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意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中国现代作家批评中所体现的中国现代文学意识。所谓“中国现代文学意识”,是指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本体及其发展建设的认识、预设与反思。在逻辑内容上,包括现代文学的观念意识(包括文学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层面)和建设意识。作家批评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十分活跃,在这些批评的背后体现了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学意识。这些现代文学意识建构了“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内容就是揭示这些作家批评如何影响、改变、塑造了新文学的特质及其文学史走向。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从“批评”到“意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首先解释作家批评的概念,然后介绍作家批评在批评史上的意义,再进而阐释作家批评在文学史建构中的作用,最后进入本文的核心命题:作家批评通过它所承载的文学意识对文学史发生作用。这些现代文学意识,是比各种理论观点、宣言主张、文学活动更为深层的影响制约现代文学发展的内因。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也就是一部现代文学意识的发生发展史。
     第一章,从“文学”到“现代”:主要论述作家批评是如何命名和规定“新文学”,并使之进入“现代”。现代文学的生成,首先是“文学”概念的现代转型,建立西方学科背景下的现代纯文学观念。胡适发起“文学革命”,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奠定了现代文学的现代语言工具。周作人“人的文学”主张的提出,使现代文学获得了现代的精神。“平民文学”的提出,则是对现代文学品格的定位尝试,但这里面出现雅俗的悖论。正是在这些命名中,现代文学被建构起来,其“现代性”意识与特征越来越得到彰显,现代文学从时间意义上的“现代”成为价值观意义的“现代性”。在这里,作家批评发挥了主导的作用。
     第二章和第三章,“问题”与“主义”:分别从美与政治两个方面辨析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与主义。其中第二章主要探讨现代文学如何确立自己的美学合法性的问题。作家们以严肃的态度追求文学的纯粹性和独立性,开创了“文学自觉”的新时代。但是新文学的美学建构是个艰难的过程,其中以新诗的建设最为艰难,新诗人们大胆探索,积极开展诗歌批评与理论建设,表现出丰富多元的文学意识。在新文学的美学建构方面,沈从文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沈从文始终坚持纯正的文学态度,他的批评不仅坚持审美标准,发现批评对象的美,而且其批评文章本身就是优美的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学性”,本身就是现代文学美学建构的一个标志。第三章则主要探讨新文学作家们如何处理文学的功利主义走向特别是政治走向问题。现代文学从来就没有脱离时代要求,一直承载着社会使命,因此文学的他律论和工具论观点也是现代文学意识的重要内容,“为人生”观念的就是一个典型。现实主义是现代文学的主流,被现代作家选择与尊奉,有着功利主义的策略性的原因。而“时代意识”也构成革命文学的深层逻辑。现代文学没有放弃功利主义,也没有拒绝政治,建立现代文学的政治美学也是现代文学意识的重要内容,钱杏邨的“力的文艺”是一次有限的尝试。茅盾作为社会功利派的典型代表,他的文学批评有其鲜明的风格,体现了文学要反映社会、分析社会的观念意识。
     第四章,从“身作”到“心构”:探讨新文学作家如何参与到现代文学的历书写与传统建构中。表面看起来,新文学与旧文学是断裂关系,但实际上有内在的相通。因此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在论证文学革命的合法性时,一种方式是在中国文学的历史源流中寻找依据。这种溯源沟通了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为自己找到更深厚的历史依据。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典型文本。胡适以进化论的思想梳理出历史上的白话文学传统,为新文学找到历史的支撑,并确定新文学在进化的最顶端,从而保证了新文学在现代中国文学上的唯一合法性。周作人则认为中国文学史不过是“言志”与“载道”的不断循环,新文学正是历史上“言志”派的延续。周作人的循环论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新文学的革命意义,但也有他意味深长的地方。胡适沿着《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思路,在《白话文学史》中又进一步为新文学塑造了历史正统的地位。对于新文学的合法性证明而言,当代新传统的确立更加重要,《中国新文学大系》的编撰就充分体现了这样的深刻意义。《大系》巩固了新文学的基本文体范围;确定了新文学史的历史分期,在历史分期的处理上体现了新文学意识形态的策略以及内在的分裂;《大系》最重要的是编选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意识集体塑造了新文学的整体形象,塑造了新文学史的基本面貌,建构起一段生动丰满的新文学传统。但是《大系》所呈现的历史书写范式很快就被新的更富政治化的书写范式终结了。
     最后是结语:现代文学作家们的现代文学意识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并指向一个目的:现代文学,一个新的文学传统的建立。当代的我们应该用历史的态度去理解、重估和完善。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that reflected in the criticism among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s.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refers to the cognition, assumption and introspection upo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he logical content, it consists of the concept consciousness(literary view, values system and historical view) and construction consciousness. The criticism plays a very active role during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eriod, and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is fully embodied behind the criticism. This consciousness builds up "modern literature" and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bears the significant Modern History value. Thus, this thesis aims to show how the writers'criticism influences, changes and molds the features of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and the trend of literary history.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six parts, each part dealing with the follow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riticism" to "consciousness",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for the whole thesis, which reviews the concerned concepts. In this part, the concept of writers'criticism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writers'criticism in the criticism history are presented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writers'criticism in the literature construction is expounded and finally the key statement that writers'criticism perform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is presented. Compar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theoretic views, declaration arguments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the consciousness is the profound internal factor that restricts the moder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o some degree, on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s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modern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The first chapter, the shift from "literature" to "modernity", discusses how to name and regulate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and make it modernized. The genera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is based o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concept, which aims to construct a modern belles-lettres concep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estern subjects.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sponsored by Hu Shi, regards vernacular literature as the orthodox school, which lays a modern language tool for modem literature. Zhou Zuoren's views on "human literature" make the modern literature modernized. While, the "popular literature" is the attempt to locate the modern literature quality, in which the paradox of elegance and popularity is presented. However, it is just in the naming that the modern literatur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nsciousness and features of "modernity" have been revealed gradually. Therefore, the modern literature has converted from the modernity in terms of time to the modernity in terms of values. During this process writers' criticism plays a dominant role.
     The second and third chapter, "issues" and "doctrine", discriminate the various problems and doctrines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developmen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modern literature establishes its aesthetic validity. The writers pursue the pure nature and independence of literature with a serious attitude and initiate a new era of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But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is a difficult process,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poetry. New poets make a bold exploration of how to develop poetry criticism and theory construction, which present a rich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Shen Congwen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He consistently upholds the pure literary attitude. Not only does his criticism stick to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discover the aesthetics of criticism objects, but his critical articles themselves are graceful works, give the audience the enjoyment of beauty, unfold a unique "literariness" and themselves are one symbol of aesthetic construction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Chapter three mainly explores the problem that how the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writers deal with the utilitarianism trend of literature, especially the political trend. Modern literature is never detached from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nd burdens the social mission all the time. So "the theory of non autonymy" and "instrumentalism" are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modern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the idea "for life" being a representative. Realism is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literature. As a result of politic reasons, it is chosen and worshipped by the modern writers. Meanwhile, the "times consciousness" is the deep logic of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Modern literature never quits utilitarianism as well as the politics. To construct the political aesthetics of modern literature is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Qian Xingcun's "the literature of power" is a limited attempt. Mao Dun is a representative of social utilitarianism school, whose literary criticism has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embodies the concept consciousness that literature should reflect and analyse society.
     Chapter four, from "example setting" to "mind forming", discusses how the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writers participate in the writing and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iterature. Though the new literature and old literature is divided outside, they are connected internally. To prove the validity of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the advocators of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movement find the evidence in the history origin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origin has connected the new literature and tradition, and found the profound historical evidences for itself. Among the works, Hu Shi'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Zhou Zuoren's The Origin of China's New Literature are the typical texts. Hu Shi presents the history of vernacular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supports the new literature historically, make the new literature reach the summit of evolution, and guarantee the only validity of the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in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Zhou Zuoren advocate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s the continual circulation of "mind expressing"and "doctrine carrying", and new literature is just the continuity of the school of "doctrine carrying". The circulation theory to a certain extent denies the revolutionary meaning of new literature, but in a sense it's meaningful. Along the though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Past 50 Years, Hu Shi has further created the orthodox status for the 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Vernacular Chinese Literature. For the proof of the validity of new literatur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tradition is more important, and the compilation of The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s full of deep and profound significane. The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rengthens the basic stylistical range of new literature, defines the historical division of new literature history, and embodies the strategy and internal division of new literature ideology. More importantly, the compilers of The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collectively built the integral image of new literatur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consciousness, formed the basic outlook of new literature history,constructed a vivid rich new literature tradition. However, the historical writing paradigm presented in The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terminated by the new politicalized writing paradigm quickly.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of the whole thesis. The modern literature consciousness of modern literature writers is generat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elements, and points to an objective:modern literature--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literary tradition. It's supposed to be understood, reevaluated and perfected from the historical attitude.
引文
①勒内·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②勒内·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③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④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6月第2版,1985年5月第12次印刷,第5页。
    ①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82页。
    ②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0页。
    ③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1页。
    ④王之望:《论作家的理论批评》,《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①参见刘晓南:《第四种批评》,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导师曹文轩,2006年6月,第21页。
    ②陈方竞:《论穆木天五四时期文学批评的文学史价值》,《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9期、10期合刊。
    ①陈方竞:《论穆木天五四时期文学批评的文学史价值》,《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9期、10期合刊。
    ②旷新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2页。
    ①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中国出版集团东出版中心2003年4月第2版,第190页。
    ①参见董丽敏:《想像现代性:革新时期的<小说月报>研究》第三章第三节相关内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②参见杨蓉蓉:《知识的合法选择与规避——中国新文学进入大学教育的初期回顾》,《文艺争鸣》2007年第7期。关于现代时期大学中新文学课程设置的情况,还可参见杨蓉蓉:《学府内外》(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6年4月;季剑青:《大学视野中的新文学》(博士论文)第一章,北京大学,2007年6月;沈卫威:《现代大学的新文学空间》,《文艺争鸣》2007年第1l期。
    ③朱自清:《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见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5页。
    ①金安平:《合肥四姐妹》,三联书店(北京)2007年第1版,2010年7月第5次印刷,第255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2003年6月第4次印刷,第18页。
    ①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8页。
    ②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③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61页。
    ①章太炎:《国故论衡·文学总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②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59页。
    ③鲁迅:《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76页。
    ④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69页注[105]。根据作者提供的书目,这是美国学者Masini在1993年的论著中提出来的。
    ①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②参见: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彼得·安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钱竞、张欣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二章。
    ③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2页。
    ④胡适:《什么是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87页。
    ⑤姚淦铭、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三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⑥黄人:《普通百科新大辞典》,据锺少华编《词语的知惠》,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①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②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10页。
    ③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4页。
    ④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20页。
    ⑤郑振铎:《我的一个要求》,《中国文学论集》(下),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第397页。
    ⑤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9页。
    ⑥茅盾:《告有志研究文学者》,《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5页。
    ①《文学研究会宣言》,《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10日。
    ②参见《王瑶文集》第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版,第4页。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
    2月第2次印刷,第21页。
    ②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1页。
    ③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8页。
    ④胡适:《逼上梁山》,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00页。
    ①胡适:《新文学运动之意义》,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169页。
    ②胡适:《新文学运动之意义》,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175页。
    ③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87-288页。
    ④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89页。
    ⑤胡适:《白话文言之优劣比较》,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6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41页。
    ②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③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522页。
    ④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76-180页。
    ⑤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知新报》1900年1月1日。转引自毕耕:《近代白话理论的产生与流变》,《理论界》2008年第4期。
    ①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522页。
    ②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526页。
    ①参见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44页。
    ②参见周作人:《国语文学谈》,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11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58页。
    ④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原载成都《星期自·社会问题专号》,1919年12月8日。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42页。
    ⑤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杨编《财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2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2页。
    ②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2页。
    ③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1页。
    ④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0-31页。
    ⑤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655页。
    ⑥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第489页。
    ①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见王运熙、许道明:《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1页。
    ②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③周作人:《<燕知草>跋》,扬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39页。
    ④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文学月报》1932年6月10日l创刊号。
    ①周作人:《i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8页。
    ②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9页。
    ③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9页。
    ④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9页。
    ⑤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9页。
    ⑥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40页。
    ⑦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8页。
    ⑧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8-39页。
    ⑨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40页。
    ①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40页。
    ②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41页。
    ③周作人:《贵族的平民的》,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49页。
    ④周作人:《中国戏剧的三条路》,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12页。
    ⑤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原载1920年3月《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60-161页。
    ⑥王独清:《再谈诗》,原载1926年3月《创造月刊》第1卷第1期。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63页。
    ①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用什么话”问题》,《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8页。
    ②梁实秋:《文学的纪律》,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99-100页。
    ③梁实秋:《文学与革命》,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33-134页。
    ④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142页。
    ⑤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原载1922年1月《诗》月刊1卷1号。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32页。
    ⑥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原载1922年1月《诗》月刊1卷1号。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34页。
    ⑦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原载1922年1月《诗》月刊1卷1号。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35页。
    ⑧俞平伯:《诗底进化的还原论》,原载1922年1月《诗》月刊1卷1号。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24页。
    ①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见《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②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见《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许纪霖编,新星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①郭沫若:《儿童文学之管见》,《民铎》第2卷第4期,1921年1月15日。
    ②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月。
    ③郭沫若:《印象与表现》,见《时事新报·艺术》,1923年12月30日。
    ④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刊》第33-35号,1923年12月23日、30日,1924年1月61日。
    ⑤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文艺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第87-88页。
    ⑥郁达夫:《小说论》,见《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1页。
    ⑦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①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39页。
    ②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旧序》,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岳麓书社1987年7月版,第2-3页。
    ③周作人:《诗的效用》,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岳麓书社1987年7月版,第1718页
    ④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岳麓书社1987年7月版,第6-7页。
    ⑤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岳簏书社1987年7月版,第6-7页。
    ⑥周作人:《文艺的统一》,见《自己的同地雨天的书》,岳麓书社1987年7月版,第26页。
    ①周作人:《自己的园地》,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岳麓书社1987年7月版,第6页。
    ②茅盾:《小说新潮栏宣言》,《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6页。
    ③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29页。
    ④茅盾:《论无产阶级艺术》,《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版,第194页。
    ⑤茅盾:《关于“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309页。
    ①李金发:《是个人灵感的纪录表》,《文艺大路》1935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②李金发:《是个人灵感的纪录表》,《文艺大路》1935年11月第2卷第1期。
    ③林语堂:《猫与文学》,《论语》第22期,1933年8月1日。
    ④林语堂:《做人与做文》,《论语》第57期,1935年5月20日。
    ⑤林语堂:《谈女人》,《论语》第6期,1932年12月1日。
    ①沈从文:《废邮存底·给一个写小说的》,《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306页。
    ②沈从文:《论海派》,《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62页。
    ③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69页。
    ④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6页。
    ⑤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82页。
    ⑥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83页。
    ①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前言》第1页。
    ②钱理群:《反观与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第218页。
    ①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②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黄人影编《郭沫若论》,光华书店1931年9月版,上海书店1988年7月影印版。
    ③梁宗岱:《论诗》,《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30页。
    ④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见龙泉明:《“五四”白话新诗的“非诗化”倾向与历史局限》,《文学评论》1995年第2期。
    ⑤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3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27页。
    ①朱自清:《新诗杂话》.见王运熙、许道明:《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513页。
    ②胡适:《谈新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392页。
    ③胡适:《谈新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396页。
    ④茅盾:《论初期白话诗》,《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612页。
    ⑤朱自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⑥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22页。
    ①胡适:《谈新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385页。
    ②胡适:《谈新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385页。。
    ①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22页。
    ②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23页。
    ③俞平伯:《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见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23页。
    ④周作人:《论小诗》,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91页。
    ⑤周作人:《论小诗》,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91页。
    ⑥周作人:《日本的小诗》,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84页。
    ①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20页。
    ②闻一多:《诗的格律》,《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84页。
    ③饶孟侃:《感伤主义与创造社》,《诗镌》第11号。
    ④朱湘:《评胡适的(尝试集)》,《诗镌》第1号。
    ⑤朱湘:《郭沫若君的诗》,《诗镌》第2号。
    ⑥朱湘:《草儿》,《诗镌》第3号。
    ⑦徐志摩:《诗刊弁言》,《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78-279页。
    ⑧闻一多:《诗的格律》,《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84页。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86页。
    ②饶孟侃:《再论新诗的音节》,《诗镌》第6号。
    ③饶孟侃:《新诗的音节》,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83-484页。
    ④饶孟侃:《新诗的音节》,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84-488页。
    ⑤闻一多:《诗的格律》,《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86页。
    ⑥沈从文:《废邮存底·给一个写诗的》,《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301页。
    ①沈从文:《新诗的旧账》,《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81页。
    ②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新诗十二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5页。
    ③穆木天:《谈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53页。
    ④穆木天:《淡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57页。
    ⑤梁宗岱:《新诗底纷歧路口》,《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156页。
    ①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3页。
    ②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2页。
    ③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3-54页。
    ④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5页。
    ⑤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3页。
    ⑥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3-54页。
    ⑦《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l版,第52-53页。
    ⑧《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3页。
    ⑨梁宗岱:《文坛往哪里去》,《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55页。
    ①穆木天:《谈诗——寄沫若的一封信》,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56页。
    ②梁宗岱:《谈诗》,《梁宗岱文集》第2卷,中央编译社2003年9月第1版,第87页。
    ③臧克家:《论新诗》,王运熙、许道明:《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07页。
    ①臧克家:《论新诗》,王运熙、许道明:《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408页。
    ②艾青:《诗论》,王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18页。
    ③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王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09-210页。
    ④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王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11页。
    ⑤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工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10页。
    ①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王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11-212页。
    ②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王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17页。
    ③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5页。
    ④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42页。
    ⑤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45页。
    ①沈从文:《续废邮存底·给一个作家》,《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370页。
    ②沈从文:《续废邮存底·美与爱》,《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379页。
    ③沈从文:《<秋之沦落>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0页。
    ④沈从文:《<秋之沦落>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1页。
    ⑤沈从文:《文学者的态度》,《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53页。
    ⑥沈从文:《小说月刊》1卷3期卷头语,《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26页。
    ⑦沈从文:《窄而霉斋闲话》,《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93页。
    ⑧沈从文:《<雪>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3页。
    ⑨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二十》,《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58页。
    ⑩沈从文:《新废邮存底·十二》,《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40页。
    ①沈从文:《新文人与新文学》,《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70-171页。
    ②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69页。
    ③沈从文:《废邮存底·给一个写小说的》,《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306页。
    ④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7-48页。
    ⑤沈从文:《新废邮底·五》,《沈从文文集》第12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19页。
    ⑥沈从文:《文运的重建》,《沈从文全集》第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83页。
    ①沈从文:《一首诗的讨论》,《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78-479页。
    ②沈从文:《从冰心到废名》,《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58页。
    ③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0页。
    ①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0-61页。
    ②沈从文:《从徐志摩学习抒情》,《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46页。
    ③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354-355页。
    ④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0页。
    ⑤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0-61页。
    ⑥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62页。
    ①沈从文:《论施蛰存与罗黑芷》,《抽象的打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25页。
    ②沈从文:《论汪静之的<蕙的风>》,《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178页。
    ③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的运动》,《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45页。
    ④沈从文:《再谈差不多》,《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53页。
    ⑤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0页。
    ⑥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1页。
    ⑦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70-71页。
    ⑧沈从文:《论落华生》,《抽象的抒情》,复口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15页。
    ①沈从文:《论落华生》,《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15页。
    ②沈从文:《论冯文炳》,《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01页。
    ③沈从文:《论焦菊隐的<夜哭>》,《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98页。
    ④沈从文:《论朱湘的诗》,《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11页。
    ⑤沈从文:《论施蛰存与罗黑芷》,《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124页。
    ①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学习抒情》,《抽象的抒睛》,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第147页。
    ②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学习抒情》,《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第147页。
    ③沈从文:《论冯文炳》,《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102页。
    ④沈从文:《群鸦集》附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2年12月版,第311页。
    ⑤沈从文:《论落华生》,《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116页。
    ①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
    ②周作人《自己的园地·旧序》,见《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岳簏书社1987年7月版,第2页。
    ③郁达夫:《批评的态度》,《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12月版,第539页。
    ④沈从文:《<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7月版,第35页。
    ①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5页。
    ②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2页。
    ②《文学研究会宣言》,见《文学研究会评论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279页。
    ③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61-263页。
    ④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杨杨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264页。
    ①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3页。
    ②茅盾:《中国文学不能健全发展之原因》,《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243页。
    ③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27-28页。
    ④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27-28页。
    ⑤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第118页。
    ①茅盾:《创作的前途》,《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52页。
    ②茅盾:《创作的前途》,《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54页。
    ③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217页。
    ④茅盾:《文学者的新使命》,《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219页。
    ⑤茅盾:《我们所必须创造的文艺作品》,《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330页。
    ⑥见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版,第52页。
    ①陈独秀:《答张永言》,《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影印版,第44页。
    ③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影印版,第44页。
    ④吴宓:《论写实小说之流弊》,见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286页。
    ⑤茅盾:《“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茅盾全集》第19卷,第239页。
    ⑥茅盾:《浪漫的与写实的》,《茅盾文艺杂论集》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92页。
    ⑦茅盾:《小说新潮栏宣言》,见《茅盾文艺杂论集》,1981年6月第1版,第6页。
    ⑧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胡适文集(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页。
    ①曹伯言编:《胡适日记全编》(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4页。
    ②茅盾:《自然主义的怀疑与解答—复周志伊》,《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③茅盾:《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67-68页。
    ④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96页。
    ⑤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97页。
    ①郁达夫:《文学概说》,《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145页。
    ②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见《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第43页。
    ③冯雪峰:《1928—1836年间上海左翼文艺运动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些零碎参考材料》,见陈漱渝编:《鲁迅论争集》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158页。
    ①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见《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1913—193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第312页。
    ②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见《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1913—1936,中国文联出版公i司,1985年10月版,第326-328页。
    ③杜荃:《文艺战上的封建余孽》,见《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1913—193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第417页。
    ④鲁迅:《文艺与革命》,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84页。
    ①鲁迅:《(阿Q正传)的成困》,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97页。
    ②燕生:《越过了阿Q的时代以后》,见《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1913—193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第368页。
    ③青见:《阿Q时代没有死》,见《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1913—1936,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0月版,第397页。
    ④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139页。
    ⑤冯尚:《从“人的文学”到“死去的阿Q时代”的思想之路》,见《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①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见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版,第2页。
    ②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见陈漱渝编:《鲁迅论争集》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019页。
    ③邵明:《时间的意义——“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时间维度》,《江淮论坛》2006年2期。
    ④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0页。
    ⑤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1页。
    ⑥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3页。
    ①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4页。
    ②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见陈漱渝编:《鲁迅论争集》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第1019页。
    ③伊夫·瓦岱著,田庆生译:《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57页。
    ①鲁迅:《<尘影>题辞》,见《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571页。
    ②黄曼君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86页。
    ③黄曼君主编:《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册,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月版,第289-290页。
    ④参见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6-37页。
    ⑤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9页。
    ⑥竹内好著,李心峰译:《鲁迅》,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版,第105页。
    ①陈平原:《“左翼”、“时代”及“文学”》,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期。
    ②钱杏邨:《<强盗>与<尼伯龙根之歌>》,《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09页。
    ③钱杏邨:《<曾经为人的动物>》,《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59-60页。
    ④钱杏邨:《<曾经为人的动物>》,《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73页。
    ⑤钱杏邨:《<曾经为人的动物>》,《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57页。
    ⑥钱杏邨:《<曾经为人的动物>》,《阿英全集》第l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60页。
    ⑦钱杏邨:《<情盗>》,《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74页。
    ①钱杏邨:《<强盗>及<尼伯龙根之歌>》,《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09页。
    ②钱杏邨:《<强盗>及<尼伯龙根之歌>》,《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10页。
    ③钱杏邨:《郭沫若及其创作》,《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35页。
    ④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88页。
    ⑤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89页。
    ⑥钱杏邨:《中国新兴文艺考察的断片》,《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25页。
    ⑦钱杏邨:《革命文学与革命情绪》,《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6页。
    ⑧钱杏邮:《死去了的阿Q时代》,《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7页。
    ⑨参见钱杏邨:《茅盾与现实》,《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95、197页。
    ①钱杏邨:《<达夫代表作>后序》,《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78页。
    ②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93页。
    ③参见钱杏邨:《中国新兴文艺考察的断片》,《阿英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26页。
    ④钱杏邨:《茅盾与现实》,《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183页。
    ⑤参见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83页。
    ⑥钱杏邨:《蒋光慈与革命文学》,《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94页。
    ⑦钱杏邨:《郭沫若及其创作》,《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41页。
    ⑧钱杏邨:《郭沫若及其创作》,《阿英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41页。
    ①鲁迅:《小品文的危机》,《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91-593页。
    ②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2页。
    ③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3页。
    ④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2页。
    ⑤郁达夫:《<鸭绿江上>读后感》,《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296页。
    ①茅盾:《力的表现》,《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405-406页。
    ①茅盾:《社会背景与创作》,《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50页。
    ②茅盾:《<小说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③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47页。
    ①茅盾:《<小说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②茅盾:《读<呐喊>》,《矛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第145页。
    ③茅盾:《读<呐喊>》,《矛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1月第1版,第149页。
    ④罗宗义:《文学批评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8页。
    ⑤温儒敏:《茅盾与现代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6年3期。
    ①严复:《本馆附印说部缘起》,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249页。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5月第1版,第1页
    ③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6月第1版,第97页。
    ④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见《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页。
    ⑤鲁迅:《‘中国杰出小说’小引》,《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5页。
    ①郁达夫:《小说论》,见《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7页。
    ②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见《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177页。
    ③郁达夫:《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547页。
    ④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⑤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⑥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201--202页。
    ⑦罗岗:《危急时刻的文化想像》,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210-211页。
    ⑧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1942—-1949)》,博士论文,东北师大,2006年5月。
    ⑨钱玄同:《钱玄同致陈独秀,附陈独秀复信》,《新青年》3卷1期,1917年3月1日。
    ①郭沫若:《文学革命之回顾》,《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十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8页。
    ②吴文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王静庵先生》,《小说月报》17卷号外,1927年5月。
    ③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1942—1949)》,博士论文,东北师大,2006年5月。
    ④《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96页。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7页。
    ②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18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27页。
    ①参见罗岗:《危急时刻的文化想像》第九章,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③《文学改良刍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8页。
    ④《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33页。
    ⑤《文学改良刍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第27页。
    ①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②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赵家璧:《编辑忆旧》,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2页。
    ②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8-89页。
    ①柄谷行人:《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董之林译,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5-416页。
    ②张若英:《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序记》,《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光明书局1934年版,第1页。
    ①周作人:《<散文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8页。
    ②周作人:《<散文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6页。
    ③杨义:《新文学开创史的自我证明》,《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④郁达夫:《无事忙者闲谈》,《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12月第1版,第550页。
    ①郁达夫:《<散文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38页。
    ②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①胡适:《<建设理论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②郑振铎:《<文学论争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①茅盾:《<小说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
    ②郑伯奇:《<小说三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③郑振铎:《<文学论争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④郑伯奇:《<小说三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①鲁迅:《<小说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②鲁迅:《<小说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7页。
    ③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④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⑤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页。
    ①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②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③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④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⑤参见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⑥鲁迅:《<小说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⑦鲁迅:《<小说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3页。
    ⑧鲁迅:《<小说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⑨郁达夫:《<散文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大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⑩郁达夫:《<散文二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人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139页。
    ①茅盾:《<小说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②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③朱志清:《<诗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④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⑤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8-89页。
    ①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8页。
    ②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8-79页。
    ①周作人:《<散文一集>导言》,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
    ②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79页。
    ①周作人:《人的文学》,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第36页。
    《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全10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阿英:《阿英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范伯群:《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方仁念:《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废名:《新诗十二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胡风:《胡风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胡风:《胡风评论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胡风:《胡风评论集》(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胡风:《胡风评论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人影:《郭沫若论》,上海书店影印,1988年版
    贾植芳、苏兴良、刘裕莲等:《文学研究会资料》(上、中、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姜义华:《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9月第1版,1998年2月第2次印刷
    雷达、李建军:《百年经典文学评论(1901—2001)》,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
    李何林:《中国文艺论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梁宗岱:《梁宗岱文集》,中央编译社,2003年版
    刘运峰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刘增人、冯光廉:《叶圣陶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茅盾:《西洋文学通论》,复口.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茅盾:《1935年记事:回忆录十八》,《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1期
    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沈从文:《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舒芜:《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年1959年版
    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陶明志:《周作人论》,上海书店影印,1987年版
    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晓明:《文学研究会评论资料选》(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王晓明:《文学研究会评论资料选》(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运熙、沙似鹏:《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王运熙、许道明:《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王运熙、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三联书店,1982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静波:《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徐中玉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2》,上海书店,1994年版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许毓峰等:《闻一多研究资料》(上、下),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扬扬:《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郁达夫:《艺文私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文集》,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袁良骏:《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张若英:《中国新文学运动史资料》,上海光明书局,1934年版
    赵家璧:《编辑忆旧》,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赵家璧:《话说<中国新文学大系>》,《新文学史料》1984年第1期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下),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郑振铎:《中国文学论集》,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邹啸:《郁达夫论》,上海书店影印,1987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1913—1983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第一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南区七所高等院校合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上、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比利时]乔治·布莱尔:《批评意识》,郭宏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法国]阿尔贝·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法国]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国]伊夫·塔尔:《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2002年4月第4次印刷
    [法国]伊夫·瓦岱著:《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加拿大]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美国]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国]R·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丁泓等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美国]R·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美国]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国]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美国]莫瑞·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后》,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斯洛伐克]马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陈圣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日本]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浙江文艺山版社,1986年
    [英国]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王逢振译,江苏教育山版社2006年版
    卜召林:《中国现代新文学批评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晨:《中国新时期新文学史研究资料》(上、中、下),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漱渝:《鲁迅论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戴燕:《文学史的权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董丽敏:《想像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版,2003年6月第4次印刷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黄曼君:《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曼君:《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2002年版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黄修己、刘卫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旷新年:《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下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寥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勇、尚礼:《现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罗宗义:《文学批评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中国现代文学传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彭亚非:《中国正统文学观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理群:《返观与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中文、刘方喜、吴子林:《自律与他律——中国现当代文学论争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石曙萍:《知识分子的岗位与追求》,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辑,巴蜀书社,2005年版
    宋剑华:《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王瑶:《王瑶文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95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开明书店,1951年版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2003年6月第 六次印刷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立昌:《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咸立强:《寻找归宿的流浪者》,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徐鹏绪、李广:《<中国新文学大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张蕴艳:《李长之学术—心路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京华:《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钟军红:《胡适新诗理论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周晓明:《现代中国文学论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朱智秀:《<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常江虹:《论人是否知己?——评茅盾左翼思潮时期的八篇“作家论”》,《惠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顾永棣:《对徐志摩的再认识——试论茅盾的<徐志摩论>》,《嘉兴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郭娅妮:《20世纪30年代“作家论”批评热现象剖析》,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4月
    郭娅妮:《抽象的抒情—论三十年代沈从文的“作家论”》,《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李方平:《茅盾作家论的美学创造》,《青大师院学报》,1996年6月
    刘晓南:《第四种批评》,北京大学博十论文,2006年6月
    邵滢:《“第七天的批评”:试论作家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王晓东:《茅盾作家论之流变刍议》,《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王之望:《论作家的理论批评》,《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温儒敏:《论茅盾的“作家论”批评文体》,《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温儒敏:《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吴浪平:《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家论”研究综述》,《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吴投文:《沈从文论鲁迅:从游移到认同》,《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月
    吴投文:《沈从文论鲁迅:在疏离与接受之间》,《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吴投文:《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新诗创作》,《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月
    杨健民:《“五四”文学批评背景与中国现代作家论的诞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杨健民:《茅盾的新文学作家论》,《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2期
    杨健民:《茅盾前期文学批评观的转型与作家论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杨健民:《茅盾前期文学批评观的转型与作家论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杨健民:《沈从文的作家论》,《莆田学院学报》2004年3月
    杨劫:《关于作家论》,《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6期
    岳凯华、程凯华、刘雪姣:《茅盾论冰心》,《邵阳学院学报》2007年6月
    赵欣若:《论茅盾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论》,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6月
    周海波:《论三十年代不同范式的作家论》,《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周兴华:《“我”与“我们”:茅盾作家论的意义标志》,《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的“矛盾”变奏》,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
    周兴华:《茅盾作家论的盲视之域》,《南方文坛》2005年第1期
    陈改玲、刘小波:《胡适与文学史学科——评<白话文学史>》,《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陈漱渝:《鲁迅·周作人·胡适》,《吉首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戴燕:《中国文学史:一个历史主义的神话》,《文学评论》1998年第5期
    段怀清:《胡适文学改良主张中二个尚待澄清的问题》,《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顾春花:《论胡适的文学史思想》(硕士论文),扬州大学2003年5月
    顾庆:《胡适与现代文学新观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郭小英:《论胡适文学革命的“语言”逻辑起点》,《兰州学刊》2007年第3期
    郭运恒:《中国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构——试论鲁迅与胡适的文学观》,《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泓峻:《胡适白话文学理论与白话文学实践的错位》,《烟台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胡明:《胡适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学术月刊》1994年第3期
    胡晴:《“戏台里喝采”:胡适的新文学史自述》,《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李凤仪:《也论胡适对白话取代文言的态度》,《求是学刊》1995年第6期
    廖晓军:《胡适白话文学理论的形成与斗争》,《唐都学刊》2001年第2期
    罗振亚:《“破坏性重述”——胡适新的文学史观的构筑》,《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
    骆玉明:《古典与现代之间——胡适、周作人对中国新文学源流的回溯及其中的问题》,《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冒建华:《胡适文学思想的双重奏》,《社科纵横》2004年第6期
    牛鸿英:《从“形式革命”到“整理国故”——试论胡适对新文学的系统构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沈永宝:《<文学改良刍议>探源—胡适与黄远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2期
    唐小林:《中国现代文学史叙述的知识性危机——<文学革命论>之革命话语考论》,《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3期
    王济民:《“五四”时期胡适的科学思想和文学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王齐洲:《论文学的进化与退化——20世纪的一种文学史检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魏绍馨:《历史的重估——胡适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徐改平、贾海生:《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徐改平:《试论胡适与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徐改平:《也谈胡适与新文学运动》,《甘肃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尹康庄:《胡适周作人的平民文学观比较》,《山西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袁红涛:《“白话”与“文学”:胡适文学改良主张再认识》,《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张超:《胡适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接受意向》,《齐鲁学刊》2006年第6期
    张舸:《试论胡适“五四”时期对文艺理论建设的贡献》,《时代文学》2007年第2期
    张军:《对五四前后胡适思想转变的几点评析》,《求索》2006年第4期
    庄森:《胡适自由思想与平民文学主张》,《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庄森:《胡适的文学革命论》,《江淮论坛》2005年第4期
    庄森:《胡适的文学进化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庄森:《胡适的文学自然进化论》,《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庄锡华:《论胡适文艺思想的三大矛盾》,《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邓利:《试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北方论丛》2001年第5期
    丁亚平:《自己的园地:无声潜思与独立探询——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个性》,《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段筱婕:《探寻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建设的初程》,新疆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6月
    葛红兵:《周作人的人本主义文化观及人的文学》,《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郭建玲、杨联芬:《一种信仰的怀疑——论周作人文学思想的进化色彩》,《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胡勇:《周作人的“人学”理论辨析》,《宁波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胡有清:《二三十年代周作人文学思想论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黄昌勇、郅庭阁:《从“为人生的艺术”到“为艺术的艺术”》,《河北学刊》2002年第3期
    姜玉琴:《“人”与误读的“人”——再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
    李兵、聂丽君:《论周作人的现代性及其审美与启蒙的对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李延江:《谈周作人早期思想变迁》,《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第8期
    梁光焰:《心灵在杰作间之冒险——周作人的文学批评观及其现实意义》,《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刘洋:《意义与价值的背离——对周作人“个人主义”观念的另一种阐释》,《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4月
    钱理群:《历史的毁誉之间——简论周作人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1期
    权绘锦:《周作人的人生观与文学价值观》,《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舒芜:《重在思想革命—周作人论新文学新文化运动》,《中华文化》1995年第1期
    田广:《试论周作人历史轮回观的三维形态》,《学术探索》2006年第4期
    魏华莹:《从宽容原则看周作人的文学批评》,《美与时代》2005年第6期
    邢嘉:《论1922年周作人文学思想的变化》,《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庄锡华:《传统文化与周作人文学思想的重识》,《福建论坛》2005年第5期
    卜召林、王玲玲:《理性的倾斜—茅盾文学批评的再评价》,《齐鲁学刊》2000年第5期
    卜召林、王玲玲:《茅盾文学批评新论》,《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陈志华:《新时期山东茅盾研究成果述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丁柏铨:《转折期的精神浮沉与演进——茅盾写作<从牯岭到东京>前后思想透视》,《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封孝伦:《理想与现实的分裂和对抗》,《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黄立平:《茅盾文艺思想述评》,《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
    赖翅萍:《兼及审美批评的社会历史批评》,《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李建东:《论茅盾早期对鲁迅的认识和评价》,《集美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李荣启:《论茅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李兴洋:《茅盾前期小说理论批评综论》,《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秦川:《茅盾论郭沫若的<女神>及其它》,《郭沫若学刊》1996年第3期
    尚文:《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茅盾》,《琼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唐金海:《作为卡里斯马的茅盾——茅盾文学批评的当代价值》,《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温儒敏:《茅盾与现代文学批评》,《文艺评论》1996年第3期
    吴程舜:《茅盾文学批评与文艺理论主张及其现代意识》,《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武新军:《国统区两种现实主义理论形态之比较——对胡风、茅盾文艺观差异的历时考察》,《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扬扬:《陌生的同路人——论五四时期茅盾文学观》,《文学评论》1993年第3期
    张光芒:《论茅盾的“实践型启蒙文学观”》,《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张霞:《论茅盾文学批评的趋时性》,《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周景雷:《茅盾与中国现代文学》,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4月
    周兴华:《茅盾文学批评中的角色转换与内心冲突》,《宁波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周兴华:《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境遇和姿态》,《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朱德发:《试论茅盾文学思想的新旧认知结构》,《东岳论丛》2006年11月
    李国华:《沈从文文学批评研究述评》,《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梁红霞:《沈从文文学批评的东方美韵》,《长江文艺》2007年第3期
    刘海军:《另类批评的风采》,《理论与创作》2006年第1期
    刘海军:《论情感型作家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刘海军:《沈从文本土化文学批评刍论》,《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刘海军:《心理批评视域下的沈从文文学批评》,《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3期
    刘丽:《建构一座神性的“希腊小庙”》,《理论界》2007年第1期
    刘泽友:《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吉首大学学报》2004年第7期
    邵宝辉:《沈从文文学批评实践论略》,《唐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邵滢:《沈从文文学批评略探》,《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邵滢:《试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的美学测度》,《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邵滢:《印象的复述:沈从文文学批评方法论》,《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孙明英:《静观生命:沈从文文学批评理念》,《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孙士生:《文体批评与古典审美——沈从文文学批评的标准》,《名作欣赏》2007年第16期
    王济远:《“大师批评”之另一面——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局限性》,《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王济远:《沈从文文学批评观的特色和缺憾》,《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王济远:《也谈“大师批评”——论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局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文学武、黄昌勇:《沈从文文学批评论》,《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文学武:《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个性》,《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文学武:《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观》,《江淮论坛》2000年第2期
    吴浪平、刘海军:《从鲁迅学习抒情——简析沈从文“鲁迅论”的独特角度及意义》,《名作欣赏》2008年第4期
    吴浪平、刘海军:《沈从文印象批评探析》,《电影文学》2008年第10期
    张华:《文学自由与经典的重造》,《民族论坛》2007年第8期
    赵学勇、蔺春华:《传统批评理念的现代表现》,《文艺研究》2003年第6期
    钟明诚:《审美性与学理性交合:沈从文的批评文体》,《云梦学刊》2001年第5期
    丁晓原:《论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的批评史价值》,《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第1期
    傅瑛、于美芹:《读阿英<现代十六家小品序>》,《淮北煤师院学报》,2001年第06期
    李俊国:《钱杏邨与早期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批评》,《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钱杏邮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和“力的文学”理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王烨:《<苦闷的象征>对钱杏邨30年代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王烨:《为革命招魂与跟过去的时代结帐——论钱杏邮30年代的革命文学批评》,《淮北煤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魏家骏:《觉醒的阶级和死去的时代》,《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第2期
    吴家荣:《论阿英早期文艺思想》,《江淮论坛》 1997年第02期
    陈方竞:《论穆木天五四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陈方竞:《论穆木天五四时期文学批评的“文学史”价值》,《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9、10期
    钱中文:《文学观念向他律的倾斜与越界》,《河北学刊》2005年第7期
    宋剑华:《1926-1930: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转型》,《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汪晖:《预言与危机》(上),《文学评论》1989年第3期
    汪晖:《预言与危机》(下),《文学评论》1989年第4期
    陈芳竞:《鲁迅与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批评》,《齐鲁学刊》2007年第4期
    陈国恩:《文学革命:新文学历史的原点》,《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
    陈基文:《新文学的渊源——论周作人的文学史观》,《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陈平原:《四代人的文学史研究图景》,《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陈平原:《“左翼”、“时代”及“文学”》,见《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1期
    陈古彪:《论“五四”时期的“语言文字革命”——以鲁迅、胡适为中心》,《文艺争鸣》2006年第6期
    程光炜:《知识·权力·文学史——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的再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戴燕:《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冯尚:《从“人的文学”到“死去的阿Q时代”的思想之路》,《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高树海:《论中国文学史观的发展变迁》,《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2期
    何锡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会选择西方话语》,《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1942—1949)》,东北师大博士论文,2006年5月
    贾振勇:《文学史秩序·经典·权力》,《东方论坛》2005年第5期
    江中云:《“文学的启蒙”与“人的启蒙”》,《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姜玉琴:《新文学发生期的理论分歧与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孔范今:《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阶段历史性转换的内在脉络》,《济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孔范今:《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孔范今:《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和文学史重构》,《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李昌集:《文学史中的主流、非主流与“文学史’建构》,《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
    李卫涛:《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学发展史观批判》,《求索》2004年第6期
    李新宇:《1928:新文化危机中的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李延江:《白话文学传统与历史进化论的文学观的寻根意味》,《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李作霖:《文学史历史解释的合法性》,《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刘纳:《二元对立与矛盾绞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刘纳:《五四新文化的文化选择》,《河北学刊》1999年第3期
    刘炎生:《“五四”文学革命与西方文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刘勇、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刘雨、关尚杰:《文学革命群体话语内部的差异性分析》,《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刘忠:《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进化论时间观》,《学术研究》2004年第9期
    柳传堆:《冯雪峰与王瑶对新文学“性质”的界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龙泉明:《对于一种社会成规的革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罗岗:《解释历史的力量》,《开放时代》2001年5月
    罗岗:《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观念”》,《文学评论》1999年“青年学者专号”
    梅向东:《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安庆师范学院》2005年第2期
    钱理群:《扩大研究视野与确立研究重心》,《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秦弓:《五四时期反对派的挑战对于新文学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2期
    萨支山:《“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文学史叙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尚飞:《周作人的新文学源流观》,《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邵明《时间的意义——“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时间维度》,《江淮论坛》2006年2期
    石晓岩:《从“改良群治”到“文学改良”——以两篇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为中心》,《惠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宋剑华、张冀:《“启蒙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唐利群:《进化论:新文学史叙述的生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唐利群:《同一与歧异:30年代的中国新文学史叙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9月
    唐祥勇:《正统意识与五四新文学运动》,《求索》2005年第7期
    唐旭君:《论“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视界》,《求索》2007年第3期
    童龙超:《概念的歧义与五四“平民文学”的争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童龙超:《五四时期人言人殊的“平民文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王风:《文学革命的胡适叙事与周氏兄弟路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
    王嘉良:《文学思潮视野中的启蒙话语》,《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王培元:《左翼文学是如何被消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王维国:《启蒙话语的转换与形成》,《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魏建:《创造社的价值:为“五四文学革命”的补课》,《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8期
    温儒敏:《40年代文学史家如何塑造“新文学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4期
    温儒敏:《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学科史价值》,《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温儒敏:《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温儒敏:《新文学开创史的自我证明》,《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文贵良:《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与嬗变》,《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吴康:《新文学的历史——时间境域》,《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吴培显:《文学史观的局限与盲点》,《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2期
    吴晓东:《现代中国文学的“传统”与“现代”》,《江汉论坛》2003年第2期
    伍方斐:《文学史叙事模式对“现代”文学的建构及其后现代转型》,《学术研究》2006年第12期
    徐刚:《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6月
    阎开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衰落原因探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7年第1期
    颜敏:《精神危机:革命文学的征兆》,《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杨春时:《“革命文学”对五四文学的批评平议》,《哈尔滨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杨义:《新文学开创史的自我证明》,《文艺研究》1999年第5期
    袁进:《从“逆变说”到进化论——中国传统文学史观的蜕变》,《江淮论坛》2001年第3期
    岳凯华:《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构建》,《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张宝明:《<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生成》,《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张传敏:《中国现代文学走向左翼现实主义的内在逻辑》,《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6期
    张光芒:《五四文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新论》,《苏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张晶、白振奎:《近年来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理论讨论述评》,《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1期
    张全之:《论创造社向“五四”文学的两次挑战——创造社与“五四”文学关系新论》,《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张全之:《五四文学的“二次革命”——重评前期创造社在五四文坛上的地位》,《中州学刊》1998年第4期
    张颐武:《被“转换”和被“替代”的新文学》,《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4期
    赵小琪:《倾斜的象牙之塔——前期创造社、前期新月派文艺思想的悖论》,《广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10期
    郑家建、汪文顶:《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再出发》,《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第2期
    朱德发、张光芒:《近百年来五四文学研究述略》,《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
    朱华阳:《论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著述范式的嬗变》,《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朱丕智:《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石:进化论文学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朱寿桐:《论文学史热中的现代文学史观》,《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8月
    朱寿桐:《论新文学史观的发展之路》,《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朱寿桐:《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传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朱寿桐:《隐性影响与显性契合——论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运作》,《江海学刊》2000年第2期
    朱晓进:《略论30年代文学的社会科学化倾向》,《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