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析高等美术教育观念改变的必要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美术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制度,从辛亥革命时期的萌芽至今日,随着社会的变革,经济文化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期(文革之后)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世界文化艺术的交流增加,世界艺术格局的多元化使艺术家、艺术教育者们大开眼界,同时传统的视觉艺术观念和教育观念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在当今多元化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接受创造性的艺术观念及其训练,以适应现代社会各个层次的视觉文化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就必须首先改变美术教育观念。
     美术教育隶属学校教育,因此受学校教育目标、教育观念制约;同时美术教育又受艺术特点、艺术观念制约。那么,美术教育问题虽然从不同的出发点、切入点可分为多种问题。但根本问题却是观念的转变与确立的问题。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艺术观念,才会在教学中重新思考和认识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
     传统教育观念的附属性,缺乏人文关怀的偏狭性,与当今世界先进教育观念的民主与科学的独立性和注重人文关怀性,注重人的素质培养相矛盾。
     传统美术教育观念,同样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美术专门人才的需要。因此,美术教育观念的改变,迫在眉睫。
     世界美术流派的更迭变化,更使人们固有的单一化的、模式化的美术观念,受到冲击,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又为美术的变化提供了极大的物质可能。因此,多元化、多样化的非模式化的、开放的美术观念已使传统的保守观念的改变势在必行。
     高等美术教育观念的改变必然会对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基本功”的重新认识;如何理解个性、情感的表现与客观再现问题;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基础训练的关系问题;艺术修养的培养与实用技能的问题;对古今中外艺术史论的研究和探讨等等一些问题并不是新问题,但这些原有问题在新的观念之下应重新思考,才具有现实意义。
引文
1、《美术学科教育学》(学科教育学大系)2000年9月第1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常锐伦,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
    2、《造型艺术研究》1999年第1期,双月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第16页《面向21世纪的美术教育》作者:易英,中央美院副教授。
    3、《美术发展新论》作者:王智明,黄河出版社。
    4、《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第五期,第2页。《教育观念决定评价技术》——对美术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作者:尹少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5、《中国油画》2000年第4期,第8页。《具体现实主义》——刘小东和他的时代和我们的时代 作者:范迪安
    6、《造型艺术研究》1998年第2期,第29页。《当代德国艺术状态》作者:单增,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德国柏林美术学院硕士。
    7、《中国美术教育》2002年第1期,第7页。《“热门专业”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作者:毛小路,安徽省机电学院艺术设计系。
    8、《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第302页。作者:美国,列维·史密斯 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10月版。
    9、《中国美术教育》2001年第4期,第12页。《艺术教育是提供“美”的教育》作者:刘道广,东南大学艺术学系。
    10、《中国美术教育》2002第一期,第42页。《全球化下的世界美术教育》作者:胡知凡,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11、《艺术与视知觉》作者:阿恩海姆 北大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译。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12、《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13、《中国美术年鉴》(1949-1989) 广西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美术馆编
    14、《高教问题探究》作者:李新柳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