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科技思想研究及其当代意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学位论文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科技思想为题。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就是带领中国人民追求与实现国家民族独立富强的历史。在这一艰辛历程中,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强国富民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理论论述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他们科技思想的内容,探寻他们科技思想的发展轨迹及共同点和差异点,既是学习、继承他们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探索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
     论文立足于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浪潮呼啸而来的时代背景,呼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迅速发展我国科技事业的迫切要求,在回顾三代领导核心科技思想内容和历史走向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比较研究,对如何促进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强调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紧紧抓住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论文采用了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比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The thesis bases on the stud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hought of the lending nucleu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CCP .
    The 80 years struggling experien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s the history Which led Chinese people to purchase and realize the independence, affluence of nation. During these hardships, the leading nucleus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CCP, Mzd Dxp Jzm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olving rich thoughts ab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statement of their theories. It is not only the main component of studying and inheriting of their ideological system but also the key way of exploring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tudy the contents and to seek the developing orbits, general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of their thoughts.
    Wit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sudden emerg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ly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order to meet the urgent demand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all-around way on fast developing the ca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certain recommenda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causes in the new century. The author think it'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take full advantages of socialistic system, catch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s, firmly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education and talents so as to realize the rejuvenation of China in the 21th century.
    The thesis adopts several researching methods such as logic consistent with history approach, comparative approach, macroscopic combining with micro-flexibility approach and so on.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7页
    [2][3]《列宁选集》第3卷,第266、554页
    [4]莫里斯·梅纳斯《毛泽东的中国》第249页
    [5]《新中华报》1940年3月15日
    [6]《人民日报》1963年12月4日
    [7]《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页
    [8]《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9]《建国以来毛泽东之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10][11][12][14]《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04页、第188-189页、第358页、第444页
    [1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15]《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页,第341页
    [16][17][19][20]《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1-43页、44页、309页、102页
    [18]《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6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4页
    [2][3][5][6][7][8][1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5、127、183、108、279、117、120页
    [4][9][10][11][13]《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86、405、129、40、95页
    [1][18]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6、42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8页
    [2][3][5][8][9][10][11][12][13][14][15][16][17][19][20][21][22][2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
    
    76、68、50、51、55、193、145—147、51、171、207、214、97、217、195、177—178、61、68、141页
    [6]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新华月报》1991.5第74页
    [7]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1992.21.第12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22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7页
    [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第351页,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7页
    [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页
    [6]《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49页
    [7][8]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88、133页
    [9]《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5·06·05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
    [11]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9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2]游光荣:《中国科技国情分析报告》第7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1页
    [14][1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六册第177、17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版
    [16]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20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6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171、207、214页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6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江泽民:《论科学技术》第134页
    [3]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7页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07页
    [5]江泽民《学习学习再学习》,新华月报1995年第8期第23页
    
    
    1.《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年(1—4卷)、1977年(5卷)版
    2.《邓小平文选》[M]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3、1994年版
    3.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杨新华:《邓小平科学技术观与科教兴国研究》,[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8.刘大椿、刘蔚然:《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9.《当代世界科技》,[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10.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12.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M]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岳庆平:《中南海三代领导集体与共和国科教实录》,[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4.孙小礼:《科学技术与世纪之交的中国》,[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5.朱丽兰等:《科教兴国:中国迈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决策》,[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16.李廷举:《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历史和掌望》,[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朱文晖:《改变世界——解读美国新经济》,[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中华复兴就在百年间》,[J]《晾望》2000年第12期
    19.瓦·博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N],人民日报1995·05·27
    2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2.黄伟:《对毛泽东“技术加政治”思想观点的探讨》[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二期
    23.安维复:《科技革命与苏联兴亡》,[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一期
    24.冷向洋:《知识经济与科技发展的政府行为初探》,[J]科学技术哲学1999年第六期
    25.沈立人:《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发展》,[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年第十期
    26.《论新科技革命与邓小平的科技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版第二期
    27.《科学社会主义的命运与科学技术》,[J]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四期
    28.《优化科研环境,推进原始创新》,[N]光明日报2002·01·11
    29.江泽民:《学习学习再学习》[J]新华月报1995年第五期
    30.孙淑义:《创新意识是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J]求是2000年第13期
    31.托马斯·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功者》,[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张明国:《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政策》,[N]光明日报2001·07·09
    33.张涛光:《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新发展》,[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四期
    34.王文明:《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运用和发展》,[J]求索2000年第三期
    35.郭秋琴:《论党的知识分子理论及其政策的新发展》,[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