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代宦游文士之南方生态意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正是在此时期,南方地区开始了经济、社会、文化的大发展,南方在全国的地位愈加重要。唐代文士也因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向南方行进,往返于两京与南方之间。在他们在南方行旅的过程中,随着对南方自然、人文了解的深入,在认知和适应南方生活的同时,也在编织着一幅幅美丽的南方生态图景。
     唐代文士的南方生态意象,是在继承前代典型南方意象基础之上形成的,因而我们首先要探讨先唐时期人们对南方的认知状况。由于南北在自然、人文上的差异,而当时北方是华夏文化的中心所在,因而他们以北方的标准来评价南方,从而形成诸如“南方卑湿”、“南方多虫毒”、“南方多瘴”及“南方佳山水”等典型的南方意象。同时,我们通过对“橘化为枳”故事的分析,发现,古代人们的地理观念取决于其所接受之文本知识及其对现实生态环境的认知,并伴随着二者的变化而改变。
     依据唐人的南北地理观念以及对各地自然、文化区域的认识,将南方划分为淮南、江南、江西、荆襄、湘中、巴蜀、岭南、闽中、黔中等九个分区;以区域为单位,对唐代宦游文士关于各地的描述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文士对南方各地的生态认识不尽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夏社会对南方社会的认同程度。以气候为例,他们虽然仍坚持中原为天下之中、气候得四方之正,但对江南气候以为“无江南兮江北”,甚至认为扬州之气候也得四方之正;但对偏远如岭南、黔中的气候依旧是相当排斥。唐代,南方各地山水被发现、广名,这反映了文士对南方深入了解,他们不仅在欣赏山水,也早已融入其中,成为当地景观重要的人文因素。尤其是他们的行为和作品,对唐代社会之南方意象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了解到南方并非总是炎瘴虫毒,也有青山绿水、名花奇果、珍禽异兽。
     文士们在向南方移动过程中,由于陌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面临着来自交通、医疗卫生、居住环境等各方面的挑战。在交通方面,陆路行旅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面对来自虎豹蛇虫的动物的攻击;水路行旅则要时刻警惕着大风巨浪的袭击、还要躲避险滩,以及大型水生动物的伤害;为了旅途的安全,当旅行者来到一个地方常要祭拜当地的神灵,以求庇佑。在医疗卫生方面,由于医疗条件较差,缺医少药,士人们不得不通过自身或群体的努力来应对疾病;从应对形式上来说,有养生、防御、治疗三种方式;从药物资源的获取上来说,有采药、种药、买药、受赠或索要四种途径;而医方则有医书上的医方和自己收集的验方两种。在居住环境方面,“南方卑湿”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与“夭折”想剥离,而且文士们认识到南方也有高厚清爽之地、健康长寿之人;在适应南方居住环境的同时,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改善南方地区的居住环境,如对茅屋的改造等;在面对南方山区独有的“巢居”时,他们的认识随着自己境遇和情感变化而有所改变,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
     宦游文士作为华夏社会的代表,在南方各地不断移动,他们认知南方自然、人文的过程,也是南方社会逐步华夏化的过程;他们克服所遇到各种生存、生活困难的过程,正是南北文化交融和碰撞的过程。
Tang Dynas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hases in the history of our country,in this period,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achieve greatprogress, the south is in countrywide position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Scholars alsobecause of institutional factors and social factors, back and forth between Changanand the South. In their journey of the south with the southern natural, humanunderstanding of the deep, in the cognitive and adapt to life at the same time, also inthe weaving of a beautiful southern ecological view.
     The southern ecological image, in a succession of typical southern imagegeneration based on form, so we will first explore before Tang Dynasty in southernpeople 's cognitive status. Because the north and South in the natural, culturaldifferences, and then north is a Chinese cultural 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so theirstandards to evaluate the south, thereby to form such as Southern Belcher wet,Southern insect poison, much of the Zhang, south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othertypical southern image. The people’s geographic depended on their textual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s on the reali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And will bechanged with that.
     According to Tang north-south geographical idea and over the nature, regionalcultural awareness, the South was divided into nine blocks. Their ecologicalunderstanding were different.In their opinion, the weather in the north is the best.Landscape was discoveried by the scholars. In their opinion, South not only hasprosperous economy and culture,but also has pleasant climate and the gracefullandscape. Their ecological image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Yangzhou and other areas.And the images were chang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uth.
     The scholar must face a lot of difficulties about Traffic、Medical care and Livingenvironment. In terms of transportation, overland travel not only to tramp overmountains and through ravines, also face from Butch snake animal attack; waterwaytravellers are wary of wind waves of attacks, but also to avoid the dangerous shoals, and large aquatic animal injuries; in order to travel safety, when the traveler to a placeto worship local deities are often, in order to protect. In the livingenvironment,‘Southern Belcher wet’idea produced major change, not only with ‘dieyoung’to strip, and the scribes had to recognize the South also has Gao Hou, healthand longevity of the people; in the adaptation of Southern living environment at thesame time, they also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to improve the south region ofresidence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cottage transformation; in the face of southern anda mountainous area unique‘Chaoju’,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ituation andemotional changes along with the change, wandering between reality and ideal.
     As Chinese Society Representative, in the south the continuously moving south,their cognitive nature, humanities course, is also the southern society gradually inChina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y overcome encountered a variety of survival, lifedifficult process, it is the cultural blending and collision process as Chinese SocietyRepresentative, in the south the continuously moving south, their cognitive nature,humanities course, is also the southern society gradually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process; they overcome encountered a variety of survival, life difficult process, it isthe cultural blending and collision process.
引文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5页。
    2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第26—65页。
    1金发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地域观念之转变及其对政治之影响》,香港大学1988年博士论文,第251—284页。
    2《周易·系辞上》
    3蒋寅:《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5页。
    4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晓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9页。
    5(美)凯文·林奇著,方益平、何晓军译:《城市的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4、66页。
    1左鹏:《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江汉论坛》2004第3期。
    2段义孚著,周尚意、张春梅译:《逃避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页。
    3夏炎对生态意象作过阐释,并认为其突出特征就是强调时间和空间概念。夏炎:《试论唐代北人江南生态意象的转变——以白居易江南诗歌为中心》,《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汇编》,第432—449页。
    1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2满志敏:《唐代气候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八辑;《关于唐代气候冷暖问题的讨论》,《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郑景云、满志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东部温度变化》,第四纪研究2005年3期。
    3吴宏歧、党安荣:《唐代长安的驯象及其反应的气候》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4期,《隋唐时期气候冷暖与气候波动》第四纪研究1998年1期;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1期;王子今:《关于秦汉时期淮河冬季封冻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4期。
    4费杰、路甬坚《基于黄土高原南部历史文献纪录的唐代气候冷暖波动特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4期。
    5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张修桂:《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历史地理》创刊号1982年;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1982年第2期。
    1周宏伟:《历史时期长江清浊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3
    2蓝勇:《历史时期长江上游河道萎缩及对策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03,周凤琴《从河道历史变迁研究探讨长江上游卵石的来量——以长江中游百里洲河段为例》,《历史地理》(第十六辑)2000年;王庆、刘苍字《历史时期长江口北支河道演变及其对苏北海岸的影响》,《历史地理》(第十七辑)2001年。
    3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论历史时期我国植被的分布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4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
    5周宏伟:《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蓝勇:《历史时期三峡地区森林资源分丰变迁》,《中国农史》1993年第4期、蓝勇、杨伟兵:《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森林植被分布的演变研究》,《历史地理》(第十六辑)2000年7月;马强:《历史时期蜀道地带森林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6蓝勇、黄权生《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以近两千年长江上游为时空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4月。
    7刘锡涛:《从森林分布唐代环境质量状况》,《人文杂志》2006年第6期。
    8蓝勇:《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4期、《中国西南荔枝种植分布的历史考证》,《中国农史》1988年第3期。
    9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珍稀鸟类的历史变迁》,湖南科技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珍稀兽类(Ⅱ)的历史变迁》,湖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虎与中国熊的历史变迁》,湖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鸟类的历史变迁》,湖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等。
    1蓝勇《历史时期中国野生犀象分布的再探索》,《历史地理》第十二辑1995年3月;翁俊雄《唐代虎、象的行踪——兼论唐代虎、象记载增多的原因》,《唐研究》第三卷1997年。
    2史念海《隋唐时期自然环境的变迁及与人为作用的关系》历史研究1990/01
    3华林甫《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历史地理(第十二辑)1995年3月
    4邹逸麟《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过程及今后发展》学术月刊2003/06
    5朱诚、张强等《长江三峡地区汉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变迁》第四纪研究2002年5期。
    6辛德勇《历史时期长江三峡地区的农业开发进程及其经验教训》历史地理(第十六辑)2000年7月。
    7徐庭云《隋唐五代时期的生态环境》国学研究第八卷2001年10月。
    8郑学檬《从<状江南>组诗看唐代江南的生态环境》《唐研究》第一卷,1995年。
    9安介生:《历史时期江南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基于嘉兴地区史志资料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10月。
    10王建革:《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史林》2010年第4期。
    1相关研究参考葛金芳、曾育荣《20世纪以来唐宋经济格局变迁研究综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11月。
    2参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董咸明《唐代自然生产力与经济重心南移》,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第6期。
    3郑学檬等:《中国经济通史(第四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4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5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6王利华:《文化与环境互动作用下的中古经济与地理变迁》,《史学月刊》2005年第5期;王利华:《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7刘礼堂:《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文化》,《江汉论坛》2007年4月。
    1夏炎:《试论唐代北人江南生态意象的转变——以白居易江南诗歌为中心》,《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汇编》,第432—449页。
    2王利华:《环境史视野下的自然物种人格化——中国古代文人与竹子的心灵交契》,《学术月刊》2010年
    12月。
    3李荣华:《“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略论唐代文人的岭南意象》,《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5期。
    4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李晓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309页;张伟然、周鹏:《唐代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5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论唐宋时期对西南地区自然地理的考察及意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第30卷第6期;《略论唐宋西南史志及其西部地理认识价值》《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地理体验与唐宋“蛮夷”文化观念的转变——以西南与岭南民族地区为考察中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31卷第5期;《唐宋西南、岭南瘴病地理与知识阶层的认识应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03期。
    6左鹏:《论唐诗中的江南意象》,《江汉论坛》2004第3期。
    1严奇岩:《族群偏见和地域歧视:贵州意象的历史地理考察》,《理论与当代》2008年第11期。
    2张蜀蕙:《驯化与观看——唐宋文人南方经验中的疾病经验和国族论述》,《东华人文学报》2005年第7期,第41—84页。
    3张蜀蕙:《现实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南方——柳宗元贬谪作品中的疆界空间》,《唐代文学研究》(第11辑),广西:唐代文学研究编辑部2006年,第606—619页;《流动的生命经验与空间对话——从白居易、苏轼“历杭”作品看其南方意识的形成》,《唐代文学研究》(第11辑),第676—695页。
    4陈雅欣:《唐诗中的岭南书写研究》,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08年。
    5廖宜方:《唐代的历史记忆》,台湾:国立台湾大学2009年。
    6关于瘴气的研究可参周琼《瘴气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第5期。
    7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04。
    1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第268页。
    2于赓哲:《疾病、卑湿与中古族群边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李荣华:
    3程千帆《文论十笺》黑龙江出版社1983年。
    4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2月。
    1参冻国栋《二十世纪唐代交通运输业研究述评》载《中国中古经济与社会史论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P573。
    2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唐宋时期馆驿制度及其与文学之关系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8月。
    1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P319-339。
    2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其他关于贬谪的研究有:丁之方《唐代贬官制度》史林1990年第2期;(日)辻正博《唐代贬官考》东方学报1991(63);古永继《唐代岭南的贬流之人》学术研究1998年第8期;谢元鲁《唐代官吏的贬谪流与赦免》载郑学檬主编《中国古代史研究——庆祝韩国磐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中华《唐代贬官制度与不平之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唐晓涛《唐代桂管地区贬官人数考析》学术论坛2003年第
    2期。
    3王承文《唐代的左降官与岭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姜修宪《唐代士人的流迁与北方文化南传之途径》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4甘怀真《唐代官人的宦游生活——以经济生活为中心》载《第二届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P39-60。
    5胡云薇《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试论唐代宦游与家庭》(台北)台大历史学报第41期2008年6月。
    6江绍原:《中国古代之旅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7范家伟:《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唐研究》第七卷,第205—228页。
    1(美)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页。
    2相关著作可参考:唐大为主编《中国环境史研究——第一辑:理论与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04;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和学科定位》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作为一种新史学的环境史》,《清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l期;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史学月刊》2004/03、《环境史续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4期;梅雪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史学月刊》2009年第6期等。
    3王利华等《环境史五人谈(下)》,《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22日。
    4(美)史徒华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2月。
    1(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著郭凡、邹和译:《生态人类学》,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2(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3唐晓峰:《还地理学一份人情》,《读书》2002年第11期。
    1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第193—298页。
    2于赓哲:《疾病、卑湿与中古族群边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李荣华:
    3此处史料基本按其成书年代排列。《史记》卷129《货殖列传》,《汉书》卷28《地理志下》,《三国志》卷20《魏书·彭城王据传》,《后汉书》卷24《马防传》,《宋书》卷92《阮长之传》,《魏书》卷35《崔浩传》,《梁书》卷16《王亮传》,《晋书》卷2《文帝纪》,《隋书》卷24《食货志》,《南史》卷62《顾协传》,《北史》卷21《崔浩传》。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33《夏官·职方氏》。
    2参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1卷《导论、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1页。
    1《淮南子集释》卷4《坠形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52页。
    2张志聪集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第282页。
    1《中国自然地理纲要》,第8页。
    2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第200页。
    3《论衡·艺增》,《博物志校证》第12页,《颜氏家训·音辞》,《隋书》卷41《高熲传》。
    4鲍照:《苦雨》,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880页。
    5《汉书》卷64《严助传》;《文选》卷6《魏都赋》。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5。
    7当然,随着文化的发展,桂树也被属于更多的人格品性,但限于主题,这里不加讨论。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中华书局1983年,第1551页。
    2谢灵运:《入华子岗是麻源第三谷》,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第675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4。
    4鲍照:《登庐山》,第800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6,第440页。
    1李荣华:《环境适应与社会整合:汉唐时期南方饮食和疾病研究》。
    2据《中国古代动物学史》,蜮为田鳖,鬼可能是龙虱。
    3《汉书》卷27《五行志》
    4黄启书:《试论刘向、刘歆《洪范五行传论》之异同》,《台大中文学报》2007年第27期。
    1对此,萧璠进行了分析,可参前引论文。
    2尚启东:《补辑肘后方》,第327页。
    3《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第63页。
    4《博物志校证》卷3,第37页。
    5尚启东:《补辑肘后方》,第324、325页。
    6《南齐书》卷55《孝义传》。
    1《论衡》卷23《言毒》。
    2《抱朴子内篇校释》卷17《登涉》,中华书局1985年,第306页。
    1《太平御览》卷950“虫豸部”引《博物志》。
    2《太平御览》卷990“药部”引《南州异物志》。
    3《北史》卷55《杜弼传》。
    4《洛阳伽蓝记》卷2,第113页。
    5《文选》卷6。
    1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232页。
    2《魏书》卷96《僭晋司马叡传》。
    1相关研究可参周琼:《瘴气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年5期。
    2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唐研究》第八卷。
    3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第212页。
    1《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列传》。
    2曹植:《七哀诗》,魏诗卷7,第463页
    3《本草经集注》卷三,第232页。
    1《后汉书》卷86《南蛮传·序》。
    2《后汉书》卷73《公孙瓒传》。
    3《水经注》卷37。
    4(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卷14《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卷15《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中华书局1980年。
    5西南地区如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及云南等地,也多有瘴气记载,参龚胜生、左鹏等论文,因不在本文具体讨论范围内,不细述。
    6《晋书》卷90《吴隐之传》。
    7《南齐书》卷14《州郡志》。
    8《隋书》卷74《厍狄士文传》。
    9《隋书》卷47《柳述传》。
    1陈延之,高文柱辑校:《小品方辑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68页。
    2《陈书》卷8《杜僧明传》。
    3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10《瘴气候》、卷11《山瘴疟侯》。
    4《隋书》卷65《周法尚传》。
    5《隋书》卷76《文学·孙万寿传》。
    1参廖宜方:《唐代的历史记忆》,第198、199页。
    1《晋书》卷34《羊祜传》,卷49《阮籍传》。
    2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第254页。
    3《晋书》卷80《王羲之传》。
    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172页。
    5《晋书》卷79《谢安传》。
    6《晋书》卷80《王羲之传》。
    7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172页。
    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第170页。
    1《梁书》卷41《萧几传》、
    2沈约:《新安江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6。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5。
    4《梁书》卷30《徐摛传》。
    5谢脁:《入朝曲》,《文选》卷28《鼓吹曲》。
    6谢脁:《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
    7《全唐诗》卷356。
    8《宋书》卷93《隐逸传·陶渊明传》。
    1《游石门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20。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5。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20。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3、卷5、卷6。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6。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3。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9。
    4《洛阳伽蓝记》卷2。
    1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78、179页;李约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一分册《植物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0—102页等。
    2《考工记》在汉代被补作《周礼·冬官》,对于其成书年代,历代学者莫衷一是,本文取闻人军之战国初期成书说。引文参闻人军:《考工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卷1《原道训》,中华书局1989年,第20页。
    3对于《晏子春秋》的成书,学界亦多探讨,参骈守骞:《银雀山汉墓竹简<晏子春秋>校释》附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本文取多数赞成之战国说。引文参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下)内篇杂下第六,中华书局1982年,第392页;屈守元:《韩诗外传笺疏》卷10,巴蜀书社1996年,第861页。
    1赵善诒:《说苑疏证》卷12《奉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38页。
    2参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3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48页。
    3所引依次为: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之《孝行览·本味》高诱注,巴蜀书社2002年,第1444页;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之《九章·橘颂》王逸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53页;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卷4《答难养生论一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85页;范宁:《博物志校证》卷4,中华书局1980年,第46页;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一首》,《文选》卷24,中华书局1977年,第350页;杨伯峻:《列子集释》卷五《汤问》,中华书局1979年,第158页。
    1参缪启愉:《齐民要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720、725页。
    2引文参《北堂书钞》卷40政术部奉使三十六“晏子使楚”条;《艺文类聚》卷25人部九“嘲戏”条、卷
    86叶部上“橘”条;《白氏六帖事类集》卷7“缚盗”条、卷30“为枳”条。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贺宫内柑子结实表》,(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962,中华书局1983年;(唐)李德裕:《瑞橘赋并序》,(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87,中华书局1966年。
    2对此,《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举(宋)车清臣(若水)的《脚气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则举(宋)韩彦直的《橘录》,并对“橘化为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本文关注重点不同,故不深入讨论。
    3尚志均:《<本草拾遗>辑释》,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130页。
    4崔湜:《襄阳作》,《全唐诗》卷54;萧颖士:《登宜城故城赋》,《全唐文》卷322;卢纶:《送浑别驾赴舒州》,《全唐诗》卷276;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全唐诗》卷180,(清)曹寅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5石泉先生《古文献中的“江”不是长江的专称》一文认为“淮水古亦称江”,并举《晏子春秋》、《淮南子》对橘化为枳的记载,认为当时“江”、“淮”可相互转用。但汉代未见相关记载用“淮”,姑且存之。参石泉:《石泉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6张伟然先生注意到了改“淮”为“江”的气候变化因素,很有启发意义,但认为这一改变发生在唐代却甚是不妥。参张伟然、周鹏:《唐代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2期。
    1相关研究可参周书灿:《20世纪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述论》,《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不一一列举。
    2参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0—62页。
    3参文焕然:《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1995年,第127—135页。
    4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0页。
    1(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4,中华书局1977年,第350页。
    2《大唐传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887页。
    3邡州,当为坊州。
    4阎敬爱:《题濠州高塘馆》,《全唐诗》卷781,第9875页。
    5李和风:《题敬爱诗后》,《全唐诗》卷781,第9875页。
    1周振鹤:《释江南》,《随无涯之旅》,第320—324页。
    2韩愈:《送陆歙州诗序》,《全唐文》卷555,第5612页;白居易:《苏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666,第6774页;杜牧:《崔公行状》,《樊川文集》卷14。
    3李治:《令山东江左采访人物诏》,《全唐文》卷13,第159页;李华:《送张十五往吴中序》,《全唐文》卷315,第3200页。
    4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全唐文》卷348,第3529页。
    1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全唐诗》卷186;白居易:《马上作》,《全唐诗》卷431;孟郊:《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全唐诗》卷378,第4245页;顾况:《湖州刺史厅壁记》,《全唐文》卷529第5372页。
    2韩愈:《与崔群书》,《全唐文》卷552,第5593页。
    3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全唐诗》卷282,第3208页。
    4崔颢:《发锦沙村》,《全唐诗》卷130,第1328页。
    5白居易:《病中多雨逢寒食》,《全唐诗》卷447,第5028页。
    6《全唐文》卷676,第6911页。
    7范灯:《状江南·季夏》,《全唐诗》卷307,第3489页。
    8张子容:《永嘉作》,《全唐诗》卷116,第1176页。
    9《全唐文》卷815,第8586、7页。
    10杜牧:《与池州李使君书》,《全唐文》卷751。
    11崔颢:《舟行入剡》,《全唐诗》卷130,第1330页。
    1陆龟蒙:《五歌·刈获》,《全唐诗》卷621,第7148页;陆龟蒙:《水国诗》,《全唐诗》卷630,第7227页。
    2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全唐诗》卷609,第7026页。
    3皮日休:《苦雨杂言寄鲁望》,《全唐诗》卷616,第7102页。
    4白居易:《早冬》,《全唐诗》卷443,第4963页。
    5陆龟蒙:《别墅怀归》、《小雪后书事》,《全唐诗》卷624,第7173页。
    6邢群:《郡中有怀寄上睦州员外杜十三兄》,《全唐诗》卷546,第6307页。
    7《全唐诗》卷444,第4975页;《全唐诗》卷444,第4968页。
    8《全唐诗》卷116,第1176页。
    1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全唐诗》卷445,第4984、5页。
    2当然北朝时的气候要比唐代寒冷,但未见唐代确指为北方地区的土牛风俗记载,只得取较近之北齐。唐以后风俗可参王利华:《唐宋以来江南地区的农业巫术论述》,《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3王棨:《江南春赋》,《全唐诗》卷770,第8023、4页。
    1孟浩然:《舟中晓望》,《全唐诗》卷160,第1652页。
    2《全唐诗》卷122,第1221页,见《河岳英灵集》。
    3《全唐文》卷760,第7899页。
    4《全唐诗》卷706,第8130页。
    5《全唐文》卷824,第8680页。
    6《全唐诗》卷181,第1841页。
    7《全唐文》卷546,第5537页。
    1《全唐文》卷815,第8586、7页。
    2《全唐诗》卷250,第2820页。
    3《全唐诗》卷375,第4213页。
    4《全唐文》卷53,第656页。
    5《全唐诗》卷183,第1861页。
    6《全唐诗》卷413,第4574页。
    7《全唐诗》卷150,第1560页。
    1《全唐文》卷529,第5370页。
    2《全唐文》卷304,第3089页。
    3《全唐诗》卷590,第6854页。
    4《全唐诗》卷598,第8035页。
    5《全唐文》卷618,第6241页。
    6《全唐文》卷492,第5022页。
    7《全唐诗》卷136,第1378页。
    8《全唐诗》卷522,第5969页。
    9《全唐诗》卷179,第1831页。
    10《全唐文》卷761,第7913、4页。
    1《全唐文》卷694,第7129页。
    2《全唐诗》卷600,第6944页。
    3《全唐诗》卷175,第1791页。
    4《全唐诗》卷180,第1839页。
    5韦夏卿:《东山记》,《全唐文》卷438,第4473页。
    6王建革:《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史林》2010年第4期。
    7《全唐诗》卷457,第5196页。
    8《全唐诗》卷68,第766页。
    9《全唐诗》卷492,第5565页。
    10《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全唐诗》卷462,第5260页。
    1《全唐诗》卷493,第5578页。
    2《齐民要术译注》卷6,第450页。
    3《晋书》卷98《沈充传》。
    4《齐民要术译注》卷6,第453页。
    5《齐民要术译注》卷9,第623页。
    6《全唐诗》卷691,第7925页。
    7《全唐诗》卷384。,第4314页。
    8《全唐诗》卷148,第1513页。
    9《全唐诗》卷522,第5968页。
    1《严陵集》,《唐文拾遗》卷26,第10661页。
    2《中国农田水利史》,第238页。
    3《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
    4《全唐文》卷780,第8146页。
    5《中国农田水利史》,第247页。
    6《全唐诗》卷459,第5228页。
    7李华:《润州丹阳县复练塘颂(并序)》,《全唐文》卷314,第3193页。
    8刘晏:《奏禁隔断练湖状》《全唐文》卷370第3762页。
    1李华:《润州丹阳县复练塘颂(并序)》,《全唐文》卷314,第3193页。
    2《中国农田水利史》,第246页。
    3吕延祯:《复练塘奏状》,《全唐文》卷871,第9116页。
    4樊珣:《绛岩湖记》,《全唐文》卷445,第4540页。
    5刘允文:《苏州新开常熟塘碑铭》,《全唐文》卷713,第7324页。
    6《新唐书》卷41《地理志》。
    7韦瓘:《宣州南陵县大农陂记》,《全唐文》卷695,第7140页。
    8张西岳:《铜山湖记》,《唐文拾遗》卷26,,第10662页。
    9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全唐文》卷802.。
    1皮日休:《太湖诗·初入太湖(自胥口入,去州五十里)》,《全唐诗》卷610,第7034页。
    2太湖三江,即吴淞江、娄江、东江,并非《禹贡》三江,参王建革:《从三江口到三江:娄江和东江的附会及其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5期。
    3《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第149页。
    4缪启愉:《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85年;周晴:《唐宋时期太湖南岸平原区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4期。
    5《全唐诗》卷444,,第4968页。
    6《全唐文》卷430,第4375页。
    7颜真卿:《江外帖》,《忠义堂帖续刻》,《唐文拾遗》卷19,第10580页
    8周晴:《唐宋时期太湖南岸平原区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4期。
    1颜真卿:《梁吴兴太守柳恽西亭记》,《全唐文》卷338,第3429页。
    2《全唐文》卷676,第6912页。
    3李直方:《白蘋亭记》,《全唐文》卷618,第6244页。
    4《全唐诗》卷615,第5884页。
    5《全唐诗》卷587,第6816页。
    6李频:《镜湖夜泊有怀(东晋太守马臻所筑)》,《全唐诗》卷587,第6811页。
    1《全唐诗》卷444,第4968页。
    2《全唐诗》卷444,第4974页。
    3《全唐诗》卷444,第4975页。
    4《全唐诗》卷610,第7042页。
    5《全唐诗》卷621,第7148页。
    6《全唐诗》卷621,第7154页。
    7陆龟蒙:《记稻鼠》,《全唐文》卷801,第8414页。
    8陆龟蒙:《蟹志》,《全唐文》卷801,第8414页。
    9陆龟蒙:《禽暴》,《全唐文》卷801,第8414页。
    10吕延祯:《练湖碑铭》《全唐文》卷871,第9117页。
    1李乂:《谏遣使江南以官物充直赎生疏》,《全唐文》卷266,第2702页。
    2《全唐文》卷760,第7899页。
    3《全唐诗》卷590,第6850页。
    4《齐民要术译注》卷6,第461页。
    5《齐民要术译注》卷8,第594页.
    6《酉阳杂俎》续集卷九,第283页。
    7《全唐诗》卷112,第1147页。
    8《全唐诗》卷308,第3491页。
    9《全唐诗》卷243,第2728页。
    10《全唐诗》卷332,第3696页。
    1《全唐诗》卷671,第7680页。
    2《全唐诗》卷671,第7679页。
    3《全唐诗》卷616,第7103页。
    4《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
    5《全唐诗》卷691,第7926页。
    6《全唐诗》卷163,第1693页。
    7《全唐诗》卷448,第5043页。
    8白居易:《感白莲花》,《全唐诗》卷451,第5113页。
    9《全唐文》卷696,第7144页。
    1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200页。
    2李德裕:《重台芙蓉赋(并序),《全唐文》卷696,第7145页。
    3孙光宪:《北梦琐言》卷:9,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90页。
    4《全唐诗》卷134,第1365页。
    5《全唐诗》卷244,第2739页。
    6《全唐诗》卷316,第3557页。
    7《全唐文》卷985,第10189页。
    8《全唐文》卷801,第8415页。
    1《全唐诗》卷265,第2950页。
    2《全唐文》卷727,第7495页。
    3《全唐诗》卷375,第4213页。
    4《全唐诗》卷522,第5969页。
    5《全唐诗》卷314,第3536页。
    6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全唐文》卷871,第9116页。
    1《全唐文》卷614,第6194页。
    2《全唐诗》卷160,第1654页。
    3《全唐诗》卷160,第1666页。
    4《全唐诗》卷431,第4756页。
    5《全唐诗》卷417,第4599页。
    6《全唐文》卷181,第1842页。
    7《全唐文》卷686,第7026页。
    1陆贽:《杜亚淮南节度使制》,《全唐文》卷462,第4720页。
    2权德舆:《大唐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清宫及度支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崇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岐国公杜公淮南遗爱碑铭(并序)》,《全唐文》卷496,第5055页。
    3杜牧:《淮南监军使院厅壁记》,《全唐文》卷753,第7812页。
    4李商隐:《为濮阳公上宾客李相公状》,《全唐文》卷773。
    5参李商隐著,冯浩详注,钱振伦、钱振常笺注:《樊南文集》卷二《为濮阳公上宾客李相公状(一)》题下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69、570页。
    1李轸:《泗州刺史李君神道碑》,《全唐文》卷371,第3769页;吕让:《楚州刺史厅记》,《全唐文》卷716,第7365页;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全唐诗》卷355,第3993页。
    2卢仝:《客淮南病》,《全唐诗》卷387,第4372页。
    3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全唐诗》卷523,第5982页。
    4高适:《登广陵栖灵寺塔》,《全唐诗》卷212,第2204页。
    5韦应物:《广陵行》,《全唐诗》卷194,第2001页。
    6参史念海:《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249页。关于唐代运河与唐王朝之关系及其沿岸城市之发展,参见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中研院史语所1946年版;史念海:《隋唐时期运河和长江的水上交通及其沿岸的都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等。
    7权德舆:《广陵诗》,《全唐诗》卷328,第3669页。
    8杜荀鹤:《送蜀客游维扬》,《全唐诗》卷692,第7972页。
    9许浑:《送沈卓少府任江都(一作赵嘏诗)》,《全唐诗》卷535,第6109页。
    10王建:《夜看扬州市》,《全唐诗》卷301,第3430页。
    11徐凝:《忆扬州》,《全唐诗》卷474,第5377页。
    1张祜:《纵游淮南》,《全唐诗》卷511,第5846页。
    2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全唐诗》卷448,第5038页。
    3李邕:《楚州淮阴县婆罗树碑》,《全唐诗》卷263,第2667页。
    4《全唐诗》卷282,第3210页。
    5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全唐诗》卷359,第4047页。
    6李嘉祐:《白田西忆楚州使君弟》,《全唐诗》卷207,第2167页。
    7《全唐诗》卷193,第1995页。
    8李濆:《荇溪新亭记》,《全唐文》卷761,第7913页。
    9独孤及:《琅琊溪述(并序)》,《全唐文》卷389,第3961页。
    1罗隐:《四顶山》,《全唐诗》卷665,第7621页。
    2《全唐诗》卷180,第1193页;《全唐诗》卷285,第3248页。
    3姚合:《扬州春词三首》卷498,第5666页。
    4张伟然、周鹏:《唐代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年4月。
    5钱起:《淮上别范大》,《全唐诗》卷236,第2613页;司空曙:《送乔广下第归淮南》,《全唐诗》卷292,第3316页;岑参:《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全唐诗》卷201,第2105页。
    6宋之问:《初宿淮口》,《全唐诗》卷51,第628页;刘方平:《送别》,《全唐诗》卷251,第2840页;刘禹锡:《淮阴行五首》,《全唐诗》卷364,第4104页;吴融:《途次淮口》,《全唐诗》卷685,第7865页。
    7孟郊:《憩淮上观公法堂》,《全唐诗》卷380,第4264页。
    8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初出淝口入淮》,《全唐诗》卷480,第5468页。
    1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入淮至盱眙》,《全唐诗》卷480,第5469页。
    2《全唐诗》卷144,第1462页;《全唐诗》卷713,第8200页;《全唐诗》卷482,第5488页。对于淮河在唐代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意义详见前述。
    3《全唐诗》卷166,第1720页。
    4《全唐诗》卷535,第6111页。
    5韦应物:《酬柳郎中春日归扬州南郭见别之作》,《全唐诗》卷190,第1943页。
    6参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4页;史念海:《唐代扬州和长江下游的经济地区》,《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249页等。
    7李绅:《入扬州郭》,《全唐诗》卷482,第5487页。
    1梁肃:《通爱敬陂水门记》,《全唐文》卷519,第5274页。
    2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全唐诗》卷363,第4100页;刘方平:《送别》,《全唐诗》卷251,第2840页;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全唐诗》卷286,第3269页。
    3参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页。
    4参任美锷:《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04—208页。
    5李嘉祐:《登楚州城望驿路十馀里山村竹林相次交映》,《全唐诗》卷206,第2156页;岑参:《崔仓曹席上送殷寅充石相判官赴淮南》,《全唐诗》卷201,第2105页。
    6韩翃:《送南少府归寿春》,《全唐诗》卷243,第2727页。
    7卢纶:《送浑别驾赴舒州》,《全唐诗》卷276,第3133页;李白:《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全唐诗》卷
    180,第1835页。
    8方干:《中路寄喻凫先辈》,《全唐诗》卷648。
    1(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卷8,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第182页。
    2张伟然曾提出过唐人之“淮南木落”意象,但未深入分析,其对此意象之理解与本文亦有偏差。参张伟然、周鹏:《唐代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20卷第2辑,2005年4月等。
    3刘长卿:《更被奏留淮南,送从弟罢使江东》,《全唐诗》卷147;刘长卿:《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全唐诗》卷151;韩愈:《祖席·秋字》,《全唐诗》卷344;刘复:《长歌行》,《全唐诗》卷305。
    4张鷟:《朝野佥载》卷6,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0页。
    5同上卷4,第96页。
    1许浑:《广陵道中》,《全唐诗》卷528,第6039页;杜牧《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全唐诗》卷523,第5981页。
    2李隆基:《命李全确往淮南授捕虎法诏》,《全唐文》卷27,第307页。
    1《新唐书》卷41《地理志》,第1054页。
    2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全唐诗》卷480,第5468页。
    3详见《玉泉子》,《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441页。
    4陆羽:《茶经校注》卷下《八之出》。
    5李绅:《忆寿春废虎坑》,《全唐诗》卷480,第5467页。
    1钱易:《南部新书》卷辛,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27页。
    2卢子骏:《濠州刺史刘公善政述》,《全唐文》卷746,第7729页;杨凭:《唐庐州刺史本州团练使罗珦德政碑》,《全唐文》卷478,第4884页。
    3高适:《登广陵栖灵寺塔》,《全唐诗》卷212,第2204页。
    4许棠:《送李员外知扬子州留务》,《全唐诗》卷603,第6964页。
    5姚崇:《兖州都督于知微碑》,《全唐文》卷206,第2087页;康廷芝:《对竞渡赌钱判》,《全唐文》卷
    260,第2634页。
    6李绅:《转寿春守太和庚戌岁二月祗命寿阳时替裴五墉终殁因视壁题自墉而上或除名在边坐殿殁凡七子无一存焉寿人多寇盗好诉讦时谓之凶郡犷俗特著蒙此处之顾余衰年甘蹑前患牌三月而寇静期岁而人和虎不暴物奸吏屏窜三载复遭邪佞所恶授宾客分司东都或举其目或寄于风亦粗继诗人之末云》,《全唐诗》卷
    480,第5467页。
    1李希言:《对坟树有甘露判》,《全唐文》卷362,第3679页;刘禹锡《和州刺史厅壁记》,《全唐文》卷
    606,第6120页。
    2杨凭:《唐庐州刺史本州团练使罗珦德政碑》,《全唐文》卷478,第4884页。
    3权德舆:《唐故太中大夫守太子宾客上柱国襄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罗公墓志铭(并序)》,《全唐文》卷
    506,第5148页。
    4殷文圭:《后唐张崇修庐州外罗城记》,《全唐文》卷868,第9093-6页。
    5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载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353页。
    6杜甫:《一室》,《全唐诗》卷226;《游子》,《全唐诗》卷228。
    1《全唐诗》卷229,第2507;《全唐诗》卷361,第4082页。
    2《全唐文》卷457,第4669页。
    3四川植被协作组:《四川植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20页
    4《全唐诗》卷99,第1070页。
    5《全唐诗》卷230,第2529页。
    6《全唐诗》卷226,第2436页。
    7《前苦寒行二首》,《全唐诗》卷222,第2364页。
    8《全唐诗》卷89,第978页。
    9《全唐诗》卷200,第2074页。
    10《全唐诗》卷434,第4805页。
    11《全唐诗》卷441,第4923页。
    12《全唐诗》卷221,第2337页。
    1《全唐诗》卷415,第4586页。
    2《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澧》,《全唐诗》卷440,第4914页。
    3《全唐诗》卷674,第7717页。
    4《全唐诗》卷229,第496页。
    5《全唐诗》卷434,第4798页。
    6《桐花》,《全唐诗》卷434,第4801页。
    7《全唐诗》卷270,第3020页。
    8《全唐诗》卷539,第6151页。
    9《全唐诗》卷434,第4798页。
    1《全唐诗》卷438,第4869页。
    2《全唐诗》卷675,第7737页。
    3《全唐诗》卷226,第2431页。
    4范成大:《吴船录》卷上,《范成大笔记六种》,第188页。
    5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全唐诗》卷62。一作韦应物诗。
    6《成都府》,《全唐诗》,218,第2302页。
    7《全唐诗》卷386,第4353页。
    8于武陵:《过百牢关贻舟中者》,《全唐诗》卷595,第6896页。
    9杜甫:《南池》,《全唐诗》卷220,第2323页。
    10李白:《蜀道难》,《全唐诗》卷162,第1680页。
    11《全唐诗》卷573,第6652页。
    1《全唐诗》卷50,第611页。
    2《全唐诗》卷629,第7225页。
    3《全唐诗》卷181,第1844页。
    4《全唐诗》卷236,第2602页。
    5《全唐文》卷932,第9709页。
    6《全唐文》卷351,第3560页。
    7《全唐诗》卷180,第1833页。
    8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
    9《全唐诗》卷227,第2461页;卷227,第2463页;卷230,第2526页。
    1《全唐诗》卷220,第2327页;卷220,第2314页;卷228,第2477页;
    2《全唐诗》卷227,第2456页;卷227,第2463页;卷228,第2473页;卷221,第2345页。
    3《全唐诗》卷539,第6177页。
    4《全唐诗》卷765,第8679页。
    5《全唐诗》卷403,第4500页。
    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385页。
    2[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卷一《巴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7月版。朐忍即唐云安县,今云阳县。
    3翁俊雄:《唐代虎、象的行踪——兼论唐代虎、象记载增多的原因》,《唐研究》第3卷,1997年
    4张鷟:《朝野佥载》卷2,第45页。
    5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全唐诗》卷416,第4593页。
    6《全唐文》卷934,第9723页。
    7《北梦琐言》卷9,第187页。
    8《北梦琐言》逸文卷4,第400页。
    9《全唐诗》卷220,第2324页。;卷221,第2341页。
    10《全唐诗》卷416,第4593页。
    11杜甫:《客居》,《全唐诗》卷221,第2331页。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51《犀·释名》:“古人多言兕,后人多言犀;北音多言兕,南音兕多言犀。”
    2文焕然、何业恒等:《中国野生犀牛的灭绝》,载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第18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231页
    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2《剑南道中》:“松州,贡赋:开元贡:狐尾、当归、犀、牛酥。”但王守春认为“犀”为“犛”的误写,松州高寒不益犀的生存,参王守春:《历史时期野生亚洲项羽犀牛地理分布变化与气候环境变迁若干新认识》,《历史地理》,第十八辑
    4裴庭裕:《东观奏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3页。
    5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22,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全唐诗》卷638,第7306页。
    2参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18页。
    3《全唐诗》卷647,第7423页。
    4《全唐诗》卷434,第4799页。
    1《全唐文》卷177,第1806页。
    2《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寄成都故居)》。
    3《全唐诗》卷675,第7738页。
    4至于“黄知橘柚来”,由于橘子是红色的,而柑是黄色的,且杜诗中多云“丹橘”、“黄柑”,并非不知二者之差别,那么杜甫所见可能就是柑而非橘子,或者其它原因。
    5刘肃著,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卷13,中华书局1984年,第191页。
    6《全唐诗》卷200,第2085页。
    1《全唐诗》卷441,第4919页。
    2[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7月版。
    3[后魏]贾思勰原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卷十非中国物产者·荔枝》引《广志》所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4[北魏]郦道元著,[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今人]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水》卷33,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0《江南道六》、卷31《剑南道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全唐文》卷675,第6895页。
    7《大唐传载》,《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887页。
    1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载[钱谦益:《钱注杜诗》卷20,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陈子昂:《上蜀川军事》,《全唐文》卷211,第2133页。;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全唐文》卷212,第2149页。
    3高适:《请罢东川节度使疏》《全唐文》卷357,第3627页。
    4卢求:《成都记》,《全唐文》:744,第77702、3页。
    5严耕望:《唐五代时期的成都》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5—231页
    6《全唐诗》卷88,第972页。;卷285,第3245页。;卷541,第6240页。。
    7《全唐诗》卷349,第3900页。
    1《全唐文》卷690,第7066页。
    2《全唐诗》卷434,第4797页。
    3《全唐诗》卷415,第4590页。
    1可参张伟然:《湖北历史时期的感觉文化区》,《历史地理》第16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山剑滇黔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39—1078页。
    3李商隐:《上汉南李相公状》,《全唐文》卷775,第8079、80页;符载:《襄阳张端公西园记》,《全唐文》卷689,第7061页。
    4元稹:《表夏十首》,《全唐诗》卷402,第4493页;王建:《江陵即事》,《全唐诗》卷300,第3402页;舒元舆:《鄂政记》,《全唐文》卷727,第7493页。
    5《全唐诗》卷402,第4496页。
    1白居易:《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全唐诗》卷3:4,第4845页。
    2白居易:《臼口阻风十日》,《全唐诗》卷438,第4872页。
    3元稹:《后湖》,《全唐诗》:398,第4464页。
    4符载:《送崔副使归洪州幕府序》,《全唐文》卷690,第7070页。
    5《全唐诗》卷727,第8332页。
    6《全唐诗》卷271,第3048页。
    7《全唐诗》卷298,第3385页。
    8《全唐诗》卷402,第4497页;卷402,第4497页。
    9《全唐诗》卷588,第6822页。
    1《全唐诗》卷570,第6611页。
    2李嘉祐:《送元侍御还荆南幕府》,《全唐诗》卷206,第2157页。
    3《全唐诗》卷568,第6580页。
    4《全唐诗》卷480,第5462页。
    5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中》,《全唐诗》:361,第4082页。
    6《全唐诗》卷283,第3220页。
    7《全唐诗》卷432,第4776页。
    8武元衡:《夏日别卢太卿(一作江津对雨送卢侍御)》,《全唐诗》:316,第3550页。
    9王维:《送友人南归》,《全唐诗》卷126,第1272
    10《全唐文》卷53,第655页。
    11李骘:《徐襄州碑》,《全唐文》:724,第453-57页。
    12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4卷《山剑滇黔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062页。
    13卢肇:《汉堤诗》,《全唐诗》卷551,第6381页。
    1李绰:《尚书故实》,《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1163页。
    2《新唐书》卷182《卢钧传》。
    3《全唐文》卷795,第8337、8页。
    4李骘:《徐襄州碑》,卷七二四7453-57页。
    5《唐代交通图考》卷4,第1068页。
    6《旧唐书》卷29《音乐志》。
    7《全唐诗》卷390,第4395页。
    8《全唐诗》卷333,第3716页。
    9《全唐文》卷689,第7061页。
    10孟浩然:《登望楚山最高顶》,《全唐诗》卷159,第1625页。
    11《全唐诗》卷160,第1644页。
    1《全唐诗》卷617,第7108页。
    2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是然襄阳曩事历历在目夫耆旧传所未载者汉阳王则宗社元勋孟浩然则文章大匠予次而赞之因而寄答亦诗人无言不酬之义也次韵》,《全唐诗》卷609,第7023页。
    3辛德勇:《唐代的地理学》,李晓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443页。
    4《全唐文》卷439,第4483页。《文苑英华》卷180作“阎伯理”。
    1《全唐诗》卷130,第1329页。
    2《全唐文》卷684,第7002页。
    3《全唐文》卷606,第6125页。
    4《全唐诗》卷613,第7066页。
    5《全唐文》卷322,第3261页。
    6《全唐诗》卷126,第1272页。
    7《齐民要术译注》卷10,第802页。
    1《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2册,第17、18页;《齐民要术译注》卷10,第802页。
    2《全唐诗》卷308,第3491页;卷686,第7879页。
    3《全唐诗》卷236,第2615页。
    4《北梦琐言》卷3,第54页。
    5《全唐诗》卷480,第5462页。
    6《全唐诗》卷613,第7065页。
    7《全唐诗》卷163,第1692页。
    8《全唐诗》卷54,第666页。
    9《全唐诗》卷245,第2749页。
    10《全唐诗》卷310,第3507页。
    11《全唐诗》卷241,第2706页。
    1《全唐诗》卷398,第4464页。
    2《全唐诗》卷241,第2712页。
    3《全唐诗》卷310,第3499页。
    4《全唐诗》卷477,第5431页。
    5《全唐文》卷686,第7027页。
    6《全唐文》卷382,第3884页。
    7《全唐诗》卷308,第3491页。
    8《全唐诗》卷613,第7065页。
    9《全唐诗》卷440,第4912页。
    1《全唐诗》卷298,第3385页。
    2李骘:《徐襄州碑》,卷724,第7453-57页
    3王映明:《湖北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上)》,《武汉植物学研究》1995年第13卷。
    4游修龄:《中国稻作史》,第84页。
    1孟诜:《食疗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2于长青:《半自然条件下麋鹿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习性》,《兽类学报》1996年第16期。
    3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四,第441页。
    4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5《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册,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7页。
    6王利华:《中古华北的鹿类动物和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7孟诜:《食疗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第66页。
    1《全唐诗》卷223,第2373页。
    2《全唐诗》卷649,第7460页,韦庄:《齐安郡》同。
    3符载:《贺樊公畋获虎颂(并序)》,《全唐文》卷688,第7043、44页。
    4元稹:《虫豸诗七篇并序》,《全唐诗》卷399,第4471页。
    1《全唐诗》卷398,第4466页。
    2《全唐诗》卷300,第3402页。
    3谭优学:《王建行年考》,《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
    4《全唐文》卷409,第4190页。
    5《全唐诗》卷166,第1715页。
    6《北梦琐言》卷4,第81页。
    7《北梦琐言》卷3,第60页。
    8《全唐文》卷291,第2952页。
    9《全唐诗》卷682,第7818页。
    1《全唐文》卷750,第7772页。
    2《全唐诗》卷322,第3621页。
    3《全唐诗》卷437,第4857页。
    4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83页。
    5舒元舆:《鄂政记》,《全唐文》卷727,第7493页。
    6这三州原属江南西道,元和时分属荆南节度使和鄂岳观察使,但自然地理上是一区的,文化上是相近的。唐人也有此认识,如沅湘连称,张说认为岳州“风日望长沙”,吕温《送段九秀才归澧州》:“湘南孤白芷,幽托在清浔。”
    1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全唐诗》卷355,第3977页。
    2杜甫:《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全唐诗》卷223,第2377页。
    3《全唐诗》卷223,第2374页;卷223,第2578页;卷223,第2574页。
    4孟浩然:《湖中(一作襄阳)旅泊寄阎九司户防》,《全唐诗》卷159,第1618页。
    5刘禹锡:《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因寄李六侍郎》,《全唐诗》卷355,第3977页。
    6《全唐诗》卷233,第2576页。
    7韩偓:《湖南绝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见惠感事伤怀因成四》,《全唐诗》卷681,第7813页。
    8《全唐诗》卷140,第1424页。
    9《全唐诗》卷276,第3131页。
    10赵冬曦:《灉湖作》并序,《全唐诗》卷98,第1057页。
    11《全唐诗》卷206,第2158页。
    12《全唐诗》卷674,第7709页。
    13《全唐诗》卷274,第3106页。
    14《全唐诗》卷353,第3954页。
    15《全唐诗》卷569,第6590页。
    1《全唐文》卷149,第1524页。
    2《全唐诗》卷558,第6470页。
    3刘禹锡:《楚望赋(并序)》,《全唐文》卷599,第6057页。
    4《史记》卷84《屈原贾生列传》。
    5(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卷14《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卷15《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中华书局1980年。
    6《全唐诗》卷355,第3984页。
    7《全唐诗》卷273,第3094页。
    8贾至:《送王员外赴长沙》,《全唐诗》卷235,第2595页。
    9《全唐诗》卷647,第7422页。
    1《全唐文》卷375,第3809页。
    2《全唐诗》卷90,第985页。
    3李华:《云母泉诗并序》,《全唐诗》卷153,第1587页。据《方舆胜览》卷29:“云母泉,在华容大云寺。”第513页。
    4《全唐诗》卷148,第1506页;卷272,第3060页(又戴叔伦《巡诸州渐次空灵戍》,卷,273,第3085页);卷496,第5624页;卷520,第5944页。
    1《全唐文》卷555,第5619页。
    2《全唐文》卷770,第8025页。
    3李白:《菩萨蛮》。
    4《全唐诗》卷88,第973页;卷160,第1633页;卷179,第1830页;卷233,第2566页;卷400,第4550页。
    5《元和郡县图志》卷27《江南道三》,第657页。
    6《全唐诗》卷233,第2567页。
    7《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05页。
    1《全唐诗》卷98,第1057页。
    2《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63页。
    3许棠:《过洞庭湖》,《全唐诗》卷603,第6962页。
    4《全唐诗》卷355,第3980页。
    5《全唐诗》卷475,第5398页。
    6《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全唐诗》卷352,第3941页。
    7元结:《九疑山图记》,《全唐文》卷382,第3877页。
    8张九龄:《将至岳阳有怀赵二》,《全唐诗》卷48,第588页;《初入湘中有喜》,卷48,第589页。
    9《全唐文》卷491,第5017页。
    1《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全唐诗》卷51,第620页。
    2元结:《欸乃曲五首》,《全唐诗》卷241,第2716页。
    3柳宗元:《游黄溪记》,《全唐文》卷581,第5869页。
    4沈传师:《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全唐诗》卷466,第5303页。
    5《全唐诗》卷692,第7950页。
    6朱庆馀:《送邵州林使君》,《全唐诗》卷515,第5884页。
    7刘禹锡:《题招隐寺》,《全唐诗》,358,第4043页。
    8《全唐诗》卷742,第8451页。
    1《全唐诗》卷371,第4165页。
    2《岳州作》,《全唐诗》卷88,第974页。
    3《朝野佥载》卷5,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122页。
    4段成式着、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续集卷3,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第226页。
    5张鷟:《朝野佥载》卷5,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121页。
    6《全唐文》卷583,第5884页。
    1张读:《宣室志》卷1,《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988页。
    2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并序)》,《全唐文》卷820,第8645页。
    3袁郊:《甘泽谣》,《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538页。
    4万绍滨:《湖南植被区系和植被状况》,《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0年第1期。
    5刘禹锡:《和郴州杨侍郎玩郡斋紫薇花十四韵》,《全唐诗》卷355,第3989页。
    6《袁家渴记》,《全唐文》卷581,第5871页。
    7《全唐诗》卷48,第589;卷265,第2999页;卷356,第3997页;卷633,第7263页。
    8柳宗元:《永州法华寺新作西亭记》,《全唐文》卷581,第5867页。
    9李亢:《独异志》,《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906页。
    10《全唐诗》卷148,第1519页。
    11《全唐诗》卷52,第639页。
    1柳宗元:《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全唐文》卷578,第5845页。
    2裴说:《题岳州僧舍》,《全唐诗》卷720,第8265页。
    3《全唐诗》卷233,第2578页;卷337,第3777页;卷686,第7879页。
    4刘禹锡:《采菱行(一作采芰女)并引》,《全唐诗》卷356,第4007页。
    5《旧唐书》卷166《白居易传》。
    6《池上篇》,《全唐诗》卷461。
    7《全唐诗》卷136,第1374页。
    8《全唐诗》卷136,第1374页。
    1《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
    2《艺文类聚》卷82《草部下》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33《果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
    4《齐民要术译注》卷6,462页。
    5《南史》卷45《鱼弘传》。
    6《全唐诗》卷576..
    1《全唐诗》卷234,第2587页。
    2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开州韦大员外、庾三十二补阙、杜十四拾遗、李二十助教员外、窦七校书》,《全唐诗》卷439,第4877、8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1,第1523页。
    4《全唐诗》卷45,第550页。
    5《全唐文》卷628,第6339页。
    6《全唐诗》卷144,第1460页。
    7杜甫:《岁晏行》,《全唐诗》卷223,第2382
    1《全唐诗》卷604,第6991页。
    2《全唐诗》卷698,第8035页。
    3柳宗元:《闵生赋》,《全唐文》卷569,第5756页。
    4齐光义:《安陵县石记》,《全唐文》卷354,第3584页。
    5董侹:《修阳山庙碑》,《全唐文》卷684,第7003页。
    6(宋)王谠着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2,中华书局1987年7月版,第170页。
    7杜审言:《渡湘江》,《全唐诗》卷62,第740页。
    8本文所论唐代江西,以元和时江西观察使所辖洪、饶、虔、吉、江、袁、信、抚八州为准,除信州部分地区外,基本均在今江西省界内。关于唐代江西开发研究,主要有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96等。
    1《淮南子》卷4《地形训》。
    2《急备千金方》卷1《治病略例》。
    3房千里:《庐陵所居竹室记》,《全唐文》卷760,第7902页。
    4白居易:《江州司马厅记》,《全唐诗》卷676,第6899页。
    5《大林寺桃花》,《全唐诗》卷439,第4889页。
    1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全唐诗》卷160,第1641页。
    2韩翃:《经月岩山》,《全唐诗》卷243,第2727页。
    3《全唐文》卷819,第8623页。
    4白居易:《草堂记》,《全唐诗》卷676,第6900页;李逢吉:《折桂庵记》,《全唐诗》卷616,第6224页。
    5何敬:《题吉州龙溪》:“龙溪之山秀而峙”,可见唐人对除庐山之外的江西诸山亦有此看法。
    6具体研究可参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考》,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第
    232—271页。
    1郑谷《送人之九江谒郡侯苗员外绅》:“泽国寻知己,南浮不偶游”,白居易《早秋晚望兼呈韦侍郎》:“人烟半在船,野水多于地”。
    2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96年,第116—122页。
    1杨光耀、黎祖尧:《江西竹类植物地理新分布》,《竹子研究汇刊》1993年第3期。
    2李嘉祐:《袁江口忆王司勋王吏部二郎中起居十七弟》:“京华不啻三千里,客泪如今一万双。若个最为相忆处,青枫黄竹入袁江”。
    3白居易:《食笋》:“此州乃竹乡,春笋满山谷”。竹笋是江西居民的主要菜肴之一,白居易就十分喜爱食用,以致“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反映了其对江西饮食文化的认同。
    4《隋书》卷41《高颎传》)
    1韩愈:《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为瓦屋万三千七百,为重屋四千七百”,与杜牧所记稍有差异。
    1崔嘏:《授纥干臮江西观察使制》。
    2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96年,第192—219页。
    1岭即南岭山脉,五岭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闽中,即今福建,唐人虽以岭表视之,自然、人文亦多相类之处,但更多的是以“闽中”称之,故另论。
    2《全唐诗》卷51,第623页。又宋之问《度大庾岭》:“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3《全唐文》卷169,第1725页。
    4《全唐文》卷184,第1870、71页。
    5韩愈:《顺宗实录五(起八月,尽至山陵)》,《全唐文》卷560,第5673页。
    1杜荀鹤:《送人南游》,《全唐诗》卷691,第7934页。
    2《全唐诗》卷384,第4309页;卷569,第6588页。
    3《全唐诗》卷465,第5281页。
    4《全唐诗》卷770,第8750页。
    5《全唐诗》卷53,第654页。
    6《全唐诗》卷97,第1050页。
    7《全唐诗》卷514,第5866页。
    8《全唐文》卷575,第5813页。
    9沈佺期:《度安海入龙编》,《全唐诗》卷465,第5281页。
    1杜荀鹤:《送友人游南海》,《全唐诗》卷691,第7944页。
    2宋之问:《经梧州》,《全唐诗》卷52,第639页。
    3《全唐诗》卷53,第651页。
    4《全唐诗》卷539,第6164页。
    5于邵:《送房判官巡南海序》,《全唐文》卷427,第4356页。
    6《全唐诗》卷62,第734页。
    7《全唐诗》卷114,第1166页。
    8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全唐诗》卷537,第6131页。
    9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全唐诗》卷480,第5463页。
    10《全唐诗》卷406,第4524、5页。
    11韩愈:《赴江陵途中》,《全唐诗》卷336,第3767页。
    12韩愈:《县斋有怀(阳山县斋作,时贞元二十一年顺宗新即位)》,《全唐诗》卷337,第3776页。
    13宋之问:《在桂州与修史学士吴兢书》,《全唐文》卷240,第2433页。
    14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全唐诗》卷480,第5463页。
    1柳宗元:《岭南江行》,《全唐诗》卷352,第3936页。
    2韩愈《泷吏》。
    3李商隐:《为荥阳公论安南行营将士月粮状》,《全唐文》卷772,第8052页。
    4刘禹锡《踏潮歌》,《全唐诗》卷356,第3997页。
    5《全唐诗》卷51,第626页。
    1《全唐诗》卷475,第5398页。
    2《全唐文》卷712,第7310、11页。
    3《全唐文》卷695,第7134页。
    4柳宗元:《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全唐文》卷580,第5862页。
    5《全唐文》卷580,第5863页。
    6《全唐诗》卷48,第589页。
    7《全唐诗》卷48,第591页。
    8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全唐诗》卷480,第5463页。
    9《全唐诗》卷51,第624页。
    10《全唐诗》卷338,第3788页。
    1《北梦琐言》卷5,第101页。
    2韩愈:《燕喜亭记》,《全唐文》卷557,第5633页。
    3李贶:《连山燕喜亭后记》,《全唐文》卷761,第7912页。
    4《全唐文》卷235,第2375页。
    5李翱:《题峡山寺》,《全唐文》卷638,第6445页。
    6《全唐诗》卷344,第3860页。
    7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10《瘴气候》、卷11《山瘴疟侯》。
    8刘禹锡:《连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601,第6074页。
    1《隋书》卷26《地理志下》。
    2《全唐诗》卷97,第1050页。
    3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548,第5553页。
    4《全唐诗》卷87,第951页。
    5《全唐诗》卷278,第3158页。
    6《全唐诗》卷492,第5577页。
    7《全唐诗》卷88,第976页。
    8李荣华:《“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略论唐代文人的岭南意象》,《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5期。
    9《全唐诗》卷480,第5463页。
    1韩愈:《祭鳄鱼文》,《全唐文》卷568,第5747页。
    2《全唐诗》卷351,第3930页。
    3《证类本草》卷10,第291页。
    4《朝野佥载》卷1,第4页。
    5《全唐诗》卷51,第623页。
    6《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全唐诗》卷406,第4524、5页。
    7韩愈:《赴江陵途中》,《全唐诗》卷336,第3767页。
    1《岭表录异》卷下.
    2钱易:《南部新书》戊,第63页。
    3《食疗本草》卷中,第107页。
    4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全唐诗》卷341,第3827页。
    5《全唐诗》卷391,第4406页。
    6《全唐诗》卷475,第5397页。
    7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第268页。
    1《全唐诗》卷53,第654页。
    2《全唐诗》卷354,第3962页。
    3参于赓哲:《蓄蛊之地——一项文化歧视符号的迁转流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范家伟:《六朝隋唐医学的传承与整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华东医务生活社1953年等。
    4张鷟:《朝野佥载》补遗,第158页。
    5《全唐诗》卷53,第651页。
    6:《全唐诗》卷625,第7186页。
    7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全唐诗》卷406,第4524页。
    1《全唐诗》卷508,第5771页。
    2《全唐文》卷579,第5849页。
    3《全唐诗》卷871,第9878页。
    4《全唐诗》卷537,第6131、2页。
    5参《齐民要术译注》卷5“种蓝”,第368页。
    1《全唐诗》卷745,第8468页。
    2《全唐诗》卷298,第3383页。
    3《祭鳄鱼文》,《全唐文》卷568,第5747页。
    4《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013页。
    1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湖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曾昭璇:《论韩江流域的鳄鱼分布情况》,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第1期。
    2《全唐诗》卷53,第651页。
    3《全唐诗》卷508,第5771页。
    4《北户录》“无核荔枝”。
    5《全唐文》卷283,第2867页。
    6《全唐诗》卷274,第3105页。
    7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王晶波:《汉唐间已佚<异物志>考述》,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年。
    1《全唐文》卷813,第8552页。
    2《全唐文》卷764,第7945页。
    1《全唐文》卷606,第6120页。
    2《全唐文》卷686,第7026页。
    3《全唐文》卷355,第3598页。
    4《全唐诗》卷226,第2435页。
    5《全唐诗》卷442,第4944页。
    6谭秋笑:《桂林的气候特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
    7贾岛:《送张校书季霞》,《全唐诗》卷571,第6626页。
    8《全唐诗》卷272,第3060页。
    1刘禹锡:《度桂岭歌》,《全唐诗》卷354,第3962页。
    2宋之问:《度大庾岭》,《全唐诗》卷52,第641页。
    3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5页。
    4独孤及:《送王判官赴福州序》,《全唐文》卷387,第3934页。
    5刘禹锡:《唐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福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全唐文》卷609,第6155页。
    6孟贯:《送吴梦誾归闽》,《全唐诗》卷758,第8621页。
    7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全唐诗》卷680,第7796页。
    8“中华”兼具地理与文化之意义,参胡阿祥:《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291页。
    1欧阳詹:《二公亭记》,《全唐文》卷597,第6036页。
    2张登:《小雪日戏题绝句》,《全唐诗》卷313,第3527页。
    3包何:《送泉州李使君之任(一作送李使君赴泉州)》,《全唐诗》卷208,第2170页;卷99,张循之诗同。
    4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全唐诗》卷680,第7796页。
    5韩偓:《喜凉》,《全唐诗》卷681。
    6项斯:《送欧阳衮归闽中》,《全唐诗》卷554,第6407页;许棠:《寄建州姚员外》,《全唐诗》卷604,第6978页;陈陶《赠漳州张怡(一作贻)使君》,《全唐诗》卷746,第8479页。
    7吴与:《漳州图经序》,《全唐文》卷513,第5209页。
    1施肩吾:《送人南游》,《全唐诗》卷494,第5586页。
    2韩偓:《十月七日早起作时气疾初愈》,《全唐诗》卷681,第7803页。
    3姚合:《送敬法师归福州》,《全唐诗》卷496,第5631页。
    4张绍:《武夷山冲佑宫碑》,《全唐文》卷872,第9129页。
    5“梨岭,在(浦城)县东北(据考证当为西北)八十里,与弋阳县分界。”参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9页。
    6参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载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第307—412页。
    7欧阳詹:《题梨岭》,《全唐诗》卷349,第3912页。
    8分见刘长卿:《送乔判官赴福州》,《全唐诗》卷148,第1508页;周朴:《登福州南涧寺》,《全唐诗》卷673,第7701页;盛均:《送建安郡守之任序》,《全唐文》卷763,第7934页。
    9分见刘禹锡《送唐舍人出镇闽中》,《全唐诗》卷359,第4047页;曹松《林下书怀寄建州李频员外》,《全唐诗》卷716,第8228页;吴与:《漳州图经序》,《全唐文》卷513,第5209页;杜荀鹤《闽中别所知》,《全唐诗》卷691,第7945页。
    10骆宾王:《晚憩田家》,《全唐诗》卷77,第830页。
    1韩偓:《建谿滩波心目惊眩余平生溺奇境今则畏怯不暇因书》,《全唐诗》卷681,第7802页。
    2陈陶:《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全唐诗》卷746,第8491页。
    3《太平广记》卷409《草木四·木花》“刺桐花”条引《投荒杂录》;卷406《草木一·木》“刺桐”条引《岭南异物志》。
    4曹松:《送陈樵校书归泉州》,《全唐诗》卷717,第8242页。
    5方干:《送人宰永泰》,《全唐诗》卷650,第7467页。
    6徐夤:《荔枝二首》之二,《全唐诗》卷708,第8152页。
    7李洞:《送沈光赴福幕(一作送福州从事)》,《全唐诗》卷708,第8152页。
    8韩偓:《荔枝三首》之三,《全唐诗》卷680,第7795页。
    9张鷟:《朝野佥载》卷1,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版,第2页。
    1同上,第167页。
    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16页。
    3张读:《宣室志》,《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026页。
    4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708页。
    5独孤及:《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并序)》,《全唐文》卷390,第3964页。
    6韩愈:《欧阳生哀辞》,《全唐文》卷567,第5740页。
    7参刘海峰:《唐代福建的教育与科举活动》,《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1年第5期。
    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29《江南道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35、6页。
    2参张伟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区域及地理意象》,载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第327页。
    3李隆基:《申严远州不肯到官敕》,《唐文拾遗》卷:4引《册府元龟》,第10407页。
    4吕颂:《黔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480,第4907页。
    5刘长卿:《送侯御赴黔中充判官》,《全唐诗》卷147,第1496页;薛能:《长安送友人之黔南》,《全唐诗》卷559,第6489页。
    1张谓:《辰阳即事(一作刘长卿诗,题云感怀)》,《全唐诗》卷197,第2021页;王昌龄:《送崔参军往龙溪》,《全唐诗》卷143,第1450页。
    2许彬:《黔中书事》,《全唐诗》卷678,第7767页。
    3戎昱:《辰州建中四年多怀》,《全唐诗》卷270,第3015页;窦常:《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全唐诗》卷271,第3033页。
    4吕颂:《为张侍郎乞入觐表》,《全唐文》卷480,第4909页;吕颂:《再请入觐表》,《全唐文》卷480,第4909页。
    1范摅:《云溪友议》卷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300页。
    2孟郊:《赠黔府王中丞楚》,《全唐诗》卷377,第4233页。
    3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全唐诗》卷359,第4049页。
    1陈寅恪:《论韩愈》,载《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第332页。
    2参甘怀真:《唐代官人的宦游生活——以经济生活为中心》,载《第二届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第39—60页;胡云薇:《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试论唐代宦游与家庭》,(台北)台大历史学报第41期2008年6月;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5月版,第294—300页;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2月版,第24—27页。
    1参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47—353页;《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82—385页、863—870页、901—906页。
    2吕慎华:《唐代任官籍贯回避制度初步研究》,(台湾)中兴史学第5期1999年。
    3参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4月版,第120页,第154—156页。
    4[唐]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卷三,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版,第18页;[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四“掌选善恶”条,作贞观八年十一月。
    5[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630;[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卷五,第10414页。
    1[唐]韦绚:《刘宾客嘉话录》补遗,《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819页;
    [宋]王谠着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卷一引同,中华书局1987年7月版,第68页。据陶敏考证,“宣平郑相”当为德宗朝宰相郑珣瑜,参陶氏《论唐五代笔记——<全唐五代笔记>前言》,《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3期。
    2参卞孝萱卞敏:《刘禹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版。
    3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载毛氏《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234—333页。
    4参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4月版。
    1白居易:《与元九书》,《全唐文》卷675,第6891页。
    2[唐]杜佑著王文锦点校:《通典》卷17《选举五·杂议论中》,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20页。
    3参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第232—271页。
    4[唐]崔群:《送庐岳处士符载归蜀觐省序》,《全唐文》卷612,第6184页。
    5刘轲:《与马植书》,《全唐文》卷742,第7675页。
    6《旧唐书》卷160《柳宗元传》。
    7参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12月版,39—44页。
    8王定保:《唐摭言》卷2《争解元》,《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588页。
    9白居易:《送侯权秀才序》,《全唐文》卷675。
    1张固:《幽闲鼓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454页。以牛进士及第年份和于镇襄阳年份观之,此事十分可能。
    2李栖筠:《投宋大夫》,《全唐诗》卷215,第2246页。
    3参甘怀真:《唐代官人的宦游生活——以经济生活为中心》,载《第二届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第39—60页。
    4欧阳詹:《送张尚书书》,《全唐文》卷596,第6024页。
    5钱易:《南部新书》癸卷,《南部新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72页。
    6王定保《唐摭言》,《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589页。
    1参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载《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12月版,第254页。
    2刘蜕:《梓州兜率寺文冢铭》,《全唐文》卷789。
    3刘蜕:《上礼部裴侍郎书》,《全唐文》卷789;《文苑英华》作“家在九江之南”。胡云薇认为刘蜕应出身桐庐,参《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试论唐代宦游与家庭》,(台北)台大历史学报第41期2008年6月,71页注20。但刘蜕自称“长沙人”,可能其祖籍长沙,后移居桐庐。
    4王定保:《唐摭言》卷2,《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576页。
    5杜佑著王文锦点校:《通典》卷15《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
    6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
    1参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4月版;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
    5月版,第285—294页。
    2吴融:《自讽》,《全唐诗》卷686,第7882页。
    3参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第一编《唐五代贬谪制度与逐臣类型的总体考察》,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1—120页。据尚氏归纳:唐代贬谪有降级、改置闲官、出外三种形式,而以外放远贬为主;贬官类型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流人(限官员)等。
    4刘禹锡:《读张曲江集作并引》,《全唐诗》卷354,第3974页。
    5李亨:《流第五琦夷州制》,《全唐文》卷42,第462页。
    6陆贽:《奏议窦参等官状》,《全唐文》卷474。
    1参尹富:《唐代量移制度与贬谪士人心态考论》,《中华文史论丛》2003年第73期。
    2[宋]王溥:《唐会要》卷41《左降官及流人》,中华书局1955年6月版,第736页。
    3[宋]王溥:《唐会要》卷41《左降官及流人》,中华书局1955年6月版,第737页。
    4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全唐文》卷548,第5555页。
    5《旧唐书》卷14《宪宗纪上》。
    6陆贽:《三奏量移官状》,《全唐文》卷475,第4850页。
    7陆贽:《论左降官准赦合量移事状》,《全唐文》卷475,第4849页。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全唐诗》卷360,第4061页。
    1《旧唐书》卷138《赵憬传》。
    2学界关于唐代幕府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严耕望:《唐方镇使府僚佐考》,《唐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10月版;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版;石云涛:《唐代幕府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念月版;及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相关章节等,本文亦主要参考以上著作。
    3参戴伟华:《唐代使府与文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第81—114页。
    4同上,第83—85页。
    5《旧唐书》卷141《文苑下·李商隐传》
    6《新唐书》卷166《元稹传》。
    1《全唐诗》卷134,第1365页。
    2郎士元:《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全唐诗》卷248,第2787页。
    3关于唐五代人口迁移的研究主要有: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版;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相关内容同上书);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第三卷《隋唐五代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顾立诚:《走向南方——唐宋之际自北向南的移民与其影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4年6月版;谢元鲁:《唐五代移民入蜀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4期等。
    4参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19—339页。
    1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全唐文》卷753,第7803-05页。
    2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全唐文》卷753,第7805、6页。本段下引文未标明者同。
    3杜牧:《为堂兄慥求澧州启》,《全唐文》卷753,第7806页。
    4《全唐文》卷578,第5838页。
    5王定保:《唐摭言》卷2,《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589页。
    1《新五代史》卷63《前蜀世家第三》。
    2韩愈:《送杨少尹序》,《全唐文》卷556,第5623页。
    3参胡云薇:《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试论唐代宦游与家庭》,(台北)台大历史学报第41期2008年6月。
    4白居易:《舟行》。
    5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全唐文》卷675,第6893页。
    6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全唐文》卷753,第7805—6页。
    7参《新唐书·韩愈传》及韩愈:《祭十二郎文》,“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全唐文》卷568,第5744页。
    8[宋]王溥:《唐会要》卷八十《谥法下》,中华书局1955年6月版,第1470页。
    9参《旧唐书》《刘禹锡传》、《柳宗元传》
    10参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33—337页。
    1林珽:《福州侯官县丞汤府君墓志铭(并序)》,《全唐文》卷791,第8283—4页。
    2参顾立诚:《走向南方——唐宋之际自北向南的移民与其影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4年6月版,第69—83页。
    3廖宜方:《唐代的历史记忆》,台湾:国立台湾大学2009年,第178—181页。
    4《全唐诗》卷159,第1628页。
    1《全唐文》卷676,第6908页。
    2《全唐文》卷753,第7810页。
    3《全唐诗》卷417,第4601页。
    4《全唐诗》卷446,第5002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259页。
    2韩愈:《刘生诗》,《全唐诗》卷339,第3795页。
    1《全唐文》卷610,第7034页。
    2[唐]范摅:《云溪友议》,《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300页。
    3[唐]孟棨《本事诗》征咎第六,《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1251页。
    4于邵:《送杨倓南游序》,《全唐文》卷428,第4363页。
    5孙光宪:《北梦琐言》卷6,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31页。
    6《新唐书》卷222《南诏传下》。
    7贾岛:《送友人弃官游江左》,《全唐诗》卷572,第6644页。
    1元结:《送孟校书往南海(一作别孟校书)》及《并序》,《全唐诗》卷241,第2710页。
    2参余恕诚:《李白与长江》,《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3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第5页、第1039页、1079页。
    1刘长卿:《新安送陆澧归江阴》,《全唐诗》卷151,第1577页。
    2参王拾遗:《白居易生活系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3—166页。
    3白居易:《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路次蓝溪作》,《全唐诗》卷431,第4754页。
    4《全唐诗》卷322,第3626页;卷325,第3651页;卷325,第3652页;卷329,第3677页。
    5权德舆:《送王仲舒侍从赴衢州觐叔父序》,《全唐文》卷492,第5025页。
    1李翱:《来南录》,《全唐文》卷638,第6433页。
    2罗添联:《唐代诗文六家年谱·李翱年谱》,学海出版社1986年,第493页。
    3《禁流贬人在路逗留诏》,《全唐文》卷32,第358页。
    4《全唐文》卷555,第5621页。
    5符载:《寄南海王尚书书》,《全唐文》卷688,第7049页。
    1《全唐文》卷370,第3764页。
    2《唐代交通图考》,第904页。
    3李隆基:《命李全确往淮南授捕虎法诏》,《全唐文》卷27,第307页。
    4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虎不食人》,《全唐诗》卷480,第5468页。
    5张鷟:《朝野佥载》卷2,第45页;杜光庭:《豆圌山记》,《全唐文》卷934,第9723页;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全唐诗》卷416,第4593页。
    1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4,第45页。
    2杜甫:《发刘郎浦(浦在石首县,昭烈纳吴女处)》,《全唐诗》卷223,第2373页;方干:《过黄州作》,《全唐诗》卷649,第7460页,又作韦庄《齐安郡》。
    3袁郊:《甘泽谣》,《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538页。
    4张鷟:《朝野佥载》卷2,第45页。
    5《补辑肘后方》下卷,第297页。
    6孙思邈,刘国清等校注:《千金方》,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第414页,第852页。
    1《全唐诗》卷51,第624页。
    2《全唐诗》卷338,第3788页。
    3《全唐诗》卷650,第7466页。
    4《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
    5《北梦琐言》卷7,第152页。
    6杨鼎夫:《记皂江堕水事》,《全唐诗》卷760,第8634页。
    7《全唐诗》卷279,第3178页。
    8康廷芝:《对县令辞疾判》,《全唐文》卷260,第2634页。
    1沈成福:《议移睦州治所疏略》,《全唐文》卷200,第2027页。
    2吕温:《衡州祭者里渡溺死百姓文》,《全唐文》卷631,第6372页。
    3柳宗元:《愬螭文(并序)》,《全唐诗》卷583,第5887页。
    4《全唐诗》卷352,第3936页。
    5李中:《江行值暴风雨》,《全唐诗》卷749,第8536页。
    6韩愈:《黄陵庙碑》,《全唐文》卷561,卷5679页。
    1孙光宪:《北梦琐言》卷9,第186页。
    2孙光宪:《北梦琐言》逸文卷3,第421页,《太平广记》卷352。
    3《全唐诗》卷525,第6016页。
    4赵嘏:《歙州道中仆逃》,《全唐诗》卷550,第6369页。
    1范家伟:《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唐研究》第七卷,第205—228页。
    2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104页。
    3卷二九326
    4王焘:《外台秘要方序》,《全唐文》卷397,第4050页。
    1《外台秘要方》,第83—86页。
    2《千金方》,第101页。
    3萧璠:《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生命与医疗》,第290页。
    4《朝野佥载》卷3,第63页。
    1柳宗元:《唐故朝散大夫永州刺史崔公墓志》,《全唐文》卷589,第5953页。
    2萧邺:《岭南节度使韦公神道碑》,《全唐文》卷764,第7945页。
    3《全唐诗》卷398,第4465页。
    4《全唐诗》卷206,第2144页。
    5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全唐诗》卷617,第7111页。
    6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第271页。
    7崔龟从:《宣州昭亭山梓华君神祠记》,《全唐文》卷729,第7514、5页。
    8杜牧:《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启》,《全唐文》卷753,第7803-7805页。
    9《北梦琐言》卷10,,第214—215页。
    1沈亚之:《表医者郭常》,《全唐文》卷738,第7624页。
    2《全唐诗》卷718,第8248页。
    3陆龟蒙:《自怜赋(并序)》,《全唐文》卷800,第8393页。
    4王焘:《外台秘要方序》,《全唐文》卷397,第4050页。
    5杨元操:《集注难经序》,《全唐文》卷901,第9401、2页。
    6《全唐文》卷180,第1832页。
    7王焘:《外台秘要方序》,《全唐文》卷397,第4050页。
    1《全唐诗》卷37,第481页。
    2《千金方》,第142、144页。
    3《全唐诗》卷193,第1993页。
    4《全唐诗》卷198,第2026页。
    5《全唐文》卷755,第7833页。
    6《食疗本草》卷中,第74页。
    7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全唐诗》卷261,第2906页。
    8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全唐诗》卷225,第2429页。
    9《武陵书怀五十韵》。
    1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第119页。
    2刘禹锡《传信方述》,《全唐文》卷607,第6137页。
    3冯汉镛集释:《传信方集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第33页。
    4刘禹锡《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书》,《全唐文》604,第6100页。
    1韩愈:《答侯继书》,《全唐文》卷552,第5586页。
    2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版,第809页。
    3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68—435页。
    4《新修本草》卷12,第299页。
    5《全唐诗》卷220,第2323页。
    6《唐国史补》卷中,第181页。
    7《全唐诗》卷451,第5101页;卷452,。
    1柳宗元:《连山郡复乳穴记》,《全唐文》卷581,第5865页。
    2柳宗元:《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全唐文》卷574,第5804页。
    1《酉阳杂俎》,第174页。
    2杜甫:《远游》,《全唐诗》卷227,第2454页;《高楠》,卷,226,第2441页;《绝句四首》,卷228,第2487页。
    3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药圃》,《全唐诗》卷239,第2684页。
    4《全唐诗》卷236,第2600页。
    5《全唐诗》卷127,第1291页。
    6《全唐诗》卷193,第1993页。
    7《全唐诗》卷278,第3157页。
    8《全唐诗》卷359,第4053页。
    9《全唐诗》卷179,第1822页。
    1《唐新修本草》以“枲耳实”归之为草部中品,记述略同。
    2《全唐诗》卷213,第2222页。
    3皇甫冉:《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全唐诗》卷250,第2826页。
    4《全唐文》卷583,第5887页。
    5《新修本草》卷12,第299页。
    6《全唐文》卷322,第3264页。
    7元稹:《予病瘴乐天寄通中散、碧腴垂云膏仍题四韵以慰远怀开坼之间因有酬答》,《全唐诗》卷412,第4572页;白居易《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全唐诗》卷440,第4902页。
    1《全唐诗》卷386,第4353页。
    2《新修本草》卷6,第170页
    3《全唐诗》卷677,第7762页。
    4杜甫:《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一作云安严明府)》,《全唐诗》卷221,第2332页。
    5《全唐诗》卷515,第5894页。
    6《全唐诗》卷193,第1990页。
    7《新修本草》卷6,第153页
    8元稹:《虫豸诗七篇并序》,《全唐诗》卷399,第4471页。
    9《朝野佥载》卷1,第5页。
    1白居易:《禽虫十二章》,《全唐诗》卷460,第5245页。
    2《新修本草》卷10,第256页
    3《全唐诗》卷494,第5586页。
    4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全唐文》卷573,第5794、5795页。
    5同上。
    1同上。
    2《齐齐民要术译注》卷10,第743、760页。
    3《传信方集释》,第13页。
    4《全唐文》卷353,第3950页。
    5《全唐文》卷353,第3948页。
    1《全唐文》卷353,第3950页。
    2《新修本草》卷八,第225页。
    3《全唐文》卷353,第3951页。
    4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全唐诗》卷406,第4524页。
    5《本草经集注》,第380页。
    6《全唐诗》卷353,第3951页。
    7《新修本草》卷六,第152页。
    1《全唐文》卷677,第6916页。
    2范家伟:《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唐研究》第七卷,第223—225页。
    3《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3,第265页。
    4《全唐诗》卷342,第3835页。
    1《北梦琐言》卷10,第216、7页。
    2《全唐文》卷382,第3876页。
    1褚遂良:《潭府帖》,《全唐文》卷149,第1524页。
    2刘禹锡:《楚望赋(并序)》,《全唐文》卷599,第6057页。
    3白居易:《西楼》,《全唐诗》卷439,第4886页。
    4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全唐诗》卷653。
    5张子容:《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全唐诗》卷116,第1176页。
    6《全唐文》卷433,第4418页;卷453,第4629页。
    1《隋书》卷26《地理志下》。
    2王昌龄:《出郴(一作柳)山口至叠(一作垒)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全唐诗》卷140,第1424页。
    3韩愈:《送廖道士序》,《全唐文》第555卷,第5619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4。
    5《全唐文》卷316,第3206页;卷316,第3207页;卷552,第5593页;卷606,第6120页;卷686,第7026页;卷694,第7125页。
    1颜真卿:《江外帖》,《忠义堂帖续刻》,《唐文拾遗》卷19,第10580页;李直方:《白蘋亭记》,《全唐文》卷618,第6244页。
    2可参于赓哲:《疾病、卑湿与中古族群边界》,《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3舒元舆:《鄂政记》,《全唐文》卷727,第7493页。
    4元稹:《后湖》,《全唐诗》卷398,第4464页。
    5沈成福:《议移睦州治所疏略》,《全唐文》卷200,第2027页。
    6《元和郡县图志》卷25《江南道一》,第607页。
    7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4卷《中国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7页。
    8(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页。
    1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隋书》卷41《高熲传》。
    3元稹:《茅舍》,《全唐诗》卷398,第4466页。
    4《全唐诗》卷434,第4799页。
    5《全唐诗》卷82,第883页。
    6房千里:《庐陵所居竹室记》,《全唐文》卷760,第7902页。
    1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全唐诗》卷362,第4087页。
    2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全唐诗》卷405,第4521页。
    3柳宗元:《茅檐下始栽竹》,《全唐诗》卷353,第3950页。
    4刘禹锡:《采菱行》,《全唐诗》卷356,第4007页;《淮阴行五首》,《全唐诗》卷364,第4104页。
    5《全唐文》卷599,第6057页。
    6元稹:《后湖》,《全唐诗》卷398,第4464页。
    7《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卷462,第5260页。
    8《全唐诗》卷525,第6014页。一作张籍诗
    9《全唐诗》卷438,第4876页;卷556,第6646页。
    10陆龟蒙:《田舍赋》,《全唐诗》卷800,第8394页。
    1柳宗元:《逐毕方文(并序)》,《全唐文》卷583,第5886页。
    2《全唐诗》卷355,第3978页。
    3《全唐诗》卷398,第4466页。
    4《艺文类聚》卷81《药香草部上》。
    5杜牧:《唐故江西观察使武阳公韦公遗爱碑》,《全唐文》卷754,第7821、7822页。
    6张谓:《长沙失火后戏题莲花寺》,《全唐诗》卷197,第2022页。
    7权德舆:《太中大夫守国子祭酒颍川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赠户部尚书韩公行状》,《全唐文》卷507,第5157页。
    8《全唐文》卷226,第2288页;卷429,第4371页;卷496,第5053页;卷507,第5157页;卷562,
    1杜甫:《五盘》,《全唐诗》卷280,第2300页。
    2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5—177页。
    3《全唐诗》卷144,第1460页。
    1元稹:《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全唐诗》卷416,第4593页。
    2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全唐文》卷653。
    3元稹:《虫豸诗七篇并序》,《全唐诗》卷399,第4471页。
    1杜甫:《雨二首》,《全唐诗》卷221,第2345页。
    2杜甫:《赠李十五丈别》,《全唐诗》卷221,第2340页。
    3《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编审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第15页。
    4李昭和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张肖马:《古蜀文化的瑰宝——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文史杂志》1987年第5期。
    5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畬田与畬田民族的历史走向》,《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日)大泽正昭,亿里译:论唐宋时代的烧田(畲田)农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周尚兵:《唐代南方畲田耕作技术的再考察》,《农业考古》2006年第1期。
    1元稹:《告畲竹山神文》,《全唐文》卷655,第6667页。
    2刘禹锡:《莫猺(一作傜)歌》,《全唐诗》卷354,第3962页。
    3《全唐诗》卷144,第1460页。
    4岑参:《早上五盘岭》,《全唐诗》卷198,第2046页。
    5《全唐诗》卷382,第4288页。
    1.(春秋)程俊英、蒋见元注:《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
    2.(战国)屈原,洪兴祖补注:《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3.(战国秦)吕不韦,王利器著:《吕氏春秋注疏》,巴蜀书社2002年。
    4.(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5.(汉)崔寔,缪启愉辑释:《四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
    6.(汉)氾胜之,万国鼎辑释:《氾胜之书辑释》,中华书局1957年。
    7.(汉)桓宽,王利器校注:《盐铁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8.(汉)刘安,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9.(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
    10.(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11.(汉)王充,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
    12.(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13.(三国)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华书局1985年。
    14.(晋)常璩,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15.(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
    16.(晋)葛洪,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7.(晋)葛洪,王明著:《抱扑子内篇校释》(增订本),中华书局1985年。
    18.(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中华书局1985年。
    19.(晋)张华,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
    20.(北魏)贾思勰,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21.(北魏)贾思勰,缪启愉译注:《齐民要术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2.(北魏)郦道元,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23.(北魏)杨衒之,杨勇校笺:《洛阳伽蓝记校笺》,中华书局2006年。
    24.(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25.(南朝宋)戴凯之:《竹谱》,中华书局1985年。
    2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27.(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
    28.(南朝宋齐间)陈延之,高文柱辑校:《小品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
    29.(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30.(南朝梁)陶弘景,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31.(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
    32.(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33.(南朝梁)宗懔,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34.(隋)巢元方,南京中医学院校释:《诸病源候论校释》,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
    35.(隋)虞世南:《北堂书钞》,中国书店1989年。
    36.(唐)白居易,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7.(唐)岑参,陈铁民等校注:《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38.(唐)长孙无忌等,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39.(唐)陈藏器,尚志钧辑释:《〈本草拾遗〉辑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0.(唐)陈子昂:《陈子昂集》,中华书局1960年。
    41.(唐)戴叔伦,蒋寅校注:《戴叔伦诗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42.(唐)杜甫,仇占鳌注:《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
    43.(唐)杜牧,吴在庆撰:《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
    44.(唐)杜佑,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
    45.(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5年。
    46.(唐)段公路纂,崔龟图注:《北户录》,中华书局1985年。
    47.(唐)樊绰,赵吕甫校释:《云南志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48.(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49.(唐)封演,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中华书局1958年。
    50.(唐)高适,刘开扬著:《高适诗集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81年。
    51.(唐)韩愈,马通伯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52.(唐)韩愈,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53.(唐)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
    54.(唐)李白,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
    55.(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
    56.(唐)李吉甫,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57.(唐)李商隐,叶葱奇疏注:《李商隐诗集疏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58.(唐)李绅,卢燕平校注:《李绅集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
    59.(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
    60.(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61.(唐)李益,范之麟注:《李益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62.(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3.(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
    64.(唐)刘长卿,杨世明校注:《刘长卿集编年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65.(唐)刘禹锡,冯汉镛集释:《传信方集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
    66.(唐)刘恂:《岭表录异》,中华书局1985年。
    67.(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
    68.(唐)陆羽,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69.(唐)陆贽,王素点校:《陆贽集》,中华书局2004年。
    70.(唐)罗隐,壅文华辑校:《罗隐集》,中华书局1983年。
    71.(唐)骆宾王,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72.(唐)马戴,杨军等注:《马戴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73.(唐)孟郊,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74.(唐)孟诜,张鼎增补,尚志钧辑校:《食疗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75.(唐)欧阳询,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76.(唐)皮日休,萧涤非等整理:《皮子文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77.(唐)钱起,王定璋校注:《钱起诗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78.(唐)戎昱,臧维熙注:《戎昱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9.(唐)沈佺期、宋之问,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
    80.(唐)苏敬等,尚志钧辑校:《新修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81.(唐)孙思邈,李景荣等校释:《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82.(唐)王冰撰注,鲁兆麟主校:《皇帝内经素问》,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83.(唐)王昌龄,胡问涛等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
    84.(唐)王谠,周勋初校证:《唐语林》,中华书局1987年。
    85.(唐)王焘,高文铸校注:《外台秘要方》,华夏出版社1993年。
    86.(唐)王建,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
    87.(唐)王维,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88.(唐)韦应物,孙望编著:《韦应物诗集系年校笺》,中华书局2002年。
    89.(唐)韦庄,聂安福笺注:《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90.(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91.(唐)项斯,徐光大校注:《项斯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92.(唐)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93.(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
    94.(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
    95.(唐)元稹,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
    96.(唐)张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
    97.(唐)张继,周义敢注:《张继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8.(唐)张九龄,熊飞校注:《张九龄集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
    99.(唐)张说,《张燕公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0.(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
    101.(唐)郑谷,严寿澄等笺注:《郑谷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102.(五代)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03.(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
    104.(宋)乐史,王文楚等点校:《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
    105.(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
    106.(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0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08.(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
    109.(宋)孙光宪,林艾园校点:《北梦琐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0.(宋)唐慎微,尚志钧等校点:《证类本草》,华夏出版社1993年。
    11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12.(宋)周去非,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中华书局1999年。
    113.(宋)祝穆、祝洙:《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4.(元)辛文房,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90年。
    115.(明)李时珍,刘衡如等校注:《本草纲目》,华夏出版社2008年。
    116.(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
    117.(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11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119.(清)严可均辑,任雪芳审定:《全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0.(清)严可均辑,何宛屏等审订:《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1.(清)严可均辑,冯瑞升审订:《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
    122.(清)张志聪集注,方春阳等点校:《黄帝内经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12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
    124.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中华书局1963年。
    2.卞孝萱:《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
    3.陈克明:《韩愈年谱及诗文系年》,巴蜀书社1999年。
    4.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7.程千帆:《文论十笺》,黑龙江出版社1983年。
    8.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9.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中华书局2006年。
    10.范家伟:《六朝隋唐医学的传承与整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范行准,伊广谦等整理:《中国病史新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
    12.范行准:《中国医学史略》,中医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4.甘怀真编:《东亚历史上的天下与中国概念》,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
    15.葛剑雄主编冻国栋著:《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顾立诚:《走向南方——唐宋之际自北向南的移民与其影响》,(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2004年
    17.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
    18.何业恒:《中国珍稀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的历史变迁》,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9.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0.黄玫茵:《唐代江西地区开发研究》,(台湾)国立台湾大学文史丛刊1996年。
    21.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中华书局2009年。
    22.江绍原:《中国古代之旅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
    23.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中华书局2008年。
    24.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25.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26.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农业出版社1990年。
    27.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李建民主编:《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生命与医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29.李敬洵:《唐代四川经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30.李孝聪主编:《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31.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
    32.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33.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
    34.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5.刘纬毅:《汉唐方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36.马强:《唐宋时期中国西部地理认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
    3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8.缪启愉、邱泽奇辑释:《汉魏六朝岭南植物“志录”辑释》,农业出版社1990年。
    39.缪启愉:《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
    40.牟发松:《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
    41.全汉升:《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46年。
    42.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1992年。
    43.施子愉:《柳宗元年谱》,湖北人民出版社1958年。
    44.四川省文史研究室:《杜甫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45.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4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年。
    47.唐长孺:《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4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的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49.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0.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三联书店2007年。
    5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2.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
    53.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中华书局2009年。
    54.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王庸:《中国地理学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第1版,1998年影印第1版。
    56.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7.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
    58.文焕然等:《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年。
    59.吴松弟:《中国移民史》(隋唐五代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60.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61.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62.尚玉昌:《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3.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64.四川植被协作组:《四川植被》,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65.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出版社1957年。
    66.闫艳:《唐诗食品词语语言与文化之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67.严耕望:《唐代交通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8.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70.游修龄:《中国稻作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7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73.张国刚:《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7年。
    74.张泽咸:《汉晋唐时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5.张荣祖:《中国动物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
    76.张伟然:《湖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77.张伟然:《湖北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8.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科学出版社1982年。
    79.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四川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80.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地学史组编:《中国古代地理学史》,科学出版社1984年。
    81.中国唐史学会、湖北省社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武汉出版社1988年。
    82.周勋初:《高适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3.周振鹤:《随无涯之旅》,三联书店1996年。
    84.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5.邹逸麟主编:《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86.《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编审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台北:博远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1.范家伟:《从医书看唐代行旅与疾病》,《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范家伟:《地理环境与疾病——论古代医学对岭南地区疾病的解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1辑。
    3.范家伟:《六朝时期人口迁移与岭南地区瘴气病》,《汉学研究》16卷1期,1998年6月。
    4.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甘怀真《唐代官人的宦游生活——以经济生活为中心》,《第二届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年。
    6.龚高法、张丕远、张瑾瑢:《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龚胜生:《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4期。
    8.何业恒:《试论华南虎在长江三角洲的绝迹》,《历史地理》第1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9.胡云薇:《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试论唐代宦游与家庭》,(台北)《台大历史学报》第41期。
    10.黄启书:《试论刘向、刘歆《洪范五行传论》之异同》,《台大中文学报》2007年第27期。
    11.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2.李荣华:《“南方本多毒,北客恒惧侵”:略论唐代文人的岭南意象》,《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5期。
    13.李昭和等:《成都十二桥商代建筑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12期。
    14.刘翠溶:《中国环境史研究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5.鲁西奇:《释“蛮”》,《文史》2008年第3期。
    16.罗新:《王化与山险——中古早期南方诸蛮历史命运之概观》,《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
    17.彭世奖:《“火耕水耨”辨析》,《中国农史》1987年第2期。
    18.谭其骧等:《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复旦学报》1982年第2期。
    19.童恩正:《中国北方与南方古代文明发展轨迹之异同》,《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0.万绍滨:《湖南植被区系和植被状况》,《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0年第1期。
    21.王建革:《唐末江南农田景观的形成》,《史林》2010年第4期。
    22.王利华:《唐宋以来江南地区的农业巫术论述》,《中国农史》1996年第4期。
    23.王利华:《中古华北的鹿类动物和生态环境》,《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4.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2期。
    25.王利华《:环境史视野下的自然物种人格化——中国古代文人与竹子的心灵交契》,《学术月刊》2010年12月。
    26.王雪玲:《两〈唐书〉所见流人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4辑。
    27.王子今:《汉晋时代的“瘴气之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辑。
    28.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9.夏炎:《试论唐代北人江南生态意象的转变——以白居易江南诗歌为中心》,《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汇编》,2007年。
    30.于赓哲:《蓄蛊之地:一项文化歧视符号的迁转流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1.余新忠:《中国疾病、医疗史探索的过去、现实与可能》,《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2.曾雄生:《唐宋时期的畲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
    33.张伟然、周鹏:《唐代南北地理分界线及相关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4月。
    34.张蜀蕙:《驯化与观看——唐、宋文人南方经验中的疾病经验与国族论述》,《东华人文学报》2005年第7期。
    35.张蜀蕙:《现实经验与文本经验的南方——柳宗元贬谪作品中的疆界空间》,《唐代文学研究》第11辑,广西:唐代文学研究编辑部2006年。
    36.张肖马:《古蜀文化的瑰宝——成都十二桥商代遗址》,《文史杂志》1987年第5期。
    37.周晴《:唐宋时期太湖南岸平原区农田水利格局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4期。
    38.周宏伟:《长江流域森林变迁的历史考察》,《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39.周源和:《珠江三角洲的成陆过程》,《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40.左鹏:《汉唐时期的瘴与瘴意象》,《唐研究》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美)J.唐纳德·休斯,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美)凯文·林奇,方益平、何晓军译:《城市的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年。
    3.(美)史徒华,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4.(美)William H. McNeil,杨玉龄译,陈建仁审订:《瘟疫与人——传染病对于人类历史的冲击》,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美)杨晓山,文韬译:《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6.(美)段义孚,周尚意、张春梅译:《逃避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7.(英)李约瑟,袁以苇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6卷《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第1分册《植物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8.(英)迈克·克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1.金发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地域观念之转变及其对政治之影响》,香港大学1988年博士论文
    2.陈雅欣:《唐诗中的岭南书写研究》,台湾:国立成功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3.廖宜方:《唐代的历史记忆》,台湾:国立台湾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4.李荣华:《环境适应与社会整合:汉唐时期南方饮食和疾病研究》,南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