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发生重大转型,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呈现出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潮流。从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积极融入国际体系,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崛起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上述背景,使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两个重大变量;使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研究成为国际关系学中重大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的视角,探讨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的相互建构问题。本文深入研究了冷战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国际体系发生的历史变革;论述了中国崛起的和平目标、进程与发展道路;全面分析了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的相互影响和建构关系。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本文一方面提出了一个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崛起的建构关系性质与互动机理;另一方面,研究了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国际角色定位问题,探讨了中国作为国际体系的建设者,随着中国崛起,如何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积极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中国实现全面崛起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体系环境。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rise are two important variables in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21st century which not just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China's rise,but also have an effect on the ori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system transformation.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ris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ies of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meaning forholding the process and ori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adjusting tothe trend of the world's development,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nternationalsystem,creating a benig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for China's peaceful rise.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preface,text and conclusion three parts.In text,I researchon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ystem in the frameworkof international system theory,analyze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rise,elucidate the mutually constituted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ystem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rise,discuss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system transformation.
     In chapter one,I expound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theory.International system means the entirety constituted by mutually interactedinternational bodies according to certain structural formation to put them togetherduring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including some 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actionbodies,international power 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so on.International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 of power politics,institutionalcooperation and conception interaction.Correlating with this,international system hasthree kinds of structural forms,such as power structural form,institutional structuralform and conception structural form.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is defined asthe great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about the above structural forms.Internationalsystem transformation usually performs as the body and el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thesystem.Therefore,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is a process of sorts of elements'reform and a process from quantitative changes to natural changes.The main motiveforc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re the development of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overall rise of new dominated countries and the challengesof global problems.The main signal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ystem's greattransformation is the trend of multipolarity of the word's pattern,the strengthenedfunction of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renewa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nception.
     In chapter two,I scrutinize the strategy of China's rise.A country's rise accounts to aprocess of the increase of a dominated country's relative force on the base of the rapidincrease of absolute force,which imposes a great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system.From thereform and open policy on,the economic develops swiftly,the integrated forcestrengthens overall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promote day by day.China's rise hasbecome an important variabl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ystem.China's rise is agreat goal to make Chinese nation's renaissance come true,is a permanent chase ofChinese people to build a high-level democratic and civilized country.China's rise isdifferent from some dominated countries whose rises are by aggression andexpansion,rather,China has chosen a strategy of peaceful development,opendevelopment,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development.
     In chapter three,I show the rela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China's rise.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 rise are mutuallyconstruct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On the one hand,international systemtransformation brings about a historical opportunity for China's rise,creates the2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hina's rise andexpands the strategic place for China's rise.On the other hand,China's rise is animportant motive of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China's rise is promoting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relationship,international pattern,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alconception.The interaction of China's rise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lies in the interactionof China's rise and the dominated countri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interaction of China's rise and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s well.The interaction mode ofChina's rise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a kind of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interaction.
     In chapter four,I explain international system transformation and China'srole.International role refers to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dentity of a country ininternational system.International role determines the identity,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of a country in international system.The role of a country in international system restson the common conception formed by the coincidence of the self-cognation of thecountry and the recognition to the country by international system.The commonconception is built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untry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In theinteraction of China's rise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the role of China in internationalsystem undergoes the change of the status as a dissociation,participator and constructorof international system.China adheres to the responsibility conception of positiveaction,advocates and implements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promotes theinternational order to develop towards a more just and reasonable orientation.As adeveloping dominated country responsible in international system,China isimplementing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a participator and constructor ofinternational system positively in the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interaction withinternational system.
引文
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12-22/8/668575.shtml
    ②《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http://www.gov.cn/zwgk/2011-09/06/content_1941258.htm
    ①[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39页
    ①[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21页。
    ①李少军,徐龙第: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外交选择,《外交评论》,2007年第10期,第23页。
    ②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评述,《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第44页。
    ③[美]布鲁斯·拉希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第5版)》(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①转引自李少军,徐龙第: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外交选择,《外交评论》,2007年第10期,第24页。
    ②[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刘德斌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0页。
    ③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评述,《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第45页。
    ④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评述,《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第44页。
    ⑤[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刘德斌主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②Kenneth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ddison-Wesley Press,1979,pp.71-72.
    ③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22-25页。
    ④秦亚青: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0期;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评述,《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第45页。
    ⑤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5期,第5页。
    ⑥倪世雄,蔡翠红:西方国际体系论探索——从科学行为主义到建构主义,《国际观察》,2006年第4期,第
    17页。
    ⑦国际文化即国际体系文化,是国际社会中共有观念的分配,或者说是国际体系中的观念结构。参见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5页。
    ①李少军,徐龙第: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外交选择,《外交评论》,2007年第10期,第25页。
    ②徐蓝:世界历史视野下的国际关系体系演变,《光明日报》,2007年4月3日,第007版。
    ③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第6-7页。
    ④李少军,徐龙第:国际体系与中国的外交选择,《外交评论》,2007年第10期,第26页.。
    ①高尚涛:主流国际体系理论研究评述,《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第44-45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页。
    ①尚书著:《国际多极格局走向》,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54页。
    ②Robert Gilpin,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pp.28.
    ③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⑤孔庆茵:《论国际体系与世界新秩序》,博士论文,第77-78页。
    ①黄凤志:《信息革命与当代世界格局演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2期,第72页。
    ②黄凤志:信息化时代单极多元国际体系特征探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28页。
    ③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29页。
    ⑤[美]莫顿·卡普兰著:《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薄智跃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4-77页。
    ①[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2008年版,第173-207页。
    ②顾关福:《战后美苏关系的演变》,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第7页。
    ③陈思、杜正艾主编:《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④刘鸣著:《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48页。
    ①李景治:冷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国际秩序的重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22页。
    ②刘鸣著:《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249页。
    ③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①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②Joseph Nye,“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World Politics 40,1988,pp.235-251.转引自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③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45页。
    ④关于国际制度的权威性、制约性和关联性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解决合作困境的主要问题,请参阅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105页。
    ①李少军: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蔡翠红,倪世雄:国际体系解构分析:结构、变迁与动力,《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7期,第47页。
    ②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③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46页。
    ①杨洁勉主编:《国际体系转型和多边组织发展中国的应对和抉择》,时事出版社,2007年版,第72页、第86页、第174页、第223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52页。
    ③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53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57-258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60页。
    ④[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73页。
    ⑤[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75-276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76-278页。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②[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88-298页。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189页。
    ③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王雅红、王文:从理想主义到建构主义——试论国际体系转换的理论嬗变,《经济人学报》2005年第1期,第85页。
    ②刘鸣著:《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14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0页。
    ②王雅红、王文:从理想主义到建构主义——试论国际体系转换的理论嬗变,《经济人学报》2005年第1期,第87页;[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第六章,三种无政府文化。
    ③关于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问题参阅门洪华著:《霸权之翼——美国国际制度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导言: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3页。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
    43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41页。
    ⑤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3页。
    ①[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
    ②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1、2、4页。
    ③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6页。
    ④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1、4、5页。
    ①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4-6页。
    ②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第2页。
    ③王振中:经济全球化的理论思考,《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
    ④房宁: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与进程,《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①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开端问题,在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关于全球化的开端及发展进程问题的争议,请参阅刘雪莲著:《政治与全球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19页。
    ②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77-178页。
    ①朱锋:新兴大国的合作机制建设——推动国际制度发展的新动力?,《当代世界》,2010年第11期,第7页;韦宗友: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国际论坛》,2011年第3期,第13页;宋玉华:论新兴大国的崛起与现有大国的战略,《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杨洁勉:新兴大国群体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6期。
    ①吴雪明:七国集团与金砖四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变化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博弈中的合作》,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51页。
    ①吴雪明:七国集团与金砖四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变化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博弈中的合作》,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59-60页。
    ②吴雪明:七国集团与金砖四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变化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博弈中的合作》,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①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
    ②蔡拓等著:《全球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③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6页。
    ④蔡拓:全球问题与安全观的变革,《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9期,第30页。
    ①冯特君,宋新宁:《国际政治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②李而炳主编:《21世纪前期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③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④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①吴兴唐: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新发展趋势,《当代世界》,2009年第8期,第9页。
    ②钱文荣:浅析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和秩序,《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5期,第1页,第3页。
    ③吴兴唐: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新发展趋势,《当代世界》,2009年第8期,第3页。
    ④秦亚青:世界格局、国际制度与全球秩序,《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庆典特刊,第11页。
    ①钱文荣:浅析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和秩序,《和平与发展》,2010年第5期,第1页,第4页。
    ②吴雪明:七国集团与金砖四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力量对比变化分析,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博弈中的合作》,时事出版社,2011年版,第52页。
    ③吴兴唐: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新发展趋势,《当代世界》,2009年第8期,第9页。
    ④钱文荣:新世纪多极化趋势的主要特征,《亚飞纵横》,2008年第5期,第27页。
    ⑤关于21世纪开局前10年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主要特征,请参阅钱文荣:新世纪多极化趋势的主要特征,《亚飞纵横》,2008年第5期。
    ①刘清才,张农寿:非政府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分析,《国际政治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第48页。
    ②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③李景治: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走向,《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2页。
    ④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26页。
    ⑤李景治: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走向,《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2页。
    ⑥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1期,第26页。
    ①李景治: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走向,《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2页。
    ②李景治: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走向,《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35页。
    ③王小民: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第67页。
    ①韦宗友: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外交评论》,2010年第6期,第105页。
    ②韦宗友: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外交评论》,2010年第6期,第106页。
    ①在2010年最新一轮IMF改革之后,中国成为IMF第三大股东国,特别提款权份额将增至6.39%,投票权也将上升到6.07%,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http://baike.baidu.com/view/19979.htm
    ②韦宗友: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与全球治理改革,《国际论坛》,2011年第2期,第10页。
    ③“七国财长会议给科隆经济峰会的报告”http;//www.g8.utoronto.ca/finance/fm061999.htm.
    ①John Kirton,The G20:Representativeness,Effectiveness,and Leadership in Global Governance,in John Kirton,Joseph Daniels and Andreas Freytag,“Guiding Global Order:G8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ldershot:Ashgate,2001,p156.
    ②俞正樑著:《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1页。
    ③韦宗友:非正式集团、大国协调与全球治理,《外交评论》,2010年第6期,第108-112页。
    ④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①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②李少军主编:《当代全球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③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的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7-48页。
    ④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http://www.xinhuanet.com.2004年4月4日。
    ②李肇星:《和平、发展、合作——李肇星外长谈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旗帜》,http://www.fmprc.gov.cn.2005年8月22日。
    ③“胡锦涛在中央处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24日。
    ④潘一禾:“非传统”视野中的当代国家文化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2期,第49页。
    ①《中俄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人民日报,1997年4月24日,第1版。
    ②秦亚青著:《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90页。孟祥青:“上海五国”机制:新安全观的成功实践,《解放日报》,2001年6月12日。
    ③蔡拓著:《全球化与政治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274页。蔡拓主编:《全球化与中国政治发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第748页。
    ②艾迪生·威斯理·朗文出版公司辞典部编:《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朱原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305页。
    ③叶自成,王日华: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理论总结: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新模式,《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第10页。
    ④阎学通等:《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⑤阎学通:《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⑥叶自成,王日华: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理论总结: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新模式,《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第11页。
    ⑦Robert Dahl,“The Concept of Power,”Behavioral Science,Vol.2,No.3,July 1957,pp.201-215;Talcott Parsons,“On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Power,”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society,Vol.107,No.3,Jun.19,1963,pp.232-262;Peter Bacharach and Morton S. Barite,“Two Faces of Power,”Th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56,No.4,Dec.1962,pp.947-952;Power and Its Two Faces Revisited:A Reply toGeoffrey Denham,“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9,No.3,Sep.,1975,pp.900-904;Peter Digester“,TheFourth Face of Power,”The Journal of Politics,54,No.4,Nov.,1992,pp.977-1007.转引自叶自成,王日华: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理论总结: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新模式,《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第10页。
    ⑧叶自成,王日华: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理论总结: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新模式,《国际观察》,2008
    ①阎学通:《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②潘维:《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http://www.china-review.com/gao.asp?id=11742。
    ③潘维:《关于“中国的和平崛起”》,http://www.china-review.com/gao.asp?id=11742。
    ①郭万超著:《中国崛起——一个东方大国的成长之道》,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②刘文波:中国崛起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98页。
    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①庞中英:中国崛起“和平性”判读,《国际观察》,2004年第3期。
    ②叶自成,王日华: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理论总结: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新模式,《国际观察》,2008年第1期,第17-18页。
    ③刘文波:中国崛起对国际体系的影响,《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98页。
    ④仲计水:《哲学视野中的和平崛起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③郑必坚:《论中国和平崛起发展新道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⑤黄仁伟:《中国发展战略的宣言书——“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要点与亮点》,光明日报,2011年9月
    8日,第8版。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②杨毅著: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①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①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5页。
    ②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③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①如何衡量军事实力,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一般以军费开支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最重要指标。参见秦亚青著《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第200-201页。孙学峰:中国对美政策的战略效应,《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1期。但阎学通则以军费开支、战略核武器和军队规模来衡量军事实力。参见阎学通等著《中国崛起及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②杨毅著: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6页。
    ③郑泽香、郭义民: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发生重大变化,《环球中国》,2009年第2期,第46页。
    ①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18页。
    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②杨宋明:《中国和平崛起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5页。
    ①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在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的致辞》,人民日报,2010年9月17日第001版。
    ②王义桅: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现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8期,第15页。
    ③王义桅:《中国国际战略新思维:包容性崛起》,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6月20日,第A07版。
    ①杨毅著:《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8-29页。
    ②黄仁伟:中国发展战略的宣言书——《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要点与亮点,光明日报,2011年9月18日,第008版。
    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2011年9月。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55789.htm。
    ④理·伯恩斯坦,罗斯·芒果;《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44-45页。转引自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第10页。
    ①麦迪森:《世界经济二百年回顾》,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转引自喻希来:新兴世界大国的成长之旅:光荣与梦想,《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6期。参见叶自成:对中国多极化战略的历史与理论反思,《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1期,第12页。
    ②胡鞍钢著:《中国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③杨毅:《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时事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④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sywcj/t20110324_402713791.htm
    ⑤胡鞍钢著:《中国崛起之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⑥[美]约瑟夫·奈:《下一个十年的中国、亚洲与美国》,载王缉思主编:《中国国际战略评论2011》,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①页。
    ①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69.
    ②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③[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苏长和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99页,第106页。
    ④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70-71..
    ⑤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⑥Arthur A. Stein,“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
    2(Spring1982),P.311.
    ⑦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①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Alexander Wendt,“The Agent-structure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1,p.335-370.
    ③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第3、4、6、7章。
    ④秦亚青著:《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⑤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64页。
    ⑥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65页。
    ①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65页。
    ②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第65-66页。
    ①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页。
    ②刘清才,刘文波: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第3期,第33页。
    ①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3页。
    ②俞正樑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③俞正樑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页。
    ①尹承德: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几点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第22-23页
    ②尹承德: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几点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第22-23页。
    ③俞正樑著:《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④王逸舟著:《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①[美]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第1页。转引自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②俞正樑著:《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93页。
    ③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108页。
    ④俞正樑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⑤江凌飞:国际大变局下的大国战略选择,《当代世界》,2010年第1期,第17页。
    ⑥阮宗泽著:《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
    108页。
    ①俞正樑著:《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俞正樑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②俞正樑著:《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③尚书著:《国际多极格局走向》,时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146页。
    ④赵艳杰陈效卫:当代国际体系结构的稳定机制与变革动因,《国际政治研究》,1998年第2期,第107-108页。
    ①[美]法里德·扎卡里亚著,赵广成:《后美国世界:大国崛起的经济新秩序时代》(林民旺译),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转引自金灿荣、刘世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第3页。
    ②金灿荣刘世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第3页。
    ①金灿荣刘世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第2页。
    ②金灿荣刘世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第3页。
    ③郭树永:试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几个问题,《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1期,第67页。
    ①郭树永:试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几个问题,《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1期,第71-72页;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8-259页。
    ②国际关系民主化两个主要制度建设途径是:(1)改革联合国安理会;(2)变革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见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4-257页。
    ③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①陶文钊:迈向新的历史高度——奥巴马政府当政以来的中美关系,载马振岗主编:《世界大变革与中国的机遇和挑战——2009年国际形势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版,第96-97页。
    ①刘清才,刘文波: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5月,第3期,第34页。
    ②袁鹏: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战略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4期,第39-40页。
    ③俞正樑:试论中国外交新政的国际战略环境,《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第1页。
    ①俞正樑:试论中国外交新政的国际战略环境,《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第4页,第7-8页。
    ①刘清才,刘文波:东北亚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34-35页。
    ②俞正樑:试论中国外交新政的国际战略环境,《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第4-5页。
    ①赵忆宁,兰德公司高管:《中国和平崛起符合美国利益》,21世纪经济报道,2004-09-13.
    ②斯蒂芬·罗奇:中国和平崛起给美国带来巨大利益,《台声》,2004年第4期。
    ①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页。
    ②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5页。
    ③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页。
    ①陈颖: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关系,《当代世界》,2009年第3期,第11-12页。
    ②陈颖: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关系,《当代世界》,2009年第3期,第12页。
    ①黄仁伟:《中美互动:较量与合作交织》,文汇报,2012年2月7日,第007版。
    ②G John Ikenberry,“The Rise of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st”Foreign A ffairs,Jan/Feb,2008,p.23.转引自陈积敏: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和反应,《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1期,第5页。
    ③[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
    421页。
    ①[美]小约瑟夫·奈著:《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39页。
    ②陈积敏:美国对中国崛起的认知和反应,《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第1期,第5页。
    ③杨洁勉等著:《大磨合——中美相互战略和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④黄仁伟:《中美互动:较量与合作交织》,文汇报,2012年2月7日,第007版。
    ①赵磊:中国与联合国:理论框架、演进模型分析,《新远见》,2007年10月,第57页。
    ②[美]伊丽莎白·埃克诺米,米歇尔·奥克森伯格主编:《中国参与世界》(华宏勋等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赵磊:中国与联合国:理论框架、演进模型分析,《新远见》,2007年10月,第58页。
    ④赵磊:中国与联合国:理论框架、演进模型分析,《新远见》,2007年10月,第58页。
    ⑤王杰,史哲: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与联合国,《国际论坛》,1999年第3期,第38页、第40页。
    ①王杰,史哲:二十世纪末的中国与联合国,《国际论坛》,1999年第3期,第38页。
    ②赵磊:中国与联合国:理论框架、演进模型分析,《新远见》,2007年10月,第60页。
    ③赵磊:中国与联合国:理论框架、演进模型分析,《新远见》,2007年10月,第60页。
    ①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页。
    ①吴兴唐: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新发展趋势,《当代世界》,2009年第8期,第9页。
    ②Fareed Zakaria,The post-American World,New york:w·w·Norton&company2008,pp.1-5.
    ③俞正樑:全球重大力量转变与转型多极格局的出现,《国际展望》,2010年第2期,第2-3页;刘飞涛: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与趋势,《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3期,第35-36页。
    ④俞正樑:全球重大力量转变与转型多极格局的出现,《国际展望》,2010年第2期,第5-6页
    ⑤俞正樑:全球重大力量转变与转型多极格局的出现,《国际展望》,2010年第2期,第6页
    ⑥俞正樑:全球重大力量转变与转型多极格局的出现,《国际展望》,2010年第2期,第5页
    ①金灿荣,刘世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第3页。
    ②金灿荣,刘世强: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2期,第3页。
    ③俞正樑:全球重大力量转变与转型多极格局的出现,《国际展望》,2010年第2期,第3页
    ④刘鸣,黄仁伟,顾永光:转型中的国际关系:中国与各主要力量的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第19页。
    ⑤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32页。
    ⑥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⑦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第29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2页。
    ②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③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0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9-70页。
    ①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0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9-71页。
    ②张幼文,黄仁伟等著:《2011年中国国际地位报告》,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2页。
    ③刘鸣,黄仁伟,顾永光:转型中的国际关系:中国与各主要力量的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第19页。
    ①尹承德: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几点思考,《国际问题研究》,2005年第2期,第21-2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328、353页。
    ③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人民日报》,1992年10月13日。
    ④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人民日报》,1997年9月13日。
    ⑤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9日。
    ②刘清才,刘文波:中国崛起与国际体系互动关系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页。
    ③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12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4页。
    ②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5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8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9页。
    ②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9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12-13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13-14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14页。
    ①卢锋,李远芳,杨业伟:‘金砖五国’的合作背景和前景,《国际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第15-16页。
    ①王德祥:地区经济一体化与中国的对策,《经济评论》,2002年第3期,第106页。
    ①姜毅:中国的多边外交与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5期,第46页。
    ②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新安全观,《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27日,第3版。
    ③姜毅:中国的多边外交与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5期,第48页。
    ④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上海合作组织与中国新安全观,《中国教育报》,2007年2月27日,第3版。
    ⑤姜毅:中国的多边外交与上海合作组织,《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5期,第46页。
    ①李立凡:论上海合作组织经济与贸易合作——兼论中国对推动上合组织经贸一体化的设想,《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第79页。
    ①夏建平: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看中国的亚洲责任,《学术论坛》,2007年第5期,第14页。
    ①张蕴岭:中国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当代亚太》,2006年第1期,第3页、第6页。
    ①②国中际商在情线报网20:12//-w0w2-w0.8a.skci.com 2011-11-18.
    ③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盟国家领导的亚李洲责任《,《李学光术耀论40坛年》政,2论00选7》年,第现5代期出人,版联第社合1,宣6-1言1979》6,页年2。版00,3年转。引h自ttp夏:/建/ne平ws:.x中inh国ua与ne东t.c盟om关/w系o的rd/发20展03看-10中/0国9/。
    ④光耀:
    ①拉莫斯:《中国的崛起为亚洲国家带来发展机遇》。转引自夏建平: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看中国的亚洲责任,《学术论坛》,2007年第5期,第17页。
    ②门洪华:《旁观、挑战还是参与?——中国与国际机制》,《世界知识》,2000年第15期,第22页;《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81-182页;《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8页。
    ③在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之后,中国曾充当过“重返联合国之初的体系内游离者角色”;在1978年改革开放初的一段时期里,中国曾充当过“主动的选择性游离者角色”。参见于欣佳博士论文:《中国在国际机制中的角色定位与战略选择》,第57-60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研究室:《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②刘侣萍:论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0页。
    ①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9页。
    ②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7页。
    ③外交部发言人斥责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非法通过对中朝禁运案的谈话,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2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版,第27页。转引自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7页。
    ④“中国政府关于十四届联大通过所谓‘西藏问题’的非法决议的声明”,1959年10月23日。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6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39页。转引自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8页。
    ⑤引自1965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社论:“联合国的又一可耻记录”。转引自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8页。
    ①周恩来在欢迎印尼副总理苏斑德里约宴会上的讲话,见196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转引自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8页。
    ②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9页。
    ③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④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
    ①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20页。
    ②刘侣萍:论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第10页。
    ③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10页。
    ④赵全胜:《解读中国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05页。
    ⑤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19页。
    ⑥Michel Oksenberg and Elizabeth Economy,Shaping U.S.-China Relations: A Long-Term Strategy,New York: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1998.
    ⑦参与全球治理机制的态度和范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决定参与范围的因素,不只是参与态度,还有参与能力及客观条件。因此,同样是积极参与,在参与范围上也有部分参与和全面参与的区别。
    ①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20页。
    ②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20页。
    ③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13页
    ①曲星: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国与联合国关系回顾,《世界历史》,1995年第5期,第13页
    ②姚嘉王运祥:中国与联合国的风雨历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第76页。
    ③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Power,London:Routledg.e,1999,p.216。
    ①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21页。
    ②门洪华:国际机制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183页。
    ①刘杰: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第82页。
    ②刘杰: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第82页。
    ①门洪华: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4期,第2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③《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①胡锦涛2003年5月28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演讲。参见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05/29/content_5337699.htm
    ①郭树勇:《大国成长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胡锦涛: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构筑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5年4月23日,第1版。
    ①林跃勤,周文:《金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1)》,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4月。
    ①李从军:《构架国际舆论新秩序》,《华尔街日报(中文版)》,2011年6月1日,第1版。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江泽民文选(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王家福,徐萍著.国际战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俞正樑,等著.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俞正樑.国际关系与全球政治——21世纪国际关系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蔡拓主编.全球问题与新兴政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8]蔡拓主编.中国准政府组织发展状况研究[M].天津:天津出版社,2011.
    [9]刘清才,高科,等著.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缘战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0]刘雪莲主编.欧洲一体化与全球政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11]黄凤志.信息革命与当代国际关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12]陈岳.中国国际地位分析[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13]梁守德,陈岳,李义虎主编.成就与挑战——世界政治变革中的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14]阎学通,孙雪峰,等著.中国崛起及其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金灿荣,等著.大国的责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秦亚青,等著.国际体系与中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17]夏立平.当代国际体系与大国战略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18]俞新天,等著.国际体系中的中国角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
    [19]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0]陆德明.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中国发展[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李滨.国际体系研究:历史与现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李鑫炜.体系、变革与全球化进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3]杨洁勉主编.国际体系转型和多边组织发展:中国的应对与抉择[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4]江西元.中国的世界还是世界的中国:中国外交文化本原与国际体系变化趋势[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25]胡鞍钢.中国崛起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6]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7]潘忠岐主编.多边治理与国际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8]李鑫炜.大国冲突与世界秩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9]沈丁立,任晓主编.亚洲经济转型与国际秩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0]王丽萍.寻求繁荣与秩序: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政治学观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1]陈毅.博弈规则与合作秩序:理解集体行动中合作的难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编.国际政治新秩序问题[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2.
    [33]李稻葵.大国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胡宗山.中国的和平崛起:理论、历史与战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35]朱峰,[美]罗伯特·罗斯主编.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6]钱洪良主编.中国和平崛起与周边国家的认知和反应[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0.
    [37]李少军主编.国际战略报告:理论体系、现实挑战与中国的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8]朱立群主编.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39]高全喜主编.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大战略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40]张幼文,徐明棋,等著.强国经济——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与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1]王建主编.大国的忧思——中国复兴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2]王缉思总主编;金灿荣分册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大国战略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43]王缉思总主编;秦亚青分册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国际秩序卷[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44]刘杰.机制化生存: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抉择[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
    [45]尚书.国际多极格局走向[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46]焦力军.互动与博弈——中美政治与经济互动分析[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7]黄大慧主编.构建和谐东亚:中日韩关系与东亚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8]金灿荣主编.多边主义与东亚合作[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49]张蕴岭主编.中国对外关系:回顾与思考(1949-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50]宫力主编.如何与美国共处:冷战后中国对美方针与中美关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51]李慎明,张宇燕主编.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1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2]王洛林,张宇燕主编.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3]李向阳主编.亚太地区发展报告.2011:亚洲与中国经济模式调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4]王军,但兴悟.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四十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5]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6]叶自成.中国大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7]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新兴大国与传统大国:博弈中的合作[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
    [58]李景治等著.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9]黄仁伟等著.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0]叶自成等著.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1]张蕴岭.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新型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2]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3]阎学通.国际政治与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4]王正毅.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5]王逸舟.探寻全球主义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6]王缉思.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7]时殷弘.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8]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研究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9]马振岗主编.世界大变革与中国的机遇和挑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70]杨毅主编.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构想[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
    [71]倪鹏飞主编.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2]封永平著.大国崛起困境的超越:认同建构与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M].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M].庞卓恒,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M].庞卓恒,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美]莫顿·卡普兰著.国际政治的系统和过程[M].薄智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美]肯尼思·华尔兹著.国际政治理论[M].信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7][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
    [8][美]亨利·基辛格著.基辛格:美国的全球战略[M].胡利平,凌建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
    [9][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10][美]汉斯·摩根索著.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M].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著.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M].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2][美]罗伯特·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中的合作与纷争[M].苏长和,信强,何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3][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M].林茂辉,段胜武,张星萍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
    [14][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美]罗伯特·基欧汉著,罗伯特·基欧汉门洪华编.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美]罗伯特·吉尔平著.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武军,杜建平,松宁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7][法]蒂埃里·德·蒙布里亚尔著.行动与世界体系[M].庄晨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8][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M].刘德斌,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9][美]安妮-玛丽·斯劳特著.世界新秩序[M].顾淑馨,任晓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0][美]查尔斯·W·凯格利著.世界政治:走向新秩序?[M].夏维勇,阮淑俊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
    [21][美]亨利·基辛格著.大外交[M].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2][美]罗伯特·阿特著.美国大战略[M].郭树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美]约翰·伊肯伯里著.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M].韩召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4][美]特伦斯·K·霍普金斯,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等著.转型时代世界体系的发展轨迹:1945-2025[M].吴英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5][美]康威·汉得森著.国际关系世纪之交的冲突与合作[M].金帆译.海口: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
    [26][美]威廉·W·凯勒,托马斯·G·罗斯基编.中国的崛起与亚洲的势力均势[M].刘江,朱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7][美]约瑟夫·S·奈,约翰·D·唐纳胡主编.全球化世界的治理[M].王勇,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28][美]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著.账簿中国:美国智库透视中国崛起[M].隆国强,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29][美]布鲁斯·琼斯,卡洛斯·帕斯夸尔,斯蒂芬·约翰·斯特德曼著.权力与责任[M].秦亚青,朱立群,王燕,魏玲,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30][美]彼得·卡赞斯坦主编.国家安全的文化:世界政治中的规范与认同
    [M].宋伟,刘铁娃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1][美]约翰·伊肯伯里著.大战胜利之后:制度、战略约束与战后秩序重建[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胡锦涛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2012.3.17
    [2]温家宝总理在世界未来能源峰会上的讲话.2012.1.16
    [3]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讲话.2011.11.14
    [4]温家宝在第十四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2011.11.18
    [5]戴秉国:坚持和平发展,与各国同舟共济、合作共赢.2011.9.22
    [6]胡锦涛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时的讲话.2011.4.14
    [7]“金砖四国”面临新挑战.戴相龙.人民日报海外版(第1版).2010.4.17
    [8]“金砖四国”: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行动.梅德韦杰夫.人民日报(第3版).2010.4.17
    [9]《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
    [10]《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
    [11]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德里宣言》.2012.3.29
    [12]中美发布《关于加强中美经济关系的联合情况说明》.2012.2.14
    [13]中美联合声明.2009.11.17
    [14]第十四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新闻公报.2012.2.14
    [15]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关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2011.6.16
    [16]中国和俄罗斯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2011.6.16
    [17]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0.9
    [18]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关于世界和上合组织地区经济形势的联合声明.2011.11.7
    [19]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2010.10.29
    [20]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中国立场文件
    [1]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J].外交评论,2010.年第1期.
    [2]陈颖.中国与国际体系的互动关系[J].当代世界,2009.年第3期.
    [3]杨原,孙雪峰.崛起国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J].国际政治科学,2010年第3期.
    [4]杨洁勉.新兴大国群体在国际体系转型中的战略选择[J].世界政治,2008年第6期.
    [5]陈宗权.国际关系互动理论初探[J].国际观察,2008年第2期.
    [6]江西元.国际体系结构变化趋势及对新兴大国的容纳[J].太平洋学报,2005年第12期.
    [7]胡鞍钢.中国大战略研究的意义和创新[J].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8]仇华飞.当代国际体系转变中的中国对外战略[J].同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8]金灿荣,董春岭.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J].当代世界,2009年第9期.
    [9]董珊珊.中国崛起背景下的外交战略转型[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4期.
    [10]徐坚.中间力量的兴起与世界格局的结构性变化[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11]陈志敏.中国、美国和欧洲:新三边关系中的合作与竞争[J].世界政治,2010年第1期.
    [12]崔立如.中国和平崛起与国际秩序演变[J].现代国际关系,2008年第1期.
    [13]徐坚,郭震远.从国际形势看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历史机遇[J].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14]王逸舟.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际政治和中国外交[J].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8期.
    [15]庞中英.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4期.
    [16]刘鸣黄仁伟顾永兴.转型中的国际体系:中国与各主要力量的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
    [17]刘鸣.以世界体系理论与全球化理论解读国际体系转型[J].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1期.
    [18]时殷弘.美国权势、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J].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3期.
    [19]俞正樑.论当前国际体系变革的基本特征[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第6期.
    [20]黄仁伟.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年第5期.
    [1]ЭволюциямировогопорядкаиВнешнеполитическаястратегияРоссии.-Материалы《круглогостола》,посвященногопамятиЮ.М.МельниковаиИ.Н.Кравченко, 3апреля2003г. //ПодредА.Д.Шутова/Институтактуальных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проблемДАМИДРФ.М.:2001.
    [2]ВнешняяполитикаРос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 -М.:Московский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институт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отношений(Университет);《Российскаяполитиче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РОССПЭН), 2000.
    [3]ШерпаевВ.И.ВоеннаяполитикасовременнойРоссии.Монография.Екатеринбург:Изд-воУральскогоун-та, 2007. 160с. (10п.л.)
    [4]ДесятьлетвнешнейполитикиРоссии:МатериалыПервогоКонвентаРоссийскойассоциации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ПодредакциейА.В.Торкунова.–М.,Российскаяполитическая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РОССПЭН), 2003.
    [5]Российскаядипломатия:Историяисовременность.МатериалыНаучно-практическойконфнренции,посвященной450-летиюсозданияПосольскогоприказа. -М.:2001.
    [6]БыковО.Н.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отношения: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глобальнойструктуры/О.Н.Быков;-М.:Наука,2003.
    [7]Внешняяполитикаи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современнойРоссии. 1991-2002.Хрестоматияв4томах. (РОССПЭН), 2002.
    [8]Мирглазамироссиян:мифыивнешняяполитика.М.:ИнститутФонда《Общественноемнение》, 2003.
    [9]КорзунВ.А.ИнтересыРоссиивмировомокеаневновыхгеополитическихусловиях.М., 2005.
    [10]МириРоссиянапорогеXXIвека:ВторыеГорчаковскиечтения.МГИМОМИДРоссии-М.:2001.
    [11]ДусинскийИ.И.ГеополитикаРоссии.М., 2003.
    [12]ТихвинскийС.Л.Векстремительныхперемен.М., 2005.
    [13]НиколаенкоВ.Д.Коллективн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Россиииеёсоюзников.М.,2003.
    [14]НиколаенкоВ.Д.Коллективн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Россиииеесоюзников.Воен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аяинтеграциянапостсоветском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М.:《Альба》,2003.
    [15]ТитаренкоМ.Л.Росси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через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М., 2003.
    [16]КоролевГ.А.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безопасностьитенденцияразвитияфедеративныхотношенийвРоссии.М., 2002.
    [17]ПанаринИ.Н.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аявойнаидипломатия.М., 2004.
    [18]ПолитикаСШАвменяющемсямире/Отв.ред.П.Т.Подлесный;Ин-тСШАиКанады.-М.:Наука, 2004.
    [19]ЗбигневБжезинский.Великаяшахматнаядоска.М., 2005.
    [20]КартерЭ.Б.,ПерииУ.Дж.Превентивнаяоборона—новаястратегиябезопасностиСША.М., 2003.
    [1]Alastair Iain Johnsto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J]. International Security.2001(4).
    [2]Acharya Amitav. Will Asia's Past Be Its Future[J]. International Security.2003/2004(3).
    [3]Avery Goldstein.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Power's Emerging Choice[J]. The China Quarterly. 2001(4).
    [4]Banning Garrett. China Faces, Debates the Contradictions of Globalization [J],Asian Survey. 2001(1).
    [5]Thomas Berger. Set for Stability? Prospects fo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East Asia[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00(2).
    [6]David Kang. Hierarchy, Balancing and Empirical Puzzles in Asian InternationalRel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04(3).
    [7]Emma V Broomfield. Perceptions of Danger: the China Threat Theory[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3.(12).
    [8]Thomas J Christensen . Posing Problem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and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01(2).
    [9]David Shambaugh,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J],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04/2005,29(3).
    [10]Francis Fukuyama. Re-Envisioning Asia[J]. Foreign Affairs. 2005(1).
    [11]John Duffield. The Limits of Rational Design [J].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2003(2).
    [12]Joshua Krulantzick. China's Charm: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Soft Power[J].Policy Brief.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06(47).
    [13]Wolfgang Deckers. China,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2004(1).
    [14]John Ruggie. What Makes the World Hang Together [J].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1998(4).
    [15]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J].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