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改革精英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法定知识”通常的解释框架是“阶级”和“意识形态”,即课程所具备的阶级属性和内隐的意识形态特征,并以此来对应教育的不平等,以及知识和国家权力联姻后的控制特征。本研究从行动者角度出发,试图关注:受各种现实力量作用的行动者,在“法定知识”之“法”的确立与“定”的过程中,对其形成怎样的作用力?这构成论文的核心问题。
     具体而言:一方面,是否存在一些不能以“国家控制”、“阶级再生产”来概括的力量与方式随着行动者涉入了课程改革的价值确立与实践过程中?另一方面,行动者们在改革过程中究竟如何使自己的表达与实践得以可能?这又反过来形成了怎样的课程文化与秩序空间?
     “法定知识”通常是被政策制定者及其实践者们“先行”建构好的,只有在课程寻求变革的过程中,这一建构过程及行动者们才会显形,因此本研究以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案例展开分析与探讨。试图凸显行动者视角——从其言说、意识、意志与实践中——将社会因素及其关系展开。研究者认为社会因素只有融注在有血有肉的行动者后,对课程知识的作用才更为真实、更具整合性与穿透力。
     社会行动者处于各种力量的作用中,从社会行动者的视野展开分析,需要在更为动态及复杂的层面去探讨,行动者是多源的、多层面的、多向度的。这里既有控制与再生产的可能,亦有相反力量的冲撞;既有对已有秩序的屈服与妥协,亦有充满激情与个性的困惑与努力;既有寻觅的坚持与异化,亦有变通的策略与智慧。其最终形成的作用力也是多维的、丰富的,研究者认为:与其说形成了一股作用力,不如说形构了一个充满张力与紧张的作用空间,由此导致知识的合法化力量的延伸与复杂化。
     本研究选择的立场是延迟批判——如何在被批判与解构了的地方巧妙地坚持、思考并言说其可能性?在理论与现实的碰撞中,在应然与实然的照面中,企图在“不得不如此”的现实困境处发现某种转换、策略与可能性。这一方面源于行动者本身的丰富性,一方面为了秉持解构加重构的研究使命。基于此,研究展开了改革行动者在政治秩序、观念秩序、市场秩序与合法化秩序中的可能空间的探讨,并浮现出以下几组概念:个性力量与规范秩序、借口的政治学、隐蔽语本与观念秩序、合法化的延伸。
Usually the set pattern of explanation for "legitimate knowledge" focuses on "class" and "ideology", which manifests the class nature & hidden ideology of curriculum, the correspondent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and the control feature by the combination of knowledge & state power. Meanwhile this dissertation, seeing from the actor's perspective, tries to examine what effect the actors, who are restricted by all real conditions, have brought about to "legitimate knowledge" in the course of the "law" is set and "determined". And this is the core atten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In details, two questions must be illustrated. On the one hand, are there some forces and means that cannot be generalized by "state control" & "class reproduction" but have set foot in the value orientated & practice proces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On the other hand, how on earth can the actors' ideas and practice be possible in the course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Accordingly what curriculum culture and control space has come into being?
    Often "legitimate knowledge" is constructed "in advance" by policy makers and its implementers. The constructed course as well as the actors do not show their true color until the curriculum is required to be reformed and reconstructed. This is why the dissertation regards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as a case. Unfolding the social factors &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actor's perspective whose speech, consciousness, will & practice are focused o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social factors must be melted into the real & vivid actors so that their influence on curriculum knowledge can be manifested really, integratedly and deeply.
    The actors, restricted by all sorts of conditions, come from multi-source, different fields and alternative directions. So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actor's perspective must be dynamical and complicated. Here are both the possibility of control & reproduction and the confliction of diverse forces, both the submission & compromise to the given order and the confusion & effort with the individual's enthusiasm, both the persistence & alienation of seeking and the strategy & wisdom of adaptation. As a result the final forces are multi-direction and complicated. And the author argues it is more a force space full of tension than a kind of force.
    The view posi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post-criticism, i.e. how to insist on, think over and tell the possibility which has already been criticized and deconstructed? Seeing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confronting by "to be" and "ought to be",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some shift, strategy and possibility in the real predicament of "cannot but". This is resulted from both the abundance of the actors themselves and the research mission of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all this the author explores the possible space of the reform actors who are in the order of politics, ideas, market and legitimation. And also some groups of concepts appear in the dissertation: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normative order, pretext politics, unspoken text and idea order, extension of legitimation.
引文
1、A.J.M.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2、Benjamin Levin 著,项贤明、洪成文译:《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C.Wrght Mills 著,张君枚,刘铃佑译:《社会学的想像》,巨流图书公司 1996年版;
    4、Lawrence J. Saha 著: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ergamon1997;
    5、P.L-Berger & T.Luckmann 著,邹理民译:《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巨流图书公司 1997年版;
    6、P.K.默顿著:《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7、T.帕森斯著,张名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 2003年版;
    8、阿雷恩·鲍尔德温等著,陶东风等译:《文化研究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9、爱米尔·涂尔干,胡伟译:《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0、爱弥尔·涂尔干等著:《原始分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1、安迪·格林著,朱旭东,徐卫红等译:《教育、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安东尼·吉登斯著,陈其迈译:《失控的世界》,时报出版;
    13、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巴特摩尔著,尤卫军译:《平等还是精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17、保罗·A·萨巴蒂尔编,彭宗超,钟开斌译:《政策过程理论》,三联书店2004年版;
    18、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鲍桑葵著:《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0、北冈诚司著,魏炫译:《巴赫金——对话与狂欢》,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1、布赖恩·特纳编,李康译:《社会理论指南(第二版)》,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3年版;
    22、成伯清著:《盖奥尔格·西美尔:现代性地诊断》,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3、大卫·布鲁尔著,艾彦译:《知识和社会意象》,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4、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25、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26、恩斯特·卡尔西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98年版:
    27、斐迪南·滕尼斯著:《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8、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弗朗索瓦·于连著,杜小真译:《迂回与进入》,三联书店1998年版;
    31、弗里德里希·尼采著,程志民译:《善恶之彼岸——未来的一个哲学序曲》,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2、甘阳著:《将错就错》,三联书店2002年版;
    33、盖奥尔格·齐美尔著,林荣远译:《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4、盖奥尔格·齐美尔著,刘小枫编:《金钱、性别、心爱你带生活风格》,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5、盖奥尔格·齐美尔著,刁承俊译:《生命直观》,三联书店2003年版;
    36、盖奥尔格·齐美尔著,涯鸿,宇声等译:《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三联书店1991年版;
    37、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8、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9、韩少功,蒋子丹主编:《失控与无名的文化现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韩少功,蒋子丹主编:《是明灯还是幻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1、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黄瑞祺著:《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43、金生铉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卡尔·曼海姆著,艾彦等译:《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5、卡尔·曼海姆著,黎鸣等译:《意识形态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6、卡尔·曼海姆著,徐彬译:《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卡尔·雅斯贝斯著,王德峰译:《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48、克罗戴特·拉法耶著,安延译:《组织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9、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 2005年版:
    50、李宪堂著:《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1、李幼蒸著:《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52、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3、列奥·施特劳斯著,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三联书店2003年版;
    54、林南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6、刘东著:《理论与心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7、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58、刘小枫著:《刺猬的温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9、刘小枫著:《个体信仰以文化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0、刘小枫著:《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
    61、流心著:《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系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2、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哲学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3、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贺绍甲译:《逻辑哲学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4、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三联书店2001年版;
    65、罗兰·巴特著:《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版:
    66、罗兰·巴特著:《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罗兰·巴特著:《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9、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2005年版;
    70、马克斯·韦伯著,杨富斌译:《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71、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译:《新教伦理主义译资本主义精神》,商务出版社1987年版:
    72、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3、迈克尔·阿普尔著,曲囡囡等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华东师范大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迈克尔·扬主编,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麦克·扬著,谢维和,王晓阳译:《未来的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6、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三联书店2004年版:
    77、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78、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三联书店2001年版;
    79、皮埃尔·布迪厄等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80、皮埃尔·布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81、皮埃尔·布尔迪厄等著,桂裕芳译:《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
    82、皮埃尔·布迪厄著,杨亚平译:《国家精英》,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3、皮埃尔·布迪厄等著,刑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4、齐格蒙特·鲍曼著,范祥涛译:《个体化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
    85、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87、齐力,苏峰山编:《市场、国家与教育:教育社会学的分析》,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
    88、渠敬东著:《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9、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态—关于只是的报告》,三联书店1997年版;
    90、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斯蒂芬·鲍尔著,王玉秋等译:《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2、斯拉沃热·齐泽克等著,方杰译:《绘图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3、孙立平等著:《动员与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4、孙立平著:《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5、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等译:《宗教生活地基本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98、爱弥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99、爱弥尔·涂尔干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地准则》,商务印书馆 1995年版;
    100、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1、汪晖著:《死火重温》,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2、王岳川著:《发现东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
    103、吴康宁主编:《课程社会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04、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5、吴思著:《隐蔽的秩序——拆解历史弈句》,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106、吴永军著:《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7、徐贲著:《知识分子——我的思想赫我们的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08、严锋译:《福柯访谈录——权利德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9、以赛亚·伯林著,潘荣荣,林茂译:《现实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110、应星著:《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1、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2、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13、翟学伟著:《中国人行动的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4、翟学伟著:《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5、詹姆斯.C.斯科特著:《国家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16、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年版;
    117、张静著:《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8、张静著:《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9、张静著:《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120、周雪光著:《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21、朱国华著:《权力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2004年版;
    122、朱利安·班达著:《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23、吴刚著:《知识与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地比较社会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124、谭斌著:《教育学话语现象的文化分析——兼论中国当前教育话语的转换》,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博士学位论文;
    125、吕立杰著:《课程设计的范式与方法: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设计”的个案研究》,东北师大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