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传播学的发展进路。从中国社会转型本身的进程与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相关性,考察传播学如何在整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追寻理论的创新。首先,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对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带有制度性的限定作用。传播学在1983、1989年的两次低谷,1992年以后的大发展无不与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相关,并以此为背景,奠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其次,本文根据目前国内的传者研究、媒介分析、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分别从传播体制(宏观)、把关人(中观、微观),新技术导致的新媒介分析的研究高潮,受众调查、受众理论,由个体到全局的效果研究进路出发,分析、总结了研究现状,归纳了研究的特点,指出了研究的成效与问题的存在,辨析了其中的原因。
    最后,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传播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不足与差距是明显的。这可以归结于三方面的原因,传播学传入中国时间的短暂,造成了学科积累的不足与专业研究人员培养的欠缺;制度性的因素限定了某些研究领域的深入;经济转型先行带来的商业化浪潮在很大程度上冲毁了研究者的心理防线,带来学术研究上的不规范与躁进。当然,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为了理论创新,就晚近国内传播学的研究现状来看,这种理论创新的努力与可能突破的领域集中在两方面——“网络传播”(亦即新媒介分析)与“本土化” 研究。而 “本土化”研究的重点是结合国情,首先提出适合中国自己的理论,然后对之进行提升,以具有普适性。
This thesis makes content-oriented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and explores how combination studies. First and foremost, transforming of Chinese society plays a systematic limiting part in Chinese communications, which once were in repression in 1983,1989. Chinese studies thrive on societal transform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has defined the four periods of them since 1992.
    Secondly, this thesis, analyzes、concludes、 generalizes and points out the effect of researches and problems in it and also analyzes the causes involved-----all this is based current researches into communicators、 media analysis、 audience research and effect.
    Finally, it is held in this thesis that although present communi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has already made successes ,there are obvious weakness and gap, which can be generalized into three reasons : 1) the short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s counts for the shortage of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and the absence of professionally-trained researchers 2) Some factors concerned with the system limit 3 ) commodification surge results from economy transformation has collapsed the psychologically-defense boundary on the part of researchers and leads to irregularity and impatience . Academic research finally aims to innovation in theory, and in the sense of curre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kind of innovation effort and the possibility of breaking through focuses on two aspects: 1) “network”(namely, new media analyzing) and locationalization. Locationalization focuses on theorizing practice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
引文
(一)、论文、著作类
    1.《中国新闻年鉴》1983~2002年。
    2.《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1985~2002年。
    3.《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6~2002年。
    4. 潘忠党:《传播·文化·社会译丛总序》,参见[美]约瑟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7月版。
    5. 张骏德:《简论中国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新闻知识》2002年第2期。
    6. 钟新:《英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严格分界——专访英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罗德·艾伦》,《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7. 袁军、龙耘、韩运荣主编:《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8. 李良荣、李晓林:《新闻学需要转向大众传播学》,载《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
    9.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
    10. 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11.[尼日利亚]詹姆斯·奥内康尔:《现代化的概念》,[美]西里尔·E·布莱克 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2.[美]赛缪尔·P·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美]西里尔·E·布莱克 编:《比较现代化》,杨豫、陈祖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13.[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4.[美]E·M·罗杰斯:《传播学——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5. 段京肃、刘树田:《传播权的自由行使和社会控制》,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16.《传播学论文选集》编委会编:《传播学论文选萃Ⅰ、Ⅱ、Ⅲ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
    17. 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辑录:《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要目》。来自博客中国网站http://www.blogchina.com/ 。
    18. 黄旦、韩国飚:《1981~1996: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几种新闻学术刊物的简略考察》,载《新闻大学》1997年春季号。
    19. 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来源: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
    20. 吴冷西:《新闻舆论界的作用令人深思》,《中国新闻年鉴》1990年。
    21.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
    22. 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 http://www.cddc.net/。
    23. 张国良:《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闭幕词》,《中国传播学会通讯》2002年第1期。
    24. 凌久:《媒介新闻》,《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
    25. 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载《新闻大学》1995年春季号。
    26. 何舟、陈怀林:《中国传媒新论》,太平洋世纪出版社(香港)1998年9月版。
    27. 赵紫阳:《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87年10月25日。
    28. 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29.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30.[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刘有源译,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
    31. 朱春阳:《内部新闻自由》,朱春阳硕士毕业论文,未发表。
    
    32. 黄旦:《“把关人”研究及其演变》,《国际新闻界》199年第4期。
    33. 杨桂荣:《从“Gate-keep”到“Heads—up Displays”——“把关人”走向网络资讯人的思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1期。
    34. 胡正娥等:《网络时代“把关人”角色的嬗变》,《新闻大学》冬季号。
    35. 张咏华:《中国大陆的媒介分析之概况及特点》,来源于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36.[美]Shearon A.Lowery,Melvin L.Fleur著:《传播研究里程碑》,王嵩音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3月16日版。
    37.[美]路易斯·H·拉斯潘:《麻省理工学院版序——永恒的现在》,载[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版。
    38. 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来源于: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http://www.cjr.com.cn。
    39.《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站,http://www.cnnic.net.cn/。
    40.[美]马丁·杰伊著:《法兰克福学派史》第286~287页,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版。
    41.[英]Denis McQuail著:《最新大众传播理论》,陈芸芸、刘慧雯译,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台北)2001年1月版。
    42. 陈崇山、弭秀玲主编:《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年3月版。
    43. 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上)》,《当代新闻界》2001年第1期。
    44. 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之回顾(中)》,《当代新闻界》2001年第2期。
    45.(日)岸田功:《中国人的传播媒介接触——北京市读者听众观众调查报告》,《情报研究》1984年第5期。
    46. 宋小卫:《关护受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受众权益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47. 林之达、郭晴:《论传播效果的层级性》,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48. 陆晔:《中国传播学:世纪之交的探索与前瞻—第六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综述》,《新闻大学》2000年春季号。
    49. 邵培仁:《中国的当代传播学研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50.[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
    51. 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一些想法》见2001年首届传播学论坛论文。
    52.[英]格雷姆斯·汤普森:《导论:给全球化定位》《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第2期。
    53. 郭镇之:《“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
    54. 李斌:《我国处于第一次现代化发展期》,《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3月23日第2版。
    55. 高贵武:《中华传播学会2001年香港年会瞥析》,《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6期。
    56. 龙耘:《传播学在中国20年》,《现代传播》2000年第3期。
    57. 黄旦:《全球化:中国新闻传播学者的理解和构思—转型期中国媒介研究扫描》,《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
    58. 张国良主编:《新闻媒介与社会》第30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
    59. 单波:《评西方受众理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60. 尹鸿:《专业化·人文化·多样化》,《现代传播》2002年第1期。
    61. 转引自金洪海、张 玲、贡爱强:《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
    62. 廖圣清:《20世纪中国传播学研究》,《20世纪中国学术宝典·新闻传播学卷》(丁淦林主编)(待出)。
    63. 张国良:《建设中国和世界一流的传播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申请教育部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论证报告》2000年10月。
    64.[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6月版。
    65. 祝建华、张继红:《近年来国内有关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概况》,《新闻大学》1983年总第6期。
    66. 刘力群:《论我国传播学研究之得失及新的突破》,《中国新闻年鉴》1989年。
    67. 刘海贵:《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历史沿革及走向》,《新闻大学》1991年秋季号。
    68. 潘玉鹏:《传播学在中国》,《新闻采编》1992年第1期。
    69. 孙旭培:《中国大陆传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1期。
    70. 吴文虎:《对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的思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71. 胡正荣:《我国传播学研究与传播业的互动》,《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72. 丁淦林:《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现状》,《新闻采编》1998年第6期。
    73. 韩纲:《1990年至1997年4所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的回顾与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新闻学〉为依据的统计和考察》,《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
    74. 廖圣清:《我国20年来传播学研究的回顾》,1998年《新闻大学》冬季号。
    75. 王传寿:《新闻传播研究20年》,1999年《新闻世界》第2期。
    76. 孙旭培:《我国传播学研究向何处去?》,来源于: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77. 孙旭培:《中国新闻与传研究的回顾》,来源于: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78. 张健康:《论中国大陆传播学的引进、发展与创新》,来源于: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79. 陈力丹:《最近几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学科发展》,来源于: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cddc.net/。
    80. 李彬:《大众传播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1. 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82. 徐培汀:《二十世纪中国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党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83. 陈崇山、孙五三主编:《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84.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85. 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
    86. 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河北大学新闻学院编:《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87. 张国良、李本乾、李明伟:《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现状分析——我国首次就传媒“议题设置功能”进行抽样调查》,《新闻记者》2001年第6期。
    88.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
    89. 裘正义:《大众媒介与中国乡村发展》,群言出版社1993年3月版。
    90. 陈彤旭、邓理峰:《BBS议题的形成与衰变――对人民网强国论坛的个案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1期。
    
    91.[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孟颖、赵丽芳、邓理锋、郑宇虹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92. 彭兰:《网络中的人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第3 期。
    93.《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94. 张国良、黄芝晓主编:《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95. 亚运宣传效果调查组:《亚运宣传效果综合调查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4期。
    96. 彭兰:《关于网上外来文化信息传播状况的实证研究》,参见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http://www.cjr.com.cn。
    
    97.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版。
    98. 方晓红:《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99. 张宁、方晓红:《加强农村传播 服务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媒介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12期。
    100. 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4月版。
    101.(英)D.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版8月版。
    102. 常昌富:《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兼论建立中国大众传播学的一点思考》常昌富、李依倩选编,关世杰等译《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103. 喻国明:《影响力经济-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诠释》,《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104.(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9月版。
    105.(美)彼得·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张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版。
    106. 赵玉兰、谢瑞东、陈新华:《浅谈信息传播的第三者效果》《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
    107.(日)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1月版。
    108.(德)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09. 喻国明:《媒介的市场定位》,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110. 杨磊、孙业:《我国省级党报的现状与走势》,《新闻记者》2001年第8期。
    111. 胡正荣:《我国传播学研究与传播业的互动(论纲)》,《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112. 卜卫:《我国儿童与电视研究综述》,《1993年中国广播电视年鉴》。
    113. 黄旦:《80年代以来我国大众传媒的基本走向》,《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5年第9期。
    114. 方汉奇:《法轮功与互联网》,见2001年首届传播学论坛论文。
    115. 丁未、张国良:《网络传播的知沟现象研究》,《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
    116. 周裕琼:《网络传播噪音与对策分析》,《当代传播》1999年第5期。
    117. 程曼丽:《关于网络传播负面效应的辨析》,《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5期。
    118. 张东军:《网络传播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新闻与传播》2001年第6期。
    119. 刘兆琼:《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对话——“大众传媒与社会进步”中英学术研讨会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另见张国良、丁未:《中国大众传媒与“知沟”现象初探》,《新闻记者》2002年第11期。
    120.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2期。
    121. 陈丹:《我国媒介的大众健康传播——1994-2001年人民日报“世界艾滋病日”报道分析》,《新闻大学》2002年秋季号。
    122.孙信茹:《传媒与民俗变迁——甘庄的个案分析》,《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
    123. 朱晓征:《妇女需要什么样的传媒——“大众传媒对妇女的影响”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2年第3期。
    124. 张宇丹主编:《传播与民族发展》,新华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125. 廖圣清:《面向世界、服务中国、继往开来、争创一流——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综述》,《新闻大学》2002年春季号。
    
    126. 潇湘:《传播学本土化的选择、现状及未来发展》,《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3期。
    127. 殷晓蓉:《网络传播与中国传播学面临的三大难题》,见2001年首届传播学论坛论文。
    128. 吴文虎:《传播理论研究的大众文化转向》,《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
    129. 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见2001年首届传播学论坛论文。
    130. 徐宏力:《“东方传播学派”发想》,《现代传播》(京)2001年第2期。
    131. 陆晔:《成名的想象: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台)2002年4月,总第71期。
    132. 陆晔:《新闻生产过程中的权力实践形态研究》,张国良、黄芝晓主编:《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二)网站类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http://www.cddc.net/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站:http://www.cjr.com.cn
    公法评论网:http://www.gongfa.com/
    博客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中华传媒网:http://www.mediachina.net/
    紫金网:http://purple.nj.gov.cn/
    央视调查咨询中心网站:http://www.cvsc.com.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