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培养举措更多侧重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来进行,而很少从知识教学的角度去探求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现行的知识教学,也不是以应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而主要或仅仅只是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教学。实际上,在当今知识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立足于知识教学这一微观层面,从知识运用的角度来进行认识。而知识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外,显然更应关注学生学了知识之后走入生活、走入社会或在工作中要能运用。这才是对知识学习的生活意义的一种体现和追求。围绕“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一核心问题,本论文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知识教学的实然取向及其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知识教学转向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相应的知识学习方式变革和知识教学变革及其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全文除引言外,分五个部分:
     第一章主要探讨了知识教学的目标转向及其必要性。鉴于目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章从知识教学的目标定位入手,在简要回顾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知识教学的实然取向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传统的知识教学主要以培养“知识人”、“认知体”或“认知主体”为目标,而基本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教学中确立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仅适应了新型实践形态对人的实践能力的要求,体现了知识教学的生活意义,也有助于克服学生的认知“失灵”问题。因此,知识教学在目标上需要转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主要是就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关系的已有认识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本章先对中外教育中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的检视,进而从当代一些理论研究对知识教学和实践能力关系的认识中,探寻理解二者关系的趋势和新的动向,以此来指导我们的研究。
     第三章重在分析知识的运用及其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这是本研究的核心和基础部分。要使知识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上的价值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需要明确:外在的理论知识和他人经验如何转化为学习者个体的实践能力?该过程受到哪些要素或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部分从纵横两个维度对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机制进行了揭示。从纵向维度看,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包含六个主要环节:运用知识感知问题情境、发现问题并确认知识运用的目标状态、结合已有知识和情境资源生成问题解决方案、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辩护、将方案付诸实施、监控和调整方案并最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六个环节并非线性的,而是以反思为媒介形成各环节间的“回路”;通过各环节的往复,知识运用过程得以不断调整和修正,直至最终达到目标状态。从横向维度看,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运用、变式运用、重构运用和综合运用,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运用的过程和方式体现了知识、实践、创新三者的统一;影响知识运用的主体变量主要包括直接经验、情境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反思能力,实际问题解决中知识的运用需要综合考虑并结合这些变量才能顺利进行。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旨在知识运用的知识学习过程的变革。在对知识掌握的认知性标准、简单化方式和单一过程类型的反思性批判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标准、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从知识实际运用的角度看,知识往往表现出复杂性和情境性,相应地,知识的学习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知识学习过程的展开和学习方式的使用需要考虑知识的复杂性和情境性。基于对前面知识学习现状的反思以及知识性质的认识,有必要改造知识学习过程,以“用中学”重建知识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用中学”是旨在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知识学习方式,其过程体现了学习者将公共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观念和行动,进而实现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习者实现着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双向建构。
     第五章的主题是“指向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变革”。主要是根据前面有关旨在知识实际运用的知识学习活动的变革,探讨如何调整和变革知识教学体系,为学生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创造教学条件,同时,从知识教学体系变革系统的外部环境系统来进一步探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各种支撑条件。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lmost all of the attention is focused on such means as the extracurriculum activity and the integrated practice curriculum,and knowledge instruction is seldom taken as a necessary means to develop students'practice ability. On the other hand,the present knowledge instruction tends to aim at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and accordingly design, organize, implement and evaluate instruction,rather than aim at 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development. In fact, in the new era of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should turn to the knowledge instruction, namely finding the way to develop this ability in knowledge application. With "the knowledge-instruction reform oriented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as the core topic,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knowledge instruction and its problems since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emphas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ability in the knowledge instruction and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ing knowledge to practical ability. Based on this discussion, this thesis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form regar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teaching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needed.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e dissertation comprises five parts:
     In ChapterⅠ,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its necessity. Due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subject in teaching,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ubject in knowledge instruction. Based on the brief review of the factual orientation of the knowledge teaching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the author argues tha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ainly emphasiz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knowledge person","cognitive bodies"or "cognitive subject",but ignores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Taking practical-ability cultivation as the goal of teaching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practice forms, embodies th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o knowledge, and helps students overcome their cognitive inflexibility. Therefore, the subject of knowledge instruction should tur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In ChapterⅡ,the author reviews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opinions rega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knowledge teaching and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The author begins with a brief retrospection of this rela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education.and then. From the understanding of some contemporary theories, the author searches for the trend and new movement of this relationship and uses it as a guide of the author's research.
     In ChapterⅢ,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of knowledge using and its transformation to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which are the essential and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research. In order to turn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knowledge instruction into the actual value for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 we have to find the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 how to transform the external theories and knowledge and others' experiences to the individual practice ability of the learner? what elements or conditions have influence on this process?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se issues, this chapter reveals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ability from the two dimensions, vertical dimension and horizontal dimension.From the vertical dimension, the general procedure of applying knowled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consists of six main steps: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to perceive problem context,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oblem and confirmation the target state to which knowledge applied, the generation of the solution program to the problem from the combination with existing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the defence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olution progra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lution program, monitor and adjustment of the solution program and eventually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to solve the problem;these six steps are nonlinear, and form "loops" among different steps through reflection. In the back and forth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of the knowledge is to be continuously adjusted and amended and finally the practical problem is solved. From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in the practical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the ways of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re mainly:directive application,variant application, restructured application and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The process and the way of using the knowledge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reflects the unification of knowledge, practice,and innovation.The main variables determining the knowledge application are direct experience,situational awareness,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communication abilities and reflection abilities.In order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 successfully,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an integral way and combination of all these variables are necessary.
     In Chapter IV,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reform of knowledge learning aiming at the knowledge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critical reflection regarding to the cognitive standard, simplified style and unique process model of the knowledge learning,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needs different learning standards, learning styles and learning proce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knowledge is often manifested in complexity and situation. Accordingly, the knowledge learning may vary considerably. Therefore, the extension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type of the knowledge learning need to be considered into it the complexity and situation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above, it i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 the idea and the types of knowledge learning by the way of "learning in using",which is an important learning style aimed at 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also contributes to the two-way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learning and practical ability.
     The theme of ChapterV is "teaching reform aiming at knowledge applic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the practice ability." Based on the previous argum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way of how to adjust and transform teaching system in order to create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for students to apply knowledge and develop the practice capacity.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e view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system of teaching reform transformation of the knowledge system, the author further explores all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practical ability.
引文
①案例来自上官子木著:《反思中国人成才障碍》,北京: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①《武汉一本科生回炉读技校 感叹“我的大学白读了”》载《楚天都市报》2009年9月12日。
    ②《大学时何以“回炉”读技校》,载《中国教育报》2002年2月6日。
    ①于慧颖:《劳技教育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动手做”到“动脑做”——兼论“动手能力”是大脑调控下手脑协调动作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2期。
    ①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②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涵义及辨析》,载《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
    ③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涵义及辨析》,载《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
    ①董纯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525页。
    ②高文、任友群:《知识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潘洪建著:《教学知识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3页。
    ④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90-91页。
    ⑤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①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②董纯才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0页。
    ③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④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7页。
    ⑤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页。
    ⑥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①马治国:《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及启示——建国后17年(1949年-1966年)的教育成就研究》,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
    ②李宏新:《对新时期我国培养实践能力问题的回顾》,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③李宏新:《对新时期我国培养实践能力问题的回顾》,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①傅维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2期。
    ①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刘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纲》,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②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10月。吴志华:《“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模式思考》,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9期。
    ③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④王东:《建构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⑤傅维利:《关于磨砺教育的几点思考》,载《教育科学》1997年第4期。
    ⑥吴志华:《“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模式思考》,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9期。
    ①傅维利,杨民,白冬青:《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过程》,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①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143页
    ②辛自强著:《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版,第36页。
    ③Woolfolk,A.Educational Psychology,Pearson Education,Inc.,2007,pp348-350.
    ①[美]莱斯利·P·斯特福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美]莱斯利·P·斯特福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③[美]莱斯利·P·斯特福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74页。
    ④[美]莱斯利·P·斯特福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⑤[美]莱斯利·P·斯特福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⑥[美]莱斯利·P·斯特福等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①谢宝珍,金盛华:《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载《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2期。.
    ②[美]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③[美]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④[美]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⑤[美]R.J.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①[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①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①钟启泉:《“知识教学”辩》,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
    ②靖国平:《重构知识教学:一种交往价值的走向》,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③靖国平:《从“仓库”理论到“蜜蜂”理论——知识教学观的变革》,载《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2期。
    ①袁振国:《知识教学的革命——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断想》,载《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
    ②周志平:《个人知识与知识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③周艳:《从确定到不确定——传统知识教学的现代转向》,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周艳,周守军:《论面向不确定性知识的现代教学》,载《江苏高教》2007年第6期。
    ④靳玉乐,黄黎明:《教学回归生活的文化哲学探讨》,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⑤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①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②转引自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23页。
    ①本章框架结构和部分内容来自拙文《培养实践能力:知识教学的应然取向》,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1期,引入本研究时作了部分改动和较大扩充。
    ②[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9-10页。
    ③[美]Ralph W.Tyler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①此处将不同时期的教学取向分别概括为塑造“知识人”、训练“认知体”、培养“认知主体”,只是就总体状态而言,而不是一种绝对性的划分,并不表明某种教学取向只在与之对应的历史时期出现,而在其他阶段则完全不存在。实际上,此处所提出的某一时期的“典型”教学取向在其他时期可能也会出现,比如,在当前倡导培养学生成为“认知主体”的知识教学背景下,课堂中可能依然存在培养“知识人”和“认知体”的现象或倾向,只不过这些现象或倾向不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不足以作为该时期的基本的或总体的教学目标或取向。
    ②《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指示》,载《人民教育》1955年第8期。
    ①杨希钺:《中苏实施教劳结合的回顾与比较》,载《国际观察》1991年第4期。
    ②陈兴贵:《中小学双基教学漫谈》,载《人民教育》1979年第9期。
    ③中央教科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55页。
    ④中央教科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页。
    ⑤杨希钺:《中苏实施教劳结合的回顾与比较》,载《国际观察》1991年第4期。
    ①刘世峰:《.对“教劳结合”中的“教”和“劳”的再认识》,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②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③高奇著:《新中国教育历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63-402页。
    ①王有盛:《“开山斧”在哪里——吉林省勤工俭学见闻录》,载《人民教育》1979年第7期。
    ②张传燧著:《中国教学论史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③在我国乃至国外,很长一段时间,对于智力的理解主要局限于认知层面,因此,智力和认知经常作为同义词使用。比如,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81页)认为,“所谓智力,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系统。”
    ①张天宝,王攀峰:《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的回顾与反思》,载《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0期。
    ②宗承瑄:《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载《上海教育科研》1983年第5期。
    ③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④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①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②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7页。
    ③实际上,即便信息加工心理学对学生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也是有所强调的,比如,奥苏贝尔提出,习得规则的形式有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其中的上位学习(也称例一规法),要求学生从一些练习或例子中归纳出某些公式或法则,便是一种带有发现性质的学习。只不过,其指向仍然是概念或规则等知识的获得,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增强。
    ①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8期。
    ②宋寿朝:《要重视研究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试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载《天津教育》1982年第10期。
    ③张连昌:《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载《数学通报》2002年第5期。
    ④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4期。
    ⑤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⑥当然,知识学习活动的也可看做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但它只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并不能代表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部。对于教育而言,我们更需要从整体的人的整体的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人的主体性,而不能仅仅只关注人作为某一类活动的主体(尽管这也是构成活动主体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①人本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之一,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对我国的思想理论界产生影响。如80年代初期有关“人道主义”的讨论,随后出现的有关“主体性”、“自我实现”、“认识的本质是反映还是选择和建构”等问题的讨论。不过,思想理论界对于人本主义大多保持“谨慎”的态度,且批判成分居多,如吴倬在“试论人本主义思潮的社会作用”(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一文中,即对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抽象的人性论”、“自我中心的人本质说”、“非理性主义”等给予了较为严厉的批判。在我国,对人本主义思潮比较广泛的认同与接纳,大致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即文中所指时间。
    ②施良方著:《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③如范建芬:《人本化教育思潮引导下自主性学习模式》,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9月。
    ④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⑤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①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见拙文《“知识型实践能力”及其教育意蕴和培养策略》,载《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第24期。
    ① 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②[美]彼得·德鲁克著:《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③许斗斗:《知识社会的特征及价值挑战》,载《社会》2002年第5期。
    ④张国林:《试论脑力劳动型的实践活动方式》,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
    ⑤肖峰:《“信息型实践”刍议》,载《光明日报》1986年7月7日。
    ⑥沈晓珊:《实践形态的多样性》,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⑦赵剑英:《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①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页。
    ②赵剑英:《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③刘芸影:《话说西方的新兴阶层——知识型劳动者》,载《当代世界》1996年第3期。
    ④[美]彼得·德鲁克著:《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⑤吴康宁:《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载《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①[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②包括劳动技能(具体有一般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使用一般工具的能力等)、特殊技能(如书法、绘画、雕刻、乐器演奏等)、机体运动技能等。
    ①王道俊:《知识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载《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期。
    ②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③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①[英]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2页。
    ②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③陈佑清:《培养“生活主体”:教育目标的一种选择》,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6期。
    ①此部分的内容主要来自拙文《学生认知‘失灵’的教学原因及对策》,载《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8期,引用时做了部分改动。
    ②[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0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5页。
    ③[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④对于学业问题和实际问题(practical problems)的差别,此处只做简要说明,具体差异比较将在第三章第一节详细论述。
    ①[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②[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郭元祥著:《教育逻辑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①《论语·季氏》。
    ②《论语·述而》。
    ③杨小微,张天宝著:《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④《墨子·修身》。
    ①《墨子·非命上》。
    ②《荀子·儒效》。
    ③《荀子·儒效》。
    ④《荀子·劝学》。
    ⑤转引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3页。
    ⑥《朱子语类》卷10。
    ⑦《朱子语类》卷10。
    ⑧《朱子语类》卷10。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滕文公上》。
    ①中央教科所编:《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6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83页。
    ①[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页。
    ①[美]R.J.斯滕伯格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俞晓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②[美]R.J.斯滕伯格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俞晓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①[美]R.J.斯滕伯格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俞晓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②[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③[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④[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⑤[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①[美]R.J.斯滕伯格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俞晓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准确地来讲,“当代认知心理学”主要是针对以信息加工为主的早期认知主义而言的,其涵盖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流派相当广泛,此处特指认知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心理学。
    ②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③Peters, R.S. Ethics and Education.Foresman and Company.1966.pp8-9.
    ①[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③ 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8页。
    ①情境活动理论也称情境学习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莱夫(Levine,J.M.)和温格(Wenger,E.)等人。
    ② Levine,J.M.,Resnick,L.B.&Higgins,E.T.Social foundation of cognit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585-612.
    ① J·莱夫,E·温格著:《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② J·莱夫,E·温格著:《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①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②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③ Duncker,k.(1945).On problem solving.Psychological Monographs,58(Whole no.270)转引自[英Robert son, S. I.著:《问题解决心理学》,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④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页。
    ①[英]S.I.Robertson著:《问题解决心理学》,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 Reitman,W.R. Cognition and thought. New York:Wiley.1965.
    ③ Jonassen,D.H.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④ Jonassen,D.H.Toward a design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ETR&D,2000,48(4):63-85.
    ①[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228页。
    ①表中主要内容来自[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228页。引入本研究时,作了一定的改动。
    ①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2页。
    ②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
    ①[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 Jonassen,D.H.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①[英]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8页。
    ②[英]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页。
    ③ Jonassen.D.H.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①辛自强:《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世纪:回顾与前瞻》,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②[英]Robertson,S.I著:《问题解决心理学》,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4-125页。
    ④彭聃龄:《认知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①[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②[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③[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62-174页。
    ①[美]R.J.斯滕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163页。
    ② Jonassen,D.H.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①此处所谓的“实践能手”,主要是指一位工程项目管理经理。工程项目管理显然只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个案或特例,但这一活动的展开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出实践者如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因此,对本研究也具有的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①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①米勒(Miller,G.)于1956年提出,人的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信息单位。西蒙(Simon,H.A.)通过实验于1974年提出,人的短时记忆广度小于7,只有4或5个信息单位。
    ②张庆林:《怎样掌握知识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载《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8期。
    ①崔益林:《知识的迁移和能力培养——透析“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现象》,载《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2期。
    ②孙旭花,黄毅英,林智中,张奠宙:《问题变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5期。
    ①[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②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40页。
    ③ Anderson,J.R.,Corbett,A.T.,Koedinger,K.R.&Pelletier,R.(1995).Cognitive tutors:Lessons learned.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4(2),167-207. (转引自朱新明,李亦菲,朱丹:《人类的自适应学习——示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2、87-93、116-121页。)
    ①案例来自但武刚:《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微》,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期。
    ①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①真创造是指科学家或发明家创造出相对于人类来说是新的和有价值的成品的活动。(参见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9页。)
    ①颜晓峰:《知识创新与不确定性》,载《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
    ①石中英教授认为,从后现代知识的性质来看,后现代教育目的应该着重于追求的“发展”理想应该是:“在个人发展方面,着重于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而非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参见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②福克斯:《布鲁纳与杜威》,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33-434页。
    ③[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2页。
    ①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12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②陈佑清:《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2期。
    ③[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20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页。
    ②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110页。
    ③陈佑清:《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④[英]Robertson,S.I著:《问题解决心理学》,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①刘磊:《实践能力由哪些核心要素构成——来自对30位“实践高手”的跟踪访谈》,载《人民教育》2008年第22期。
    ①[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②[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③[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79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①陈佑清:《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2期。
    ②[美]杜威:《知识》,沈剑平,唐晓杰译,参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240页。
    ③[美]杜威:《知识》,沈剑平,唐晓杰译,参见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④杜殿坤,高文:《维果茨基教育思想评介》,参见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⑤杜殿坤,高文:《维果茨基教育思想评介》,参见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⑥Danels,H.Vygotsky and pedagogy,London:Routledge Falmer,2001.p50,98.
    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研究论著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②肖伟,史滋福:《Context-Aware技术在智能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载《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③肖伟,史滋福:《Context-Aware技术在智能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载《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①[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②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③潘洪建主编:《活动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①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②[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201页。
    ①冯忠良著:《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③[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37页。
    ⑤武昌区课题研究协作组:《多维学习的区域协作研究》,杨小微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区域研究2008》,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①陈佑清:《操作学习的过程及其教学组织》,载《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10A期。
    ②[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212页。
    ③[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邵瑞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6页。
    ④陈佑清:《操作学习的过程及其教学组织》,载《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10A期。
    ① Romney,D.M., Pyryt,M.C. Guilford's Concept of Social Intelligence Revisited.Hign Ability Studies,1999,10(2): 137-142.
    ②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第4页。
    ③谢宝珍,金盛华:《中学生社会智力的测量研究》,载《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
    ④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页。
    ①陈佑清著:《发展性教学导论》,书稿,本研究在引用时略有改动。
    ②[美]杜威:《知识》,沈剑平,等译,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页。
    ①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3期。
    ②[美]约瑟夫·A·雷林著:《实践性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实现途径》,贺广勋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①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②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③王慧,陈仙,李晓:《大学生社会智力的调查研究》,载《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第4期。
    ①Brown,J.S. Collins,A.&Duguid,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32-42
    ①(《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版,第1450页。
    ②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载《心理学报》2000年第4期。
    ③[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154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③[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④[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1页。
    ⑤[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62-174页。
    ⑥[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教学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页。
    ⑦转引自熊川武:《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⑧[美]Timothy GReagan,等著:《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8页。
    ①[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教学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页。
    ②[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教学的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135页。
    ①[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②张定强,赵宏渊:《论数学反思能力》,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①[美]Donald R.Cruickshank等著:《教学行为指导》,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②[美]Scott G.Paris & Linda R.Ayres著:《培养反思力:通过学习档案和真实性评估学会反思》,袁坤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84-121页。
    ①《实用教育辞典》,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68页。
    ①“知识学习(learning of knowledge)亦称‘知识掌握’(mastery of konwledge).知识传递系统中个体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包括知识领会、知识巩固与知识应用三个环节。知识领会指了解知识的含义,懂得知识的载体——相应词所标识的事物的属性,对事物获得间接认识。知识巩固指对已领会的知识的持久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与重现组成。知识应用指依据已有知识去解决有关问题,由审题、联想、解析及课题的类化等彼此相联系的智力活动来完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个体通过一系列的心智活动将前人的认识变为自己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与教材结构相应的知识结构,从而辨认相应的事物,解决有关的问题。具体的心智活动主要包括对教材的直观、概括、具体化以及识记和保持。在知识掌握过程中,前三种认知活动起主导作用,后两种记忆活动起辅助作用。”(参见林崇德,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2-1683页。)
    ②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03页。
    ①转引自郁振华:《默会知识论——认识论研究的新趋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第二次全国会议学术交流论文2003年5月。
    ②文兵:《面向复杂性:福柯的后现代知识观》,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1948年,维温(Warren Weaver)在《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杂志第36期发表《科学与复杂性》,有人称该论文为“复杂性”研究发起的宣言书。
    ②普利高津:《对科学的挑战》,参见湛垦华,沈小峰主编:《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③[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④ Rescher,N. Complexity:A Philosophical Overview].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Jersey,1998,pp9.
    ⑤[法]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⑥[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部分。
    ⑦[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76页。
    ①[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②[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①[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①[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部分)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①[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美]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①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②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③[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① Spiro,R,J.,Feltovich,P.J.,Jacobson,M,J.&Coulson,R.L.Coggnitive flexiblity,constructivism,and hypertext: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 (5):24-33.
    ②[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③[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④[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⑤[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①[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① Brown,J.S. Collins,A.&Duguid,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 18:32.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① Brown,J.S. Collins,A.&Duguid,P.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 18:32.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③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④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①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②[美]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③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结构式项目”(Structured Project)指的是要求产品符合特定的标准,即要求学生制作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尺寸、包含特定的材料、能发挥特定的功能、符合规定好的质量标准等。“主题式项目”(Topic-Related Projects)是学生对单元学习的拓展,有学生自发选择主题或有教师布置。“体裁式项目”(Genre-related Projects)指的是要求学生制造某种既包含关键要素又符合特定特征的产品。“模板式项目”(Template Projects)是建立在已做好材料基础之上的项目,这一项目的材料一般已有固定的形式、形态或结构。“开放式项目”(Open-ended Projects)指的是那些鼓励冒险、创造性、革新以及发散性思维的项目。(参见[美]Sally Berman著:《多元智能与项目学习——活动设计指导》,夏惠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②刘景福等:《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载《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③[美]戴维·乔纳森等著:《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任友群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8页。
    ①美国国家教育和经济中心、匹兹堡大学著:《美国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英语、数学、科学、应用学习标准介绍、能力表现说明、作业实例及评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②美国国家教育和经济中心、匹兹堡大学著:《美国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英语、数学、科学、应用学习标准介绍、能力表现说明、作业实例及评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17页。
    ③毛应强:《项目学习——21世纪的素质教育行动》,参见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中文版序。
    ④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①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①[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①[美]Ralph W.Tyler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5页。
    ②[美]戴维·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③陈佑清:《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①[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03页。
    ①[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②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③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④ Havre,R.(1984).Reersonal Being:A Theory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① Harre,R.(1984).Reersonal Being:A Theory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07.
    ②[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①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①方大学:《注重学用结合实施素质教育》,载《化学教学》2000年第8期。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② 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页。
    ①转引自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期。
    ① Davis,B.,Sumara,D.&Luce-Kapler,R. Engaging minds:Changing Teaching in Complex Times. NewYork:Routledge, 2008. pp50.
    ②案例改编自http://ipac.cersp.com/ALFX/TSS/200612/1374.html
    ① H.Mclellan.Situated Learning: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4,34(10):8-9.
    ②[美]戴维·乔纳森等著:《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任友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①案例来源于拙文:《情境式导入的一种优化策略——由先行组织者引发的思考》,载《教学与管理》2007年第1期。
    ①涂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迁移》,载《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
    ②[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①[美]约翰·D·布兰思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②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①Borich.G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Research-Based Practice(Sixth Edition), Prentice-Hall,Inc.,p6.
    ①[美]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②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陈佑清著:《发展性教学导论》,书稿。
    ②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③Arends,R.I.Learniong to Teach, McGraw-Hill,2007.pp448.
    ① Borich,G.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Research-Based Practice(Sixth Edition).Prentice-Hall,lnc.p24.
    ②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③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①[美]霍华德·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②[美]Robert J. Sternberg, Louise Spear-Swerling著:《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③[美]Robert J. Sternberg, Louise Spear-Swerling著:《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④支富华:《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应用模式探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第2页。
    ①苏婷:《一道10分题含量有多大》,载《中国教育报》,2002年6月22日。
    ②[美lEllen Weber著:《有效的学生评价》,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③[美]Popham,W.J著:《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136页。
    ①[美]Popham,W.J著:《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②[美]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179页。
    ①[美]约瑟夫·弗莱彻著:《境遇伦理学》,程显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8页。
    ②陈佑清,张琼:《提升课堂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①李瑞雨:《对课堂教学时间理性化的思考》,载《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3期。
    ②[美]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0页。
    ③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94-295页。
    ①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施良方,崔允漷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③李介:《论课堂的空间布局》,载《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8期。
    ①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①冯建华:《小比大好,还是大比小好?——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4期。
    ②李秉德主编:《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3页。
    ①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①[德]O.F.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②[美]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著:《透视课堂》,陶志琼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605页。
    ③[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能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④石鸥:《从学校批评看学校不能承受之重——兼论教育的责任分担》,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⑤张崇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6期。
    ⑥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页。
    ①林智中,何瑞珠:《香港学生在PISA2003中的解难能力表现及启示》,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①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参见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活动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99-509页。
    ①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95页。
    ②蒋秋娟:《科学教育的新天地——“家校合作”》,载《科学课》2003年第3期。
    ①李让恒,崔书芳:《和谐的旋律——湘南学院附小实施“三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2005年第22期。
    ②洪明:《“课堂主渠道”观点不容置疑——兼与柯登地同志商榷》,载《教育学报》2005年第6期。
    ①《华中科大与企业“联姻”,打造校内“工程师摇篮”》,《楚天都市报》第9版,2006年9月28日。
    ② 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① 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① 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② 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1.[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性思想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法]埃德加·莫兰著:《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美]巴克教育研究所著:《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任伟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美]彼得·德鲁克著:《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5.[美]布鲁纳:《布鲁纳教育论著选》,邵瑞珍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陈佑清著:《教育活动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美]D.A.库伯著:《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王灿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美]D.H.乔纳森等著:《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任友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美]D.H.乔纳森主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美]Donald R.Cruickshank等著:《教学行为指导》,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3.[美]Ellen Weber著:《有效的学生评价》,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14.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方彤著:《瑞典基础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冯忠良著:《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高奇著:《新中国教育历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8.郭元祥著:《教育逻辑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9.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0.[英]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1.[美]H.加德纳著:《多元智能》,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J.莱夫,E.温格著:《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活动课程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4.[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李秉德主编:《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6.林崇德,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7.[加]马克思·范梅南著:《教学机智——教育智能的意蕴》,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美]美国国家教育和经济中心、匹兹堡大学著:《美国高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英语、数学、科学、应用学习标准介绍、能力表现说明、作业实例及评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9.[美]美国温特贝尔特大学认知与技术小组著:《美国课程与教学案例透视——贾斯珀系列》,王文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德]O.F.博尔诺夫著:《教育人类学》,李其龙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潘洪建主编:《活动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2.潘洪建著:《教学知识论》,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3.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瑞士]皮亚杰著:《发生认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5.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6.皮连生著:《智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7.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8.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智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9.[美]R.J.斯腾伯格著:《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俞晓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美]R.J.斯腾伯格著:《成功智力》,吴国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美]Ralph W.Tyler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罗康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2.任长松著:《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美]R.M.加涅著:《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美]R.J.Sternberg, Louise Spear-Swerling著:《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5.[英]S.I.Robertson著:《问题解决心理学》,张奇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6.[美]Sally Berman著:《多元智能与项目学习——活动设计指导》,夏惠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Scott G.Paris & Linda R.Ayres著:《培养反思力:通过学习档案和真实性评估学会反思》,袁坤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8.上官子木著:《反思中国人成才障碍》,北京: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9.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0.施良方著:《学习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1.施良方,崔允漷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沈小峰主编:《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西安:陕西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3.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4.[美]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著:《透视课堂》,陶志琼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55.[美]Timothy GReagan等著:《成为反思型教师》,沈文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56. UNESC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 UNESC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58.王策三著:《教学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59.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0.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1.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2.[美]W.J.Popham著:《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63.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4.辛自强著:《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版。
    65.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6.杨小微,张天宝著:《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3页。
    67.杨小微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报告:区域研究2008》,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8.[美]约瑟夫·A·雷林著:《实践性学习——学习型组织的实现途径》,贺广勋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69.[美]约瑟夫·弗莱彻著:《境遇伦理学》,程显立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0.[美]约翰·杜威著:《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1.[美]约翰·杜威著:《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2.[美]约翰·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73.[美]约翰·D·布兰思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余震球选译:《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5.张传燧著:《中国教学论史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6.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7.中央教科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8.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研究论著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79.朱新明,李亦菲,朱丹:《人类的自适应学习——示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陈兴贵:《中小学双基教学漫谈》,载《人民教育》1979年第9期。
    2.陈佑清:《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3.陈佑清:《适应新的发展取向的学习类型多样化探讨》,载《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3期。
    4.陈佑清:《实践学习的机制探讨》,载《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第3期。
    5.陈佑清:《培养“生活主体”:教育目标的一种选择》,载《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6期。
    6.陈佑清:《符号学习与经验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关联与互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10年第2期。
    7.陈佑清:《操作学习的过程及其教学组织》,载《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第10A期。
    8.崔益林:《知识的迁移和能力培养——透析“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命题现象》,载《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第2期。
    9.但武刚:《公共教育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微》,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1期。
    10.方大学:《注重学用结合实施素质教育》,载《化学教学》2000年第8期。
    11.冯建华:《小比大好,还是大比小好?——班级规模与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4期。
    12.傅维利:《关于磨砺教育的几点思考》,载《教育科学》1997年第4期。
    13.傅维利,杨民,白冬青:《论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特点及发展过程》,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9期。
    14.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15.傅维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2期。
    16.高文、任友群:《知识生产与习得的社会学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7.《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指示》,载《人民教育》1955年第8期。
    18.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
    19.洪明:《“课堂主渠道”观点不容置疑——兼与柯登地同志商榷》,载《教育学报》2005年第6期。
    20.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21.靖国平:《重构知识教学:一种交往价值的走向》,载《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22.靖国平:《从“仓库”理论到“蜜蜂”理论——知识教学观的变革》,载《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2期。
    23.林智中,何瑞珠:《香港学生在PISA2003中的解难能力表现及启示》,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24.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25.刘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纲》,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6.刘世峰:《对“教劳结合”中的“教”和“劳”的再认识》,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7.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8.刘芸影:《话说西方的新兴阶层——知识型劳动者》,载《当代世界》1996年第3期。
    29.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30.刘景福等:《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研究》,载《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
    31.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32.蒋秋娟:《科学教育的新天地——“家校合作”》,载《科学课》2003年第3期。
    33.李宏新:《对新时期我国培养实践能力问题的回顾》,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2期。
    34.李介:《论课堂的空间布局》,载《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8期。
    35.李瑞雨:《对课堂教学时间理性化的思考》,载《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3期。
    36.李让恒,崔书芳:《和谐的旋律——湘南学院附小实施“三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纪实》,载《人民教育》2005年第22期。
    37.马治国:《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及启示——建国后17年(1949年-1966年)的教育成就研究》,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4期。
    38.莫雷:《知识的类型与学习过程——学习双机制理论的基本框架》,载《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5期。
    39.沈晓珊:《实践形态的多样性》,载《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40.石鸥:《从学校批评看学校不能承受之重——兼论教育的责任分担》,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41.宋寿朝:《要重视研究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试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载《天津教育》1982年第10期。
    42.孙旭花,黄毅英,林智中,张奠宙:《问题变式: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载《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5期。
    43.涂荣豹:《数学学习与数学迁移》,载《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
    44.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45.王道俊:《知识教育价值的实现方式问题初探——兼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某些认识》,“纪念《教育学》(王道俊领衔主编)首版发行30周年暨教育学教材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
    46.王有盛:《“开山斧”在哪里——吉林省勤工俭学见闻录》,载《人民教育》1979年第7期。
    47.文兵:《面向复杂性:福柯的后现代知识观》,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8.吴康宁:《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载《教育科学》2002年第3期。
    49.吴志华,傅维利:《实践能力涵义及辨析》,载《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
    50.吴志华:《论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10月
    51.吴志华:《“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模式思考》,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9期。
    52.王慧,陈仙,李晓:《大学生社会智力的调查研究》,载《中国卫生统计》2009年第4期。
    53.王东:《建构我国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模式》,载《教育科学》2005年第1期。
    54.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研究述评》,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1期。
    55.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载《心理学报》2000年第4期。
    56.吴倬:《试论人本主义思潮的社会作用》,载《清华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57.肖川:《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年第4期。
    58.肖伟,史滋福:《Context-Aware技术在智能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载《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9.辛自强:《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世纪:回顾与前瞻》,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60.许斗斗:《知识社会的特征及价值挑战》,载《社会》2002年第5期。
    61.薛中梁:《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载《课程·教材·教法》2000年第8期。
    62.谢宝珍,金盛华:《中学生社会智力的测量研究》,载《心理科学》2002年第2期。
    63.谢宝珍,金盛华:《实践智力、社会智力、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教育价值》,载《心理学探新》2001年第2期。
    64.颜晓峰:《知识创新与不确定性》,载《社会科学》2000年第11期。
    65.阎亚军:《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66.姚梅林:《当代迁移研究的趋向》,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3期。
    67.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2期。
    68.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载《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69.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关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70.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71.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72.杨希钺:《中苏实施教劳结合的回顾与比较》,载《国际观察》1991年第4期。
    73.于慧颖:《劳技教育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动手做”到“动脑做”——兼论“动手能力”是大脑调控下手脑协调动作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2期。
    74.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75.郁振华:《默会知识论——认识论研究的新趋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第二次全国会议学术交流论文2003年5月。
    76.袁振国:《知识教学的革命——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断想》,载《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1期。
    77.张崇善:《素质教育与课堂教学改革》,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6期。
    78.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1期。
    79.张建伟:《基于问题解决的知识建构》,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80.张连昌:《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载《数学通报》2002年第5期。
    81.张红霞:《建构主义对科学教育理论的贡献与局限》,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82.张国林:《试论脑力劳动型的实践活动方式》,载《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2期。
    83.张庆林:《怎样掌握知识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载《课程·教材·教法》1992年第8期。
    84.赵剑英:《论人类实践形态的当代发展》,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85.张定强,赵宏渊:《论数学反思能力》,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3期。
    86.张天宝,王攀峰:《我国课堂教学改革50年的回顾与反思》,载《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第10期。
    87.支富华:《情境模拟案例分析应用模式探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
    88.宗承瑄:《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载《上海教育科研》1983年第5期。
    89.周艳:《从确定到不确定——传统知识教学的现代转向》,载《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90.周志平:《个人知识与知识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1. Arends.R.I.Learning to Teach, McGraw-Hill,2007.
    2. Borich,G.D..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Research-Based Practice(6th Edition).Prentice-Hall, Inc.
    3. Danels,H. Vygotsky and pedagogy,London:Routledge Falmer,2001.
    4. Davis, B., Sumara, D.&Luce-Kapler, R. Engaging minds:Changing Teaching in Complex Times. NewYork:Routledge,2008.
    5. Harre,R.(1984).Personal Being:A Theory for Individual Psychology.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6. Peters,R.S..Ethics and Education.Foresman and Company.1966.
    7. Rescher,N.Complexity:A Philosophical Overview.Transaction Publishers. New Jersey,1998.
    8. Reitman,W. R.. Cognition and thought. New York:Wiley.1965.
    9. Woolfolk,A.Educational Psychology,Pearson Education,Inc.,2007.
    10. Anderson,J.R.,Corbett,A.T.,Koedinger,K.R.&Pelletier,R.(1995).Cognitive tutors: Lessons learned.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4(2),167-207.
    11. Jonassen,D.H.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12. Jonassen,D.H. Toward a design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0,48(4):63-85.
    13. Brown,J.S., Collins, A.&Duguid,P..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9,18:32-42
    14. Levine,J.M.,Resnick,L.B.&Higgins,E.T.Social foundations of cognitio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93,44:585-612.
    15. Mclellan,H.Situated Learning: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4,34(10):8'9.
    16. Spiro,R,J.,Feltovich,P.J.,Jacobson,M,J.&Coulson,R.L.Cognitive flexiblity,constructivism,and hypertext: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for advance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5):24-33.
    17. H.Mclellan.Situated Learning: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94,34(10):8'9.
    18. Romney,D.M., Pyryt,M.C. Guilford's Concept of Social Intelligence Revisited.Hign Ability Studies,1999,10(2):137-1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