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权力格局中民间信仰的当代再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江西鄱阳张王庙、晏公庙和府城隍庙信仰的田野研究为基础,以人类学的视角考察在当代特定权力格局中民间传统的变迁问题,分析三种权力在民间传统再造过程中的角色改变及其整体结构变化。
     自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江西鄱阳县民间信仰陆续得到恢复并发生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新的元素加入,又有原来历史文化的重新挖掘,还有原来内容的重新整合。这些变化的发生,是传统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的主动调适,亦是权力格局中各方权力博弈的结果。
     首先是国家权力出于自身考虑而对民间信仰的重铸。尽管作为一方“不在场”的权力代表,其影响力主要通过间接的途径实现,但是国家以强制机构为后盾,将其意志通过政治等方式“下压”到民间社会中。自民国年间开始,国家对民间信仰采取强制性的政策,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80年代:国家曾经通过暴力革命,群众运动等形式深刻影响着地方民间信仰。为达到意识形态的统一国家权力将民间信仰排斥在主流意识形态范围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强制的力量在逐渐减弱,进而从强制转而为政策的引导和文化的规范整合。当代,国家试图将民间信仰纳入到现代化建设的范畴中来,通过整合使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并以“法制建设”“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义来规范民间信仰的实践。
     其次,是地方政府出于经济的目的对于民间信仰的利用。作为地方政府,既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掌握着资源的分配和政策执行的权力,又是参与利益分配的一方。地方政府与民间信仰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它通过具体的行政手段直接影响着民间信仰活动,在地区经济建设的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与民间信仰合作的关系。当代的地方现代化建设中,需要民间信仰做出回应,地方政府以民间信仰作为其与国家博弈的文化资本之一,来争取更多的国家资源与利益。从具体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积极地将民间信仰纳入到地方现代建设体系中来,以“旅游开发”“城市规划”和“文化发展”等名义重塑着本地区的民间信仰。
     第三是民间团体的文化实践活动。民间团体是由民间各种精英的代表组成,依靠其掌握的知识资源和民间话语权力而成为一方权力代表,地方威望是其在民间形成话语权的基础。民间团体以其独有的文化权力参与民间信仰的再造过程,并在再造过程当中加强了自己的威望。当代,民间团体既以民间信仰的参与者又以管理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民间信仰的实践中表现出一定的“反思性”和“能动性”。民间团体文化实践的过程是其不断适应外界现实的过程,地方传统在此过程中得以延绵下来。
     民间信仰的当代变迁,可以归结为由国家、地方政府、民间团体三者的合力共同作用完成的,在民间信仰的场域中,三种权力的角色在发生着变化:国家由监管者变成为规划者,政府由执行者变成为合作者,民间组织由实践者变成为协调者。因此,原来各方的关系规则在当代已不再适用,而新的关系规则则在各方行动的过程中产生。
This article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folk tra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in traditional folk reengineering in contemporary specific power structure.The study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Zhangwang temple,Yangong temple and Chenghuang temple. The article study those three kinds of power in the process of role change and overall structure change.
     The folk beliefs of JiangXi province have experienced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since the80s of the20th century, including the growth of new element, the change of original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re_engineering of the original content. It is the tradition of active adjustment in the new era environment which makes these changes take place, these change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all parties in power pattern.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of the recasting of folk beliefs is the state power, as a representative of "absence" power, the state power affect the convention through indirect ways. But its enforcement agencies backed by countries will act to civil society through various ways, such as violent revolution, the mass movement profoundly and political movement. The country exclude the scope of folk beliefs from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since the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are trying to included the folk beliefs during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king it a part of mainstream ideology, Local departments for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at various levels shall regulate the practice of folk beliefs as the cultural relics,the government administrate folk beliefs in the name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folk culture"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 Local government and folk beliefs interact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affects the folk beliefs activities through specific administrative means directly, but it also formed a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with folk belief. Local government regards folk religion as game tools dur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nation to strive for more resources and national interest in contemporary modernization movement. The folk belief was dominated by rules of economic benefit,"tourism development""urban planning"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three tactics to reshaping the folk belief.
     Civil society is compose of the folk elite, rely on their mastery of the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a kind of moral power, they participate in folk--beliefs reconstruction with its unique cultural capital, and strengthen their prestige in the middle of the reforging process. Civil society groups appears usually as a folk religion management organizers, what the most important actor is "introspection" and "initiative".
     The transition of contemporary folk beliefs is the result of the re-structuring, local governments,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accomplish the re-making of folk belief. The role of the three powers changed during the process also, government changed form decision-maker to planner,civil society changed form practitioner to coordinator,the local government changed form performer to partner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al parties rule is no longer applicable anyway, new rules are produced in the course of action of three parties.
引文
①王景林,徐匋主编:《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11页
    ②姜义镇:《台湾的民间信仰》,武陵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③ Yang, C. 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and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P.296.
    ③钟敬文著:《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①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①(英)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华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①赵世瑜:《明清时期华北庙会研究》,《历史研究》1992年第5期
    ②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页
    ①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史学月刊》,2012年第11期
    ②(美)杨庆堃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③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①(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郭于华:《导论:仪式——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②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①(英)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8页。
    ②朱炳祥:《张力的维度——以朝珠花的传说为例对国家与民族社会关系的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l期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三联书店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6-51页,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金小红:《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逻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李红专:《吉登斯社会历史观评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①(美)马歇尔·萨林斯著:《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蓝达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王铭铭(英)王斯福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和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①(美)克利福德·戈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②转引自雅各布坦纳:《历史人类学导论》,白锡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①参见县交通局编制:《鄱阳县交通志》,2012年新版,第4页
    ②鄱阳县志编撰委员会:《鄱阳县志》,北京:中国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①参见鄱阳县宗教局文件,该资料为2012年年底全县统计的结果。
    ①葛兆光:《经典中的和生活中的——认识中国民间信仰的真实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①详见江西省鄱阳县1990年制定发布的《乡村宗教场所恢复的暂时规定》,后来该规定经过两次重要修改。
    ①(美)杨庆堃著:《中国社会中的宗教》,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①(英)王斯福著:《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赵旭东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第256页
    ①万振凡,吴小卫:《近代江西农村经济研究》,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160页
    ①参见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代孤本方志(第一辑第十六册)·江西鄱阳县志》,据(清)王克生修,王用佐等纂,清康熙十六卷,第265页
    ①钟起煌主编,赵树贵,陈晓鸣笛著;《江西通史·晚清卷》,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02页
    ①县志办主编:《鄱阳县志》,北京:中国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435页
    ①张之良主编:《鄱水之阳,富饶之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6页
    ①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②见《鄱阳县志》民国版本,1948年成稿,但是由于政权的更迭变化和政治运动的原因,民国版本的鄱阳县志一直没有出版,仅仅在县档案馆馆中有油印的材料,这些材料对于民国时期的会馆建筑记录比较清楚详细。
    ①曹锡福:《鄱阳县志·民国版》,中有关于民间庙宇僧团的记载
    ②(宋)洪迈:《夷坚志·卷五·古圣贤碑》
    ①李肇:《唐国史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9页
    ②刘昀:《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70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④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成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0页
    ①《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187页。
    ③参见《新唐书·张巡传》
    ①(明)宋敏求:《大唐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②(宋)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十《唐张巡》,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3页。
    ①(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卷十四》,官修撰
    ②曹锡福编《鄱阳县志》民国版,清代无名氏祭祀府城隍庙的祭文
    ③康熙十一年,饶州府郡守王泽洪在祭祀府城隍庙时候的祭文,见民国年版《鄱阳县志》中记载。
    ①杨天石:《国民党人与前期中华民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6页
    ①王铭铭(英)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①(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43页
    ①李宗黄:《现代保甲制度》,第114-115页;孟广涵主编《国民参政会纪实》下重庆出版社,1985年,第1086页
    ①王铭铭:《宗教概念的剧场——当下中国的“信仰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①鄱阳县政府:《鄱阳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http://www.poyang.gov.cn/zzxm/2187.jhtml,2013年4月10日
    ②(清)《清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七卷
    ①(清)冯夔飏重修,朱霖增纂:《镇江府志》,乾隆十五年(1750年)增刻本
    ②(元)胡行简:《雩隐集》卷六,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35页
    ①(清)康熙:《鄱阳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②曹锡福:《鄱阳县志》民国版,寺庙宫观篇
    ①(法)涂尔千:《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第42卷,第382页
    ①王铭铭(英)王斯福主编:《乡村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方立天、华方田:《中国佛教简史》第349页
    ②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闽台三村五论》,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5年版第321页
    ①R. David Arkush,Fei Xiaotong and sociology in revolutionary china,p.54.1981
    ①费孝通省:《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58页
    ②(美)韩书瑞,罗美枝著:《十八世纪的中国》,陈仲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6页
    ①参见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中国读书人的边缘化》,《中国社会史论》下卷第507页
    ②(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①邱澎生:《商人团体与社会变迁:清代苏州的会馆公所与商会》,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1995年版
    ②未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参见冯骥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①韩书瑞:《十八世纪的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页
    ②见曹锡福:《鄱阳县志》民国版本中的记载。
    ③马克斯·韦伯著:《韦伯作品集·中国的宗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5-52页。
    ①鄱阳县交通局编:《鄱阳县交通志》,内部出版2007年版,第208页
    ①参见鄱阳县交通局:《鄱阳县交通志》,内部出版2007年版,内有原交通局老职工回忆船帮的历史。
    ①《军机处录副奏折》,清道光五年匕月二十四日江苏巡抚陶澍奏折
    ②马西沙,韩秉方著:《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①曹锡福:《鄱阳县志》之《寺庙宫观篇》,民国版,未公开发行
    ①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②据县宗教局材料,鄱阳县里基督教教会在2012年终传播很快,成为政府重点关注对象;且鄱阳县的邻县余干县为全国宗教重点整治地区。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中国建国之路》,梁漱溟全集第3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383-384页
    ②(美)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①詹姆斯·沃森:《神的标准化: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版,第57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43页
    ②王铭铭:《宗教概念的剧场——当下中国的“信仰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第4期
    ①江西省自2008年开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到目前为止一共批准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日,项目分类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
    ①刘拥华著:《布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高宣扬著:《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皮埃尔布迪厄著:《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① Yang C.K.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①(美)迈克尔·布诺威著:《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引述馆2008年版,第3页
    ②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①(美)马歇尔·萨林斯著:《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刘永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1.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5年版
    2.(美)杨庆堃:《中国社会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
    4.曲彦斌:《中国社会行会民俗史丛书:行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人类学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美)韩森:《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美)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宗教与世界》《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德)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0.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族关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张书生,黄沫,杨品泉,思炜张言,谢亮生译谢亮生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4.费正清(美)编:《剑桥中国清代史》,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5.梁丽萍著:《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6.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 Evelyn Eaton Whitehead著:《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 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
    17.(德)马克斯·韦伯著:《宗教社会学》,康乐,简美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德)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9.(英)菲奥纳·鲍伊著:《宗教人类学导论/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an introduction /Fiona Bowie》,金泽,何其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姚南强著:《宗教社会学》,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1.许地山:《扶乩迷信的研究》,长沙;岳麓书院,2011年
    22.许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23.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4.李亦园,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性格》,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出版1994年版
    25.李亦园:《宗教与神话》,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王明明校,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版0
    27.(美)马歇尔·萨林斯著:《历史的隐喻与神话的现实》,蓝达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8.(美)马歇尔·萨林斯著:《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郑少雄,张帆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29.(美)马歇尔·萨林斯著:《“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氏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法)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赫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安东尼·吉登斯:《时空的世界——全球化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俞可平主编,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2.(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33.(法)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4.姜彬主编:《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35.费孝通著:《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
    36.皮庆生著:《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7.县方志办:《鄱阳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
    38.(清)黄家遴修:《饶州府志》,同治1872年版
    39.范荧著:《上海民间信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任继愈著:《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1.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42.(美)韦斯特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3.李亦园:《人类学视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44.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45.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6.辞海编写组:《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47.余英时:《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48.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49.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唐:《家园·文化论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版
    50.(美)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1.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52.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3.王南湜:《复调文化时代的来临市场社会下中国社会文化的趋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4.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增修版)》,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版
    56.王学泰:《传统与小传统》,北京: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版
    57.沈建华主编:《江西文化概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8.高丙中:《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社会学研究》1997第1期.
    59.(德)乌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泽出版社2000年版
    60.D赫尔德.J罗西瑙等:《国将不国》,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1.(美)塞缪尔·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62.(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6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5.(英)安东尼·吉登斯:《批判的社会学导论》,台北:唐山出版社1995年版
    66.卫永锋:《“草船借箭”与张巡》,《四川文物》2002年第6期
    67.杨子怡:《“双忠”信仰与韩愈崇拜——“双忠”庙祭祀落户潮汕地区的文化阐释》《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2期
    68.陈春声:《“正统”神明地方化与地域社会的构建——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6月
    69.何方,王元林:《概述唐至清时期“双忠”信仰的流变与地域扩展》《兰台世界》2012年5期
    70.魏叶国:《明代东平王庙记碑文考略》《南方文物》1997年4期
    71.史五一:《明清徽州祭祀性会社述论》《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0期
    72.李剑国[美]韩瑞亚:《亡灵忆往:唐书传奇的一种历史关照方式》《南开学报》2004年第3期
    73.于可主编:《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4.王见川、皮庆生:《中国近世民间信仰——宋元明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5.詹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6.冰岛敦俊:《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7.冰岛敦俊:《总管信仰:近世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研文出版社2001年版
    78.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版
    79.侯杰,范丽珠著:《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0.张本:《鄱阳湖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81.唐代剑:《宋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北京: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
    82.王元林:《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83.林宏《明清时期江西地区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论文,2011年5月
    84.范纯武:《张巡信仰的历史、祀典封号及其影响》,《台湾宗教研究通讯》2003年第6期
    85.范纯武《道教对于民间俗神的编纲——以华南派地神祗法和张巡信仰的关系为例》,《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香港中华书局,2005年。
    86.范纯武,王见川:《双忠崇祀与中国民间信仰》,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3年6月
    87.王元林:《明清国家礼制中的四海祭祀》,《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4期
    88.王元林《国家祭祀与地方秩序构建中的互动——以唐宋元伏波神信仰地理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89.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90.何虎生:《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91.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2.[德]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93.喻松青:《明清时期的民间秘密宗教》,《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
    94.周育民等著:《中国帮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5.孔斐力:《盗魂者:1768年中国人对妖术的恐惧》,刘昶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96.田诚阳:《道家知识宝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7.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论太平天国与斋教的关系》,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98.马西沙等:《中国民间宗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9.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00.李熠煜著:《关系与信任:中国乡村民间组织实证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101.徐祖荣:《城市社区民间组织研究》,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
    102.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北方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第5期
    103.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版
    104.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北京大学学报》2001第11期
    105.李亦园:《文化的图像:宗教与族群的文化观察》,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106.陶思炎:《迷信、俗信与移风易俗》《民俗研究》,1999第9期
    107.陶思炎:《论民间信仰的研究体系》《世界宗教研究》,1999第10期
    108.林美容:《汉人社会与妈祖信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9.李世瑜:《现代华北秘密宗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10.胡颖峰著:《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111.(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批判的社会学导论》,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12.(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1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4.欧大年:《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刘心勇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15.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9,李德英谢继华邓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6.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7.(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张兰平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18.(美)威廉富特怀特著:《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19.谢立中主编:《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另类的功能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20.(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21.(美)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景跃进,张静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2.李培林著:《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版
    123. Sahlins,Marshall,1972.Stone Age Economics.Chicago:Aldine
    124. Malinowski,,Bronislaw.1922.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New York:Dutton.
    125. Malinowski,,Bronislaw.1948.Magic,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26. Malinowski,,Bronislaw.1964.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e:an inquiry into race relations in Afric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27. Malinowski, Bronislaw.1967,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 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
    128. Edmund Leach,1954,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London,pp 9-21
    129. Edmund Leach,1961,Rethinking Anthropology, London,pp 1-27
    130. Evans Pritchard,1940, the Nuer,Oxford.
    131. "Changes in the system of basic security in the countryside since 1979", in A.Saith, ed., The Re-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Peasantry, London; Croom Helm.
    132. The Imperial Metaphor: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Freedman, M.
    133.1958,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Athlone Press.
    134.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1.
    135.Redfield Robert.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Tradition[J] 1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5, 1955.
    136. Chen min-hwei:victor w.turner:"the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Chicago:Aldine publishing,1969
    137. Geertz,Clifford.:"a study of legend changes in the ma Tsu Cule of Taiwan:status,competition,and popularity".masters thesis,department of folklore.Indiana university.1984
    138. Mcgraw-hill "patterns of society:identities,roles,resources.Boston:little,Brown & co,"1973
    139. Wilkerson,james."a review and critique of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of Chinese folk religion in Taiwan",1982
    140. Wilkerson,James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in edith 1.b turner.ed, on the edge of the rush:anthropology as experience.Arizona: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5
    141. Sangren,steven "Shyunshow and Jinnshang:two kinds of chinese religious processions and their sociological impications".paper f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aiwan area:accomplishment and prospect.taipei.1986
    142. Turner,Jona than h."history and the rhetoric of legitimacy:the Ma Tsu Cult of Taiwan",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ry,1988
    1.何菊《传教士与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研究——以李提摩太在华社会与宗教实践为例》,2011年,武汉大学博士论文
    2.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3.范正义:《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中心的个案研究》2004年,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4.何方:《唐至清代“双忠”信仰的地域扩展研究哎》,2012年,暨南大学硕士论文
    5.于建嵘:《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2001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王健:《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史学月刊》,2005年第1期
    2.吴真:《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民俗研究》,2008年第12期
    3.何菊:《再造传统:以云南省镇沅县苦聪人为例》,《社会》,2010年第7期
    4.王华,周海燕:《略论鄱阳张王信仰的主题变迁》,《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5.李向平:《从“宗教文化”到“公民文化”——兼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角色的转变》,《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6.方志远,孙莉莉:《地域文化与江西传统商业盛衰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方志远:《赣商与江西商业文化》,《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8.金耀基,范丽珠:《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庆邡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社会》2007年第1期
    9.范丽珠:《中国宗教的制度性与散开性》,《读书》2002年第6期
    10.范丽珠:《西方宗教理论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困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1.王铭铭:《象征的秩序》,《读书》,1998年第2期
    12.色音:《萨满教与北方少数民族帝王——兼论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宗教》,《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3陈彬,陈德强:《民间信仰能促进社会整合吗?——对湘东仙人庙的个案研究》,《民俗研究》,2012年第1期.
    14.顾希佳:《太湖流域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体系》《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4期
    15.符平:《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主体范式与社会学的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6.朱海滨:《浙江地方神信仰的区域差异》《历史地理》2001年第17辑
    17.王守恩:《民间信仰研究的价值、成就与未来趋向》《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8.王建:《明清江南民间信仰活动的展开与日常生活——以苏松为例》,《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