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再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语方言的分区一直是方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好的分区可以使人们更为直观地认识方言,同时也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方言。从二十世纪上半期开始,方言的分区从疏到密,从感性认识到科学分析,不断地向前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的分区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系统性。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分歧和不足。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分界。通过对方言事实的调查,观察方言的演变轨迹,探求方言演变的规律,并以此为例深入探讨方言分区的方法理论。江苏省北部是中原官话洛徐片和江淮官话洪巢片(依据《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说法)的交界处,所涉及的县(市)有:连云港、东海、新沂、沭阳、宿迁和泗洪等。我们以乡镇为单位选取了二十三个方言点,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展开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的梳理,我们对这个地带方言的具体划分提出了自己的浅见,并试图为汉语方言的分区理论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文共分六部分。引言中简略地介绍了论文选题的初衷及意义。第一章是方言分区综述。前贤和时人对方言分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硕果累累,这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这些著作有个系统地认识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章是关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已有的划分意见。在这一章里我们对江苏省北部方言已有的划分意见进行综合,并着重分析了各种处理意见的利与弊。第三章是方言分区的理论构想。在研读前人和时贤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我们初步提出对分区的看法和设想。第四章是对江苏省北部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分界的再划分。我们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寻求划分的标准。在划分过程中强调以主要特征为确定方言归属的依据。另外对交界地带方言的归属,我们认为还可以参照语言的外部标准来划分。最后一部分是结语。
     本文力求对江苏省北部的方言进行细致地划分,明确地划出分界线,并对分界线的产生过程进行细致地阐述,综合分析各条标准的具体表现。方言的现象很复杂,尤其是在方言交界的地带,归属问题是个难题。对这样的方言点,我们认为除了依据语言标准以外,语言的外部标准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具体方言区的划分,我们对汉语方言分区的方法理论也提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
     在分区标准的选取上,我们赞同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着手。在划分过程中,着重考虑方言的主要特征,并以此为据确定方言的归属。另外根据所调查方言点的具体表现,我们对入声的“首要地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诠释。
     不同的方言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是否所有的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区的标准呢?我们认为这需要一个认真遴选的过程,仔细分辨方言的特征与差异。分区标准与方言差异不能混为一谈。
     汉语方言具有层次性。在不同的层次上,同一方言特征的区分作用不同,所以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我们更倾向于在方言下一层次的划分中使用多重标准。
     方言的分区标准是否应该具有封闭性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就此也展开了一些讨论。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is one of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work into dialects. A good classification makes people know dialects directly, and can help research into dialects deeply. From the first part of the 20th century, classification of dialects has been developing gradually from roughness to accuracy, and from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scientific analysis. With the deep research, classification has some theories. But, as a whole, there are some different ideas and defec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per is to draw a dividing line between Zhongyuan and Jiang-Huai mandarin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We can watch evolution orbits of dialects and explore rules of dialects evolution, through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dialects facts. According to these, our aim is to explore theories and ways of classificatio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is the joint part between Luo-xu sub-grouping of Zhongyuan mandarin and Hong-chao sub-grouping of Jiang-huai mandarin(according to names in ), including Lian yun gang city, Donghai county, Xinyi county, Shuyang county, Suqian city, and Sihong county. We selected twenty-three sites, and investigated phonetic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According to arrangement of these investigated things, we give our suggestion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regions, and we hope the suggestion can be useful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ies of classification.
     The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forward, which introduces briefly the inten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is about all-round introduction to classifications in dialects . Predecessors have researched into classifications of many dialects, which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This has set up good base for later research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basically these work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ideas of classifications between Zhongyuan and Jiang-huai mandarin dialects. We synthesize the relevant classifications views of dialects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and , analyz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very view.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our conception of dialects classifications. We put forward our views and imagines initially, which is based on researches into predecessors' work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re-classification of Zhongyuan and Jiang-huai mandarin dialects. We try to found out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from sound, vocabulary and grammars. In the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we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grant main characters of every dialect site as its judging basis. Furthermore, we produce non-language standards can be used to classify dialects.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
     The paper is to class precisely the dialects in the north of Jiangsu Province, draw clearly a class line, and expound the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then synthesize concrete shows of every standard. Phenomenon of dialects are complex, especially in the common borders among different dialects, it is difficult to judge a dialect site. We think that these dialect sites can be classified by language standards, besides, we can refer to non-language standards to judge them.
     We also put forward our views to theories and ideas of Chinese dialects classifications, through the concrete dialects classifications.
     As to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we agree we should choose them including sound, vocabularies and grammar.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deal with main characters in the process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nsider this as judge standards. Furthermore, we give a different treatment about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ru sheng", according to concrete shows of dialect sites we have researched.
     Different dialects have differences, but if all of the differences may be considered as standards of classification? We think this needs a choose process, and to distinguish dialects characters and differences.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couldn't be lumped together with dialects differences.
     Chinese dialects have gradations. The dialect characters have different affects in different gradation, so we must treat them through concrete shows. We tend to choose several standards in next gradation classification.
     Researchers also pay close attention if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should be confined. We discuss the question in the paper, and put forward our views.
引文
[1]关庙、丁嘴的阳平调呈上升型,前头略低,实际调值为45。这里记作55。
    [1]转引《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2002年10月第一版。第16页。
    [1]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方言志》[M].方志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3-88页.
    [2]鲍厚星、陈晖.湘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5年第3期,第262页.
    [3]鲍厚星、颜森.湖南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年第4期.
    [4]鲍明炜.南京方言历史演变初探[C].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一辑).江苏省语言学会主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第375-393页.
    鲍明炜.江淮方言的特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第71页.
    [5]鲍明炜、颜景常.苏北江淮话与北方话的分界[J].《方言》,1985年第2期,第105-118页.
    [6]鲍士杰.浙江西北部的吴语边界[J].《方言》,1984年第1期,第2-3页.
    [7]陈章太、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A].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8]陈忠敏.上海地区方言的分区及其历史人文背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103页.
    [9]笪远毅.镇江过渡带方言的考察[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5卷第3期,第96页.
    [10]丁邦新.a.汉语方言史和方言区域史的研究[A].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月第1版.
    b.论官话方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月第1版.
    c.汉语方言区分的条件[A].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月第一版,第168、169页.
    d.吴语中的闽语成分[A].载《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1月第一版,第246-256页.
    丁邦新.方言词汇的时代性[A].《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5期,第137页.
    [11]丁声树撰文,李荣制表.《汉语音韵讲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
    [12]董绍克.山东阳谷梁山两县方言的归属[J].《方言》,1986年第1期,第50页.
    [13]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0年9月第1版.
    [14]高然.对汉语方言分区问题的再认识[J].《学术研究》,1997年第1期.
    [15]高志用、徐铁生.对《江苏人怎样学习北京语音》的意见[J].《中国语文》,1957年3月号.
    [16]顾黔.从丹阳方言看江淮官话与吴语的分界[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9月第5期,第79页.
    [17]顾黔、石汝杰.《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北京第1版.
    [18]郭骏.溧水境内吴方言与江淮方言的分界[J].《南京社会科学》,总第74期,1995年4月.
    [19]郭熙.苏南地区河南话的归属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0]郝锡炯.关于四川方言的语音分区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21]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三版,第418-419页.
    [22]贺登松.《汉语方言地理学》[M].石汝杰、岩田礼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23]贺巍.a河南省西南部方言的语音异同[J].《方言》,1985年第2期.
    b 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J].《方言》,1985年第3期,163-170页.
    a 冀鲁豫三省毗连地区的方言分界[J].《方言》,1986年第1期,第46页.
    b 东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3期.
    c 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3期.
    贺巍.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方言》,1992年第3期,第162页.
    贺巍.汉语官话方言入声消失的成因[J].《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J].《方言》,2005年第2期,136-140页.
    [24]侯精一等.山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2期.
    [25]侯精一主编.《现代汉语方言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页.
    [26]淮阴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续纂淮关统志,淮关小志》[M].淮安文献丛刻(三).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78页.
    [27]淮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淮阴市志》(上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第105页.
    [28]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年4月第1版.
    [29]黄家教等.有关汉语方言分区的一些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63年第4期.
    [30]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4期.
    [31]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方言志》[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概述第1-6页;第9-30页;第74-82页;第157-162页.
    [32]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调查指导组编.《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年7月第一次印刷.第ⅰ-ⅳ;1-32页.
    [33]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编制.《江苏省地图册》[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5年4月第二版,第98-110;174-182页.
    [34]李慧敏.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第32卷第5期.
    [35]李蓝.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J].《语言研究》,1994年第2期.
    李蓝.方言比较、区域方言史与方言分区——以晋语分音词和福州切脚词为例[J].《方言》,2002年第1期.
    [36]李人鉴.泰兴方言中动词的后附成分[J].《中国语文》,1957年5月号.
    [37]李荣.a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1期,第2-5页.
    b 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J].《方言》,1985年第2期,第81;82;85页.
    [38]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30;31;32;34;35;39-40;131页.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6月第1版.第107-137页.
    [39]李小凡.汉语方言分区方法再认识[J].《方言》,2005年第4期,第358、361页.
    [40]梁金荣等.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几个问题——兼论晋语的归属[J].《语文研究》,1997年第2期.
    [41]林焘.北京官话区的划分,《林焘语言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第191页.
    [42]林焘、王士元.声调感知问题.载于《中国语言学报》[J].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5月第1版.
    [43]刘光亚.贵州省汉语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6年第3期.
    [44]刘俐李、周磊.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3期.
    [45]刘涛.新时期汉语方言分区理论的发展[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5卷第2期.
    [46]刘新中等.关于汉语方言分区的语言条件[J].《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
    [47]刘兴策.对湖北省境内汉语方言分区的几点意见[J].《方言》,2005年第3期,第288页.
    [48]刘勋宁.再论汉语北方话的分区[C].载《现代汉语研究》.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49]刘镇发.百年来汉语方言分区平议[J].《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
    [50]卢甲文.现代汉语方言分区的问题[J].《中州学刊》,1986年第4期.
    [51]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3版.
    [52]陆致极.《计算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15-135页.
    [53]罗杰瑞.陈秀琪译.关于官话方言早期发展的一些想法[J].《方言》,2004年第4期.
    罗杰瑞.陈秀琪译.从音韵看汉语方言[J].《方言》,2006年第1期,第9页.
    [54]聂建民、李琦.《汉语方言研究文献目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
    [55]潘茂鼎等.福建汉语方言分区略说[J].《中国语文》,1963年第6期.
    [56]齐沪扬主编.《汉语通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6-7页.
    [57]钱乃荣.上海话在北部吴语分区中的地位问题[J].《方言》,2006年第3期.
    [58]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7月第1版.
    钱曾怡.山东方言的分区[J].《方言》,1985年第4期,第243-256页.
    [59]乔全生.晋方言研究综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0]泗阳县志办公室.《泗阳县志》(民国版注释本)[M].内部发行,1986年1月.
    [61]苏晓青.《东海方言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4页.
    [62]苏晓青、吕永卫编纂.《徐州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63]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分级本)[D].2004年未刊稿.
    [64]苏州大学.《方言语法调查表》[D].2004年,未刊稿.
    [65]宿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宿迁市志》[M].1995年,第928页.
    [66]睢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睢宁县志》[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667页.
    [67]孙维张等.吉林方言分区略说[J].《方言》,1986年第1期.
    [68]孙宜志等.江西境内赣方言区述评及再分区[J].《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69]汪平.《方言平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汪平.北部吴语三小片的重新划分[J].《方言》,2005年第2期.
    汪平.汉语方言的焦点特征[J].《语文研究》,2005年第3期,第55;56页.
    汪平.再说上海话的分区[J].《方言》,2006年第3期,第279页.
    [70]王福堂.二十世纪的汉语方言学[C].载《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刘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王福堂.关于客家话和赣方言的分合问题[J].《方言》,1998年第1期第14-19页.
    [71]王珏.见系、照三系互谐与上古汉语方言分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72]王临惠等.论中原官话汾河片的归属[J].《方言》,2005年第4期.
    [73]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3月第1版.
    [74]肖双荣、吴道勤.湖南方言语音相关度计算与亲疏关系聚类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文教.历史),2004年1月.
    [75]温端政.晋语“分立”与汉语方言分区问题[J].《语文研究》,2000年第1期,第5页.
    温端政.论方言的特征和特点——兼论用“综合判断法”观察晋语的归属问题[J].《语文研究》,2003年第1期,第7-8页.
    [76]谢留文.赣语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第3期,第271页.
    [77]邢向东、郭沈青.晋陕宁三省区中原官话的内外差异与分区[J].《方言》,2005年第4期.
    [78]徐通锵.《汉语研究方法论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第1版.
    [79]许宝华、游汝杰.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J].《方言》,1984年第1期,第10-11页.
    [80]许培新.汉语方言分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12月第2卷第4期.
    [81]颜景常、鲍明炜.江淮方言北沿的入声——兼论北方话入声消失过程[J].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11月第1版.
    [82]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1期.
    [83]颜逸明.八十年代汉语方言的分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87年第4期.
    [84]颜逸明、敖小平.南通金沙话的归类[J].《方言》,1984年第2期,第83页.
    [85]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区为例.《复旦学报》(社科版)[J],1984年第2期.
    [86]岩田礼,苏晓青.《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概要》[C].载江 蓝生,侯精一.《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首届汉语语言学国际讨论会文集).第一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43-259页.
    岩田礼,苏晓青.《江苏东北部方言的语音变化——以声母系统为例》[C].载《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汉语音韵学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版.香港:香港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第372-381页.
    [87]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1期.
    [88]杨鼎夫.计算机计量研究汉语方言分区的探索[J].《语文研究》,1994年第3期.
    杨鼎夫.闽方言分区的计量研究[J].《暨南学报》,1994年第1期.
    [89]杨焕典等.广西的汉语方言(稿)[J].《方言》,1985年第3期.
    [90]游汝杰.《汉语方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91]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行政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区为例[J].《复旦学报》(社科版),1984年第2期.
    [92]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2版,第8;13;22页.
    [93]翟时雨.成都、重庆话在四川方言分区中的地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94]詹伯慧.谈汉语方言语法材料的收集和整理[J].《中国语文》,1965年第3期.
    詹伯慧.略论划分汉语方言的条件[C].载《语言与方言论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第193、194页.
    詹伯慧.二十年来方言研究脞述[J].《方言》,2000年第4期.
    詹伯慧.方言分区问题再认识[J].《方言》,2002年第4期.
    [95]赵明奇主编.《全本徐州府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2月第1版.
    [9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2月第1版.
    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6月第1版,第136页.
    [97]张拱贵.江苏人怎样学习北京语音[J].《中国语文》,1956年6月号.
    [98]张其昀.江淮方言语法散记三则[J].《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第4期.
    [99]张惠英.海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2006年第1期.
    [100]张明庚、张明聚.《中国历代(公元前221年-公元1991年)行政区划》[M].北 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第553-554页.
    [101]张盛裕、张成材.陕甘宁青四省区汉语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2期.
    [102]张振兴.闽语的分区(稿)[J].《方言》,1985年第3期.
    张振兴.闽语及其周边方言[J].《方言》,2000年第1期.
    [103]郑张尚芳.浦城方言的南北区分[J].《方言》,1985年第1期.
    郑张尚芳.皖南方言的分区(稿)[J].《方言》,1986年第1期.
    [104]周磊.兰银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5年第3期.
    [105]周振鹤、游汝杰.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背景[J].《方言》,1985年第4期,第258页.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51-60页.
    [106]朱德熙.a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A].《朱德熙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第1版,第66-85页.
    b 在中国语言和方言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A].载《朱德熙文集》(第三卷).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9年9月第一版,第115页.
    朱德熙.《语法讲义》[A].载《朱德熙文集》(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第1版.
    [107]朱建颂、陈汉清.用数学方法描述方言的差别[J].《方言》,1979年第1期.
    [108]朱景松.《语法理论研究》[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09]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中国语言地图集》[M].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1987年,A1,B3.
    [1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12月新1版,简介.
    [11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修订第2版.
    [112]邹新.从莱州方言看山东方言的分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