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农民: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运用了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学的理论与方法,较深入地探讨了云南曼听村与贵州西江村的旅游发展对农民的影响。论文主要从农民的生计转型、农民的建筑改造、农民的职业转换、农民成为企业家、农民的社会资本拓展、农民投资及其理性选择、农村妇女走出隐藏等视角展开了分析,指出旅游化下民族乡村农民生活呈现出城市化、边界跨越以及市民化的可能,凸显了传统农民向新农民的转型。
     论文主要内容:
     第一章叙述了曼听村与西江村的旅游发展现状与发展过程,展示了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并指出国家与地方政府对民族旅游发展的不同取向。
     第二章基于民族村寨传统农业生计方式衰落的叙述,考察了旅游业成为农民的重要生计方式,并强调了旅游在民族村寨的可持续生计战略中的作用。
     第三章记录了傣族木楼与苗族吊脚楼的变化,分析了农民改造传统建筑的行为,并指出农民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展露了去民族化和再民族化的景象。
     第四章简述了旅游开发前后农民的职业转换,指出在乡村劳动力市场中家庭商业的员工招聘把亲缘与市场交织一起,并论及了农民对旅游职业的感知,从职业视角展现出小型旅游地下旅游对农民的冲击。
     第五章以曼听村与西江村的农家乐为立足点,分析了农民企业家的特征与类型,考察了在利益有限好视野下他们的经营行为。
     第六章检视了旅游视域下农民以传统人情关系为基础,建构新的社会资本,实现了农民的社会资本扩展而超越村寨。
     第七章概述了农民投资于旅游商业以及其他的经济活动,并从中考察了农民的理性选择及其理性飞跃。
     第八章以家庭商业中的农村妇女为基础,分析她们从“隐藏”后台走向前台从事商业活动,产生了相应的自我认知,揭示出她们走向前台的权力。
     第九章基于旅游发展下乡村社区呈现出去农化的状态,审视了民族乡村社区农民社会生活的都市化,检视了农民生活的边界跨越,映照出民族乡村社会的传统农民转型模式。
     总之,本文探析了民族村寨旅游对农民的影响,展现出了传统农民的现代变迁,向新农民转型,同时带来的是乡村城市化,而村镇化为城市是符合中国实际的边缘乡村城市化之路。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ourism development of Manting village in Yunnan and Xijiang village in Guizhou to impact on farmers by theory and methods of ethnology, sociology, tourism. It discusses mainly peasants'subsistence transformation, peasants' building renovation, peasants' professional conversion, peasants'becoming entrepreneurs, peasants'social capital development, peasants'investment and rational choice, rural women out of hide, which result in rural urbanization and rural border cross and possibility of peasant's citizenship, and present traditional farmers transition to new farmers.
     The main content of dissertation is as follows:
     Chapter i analyzes tourism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cess of Manting village and Xijiang village, which show thre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s in China, as well as n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to different orientation of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
     Chapter ii narratives declin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ivelihoods of ethnic villages,and points out tourism become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ivelihood, and stresses that tour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trategies to ethnic villages.
     Chapteriii records changes of Mulou and Diaojiaolou, and analyzes peasants' behavior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hich points out that peasants reveals de-nationalization and re-nationalization of the scen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ransformation.
     Chapter IV outlines peasants'career transition in the front of and behind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the relatives and market woven together in the recruitment of family business in the rural labor market, and discusses peasants' perception to travel career, which shows tourism to impact of peasants.
     Chapter V describes the farmhouses of Xijiang Village and Manting Village, which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peasant entrepreneurs (ie farmhouse owners), and studies peasant entrepreneurs'business practices in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Chapter VI views that the peasants based on traditional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constructs a new social capita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which achieves the expansion of social capital beyond the villages.
     Chapter Ⅶ overviews peasant investment in tourism business and other economic activities, which shows peasants'rational choice and leap.
     Chapter Ⅷ analyzes women from the "hidden" back to the front in the family business, which produce self-awareness, revealing them to the power of front.
     Chapter Ⅸ examines peasants urbanization and lives across the border, which reflect traditional peasants'transformation in ethnic rural society.
     In short,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impacts ethnic rural tourism on peasants, which show changes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peasants, which become new peasa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bring rural urbanization. That village as city is a realistic way out of China's peripheral rural urbanization.
引文
1《197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发展门户网,http://cn.chinagate.cn/reports/2010-03/07/content 19547918.htm
    21979年1月至7月,邓小平连续发展表了《旅游业要变成综合性的事业》《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发展旅游事业,增加国家收入》《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等四篇讲话。参见《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圉旅游年鉴》(1993),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云谈及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性,“要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收入实际上是
    ‘风景出口’,比外贸出口收入要来得快。英伦三岛每年收入54亿美元,我们中国这样大,可以收入更多。但是,又不要看得太容易,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参见《中国旅游大事记》(1949.10-1994.12),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4中国旅游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在上海出现;从中华人民国和国成立至1978年,不讲旅游,也不搞旅游,“旅游”几乎完全被“旅行”取代。对于西方政要,也仅以“外事接待”称呼。
    5《预测中国将早于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人民网,http://world.people.com.cn/GB/8513398.html
    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第334页。云南和贵州的乡村人口和乡村从业人员,2005年分别为3568.1万和3276.3万、2050.9万和1934.2万。参见《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第28页。
    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3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8):42-46。
    4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72-80。
    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1据有关统计,2010年农民工为2.42亿人。参见《留不住人的农村,落不下脚的城市》,搜狐网,http://news.sohu.com/s2012/3473/s335540562/
    2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F),《读书》,2006(3):72-80。
    3从理论上讲,中国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可能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延续,实行集中经营;第二种是市经经济下农民自愿合作以形成规模经营;第三种是通过土地流转,转让土地使用权,形成规模经营;第四种是实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化,让土地自由买卖,形成规模经营。
    4(英)E.F.舒马赫著,虞鸿钧等译:《小的是美好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5-118页。
    1何景文:《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旅游学刊》,2010(2):59-66。根据笔者调查,西江景区管理局在2010年的“苗家乐”审核中,合格者为39家;银饰 刺绣店数量剧增,并且,其它的小商贩式经营(以路边/主要景点的摊位为主,如卖苗家小吃、租售苗族服饰等)数量也是很多的。
    1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24页。曼听是一个农业为主的村寨,尽管处于傣族园中,但参与旅游率非常低,近来有所变化。曼春满的实际收入应高于这个统计数字,因为开傣楼的统计难以精准。笔者于2010年调查之时,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已高于这个数字。而且曼听,除了橡胶种植外,水果种植在农业收入中也占据了一定比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gzdt/2006-03/16/content_228740.htm
    3云南省人民政府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云南省统计局:《2005年云南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玉溪统计信息网http://stats.yuxi.gov.cn/showitem.asp?id=2006032208302591506
    4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dfrkpcgb/t20060320_402312741.htm
    5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贵州省统计局:《2005年贵州省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dfrkpcgb/t20060321_402311916.htm
    6黄宗智先生的计算方法为:中国农村今日是人均2.4播种亩、户均9亩、劳均7亩的局面。除去约2亿的离土劳动力,现在约三亿的农村劳动力,在这样的农场上一般每年平均只投入相当于130天的全天劳动,其中80天种植(11天/亩,“三种粮食平均”),另加50天种蔬菜、养猪和养鸡(种蔬菜0.6亩三十五日、养猪1头十二日,养鸡15只三日)。参见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2):32。
    7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27页。笔者于2010年调查时,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8张文:《旅游影响——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59页。
    1刘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5):53-58。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7):2-7。
    3罗永常为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项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参见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2):102-107。
    4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民族研究》,2000(4):85-94。
    1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2):102-107;《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0-62;《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6(3):47-49;《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贵州民族研究》,2006(4):32-37;《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思想战线》,2006(4):96-101
    2徐永志:《民族风情: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旅游学刊》,2006(3):10;蒋丽芹:《试论民族文化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3):30-31;王雯雯:《广西少数民族村寨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科技资讯》,2006(18):186-187
    3叶春、陈志永:《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24):10636-10639
    4刘旺、孙璐、吴明星:《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研究:以丹巴县甲居藏族为例》,《开发研究》,2008(1):125-129
    5范莉娜:《从构建和谐旅游社区解析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产权困境及其改善》,《商场现代化》,2008(8):210-212
    6梁焰:《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6(4):38-41
    7熊元斌等:《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106页
    8刘洪丽:《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消费导刊》,2008(9):1
    9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旅游学刊》,2006(5):53-56
    10李强:《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以泸沽湖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7(2):21-25;《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青海民族研究》,2008(2):88-92;《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0(2):106-112
    11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民族研究》,2007(4):49-58
    1薛群慧、晏鲤波:《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5):31-34。
    2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80-183
    3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贵州民族研究》,2002(2):23-28。
    4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177-180。
    5邓永进、郭山:《香格里拉民族生态旅游的设计与实践——来自云南省中甸县霞给村的研究报告》,《思想战线》,2001(2):69-71;陶犁:《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以新平南碱村调查研究为例》,《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96-98;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经济地理》,2004(4):564-567。
    6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人文地理》,2001(6):40-43。
    7杜倩萍:《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73-75;周真刚、唐兴萍:《浅说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保护——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典型个案》,《贵州民族研究》,2004(2):33-37;黄萍、游建西:《求变与保护: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的处境与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23-26;刘沛林、Abby Liu,Geoff Wall:《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254-257;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干旱区地理》,2005(3):414-418;周真刚:《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为个案》,《广西民族研究》,2006(3):192-196。
    1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5(4):56-59。
    2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6(3):197-203。
    3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178页。
    4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 Hui Wang, Zhaoping Yang, Li Chen, Jingjing Yang, Rui Li. Minor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A case of Kanas Tuva villages in Xinjiang,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6):759-764.
    5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8(2):133-135。
    2梁玉华、陈志永、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贵州镇山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6(6):39-45;李菁:《少数民族社区农户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肖坤冰:《村寨博物馆中文化的展示与想象——以贵州雷山上郎德村寨博物馆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9(1):84-88。
    4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旅游学刊》,2006(10):45-48。5吴忠军、叶哗:《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51-55。
    6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08-111;李天翼:《民族旅游社区参与的“工分制”研究——以贵州省雷山县郎德苗族社区为个案》,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7陈志勇、况志国:《郎德苗寨社区主导旅游发展中的个人理性与集体行动的困境》,《学术探索》,2009(6):72-79。
    1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旅游学刊》,2010(2):59-65。
    2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6):128-136,171。
    3李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沪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0(2):108。
    4钟洁、陈飙、杨桂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贵州民族研究》,2005(5):85-90。
    5付保红和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唐学琼、车振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菁口村为例》,《红河学院学报》,2004(3):79-82;茆长荣:《旅游开发《队传统村寨的文化影响研究》,《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4):91-95;夏赞才:《旅游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影响研究:以湘西苗族村寨为例》,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6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40-44。
    7徐建新:《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例的评述》,参见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2-184页。
    1段颖、杨慧:《权力边缘的曼春满——旅游作为现代性与民族意识的个案研究》,参见杨慧:《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4-115页。
    2胡宝华、徐听:《旅游、生计与文化的再建构:以红瑶为例》,参见秦红增、韦茂繁等:《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77-121页。
    3梁圆圆、徐文化:《民族旅游与社区教育:以大寨红瑶为例》,参见秦红增、韦茂繁等:《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187页。
    4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冯万荣、赵庆红:《旅游扶贫的受益人群及其受益模式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81-84。
    6郭山:《乡村旅游、贝叶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1):91-96;仇雪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以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33-137。
    7曾远华、曾志海:《新农村建设与民族村寨旅游的互动发展》,《云南建筑》,2007(3):11-13。
    8杨娜:《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红瑶妇女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和平乡黄洛瑶寨为例》,桂林工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徐升艳:《旅游开发对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贵州从江县岜沙景区为例》,桂林工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曾懿“《旅游开发对于民族村寨地区妇女家庭地位影响的研究:对湘西德夯苗寨的实证调查》,桂林工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1吴忠军、周密:《壮族旅游村寨干栏式民居建筑变化定量研究:以龙胜平安壮寨为例》,《旅游论坛》,2008(3):451-457
    2车振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向延平、陈友莲:《武陵山区民族村寨旅游营销模式研究》,《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2):79-81
    4李旭东、唐莉:《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念——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3):67-68
    5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6(美)路易莎·沙因著,康宏锦译:《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载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8-121页
    1 Tim Oakes. Ethnic tourism in rural Guizhou; sense of place and the commerce of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thnicity, and the State in Asian and Pacific Societies. M. Picard, and R. Wood, ed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35-70.
    2 Paul Jason Howard.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Griffith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2006.
    3 Gyan P. Nyaupane.Duarte B. Morais, Lorraine Dowler. The role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number/type of visitors ontourism impacts:A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Annapurna, Nepal and Northwest Yunnan,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2006 (27):1373-1385.
    4 Margaret Byrne Swain.Developing Ethnic Tourism in Yunnan, China:Shilin Sani,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 1989,14(1):33-39; Philip Feifan Xie. Managing Aboriginal Tourism in Hainan, China:Government Perspectives, Annals of Leisure Research,2003(6):278-299.
    1根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傣楼经营大约在2007年左右结束。
    2据有关资料,西双版纳州有官方识别的12个少数民族,人口约69.50万人,参见李岽仁等:《云南年鉴(2008年)》,昆明:云南年鉴社出版2008年版,第475页。
    3吴谋高:《黔东南年鉴(2008年)》,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9页。
    1这与国家和地方的旅游宣传有着很大的关系,过于突出民族妇女形象,例如在傣族旅游宣传中,对傣族妇女河中沐浴的宣传画,以及现在傣族园销售的傣族妇女沐浴挂图,以及百名小卜哨(未婚少女)天天陪你过泼水节,等等,彰显的就是民族妇女,引起旅游者的各种遐想。
    1这是国家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副局长热比娅·玉山在2011年4月27日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旅游局联合召开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参见《全面落实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努力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云南举办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云南旅游电子政务网,http://www.ynta.gov.cn/Item/6017.aspx
    2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常明的讲话。参见《全面落实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努力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云南举办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云南旅游电子政务网,http://www.ynta.gov.cn/Item/6017.aspx
    3资料来源于云南省旅游局。
    4资料来源于贵州省旅游局。
    5资料来源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局。
    6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旅游局、深圳市博卡品牌顾问有限公司:《西双版纳景洪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8-2012》,内部资料。
    1本文如未加注明,曼听村就特指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听五个寨子。
    12002年西双版纳旅游处于停滞期(“旅游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而危机主要是形象危机,如傣族建筑
    12009年4月1日起,西江景区试行门票管理,试行一年,试行期间六折优惠,即每人60元。2010年4月1日起,每人100元。团队价为每人60元。
    1据报道,曼飞龙1993年1月以来接待游客约3万。参见王涛:《跨世纪的脚步:西双版纳旅游业扫描》,《版纳》,1993(1-2):4-13。
    1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99-100页。
    1黄才贵:《民族村镇保护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黔东南观光人类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2(1):54-60。
    2黄才贵:《民族村镇保护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黔东南观光人类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2(1):54-60。
    1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旅游学刊》,2010(2):59-65。
    2李廷贵:《雷公山上的苗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李廷贵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 Tim Oakes. Ethnic tourism in rural Guizhou; sense of place and the commerce of authenticity.In Tourism, Ethnicity, and the State in Asian and Pacific Societies, eds. M. Picard, and R. Wood.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35-70.
    5周星:《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示》,三苗网,http://bbs.3miao.net/thread-46178-1-1.html
    1梁定华、罗茜:《美丽征服:西江苗寨三次“大露脸”》,黔东南信息港,http://www.qdn.cn/Html/news/qdnnews/ls/2008106114914-1.shtml
    2从凯里,经雷山县,到西江,单程大约耗时在2小时30分钟以上。
    3雷山县旅游局:《雷山县旅游志》,2007年,第88页,内部资料。
    1傣族园开发初期,广东东莞信益实业总公司的退出,使得傣族园建设起步维艰,而橄榄坝农场也无力继续注资。在资金困难情况下,傣族园经营班子,积极与昆明宜良南洋建筑公司协商,把建设中投入而无法收回的工程款约350万元,入股傣族园。
    2这是2008年傣族园的股份分配情况。
    1活路头,是西江苗族的自然领袖之一,主持安排农业生产。
    1李树民、陈实:《论西部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宏观分析》,《人文杂志》,2002(5):67。
    2“小卜哨”是傣语的音译,汉语的意思为“未婚的姑娘”。
    1傣族园旅游活动中涉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七项:泼水节、贝叶经、傣锦、赞哈、慢轮制陶、象脚鼓舞、召树屯与喃木诺娜的爱情故事。
    2这一小段是笔者对三种发展模式的简单看法。参见李强、王红艳:《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青海民族研究》,2008(2):88-92。
    1关于社区参与的评价,笔者已发表。参见李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0(2):106-112。
    2张文: 《旅游影响——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1此部分笔者已发表,内容略有改动。参见李强:《民族旅游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取向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010(5):64-68。
    2 Robert.E. Wood. Ethnic Tourism, the State, and Cult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 1984,11(3)353-374.
    1 Margaret Byrne Swain. Developing Ethnic Tourism in Yunnan, China:Shilin Sani.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989,14(1):33-39.
    2 Philip Feifan Xie. Managing Aboriginal Tourism in Hainan. China:Government Perspectives. Annals of Leisure Research 2003(6):278-299.
    3 Li Yang. Ethnic tourism:A framework and an application. Tourism Management,2009 (30):559-570.
    1白莲:《历史记忆与民族旅游——满族身份重新建构的个案研究》,参见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葛本忠:《中国边境地区投资、贸易、旅游指南》,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年版。
    1周星:《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66-70。
    2 Grant Ewans. Transformation of Jing Hong, Xishuangbanna, PRC.in Grant Ewans.Christopher Hutton and Khah Khun Eng(eds).Where China Meets Southeast Asia: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s.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2000:172.
    2游方街,是以苗族的游方习俗来命名的,在导游的讲解中,这是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游方源于苗族游坡节。游坡节是苗族青年男女们择偶恋爱的集会。两江男女青年过游坡节,到邻近的黄里牛角坡、满天星、五岔路等地过。每年的农历三、四月的午日。邻近村寨的青年男女们精心打扮,从四面八方汇集于山坡上。这一天山坡上都要汇集数千人乃至上万人,坡上一圈圈、一群群男女青年游方唱歌,他们以此为媒介寻友觅伴追求知音,洋溢着节日欢乐的气氛。(这是西江博物馆对游坡节的注解)
    1《宁夏借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树旅游形象》,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2《民族运动会接待就绪竞技旅游线受关注》,广州网http://www.guangzhou.gov.cn/
    3龙江英、杨廷锋:《对民族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管理的思考—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7(3):70-77。
    4《云南美丽的沪沽湖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搜狐网,http://www.sohu.com/
    1王月浩:《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新政策解析》,中国旅游报网,http://www.ctnews.conm.cn/zcjd/zcjd.htm
    2《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政策》,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1475-1.htm
    3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社会的乡村都市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40-44。
    1黄惠焜:《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思想战线,2001(5):53-62。
    2何星亮:《30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民族报》,2009年7月25日第6版。
    3刘沛林等:《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254-257。
    1尹世香:《试论老旅游景区如何走出困境——对贝叶文化村的思考》,《思想战线》,2008(1):86-88。
    2罗平、和少英:《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70-76。
    1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南傣族园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4(6):128-137。
    2顾听、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2):155-175。此处是笔者根据文中“国家与社会关系变革的三种路径”修改而成。
    1肖坤冰:《村寨博物馆中文化的展示与想象——以贵州雷山上郎德村寨博物馆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9(1):84-88
    1旅游发展可能对乡村社会的产业结构带来不利影响,即大量青壮年弃田从事旅游业,而带来农副业生产的衰退,但旅游业却扩大了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旅游业取代了农业,成为新的单一产业,这同样是乡村经济活动的不可持续,因为旅游业本身存在着危险。参见(美)查尔斯·格德纳、(加)布伦特·里奇著,李天元、徐虹、黄晶译:《旅游学:原理、实践与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2页。
    1刘江:《官纯——变迁中的土司属官寨》,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本编写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1这出现于西江千户苗寨,来自村长李光忠的介绍有关于田界纠纷的调解。
    2曼春满的傣楼经营最早是外来的汉人群体,2002年被驱逐出村寨。
    1此数据是笔者根据西江风景区管理局的《雷山县西江景区个体经营统计表》统计而来。
    1王润华:《“西江模式”诠释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发展》,《黔东南日报》,2010年5月7日第6版。
    1 Cevat Tosun. Root of un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t the local level:the case of Urgup in Turkey. Tourism management,1998.19(6):595-610.
    2《我们共同的未来》,深圳新闻网,http://www.sznews.com/zhuanti/content/2008-10/30/content_3341837.htm
    1 Geoffrey W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the 2007 International Tourism Biennial in Canakkele, Turkey.
    2 Miltin, 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Environment and Urbanisation,1992,4(1): 111-124.
    3 Stuart McMinn. The challenge of sustainable tourism. The Environmentalist,1997(17):135-141.
    4 Scoones, I..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righton,U.K.: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1998:4-5.
    1 Scoones, I..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righton.U.K.: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1998:4-5.
    2 Helmore, K. and Singh, N..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 Building on the wealth of the poor. Bloomfield:Kumarian Press.2001.
    3 Walker, J.etc.. Livelihood strategy approach tocommunity-based planning and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Molas, Indonesia,Impact Assessment and Project Appraisal,2001,19(4):297-309.
    1 DFID. Energy for the Poor:Underpinn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UK,2002.
    2(加)Geoffrey Wall, Alister Mathieson著,肖贵蓉译《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3 Ellis,F..Survey article: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rural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8,35(1):1-38.
    4 Teresa, C.H. Wall, G. Tourism as a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trategy. Tourism Management,2009 (30):90-98.
    5 Bebbington, A.. Capitals and capabilities:a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peasant viability, rural livelihoods and poverty. World Development,1999,27 (12):2021-2044.
    1曼听的劳动力据2010年村委会人口统计大约为1001人,西江则是村长的说法。
    1王润华:《“西江模式”诠释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发展》,《黔东南日报》,2010年5月7日第6版。
    2西江苗家乐通常与周围的农户建立农产品联销机制,负责收购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这就改善了销售渠道。旅游发展使得需求量增加与价格上涨。除稻谷种植外,稻田还兼养鱼。
    1娄辰:《西江千户苗寨:创造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奇迹》,新华网贵州频道,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20/content 16866776.htm
    2傣族园二期工程于2004年12月1日始,2006年12月31日完工,建设了景区车行道、步行道;村寨供水、消防管道,村寨排污管道等,这使得景区的游览环境进一步改善,滨江路和环湖路的兴建,扩大了景区外延参观范围。
    12009年,曼乍“玉温傣家乐”,在雷雨天气,芭蕉树遭雷击而倾倒于房屋,导致电短路,使得木楼发生火灾,很大部分被烧毁。原来筹措资金改建用于旅游接待的房屋,毁于一旦,好的就在于几年的旅游经营把债务已偿清。现在已筹措了资金(其中一部分是村民和傣族园公司的捐助)把房屋改造完成,烧毁部分由木制的变成砖混的。
    1 (加)Geoffrey Wall, Alister Mathieson著,肖贵蓉译:《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1农祥亮:《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2):139-142,171。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101《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8页。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南平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25页。
    4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大会,1999年10月在墨两哥举行,通过了" CHARTER ON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GE"(《乡土建筑遗产宪章》),其保存原则之一为"The vernacular is only seldom represented by single structures, and it is best conserved by maintaining and preserving groups and settlements of a representative character, region by region. "(乡土遗产很少由单一的建筑物来代表,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vernacular_e.htm
    1工慷林等:《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利用竹子的研究》,《竹子研究汇刊》,1991(4):1-11。
    2苏轼:《记岭南竹》,参见徐柏容、郑法清:《苏轼散文选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68页。
    3高芸:《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52-156页。
    5王加强:《传统傣族居住设计初探》,参见陆鼎元:《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6傣族建筑包括木承重结构、砖柱承重结构、底层砖墙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四种形式。通常,以木承重结构认定为传统民居,砖柱承重结构的砖柱干栏式木楼(外墙材料为木材)为半异化建筑,砖柱承重结构的砖柱干栏式砖楼(外墙材料为砖)、底层砖墙承重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称之为异化建筑。
    1李强:《民族旅游发展: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取向研究——以云南、贵州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010(5):64-68。
    2黄万鹏:《小议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生态经济》,2006(5):315-318。
    3这是根据被访者回忆得出的结论。
    12010年笔者于曼景兰调查时发现,其仅剩下一栋纯木制的木楼穿插在现代建筑之中。
    2黄惠焜:《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思想战线》,2001(5):53-62。
    32011年笔者调查时,岩化利用儿子结婚的事情,以年轻要单独居住为由说服其父亲,把卧室分割成3个独立单间,看来老年人的思想也随着时间在旅游或其他原因的冲击下而发生着转变,以及重新装修房子,实现了他的最初改造梦想。
    1这些都是傣家乐的挂牌名字,如“岩光傣家乐”,“咪么留傣味楼”。
    2根据西双版纳傣族园有限公司的相关文件,以及调查访谈,2004年以来,木楼建筑补偿为4000元,从2009年起,补偿增加为15000元。
    3这个数据来源于曼听村村委会2002年的统计。
    4这是村领导的一个估计数,由于村委会后来随着翻改房子增加,就没有细致的统计。
    1傣族传统是无任何间隔的,客人通常都安排睡在堂屋,席地。
    2岩约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1以楼梯为标准,由外向内,以最低辈分向最高辈分安排床铺。蚊帐区分,老人为黑色,未婚子女为粉色,已婚夫妇为白色。这种隔帐不隔墙,代表着全家人的心意项链相通,无隔阂。
    2台球、麻将、扑克等,茶吧等。
    3岩相约家,在扩建之时,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把一层安装上卷闸门,作为车库。
    4消毒餐具中心,橡胶水加工厂
    1李锦平:《苗族语言与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2麻勇斌:《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1凯里到西江,原需绕道雷山县,行程大约2小时以上,现在可从凯里走高速公路直达西江,行程需约40分钟。
    1《乡土建筑遗产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charters/vernacular_e.htm
    2统计时间是2010年8月6日下午。
    3平宝楼(苗家乐)正在修建纯砖混结构的凉亭,说因为已经有了一座木楼;村长家,在木楼旁修了一个纯砖混的二层平房,以居住。
    1这是根据西江景区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鉴得出的。
    2《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94927625.html
    1也可称之为民族文化艺术商品一条街,街上充斥着酒吧、星级宾馆等。
    2一位经营苗家银饰的铺子女老板说,她家正在盖新房,完工大约30万左右;一位路边摆摊卖苗家小吃的女老板也说,盖新房,已经花了20多万了,还有很大的缺口。而阿浓苗家,花了40多万;竹园苗家,花了60多万。
    1笔者曾与西江的几个年轻人(两个在凯里学院上学;一个在贵阳上学,现在在西江旅游有限公司实习;一个待业在家)偶在一起聊侃,说起吊脚楼的时候,都说居住极其不方便,但作为旅游开发又必须保护这一特色,就想既要住着舒服,又要保持这一民族传统,如何进行现代改造。
    2(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6页。
    3关于民族的界定,中国存在着两个层面,即宏观层面的“中华民族”和微观层面的中国“各少数民族”,因而,民族性也存在着类似。本文所指的民族性,专指的是各个少数民族的。
    1 Tim Oakes. Ethnic tourism in rural Guizhou:sense of place and the commerce of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thnicity, and the State in Asian and Pacific Societies, eds. M. Picard, and R. Wood.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35-70.
    2 Rodrigo de Azeredo Grunewald. Tourism and ethnicity. Horizontes Antropologicos, Porto Alegre,2003, 20(9):141-159.
    3 MacCanell. Dean. Reconstructed Ethnicity:tour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rd Word communities. In MacCanell, Dean. Empty meeting groud, London:Routledge,1992:158.
    1英格尔斯认为,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参见(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2袁良智:《对“民族化”的界说》,《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145。
    3梁子:《山地文化的一种景观:中国苗族的居住和建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2):16-18。
    4 MacCanell, Dean. Reconstructed Ethnicity:tour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rd Word communities. In MacCanell. Dean. Empty meeting groud, London:Routledge,1992:159.
    1傣族习俗,关门节与开门节之间的三个月(阳历大约是七月中旬至十月中旬),村民不得远行,专事佛事和农事,不得从事建房、婚嫁等活动。“上新房”,也可称为贺新房,也就是房子建成之后的一种村民聚会活动,包括很多礼仪,如祭灶、赞哈献唱等。
    2(美)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60页。
    3(法)迪尔凯姆著,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9页。
    1 MacCanell. Dean. Reconstructed Ethnicity:tour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rd Word communities. In MacCanell, Dean. Empty meeting groud. London:Routledge,1992:168.
    2 Rodrigo de Azeredo Grunewald. Tourism and ethnicity. Horizontes Antropologicos. Porto Alegre,2003. 20(9):141-159.
    3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35页。
    1 (法)罗贝尔·朗卡尔著,蔡若明译:《旅游及旅行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6页。
    2 Goffin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 Life, Garden City, New York:Anchor Doubleday,1959:25.
    3 MacCanell, Dean. Reconstructed Ethnicity:tour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Third Word communities. In MacCanell, Dean. Empty meeting groud,London:Routledge,1992:169.
    1彭兆荣:《后现代性与移动性:生态环境所面临的挤压——兼论旅游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文化”》,参见罗布江村:《历史·现状·发展:中国民族研究两南论坛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2(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著,董薇译:《小地方,大议题——社会人类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398页。
    3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2):67-82。
    Josef Gamper. Reconstructed Ethnicity:comments on MacCanel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2)250-253.
    1《中国桂林宣言》,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shenghuo/200/9517/9518/20021119/870031.html
    2范新宇:《从目标到行动:亚太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大阪会议述评》,《世界经济》,1996(1):27-31。
    3《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人民网,http://travel.people.com.cn/GB/41636/41640/4717438.html
    4《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04/19/content 8138775.htm
    5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就业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旅游科学》,2006(4):33-37。
    6项萌、程道品:《基于性别的旅游地居民的旅游就业探讨——以广西龙胜龙脊景区和三江程阳景区为例》,《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24):72-74。
    7王凯、黄华芝:《返乡农民工旅游就业认知与意愿的实证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4):6-12。
    8 Phillip.L.Pearce.GlobaL Tourism:The Next Decade2nd.EditionbyWilliamTheobald, Butterworth-Heinemann:a division of Reed. Edueational&ProfessionalPublishing Ltd.1998:128-130.
    11995年以前,阿浓苗家李珍率先在寨子里开了一个家庭式的农家乐,两间房子的小餐馆,每月收入难以为继,一到冬天客人很少,经营困难,只好外出打工。
    1据调查,西江景区位于游方街的朗云台、黔森大酒店都是三星级之上,占据了旅游市场的高端客户,还有如西江月、九九客栈等外来者经营的苗家乐、客栈抢占着中端市场,以致部分本地经营者不得不把吊脚楼出租,成为食租者。这样,进一步加剧了西江苗家乐的竞争局势。
    2李珍在2008年经营起阿浓苗家之后,又把歌舞表演队的部分成员聘请为员工,从事吹芦笙、唱苗歌、做服务员、帮厨等。
    3从2011年起,西江风景区管理局把村中的部分老人集合起来,每天给予一定补助,形成了一个定制节目,即苗族古歌表演,内容大约是介绍苗族之起源和迁徙(报幕员的解说)。
    1调查显示,根据西江风景区管理局的规划安排,2011年原来位于游方街歌舞表演场的苗族服饰出租摊位,搬迁至白水河之北的滨河道上,与歌舞表演场隔河相望。
    1来自西江村委会村主任(村长)李光忠的纪录。
    1公司占你一两亩土地,老百姓让了,就收你做员工,每个月给你四五百元。岗位,分给你的,一公里原来是三个(人)打扫。你进去一两年了,签个合同按个手印,它就减掉两个,叫你一个人管理。打扫不完,就扣你钱,扣你工资。你自己回去了,不是公司叫你回去的。反正公司收你进来了,是你自己愿意出去的。就以这个方式,来搞(骗)老百姓。然后,算给你600块钱,一月,30天,一天20块钱。如果你搞(犯)什么错误,就罚你几倍呢,扣你100块钱。请假了,扣你40块钱。你不想干了,就回家吧。(可是)土地它已经占了。开始它什么都答应你,干什么都行。就我姑娘,在公司做导游,有时候,过年过节的时候,请假也扣钱。有一次跟我说,爸,你租我出去吧,50块钱。反正请假也扣钱的。
    12011年调查时,他们离开了西江村,去城里了。
    2傣族园民族事务部是一个特殊部门,展现的是民族关系影响着公司的运营,其主要职能是在公司与村民之间建筑起一道协商沟通的桥梁。一旦村民与公司发生冲突,通常都是由这一部门进行调查沟通,协助公司解决矛盾。
    3 Donald Getz. Jack Carlsen. Family business in tourism:state of the ar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32(1):237-258.
    4旅游企业,根据规模大小与社会经济影响,可分为三种:大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工艺品旅游企业。大型
    旅游企业,指的是有100个房间及其以上的国际酒店;小型旅游企业,指的是经济型酒店;工艺品旅游企业,指的是本地人开设的手工艺品商店。参见Stephen Wanhill.Small and Medium Tourism Enterpris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27(1):132-147.
    1(美)L.R.麦克尔尼著,雷喜宁等译:《新社会契约论:关于现代契约关系的探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2(美)L.R.麦克尔尼著,雷喜宁等译:《新社会契约论:关于现代契约关系的探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3郭于华:《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参见周晓红:《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7-68页。
    4合作经营结束之后,玉吨(岩腊之妻)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请弟弟家来帮忙,当天给工钱,客人多则多给,少则少给,一般在10-20元之间。后来,她叫儿媳妇和两个侄女一起干,收入平分。玉涛(岩约之妻),雇请了几个外村的亲戚,每人每月工资300-500元。参见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10-11页。据笔者2010年调查,玉吨现在是叫儿媳妇和女儿一起经营。玉涛依旧是请外村亲戚,她在本村的近亲都从事着傣家乐经营,某种程度上还是竞争对手,尤其是与她丈夫的堂兄(岩光)之间。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2陈煦、李左人等:《民族·旅游·文化变迁: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1这说的是2011年7约26日大约下午3点左右,她和她婆家的大嫂以及大嫂的娘家大哥之妻,三人一起喝酒聊天,谈家常,最后三人喝得都有点醉了。当时笔者也在,和她们边喝边聊。
    2分别是贺新房与做赕(赕佛)。
    1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页。
    12011年调查,西江羊排之杨嫂,“只能在经济上给他们保障,学习就只能靠自己了。如果照顾小孩的成绩,就顾不上挣钱,顾着挣钱就管不了小孩的学习了。”从事烧烤摊经营,通常4月-10月,收入大约在4万左右。冬季天冷没有生意,就不干了。这时,可能出去找一点零活干干。
    1 (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0页。
    1从宋嫂的话中,要求刺绣工普通话流利,以便能于游客较好交流,在摄像、录影时能够介绍,身体健康,眼睛不能花等条件。
    2这是来自他妻子小王的介绍。小王,1988年生,肄业于职业技术学校,专业为计算机。2008年在深圳打工,2009年回西江经营照相摊及相片处理。2010年嫁入平寨。儿子未满周岁,现在主要是在苗寨人家做临时帮工。对之后,还没有具体打算,觉得现在经营照相服装出租的太多,不想再做了。
    1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2(美)马丁·M·麦格著,祖力亚提·司马义译:《族群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97-98页。
    3陈煦、李左人等:《民族·旅游·文化变迁: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176页。
    12010年7月笔者曾参加了两场傣族的赕关门节(赕毫瓦萨,傣历九月十五日,阳历通常在七月中下旬):一是曼乍佛寺的,一是橄榄坝的总集会,在曼春满佛寺。
    1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7页。
    2这是傣族园村民的第二次围堵大门事件。
    1 Engin F. Isin and Patricia K. Wood. Citizenship and Ident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99转引自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2 Pierre. Bourdie. What Makes a Social Clas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xistence of Groups. Berkeley Journal of Sociology.1987.32(1):1-17转引自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页。
    3 Pierre. Bourdie. Outline of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转引自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4页。
    1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这是吴晓萍在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寨考察拍摄的其中一张照片的解释。
    2 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Entrepreneurship in Europr.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Brussels.2003:6. 3 Carter.S. 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arm sector:indogenous growth in rural areas?.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1998.10(1):17-32.
    4 Mark, S. and Haugen.J.V. Farmers as entrepreneurs:the case of farm-based tour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2008.6(3):321-336.
    1农家乐包括景区内农户接待型和景区周边型农家乐两种类型。参见文军、魏美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生态经济》,2002(6):125-127。事实上,这种概括并不全面,还存在着一种农家乐形态:即纯粹的休闲农家乐,多位于城郊,是城市人短途休闲的场所。
    2据傣族园内部资料显示,初期经营困难,其经营班子改变决策,招商引资。其中一项内容就是与湖北武汉人合作开发“傣家乐”旅游产品。
    1傣楼经营,主要是兜售沙金沙银(多数是假的)。由于成本低,收入高,由人数占多数的曼春满占据。为此,当时曼乍经营傣家乐的,还做了一些“拆台”动作,如在自己房屋前面也摆摊经营,价格更低;向旅游者说她们卖的都是假沙金沙银。更有甚至,为争取傣楼的经营权,曼乍村寨的妇女集体与曼春满的,展开了“口水战”,多次吵架(这是岩化的介绍)。
    1曼春满傣楼经营从2002年把汉族赶出傣族园起,至2007年傣族园重新整顿傣楼经营而中止。傣楼以经营假沙金沙银为主,曾多次遭到游客投诉,而被地方旅游局要求整改。2007年傣族园向曼春满村民发出通知,要求缴纳保证金,以保证从事真金真银的销售。由于数额较大,村民担心有风险过大而停止。但是,村民却认为这是傣族园的一场“陷阱”,目的是要把他们清理出去,然后再把经营权转让给汉族,从中收取高额的租金。
    2《旅游散记: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李老师》,以及旅游者的回复评价。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travel/1/59314.shtml
    1雷山县旅游局:《雷山县旅游志》,2007年,第88页,内部资料。
    1张希才:《西江旅游产业带动效应明显》,《黔东南日报》,2009年11月4日第5版。
    1据最新研究显示,农民外出务工潮的涌现使许多农村妇女成为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参见胡玉坤:《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探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6):54-69
    2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7页
    1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认同是社会连续发展的历史性产物,它不仅指涉一个社会在时间上的某种连续性,同时也是该社会在反思活动中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他将人的认同主要分为两种,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社会认同是“人在特定的社区中对该社区特定的价值、文化和信念的共同或者本质上接近的态度”。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版,第57-61页
    2乡土意识是指农民对于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土地和乡村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强烈依恋心理。参见邢克鑫:《农民乡土意识的历史嬗变与思考》,《探索与争鸣》,2003(3):18-19
    1苗族迎客礼仪程序:每当稀客要到,苗族男主人便穿上节日盛装,到村口迎接。来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便唱歌叫门,用歌声告诉女主人客人已经临门。女主人也穿上节日服装唱着欢迎客人的歌开门。进门要饮“牛角酒”,然而问候、交谈。吃饭时,桌上摆满苗家的糯米饭和五颜六色的“姊妹饭”及自制的“醪糟酒”。
    1 Wanhill, S.. Small and Medium Tourism Enterpris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7 (1):132-147.
    1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1):103-118。
    2方行:《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经营独立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8-12。
    3 Gry Agnete Alsos、Elisabet Ljunggren and Liv Toril Pettersen.Farm-based entrepreneure:what triggers the start-up of new business activities?. Journal of Small Bus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3,10(4):435-443 4 Fuller,A.M. Farm part-time farming to pluriactivity:a decade of change in rural Europ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0.6(4):361-373.
    1西江苗家乐存在三种形态:专门从事住宿的、专门从事餐饮的以及兼从事餐饮住宿的。
    1Foster, G. Peasant society and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5,67(2):296-297.
    2 Kaplan, D. and Saler, B.. Foster's "image of limited good":An example of anthropological explan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6,68(1):202-206.
    3 Bennett, J. Further remarks on fosters'"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6,68(1):206-210.
    4 Kennedy, J.. Peasant society and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6,68(5):1212-1225.
    Foster. G. Foster's reply to Kaplan. Saher and Bennett.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6.68(1):210-214.
    6 Ploeg, J. D. The new peasantries:Struggles for autonomy and sustainability in an era of empire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Earthscan,2008.
    1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5):104-109,110。
    2(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 Foster, G.. Peasant society and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5,67(2):293-315.
    3周晓虹:《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社会心理——昆山周庄镇和北京“浙江村”的比较研究》,参见周晓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Foster, G.. Peasant society and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5,67(2):293-315.
    1 Bailey, F. G. Gifts and poison. In F. G Bailey (Ed.).Gifts and poison—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1971:19.
    1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5):104-109,110。
    2(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3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8页。
    1 Haughton, G. Hunter, C. Sustainable Cities. London:Jessica Kingsley,1994:272.
    2(英)C.米歇尔·霍尔,(英)斯蒂芬·J.佩奇著,周昌军、何佳梅译:《旅游休闲地理学:环境·地理·空间》,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87页。
    3肖赞军、柳思维:《中国农村非正规劳动合作的演进——基于一个贫困县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2007(1):59-66。
    1 MacGillivray. A. and Walker, P.. Local social capital:Making it work on the ground. In Barron,S. J. Field and Schuller. T. (Eds.), Social capital:Critical perspectiv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197-211转引自陈荣德:《组织内部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影响:社会资本观点》,国立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60页。
    2 Bourdieu P.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 i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Greenwood Press,1986:248.
    3(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
    1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3):136-146。
    2(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7页。
    3(美)罗伯特·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民主运转起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5,203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5页。
    1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131-142。
    2(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218页。
    3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35页。
    4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研究—以赣东北项村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2页。
    5(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6(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7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 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1樊平:《社会流动与社会资本——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路径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cn
    2 (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0-221页。
    3 2010年7月曼听有一位老人去世,按风俗应该去这个家庭予以慰问随礼,当岩化去叫岩约之时,后者没有回应,自己去了,故有着这么一句评价。当时,笔者也随岩化去了这一家。
    4王习明:《村社公共服务与乡村建设——成都平原村落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14-18。
    5秦红增、刘佳:《超越村落:文化农民社会资本的扩展及其结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2-71。
    1 Granovetter,Mark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1从西江佳景客栈的博客及其官网中咨询评价的博文与专栏来看,游客与农家乐业主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交流。http://www.miaohotel.com/guestbook/(官网)/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48186547_0_1.html(新浪博客)。
    2(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页。
    1汪哲祥:《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19页。
    2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Portes, A. and Landolt, P.. The down side of social capital. 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7 (26):18-21.
    1 Baker,R.L..The Social Work Dictionary.NewYork: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1988转引自汪哲祥:《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20页。
    1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2丁华:《新农村背景下农民投资农业的困境与对策》,《农村经济》,2009(1):32-35。
    3(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190页。
    4成新华:《农民投资行为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问题》,2001(5):51-53。
    1成新华:《农民投资行为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问题》,2001(5):51-53。
    2王克林、黄怀槐:《农民投资波动的原因》,《中国统计》,2007(12):28-29。
    12003年,勐罕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78.23:11.1:10.62。2《抓住沧江新区开发机遇打造旅游名镇辐射和带动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景洪市勐罕镇旅游工作情况汇报》,景洪市政务信息网,http://www.jhs.gov.cn/home/bn 53280120301/newshow.aspx?id=10183
    3《2011年雷山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2月28日),雷山县人民政府,http://www.leishan.gov.cn/page.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105792&wbtreeid=10525
    1储皖中、王晓斌:《大规模毁林种胶影响生态村民“连水都快喝不上了”: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哭泣》,《法制日报》,2008年6月27日第8版;《西双版纳大规模毁林种胶热带雨林被剥皮抽筋》,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8-06/27/content_8450586_l.htm
    1“叫你的那个(李珍)别搞了,贷了那么多的款,”“你看南贵那边,客人满了之后,才到你们这边来,以
    1(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3刘欢迎:《“偷懒耍滑”:国家在场下的农民生存智慧——以人民公社时期皖北的刘集镇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4秦晖:《传统与当代农民对市场信号的心理反应——也谈所谓的“农民理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2):18-27
    1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5):104-109,110
    2实用理性指的是最广泛地用以处理并解决日常问题的行动类型,并且是人们工具理性行动的表现形式。实质理性意指立基于过去、现在或者潜在的“价值假定”上,针对实用理性行动所进行的组织安。形式理性指以适用于所有人的、纯然客观的非个人规则或状态、法则等方式进行的监督管理。理论理性指涉及透过H益精确的抽象概念建构(而非行动)有意识地对实在加以掌握。参见Kalberg,Stephen.Max Weber'sConcept of Rational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New York,1978:84,88,121,152
    3 Kalberg. Stephen. Max Weber's Concept of Rational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New York, 1978:40
    4(英)D·米勒、W·波格丹诺主编,邓正来译:《希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31页
    1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并不愚昧,他们对市场价格的变动能作出迅速而正确的放映,经常为多赚一便士而斤斤计较。他们多年的努力,使现有的生产要素的配置达到了最优化。参见(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译者前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iv页。
    2 Coleman.J.S..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15.
    3 Coleman,J.S..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20.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1):25-32。
    1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160页。
    2“其实农民工的‘家’也就是‘根’留在农村,所以农民工靠感情维系的生活圈子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民工进城就业后虽然生活在城市,但尚没有真正地融入城市生活,没有建立起以业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圈子。”参见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7-201页。
    3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的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1文军:《生存压力与理性选择:寻求当代中国农民非农化的动因——读黄平的<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二十一世纪》(香港),2001年2月号。
    1吴言林、程丽丽:《市场发育、农民经济理性与农村经济发展》,《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99-104。
    2吴言林、程丽丽:《市场发育、农民经济理性与农村经济发展》,《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99-104。
    3 (美)H·登姆塞茨著,刘守英译:《关于产权的理论》,参见(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6-114页。
    4(美)加里·贝克尔著,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其“导言”中,指出,经济分析由经济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三种假定有机构成。经济人追求最大效用。效用的来源可以是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也可以是声望、尊严等其它一些非货币因素。效用最大化的基础是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效用最大化的实现过程是人的基本偏好的满足。基本偏好决定了偏好类型偏好类型相对稳定,并不因人因时或因地而异。偏好的市县需要相对的资源,而资源的分配通过市场进行,这些市场能够有效地调整参与者的行为。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三位一体,构成“经济分析”。第3-19页。
    1黄平:《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2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t.cn
    3文军:《从生存理性选择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学网,http://www.sociology.casst.cn
    1叶文心:《历史圈套与文化困境——中西对话之下“中国妇女”的建构》,《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10):105。
    2理解家庭的一种角度,即从日常生活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家庭。这种家庭是一个生活空间,其中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策略、行动形成了家庭的权力关系和社会网络,这称之为“生活家庭”。参见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3 Lyman, A. R., Salganicoff, M., & Hollander, B.. Women in family business:An untapped resource.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1985,50 (1):46-49.
    1王琪:《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及其法律保护》,《法学论坛》,2007(4):128-131。
    2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2):30-37。其对半工半耕种制度的描述:人多地少的过密型农业因收入不足而迫使人们外出打工,而外出打临时工的风险又反过来迫使人们依赖家里的小规模口粮地作为保险。
    3胡玉坤:《国家、市场与中国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金桥农网,http://www.jqnw.cc/newnc/sannong/201108/67142.html
    4叶文心:《历史圈套与文化困境——中西对话之下“中国妇女”的建构》,《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10):106。
    5重大事务决策权包括决定生产、住房选择及翻盖、高档商品或大型生产工具的购买、孩子的升学及职业选择等;日常事务决策权包括家庭经济支配、劳动分工等。参见陶春芳、蒋永萍:《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215页。
    6 Nelton.S..The rise of women in family firms:A call for research now. Family Business Review, 1998,11(3):215-218.
    1(美)路易莎·沙因著,康宏锦译:《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参见马元曦:《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98-121页。
    2沈海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民族研究》,2004(5):27-35。
    1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7(1):27-31。
    1据调查,曼乍傣家乐合作经营时,米哈光组根据游客需要会在曼乍佛寺前面的菩提树下安排她们自编自导的舞蹈、唱傣歌等;西江的很多苗家乐,每天黄昏左右,都会与入住的游客进行节目互动,主要是唱苗歌、吹芦笙等,以提升游客的旅游经历。
    1曼听村傣家乐在客厅挂出家里的各种照片,单人的、全家的、外出旅游的、与游客合影等等,并且在庭院的树上与招牌上装饰彩灯;西江苗家乐,客厅的朝南墙壁以牛头和芦笙为装饰,两边的侧壁则是牛角,以及苗族服饰,房屋外,主要是招牌装饰。
    1西江被访一家苗家银饰店和一个小吃摊,丈夫基本在家,忙于建新房,对家庭商业不甚关心。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
    3Dumas, C..Women's pathways to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in the family-owned firm. Family Business Review:1998,11(3):219-228.
    3曼听村傣家乐收入最高的2家是岩约傣家乐(约30万)、岩光傣家乐(约20万),是岩约、岩光主导经营的,他们的妻子都处于后台厨房。其他的如玉温家、岩香嫩家、岩化家等多为妇女主导,收入大约在5、
    6万左右,处于中等水平。
    5王润华:《“西江模式”诠释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发展》,《黔东南日报》,2010年5月7日第6版。
    12011年,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下发《关于表彰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雷山县西江村“阿浓苗家”农家乐负责人李珍被授予“全国中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此年是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开展20周年,也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这次表彰旨在进一步宣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来的先进妇女典型,激励广大妇女“巾帼创新业,建功十二五”
    2这是2010年苗寨人家的雇员情况,到2011年这两个人都走了,周英说,一个上学,一个找到了正式职业,属国家单位。这展示出了苗家乐的人员流动,以及服务人员对职业的担忧,渴求的还是只要有可能就要去获得国家名义下的正式职业。
    1 Chen, Feinian. Employment Transitions and the Household Division of Labor in China. Social Force,2005,84 (2):831-851; Li, Huaiyin. Life Cycle. Labour Remuneration, and Gender Inequality in a Chinese Agrarian Collective.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005,32(2):277-303.
    2 Henderson Gail and Barbara Entwisle.. Introduction. Entwisle, Barbara and Gail Henderson (eds.) Re-Drawing Boundaries:Work, Households, and Gender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1 《贵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妇女依托旅游发展致富》,七一社区,http://71bbs.people.com.cn/viewthread.php?tid=75644
    2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
    1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
    2许敏敏:《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社会学研究》,2001(1):108-119。
    3沙吉才:《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韩玲梅、黄祖辉:《“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19-24。
    5向常春:《民主与自主:农村妇女民主参与制的因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4):117-119。
    1杨翠萍:《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4):120-123。
    2阮新邦:《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理论探索》,参见阮新邦、罗沛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9年版,第45-78页。
    1李卫宁、尹毅:《村民自治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6):39-42。
    2张凤华:《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6):118-121。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8页。
    4魏宪朝、栾爱峰:《中国农村妇女参政障碍中的文化和传统因素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16。
    1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33-37。
    1 McGehee,N.G Kim.K. and Jennings,GR. Gender and motivation for agri-tourism entrepreneurship. 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280-289.
    2 Salganicoff,M.. Women in family businesse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mily Business Review,1990,3(2): 125-137.
    1秦晖:《“农民”与“农业者”:“农民”概念的定义问题》,中国学术论坛,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148
    21953年以前,中国生产力水平整体很低,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1953年后,中国社会开始推行粮油计划供应制度,针对对象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农业户口不在考虑之列。195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提出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条例,标志着中国严格限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的形成。相应地,就业制度、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制度也发生变化,如此固定僵化后,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间隔造成。参见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123-130。
    3 Araghi, F.. Global depeasantantisation,1945-1990.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95.36(2):337-368.
    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局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34页。
    5任强、毛丹:《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浙江社会科学》,2008(2):75-82。
    6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9(2):118-125。
    7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72-80。
    1 Swain. M. B.. The cosmopolitan hope of tourism:Critical action and world making vistas. Tourism Geographies, 2009.11(4):505-525.
    2 Ploeg. J. D.. The new peasantries:Struggles for autonomy and sustainability in an era of empire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Earthscan.2008:x vi 3 Johnson. H.. Subsistence and control:The persistence of the peasantr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Undercurrent, 2004(1):55-65.
    4 Bryceson. D.. Disappearing peasantries? Rural labour redundancy in the neo-liberal era and beyond. In D. Bryceson. C. Kay, & J. Moooi j (Eds.). Disappearing peasantries? Rural labour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London:ITDG Publishing.2000:312
    5胡玉坤:《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探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6):54-69。
    6 Bryceson. D.. Disappearing peasantries? Rural labour redundancy in the neo-liberal era and beyond. In D. Bryceson. C. Kay. & J. Moooij (Eds.). Disappearing peasantries? Rural labour in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London:ITDG Publishing.2000:299-326.
    1文军:《农民“市民化”更需要角色再造》,《文汇报》,201011月25日第11版。
    2刘成斌、卢福营:《非农化视角下的浙江省农村社会分层》,《中国人口科学》,2005(5):75-81。
    1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费孝通:《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
    3李昌平:《中国农民的出路与中国的道路》,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17f4b96baf1ffc4ffe47acc8.html
    4刘铮:《人口学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67页
    5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1):168-179。
    6周大鸣、郭正林:《论中国乡村都市化》,《社会科学战线》,1996(5):100-108。
    1白莲:《历史记忆与民族旅游——满族身份重新建构的个案研究》,参见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161页。
    22011年7月某日,一个湖北宜昌市党校考察旅行团在西江旅游过程中,被人带到了“苗蛊风情园”,一个类似的巫师,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分配到不同房间,说了各种不吉之语,要他们花钱消灾。后被投诉到西江风景区管理局。管理局,与村委会沟通之后,在路村长的带领下,去了这家风情园,做出了相应处置。2011年6月,曼听村村民发起了第二次围堵景区大门事件。后在政府干预下,傣族园经村委会,同村民代表之间展开协商,在1998年合约基础上进行相应内容的补充,让村民的利益获得一定保障。
    1王润华:《“西江模式”诠释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发展》,《黔东南日报》,2010年5月7日第6版。
    1西江村,在迎宾中或在饮宴中有挂红鸡蛋、喝牛角酒、唱祝酒歌等,一般都是要收费的,据调查,苗寨人家为10元/人,阿浓苗家为15元/人。
    1现在的苗王与鼓藏头是二合一,是政府吹出来的。百姓是反对把鼓藏头当作苗王的。苗王是所有苗寨的老王。鼓藏头,仅仅是一个苗寨的高于寨老性质的人物。1949年以前,主要在于调解寨内事务纠纷,而之后,权力衰落,配合村委会处理村寨事务。其起的作用就是逢年过节,在村委会的协调下,作为活动的组织者。
    1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李培林:《村落的终结——以羊城村为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5-42页。
    4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87-288页。
    6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3):66-78。
    1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3):66-78。
    2《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小村并大村并出“四好”新印象》,雷山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http://www.qdnyj.gov.cn/ls/zzgz/200701/4534.shtml
    3王希辉:《民族杂居山区农民工与农民上地意识变迁》,《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1):46-50。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0-161页。
    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174页。
    2这是西江风景区管理局与西江千户苗寨旅游有限公司针对过夜游客减少而采取的措施,强调旅游节目和活动的增加,试图留住游客。具体活动内容:周六、周日晚上8-10点:木鼓舞、锦鸡舞、踩芦笙、唱苗歌;周一至周五晚上9-10点:观景台游方;周五、周六、周日下午4点:斗鸡、斗牛、斗狗、斗鸟等民间艺术展示。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35页。
    2(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143,203-231页
    3 Granovetter, Mark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4(美)弗兰西斯·福山著,李宛蓉译:《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3-286页。
    5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6):51-59。
    6(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美)约翰·肖特:《心理学与公民身份:认同归属》,参见(美)布赖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版,第131-162页
    1较其它的苗族地区来说,西江苗族的吹芦笙,第一是突破了女子不吹芦笙的传统习俗,女芦笙好手比比皆是;第二是突破非重大节日不吹芦笙的禁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到优美的芦笙曲,看到欢快的芦笙舞。
    2徐新建:《开发中国:“民族旅游”与“旅游民族”的形成与影响——以“穿青人”、“银水寨”和“藏羌村”为案例的评述》,参见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1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55-61。
    2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2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复旦学报》(社科版),2010(2):99-107。
    1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6-10。
    2当农民以一种过客心理而存在之时,是不利于农民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参见郑月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9):9-11。
    1(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281页。
    2 Roberto Russel, and Juan Gabriel Tokatalian. From Antagonistic Autonomy to Relational Autonomy:A Theoretic Reflection from the Southern Cone. Latin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2003.45(1):1-2.
    2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世界政治与经济》,2010(2):67-82。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厦门大学学报》,2005(4):10-11。2(美)纳尔逊·格拉本、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家谈中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学刊》,2006(1):57。
    3制造的泼水节是不同于傣族的传统泼水节或每年傣家人过的泼水节,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不具有内涵。
    4彭兆荣:《“体验差异”:民族志旅游与人类学知识》,参见杨慧主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5 Clifford,James. Traveling Cultures.In Lawrence Grossberg, Cary Nelson & Paula A..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1992:96-116.
    1 MacCannell, Dean. 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92.
    2(以)埃里克·科恩:《东南亚的民族旅游》,参见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版,第19-43页。
    3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思想战线》,2003(4):66-69。
    4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129-132。
    Erve Chamber. Native Tours:the Anthropology of Travel and Tourism.Waveland Press, Inc.2000:99.
    2王晖:《民族传统节日与民俗旅游得开发——广两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二》,《广两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4):71-76。
    3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45-49。
    1(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2(英)E.F.舒马赫著,虞鸿钧等译:《小的是美好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5-118页。
    1、车振宇:《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与形态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煦、李左人等:《民族·旅游·文化变迁:在社会学的视野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费孝通:《城乡协调发展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高芸:《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8、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9、葛本忠:《中国边境地区投资、贸易、旅游指南》,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5年版
    10、郭伟和:《“身份之争”:转型中北京社区生活模式和生计策略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黄海珠:《民族旅游村寨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2、黄平:《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雷山县旅游局:《雷山县旅游志》,2007年,内部资料
    14、李锦平:《苗族语言与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5、李培林:《中国新时期阶级阶层报告》,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李培林:《村落的终结——以羊城村为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7、李培林、张翼、赵延东:《就业与制度变迁:两个特殊群体的求职过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李霞:《娘家与婆家:华北农村妇女的生活空间和后台权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9、李廷贵:《雷公山上的苗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0、李廷贵:《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2、刘江:《官纯——变迁中的土司属官寨》,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刘晖:《旅游民族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24、陆鼎元:《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25、卢海元:《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26、罗布江村:《历史·现状·发展: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27、麻勇斌:《贵州苗族建筑文化活体解析》,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8、明庆忠:《旅游开发影响效应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彭兆荣:《旅游人类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30、秦红增等:《瑶族村寨的生计转型与文化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31、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阮新邦、罗沛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9年版
    33、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4、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35、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36、陶春芳、蒋永萍:《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年版
    3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39、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旅游局、深圳市博卡品牌顾问有限公司:《西双版纳景洪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8-2012》,内部资料
    40、《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修订木编写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概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41、熊元斌等:《旅游业、政府主导与公共营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杨慧等:《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张晓:《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4、张其仔:《社会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5、张文:《旅游影响——理论与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6、赵利生:《民族社会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版
    47、周晓红:《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9、《中国旅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旅游年鉴》(1993),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
    50、(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著,殷陆君译:《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52、(美)布赖恩·特纳编,郭忠华、蒋红军译:《公民身份与社会理论》,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版
    53、(美)查尔斯·格德纳、(加)布伦特·里奇著,李天元、徐虹、黄晶译:《旅游学:原理、实践与哲学》(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4、(加)宝森著,胡玉坤译:《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英)C.米歇尔·霍尔,(英)斯蒂芬·J.佩奇著,周昌军、何佳梅译:《旅游休闲地理学:环境·地理·空间》,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6、(英)D·米勒和W·波格丹诺:《希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7、(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8、(美)弗兰西斯·福山著,李宛蓉译:《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9、(加)Geoffrey Wall, Alister Mathieson著,肖贵蓉译:《旅游:变化、影响与机遇》,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60、(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61、(美)加里·贝克尔著,王业宇、陈琪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62、(美)L.R.麦克尔尼著,雷喜宁等译:《新社会契约论:关于现代契约关系的探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3、(美)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4、(美)路易莎·沙因著,康宏锦译:《中国的社会性别与内部东方主义》,参见马元曦主编:《社会性别与发展译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8-121页
    65、(法)罗贝尔·朗卡尔著,蔡若明译:《旅游及旅行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6、(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河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7、(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8、(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69、(挪威)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著,董薇译:《小地方,大议题——社会人类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70、(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1、(美)瓦伦·L·史密斯主编,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重印),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2、(美)阎云翔著,龚小夏译:《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73、(美)阎云翔著,李放春、刘瑜译:《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4、(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程立显、刘建等译:《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75、(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民族研究》,2007(4)
    2、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3)
    3、陈庆德:《论文化产业的生产特征与组织多样性》,《思想战线》,2006(4)
    4、储皖中、王晓斌:《大规模毁林种胶影响生态村民“连水都快喝不上了”: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在哭泣》,《法制日报》,2008年6月27日第8版
    5、陈荣德:《组织内部社会网络的形成与影响:社会资本观点》,国立中山大学(台北)博士论文2004年
    6、陈志勇、况志国:《郎德苗寨社区主导旅游发展中的个人理性与集体行动的困境》,《学术探索》,2009(6)
    7、成新华:《农民投资行为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经济问题》,2001(5)
    8、邓永进、郭山:《香格里拉民族生态旅游的设计与实践——来自云南省中甸县霞给村的研究报告》,《思想战线》,2001(2)
    9、丁华:《新农村背景下农民投资农业的困境与对策》,《农村经济》,2009(1)
    10、董印红:《西双版纳傣族女性观念及其变迁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1、杜倩萍:《略论西部大开发中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
    12、范新宇:《从目标到行动:亚太经济合作迈出新步伐——大阪会议述评》,《世界经济》,1996(1)
    13、方行:《中国封建社会农民的经营独立性》,《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1)
    14、费广玉、陈志永:《民族村寨社区政府主导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贵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6)
    15、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以江西婺源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07(1)
    16、付保红和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
    17、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1)
    18、顾听、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 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社会学研究》,2005(2)
    19、郭山:《乡村旅游、贝叶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西双版纳傣族村寨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1)
    20、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读书》,2002(5)
    21、韩玲梅、黄祖辉:《“政策失败”、比例失衡与性别和谐——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22、何景明:《边远贫困地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省思——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中心的考察》,《旅游学刊》,2010(2)
    23、何星亮:《30年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国民族报》,2009年7月25日第6版
    24、胡玉坤:《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探究》,《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6)
    25、黄才贵:《民族村镇保护与贵州旅游业的发展——黔东南观光人类学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2(1)
    26、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7、黄惠焜:《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思想战线,2001(5)
    28、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2)
    29、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下),《读书》,2006(3)
    30、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旅游学刊》,2006(5)
    31、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8)
    32、黄萍、游建西:《求变与保护:中国首座生态博物馆的处境与对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0)
    33、黄万鹏:《小议西双版纳傣族干栏式建筑的保护——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生态经济》,2006(5)
    34、蒋丽芹:《试论民族文化村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3)
    35、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 《经济地理》,2004(4)
    36、李菁:《少数民族社区农户参与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云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7、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1)
    38、李强:《少数民族旅游发展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以泸沽湖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7(2)
    39、李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中社区自主权的思考》,《青海民族研究》,2008(2)
    40、李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自主和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以云南泸沽湖与青海小庄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10(2)
    41、李树民、陈实:《论西部旅游业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宏观分析》,《人文杂志》,2002(5)
    42、李天翼:《民族旅游社区参与的“工分制”研究——以贵州省雷山县郎德苗族社区为个案》,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3、李旭东、唐莉:《真实性与少数民族文化旅游:游客的观念——对四川羌族、藏族、摩梭族村寨的调查》,《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5(3)
    44、李卫宁、尹毅:《村民自治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6)
    45、李志永:《融入与自主性的平衡:中国外交的核心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2)
    46、梁焰:《浅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的政府主导——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6(4)
    47、梁玉华、陈志永、李乐京:《少数民族村寨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贵州镇山村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6(6)
    48、梁子:《山地文化的一种景观:中国苗族的居住和建筑》,《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2)
    49、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
    50、刘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来自建设“民族文化生态村”彝族村寨的调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5)
    51、刘洪丽:《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消费导刊》,2008(9)
    52、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的整体结构研究块模型及其应用》,《社会》,2006(3)
    53、刘沛林、Abby Liu, Geoff Wall:《生态博物馆理念及其在少数民族社区景观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为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
    54、刘筱红:《支持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的公共政策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
    55、刘旺、孙璐、吴明星:《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公地悲剧”及其对策研究:以丹巴县甲居藏族为例》,《开发研究》,2008(1)
    56、刘旭玲、杨兆萍、谢婷:《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干旱区地理》,2005(3)
    57、刘韫:《困境与选择:民族村寨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08(2)
    58、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59、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2)
    60、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2)
    61、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62、罗永常:《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2006(3)
    67、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思想战线》,2006(4)
    68、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旅游学刊》,2006(10)
    69、罗平、和少英:《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
    70、龙江英、杨廷锋:《对民族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管理的思考—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1、马晓京:《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贵州民族研究》,2002(2)
    72、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2)
    73、农祥亮:《广西壮族与云南傣族“干栏”民居比较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2)
    74、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7)
    75、秦晖:《传统与当代农民对市场信号的心理反应——也谈所谓的“农民理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2)
    76、秦红增、刘佳:《超越村落:文化农民社会资本的扩展及其结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77、仇雪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以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经济问题探索》,2008(10)
    78、邱继勤:《旅游小企业与就业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旅游科学》,2006(4)
    79、任婵娟:《基于“舞台真实”理论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以原生型民族村寨为例》,《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80、任强、毛丹:《构建从农民到市民的连续谱——关于农民市民化政策的观察与评论》,《浙江社会科学》,2008(2)
    81、沙爱霞:《宁夏纳家户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建设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82、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3)
    83、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复旦学报》(社科版),2010(2)
    84、沈海梅:《族群认同:男性客位化与女性主位化———关于当代中国族群认同的社会性别思考》,《民族研究》,2004(5)
    85、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6)
    86、孙九霞、保继刚:《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
    87、唐学琼、车振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菁口村为例》,《红河学院学报》,2004(3)
    88、陶犁:《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以新平南碱村调查研究为例》,《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5)
    89、魏宪朝、栾爱峰:《中国农村妇女参政障碍中的文化和传统因素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90、文军:《农民市民化》,《开放时代》,2009(8)
    91、文军、《生存压力与理性选择:寻求当代中国农民非农化的动因——读黄平的<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二十—世纪》(香港),2001年2月号
    92、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9(2)
    93、文军《农民“市民化”更需要角色再造》,《文汇报》,201011月25日第11版
    94、《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
    95、文军、魏美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生态经济》,2002(6)
    96、王润华:《“西江模式”诠释乡村旅游持续协调发展》,《黔东南日报》,2010年5月7日第6版
    97、王习明:《村社公共服务与乡村建设——成都平原村落经济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
    98、王涛:《跨世纪的脚步:西双版纳旅游业扫描》,《版纳》,1993(1-2):4-13
    99、王克林、黄怀槐:《农民投资波动的原因》,《中国统计》,2007(12)
    100、王凯、黄华芝:《返乡农民工旅游就业认知与意愿的实证研究》,《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0(4)
    101、王琪:《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及其法律保护》,《法学论坛》,2007(4)
    102、王希辉:《民族杂居山区农民工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1)
    103、汪哲祥:《社会资本与企业社会责任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104、吴必虎、余青:《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民族研究》,2000(4)
    105、吴言林、程丽丽:《市场发育、农民经济理性与农村经济发展》,《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
    106、吴忠军、叶晔:《民族社区旅游利益分配与居民参与有效性探讨——以桂林龙胜龙脊梯田景区平安寨为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107、吴忠军、周密:《壮族旅游村寨干栏式民居建筑变化定量研究:以龙胜平安壮寨为例》,《旅游论坛》,2008(3)
    108、夏赞才:《旅游对少数民族传统道德的影响研究:以湘西苗族村寨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09、肖坤冰:《村寨博物馆中文化的展示与想象——以贵州雷山上郎德村寨博物馆为例》,《贵州民族研究》,2009(1)
    110、肖赞军、柳思维:《中国农村非正规劳动合作的演进——基于一个贫困县的经验研究》,《经济学家》,2007(1)
    111、向常春:《民主与自主:农村妇女民主参与制的因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4)
    112、邢克鑫:《农民乡土意识的历史嬗变与思考》,《探索与争鸣》,2003(3)
    113、许敏敏:《走出私人领域———从农村妇女在家庭工厂中的作用看妇女地位》,《社会学研究》,2001(1)
    114、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5、徐升艳:《旅游开发对女性影响的实证研究:贵州从江县岜沙景区为例》,桂林工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116、徐永志:《民族风情: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旅游学刊》,2006(3)
    117、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1)
    118、薛群慧、晏鲤波:《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5)
    119、杨翠萍:《村委会选举:农村妇女参与缺失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3(4)
    120、杨娜:《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旅游开发与红瑶妇女发展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和平乡黄洛瑶寨为例》,桂林工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121、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中“差序格局”的“理性化”趋势》,《宁夏社会科学》,1999(6)
    122、杨兴洪:《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贵州民族研究》,2005(4)
    123、叶春、陈志永:《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民族村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8(24)
    124、叶文心:《历史圈套与文化困境——中西对话之下“中国妇女”的建构》,《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10):103-116
    125、尹世香:《试论老旅游景区如何走出困境——对贝叶文化村的思考》,《思想战线》,2008(1)
    126、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人文地理》,2001(6)
    127、袁良智:《对“民族化”的界说》,《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128、曾懿:《旅游开发对于民族村寨地区妇女家庭地位影响的研究:对湘西德夯苗寨的实证调查》,桂林工学院硕士论文2008年
    129、曾远华、曾志海:《新农村建设与民族村寨旅游的互动发展》,《云南建筑》,2007(3)
    130、张晓萍:《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思想战线》,2003(4)
    131、钟洁、陈飙、杨桂华:《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贵州民族研究》,2005(5)
    132、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33、张凤华:《农村妇女在村委会选举中的参与意识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6)
    134、张华明、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6(3)
    135、张希才:《西江旅游产业带动效应明显》,《黔东南日报》,2009年11月4日第5版
    136、郑传贵:《转型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研究—以赣东北项村为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37、郑月琴:《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经济与管理》,2005(9)
    138、周大鸣、郭正林:《论中国乡村都市化》,《社会科学战线》,1996(5)
    139、周真刚、唐兴萍:《浅说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保护——以梭嘎生态博物馆为典型个案》,《贵州民族研究》,2004(2)
    140、周真刚:《生态博物馆社区民族文化的保护研究——以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为个案》,《广西民族研究》,2006(3)
    141、周星:《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5)
    142、“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决策的多因素分析模型》,《社会学研究》,1997(1)
    1、Bailey,F.G.. Gifts and poison. In F. G. Bailey (Ed.). Gifts and poison—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 (pp.1-26) Oxford:Basil Blackwell,1971
    2、Bennett,J. Further remarks on fosters'" image of limited good " 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6,68(1):206-210.
    3、Bourdieu, Pearce.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Greenwood Press,1986.
    4、Carter,S. Portfolio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farm sector:indogenous growth in rural areas?.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1998,10(1):17-32.
    5、Cevat Tosun. Root of un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t the local level:the case of Urgup in Turkey. Tourism management,1998,19(6):595-610.
    6、Coleman,J.S..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7、DFID. Energy for the Poor:Underpinning 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London, UK,2002.
    8、Donald Getz, Jack Carlsen. Family business in tourism:state of the art.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1):237-258.
    9、Dumas,C.. Wo men's pathways to participation and leadership in the family-owned firm. Family Business Review,1998, 11(3):219-228.
    10、Ellis,F..Survey article:household strategies and rural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8,35(1):1-38.
    11、European Commission. Green Paper:Entrepreneurship in Europr.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Brussels.2003.
    12、Foster, G. Peasant society and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Anthropologist,1965,67(2):296-297.
    13、Fuller,A.M. Farm part-time farming to pluriactivity:a decade of change in rural Europe.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990,6(4):361-373.
    14、Geoffrey W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Livelihood. the 2007 International Tourism Biennial in Canakkele, Turkey.
    15、Goffman.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 Life, Garden City, NewYork: Anchor Doubleday,1959.
    16、Granovetter, Mark S..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17、Grant Ewans. Transformation of Jing Hong, Xishuangbanna, PRC.in Grant Ewans,Christopher Hutton and Khah Khun Eng(eds).Where China Meets Southeast Asia: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in the border regions.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Singapore,2000.
    18、Gry Agnete Alsos. Elisabet Ljunggren and Liv Toril Pettersen. Farm-based entrepreneure:what triggers the start-up of new business activities?. Journal of Small Bus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03,10(4):435-443.
    19、Gyan P. Nyaupane, Duarte B. Morais, Lorraine Dowler. The role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and number/type of visitors ontourism impacts:A controlled comparison of Annapurna, Nepal and Northwest Yunnan,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2006 (27):1373-1385.
    20、Haughton, G. and Hunter, C. Sustainable Cities. London:Jessica Kingsley, 1994.
    21、Hui Wang, Zhaoping Yang, Li Chen, Jingjing Yang, Rui Li. Minorit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A case of Kanas Tuva villages in Xinjiang,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2010,31 (6).759-764.
    22、Josef Gamper:Reconstructed Ethnicity:comments on MacCanne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85,12(2):250-253.
    23、Kaplan,D. and Saler, B.. Foster's "image of limited good":An example of anthropological explan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6,68(1):202-206.
    24、Kennedy,J.. Peasant society and the image of limited goo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66,68(5):1212-1225.
    25、LiYang,etc. ETHNIC TOURISM DEVELOPMENT:Chinese Government Perspectiv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35(3):751-771.
    26、Lyman, A.R., Salganicoff, M., & Hollander, B.. Women in family business: An untapped resource.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1985,50 (1):46-49
    27、Kalberg,Stephen. Max Weber's Concept of Rationaliz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New York,1978.
    28、MacCannell, Dean. Empty meeting ground.London:Routledge,1992.
    29、Margaret Byrne Swain. Developing Ethnic Tourism in Yunnan, China:Shilin Sani, Tourism Recreation Research,1989,14(1):33-39.
    30、Marit,S. and Haugen,J.V. Farmers as entrepreneurs:the case of farm-based touris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ness, 2008,6(3):321-336.
    31、Milti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 guide to the literature. Environment and Urbanisation,1992,4 (1):111-124.
    32、Nelton,S.. The rise of women in family firms:A call for research now. Family Business Review,1998,11(3):215-218
    33、Paul Jason Howard.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of Southern China, Griffith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2006.
    34、Philip Feifan Xie. Managing Aboriginal Tourism in Hainan, China Government Perspectives. Annals of Leisure Research,2003(6):278-299.
    35、Phillip.L.Pearce.. GlobaL Tourism:The Next Decade2nd.In William Theobald, Butter worth-Heinemann:a division of Reed. Educational&Professional Publishing Ltd.1998
    36、Portes,A.and Landolt,P..The down side of social capital.The American Prospect,1996,7(26):18-21
    37、Ploeg, J.D. The new peasantries:Struggles for autonomy and sustainability in an era of empire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Earthscan,2008.
    38、Rodrigo de Azeredo Grunewald. Tourism and ethnicity. Horizontes Antropologicos, Porto Alegre,2003,20(9):141-159
    39、Robert.E.Wood. Ethnic Tourism, the State, and Cultural Change in Southeast Asia. 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1984,11(3):353-374.
    40、Scoones,I..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Brighton,U.K.: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University of Sussex.1998.
    41、Shery Ross, Geoffrey Wall. Ecotourism:towards congru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ourism Management,1999(20):123-132.
    42、Stephen Wanhill.Small and Medium Tourism Enterpris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7(1):132-147.
    43、Teresa,C.H. and Wall,G. Tourism as a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trategy. Tourism Management,2009(30):90-98.
    44、Tim Oakes. Ethnic tourism in rural Guizhou:sense of place and the commerce of authenticity. In Tourism, Ethnicity, and the State in Asian and Pacific Societies, M. Picard, and R. Wood, eds.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35-70.
    45、Walker, J.etc..Livelihood strategy approach to community-based planning and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Molas, Indonesia. Impact Assessment and Project Appraisal,2001,19(4):297-309.
    46、Wanhill,S..Small and Medium Tourism Enterpris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7(1):132-147.
    1、《全面落实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努力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云南举办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座谈会》,云南旅游电子政务网,http://www.ynta.gov.cn/Item/6017.aspx
    2、《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08tongzhi/t20080828_233629.htm
    3、《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示》,三苗网,
    http://bbs.3miao.net/thread-46178-1-1.html
    4、《美丽征服:西江苗寨三次“大露脸”》,黔东南信息港,http://www.qdn.cn/Html/news/qdnnews/ls/2008106114914-1.shtml
    5、《泸沽湖正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搜狐网,http://www.sohu.com/
    6、《国家发展旅游业的新政策解析》,中国旅游报网,http://www.ctnews.conm.cn/zcjd/zcjd.htm
    7、《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政策》,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1475-1.htm
    8、《我们共同的未来》,深圳新闻网,http://www.sznews.com/zhuanti/content/2008-10/30/content_3341837.htm
    9、《西江千户苗寨:创造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奇迹》,新华网贵州频道,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6/20/content_16866776.htm
    10、《乡土建筑遗产宪章》,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网站,http://www. international. icomos.org/charters/vernacular_e.htm
    11、《贵州西江苗寨吊脚楼传统营造技艺保护规划》,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94927625.html
    12、《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人民网,http://travel.people.com.cn/GB/41636/41640/4717438.html
    13、《关于大力推进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04/19/content_8138775.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