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泽荣汉诗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两千多年的朝鲜封建社会的汉文学史上,金泽荣(1850—1927年)是点缀诗坛最后一页的诗人和文学批评家。他一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诗歌、散文等作品,并留下了卷帧浩繁的史学著述。他的诗歌内容广博,主要涉及咏史、爱国、忧民、山水等方面,这些诗歌或歌颂祖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或以中国古人古事为题材讽谏时政,或表达作者对历史、对时空无限的感慨,或针砭时弊的反映民生,或抒发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探究金泽荣的汉诗,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及当时朝鲜半岛历史的实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金泽荣汉诗创作的系统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文化上久已存在的交流与互动,尤其可以考察李朝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整个朝鲜半岛与中国在近代文明冲击下对西方文明的接受情况,并将有助于推动未来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的友好发展。
     金泽荣所处时代,朝鲜半岛正经历着暴风疾雨般的变化与不寻常的动荡: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与统治阶级两班内部矛盾的日趋激化,社会的政治、经济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朝鲜人民正经历着历史上罕见的民族受难期,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一直笼罩在大国竞相角逐的阴霾之下,大国因素对于一个国家内政、外交的影响从来没有像在19世纪末的朝鲜半岛那样深刻。这种处境也直接影响着金泽荣的生活与创作。身为一介文人,金泽荣也有着强烈的报国之心,他用一身为文的实践履行了自己“以文报国”的理想,他以汉诗为战斗檄文,为正处于危难之时的祖国呐喊。可以说,动荡不安的国内外环境推动并丰富了金泽荣汉诗内容的创作。此外,李朝后半期文学创作领域的辉煌成就、实学思想的复兴、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以及中朝友人的频繁交流、对西方文明的汲取与学习,无疑也为金泽荣汉诗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语境。
     本文采用古典文学诗歌批评理论方法、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并结合接受美学、影响学等文学理论,以金泽荣汉诗创作为研究中心,阐述金泽荣汉诗创作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其对诗人的人生抉择——“以文报国”与逃亡中国的影响,探究金泽荣对中国诗歌理论的接受及其诗论的时代精神,系统深入地研究金泽荣汉诗的主题思想意蕴及其汉诗创作之艺术特色。归纳起来本文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1、系统地分析了金泽荣的诗歌创作理念与意义,阐述了他对中国诗论的接受与继承,批判与发扬。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金泽荣的诗歌理论体系做出全面细致的研究,本论文填补了金泽荣诗论研究的空白。
     2、详细论述了金泽荣在汉诗艺术上对地名、色彩的选择,对山、梅等意象的运用,并由此透视一位历经坎坷的诗人的内心世界与高洁情操。
     3、发掘了金泽荣诗歌主题意蕴,他的咏史、爱国、忧民、山水等都是极为优秀的汉诗作品,通过对不同主题的书写,多角度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与担忧。
     4、通过金泽荣诗歌中新词语的使用、意象密度的降低、对仗的弱化等现象的关注,突出了金泽荣是位从古代到近代转型期进步诗人的特殊地位。
     笔者深感要全面地把握金泽荣所有文本,并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绝非易事。因此,本文只选择金泽荣汉诗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力求突破以往单一研究模式,主要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系统研究,从而多维度、多视角地考察金泽荣汉诗创作。笔者相信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能为中朝文学比较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案例,亦能为朝鲜汉文研究领域增添新鲜的内容。
Kim Taek-Yong (1850-1927), a famous poet and essayist at the end of Joseon Dynasty, created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poems, essays and the like, and left the world volumes of history writings, among which more than one thousand poems survived today. All these poems are the cre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mainly included in the work of Shaohutang (also known as Kim Taek-Yong's Complete Works). His poems has a various topics ranging from history, patriotism, the people to landscapes and so on, which praise a long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motherland, satirize and admonish current affairs by borrowing Chinese ancient people and stories, express infinite emotion for history and time&space, reflec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y pointing out current problems, or express the strong love for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the motherland.
     Exploration of Kim Taek-Yong's Chinese Poetry not only helps us get ideas about the real condition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poet's ages, more importantly, gives us a view of the age-old cultural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helps us examine China and the entire Korean Peninsula's acceptan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modern civilization at the end of Joseon Dynasty,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promo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Jin Kim Taek-Yong's ages witnessed dramatic changes and unusual turbulence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with the ever intensifying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different classes of the Joseon Dynasty as well as between the two classes of the ruling class, the society was threw into a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o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Korean people experienced rare ethnic difficulties with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China mainland being shrouded in haze under big country's competition, and no such a profound influence of big countries on a country's internal affairs can compare with the one in the Korean Peninsula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Such a situation had a direct impact upon Kim Taek-Yong's life and writing. As a scholar, Kim Taek-Yong also had a strong patriotic heart, he wrote Chinese poetry to call for the motherland in distress, practicing his ideal of culture serving the country.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urbulent domestic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enriched the content of Kim Taek-Yong's Chinese poetry. In addit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glorious achievements in his field of literature at the late half of the Joseon Dynasty, the rise of pragmatic thought, the booming of national literature, the frequent exchange among friends from both China and the Korea, and the learning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provided Kim Taek-Yong's creation of Chinese Poetry a unique advantage.
     In this paper, with Kim Taek-Yong's creation of Chinese Poetry as study center, critical methods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poetr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ies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affect learning will be employed to elaborate on the spe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of Kim Taek-Yong's creation and its effect on the poet's choice of literature serving the country and his fled to China, explore Kim Taek-Yong's acceptance of Chinese poetry theory and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his poetry theory, study theme implications of Kim Taek-Yong's Chinese Poetry, and analysis artistic features of Kim Taek-Yong's Chinese poetry in terms of verse, rhetoric, language arts, etc. To sum up, this paper will have such main innovation as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Concept and significance of Kim Taek-Yong's poetry writing, and his acceptance, inheritance, criticizing and carrying-forward of Chinese Poetics will b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So far, with no one having made a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study on Kim Taek-Yong's poetry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fills such research blank.
     2. A detailed exposition of Kim Taek-Yong's choice of geographical names and colors, and the images of mountains and plum in his Chinese poetry will show the inner world and noble sentiments of the experienced poet.
     3. Theme implications of Kim Taek-Yong's poetry will be expanded. His ode to History, patriotism, concern for the people and landscapes and so on are extremely outstanding works of Chinese poetry, in spite of different themes, reflect his love and concern for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 from many views.
     4. The paper proves that Kim Taek-Yong was a progressive poet in turning poin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in terms of new vocabulary, poetic images, and antithesis weakening and so on.
     The author deeply feels it very difficult to fully grasp all Kim Taek-Yong's texts and his literary creation. Therefore, this paper only chooses Kim Taek-Yong's Chinese poetry texts as study objects, and at the same time, will employ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o as to break the previous single study mode and study Kim Taek-Yong Chinese Poetry Writing,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angle. It is convinced that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paper can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Sino-Kore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and add fresh contents to Chinese research areas in Korea.
引文
① 金台俊:《朝鲜汉文学史》,朝鲜语文学会,汉城,1931年,第187页。
    ②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正式参战。9月15日,7.5万名“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西海岸仁川港登陆,开始大举北犯。与此同时,美国飞机多次轰炸和扫射中国东北地区,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0月25日赴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在朝中人民的沉重打击下,1951年7月10日,美国政府被迫同意在开城举行停战谈判,并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③1960年4月19日,以学生为主体的韩国民众发动了民主主义革命。“4.19革命”又被称为“4月革命”和“4.19义举”。导致4.19革命的主要原因是3.15非法选举,所谓“3.15非法选举”,是指在1960年3月15日的总统选举中,自由党以非法手段,使李承晚当选为总统。然而,3.15非法选举只是4.19革命的导火线而已,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李承晚政权的独裁和腐败。
    ④ (韩)权五惇:《对近世文学的考察》,载《人文科学》第5集,延世大学,1960年。
    ⑤ (韩)金约瑟:《关于沧江金先生实记》,载《书志学》3,1970年。
    ⑥ (韩)吴允熙:《沧江金泽荣的文学论以文章报国为中心》,东国大学硕士论文,1982年。
    ⑦ (韩)吴允熙:《金泽荣诗反应的历史意识》,载《东岳汉文学》第2集,东国大学,1985年。
    ⑧ (韩)吴允熙:《沧江金泽荣的文原论》,载《金启东先生花甲纪念论文集》,1986年。
    ⑨ (韩)吴允熙:《沧江金泽荣诗文学的研究》,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87年。
    ⑩ (韩)吴允熙:《沧江金泽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① (韩)李相弼:《沧江金泽荣的传研究》,韩国学大学院硕士论文,1984年。
    ② (韩)郑载喆:《金泽荣的文学论与作品世界》,高丽大学硕士论文,1987年。
    ③ (韩)崔惠珠:《沧江金泽荣研究》,淑明女大硕士论文,1980年。
    ④ (韩)赵东杰:《韩末史书与其启蒙主义的虚实》(上),载《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1987年。
    ⑤ (韩)玄季顺:《金泽荣的社会思想与历史意识》,仁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3年。
    ⑥ 截止到2013年5月14日,以“金泽荣”、“金沧江”为主题、关键词的论文有32篇,行文中提及“金泽荣”的有18篇。
    ⑦ 金明得:《金泽荣其人其诗》,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
    ⑧ 金明得:《论金泽荣的诗风格美》,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⑨ 魏武:《朝鲜爱国诗人金泽荣及其书法艺术》,载《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⑩ 文基连:《朝鲜古文家金泽荣与归有光的比较研究》载,《国外文学》,2000年。
    11 (韩)崔惠珠、徐梅:《韩国的金泽荣研究状况》载《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
    12 羽离子:《韩国金沧江的汉学成就》,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13 羽离子:《朝鲜族文学家金泽荣简论》,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
    ① 金京振.《论金泽荣哲学思想》,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
    ② 庄安正:《亡国情势·箕子情结·挚友情谊》,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③ 尹虎彬:《清代的中朝文学交流》,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
    ④ 宋天镐:《金泽荣文学中的中国文人思想考察》,载《韩国学论文集》,1998年。
    ⑤ 蒋国宏:《金泽荣爱国主义思想散论——兼论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与生成途径》,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
    ⑥ 邹振环、李春博:《中韩翰墨林书缘——金泽荣与南通翰墨林印书局》,载《韩国研究论丛》,2003年。
    ⑦ 范军:《韩国金泽荣在中国的编辑出版工作》,载《出版科学》,2004年。
    ⑧ 庄安正:《金泽荣与翰墨林编译印书局》,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
    ⑨ 倪怡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里的韩国学者》,载《博览群书》,2006年。
    ⑩ 羽离子:《张謇与朝鲜流亡爱国诗人金沧江》载《文史杂志》,1988年。
    11 邹振环:《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金泽荣》载《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
    12 章开沅:《张謇与中韩文化交流》,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
    13 庄安正:《金泽荣与俞樾交往述论》,载《韩国研究论丛》,2004年。
    14 庄安正:《金泽荣与近代南通文人群体交往考评》,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15 周昶、倪怡中:《张謇和金泽荣的交往》,载《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
    16 周昶、倪怡中:《金泽荣和中国文化名人的诗文交往》,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① 王庆德:《旅华韩人金泽荣的文化拯救活动》,载《江海学刊》,2002年。
    ② 羽离子:《从<韩史綮>识金泽荣的历史批评观》,载《韩国研究论丛》,2004年。
    ③ 于秀林:《<沧江稿>诗集的文献学研究》,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
    ① 严绍璗、陈思和:《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严绍璗的《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63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0页。
    ① 金泽荣:《韩史綮》,卷三。
    ② 《日省录》高宗篇十二,甲戌年(1874年)六月二十九日《领一怔李裕元启言》。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答俞曲园先生书》,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0页。
    ② 中央研究院研究所:《清季中日关系史料》,第734—735页。
    ③ 中央研究院研究所:《清季中日关系史料》,第750页。
    ④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952页、1006页、1059页。
    ⑤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952页、1006页、1059页。
    ①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952页、1006页、1059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之《泰安仓道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48页。
    ①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卷2,第306页。
    ①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第5227-5234页。
    ② 同上,第5248页。
    ① 《直督李鸿章奉遵旨函劝朝鲜与各国立约通商擢,附李复李裕元书》,《清季外交史料》奉16,第14-17页。
    ① 宋教仁:《间岛问题》,《宋教仁集(上)》,第61—62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答俞曲园先生书》,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4页。
    ① 崔在学:《文章指南》自序,徽文书馆,1908年版。(转引自<韩>林荧泽:《韩国学:理论与方法》,第4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书名原文:(?))
    ① 李忠泰:《进明汇论序》(转引自<韩>林荧泽:《韩国学:理论与方法》,第5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书名原文:(?))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三,《为通州绅士乞婴堂捐助启》,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6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三,《为通州绅士乞婴堂捐助启》,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34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三,《为通州绅士乞婴堂捐助启》,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44页。
    ② 李圭桓:《东国历史序》(转引自<韩>林荧泽:《韩国学:理论与方法》,第8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书名原文:(?))
    ③ 朝鲜高宗于1897年改年号为光武,光武改革为李氏朝鲜王朝最后一个君主朝鲜高宗的现代化改革。
    ① 剑心:《谈丛》,载1910年1月13日《大韩每日申报》。
    ① 黄玹:《梅泉野录》,大洋书籍,1955年版,第32—33页。
    ① 金允植:《云养集》,第十卷,1902年版。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三,《万国地志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33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0页。
    ② 同①,第691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1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0页。
    ② 同①,第690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四·乙丑文录》之《先妣墓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720-721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1页。
    ② 同①,第721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1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12页。
    ② 今天的首尔。
    ③ 郑寅普:《沧江实记序》。(转引自<韩>吴允熙着,<韩>李顺连译:《沧江金泽荣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集借树亭杂收》卷二之《自志》,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3页。
    ① 乐黛云主编:《中西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109页。
    ② 何永波:《李齐贤汉诗创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年3月,第51页。
    ③ 全象镰号青皋,字乃亭。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十二之《青皋全公墓表》,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3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三之《重编韩代崧阳耆旧传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40页。
    ② 同①,卷八之《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③ 李珥:《栗谷全书》卷十,《答成浩原》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七之《格物解》,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81页。
    ②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八之《杂言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08页。
    ③ 同①,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八之《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2页。
    ④ 同①,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八之《杂言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4页。
    ⑤ 同①,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八之《杂言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6—317页。
    ⑥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卷八之《杂言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9页。
    ⑦ 曹兢燮:《与金沧江书》,载《深斋集》卷六,京文社,1980年,第93页。
    ① 李建昌:《全集》(上),《送金于霖游燕序》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5页。
    ③ 俞莘焕:《答李公应辰》,载《凤楼集》,第82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合刊韶濩堂集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页。
    ① 汤乐名,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诗人用“韶濩”命名自己的诗文集也是表明自己的古文之志。
    ② 本论文的研究资料是源于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78年出版的《韶濩堂集》的影印本。其中,《韶濩堂诗集定本》(六卷)选录的诗歌大部分是诗人金泽荣在世时在中国南通出版的《韶漫堂集》的选入的诗歌,因此代表作都收录上在内。
    ③ 笔者统计。
    ① 据传,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了韩国第一个王国——古朝鲜,金泽荣的组诗《平壤杂咏》写于1875年,共计约四千年。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页。
    ① 张紫晨:《中外民俗学词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第573页。
    ② 潘光旦:《中国民族史料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第170页。
    ③ 同上,第170页。
    ① 金台俊:《朝鲜小说史》
    ② 李如松是名将李成梁的儿子,从小就随父生活在金戈铁马的战场上,对兵机韬略极为精通,又熟悉朝鲜情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10页。
    ④ 16世纪后半期,倭国还是大名割据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是尾张(今爱知县)大名织田信长的手下,原来叫羽柴秀吉。织田信长死后,丰臣成了这一股势力的顶梁柱,逐步征服盘踞关东的德川家康等部。
    ⑤ 参与一切政务的重要官员,皇帝的辅佐大臣。
    ① 转自环球热讯网(http://cn.hqhot.com)原文链http://cn.hqho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8302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一,《明美堂集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48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81页。
    ② 指1875年9月,日本政府命令“云扬”、“第二丁卯”、“春日”三艘军舰研究经由朝鲜到达中国牛庄的海路,实际上要求他们再进行一次威胁朝鲜的军事行动。这一次云扬号的目标是朝鲜西海岸的江华岛,这里是汉江的入海口,同时也朝鲜是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的门户。
    ③ 朱杰勤,黄邦和:《中外关系史辞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第299-300页。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1页。
    ② 金宗瑞((?),1390年—1453年),是朝鲜王朝时代的武臣,历经世宗、文宗、端宗三朝,堪称一代名将。
    ③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16页。
    ④ 同②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3页。
    ① 轼礼:行车途中乘车者双手扶轼,对所遇见的人或作倾听之态,或作注视之态,以表示对某人某地某物的敬意。“轼”是古代车前边的横木,供手扶用。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9页。
    ③ 同①,第90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合刊韶濩堂集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07页。
    ① 同上,第120页。
    ② 杨昭全:《外国历史小丛书·日帝霸占朝鲜始末》,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3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0页。
    ① 同②,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8页。
    ② 转引自蒋国红:《金泽荣爱国主义思想散论》,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9月。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2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3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2页。
    ① 《清光绪通州志·人物志·忠节传》。
    ②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33—134页。
    ① 同①,之《韶護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57页。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83-84页。
    ② 1392年,李成界开国李氏朝鲜时,高丽的旧臣申硅、孟思诚等72人脱朝服而戴破乌纱帽,到开封郡光德山而隐居。
    ① 开城松岳的别称,以前是鹄岭,然而种松树而茂密,还有青木、嵩阳、松岳等别称。
    ②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之二)。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8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4页。
    ② 杨昭全:《东方文化集成·朝鲜·韩国蒙古文化编》,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4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66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88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0-141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75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7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8-39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91页。
    ② 戚其章:《关于丁汝昌之死的几个问题》,《日本研究》(辽宁大学),1989年第2期。
    ① 同①,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06页。
    ② 孟子:《公孙丑上》
    ③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86页。
    ⑨ 阎琦校注《韩昌黎文集注释》,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① 金泽荣:《韶護堂集》,之《合刊韶濩堂集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页。
    ② 金泽荣:《韶護堂集》,之《韶護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页。
    ③ 同②,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08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页。
    ① 周振甫:《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91页。
    ① 王国维:《王国维词选》。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页。
    ③ 同③,第7页。
    ④ 同③ ,第9页。
    ⑤ 同③,第11页。
    ⑥ 金泽荣:《韶灌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86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09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17页。
    ⑤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33页。
    ① 胡云翼著,张基槿译:《中国文学史》,大韩教科书株式会社,1974年,第227页。
    ② 归有光:《归震川集》卷十,第118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5页。
    ② 同上,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54页。
    ③ 金学主:《中国文学概论》,新雅社,1977年,第51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5页。
    ② 李敏求:《唐律广选·序》。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一,《楹联卷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26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一,《楹联卷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27页。
    ② 金学主:《中国文学概论》,新雅社,1977年,第173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45页。
    ②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397页。
    ③ 方东树:《昭味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77页。
    ④ 杨载:《诗法家数》,《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29页。
    ①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之厉志<白华山人诗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87页。
    ② 指开头的力度不够,有些轻靡肤浅的意味。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5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00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46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3页。
    ② 同①,第3页。
    ③ 同①,第5页。
    ④ 谢榛:《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0页。
    ① 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39页。
    ② 王夫之:《清诗话》之何世琪《然橙记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第120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75页。
    ② 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77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2页。
    ② 韩成武:《杜甫律诗章法研究》,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六期。
    ③ 方东树:《昭昧危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75页。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页。
    ① 周弼:《三体唐诗6(原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1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01页。
    ① 叶燮:《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74页。
    ② 胡展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1-22页。
    ③ 亚里斯多德:《诗学》
    ① 黄霖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② 钱钟书:《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③ 储泽祥:《相似性的“N1似的NZ”格式》,《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第4期,第114-117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6页。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01页。
    ② 同上,第104页。
    ③ 同上,第109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0页。
    ⑤ 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4页。
    ⑥ 金泽荣:《韶澄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33-134页。
    ① 金泽荣:《韶灌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2页。
    ② 同①,卷一,第19页。
    ③ 黄霖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5页。
    ① 杨义:《李白诗歌用典的诗学谋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9页。
    ② 杨胜宽:《用典:文学创作的一场革命》,《复旦学报》,1994年第六期,第104页。
    ③ 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10页。
    ② 同上,1911年版,第9-10页。
    ③ 同上,1911年版,第9-10页。
    ④ 同上,卷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81页。
    ⑤ 同上,第81页。
    ⑥ 同上,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3页。
    ⑦ 同上,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90页。
    ⑧ 同上,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14页。
    ⑨ 同上,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3页。
    ⑩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3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第116页。
    ⑤ 杨义:《李白诗歌用典的诗学谋略》,《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10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二,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08页。
    ② 李白:《戏赠杜甫》,诗句引自茆建生:《常见古代诗词名句引用辞典》,武汉:崇文书局,2010年,第408页。
    ③ 徐居正:《东人诗话》(上),第47页。
    ④ 李仁老:《破闲集》(上),第23页。
    ① 郑寅普:《沧江先生实记·序》。
    ②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6页。
    ① 此处参见杨文榜:《柳宗元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35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15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7-8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j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58-60页。
    ① 胡展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② 王士祺:《古夫于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09页。
    ③ 叶梦得,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石林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1页。
    ④ 顾炎武: 《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929页。
    ⑤ 范稀文,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对床夜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19页。
    ① 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第184页。
    ② 陈世杰《试论诗歌中的色彩学》,《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6年第三期,第113页。
    ① 范稀文:《对床夜语》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23页。(转引自吕辉:《陆游七言律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75页。)
    ②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膝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471页。
    ①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6页。
    ② 钱钟书:《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3页。
    ③ 钱钟书:《旧文四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4页。
    ① 王逢振:《意识与批评》,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第5-12页。
    ② 阿恩海姆:《色彩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页。
    ① 此处对“色彩”的归纳总结参照福建师范大学黄珊珊:《色彩与文学》,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毕业论文。
    ① 金泽荣: 《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95页。
    ① 梁启超:《论进步》,《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散文集》(3),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615页。
    ②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文集》(3),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40-41 页。
    ①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第676页.
    ② 梁启超:《亡友夏穆卿先生》
    ③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二,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48页。
    ⑤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29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卷五,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40页。
    ② 陈旭光:《现代主义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从对立走向融合》,《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① 参见吕芃:《龚自珍诗艺发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① 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809页。
    ② 转引自刘冰冰:《在古典与现代性之间》,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100页。
    ③ 吕芃:《龚自珍诗艺发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④ 薛雪:《一飘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① 当诗歌中的意象降到零时,就成了无意象的“直陈诗”。
    ② 此处大意参考吕芃:《龚自珍诗艺发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9页。
    ② 罗邦柱:《古汉语知识辞典》,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③ 吕芃:《龚自珍诗艺发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8页。
    ①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之《文心雕龙·原道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页。
    ② 同①,第19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08页。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08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杂言七,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21页。
    ② 赵光祖:《静庵集》卷四, 《复拜大司宪时启》五。
    ② 邹志远:《李睟光文学批评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③ 邹志远:《李睟光文学批评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08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一,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08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护堂文集定本》卷五,《漱润堂记》,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73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五,《漱润堂记》,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73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二,《诗前社卷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74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五,《漱润堂记》,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26页。
    ①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之《原道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2页。
    ② 李朝时期的这十位诗人即金泽荣编选《丽韩十家文钞》的丽韩十家。
    ① 金泽荣:《韶漫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② <宋>司马光:《进通志表》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六法》。
    ② 钱钟书:《管锥编》。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② 同②,杂言三,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5页。
    ④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八,杂言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310页。
    ①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之《体性第二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6-257页。
    ② 同上,第257页。
    ③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文集定本》卷一,《答人论古人书》,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3页。
    ④ 张盛如:《唐宋散文精华分卷》,北京:朝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721-725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一,《答人论古人书》,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4页。
    ② 曹丕:《典论·论文》。
    ③ 李钟灿:《汉文学概论》,理有出版社,1982年,第27页。
    ④ 龚道明:《归有光研究》,台北“国立”大学硕士论文,1980年,第129页。
    ⑤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一,《答人论古人书》,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3页。
    ① 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61--765页。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文集定本》卷一,《答人论古人书》,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4页。
    ① 曹从坡,杨侗主编:《张謇全集》(卷5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235页。
    ② 此处参见蒋国宏的论文《金泽荣爱国主义思想散论》,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③ 李氏王朝的外城的井田是箕子所画的。
    ① 瓜葛之语者,诗人认为以韩为箕子之后,于中国为同族也。
    ②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16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20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漫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06页。
    ② 这章节的撰写素材主要参考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之《金泽荣与中国友人之交往》,昆仑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之《金沧江云山韶濩堂集序》。
    ②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之《金沧江云山韶濩堂集序》。
    ③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之《金沧江云山韶灌堂集序》。
    ④ 《南通报》,1920年5月30日。
    ⑤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15页。
    ① 金泽荣:《韶濩堂集》,之《韶濩堂诗集定本》卷四,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133页。
    ② 同上,第133页。
    ③ 同上,之《韶濩堂·原序》,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年版,第2页。
    ① 详见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之《丽韩十家文钞序》,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② 南通博物苑存,屠寄书联。
    ③ 屠寄:《金泽荣全集》卷六之《答金沧江见赠韵》,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78年版。
    ① 李建昌:《沧江先生实记》卷一之《金于霖诗论赠林有端》。
    ② 李箕绍:《沧江记》卷二之《遗事》。
    ③ 黄玹:《沧江先生实记》卷一《贺金于霖升庠序》
    ① 曹兢燮:《与金沧江书》,载《深斋集》卷六,京文社,1980年,第93页。
    ① 李建芳:《沧江先生实记》,墓碣铭。
    ② 郑寅普:《沧江先生实记·序》。
    ① 权五惇:《对于近期汉文学的考察》,载《人文科学》第5集,延世大学,1960年,第49页。
    ① 范军:《韩国金泽荣在中国的编辑出版工作》,载《出版科学》,2004年第6期。
    [1]金泽荣:《韶漫堂集》,南通:翰墨林印书局,1911.
    [2]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金泽荣全集》,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8.
    [3]韩国学文献研究所编,《破闲集·补闲集》(合订本),汉城:亚细亚文化社,1972.
    [4]徐柯:《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
    [5]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86.
    [6]<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84.
    [7]陈田辑:《明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8]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钱钟联:《清诗纪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0]徐居正:《东人诗话》,高丽时代汉诗文学集成(影印本)
    [11]<清>袁枚著,郭绍虞,罗根泽在校:《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2]朱则杰:《清诗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13]《四库全书·朝鲜志》,清乾隆三十年(1765)束赦辑,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4]韩国文献学研究所编,《高丽史》,亚细亚文化社,1983.
    [15][日]末松保和:《李朝实录》,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刊,1954-1967
    [16]金荣华:《比较文学》,台北福记文化图书公司,1982.
    [17]金圭泰:《比较文学——理论、方法、展望》,韩国白文社,1988.
    [18]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19]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0]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21]韦勒克、沃伦,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
    [22]李岩,徐建顺等:《朝鲜文学通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3]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4]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5]韦旭升:《韦旭升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6]王晓平:《亚洲汉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7]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8]宋常立:《中国古代小说文体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
    [30]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和美学》,北京:中华书局,1992.
    [31]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3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3]一粟:《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3.
    [34]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花城出版社,1990.
    [35]文日焕:《朝鲜古典文学史》(修订本),民族出版社(民文),2006.
    [36]韦旭升:《韩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7]许辉勋·蔡美花:《朝鲜文学史》(古代中世部分),延边大学出版社(民文),2003.
    [38]朱红星:《朝鲜思想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9.
    [39]朴忠禄:《朝鲜文学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0]蔡镇楚,龙宿莽:《比较诗话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1]任范松,金东勋:《朝鲜古典诗话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42]金炳珉,金宽雄:《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
    [43]金宽雄:《韩国古小说史稿》(上卷),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44]金宽雄,金东勋: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
    [45]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编《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6]刘勰,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4.
    [47]<清>王夫之:《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8]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9]<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2
    [50]张健,《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1]张成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赵润济[韩],张琏瑰译[中]:《韩国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2]金台俊[韩],张琏瑰译[中]:《朝鲜汉文学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3]权锡焕[韩],陈蒲清[中]:《韩国古典文学精华》,岳麓出版社,2006.
    [4]李家源,沈定昌[韩],李俊竹译:《朝鲜文学史》,香港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公司2005.
    [5]赵东一,周彪,刘缵扩译:《韩国文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文璇奎:《韩国汉文学》,二友出版社.
    [7]李家源:《韩国汉文学史》,普成文化社,1986.
    [8]李润和:《中国近代史学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9]金台俊,张琏瑰译:《朝鲜汉文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10]柳晟俊:《中国诗歌和韩国汉诗的交融》,香港:香港东亚文化出版社,2005.
    [11]闵丙秀:《韩国汉诗讲解》,汉城:太学社,1995.
    [12]闵丙秀:《韩国汉文学讲解》,汉城:一志社,1980.
    [13]赵钟业:《韩国诗话丛编》,汉城:太学社,1996.
    [14]《增补文献备考》,韩国世宗大王纪年事业会艺术库,1980.
    [15]《韩国手册》中文本,韩国海外公报馆,1992
    [1]邹志远:《李睟光文学批评研究》,延边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2]杨文榜:《柳宗元及其诗歌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3]何永波:《李齐贤汉诗创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年。
    [4]王国彪:《车天辂汉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0年。
    [5]方慧颖:《杜诗诗法探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崔惠珠:《沧江金泽荣研究》,淑明女大硕士论文,1980年。
    [2]李相弼:《沧江金泽荣的传研究》,韩国学大学院硕士论文,1984年。
    [3]郑载喆:《金泽荣的文学论与作品世界》,高丽大学硕士论文,1987年。
    [4]玄季顺:《金泽荣的社会思想与历史意识》仁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3年。
    [5]吴允熙:《沧江金泽荣的文学论以文章报国为中心》,东国大学硕士论文,1982年。
    [6]吴允熙:《沧江金泽荣诗文学的研究》,东国大学博士论文,1987年。
    [1]孙德彪:《谈<补闲集>中诗歌理论的使用特征——兼与中国诗论比较》,《延边大学学报(2)》,1992.
    [2]蔡镇楚:《中国诗话与朝鲜诗话》,《文学评论》,1993.
    [3]徐志啸:《韩国诗话<破闲集>与中国诗话的渊源》,《当代韩国(秋季号)》,1998
    [4]刘卫林:《韩国诗话所载刘梦得诗异文与中韩诗话的互证》,《唐代文学研究(10)》,2002.
    [5]马金科:《<六一诗话>与高丽诗话<破闲集>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6)》1992.
    [6]温兆海:《“味”审美范畴在高丽诗学中的深化——<补闲集>审美理论初探》,《延边大学学报(2)》,1997.
    [7]崔桂英:《柳梦寅的诗歌理论》,《延边大学学报(5)》,2008.
    [8]金明得:《金泽荣其人其诗》,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
    [9]金明得:《论金泽荣的诗风格美》,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10]魏武:《朝鲜爱国诗人金泽荣及其书法艺术》,载《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
    [11]文基连:《朝鲜古文家金泽荣与归有光的比较研究》载,《国外文学》,2000年。
    [12]金京振:《论金泽荣哲学思想》,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
    [13]庄安正:《亡国情势·箕子情结·挚友情谊》,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
    [14]尹虎彬:《清代的中朝文学交流》,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
    [15]羽离子:《张謇与朝鲜流亡爱国诗人金沧江》,载《文史杂志》,1988年。
    [16]邹振环:《近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金泽荣》,载《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
    [17]章开沅:《张謇与中韩文化交流》,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
    [18]庄安正.《金泽荣与俞樾交往述论》,载《韩国研究论丛》,2004年。
    [19]庄安正.《金泽荣与近代南通文人群体交往考评》,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20]周昶,倪怡中:《张謇和金泽荣的交往》,载《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
    [21]周昶,倪怡中:《金泽荣和中国文化名人的诗文交往》,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22]邹振环,李春博:《中韩翰墨林书缘——金泽荣与南通翰墨林印书局》,载《韩国研究论丛》,2003年。
    [23]范军:《韩国金泽荣在中国的编辑出版工作》,载《出版科学》,2004年。
    [24]庄安正:《金泽荣与翰墨林编译印书局》,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
    [25]倪怡中:《南通翰墨林印书局里的韩国学者》,载《博览群书》,2006年。
    [26]宋天镐:《金泽荣文学中的中国文人思想考察》,载《韩国学论文集》,1998年。
    [27]蒋国宏:《金泽荣爱国主义思想散论——兼论爱国主义的表现形式与生成途径》,载《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
    [28]羽离子:《韩国金沧江的汉学成就》,载《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29]羽离子:《朝鲜族文学家金泽荣简论》,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
    [30]王庆德:《旅华韩人金泽荣的文化拯救活动》,载《江海学刊》,2002年。
    [31]羽离子:《从<韩史綮>识金泽荣的历史批评观》,载《韩国研究论丛》,2004年。
    [32]于秀林:《<沧江稿>诗集的文献学研究》,载《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
    [1]权五惇:《对近世文学的考察》,载《人文科学》第5集,延世大学,1960年。
    [2]金约瑟:《关于沧江金先生实记》,载《书志学》3,1970年。
    [3]赵东杰:《韩末史书与其启蒙主义的虚实》(上),载《韩国独立运动史研究》,1987年。
    [4]吴允熙:《金泽荣诗反应的历史意识》,载《东岳汉文学》第2集,东国大学,1985年。
    [5]吴允熙:《沧江金泽荣的文原论》,载《金启东先生花甲纪念论文集》,1986年。
    [6]崔惠珠,徐梅:《韩国的金泽荣研究状况》载《韩国研究论丛》,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