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女人,何以向“肋骨”说“不”?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现代女性文本中母亲形象的塑造,经历了初期以冰心为代表的集体式圣母颂,到后期张爱玲冷峻的巫母式剖析的巨大变化。基于此变化所呈现的单面化的主流性与大跨度的变异性,再结合中国传统社会价值体系下女性极其低下的地位来考察,可以看出,中国现代女性作家对母亲的表现与塑造,体现着她们对女性的审视与塑造;她们对母亲的认识与书写,体现着中国现代知识女性自我认识与自我重塑的努力。
     全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母史”:无性别无年龄的女性存在。“母亲”与“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两个价值分离的所指。“女人”唯有凭“母亲”身份才有可能进入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系统,其前提却是放弃自身的女性意识及特征。这种剥离使得母亲/女性的存在成为一种失却性别年龄的存在。
     二、“圣母”:脱胎而不能换骨的女性书写。“五四”女性作家的集体“圣母”书写,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萌芽。但此时期的女性的性别年龄,尚处于稚弱的婴孩时代。与此相应,此阶段女性文本中的母亲形象,呈现出亲切、慈爱、神圣、无所不能、无所不对诸般特征,带有浓重的传统母亲的痕迹。
     三、“苦母”:突围而未能突破的女性书写。随着性别年龄的增长,此阶段的女性文本开始关注到“母亲”的苦难生存:社会之苦与个人之苦,并在此基础上展示了新的母亲形象。此时期的母亲书写比前一时期更为贴近现实,却或者由于主流话语的遮蔽,或者由于精神层面的无法深入,而呈现出“突”而不“破”的尴尬。
     四、“巫母”:解构而未能建构的女性书写。张爱玲的出现意味着女性性别年龄的重要增长。超越了生理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外在阐释,张爱玲以其鲁迅式的灵魂解构,直面母性/女性的精神痼疾。虽然只是解构而绝少建构,但她的深度挖掘无疑指向了一种真正认识与重构的可能。
From Bin Xin to Eileen Chang, great changes had taken in the images of mothers in Chinese modern female literature works. In analyzing the changes, based on Chinese women's low social status, we can see modern women intellectuals trying to capture the idea of "mother" as a female idea with strong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erefore, the attention to the mothers' destiny is the attention to female destiny.
     This thesis launches the analysis elaboration in four aspec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ther is addressed. "Mother" and "woma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re two separated meanings. "Women" only with the "mother" status have access to male-centered power system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y give up their own awareness and female characteristics which will result in a loss of gender age.
     The next part: "May 4~(th)" female writers eulogized collectively "saintly mother" which reflected the budding feminist consciousness. However, the women's feminist awareness was so weak as a baby. Corresponding to this, the mother images in the female works of this stage , showed warm, loving, holy, omnipotent features, with a clearly trace of traditional mothers.
     The third part: With the increase of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he women in this period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mothers' misery: the social bitter and the personal suffering, on which some new images of mother were based those were more close to reality than before. Because of the ideological defection from the party line and other reasons, the works couldn't reach a desired condition.
     The final part: The appearance of Eileen Chang marks great progress on feminine consciousness. Transcending the physical stage and external social level, Eileen Chang Zhang firmly repudiated feminine spiritual evils. Although only deconstruction without construction, no doubt her exploration of humanity pointed to a probability of a real understanding and a real reconstruction.
引文
[1]赵秀芹.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J].岱宗学刊[J].2004年9月号。
    [2]包丹.试论中国现代女作家笔下的母亲形象[J].南平师专学报[J].2004年7月号。
    [3]王虹艳.向历史书写的挑战——现代女作家重写母亲的主体心态[J].鸭绿江[J].2004年第12期。
    [1]金元浦主编.《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3年.35。
    [1]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115。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43。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52。
    [1]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9。
    [1]葛培岭注译评.诗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57。
    [2]鲁迅.我之节烈观[A].鲁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21。
    [3]明史·列女一[M].第301卷列传第189传.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7711。
    [1]张爱玲.谈跳舞[A].张爱玲典藏全集[M].第3卷.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2003.135。
    [1]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1。
    [2]朱寿桐.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序言[A].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3。
    [1]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另4[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73。
    [2]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129。
    [1]善慰.妇女的自杀现象原因之推究[N].上海《民报日报·闲话》[N].1930.10.13。
    [1]赵家璧.重见丁玲话当年——(《母亲》出版的前前后后[A].转引自丁玲《母亲》附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13。
    [2]赵家璧.重见丁玲话当年——《母亲》出版的前前后后[A].转引自丁玲《母亲》附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13。
    [3]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205。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7。
    [1]《大众》发刊献词[A].大众[J].1942年月11月刊.4。
    [2]迅雨(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A].万象[J].第十一期.1944年5月。
    [1]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204。
    [1]弗尔达姆.荣格心理学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61.
    [1]王国维.人间词话[J].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6。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第二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68。
    [1]梁宗岱.诗与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28。
    [1]冰心.繁星春水[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2]冰心.冰心作品精选[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冯沅君.卷葹[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4]陈学昭.海天寸心[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5]苏雪林.苏雪林代表作[C].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6]石评梅.石评梅作品集[C].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7]萧红.萧红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8]丁玲.丁玲文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9]苏青.苏青经典作品[C].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
    [10]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
    [11]子通、亦清主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C].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12](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
    [13]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乐铄.中国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历程[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姚玳玫.想像女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8]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
    [19]南希·弗莱迪.我母亲/我自己[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20]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年。
    [21]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金元浦主编.文艺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3]荣格.心理类型[M].桂林:桂林图书有限公司,1999年.
    [24]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5]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梁宗岱.诗与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