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行政协助过程规制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行政协助不仅是请求主体与被请求主体之间的请求与帮助行为,而且是请求主体、被请求主体、行政相对人共同参与的彼此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动态过程。行政协助过程规制就是通过法律制度来对请求主体、被请求主体、行政相对人及其他主体在行政协助的启动、运作与受监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种表现形式和状态进行规范。以“行政过程论”为视角,采用语义分析、价值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系统分析、图表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行政协助过程规制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综合考察世界有关国家或者地区关于行政协助过程规制的立法实践,可以获得较多经验启示。我国大陆地区的各种现行立法中已经或多或少涉及行政协助问题,但规定的内容多为原则性条款;各地在实践中也已运用行政协助,但操作较为混乱。通过对行政协助的请求提出、适用条件、请求审查、决定作出、费用负担、决定执行、争议救济、责任承担等问题进行制度规范,能够为行政协助过程规制提供制度架构和操作平台。在行政协助过程规制的诸多立法模式中,“综合配套规定模式”是比较可行的模式。为此,设计出立法建议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协助法(建议稿)》。
The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is not only the request and the help behavior between the main body who requests and the main body who is requested, but also the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main body who requests, the main body who is requested and the relative people of the administration participate toge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process is to use the legal system to standardize the various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states about the interactions and mutual influences that take plac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main body who requests, the main body who is requested, the relative people of th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other subjects start, operate the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and accept the supervision. This thesis takes”on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as a visual angle, using semantic analysis, value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alysis of real example, normative analysis, systems analysis, chart analysis and the other methods to discuss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process. The issu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e will get many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legislative practices in the countries or areas all over the world on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process. The various current legislation of China's mainland has more or less involved the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but the most legal provisions are the clauses of sense of principle. In addition, though each area has been using the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in practice, the operation is full of confusions. A system framework and operation platform can be provided for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process in the foundation of the regulation to the questions such as the request for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the conditions of application, request for a review, making decision, the cost burden carrying out the decision, controversial relief, bearing responsibility. In the numerous legislative models for the regul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process,”comprehensive related stipulated model”is a feasible one. For this reason, a legal manuscript of legislative proposals is designed - the“PRC Administrative Assistance Act (the draft proposal)”.
引文
① 李延、罗海峰:《行政合作新论》,载《前沿》2006 年第 1 期。 永行:《行政动力论》,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① 成协中:《公众参与的模式选择与实施机制》,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 10 卷,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第 411 页。
    ② 参见赵永行:《行政动力论》,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 2 期。
    ① 有的学者认为,政府诚信即政府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实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必须坚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诚信规范约束政府自身行为。参见杨海坤:《论政府诚信》,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 11 期。
    ② 刘丹、彭中礼:《2007 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大盘点》,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 年第 1 期。
    ③ 有的学者认为,政府和谐主要是指政府关系的协调、政府关系的平衡、政府关系的一种相宜美与政府文明。参见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④ 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① 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② 胡弘弘、陈毓:《自觉:法治政府的角色意识——以言论自由中的政府为对象》,载《法学家》2007 年第3 期。
    ③ 转引自[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02 页。
    ④ [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3、50 页。
     ① 郭道晖:《论多元化的社会利益集团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载《法治论丛》2008 年第 2 期。
    ② 成协中:《公众参与的模式选择与实施机制》,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 10 卷,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第 404 页。
    ③ 杨海坤:《论政府诚信》,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11 期。
     ① 参见于安编著:《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4-196 页。
    ② 参见[德]平特纳:《德国普通行政法》,朱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62 页。
     ① 参见车美玉译:《韩国行政程序法》(1996 年),载《行政法学研究》1997 年第 3 期。
    ① 参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50-451 页。
    ② 参见王麟:《比较行政协助制度研究》,载《法律科学》2005 年第 5 期。
     ① 参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02-303 页。
    
    ① 参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95-196 页。
    ② 参见王麟:《比较行政协助制度研究》,载《法律科学》2005 年第 5 期。
    ③ 参见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25 页。
     ① 参见[台]《行政法规》,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2 年版,第 87-88 页。
    ① 参见[台]翁岳生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60-1161 页。
     ① 参见王麟:《比较行政协助制度研究》,载《法律科学》2005 年第 5 期。
     ① 参见马怀德主编:《行政程序立法研究:<行政程序法>草案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3 页。
    
    ① 参见皮协纯主编:《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68-569 页。
    ② 参见韩冰:《行政协助研究》,苏州大学 2004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4 月提交,第 29-33 页。
     ① 参见马乐:《行政协助的法治化探析》,苏州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4 月提交,第 27—35页。
    ② 参见李延、练琪:《论建立我国行政协助制度的困难和意义》,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 期。
     ① 参见周春华:《行政协助基本问题研略》,载《法治研究》2007 年第 7 期。
     ① 引自民心网 http://218.25.21.229/special/lhzf/,最后访问时间:2008-04-06。
     ① 引自京溪信息网 http://jingxi.by.gov.cn/News_View.asp?NewsID=415,最后访问时间:2008-04-06。
     ① 参见李扬:《“部门联合执法”漏洞不容忽视》,载《审计与理财》2006 年第 10 期。
    ② 吴鹏、范学臣:《“联合执法”的问题及完善路径》,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 年第 5 期。
    ③ 所谓“行政合作”,是指行政主体由于职能、业务需要或者为共同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联合与协作。参见李延、罗海峰:《行政合作新论》,载《前沿》2006 年第 1 期。
    ① 参见陈磊:《被质疑的交通协管员“执法权”——京城首例状告交通协管员贴罚单案追踪》,载《工会博览(社会版)》2007 年第 2 期。
    ② 参见李克杰:《协管员问题暴露法治软肋》,载《人民论坛·双周刊》2007 年第 11 期 B。
    ③ 参见关保英:《行政委托研究》,载周永坤主编:《东吴法学》2005 年秋季卷(总第 11 卷),法律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08 页。
    ④ 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15 页。
     ① 所谓“社会协助”也称协助行政,指不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或者个人,基于主动或者被动,向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行使行政职权所提供的帮助或者方便。参见周春华:《行政协助基本问题研略》,载《法治研究》2007 年第 7 期。
     ① [台]林锡尧:《行政法要义》,三民书局 1999 年版,第 96 页。
    ① 周永坤:《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83 页。
    ② 参见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91-391 页。
    ③ 温恒国:《行政责任过程说——一种对行政责任性质的新认识》,载《北方法学》2008 年第 1 期。
    ① 参见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6-227 页。
    ② 参见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95 页。
    ③ 参见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95 页。
    ④ 参见李延:《我国行政协助法制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4 月提交,第 35页。
    ⑤ 参见周春华:《行政协助基本问题研略》,载《法治研究》2007 年第 7 期。
     ① [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2 页。
     ① 参见张步洪编著:《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71 页。
     ①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70页。
     ① 参见韩冰:《行政协助研究》,苏州大学 2004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4 月提交,第 52-54 页。
     ① 参见戢太雷:《职务协助研究》,武汉大学 2005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提交,第 41-42 页。
     ① 参见李延:《我国行政协助法制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4 月提交,第 39-40页。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版。
    2.张尚鷟主编:《走出低谷的中国行政法学——中国行政法学综述与评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3.[台]陈春生:《行政法之学理与体系(一)——行政行为形式论》,三民书局1996 年版。
    4.叶必丰:《行政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
    5.关保英:《行政法的价值定位——效率、程序及其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6.[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
    7.胡建淼:《中国行政法学论纲》,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8.[德]平特纳:《德国普通行政法》,朱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9.[台]林锡尧:《行政法要义》,三民书局 1999 年版。
    10.于安编著:《德国行政法》,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11.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12.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13.胡建淼:《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14.张正钊、李元起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5.应松年主编:《比较行政程序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16.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 年版。
    17.宋功德:《行政法哲学》,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18.杨海坤主编:《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0 年版。
    19.杨解君、肖泽晟:《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
    20.皮协纯主编:《行政程序法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1.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22.[台]《行政法规》,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2002 年版。
    23.[台]翁岳生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
    24.王连昌、马怀德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25.杨解君:《行政法学》,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版。
    26.周佑勇:《行政法原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年版。
    27.金国坤:《行政程序法论》,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年版。
    28.石佑启:《论公共行政与行政法学范式转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9.张步洪编著:《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年版。
    30.章剑生:《行政程序法基本理论》,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31.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 年版。
    32.[德]鲁道夫·冯·耶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年版。
    33.周永坤:《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
    34.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5.杨海坤、章志远:《行政法学基本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36.应松年主编:《外国行政程序法汇编》,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37.冯凯、高志新主编:《中国行政程序法:起草资料汇编(下)》,中信出版社2004 年版。
    38.《现代汉语词典》(第 5 版),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39.李建波、周春华主编:《和谐社会与法治》,甘肃文化出版社 2005 年版。
    40.[美]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
    41.[美]杰瑞·L.马肖:《行政国的正当程序》,沈岿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42.孙笑侠:《程序的法理》,商务印书馆 2005 年版。
    43.应松年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44.湛中乐:《现代行政过程论——法治理念、原则与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45.马怀德主编:《行政程序立法研究:<行政程序法>草案建议稿及理由说明书》,法律出版社 2005 年版。
    46.[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 2006 年版。
    47.[台]李震山:《行政法导论》,三民书局 2006 年版。
    48.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49.杨临宏等:《行政法学新领域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0.关保英主编:《行政法制史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1.黄学贤主编:《行政法学名著导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53.韩立收:《法律的曲解、误解与理解》,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54.王锡锌:《公众参与和行政过程——一个理念和制度分析的框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7 年版。
    55.黄学贤主编:《中国行政程序法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述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56.马立诚:《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1.关保英:《论市场经济与行政协助的法制化》,载《行政与法》1994 年第 2 期。
    2.莫于川:《行政法文化:发展经济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关于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的一点思考》,载《经贸世界》1996 年第 6 期。
    3.车美玉译:《韩国行政程序法》(1996 年),载《行政法学研究》1997 年第 3期。
    4.朱新力:《行政协助探析》,载《政府法制》1997 年第 5 期。
    5.杨临宏:《行政协定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 年第 1 期。
    6.朱维究、胡卫列:《行政行为过程性论纲》,载《中国法学》1998 年第 4 期。
    7.雷新明、杨临宏:《关于行政综合执法几个理论问题的研讨》,载《河北法学》2000 年第 7 期。
    8.高涛:《论行政委托的法律界定——兼论行政委托与行政协助之区别》,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 年增刊。
    9.吴华:《论边防查控行为的性质》,载《武警学院学报》2001 年第 4 期。
    10.赵永行:《行政动力论》,载《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 2 期。
    11.傅昌强、甘琴友:《见义勇为的行政法思考》,载《行政法学研究》2002 年第 2 期。
    12.阮钧:《论查控工作的性质定位及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载《武警学院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3.李艳玲:《浅论银行协助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载《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2年第 10 期。
    14.胡建淼、王银江:《现代行政视野中的事实行为——行政环境、蕴含与诉讼》,载《行政法学研究》2003 年第 1 期。
    15.朱晓波、曲荣芬:《税收行政协助相关问题的几个认识》,载《财经问题研究》2003 年第 2 期。
    16.张琨、沈刚伟:《论行政协助的程序》,载《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第 5A 期。
    17.郑伟、吴春海、罗峥:《用法规敲开防“非”之门》,载《新质量》2003 年第 6 期。
    18.莫于川:《行政职权的行政法解析与建构》,载《重庆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期。
    19.韩冰:《行政协助研究》,苏州大学 2004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4 年 4 月提交。
    20.杨临宏、王志华:《论行政协助制度》,载《学术探索》2004 年第 3 期。
    21.李文:《税收行政协助的中外比较》,载《涉外税务》2004 年第 3 期。
    22.武从斌:《减少部门条块分割形成协助制度——试论我国环境管理体制的改善》,载《行政与法》2004 年第 4 期。
    23.于立深:《行政协助是政令畅通的重要一环》,载《法制日报》2004 年 11 月30 日。
    24.熊志刚:《行政协助论略》,载《行政与法制》2004 年第 6 期。
    25.戢太雷:《简析行政法上的职务协助程序》,载《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 6 期。
    26.侯顺华、张兰奇:《试论加快税收行政协助的步伐》,载《河北经济研究》2004年第 7 期。
    27.韩旭:《法治政府建设与“部门主义”问题之解决》,载《新视野》2005 年第 1 期。
    28.朱喜洋:《行政协助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 月提交。
    29.涂四益:《浅论行政机关之间的协议》,武汉大学 2005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5 月提交。
    30.戢太雷:《职务协助研究》,武汉大学 2005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 月提交。
    31.戢太雷、姚淼:《论职务协助的程序》,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 3 期。
    32.练琪、李延:《行政协助的基本原则》,载《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 4 期。
    33.马乐、田园:《行政协助的法律定位与控制》,载《行政与法》2005 年第 5期。
    34.王麟:《比较行政协助制度研究》,载《法律科学》2005 年第 5 期。
    35.朱维究、胡卫列:《行政行为过程性论纲》,载马怀德主编:《中国行政法的崛起——朱维究教授六秩华诞贺寿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6.朱喜洋:《行政协助制度研究》,载马怀德主编:《中国行政法的崛起——朱维究教授六秩华诞贺寿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37.关保英:《行政委托研究》,载周永坤主编:《东吴法学》2005 年秋季卷(总第 11 卷),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38.王麟:《行政协助论纲——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试拟稿)〉的相关规定》,载《法商研究》2006 年第 1 期。
    39.李延:《行政协助与相近概念之间的辨析》,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 1 期。
    40.李延、练琪:《论建立我国行政协助制度的困难和意义》,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 期。
    41.练琪、李延:《行政协助法律关系研究》,载《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 1 期。
    42.李延、罗海峰:《行政合作新论》,载《前沿》2006 年第 1 期。
    43.叶必丰、李煜兴:《行政程序中参与人协力义务的实定法比较》,载《东方法学》2006 年第 1 期,法律出版社 2006 年版。
    44.李延:《我国行政协助法制化研究》,广西师范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 4 月提交。
    45.马乐:《行政协助的法治化探析》,苏州大学 2006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6 年4 月提交。
    46.乔耀章:《略论政府和谐》,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2 期。
    47.杨建生、李延:《论行政协助制度——从比较法角度研究》,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48.施建辉:《行政执法中的协商与和解》,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 年第 3 期。
    49.李钢:《见义勇为行为的行政法角度思考与救济》,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50.章剑生:《论行政处罚中当事人之协助》,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 年第 4 期。
    51.何峥嵘:《行政失职及其法律责任》,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 4 期。
    52.鲁鹏宇:《日本行政法学理构造的变革——以行政过程论为观察视角》,载《当代法学》2006 年第 4 期。
    53.管蠡:《行政过程论:行政法研究的新视角》,载《前线》2006 年第 4 期。
    54.黄学贤:《行政程序中的协力行为研究——基于两岸理论与实践的比较》,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5 期。
    55.宋雅芳:《论行政调查中相对人协助义务的限度》,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 5 期。
    56.骆元卡:《论公务协助引起的国家补偿》,载《百色学院学报》2006 年第 5期。
    57.陈周灿:《我国行政协助法制化之探析》,载《甘肃理论学刊》2006 年第 5期 B。
    58.吴鹏、范学臣:《“联合执法”的问题及完善路径》,载《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 5 期。
    59.李扬:《“部门联合执法”漏洞不容忽视》,载《审计与理财》2006 年第 10期。
    60.郎佩娟、王蓉:《行政发展:从部门分工管理到部门公务合作——以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为参照》,载《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 期。
    61.陈磊:《被质疑的交通协管员“执法权”——京城首例状告交通协管员贴罚单案追踪》,载《工会博览(社会版)》2007 年第 2 期。
    62.杨文灿:《行政协助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7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 5 月提交。
    63.王保华:《行政协助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 2007 届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5 月提交。
    64.胡弘弘、陈毓:《自觉:法治政府的角色意识——以言论自由中的政府为对象》,载《法学家》2007 年第 3 期。
    65.周春华、廖振权:《关于行政协助的初步理解》,载《大连干部学刊》2007年第 3 期。
    66.黄学贤、周春华:《行政协助概念评析与重塑》,载《法治论丛》2007 年第 3期。
    67..国.、张鷟:《转型期政府行政成本问题初探》,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 3 期。
    68.金国坤:《行政协作机制研究》,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
    69.王恒:《协助调查制度与区域协作执行》,载《安徽文学》2007 年第 5 期。
    70.李延、苏爽:《行政协助的三种模式探究》,载《桂海论丛》2007 年第 6 期。
    71.彭云业、褚尔康:《统一不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行政协助理论探析》,载《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7 年第 6 期。
    72.周春华:《行政协助基本问题研略》,载《法治研究》2007 年第 7 期。
    73.杨海坤:《论政府诚信》,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11 期。
    74.李克杰:《协管员问题暴露法治软肋》,载《人民论坛·双周刊》2007 年第11 期 B。
    75.朱维究:《再谈现代行政过程论——从形式行政法治到实质行政法治》,载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 2006 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76.杨晚香、尔康:《行政协助制度的系统论探悉》,载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 2006 年年会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
    77.王锡锌:《公众参与和现代行政法治的模式变迁》,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 10 卷,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78.成协中:《公众参与的模式选择与实施机制》,载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 10 卷,法律出版社 2007 年版。
    79.刘丹、彭中礼:《2007 年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大盘点》,载《行政法学研究》2008 年第 1 期。
    80.何渊:《行政协议:行政程序法的新疆域》,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 1 期。
    81.温恒国:《行政责任过程说——一种对行政责任性质的新认识》,载《北方法学》2008 年第 1 期。
    82.石亚军、施正文:《探索推行大部制改革的几点思考》,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 年第 2 期。
    83.郭道晖:《论多元化的社会利益集团对国家权力的影响》,载《法治论丛》2008年第 2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