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法治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任何一个国家必须要采取一定的组织架构对国家权力进行分配来实现国家统治,包括国家权力的横向分配和纵向分配。横向分配就是传统的三权分立,即权力在各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而权力的纵向分配则是国家结构形式问题,即权力在各层级政府间(尤其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划分)的配置。分权是宪政国家的必然要求,传统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横向分权,纵向分权历来颇受冷落。因此,处理好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必然推动国家宪政建设。
     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是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前提。我国几次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都没有实现预期目的,主要是因为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归根结底是由于我们国家宪政文化的缺失,缺乏必要的分权文化和监督意识,使得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处于不稳定状态,权力浮动于中央与地方之间。当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发生纠纷后,也缺乏相应的中立的、权威的机构来解决纠纷。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只是依靠中央的单方意志而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并通过设置中央与地方关系委员会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限纠纷,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从而推动中央与地方关系朝着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宪政基础以及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基本原则。民主政治理论与分权制衡理论,作为宪政的两大基本内容,为我们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提供了宪政基础。而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划分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本文总结了相应的几个划分原则。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规范分析。首先从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分析为入口,尽管政治体制不同,但对于权力的制约或者纵向权力的配置依旧有相应的经验借鉴。本部分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国家单一制与联邦制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进行规范分析,借鉴西方国家如何划分对国家权力进行纵向划分以及在实践中如何保障和发展中央与地方权力之间的界限;其次,主要从我们国家现行宪法文本以及《立法法》出发来分析我们国家现行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通过对法律文本的分析,发现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为完善我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提供基础。
     第三部分主要是实现中央与地方法治化的架构。首先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法制化。这是前提,我们现行中央与地方权力纠纷的解决主要单靠中央单方面意志,从而导致中央与地方关系之间的不稳定。因此,必须要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制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才能保障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稳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其次,通过设置独立的中央地方关系委员会来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纠纷,从而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从法制化向法治化的方向发展。
To realize national government, any country must take a certain degree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n the allocation of state power, including vertical allocation and the horizontal one. The horizontal separation of powers is that the traditional separation of power, which refer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between government apartments; while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of powers is about how to organize the state, which means how to distribute the power between different lever government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Separation of powers, nowadays, is necessary demand to a constitutionalism country; however, traditional theory pays more attentions to the horizontal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vertical separation of powers has always been neglected. Therefore, successful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power will promote national co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Successfully handl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power is premise of realizing the leg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he reform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in our country many times fail to success mainly due to the division of power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lack institution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due to the absence of constitu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supervision of cultural awareness. This leads to power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in an unbalanced and unstable state, and power always float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hen coming to the disputes of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there are no corresponding neutral, authoritative body to resolve those disputes, and which results in the central and local power relations only relies on the unilateral will of the central authorities with an unstable state. Enhance, enacting Central and Local relationship Act to divide clearly power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establish Central and Local Relationship Commission to resolve the dispute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alizing and leg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to achieve, and finally promo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the direction toward the rule of law.
     The thesis includes three chapters: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 the theories basis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it will focus on the constitutional basis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As the two basic elements of constitutionalism, democracy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separation of power provide two constitutionalism basis for the division of power.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s some principles of division of power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authorities must follow.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ormative analysis of 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Firstly, despite the political system is different, but the constraints of power, or vertical configuration of power is still a corresponding experience, so we can learn experience from the West countries'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This section focus on analyzing the western countries, mainly through a single system and the federal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regulate the division of powers analysis, to learn how to the western countries conduct a longitudinal division of the state power as well as in practice, how to protect and develop boundarie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authority. Secondly, mainly learning from the current text of the Constitution of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Legislation Law of our countr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division of power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and found out flaws and shortcom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legal texts, in order to improve China'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ivision of powers.
     Third chapter mainly talks about the legal framework of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Firstly, enacting Central and Local relationship Act is the premise of leg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Because our exis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relies on central government unilaterally has been the main cause of instabi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gul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by law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stabi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an independent central-local relation Commission to resolve the disputes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and finally lega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authorities.
引文
1.[美]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3.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封丽霞著:《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7.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8.熊文钊著:《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载《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10.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88年版;
    12.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任进著:《当代中外地方制度比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14.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蔡定剑著:《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6.何华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8.[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
    19。联书店1999年版;
    20.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张金鉴著:《行政学典范》,台北行政学会1979年版;
    22.辛向阳著:《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3.[美]阿奇博尔德·考克斯著:《法院与宪法》,田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5.王焱主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版;
    26.[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7.许崇力著:《宪法与法治国家行政》,元照出版社1999年版;
    28.林谷蓉著:《中央与地方权限冲突》,五图图书出版社公司2005年;
    29.罗孟浩著:《各国政府》,中正书局1975年;
    30.董礼胜:《欧盟成员中央与地方关系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1.郭殊:《论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司法调节功能——以美国联邦司法判例为线索》,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5期
    32.唐建强:《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监督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3.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载《学术论坛》,1999年第7期
    34.邵春霞、彭勃:《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载《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5期
    35.张千帆:《流浪乞讨与管制——从贫困救助看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界定》,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36.刘小兵:《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思考》,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
    37.刘海波:《利益结构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8.张艳:《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困境与出路》,载《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8年第7期。
    39.戴激涛:《论中央与地方争议的解决机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40.吕成:《协商民主——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重构的路径选择》,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41.任进、李军、薛波:《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解决机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42.刘俊海:《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43.高树勇:《论中央与地方行政权限争议的解决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1[美]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10页。
    2[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2页。
    3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4封丽霞著:《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5[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6[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6页。
    7[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8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9熊文钊著:《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宪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10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载《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75页。
    11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页。
    12参见陈新民著:《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191页。
    14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18页。
    20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21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7页。
    22请参见任进著:《当代中外地方制度比较》,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84-85页。
    23王名扬著:《法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24参见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5页。
    25唐建强:《法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监督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29蔡定剑著:《宪法精解》,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30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载《学术论坛》,1999年第7期。
    31参见陈端洪:《中央地方关系中的民主集中制》,载《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10月13-14日。
    32[英]科恩著:《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33参见何华辉主编:《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34[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7页。
    35参见陈端洪:《中央地方关系中的民主集中制》,载《中国-瑞士“权力的纵向配置与地方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10月13-14日。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6页。
    37邵春霞、彭勃:《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载《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5期。
    38金太军:《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现状及对策》,载《学术论坛》,1999年第7期。
    40封丽霞著:《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页。
    41封丽霞著:《中央与地方立法关系法治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4页。
    42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63页。
    43《立法法》第90条规定了有权提出立法审查的主体: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
    44[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2页。
    4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页。
    46张千帆:《流浪乞讨与管制——从贫困救助看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界定》,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7[美]汉密尔顿顷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3页。
    48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36页。
    49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3页。
    50[美]汉密尔顿等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2页。
    51张千帆:《流浪乞讨与管制——从贫困救助看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界定》,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52转引自张金鉴著:《行政学典范》,台北行政学会1979年,第247页。
    53辛向阳著:《百年博弈——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100年》,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54张千帆著:《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55[美]阿奇博尔德·考克斯著:《法院与宪法》,田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56[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81页。
    57童之伟著:《法权与宪政》,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9页。
    58刘小兵:《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律思考》,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2期。
    59熊文钊著:《大国地方——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宪政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60王焱主编:《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页。
    61张千帆:《流浪乞讨与管制——从贫困救助看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界定》,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2张千帆:《流浪乞讨与管制——从贫困救助看中央与地方权限的界定》,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63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上册·美国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216页。
    64刘海波:《利益结构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5张艳:《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困境与出路》,载《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哲学版),2008年第7期。
    66健君:《地方财政之殇》,《瞭望》文章。http://bbs.jkbaba.com/viewthread.php?tid=32008。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1月8日。
    67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xinwen/201003/t20100316_276816.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0年3月18日。
    68刘海波:《利益结构视角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69[美]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13页。
    70[美]道格拉斯·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
    71参见戴激涛:《论中央与地方争议的解决机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月。
    72吕成:《协商民主——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重构的路径选择》,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73参见郑爱林:《破除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个理论争论》,载《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举办,2009年12月12日。
    74 SEC v.Sloan,436 US.103,188(1978).
    75参见刘俊海:《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载《法学研究》,2004年第5期。
    76任进、李军、薛波:《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解决机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7高树勇:《论中央与地方行政权限争议的解决机制》,载《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
    78参见《日本地方自治法》第251条、第252条。
    79任进、李军、薛波:《论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法律解决机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