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追寻现代性:李欧梵文学与文化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狐狸型”学者李欧梵是继夏志清之后,美国汉学界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以各有侧重、同时具有一定传承性的研究成果堪称美国汉学界现代文学领域的拓荒先锋和中流砥柱,他们以独特、新颖的理论视角、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海外视野。
     现代性的追求是贯穿李欧梵几十年学术生涯的理论红线,无论是对徐志摩、郁达夫、鲁迅等“五四”经典作家的研究,还是对“晚清”印刷媒体、上海都市文化的考察,李欧梵都以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为一切思考、论述的基点。从中国的历史文化环境出发,李欧梵以“世纪末的华丽”来概括中国现代性的特点,反思线性发展的进步时间观和与之相应的启蒙现代性模式,认为中国的传统和现代在文化上不能作二分法而截然对立,在晚清新旧交替的历史情境中,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相互混杂产生了一种“华丽”,历史的危机感构成文化创作的动力,旧传统构成新文化的必备条件。“世纪末的华丽”经历了晚清、30年代和90年代三个关键时代一直延续到当下,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混杂的复杂状况。
     通过独特的现代性视野,李欧梵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独到、新颖、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在雷蒙德·威廉斯“乡村”、“城市”以及“大都市”等理论话语及空间批评理论的启发下,李欧梵以“现代性”为基点发掘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空间维度,揭示了“新文学”传统中以乡村为核心的空间叙事对城市文学的压制。通过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概念的创造性转化,考察近代印刷媒体在“公共空间”的拓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尤其是《申报》自由谈版的“游戏文章”,以边缘型的批评模式,通过“反讽”和“嘲讽”形成众声喧哗、多声复义的言论空间,参与了现代新的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之建构。30年代以后,鲁迅的《伪自由书》用弯曲、折射的方法在国民党新闻检查制度下为自己的言论争取了一点空间,公共言论的空间却萎缩了。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是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起点,他用文学的材料探讨“五四”时代文人的浪漫心态,书写一部集体传记,也是心态史,从情感、主观、个体角度论述浪漫精神对现代知识分子的塑造。颓废是浪漫心态的另一面,也是“现代性”的一维,李欧梵追溯颓废在现代中文语境中被边缘化的境遇,重画了颓废文学谱系。通过梳理现代文学“浪漫”和“颓废”的线索,李欧梵从审美现代性角度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话语。
     李欧梵出生于中国乡土,在台湾大学专攻外文,在美国研究和教授中国文学和历史,哈佛退休后到香港教授西方文学和理论,他身上必然体现出中西的差异、沟通与融合。作为一名华裔学者,身处美国学术环境,返观中国从晚清延续至今追寻现代性的文学和文化景观,李欧梵的批评眼光独到而犀利,对他的文学与文化研究展开批评的批评,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极富学术价值的课题。
Leo Ou-fan Le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within the realm of Sinology in America.Though emphasizing different aspects,together with C.T.Hisa and David Der-wei Wang,Leo demonstrates the continuity of the traditio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within the realm of Sinology in America with solid academic achievements.As the pioneers and backbone of this area,their uniqu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es help to form the overseas perspective on the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theoretical concern underlying Leo's academic activities of decades is his pursuit of modernity.Whether it's his research on classic writers of "May the Fourth Movement" like Xu Zhimo,Yu Dafu and Lu Xun,or his observations on the press media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metropolitan culture of Shanghai city,the issue of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remains the core of Leo's thinking and argument.Rooted in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China, Leo characterizes the modernity of China as "Fin-de-siecle Splendor".Based on his reevaluation of linear concept of time and the related model of enlightened modernity, Leo concludes that in China there is no polarity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on the ground that the "splendor",the produ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mergent modernization and the residual tradition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symbolizes both a sense of historical crisis which serves as a stimulus to cultural creation and the residual tradition which prepare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emergent culture.The "Fin-de-siecle Splendor",after three critical phases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the thirties and the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complex of pre-modern,modern and post-modern situ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Leo,through his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offers a lot of unique and enlightening insights into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the 20~(th) century.By deploying Raymond Williams'spatial theory about "country","city" and "metropolis",Leo explores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reveals the domination of rural narration over urban literature in "New Literature".By referring to Habermas'concept of "public sphere",Leo examines the role of press media in the expansion of "public space" in modern China,particularly in the case of "playful essays" from the "Free Talk Colummn" in Shen Bao Newspaper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magined community of modern nation-state by creating a tolerable speech space through marginalized criticism and "irony" or "sarcasm".After the 1930s,while Lu Xun,under the press censorship imposed by the National Party's government,was gaining a limited space for personal speech with an evasive tactics of writing,the space for public speech was greatly shrunk.
     Leo starts his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with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Chinese writers".He uses literary texts to explore the romantic mentality of the writers in "May the Fourth"Movement" and completes a collective biography of how romantic spirit shapes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emotionally and subjectively. Decadence is not only another side of romantic mentality,but also one of the dimensions of modernity.Leo remaps the literary genealogy of decadence by tracing the process of marginalization of decadence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anguage.Leo's research on "romanticism" and "decadenc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nriches the narrative dis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modernity.
     Born in mainland of China and an English major student in Taiwan,Leo has done researches and taugh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in America.After his retirement from Harvard University,Leo went to Hong Kong to teach western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All these reflect both differences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n him.As a Chinese American scholar Leo ha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modernity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present.The critique of his literary and cultural research thus becomes the significant subject within the realm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引文
1 李凤亮《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6年03期。第183页。
    2 参见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4期
    3 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275页。
    4 参阅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东南学术》2004年06期。第70页。
    5 王德威《华语语系文学:边界想象与越界建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第2页。
    6 李凤亮《“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及其操作——王德威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5期。第201页。
    7 李凤亮《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6年03期。第185页。
    8 钱超英《流散文学与身份研究——兼论海外华人华文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第78页。
    9 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11期。第172页。
    10 彭松、唐金海《海外华人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传统因素》,《文学评论》2007年05期。第103页。
    11 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11期。第175页。
    12(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前言》,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7月。第10页。
    13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陈建华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版。第41页。
    14 同上。第43页。
    15 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陈建华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版。第61页。
    16 李欧梵《多年追求的恋人——我的文学因缘》,《西潮的彼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48页。
    17 王海龙《西方汉学与中国批评方式——夏志清现象的启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第35页。
    18 季进《海外汉学:另一种声音——王德威访谈录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5期。第11页。
    20 周新顺《“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文艺评论》2007年04期。第36页。
    2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页。
    22 同上。第25-26页。
    23 同上。第27页。
    24 同上。第27页。
    25 同上。第27-28页。
    26 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27 同上。第4页。
    28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85页。
    29 刘忠《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进化论时间观》,《学术研究》2004年09期。第113页。
    30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原载于1916年1月15臼《青年杂志》1卷5号。
    31 李欧梵《文化与社会:五四运动的反思》,《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9页。
    32 同上。第20页。
    33 同上。第17页。
    34 李欧梵《文化与社会:五四运动的反思》,《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17页。
    3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页。
    36 同上。第48页。
    37 同上。第48页。
    38 李欧梵《文化与社会:五四运动的反思》,《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21页。
    39 李欧梵著《知识源考:中国人的“现代”观》,单正平译,《天涯》1996年03期。第104页。
    40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212页。
    41 李欧梵《世纪末的华丽》,《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4页。
    42 同上。第65页。
    43 同上。第65页。
    44 同上。第65页。
    45 同上。第68页。
    46 同上。第77页。
    47 同上。第78页。
    48 同上。第78页。
    49 同上。第80页。
    50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张爱玲文集·精读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428页。
    51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6页。
    52 参见王德威《华丽的世纪末——台湾·女作家·边缘诗学》,《如此繁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4月。
    53 李欧梵《世纪末的华丽》,《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第83页。
    54 同上。第84页。
    55 马戎戎《专访魏德圣:我的态度是化解》,《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42期。第131页。
    56 同上。第132页。
    57 同上。第132页。
    58 本章大部分内容以《李欧梵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空间维度》为题发表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第18-22页。
    59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版。第111页。
    60 Phillip E.Wegner.Spatial Criticism:Critical Geography,Space,Place and Textuality.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Julian Wolfreys.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P180.
    61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9月。第240页。
    62 同上。第241页。
    6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4页。
    64 参见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43页。
    65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44页。
    66 同上。第91页。
    67 Raymond Williams.The Country and C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P291-292.
    68 同上。P229.
    69 同上。P279.
    70 参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1997年。第338页。
    71 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01期。第117页
    72 李欧梵《都市文化与现代性》,《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26页。
    73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中文版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页。
    74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18页。
    75 高旭东先生的这一观点尚未发表。
    76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16页。
    77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16页。
    78 同上。第116页。
    79 同上。第117页。
    80 同上。第115页。
    81 同上。第119页。
    82 同上。第119页。
    83 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2页。
    84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由沈西雁、漠雁、吕兴臣集体创作,沈西蒙执笔,发表于《剧本》1963年第2期。1962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部队前线话剧团首演。剧本描写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连队50年代初期进驻繁华的上海南京路后,在新的形势下、新的环境中保持革命本色的故事。1964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王苹、葛鑫导演,由天马电影制片厂出品。
    85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24页。
    86 同上。第117页。
    87 同上。第117页。
    88 同上。第117页。
    89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249页。
    90 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6月。第393页。
    91 Gerard Hauser,Vernacular Dialogue and the Rhetoricality of Public Opinion,in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1998.P.83-107
    92 Jurgen Habermas.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Trans.T.Burger and F.Lawrence.Cambridge:M.I.T.Press.1989.P30
    93 Seyla Benhabib,Models of Public Space,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2,p.87
    94 Robert Asen,Toward a Normative Conception of Difference in Public Deliberation,in Argumentation and Advocacy 25(Winter),1999.P115-129
    95 Jurgen Habermas.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Trans.T.Burger and F.Lawrence.Cambridge:M.I.T.Press.1989.P30
    96 同上。P30
    97 Jurgen Habermas.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Trans.T.Burger and F.Lawrence.Cambridge:M.I.T.Press.1989.P30
    98 Nacy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in Social Text 25(26),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P56-80
    99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8页。
    100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56页。
    101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71页。
    102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57页。
    103 同上。第157页。
    104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8页。
    105 参见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157页。
    106 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7页。
    107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29页。
    108 同上。第129页。
    109 同上。第130页。
    110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30页。
    111 同上。第131页。
    112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36页。
    113 同上。第5页。
    114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5页。
    115 李欧梵、季进《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81页。
    116 李欧梵《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5页。
    117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32页。
    118 李欧梵、季进《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81页。
    119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30页。
    120 同上。第133页。
    121 同上。第130页。
    122 同上。第132页。
    123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35页。
    124 同上。第135页。
    125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37页。
    126 同上。第138页。
    127 同上。第137页。
    128 同上。第138页。
    129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40页。
    130 同上。第141页。
    131 同上。第142页。
    132 同上。第143页。
    133 同上。第144页。
    134 参见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05页。
    135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44页。
    136 同上。第145页。
    137 鲁迅《言论自由的界限》,《伪自由书》。 《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138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45页。
    139 参见夏光武、詹春花《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的“批评空间”——读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与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1期。
    140 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45页。
    141 同上。第146页。
    142 同上。第147页。
    143 同上。第146页。
    144 李欧梵《苍凉与世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260页。
    145 尤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1964),汪晖译。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3月。第131-132页。
    146 该Flash短片的观看网址为:http://news.163.com/special/0001sp/2008ending.html.
    147 请参阅网址http://tech.163.com/09/0114/16/4VKPSLAJ000915BF.html。骆轶航《网聚跟帖的力量》,上海:《第一财经周刊》。
    148 同上。
    149 “虐猫事件”与“人肉搜索”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人肉搜索引擎”词条。
    155 参见宋正伟、陈少华《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由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谈起》,《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56 参见许英《互联网·公共领域与生活政治——刍议数位民主》,《人文杂志》2002年03期。
    157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3月。第59页。
    158 同上。第64页。
    15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6页。
    160 同上。第6页。
    161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5页。
    162 同上。第5页
    163 同上。第6页。
    164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6页。
    165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12-13页。
    166 同上。第18页。
    167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40页。
    168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20页。
    169 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21页。
    170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21页。
    171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26页。原文误作“同在日本‘传统'里的,也情况因为年龄和等级而变得复杂”。
    172 同上。第26页。
    173 同上。第27页。
    174 同上。第30页。
    175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30页。
    176 同上。第31页。
    177 参见李欧梵著《浪漫与偏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9月。第6页。
    178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43页。
    179 同上。第44页。
    180 同上。第62页。
    181 同上。第73页。
    182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75页。
    183 同上。第75页。
    184 同上。第79页。
    185 郁达夫:《悲剧的出生》,《人间世》17期(1934年12月5日),第11页。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80页。
    186 郁达夫《大风圈外》,《郁达夫全集》卷4,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362页。
    187 同上。第108页。
    188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108页。
    189 同上。第115页。
    190 同上。第117页。
    191 同上。第117页。
    192 同上。第117页。
    193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118页。
    194 同上。第121页。
    195 同上。第121页。
    196 同上。第174页
    197 同上。第124页。
    198 同上。第128页。
    199 同上。第144页。
    200 同上。第146页。
    201 恩厚之:《回忆泰戈尔在中国》,第11页。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146页注释1。
    202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137页。
    203 同上。第138页。
    204 同上。147页。
    205 恩厚之编:《徐志摩的信》,第13-15页。转引自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151页。
    206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154页。
    207 同上。第158-159页。
    208 同上。第159页。
    209 同上。第186页。
    210 同上。第194页。
    211 同上。第201页。
    212 同上。第210页。
    213 同上。214页。
    214 同上。第217页。
    215 同上。217页。
    216 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2004年10月。第84页。
    217 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第231页。
    218 同上。第233页。
    219 同上。第243页。
    220 同上。第245页。
    221 同上。第247页。
    222 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现代性与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想象》,《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2页
    223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1页。
    224 同上。第162页。
    225 亨利-夏尔·皮埃什,《诺斯与时间》,见约瑟夫·坎贝尔编《人与时间:埃拉诺斯年鉴文选》,New York:Patheon Books.1957.P43.
    226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3页。
    227 同上。第153页。
    228 弗拉基米尔·杨克列维奇“颓废”,《形而上学与道德评论》55卷第4期(1950年11-12月):339。转引自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6页。
    229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6页。
    230 同上。第167页。
    231 同上。第167页。
    232 卡默比克《颓废风格》,《比较文学评论》39卷第2期,1965年。P268。
    233 孟德斯鸠《笔记》,见W.克劳斯和汉斯·科尔图姆编《十八世纪文学论争中的古代语现代》,Berlin:Akedemie Verlag,1966.P253.
    234 D.尼扎尔《论浪漫派文集》,Paris:Calman-Levy,1891年。P245,248。
    235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3页。
    236 同上。第173页。
    237 同上。第175页。
    16 泰奥菲勒·戈蒂埃《文学肖像与记忆》,见G.L.范·罗斯布吕克《颓废派传奇》,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27.P8-9.
    17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7页。
    18 波德莱尔《全集》,转引自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2002年。第178页。
    241 E.德拉克洛瓦《日记》,Paris:Plon,1932.P439.
    242 雅克·勒泰夫《十九世纪末法国文学中的颓废主题》,《法国文学史评论》63(1963):51。转引自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2002年。第182页。
    21 保罗·布尔热,《当代心理学论文集》,Paris:Lemerre,1893,P24.
    22 保罗·布尔热,《当代心理学论文集》,Paris:Lemerre,1893,P24.
    23 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183页。
    246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8页。
    247 李欧梵《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附录》,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97页。原文作“从中古时期的圣母像到文艺风景时代对维纳斯女神的多种描绘”,应为“文艺复兴时代”之印刷错误。
    248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49页。
    249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259页。
    250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0页。
    251 同上。第50页。
    252 同上。第50页。
    253 同上。第50页。
    254 同上。第50页。
    255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277页。
    256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0页。
    257 同上。第51页。
    258 同上。第51页。
    259 同上。第51页。
    260 参阅李欧梵《世纪末的华丽》,《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67页。
    261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第52页。
    26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9页。
    263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3页。
    264 同上。第53页。
    265 同上。第53页。
    266 同上。第54页。
    267 五六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一般都在十几篇左右,1978年以来,则增至二十篇以上。参见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月。
    268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4页。
    269 同上。第54页。
    270 同上。第55页。
    271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38页。
    272 高旭东《高旭东讲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94-95页。
    273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45-46页。
    274 同上。第24页。
    275 同上。第45页。
    276 鲁迅《希望》。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421页。
    277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95页。
    278 同上。第97、98页。
    279 转引自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97页。
    280 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211页。
    281 周小仪《比尔兹利、海派颓废文学与30年代的商品文化》,《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1期。第101页。
    282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59-60页。
    283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05-206页。
    284 同上。第206页。
    285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06页。
    286 同上。第208页。
    287 同上。第208页。
    288 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26页。
    289 因为是中文小说以英文词语为题,所以仍按照中文习惯加书名号。
    290 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171页。
    291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39页。
    292 同上。第245页。
    293 同上。第245页。
    294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80页。
    295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61页。
    296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77页。
    297 同上。第265页。
    298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58页。
    299 同上。第276页。
    300 同上。第278页。
    301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精读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9月。第428页。
    302 张爱玲《谈音乐》,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精读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9月。第447页。
    303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77页。
    304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86页。
    305 同上。第286页。
    306 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77页。
    307 同上。第78页。
    308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07页。
    309 张爱玲《倾城之恋》,《张爱玲文集·精读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9月。第241页。
    310 李欧梵《范柳原忏情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87页。
    311 季进《文学谱系·意识形态·文本解读——王德威的学术路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第30页。
    312 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1期。第9页。
    313 周新顺《“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文艺评论》2007年04期。第36页。
    314 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序》,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5页。
    315 同上。第11页。
    316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页。
    317 同上。第6页。
    318 许维贤《审美,或超“历史”的脱身术——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批评视野》,《华文文学》2006年06期。第29页。
    319 季进《海外汉学:另一种声音——王德威访谈录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5期。第12页。
    320 李凤亮《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夏志清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6期。第206页。
    321 参见C.T.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ⅹⅹⅹⅶ页。
    322 李欧梵著《光明与黑暗之门——我对夏氏兄弟的敬意》,季进、杭粉华译。《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第11页。
    323 同上。第11页。
    324 同上。第14页。
    325 季进著《海外汉学:另一种声音——王德威访谈录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5期。第12页。
    326 李欧梵著《光明与黑暗之门——我对夏氏兄弟的敬意》,季进、杭粉华译,《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第14页。
    327 参见李凤亮著《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夏志清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6期。第203页。
    328 参见郑闯琦著《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1期。
    329 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17页。
    330 同上。第318页。
    331 同上。第318页。
    332 同上。第318页。
    333 同上。第318页。原文作“巨细无遗的”,根据助词“地”、“的”的用法,此处应改为“地”。
    334 同上。第319页。
    335 古远清著《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及其小说评论》,《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12期。第34页。
    336 夏志清(C.T.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Der-wei Wang.-3~(rd)ed.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 Uinversity Press.P498.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此处有删减。
    337 参见夏志清(C.T.Hsia)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Der-wei Wang.-3~(rd) ed.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 Uinversity Press.P49.复旦大学出版社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此处有删减。
    338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73页。
    339 参见季进《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首要的工作——夏志清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340 丁尔纲《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07期。第11页。
    341 季进《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首要的工作——夏志清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第33页。
    342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142页。
    343 参见汤振纲《“夏氏范式”与新文学史编著——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44 参见李凤亮著《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夏志清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6期。
    345 李凤亮著《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夏志清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6期。第204页。
    346 参见David Der-wei Wang.Fin-de-siecle Splendor: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1849-1911.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347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48 同上。第16页。
    349 同上。第10页。
    350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0-11页。
    351 2008年12月12日,牛津大学圣安尼学院(St Anne's College)研究员、东方研究所所长司马懿博士(Dr.Chloe Faith Starr)在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中外名家讲坛”举办题为Red-light Novels:Sexual and Textual Mores(狭邪小说:性规范和文本规范)的讲座讨论晚清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笔者在讲座后与司马懿博士就欧美汉学家何以对晚清小说具有浓厚学术兴趣做了简单讨论,除了对晚清小说艺术成就的肯定外,司马懿博士也直率地承认在她进行博士论文选题时晚清小说还很少受到注意,而当她完成这篇博士论文时晚清小说已经俨然成为新的热点了。
    352 季桂起《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之比较——兼评王德威的晚清小说观》,《东岳论丛》2008年01期。第68页。
    353 同上。第69-70页。
    354 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1期。第93页。
    355 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3期。第144页。
    356 同上。第138页。
    357 王德威著《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2004年10月。第10页。
    358 同上。第11页。
    359 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第139页。
    360 李欧梵《世纪末的华丽》,《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64页。
    361 同上。第78页。
    362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363 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357页。
    364 同上。第358页。
    365 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359页。
    366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自序》,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2页。
    367 参见李欧梵《文化与社会:五四运动的反思》,《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7页。
    368 李欧梵《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40页。
    369 同上。第41页。
    370 同上。第41页。
    371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5页。
    372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02期。第90页。
    373 同上。第90页。
    374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8页。
    375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8页。
    376 李欧梵、季进《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4页。
    377 白先勇《冬夜》,《白先勇自选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年6月。第283页。
    《苍凉与世故》,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看电影》,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李欧梵等著《重读张爱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李欧梵等著《睇色,戒——文学.电影.历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欧梵等著《音乐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李欧梵等著《我的观影自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恋恋浮城》,香港:天窗出版社2007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交响:音乐札记》,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苍凉与世故:张爱玲的启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又一城狂想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中西文学的徊想》,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西潮的彼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我的音乐往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浪漫与偏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清水湾畔的臆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我的哈佛岁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浪漫与偏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李玉莹《一起看海的日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欧梵、季进《李欧梵季进对话录》,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欧梵、季进《寻回香港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欧梵、季进《都市漫游者:文化观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过平常日子》,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李欧梵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李欧梵、李玉莹著《东方猎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音乐的往事追忆》,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世纪末呓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音乐的遐思》,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世纪末的反思》,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铁屋中的呐喊》,尹慧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狐狸洞呓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欧梵、陈建华《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范柳原忏情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台北: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狐狸洞话语》,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欧梵编《新感觉派小说选》,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3.
    Voices from the Iron House:A study o fLu Xu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7.
    Shanghai Modern: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1930-1945.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City between worlds:my Hong Kong.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Merle Goldman and Leo Ou-fan Lee,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Land without ghosts:Chinese impressions of America from the mid-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R.David Arkush and Leo Ou-fan Le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英)安吉拉·麦克罗比著《文化研究的用途》,李庆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高旭东《高旭东讲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
    高旭东《鲁迅与英国文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高旭东《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高旭东《走向21世纪的鲁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2004年。
    (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5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刘进《文学与“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学批评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罗岗《想象城市的方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施蛰存《薄暮的舞女》,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7年。
    邵洵美《贵族区:小说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德威《如此繁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德威《历史与怪兽:历史·暴力·叙事》,台北:麦田出版2004年。
    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王德威《从刘鹗到王祯和——中国现代写实小说散论》,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90 年。
    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夏志清《文学的前途》,陈子善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史论》,胡益民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李欧梵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精读本》,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
    朱天文《最好的时光:侯孝贤电影记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朱天心《威尼斯之死》,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9年。
    朱耀伟《当代西方批评论述的中国图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David Der-wei Wang.Fin-de-siecle Splendor:Repressed Modernities of Late Qing Fiction,1849-1911.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David Der-wei Wang.The Monster That Is History:History,Violence,and Fictional Writing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Berkeley and Los Angeles.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Tsi-an Hsia.The Gate of Darkness:Studies on the Left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China.Preface by Franz Michael.Introduction by C.T.Hsia.Seattle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68.
    Chih-tsing Hisa.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avid Der-wei Wang.-3rd Edition.Bloomington,Indiana: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9.
    Chih-tsing Hisa.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a Critical Introductio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Charles Taylor.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Julian Wolfreys.ed.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Raymond Williams.The Country and C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Jurgen Habermas.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Trans.T.Burger and F.Lawrence.Cambridge:M.I.T.Press.1989.
    华中师范大学盛中华硕士学位论文《论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5年5月)
    苏州大学张静娴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性的追求——论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07年4月)
    郑州大学徐志强硕士学位论文《论李欧梵的上海现代性研究》(2007年5月)
    暨南大学陈小妹硕士学位论文《文学·都市·现代性——海外华人学者文学批评中的“上海现象”》(2007年5月)
    暨南大学李淑娴硕士学位论文《重寻“现代性”——海外华人学者文学批评中的“晚清”意识》(2008年5月),
    暨南大学陈玉珊博士学位论文《论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2006年4月)
    《身处中国话语的边缘:边缘文化意义的个人思考》,季进、宋洋译,《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论中国现代小说的继承与变革》,《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1期。
    张学昕、李欧梵《追寻现代文化的精神原味》,《作家》2006年04。
    李欧梵、季进《再谈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01期。
    李欧梵、季进《文化的转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2期。
    李欧梵、季进《现代性的中国面孔》,《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06期。
    《知识源考:中国人的“现代”观》,单正平译,《天涯》1996年03期。李欧梵、汪晖《什么是文化研究》,《读书》1994年07期。
    《光明与黑暗之门——我对夏氏兄弟的敬意和感激》,季进、杭粉华译,《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在传统与现代之上——鲁迅杂文创造性之探索》,谢长安译,《鲁迅研究月刊》1987年09期。
    李欧梵、李陀、高行健、阿城《文学:海外与中国》,《文学自由谈》1986年06期。
    李欧梵、陈建华《“文化研究”访谈录》,《天涯》1999年04期。
    周星驰、李欧梵、胡兴荣《李欧梵VS周星驰》,《南方人物周刊》2004年11期。
    《“我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2期。
    《三生事,费思量》,《读书》2004年06期。
    《上海,作为香港的“她者”》,《读书》1999年01期。
    《上海的摩登与怀旧》,《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4期。
    《上海的百货大楼》,《世界知识》2001年01期。
    《张爱玲与好莱坞电影》,《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月03期。
    《美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现状与方法》,《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李欧梵、罗岗《视觉文化·历史记忆·中国经验》,《天涯》2004年02期。
    《重绘上海的心理地图——在华东师大的演讲(2002年5月21日)》,《开放时 代》2002年05期。
    《两部香港电影——戏仿与寓言》,王晓珏译,《世界电影》1998年第4期。
    《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国际新闻界》2002年03期。
    《近代翻译与通俗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2期。
    陈建华《“历史的幽魂”》,《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6期。
    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06期。
    陈燕谷《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读书》1997年10期。
    陈玉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新拓展——首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综述》,《华文文学》2006年01期。
    陈玉珊《论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陈子嘉《我所见到的夏志清先生》,《美文(上半月)》2005年10期。
    程光炜、孟远《海外学者冲击波——关于海外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讨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程光炜《文化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多样观察》,《文艺争鸣》2005年03期。
    单青《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文化假设》,《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9期。
    丁尔纲《理论的谬误与学术的歧路——再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丁尔纲《评国内外否定鲁迅的社会思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丁尔纲《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鲁迅研究月刊》1983年07期。
    丁尔纲《艺术探索与政治偏见之间的徘徊倾斜——评美国学者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茅盾专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04期。
    丁尔纲《再评国内外否定鲁迅的社会思潮》,《东岳论丛》1987年02期。
    丁晓原《作为非技术散文的<我的哈佛岁月>》,《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2期。
    方习文《独见与偏见——关于夏志清的鲁迅研究》,《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房向东《<狂人日记>的“缺点”、地位及其他——夏志清对鲁迅的偏见》,《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12期。
    房向东《空而未了——读<现代中国小说史>献疑》,《中国图书评论》1998年08期。
    冯金红《评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文学评论》1999年04期。
    高飞《中国近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年02期。
    高旭东《略论中国文化及其现代命运》,《东岳论丛》1986年06期。
    高旭东《五四文学的西化方向及其语法规则》,《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02期。
    高旭东《戊戌变法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文史哲》1998年05期。
    高旭东《参与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2期。
    高旭东《走向民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启蒙精神的流变》,《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高旭东《现代性:胡风、路翎与鲁迅传统正脉》,《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12期。
    高旭东《对五四语言革命的再认识》,《齐鲁学刊》2002年04期。
    高旭东《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西化追求的反思》,《南都学坛》2004年02期。
    高旭东《梁实秋批判五四文学之得失》,《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高旭东《鲁迅传统的形成及其当代命运》,《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4期。
    高旭东《中国文体意识的中和特征》,《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郜元宝《“重画”世界华语文学版图?——评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文艺争鸣》2007年04期。
    古远清著《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及其小说评论》,《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顾艳《如此繁华——记哈佛教授王德威》,《作家》2008年15期。
    韩克庆《现代性、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郝庆军《报刊研究莫入误区——反思两个热门话题:“公共领域”与“想象的共同体”》,《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5期。
    华忱之《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评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黄发有《跨文化认知与多元互动——美国汉学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简评》,《文艺评论》2007年04期。
    季桂起《晚清与“五四”小说变革之比较——兼评王德威的晚清小说观》,《东岳论丛》2008年01期。
    季进《当代文学:评论与翻译——王德威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5期。
    季进《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首要的工作——夏志清先生访谈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04期。
    季进《海外汉学:另一种声音——王德威访谈录之一》,《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5期。
    季进《华语文学:想象的共同体——王德威访谈录》,《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季进《美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管窥》,《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4期。
    季进《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书城》2008年06期。
    季进《文学谱系·意识形态·文本解读——王德威的学术路向》,《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李凤亮《“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及其操作——王德威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5期。
    李风亮《“跨国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鲁晓鹏访谈录》,《电影艺术》2008年05期。
    李凤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及其批评实践——王德威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9年02期。
    李凤亮《海外华人学者批评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6年03期。
    李凤亮《海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新视野——张英进教授访谈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李凤亮《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王德威教授访谈录》,《南方文坛》2008年05期。
    李凤亮《海外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研究的学科意识——张英进教授访谈录》,《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06期。
    李凤亮《浪漫·颓废:都市文化的摩登漫游——李欧梵的都市现代性批判》,《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11月06期。
    李凤亮《民族话语的二元解读——论李欧梵的文学现代性思想》,《文艺研究》2006年06期。
    李凤亮《徘徊在现代与后现代之间——李欧梵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视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李凤亮《诗情·眼识·理据——张错教授访谈录》,《文艺争鸣》2007年05期。
    李凤亮《现代汉诗的海外经验——张错教授访谈录》,《文艺研究》2007年10期。
    李凤亮《要有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夏志清教授访谈录》,《花城》2008年06期。
    李美皆《夏志清的丧钟为谁而鸣》,《文学自由谈》2007年02期。
    李亚萍《从“语种”到“文化”——对华文文学的几点思考》,《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3期。
    李杨《“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01期。
    李允经《鲁迅与裸体画艺术——兼与李欧梵先生商榷》,《鲁迅研究月刊》1987年04期。
    练暑生《如何想象“上海”?——三部文本和一九九○年代以来的“上海怀旧叙事”》2006年04期《当代作家评论》。
    练暑生《中国现代文学、文化中的颓废和城市——评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文艺研究》2005年08期。
    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4期。
    廖炳惠《李欧梵的浪漫与现代探索》,《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林分份《诗学想象与诗学批评——王德威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5期。
    刘斌《建构与缺失:华语语系文学——评王德威<当代小说二十家>》,《华文文学》2007年04期。
    刘畅《在政治立场与学术探讨之间——评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史>鲁迅专章》2007年01期。
    刘登翰、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华文文学研究的范式转移》,《东南学术》2004年06期。
    刘锋杰《颓废与荒凉的界限》,《文艺争鸣》2005年02期。
    刘勇《为人类社会而背负的十字架——从郁达夫、巴金等人的创作看中国现代文学的忏悔意识》,《文艺理论与批评》1998年02期。
    刘勇《围绕鲁迅<明天>的一场心理批评论战——兼论施蛰存心理分析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5期。
    吕方《在媒体“分众时代”保卫公共领域》,《青年记者》2008年16期。
    吕周聚《时间与记忆的政治学——评王德威的<后遗民写作>》,《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彭松、唐金海《海外华人学者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传统因素》,《文学评论》2007年05期。
    钱超英《流散文学与身份研究——兼论海外华人华文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
    清峻《昧于历史与过度诠释——近十年海外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倾向》,《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曲春景《中国电影史研究中的“感官文化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主的上海早期电影研究》,《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饶艽子、浦若茜《从“本土”到“离散”——近三十年华裔美国文学批评理论评述》,《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沈庆利《“华文文学”与“世界”——关于“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几个疑惑》,《华文文学》2007年01期。
    宋正伟、陈少华《网络媒介的公共领域——由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谈起》,《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孙晨《新时期台港与海外鲁迅研究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孙放远、冯恩芳《论夏志清对左翼文学的“偏见”》2007年11期。
    孙郁《彼岸的声音》,《读书》1992年04期。
    孙郁《文学史的深与浅——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03期。
    谭运长著《海外偶像崇拜:中国学术的迷障》,《粤海风》2008年02期。
    汤振纲《“夏氏范式”与新文学史编著——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现代性与李欧梵的中国现代文学想象》,《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王彬彬《胡搅蛮缠的比较——驳王德威<从‘头'谈起>》,《南方文坛》2005年02期。
    王彬彬《花拳绣腿的实践——评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的语言问题》,《文艺研究》2006年10月。
    王彬彬《以假乱真和化真为伪——刘禾(语际书写)、(跨语际实践)中的问题意识》,《文艺研究》2007年04期。
    王德威、许子东、陈平原《想象中国的方法:以小说史研究为中心》,《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6年02期。
    王德威《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海外中国现代文学译丛”总序》,《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4期。
    王德威《华语语序文学:边界想象与越界建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王德威《魂兮归来》,《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王德威《历史迷魅与文学记忆——<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序》,《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01期。
    王德威《伤痕即景·暴力奇观》,《读书》1998年05期。
    王德威《文学的上海——一九三一》,《上海文学》2001年04期。
    王德威《英语世界的现代文学研究之报告》,张清芳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王德威《原乡想像,浪子文学——李永平论》,《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王海龙《西方汉学与中国批评方式——夏志清现象的启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王宁《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理论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3年01期。
    温儒敏《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文艺争鸣》2007年07期。
    吴小攀《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意识形态”》,《华文文学》2007年03期。
    吴小攀《文学的“现代”与“意识形态”——反思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粤海风》2007年03期。
    吴小如《夏志清及其<鸡窗集>》,《文学自由谈》1993年04期。
    吴秀明、张锦《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的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06期。
    夏光武、詹春花《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的“批评空间”——读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与陈建华<申报·自由谈话会>》,《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1期。
    夏菁、王烨《摩登批评与浪漫啸声——读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夏志清《张贤亮:作者与男主人公——我读<情感的历程>》,李凤亮译,《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夏志清《中国小说、美国评论家——有关结构、传统和讽刺小说的联想》,刘绍铭译,《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4期。
    叶维廉《历史整体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之省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03期。
    徐德明《“华文语境”中的当代小说批评视界——从王德威的“知识地理”探勘说起》,《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3期。
    徐敏《人的文学:人生与艺术的困扰——评夏志清和司马长风的一场文学争论》,《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05期。
    徐明旭《“偏爱”,还是偏见?——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有关许地山章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03期。
    徐雁平《徘徊者和浪游者——李欧梵》,《博览群书》1999年08期。
    许维贤《审美,或超“历史”的脱身术——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批评视野》,《华文文学》2006年06期。
    许英《互联网·公共领域与生活政治》,《人文杂志》,2002年第03期。
    薛羽《“现代性”的上海悖论——读<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博览群书》2004年第3期。
    闫晓昀《华语文学的华丽书写:评<当代小说二十家>》,《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4期。
    言恂《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瞥》,《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9期。
    阎嘉《错位的尴尬——美国汉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汉学心态”》,《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04期。
    杨庆杰《文学史·现代性·怪兽——由王德威<历史与怪兽>一书引发的思考》,《华文文学》2008年02期。
    (香港)周小仪《比尔兹利、海派颓废文学与30年代的商品文化》,《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01期。
    殷齐齐、王爱萍《中国现代文学起点问题研究述评》,《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俞兆平《“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视野——兼与袁国兴先生商榷》,《文艺争鸣》2003年03期。
    战洋《从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看当代鲁迅研究》,《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03期。
    张长青《<上海摩登>之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兼与赵园<北京:城与人>比较》,《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01期。
    张鸿声《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它——兼论现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本土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张杰《美国的鲁迅研究》,《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张锦《论十七年文学的忧患意识——兼与夏志清教授商榷》,《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张英进《批评的漫游性:上海现代派的空间实践与视觉追寻》,《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1期。
    郑闯琦《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1期。
    周新顺《“现代性”的迷思——李欧梵、王德威中国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文艺评论》2007年04期。
    朱崇科《重构与想象:上海的现代性——评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祝宇红《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其批评谱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