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主体间性视野中的文学价值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文学的生存状况变得不容乐观。破解文学生死之谜的钥匙在于文学价值理论,对文学生死存亡的追问实质上是对文学独特价值的重新思索和发现。文学价值观的确立与文学本体论息息相关,文学本体观念的更新带动文学价值观的变化。文学是什么?文学的独特价值何在?对此问题的解决也就意味着为文学存在寻找到了合理性的依据。
     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价值论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其中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将哲学价值论研究的模式之一,主体——客体模式,作为文学价值的理论基础。这种文学价值观坚持了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忽视了文学价值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将社会生活和文学作品视为纯然的客体,将文学价值视为一种自然属性。在对西方价值理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溯源之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文学价值的研究不能在古典的形而上学的思路中进行,也不能在主客二分的近代客体主义的认识论的框架中进行。
     主体间性理论作为对传统形而上学反思的重要成果,为重新理解文学和文学价值提供了契机。在主体间性的哲学视野中,文学的本体观念转化为一种对话理论,文学是人借助于语言性的文本所进行的对话交流活动,在这种交流进程中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并进而通过理解他人而理解自身。在这种本体观念的制约下,“文学价值”便是一个标志着在文学活动中诸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对话交流、理解的丰富性的范畴。文学的接受环节应当成为文学价值研究的重点。
     文学价值具有多种形态,认知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其主要形态。文学的认知价值是对文学中知识生成的特殊方式的揭示:文学的道德价值体现在:在文学的场域中,文学道德内容引发各主体围绕道德话题而进行对话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将对已存的道德规范进行重新审视,其结果将更新读者视域中个人化的道德观,并可能影响社会宏观的道德风气;主体间性视野中,文学的美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属性、超越性的本体,而是一种在文学文本与读者相互激发作用的交流过程中实现的主体意识的自由愉悦、自我理解和反思的状态;读者对这种状态的体验实现过程即为审美的过程;文学的审美价值即文学自身的规定性所预设的带给读者这种体验的可能性。
     文学的独特价值将在宏观的文化生态环境中显示出强烈的个性。
In the plural situation of culture, the subsistence status of literature is becoming pessimistic. The key to explain the question of literary destiny is the theory on literary value. The question of literary destiny substantially is re-thinking about the unique value of literature. The idea of literary value has a closely correlation with the ontological idea of literature and the renovation of the latter will drive the change of the idea of literary value. What is literature and what is the unique value of literature? The resolution of these questions predicate the rational foundation of literature.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on the theory of literary value have got great achievement from the "New Epoch" but there is some mistake in this research . It is the most mistake that the mode of subject-object, one of modes of axiology in philosophy, is looked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literary value. This idea of literary value insists on metaphysics and it neglects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researchful object of literacy axiology, looking societal life and production as pure objects, looking literary value as an natural property. After briefly trace to the source of west axiology, we can educe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research about literary value could not be progressed not only in classical metaphysics but also in latter-day objectism dualism epistemology.
    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important production reacquainted traditional metaphysics, provide a chance for us to reunderstand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value. In the view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idea of literature turn into a dialogic theory. Literature is a dialogic communion that people recur to lingual texts to maintain, and in this communion the inter-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is realized and then understand themselves by understanding others. In this ideal condition, literary value is an abstract category that indicate the richness of communion and understand between subjects which take place in literary action. The acceptance of literature should be the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about literary value.
    Literary value is composed of manifold conformations and the cognitive value, the morality value and the aesthetics value are the mostly conformation of literary value. The cognitive value is the exposure to the especial inborn manner of knowledge in literature. The embodiment of the morality value of literature is that: in the literary action, the moral content lead to communion about moral topic which tack place between subjects and the result of this communion will update the individual ideal of morality of readers and then maybe influence the maeroscopical moral ethos in society. In the view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literary beauty is not a sort of entitative ontological property but a subjective recognizant state that is free, self-understand and re-thinking, and this state is realized in the communal course consisting in inter-inspire between literary text and reader. Reader's experience to this state is aesthetic judgement and the aesthetics value is the probability that is prefigured by literary essence which can provide reader with this experience.
    Literary particular value will display strong individuality in maeroscopical culture entironment.
引文
[1] 曹丕:《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版,第61页
    [2]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主体性论争集》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红旗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3页
    [3] 林兴宅:《我们时代的文学理论》,《读书》1987年第一期
    [4] 《文艺争鸣》1988年第一期
    [5] 朱立元:《文学价值是作品对读者的审美效应关系》,1988年9月15日《文艺报》
    [6] 程麻:《文学价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11页
    [7] 黄海澄:《艺术价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8] 冯宪光:《在争鸣中建设新的文学价值论》,1992年9月12日《文艺报》
    [9] 敏泽:《关于文学的价值观问题》,1992年11月7曰《文艺报》
    [10] 朱立元:《文学价值是作品对读者的审美效应关系》,1988年9月15日《文艺报》
    [11] 纪众:《文学价值论》,《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12] 邵伯周:《“文学价值论”应该有哪些内涵》,1992年8月8日《文艺报》
    [13] 余忠荣:《价值阐释与文学价值论》,1993年2月27日《文艺报》
    [14] 冯宪光:《文学价值的根本来源》,1991年12月28日《文艺报》
    [15] 纪众:《文学价值、价值来源于价值规定性》,1992年8月15日《文艺报》
    [16] 曹毓生:《文学价值来源与审美创造力》,1992念12月5日《文艺报》
    [17] 何西来:《论文学功能的多元系统》,1991年第4期《学术论丛》
    [18] 曲本陆:《文学价值结构及其功能系统》,1994年第6期《社会科学战线》
    [19] 姚文放:《在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地带上》,《学术论坛》1992年第2期
    [20] 姚文放:《文学价值的功能及其实现》,《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21] 姚文放:《在文艺价值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中介地带上》,《学术论坛》1992年第2期
    [22] 1999年6月24日《文艺报》
    [23] 陆贵山:《铁肩担道义—文艺工作者的精神价值取向》,1999年6月24日《文艺报》
    [24] 李德顺:《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第13页
    [25] 王玉棵:《近几年中国价值哲学研究情况简介》,《价值与发展》王玉棵、(日)岩崎允胤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507—508页
    [26] 董学文主编:《文艺学当代形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314页
    [27] 李春青:《文学价值学引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23页
    [28] 程麻:《文学价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4月版,第7—8页
    [29] 赖金良:《论人道价值》,《价值与发展》,王玉樑、(日)岩崎允胤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8页
    [30] 邬锟:《天道价值与人道价值》,《价值与发展》,王玉樑、[日] 岩崎允胤主编,陕
    
    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87页
    [31] 周树智:《历史价值论》,《价值与发展》,王玉樑、(日)岩崎允胤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58页
    [32]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5月版,第138页
    [33] 培根:《新工具》,《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8页
    [34] 休谟:《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08—510页
    [35]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版,第927页
    [36] 恩格斯:《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选集》第四卷,第232页
    [37]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选集》第一卷,第18页
    [38]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选集》第一卷,第25页
    [39]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选集》第一卷,第35页
    [4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选集》第二卷,第87页
    [41]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第30页
    [4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选集》第二卷,第87页
    [43]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选集》第一卷,第18页
    [44]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第25页
    [45] 贺善侃:《实践主体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60页
    [46]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第34页
    [47]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选集》第二卷,第123页
    [48] 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逻辑经验主义》洪谦主编,商务印书馆,1989年2月版,第13—14页
    [49] 胡塞尔:《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倪梁康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6页
    [50]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第30页
    [51] 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选集》第一卷,第31页
    [52]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附录》,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60页
    [53] 李泽厚:《华夏美学》,《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0页
    [54] 钱中文:《文学发展论》(修订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第26页
    [55]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选集》第二卷,第113页
    [56]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第17页
    [57] 董学文:《马克思与美学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
    [5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选集》第一卷,第18页
    [5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集》第四十二卷,第96页
    [60]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4页
    
    
    [6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5页
    [6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集》第四十二卷,第91页
    [6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5页
    [6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全集》第四十二卷,第125页
    [65] 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66]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47页
    [67]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32页
    [68] 转引自李咏吟:《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9] 转引自《文学解释学》金元浦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56—157页
    [70]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71] 恩格斯:《给哈克奈斯的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讲》本书编写组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305页
    [72] 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编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3页
    [73] 托多洛夫:《批评的批评》,王东亮 王晨阳译,三联书店,1988年6月版第134页
    [74]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42页
    [75]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40页
    [76]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10页
    [77]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11页
    [78]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12页
    [79]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13页
    [80]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第124页
    [81]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12页
    [82] 金元浦:《文学解释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115页
    [83] 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10月版,第10—12页
    [84] 伊瑟尔:《阅读活动》,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第220页
    [85] 伊瑟尔:《阅读活动》,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第19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26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
    2.《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2月版
    4.《哲学史教程》(下)(德)文德尔班著,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版
    5.《欧洲哲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6.《生活世界现象学》(德)埃德蒙德·胡塞尔著,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6月版
    7.《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德] 胡塞尔著 倪梁康 译 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著,洪汉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9.《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商务印书馆,1961年5月版
    10.《逻辑经验主义》洪谦 主编,商务印书馆,1989年2月版
    11.《主体性的黄昏》(美)弗莱德·R·多尔迈著,万俊人、朱国钧、吴海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12.《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13.《人性论》(下册)休谟著,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人论》卡西尔著,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5.《原始思维·附录》列维—布留尔著,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6.《西方哲学筒史》赵敦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价值论》李德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9月版
    18.《西方价值哲学思想简史》张书琛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9月版
    19.《价值与发展》王玉棵、(日)岩崎允胤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版
    20.《事实与价值》孙伟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1.《实践主体论》贺善侃著,学林出版社,2001年9月版
    2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讲》本书编写组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版
    23.《美学》(第一卷)黑格尔 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2版
    24.《解释的有效性》赫施著,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年12月版
    25.《批评的批评》托多洛夫著,王东亮 王晨阳译,三联书店,1988年6月版
    26.《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德)汉斯·罗伯特·耀斯著,顾建光、顾静宇、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27.《美学与哲学》(法)米盖尔·杜夫海纳 著 孙非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5月版
    
    
    28.《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 (德] 沃尔夫冈·伊瑟尔 著,金元浦、周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7月第一版
    29.《艺术社会学》阿诺德·豪泽尔著,居延安 编译,学林出版社,1987年8月版
    30.《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波] 罗曼·英加登著,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31.《巴赫金文论选》(俄)M·巴赫金著,佟景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
    32.《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版
    33.《文学解释学》金元浦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
    34.《艺术本体论》王岳川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3月版
    35.《人文精神寻思录》王晓明编,文汇出版社,1996年2月版
    36.《文学主体性论争集》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红旗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37.《美学三书》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38.《文学发展论》(修订本)钱中文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9.《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第2版
    40.《马克思与美学问题》董学文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41.《文艺学当代形态论》董学文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2.《中国当代文艺思潮》陆贵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文学价值论》程麻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4月版
    44.《艺术价值论》黄海澄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45.《文学价值学引论》李春青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46.《文学价值论》敏泽、党圣元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