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初政党之观察与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初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开放党禁,各种政党公开成立的时期,一时间,各色政党林林种种,蔚为大观。然而,此时一般国人对政党的观念和认识却相当模糊,只有知识群体能够把握现代政党的真义。围绕着什么是政党,建立怎样的政党,如何建立政党等一系列的问题,一些知识分子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为推动中国政党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黄远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本文意於探讨他是怎样看待和评价民国初年的政党以及为民国初年政党走向近代化所提出的观点。而目前史学界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过研究,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历史的考察和系统的分析,通过对黄远生思想的观察,揭示民初一代有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对民初政治特别是民初政党的思想价值。
     本文引用的资料主要有林志钧主编的《远生遗著》,《申报》、《民立报》等报刊资料,李大钊、章太炎、蔡锷、邵飘萍等知识分子的论文集为主体材料。除引言和结语外,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论述黄远生的生平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黄远生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就饱读诗书。少年时代就接受新思潮影响显示出反对专制制度的叛逆性格。青年时代弃绝官场,立志于报馆和律师。他经常撰写文章发表于各大报刊披露政党斗争的内幕,揭示袁世凯称帝的野心。在当时报界响誉一时,被称为“报界奇才”。但因政治原因被暗杀。
     第二部分至第第四部分则是分别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论述以黄远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思想观点。(1)对民初政党活动之观察。由于黄远生等一批知识分子受到所处的时代、家庭和中西文化环境的影响,在对比中西政党差异的基础上,得出了,“民初的政党都是‘朋党',政党竞争如同儿戏,袁世凯充当了政党杀手的角色”的政党观。(2)对民初政党作用之思考。由于民初政争对国家带来的影响,黄远生等人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对政党的作用做了分析,表现出对民初政党的不满。(3)对立党原则和途径之思考。鉴于民初政党所存在的种种弊端,与当时知识分子所一直倡导的真正的西方式的民主政党不一致。黄远生等人分析了政党的内涵,提出了立党所需要的四个条件,有力的推动了民初政党近代化的进程。
     第五部分结语旨在肯定黄远生及其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相关评述及报道,并着重指出,黄远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
The first time of a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political parties is duringt the early period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o various political parties set up. However, at that time, people understanding to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parties was rather vague, the only group grasping true meanings of modern political parties were intellectuals, who expressed their own ideas on what is the political parties, how to establish political parties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party. Huang Yuansheng is one prominent representative. This article is intended to explore how he looked at political parties as well as his ideas. The thesis giv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analysis on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s' independent thought.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paper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Huang Yuansheng's life and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He was born in the scholarly family and well-read. The impact of the new thought made him rebel against the autocratic system in his boyhood. In youth he abandoned Officialdom and dedicated to lawyer and newspaper. He often writes articles for major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to expose secret inform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and to reveal the ambition of Yuan Shikai to be an emperor. At that time, he was known as "the press Wizards" but was assassinated for political reasons.
     From the second part to the fourth part,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ideas of intellectuals from three aspects. (1) Observing political party activi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ntellectuals represented by Huang Yuansheng was affected by the times, family and environment and drew the conclusion that all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were clique and Yuan Shikai served as the killer of political parties on the basis of comparing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parties differences. (2) Reflection on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or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al struggles to our country, Huang Yuansheng and some other intellectuals analyzed the role of political parties from internal and external aspects, showing dissatisfaction with political parties. (3) Thoughts on the principles and ways of parties. the political parties existed drawbacks and were different from Western democratic parties. Huang Yuan-sheng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of a political party, put forward four conditions needed for a strong political parties, accelerated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
     Part five is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affirmed reports and comments written by Huang Yuansheng and other contemporaries and and emphatically pointed out that Huang Yuansheng was a typical and prominent intellectual.
引文
1 傅国涌:《黄远生:划过夜空的流星》,《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10期。
    2 李传梓:《反袁之勇士报界之奇才-记辛亥革命时期的烈士黄远生》,《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3 包礼祥:《人格的确定:<黄远生新闻文学成功的关键>----兼与梁启超“新民体”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4 罗星:《政治记者黄远生》,《新闻大学》,1983年第1期。
    1 乔云霞:《黄远生-新闻通讯文体的开创者》,《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2 冯国和:《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方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6期。
    3 汉国萃:《黄远生与<远生通讯>》,《新闻知识》,1988年第4期。
    4 张光芒:《黄远生:五四之前的新文化先驱者》,《东方论坛》,2001年第4期。
    5 沈永宝:《新文学史中应该有黄远生的名字》,《读书》,1998年第10期。
    6 严德建:《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7 鲁正蒇:《撩开民国黑幕-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七卷,山东人民1991年版,第628页。
    2 宋教仁:《东亚最近二十年时局论》,陈旭麓编:《宋教仁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页。
    3 黄远生:《忏悔录》,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29-131页。
    1 黄远生:《平民之贵族奴隶之平民》,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3-4页。
    2 转引自严德健:《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九江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3 黄远生:《个人势力与国家势力之别》,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5页。
    4 黄远生:《最近之袁总统》,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5页。
    1 黄远生:《不党之言》,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9页。
    1《现代汉语辞海》编辑委员会编写:《辞海》中国书籍,第827,212,827页。
    1 梁启超:《警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第一卷第七号。
    2 黄远生:《袁总统此后巡迥之径路》,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41页。
    1 邵飘萍:《政党与政见》,方汉奇主编:《邵飘萍选集》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71页。
    2 黄远生:《日本政变之趣味》,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版,第70页。
    3 黄远生:《不党之言》,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9-20页。
    4 陈旭:《政党论》,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版,第36页。
    1 孙中山:《总理致南洋书》,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2 李大钊:《大哀篇》,《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1 章太炎:《关于统一党不与他党合并之演说》,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92页。
    2 黄远生:《少年中国之自白》,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1-14页。
    3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3页。
    4 黄远生:《春云再展之政局》其四,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三,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4页。
    5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第一卷七号。
    1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0页。
    2 吴鼎昌:《赣宁战祸之原因》,《庸言》第一卷第十五号。
    3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第一卷第七号。
    4 邵飘萍:《以修正宪法解决时局》,方汉奇主编:《邵飘萍选集》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2页。
    1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79页。
    2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79页。
    3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5-87页。
    1 黄远生:《政党安在》,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1-52页。
    2 程舒伟:《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0-112页。
    1 程舒伟:《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12页。
    2 李大钊:《隐忧篇》,《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3 章太炎:《参议员论》,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73页。
    4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第一卷第七号。
    5 黄远庸:《乔装打扮之内阁》,林志筠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版,第67页。
    1 宋教仁:《致北京各报书》,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8页。
    2 蔡锷:《致袁世凯黎元洪及各省都督电》,毛注青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6页。
    3 蔡锷:《致袁世凯及国务院等电》,毛注青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62页。
    1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6页。
    2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5页。
    3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页。
    4 黄远生:《政局之险恶》,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8页。
    5 黄远生:《内国之机会均等主义》,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5页。
    1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1页。
    2 黄远生:《少年中国之自白》,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3页。
    3《袁大总统令军警不准干预政治》,《政府公报》,1912年7月,第73页。
    4 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林志筠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5页。
    1 黄远庸:《陆总理演说后之政界》,林志筠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71-74页。
    2 黄远生:《三日观天记》,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76-81页。
    3 黄远生:《三日观天记》,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76-81页。
    1 黄远生:《少年中国之自白》,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3页。
    2 李大钊:《李太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3 孙中山:《讨袁檄文》,《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
    4 谢彬 戴天仇等撰:《民国政党史》,《近代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第62页。
    1 李大钊:《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1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一卷七号。
    2 转引自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4页。
    3 黄远庸:《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68页。
    4 黄远生:《不党之言》,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9页。
    1 黄远生:《争总统说》,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4-55页。
    2 黄远生:《内国之机会均等主义》,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4页。
    3 黄远生:《争总统说》,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4-55页。
    4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4页。
    5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页。
    6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69页。
    7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页。
    8 蔡锷:《致章炳麟张謇熊希龄等电》,《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77页。
    1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68-769页。
    2 秦力山:《论非立大党不足以救将亡之中国》,《秦力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3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4页。
    4 黄远生:《论人心之枯窘》,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9页。
    5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6页。
    1 黄远生:《论人心之枯窘》,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9页。
    2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庸言》一卷七号,台北文海出版社。
    3 邵飘萍:《国民会议何以须宣传?》,方汉奇主编:《邵飘萍选集》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178页。
    4 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页。
    1 黄远生:《土耳其之政变》,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5页。
    2 黄远生:《日本政变之趣味》,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9页。
    3 黄远生:《土耳其之政变》,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7页。
    4 梁启超:《警告政党及党员》,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813-818页。
    5 秦力山:《政党说》,《秦力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6 秦力山:《论非立大党不足以救将亡之中国》,《秦力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1 蔡锷:《<后汉书·党锢传>书后》,毛注青等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2 蔡锷:《在统一共和党云南支部会上的演讲》,毛注青编:《蔡锷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6-237页。
    3 邵飘萍:《解决 时局方法之一种提议》,方汉奇主编:《邵飘萍选集》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98页。
    4 李景鹏:《政党政治与政治学研究》,《社会科学家》,1990年第2期。
    1 谈火生:《西方学界关于总统制-议会制与民主巩固的争论》,《教学与研究》2008年4月。
    2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3-84页。
    3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4页。
    4 黄远生:《政党安在》,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2页。
    1 黄远生:《一年以来政局之真相》,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4页。
    2 黄远生:《袁总统此后巡廽之径路》,林志钧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35页。
    1 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85-95页。
    2 李金河著:《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59-60页。
    1 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2 马克思:《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马列著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51页。
    3 杜亚泉:《政党论》,《东方杂志》第八卷第一号。
    4 陈旭著:《政党论》,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版,第21页。
    5 陈昌浩:《政党论》,北京,新中国书局1949年版,第6页。
    1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67页。
    2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67页。
    3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814页。
    4 陈旭:《政党论》,上海,华通书局1930年版,第7页。
    1 行严:《毁党造党说》,《民立报》1912年7月29日。
    2 行严:《毁党造党之意见》,《民立报》,1912年8月4日。
    1 黄远生:《政党安在》,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0-51页。
    2 黄远生:《政党安在》,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1-52页。
    3 黄远生:《对于三大势力之警告》,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5-102页。
    4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77页。
    1 黄远生:《反省》,《东方杂志》十二卷十二号。
    2 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4页。
    3 黄远生:《政党安在》,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1页。
    1 高劳:《国民今后之道德》,《东方杂志》十卷五号。
    2 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5页。
    3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77页。
    4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75页。
    5 吴鼎昌:《赣宁战祸之趋势》,《庸言》一卷十五号。
    6 萍浮:《清谈》,《申报》1912年7月20日。
    7 吴贯因:《今后政治之趋势》,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三年新编,,第143页。
    1 梁启超:《一年以来之政象与国民程度之映射》,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三年版,第95页。
    2 周宏嶪:《论政党内阁》,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三年版,第186页。
    3 吴贯因:《政治与人物》,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三年版,第132页。
    4 季子:《清谈》,《申报》1912年7月18日。
    5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78页。
    1 黄远生:《政党浅说》,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770-772页。
    2 梁启超:《敬告政党及政党员》,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815页。
    3 杜亚泉:《政党论》,《东方杂志》第八卷第一号。
    4 蔡锷:《致袁世凯黎元洪黄兴及各省都督电》,毛注青:《蔡锷集》,湖南人民1983年版,第235页。
    5 陈旭著:《政党论》,华通书局1930年版,第53页。
    1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页。
    2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38页。
    3黄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6页。
    1远生:《三党合并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6页。
    2刘文岛:《政党政治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13页。
    3黄远生:《游民政治》,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24页。
    4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2003年版,第75页。
    1黄远生:《忏悔录》,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28页。
    2黄远生:《忏悔录》,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39页。
    3黄远生:《反省》,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134页。
    4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8页。
    1吴贯因:《政治家之品格》,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150页。
    2钱智修:《说政治家》,《东方杂志》九卷第十二号。
    1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24年版,第97-99页。
    2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台北文海出版社1924年版,第99页。
    3梁启超:《多数政治之试验》,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民国三年版,第89页。
    1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5-101页。
    2黄远生:《铸党论》,林志钧主编:《远生遗著》卷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95页。
    1盱江:《政党竞争论》,《民立报》,1912年7月14日。
    2啸秋:《政党平议》,《民立报》,1912年7月28日。
    3鸣秋:《开党迷》,《申报》,1912年10月3日。
    1.《庸言》,1913年、1914年。
    2.《东方杂志》,1912年、1914年。
    3.《大公报》,1912年。
    4.《申报》,1912年、1915年。
    5.《民立报》,1912年。
    1.《政府公报》,1912年。
    2.林志钧编:《远生遗著》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4.林志钧编:《远生遗著》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5.林志钧编:《远生遗著》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6.林志钧编:《远生遗著》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7.李大钊著:《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经世文社编:《民国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
    9.章太炎著:《章太炎政论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10.陶菊隐著:《北洋军阀史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11.黄兴著:《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顾维钧著:《顾维钧回忆录》第一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13.顾维钧著:《顾维钧回忆录》第二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
    14.邹韬奋:《经历》,三联书店,1979年版。
    15.胡适著:《胡适文集》,人民文学,1998年版。
    16.梁漱溟著:《梁漱溟全集》第七卷,山东人民,1991年版。
    17.蔡锷著:《蔡锷集》,湖南人民,1983年版。
    18.秦力山著:《秦力山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
    19.邵飘萍著:《邵飘萍选集》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邵飘萍著:《邵飘萍选集》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程舒伟著:《议会政治与近代中国》,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鲁正葳著:《撩开民国黑幕-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谢彬撰:《民国政党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
    4.朱宗震 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上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朱宗震 杨光辉编:《民初政争与二次革命》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陈旭:《政党论》,华通书局,1930年版。
    9.陈旭麓主编:《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0.钱基博著:《现代中国文学史》,世界书局,1933年版。
    11.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13.《现代汉语辞海》,《辞海》中国书籍出版社。
    14.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四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15.孙中山著:《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6.刘文岛著:《政党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17.郑匡民著:《梁启超启蒙思想之东学背景》,上海书店,2003年版。
    18.《马列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9.陈昌浩著:《政党论》,新中国书局,1949年版。
    20.张玉法著:《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版。
    21.李金河著:《中国政党政治研究》1905-1949,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1.刘丽:《黄远生为何当记者?-中国近代记者的新闻职业观初探》,《新闻记者》,2008年5期。
    2.李景鹏:《政党政治与政治学研究》,《社会科学家》1990年2期。
    3.谈火生:《西方学界关于总统制-议会制与民主巩固的争论》,《教学与研究》,2008年4期。
    4.冯国和:《论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及其办报方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6期。
    5.沈永宝:《〈文学改良刍议〉探源-胡适与黄远生》,《学术季刊》,1995年2期。
    6.赵肖锋:《一代名记者-黄远生、邵飘萍素描》,《新闻爱好者》,1995年1期。
    7.沈永宝:《新文学史中应该有黄远生的名字》,《读书》,1998年10期。
    8.高坡:《黄远生新闻思想探析》,《盐城师专学报》,1998年2期。
    9.张光芒:《黄远生:五四之前的新文化先驱者》,《东方论坛》,2001年4期。
    10.包礼祥:《人格的确定:〈黄远生新闻文学成功的关键〉-兼与梁启超“新民体”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2期。
    11.罗琳、李建平:《新闻界的前驱黄远生、徐宝璜》,《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1期。
    12.严德健:《民初政治与黄远生的法治思想》,《九江学院学报》,2006年1期。
    13.程良僧 严德健:《记者眼中的民国初年外交-以〈远生遗著〉为中心的考察》,2007年1期。
    14.周四根:《黄远生与范长江比较研究》,《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