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揭开男性的人格面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张贤亮是写男性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位,他的作品对男性灵与肉的描写已达到相当的高度,甚至为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不可企及的。本文以张贤亮的小说作为论述的依托,来讨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男性气质的发展变化:从“男子汉”的时代讲述到男性身上的女性气质呈现,直至男性神话大厦的坍塌,这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与中国其他作家对男性的书写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引论部分主要交代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视角以及现实意义。
     正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张贤亮小说研究的现状回顾以及新批评空间的开创;第二章,改革文学中的男性具有典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男性总是“高、大、全”式的人物,女性只是准备为了这样的男人献身。在中国,现代性还是在弘扬男性精神,即支配性男性气质,“厌女症”现象十分明显;第三章,男性知识分子的女性气质的表现,张贤亮的作品总是用男人的眼光去看女人以及其中包含的权力关系,从男性性的自卑来透析男性和女性一样具有“阳物崇拜”心理;第四章,“男子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可谓昙花一现。在新世纪文学中,“男子汉”文学已经渐成绝响,男人的女性气质倒成为文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从伍尔芙的“双性同体”的理论,荣格的人格面具的主张,我们获知,男人身上潜伏着女性气质,女人身上潜伏着男性气质,这种双性气质统一于生活中具体人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完整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论者主要引用了荣格的“阿尼玛”等精神分析学术语对张贤亮小说中的男性人格特征做了深入探究,并认为“完整人”的理想作为张贤亮写作的追求和动力。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感性与理性几对范畴中所涉及的性别学内容,但现代性和男性气质的关系却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
     结束语归纳出基本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Amo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writers, Zhang Xianliang is a well-known one for the description of soul and flesh about men ,who has reached a considerable high level that could not achieve it even for authors of the same period and later.Based on Zhang Xianliang’s nove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masculinity in proc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from expression of the times about“Man”to the show of the effeminate man until the building of male mythology collapsed, Such a development process was clearly corresponded to the writing about men of other writers in China.
     Introduction mainly accounts for the main element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The tex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Ⅰis the overview of Zhang Xianliang novels and creation of a new criticism space about them; In chapterⅡ, there were those typical hegemonic masculinity men in the literatures of reform. Men were always "high, big and full" type of people. women only were prepared for being dedicated to them. Because Modernity advocated spirit of men, ie hegemonic masculinity, the phenomenon of " misogyny "was very obviously;In chapterⅢ, the performance of femininity of male intellectuals;there is a clearly feature that men always watch women through their own vision in the works of Zhang Xianliang ,so there is a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them.According to sex Inferiority complex psychological of men , we can find that "penis worship" psychological is commom for men or women; ChapterⅣ: "Man" Literature is short-lived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new century literature, the effeminate man has become a beautiful landscape in literary garden instead. From the Woolf's theory of "androgyny", Jung's claim of persona, we learned that the femininity is hidden in a man and similarly masculinity in a woman. This Bisexuality is in the reunification of the spiritual world of specific people in the life so as to form a complet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n this basis,the author mainly quoted Jung's terms of Psychological Analysis such as "Anima" ,being inquired to the male personality of Zhang Xianliang’s novels, and 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he ideal of being"integrity of people "became Zhang Xianliang's writing dynamic and pursuit. ChapterⅤdiscusses in detail several aspects involved in the gender: the grand narrative and micro-narrative,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private sector, emotional and rational, but the relationship of modernity and masculinity is always running through the main line of the whole paper.
     Concluding remarks are summed up the basic conclusion and bring the prospects for further study.
引文
①方刚:《两岸三地的男性研究与sexualities研究中的男性研究》,《中国女性主义》,2006年第6期。Brod的观点也转引自该书。
    ①丁玲:《一首爱国主义的赞歌》,《文学报》,1981年4月2日。这是较早评论张贤亮小说的文章。
    ②曾镇南:《深沉而广阔地反映时代风貌——张贤亮论》,《文学评论》,1984年第1期。
    ③季红真:《两个彼此参照的世界——论张贤亮的创作》,《读书》,1985年第6期。
    ④张志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谈张贤亮〈河的子孙〉》,《读书》,1984年第6期。
    ①胡畔:《〈绿化树〉的严重缺陷》,《文艺报》,1984年第9期。
    ②蓝翎:《超越自己与超越历史:关于〈绿化树〉人物形象的片断理解》,《文艺报》,1984年第10期。
    ③黄子平:《我读〈绿化树〉》,《文艺报》,1984年第11期。对《绿化树》持肯定态度的还有邵燕祥的(《幸存者,但不是苟活者》(《文艺报》,1984年第5期)、从维熙的《唯物论者的艺术自白》(《光明报》,1984年6月21第3版)、曾镇南的《生活的辩证法与心灵的辩证法》(《十月》,1984年第5期)等文章,在此不一一列举。关于《绿化树》中马缨花形象又成为争论的焦点,这里不再细说。
    ④蔡葵:《“习惯于从容地谈论”它》,《当代文坛》,1986年第2期。
    ⑤李树声:《难得的永恒难释的解》,《当代文坛》,1986年第2期。
    ⑥李劼:《创造应该是相互的》,《读书》,1986年第9期。
    ⑦李贵仁:《一个特定时代的“忏悔录”》,《小说评论》,1986年第3期。
    ⑧李书磊:《<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接受检讨》,《文学自由谈》,1989年第1期。
    
    ①方谆:《泡在女人眼里的卵石》,《当代文艺探索》,1986年第1期。
    ②顾国泉:《章永璘灵魂中的“魔障”》,《文论报》,1986年2月21日。
    ③张陵、李洁非:《两个章永璘与马缨花、黄香久》,《当代作家评论》,1986年第2期。
    ④何北剑:《不能简单对待章永璘》,《辽宁报》,1986年1月14日。
    ⑤李遇春:《拂不去的阴霾——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死亡心理分析》,《小说评论》2000年第5期。
    ①许子东:《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1期。另外有几篇从比较文学角度来研究张贤亮小说的文章,如叶海声的《从劳伦斯和张贤亮说起》(《文学自由谈》,1995.2 );李正荣的《<河的子孙>与<母亲一大地>的模式比较》(《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陈世丹的《两幅不同时代的荒原画卷一海明威与张贤亮的作品比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2 ),以及朱望的《乔治·奥韦尔的<一九八四>与张贤亮系列小说之比较》(《外国文学》,1999.2)。
    ②朱大可:《国家修辞和文学记忆——中国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修复机制》,《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③陶东风:《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求是学刊》,2004年第5期。
    ①高嵩著《张贤亮小说论》,第54-69页,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①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第2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①王宇著《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第118页,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第1版。
    ②陈顺馨著《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第2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张贤亮著《追求智慧》(散文),第189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①曾镇南《深沉而广阔地反映时代风貌——张贤亮论》,《文学评论》1984年第1期。
    ②(英)约翰·麦克因斯著,黄菡、周丽华译《男性的终结》,第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①参考(美)R.W.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第105页,社会科学文出献版社,2003年。该书把建构现代西方性别秩序中的主流男性气质模式的种种实践和关系分为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边缘性四类进行描述。
    
    ①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论张贤亮的小说创作》,《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②张贤亮著《追求智慧》(散文),第215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①张贤亮著《追求智慧》(散文),第189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②张贤亮著《追求智慧》(散文),第163-165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③盛英著《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第262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④盛英著《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第243——246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①方刚、胡晓红主编《男性要解放》,第28页,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②李有亮著《给男性命名——20世纪女性文学中男权批判意识的流变》,第18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①余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第2页,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②荒林主编《男性批判》,第5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③盛英著《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第240页,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④参考滕守尧著,《文化的边缘》,作家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刘英著《寻求和谐:中美当代女作家的共同追求》(英文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①侯敏:《浓重的伦理色彩:〈周易〉中的男女观念》,《北方论坛》, 2002年第3期。
    ②寇征:《性别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反思》,《哲学动态》,2002年第11期。
    ①杨雨:《中国男性文人气质柔化的社会心理溯源及其表现》,《文史哲》,2004年第4期。
    ②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与社会模式》,第41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①戴维弗里德曼,刘凡群等译:《我行我素:男根文化史》,第60页,华龄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②陶东风《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求是学刊》,2004年第5期。
    ①朱大可《国家修辞和文学记忆——中国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修复机制》,《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①南帆著《文学的维度》,第159页,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②(美)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第106页,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①主要参考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中“沉重的肉身”这一部分,第70-1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①许子东《“感谢苦难”与“拒绝忏悔”——解读有关文革的当代小说》,《上海文学》,1999年第1期。
    ①今天从女性主义看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似乎他的男权意识十分顽固,但是其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男人,他在15年前曾经写过他的死亡谵语,在他看来性和死亡也连在一起。这些在《习惯死亡》中成为了现实。弗洛伊德在性上的真知灼见还体现在他对性冲动与文明的论述。他宣称,“我们称之为文明的有组织社会结构,诞生于阉割焦虑。性欲望以及凶杀行为之中;随后因懊悔自责而节制本能,但常常导致阳痿。”文明因此成为人类本能和原欲的规则和惩罚。下文将有相关的论述。(参见戴维弗里德曼,刘凡群等译:《我行我素:男根文化史》,第227-231页,华龄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②(英)约翰·麦克因斯著,黄菡、周丽华译《男性的终结》,第2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①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第214页,三联书店,2002年。
    ②小说主要写的是作为拉丁美洲的独裁者生活在无法摆脱的孤独之中,孤独总是如影随形,驱之不去。他对一切都不信任,想消灭所有的敌人和敌人的朋友。本质上说,族长的没落和他的权势有关,人活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也会不快乐,从男性研究来看此作品未尝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族长的没落》[哥伦比亚]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伊信译,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①张贤亮著,《追求智慧》(散文),第195页,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②(法)乔治·巴塔耶著,刘晖译:《色情史》,第90页,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第1版。
    ③冯沪祥著《中西生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83-87页,第182-202页,2002年3月第1版。
    ①李遇春:《拂不去的阴霾——张贤亮小说所创作中的死亡心理分析》,《小说评论》2000年第5期。
    ①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第二章,生活·读书·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7年5月第1版。
    ①参见戴维弗里德曼,刘凡群等译:《我行我素:男根文化史》,第231页,华龄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②霍尔等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第66页,生活·读书·三联书店出版发行,1987年5月第1版。
    ③参考潘绥铭《中国性革命纵论》,第51-55页,万有出版社,2006年12月初版。
    ①方刚、胡晓红主编《男性要解放》,第3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②韩天航等人的作品有对男子汉形象的时代改写,他的《我的大爹》宏扬一种当代的男性精神。小说主人公杨自胜最令人可敬之处是他的至情至性,以及作为男人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很小就参加了革命,离开了家乡、母亲,他一生没有结婚,失去做父亲、丈夫、儿子的正式名分,但是他真正履行了父亲、丈夫、儿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收养了孤儿姬进军,对没有走到一起的恋人柳月一往情深,始终不渝。其他如池莉的《托尔斯泰的围巾》,对男性精神做了新颖别致的阐发,批评家贺绍俊该小说是作家“一种向贤良和高雅表示敬意的姿态”,“女性作家对于男性的某种精神期待”。至于姜戎的《狼图腾》中提倡男性的“狼性”,他却不以为然。(贺绍俊《寻找男子汉》,《小说评论》,2005年第1期)
    ①王宇著《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第1版。
    ②王小波等著《似水柔情》,第5页,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③荒林主编《男性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在该书的“前言”部分,荒林认为,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完善当是以个体男人和个体女人权利的充分自觉为基础。并指出,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男性主体和女性主体作为个体人的主体性的获得,首先必须共同面对父权文化的压抑,因此中国女性主义与其说是性别路线的,不如说它更是个人主义的。当然,男性写作中体现的对于绝对个人主义即男权主义的崇拜必然会引起女性主义的警惕和批判。
    
    ①(美)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第3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美)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第3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美)汉娜·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第3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戴锦华《奇遇和突围——九十年代女性写作》,《文学评论》,1996年第5期。
    ③(法)米歇尔·福柯,佘碧平译《性经验史》,第13-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④利奥塔,谈瀛洲译《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利奥塔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第125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②埃莱娜·西苏(Helene Cixous):《美杜莎的笑声》(The Laugh of the Medusa ),见《新法国女性主义》(New French Feminisms ),伊莱恩·马克斯(Elaine Marks )和伊莎贝尔·德·库蒂夫龙(Isabelle de Courtivron )编辑,(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81),第256页。
    ①方刚、胡晓红主编《男性要解放》,第25-36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文章题目是《现代性与男性精神》,作者是胡晓红,笔者的论文写作的主旨确立受到该文的启发,特别注明。需要提及的是本文的核心概念男性精神和支配性男性气质具有比较相近/相同的涵义。
    
    ①李银河《女性主义》,第13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②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与社会模式》,第4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①(美)理安·艾斯勒,程志民译:《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第37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②(美)理安·艾斯勒,程志民译:《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第188-18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③(美)理安·艾斯勒,程志民译:《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第20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①理性是现代性的核心概念和典型特征,参考方刚、胡晓红主编《男性要解放》,第2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理性和主体性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破坏参考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第217-22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②(美)R.W.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第232页,社会科学文出献版社,2003年。
    ③(美)R.W.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第255页,社会科学文出献版社,2003年。
    (美)彼得·布鲁克斯著,朱生坚译《身体活》[M],新星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美)简·盖洛普著,杨莉馨译《通过身体思考》[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美)R.W.康奈尔著,柳莉等译《男性气质》[M],社会科学文出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戴维弗里德曼,刘凡群等译:《我行我素:男根文化史》[M],华龄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法)乔治·巴塔耶著,刘晖译:《色情史》[M],商务印书馆,2003年3月第1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M],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英)约翰·麦克因斯著,黄菡、周丽华译《男性的终结》[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性欲三论》[M],赵蕾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美)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的政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美)小哈德罗·莱昂《温柔就是力量——男性解放的特征》[M],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瑞士)C·荣格著,冯川译《荣格文集》[M],改革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瑞士)C·荣格著,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M],工人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美)理安·艾斯勒著,程志民译《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11月第2版。
    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M],三联书店,2002年版。
    方刚,胡晓红主编《男性要解放》[C],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杨大春著《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M],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荒林主编《男性批判》[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第1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年版。
    余碧平著《现代性的意义与局限》[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刘小枫著《沉重的肉身》[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周华山著《阅读性别》[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凯峰著《面对英雄的神话——男性审美透视》[M],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两性关系与社会模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陈顺馨著《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期刊:
    方刚:《男性运动与女性主义:反父权文化的同盟者》[J],《中国女性主义》,2005年秋冬卷
    《Sexualities研究介入男性研究的意义与展望》[J],《中国性科学》,2005年第12期。
    杨雨:《中国男性文人气质柔化的社会心理溯源及其表现》[J],《文史哲》,2004年第4期。
    侯敏:《浓重的伦理色彩:〈周易〉中的男女观念》[J],《北方论坛》, 2002年第3期。
    寇征:《性别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反思》[J],《哲学动态》,2002年第11期。
    仪平策:《母性崇拜与父性崇拜——中西方异质文化范型溯源》[J],《学术研究》,1996年第10期。
    刘慧英:《女权/女性主义——重估现代性的基本视角》[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3期。
    王宇著《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D],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第1版。
    盛英著《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M],九州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陈晓明著《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何言宏著《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许子东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南帆著《文学的维度》[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高嵩著《张贤亮小说论》[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陶东风《新时期文学身体叙事的变迁及其文化意味》[J],《求是学刊》,2004年第5期。
    李遇春《拯救灵魂的忏悔录——张贤亮小说的精神分析》[J],《小说评论》2001年第3期。
    《拂不去的阴霾——张贤亮小说所创作中的死亡心理分析》[J],《小说评论》2000年第5期。
    周政保《重读张贤亮的〈习惯死亡〉》[J],《小说评论》,1998年第3期。
    王晓明《所罗门的瓶子——论张贤亮的小说创作》[J],《上海文学》,1986年第2期。
    许子东《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J],《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1期。
    黄子平《同是天涯沦落人——一个“叙事模式”的抽样分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3期。
    《青春期》,经济日报/陕西旅游出版社,1999年。
    《小说中国》(政论),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经济日报/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绿化树》,经济日报/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追求智慧》(散文),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
    《无法苏醒》,经济日报/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习惯死亡》,经济日报/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
    《写小说的辩证法》(评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张贤亮选集》(共四部),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年。
    《男人的风格》,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