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实社会中的话语权之争主要体现为意识形态话语权之争。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从构成要素上看,其内涵可以界定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而建构和组织起来的,由话语主题(说什么)、话语主体(谁在说、向谁说)和话语载体(怎么说)等三个部分而构成的一整套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拥有解释、规范和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与进程的资格、能力、身份与地位。
     从国际视角来看,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要有效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都会努力维护和巩固自身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执政党获得了成功,如英国工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而有的执政党则失败了,导致执政地位丧失,如苏联共产党以及东欧国家的一些共产党。这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是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和巩固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过程中需要积极借鉴与时刻警醒的。
     从意识形态的意义上来看,一部中国共产党建立及其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夺取、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历史。在9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话语权地位经历了竞争与夺取、确立与主导、调适与巩固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并且在与中国国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具体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引领和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信息网络化扑面而来、文化多元化强势冲击、社会阶层利益不断分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机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在新世纪新阶段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就必须科学应对挑战、有效把握机遇,努力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主题、话语主体与话语载体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性地位。
     同时,为了有效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阐释、说明中国向何处去,需要努力争取和赢得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话语权。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的过程中先后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平发展与和谐世界的思想理念与理论观点,有效地扩展了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国际影响力。
The struggle for discourse right/power in social reality is mainly focused on ideology discourse right/power. Ideology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essentially the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Marxism. Judging from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its connotation can be defined as an entire set of Marxism discourse system which is constructed and organized by discourse topics (what is said), discourse subject (who is the speaker and who is the receptor) and discourse carrier (how to say)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viewpoint and method of Marxism, and the discourse system has the qualification, capability, identity and status to explain, regulate and guide the direction and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development.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administrate the country and manage the society effectively, the ruling party will strive to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its ideology discourse right/power. In this process, some ruling parties get a success, such as the British Labor Party,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of Singapore; some ruling parties failed,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its position as the ruling party, such a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some of the communist parties of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eeds to learn experience of success and the lessons of failure form those count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y, the histo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a process to win. establish and consolidate the ideology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Marxist. In more than90years, ideology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gone through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of competition and winning, establishment and leading, adjustment and consolidation, and it formed four grea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which are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an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which lead and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alist cause.
     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pluralism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ocial interests make that ideology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aces a lot of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order to 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Marxism under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deal with the challenges and grasp the opportunity and innovate and develop discourse theme, discourse subject and discourse carrier of Marxist ideology.
     Meanwhil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cultur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n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llustrate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China, we need to fight for and win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right/power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state ideolog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propose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people-oriented and the idea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he thought of harmonious world, effectively expanding the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a.
引文
① 张健:《话语权的解释框架及公民社会中的话语表达》,《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② 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③ 李根寿:《“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与“西方话语权”的打破》,《前沿》2010年第5期。
    ④ 秦廷华:《要有自己的民主话语权“中国式民主”——关于民主话语权问题的几点思考》,《理论与当代》2009年第10期。
    ⑤ 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① 王慧星、李克钦:《话语权的重构——论经济全球化境遇中的意识形态弱化问题及其对策》,《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第1期。
    ② 唐勇、王进:《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5-6期。
    ③ 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④ 周定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在重庆争取舆论话语权的技巧》,《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1、2期。
    ⑤ 李根寿:《“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与“西方话语权”的打破》,《前沿》2010年第5期。
    ① 唐勇、王进:《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5-6期。
    ② 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③ 王习胜:《意识形态及其话语权审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④ 袁铎:《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长白学刊》2006年第3期。
    ⑤ 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理论导刊》2006年第12期。
    ① 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② 梁孝、童萍:《话语权:社会科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的焦点》,《思想战线》2011年第1期。
    ③ 曹国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当代中国的重建》,《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① 寥胜刚:《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第5期。
    ② 徐俊、刘魁:《真理彰显与话语权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客体维度探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第9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1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9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③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页。
    ④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⑤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①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②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
    ③ 《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④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⑤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5-86页。
    ⑥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5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8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6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6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⑥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0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④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① 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1版。
    ②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①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② 胡锦涛:《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舆论力量》,《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第1版。
    ③ [英]霍布斯巴姆:《葛兰西思想评论》,《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7年第7期。
    ①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①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5页。
    ②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5页。
    ③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0页。
    ①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4期,第248页。
    ①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4期,第256页。
    ②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4期,第256页。
    ③ [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央编译局《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8年第4期,第259页。
    ① 吴猛:《福柯话语理论探要》,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① 转引自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② 有学者将power一词译为“权势”。参见张宽:《Discourse(话语)》,《读书》1995年第4期。
    ① 转引自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183页。
    ② [法]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98-99页。
    ③ [法]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75页。
    ①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② 夏征农:《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9页。
    ③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06页。
    ④ 范晓:《语言、言语和话语》,《汉语学习》1994年第4期。
    ⑤ 沈开木:《现代汉语话语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页。
    ①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62页。
    ②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① 金万德、黄南珊:《西方当代“话语”原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② 转引自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① 李兰芬:《我国道德话语权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
    ② 朱兆中:《当代中国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页。
    ① 李兰芬:《我国道德话语权的现状及其对策建议》,《哲学动态》2008年第9期。
    ②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① 《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② 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特征》,《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② 张寿强、李兰芬:《马克思主义道德话语的境况及其建构》,《学海》2010年第6期。
    ①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 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①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① 郑伟:《论党的先进性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8期。
    ① 程竹汝、郭燕来:《思想自由与政治伦理: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几个问题》,《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2期。
    ① 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69页。
    ② 《列宁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73页。
    ③ 朱兆中:《当代中国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44-245页。
    ① 周尚文等:《苏共执政模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3-211页。
    ① 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61页。
    ① 关于工党党内意识形态认同度不断降低的情况,有学者研究指出:“工党内部左右翼的分 歧和对立,造成党内派别林立,组织混乱,领袖缺乏应有的权威,80年代初党内右翼分裂另组社民党后,左翼力量在党内上升,他们无视英经济社会变化,固守陈旧的政策主张,坚持国有化和扩大政府开支,反对英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阻碍工党现代化进程。”参见本书编写组:《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358页。
    ① 张志洲:《英国工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变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6-167页。
    ② 《英国工党章程》,陈露译、冯克利校,《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8年第3期。
    ① 刘建飞:《欧洲社民党“第三条道路”评析》,载王振华、陈志瑞:《挑战与选择——中外学者论“第三条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页。
    ① Duncan Tanner and others eds., Labour's First Centu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8.
    ① 赵晓:《布莱尔的三连任》,《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10期。
    ① 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课题组:《国外一些执政党处理文化领域矛盾的经验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① 鲁虎:《新加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 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下卷):和谐社会是怎样建成的》,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9页。
    ① 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67页。
    ① 《全球廉洁经济体排名新加坡蝉联第五》,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xqxb/2012-12-07/content_7708284.html
    ② 骆沙舟、吴崇伯:《当代各国政治体制——东南亚诸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② 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90页。
    ①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7页。
    ②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7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
    ①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上海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135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③ 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 王继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进程与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页。
    ② 参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116页。
    ①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
    ② 赵鼎新:《当今中国会不会发生革命?》,《二十一世纪》2012年第12期。
    ③ 唐勇、王进:《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5-6期。
    ①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② 赵淑梅:《中共党内话语权的博弈:1927-1937——以“左”、右倾含义变化为中心的考察》,《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
    ③ 傅才武、陈庚:《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模式的结构化与制度化(1927-1949)》,《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 参见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617页。
    ① 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469页。
    ① 郑谦:《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2卷,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217-218页。
    ② 侯惠勤、姜迎春、吴波:《新中国意识形态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① 杨凤城:《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1949-2000)》,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9页。
    ① 唐勇、王进:《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今日中国论坛》2009年第5-6期。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① 荣长海等:《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页。
    ① 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① 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共发生了四次大的争论,分别是1970年代末关于“两个凡是”与改革开放的争论、1990年代初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争论、1990年代中期关于私营经济是祸水还是活水的争论以及进入新世纪后关于改革开放是否搞错了的争论。参见马立诚:《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15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0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②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 转引自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366页。
    ① 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01页。
    ② 申小翠:《全球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189页。
    ① 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① 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36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①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4页。
    ② 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83页。
    ③ 黄宗智:《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学术?——国内十年教学回顾》,《开放时代》2012年第1期。
    ① 冯达成:《全球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2页。
    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
    ① 李靖:《电子商务在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9页。
    ① 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① 杨立英、曾盛聪;《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6页。
    ② [美]阿尔温·托勒夫:《第三次浪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58页。
    ③ [美]阿尔温·托勒夫:《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65页。
    ① 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
    ② 叶自成等:《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1页。
    ① [美]阿尔温·托勒夫:《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2页。
    ② 谢新洲、田丽、刘青:《安全阀还是压力锅?——关于网络话语权的调查与思考》,《人民日报》2013年1月15日第15版。
    ③ 转引自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06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
    ② 叶雷:《移动浪潮来袭——<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如何改变世界>读后》,《光明日报》2013年3月26日第13版。
    ①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②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页。
    ① 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http://www.un.org/chinese/hr/issue/ docs/62.PDF
    ① [英]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① 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② 张国庆:《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1页。
    ① [法]费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391-392页。
    ②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8页。
    ① 申小翠:《全球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8页。
    ① 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② 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①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1页。
    ② 黄传新:《社会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① 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3页。
    ②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8页。
    ①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②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09页。
    ③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① 陆学艺、龚维斌、陈光金:《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① 刘明君、郑来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288页。
    ② 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200页。
    ① 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03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② 荣长海等:《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292页。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页。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9-20页。
    ①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 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序”,第1页。
    ① 寇清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人民论坛》2011年第26期。
    ② 聂运麟:《变革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1页。
    ① 裴敏欣:《“软实力”也是强国之本》,《环球时报》2004年4月16日第15版。
    ① Antonio Gramsci,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 and trans. By 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p.328.
    ②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③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45页。
    ① [英]伊莫尔·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①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①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0页。
    ②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第1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1页。
    ① 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⑤ 习近平:《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13年1月23日第1版。
    ① 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0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3页。
    ① 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0页。
    ①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9页。
    ②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明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① 董德刚:《当代中国根本理论问题——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④ 陈明明:《危机与调适性变革:反思主流意识形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6期。
    ① 陈方勐:《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①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②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81页。
    ① 刘明君、郑春来、陈少岚:《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8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5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② 《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① 石本惠:《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24页。
    ① [美]阿尔温·托勒夫:《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页。
    ② Joseph S. Nye, 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Basic Book,1990,p.33.
    ③ Joseph S. Nye and William Owens, America'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1996, p.21.
    ① 丁刚:《西方人的“中国观”》,《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4月28日第1版。
    ① 汪玉奇:《从文化自觉自信到理论自觉自信》,《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
    ② 李长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2年6月4日第2版。
    ①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27页。
    ② 陈以定:《当代中国外交中意识形态建设与国际话语权建构——基于中国外交话语分析视角》,《学术界》,2012年第7期。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997页。
    ①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①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外宣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开放与传播》1999年第1期。
    ②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课题组:《发出中国的声音——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11期。
    ① 张晓东:《以人为本: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伦理中轴》,《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65页。
    ①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② 张奎良:《以人为本的世界历史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③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3页。
    ① 如学界有观点就认为,崛起的提法太张扬,太刺激,会使周边国家(包括俄罗斯)、西方大国乃至一些发展中国家产生误解,会以为中国要谋求大国乃至霸权国的地位,为“中国威胁论”提供新的口实。参见李景治等:《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48页。
    ② 李福坤、曲锋:《论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与世界意义》,《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
    ③《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人民日报》2011年9月7日第2版。
    ④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 转引自徐崇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重庆出版社2009年版,第357页。
    马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全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994,1993.
    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006,2008.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0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荣长海.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荣长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杜鸿林.解析几何:杜鸿林文章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童世骏.意识形态新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黄传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敖带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热问题与冷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陶德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若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聂运麟.变革与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石云霞.十六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王庆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王浩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永贵.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永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石本惠.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刘明君.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杨立英.全球化、网络化境遇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 社,2011.
    杨海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研究[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徐海波.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黄凯锋,唐志龙.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申小翠.全球主义批判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朱兆中.当代中国价值追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王邦佐.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本书编写组.兴衰之路:外国不同类型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张静.现代化新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萧功秦.超越左右激进主义:走出中国转型的困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2012.
    王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黄一兵.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1卷)[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郑谦.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发展史(第2卷)[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李景治.中国和平发展与构建和谐世界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徐崇温.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曹长胜,张捷,樊建新.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慎明.居安思危:苏共亡党二十年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周尚文等.苏共执政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蔡文鹏.信仰危机与苏联的命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张志洲.英国工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变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侯衍社.“超越”的困境:“第三条道路”价值观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孙景峰.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吕元礼.新加坡为什么能(上、下卷)[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王晓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张国庆.话语权:美国为什么总是赢得主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张国庆.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陈堂发.媒介话语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刘学义.话语权转移:转型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葛卉.话语权力与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文论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李水金.中国公民话语权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
    [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意]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英]伊莫尔·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美]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M].陈德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法]费雷德里克·马特尔.主流:谁将打赢全球文化战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美]阿尔温·托勒夫.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陈德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美]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著论[M].杜力平, 译,柯雄,校.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
    [英]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刘先春,关海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的当代建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3).
    张骥,申文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思想宣传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实现方式探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
    唐勇,王进.20世纪初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话语权地位的变迁[J].今日中国论坛,2009(5-6).
    周定泰.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南方局在重庆争取舆论话语权的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0(1),(2).
    侯惠勤.意识形态的变革与话语权——再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
    王习胜.意识形态及其话语权审思[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4).
    曹国圣.从话语权视角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走向[J].理论探讨,2006(1).
    袁铎.重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J].长白学刊,2006(3).
    袁三标.从话语权视角看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转化[J].理论导刊,2006(12).
    郭燕来.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特征[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6).
    徐俊,刘魁.真理彰显与话语权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客体维度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梁孝,童萍.话语权:社会科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的焦点[J].思想战线,2011(1).
    井永杰.论全球化语境下韵马克思主义话语权[J].学术论坛,2011(2).
    曹国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当代中国的重建[J].广西社会科学,2005(7).
    戈士国.合理性与合法性意识形态的现代走向——兼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当代重建[J].理论与改革,2005(3).
    廖胜刚.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关键词:合法性、现代性与话语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廖胜刚.当代境遇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和保障[J].怀化学院学报,2008(3).
    陈明明.危机与调适性变革:反思主流意识形态[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6).
    张忠军.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思考[J].理论视野,2012(4).
    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课题组.发出中国的声音——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11).
    H. D. Aiken. The Age of Ideology [M].New York:A Meridian Book,1995.
    Daniel Bell. The End of Ideology [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0.
    J. Habermas. 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87.
    Gramsci Antonio.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M].New York: International,1971.
    Joseph S. Nye. 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M]. New York:Basic Book,1990.
    Yongnian Zheng. Globalization and State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Terry Eagelton. Why Marx Was Right [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1.
    David Shambaugh. China's Communist Party:Atrophy and Adaptation [M].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9.
    Ezra F. Vogel. 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M].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
    Richard Levins. Continuing Sources of Marxism:Looking for the Movement as a Whole [J]. Monthly Review,2011. Volume 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