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有关晚清女性史的研究,在以往“五四”妇女史观的整体架构之下,曾经涌现出诸多值得尊敬的学术成果及资料集,对于丰富和推动近代女性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不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五四”妇女史观的视角之下,有关晚清女性丰富、生动、充满机遇与困境的历史总是被叙述成为一部由一个个以女性为动员对象的运动,如戒缠足、兴女学、倡女权所串联而成的线性解放史。性别价值总是表现为一种现代性的叙述,体现着具有一定西化价值观的,与工业化、民主化议程联系在一起的话语,并常常与中国式的“革命”道路联接在一起,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或革命进程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本文无意去做改写“五四”妇女史观的工作,而是希望以一种去“五四”妇女史观的视角,发掘隐藏在“妇女解放运动”史背后真实而生动的历史主题,从“社会——文化史”的视角揭示清末(其中主要是1897—1907年)性别文化建构中的诸多面向。论文着重阐述的问题是:①清末主导性别话语权的几种性别论述分别是什么?②清末性别文化建构中的权力关系以及观念建构与社会现实的互动。
     论文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清末主导性别话语权的几种性别论述分别是:以西教士林乐知为代表的“西洋才智”加“基督教道德”的女性角色导向;以日本教育家下田歌子为代表的“东洋女德”为主、“西洋才智”为辅的“贤母良妻主义”的女子教育理念;维新派梁启超倡导的开“女智”、新“女德”;革命派金一鼓吹的开发“女才”、变革“女德”;政府“启发知识”与“保存礼教”两不相妨;民间舆论从反对“西洋才智”与“革命道德”、重申礼教立场到认同开发“女才”,强调注重德育。
     二、性别文化建构的实质是权力关系的运作。
     首先,从性别权力关系的角度,清末以男性精英为主导的性别文化建构与传统士大夫的“正女”、“训女”并无本质的区别,其主要目标皆在于维护和强化男权。
     其次,性别文化建构作为“符号权力”竞争的工具,具有政治性。清末各派势力参与性别文化建构的初衷,几乎无一真正为“解放”女性,而是有着各自关于体制改革、国族革命、现代化等方面的政治诉求,性别表达也是源自其政治立场,与其政治主张一道交织、互构成为符合其政治利益的符号系统,以竞争各自对于社会的符号统治权。特别随着社会对于女性问题的关注,性别问题作为一种公共话语资源可以令建构者在社会文化权力的竞逐场中增加符号资本,改变其在权力关系互动中的相对位置。
     三、社会观念总是一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反映。清末各派势力对于传统性别观念的解构与重塑,自然与国族危机的刺激之下、举国思变的政治趋向有关,但同时也是根植于上海社会风气开化发展的自然脉络;而各派竞争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动,又反过来加速风气开化的速度及幅度,进一步促进传统性别观念的崩解。
Many honorable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collections on women history inlate Qing Dynasty have come for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raditional“May 4th”view of woman history,which are very valuable and significative.
     However,an undeniable fact is th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ay 4th”view ofwoman history,the rich,vivid women history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 inlate Qing Dynasty has always been naratived as a a linear liberation history thatconsists of one after another movement in order to mobilize woman,such asabstaining footbinding,establishing women schools and promoting women's right.Gender value often presents the narration of modernity and westernized values,andhas relation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mocratization agenda.Moreover,it is oftenrelated with Chinese-style revolution,being as a symbol of the Chinesemodernization or revolution.
     This dissertation does not intend to rewrite the“May 4th”view of womanhistory,but to investigate the real and vivid history theme hiding in the movements ofwomen lib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May 4th”view of woman history.Manyaspects of gender culture in late Qing Dynasty (mainly from 1897 to 1907)arerevealed from the view of society-culture history.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the following problems:①The several statements of gender discourse in late QingDynasty.②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culture in late QingDynasty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ception construction and society reality.
     The basic view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
     1.The several statements leading gender discourse authority in late QingDynasty are as follows:the western missionary Lin Yuezhi's female role viewcharacterized by western ability and wisdom and Christianism morality;The Japaneseeducator Utako Shimoda's female education idea of Gentle Wives and Kind Mothers'Doctrine,relying mainly on eastern womanly virtue while Christianism moralitysubsidiary;the reformist Liang Qichao's developing womanly wisdom and newwomanly virtue;revolutionary Jin Yi advocated exploiting womanly talents andchanging womanly virtue;Government's illu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keepingfeudal ethical rules;Folk consensus were against western ability and wisdom,reaffirmed the position of feudal ethical rules,recognized exploiting womanly talentsand emphasized on virtue.
     2.The essence of gender culture construction was an operation of power relations.
     Firstl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power relations,the gender cultureconstruction advocated by male elites in late Qing Dynasty is the same as thetraditional“正女”and“训女”advocated by scholar-bureaucrat,and its main aim is tomaintain and consolidate man' authority.
     Secondly,as a tool of symbol power competition,gender culture construction ispolitical.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participating in gender cultureconstruction is not to liberate women,but to meet to their private political needs.Their gender expressions are also behalf on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Their genderexpressions along with their political opinion become symbol systems representingtheir political interests respectively to compete for symbol dominion over society.Especially with the concem for female problem in society,the problem of gender as apublic discourse resource may increase constructor's symbolic power in thecompetition of social culture right and change their relative positions.
     3.The social conception always reflects on th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Different groups in late Qing Dynasty deconstructing and rebuilding the genderconcept were naturally related with the political tendency of thinking change all overthe nation under the stimulation of national crisis,and were also based on thedevelopment of shanghai social customs.The competitive theory constructions andpractices accelerated the civilization of social customs,and promoted to destroytraditional gender concept further.
引文
①见<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绪论,页3。
    ②见<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①美国学者张灏曾以思想界主要角色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发展为个案,映照和审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至二十世纪初这十几年的时间对于近代中国思想转变的关键意义。参见[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意义与秩序的追求(1895—1911)》,新星出版社,2006年。
    ②这与传教士转“征战”为“说服”的文化策略有关,参见罗志田:《传教士与中西文化竞争》,《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①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1月初版。
    ①原载《妇女杂志》14卷13号,1928年,后收入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初版。
    ①主要有:《晚清文人的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从男女平等到女权意识——晚清的妇女思潮》,《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从父母专婚到父母主婚——晚清的婚姻自由》,《读书》,1999年第1期:《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③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
    ④该文载罗久蓉、吕妙芬主编:《无声之声Ⅲ: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3年,页327—357。
    ⑤该文载<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8期,页129—177。
    ①桑兵:《近代中国女性史散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②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
    ③刘詠聪:《德·扌·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中国传统才德观及清代前期女生才德论>,页201—212。
    ④刘詠聪:《德·扌·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中国传统才德观及清代前期女生才德论>,页214—215。
    ⑤刘詠聪:《德·扌·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清代前期关于女性应否有“才”之讨论>,页282。
    ⑥如魏爱莲(Ellen Widmer)著、刘裘第译:《十七世纪中国才女的书信世界》,《中外文学》,第22卷第6期,1993年11月;康正果:《重新认识明清才女》,《中外文学》,第22卷第6期,1993年11月;康正果:《边缘文人的才女情结及其所传达的情意——<西青散记初探>》,《九州学刊》,第6卷第2期,1994年7月;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2期。
    ①相关研究可参见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2008年第1期。
    ①<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页168。
    ②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饮冰室合集》第1集(二),页20。
    ①Joan W.Scott,“Gender:A Useful Category of Historical Analysis,”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8),pp.42-46.
    ①韦政通:《儒家与现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1978年,页85。
    ②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1993年,页214。
    ③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序>,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页5。
    ①郑玄注:“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枲。”
    ②<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74。
    ①焦杰:《<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6期,2003年11月。
    ②最著名的,班昭之外,如蔡琰、和帝阴换后,和熹邓皇后,顺烈梁皇后,赵国王美人,清河左姬,扶风马夫人,皇甫规妻等等,都是史书著称的女子。
    ③转自江民繁、王瑞芳编著《中国历代才女小传》(卷首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④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页1—15。
    ①参见高彦颐《闺塾师》。
    ②见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载《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2期。
    ③李贽:《焚书·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页59。
    ④李贽:《初谭集·夫妇篇》,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页18。
    ①<明>李渔:《闲情偶寄》,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页153。
    ②<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③<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页31。
    ④<清>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页111。
    ⑤见<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2回《开女试太后颁恩昭 笃亲情家人盼好音》、第68回《受荣封三孤膺敕命奉宠召众美赴华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页240—244、393—398。相关研究可参见刘凤霞:《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才德观》,《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7期;刘保忠:《从<镜花缘>看李汝珍的女性观》,《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①<明>归有光:《贞女论》,《震川先生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页59。
    ②<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1),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页527。
    ③<清>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页612。
    ④<清>臧庸:《夫死适人及出妻论》,《拜经堂文集》(卷一),1930年上元宗氏影印本。
    ⑤<清>俞正燮:《节妇说》,《癸巳类稿》卷13,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页440—441。 之别。”见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页387。《妇学篇书后》:“遂使闺阁不安义分,慕贱士之趋名,其祸烈于洪水猛兽。名义君子,能无世道忧哉!”见<清)章学诚:《妇学篇书后》,《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76。
    ①<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75。
    ②<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68。
    ③<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69。
    ④<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74。
    ⑤<清>章学诚《妇学》,《文史通义》(内篇五),页170。
    ①《同文书会章程、职员名单、发起书和司库报告》,1887年,转引自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页157。
    ②《期教华女》,《万国公报》,光绪十八年十一月号,见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下称《女权运动史料》),台北:传记文学社,1975年,页996。
    ③<清>郑观应:《致英国博士李提摩太书》,见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页317。
    ④转引自卢明玉:《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中国文化身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①<美>林乐知著:《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九年八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825。
    ②<美>林乐知著:《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序》,《女权运动史料》,页823。
    ③<美>美而文撰、林乐知译、吴江任保罗述:《论西国振兴女人之成效》,《万国公报》,光绪三十年十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28—233。
    ①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页70。
    ②如<美>林乐知译、蔡尔康录:《美女可贵说》,《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号、六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176—182;《俄国女工独盛》,《万国公报》,光绪二十八年三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92—293;《美国女工兴盛》,《万国公报》,光绪三十年十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94;《瑞典女子之地位》,《万国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33—234。
    ③<美>林乐知著、吴江任保罗述:《论男女之分别及其关系》,《万国公报》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388。
    ④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页258。
    ⑤《美国女工二兴盛》,《万国公报》光绪三十年十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94。
    ①可参见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页186—194;罗志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竞争》,《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②<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10集,上卷,页52。
    ①艾约瑟:《泰西妇女备考》,《益智新录》,第二年第五卷,光绪三年九月,《女权运动史料》页174—175。
    ②<德>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1页。
    ③<德>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1页。
    ④安保罗:《救世救成全儒教说三》《万国公报》96册(1897年1月),26本,第16558页。
    ⑤具体可见知非子:《儒教辩谬论纳妾》,《万国公报》卷511(1878年10月26日);《儒教辩谬论去妻》,《万国公报》卷510(1878年10月19日);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二·劝戒轻生》卷749(1883年7月21日)。
    ⑥<德>花之安:《自西徂东·礼第十·齐家在修身》卷749(1883年7月21日),15本,第10071页。
    ⑦<美>林乐知译、蔡尔康录:《美女可贵说》,《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号、六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180。
    ①<美>林乐知著、吴任保罗述:《论欧洲古今女人地位》,《万国公报》,光绪三十年九月号、十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28。
    ②<美>林乐知撰、吴江任保罗述:《论女俗为教化之标志》,《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396。
    ③《瑞典女子之地位》,《万国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34。
    ①《振兴女学之关系》,《万国公报》,光绪三十年十一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606。
    ②<英>华立熙撰、四明张文彬述:《女学兴国记》,《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76—277。
    ①<美>林乐知:《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第10集,下卷,第11页。
    ②谢子荣:《泰西之学有益中华论》,《万国公报》93册(1896年10月),26本,第16360页。
    ③范祎:《论中国薄待妇女之制度》,《万国公报》,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56。
    ①<美>林乐知译、蔡尔康录:《美女可贵说》,《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五年五月号、六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179、180、182。
    ②《瑞典女子之地位》,《万国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34。
    ③《纽西兰女子之地位》,《万国公报》光绪三十二年五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234—236。
    ④<美>林乐知撰、任保罗述:《论中国变法之本务》,《万国公报》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号,《女权运动史料》,页389。
    ①1927年顾燮光所编的《译书经眼录》中所收录的1901—1904年间出版的书籍,60%译自日本书,译自西洋各国的也主要是留日学生从日译本重译。
    ②见《记日本女子教育发达》,《顺天时报》1907年3月14日~15日。
    ③参见大滨庆子:《中日两国女学交流起点新探——以成濑仁藏<女子教育论>的著译流传为中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1期;黄湘金:《三部日译<女子教育(论)>在晚清中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9卷第4期,2007年7月。
    ①《桦山文相于地方视学官会议之演说》,《教育时论》,1899年7月25日。
    ②《于高等女学校长会议之演说》,《教育时论》,1902年5月5日。
    ③《记日本女子教育发达》,《顺天时报》,1907年3月14日~15日。
    ①陈姃湲《从东亚看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知识分子对“贤妻良母”的改造》,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页84—85。
    ②《帝国妇人协会设立主旨》,收入故下田校长先生传记编纂所编《下田歌子先生传》,东京:大空社,1989年,页338—344;收入三井为友编《日本妇人问题资料集成第四卷:教育》,东京:家政学出版,1977年,页257—260。转自陈书,页84。
    ③《帝国妇人协会主旨摘要》第四条(1899年10月),收入三井为友编《日本妇人问题资料集成第四卷:教育》,东京:家政学出版,1977年,页261。转自陈书,页87。
    ④《私立实践女学校规则》第一条(1899年5月),上沼八郎《下田歌子与中国女留学生——以实践女学校“中国留学生部”为中心》,《实践女子大学文学部纪要》25,1983年。转自陈书,页88。
    ⑤小野和子《下田歌子与服部宇之吉》,收入竹内好、桥川文三编《近代日本与中国(上)》,东京:朝日新闻社,1974年,页206。转自陈书,页88。
    ⑥<日>下田歌子:《泰西所见家庭教育》(1901年),实践女子大学图书馆藏,页1。转自陈书,页85。
    ①<日>下田歌子著、单士厘译,《家政学》,第一章,“总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转自黄湘金:《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下田歌子<家政学>在中国》,《山西师大学报》第34卷第5期,2007年9月。
    ②《日本实践女学校附属中国女子留学生师范工艺速成科规则》,《东方杂志》2卷6期,1905年6月。
    ③旅英期间的下田在得知甲午战争的消息后仍不忘为日本皇室献计献策,曾致函佐佐木高行,申诉自己的政见。见津田茂麿《明治圣上与臣高行》,东京:自笑会,1928年,页876。转自陈书,页86。
    ④参见<日>小野和子:《下田歌子与服部宇之吉》,收入竹内好、桥川文三编《近代日本与中国(上)》,东京:朝日新闻社,1974年,页205。转自陈书,页85。
    ①《华族女学校学监下田歌子论兴中国女学事》,《女权运动史料》页566—569。
    ②《华族女学校学监下田歌子论兴中国女学事》。
    ③《华族女学校学监下田歌子论兴中国女学事》。
    ①<日>下田歌子:《为中国留学生所做修身讲话》,转引自上沼八郎:《下田歌子与中国女留学生——以实践女学校“中国留学生部”为中心》,《实践女子大学文学部纪要》25,1983年,页75。
    ②<日>下田歌子著、单士厘译:《家政学》,上卷,第二章,“家内卫生”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转自黄湘金:《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下田歌子<家政学>在中国》。
    ①东方学会编:《东方学回想Ⅰ:缅怀先学(1)》,东京:刀水书房,2000年,页118—119。转自陈书,页101。
    ②《北京豫教女学堂章程》,《东方杂志》第2卷第12期,1905年12月。
    ①<日>服部宇之吉:《女学传习所开学演说》,《学部官报》4,1906年10月28日。转自陈书,页122—123。
    ②<日>小野和子:《下田歌子与服部宇之吉》,竹内好桥川文三编《近代日本与中国》,朝日新闻社,东京,1974年,页217。转自陈书,页104。
    ③《学部奏详议女子师范学堂及女子小学堂章程折》(章程附),《东方杂志》第4卷第3期,1907年4月。
    ④曾纪芬:《聂氏重编家政学》,杭州:浙江官书局,光绪三十年(1904)夏重刻,页42—43。
    ①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国闻报》1898年1月10、11日。
    ②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2。
    ③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2。
    ④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38。
    ①分别见《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一条,原载《时务报》第47册,1897年12月,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页226—227。
    ②经元善:《女学集议初编》,《经元善集》,页189。
    ③康有为著、邝柏林选注:《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155-156。
    ④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39。
    ⑤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国闻报》1898年1月10、11日。
    ⑥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0。
    ①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0。
    ②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0。
    ③《大同书》,页189。
    ④经元善:《女学集议初编》,《经元善集》,页190。
    ⑤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1。
    ⑥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1。
    ⑦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页28。
    ⑧康有为:《请禁妇女裹足折》,《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336。
    ①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39。
    ②《中国女学会书塾章程》,原载《女学报》第9期,《经元善集》,页230。
    ③《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一条,《经元善集》,页225—226。
    ④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39。
    ⑤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二),页20。
    ⑥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39。
    ①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一),页42-43。
    ②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304。
    ①《大同书》,页171。
    ②《大同书》,页154。
    ③梁启超:《论公德》,《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四),页13。
    ④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五),页48。
    ⑤梁启超:《论义务思想》,《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四),页104。
    ①有关革命派的“女德革命”论见本章下节。
    ②梁启超:《倡设女学堂启》,《饮冰室合集》第1集(文集之二),页19。
    ③《上海创设中国女学堂记》,《万国公报》第125卷,1899年6月,见《经元善集》页233。
    ④《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十七条,原载《时务报》第47册,1897年12月,《经元善集》,页227。
    ⑤《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二十二条,《经元善集》,页227。
    ①《中国女学会书塾章程》第十一条,原载《女学报》第9期,《经元善集》,页231。
    ②梁启超:《人权与女权》(1922年11月6日),《饮冰室合集》第5集(文集之三十九),页86。
    ①梁启超:《人权与女权》(1922年11月6日),《饮冰室合集》第5集(文集之三十九),页86。
    ②金一即金天翮(1874——1947),原名懋基,字松岑,号壮游,又名金一,后名天翮、天羽,号鹤望,笔名麒麟、爱自由者、天放楼主人等。江苏吴江人。1903年在上海参加爱国学社,同蔡元培、邹容、章炳麟等交往甚密,发表了不少译著,鼓吹革命。除《女界钟》外,译著《自由血》、《三十三年之落花梦》等,在清末都很有影响。
    ③“1903年以后的不少妇女杂志,包括丁初我在1904年创办的《女子世界》、燕斌在1907年创办的《中国新女界杂志》等,其思想主张大多没有超越《女界钟》。”见熊月之《金天翮与<女界钟>》,《史林》2003年3期。
    ④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后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页86。
    ⑤《女界钟》<侯官林女士叙>,页5。
    ⑥冯自由:《革命逸史》第3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页87。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页345。
    ②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页331。
    ③参见冯自由:《记上海志士与革命运动》,《革命逸史》第2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④《女界钟》,页6。
    ⑤《女界钟》,页28。
    ①《女界钟》,页29。
    ②《女诫》中有一段话,告训女子乃“卑弱下人”,对后世的女教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为:“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斋告先君,明当继祭祀也。”
    ③《女界钟》,页24—25。
    ④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1917年1月15日),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页12。
    ⑤杨扬编著:《自述与印象:蔡元培》,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页11。
    ⑥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选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页330—331。
    ⑦崔志海编:《蔡元培自述》,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页38。
    ①《女界钟》<后叙>,页86。
    ②《女界钟》,页25—26。
    ③康有为:《大同书》,页176。
    ④梁启超:《论女学》,《饮冰室合集》第1集(一),页42。
    ①《女界钟》,页29。
    ②《女界钟》,页30。
    ③《女界钟》,页44—45。
    ①《女界钟》,页7。
    ②《女界钟》,页8。
    ①《女界钟》,页11。
    ②《女界钟》,页11。
    ③《女界钟》,页11。
    ④《女界钟》,页15—16。妇女缠足之害在当时是新派人士所共认的国之积弊,自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以至革命党,皆以国家强弱、种族存亡的角度,倡导革除,论调前后一脉,金一此番论述并不足为奇。
    ①《女界钟》,页18。
    ②《女界钟》,页22。
    ③《女界钟》<小引>,页1。
    ①《女界钟》,页23。
    ②有关日本“贤母良妻主义”的女学理念向中国渗透及对中国女学界的影响,见论文第二章《外来思想的渗入》。
    ③金一在书中集中阐述的权利有六种,分别为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和婚姻自由的权利。不过,全书对女子参政论述颇多,持赞成态度,所以,其所主张的女性权利实际上为七种。
    ④《女界钟》,页48。
    ⑤《女界钟》,页48—49。
    ⑥《女界钟》<绪论>,页4。
    ⑦《女界钟》,页56—57。
    ①《女界钟》,页63—64。
    ②《女界钟》,页81—82。
    ③《女界钟》,页82—83。
    ①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页345。
    ②见《工部主事刘撏呈学部代奏稿》,《申报》1906年7月30日。
    ③高彦颐:《把“传统”翻译成“现代”:<女界钟>与中国现代性》,收入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页33。
    ④有关清末民初女子参政问题的研究可参见李细珠:《略论清末国民意识中的性别与权利之关系——以女子参政权为中心的考察》,《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2期;张玉法:《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妇女参政权的演变》,载吕芳上主编:《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
    ①《女界钟》,页8。
    ②《女界钟》,页30。
    ③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女子世界》第1期,1904年1月。
    ①《女学集说附》,《经元善集》,页216。
    ②《论上海创设女学堂之善》,《经元善集》,页188—189。
    ①《曾若渝茂才论女学堂》,《新闻报》1897年12月9日。
    ②虽然有涉“男女平等”的讨论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如《申报》1878年7月15日的文章《扶阳抑阴辨》和1880年2月27日的文章《论中国妇女之苦》,皆以近代西学知识为依据,驳斥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是为近代“男女平等”的最早呼声,但都不如戊戌期间的议论系统和锐进。
    ③王春林:《男女平等论》,《女学报》第5期,1898年8月27日。
    ④康同薇:《女学利弊说》,《知新报》第52册,1898年5月11日。
    ⑤蒋畹芳:《论中国创兴女学实有裨于大局》,《女学报》第9期。具体日期不详,据余福媛推定,应为1898年10月,见余福媛:《关于<女学报>的刊期和刊行期》,《图书馆杂志》1984年第1期。
    ⑥刘纫兰:《劝兴女学启》,《女学报》第4期,1898年8月20日。
    ⑦卢翠:《女子爱国说》,《女学报》第5期,1898年8月27日。
    ①张之洞撰《不缠足会叙》,《知新报》第32册,1897年9月26日,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页41—42。
    ①《中国女学堂缘起》,《经元善集》,页181—182。
    ①《女学集议初编》跋,《经元善集》,页229。
    ②《中国女学堂禀北南洋大臣稿》,《经元善集》,页211。
    ①《续女学堂上南洋大臣刘制军禀稿》,《新闻报》,1898年5月29日。
    ②《南洋大臣西江总督部堂刘批》,《女学报》第4期,1898年8月20日。《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页121—122。
    ③《上海创设女学堂记》,《经元善集》,页232—233。
    ④《女学堂禀南洋大臣刘稿》,《时务日报》1898年8月5日,《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页123。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九十四子部四儒家类。
    ②《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一条,《经元善集》,页225—226。
    ③《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十七条,《经元善集》,页227。
    ④《上海新设中国女学堂章程》第二十二条,《经元善集》,页227。
    ⑤《中国女学会书塾章程》第十一条,《经元善集》,页231。
    ①《入塾保单》,《时务日报》1898年6月1日,《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页111。
    ②《致郑陶斋、杨子萱、董长卿论办女公学书》,《经元善集》,页278。
    ③《女学堂同仁致申报馆书》,《新闻报》1897年12月29日。
    ④《致郑陶斋、杨子萱、董长卿论办女公学书》,《经元善集》,页278。
    ⑤夏东元:《郑观应》,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231。
    ⑥见《申报》1897年12月14日《男女平权说》、1899年4月28日《女学防弊说》、1901年7月11日《兴女学议》、1902年9月14日《与人论创兴女学事》、1902年12月13日《夫妇平权驳议》、1903年10月12日《兴女学说》、1904年12月13日《正女教说》。
    ①张之洞、刘坤一:《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页47。
    ①《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蒙养家教合一章第一>(第一节),(1904年1月13日),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页398。
    ②廖秀真:《清末女学在学制上的演进及女子小学教育的发展(一八九七~一九一一)》,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二辑,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③《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家教合一章第一>(第二节),《中国近代教 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398。
    ①《中国妇女大事年表》(光绪二十七年),转自《女权运动史料》下册,页1524。
    ②《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家教合一章第一>(第十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400。
    ③《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家教合一章第一>(第十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400。
    ④《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家教合一章第一>(第十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400。
    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蒙养家教合一章第一>(第十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400。
    ①《两湖总督张札幼稚园文》,《东方杂志》<教育>第1年第7期,1904年8月。
    ②《警钟日报》,1904年7月31日、8月1日。
    ①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1907年3月8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83。
    ②见《工部主事刘撏呈学部代奏稿》,《申报》1906年7月30日。
    ①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83。
    ②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二>第三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84—585。
    ③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页343。
    ④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二>第四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85—586。
    ①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二>第三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85。
    ②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页62。
    ①参见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二>第四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85—588。
    ①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监督、教习、管理员章第五>第六、八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90。
    ①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监督、教习、管理员章第五>第十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90。
    ②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监督、教习、管理员章第五>第十三、二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91。
    ③《提学使颁发女学规条》,《顺天时报》1908年12月5日。
    ④《顺天时报》1907年5月8日。
    ⑤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页71—72。
    ⑥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监督、教习、管理员章第五>第十四节,《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页591。
    ⑦《提学使颁发女学规条》,《顺天时报》1908年12月5日。
    ①陈以益:《男尊女卑与贤母良妻》,《女报》第二期,1909年。另见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77年,页484。
    ②参见林维红:《同盟会时代女革命志士的活动(1905—1911)》。
    ③《教育杂志》8卷9期,1909年7月12日,《民立报》1911年8月18日。
    ①学部:《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二>第三节,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页585。
    ②《申报》1906年5月14日《论地方官宜注重女子教育》。
    ③《申报》1906年5月14日《论地方官宜注重女子教育》。
    ①原文辨识不清,下同。
    ②《申报》1906年4月1日《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
    ③学部:《女子小学堂章程》<学科程度章第二>第四节,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页592。
    ④《申报》1906年2月28日《论学部通饬学堂注重经学》。
    ⑤《申报》1906年4月4日《论宣示教育宗旨》。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钱瀚译:《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28。
    ②<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页28。
    ③<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页7。
    ④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页138。
    ①见沈智:《辛亥革命时期的女知识分子》,载《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上),中华书局,1994年,页361。
    ②相关研究可参见沈智:《辛亥革命时期的女知识分子》,载《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上),中华书局,1994年;林维红:《同盟会时代女革命志士的活动(1905—1911)》,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一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年。
    ③《中外日报》1901年3月27日。
    ④《中外日报》1901年3月27日。
    ⑤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376。
    ⑥紫髯客:《赠薛锦琴女士》,《清议报》第86册。
    ⑦《题薛锦琴女士张园演说小影录请海内志士购和》,《大公报》1902年9月28日。
    ①《中外日报》1902年7月27日。
    ②《时报》1905年7月5日。
    ③《时报》1905年8月2日、11月1日。
    ④见蔡元培:《夫妇公约》,《蔡元培全集》,第一卷,页103。
    1、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中、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2、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上、下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5年。
    3、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虞和平编:《经元善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5、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4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993年。
    6、陈元晖、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共十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995年。
    7、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研究室编辑《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共四册),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
    8、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1、《时务报》
    2、《万国公报》
    3、《申报》
    4、《新闻报》
    5、《东方杂志》
    6、《警钟日报》
    7、《苏海汇报》
    8、《神州女报》
    9、《民立报》
    10、《教育杂志》
    1、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2、金天翮著、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3、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
    4、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夏晓虹:《晚清文人的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6、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8、姜义华:《理性缺位的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9、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三卷),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77年。
    11、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著《中国妇女运动史》,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
    12、刘巨才著《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
    13、吕美颐、郑永福合著《近代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15、黄新宪《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16、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年。
    17、阎广芬《中国女子与女子教育》,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马庚存著《中国近代妇女史》,青岛出版社,1995年。
    19、雷良波等著《中国女子教育史》,武汉出版社,1993年。
    20、杜学元著《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21、张莲波著《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1840-1921)》,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江民繁、王瑞芳编著《中国历代才女小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
    23、胡文楷编著《历代妇女著作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4、苏者聪著《闺帏的探视—唐代女诗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
    25、谭正璧著《中国女性文学史话》,石家庄: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26、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7、严复:《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8、康有为著、邝柏林选注:《大同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29、杨扬编著:《自述与印象:蔡元培》,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30、王林:《西学与变法:<万国公报>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31、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32、刘詠聪:《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台北:麦田出版社,1998年。
    33、陈姃湲《从东亚看近代中国妇女教育——知识分子对“贤妻良母”的改造》,台北:稻乡出版社,2005年。
    34、韦政通:《儒家与现代化》,台北:水牛出版社,1978。
    35、金观涛、刘青峰:《开放中的变迁:再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1993。
    36、余英时:《明清变迁时期社会与文化的转变》,《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联经,1992年。
    37、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38、<美>高彦颐(Dorothy Ko)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美>张灏著、崔志海、葛夫平译:《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40、<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舒新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想变迁史》,原载《妇女杂志》14卷13号,后收入舒新城编《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初版。
    2、罗志田:《传教士与中西文化竞争》,《历史研究》1996年第6期。
    3、桑兵:《近代中国女性史散论》,《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4、夏晓虹:《从男女平等到女权意识——晚清的妇女思潮》,《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5、夏晓虹:《从父母专婚到父母主婚——晚清的婚姻自由》,《读书》,1999年第1期。
    6、夏晓虹:《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7、熊月之:《晚清上海女权主义实践与理论》,《学术月刊》,2003年第11期;
    8、熊月之:《金天翮与<女界钟>》,《史林》,2003年第3期。
    9、熊月之:《戊戌维新与上海》,《史林》,1998年第2期。
    10、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复旦学报》,2008年第1期。
    11、沈倩:《贤妻良母与英雄豪杰——晚清时期男女异路的女权运动》,《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12、程郁:《近代男性知识分子女权思想的产生及其矛盾——以梁启超为典型案例》,《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16卷第2期,2004年。
    13、程郁:《二十世纪初中国提倡女子就业思潮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形成》,《史林》2005年第6期。
    14、康正果:《重新认识明清才女》,《中外文学》,第22卷第6期,1993年11月。
    15、康正果:《边缘文人的才女情结及其所传达的情意——<西青散记初探>》,《九州学刊》,第6卷第2期,1994年7月。
    16、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2期。
    17、雷勇:《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对才女命运的观照与反思》,《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18、吕美颐:《评中国近代关于贤妻良母主义的论争》,《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9、杜学元:《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女子教育思想》(《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20、高世瑜:《宋氏姐妹与<女论语>论析——兼及古代女教的平民化趋势》,收入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21、杜芳琴:《明清贞节的特点及其原因》,《山西师大学报》第24卷第4期,1997年10月。
    22、陈文联:《论戊戌时期<女学报>的妇女解放思想》,《益阳师专学报》第21卷第2期,2000年3月。
    23、陈文联:《20世纪初知识女性的女权思想》,《船山学刊》2001年第2期。
    24、陈文联:《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的妇女道德观》,《中南大学学报》第12卷第4期,2006年8月。
    25、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主:近代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历史轨迹》,《中南大学学报》第11卷第2期,2005年4月。
    26、陈文联:《从依附走向自立——论20世纪初年先进女性的自立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第6卷第1期,2006年1月。
    27、魏彦红:《晚清女子教育与中国女权思想的萌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2007年8月。
    28、张莲波:《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潮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1995年7月。
    29、杨晓:《中国传统女学的终结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戊戌变法时期女学思想探究》,《学术研究》,1995年第5期。
    30、林吉玲:《近代女子教育观念的更新及其实践》,《学术论坛》2001年第3期。
    31、陈笑迎:《论中国近代“兴女学”思潮》,《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32、王翠艳:《由家国本位到个体本位、由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论晚清至五四知识界女子教育观念之演进》,《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3、徐辉琪:《辛亥革命时期妇女的觉醒与对封建礼教的冲击》,《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4、何黎萍:《论中国近代女权思想的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35、张媛:《维新派与中国妇女解放》,《史学集刊》1997年第2期。
    36、赵怀娟:《戊戌至五四时期两性视野中女权思潮变迁研究》,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06年。
    37、程君:《清代闺秀诗人的“才”“德”之辩》,《江南大学学报》第6卷第3期,2007年6月。
    38、卢明玉:《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中国文化身份》,《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9、赵琳、冯荣:《<万国公报>对康梁变法的影响》,《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0、马金华:《<万国公报>与维新派》,《东方论坛》,2000年第1期;
    41、万琼华:《在女性与国家之间——20世纪初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构与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
    42、史莉琴:《梁启超女学思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43、赵红:《从<女孝经>和<女论语>看唐代的母训文化》,《文学教育》2007年第10期。
    44、焦杰:《<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32卷第 6期,2003年11月。
    45、梅介人:《唐代女诗人概说》,《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46、周丽玲:《唐代女诗人及其女性诗歌创作》,《贵阳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1994年12月。
    47、莫立民;《唐代女性诗坛》(《中国韵文学刊》,第20卷第3期,2006年9月。
    48、杨淑鹏:《<世说新语·贤媛>选录特色探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5卷第1期,2006年1月。
    49、甄静:《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朝士人的女性观》,《贵州文史丛刊》2007年第2期。
    50、欧阳孙琳:《论<世说新语·贤媛>之“贤”》,《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18卷第5期,2005年10月。
    51、张丹飞:《论贤媛之“贤”一一从贤媛门看<世说新语>品评妇女的标准》,《新疆大学学报》第21卷第3期。
    52、杨莉:《论<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兼论魏晋士人的女性观》,《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第7卷第1期,2005年3月。
    53、范子烨:《林下风气:<世说新语>塑造的魏晋新女性》,《文史知识》,2000年第2期。
    54、陈惠玲:《<世说新语>中的魏晋妇女形象——从才情二方面作探讨》,台湾:《中原文献》,1997年第1期。
    55、段塔丽:《北朝至隋唐时期女性参政现象透视》,《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56、张承宗:《两晋南北朝妇女参政考》,《扬州大学学报》,2007年11卷2期。
    57、庄华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再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58、赵志坚:《魏晋南北朝妇女再婚考述》,《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59、庄华峰:《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个性解放》,《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1期。
    60、李琼英:《六朝女性风貌述论》,《许昌师专学报》,1999第1期。
    61、王万盈:《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流社会闺庭的妇悍之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62、黄少英:《魏晋时期上层社会惧内之风》,《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
    63、牛志平:《唐代妒妇述论》、《谈唐代“惧内”之风》,收入氏著《唐代社会生活丛论》,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年,页77-87、88-96。
    64、杨小敏:《<女论语>与唐代后期知识女性的家庭伦理思想初探》,《甘肃社会 科学》,2003年第2期。
    65、赵红:《唐代女教书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05年6月;
    66、位雪燕、徐适端:《从<元史·列女传>析元代妇女的贞节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36卷第3期,2007年5月。
    67、黄湘金:《三部日译<女子教育(论)>在晚清中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9卷第4期,2007年7月。
    68、周一川:《清末留学生中的女性》,《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69、周一川:《下田歌子与清末中国女子教育》,《日本学》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70、刘涛、王玉海:《日本实践女学校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24卷,第3期,2003年5月。
    71、黄嫣梨:《<女孝经>与<女论语>》,收入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72、廖秀真:《清末女学在学制上的演进及女子小学教育的发展(1897—1911)》,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二辑,台北:商务印书馆,2003年。
    73、林维红:《同盟会时代女革命志士的活动(1905—1911)》,李又宁、张玉法编:《中国妇女史论文集》(第一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年,页129—178。
    74、<日>山崎纯一:《关于唐代两部女训书<女论语>、<女孝经>的基础研究》,收入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75、<日>大泽正昭:《“妒妇”、“悍妻”以及“惧内”——唐宋变革期的婚姻与家庭之变化》(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8月)、
    76、<美>高彦颐:《把“传统”翻译成“现代”:<女界钟>与中国现代性》,收入王政、陈雁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77、徐秉愉:《正位于内——传统社会的妇女》,载《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吾土与吾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页143—187。
    78、<美>孙康宜著、李奭学译:《明清诗媛与女子才德观》,《中外文学》21卷11期,1993年4月。
    79、魏爱莲(Ellen Widmer)著,刘裘第译:《十七世纪中国才女的书信世界》,《中外文学》,第22卷第6期,1993年11月。
    80、<日>大滨庆子:《中日两国女学交流起点新探——以成濑仁藏<女子教育论>的著译流传为中心》,《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1期。
    1、#12
    2、Paul J.Bailey,“Unharnessed Fillies”:Discourse on the“Modern”Female Student in Early Twentieth-China,白保罗《泛驾之马——晚清民国初年的女学生论述》,罗久蓉、吕妙芬主编:《无声之声Ⅲ: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3年,页327—357。
    3、Joan Judge,“Meng Mu Meets the Modern:Female Exemplars in Early-Twentieth-Century Textbooks for Girls and Women”,[美]季家珍《孟母遇见现代:二十世纪初女子教科书中的女性典范》<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第8期,页129—177。
    4、Dorothy Ko,“Pursuing Talent and Virtue:Education and Women’s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Late Imperial China Vol.13,No.1(June 1992),P9-39,[美]高彦颐:《追求才华与美德:17—18世纪中国女性文化与教育》,《晚期中华帝国》第13卷1期,1992年6月,页9—39。
    5、Joan Judge,Talent,Virtue,and the Nation:Chinese Nationalisms and Female Subjectiviti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美]季家珍:《才、德与国族: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国族主义与女性自主》,《美国历史评论》,106卷3期,2001年6月,页765—803。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106.No.3,June,2001.P765—803.
    6、Joan Judge,Beyond Nationalism:Gender and the Chinese Student Experience in Japan in the Early 20~(th)Century,[美]季家珍《新林黛玉:20世纪初期的留日女学生》罗久蓉、吕妙芬主编:《无声之声Ⅲ:近代中国的妇女与文化(1600—1950)》,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2003年,页359—3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