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要抓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来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要应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农业如何选择发展道路,确定发展对策是关系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农业产业系统的构架出发,对当代农业产业发展理论(规模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农业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比较分析,奠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对中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农业产业的基本结构,比较优势和竞争劣势,以及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全面剖析。文章认为:人均占有耕地少,是中国农业的劣势所在,劳动力多又是突出优势;其次,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区位优势产品也具有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整体思路,确立了四项基本对策:(1)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China joined WTO in Dec.2001. This brings China with great chances as well as challenges. We must take advan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that the world and the home markets bring to us.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cope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 the two markets. It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for Chinese agriculture to choose the development method and to establish the strategy. This issue has an important bearing on Chinese economy'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Systematically, this essay states,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theories of current agri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from its structure, including Large-scale economy theory Comparative superiority theory Essential factor natural endowment theory Agricultural increase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It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Chines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tatus, the basic structur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ompetitive disadvantage of Chinese agriculture industry through those theories. It is argued that: less cultivated land per head is our disadvantage but more labour force is our advantage. Further more, the products of intensive labour force and technology, that of area superiority are also our comparative advantage. On the basis of these theori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whole thought and suggests the following 4 basic strategies for Chines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l)Reinforce government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2)Quicken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e structure ; (3)Advance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4)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引文
[1] 向宏.我国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金融研究,2001,1,5:62~64
    [2][3] 秦宣仁.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2001年,http://www.yahoo.com.cn
    [4][5] 黄文斌、王卫平.加入WTO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竞争劣势、原因及其发展方向分析.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3:26~29
    [6] 程春梅.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地理研究,2001,6:96~99
    [7] 李崇光.论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因素与比较优势模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1~4
    [8][20] 李同明.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见:李同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461~473
    [9][11][17]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关于完善我国农业国內支持政策的建议.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1,2
    [10][19][21][24]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12~40
    [12] 孙东升.WTO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84~185
    [13] 李晓明.加入WTO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徽农业,2001,12:4~5
    [14] 王雅鹏.农业产业化经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36~37
    [15] 程涛.大豆进口放量增长的背后.南方周末,2003,7,10B13版
    [16] 刘伟、周吉仲.聚集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市场报,2003,5,8,http://www.zkagri.com
    [18] 李晓明.加入WTO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安徽农业,2001,3:3~4
    [22]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背景材料.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3
    [23] 中国农网.关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2002,12,20
    
    
    [1] 陈洁,罗丹.农产品出口基地化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农业经济,2001,5:4~6
    [2] 陈锡文.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http://www.yahoo.com.cn,2001,6
    [3] 程春梅.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地理研究,2001,6:96~99
    [4] 程国强.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结构与政策调整——对主要WTO成员国履行农业补贴承诺的分析,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1:8~17
    [5] 程国强.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上).世界农业,2000,5:10~11
    [6] 程国强.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下).世界农业,2000,6:15~16
    [7] 程国强.WTO框架下的中国农业.技术监督实用技术,2000,4:12~14
    [8] 程国强.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国际化战略研究.政策与管理,2001,12:44
    [9] 程国强.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国內支持政策改革.开发导报,2001,5:5~8
    [10] 程国强.加入WTO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影响与对策.农业科技经济管理,2000,1:10~12
    [11] 程涛.大豆进口放量增长的背后.南方周末,2003,7,10B13版
    [12] 崔泽民.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2,2:49~51
    [13] 戴宾,魏人民.WTO框架下中国农业支持与保护的可能性及其空间分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12:3~5
    [14] 丁乃今.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理论前沿,2002,3:29~31
    [15] 杜青林.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43
    [16] 范小建.与时俱进,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2003.5.16,http://hqmi.nease.net
    [17] 范新成.WTO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财贸经济,2003,2:80~83
    [18] 盖志毅.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內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2,1:24~33
    [19] 龚勤林.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应对WIO挑战的有效途径.南亚研究季刊,2001,增刊:42~47
    [20] 国发[1992]56号.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1992.9.25
    [21] 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意见,199.6.24
    [2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期.中国统计出版社
    [23]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有关各期.中国统计出版社
    [24] 何庆明,戴丽萍.加入WTO对我国农业的挑战与对策.农村经济,2002,1:14~15
    [25] 黄立军、统丽霞.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及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研究.宁夏农学院学报,2000,1:20~25
    [26] 黄季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2002,3:41~44
    [27] 黄季焜.重新认识入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产业经济研究,2002,1:34~39
    
    
    [28] 黄文斌、王卫平.加入WTO我国农产品贸易面临的竞争劣势、原因及其发展方向分析.南通工学院学报,2002,3:26~29
    [29] 姜亦华.入世后我国的农业支持政策.经济探讨,2002,2:48~49
    [30] 柯炳生.加入WTO与我国农业发展.中国农村经济,2002,5:4~29
    [31] 柯炳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http://www.512u.com,2002.10.12
    [32] 李崇光.论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因素与比较优势模式.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1~4
    [33] 李春水.未雨绸缪,抓好农业标准化.贵州农业科学,2003,30:76~78
    [34] 李同明.当代世界一统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荷兰农业考察纪实.见:李同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407~413
    [35] 李同明.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见:李同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461~473
    [36] 李同明.科学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见:李同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436~443
    [37] 李同明.农业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是改造“弱质性”中国农业的两大治本之策.见:李同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393~406
    [38] 李同明.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经营.见:李同明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10:364~374
    [39] 李晓明.加入WTO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安徽农业,2001,12:4~5
    [40] 李晓明.加入WTO与我国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安徽农业,2001,3:3~4
    [41] 李应中.分析优势、调整结构,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11:10~12
    [42] 李岳云.经济全球化与农业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1,增刊:124~127
    [43] 刘伟、周吉仲.聚集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市场报,2003,5,8,http://www.zkagri.com
    [44] 刘志扬.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农业经济,2001,4:16~18
    [45] 鲁德银、雷海章.农业支持:WTO下的中国农业财政政策.当代财经,2002,3:54~56
    [46] 鲁德银.雷海章.实施强有力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经济问题,2001,6:61
    [47] 陆兵.农业要围绕发挥比较优势做文章.求是杂志,2001,3:19~22
    [48] 陆文强.加入WTO对中国主要粮油产品的影响.粮食科技与经济,2002,1:14~15
    [49] 陆亚林.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资源.产业,2002,1:33~34
    [50] 莫童.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中国妇运,2002,2:46~47
    [51] 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1991年2月26日国家技术监督局第19号分布
    [52] 农业部.《农业法》执法检查参考材料.2001,8
    [53]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背景材料.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3
    [54] 农业部.关于印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3
    [55]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关于完善我国农业国內支持政策的建议.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1,2
    [56] 秦宣仁.加入WTO对农业的影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所,
    
    http://www.yahoo.com.cn, 2001, 6
    [57] 任大鹏.对农村土地承包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00,4:8~12
    [58] 任大鹏.法律视角中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国农村经济,2003,1:34~39
    [59] 任大鹏.浅析影响农村社会依法行政的主要因素.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1:58~64
    [60] 沈嵘.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财会研究,2002,1:52~53
    [61] 石玉芳.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1
    [62] 孙东升.WTO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72~185
    [63] 唐仁健.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农业经济问题,2001,1:25~34
    [64] 王殿才.加入WTO后农业产业化的出路.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4:12~13
    [65] 王俭.我国农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入世后的对策.农村经济,2001,12:4~6
    [66] 王明琴.加入WTO必须建立我国农业标准化制度.学术交流,2001,9:60~62
    [67] 王雅鹏.农业产业化经营.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36~37
    [68] 王玉军,张宗斌.中国入世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四化”调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1:120~123
    [69] 王兆阳.加入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2,2:46~48
    [70] 温思美.中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4:2~6
    [71] 乌赫尔曼.中国加入WTO的重点领域:农业及其补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1:1~7
    [72] 夏敬源.加入WTO对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影响与对策.中国农技推广,2002,3:10~12
    [73] 夏文胜.利用绿箱政策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与技术,2001,10:4~21
    [74] 向宏.我国农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农村金融研究,2001,1,5:62~64
    [75] 徐元庆.加入WTO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粮食与油脂,2002,1:24~25
    [76] 许经勇、黄焕文.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对策.当代财经,2002,2:53~56
    [77] 严梁.加入WTO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湖南经济,2003,3:5~7
    [78] 姚文英.入世后政府如何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2,4:32~33
    [79] 叶亲忠.中国农业国內支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0,5
    [80] 尹光红、田中玉.当前我国粮食若干问题的分析和探讨.农业信息探索,2000,1
    [81] 于爱芝.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对外贸易结构整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2,5
    [82] 于明.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东岳论丛,2002,7:5~9
    [83] 袁木.关于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的思考.当代思潮,2002,2:25~29
    [84] 张灵光.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农业信息网,2003,3
    [85] 张思军.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呼兰师院学报,2002,3:12~15
    [86] 张文丽.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2:23~26
    [87] 张宜海.WTO对中国农业的挑战与对策研究.粮食问题研究,2002,1:35~37
    [88] 张哲、和丕祥.农业保护与农业支持辨析.中国农村经济,2002,1:30~39
    
    
    [89] 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2号,2002,1
    [90] 中国农网.关于区域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2002,12,20
    [91] 钟宝龙.加入WTO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什么.上海综合经济,2002,1:30~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