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朱熹理学的美学意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朱熹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祖述先秦而后启明清,在中国儒家道统的传续和创造性阐释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一环。朱熹以“理”为本体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意欲结构、价值取向、话语习惯、相处之道、自我形象等,当然也给感性生存的人以生命境界的召唤和引领。朱熹所向往的生命境界并非如许多人所想的那样,似乎只是由一些道德化的规训和教条建构起来的“现成”,人在他律约束中无自由可言,故也谈不上审美;相反,这个生命境界始终在感性个体充满心灵自觉的追求过程中“生成”,是从“自然而然”(真)到“理所当然”(善)到“心甘情愿”(美)亦即因合乎道理而内心和美愉乐的过程。感性个体在反身而诚时、在唤醒此心时、在理欲圆融时、在遵循礼乐时,不但能感受到自身的力量,更能体验到即感性而又超感性、即道德而又超道德的“和”与“乐”。个体在心灵层面所实现的不仅仅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而且还不断地从主体自觉继续提升到浑然不自觉的层次,这种浑然不自觉的状态也就是所谓“浑然天理”、“只是一团天理”的圣人境界,这是朱熹在其理论体系中所设定的至高层次的审美和乐境界。这一境界打通了天人之隔、形而上形而下之别、物我之分、内外之障,此际人也便充分体验“浑然与物同体”、“超然与天地同体”、“胸次悠然”、“无障蔽无遮碍”、“无一些欠阙”、“渣滓消融”的大自在、大圆满和大快活。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朱熹的天人论。天人之诚乃是审美境界的本体依据。朱熹认为,天是理,但天同时也是气,理在气先,而理泊气上。作为理之天是“粹然者”,是我们一般理解中的“形而上”和“形而前”,“无形无影”,是至高至大的存在或本体,;作为气之天是“苍苍者”,是我们一般理解中的“形而下”和“形而后”,“有情有状”,就是所谓流行之大化,亦即宇宙论意义上的自然界。朱熹之天统合理气,不但富有理想性而且含有生命性。朱熹之天因为“理”而内涵着召唤性意向性的结构,寓含着“自然而然”的本性。朱熹之天因为“气”而是可感的、重生的、有情的。朱熹视域中的天不仅仅是抽象的义理,也不停留在一般存在者或物之聚合的层次,理一分殊,就如同月印万川,故具有审美发生的可能。当然,更值得探讨的是天人关系。从笼统的意义上,朱熹是主张天人合一的,但他继承了程颢程颐的思想,认为天人本无间,不必言合。因为“合”者,必有两端或彼此相对的双方,但天至尊无对,而人也不是天的对立面而是融身于天地所开创的世界之中。天人之际最大程度的相融相继就是“诚”。天人至诚无间,则有“默”、“尽”、“通”,以“默”为特征的幽玄之境的存在给审美和诗意提供了生长的空间,以“尽”为途径的思诚之道带有直觉感悟的特性并且富于审美的乐趣,以“通”为表徵的整体经验融合实现了天人交感的审美化境。
     第二部分探讨朱熹的在世论。这其实也是狭义的境界论。个体生命的醒觉和畏天乐天的情怀确立了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价值感。朱熹认为天理固然是人道的终极依据,但得天独厚的人有着自身的超越性,人生在世应有为而无所为,勉力去追求自己的使命,实现自身最大的可能性亦即止于至善。动物没有“世界”,人因为自身灿烂的天赋,因为心灵之“明”而拥有世界,世间万事万物不再是被置于一种偶然的、漠不相关的、分离的、外在的关系之中,并且使得人总是不断向着更高的境界攀援。而诚明之道的核心便是“唤醒此心”,要使得“人心常炯炯在此”,“唤醒此心”彰显了人的主体性精神力量,从而在人格和艺术方面表现出阳刚弘毅、充实饱满的气象。朱熹也主张人要有敬畏情感,而这种情感内在于人的生命诉求,是至亲至切的;他更强调人要有乐天情怀,乐天的根源是因为人“与道为体”,它不忧不惧,但并不是肤浅的乐观,而是有着深层的忧患的底色,所以乐天忧世可以并行而不悖。在生死境界的问题上,朱熹的态度也是达观的,因为个体生命与天地大道互相占据,互相给予(天赋人,人弘道,道行之而成),作为偶在的个体在此岸得到了安慰,得到了安顿,从执著于此岸生活世界的审美超越中找到“安宅”也就是诗意栖居的家园。
     第三部分探讨朱熹的理欲论。理欲或情理的中和(协调与和谐)在义理或理论层面建构了一个审美境界的心性结构。朱熹对待情感和欲望的态度并不像普遍认为的那样苛刻峻急,他所警惕并且主张消除的是人心中不正当、不合理的情感和欲望。他认为天理人欲并不对峙,天理与人欲的进退周旋,构成了一个富有张力美感的“圆舞”。朱熹对统合了性情的人心的肯定,直接决定了他对于欲望和情感正当性的承认。要让理欲圆融成为可能,须得澄汰私欲,使盲目的感性冲动沉淀下来;须得通过情理的中和,则渗入情感的理,除了作为人之为人的本质依据,也包含着群体共生应有的一些规范和秩序,尤其重要的是,这自然而然的理落实在个体生命中还成为心性的自觉甚至浑然不自觉。因此,情欲由于理的参与而演化成为人性情感以至审美情感。当然,朱熹认为自觉并非随便得来,而是要经过一番克己工夫,这种克己也要经历从“著力”到“不致纤毫之力”的过程。
     第四部分探讨朱熹的礼乐论。礼乐之和、礼乐之乐(1e)就是审美境界在社会和人生层面的最终实现。朱熹认为,礼乐作为“规矩准绳”不但是人们建立起外在和内在秩序感、和谐感的入口,是工具、条件手段和规范,同时自身也是目的,是自由境界的达成和圆熟。在朱熹的理学体系中,礼乐是经验与超验的统一,礼乐从更本真的意义上说是“天理之节文”,是“画出一个天理与人看”。礼乐是情理(精神)与形式的契合,礼乐形式和符号不是虚浮和自足的,而是通向一个远远超出个体意识的巨大的可共享的精神世界或文化—心理结构,礼乐形式几乎就是生命精神的“原型”;礼乐对情感和欲望的规约是以一种精致化的方式实现的,这种规约既是否定性的也是肯定性的,它在取消和限定的同时也必定有所给予和成全。文章认为,在朱熹的礼乐论中,如果说礼较多的侧重于“自然而然”、“理所当然”,那么乐带给人的“心甘情愿”的程度无疑是最高度的,因而显示出极其丰富的审美意味,概而言之,就是“渣滓消融”的自由与和乐。
     本文在阐述中尽量贴合朱熹理学体系自身的理路,不勉强采用异元他者的参照框架加以观照。文中有关美学或审美意蕴的言说皆从朱熹自身连贯的思想机体和其全部著作的语境中生长出来,而审美概念的尺幅也在生命哲学、精神哲学的意义上得到了放大和拓展。
Zhu Xi, as the Maser of Neo-confucian idealist philosophy (LiXue) in Song dynast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inheritance and cre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us tradition and theory. He synthesizes the ideas of his predecessors into one all-embracing system and therefore enlightens his inferior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His philosophy, with Principle (Li) as ontology, has a profound and widespread impact on Chinese spiritual world. To some extent, h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shaping the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 desire structure, value orientation, discourse custom, self-image and so on. And surely he sheds a light on the people who live with perception. What Zhu Xi yearns for is not only a system composed of mor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as thought by many people. There is no freedom in rigid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refore it is far from aesthetics. By contrast, what he longs for is the pursuit for "Genuine"(by the light of Nature), "Virtue"(right and proper) and "Beauty"(of one's own free will), which is a natural and pleasant experience. In their self-reflection abiding by Rites and Music(Li-Yue), people can not only feel their own power but experience Harmony and Joy which are within and beyond sensibility and morality while hearing their own voice from deep within and sensing the harmonizaion of Principle and Desire(Li-Yu). What people realize spiritually is not onl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being disciplined by others to self-discipline, but also the continuous elevation from the conscious state(of one's own free will) to unconscious state(even no awareness of one's own will at all) which is so-called Master Confucius'horizon (JingJie), a state occupied and guided by the Supreme Ultimate (TianLi). It is a supreme level of aesthetic joy imaged by Zhu Xi. It remove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Heaven and Hum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bove shape and within shape, the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and barrier of inside and outside, In such a horizon, which called Oneness of Heaven and Man, people can fully experience the absolute freedom, complete fulfillment and overwhelming joyfulness where people unify with the Heaven and Earth without feeling any ill feelings and deficiency.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exploration of Zhu Xi's theory of Heaven and Man. The Honesty(Cheng) of Heaven and Man is the ontological base of aesthetic horizon. Zhu Xi thinks that Heaven is the Principle (Li) as well as the Ether(Qi). The Principle (Li) precedes the Ether(Qi) while the Ether(Qi)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inciple (Li).The Heaven as the Principle (Li) is metaphysical, the above shape and before shape in general sense. It is shapeless and invisible ontology of supreme size. The Heaven as the Ether(Qi) is physical, the within shape and after shape in general sense. It is shaped and sensible. It is the flowing and ceaseless world, the nature in cosmological sense. Zhu Xi's theory of Heaven and Man is not only ideal but also animate. The Heaven has evoking and intentional connotation because of the Principle (Li). It is sensible, vigorous and emotional because of the Ether(Qi).The Heaven in Zhu Xi's vision is not just an abstract argumentation or a level of Mass of material. It is like the moon reflecting itself in ten thousand streams and therefore is aesthetic. What is more explorable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 Generally speaking, Zhu Xi advocates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But he inherits Cheng Hao and Cheng Yi's theory, which holds that Heaven and Man are within an indiscrete unity, so it's not necessary to try to integrate them. So-called "unity" entails dichotomy or opposites. But as the Supreme Ultimate, Heaven is absolute and peerless and Man is not the opposite of Heaven but a part of the world contained in Heaven and Earth. The greatest unity between Heaven and Man is "Honesty", and Man is a result of Heaven. Heaven and Man are within an indiscrete unity, resulting in tacit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communication to the utmost extent. Tacit understanding allows room for aesthetics and poetic understanding. The utmost thinking enables people to play their intuitive potential to the full. The intim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 brings people unparalleled psychological pleasure and aesthetic enjoyment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Zhu Xi's existential theory, which is Horizon theory in the narrow sense. The attention to the life, the respect and fear of Heaven and optimistic mood is the basis for the sense of value in Chinese people's existence. Zhu Xi regards that although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is the ultimate basis of the human's Way(Tao), people bestowed with unique advantages have their own transcendency. To live in this world, people should undertake something but not ask for anything, and try their best to accomplish their mission in order to fully realize their potential, in other words, to stay on the extreme perfection. Animals don't have a "world", but humans own a "world" thanks to their brilliant gift and enlightenment. Everything in this world is not connected in an accidental, indifferent, separate and external way, and push people to strive for a higher state. The core for the Way of Honesty and Enlightenment is to arouse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ir inner reflection, to keep people aware of their subjectivity. The way manifest a masculine sublime Style and Features(QiXiang) in moral integrity and art. Zhu Xi also holds that people should have a sense of fear, which comes from people's own life demand. However, he puts more emphasis on the optimism. The root for such an optimism is due to Oneness of Man and the Way(Tao). People don't worry and don't fear with such a philosophy, but it is not superficial optimism but is built upon a profound worry. Therefore, optimism and worry don't contradict each other any more. Zhu Xi is broad-minded to regarding life and death because human life exists in harmony with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The Heaven bestows people their gift and tal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is carried forward because of man. The way of Heaven(TianTao) becomes the real road because of man's walking. The accidental existence of individual gets settled in temporality. By adherence to a temporal life world, people find their contented residence, a poetic perch in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The third part is a discussion of Zhu Xi's theory of Principle and Desire(Li-Yu). The balancing between Principle and Desire or Ration and Emotion theoretically constructs a spiritual level of aesthetic horizon. Zhu Xi's attitude towards emotion and desire is not as strict and harsh as in general view. What he guards against is the improper and devious emotion and desire. He doesn't think that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human desire or emotion are contradictory.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nd human desire are filled with the beauty of tension. Zhu Xi's confirmation of the natural and reasonable emotion indicates his acknowledgement of legitimacy of desire and emotion. To enable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desire, one should eliminate lust to purify one's heart, thus calming down from being impulsive. With the harmon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desire, the Principle permeated by emotion, besides being the basis of individual existence, contains the rules and order for the community existence. What's more important is such a Principle becomes conscious (of one's own free will) or even subconscious(even no awareness of one's own will at all) part of individual living. On the other hand, desire and emotion develop into a part of human nature and even aesthetic sense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Principle. Of course, Zhu Xi does not think such a development happens casually. On the contrary, it is derived through a process from vigorous self-descipline to unconcious effort.
     The fourth part explores Zhu Xi's theory of Rites and Music (Li-Yue). The harmony and joy of Rites and Music is a realization of aesthetics at social and life level. Zhu Xi holds that Rites and Music as regulations and criteria are not only an approach to form order and harmony between exterior and interior, but also an end in themselves. They are the fulfillment in a free horizon. In Zhu Xi's Neo-confucian idealist philosophy, Rites and Music are the integration of empirical and transcendency. In a more genuine sense, they are the impression of the Supreme Ultimate(TianLi) and show the Supreme Ultimate to the secular world. Rites and Music are the coincidence of spirit and form. Their symbols are not meaningless and self-sufficient but lead to an enormous and common spiritual world or culture—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that is beyond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The forms of Rites and Music are almost the archetype of life and spirit. The regulation of emotion and desire by Rites and Music is also realized in a refined way, which is negative as well as positive. It grants and helps achievement while defines and restricts. This dissertation holds that in Zhu Xi's theory of Rites and Music, Rites emphasizes being natural to the same extent as Music's introduction of total willingness. Abundant aesthetic implications are manifest in the pure freedom and joyfulness.
     The dissertation trys to follow the approach of Zhu Xi's idealist philosophy as far as possible without straining to examine the Others'reference frame. All the opinions concerning aesthetics or aesthetic implication are grown out of the texture of Zhu Xi's coherent thoughts and context of his whole writings. The scale of aesthetic concept gets magnified and expanded in the sense of Philosophy of Life and Mind.
引文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400页。
    ②汤用彤《理学谵言》,见《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①参见《中国理学大辞典》“朱熹”条目。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朱子语类》卷一,岳麓书社1997年版。本文中后面所引的《朱子语类》皆为此版本,不再一一注明。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4页。
    ②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25页。
    ①《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83页。
    ②陈俊民《宋明“三教合一”思潮中的“心性”旨趣》,《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二六。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74页,第291页。
    ⑤史鸿文《论宋明理学的美学意蕴》,《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①《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②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和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254页。
    ①吴志翔《20世纪的中国美学》“前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
    ②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③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④郭齐勇《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郭齐勇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①刘纲纪《儒家美学思想》,《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33页。
    ①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②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①《李约瑟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岳麓书社1997年版。
    ③参见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5页。
    ④参见朱熹《伊洛渊源录》。
    ⑤《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六,中国书店1992年版,315页,316页。
    ①《中国思想史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
    ③参见《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
    ④参见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6页。参见《谭“理”》一文,见《张岱年哲学文选》(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⑤《朱子语类》卷五。
    ⑥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3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③《朱子语类》卷一百。
    ④冯友兰《贞元六书》(上),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40页。
    ⑤彭富春《论无原则的批判》,《新华文摘》2007年第24期。
    ⑥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四。
    ②《朱子语类》卷十七。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④《二程遗书》卷第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09页。
    ⑤《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卷三十一,第1317页。
    ⑥《朱子语类》卷十八。
    ⑦可以参看邓晓芒《Being的双重含义探源》、《论中西本体论的差异》诸文,见《中西文化视域中的真善美的哲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⑧参见张立文《心学之路——陆九渊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34—235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②熊十力《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4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④《朱子语类》卷十四。
    ⑤《朱子语类》卷十五。
    ⑥《朱子语类》卷十六。
    ⑦《朱子语类》卷十六。
    ①《朱子语类》卷六十三。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
    ③《朱子语类》卷十。
    ④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箭》,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页。
    ⑤“儒家哲学之‘天’是一切价值的源头,是具有超越性的、宗教神学意味的、让人虔诚、敬畏的形上本体,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的超越理据。”参看《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一文,见《郭齐勇自选集》,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第256页。
    ⑥《朱子语类》卷十四。
    ⑦《朱子语类》卷四。
    ⑧朱熹、吕祖谦编著《近思录》卷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⑨《朱子语类》卷五。
    ⑩《朱子语类》卷四。
    ①《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②《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
    ④《朱子语类》卷九。
    ①《朱熹集》卷五十八,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74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
    ③《朱熹集》卷九十五,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078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
    ①以上见《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三。
    ③以上见《朱子语类》卷四。
    ④钱穆《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2页。
    ⑤冯友兰《贞元六书》(上),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⑥《朱子语类》卷一。
    ⑦《四书集注》,第114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③《朱子语类》卷五。
    ④《朱子语类》卷五。
    ⑤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⑥熊十力《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⑦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⑧《净因院画记》,见《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十一,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381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八。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④《朱子语类》卷五。
    ⑤《朱子语类》卷一。
    ⑥《四书集注》,第41页。
    ①《朱子语类》卷六。
    ②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③《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④熊十力《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0页。
    ⑤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⑥《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⑦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四。
    ③《朱子语类》卷一
    ④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⑤《朱子语类》卷三。
    ⑥《朱子语类》卷一
    ⑦《朱熹集》卷六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12页。
    ①《自警示平父》,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①《二程遗书》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6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③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④《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⑤《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⑥《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4页。
    ⑦《二程遗书》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⑧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
    ④《朱子语类》卷三。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3页。
    ②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2页。
    ③朱熹、吕祖谦编著《近思录》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④《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1页。
    ⑤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⑥参见《美学》(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4年第8期。
    ⑦《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⑧《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6页。
    ⑨《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①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八。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六。
    ④《朱子语类》卷四十九。
    ⑤《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①《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5页。
    ②方东美《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⑤《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⑥彭富春《论无原则的批判》,见《新华文摘》2007年第24期。
    ①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④《朱子语类》卷六。
    ⑤《朱子语类》卷六。
    ⑥《朱子语类》卷九十四。
    ⑦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见《苏东坡全集》后集第十五卷,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627页。
    ⑧《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⑨《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⑩参见龚道运《宋儒的道德形而上学与佛道的关系》一文(《中国哲学》第十八辑,岳麓书社)。
    ①《二程遗书》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②王夫之《四书训义·中庸》。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页。
    ③《朱子语类》卷一一六。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⑤《朱子语类》卷十七。
    ⑥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第255页。
    ③《朱熹集》卷三十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0页。
    ④《朱熹集》卷七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027页。
    ⑤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⑥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⑦上文已引朱子释“无声无臭”为“不显”之至。
    ⑧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①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版,第82页。
    ②《斋居感兴二十首》,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③《朱熹集》卷三十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4页。
    ④《朱熹集》卷七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4页。
    ⑤《朱子语类》卷十六。
    ⑥同注③。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②《秋怀二首》,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69页。
    ③《朱子语类》卷六十。
    ④同上注。
    ①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③《朱熹集》卷三十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4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六。
    ⑤《朱子语类》卷六十。
    ⑥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⑦《朱子语类》卷十。
    ⑧《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中国书店1992年版。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③《朱子语类》卷十八。朱熹这样的表述多沿袭伊川、明道的观点并加以阐发,如程颢说“不须穷索”、“未致纤毫之力”等。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⑤《朱熹集》卷三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9页。
    ①张载《太和篇》、《横渠易说·系辞上》。
    ②这些同样是“尽”的表现形态,皆《朱子语类》第二十九卷中语。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九。
    ⑤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81页。 札记,罗列了“道”、“一”、“无”、“神”、“易”、“自然”、“太极”、“乾坤”、“阴阳”、“神”、“帝”等众多大体上平行的大概念后说:“大莫能名,姑与以一名而不能尽其实,遂繁称多名,更端以示。夫多名适见无可名、不能名也。”此实为深刻的洞见。参看钱钟书《管锥编》(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42页。
    ①《二程遗书》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③熊十力《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④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朱熹还在这条注解下引了张载的这么几句话:“心能尽性,人能弘道也。性不知检其心,非道弘人也。”而后世之刘蕺山也明确说:“天非人不尽,性非心不体。
    ②《朱子语类》卷四。
    ③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④参看《十力语要》(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第28页,29页)
    ①《朱子语类》卷四。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第292页。
    ③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2页。
    ④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⑤《朱子语类》卷一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③《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3页。
    ④《朱子语类》卷四。
    ⑤《二程遗书》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⑥《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⑦参《中国哲学》(第十八辑)中龚道运《宋儒的道德形而上学与佛道的关系》一文。
    ⑧《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⑨《二程遗书》卷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①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张世英先生还进一步发挥,认为“明”的思想与海德格尔关于此在是澄明,是世界万物的展示口的思想具有相似性。
    ②朱熹《四书集注·公孙丑章句上》。
    ③分别见《朱子语类》卷十八。
    ④《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⑤《朱子语类》卷一四六。
    ⑥《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七。
    ②“释氏以不知此,去佗身上起意思,奈何那身不得,故却厌恶;要得去尽根尘,为心源不定,故要得如枯木死灰。”见《二程遗书》卷第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三。
    ③张载《正蒙·大心篇》。
    ④《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⑤《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⑥《朱子语类》卷十七。
    ⑦《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①《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②《朱子语类》卷四。
    ③《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④《二程遗书》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⑤《朱子语类》卷十四。
    ⑥《朱子语类》卷十八。
    ⑦《朱熹集》卷四十,《答何叔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①《庄子·齐物论》、《庄子·逍遥游》。
    ②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3页。
    ③冯友兰《贞元六书》下册,华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第639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
    ③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④《朱子语类》卷九。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七。
    ②《朱子语类》卷三。
    ③《朱子语类》卷四十四。
    ④冯友兰《贞元六书》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
    ①《晦庵先生文集》卷七十一,转引自《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5页。
    ①苏轼《三槐堂铭》。
    ②《孟子·尽心上》。
    ③陈望衡《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④朱熹《四书集注·孟子章句下)。
    ①冯友兰《人生哲学》,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26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3页。
    ③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①李泽厚认为这里的“忧”并非一般的忧愁,而是海德格尔式的“畏”。参见《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②《再赋解嘲》,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③《龙溪县学观大阁》,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朱熹《再至同安假民舍以居示诸生》,见《朱熹诗词选注》,第67页。
    ②《二程遗书》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③《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④《朱子语类》卷三。
    ⑤《朱子语类》卷三十九。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④刘小枫《诗化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⑤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95页。
    ①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②《答张劲夫》,见《朱熹集》卷三十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2页。
    ③《答张劲夫》,见《朱熹集》卷三十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3页。
    ④《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⑥《朱熹集》卷二十四,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2页。
    ①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页。
    ②冯友兰《贞元六书》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③“俗所谓盲目冲动之情,儒者谓之私情、私欲,亦通名己私,佛家说烦恼,烦恼即惑乱义。己私与烦恼便非正常之情。正常之情,即中节之和也,即性也。”参见《十力语要》(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④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⑤屡屡可见人们或把朱熹比作康德,或把他比作黑格尔,其实,相形之下,恐怕还是把他比作托马斯·阿奎
    那或怀特海更为贴切一些。
    ①《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孟子章句》。
    ③同上。
    ④《朱熹集》卷七十四,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898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孟子章句》。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六。
    ③《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⑤《次秀野韵五首》,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6页。
    ⑥《出山道中口占》,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15页。
    ⑦《客来二首》,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37页。
    ⑧分别见于《春谷》、《次韵秀野早梅》、《次秀野泛沧波馆至赤石观刈早稻》、《和季通昼寒韵》等诗中。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七。
    ②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82页。
    ③转引自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⑤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⑥同上,第85页。
    ⑦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①《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③《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⑤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③《朱子语类》卷十三。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参看《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4—45页。
    ⑦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页。
    ①参看第一章第三节关于“相反相成义”的脚注。
    ②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二
    ⑤《朱子语类》卷十三。
    ⑥《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0页。
    ⑦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①《朱子语类》卷九十七。
    ②《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4页。
    ③参见何兆武《文化漫谈——思想的近代化及其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页。
    ①《朱子语类》卷十三。
    ②“它们(欲道技)的游戏如同三者的圆舞。”见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
    ④《朱子语类》卷五,卷一百。
    ⑤《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7页。
    ①以上见《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②《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4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页。
    ④《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①《朱子语类》卷第二十。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③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④《崇寿客舍夜闻子规得三绝句》,见《朱熹诗词选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79页。
    ①朱熹《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55—65页,第2页。
    ②钱钟书先生也对朱熹注此诗时能反对一些学者出于“‘求贤’而几於不避嫌”提出的附会之论,表示了肯定。参见《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页。
    ③《朱子语类》卷八十。
    ④《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9页。
    ⑤李泽厚《世纪新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⑥《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①《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
    ④《朱熹集》三十二卷,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5页。
    ⑤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⑥《朱子语类》卷六。
    ①《乐记动静说》,见《朱熹集》卷六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523页。
    ②《朱子语类》卷五。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②彭富春《美学哲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③《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②同上书,第397页。
    ③《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④《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0-81页。
    ②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1页。
    ①《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②《朱子语类》卷六。
    ①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②《南剑州尤溪县学记》,见《朱熹集》卷七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047页。
    ③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
    ④《朱子语类》卷三。
    ⑤(《二程遗书》卷二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陆九渊集》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8页)(《传习录》卷上,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贞元六书》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①《二程遗书》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七。
    ③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88页。
    ④《徐复观文集》(一),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①《朱熹集》卷三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8页,第1289页。
    ②《朱子语类》卷十三。
    ③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卷下,转引自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①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
    ①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②《朱子语类》卷一一七。
    ③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在《朱子语类》卷三十中朱熹谓性不可凿,但人不能不感于物,七情六欲发用以后易放纵,故凿。情欲发用之际不可凿,要“养其性”,也就是“顺之而不害”。气要养,性也要养,一个“养”字,可见性情动静之微妙处。后世新儒家熊十力极为称赏的曾国藩联句“养得一团春意思”,亦可见其中的中和真趣和无限生意。
    ⑤朱熹、吕祖谦编订《近思录》卷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4页。
    ⑥“物固隔于气而不能知,众人亦蔽于欲而不能存,是皆有以自绝于天,而天命之不已者,初亦未尝已也。”参见《朱熹集》卷三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3页。
    ①《庄子外篇·达生》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四。
    ③邓晓芒《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①《庄子外篇·骈拇》。
    ②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③《朱子语类》卷六。
    ④《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⑤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⑥同上,第176页,第228页。
    ①《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②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①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7—78页。
    ②《朱子语类》卷四。
    ③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5页。
    ④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4页。
    ①成中英《创造和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362页。
    ②《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609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②参看尤西林《“分别说”之美与“合一说”之美——牟宗三的伦理生存美学》,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11期。
    ③。《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鲁迅全集》(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3页。
    ①李贽《三教归儒说》,见《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356页。
    ②《列朝诗集小传》闰集之《卓吾先生李贽》,引自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3页。
    ③李贽《焚书·续焚书》,岳麓书社1990年版,第1页。
    ④李贽《藏书》卷三十二
    ①参看《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②牟宗三《寂寞中的独体》,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08页。
    ③陈望衡《龙腾凤翥》,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④陈望衡、吴志翔《历史演化中的身体境遇》,载《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2期。
    ①当然也有人把朱熹的人格境界分为如下四等:才人;贤人:君子:圣人。参见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④《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①《朱熹集》卷七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034页。
    ②《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①《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③《朱子语类》卷六。
    ④《朱子语类》卷六。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⑥《朱熹集》卷三十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4页。
    ①朱熹、吕祖谦编著《近思录》卷五,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②《朱熹集》卷三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9页。朱熹此语完全袭自程颢,《二程遗书》卷二上:“此理至约,惟患不能守。既能体之而乐,亦不患不能守也。
    ③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见《徐复观文集》(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⑤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⑥同上书,第255页。
    ⑦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①陈望衡《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1页。
    ②《朱子语类》卷八十四。
    ③《朱子语类》卷九十二
    ⑤周敦颐《通书·礼乐章》。
    ⑥《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⑦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⑧《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⑨《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①《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9页。
    ②《庄子外篇:骈姆》。
    ①《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②《答潘叔昌》,见《朱熹集》卷四十六,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6页。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④《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①郭沫若《孔墨的批判》,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51页。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见《徐复观文集》(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1页。
    ④同上书,第227页。
    ⑤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②朱熹概念体系里的理、性、仁或道,都不是绝对的超验,而是超验又即经验的,即体即用的,但为了表述上的方便,我们不得不屡屡分体用、源流而述之,超验经验之分亦然。
    ③《朱熹集》卷七十五,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0页。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①《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85页。
    ②《经学理窟·礼乐》,转引自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7页。
    ③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⑥《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①《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④《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⑤同上注。
    ⑥同上注。
    ⑦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①《二程遗书》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171页。
    ②《朱熹集》,外集卷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
    ③《朱子语类》卷四十二。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同上书,第65页。
    ③同上书,第67页。
    ④《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5页。
    ⑤《朱子语类》卷四十。
    ⑥《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⑦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①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③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71页。
    ④《朱子语类》卷四十一
    ①《朱子语类》卷八十四。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③《朱子语类》卷十六。
    ④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十年集·美学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3页。
    ⑤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①《四书集注·论语集注》述而篇。
    ②《朱熹集》,外集卷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7—5758页。
    ③《朱熹集》,卷五十七,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0页。
    ①丁宁《美术心理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①同上。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③《朱熹集》,外集卷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
    ④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五。
    ②参看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之“朱熹的《礼》学”一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①以上均引自《朱子语类》卷十二。
    ②以上均引自《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④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4页。
    ①《朱子语类》卷八十四。
    ②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3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⑤《孔子学说的重光——梁漱溟新儒学论著辑要》,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43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②(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226)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①《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一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④同上。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四。
    ⑥熊十力《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2页。
    ⑦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
    ②朱熹、吕祖谦编著《近思录》,卷四,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③《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④《朱熹集》卷四十,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879页。
    ⑤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①李泽厚《华夏美学》,见《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页。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二。
    ③《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④朱熹《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112页。
    ⑤《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①《二程遗书》卷二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朱熹《四书集注》引之:“古人之乐,声音所以养其耳,采色所以养其目,歌咏所以养其性情,舞蹈所以养其血脉。”,见《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②《朱子语类》卷三十五。
    ③引自《美学新潮》,四川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④恩·迈耶尔《音乐美学若干问题》,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⑤《徐复观文集》(四),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19页。
    ⑥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351页。
    ⑦海德格尔《尼采》(上),商务印书馆2003,125页。
    ①《朱子语类》卷二十。
    ②《朱子语类》卷二十。
    ③李泽厚《美学四讲》,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67页。
    ④《徐复观文集》(四),湖北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⑤《朱子语类》卷二十。
    1、黎靖德编,杨绳其、周娴君校点:《朱子语类》4册,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
    2、尹波、郭齐点校:《朱熹集》10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3、朱熹:《四书集注》,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05年。
    4、朱熹、吕祖谦编订:《近思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5、朱熹:《诗集传》,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6、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编:《朱熹诗词选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7、周敦颐、邵雍:《太极图说·通书·观物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8、邵雍:《伊川击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9、张载撰、王夫之注:《张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程颢、程颐:《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1、陆九渊:《陆象山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
    12 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3、王阳明:《传习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14、李贽:《焚书·续焚书》,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
    15、吴光主编:《刘宗周全集》6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16、颜元:《习斋四存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7、《戴震集》,上海:上海世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18、王夫之:《船山思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9、陈鼓应:《庄子今译今注》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0、苏轼:《苏东坡全集》(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冯友兰:《贞元六书》上下册,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2、冯友兰:《人生哲学》,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3、冯友兰:《一种人生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田文军编:《极高明而道中庸——冯友兰新儒学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6、马一浮:《泰和宜山会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7、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
    8、胡晓明编:《大海与众沤——熊十力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9、熊十力:《十力语要》2册,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熊十力:《存斋随笔》,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11、郭齐勇编:《熊十力新儒学论著辑要:现代新儒学的根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12、熊十力:《论六经·中国历史讲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熊十力:《读经示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熊十力:《原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汤用彤:《汤用彤全集》7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汤用彤:《汤用彤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7、钱钟书:《管锥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8、熊伟:《自由的真谛——熊伟文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
    19、邓九平编:《张岱年哲学文选》(上、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20、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札》,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1、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2、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3、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5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牟宗三:《心体与性体》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5、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6、牟宗三:《寂寞中的独体》,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27、牟宗三:《四因说演讲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8、侯外庐等编:《宋明理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9、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30、陈来:《宋明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蒋国保等编:《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3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
    33、黄克剑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唐君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4、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35、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36、刘述先:《儒家思想开拓的尝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7、成中英:《创造和谐》,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38、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成中英自选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40、李翔海编:《成中英新儒学论著辑要:知识与价值》,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
    41、杜维明:《一阳来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42、傅斯年:《性命古训辨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3、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44、蒙培元:《人与自然——中国哲学生态观》,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6、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7、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8、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9、郭齐勇:《郭齐勇自选集》,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
    50、(日)小野泽精一等编、:《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51、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52、何兆武:《文化漫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53、许总:《宋明理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年。
    54、顾随:《顾随说禅》,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55、陈运宁:《中国佛教与宋明理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6、张立文主编:《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7、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史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58、复旦大学历史系等编:《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59、傅小凡:《宋明道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0、杨国荣:《史与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61、潘运告:《冲决名教的羁络》,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64、(德)卜松山:《与中国作跨文化对话》,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65、葛荣晋编:《中国哲学范畴通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6、董玉整主编:《中国理学大辞典》,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6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68、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69、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70、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71、束景南:《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72、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73、蔡方鹿:《宋明理学心性论》,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年。
    74、郭齐:《朱子学新探》,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75、高令印、高秀华:《朱子学通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
    76、龙念主编:《朱子学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77、朱杰人、严文儒主编:《〈朱子全书〉与朱子学——2003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8、(美)包弼德著、(新加坡)王昌伟译:《历史上的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 版社,2010年。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2、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3、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5、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7、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8、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9、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潘立勇:《朱子理学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13、韩林德:《境生象外——华夏美学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14、赖贤宗:《意境美学与诠释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赵士林:《心学与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