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拉克劳和墨菲领导权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马克思曾预言,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将趋于简单化并形成更为严格的阶级对立,工人阶级随着贫困化的加剧必然导致革命意识的日益增长,最终将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然而,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通过自身调整稳步发展,工人阶级非但没有因贫困而革命,反而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的发生变得复杂化和碎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作为有组织的、具有内聚力的社会群体的工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开始放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叙事主张,努力寻求一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革命规划。以拉克劳与墨菲为重要代表人物的后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拉克劳和墨菲在《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中提出了一种以领导权为核心的激进民主策略,试图在迎合当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同时,保持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性。这一研究代表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方向。拉克劳和墨菲的领导权理论实质上是一种向现实世界的妥协。这种妥协不仅表现在其对于解释世界的分外热衷,更为重要的在于其所内含的语言学本质使这一理论最终变成了一种话语革命。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梳理拉克劳和墨菲领导权理论产生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分析了对领导权理论有影响力的一些思想资源。重点在于对拉克劳与墨菲的领导权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他们的社会主义新策略——多元激进民主的三重向度和他们对社会主义的重建。最后试图从当代哲学的多个视域透视拉克劳与墨菲领导权理论的当代效应及理论局限。
Marx once predicted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socialrelations would tend to be simplified, producing more real class antagonisms, and theworking class, with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revolution inevitably developed duringthe process of the intensified pauperization, would eventually overthrow the Capitalism.However, an indisputable fact of the history after the World War II is that capitalistcountries continue to move ahead through their own constant adjustment, and theworking class hasn’t become revolutionary due to poverty, on the contrary becomecomplicated and fragmented because of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well as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is context, some Marxist scholars believed thatthe working class, as an organized and cohesive social group, no longer existed. Theybegan to abandon the ambitiou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ke anattempt to find a revolution planning suitable fo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Post-Fordcapitalism and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ism. So the Post-Marxism came into being withLaclau and Mouffe as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Laclau and Mouffe put forward the radical democratic strategy of hegemony as acore in th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He trying to cater to contemporarydiversifie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keeping the Marx doctrine of radical at the sametime. The study represents a new direction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doctrine ofMarxism. The hegemony theory of Laclau and Mouffe is a compromise to the realworld in essence. The compromise is not only reflected that he is zealous in interpretingthe world,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language makes this theory becamea discourse revolution in the end.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explaining the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Laclau and Mouffe's hegemony theory. It analyzes some thought resources that have influence on hegemony theory. The point is analyzesthat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an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Laclau and Mouffe’shegemony theory. Meanwhile it explores their new socialist strategy–radical pluralisticdemoeracy three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Finally, it tries to penetrate thepresent effect and limitation of theory of Laclau and Mouffe’s hegemony theory from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引文
①长期致力于沟通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将精神分析、主体性、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熔于一炉,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为耀眼的国际学术明星之一,被一些学者称为黑格尔式的思想家。
    ①2008年是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为了吸收和借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新成果,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08年重磅推出“马克思主义研究译丛”。译丛第一批共12本,目前已推出10本。
    ①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62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①激进左翼(gauche radical)一般主要是指各国的共产党。
    ①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哈贝马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
    ③安东尼奥·葛兰西(1891~1937)是意大利共产党领袖
    ④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1918—1990)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①后结构主义主要批判结构主义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依附,反对传统结构主义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客观性和理性问题上,企图恢复非理性倾向,追求从逻辑出发而得出非逻辑的结果,揭示语言的规律,解构理论有时也称为后结构主义。
    ①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
    ②德里达(Derrida,1930—2004)全名雅克·德里达,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
    ③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1924~1998),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解构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
    ④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1924-1994)是当代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因其观点趋于极端,维护和论证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反科学主义,提倡认识论无政府主义,所以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最大异端。
    ①“元叙事” metanarration,利奥塔称:“我将后现代一词定义为对元叙事的怀疑。”那么,何谓元叙事?利奥塔说:“元叙事或大叙事,确切地是指具有合法化功能的叙事。”
    ①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09页.
    ①丁洁.“领导权”的较量——列宁与葛兰西领导权思想比较[J].理论界.2010(7).
    ①经济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俄国工人运动内部的一种以单纯追求工人眼前经济利益为特征的机会主义思潮,是伯恩斯坦修正主义的变种。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①葛兰西.狱中札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①陆杨、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7页.
    ①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①谱系学的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福柯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此概念来自尼采《道德的谱系》(On the Genealogyof Morality)。谱系学不仅仅是一种分析方法,而且也是一种深刻的哲学观点,一种基于尼采的权力意志之上的哲学。
    ①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页.
    ②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Althusser,1918—1990)法国著名哲学家、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①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②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2页.
    ①Laclau,E. and Mouffe C.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London:Verso,1985,P115.
    ②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③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②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③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导论第3页.
    ①罗莎·卢森堡于1871年3月5日生于波兰卢布林省萨莫希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89年,仅仅18岁的卢森堡,被沙俄统治者列入追捕名单。她被迫离开故国,侨居瑞士,开始了一生颠沛流离的流亡政治家的生涯。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12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8-50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②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③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4页.
    ①Jacob Turing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 Laclau, Mouffe, an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1999, p98.
    ①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被认为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但也有人认为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词与物》还是结构主义的。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6-117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正文第1页.
    ②Jacob Turing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 Laclau, Mouffe, p109.
    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尚安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①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①Laclau and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Politics,London: Verso,1985,152
    ②查特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③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尚安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④Laclau and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 Verso,1985.p171
    ①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259页.
    ②Laclau and Mouffe,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London:Verso,1985.p176.
    ①Anna Marie Smith.Laclau and Mouffe:The Radical Democratic Imaginary.NewYork:Routledge,1998.P4
    ②Anna Marie Smith.Laclau and Mouffe:The Radical Democratic Imaginary.NewYork:Routledge,1998.P3
    ③Ase Hedemark.“Speaking of the Users:on User Ddicourses in the Field of Public InformationResearch.Vol.10Libraries”.,No.2,January2005.P1.
    ④Norman Geras.Discourses of Extremity:Radical Ethics and Post-Marxist Extravagancs.New York:Ver-so,1990.P56.
    ①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Post-Marxism Without New LeftReviewApologies”.No.166,1987.P84.
    ①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Post-Marxism Without New LeftReviewApologies”.,No.166,1987.P88
    ①周凡等编译.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①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Hegemo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NewYork:Verso,2001.Pxvi
    ②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Hegemoy and Socialist Strategy: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NewYork:Verso,2001.Pxvi
    ①Ernesto Laclau and Chantal Mouffe “.Post-Marxism Without New LeftReviewApologies”.,No.166,1987.P102
    ①Anna Marie Smith.Laclau and Mouffe:The Radical Democratic Imaginary.NewYork:Routledge,1998.P56.
    ①周凡等编译.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②Anna Marie Smith.Laclau and Mouffe:The Radical Democratic Imaginary.NewYork:Routledge,1998.P56.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
    ①Laclau E. and Mouffe C.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Verso,1985,P167.
    ①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M].尹树广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①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策略[M].尹树广、鉴传今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的新反思[M].孔明安、刘振怡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王恒、臧佩洪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8]朱迪斯·巴特勒、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M].胡大平、高信奇、童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9]安东尼奥·葛兰西.葛兰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0]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1]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2]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
    [13]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14]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雅克·德里达.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
    [17]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郭官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8]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9]尤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曹卫东、付德根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1.
    [20]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第二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人民出版社,1994.
    [21]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M].刘元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2]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3]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尚庆飞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4]埃伦·梅克辛斯·伍德、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主编.保卫历史[M].郝名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5]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6]埃德蒙·利奇.列维—斯特劳斯[M].王庆仁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
    [27]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28]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9]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0]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1]衣俊卿、丁立群.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1.
    [32]高远.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3]周凡.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123
    [34]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5]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36]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7]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38]斯拉沃热·齐泽克、[德]泰奥德·阿多尔诺.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9]朱迪斯·巴特勒.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0]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1]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1.
    [42]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3]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4]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5]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6]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7]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8]鲍德里亚.生产之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9]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0]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1]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2]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3]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54]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122
    [55]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6]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57]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8]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阶级分析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59]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0]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1]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7.
    [62]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上海:三联书店,2007.
    [63]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64]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65]克罗齐.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6]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0.
    [68]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9]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0]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1]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7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3]斯图亚特·西姆.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11.121
    [74]列宁: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7]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7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79]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80]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81]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2]斯拉沃热·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3]斯拉沃热·齐泽克.易碎的绝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84]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85]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86]仰海峰.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7]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8]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89]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1]刘同舫.拉克劳和墨菲的激进多元民主与人类解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2).
    [2]曾枝盛.拉克劳和墨菲及其“新霸权”理论[J].浙江学刊,2004,(6).
    [3]胡大平.激进民主、对抗性与霸权——拉克劳和墨菲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规划的批评性解读[J].求是学刊,2004,(1).
    [4]孔明安.论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基础——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剖析[J].哲学研究,2004,(7).
    [5]付文忠、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解读——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2).
    [6]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与提出的问题[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6).
    [7]付文忠.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剖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4).
    [8]付文忠.一个批判实在论者对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的批评[J].学习论坛,2008,(9).
    [9]王凤才.继承与超越、解构与重建——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阐释[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8,(00).
    [10]仰海峰.拉克劳与墨菲的霸权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8,(08).
    [11]付文忠、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解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2).
    [12]付文忠.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辨析[M].博士论文.
    [13]夏莹.“卢森堡困境”真的存在吗——论拉克劳和墨菲对卢森堡理论的批判及其误读[J].学术月刊,2006,(8).
    [14]孔明安.“他者”的境界与“对抗”的世界——从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劳和墨菲的“社会对抗”[J].哲学动态,2005,(1).
    [15]付文忠.对政治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超越——解读墨菲的后马克思义政治哲学思想[J].教学与研究,2005,(3).
    [16]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命题解读——拉克劳与墨菲“超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径剖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7]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新策略——拉克劳与墨菲的激进民主社会主义策略批判分析[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2).
    [18]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
    [19]吴玉敏、郑丽娅.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评析——兼论新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与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J].攀登,2005,(5).
    [20]付文忠、孔明安.话语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取向——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读[J].哲学动态,2006,(6).
    [21]徐罗卿.拉克劳和墨菲“多元激进民主”思想[J].理论探索,2006,(6).
    [22]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理论规定[J].哲学动态,2004,(2).
    [23]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的哲学基础剖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4]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4).
    [25]仰海峰.阿尔都塞多元决定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解读[J].东岳论丛,2008(3).
    [26]张一兵.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拉康哲学解读[J].人文杂志,2004(5).
    [27]杨耕.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J].哲学研究,2009(9).
    [28]赵子昂.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到拉康的剩余快感[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29]胡大平.从马克思到拉康——齐泽克与文化政治学之精神分析转向[J].国外理论动态,2007(9).
    [30]朱彦明.话语实践与激进政治:从福柯到后马克思主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 Ernest·Laclau, Chantal·Mouffe. Hegemony and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M] London: Verso,1985
    [2] Ernest·Laclau,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M],London: Verso,1990
    [3] Chantal·Mouffe, The Return of the Political[M], London: Verso,1993
    [4] Ernesto Laclau: Hegemony and Politics, in Post-Marxism and the Middle East,Verso,1998
    [5] Laclau, E.Deconstruction,Pragmatism,in C. Mouffe (ed.), Deconstruction andPragmatism,London:Routledge,1996c
    [6] Joan Wallach Scoot:Only Paradoxes to Offer:French Feminists and the Rights ofMan,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7] Millennium and Beyond, ed. Mark Cowling, Palgrave.Jacob Torfing: New theoriesofdiscourse: Laclau, Mouffe, and zizek, Blackwell, Uk.1999.
    [8] Claire Sutherland:Nation-building through discourse theory, Nations andNationalism11(2),2005,185-202.
    [9] Jules Townshend: Laclau and Mouffe’s Hegemonic Project: The Story So Far,Political Studies:2004VOL,52,269-288.
    [10] Andrew Knops: Debate: Agonism as Deliberation-On Mouffe’s Theory ofDemocr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y: Volume15, Number1,2007,PP.115-126.
    [11] Jonathan Pugh: The disciplinary effects of communicative planning in Soufriere, StLucia: govern mentality,hegemony and space-time-politics.Andrew Schaap: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Agony of Politics, Political
    [12] André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onPost-IndustrialSocialism,trans. Mike Sonenscher, London: Pluto Press.
    [13] 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geral Linguistics, tans. W. Baskin,New York:McGraw Hill,1966.
    [14] Ernesto Laclau,‘Glimpsing the Future’, in Simon Critchley andOliver Marchart(eds), Laclau: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Routledge,2004. Studies Review:2007VOL5,56-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