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半侬”到“半农”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1913至1934年间的刘半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一时期,刘半农以独具个性的文学创作和多方面的文学活动沟通了通俗文学、民间文学和五四新文学,他独特的创作实绩也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道路。本文试图站在新旧文学的转折点上全面评价刘半农的文学成就,分析刘半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以及他如何沟通了通俗文学、民间文学与五四新文学。
     论文从概述刘半农的生平以及主要著作成就开始,重点讨论、分析了刘半农被研究者忽视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阐发本文的内容以及选题的意义;接下来,论文主要围绕刘半农在民国初年(约为1913~1917年)的小说理论和创作,将刘半农早期的小说理论和创作放入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分析其对通俗文学理论的理解及不同于鸳蝴派的创作特点,认为这是刘半农实现第一次“转变”——“跳出鸳蝴派,骂倒王敬轩”的重要前提。由此,论文试图指出,刘半农对文学形式的兴趣及其对通俗文学艺术表达方式的自觉,为他其后转向民间文学寻求新文学的精神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论文继而详细叙述了1918年刘半农首倡的“歌谣”运动,其意义在于对传统的“另类发现”。本文认为,学习“歌谣”的过程激发了刘半农对诗体变革的浓厚热情,就在这一时期,刘半农彻底脱离了鸳蝴派,尝试着将民间文学、歌谣与新诗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其后,论文主要探讨了,“五四”前后刘半农所参与的文学论争以及杂文创作。“实事求是的战斗精神”支撑着刘半农在五四时划成为文学改良的实践者和新文学的建设者,成为新文化的战斗者。直到《语丝》时期,刘半农依然坚持了五四时期的战斗精神。最后,论文尝试讨论了刘半农后期的第二次“转变”。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刘半农1921年留学欧洲之后,从新文学阵营渐渐“退隐”。但是,本文认为,直到刘半农和《语丝》关系终结,在《人世间》、《论语》等刊物上发表大量打油诗、文言小品开始,他才与新文学发生了真正的疏离。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是:是什么思想因素促成了他从“战士”到“隐士”的转变?这样的个人选择隐含着怎样的价值观念?除了通常定义的“落后”之外,这样的转变有没有合理性或意义?
     对刘半农文学创作以及文化活动诸方面的讨论,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新文学与通俗文学、新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探寻新文学产生的资源,都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This paper is mainly concerned with the significance and merit of LiuBannong in the New Chinese Literature between 1913 and 1934. At that time, Liu, based on his writing, established a link betwee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May 4th literature, and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den literature..
     Considering him standing on the turning point of literary style changing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this paper trie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Liu's achievements in and contribution to the new literature. Summarizing his life and his literary writing,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reason why Liu being overlooked by many people for so many years, based on which, this paper further expounds its content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n, centering on his fiction theory and writing during the republic era(1913—1917), this paper tires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iu's theory and writing and the one being considered to be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It also tries to point out that Liu's interests on the literary form and the express approach of the popular literature has laid solid foundation for his prosing in the folk literature later. So,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in 1918, Liu involved himself deeply in the so called The ballad Movement. Liu learned a lot from these ballad, based on which, he tried to reform the old Chinese poems. He began to write poetry in vernacular Chinese in 1917, which means a portion of his poetry were full of some kind of Chinese language essentially modeled after the spoken language of the common people. As is well known, Classical Chinese became increasingly viewed as an archaic fossil hindering education and literacy, and, many suggested, social and national progress. And Liu believed that the primitive passion of the vernacular Chinese can give the Chinese people some power to survive the great crisis they faced at that time, and give the nation a re- birth. In a word, what he called for is the creation of a new Chinese culture based on local and folk standards. Finally,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that whether Liu Bannong be superannuated or not during his last year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what this paper concerned will be of great help to our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link between the popular literature,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May 4th literature. It also can help us broaden our research area and better understand from where the new Chinese literature comes.
引文
1 鲁迅:《花边文学·趋时和复古》,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96页。
    2 《扬鞭集》,《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8-29页。
    3 本节叙述的“刘半农生平”,主要参考了以下资料:徐瑞岳编著《刘半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徐瑞岳编《刘半农年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徐瑞岳著《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朱江著《刘半农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4 刘半农八九岁时非常喜欢画画,父亲很高兴,为了培养他,特意请来懂画的朋友加以指点。对此,他回忆说:“记得有一天,一位老伯向我说:‘画山水,最重要的是要有水。有水无山,也可以凑成一幅。有山无水,无论怎样画,总是死板板的,令人透气不得。因为水是表显聪明和秀媚的。画中一有水,就可以使人神意悠远了。'他这番话,就现在看来,也未必是画学中的金科玉律;但在当时,却飞也似的向我幼小的心窝眼儿里一钻,钻进去了再也不肯跑出来;因而养成了我的爱水的观念,直到‘此刻现在',还是根深蒂固。”刘半农:《北大河》,《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45页。
    5 刘半农:《北大河》,《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45页。
    1 刘北茂:《纪念长兄半农先生》,《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48-149页。
    2 刘半农:《书亡弟天华遗影后》,《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300页。
    3 刘北茂:《纪念长兄半农先生》,《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48-149页。
    4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岳麓书社1986年版,260页。
    1 刘半农:《书亡弟天华遗影后》,《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299页。
    2 刘半农:《南归杂话》,1918年8月《新青年》5卷2号。
    3 有一次,国文老师出题《论孟尝君》,同学们按照传统看法,都在文中推崇孟尝君为“得士”之主,但惟有刘半农在文中提出反诘:“岂有鸡鸣狗盗之雄出入其门谓之‘得士'呼?”表现了他独特的见解。为此,国文教员杨绳武、郑子仰对其甚为器重,曾在文中批阅:此小子不同凡响,其前途无可限量。参阅谷怀:《刘半农和刘天华》,江阴县文化馆刊物《江风》,1979年10月。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1日。
    2 “癸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且在全国普遍推行的学制,它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被誉为我国现代学制的第一块基石。“癸卯学制”基本模仿日本现代教育体系,也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强调以儒家伦理陶冶学生品行,辅以西学技艺,并强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所设课程十分突出道德教育,中小学均把修身列为课程之首,并特设读经讲经课。以中学堂为例,其学习科目包括: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外国语(日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12门,每周上课36点钟,读经讲经为每周9点钟。有关晚清教育改革,可参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800-1911年)第370-376页的相关论述。
    3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版,72页。
    1 朱江:《刘半农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9页。
    2 刘半农:《光社年鉴二集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41页。
    3 《江苏省常州中学校史》,转引自徐瑞岳编:《刘半农年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6页。
    1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版,72页。
    2 钱穆曾回忆这次“退学”风波:“当余班四年级年终大考前,全级集议,欲于明年课程求学校有所改动。主要如减上修身课,增希腊文课等。公推代表五人,余亦欲也。晋谒监督。元博师言,课程规定乃学校事,诸生意见可供参考。五代表求元博师明确答复。元博师问余:‘闻汝读英文科不用心,何以又要增读希腊文?'余答:‘此乃全班同学公意,非余一人意。'元博师又问:‘修身课每周仅一小时,何以要减去?'诸代表述士辛师上堂语,谓修身不由语言传授。然卒不得结论。进退三数,不蒙允许。诸生遂议由五代表上全班退学书,以为要挟。元博师告五代表,退学乃学生各别个人事,集体退学,不在学校规则内。诸生遂又集议,全级排班见监督,逐一填写退学申请书。元博师接见于一大会议室内,面加训悔,历一小时。”参见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岳麓书社1986年版,54-55页。
    3 刘半农:《书亡弟天华遗影后》,《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300页。
    4 按照徐半梅的描述,开明剧社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剧团附有乐队;第二,擅演洋装戏,“正场旦角史海啸,是个高头大马型的体格,扮洋装的女角,妙到极点”;第三,这个剧团到过南洋群岛和日本, 到日本演出比梅兰芳、小杨月楼、黄玉麟三批人马还早。参见徐半梅:《顽童刘半农》,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56页。
    1 根据徐瑞岳的考证,李君磐出身南京格致书院,后来曾到北京办过江苏旅京公学。后来在张冶儿办的残废养老堂当秘书,1955年病逝。参见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33页。
    2 刘半农:《假发》,《小说月报》4卷4号,1913年8月。
    3 徐卓呆(1881-1958),名傅霖,字卓呆,号筑岩,别名徐半梅、徐梦岩阿呆、李阿毛等,江苏吴县人。近代小说家、编辑,尤擅长滑稽戏和小说创作。徐卓呆曾留学日本,回国后起初致力于体育教育,后转向新剧事业。赵苕狂为其立传,谈及徐半梅的小说创作时称道:“君少时已喜为小说,近年致力尤勤,散见于各杂志中者,殆不下百余篇,以滑稽一类为多,而隽永有味,弥含哲理,实能脱尽寻常滑稽小说窠(?)而自成家数者。”(参见《卓呆小说集》,1924年世界书局出版)刘半农开始走上翻译和创作生涯,与徐半梅的提携和帮助有很大的关系。
    4 赵苕狂:《徐卓呆传》,参见《卓呆小说集》,1924年世界书局出版。
    1 徐半梅:《顽童刘半农》,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56页。
    2 刘北茂:《纪念长兄半农先生》,《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50页。
    3 直到1934年去世前几个月,刘半农与张恨水仍有往来,有1月4日日记记载:“与牧野、颖孙(荪)同往方家胡同看恨水,值出,入其书斋中小坐。”参见刘小蕙:《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37页。张恨水在刘半农去世后,为其撰悼念文章《哀刘半农先生》,《人世间》,1935年第27期。
    1 此四篇译文,以《杜瑾讷夫之名著》为总题,发表于《中华小说界》二卷七期,1915年7月。当时刘半农尚未将这些作品归为“散文诗”。“杜瑾讷夫”为“屠格涅夫”的旧译。
    2 1918年《新青年》5卷2号。
    3 1918年《新青年》5卷3号。
    4 参阅《屠格涅夫散文诗二首》,1918年《新青年》5卷3号。此次翻译,他将作品体裁明确定为“散文诗”,并且将作家的名字TypreHeB译为“屠格涅夫”,此译名沿用至今。
    5 除刘半农外,参与翻译、介绍国外散文诗的,大致有沈尹默、郑振铎、周作人、茅盾、陈竹影等人;创作方面,鲁迅的《野草》以及沈尹默、郭沫若、冰心等作家的散文诗创作,都是中国现代散文诗史上不俗的成绩。
    6 参阅刘半农译作《杜瑾讷夫之名著》之“前言”,《中华小说界》二卷七期,1915年7月。
    1 详见文后附录一:刘半农小说著译年表。
    2 根据徐瑞岳的描述,刘半农当初主动前往《新青年》编辑部,拜会了陈独秀。两人畅谈许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陈独秀非常欣赏这位年轻作家,并热情地向他组稿。参见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51页。
    3 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54页。
    4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版,358页。
    5 关于刘半农因何机缘执教北大,各人说法稍有不同:。鲁迅认为,刘半农“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请到的。”参见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徐瑞岳认为:“陈独秀和原常州府中学堂校长屠文博的力举,年仅26岁,只有高中肄业学历的刘半农,遂在1917年夏,被蔡元培破格聘请为国立北京大学预科教授。”参见徐瑞岳:《刘半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83页;陈万雄认为,“在北大任教乃蔡元培同科中进士的屠寄是刘半农国学业师,都可考虑在内。”参见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51页。
    1 根据《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1918)的统计,陈平原对于北京大学的文本科以及预科教员的年纪做过如下概括:年龄最大的崔适67岁,其次辜鸿铭62岁,57岁的叶翰和54岁的陈汉章,也都已经是老教授了。其他的著名教授,黄节41岁,朱希祖40岁,吴梅39岁,朱宗莱38岁,章士钊37岁,沈尹默36岁,刘师培35岁,周作人35岁,马叙伦34岁,黄侃33岁,钱稻孙33岁,饯玄同32岁,陈大齐32岁,沈兼士32岁,陶孟和31岁,王星拱30岁,何炳松29岁,胡适28岁,刘半农26岁,朱家华26岁,梁漱溟26岁,徐宝璜25岁。参见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292页。
    2 蔡元培:《自写年谱》(三)。转引自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29页。蔡元培所忆诸君之中,鲁迅1919年前并未入北大任教--引者注。
    3 杨功亮:《早期三十年的教学生活》,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13页。
    4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43页。
    5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43页。
    6 本表资料来源于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30-37页。
    1 鲁迅:《名字》,《晨报副刊》,1921年5月7日。
    2 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9-30页。
    3 鲁迅:《忆刘半农君》,载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4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版,366-367页。
    1 周作人在《知堂回忆录》中,详细追述了“卯字号”的来历,所谓“卯字号”,就是“文科教员的预备室,一个人一间,许多名人每日都在这里聚集,如钱玄同、朱希祖、刘文典,以及胡适博士,还有谈红楼故事的人所常谈起的,沈二马诸公,--但其时实在还只有沈尹默与马裕藻而已;沈兼士在香山养病,沈士远与马衡都还未进北大;刘半农虽然与胡适之是同在这一年里进北大来,但是他担任的是预科功课,所以住在译学馆里。卯字号的最有名的逸事,便是这里所谓两个老免子和三个小兔子的事,这件事说明了极是平常,却很有考据的价值;因为文科有陈独秀与朱希祖是已卯年生的,又有三人则是辛卯年生,那是胡适之刘半农和刘文典,在民六才只二十七岁。”参见《知堂回忆录·卯字号的名人(一)》,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版,351-352页。
    2 周作人:《知堂回忆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版,360页。
    3 刘半农:《记砚石之称》,《双凤凰砖斋小品文·二十四》,《人世间》16期,1934年11月20日。
    4 刘半农的《除夕》一诗,记述了当时的情景:“除夕是寻常事,做诗为什么?不当它除夕,当作平常日子过。这天我在绍兴县馆里,馆里大树颇多。风来树动,声如大海生波。静听风声,把长夜消磨。主人周氏兄弟,与我谈天;欲招缪撒,欲造‘蒲鞭'。说今年已尽,这等事,待来年。夜已深,辞别进城,满街车马纷纷,远远近近,多爆竹声。此时谁最闲适?地上只一个我,天上三五寒星。”载《新青年》4卷3号,1918年3月15日。
    5 鲁迅:《忆刘半农君》,载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1 苏雪林:《文谈话旧·东方曼倩第二的刘半农》,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69年版。原书未见,此处参考了互联网上的版本,详见http://www.oklink.net/mjfc/shuxuelin/sw/040.htm。
    2 鲁迅:《坟·论睁了眼看》,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99页。
    1 周作人:《知堂回忆录·卯字号的名人(三)》,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版,358页。父于刘半农留学的原因,周作人在另一篇文章里也曾回忆道:“刘半农因为没有正式的学历,为胡博士(胡博士指胡适--引者注)他们所看不起,虽然同是‘文学革命'队伍里的人,半农受了这个刺激,所以发愤去挣他一个博士头衔来,以出心头的一股闷气。”参阅周作人:《北大感旧录(八)》,《知堂回忆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年版,502-503页。另外,关于刘半农被排斥的情况,鲁迅在《忆刘半农君》一文中也曾提及:“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参阅鲁迅:《忆刘半农君》,载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2 当时尚没有留学经历的,除刘半农外,只有梁漱溟、吴梅等极少数人。
    3 《语丝》杂志,是语丝社的同人杂志,“语丝社编。周报。周作人主干。创刊于一九二四,共发行十二卷,一九三一年休刊,北新书局发行。继语丝有骆驼草,凡一年,北平出版,但时期已在一九二八后。”参见《杂志编日》,《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489页。
    1 有关刘半农一生各方面的著述,可参阅王森然:《刘半农先生评传》,载1941年《中国公论》第5卷第1-3期。
    2 刘半农去世之后,其学生魏建功详细叙述了刘半农的语音学发明,其中关于“最简音高推算尺”,他说道:“器成,语音学者莫不欣叹其便;先生犹且以累重为憾,殚思竭虑,迄二十三年竟完成其志,箧藏怀挟,简便易用,视前尤巧,即今所谓‘乙二声调推断尺':‘乙二'云者,谓乙类推断法之第二种也。先生于此一仪器发明上已足不朽。”参见魏建功:《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载《国学季刊》,1934年第4卷第4期。
    3 有关刘半农1925-1934年的著述,可参阅王森然:《刘半农先生评传》,载1941年《中国公论》第5卷第1-3期。
    4 张中行:《负暄琐话》,中华书局2006年版,42页。
    1 李长之:《纪念刘半农先生》,《人世间》,1934年第10期。
    2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65页。
    3 参见商鸿逵:《<赛金花本事>小序》,刘半农、商鸿逵:《赛金花本事》,岳麓书社1985年版,1页。
    4 赵效沂在《刘半农撰写<赛金花>本事》一文中,回忆朝野名流对于赛金花如何“捧场”:“文中提及刘半农先生曾为之立传,此中有一段曲折,或为许多人所不知。赛金花晚年困居北平前门外居仁里,跟随者义仆顾妈一人。落魄老妪居此陋巷,自无人知之。但在民国二十一年前后为故都名记者。《小实报》(《实报》为小型四开报纸,销售普及社会各阶层,众均以《小实报》呼之)主人管翼贤所发现。管为政客式报人,翻云覆雨,制造舆论,为其能事(抗战胜利时,涉嫌汉奸案件伏法)。他与赛联系后,以《小实报》一家为之捧场,尚嫌不足,立即约同弟(时任联北平《晨报》)及金达志(天津《庸报》特派员)、孔昭恺(《大公报》特派员)、季乃时(《北京晚报》社长)同往居仁里访问,一夕之间,赛金花之名大显。然后管全力予以周济,即加掌握。他每有宴请朝野名流欢聚时,必邀赛金花陪席。要人名流每日有许多酬应,未必全数应邀。管催请时必曰:‘今有赛金花在座,一瞻丰采如何?'此际应邀的客人立答:‘我可谢绝其他约会,必来!必来!'此乃管之交际手腕也。刘半农先生即因管翼贤之邀约,而认识此过气女名人。(胡适之、傅斯年诸先生亦同席,均有欣然之色,弟记忆犹新。)席间赛不免信口胡诌,(但庚子后说服克林德遗孀,据说确有其事。)刘之《赛金花本事》,遂得以问世。”参见刘半农、商鸿逵:《赛金花本事》,岳簏书社1985年版,63-64页。
    1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65页。
    2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1926年第82期。
    3沈从文:《论刘半农〈扬鞭集〉》,载1934年《人世间》第1卷第10期。
    1废名:《谈新诗·六〈扬鞭集〉》,《论新诗及其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41-41页。
    1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载1935年《文学月刊》第4卷第4号。
    2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1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381-382页。
    2鲁迅:《忆刘半农君》,载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3宋炳辉:《茅盾:都市子夜的呼号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6页。
    1宋炳辉:《茅盾:都市子夜的呼号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8页。
    2宋炳辉:《茅盾:都市子夜的呼号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9页。
    3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载1935年《文学月刊》第4卷笫4号。
    4王光东:《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文艺争鸣》2004年1期
    5王光东:《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文艺争鸣》2004年1期
    6王光东:《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文艺争鸣》2004年1期
    1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56页。
    1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6-7页。
    2本文对于这段时期的划分参考了刘纳先生的观点,其《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一书第一章“历史变动中的文学变革”,对此有详论。参阅《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1-15页。
    1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版,5页。
    2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一卷(1800-1949年),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296页。
    3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5页。
    1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36页。
    2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7页。
    3可参阅栾梅健 著《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一书相关章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18-19页。
    2可参阅范伯群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第六章第一节的相关论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李孝悌:《胡适与白话文运动的再评估》,《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84-285页。
    4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52页。
    5半侬:《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跋》,《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华书局版1916年版。
    1由于此派所作也并非单一的言情小说,研究界更倾向于将此派称作“民国旧派”或“《礼拜六》派”。本文沿用“鸳鸯蝴蝶派”之旧称,用意在于以其指代言情乃至衷情一炎的小说。
    2转引自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41-42页。这的确是一段“故事性”回 忆,不能确信。钱玄同1918年8月8日寄刘半农的信中已经提到鸳鸯蝴蝶派的说法;周作人在《中国小说的男女问题》(1919年2月2日)一文也有此提法。
    1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42页。
    2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礼拜六》1914 年第一期。
    3圣陶:《侮辱人们的人》,《文学旬刊》第5号,1921年6月20日
    1宋炳辉:《茅盾:都市子夜的呼号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48-49页。
    2原载《中华小说界》1914年1月1日第1期,收入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5-6页。
    1发表于《太平洋》杂志1卷10期,1918年7月15日。
    2半侬:《洋迷小影》小序,《中华小说界》1卷7期,1914年7月1日。
    3邢雷若、邢霄若:《刘半农与鸳鸯蝴蝶派》,《苏州杂志》1998年4月。
    1半侬:《福尔摩斯侦控案全集·跋》,《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华书局1916年版。
    2半侬:《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跋》,《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华书局1916年版。
    1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329页。
    1刘半农:《中国之下等小说》,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83页。
    2原载《中华小说界》1914年1月1日第1期,收入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5-6页。
    3刘半农:《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37-138页。
    1详见刘半农《中国之下等小说》和《通俗小说之积极教训与消极教训》二文。
    2周作人:《人的文学》,《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69-281页。
    3周作人:《平民的文学》,《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79-280页。
    4徐瑞岳:《刘半农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80-81页。
    1夏志清:《人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85页。
    2恽铁樵:《答刘幼新论言情小说书》,《小说月报》第6卷第4期,1915年4月25日,1页。
    1半侬:《默然》,《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10期。
    2半侬:《默然》,《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10期。
    1别上:《小说原理》,《绣像小说》1903年第3期。
    2曹淑英:《“新小说”的兴起》,收入米列娜编:《从伟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30页。
    3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81-182页。
    1半侬:《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跋》,《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华书局1916年版。
    3半侬:《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跋》,《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中华书局 1916年版。
    1半侬:《〈匕首〉弁言》,《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3期。
    2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32-133页。
    3半侬:《〈匕首〉弁言》,《中华小说界》1914年第3期。
    1别上:《小说原理》,《绣像小说》1903年第3期。
    2别上:《小说原理》,《绣像小说》1903年第3期。
    3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17页。
    4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17页。
    1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17页。
    2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17页。
    3钱乃荣:《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上海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6页。
    1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43页。
    2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44-145页。
    3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半农杂文》,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227-284页。
    1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45页。
    1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35页。
    2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05-206页。
    1《新青年》第三卷3号,1917年5月。
    2刘半农:《〈四声实验录〉序赘》,陈子善编:《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23页。
    3汪铭竹:《刘半农论》,《刨作与批评》1934年第3期。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88-89页。
    1卫景周叙述去往保定省兄途中与一位听说是前清进上的老者对话情形:他突然向我发问道:“贵校新立了歌谣研究会,是真的吗?”我说:“是,真的。”他便向别一位老者冷笑道:“可惜蔡孑民也是翰林院出身,如今真领着一般年青人胡闹起来了!放着先王的大经大法不讲,竞把那孩子们胡喷出来的什么:‘风来啦!雨来啦!王八背着鼓来啦!'……一类的东西,在国立大学中,专门研究起来了!”说罢,又哈!哈!冷笑一阵。参见卫景周:《歌谣在诗中的地位》,《歌谣纪念增刊》1923年12月17日。
    2孙少仙:《研究歌谣应该打破的几个观念》,《歌谣》周刊43号,1924年1月27日。
    3刘半农:《迂仙别纪》,《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3页。
    4钟敬文:《〈歌谣〉周刊·我与她的关系》,《钟敬文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94页。
    1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9页。
    2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
    3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
    1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2月1日(1918年3月9日、3月21日、9月21日的《日刊》均重新发表)。
    2 《发刊词》,《歌谣》周刊第一卷1号,1922年12月17日。
    3 比如,1918年11月13日《北大日刊》“歌谣选”第61号,发表了当时为北大学生、《新潮》的主要成员罗家伦所搜集的歌谣:“凉棚、水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所附注解是:“此六事,为北京高等旗人家中之所必具,故北京人有此谣。”由此引发一场讨论,常惠根据北京人称“天棚”而非“凉棚”认为:“一处地方的习惯名,在普通文字中或可随便改得,在于歌谣之中,就断改不得的。要改了,就失了研究歌谣的本旨了”3十天之后的《日刊》上,刘半农就为自己擅自将“亲贵”改为“高等旗人”表示“自悔”。《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0月15日、25日。
    4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11月22日。
    1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自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页。
    2 由于《北京大学日刊》的版面所限,应时任《晨报》副刊编辑的郭绐虞之约,1920年底,顾颉刚以“铭坚”的笔名在《晨报》上发表了搜集到的那些歌谣。
    5 刘半农:《<吴歌甲集>序》,陈子善编《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5页。
    4 刘半农:《初期白话诗稿》,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5 刘半农的确一篇都没有选自己的作品,虽然从世术角度看,他的白话诗水平绝不在他所选诗歌之下。
    1 刘半农:《致吴立模书》,《歌谣》周刊第一卷51号,1924年4月20日。
    2 见《通讯》,《歌谣》周刊第一卷48号,1924年3月23日。
    5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63-64页。
    4 刘半农:《海外的中国民歌》,《歌谣》周刊第一卷25号,1923年9月23日。
    5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93页。
    1 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第一卷6号,1923年1月21日。
    2 《歌谣》周刊第一卷8号,1923年3月4日。
    3 《歌谣》周刊第一卷15号,1923年4月22日。
    4 《歌谣》周刊第一卷30号,1923年10月28日。
    5 《歌谣》周刊第一卷46号,1924年3月9日。
    6 《歌谣》周刊第一卷48号,1924年3月23日。
    7 《歌谣》周刊第一卷57号,1924年6月1日。
    8 研究歌谣与妇子问题,用力最勤的是刘经庵。他于1920年代初开始收集妇女歌谣,他在《歌谣与妇女》(《歌谣》周刊第一卷30号,1923年10月28日)一文中宣称:“平民的文学,妇女的贡献,要占一半。”他的文章很具有代表性,歌谣研究者大多看重歌谣反映出的底层妇女的被压迫地位和她们独特的情感表达。
    1 《歌谣》周刊第一卷21号,1923年6月3日。
    2 早在1914年1月,周作人在绍兴县教育会办的《时事通信》月刊上登出通知:“××今欲采集儿歌童话,录为一编,以存越国土风之特色,为民俗研究儿童教育之资料。即大人读之,如闻天籁,起怀旧之思,儿时钓游故地,风雨异时,朋齐之嬉戏,母姊之话言,犹景象宛在,颜色可亲,亦一乐也。第兹事体繁重,非一人才力所能及,尚希当世方闻之上,举其所知,曲赐教益,得以何成,实为大幸。”周作人对于儿歌进而是民间文学的重视,都是与其“健全的人性”之思考密不可分的,与刘半农相比较而言,他更看重这些民间资源的民俗学意义。
    3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4页。
    1 《歌谣》周刊第一卷3号,1922年12月31日。
    2 关于如何看待歌谣,也存在不同声音。周作人认为民歌的特质不是偏重在“有精彩的技巧与思想”,“只要能真实表现民间的心情”就是纯粹的民歌。从他1919年对于《江阴船歌》的计价可以看出,从学术角度,“是中国民歌的学术的采集上第一次的成绩”,值得推广,以“使我们能够知道‘社会之柱'的民众的心情”,但从文学角度,认为民歌“原是民族的文学的根基”,但又指出中国民间歌谣往往生出“拙笨的措词,粗俗的意思”,有可“非难的地方”甚至“反对用赏鉴眼光批评民歌的态度”。周作人:《中国民歌的价值》,《歌谣》周刊第一卷6号,1923年1月2日。
    3 周作人《歌谣》,《歌谣》第一卷16号,1923年4月29日。
    4 胡适:《淡淡“胡适之体”的诗》,《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466-469页。
    1 胡适:《歌谣》周刊复刊词,《歌谣》周刊第二卷1期,1936年4月4日。
    2 1922年,周作人4月13日发表在《晨报副镌》上的《歌谣》对歌谣进行了全面的学术概括,文中引用吉特生的定义“生于民间,为民间所用以表现情绪,或为抒情的叙述者。他又大抵是传说的,而且正如一切的传说一样,易于传讹或改变。他的起源不能确实知道,关于他的时代也只能约略知道一个大概”。这篇文章做《歌谣》周刊第一卷16号(1923年4月29日)转录。这是当时比较全面的介绍歌谣定义的文章。
    1 胡适:《新文学·新诗·新文字》,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280-282页。
    2 胡适:《寄陈独秀》,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功》,中华书局1993年版,17页。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1号。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1号。
    3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635页。
    1 梁启超:《嘉应黄先生墓志铭》,《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680页。
    2 柳亚子:《柳亚子的诗和字》(1945年),《人物》1980年第1期。
    3 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82页。
    4 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82页。
    1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85-386页。
    2 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81页。
    3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41页。
    1 废名:《论新诗与其他·已往的诗文学与新诗》,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24页。
    2 胡适:《<尝试集>自序》,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382-383页。
    3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陈子善编:《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30页。
    4 常惠:《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歌谣》,《歌谣》周刊第一卷2期,1922年12月24日。
    5 董作宾:《歌谣与方音问题》,《歌谣》周刊第一卷2期,1922年12月24日。
    1 解志熙:《汉诗现代革命的理念是为何与如何确立的--论白话-自由诗学的生成转换逻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2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时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本,72-73页。
    1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2-13页。
    2 《歌谣周刊》第24期,1919年。
    3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靳》,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26页。
    1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27页。
    2 转引自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44-52页。
    3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3页。
    4 苏雪林:《<扬鞭集>读后感》,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96页。
    1 刘半农:《<扬鞭集>自序》,《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页。
    2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1-12页。
    3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60-61页。
    1 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黄淳浩校,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65、258页。
    2 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集》第五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69页。
    1 雪莱:《为诗辩护》,收入《古典文艺理论译丛(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105页
    2 渥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一八一五年版序·后记》《古典文艺理论译从(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43页。
    3 渥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一八一五年版序·后记》《古典文艺理论译从(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l 年版,43页。
    4 渥兹华斯:《<抒情歌谣集> 一八一五年版序·后记》《古典文艺理论译从(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6月版,43页。
    1 刘半农:《刘半农致胡适之》,刘小蕙:《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20页。
    2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0页。
    3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4-15页。
    4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5页。
    5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7页。
    1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82页。
    2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82页。
    1 周作人:《<扬鞭集>序》,1926年《语丝》第82期.
    2 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6页。
    3 沈从文:《论刘半农<扬鞭>集》,载1934年《人世间》第1卷第10期。
    4 刘半农:《<半农杂文>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227-284页。
    1 《新青年》第三卷第三号,1917年5月。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3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4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5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6 20首,《歌谣》周刊第一卷24号,1923年6月24日。这二十首船歌被周作人称为“私情歌的一点好成绩”。
    1 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82页。
    2 刘半农:《<扬鞭集>自序》,《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3页。
    3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60页。
    1 苏雪林:《<扬鞭集>读后感》,1934年《人世间》第17期。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1号。
    1 刘半农:《一个小农家暮》,《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40-41页。
    2 痖弦:《早春的播种者--刘半农先生的生平与作品》(节录),收入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86-387页。
    1 沈从文:《论刘半农的<扬鞭集>》,《文艺月刊》1931年第2卷第2期。
    2 胡适:《三溪路上大雪里一个红叶》,《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31页。
    1 刘半农:《落叶》,《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3页。
    1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99-101页。
    2 李岳南:《谈刘半农的诗》,《诗刊》1959年第3期。
    1 《新青年》1918年5月,第4卷第5期。
    2 刘半农:《晓》,作于1918年7月10日,《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8-9页。
    3 黄永健:《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9页。
    1 刘半农:《雨》,《刘半农诗选》,作于1920年8月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5-26页。
    2 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叙》,《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82页。
    3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22页。
    4 洪长泰《到民间--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 晓萍译,24页。
    1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董晓萍译,24页。
    2 赵景深原评、杨扬辑补:《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87页。
    3 废名:《谈新诗·六<扬鞭集>》,《论新诗及其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43页。
    4 废名:《谈新诗·六<扬鞭集>》,《论新诗及其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66页。
    5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午版,58页。
    1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08页。
    2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12页。
    3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09页。
    1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111页。
    2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113页。
    1 鲁迅:《一件小事》,《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59页。
    2 胡适:《人力车夫》,《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162页。
    1 刘半农:《车毯(拟车夫语)》,《新青年》第四卷第二期,1918年2月15日。
    2 赵景深 原评,杨扬 辑补:《半农诗歌集评》,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4年版,150页。
    3 早在1915年,刘半农就已经用“拟拟曲”形式,摹拟两个盗贼的谈话,写成《两盗》,刻画了一个贪婪狠毒的强盗和另一个良心未泯最终良心发现的强盗。那时虽尝试新的体裁,语言很生动,但还是文言,形式的革新尚未彻底。可参见《半农杂文》(第一册),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1-4页。
    1 刘半农:《稿子》,1920年6月23日作于巴黎,《扬鞭集》,《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3-24页。
    2 刘半农:《巴黎的秋夜》,作于1921年8月20日,《扬鞭集》,《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53页。
    1 刘半农:《饿》,《刘半农诗选》,作于1920年8月6日。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20-22页。
    1 刘半农:《面包与盐》,《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68-69页。
    1 刘半农:《耻辱的门》,《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48-51页。
    2 废名:《谈新诗·六(扬鞭集)》,《论新诗及其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年版,60页。
    1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52页。
    2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52页。
    3 《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52页。
    1 刘半农:《中国之下等小说》,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185-186页。
    2 刘半农:《在墨蓝的海洋深处》,作于1923年6月29日,《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63页。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2 这是一封刘半农于1917年10月16日致钱玄同的信。当时很多同人的通信都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但此信未曾在《新青年》上发表。载《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81年第3期。
    3 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版,103页。
    4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5 鲁迅:《忆刘半农君》,《青年界》,1934年第6卷第3期。
    1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2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3 参见陈独秀附于《我之文学改良观》文后“识”,《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4 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1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1917年7月,第3卷第5号。
    2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1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1917年7月,第3卷第5号。
    2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3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3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4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 钱理群:《周作人对现代小说、散文理论历史贡献》,见《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年版,144页。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1 所谓“双语体格局”,指早期《新青年》中“应用文”使用“文言”,而“文学文”多使用“白话”,两者界限泾谓分明的局面。相关论述请参见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57-58页。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1917年5月1日,第3卷第3号。
    3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第2期,1919年2月。
    4 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8年,155页。
    5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 刘半农:《(梅兰芳歌曲谱)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45页。
    2 刘半农:《(梅兰芳歌曲谱)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45页。
    3 刘半农:《(梅兰芳歌曲谱)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45页。
    4 刘半农:《(梅兰芳歌曲谱)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45页。
    5 痖弦《早春的播种者》,收入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394页。
    6 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7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年(影印本),24页。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2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3 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相关论述。
    4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2 王敬轩(钱玄同化名):《致(新青年)编者书》,《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1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2 参见黎锦熙:《刘半农的合作精神》,《国语周刊》第147期.1934年7月21日。
    3 参见徐瑞岳编:《刘半农年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3页。
    4 徐瑞岳著:《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年版,136页。
    1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收入《扬靴集》,《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28-29页。
    2 《“她”字问题》一文,发表于1920年8月9日的《时事新报·学灯》副刊。后收入《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30-134页。
    1 刘半农:《“她”字问题》,《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30页。
    2 刘半农:《“她”字问题》,《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31页。
    1 刘半农:《“她”字问题》,《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32页。
    2 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3 刘半农:《“她”字问题》,《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34页.
    4 刘半农:《“她”字问题》,《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年版,132页
    5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1 陈康白:《刘半农先生》,1935年《文章》月报创刊号。
    2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 2004年版,121页。
    1 袁进:《觉醒与逃避》,收入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101-103页。
    2 徐端岳:《刘半农论》,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14页。
    3 严复:《书札·六十四》,《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96-97页。
    4 鲁迅:《呐喊·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6年版,5页。
    5 郑振铎:《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影印本),6页。
    6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1918年3月15日。
    1 刘半农:《无题》,见《双凤凰砖斋小品文·二十二》,收入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252页。
    2 刘半农:《与疑古玄同抬杠--“两个宝贝”》,《语丝》第85期。1926年6月17日。
    1 王敬轩(钱玄同化名):《致(新青年)编者书》,《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2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1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载《新青年》六卷一号,1919年月15日。
    2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75页。
    3 陈独秀:《敬告青年》,载《青年杂志》一卷一号,1915年9月15日。
    1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巷三号,1918年3月15日。
    2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二卷六号,1917年2月1日。
    1 转引自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440页。
    2 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序19页。
    3 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年1月15日。
    1 刘半农:《应用文之教授》,《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年1月15日。
    1 刘关农:《<中国文法通论>·序》,陈子善编:《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页。
    1 刘关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2 周作人:《安得森的<十之九>》,《谈龙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48页。
    3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4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1 刘半农:《甘苦之言--看<茶花女>公演后写》,《益世报·戏剧与电影》,1932年11月23日。
    2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四卷三号,1918年3月15日。
    3 曹述敬:《钱玄同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版,30-31页。
    1 朱湘:《“双黄信”的影响》,贺炳铨编:《朱湘传》,旭光出版社1934年版,转引自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51页。
    2 苏雪林:《文谈话旧·东方曼倩第二的刘半农》,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 1969年版。原书末见,此处参考了互联网上的版本,详见http://www.oklink.net/mjfc/shuxuelin/sw/040.htm。
    1 刘半农:《巴黎通信》,《语丝》,第20期,1925年3月30日。
    2 刘半农:《初期白话诗稿·序目》,星云堂1932年影印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7-8页。
    3 刘半农:《悼“快绝一世の徐树铮将军”》《语丝》,第61期,1926年1月11日。
    4 刘半农:《“作揖主义”》,《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1月。
    1 《庄子·齐物论》,辽宁民族出版社 1996年版,20页。
    2 钱玄同:《“作揖主义”》“附记”,《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1月。
    3 刘半农:《“作揖主义”》,《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1月。
    4 刘半农:《别再说……》,《扬鞭集》,收入《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65页。
    1 刘半农:《别再说……》,《扬鞭集》,收入《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65页。
    2 刘半农:《“作揖主义”》,《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1918年11月。
    3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4 参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52页。
    1 刘半农于1917年10月16日致钱玄同的信,载《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81年第3期。
    2 参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52页。
    1 刘半农:《徐志摩先生的耳朵》,《语丝》第十六期,1925年3月2日。
    2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8页。
    3 刘半农:答《对于<新青年>之意见种种》,《新青年》第五卷第三号,1918年9月15日。
    4 参见“随感录”(独秀·履恭·半农),《新青年》第四卷第四期,1918年4月15日。
    1 参见“随感录”(独秀·履恭·半农),《新青年》第四卷第四期,1918年4月15日。
    2 刘半农于1917年10月16日致钱玄同的信,载《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1981年第3期。
    3 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一期,1918年1月15日。
    4 半农辑录《什么话》,《新青年》第六卷第一期,1919年1月15日。
    1 半农、独秀:《通信》,《新青年》笫三卷第三期,1917年5月。
    2 直到去世那一年,刘半农似乎还是不太喜欢谈政治。他在1934年4月7日的日记中写道:“北大开茶会招待中华学艺社社员,余以此社渐将转为政治团体,未愿往。”参见刘小蕙:《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60页。
    3 刘半农:《也算发刊词》,《世界日报·副刊》第一卷第一期,1926年7月1日。
    1 刘半农:《随感录·十五》,《新青年》第五卷第一期,1918年7月15日。
    2 刘半农:答《对于<新青年>之意见种种》,《新青年》第五卷第三期,1918年9月15日。
    3 刘半农:《答Y.Z君》《新青年》第五卷第六期,1918年12月15日。
    1 刘半农:《巴黎通信》,《语丝》,第20期,1925年3月30日。
    2 周作人:《<语丝>发刊词》,《语丝》第一期,1924年11月17日。
    3 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34页。
    1 刘半农:《巴黎通信》,《语丝》,第20期,1925年3月30日。
    2 刘半农:《巴黎通信》,《语丝》,第20期,1925年3月30日。
    3 刘半农、周作人的友谊一直很牢固,后来《语丝》停刊,两人还一起暂避菜厂胡同一位日本友人家中。刘半农对于“避难生活”有过真切的回忆:“红胡(张作霖--引者注)入关主政,北新封,语丝停,李丹忱捕,余与岂明同避菜厂胡同一友人家。小厢三楹,中为膳食所,左为寝室,席地而卧,右为书室,室仅一桌,桌仅一砚。寝、食相对,枯坐而外,低头共砚写文而已,砚兄之称自此始。居停主人不许多友来视,能来者余妻岂明妻而外,仅有徐耀辰兄传递外界消息,日或三四至也。时为民国十六年,以十月二十四日去,越一星期归,今日思之,亦如梦中矣。”参见刘半农:《双凤皇砖斋小品文(二十四)记砚兄之称》,《人间世》第1卷第16期,1934年11月20日。
    4 这十六位撰稿人分别是:周作人、钱玄同、江绍原、林语堂、鲁迅、川岛、斐君女士、王品青、衣萍、曙天女士、孙伏园、李小峰、淦女士、顾颉刚、春台、林兰女士。可参阅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22页。
    5 参见文后附录三。
    6 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248页。
    1 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3页。
    2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开明书店1951年版,参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62页。
    3 刘半农:《巴黎通信》,《语丝》,第20期,1925年3月30日。
    4 徐志摩与胡适同为“现代评论派”,胡适曾嘲讽过刘半农没有学历,这或许也是刘半农“唱反调”的原因之一,已有论者注意到这一点。参见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249页。
    1 鲁迅:《忆刘半农君》,1934年《青年界》,第6卷第3期。
    2 此诗化名“范奴冬女士”,发表于1926年3月22日《语丝》第71期。
    1 周作人:《卯字号的名人(三)》,《知堂回忆录》,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 1980年版,359页。
    2 关于刘关农与陈西滢“论战”的始末,可参阅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229-236页;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249-252页。
    3 关于刘半农与陈西滢之间的“过节”,可参阅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229-235页。
    4 刘半农:《因<茶花女>之公演而说几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334-335页。
    1 刘半代:《译<茶花女>剧本序》,《语丝》第88期,1926年7月19日。
    2 刘半农:《译<茶花女>剧本序》,《语丝》第88期,1926年7月19日。
    3 刘半农:《因<茶花女>)之公演而说几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333页。
    4 刘半农:《译<茶花女>剧本序》,《语丝》第88期,1926年7月19日。
    5 刘半农:《因<茶花女>之公演而说几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333页。
    1 刘半农:《因<茶花女>之公演而说几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334页。
    2 刘半农:《北旧》,此文为李小峰主持《北新》所出特刊而做,载于《北新》半月刊第四卷第一、二合期,1931年1月。
    1 刘半农:《北旧》,此文为李小峰主持《北新》所出特刊而做,载于《北新》半月刊第四卷第一、二合期,1931年1月。
    2 参见第三章第四节的相关论述。
    3 刘半农:《因<茶花女>之公演而说几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336页。
    4 刘半农:《关于外国话及外国字》,作于1928年10月,收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130-137页。
    5 刘半农:《反日救国的一条正路--以<谨贡此意于全国学界同人>》,作于1931年9月,收入《半农杂文二集》,北新书局1926年版,243-257页。
    6 刘半农:《好聪明的北平商人》,《世界日报》,1931年10月21日。
    7 刘半农:《与张溥泉》,《世界日报·教育界》,1932年3月11、12日。
    8 刘半农:《论胡适之的“好好先生”》,《世界日报·副刊》,1926年12月7日。
    9 刘半农:《老实说了吧》,《世界日报·副刊》,1927年1月11日。
    10 刘半农:《为免除误会起见》,《世界日报·副刊》,1927年1月14日。
    11 刘半农:《“老实说了”的结束》,《世界日报·副刊》,1927年1月31日。
    12 刘半农:《神州国光录》,《语丝》第97期,1926年9月。为读书札记“东抄西袭”之五、六的合篇。
    13 刘半农:《我眼睛里所看见的孔德学校》,为作者1926年7月在孔德学校发表的演讲。
    14 刘半农:《北大河》,《北京大学三十一周年纪念刊》,1929年10月。
    1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着重号为原文所有--引者注。
    1 刘半农:《我的求学经过及将来工作》,转引自魏建功《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参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5年,16-17页。
    2 鲁迅说,1927年,在他担任了《语丝》的编辑、“选登了一篇极平和的纠正刘半农先生的‘林则徐被俘'之误的来信以后,他就不再有片纸只字”。见鲁迅:《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38-139页。
    3 苏雪林:《<语丝>与<论语>》,《苏雪林文集》第三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381、383页。
    4 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266、278页。
    1 转引自徐瑞岳:《刘半农评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266页。
    2 刘半农:《双凤凰斋小品文<二十四则>》之(一)题双凤凰砖,陈子善编《刘半农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04页。
    3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11页。
    4 刘半农:《南无阿弥陀佛戴传贤》,《民生报》,1934年5月13日。
    1 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9-10页。
    1 刘半农:《刘半农致胡适之》,刘小蕙:《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218-221页。
    1 刘半农:《我的求学经过及将来工作》,转引自魏建功《故国立北京大学教授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刘先生行状》,参见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15页。
    2 鲁迅:《致台静农》,《鲁迅书信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311页。
    1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文学月刊》,1935年第4卷第4号。
    2 王瑶:《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1951年版,转引自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360页。
    3 黎锦熙:《钱玄同先生传》,收入曹述敬:《钱玄同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版,172-173页。
    4 关于此点,可参见鲁迅在《呐喊·自序》中的记述。
    5 关于此点,可参看本文第四章第二节的论述。
    6 任房秋:《钱玄同》,《艺谭》1981年第4期。
    7 王桧林:《钱玄同在思想上的地位和文化史上的贡献》,收入曹述敬:《钱玄同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版,10页。
    1 张朋园:《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228页。
    2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313页。
    3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310页。
    4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313页。
    5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314页。
    1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128页。
    2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137页。
    1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 2005年版,151页。
    2 详细论述可参阅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1 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收入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134-135页。
    1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69页。
    2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75-176页。
    1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31-32页。
    2 陈铨:《五四运动与狂飙运动》,《民族文学》1卷3期,1943年9月7日。载《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第345页。
    3 陈贇:《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234-235页。
    4 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255页。
    5 转引自陈贇:《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235页。
    6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1 刘半农:《〈扬鞭集〉自序》,《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3页。
    2 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227-284页。
    3 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4 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227-284页。
    1 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7页。
    2 这是一封刘半农于1917年10月16日致钱玄同的信。当时很多同人的通信都在刊物上公开发表,但此信未曾在《新青年》上发表。
    3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74页。
    1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张英若编;《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光明书局1934年版,363-376页。
    2 知堂(周作人):《半农纪念》,《人间世》1934年第18期。
    3 知堂(周作人):《半农纪念》,《人间世》1934年第18期。
    1 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序》,《刘半农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82页。
    2 刘小蕙:《我的父亲刘半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11页。关于刘半农留学国外的生活,可参阅刘半农长女刘小蕙所著《我的父亲刘半农》一书。
    3 转引自朱江著:《刘半农传》,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
    1 北平星云堂书店出版,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元月。
    1 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星云堂书店1934年版,227-284页。
    2 汪铭竹:《刘半农论》,1934年《创作与批评》第3期。
    1 吴方:《追寻以往·“我”与时代--刘半农剪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66页。
    2 吴方:《追寻以往·“我”与时代--刘半农剪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69页。
    1 鲁迅:《花边文学·趋时与复古》,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96-97页。
    丁守和主编.钱玄同 刘半农[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刘小蕙.我的父亲刘半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刘半农.半农杂文[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刘半农.刘半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刘半农编.初期白话诗稿[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朱江.刘半农传[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张中行.负暄琐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陈子善编.刘半农书话[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香港:三育图书文具公司,1980.
    周作人.谈龙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范伯群.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范伯群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胡适.尝试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钟叔河编.周作人文类编(第3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徐瑞岳.刘半农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徐瑞岳.刘半农评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徐瑞岳编.刘半农年谱[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岳麓书社,1986.
    曹述敬.钱玄同年谱[M].山东:齐鲁书社,1986.
    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彰军编.刘半农作品精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魏绍昌.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中华小说界》3卷(1914-1916年)
    《礼拜六》(1914-1921年)
    《语丝》(1924-1930年)
    《歌谣》周刊(1922年12月--1925年6月)
    《歌谣》周刊(1936年4月--1937年3月)
    《北京大学日刊》(1918年)
    王文参.五四新文学的民族民间文学资源[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王光东.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王光东.现代·浪漫·民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王晓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刘半农、商鸿逵.赛金花本事[M].长沙:岳麓书社,1985.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吕若涵.“论语派”论[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
    朱自清.新诗杂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4.
    [捷克]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史(第一卷1800-1949年)[M].上海:三联书店,1995.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吴方:《追寻以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宋炳辉.茅盾:都市子夜的呼号者[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苏雪林.苏雪林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阿英.小说三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
    陈子展著,徐志啸导读.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孝全、周绍曾.胡适、刘半农、刘大白、沈尹默读歌欣赏[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9.
    陈泳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离.在“我”与“世界”之间--语丝社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陈赟.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运动[M].周子平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废名.论新诗及其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 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史诗歌谣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本.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98.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M].北京:中华书局,1998.
    柳珊.在历史缝隙间挣扎[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洪长泰.到民间去--1918-1937年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M].董晓萍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歌卷[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
    赵景深原评、杨扬辑补.半农诗歌集评[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赵毅衡.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钟敬文.钟敬文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钟敬文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民间文学集(1840-1919)[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夏志清.人的文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徐中玉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徐卓呆.卓呆小说集[M].上海:世界书局,1924.
    徐瑞岳编著.刘半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栾梅健.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M].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9.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
    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86.
    黄永健.中国散文诗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 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美]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M].徐侠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魏绍昌.我看鸳鸯蝴蝶派[M].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1990.
    丁敏.人的觉醒的动人反映--论刘半农的新诗[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4,(3).
    乌尔沁.刘半农与中国现代的民歌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2,(4).
    王伟.走出时间的隧道--解读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J].江汉论坛.1997,(1).
    王光东.刘半农:民间的语言自觉与价值认同--“民间”与中国现代作家研究[J].文艺争鸣.2004,(1).
    王志刚、马巨芳.关于刘半农的评价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龙泉明、汪云霞.初期白话诗人的个性化写作--论胡适、刘半农和周作人诗歌的精神特征[J].人文杂志.2003,(6).
    刘向朝.刘半农和中国散文诗[J].现代语文.2006,(3).
    刘锡诚.刘半农:歌谣运动的首倡者[J].民间文化.2001,(1).
    许霆.刘半农:新诗理论建设的先驱者[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1995,(3).
    张杰.刘半农诗歌创作倾向论[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
    杨扬.刘半农先生小传[J].新文化史料.1995,(3).
    汪修荣.独立不羁刘半农[J].传记文学.2005,(1).
    邹振环.跳出鸳蝴派的刘半农五四前后的翻译生涯[J].档案与史学.1994,(3).
    陈泳超.刘半农对民歌俗曲的借鉴与研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
    施军.时代风雨中的自觉落伍--简论“五四”后的刘半农[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4).
    胡慧翼.论“五四”知识分子先驱对民间歌谣的发现--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赵永春.论刘半农的学术思想[J].淮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徐小玉.徐霞村忆刘半农[J].新文学史料.1997,(3).
    秦林芳.恬淡的农家之景 浓郁的思国之情[J].名作欣赏.1995,(3).
    高军来.试论刘半农诗学理论中的“真”[J].语文学刊.2007,(8).
    痖弦《早春的播种者--纪念刘半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快报·快趣》1974年12月14日)
    黄丽珍.刘半农“五四”前的翻译小说与翻译诗歌[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1,(4).
    黄钢.刘半农对新诗艺术的贡献[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
    程凯.浅谈刘半农“五四”白话新诗创作的民间拓荒[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解志熙.汉诗现代革命的理念是为何与如何确立的--论白话-自由诗学的生成转换逻辑[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3)。
    蔡崇武.刘半农《游香山纪事诗》散评[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