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国时期,新闻职业与医生、律师、审计师等一样,经历了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胡政之的新闻生涯与民国历史相始终,而且他所主持的报刊和通信社,无论是业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因此考察他的新闻职业观,可以管窥民国新闻职业的发展历程;而在具体的考察思路上,应该结合职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新闻职业的特殊属性,重点探讨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新闻职业功能观,新闻媒介经营观、新闻职业人才观、新闻职业伦理观等。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与演变,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从1911年到1916年,胡政之在律师、教师、法官、记者、政府官员等多种职业中徘徊,最终选择了新闻业;1916年到1926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因为“报道真确公正之新闻”和“铸造稳健切实之舆论”观念的提出而初步形成;1926年到1937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在《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1937年到1949年,其新闻职业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验中趋于成熟。
     胡政之认为,新闻职业的性质是“代表国民说话”,而“代表国民说话”就要求新闻职业从业者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反对不合理的新闻检查;新闻职业的功能,则主要表现在真实报道、还原现实,引导民众、提高素养,客观述评、监测环境,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引领社会、共同发展等方面。
     在中国新闻史上,胡政之以重视媒介的经营管理而著称,但其经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保障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他的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操作、荣誉股激励等经营管理措施,未必是新闻业的首创;但是在兼顾企业经营管理和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方面,他无疑代表了民国新闻业的最高水平。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表现为坚持公开的采访和真确的报道,坚决反对虚假报道和保护消息来源;在新闻评论方面则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他认为合格的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遵守新闻职业操守和热爱新闻工作;而对于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他主张以自我培养为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严把入口关、狠抓业务训练和以事业、待遇与感情留住人才的自我培养体系,这也是大公报社人才辈出和群星璀璨的根本原因。
     历史的考察胡政之,可以发现他不仅是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而且还是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给予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Journalism experience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just as such professions as doctor, lawyer and auditor, etc. Hu Zhengzhi's journalistic career was present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Moreover, journals and news agencies that he presided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at his time in terms of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r social influence. Therefore, studying Hu's values on Journalism will contribute to an elementary grasp of the Journalism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owever, if we want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n Hu's journalism values, we should focus on Hu's views on such aspects as 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journalism, media operation, cultivation of journalistic talents, and Journalism ethics, etc by combining the basic theory of occupational sociology with the special properties on journalism。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u's values on Journalism went largely through four stages:the first stage (1911~1916), the second stage (1916~1926), the third stage (1926~1937) and the fourth stage (1937~1949). During the first stage, Hu finally chose to become a journalist after experiencing a variety of professions such as lawyer, teacher, judge, journalist, government official and so on and hesitating among them; during the second stage, he put forward the idea that news should be reported right and fair and news is responsible for building up the steady and practical consensus, thus his values on Journalism took shape; during the third stage, his values on Journalism developed on Tianjin's and shanghai's Ta Kung Pao; during the fourth stage, his values on Journalism was becoming mature in the period of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liberation war.
     Hu held the view that the nature of journalism was "speaking on behalf of the public", which required journalists not only to maintain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government, but to oppose unreasonable censorship as well. He also insisted that journalistic function was mainly in the real report and restoring reality, guiding the public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 issuing objective review and monitoring surroundings, recording history and passing on traditional culture, guiding the community for mutual developmen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journalism, Hu was well known for his outstanding media management.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his management was not for profit, but to protect journalistic independence. Some management measures, such as institution-oriented management, human-oriented manipulation and honor shares incentives, might not originate with him in the history of Journalism. However, his consideration was given to both managing business operation and highlighting the regularity of Journalism, as far as the two aspects are concerned, he undoubtedly represented the highest level of Journalism at that time.
     On news coverage of Hu's journalism ethics, he insisted on the public reports and the true and accurate reports. In particular, he objected to the false repor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newsgathering sources. As for the news comments, he insisted on not ingratiating with the bigwigs or common customs. He believed that a qualified journalist should have such basic qualifications as strong personal capacity, good journalistic ethics and love of journalism. However, on the aspect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qualified personnel for the journalism, he advocated the self-cultivation-based way, and built up the self-training system of strictly checking on the enrollment, emphasizing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retaining talents with the help of career development, treatment and humanistic care. These were also the basic reason that so many newspaper talented people were fostered by Ta kung Pao.
     Studying Hu Zhengz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we can see that he was not only a promoter changing the function of Journalism from a political tool to news media, but an advocator and active practitioner on self-awareness of Journalism, and a practitioner and explorer to win the journalism's prestige from external accordance to internal grant.
引文
1参见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210页。
    2吴文虎:《本体迷失和边缘越位——试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误区》,《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3丁淦林:《中国新闻史研究需要创新——从1956年的教学大纲草稿说起》,《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1这里所指的新闻研究,包括新闻学专著、论文、演讲或讲话等。
    2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6页。
    1李金铨:《香港媒介专业主义与政治过渡》,《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2期。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99页。
    2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转引自张丽艳:《通往职业化之路:民国时期上海律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1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参见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9-10页。
    1陆哗、潘忠党:《成名的想像: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台湾)《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
    2张季鸾:《抗战与报人》,《大公报》(香港版)1939年5月5日“社评”。见张季鸾:《季鸾文存》(下),大公报社1947年版,第151页。
    1王咏梅:《新闻巨子胡政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8年博士论文。
    1芮必峰:《鼓吹者、旁观者、参与者: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观》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356
    2刘丽:《黄远生为何当记者——中国近代记者的新闻职业观初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3靳慧、陈斌:《“黄远生为何当记者”再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1张季鸾:《本社同人之志趣》,《大公报》1926年9月1日“论评”。
    2施喆:《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理念的探寻与游移——张季鸾新闻思想述评》,《新闻大学》2002年3期。
    3张季鸾:《本报复刊十年纪念之辞》,《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1936年9月1日“社评”。
    4张季鸾:《抗战与报人》,《大公报》(香港版)1939年5月5日“社评”。
    1宋晖:《中国记者职业群体的诞生与初步崛起(19世纪晚期至1927年)》,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2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262页。
    3蒋国珍:《中国新闻发达史》,世界书局1927年版,第53-54页。
    4《密勒氏评论报》,1923年9月1日。转引自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5神田正雄:《与友邦同业诸彦书》,《东方杂志》(第14卷)第4号,第183-184页。
    1麦金农:《民国时期中国新闻史引言》,《现代中国》1997年第1期。转引自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5-276页。
    2《沪新闻公会明日开章程起草会》,《申报》1931年11月15日。
    3《记者公会成立期》,《申报》1932年6月15日。
    4《记者公会成立》,《申报》1932年6月26日。
    5主要有:①Abbott, Andrew 1988,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②Becker, Howard S.1962,“The Nature of a Profession,”in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s. Chicago: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③Hughes, Everett C.1994, On Work, Race, and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ed.)by L. A. Coser.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④Larson, Magali S.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A Sociological Analysi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2页。
    2(澳)特里·纳尔莫:《中国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观念转换与商业化过程》,《新闻资料研究》(总第五十八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页。
    3王润泽:《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1王润泽:《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邵力子:《十年来的中国新闻事业》。见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83-484页。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208页。
    1转引自孔昭恺:《出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2李清芳:《发行工作40年》。见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1-43页。
    3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7页。
    4邵力子:《十年来的中国新闻事业》。见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88-489页。
    1参见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群体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7年6期。
    2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256页。
    1《中华民国报馆俱进会第四日大会记事》,《申报》1912年6月10日。
    2汪汉溪:《新闻事业困难之原因》。见《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册》“纪念文”第5页,新闻报馆1923年版。
    1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2李瞻:《林乐知与<万国公报>——清末现代化运动之根源》。见方汉奇主编:《新闻春秋:中国新闻改革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闻史学会年会论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1黄远生:《本报之新生命》,《庸言》(月刊)1914年第1期。
    2黄远生:《本报之新生命》,《庸言》(月刊)1914年第1期。
    1(澳)特里·纳里莫:《中国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观念转换与商业化过程》。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新闻研究资料》编辑部:《新闻研究资料》(第五十八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3页。
    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3邵飘萍:《新闻学总论》。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28-531页。
    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76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4如《大汉报》胡石庵对武昌起义的报道,就虚构了以“中华民国军政府”名义发表的讨伐清廷的檄文,而且编造了许多新闻和专电。
    1汪汉溪:《新闻事业困难之原因》。见《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册》“纪念文”第5页,新闻报馆1923年版。
    2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31917年,在邵飘萍的力争下,新闻界终于可以报道内阁会议的内容了。一段时间里,内阁会议的内容成为其“北京新闻编译社”每周二、四、六必报的消息。见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1转引自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114页。
    2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页。
    3林友兰:《陈霭亭与香港(华字日报)》。转引自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1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172页。
    2郑观应:《日报》。见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比如梁启超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虽然强调报纸有益于国事,但又指出:“故怀才报德之士,有昨为主笔,而今作执政者;亦有朝罢枢府,而夕进报馆者。其主张国事,每与政府通声气。”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见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4徐宝璜:《新闻纸与社会之需要》,《报学杂志》(第一卷)1929年第2期。见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5徐宝璜:《新闻学》。见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3方汉奇:《报人和报史》,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404页。
    1转引自徐新平:《论威廉新闻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转引自郑贞铭:《世界百年报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3徐新平:《论威廉新闻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大公报)序》,《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
    2《宜创通国报馆记者同盟会说》,《时报》1905年3月14、16、17日。
    3《告天津各报大主笔》,《大公报》1906年7月1日。
    4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版,第1046页。
    5赵建国:《清末民初的上海日报公会》,《探求》2006年第4期。1906年9月前上海日报公会已正式组建,但此时的章程尚不明确,组织亦不健全。
    6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7《报界团体会议案》,《中国日报》1907年12月25日。
    8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41页。
    1《国民党新闻团开会纪事》,《申报》1912年11月10日。
    2《国民公报》1913年3月17日。转引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5页。
    3《贵州报界同盟会致各省报馆书》,《申报》1912年2月23日。
    4孙少荆:《成都报界回想录》。见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568页。
    5李抱一:《长沙报纸史略》。见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508页。
    6赵建国:《清末民初的上海日报公会》,《探求》2006年第4期。
    1赵建国:《清末民初的广州报界公会》,《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页。
    3赵建国:《民初北京报界同志会略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
    4赵建国:《中国报界俱进会与近代报界群体意识的自觉》,《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5《国民公报》1913年3月17日。转引自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85页。
    6《报界俱进会二次开会纪事》,《大公报》1911年10月25日。
    1《报界俱进会开会续纪》,《申报》1910年9月10日
    2《中华民国报馆俱进会第四日大会记事》,《申报》1912年6月10日。
    3《报界俱进会第三日大会记事》,《申报》1912年6月9日。
    4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
    5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41页。
    1《通告全国报界》,《申报》1912年5月14日。
    2《北京报界同志会之进行谈》,《申报》1913年3月25日。
    3转引自赵建国:《中国报界俱进会与近代报界群体意识的自觉》,《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1叶德真:《政之先生的一生》,《大公报》(重庆版)1949年4月15日。
    2胡政之:《回首一十七年》,《大公报》(上海版)1949年4月15日。
    3江向荣:《日本教习》,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7页。
    4邹鲁:《中国同盟会》。见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2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页。
    5阮清钰:《近代“游历报人”综论》,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奏定日本五校事项章程折》。转引自徐万民:《教育世界》。见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1),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21页。
    2前5名全是留美毕业生。
    31905年8月20日,吴鼎昌在日本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任本部评议员:张季弯在日本留学时,担任过中国同盟会陕西分会创办的革命刊物《夏声》的主编,并鼓吹革命。
    4《胡政之谈民元报业》,《人物杂志》1947年第11期。
    5吴恒炜:《<知新报>缘起》。见张之华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公元724年-199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6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1神田正雄:《与友邦同业诸彦书》,《大公报》1917年1月31日。
    1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页。《大公报》初创时期,稿酬很低,每条新闻不过一至三角钱,全馆每月采访薪金开支30元;1907年郭宝森任主笔后,才把每月采访薪金提高了一倍。
    2参见王咏梅:《新闻巨子胡政之》,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3《投稿诸君注意》,《大公报》1917年3月13日。
    4《郭席宝君鉴》,《大公报》1917年2月8日。
    5胡政之:《本报改造之旨趣》,《大公报》1920年7月1日。
    1付阳、王瑾:《胡政之与1916-1920的<大公报>》,《书屋》2004年第12期。
    2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3转引自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4页。
    1戈公振:《中国报业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253页。
    2《国闻周报特别启事》,见《国闻周报》(第9卷)1932年第23期。
    3冷观:《本报之新希望》,《大公报》1917年1月3日。
    4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1胡政之:《新闻记者最需要责任心》,《燕京校刊》1932年4月29日。
    2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1转引自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84-86页。
    2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3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1胡政之:《回首一十七年》,《大公报》(重庆版)1943年9月5日。
    2《胡总经理致哀悼词》,《大公报》(重庆版)1941年9月16日。
    3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见《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6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82-283页。
    1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8-99页。
    2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4-295页。
    3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页。
    41938年3月,胡政之在上海与顾俊琦结婚。顾是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时期外交界的领袖人物顾维钧的胞侄女,生于1915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胡政之前妻文英,是前清四川万县举人之女,1936年病逝于天津。
    1张咏、李金铃:《密苏里新闻教育模式在现代中国的移植——兼论帝国使命:美国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化》。见李金铃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4页。
    1胡政之:《对天津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7期,1947年7月21日。
    1胡政之:《认清时代维护事业——对渝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16期,1947年11月27日。
    2胡政之:《本报港版复刊辞》,《大公报》(香港版)1948年3月15日。
    3转引自吕德润:《台北纪事》。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页。
    1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页。
    1胡政之:《在重庆对编辑工作人员的讲话》,《大公园地》第9期,1943年12月21日。
    2胡济生:《忆我的父亲胡政之》。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页。
    3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0页。
    1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
    2转引自季崇崴:《抗战前后的上海大公报》。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0页。
    1《本报特别启事》,《大公报》1930年4月24日。
    2转引自李纯青:《抗战时期的(大公报)——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全国新闻学术讨论会论文》。见李纯青:《笔耕五十年》,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15-516页。
    3曹世瑛、汤恒:《报业巨子胡政之》。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4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9页。陈纪滢也说:“有一个时期,有人曾暗地批评,说张季鸾先生是跟政府走,政之先生则在政府以外绕圈子。”见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282页。
    1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第11卷)1934年第2期。
    胡政之:《中国新闻事业》,北平新闻学会《新闻学刊》,1929年。见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8页。
    1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第11卷)1934年第2期。
    2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页。
    3《宣传品审查条例》。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5页。
    1《国府停止检察新闻令》,《大公报》1929年9月17日“社评”。
    1《报纸如何可以为民众说话》《大公报》1930年7月15日“社评”。
    2《如此检查新闻》,《大公报》1933年5月29日“社评”。
    3《于主席适从何来》,《大公报》1934年10月30日“社评”。
    4《安内为先》,《大公报》1935年5月24日“社评”。
    5江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舆论管理评析》,《近代史研究》1995第3期。
    1邵力子:《十年来的中国家新闻事业》。见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十年来的中国》,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00页。
    2《祝九一节——报人自勉》,《大公报》(重庆版)1939年9月1日“社评’
    3胡政之、张季鸾:《自由与正义胜利万岁——本社对美国广播致辞》,《大公报》(重庆版)1941年5月15日。
    1王文彬:《桂林大公报记事》。见《新闻研究资料》(总第七辑),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162-163页。
    2转引自李纯青:《抗战时期的(大公报)——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全国新闻学术讨论会论文》。见李纯青:《笔耕五十年》,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03页。
    1冷观:《本报之新希望》,《大公报》1917年1月3日。
    1胡政之:《缘起》,1921年8月。见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035页。
    2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3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第11卷)1934年第2期。
    4胡政之:《读梁任公对京师报界演说感言》,《大公报》1917年1月13日。
    5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第1]卷)1934年第2期。
    6胡政之:《外交新闻可假造耶》,《大公报》1917年2月25日。
    7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1冷观:《本报之新希望》,《大公报》1917年1月3日。
    2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85-86页。
    3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4埃弗利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著,王玮译:《媒介论争——19个重大问题的正反方辩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冷观:《本报之新希望》》,《大公报》1917年1月3日。
    2胡政之:《外交新闻可造假耶》,《大公报》1917年2月25日。
    31920年从欧洲回来之后,胡政之发表了《资本主义欤社会主义欤》(《大公报》,1920年7月14、15日)、《北京市民应当要求参与市政》(《新社会报》,1921年3月24日)等一系列社论,批评中国国民缺乏政治常识,认为报刊当以努力提高公民的政治常识为己任。
    4胡政之:《本报改造之旨趣》,《大公报》1920年7月1日。
    5胡政之:《在上海馆编辑部会上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6期,1947年10月22日。
    1胡政之:《吾人将何以应付此艰难之时局乎》,《大公报》1917年2月11日。
    2胡政之:《本报改造之旨趣》,《大公报》1920年7月1日。
    3胡政之:《精神的饥民》,《新社会报》1921年3月6日“时评”。
    1查良镛:《再听不到那些话了》,《大公报》(香港版)1949年4月21日。
    2胡政之:《我亦赞成中日亲善》,《大公报》1916年12月6、7日。
    1胡政之:《世界未来之经济战与中国》,《大公报》1917年3月8、9、10、11日。
    2胡政之:《资本主义欤社会主义欤》,《大公报》1920年7月14日、15日。
    3胡政之:《赈灾问题》,《新社会报》1921年3月3日“时评一
    4胡政之:《群众运动与节制》,《国闻周报》(第2卷)1925年第23期。
    5胡政之:《重要关头之时局》,《国闻周报》(第2卷)1925年第36期。
    6胡政之:《东北之游》,《大公报》1928年9月24日-10月14日。
    7胡政之:《东北之游以后》,《大公报》1928年10月18日。
    1胡政之:《再游东北》,《大公报》1929年8月1-8日。
    2胡政之:《敬告国民注意老西开交涉案》,《大公报》1917年2月9日。
    1胡政之:《今后实业界之隐忧》,《大公报》1917年4月3、5日。
    2胡政之:《南满洲日本人土地商租问题》,《新社会报》1921年6月5日“时评”。
    3胡政之:《资本主义欤社会主义欤》,《大公报》1920年7月14日、15日。
    4胡政之:《赈灾问题》,《新社会报》1921年3月3日“时评一”。
    5胡政之:《中国新闻事业》,北平新闻学会《新闻学刊》,1929年。见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8页。
    1《周年纪念敬告阅者》,《国闻周报》(第2卷)1925年第29期。
    2胡政之:《本报一百号的感想》,《新社会报》1921年6月9日“时评”。
    3比如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颁布国民政府令,对抗战有功之人颁发了抗战胜利勋章。《大公报》就全文刊登了该国民政府令。类似的例子很多。
    1胡政之:《对桂林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大公报》(桂林版)1943年6月13日。
    2胡政之:《在重庆对编辑人员的讲话》,《大公园地》第9期,1943年12月21日。
    3胡政之:《新闻记者最需要责任心》,《燕京校刊》1932年4月29日。
    1胡政之:《中国新闻事业》,北平新闻学会《新闻学刊》,1929年。见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9页。
    2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第12卷)1935年第1期。
    1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4页。
    1萨雅(《泰晤士报》总主笔):《中国报纸之效用》。见《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册》“译文”第6页,新闻报馆1923年。
    2海上漱石生(即孙玉声):《新闻报三十年来之回顾》。见《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册》“纪念文”第6页,新闻报馆1923年。
    3张一苇(即张季鸾):《华北新闻界》,《报学月刊》(第一卷)1929年第2期。
    4张季鸾:《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祝词》。见《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册》“祝辞”第25页,新闻报馆1923年。
    5邵飘萍:《新闻学总论》。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6页。
    1徐铸成:《李心浩谈他的一生》。见徐铸成:《旧闻杂忆补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51页。
    2曹世瑛、汤恒:《报业巨子胡政之》。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3孙瑞芹:《报业十年回忆录》,《报学》(第1卷)1941年第l期。
    4徐铸成:《李思浩谈他的一生》。见徐铸成:《旧闻杂忆补篇》,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1伯韬:《北京之新闻界》,《国闻周报》(第2卷)1925年第13期。
    2孙瑞芹:《报业十年回忆录》,《报学》(第1卷)1941年第1期。
    1胡政之:《如此十年!》,《国闻周报》(第10卷)1933年第1期。
    2胡政之:《中国新闻事业》,北平新闻学会《新闻学刊》,1929年。见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9页。
    3胡政之:《新闻记者最需要责任心》,《燕京学刊》1932年4月29日。
    4李晴波笔录:《胡总经理在渝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16期,1947年12月20日。
    1吕德润:《台北纪事》。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1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7页。
    2李清芳:《发行工作40年》。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2页。
    3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7页。
    4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70-71页。
    1张逢舟:《大公报大事记(1902-1966)》,《新闻研究资料》(总第七辑),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225页。
    2曹世瑛、汤恒:《报业巨子胡政之》。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3王芸生、曹谷冰:《1926至1949的旧大公报》。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页。
    1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8页。
    2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71-74页。
    3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97页。
    1王芸生、曹谷冰:《1926至1949的旧大公报》。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5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页。
    2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04页。
    1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78-79页。
    2袁光中:《大公报的经营管理》。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页。
    3转引自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246页。
    1刘诚:《我和(大公报)的点滴回忆》。见《我与大公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2胡政之:《回首一十七年》,《大公报》1943年9月5日。
    1李清芳:《发行工作40年》。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4页。
    2萧乾:《我与大公报》。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3梅焕藻记:《胡总经理谈话记录》,《大公园地》复刊第18期,1948年3月5日。
    4胡政之:《认清时代维护事业——对渝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16期,1947年11月27日。
    5廖公诚:《敬悼胡政之先生》,成都《新新新闻》1949年4月16日。
    1陈铭德、邓季惺:《(新民报)二十年》。见陈铭德、邓季惺等著:《(新民报)春秋》,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5页。
    1汪松年:《天津时代的(大公报)发展史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146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2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69-70页。
    1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页。
    1康健:《职业伦理和职业精神》,《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2记者(张季鸾):《本社同人之志趣》,《大公报》1926年9月1日。
    1转引自蓝鸿文主编:《新闻理论学简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页。
    2靳慧、陈斌:《“黄远生为何当记者”再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汤(尔和)序”。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3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4邵飘萍曾说:新闻记者采访新闻的手段,不能以道德与否的标准来衡量,而应该以是否能获取有价值的新闻来衡量;而且“待人接物,一本平等之观念,不问其所处地位之何若,在新闻记者之眼光视之,悉为供给新闻材料之人而已。”(邵飘萍:《新闻学总论》。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4-115页。)
    5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11933年请陈纪滢潜回被日本占领并实行高压统治的东北三省去采访,可能是唯一的一次例外。
    2《胡政之谈民元报业》,《人物杂志》1947年11期。
    3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4页。
    1商娜红:《制度视野中的媒介伦理——职业主义与英美新闻自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胡政之谈民元报业》,《人物杂志》1947年11期。
    1冷观:《本报之新希望》,《大公报》1917年1月3日。
    2胡政之:《外交新闻可假造耶》,《大公报》1917年2月25日。
    3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85-86页。
    1萧乾:《我被感动过》,《大公报》(香港版)1949年4月21日。
    2梁厚甫:《梁厚甫与大公报》,《世界经济导报》1987年第1期。
    3冷观:《本报之新希望》,《大公报》1917年1月3日。
    4胡政之:《外交新闻可假造耶》,《大公报》1917年2月25日。
    1胡政之:《新闻记者最需要责任心》,《燕京校刊》1932年4月29日。
    1周雨:《沪馆采访课纪实》。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页。
    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31926年9月1日到7日,名为“论评”;8日以后改为“社评”。
    41926年11月6日,《大公报》“社评”最后一次署名为“天马”。此后,“社评”不再署名。
    5曾琦:《敬悼毕生尽瘁新闻事业之张季鸾先生》。转引自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3页。
    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篇》,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1-82页。
    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3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4页。
    1胡政之:《在上海馆编辑部会上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5期,1947年7月5日。
    2傅国涌:《“报有报格”:史量才之死》,《书屋》2003年第8期。
    1金雄白:《记者生涯五十年》(上册),(台湾)跃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78页。
    2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时务报》1896年8月9日。
    3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132页。
    4转引自红禅:《报坛逸话》,《报学月刊》(第1卷)上海光华书局1929年第3期。
    1潘公弼:《望平街之回忆》,(台北)《报学》1951年创刊号。
    2张静庐:《中国的新闻记者与新闻纸》,现代书局1932年版,第66页。
    3张季鸾:《追悼飘萍先生》。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东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东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邵飘萍史料专辑》,第267页。
    4《(国民日日报>发刊辞》。转引自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160页。
    1徐新平:《略论徐宝璜的新闻伦理观》,《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
    2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徐(宝磺)序”。见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4页。
    3徐宝璜:《新闻事业之将来》,《报学杂志》(第1卷)1929年第第2期。见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4《汉书·司马迁传》
    5《旧唐书·刘子玄传》
    1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见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970页。
    2徐宝璜:《新闻学》“蔡序”。见徐宝磺:《徐宝磺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3徐宝璜:《新闻学》“蔡序”。见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4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一卷)1924年第1期。
    1胡政之:《中国新闻事业》,《新闻学刊》北平新闻学会1929年。见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8页。
    2胡济生:《忆我的父亲胡政之》。见周雨主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页。胡济生幼年时,胡政之督促他熟读孔孟之书和《三国演义》;他反对胡适的白话文,并说胡适是为了“出风头”、“哗众取宠”,因为他自己家里聘请老学究做家庭教师为子女教授古文。
    1吴天生:《中国之新闻学》。见黄天鹏编:《新闻学论文集》,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第16页。
    220世纪初年担任过《申报》的主笔。
    3雷瑨:《申报馆之过去状况》。见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刊《最近之五十年》之第三编“五十年来之新闻业”,第
    27页,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版。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页。
    2胡政之:《(国闻周报>发刊辞》,《国闻周报》(第1卷)1924年第1期。
    1曹世瑛:《<大公报>与胡政之》。见《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6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2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2-153页。
    3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第12卷)1935年第1期。
    1其中包括还没有毕业的学生,就被报社录用,如徐铸成等。
    2徐铸成:《第一次采访》。见徐铸成:《旧闻杂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4页。
    3徐铸成:《旧闻杂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203页。
    4曹世瑛:《我与新记(大公报)》。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8页。
    1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3曹世瑛:《我与新记(大公报>》。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4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5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1-262页。
    1唐振常:《上海大公报依旧》。见周雨编:《大公报人依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页。
    2袁光中:《大公报的经营管理》。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3页。
    3胡政之:《对桂林馆经理部同人的讲话》,《大公报》(桂林版)1943年7月5日。
    1李纯青:《为评价大公报提供史实》。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312页。
    2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3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51页。
    4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5-96页。
    5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1曹世瑛:《我与新记<大公报>》。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2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8页。
    3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4页。
    1曹世瑛:《我与新记<大公报>》。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2曹世瑛:《我与新记<大公报>》。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4页。
    3主要有:《对桂林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见《大公报》桂林版,1943年6月13日)、《对桂林馆经理部同人的讲话》(见《大公报》桂林版,1943年7月5日)、《在重庆对编辑工作人员的讲话》(见《大公园地》第9期,1943年12月21日)等。
    4胡政之:《在上海馆编辑部会上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5期,1947年7月5日。
    5胡政之:《在上海馆编辑会议上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13期,1947年7月14日。
    6胡政之:《对津馆经理部同人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7期,1947年7月18日。
    7胡政之:《对天津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7期,1947年7月21日。
    1胡政之:《在上海馆社评委员会上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9期,1947年8月25日。
    2胡政之:《在上海馆编辑部会上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6期,1947年10月22日。
    3胡政之:《认清时代维护事业——对渝馆编辑部同人的讲话》,《大公园地》复刊第16期,1947年11月27日。
    4李侠文:《精神事业做人——敬悼政之先生》,《大公报》(香港版)1949年4月21日。
    5张逢舟:《大公报大事记(1902-1966)》,《新闻研究资料》(总第七辑),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1张逢舟:《大公报大事记(1902-1966)》,《新闻研究资料》(总第七辑),新华出版社1981年版,第223页。
    2许乃玲:《<大公园地>和父亲许君远》,《大公报》(香港版)“大公园”,2007年2月2日。《大公园地》复刊后的编辑陈伟球则回忆道:“《大公园地》这刊物,早年在津馆已经出过,后来因为战事及报社的播迁,一停就是好几年。”(见陈伟球:《故园寻踪——也说<大公园地>》,《大公报》(香港版)“大公园”,2007年6月18日。)
    1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101页。
    2唐振常:《上海大公报忆旧》。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页。
    1孔昭恺:《旧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2萧乾:《我与大公报》。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页。
    3贺善徽:《大公报的抗日言论》。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页。
    4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3页。
    1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2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页。
    3李侠文:《我所认识的张季鸾、胡政之两先生》。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3页。
    4萧乾:《我被感动过》,《大公报》(香港版)1949年4月21日。
    1曹世瑛、汤恒:《报业巨子胡政之》。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2曹世瑛:《我与新记<大公报)》。见政协天津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近代十二大报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页。
    3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版,第13页。
    1萧乾:《我与大公报(1935年-1939年)》。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4页。
    2萧乾:《我与大公报(1935年-1939年)》。见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页。
    3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7页。
    1李纯青:《抗战时期的<大公报)——纪念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全国新闻学术讨论会论文》。见李纯青:《笔耕五十年》,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21页。
    2王文彬:《悼念政之先生》,《大公报》(重庆版)1949年4月16日。
    1范长江:《我的自述》。见范长江著、沈谱编:《范长江新闻文选》,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8-1189页。
    1王润泽:《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1916-1928)》,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2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133页。
    3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286页。
    1胡政之:《在重庆对编辑工作人员的讲话》,《大公园地》第9期,1943年12月。
    1胡政之、张季鸾:《自由与正义胜利万岁——本社对美国广播致辞》,《大公报》(重庆版)1941年5月15日。
    2张季鸾:《本报复刊十年纪念之辞》,《大公报》1936年9月1日。
    1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1]《大公报》
    [2]《国闻周报总目》,三联书店,1957年
    [3]《国闻周报》
    [4]《文史资料选辑》(第1-100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60-1984年
    [5]《新闻报馆三十年纪念册》,新闻报馆,1923年
    [6]《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94年
    [7]《新闻研究资料》》(第1-61辑),中国展望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1993年
    [8]《张季鸾传记资料》,天一出版社,1979年
    [9]《中华文史资料文库》(第15、16、17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6年
    [10]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Ⅰ-Ⅳ),人民出版社,1982年
    [12]范长江:《范长江新闻文集》,新华出版社,2001年
    [13]胡玫、王瑾编:《回忆胡政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
    [14]王瑾、胡玫编:《胡政之文集》(上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黄远生:《远生遗著》,商务印书馆,1984年
    [16]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7]申报馆:《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上海书店影印版,1987年
    [18]王文彬:《中国近现代报刊资料汇辑》,重庆出版社,1996年
    [19]王芸生:《芸生文存》《由统一到抗战》,上海书店影印版,1989年
    [20]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1]徐宝璜:《徐宝璜新闻学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张季鸾:《季鸾文存》,上海书店影印版,1989年
    [23]张之华编:《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1979年版(内部资料)
    [1][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2][日]稻叶三千男、新井直之:《日本的报业理论与实践》,新华出版社,1985年
    [3][日]内川芳美、新井直之:《日本新闻事业史》,新华出版社,1986年
    [4][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书店,1983年
    [5]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陈长河编:《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党派》,档案出版社,1994年
    [7]陈纪滢:《报人张季鸾》,(台北)重光出版社,1971年
    [8]陈纪滢:《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1974年
    [9]陈纪滢:《抗战时期的大公报》,(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1年
    [10]单波:《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1]杜素娟:《沈从文与<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12]方汉奇:《报史与报人》,新华出版社,1991年
    [13]方汉奇:《方汉奇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5]方汉奇等:《(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9年
    [1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1-3),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18]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19]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20]付春杨:《民国时期政体研究(1925-1947年)》,法律出版社,2007年
    [2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
    [22]洪九来:《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侯杰:《<大公报>与近代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胡太春:《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25]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
    [26]孔昭恺:《大公报坐科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27]来新夏:《北洋军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8]赖光临:《七十年中国报业史》,(台湾)中央日报社,1981年
    [29]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0年
    [30]李纯青:《笔耕五十年》,三联书店,1994年
    [31]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中华书局,1965年
    [32]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1987年
    [34]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新华出版社,2004年
    [35]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与学术掠影》,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37]马光仁:《上海新闻史(1850-1949)》,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38]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39]散木:《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
    [40]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
    [41]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2]尚小明:《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43]沈殿成主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44]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海南出版社,2006年
    [45]陶菊隐:《记者生活30年——亲历民国重大事件》,中华书局,2005年
    [46]万新平、濮文起:《天津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47]王润泽:《张季鸾与<大公报)》,中华书局,2008年
    [48]王文彬:《新闻工作六十年》,重庆出版社,1990年
    [49]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年
    [50]王芝琛:《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51]王芝琛:《一代报人王芸生》,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52]吴廷俊:《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出版社,1994年
    [53]吴廷俊:《中国新闻传播史稿》,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54]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夏晓红:《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6]萧乾:《风雨平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7]萧乾:《萧乾忆旧》,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58]徐小群:《民国时期的国家与社会:自由职业团体在上海的兴起,1912-1937》》,新星出版社,2007年12月
    [59]徐铸成:《报海旧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60]徐铸成:《报人六十年》,学林出版社,1999年
    [61]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三联书店,1986年
    [62]徐铸成:《旧闻杂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63]徐铸成:《旧闻杂忆补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64]徐铸成:《旧闻杂忆续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65]徐铸成:《徐铸成回忆录》,三联书店,1998年
    [66]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67]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68]杨光辉、熊尚厚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
    [69]杨雪梅:《陈铭德、邓季惺与<新民报>》,中华书局,2008年
    [70]岳谦厚、段彪瑞:《媒体·社会和国家:(大公报>与20世纪初期之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71]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新星出版社,2006年
    [72]张静如:《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73]张昆:《传播观念的历史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74]张朋园:《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1909-1949)》,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75]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76]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商务印书馆,1930年
    [77]周雨:《大公报人忆旧》,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
    [78]周雨:《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1]陈建新:《百年沧桑载沉浮:新记大公报研究述评》,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4期
    [2]陈彤旭:《胡政之:与大公报一起流芳》,《新闻天地》2001年第10期
    [3]丁淦林:《20世纪中国新闻史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4]丁淦林:《中国新闻史研究需要创新——从1956年的教学大纲草稿说起》,《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5]董秦:《论中国的名记者群现象》,《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6]方汉奇、曹立新:《多打深井,多作个案研究》,《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7]方汉奇:《一代报人胡政之》,《新闻与写作》2005年第1期
    [8]付阳、王瑾:《胡政之与1916-1920年的<大公报>》,《书屋》2004年第12期
    [9]傅国涌:《胡政之:一个报人记录的一个时代》,《出版广角》2007年第10期
    [10]侯迎忠:《20世纪初民族新闻业的专业主义解读》,《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1]黄旦:《报刊的历史与历史的报刊》,《新闻大学》2007年第1期
    [12]黄旦:《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贾晓慧、王瑾:《事业与营业:胡政之媒介经营理念略论》,《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4]贾晓慧:《从20世纪30年代学界论争析大公报思想倾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5]靳慧、陈斌:《“黄远生为何当记者”再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11期
    [16]梁媛:《梁启超的新闻人职业道德观》,《船山学刊》2003年第1期
    [17]刘丽:《黄远生为何当记者——中国近代记者的新闻职业观初探》,《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18]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9]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台湾)《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
    [20]彭南生:《近代中国行会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方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1]全淑凤:《论梁启超的新闻职业价值观》,《湖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1期
    [22]沈松华:《民国报业的公司化进程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23]施喆:《自由主义职业报刊理念的探寻与游移——张季鸾新闻思想述评》,《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号
    [24]孙继强:《从战时日本报界的发展看新闻专业主义与政治的冲突》,《日本学刊》2008年第2期
    [25]唐振常:《香港大公报忆旧》,《百年潮》2000年第2期
    [26]王建辉:《知识分子群体与近代报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27]王敏:《“中间地带”:晚清上海报人与立宪运动》,《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28]王敏:《政府与媒体——晚清上海报纸的政治空间》,《史林》2007年第1期
    [29]王润泽:《技术、制度与新闻的互动——民初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与新闻业的发展》,《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11期
    [30]王咏梅:《胡政之对王郅隆时期<大公报>的改革》,《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2期
    [31]王咏梅:《胡政之与巴黎和会》,《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8期
    [32]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3]吴廷俊、阳海洪:《新闻史研究者要加强史学修养——论中国新闻史研究如何走出“学术内卷化”状态》,《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34]徐新平:《略论徐宝璜的新闻伦理观》》,《新闻大学》2000年冬季号
    [35]徐新平:《论威廉新闻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6]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群体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6期
    [37]张洁:《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新闻大学》2006年第3期
    [38]张丽萍:《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9]赵建国:《从“边缘”走向“中心”:早期报人社会地位的演变》,《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40]赵建国:《近代北京报界公会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l期
    [41]赵建国:《近代中国报业同业组织发轫辨析》,《新闻界》2006年第3期
    [42]赵建国:《民国初期记者群体的对外交往》,《江汉论坛》2006年第8期
    [43]赵建国:《清末民初北京报业同业组织的演变》,《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44]赵建国:《中国报界俱进会与近代报界群体意识的自觉》,《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1]Beam, R. A. (1990). Journalism professionalism as an organizational-level concept. Journalism Monographs 121. Columbia, SC: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2]Freidson, E. (2001). Professionalism:The third logic. Chicago, 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Joan,Judge(1996).Print and politics:'Shibao'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4]Joan Judge, Print and Politics:'Shibao'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Larson, M. S. (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6]Lee-hsia Hsu Ting(1974).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dern China: 1900-1949,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7]Mittler, Barbara (2004).A Newspaper for China? power, identity, and change in Shanghai's news media,1872-1912,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Roger B. Jeans,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The Politics of Zhang Junmai (Carsun Chang),1906-1941. Rowman % Littlefield,1997
    [9]Tunstall, J. (2001). Media occupations and professions:A reader.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Yong Zhang Volz, Transplanting modernity:Cross-cultural networks and the rise of modern journalism in China,1890s-1930s, A Disser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陈建新:《大公报和抗战宣传》,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2]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3]宋晖:《中国记者职业群体的诞生与初步崛起(19世纪晚期至1927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4]王润泽:《北洋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及其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王咏梅:《新闻巨子胡政之》,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徐利:《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中的报刊改革》(1860-1911),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7]杨雪梅:《中国新闻思潮的源流》,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8]张丽艳:《通往职业化之路:民国时期上海律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9]张晓峰:《新闻职业精神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