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朝服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南北朝是继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活动非常活跃,最后由鲜卑族统一了北方。北朝起于道武帝拓跋珪建国称魏(公元386年),至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为止,历时一百九十五年,包括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五个王朝。由于北魏政权的建立者鲜卑拓跋部,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入主中原而建立政权的游牧民族,因而北朝成为汉民族和鲜卑民族,展现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激烈时期。同时,北朝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兴盛的时期,自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佛教僧侣、中亚商人、民间艺人络绎不绝大量涌入中原,并在平城、洛阳、西安、邺城、晋阳等地留下了许多文明的轨迹。在这动荡纷乱的时空下,其间文化的多元性及碰撞的深度与广度,均为前所未见。这些对直接反映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服饰文化,无形中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历来史家皆谓北朝是中国服饰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南宋朱熹就这么说过:“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底皆胡服。”由于鲜卑族不具书写的文字,有关其服饰的记载,多见于南北史中,诸如《宋书·礼制》、《南齐书·舆服志》、《晋书·舆服志》和《隋书·礼仪志》等著作,而其中记述多重魏晋南朝而忽略北朝,使我们对北朝服饰的认识严重欠缺。然而,随着近年来北朝美术考古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形象资料,弥补了文献史籍对北朝服饰的不足。
     北朝服饰研究的课题,尝试结合北朝相关的视觉形象与文献史料,重现这一段在中国服饰史上相当重要,却为我们长期所忽略的篇章。同时在这过程中,了解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服制改革,是基于政治环境的变迁,所采取的必然手段,而其所依循的是汉魏古制,而非当时与之对立的南朝衣冠,并从而确立了中国的冕服礼制。同时意识到中国中古时期的常服,是建立在鲜卑胡服与西域胡服的基础上,包括幞头、圆领缺髓袍、革带、靴子等配套成组的服式,甚而影响了唐、宋、元、明各代的服饰。从此以后,中国的服制就从汉魏时期的单一系统,发展成隋唐时期的双轨制。而这两套服制并行不悖,互为补充,是北朝时期胡汉民族融合的产物,对后世中国服饰的影响极为深远。
The Northern Dynasties, from the fourth century A.D. to the end of the sixth century A.D. comprised Northern Wei, Eastern Wei, Western Wei, Northern Qi and Northern Zhou. This was one of the most transformational phases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period in which the minority Xianbeis established its hegemony in China. It was a period of intens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integrations between Hans and Xianbeis. Meanwhile, it was also a dynamic era of cultur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China. After Zhangqian opened the Silk Road in Western Han dynasty, foreign monks, merchants, musicians from central Asian entered China in massive amount, leaving many historical sites in cities such as Ping Cheng , Luo Yang, Xi An , Ye Cheng , and Jin Yang. The fusion of Han, Xianbei and Western region cultures had huge impact on costumes, which reflected the cultures mentioned above both 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The Northern dynasty was certainly a turning point in the cours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stume as Zhuxi, a prominent schola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inted out, "Modern clothes, such as shirt with collar or boots, are mostly foreign clothes.. Our ancestors' apparel are no longer to be seen.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entered an era of chaos during the Jin Dynasty. From the Northern Wei to the Northern Zhou , the Sui to the Tang, in each of these dynasties, foreign clothing prevailed." Since Xianbei had no written language themselves, the written record of their costumes were mostly kept in ancient Chinese authorized history. As the narr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ources had been apparently more focused o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than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t provided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stume of Northern Dynasties. Nevertheless, the insufficiencies mentioned above had been dramatically improved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archeology and the fruitful result of excavation of additional visual materials. These picture materials contributed to the maintenance of donors in Buddhism arts, mural paintings in burial chambers, and pottery tomb figurines and so forth.
     Through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se artifacts' illustr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documentary record's substantiation on their existence, the imag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ostum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an be confirmed. The main point of this study is to reestablish a chapter that has been disregarded permanently in Chinese clothes history. And at the same time,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fa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lothing in Northern Dynasties had been gradually diverted into two directions: one was inheriting the revised form of the ceremonial dress form of the Han Dynasty, and another was engaged in the adoption from Xianbei and the Western clothing, forming shirt with round collar and slit on both sides, the conical cap with back flaps, girdle and boots as daily clothing. These two different systems of dresses were the results of ethnical integration, which signify a pivotal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stumes during the Middle Ages and impact people's daily wear for thousands of years.
引文
1朱熹:《朱子语类》卷九十一。
    2王国维:《观堂集林·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81年。
    4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6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7周汛、高春明:《中国服饰五千年》,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4年。
    8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9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66-112,为衣冠服饰。
    11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12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13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14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15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6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世俗美术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7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8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19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0前揭书,《中国古舆服论丛》,页194-204。
    21前揭书,《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页84-107。
    22宿白:《北朝造型艺术中人物形象的变化》,《中国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23商春芳:《北魏墓女俑服饰浅论》,《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
    24李雪芹:《试论云冈石窟供养人的服饰特点》,《文与研究》2004年第5期,页15-23。
    25傅斯年:《与顾颉刚论古史书》,《傅斯年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174、193。
    26李静杰:《佛教造像碑分期与分区》,《佛学研究》1997年,页34-51。
    1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页19-39。
    2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页20-64。
    3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页40-51。
    4刘俊喜、高峰:《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文物》2004年第12期,页35-47。
    5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页4-24。
    6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页46-50。
    7(北齐)魏收:《魏书》卷二十《广川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527。
    8徐蝉菲:《洛阳北魏元怿壁画墓》,《文物》2002年第2期,页89-92。
    9洛阳博物馆:《河南洛阳北魏元义墓调查》,《文物》1974年第12期,页53-55。
    10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页26-35。
    11周到:《中国画像石全集》,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47-51。黄明兰:《洛阳北魏世俗石刻线画集》,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12周到:《中国画像石全集·第8卷》,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2-9。
    13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第8卷》,页40。
    14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第8卷》,页41-46。
    15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页1-15。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页235-243、234。
    18王克林:“北齐厍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页377-402。
    1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页1-20。
    2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页4-40。
    2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眗县博物馆:《山东临眗北齐崔芬壁画墓》,《文物》2002年第4期,页4-25。
    22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页42-48、66。
    2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页67-78。
    24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页187-189。
    25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北周宇文猛墓发掘报告》,许成主编:《宁夏考古文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134-147、216。
    26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页1-20。
    27原州联合考古队:《北周田弘墓:原州联合考古队发掘调查报告2》,东京:勉诚出版社,2000年。
    28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6期,页28-35。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页4-26。
    29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3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太原隋代虞弘墓清理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页27-52。
    31内蒙古博物馆郭素新:《古呼和浩特北魏墓》,《文物》1977年第5期,页38-41、77。
    3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页19-39。
    33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页20-29。
    34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方山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页29-33。
    3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页818-831。
    36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8期,页48-61。
    37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414-425页。
    38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页216-224、243。
    39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页26-35。
    40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文物》2007年第11期,页56-69。
    41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42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43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44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45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东北齐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3期。
    4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47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第11期。
    48河北省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4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妻合葬墓清理报告》,《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
    50沧州地区文化局王敏之:“黄驊县北齐常文贵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51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萃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52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53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页235-243、234。
    54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55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56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贺拔昌墓),《文物》,2003年3期,页11-25。
    5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西南郊北齐洞室墓),《文物》,2004年6期,页35-46.
    58山西省博物馆:《北齐张肃(俗)墓文物图录》,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
    59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神堂沟北齐贺娄悦墓整理简报》,《文物季刊》,1992年3期,页33-38。
    60王克林:“北齐厍狄迥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61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狄湛墓》,《文物》,2003年3期,页37-42。
    62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页41-49。
    63陶正刚:《山西祁县白圭北齐韩裔墓》,《文物》1975年第4期。
    64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厍狄业墓》,《文物》,2003年第3期,页26-36。
    6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6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67参阅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关中部族》序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8宁夏文物考古所固原工作站:《固原北周宇文猛墓发掘报告》,《宁夏考古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69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70原州联合考古队:《北周田弘墓:原州联合考古队发掘调查报告》,勉诚出版社,2000年。
    71咸阳市文管会:《咸阳市胡家沟西魏侯义墓清理简报墓清》,《文物》1987年第12期。
    72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清理记》,《文物》1993年第11期。
    73负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页109-130。
    74前揭书:《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页10-36。
    75前揭书:《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页36-59。
    7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页27-40。
    77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页8-28。
    78前揭书:《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页60-76。
    79前揭书:《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页76-93。
    80前揭书:《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页93-109。
    81逢成华:《北朝造像碑设计艺术研究》,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82西晋末年,北方各少数民族纷纷起义,建立政权。从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到439年北魏统一中国北方为止,一百三十五年间,先后建立的割据政权,计有成汉、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十六国,史称十六国。
    83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见《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1982年,页185-197。
    84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北凉敦煌石窟艺术》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页37-38。
    85在千佛、力士之间,有一横长的故事画带联通南、西、北三壁,南壁画沙弥守戒自杀缘变,西壁绘九色鹿变,北壁画须摩提女变。
    86《北魏敦煌石窟艺术》条,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页38。
    87《西魏敦煌石窟艺术》条,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页38-39。
    88《北周敦煌石窟艺术》条,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页39。
    89见宿白:《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碑》的发现与研究在:与日本长广敏雄讨论有关云冈的某些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页29-49。
    90李雪芹:《试论云冈石窟供养人的服饰特点》,《文物研究》2004年第5期,页15-23。
    91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92宿白:《洛阳地区北朝石窟的初步考察》,见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龙门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页225-239
    93李玉昆:《龙门碑刻的研究》,载《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该文统计龙门北朝造像题记共为189条。但根据温玉成先生的统计,数目应该多于此;
    参阅温玉成:《龙门北朝小龛的类型、分期与洞窟排年》,前揭书,《龙门石窟·一》
    94张乃翥:《从龙门造像遗迹看北魏世俗生活面貌》,《中州学刊》,1993年第1期,页117-122。
    1《后汉书·鲜卑传》:“鲜卑,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2乌桓,古族民,东湖族的一支,秦末汉初东湖遭匈奴击破后,部分迁乌桓山,因以为名。以游牧射猎为生。
    3傅义汉:《鲜卑探源》,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8月,页38-41。
    4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页5-7。
    5(唐)魏征等撰:《隋书·礼仪志七》,中华书局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266。
    6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97年第1期,页19-43。
    7田立坤:《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第11期,页20-31;
    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第10期,页915-929。
    8徐秉琨、孙守道:《东北文化:白山黑水中的农牧文明·中国地域文化大系》,上海:远东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页118-125。
    9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朝阳县文化馆:《朝阳元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页29-45。
    10郑岩:《河西魏晋壁画墓初论:河西与中原文化关系的一个视点》,见巫鸿:《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1宋馨:《北魏平城期的鲜卑服》,见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12后凉时,凉州分裂。公元397年匈奴贵族沮渠蒙逊起兵,拥段业为建康公,建立政权。401年蒙逊杀业,都张掖,自称张掖公,强盛时攻占姑臧(今甘肃武威),并吞西凉,439年为北魏所灭。其余部后立国高昌,460年为柔然所灭。
    13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08。
    14仇池镇建于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同年太武帝拓跋焘开始灭法;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太武帝被杀,文成帝拓跋濬嗣位,即下令恢复佛教,开始大规模营造寺庙和石窟。
    15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7·麦积山等石窟壁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页37。
    16(唐)姚思廉:《梁書·諸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816。
    17张学荣:《麦积山石窟的新通洞窟》,《文物》1972年第12期,第47-54页。
    18(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3020。
    19268、272、275窟,相当于北凉统治敦煌时期,公元421-439年。
    20樊锦诗、马世长、关友惠:《敦煌莫高窟北朝洞窟的分期》,《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一,文物出版社,1982年,页185-197。
    21这里采用宿白先生的分期,及云冈一期,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年),二期465~494年,三期494~524年。参见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22李雪芹:《试论云冈石窟供养人的服饰特点》,《文物研究》2004年第5骑,页15-23。
    23石松日奈子著、姜捷译:《云冈中期石窟新论:沙门统昙曜的地位丧失和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5期,页81-92。
    24敦煌文物研究所:《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文物》1972年第2期,页55-59。
    25汤用彤:《校点高僧传》,台北县:佛光出版社,2001年,页284。
    26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刘九洲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页7。
    27史树青:《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物》1980年第1期,页68-71。
    黄河长:《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北魏九层石塔》,《历史文物月刊》1079年12月,页35-37。
    28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页11。
    29前揭书:《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页16-17、18-20。
    30前揭书:《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页33、36-37。
    31王银田、曹臣民:《北魏石雕三品》,《文物》2004年第6期,页89-93。
    32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页38-39
    33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页4-24。
    3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页19~39。
    35古顺芳:《北魏墓葬乐舞俑初探》,《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页3-6。
    36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页20-64。
    37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方山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页29-35。
    38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下深井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6期,页29-34。
    12 刘俊喜、高峰:《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文物》2004年第12期,页35-47。
    40 王银田、刘俊喜:《大同智家堡北魏墓石椁壁画》,《文物》2001年第7期,页40-51。
    41(唐)魏征 令狐德棻:《隋书》卷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935。
    42 见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页46-50。
    43 宁夏固原博物馆:《固原北魏墓漆棺画》,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44 前揭书:《梁书》,页810。
    45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073年,页1951。
    46 前揭书:《隋书》,页267。
    47 见(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七·魏虏传索》,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页983。和(梁)沈约撰《宋书·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2321,“索头虏姓讬跋氏”之记载”。
    48(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2186。
    49 张宝玺:《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页321
    50 嘉峪关穹庐中的人物引自甘肃省文物队、甘肃省博物馆、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 文物出版社,1985年,图版七六。
    51(晋)陈寿:《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832。
    52 前揭书:《三国志·鲜卑传》,页836。
    53 张朋川:《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见《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济南:山东画报社,2006年,页156-159。
    54 《魏书·咸阳王禧传》中华书局版,卷二一上,页536;《魏书卷十九中·任城王澄传》卷一九,页469。皆有类似之记载,
    55 前揭书:《资治通鉴》齐纪八·东昏侯永元元年,胡三省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4434。
    56 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页12。
    57 《急救篇》卷二,中华汉语工具书库,第一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64。
    58 前揭书:《资治通鉴》,页3948。
    59 前揭书:《魏书》,页1025。
    60 前揭书:《隋书》,页267。
    61 陕西药县药王山博物馆等:《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之序言,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62 前揭书:《魏书》,页1284。
    1 河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古代以西为右,陇右约指今甘肃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2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123宋纪·元嘉十六年十二月“凉州自张轨以来号为多士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4434。
    4 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高昌郡县行政制度》,《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7月。
    5 《周礼》、《仪礼》、《礼记》、三书的合称。
    6 张朋川:《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文物》1978年第6期,页65。
    7 淝水之战后,陇西鲜卑贵族乞伏国仁于公元385年称大单于。其弟乾归称河南王,又改称秦王,都苑川(今甘肃榆中北),史称西秦,有今甘肃西南部。400年降后秦,409年复国,431年为夏所灭。
    8 根据常青编号整理,见常青:《炳灵寺169窟塑像与壁画的年代》,载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
    9(宋)范晔:《后汉书·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页3666。
    10 北凉:后凉时,凉州分裂。公元397年匈奴贵族沮渠蒙逊起兵,拥段业为建康公,建立政权。401年蒙逊杀业,都张掖,自称张掖公,强盛时曾攻占姑臧(今甘肃武威),并吞西凉,439年为北魏所灭。
    11 参见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文物》1977年第11期,页38-46。
    12 宋馨:《司马金龙墓葬的重新评估》,见《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561-581。
    13 罗宗真:《南方制作的青瓷器》,见南京博物院藏实录编辑委员会编:《南京博物院藏实录》,上海艺文出版社1992年,页134。
    14 刘毅、袁胜文:《北方早期青瓷初论》,《中原文物》1999年第2期,页84。
    15 另外几块的内容为“启母涂山”、“鲁之母师”、“孙叔敖”、“卫灵夫人”、“齐田稷母”等。
    16 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页80。
    17 杨泓:《格调逸易、新奇妙绝:记六朝的画像砖和拼镶画砖》,《中国美术》,1982年第1期,页63-66。
    18 洪文庆主编:《中国名画赏析:魏晋至元代绘画》,台北:锦绣出版社,2002年,页26-33。
    19 杨泓:《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115-125。
    20(北齐)魏收:《魏书》卷三十七,《司马处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854-860。
    21 前揭书,《魏书》卷三十七,《司马休之传》,页853-854。
    20 前揭书,《魏书》卷三十七,页860-863。
    23 前揭书,《魏书·袁式传》,页880-881。
    24(唐)李延寿《北史》,《崔宏传附崔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787。
    25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页39。
    1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4129-4155。
    27 王永平:《北魏时期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见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120-133。
    28 前揭书,《魏书》,卷九一《蒋少游传》,页1971。
    29 前揭书,《魏书》,卷六十七《崔光传》,页2498。
    30 前揭书,《魏书》,卷一○八《礼志四》,页2817。
    31 《礼记》陈戍国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页216。案陈注曰:端,当为冕,字之误前揭书《礼记》,《深衣篇》,页471-472。善衣,为朝祭之服。所以说自士以上,深衣为之次也。然庶人吉服,惟深衣而已。也,玄衣而冕。
    52 前揭书《礼记》,《深衣篇》,页471-472。善衣,为朝祭之服。所以说自士以上,深衣为之次也。然庶人吉服,惟深衣而已。
    33 高春明著,《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页522-529。
    34 沈从文:《江陵马山楚墓发现的衣服和衾被》,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页85-97。
    35 孙机:《深衣与楚服》,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139-150。
    36 前揭书,《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页530-539。
    37(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中华汉语工具书库,第五十一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471。
    38 前揭书,(汉)刘熙《释名·释首饰》,页470。
    39 《淮南子》赵宗乙释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页948。
    40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篇,参阅《晏子春秋》,石磊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68-69。
    41 刘向:《说苑》,台北:古籍出版社,1996年,页920。
    42 《礼记·冠义》,陈戍国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页489。
    43(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页3663-3669。
    44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页14-17。
    45 《尔雅·释器》,见《中华汉语工具书库》,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37。
    46 前揭书,(汉)刘熙《释名·释衣服》,页472。
    47 宋玉《神女赋》:“…其盛饰也,则罗纨绮绩盛文章,极服妙采照四方。振绣衣,披袿裳,不短,纤不长,步裔裔兮曜殿堂,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嫷披服,侻薄装,沐兰泽,含若芳。性合适,宜侍旁,顺序卑,调心肠…”。
    48(汉)郑玄注:《周礼·内司服》,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49 《宋书》(梁)沈约撰《宋书》卷十八《礼制》,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505。
    50(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十七《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页342。
    51(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卷六《礼仪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236。
    52(汉)班固:《司马相如传上》,“蜚襳垂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2541。
    53 《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纡徐委曲,郁桡溪谷。衯衯裶裶,扬袘戌削,蜚襳垂髾。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威蕤,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
    54 《七启》:“姣人乃被文縠之华袿,振轻绮之飘飖。戴金摇之熠耀,扬翠羽之双翘。”
    55 南朝齐隆昌元年(494)车阳郡太守沈约赋《登玄畅楼八咏》诗:“登楼望秋月,会圃临春风。岁暮愍衰草,霜来悲落桐。夕行闻夜鹤,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后又以此诗每句为题长歌一篇,名《八咏诗》。
    56 傅毅《舞赋》:“姣服极丽,姁偷致态。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的皪而照耀兮,华桂飞髾而杂纤罗。”
    57 枚乘《七发》:“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使先施征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
    58(宋)范晔、(唐)黎贤等注:《后汉书·卷三十四·梁冀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1180。
    69(汉)刘熙《释名》,中华汉语工具书库,第五十一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472。
    60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页621-622。
    61(汉)司马迁《史记》卷117,中华书局1985年,页3000。
    62 《南史》卷59,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455。
    6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695引《西河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3104。
    64(晋)司马彪、(梁)刘昭注补:《后汉书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3665。
    67 《胡服考》,参阅王国维:《观堂集林·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662-690。
    68 褶读音习,褶字古亦通作袭,《说文解字》衣部有袭无褶,袭左衽袍。
    69 《急救篇》卷二,中华汉语工具书库,第一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页64。
    70(晋)陈寿:《三国志·吕范传》裴注引《吴江·江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1310。
    71 前揭书:《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368。
    72(唐)房玄龄:《晋书·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772。
    73 前揭书,《太平御览》页3104;载晋书“杨济字文通,历位镇南征北将军,迁太子太傅。济有才艺,尝从武帝校猎北邙下,与侍中王济,俱着布袴褶,骑马执角弓在辇前。”
    74 斐启:《语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页56。
    75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页189。
    76 注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页103。
    77(北齐)魏收:《魏书》卷五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1151。
    78(宋)司马光:《通鉴·齐记三》,中华出局,1992年,页4315。
    79 参阅附录裤褶有关小冠之图。
    80(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六九五引《西河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3104。
    81(晋)陆翙:《邺中记》。
    82 乐府诗·卷二十五《幽州马客吟歌辞》:懀马常苦瘦,剿儿常苦贫。黄禾起羸马,有钱始作人。荧荧帐中烛,烛灭不久停。盛时不作乐,春花不重生。南山自言高,只与北山齐。女儿自言好,故入郎君怀。郎着紫裤褶,女着彩夹裙。男女共燕游,黄花生后园。黄花郁金色,绿蛇衔珠丹。辞谢床上女,还我十指环。
    83 乐府诗·卷二十五《企喻歌》: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放马大泽中。草好马着臕。牌子铁裲裆。铉鉾鸐尾条。前行看后行。齐着铁裲裆。前头看后头。齐着铁铉鉾。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
    84 乐府诗·卷二十五《琅琊王歌》: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剧于十五女。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 王。阳春二三月,单衫绣裲裆。东山看西水,水流盘石间。公死姥更嫁,孤儿甚可怜。琅琊复琅琊,琅琊大道王。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长安十二门,光门最妍雅。渭水从垄来,浮游渭桥下。琅琊复琅琊,女郎大道王。孟阳三四月,移铺逐阴凉。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强。猛虎依深山,原得松柏长。懀马高缠鬃,遥知身是龙。谁能骑此马,唯有广平公。
    85 乐府诗·卷七十·杂曲歌辞十·王筠《行路难》:千门皆闭夜何央,百优俱集断人肠。探揣箱中取刀尺,拂拭机上断流黄。情人逐情虽可恨,复畏边远发衣裳。已缲一茧催衣缕,复捣百和熏衣香。犹忆去时腰大小,不知今日身短长。裲裆双心共一抹,福复两边作八撮。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胸前却月两相连,本照君心不照天。愿君分明得此意,勿复流荡不如先。含悲含怨判不死,封情忍思待明年。
    86 前揭书:《梁书·陈伯之传附褚緭传》,页315。
    1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台北:中华书局,2006年,页129-182。
    2 《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龙华寺》,刘九洲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页173。
    3 公元398年就已“命朝野皆束发加帽”《资治通鉴·晋纪》“安帝隆安二年”条。
    4 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页46-50。
    5(北齐)魏收:《魏书·礼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2817。
    6 “高祖初,明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特被礼遇。”前揭书,《魏书·游明根传》,页1215。
    7 前揭书,《魏书·刘昶传》,页1309。
    8(唐)李延寿:《北史·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2984。
    9 前揭书,《北史·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87-122。
    10(梁)萧子显:《南齐书·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页966。
    1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齐记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4400。
    12 参阅第二章注53
    13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景宁寺》,刘九洲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页132-135。
    14(唐)魏征:《隋书》,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238。
    15 前揭书,《隋书·礼仪志》卷十二,页256-258。
    16 前揭书,《隋书·礼仪志》卷十一,页242。
    17 前揭书,《隋书·礼仪志》卷十二,页258。
    18 前揭书,《隋书·礼仪志》卷十二,页253-254。
    19(汉)班固:《汉书·隽不疑传》,中华书局,1962年,页3035-3036。
    20 参阅前揭书:《魏书 北海王传》,“献文皇帝七男……高椒房生北海王元详。”页533;与《魏书 安定王休传》,页518。
    21 张乃翥:《从龙门造像遗迹看北魏世俗生活面貌》,《中州学刊》1993年第1期,页117-122。
    22 周到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8》,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图版说明,页9。
    23 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8》,页13。
    24 陕西药县药王山博物馆等:《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页132-132。
    25 前揭书:《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页133-135。
    26 赵超着著:《云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100-103。
    27 顾彦芳:《皇甫公窟三壁龛像及礼佛图考释》,《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页84-91。
    28 李裕群:《山野佛光:中国石窟寺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页123-125,潘耀昌主编:《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页146-147。
    29 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8》,图版说明,页6-8。
    30 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8》,图版说明,页8。
    31 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8》,图版说明,页8-9。
    32 前揭书:《中国画像石全集·8》,图版说明,页12。
    33 前揭书:《资治通鉴·魏纪》,页2186。《宋书》有《索虏传》。
    34 缪良云:《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页117。又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172-177。文中《笼冠与貂、蝉》段,详述了笼冠的渊源和演变过程。
    35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页273-274。
    36 范晔:《后汉书·舆服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页3691。
    37 孙机:《进贤冠与武弁大冠》,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170-172。其中《从平上帻到平巾帻》段,详述了介帻、平上帻、平巾帻以及小冠发展源流。
    38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页733-737。
    39(唐)李百药:《北齐书·杜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347。
    40(唐)令狐德棻:《周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117。
    41 段文杰主编:《敦煌石窟全集·服饰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51,83-84。
    42 王未坤:《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辨析》,见《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页196-209。
    43 孙机:《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194-204。
    44 谭润生:《北朝民歌》,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折杨柳歌辞,页222。
    45(梁)沈约:《宋书·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2348。
    46 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书店1991年,页146、147、154。
    47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页315。
    48(晋)干宝:《晋记》,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
    49(唐)房玄龄:《晋书·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826。
    50(宋)李昉:《御览》六八七·巾引《邺中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页3067。
    51 前揭书:《魏书·自序》,页2324。
    52 前揭书:《魏书·李安世传》,页1176。
    53 陈冠华主编:《世界服饰词典》,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页507。
    54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页254、287、307、338。
    55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8期。
    56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57 王竹林:“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58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
    59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文物》2007年第11期。)
    60 《魏书·后妃传》参见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古代陶塑艺术》,河南:大象出版社,2005年,页85。
    61 王竹林:“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62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63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81。
    6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河南偃师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
    65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66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
    67 洛阳博物馆:《洛阳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文物》2007年第11期。
    68 李文生:《龙门石窟北朝主要洞窟总叙》,见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龙门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页265-280。
    69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页391-400、428。图像似乎显示圆领上衣的使用,然亦可能为陶俑的残损,对此存疑。
    70 联珠纹侍女长裙很可能就是文献或出土文书中记载的“波斯锦”,图案是联珠纹对兽、对花草等。类似波斯锦也见于墓室西壁之骏马鞍袱,在其下缘,有一行联珠纹人物图案,外是一圈联珠纹,内是戴华冠的人头图案。这是典型萨珊波斯风格的图案设计,体现了当时活跃于社会的西域胡商的一个侧面。
    71 荣新江:《有关北周同州萨保安伽墓的几个问题》,见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126-139。
    72 段文杰:《莫高窟唐代艺术中的服饰》,见《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287。
    73(宋)高承:《事物纪原》,台北:新兴书局,1968年,页218。
    74 《中华古今注》,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
    75 原田淑人、常任侠等译:《中国服饰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2月,页153-154。
    76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页309。
    77 前揭书:《魏书·波斯传》,页2271。杜氏《通典》卷一百九十三:“其王坐金羊座,戴金花冠,衣锦袍、织成帔,饰以真珠宝物。其俗: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贯头衫,两廂近下,亦有巾帔,缘以织成;妇人服大衫,披大帔, 仍贯五色珠,络之于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页5270。
    78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226。
    79 贵霜王朝(Kushan Empire)(公元45~250年)是曾存在中亚的古代强国,在其鼎盛时期(公元105~250年)疆域从今日的塔吉克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贵霜的创建者是原居于中亚阿姆河两岸的印欧语系吐火罗民族和曾臣服于大月氏的贵霜部落。贵霜的统治者世系出自大月氏。大月氏在公元前2世纪征服大夏后,将其地分为五翕侯,贵霜是其中一部。一百年后,贵霜部首领丘就却政治上统一月氏。其后迦腻色迦一世从大月氏独立出来,建都于白沙瓦,并支配了西北印度及中亚地区。贵霜在迦腻色迦一世和其继承者统治之下达致鼎盛,北认为是当时欧亚四大强国:汉朝、罗马、贵霜和安息之一。见《维客(wiki).htm》
    80 萨珊王朝(Sasanian)(公元226~650年)是波斯在公元3世纪至7世纪的统治王朝,亦是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德首次统一,被认为是第二个波斯帝国。当时萨珊王朝与中亚的印度贵霜王朝及欧洲的罗马帝国并称,三国雄霸欧亚。萨珊王朝在最强盛之时,曾多次威胁比邻的贵霜王朝及东罗马帝国。后来由于王朝连续两位国王被刺杀,帝国中心崩溃,末代国王伊嗣埃三世的儿子俾路斯东逃至唐朝,任右武卫将军,当时唐朝由唐高宗当朝。见《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htm》
    81 葛勒耐(法)、毛民译:《北朝粟特本土纳骨瓮上的祆教主题》,见《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190-198。
    82 虞弘墓浮雕 隋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代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83 药叉为梵语Ysksa的音译,一译夜叉、夜乞叉、阅叉;意译为能噉鬼、捷急鬼、勇健、轻捷等。据佛经说,它是一种伤人、吃人的恶鬼,但又是守护佛教的天龙八部之一。
    84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61。
    85 朱军:《论贵霜艺术中神像的设计风格》,《美术》2005年第4期,页32-34。
    86 魏小杰《克孜尔石窟壁画艺术中的外来因素》,《艺术教育》2005年第6期,页32-33。
    87 朱英荣:《龟兹石窟研究》,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页39。
    88 秣菟逻文化大概是在公元1~2世纪时传入中国和阗,然后通过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和阗故道,再传入龟兹的。因为当贵霜王朝迦腻色迦在位时,大力扩张领土,曾经建立起一个中亚西亚的大帝国,成为印度、中国、中亚西亚和希腊化罗马诸文化见的交流中心。迦腻色迦王崇信佛教,鼓励编制佛教经典,传曾召开第四次佛典集结,并派遣大批僧人去国外传教。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秣菟逻文化与龟兹文化发生了接触,并在龟兹石窟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见韩翔、朱英荣:《龟兹石窟》,新疆大学出版社,页362。
    89 毗湿奴(Vishunu),又名维修奴、黑天,佛教称为边入天,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在印度神话中,常被视为保护之神。见www.zh.wikipedia.org
    90 殷光明:《北凉石塔述论》,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期。殷光明:《敦煌是博物馆藏三件北凉石塔》《文物》1991年第11期。殷光明:《美国克林富兰艺术博物馆所藏北凉石塔及有关问题》,《文物》1997年第4期。
    91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页166。
    92 马希哲:《中国中古时期帔帛的文化史考察》,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授:薄小莹,2008年。
    93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
    94 偃师商城博物馆:《河南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95 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陶俑:泥塑的永恒艺术》,台北市:国立历史博物馆,1988年,图版22。
    96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娄叡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97 金维诺:《古帝王图与北齐校书图》,载《美术研究》,1982年第1期。
    98(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台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页3。“时风吹贵妃领巾于怀智巾上,良久,回身方落。” 旨在亲和将领与兵士的关系,以改善兵士的地位,提高军队的战斗能力。最初构成府兵的核心是六镇鲜卑中的武川军团,西魏以后其身份日益提高,北周时已被称为侍官,其成分也逐渐复杂,兵源发展到均田上的农民。这样,均田制与府兵制结合起来,成为北周国力发展的基础。
    2 李凭:《北朝的发展轨迹》,见《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1-11。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讌服,盖古之亵服也,今亦谓之常服。江南则以巾褐裙襦,北朝则杂以戎夷之制。爰自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虽谒见君上,出入省寺,若非元正大会,一切通用。高氏诸帝,常服绯袍。隋代帝王贵臣,多服黄文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合靴。百官常服,同于匹庶,皆着黄袍,出入殿省。天子朝服亦如之,惟带加十三环以为差异,盖取于便事。其乌纱帽渐废,贵贱通服折上巾,其制周武帝建德年所造也。晋公宇文护始命袍加下襕。”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1951。
    4(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中国衣冠,自北齐以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靿靴,有鞢躞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射。短衣、长靿靴皆便于涉草。胡人乐茂草,常寝处其间,予使北时皆见之,虽王庭亦在深薦中。予至胡庭日,新雨过,涉草,衣袴皆濡,唯胡人都无所霑。带衣所垂鞢躞,盖欲佩带弓箭、帉悦、算囊、刀厉之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页23。
    5 《隋书·礼仪志》(隋高祖)乃下诏曰:“祭祀之服,须合礼经,宜集通儒,更可详议!”,太子庶子、摄太常少卿裴正奏曰:“窃见后周制冕,加为十二,既与前礼数乃不同,而色应五行,又非典故。……且后魏以来,制度咸阙,天兴之岁,草创缮修,所造车服,多参胡制。故魏收论之,称为违古,是也。周氏因袭,将为故事,大象承统,咸取用之。舆辇衣冠,甚多迂怪。今皇隋革命,宪章前代,其魏周辇辂不合制者,已勑有司尽令除发。……”制曰:“可!”于是定令,采用东齐之法。”(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 礼仪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253-254。
    6(唐)李百药:《北齐书·崔季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513。
    7 前揭书:《北齐书·神武纪上》,页1。
    8 前揭书:《北齐书·恩倖传》,页685-688。
    9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页20。“适值泰以少数鲜卑化之六镇民族窜割关陇一隅之地,而欲与雄踞山东之高欢及旧承江左之萧氏争霸,非别数一帜,以关中地域为本位,融冶胡汉为一体,以自别于洛阳、建业或江陵文化势力之外,则无以坚其群众自信之心理”;另参见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黄山出版社,1987年。
    10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页345。
    11(唐)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地理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859-860。
    12 前揭书:《隋书·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817。
    13 李梅田:《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页75-160,
    14 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3卷第4期,1992年12月,页30-34。
    15 前揭书,《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页1951。参阅注3。
    16(梁)沈约:《宋书·羊欣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1661。
    17(元)脱脱:《宋史·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页3530。
    18(元)前揭书:《辽史·舆服志》,页900。
    19(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页63。
    20 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457。
    21(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页272。
    22(东汉)刘熙;《释名疏徵补》卷四,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8年,页158。
    23 参阅沈从文,《唐人游奇图部分》,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8月,页293-298。
    孙机:《从幞头到头巾》,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12月,页205-223。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199。
    25 前揭书:《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页1951。
    26 前揭书:《梦溪笔谈》,页57-58。
    27(梁)萧子显:《南齐书·王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页819。
    28 马缟:《中华古今注》,台北:艺文印书馆。
    29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论衣冠异制》,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页42-49。
    30 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页277-80。
    31 前揭书,《旧唐书·舆服志》卷五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953-1954。
    32 参阅(韩)芦仁淑:《朱子家礼与韩国至礼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页34。
    33 前揭书:《梦溪笔谈》,页57。
    34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中华书局1982年,页222。
    35(明)宋濂:《元史·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页1939。
    36 前揭书,《元史·舆服志》,页1940。
    37(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六十七,中华书局1974年,页1636。
    38(明)田艺蘅:《留青日扎》卷二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页745。
    39 在衫的骻部开衩,利于活动。《旧唐书·车服志》有:“开髓者名日缺髓衫,庶人服之。”
    4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页19-39。
    41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娄叡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页1-20。
    42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页4-39。
    43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页235-243、234。
    44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页9-11。
    45 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页239。
    46 M3所出土陶俑与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河北黄骅北齐常文贵墓所出土之俑极为近似。见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8期,页32。
    47 包铭新:《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员研究》,上海:东华出版社,2007年,页134-139。
    48 包铭新:《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员研究》,上海:东华出版社,2007年,页78-85。
    49(北齐)魏收:《魏书·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2271。
    50(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790引《异物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3502。
    51 参见附录胡服。
    52 参见图2—26。
    53 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3期,页20-29。
    54(汉)班固:《汉书·西域传》,(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3896。
    55(唐)李延寿:《北史·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3209。
    56(宋)范晔:《后汉书·郡国志五·敦煌郡》卷二十三引《博物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3521。
    57 李明伟《隋唐丝绸之路》,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145。
    58 张志忠:《大同北魏墓葬胡俑的粟特人象征》,《文物世界》2005年地6期,页30-32。
    故顺芳:《大同北魏墓葬乐舞俑初探》,《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页3-7。对此皆有详实之论述。
    89 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萃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页47-57。
    60 注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隋代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61 青州市博物馆编:《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年,页115、186。
    62 天和年间(公元566~672年)、建德年间(公元572~578年)、隋开皇年年间(公元581~600)。
    63 五百强盗成佛图 西魏 莫高窟第285窟 中国历代艺术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历代艺术·绘画编上》,台北:台湾大英百科,1995年,页92。
    64 图谭蝉雪、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全集24·服饰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图17。
    65 李凇:《关中北朝造像碑研读杂记》,见《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页337-335。
    66 萨保,掌管来华外国人事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6期,页28-35。
    67 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德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页59-65。
    68 前揭书:《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页1951。
    69(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李迁哲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页791。
    70 前揭书,《周书·晋荡公护传》,页170。
    71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页288。
    7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页1441。
    73 前揭书:《三国志》卷二十一,页601。
    74(汉)班固:《汉书》卷九十四,(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3758。
    75(明)王夫之:《楚辞通释》,台北:里仁书局,1981年,页54。
    76 孙机著:《中国古代的带具》,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253-292。该文详细深入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带具的种类与形制。
    77 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第11期,页20-32。
    78 铊尾,又名挞尾、鱼尾、亦写作獭尾,即腰带下插的垂头,为鞓端之饰。
    79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定县出土北魏石函》,《考古》1966年的5期,267-270。
    80 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页186-189。
    81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6期,页28-35。
    82 前揭书:《梦溪笔谈》,页23。
    83 孙机著:《唐代的马具与马饰》,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97-123。
    84 孙机著:《中国古代的带具》,见《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275。
    85 此处采马冬先生之说,在其博士论文“鞢躞七事”一节中,详述了有关鞣躞带的渊源形制与形制,页175。《唐代服饰专题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86 前揭书,《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页1953。
    87 王炳华:《盐湖古墓》,《文物》1973年第10期,页28-36。
    88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辽陈国公主墓》,文物出版社。1998年,页72-80。
    89 前揭书,《周书·李贤传》,页417。
    90 前揭书,《周书·宇文孝伯传》,页716。“高祖尝从容谓之曰:公之于我,犹汉高之与卢绾也。乃赐以十三环金带。”
    91 前揭书,《周书·熊安生传》,页813。该段内容为:“高祖大悦,赐帛三百匹、米三百石、宅一区,并赐象笏及九环金带,自余什物称是。”
    92 前揭书:《隋书》卷三十七《李穆传》,页1116。
    93 前揭书:《隋书》卷三十七《柳裘传》,页1139。
    94 前揭书:《隋书》卷三十七《李德林》,页1200。
    95 前揭书:《隋书》卷三十七《薛道衡》,页1408。
    96 前揭书《旧唐书·舆服志》,页1951、1938。
    97 前揭书:《旧唐书·舆服志》,页1952-1953。
    98 《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稿》,见孙机著:《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页456。
    99 负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北周墓葬发掘报告》,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页69-70:以及同书《若干云幕内出土鞣躞玉带的考证》,页157-160。
    100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页8-28。
    101 参阅冯恩学:《鞣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文物季刊》,1988年,页65-66。
    10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周安伽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页63。
    103 前揭书:《释名疏正补》卷五,页178。
    104 前揭书:《中华古今注》,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
    105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务1993年,页12-14。
    106 前揭书:《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慕容晃与顾和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3116。
    107 前揭书,《魏书·徒何慕容永传》,页2063。
    108(唐)李延寿:《南史·周石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1936。
    109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页1-20。
    110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页4-40。
    111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车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527。
    113 前揭书,《旧唐书·舆服志》,页1952-1953。
    1.(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2.(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晋)干宝:《晋记》,台北:艺文印书馆印行。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5.(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7.(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8.(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9.(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台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
    10.(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1.(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2.(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3.(唐)魏征、令狐德菜《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4.(唐)姚思廉:《梁害》,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5.(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6.(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
    17.(宋)李昉:《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8.(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9.(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0.(宋)高承:《事物纪原》,台北:新兴书局,1968年。
    21.包铭新:《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复员研究》,上海:东华出版社,2007年。
    22.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23.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
    24.陈思:《宝刻丛书》,台湾艺文印书馆,1966年。
    2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6.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演讲录》,安徽黄山书社,1987。
    27.陈炎、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
    28.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两座壁画墓的清理工作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12期。
    29.方豪:《中西交通史》,岳麓书社,1987年。
    30.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1.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2.国立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陶俑泥塑的永恒艺术》,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88年。
    33.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34.华梅:《中国服饰文化》,北京:中国出版社,2001年。
    35.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黄能馥、陈娟娟:《中华历代服饰艺术》,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37.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8.姜伯勤:《中国祆教艺术史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局,2004年。
    39.暨远志:《中国早期佛教供养人服饰》,《敦煌研究》1995年,第一期,页135-146。
    40.李凇:《长安艺术与宗教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41.李裕群:《山野佛光:中国石窟寺艺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42.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43.李域铮编著《陕西古代石刻艺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44.李之檀:《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45.刘凤君:《美术考古学导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46.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台北:中华书局,2006年。
    47.吕一飞:《胡族习俗与隋唐风韵——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社会及其对隋唐的影响》,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48.吕一飞:《北朝鲜卑文化之历史作用》,安徽黄山出版社,1992。
    49.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50.罗丰:《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51.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2.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3.米文平:《鲜卑石室寻访记》,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
    54.缪良云:《中国衣经》,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
    55.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6.孟凡人:《吐鲁番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壁画和纸画略说》,见《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9-16。
    57.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中日原州联合考古队:《原州古墓集成》,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58.青州市博物馆编:《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年。
    59.曲江月:《中外服饰文化》,哈尔滨市: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
    6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61.荣新江、张志清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62.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63.尚钺:《中国历史纲要》,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4.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书局,1991年。
    65.施安昌:《火坛与祭司鸟神》,: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66.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67.山西省北朝文化研究中心:《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68.陕西药县药王山博物馆等:《北朝佛道造像碑精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69.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70.孙机:《中国圣火——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71.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72.孙兰风、赵超:《北朝石刻造像记十件》,《书法丛刊》,1992年,第2期。
    7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7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
    75.谭润生:《北朝民歌》,台北:东大出版社,1997年。
    7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
    77.台湾历史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辑:《佛雕之美——北朝佛教石雕艺术》,台北:历史博物馆出版,1997。
    78.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高昌郡县行政制度》,《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7月。
    79.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三联出版社,2003年。
    80.王国维:《观堂集林·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1.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2.王维堤:《中国服饰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3.宿白:《魏晋南北朝石窟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84.太原市丈物考古研究所:《隋代虞弘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85.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娄叡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年。
    86.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87.王伯敏:《中国绘画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88.万绳南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89.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90.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91.夏鼐:《考古学和科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
    92.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93.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局,1957。
    94.徐秉琨、孙守道:《东北文化:白山黑水中的农牧文明.中国地域文化大系》,上海:远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
    95.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刘九洲注译,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
    96.原田淑人、常任侠等译:《中国服饰史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2月。
    97.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98.余太山主编:《梁汉魏晋南北朝正史西域传要注》,北京:中华出局,2005年。
    99.余太山主编:《西域文化史》,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
    100.贠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
    101.张国刚、吴莉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公司,2006年。
    102.张宝玺:《甘肃佛教石刻造像》,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103.张宝玺:《嘉峪关酒泉魏晋十六国壁画墓》,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104.张博泉:《鲜卑新论》,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
    105.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106.赵超:《云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7.仲高:《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8.赵学锋:《北朝墓群皇陵陶俑》,重庆出版社,2004年。
    109.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10.郑岩:《中国表情:文物所见古代中国人的风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1.周汛、高春明:《中国服饰五千年》,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4年。
    112.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113.周锋:《中国古代服装参考资料》,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年。
    114.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115.庄申编著:《根源之美》,台北:东大图书出版,民国77。
    116.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17.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8.(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蓝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9.(韩)具盛姬:《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20.(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本文篇》,吉川弘文馆,平成七年十一月。
    121.(日)下中邦彦:《六朝美术》,东京:平凡社,1976年。
    122.常青:《炳灵寺169窟塑像与壁画的年代》,载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考古学研究(一)》,文物出版社,1992年。
    123.陈昌珠:《外来文化对魏晋隋唐服饰民俗的影响》,《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总第43期),页81-85。
    124.常一民:《太原市神堂沟北齐娄悦墓整理简报》,《文物季刊》1992年第3期。
    125.沧州地区文化局王敏之:《黄驊县北齐常文贵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9期。
    126.朝阳地区博物馆、朝阳县文化馆::《辽宁朝阳发现北燕、北魏墓》,《考古》1985年,第10期,页915-929。
    127.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128.磁县文物保管所:《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考古》1997年,第3期。
    129.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北齐高润墓》,《考古》1979年,第3期。
    130.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陈村东魏墓》,《考古》1977年,第6期。
    131.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132.崔彦华:《晋阳在东魏北齐时的霸府和别都地位》,《晋阳学刊》2004年第3期,页21-22。
    133.大同市博物馆:《东郊北魏元淑墓》,《文物》1989年,第8期。
    134.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0期,页4-24。
    135.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方山永固陵》,《文物》1978年,第7期,页29-35。
    136.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下深井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6期,页29-34。
    137.大同市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山西大同石家寨北魏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年,第3期,页20-64。
    138.丁明夷:《从强独乐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看北朝道教造像碑》,《文物》1986年,第3期。
    139.丁明夷:《中国早期佛教造像的特点》,《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
    140.敦煌文物研究所:《新发现的北魏刺绣》,《文物》1972年,第2期。
    141.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组:《敦煌晋墓》,《考古》1974年,第3期。
    142.范英豪:《同源而异趣的南北朝“褒衣博带”》,《装饰》,2006年,第1期。
    143.逢成华:《北朝“褒衣博带”渊源靠辩》,《学术交流》,2006年,第4期。
    144.甘肃省博物馆:《酒泉、嘉峪关晋墓的发掘》,《文物》1979年,第6期。
    145.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146.葛承雍:《唐代服装与长安气象》,《文博》1988年,第4期(总25期),页49-54。
    147.郭同德:《山西沁县南涅水的北魏石刻造像》,《文物》1979年,第3期。
    148.古顺芳:《北魏墓葬乐舞俑初探》,《文物世界》2004年第6期,页3-6。
    149.固原县文物工作站:《固原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4年第6期,页46-50。
    150.韩伟 阴志毅:《耀县药王山佛道混合造像碑》,《考古与文物》,1984第5期,页46。
    151.韩伟 阴志毅:《耀县药王山道教造像碑》,《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3期,页18。
    152.韩伟 阴志毅:《耀县药王山佛教造像碑》,《考古与文物》1996年,第2期。
    153.韩志强:《安徽亳县成平寺发现北齐石刻造像碑》,《文物》1980年,第9期。
    154.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8期。
    155.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曲阳发现北魏墓》,《考古》1972年,第5期。
    156.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 第11期。
    157.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安阳北齐范萃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1期。
    15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安阳县文管会:《安阳北齐和绍隆夫妇合葬墓清理简报》,《中原文物》,1987年,第1期。
    159.黄河长:《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北魏九层石塔》,《历史文物月刊》1079年12月,页35-37。
    160.济南市博物馆:《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文物》1985年,第10期。
    161.靳之林:《陕北发现一批北朝石窟和摩崖造像》,《文物》1989第4期,页60。
    162.靳之林:《延安地区发现一批佛教造像碑》,《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5期。
    163.靳生禾、康玉庆:《晋阳古城之文化积淀及其历史地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报》2002年,第2期,页14-17。1
    64.金维诺:《南梁与北齐造像的成就与影响》,《美术研究》,2000年,第3期,页41-46。
    165.郎保利、渠传福:《试论北齐徐显秀墓的祆教文化因素》,《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3月,页114-122。
    166.李凭:《北朝的发展轨迹》,见《4~6世纪的北中国与欧亚大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1-11。
    167.李凇:《陕西北朝道教雕刻》,《艺术学》(台北)1991年,第6辑。
    168.李凇:《临潼六通北朝造像杯考释》,《中国道教》1996年,第2期。
    169.李凇:《关中一带北朝道教造像的基点基本问题》,《新美术》1997年,第4期。
    170.李静杰:《佛教造像碑》,《敦煌学辑刊》1998年,第1期,第81-86页。
    171.李静杰:《佛教造像碑分期与分区》,《佛学研究》1997年,页34-51。
    172.李文信:《辽阳发现的三座壁画古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页15-28。
    173.李发庆:《辽阳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清理简报》,《文物》1959年,第7期,页60-62。
    174.李雪芹:《试论云冈石窟供养人的服饰特点》,《文与研究》2004年,第5期,页15-23。
    175.李献奇:《北魏正光四年翟兴祖等人造像碑》,《中原文物》,1985年,第2期。
    176.李梅田:《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3期。
    177.林少雄:《中国服饰文化的深层意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页62-68。
    178.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3期,页2-28。
    179.刘玮琦:《北齐两都制下碓随葬俑的影响》,台北:东吴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页41-86。
    180.刘俊喜、高峰:《智家堡北魏木棺板画》,《文物》,2004年,第12期,页35-47。
    181.辽阳市文物管理所:《辽阳发现三座壁画墓》,《考古》,1980年,第1期,页57-58、65。
    182.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等:《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页29-45。
    183.吕品:《淇县现存的石窟和造像碑》,《中原文物》1986年1期,第26页。
    184.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2年。
    18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孟津北陈村北魏壁画墓》,《文物》,1995年,第8期。
    186.洛阳博物馆:《北魏元邵墓》,《考古》,1973年,第4期。
    187.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孟津晋墓、北魏墓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第8期。
    188.洛阳博物馆:《北魏杨机墓出土文物》,《文物》,2007年,第11期。
    189.罗世平:《北齐新画风——参观太原徐显秀墓壁画随感》,《文物》,2003年,第10期,页63-65。
    190.Mittens rike:"The Middle Kingdom",in Stockholm,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guities,September 2007.
    191.孟昭东:《新郑县出土北齐造像碑》,《文物》,1965年,第9期。
    192.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1985年,第11期。
    193.宁夏固原博物馆:《彭阳新集北魏墓》,《文物》,1988年,第9期。
    194.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博物馆:《宁夏固原史射勿墓发掘简报》,《文物》1992年第10期。
    195.倪润安:《北周墓葬俑群研究》,《考古学报》,2005年,第1期。
    196.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的发现与研究述评》,《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5期。
    197.内蒙古博物馆郭素新:《古呼和浩特北魏墓》,《文物》,1977年,第5期。
    198.潘欣信:《佛像“曹衣出水”艺术样式浅析》,《齐鲁艺苑》,1999年,第2期(总第61期)。
    199.乔志敏:《新郑发现的北朝造像碑》,《中原文物》,1992年,第1期。
    200.渠传福:《徐显秀墓与北齐晋阳》,《文物》2003年,第10期。
    201.荣新江:《略谈徐显秀墓壁画的菩萨联珠纹》,《文物》,2003年,第10期。
    202.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偃师杏园村的四座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
    203.史树青:《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物》,1980年,第1期。
    204.史树青:《从娄叔墓壁画看北齐画家手笔》,《文物》,1983年,第10期。
    205.史岩:《酒泉文殊山的石窟寺院遗迹》,《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7期。
    206.石松日奈子著、刘永增译:《北魏河南石雕三尊像》,《中原文物》2000年第4期。
    207.石松日奈子著、姜捷译:《云冈中期石窟新论:沙门统昙曜的地位丧失和胡服供养人像的出现》,《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5期。
    208.石夫:《介绍两件北朝道教石刻》,《文物》1961年12期。
    209.石家庄地区革委会文化局文物发掘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考古》1977年第6期。
    210.山东省博物馆文物组:《山东高唐东魏房悦墓清理纪要》,《文物资料丛刊》,第二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21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济南市东八里洼北朝壁画墓》,《文物》,1989年,第4期。
    212.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隋代虞弘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1期。
    213.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21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南郊北齐壁画墓》,《文物》,1990年,第12期。
    215.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西南郊北齐洞室墓》,《文物》,2004年,第6期。
    216.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217.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叡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第10期。
    218.山西省大同市考古研究所:《湖东北魏一号墓》,《文物》,2004年,第12期。
    21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7期。
    220.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北郊北周安伽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6期。
    22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宇文俭墓清理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22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22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
    224.商春芳:《北魏墓女俑服饰浅论》,《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
    225.宿白:《太原北齐娄叡墓参观记》,《文物》,1983年,第10期。
    226.宿白:《云冈石窟分期试论》,《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227.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贺拔昌墓》,《文物》,2003年,第3期。
    228.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狄湛墓》,《文物》,2003年,第3期。
    229.太原市晋源区文物旅游局李爱国:《太原北齐张:海翼墓》,《文物》2003年第10期。
    230.汤池:《北齐画迹的重大发现》,《文物》,1983年,第10期,页33-34。
    231.田余庆:《北魏后宫子贵母死之制的形成和演变》,《国学研究》,第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2.田立坤:《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物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第11期,页20-31。
    233.王增新:《辽宁辽阳县南雪梅村壁画墓及石墓》,《考古》,1960年,第1期,页16-19。
    234.王毅:《北凉石塔》,《文物资料丛刊》,1977年,第1期。
    235.王宜娥:《道教的造像艺术”》,《中国道教》,1989年,第1期。
    236.王增新:《辽阳市棒台子二号壁画墓》,《考古》,1960年,第1期,页20-23。
    237.王玉山:《太原市南郊清理北齐墓葬一座》,《文物》,1963年,第6期。
    238.王克林:《北齐厍狄迴洛墓》,《考古学报》,1979年,第3期。
    239.王景荃:《试论北朝佛教造像碑》,《中原文物》,2000年,第6期,3页6-45。
    240.王景荃:《豫北地区景明年间佛教石刻造像初探》,《中原文物》,2002年,第5期,页66-72。
    241.王银田、曹臣民在:《北魏石雕三品》,《文物》,2004年,第6期,页89-93。
    242.王银田、刘俊喜:《智家堡北魏石椁壁画墓》,《文物》,2001年,第7期,页40-51。
    243.王去非:《从娄叡墓谈娄氏家族及北齐绘画》,《文物》,1983年,第10期,页35-36。
    244.王景荃:《河南佛教石刻造像概说》,博物馆丛刊(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245.温玉成:《公元1到3世纪中国的仙佛模式》,《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246.James C.Y.Watt:"China,Dawn of a Golden Age,200-750 AD",New York: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2005.
    247.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248.巫鸿主编:《汉唐之间文化艺术的互动与交融》,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249.巫鸿主编:《汉唐之间的世俗美术与物质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250.闻宥:《记有关羌族历史地石刻》,《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页113。
    251.吴怡如:《北周王令猥造像碑》,《文物》,1988年,第2期,页69。
    252.温玉成:《龙门古阳洞研究》,《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
    25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
    25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3~1965年)》,《文物》,1973年,第10期。
    25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1966~1969年)》,《文物》,1972年,第1期。
    25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发掘简报》,《文物》,1975年,第7期。
    257.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6期。
    258.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3期。
    259.咸阳市渭城区文管会:《咸阳市渭城区北周拓跋虎夫妇墓清理记》,《文物》,1993年,第11期。
    260.谢建国:《从药王山造像碑看道教石刻的早期形态》,《中国道教》,1993年第1期,页41。
    261.杨泓:《从娄叡墓谈北齐物质文化的几个问题》,《文物》1983年10期36-37页。
    262.杨泓:《格调逸易、新奇妙绝:记六朝的画像砖和拼镶画砖》,《中国美术》)1982年第1期。
    263.偃师商城博物馆:《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5期。
    264.偃师商城博物馆:《偃师南蔡庄北魏墓》,《考古》,1991年,第9期。
    265.姚蔚玲:《宁夏固原北魏墓葬初探》,《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266.殷宪主编:《北朝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67.杨泓:《汉唐美术考古和佛教艺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8.张金茹:《北朝陶俑冠服》,《文物春秋》,2000年,第4期。
    269.张朋川:《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的题材和艺术价值》,《文物,》1974年,第9期。
    270.张朋川:《河西出土的汉晋绘画简述》,《文物》,1978年,第6期。
    271.张朋川:《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济南:山东画报社出版,2006年。
    272.张乃翥:《从龙门造像遗迹看北魏世俗生活面貌》,《中州学刊》,1993年,第1 期。
    273.张静雅:《北魏豫北佛造像碑的样式与风格演变(上)》,《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74.张静雅:《北魏豫北佛造像碑的样式与风格演变(下)》,《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75.张平一:《河北吴桥县发现东魏墓》,《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
    276.张怀介:《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缦舞凝丝竹:试探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陶俑的女性形象》,《史博馆学报》,2003年12月。
    277.张国维:《日本大页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部分佛道石造像》,《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
    278.张燕、赵景普:《山西省长武县出土一批佛教造像碑》,《文物》,1987年,第3期。
    279.赵康民:《山西临潼的北朝造像碑》,《文物》,1985年,第4期。
    280.郑岩:《北齐徐显秀墓墓主画像有关问题》,《文物》,2003年,第10期。
    281.郑州博物馆:《河南荥阳大海寺出土的石刻造像》,《文物》,1980年,第3期。
    282.周到、吕品:《河南浚县造像碑调查记》,《文物》,1965年,第3期。
    283.周到:《河南襄县出土的三块北齐造像碑》,《文物》,1969年,第10期。
    284.周到:《刘根造像》,《河南文博通讯》,1978年,第3期。
    285.周铮:《北魏薛凤规造像碑考》,《文物》,1990年,第8期,页59。
    286.周天游:《唐墓壁画研究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287.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88.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三、四、五、六、七、八),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89.出土文物展览工作组:《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第一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72年。
    290.董新林著:《幽冥色彩:中国古代墓葬壁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1.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92.敦煌文物研究所:《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第二卷》,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年。
    293.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294.国立历史博物馆:《丝绸传奇:新疆文物大展》,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8年。
    295.故宫博物院编:《雕饰如生:故宫藏隋唐陶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
    296.河南省博物馆:《河南古代陶塑艺术》,河南:大象出版社,2005年。
    297.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绘画卷》,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298.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雕塑卷》,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299.洪文庆主编:《中国名画赏析:魏晋至元代绘画》,台北:锦绣出版社,2002年。
    300.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301.龙门文物保管所、北京大学考古系:《龙门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302.秦孝仪等:《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服饰篇》,台北: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编辑委员会出版,1986年。
    303.山西省博物馆:《张肃(俗)墓文物图录》,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8年。
    304.谭蝉雪、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全集24·服饰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
    305.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306.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编:《中国石窟:云冈石窟·二》,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307.袁融主编:《甘肃丁家闸十六国墓·中国古代壁画精华丛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
    308.袁融主编:《甘肃永靖炳林寺石窟壁画·中国古代壁画精华丛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
    309.赵俊荣:《敦煌供养人·敦煌壁画白描精萃》,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310.中国历代艺术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历代艺术·绘画编上》,台北:台湾大英百科,1995年。
    311.中国历代艺术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历代艺术·绘画编下》,台北:台湾大英百科,1995年。
    3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313.《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石刻线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
    314.《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墓室壁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
    315.《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新疆石窟壁画壁画·麦积山等石窟壁画》,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
    316.《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云冈石窟雕刻·云冈石窟雕刻》,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
    317.《中国美术全集·新疆石窟壁画·麦积山等石窟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
    318.《中国美术全集·画像石画像砖石刻线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1997年。
    319.《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篇·壁画墓室》,文物术出版社、北京银冠电子科技公司联合制作出版,1997年。
    320.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台北:锦绣出版社,1998年。
    321.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8·麦积山石窟雕塑》,台北:锦绣出版社,1998年。
    322.中国画像石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画像石全集·8》,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323.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7·麦积山石窟壁画》,台 北:锦绣出版社,1998年,页1-35。
    324.(日)松原三郎:《中国佛教雕刻史论·图版篇》,吉川弘文馆,平成七年十一月。
    325.(日)下中弥三郎:《世界美术全集·第七卷·中国古代Ⅰ·秦汉魏晋南北朝》,东京:平凡社,1954年。
    326.陈冠华主编:《世界服饰词典》,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327.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328.潘耀昌主编:《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329.逢成华:《北朝造像碑设计艺术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30.马希哲:《中国中古时期帔帛的文化史考察》,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31.倪润安:《西魏北周墓葬研究》,北京大学学位论文,2001年。
    333.张秀清:《北魏孝昌元年造像碑》,《文物报》1989年3月10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