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批判理论的承认正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哲学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度追问、历史反思与批判性改造。法兰克福学派所倡导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当代社会政治理论研究的重要范式,其根本目的就是问诊社会现实,探寻人类未来的生活图景及实现途径。在当代,霍耐特——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三代领袖人物,承担起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重担,他致力于复兴承认模型,并以此为基点发展多元正义理论。他与美国著名的批判理论代表南茜·弗雷泽围绕承认展开了争论。这场跨越大陆和语言界限的哲学对话,已经影响到众多思潮的发展,并渗透到了哲学、政治、法律和社会等领域。为我们推进当前社会中的冲突和不公正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思想素材和资源,并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重要、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霍耐特和弗雷泽在资本主义话语背景下,透视当下的各种社会冲突和斗争,从承认和再分配的争论中,建构起跨越了学科分类、语言界限和地域局限的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规范的理论框架。他们的争论是以“承认”范畴为核心,以“再分配——承认”为主线,对当代社会中的不公正问题进行探索,力图构建一种新的正义范式。因此我们又将这种正义理论称之为“承认正义”,从而将其与其他的正义理论相区别开来。关于承认正义的讨论从最初仅在霍耐特与弗雷泽两人之间展开,后来裹挟了众多的批判理论家和学者。争论的重点从“再分配——承认”逐步扩展到关于弗雷泽理论的哲学基础上来。如何看待他们二者之间的冲突和分歧?站在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立场上,这场争论对我国制度建设和正义构建有何启示?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系统地考察了两位思想家的争论及其意义。首先,在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及当下政治生活的考量基础之上,对承认正义的历史话语背景进行了解析,阐述了承认正义的理论逻辑和时代特色。其次,结合两位思想家的学术文本,尤其关注《再分配,还是承认?》,开始对霍耐特的承认正义理论范式的分析,对霍耐特多元正义思想的理论基础、理论原则、理论核心也作了深入阐发。第三,阐述了弗雷泽以单一文化意义上的“承认”概念出发,提出“参与平等”的规范化核心范畴,从而构建了经济、文化、政治的三维正义图景。形成与霍耐特完全不同的逐步深入的社会正义理论。第四,分析了霍耐特和弗雷泽正义理论各自的优劣,描绘出他们之间交锋的状况和焦点问题,以及对其融合的可能性加以系统阐述,这也是文章的难点所在。第五,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对承认正义理论的贡献和得失进行了深入分析品评。我择要论述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对正义图景的实践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我们力图将以上各个不同角度汇聚于承认正义的政治哲学研究,以将其思想引入我国的话语背景,以期对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所启迪。
     本文是一种文本解读但却是以思想史的形式展现出来,文章以两位思想家的主要著作的解读为依托,详细地再现了学者们对承认正义的论争局面,力图挖掘他们的核心焦点和哲学传统。另外,本文还对霍耐特和弗雷泽的正义思想进行比较,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与他们二者正义思想进行比较,力求把握当代批判理论的发展方向;另外,以马克思主义正义思想为立场、出发点和坐标系,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从各种思想理论中获得批判与相应的资源中获取养分,提出适合我国制度建设和正义构想的意见,更有效地推进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
Philosophy is always deeply questioning, historically reflecting and critically renovating social life in its unique way. The social critical theory advocated by The Frankfurt School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paradigm of contemporary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ts purpose is looking for human desire and way to a better life by the critical diagnosis of social reality. In the contemporary, Alex·Honneth who is the third generation leader of The German Frankfurt school undertakes the Frankfurt school's critical mission. He is committed to the revival of the theory of recognition and expands the pluralism justice theory on recognition as basis point. He debated the question of recognition with Nancy·Fraser who is a famous critical theo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philosophical dialogue across continents and language boundaries, has become important in the field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Marxism and The New Left, which affect the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philosophy、political legal and other fields. This conversation provides reference resources to advance the social problem of conflict and unfair in the theory.
     Honneth and Fraser broke through limit of area and language, they treated recognition and redistribution as the core focus of debate and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conflict and struggle trying to build up the theory of capitalism "generality" standard framework which is beyond the discipline division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 argument regards the category of "recognition" as the core with looking "redistribution-recognition" as the main line. Honneth and Fraser study the unfair problem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onstruct a new paradigm of justice. So we call this justice theory as "recognition justice" theory.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cognition justice originated from Honneth and Fraser, then the discussion swept the numerous critical theorists and scholars. Their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spread gradually from "redistribution--recognition" to the philosophical base of the theories of Fraser's theory. How to treat the theore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of them? And what are inspir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debate for us to reflect on the connotation of justice norms and to examine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The serie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s are worthy of our further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There are five parts in this dissertation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two thinkers debate and its significance. First of all, on considering practical problems and the present political life we analyz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recognition justice, and elaborate theory logic and time characteristics of recognition justice. Second, Combining the two thinkers academic texts, especially the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ze?" by Honneth and Fraser collaborating, we begin to analyze theory paradigm of Honneth's recognition justice, and further elucidate theoretical basis、principles of justice、theory core of pluralism justice theory. Third, the paper describes "recognition" concept which is looked as a single cultural meaning by Fraser, and "participation equality" as the core category specification, so as to build the economic, cultural, political, three-dimensional picture of justice. Fraser's theory is a gradual deepening theory of social justice different from Honneth's theory. Fourth, we analyze the pros and cons of justice theory of Honneth and Fraser respective, describe the basic problem of the battle between them, and systematically stat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fusion system. This chapter is also the difficulty of articles. At last, we in-depth judge contribution and gain of the recognition justice from the position of Marxism。We selectively discuss Marx's view of justice, a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hat is feasible solution for the vision of the justice practice. All in all, we try to have more different angles converge to studying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recognition justice, introducing concept into our country context in order to inspire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paper is not only a kind of study of thought history, which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shows the process of "redistribution-recognition" argument、the focus of the different scholars paying attention and the philosophy tradition of the different scholar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is also a comparative study, comparing recognition justice between Honneth and Fraser, comparing thought of justice among Marxism and Honneth and Fraser. The purpose is to grasp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ritical theory. In addition, the paper is not only consciously to pull back to the Chinese context in research, but also put forward ideas and suggest that is suitable for us by intervening in discourse of study object. We can get criticism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ources from all kinds of theories to more effectively advance our social reforming.
引文
① [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M],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① [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M],高静宇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7页。
    ① Editonal Comments, Special Issue on Recognition, Redistribution, and Justice, in:Acta Sociologica,47(4), 2004,p.323.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版,第14页。
    ①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65页。
    ② 许纪霖:《世间已无罗尔斯》[N],文汇报,2002年11月28日。
    ① [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2页。
    ② [英]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M],李大夏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③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① [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导论》[M],徐崇温主编,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版,第3页。
    ①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琦、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① 张一兵、胡大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页。
    ②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王旭凤、陈晓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① 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6, p. xl.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4页。
    ① 张一兵、胡大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页。
    ② [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蔺月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①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3页。
    ①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8—-99页。
    ② [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③ 王凤才:《霍耐特与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J],《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① [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① 谢少波、王逢振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① [德]阿克塞尔·霍耐特:《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胡大平、陈良斌译,《学海》,2009年第3期。
    ②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③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① 转引自怀斯特福:《黑格尔现象学的历史和真理》,德国人类学出版社1979年英文版,第49页。
    ②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by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 Wilke London, New York:Verso Press,2003.p.184。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 Honneth, "Integrity and Disrespect:principle of a Conception of Moral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Recognition", Political Theory,1992,20(2).
    ③ Honneth, "Recognition and Justice Outline of Plural Theory of Justice", Acta Sociologica, December 2004, Vol.47(4), P358
    ① [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171页。
    ①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by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 Wilke London, New York:Verso Press,,2003.p.202。
    ①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版,第29页。
    ②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版,第100页。
    ③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10页。
    ①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胡大平、陈良斌译,《学海》,2009年第3期。
    ①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胡大平、陈良斌译,《学海》,2009年第3期。
    ②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胡大平、陈良斌译,《学海》,2009年第3期。在霍耐特的其他著作中,还经常用到“有效性过剩”(surplus of validity)这一概念,有的学者也将其翻译为“正当性盈余”。对于霍耐特的多元正义而言,这几种译法都是在同一意义上的使用。他们都意指正义规范性原则的延展度,表征了社会互动的道德逻辑,也能反映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道德进步参数。
    ① [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版,第14页。
    ①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by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 Wilke London, New York:Verso Press,2003.p.169。
    ② Castel:《社会问题的变形:薪金阶层年谱》(Les metamorphoses de le question sociale).
    ① From Struggles for Recognition to a Plural Concept of Justice:An Interview with Axel Honneth, Interviewed by Gwynn Markle, Acta Sociologica December 2004 Vol 47(4), P384.
    ②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②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②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 Nancy Fraser:From Redistribution to Recognition? Dilemmas of Justice in a "Post-Socialist Age", in:New Left Review,212(July August,1995), pp.69.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页。
    ②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②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③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② 在弗雷泽看来,“凯恩斯—威斯特法利亚架构”特指战后民主福利国家鼎盛时期内正义争论的国家领土基础。在弗雷泽的语境中,“威斯特法利亚”代表了这样一种“政治想像(political imaginary)":将正义问题的讨论局限于主权国家内部,国家领土的界限就是正义问题论域的分界。
    ③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④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页。
    ② Kevin Olson:Adding Insult to Injury——Debating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Version,2008. P277
    ③ 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by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 Wilke, London-New York:Verso Press,2003. P30
    ① Nancy Fraser:Justice Interruptus: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m" Condition, Press:Willey-Blackwell, Version,2000. P.83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② [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M],高静宇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1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② [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M],高静宇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5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1页。
    ② Axel Honneth:Recognition and Justice:Outline of a Plural Concept of Justice, in:Acta Sociologica,47 (4),2004, pp.362.
    ① H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by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 Wilke, London-New York:Verso Press,2003. P228
    ②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文版序言,第4页。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① [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M],高静宇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在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① [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6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①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 [德]霍克海默:《霍克海默集》[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的对话》[C],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① [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4页。
    ②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5页。
    ① [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99页。
    ① 厉以宁:《转型发展理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① [美]A.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仁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07页。
    ①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① [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 [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版。
    5、[德]马克思:《资本论》[M](1—3卷),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
    1、[德]阿克赛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译,曹卫东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2、[德]阿克赛尔·霍耐特:《自由的权利》[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3、[德]阿克赛尔·霍耐特:《权利批判:批评的社会理论反思各阶段》[M],童建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美]南茜·弗雷泽、[德]阿克赛尔·霍耐特:《再分配,还是承认?——一个政治哲学对话》[M],周穗明译,翁寒松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美]凯文·奥尔森编:《伤害+侮辱——争论中的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M],高静宇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尺度——全球化世界中政治空间的再认识》[M],欧阳英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美]南茜·弗雷泽:《正义的中断——对“后社会主义”状况的批判性反思》[M],于海青译,周穗明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美]南茜·弗雷泽:《无伦理之承认》[M],陈文安译,选自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后现代:历史、政治和伦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版。
    9、[德]格·施威蓬豪依塞尔等著:《多元视角与社会批判》(上下卷)[M],鲁路、彭蓓译,鲁路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德]罗尔夫·魏格豪斯:《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上下册)[M],孟登迎、赵文、刘凯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11、[德]阿梅龙、[德]狄安涅:《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M],刘森林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5、[德]黑格尔:《精神哲学一哲学全书》第三部分[M],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6、[美]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7、[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8、[加拿大]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M],董之林、陈燕谷译,载《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 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
    19、[英]马基雅维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0、[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延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1、[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2、[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德]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M],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4、[法]索雷尔:《论暴力》[M],乐启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5年版。
    25、[英]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冯克利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7、[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28、[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阎克文、刘满贵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英]阿克顿:《自由史论》[M],胡传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1、[英]I.柏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32、[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34、[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姚大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35、[美]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36、[美]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37、[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38、[加]W.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刘莘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9、[加]W.金里卡:《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M],应奇、葛水林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0、[加]W.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M],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1、[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导论》[M],徐崇温主编,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42、[德]于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43、[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教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5、[德]刘易斯·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6、[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M],林荣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1950)[M],单世联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8[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0、王凤才:《批判与重建——法兰克福学派文明论》[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1、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2、陈爱华:《法兰克福学派科学伦理思想的历史逻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俞吾金:《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年版。
    55、江天骥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6、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仰海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8、丰子义:《走向现实的社会历史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9、许纪磷:《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
    60、王晓升:《为个性自由而斗争——法兰克福学派社会历史理论评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1、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2、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3、樊公裁:《黑格尔的实体学说与当代哲学思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4、高全喜:《相互承认的法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叶险明:《“知识经济”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6、王凤才:《蔑视与反抗:霍耐特承认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治伦理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
    67、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演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德]阿克塞尔·霍耐特:《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J],载于《学海》,2009年第3期。
    2、[德]阿克塞尔·霍耐特:《完整性与蔑视:基于承认理论的道德概念原则》[J],赵琰译,黎林校,载于《世界哲学》,2011年第3期。
    3、汪行福:《从“再分配政治”到“承认政治”——社会批判理论的范式之争》[J],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汪行福:《批判理论与劳动解放——对哈贝马斯与霍耐特的一个反思》[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年第4期。
    5、汪行福:《认同政治时代的正义——南茜·弗雷泽二价正义理论述要》[J],载于《哲学动态》,2008年第4期。
    6、周穗明:《N.弗雷泽和A.霍耐特关于承认理论的争论——对近十余年来西方批判理论第三代的一场政治哲学论战的评析》[J],载于《世界哲学》,2009年第2期。
    7、陆寒:《试析N·弗雷泽的政治正义理论》[J],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8、王才勇:《承认还是再分配?——从霍耐特到弗雷泽》[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2009年第期。
    9、王才勇:《从哈贝马斯到霍耐特—批判理论的现代转型》[J],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10、袁峰:《从“观点二元论”到三维正义观——弗雷泽正义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J],载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1、王凤才:《从承认理论到多元正义构想——霍耐特哲学思想发展的基本轨迹》[J],载《学海》,2009年第3期。
    12、李和佳:《承认与再分配:霍耐特与弗雷泽的正义之争》[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2011年第3期。
    13、张廷国、任彩红:《霍耐特承认道德观的建构》[J],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14、朱菊生、袁久红:《从承认理论到民主正义论——略论南希·弗雷泽的政治哲学》[J],载《学海》,2009年第4期。
    15、赵琰:《霍耐特“人的完整性”理论简析》[J],载于《哲学研究》,2011年第4期。
    16、刘光斌、童建军:《论霍内特的批判理论与正义理论的新范式》[J],载于《理论与改革》,2007年第3期。
    17、许章润:《论人的联合与双向承认法权》[J],载于《政法论坛》,2007年第6期。
    18、贺来:《社会团结与社会统一性的哲学论证——对当代哲学中一个重大课题的考察》[J],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9、陈建樾:《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J],载于《民族研究》,2010年第3期。
    20、王凤才:《霍耐特承认理论发生学起源探析》[J],载于《马克思主义和现实》,2006年第2期。
    21、王凤才:《霍耐特承认理论思想渊源探析》[J],载于《哲学动态》,2006年第4期。
    22、王凤才:《论霍耐特的承认关系结构说》[J],载于《哲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3、凌海衡:《走向承认斗争的批判理论一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领导人阿克塞尔霍内特理论解析》[J],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5期。
    24、凌海衡:《批判理论》[J],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7期。
    25、胡继华:《霍耐特:在冲突中建构社会理论的规范》[J],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5年第10期。
    26、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J],载于《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
    27、李和佳:《承认的哲学:霍耐特承认理论述评》[J],载于《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28、胡云峰:《重建解放性的规范内涵:霍耐特解读马克思》[J],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29:侯惠勤:《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紧张”》[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30、万俊人:《关于政治哲学几个基本问题研究论纲》[J],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1、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J],载于《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
    32、张曙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有的现实性与超越性》[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3、张盾:《马克思实践哲学视野中的“承认”问题》[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4、张文喜:《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J],载于《学术月刊》,2006年第8期。
    35、孙周兴:《后哲学的哲学问题》[J],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6、陈蓓洁:《论法兰克学派对现代社会发展病症的诊断》[J],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37、辛绍军、腾俊博:《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J],载于《学术交流》,2006年第10期。
    38、李智:《论“批判理论”的两重性》[J],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8期。39、贺翠香:《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及其意义》[J],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2年第1期。
    1、胡云峰:《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
    2、郝相钦:《社会变革的道德透视》[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李和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任彩红:《承认伦理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一种程序主义的承认理论》[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
    6、卢婧一:《霍耐特承认理论探析》[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任彩红:《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李琲琲:《正义的对话——对霍耐特和弗雷泽政治辩论的反思》[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
    9、黄潇:《再分配、承认与代表权——弗雷泽正义理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11年。
    10、李雨声:《论南茜·弗雷泽的“反规范”正义理论》[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辽宁大学,2011年。
    1、Axel Honneth, The Critique of Power:Reflective Stages in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Trans by Kenneth Bayne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The MIT Press,1991.
    2、Axel Honneth,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The Moral Grammar of Social Conflicts, Trans by Joel Anderson,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5.
    3、Axel Honneth, The Fragmented World of The Social:Essay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ed. by Charles W·Wright,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4、Axel Honneth, Suffering from Indeterminacy:A Reactualiza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Amsterdam:2000.
    5、Axel Honneth, The Morality of Recognition,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4.
    6、Axel Honneth, Disrespect:the normative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theory, tr By Andere der Gerechtigkeit, Cambridge:Polity Press,2007.
    7、Axel Honneth, Reification:A New Look at an Old Idea,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Martin Ja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8、Axel Honneth and Hans Joas, Social Action and Human Nature, Trans. by Raymond Meyer, Cambridg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9、Axel Honneth A. Mcarthy, T. Offe, C. and Wellmer, A.(eds):Cultural-Political Interventions in the Unfinished Project of Enlightenment, tr.by Barbara Fultner, Mass:The MIT Press,1992.
    10、Nancy Fraser and Axel Honneth, Redistribution or Recognition?——A Political-Philosophical Exchange, Trans by Joel Golb, James Ingram and Christiane Wilke, London-New York:Verso Press,2003.
    11、Nancy Fraser, Scales of Justice:Re-imaging Political Space in a Globalizing World,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12、Nancy Fraser, Unruly Practice:Power, Discourse, and Gen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Minneapolis,1989.
    13、Nancy Fraser and Kevin Olson, Adding Insult to Injury——Debating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Version,2008.
    14、Nancy Fraser, Justice Interruptus: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m" Condition, Press:Willey-Blackwell, Version,2000.
    15、Nancy Fraser and Sandra Lee Bartky, Revaluing French Feminism:Critical Essays on Difference, Agency, and Culture,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1、Axel Honneth, Kampf um Anerkennung. Frankfurt/M.1992 (neue Auflage 2003).
    2、Axel Honneth, Desintegration-Bruchstucke einer soziologischen Zeitdiagnose. Frankfurt/M.1994.
    3、Axel Honneth, Das Andere der Gerechtigkeit. Aufsatze zu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Frankfurt/M.2000.
    4、Axel Honneth, Kritik der Macht. Frankfurt/M.2000.
    5、Axel Honneth, Leiden an Unbestimmtheit. Eine Reaktualisierung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 Stuttgart 2001.
    6、Axel Honneth, Das Werk der Negativitat. Eine psychoanalytische Revision der Anerkennungstheorie. In:Werner Bohleber, Sibylle Drews (Hrsg.):Die Gegenwart der Psychoanalyse-Die Psychoanalyse der Gegenwart. Stuttgart 2001.
    7、Axel Honneth, Michel Foucault-Zwischenbilanz einer Rezeption/Frankfurter Foucault-Konferenz 2001 (als Hrsg.). Frankfurt/M.2003.
    8、Axel Honneth, Kommunikatives Handeln (als Hrsg. mit Hans Joas). Frankfurt 2002.
    9、Axel Honneth, Umverteilung oder Anerkennung? (mit Nancy Fraser). Fra 2003.
    10、Axel Honneth, Dialektik der Freiheit. Frankfurter Adorno-Konferenz 2003, Frankfurt/M.2005.
    11、Axel Honneth, Verdinglichung-Eine anerkennungstheoretische Studie. Frankfurt am Main 2005.
    12、Axel Honneth, Schlusseltexte der Kritischen Theorie. (als Hrsg.), Wiesbaden 2005.
    13、Axel Honneth, Pathologien der Vernunft. Geschichte und Gegenwart der Kritischen Theorie. Frankfurt/M.2007.
    14、Axel Honneth, Erneuerung der Kritik. Axel Honneth im Gesprach. Hrsg. von Mauro Basaure, Jan Philip Reemtsma, Rasmus Willing. Campus, Frankfurt am Main 2009.
    15、Axel Honneth, Das Recht der Freiheit-Grundriss einer demokratischen Sittlichkeit.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