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律中的论题及论题学思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第一章阐释了论题学思维含义及其在法律领域的复兴。论题学思维是体系性思维弊端逐渐暴露的情形下发展起来的,按照体系性思维,既有的法律体系已将各类概念和规则都排好了秩序,我们在应用法律时只需按图索骥,找到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号入座,就能得出结果。体系性思维隐含着如下前提:首先,法律体系毫无遗漏地涵盖了所调整领域的全部问题,所有案件都能在法律体系中找到答案,其次,法律体系内部不存在相互冲突现象,每个问题都对应单一明确的法律规定,无需再求助体系外的社会目的和法律后果等考量因素。法律体系不可能完整无遗,势必得运用类推等方法解决法律没有直接规定的问题。法律规范之间的冲突需要运用解释和辩证推理予以协调,这都涉及到理解和论证,这就涉及到理解和论证的方向问题,论题亦随之进入法律领域。总之,法律体系的不完美性必然会导向论题的应用。
     1953年,德国法学家菲韦格发表了《论题与法律》一书,提出了“论题学思维”这一概念,第一次将论题方法提升到思维方式的高度。论题学思维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当一个提问有两个以上的可能性答案时,便构成了一个问题。在这种情形下,论题学思维意在帮助我们如何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做出妥当选择。由于面对的是可能性质的选择,我们很难找到确定无疑的公理作为依据,而只能寻求被普遍接受的观点作为论证的前提,论题也由此引入问题思考程序。
     然而,论题学思维并不绝对排斥体系,不管从哪个角度思考,都需要引入意义关联对问题予以定位,当这种意义关联被排列成一定秩序后,体系随之产生。即使是论题学思维,也不可避免地使用体系性因素。在明确了体系性思维和论题学思维的关系后,我们面临着如何对体系和论题两种因素进行融合,法学家力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即在开放的体系中论证和从概念到类型转变。
     第二章阐述了西方的论题思想传统。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论题是被公众普遍接受或少数智者认可的意见,从而可以作为辩证推理的大前提。在古罗马,西塞罗认为论题是发现论证的位置所在,能提示我们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因果、类比、定义和正反等常见的关系类型都能起到提示论证方向的作用,因而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论题。在中世纪,论题通过经院辩证法得以流传下来。近代以来,随着科学主义思潮的兴盛,作为或然性论证方法的论题逐渐式微,进入二十世纪,随着修辞学的复兴,论题理论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在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理论中,论题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一方面作为共同接受的价值判断命题,发挥着推理论证起点的作用,另一方面,佩雷尔曼以论题为基础,提炼了一系列论证型式,作为论辩说服的逻辑工具。金泡因特和沃尔顿等非形式逻辑专家从日常论辩实践出发,将常见的论题用逻辑模式予以表述,并配以相应的批判性问题,形成了系统的论证型式理论。
     第三章阐释了论题学视野下的法律解释。在本体诠释学中,我们的理解都是以前理解或者说前见为基础,前理解赋予了事物以问题意义,指引出我们将从哪些方面着手进行理解,本质上具有论题的属性。每种法律解释方法,比如文义、历史和体系,提示一个解释视角,对应一种类型的解释论据,我们能据以展开理性论证来证成自己的解释观点。从这个角度看,解释方法也具有论题的功能。正是论题在前理解和解释方法之间起到沟通作用,从尚不清晰的前理解出发,不断地在事实与前理解之间来回观照,最后形成确定性的理解,并通过解释方法予以正当性证成。
     第四章论述了论题在法律论证中的功能。与推理相比,论证意在使人们认可特定观点是正当的,对当前问题而言是妥当,可以说,论证都围绕着特定的问题展开,具有明显的论题学思维属性。总体而言,论题在法律论证中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法律论证实践中,论题是构建法律论证的重要方法,能提供法律论证的大前提、论证的模式和据以展开对话论辩的框架。在法律论证的重构中,由于外部证成处理的是大前提的正当性问题,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合理性判断,具有不确定性,无法通过演绎三段论予以重述,而论题作为可能如此但并不必然这样的或然性论证方法,恰好能契合上述要求,能作为重构外部证成的有效手段。
     第五阐释了判例法的论题属性。判例法是依据司法裁判逐步演进的法律,具有很强的个案裁决色彩,体现了以问题为中心的论题学思维。判例法体现为法官意见的形式,一条判例规则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合情理性,但并不必然如此,能否得以适用还得接受具体案件的检验,这样的或然性意见本质上就是论题。由于判例法没有统一的构成要件理论,什么样的案件构成实质相似,人们难免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出发展开论证,意见分歧比大陆法系国家更为显著,需要通过论辩达成共识,论辩也因此成为判例法的重要传统。从深层次而言,这与判例法的或然性意见属性是分不开的,正是其作为可能性质的大前提,给法律论辩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遵循先例到底遵循的是什么一直是判例法中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直没有确定的答案。遵循先例有时遵循的是确定的判例规则,有时会对判例规则做适当的变通甚至规避,先例所提供的只是推理论证的进路,有时则兼具这两方面的功能。如果将判例法视为论题,当论题作为合理的普遍接受意见时,所起到的就是提供规则作为推理前提的作用,当论题作为论证型式时,又能起到提供分析论证进路的功能,因此,从论题的视角考察判例法的运作,能够展现遵循先例原则的完整内涵。
     第六章以欧陆的法律发展史为线索,阐释了论题和体系如何相互交替,在法律演进中发挥作用。在古希腊,受思辨传统的影响,人们更关注抽象的正义问题,而欠缺对法律的专业性思考,加之修辞演说风气的兴盛,智者学派们通过摆弄诡辩技巧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诉讼的成败经常不在于在法律上是否站得住脚,而是看法庭演说是否成功地控制公众的情绪。为了扭转修辞论辩的风气,亚里士多德发展出了内容严谨、逻辑性强的辩证论题,以此展开论证便能提升论辩的理性内涵。遗憾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论题理论并没有在当时产生多大影响。古罗马的法律实践具有浓厚的个案裁决色彩,彰显了论题学思维属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论题方法在古罗马得到了充分应用,古罗马的法律欠缺统一的概念和明确的规则,司法活动是极具灵活性的裁判艺术。西塞罗试图通过定义和类比等论题规范法律适用,增强逻辑内涵,然而,西塞罗的论题思想在那个时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到了中世纪,欧陆的法学家们在复兴罗马法的基础上,利用经院辩证法中的论题技术对当时混乱的法律进行了系统整理,形成了统一的法律概念。正是中世纪的法学家们通过论题方法对法律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整理,给后世的法律体系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代以来,受理性思潮的影响,法学家们开始以科学方法处理法律问题,用数学方法构建法律体系。这一时期的法学家们提炼出为数不多的第一性原则,以此为基础,层层演绎,推导出相应的法律规则,到了《德国民法典》,体系化的方法达到了极致。
     事实上,再精深严谨的法律体系,未经解释,很难直接应用,而一旦涉及到法律解释,立法者的目的、法律概念的含义、法律后果等内容都将成为考虑因素,目的论题、定义论题和因果论题也随之加入进来,利益体系和价值体系正是在法律演绎体系走到极端的情况下为了寻求“开放性”思考而发展起来的。
     第七章阐释论题方法在部门法中的应用,论题学思维学围绕问题展开全方位的探讨,只要是与问题有关的,都有可能被考虑在内,这样的思考难免具有分散性,不可避免对法律的规范性造成冲击。类型方法和动态系统论恰好能解决这方面的矛盾,类型在理解法律概念基础上,侧重整体直观的规范性评价,既能开放性地考虑相关的要素,又不至于无所限制而陷入随意。动态系统论则打破传统的构成要件理论,确定一类法律问题所需考虑的因素,每个因素背后都有对应的评价原理,这些因素之间具有互补和可替换性,遇到具体问题时需要对这些因素予以综合权衡,关键还在于整体性评价。这一理论试图构建涵盖原理与评价标准的动态协调系统,多少又有向体系回归的味道,只是这里的体系绝非完整的演绎法律体系,而是类型体系与价值体系,且局限于层次很少的灵活系统,整体而言仍属于以问题为中心的论题学思维。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and its renaissance in law.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developed after realizing the defects of thinking based on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later thinking mode, the legal system has make proper orders for all concepts and rules within it, what we have to do in applying law is to find laws related and make reference from it. There are premises implied in the thinking mode based on the system:first, the legal system has covered all the problems in the field without missing anything. Second, there is no conflicts within legal systems, every problem has a single corresponding rule, it is no need for us to resort to social purposes and legal consequences as deciding factors. There are inevitable loopholes in legal system which we should by methods such as analogy infere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law has not stipulated directly. The conflicts of legal norms can be resolved by interpretation and dialectic inference which are inevitably related to topics. In a word,the imperfectness of legal system leads to the use of topics.
     The Germany jurist Theodor Viehwegwrote the book named "Topics and Law" in1953, he promoted topic as a mode of thinking for the first time. Topic is an art of thinking which takes its orientation from a problem. Then, what makes a problem? When there are plural probable answers for a question, a problem arises. Topics makes their function in helping us make suitable choices in dilemma situation. For the choices we are in confront of are probable, it is hard for us to find absolutely true axioms as foundation, so we should makes views which are generally accepted as the starting points of argumentation, then, topics are involved in the thinking process.
     However,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does not absolutely reject learning thought system, no matter thinking from which angle, we all need meaning association to take orientation of problems, when these meaning association arranged as certain order, legal system arises. Even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cannot get out of the systems. After mak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and the thinking based on system, we are in confront of the problem on how to integrate the two thinking mode, the jurists have make great effects on argument in open systems and make turn from concept to type.
     Chapter Two expounds the topical tradition in western countries. Aristotle raised topics as opinions accepted by the public or the wise which could be taken as premise of dialectical inference. Cicero considered topic as the position where we could find argumentation that would tell us from which directions argumentation came, cause and effect, analogy, definition along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re all relationships which can tell the directions of argumentation, so they are common topics in our life. In the Middle Ages, topics went down through canonist dialectics. Since the modern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oughts of scientism, as probability reasoning method, topic gradually declined.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long with the revival of rhetoric theory, the topic also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Topics worked through two modes in Perelman's new rhetoric theory, on one hand, as commonly accepted value propositions, topics make starting points in reasoning, on the other hand, Perelman refined a series of argument schemes on the base of topics, as the logic tools of argumentation and conviction. Informal logicians such as Kienpointner and Walton expressed the common topics in the logic form from daily dialectical practice, then matched them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ritical questions,which formed the systemic theory of argument schemes.
     Chapter Three explains legal interpret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opic. In the ontology of hermeneutics, we understand on the basis of pre-understanding, which signs significance to object and guides out the respect from which we will understand, essentially has the topic of the property. Each legal interpretation methods, for example, the context requires, history and system, suggests a explain perspective, corresponding to a type of argument, which we can open rational argument to justify his explanation viewpoint. From this perspective, explain method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the topic. It is the topic plays a role in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e-understanding and the explanation methods, the pre-understanding is not clear at the start, we constantly make adjustment according to fact and former understanding back and forth, eventually it forms the certain understanding, an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method to make it legitimate.
     Chapter Four expounds the functions of topics in legal argumentation. Comparing with inference, argumentation aims at make conclusions accepted with proper reasons which sound reasonable to the problem involved, so it always carried out around particular problems tha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Overall, the function of topics in legal argumentation is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first, the topic makes important methods in constructing legal argumentation, it provides major premise and argumentation schemes and the frame of dialogue and debate.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legal argumentation, for the external justification deals with the legitimacy of major premises that inevitably involves rational judgement which makes its uncertainty, so it is impossible to restate by syllogism. The argumentation based on topics is a presumable method which stands probably to be but not necessary that meets the demands above, so it makes effective means to reconstruct external justification.
     Chapter Five explains the topical character of the case law. The case law system developed along with the judicial activity, which has strong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 decision, so it typically represents properties of the topic thinking mode. The case law embodies in opinions of judges that sound reasonable in most cases but not necessarily so, whether a precedent would be applied depends on checks in particular cases, these probable opinions lie in precedents have the character of topics. In lack of uniform component theory, what elements can make two cases essential similar is sill uncertain, it is inevitable for them to make argumentation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levels, thus, dialectic becomes an important tradition of the case law system.Making a deep analysis, it is tightly related to probable character of the case law system which has left rich space for legal argumentation.
     What means "stare decisis" is full of controversy in case law system which has no definitive answer for long time. Sometimes, it means to follow the rules supplied in precedents, while, the precedents only provide approaches for inference and argumentation at other times,then it still has two functions above in some cases. If we take precedents as topics, when topics are generally accepted opinions, they can function as major premises for inference which were taken as rules in legal cases, when topics are argument schemes, they can provide analysis approaches for us. In a word,considering the working of prece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pics can expound the complete meaning of the "stare decisis" principle.
     Chapter Six explains how topics and systems functioned in the evolution of law alternatively while taking continental European legal history as a clue. In ancient Greece, affected by the speculative tradition, people are keen on issues such as what makes justice, lacking of professional consideration on law. Along with flouring of rhetoric, the Sophists made confusions on purpose by using sophisticated skills.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the result of a lawsuit was not based on law, but depended on whether one could manipulate the emotion of audiences. In order to convert such situation, Aristotle developed his topic theory that had rigorous contents, so that the argumentation basing on it would getadequate rational connotation. Unfortunately, this theory did not have enough effect on rhetoric practice including judicial speech.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Rome has deep characteristic of individual case decision which embodied the topical thinking mode fully. While this did not mean that topical methods were used amply in that period, for the Rome law was in lack of unified concepts and clear rules which led to flexible judicial art. Cicero tried to developed topics such as definition and analogy to regulate legal method and improve its logical content, but his topic theory was also not gained due attention.
     During the middle ages, the European jurists used the scholastic dialectics especially topical methods to make systematic arrangement and form unified legal concept from the legal confusion in the Renaissance of Rome law, It is the standardized and systematic treatment of legal material done by the medieval jurists that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later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Since the modern times, influence by rational thoughts, jurists started to use scientific methods to deal with legal material, especially using mathematical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legal system. The jurist in this period extracted a few primary principles, then made deduction step by step to derive corresponding legal rules, the German civil code makes the extreme of the systemized way.
     In fact, no matter how rigorous and profound a law system is, it is difficult to apply it directly without explanation, and once legal interpretation is involved, the purpose of lawmakers, the meaning of the legal concept, legal consequences will be considered factors for us, the purpose, definition and causal topics are then added, while the interests system and value system were developed in the background of extreme deducing system in order to seek "open" thinking.
     Chapter Seven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topic in the departments of law, for the topical thinking mode take consideration revolving round certain problems, what relating to the problem all may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o it is hard to avoid dispersed in such thinking, which inevitably in confronts of legal regulatory impact. The type method and dynamic system theory are just developed tocan solve suchcontradic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egal concept, the type method focuses on the overall intuitive normative appraisal, which can open to related factors, preventing unscrupulous consideration. The dynamic systems theory breaks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method, determing factors that should be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in certain type of legal issues, each factor embodies corresponding evaluation principle, these factors are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with each other, we should make balance between them when we are in confront of certain legal issue,the key still depends on the overall evaluation.This theory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which covers principle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then,it will have to return to the system to some degree, but the system is not complete deduction system, but the type system and value system, which limited to rare hierarchy flexible system, overall still belongs to the problem centered topical thinking.
引文
1[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六堂思维训练课》,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9页。
    1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第3页。
    2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6页。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7页。
    2[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六堂思维训练课》,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9页。
    1演绎体系的构建方法,可参见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 1993,p70.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73.
    2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74.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80.
    2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46页。
    3[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小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19.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5页。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peter Lang,1993,p20.
    2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20.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22.
    1[英]沙龙.汉森著:《法律方法与法律推理》,李桂林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页。
    2[德]阿图尔·考夫曼等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
    1焦宝乾:《论题学思维及在我国意义初探》,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春季卷,第208页。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4页。
    2张青波:《<论题学与法学>要义》,载http://www.legal-theory.org/?mod=info&act=view&id=12175。
    1[德]阿图尔.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2 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 Reasoning,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p 330.转引自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9页。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24-25.
    1舒国滢:《走近论题学法学》,《现代法学》,2011年7月,第33卷第4期,第13页。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78.
    1[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第112-113页。
    2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1页。
    3[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5页。
    1梁慧星:《怎样进行法律思维》,载于民商法律网: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3385.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75.
    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成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2页。
    1 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 reaso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California,1994,p331.
    2 Niels Jorgen Green-Pedersen, The Traditional of the Middle Ages, Munchen.wien:Philosophia Verlag,1984,p18
    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6页。
    1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ecero,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14.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0页。
    3 Niels Jorgen Green-Pedersen, The Traditional of the Middle Ages, Munchen.wien:Philosophia Verlag,1984,p28.
    4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73
    1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23
    2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 V.2009,p57.
    3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31
    1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32.
    2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e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64.
    3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1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2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1参见《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280页,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9页、481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0页
    2参见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93.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2[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1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170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0页。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405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8页。
    1该案例详情参见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2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3 George Kenndey,a.a.O,p54转引自舒国滢《论题学法学探疑》,《第一届全国法律修辞学研讨会论文集》,第19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0页。
    2[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7页。
    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4页。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著:《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2[德]罗伯特.阿列克西著:《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古希腊]亚理斯多德.修辞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第23页。
    1 Chaim Per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London,1969,p4转引自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2CH.佩雷尔曼:《辩证方法以及谈话者在谈话中所起的作用》(英文),载佩雷尔曼:《正义观念与论证问题》,伦敦/纽约出版社1963年版,第167页,转引自[德]罗伯特.阿列克西著:《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立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 Ch.Perelman, Justice Law And Argument,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79,p73.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著:《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5页。
    1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89页。
    2参见朱文雁《论言辞性法律修辞在法官判决书中的运用场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第15页。
    1上述两个论题参见亚里士多德:《论题篇》,第三卷,(2)117a;第三卷,(1),116a。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页。
    3 Chaim Per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London,1969,p86.
    1 Chaim Per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London,1969,p94.
    2 Chaim Pere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London,1969,p95.
    1 Chaim Per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London,1969,p13。
    2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3武宏志:《论式:修辞学、辩证法和逻辑学的关系纽结》,《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第22页。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著: 《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9页。
    1参见道德拉斯.沃尔顿:《法律论证与证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梁庆寅、熊明辉等译;Douglas N. Walton, Fundamentals of Critical Argument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305-326。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著:《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2参见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1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13.
    2参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46页。
    1康泽明、樊明明:《论古典修辞学与新修辞学的部目观》,《山东外语教学》,2005年第1期(总第104期),第13页。
    2参见Rorbett, E.P.J. Classical Rhetoric for the Modern Student[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110-145.
    1胡曙中:《美国修辞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2参见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25.
    1参见E. Rigotti, S. Greco Morasso, Comparing the Argumentum Model to Other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Argument Schemes:The Procedure and Material Components, Argumentation,2010,24:494-495.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6页。
    1罗念生编译:《罗念生全集(第一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9页。
    3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第58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页。
    3[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页。
    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3-304页。
    1[奥地利]汉斯.凯尔森:《论法律解释理论》,李鑫译,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7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2[德]阿列克西:《法理性商谈——法哲学研究》,朱光、雷磊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3 Larenz, aaO.(FN.3).298,转引自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1 Aulis Aarnio, Reason and Authority:A Treatise on Dynamic Paradigm of Legal Dogmatics, 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 Limited/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1997,p103转引自:姜福东:《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2[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2页。
    1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8页。
    1[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7页。
    2[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79页。
    3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52-353页。
    1潘德荣:《理解方法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51页。
    1郑永流:《法律方法阶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1姜福东:《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1参见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344页以下。
    2陈金钊、焦宝乾、桑本谦等著:《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3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6页。
    1潘德荣:《理解方法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43页。
    2参见吴庚:《政法理论与法学方法》,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3 Gadamer, Was ist Wahrheit," S.55转引自潘德荣:《理解方法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48-49页。
    1参见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1—223页。
    1潘德荣:《理解方法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44页。
    2潘德荣:《理解方法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49页。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24-25.
    2[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页。
    3[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导言第1页。
    1[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莫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2[德]乌尔里希.罗斯特、郑永流译:《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载于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1王夏昊:《法律决定或判断的正当性标准——以法律论证为视角》,载于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9页。
    2苏力:《法律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载于梁治平主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1[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页.。
    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0页。
    1德]乌尔里希.罗斯特、郑永流译:《哲学诠释学与法律诠释学》,载于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页。
    2[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67页。
    3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技术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104页。
    1[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2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技术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1[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2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220页。
    1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269—270页。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42页。
    1 Austin J.Freely, Argumentation on Debate:Critical Thinking for Reasoned Decision making,(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1993) p2,转引自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2付子堂主编:《法理学进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3葛洪义:《法律论证理论的源流与旨趣》,《法律科学》,2004年第5期,第35页。
    1武宏志:《非形式逻辑的核心概念——论证》,《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9卷第2期),第42页。
    1[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2 Herget. J. E, Contemporary German Leg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nia,1996,p.67转引自陈金钊、焦宝乾等著:《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3[比利时]Ch.佩雷尔曼:《法律与修辞学》,载陈金钊、谢晖主编:《法律方法》第2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1 Herget. J. E, Contemporary German Leg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nia,1996,p.67转引自陈金钊、焦宝乾等著:《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2顾祝轩:《制造‘拉伦茨神话’——德国法学方法论史》,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1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7—88页。
    1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204页。
    2关于论题与苏格拉底诘问术的关系,参见Sara Rubinelli,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35-37.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页。
    1陈卫东、张月满:《对抗式诉讼模式研究》,《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第39页。
    1 J.P.Zopetti, The value of Topoi, Argumentation,2006,(20):20.
    2 Marcus Tullius Cicero, Topicia, Edited with a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by Tobias Reinhard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4.
    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成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0页。
    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页。
    3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0页。
    4[加拿大]道德拉斯.沃尔顿著:《法律论证与证据》,梁庆寅、熊明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1页。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页。
    2[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5页。
    3[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1徐国栋:《西塞罗<地方论>中的修辞学与共和国时期罗马的诉讼》,《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七卷,2005年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9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8页。
    2[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成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2[德]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3[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作为法律证成理论的理性论辩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5-566页。
    2陈林林:《裁判的进路和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 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peter Lang,1993,p26.
    2 Feteris, Eveline T, The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Legal Argumentation:Approach from Artificial Intelligience and Law and Pragma-Dialexitics, in Argumentation 19:393-400转引自:陈金钊主编:《法律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1 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reaso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California,1994,p331.
    2[加拿大]道格拉斯.沃尔顿.:《法律论证与证据》,梁庆寅、熊明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3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5页。
    1[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271页。
    1武宏志、周建武、唐坚:《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0页。
    1 Garssen,2009:133转引自武宏志:《论式: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方向》,《现代法治与法律逻辑研讨会论文集》。
    1该案详情参见中华法律学习网:http://fl.100xuexi.com/HP/20100624/DetailD1170930.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8月24日。
    1 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p23.
    1[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1米健等著:《当今与未来的世界法律体系》,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2 W.科尔.达勒姆:《西方两大法系比较视野下的论题学》,张青波译,《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14期,第274页。
    3[美]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著:《普通法的本质》,张曙光、张小平、张含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陈坤:《英国普通法法律方法特点及其成因》,《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5月,第25卷第3期,第68—69页。
    1参见卡尔.N.卢埃林:《普通法的传统》,陈绪刚、史大晓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
    2[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1 Karl N. Llewellyn; Paul Gewirtz; Michael Ansalid, The Case Law System in America. Columbia Law Review, Vol.88,No.5(Jun,1988),p1016.
    2[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高雪原、廖湘文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1 参见科沙克尔:《欧洲与罗马法》,转引自[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2 Karl N. Llewellyn, The Case Law System in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出版年份,p15.
    3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 reaso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 Stanford,California,1994,p334-335.
    1[加拿大]帕特里克.格伦著:《世界法律传统》,李立红、黄英亮、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2页。
    2[加拿大]帕特里克.格伦著:《世界法律传统》,李立红、黄英亮、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
    3于秀艳:《英国司法先例原则》,《法律适用》,2004年第5期,第27页。
    1[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2参见[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1 W.科尔.达勒姆:《西方两大法系比较视野下的论题学》,张青波译,《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14期,第275页。
    1 [德]N.霍恩:《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页。
    1 W.科尔.达勒姆:《西方两大法系比较视野下的论题学》,张青波译,《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9年第1期,总第14期,第275页。
    1 [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米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2[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1[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页。
    2[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页。
    3[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104页。
    1 Karl N. Llewellyn, The Case Law System in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 1989,p25.
    1[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2徐国栋:《西塞罗<地方论>中的修辞学与共和国时期罗马的诉讼》,《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七卷,2005年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3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66页。
    1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74页。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81页。
    3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2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1[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2参见罗智敏译:《学说汇纂》(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目录。
    1[德]赖因特.齐默尔曼:《罗马法、当代法与欧洲法——现今的民法传统》,常鹏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2[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6-47页。
    1 Marcus Tullius, Cicero Topoica, Edited with a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by Tobias Reinhard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61.
    2[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1 [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页。
    1 [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2[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1[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袁瑜睁,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2[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1[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2[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7页。
    1[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袁瑜睁,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46页。
    2李中原:《欧陆民法传统的历史解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1[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1参见[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2朱晓喆:《近代欧陆民法思想史—16世纪至19世纪》,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7页。
    3[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1李中原:《欧陆民法传统的历史解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2李中原:《欧陆民法传统的历史解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3 Jean Domat, Civil Law in its Natural Order, translated by William Strehan, LL.D., Boston:Charles C. Little and James Brown,1850, Vo.l Ⅰ,p.1,转引自:朱晓喆:《论近代民法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以多玛的演绎法为中心》,《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第396页。
    1[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9页。
    1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64页。
    2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3[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德]蒂堡、萨维尼:《论统一民法典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蒂堡与萨维尼论战文选》,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4页。
    2[德]蒂堡、萨维尼:《论统一民法典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蒂堡与萨维尼论战文选》,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1 [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当代法学的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1[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当代法学的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2杨代雄:《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第23页。
    3[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当代法学的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1[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2杨代雄:《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第26页。
    3[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前言第1页。
    1[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41-42页。
    2[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当代法学的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1参见[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2杨代雄:《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第28页。
    3[德]冯.鲁道夫.耶林:《法学的概念天国》,柯伟才、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神2009年版,第17页。
    1[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2[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1《德国民法典与中国对它的继受——陈卫佐的德国民法典新译本导言》,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导言第7页。
    2《德国民法典与中国对它的继受——陈卫佐的德国民法典新译本导言》,陈卫佐译注:《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导言第13页。
    3[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0页。
    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25页。
    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535页。
    2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248页。
    1朱虎:《法律关系与私法体系——以萨维尼为中心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页。
    2[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73页。
    3 Heck,Begriffsbidung, S.41,转引自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1顾祝轩:《制造‘拉伦茨神话—德国法学方法论史》,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8页.
    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4页。
    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20页。
    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6-47页。
    1[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59-61页。
    2[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73页。
    3杜宇:《刑法解释的另一种路径——以‘合类型论’为中心》,《中国法学》,2010年第5期,第179页。
    4[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03页
    1[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9页。
    2[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民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5页。
    3[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3页。
    1[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民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1页。
    2[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0页。
    1以上关于类型的理解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5页。
    1[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民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1页。
    2参见[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民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3-188页。
    1[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民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31页。
    1 [日]山本敬三:《民法中的动态系统论——有关法律评价及方法的绪论性考察》,解亘译,《民法论丛》第23卷,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5页。
    1参见考夫曼《法学哲学》,刘幸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1、Theodor Viehweg, Topics and law, Translated by W.Cole Durham, Peter Lang,1993.
    2、Sara Rubinelli, The Classical Technique of constructing Arguments from Aristotle to Cicero,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B.V.2009.
    3、Niels Jorgen Green-Pedersen, The Traditional of the Middle Ages, Munchen.wien: Philosophia Verlag,1984.
    4、Julius Stone, Legal system and lawyers'reasoning,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1994.
    5、Chaim Perlman and Lucie Olbrechts-Tyteca, The New Rhetoric:A Treatise on Argumentatio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London,1969.
    6、Marcus Tullius Cicero, Topicia, Edited with a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by Tobias Reinhard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7、Karl N. Llewellyn, The Case Law System in America,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and London,1989.
    8、Ch. Perelman, The New Rhetoric and the Humanities,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9、Ch. Perelman, Justice, Law and Argument,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
    10、Lawrence Baum, Judges and Their Audienc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11、Michael H Frost,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Legal Rhetoric:A Lost Heritage,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USA,2004.
    12、J.P.Zopetti, The value of Topoi, Argumentation,2006,(20):20.
    13、Hurley P J. 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M]. Belmont: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7.
    14、John Chipman Gray,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law, The Macmillan Company,1924.
    15、Elias E.Savellos, Reasoning and The Law, Wadsworth,2001.
    16、K.N.Llewellyn,The Bramble Bush,Tentative Printing for the Use of Students at Columbia Universtiy School of law,Newyork,1930.
    17、Richad. A. Wasserstron, The Judicial Decision,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California,1961.
    18、Lan Worthington, Persuasion:Greek Rhetoric in A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1994.
    19、Miklos Konczol, What There is Left and How It Works:Ancient Rhetoric and the Semiotics of Law. Int J Semiot Law(2009)22.
    20、Edda Weigand, Dialogue and Rhetoric,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8.
    21、Alain Lempereur, Logic or Rhetoric in Law?Argumentation 5, Netherland: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1.
    22、Francis J.Mootz III, Rhetoric Knowledge in Legal Practice and Critical Legal Theory,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2006.
    23、Eveline Feteris,Comments on'Rhetoric and Dialectic:Some Historical and Legal perspectives'.Argumentation 14, Netherland: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24、Matthias Klatt, Making the Law Explicit:The Normativity of Legal Argumentation, Oregon:Oxford and Portland,2008.
    25、Sharon Hanson, Legal Method and Reasoning,2ed, Cavendish Publishing Ltd,2003.
    26、Peczenik, Aleksander, On law and reason, Dordrecht;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
    27、William R. Bishin, Christopher D. Stone, Law, Language and Ethics, Mineola, New York:Foundation Press,1972.
    28、Lodder, Arno R., Dialaw:on legal justification and dialogical models of argumentation, Dordrecht;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
    29、David Hitchcock and Bart Verheij, Arguing on the Toulmin model:new essays in argu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Dordrecht:Springer,2006.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余纪元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4、[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84年版。
    5、[德]英格博格.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法律人的六堂思维训练课》,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颜一、崔延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全集.修辞学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德]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古希腊]亚理斯多德:《修辞学》,罗念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11、[德]赖因特.齐默尔曼:《罗马法、当代法与欧洲法——现今的民法传统》,常鹏翱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12、[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3、[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王娜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4、[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5[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16、[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莫尔:《当代法哲学与法律理论导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07页。
    17、[英]巴里.尼古拉斯著:《罗马法概论》,黄风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8、[英]沙龙.汉森著:《法律方法与法律推理》,李桂林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09页。
    19、[加拿大]帕特里克.格伦著:《世界法律传统》,李立红、黄英亮、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0、[美]P.S.阿蒂亚、R.S.萨默斯:《英美法中的形式与实质——法律推理、法律理论和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金敏、陈林林、王笑红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德]阿图尔.考夫曼:《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传》,舒国滢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22、[德]N.霍恩:《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3、[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小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4、[英]尼尔.麦考密克、[德]奥塔.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页。
    26、[德]萨维尼:《当代罗马法体系》(第一卷),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27、[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8、[加拿大]道德拉斯.沃尔顿著:《法律论证与证据》,梁庆寅、熊明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9、[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论立法与当代法学的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30、[美]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著:《普通法的本质》,张曙光、张小平、张含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31、[美]卡尔.N.卢埃林:《普通法的传统》,陈绪刚、史大晓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33、[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4、[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高雪原、廖湘文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7、[德]冯.鲁道夫.耶林:《法学的概念天国》,柯伟才、于庆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神2009年版。
    38、[德]蒂堡、萨维尼:《论统一民法典对于德意志的必要性——蒂堡与萨维尼论战文选》,朱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3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0、[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1、[瑞典]佩岑尼克:《法律科学:作为法律知识和法律渊源的法律学说》,桂晓伟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焦宝乾、夏贞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3、[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44、[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阶梯》,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45、[美]理查德.A.波斯纳:《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及法学理论》,郝倩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德]齐佩利乌斯:《法学方法论》,金振豹译,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7、[葡萄牙]叶士朋著:《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苏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49、[美]理查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美]哈罗德.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1、[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52、[美]昂格尔:《法律分析应当如何》,李诚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佳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54、[美]小奥利佛.温德尔.霍姆斯著:《普通法》,冉昊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艾德华.列维:《法律推理引论》,庄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近代民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 廖义铭:《佩雷尔曼之新修辞学》,唐山出版社1997年版。
    3、 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4、陈金钊:《法律解释的哲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李中原:《欧陆民法传统的历史解读》,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7、武宏志、周建武、唐坚著:《非形式逻辑导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解兴权:《通向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 朱晓喆:《近代欧陆民法思想史—16世纪至19世纪》,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刘亚猛:《西方修辞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11、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陈林林:《裁判的进路和方法——司法论证理论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舒国滢:《法哲学沉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著:《希腊哲学史》(上)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15、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焦宝乾:《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梁治平主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8、王亚同:《类比推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王洪:《司法判决与法律推理》,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21、雍琦主编:《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张琪:《法律推理与法律制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3、潘维大:《英美侵权行为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4、米健等著:《当今与未来的世界法律体系》,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5、顾祝轩:《制造‘拉伦茨神话’——德国法学方法论史》,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26、吴从周:《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27、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8、陈金钊、焦宝乾、桑本谦、吴丙新、杨建军:《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戚渊、郑永流、舒国滢、朱庆育:《法律论证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0、姜福东:《法律解释的范式批判》,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1、刘风景:《判例的法理》,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2、梁慧星:《民法解释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33、顾祝轩:《合同本体解释论——认知科学视野下的司法类型思维》,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34、舒国滢:《寻访法学的问学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35、徐国栋:《西塞罗<地方论>中的修辞学与共和国时期罗马的诉讼》,《罗马法与现代民法》(第七卷,2005年号)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6、舒国滢:《走近论题学法学》,《现代法学》,2011年第4期。
    37、舒国滢:《决疑术:方法、渊源与盛衰》,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38、郑永流:《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方法》,《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39、郑永流:《法律判断的形成模式》,《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0、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1、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发现》,《中国法学》,2002年第1期。
    42、陈金钊:《法律解释学的转向》,《文史哲》,2003年第4期。
    43、熊明辉:《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求是学刊》,2007年第6期。
    44、邱本:《法学应是一门最讲理的学问》,《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5、戚渊:《论法律科学中的解释与诠释》,《法学家》,2008年第6期。
    46、焦宝乾:《论题学思维及其在我国的意义初探》,《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春季卷.
    47、季卫东:《中国司法的思维方式及其文化特征》,葛洪义主编《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潘德荣:《理解方法论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49、潘德荣:《诠释学:理解与误解》,《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50、孙笑侠:《中国传统法官的实质性思维》,《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1、武宏志:《论式:法律逻辑研究的新方向》,《现代法治与法律逻辑研讨会论文集》。
    52、武宏志:《非形式逻辑的核心概念——论证》,《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9卷第2期)。
    53、朱庆育:《司法推理的典型思维----从司法三段论到意思表示解释理论》,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五),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4、郑成良:《法治理念与法律思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7期。
    55、蔡琳《修辞论证的方法——以两份判决书为例》,《政法论坛》2006年9月(24卷第5期)。
    56、杨代雄:《萨维尼法学方法论中的体系化方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6期。
    57、张继成:《形式论证与实质论证的共振》,《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年6月(第3卷第2期)。
    58、于秀艳:《英国司法先例原则》,《法律适用》,2004年第5期。
    59、朱晓喆:《论近代民法体系构建的方法论基础——以多玛的演绎法为中心》,《中外法学》,2010年第3期。
    60、陈卫东、张月满:《对抗式诉讼模式研究》,《中国法学》,2009年第5期。
    61、陈坤:《英国普通法法律方法特点及其成因》,《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5月,第25卷第3期。
    62、朱文雁《论言辞性法律修辞在法官判决书中的运用场域》,《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