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月派文学观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思想分化的时候,它没有跟随主流文学转向为革命服务,而是继续坚持五四启蒙思想,追求思想独立和艺术本位,成为自由主义思潮裹挟下重要的文学社团。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月派曾遭到歧视,被误读或被遮蔽。今日重新审视新月派,选取文学观念作为切入口,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构成文学流派的诸要素中,文学观念是最核心的,它决定了一个文学流派的艺术风格和组织活动,更决定了对它的定性定位。但研究新月派文学观念的现实困境是显然的,因为新月派不是一个组织严密、活动紧凑、主张一致的流派,其文学观念既体现在繁杂异样的理论主张与文学批评中,也隐含在风格多变的创作实践乃至文学翻译中。如果只抓住其中某一层面来定位其文学观念,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也是目前学界对其文学观念定性仍存争议的根本原因。因此,只有综合观照新月派的文学理论与实践,才可能合理定义其文学观念。
     新月派在理论与批评上,一方面以梁实秋为代表,主张文学表现人性,服从于规范和均衡的尺度,有明显的新古典主义倾向;另一方面以徐志摩为代表,主张文学表现灵感,书写生命和自然的美,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色彩。新月派在创作和翻译中,更有着“为艺术”和“为人生”的多种色调,从浪漫的自我写真到古典的形式美追求,再到现代的心理探幽,不同的诗学形态恰恰彰显了新月派“自由”的思想内核。在继承中外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新月派追求古今同梦、中西融合。所以,尽管它与左翼文学曾经发生交锋,但同样推动了新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有益于现代文学从他律走向自律。同时,透过新月派的文学观,我们还可以看到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有文化守成的民族意识,也有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怀。他们身上虽然有着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矛盾纠结,但又不乏责任担当与包容稳健的人文精神,这对当下抵制物质主义和科技主义价值观,有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本论文主要站在跨文化的视角,综合运用文学、社会学和翻译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文体从不同的话语层面综合研究新月派的文学观念。具体内容为:
     第一章研究新月派生成的历史语境。新月派是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与文化艺术综合发展的结果。首先,晚清至五四的思想启蒙为它奠定了民主平等、民族爱国的思想基础。其次,自由主义思潮为它提供了个性自由、思想独立的精神范式。再次是新人文主义为新月派古典主义文学主张提供了理论资源。最后是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为新月派将人生与艺术、启蒙与审美并举的文学追求夯实基础。本章主要表明:现代化诉求是新月派生成的内在动力,新月派文学是知识分子现代性焦虑的产物。
     第二章研究新月派文艺观念的发展脉络。新月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体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内涵。第一阶段是新月派身为清华学子的新月派成员,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追求自由独立的、民族国家的文艺。第二阶段是创办《诗镌》和《剧刊》的时期,新月派主张接续古今、融合中西的文艺,尤其重视古典主义的诗学追求。第三阶段是创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时期,他们提倡“健康”与“尊严”的文艺,与左翼文学笔战,为人权和法治呐喊。第四阶段是创办《诗刊》和《学文》时期,他们要求回归艺术本体、思想醇正、风格多样,甚至转向现代主义。本章重在厘清新月派文学观念的变化历程,并对其起始阶段作了新的界定。
     第三章研究新月派基本文学观念。新月派没有贯穿始终、完全统一的文学主张,但不乏颇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学观,它们包括:文学表现“普遍固定之人性”,理性是“最高的节制机关”,美是“美的灵魂”附丽于“美的形体”,“诗人总得有天才”,“人生与艺术相连”等。这些观点容纳了新月派对文学最基本的看法,即便有矛盾之处,也从另一层面体现了新月派兼容并包、稳健理性的文学观。
     第四章研究新月诗歌规范与自由的消长。新月诗派的出现成为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纠正早期白话新诗过于散漫、诗味不足的弊病,新月诗派在借鉴西洋律体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歌格律化主张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为白话诗歌建立了新的范式。但格律诗主张并非新月派诗学理念的全部。从早期对浪漫主义诗歌情有独钟到后期溢出格律的规范回归自由体,乃至其创作与理论出现偏差,无不证明新月诗学一直存在规范与自由的吊诡,此消彼长,互相更迭。只有让新诗成为“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才是他们共同的、永恒不变的目标。本章主要探讨新月派中西诗艺融合观,新格律诗理论和疏离规范的审美超越。
     第五章研究新月散文的“性灵”追求与“自由”言说。新月派散文一方面以徐志摩、朱湘、储安平等为代表,重视性灵书写,歌咏生命和自然;另一方面以梁实秋、胡适、罗隆基等为代表,标举“人性”和“自由”、吁求法治和民主。其中,抒情散文具有晚明性灵文学和英美随笔的余韵,体现了中国传统名士文化和西方绅士文化的交融。论辩散文则继承了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说理、纵横捭阖的传统,彰显了儒家文化滋养下的士大夫责任意识,和西方文化影响下公共知识分子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为人权”的政论散文和反对“阶级性”的文艺散文凸显了他们强烈的自由理念,为现代散文增添了“力与思”的另一种色调。本章先后论述信仰生命与自然的叙事抒情散文、任意而谈与笔战鲁迅的文艺散文、呼吁人权与法治的“论政风”。
     第六章研究新月戏剧与小说对古典主义的执守与超越。戏剧是新月派聚合的契机。本着复兴中华文化的初衷,新月派发动了国剧运动,逆潮流提出整理和发扬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并在适当参考西洋剧的基础上,建构了现代戏剧的“写意说”、“程式说”和“综合艺术说”。新月派尤其推崇写意的艺术和纯粹的艺术,倡导新剧以艺术和趣味为旨归,戏剧家要让理智和情感、艺术良心和道德良心平衡发展,显示了古典主义美学追求。余上沅的理论、丁西林的创作均堪称典范。但新月戏剧也内存异调,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唯美剧、陈楚淮的象征剧均显示了多元的美学追求。新月派小说在理论上没有系统的阐述,但有着不容忽视的创作实绩。沈从文、凌叔华等的独特贡献曾被遮蔽,或被误认为只属于京派。其实,他们首先是新月派,然后才是京派。新月小说重视人文关怀、追求温柔敦厚、和谐优美的审美与价值取向,也显示了古典而浪漫的美学品性,并直接影响京派小说。
     第七章研究唯美与实用并举的新月翻译。作为以英美留学生为主体的文学流派,新月派在翻译方面显示了特别的优势,翻译也成为其文学活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新月派的翻译理论和实践在相当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的文学观念。他们一方面强调翻译选材的艺术性和经典性,另一方面又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他们重新诠释“信达雅”翻译标准,并补充了“人性”作为文学翻译的标杆;他们明确主张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反对“硬译”和曲译,并因为翻译理论再次与鲁迅短兵相接。新月派翻译不但为新文学提供了异质文本,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学的互动,反映了一种“世界”的文学观。本章主要研究翻译诗学视域下新月派的理论与批评、新月派翻译实践中的文学观、新月派翻译与异质文化互动。
     结语主要重估新月派及其影响下的自由主义文学。显然,自由主义文学以人性为基石,以艺术为本位,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现代性;同时,积极参与现代社会制度的建设,敢于质疑和反抗威权政治,显示了历史的进步性。但它以上层精英知识分子的“理”与“趣”为标尺,脱离底层民众的现实生活,忽略社会革命的现实诉求,并且始终处在浪漫精神追求与理性思想原则的矛盾纠葛中,也凸显了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反思新月派的现代性和人文精神,如果说,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启蒙规划,那么研究新月派的意义就在于为当下的现代性建设提供理论启示。新月派尊重生命和张扬人性,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人文思想,对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持建构性认同的思想,依然具有普适性。总之,新月派文学在为人生与为艺术之间,以自由主义为精魂,集古典、浪漫与现代于一体,构成现代文学的独特景观。
The Crescent Schoo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terary genres in the history of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1920s when Chinese modern intellectuals’ thoughtsdifferentiated, it didn’t follow the mainstream literature to serve the revolution, butcontinued to adhere to May4th enlightenment, and seeked for independent thoughtand artistic standard, thus making itself one of the coerced liberalism literature underthe group. But in quite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Crescent School had been subjectedto discrimination, misunderstood or even shaded. The present reexamination of theCresent School starts from literary notion, the essence of literary genre, which decideson a literary genre’s art style, activities, and even its characters. It is evidentlydifficult to study the literary concept of the Crescent School, because the School is notwell-organized, compact and identical. Its literary thoughts are not only reflected inthe complicated theory and criticism, but also hidden in the changing writing practice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It will lead to a completely different conclusion if we onlytake one of its aspects in locating its literature concept. This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which caused controversy on the literary concept. Therefore, the literary thoughts canbe reasonably defined only by a comprehensive viewing on its literary theory andpractice.
     In theory and criticism, on the one hand, represented by Liang Shi-qiu, theCrescent School advocated the manifestation of human nature, subjecting to thediscipline and balanced scale which obviously has neoclassicism; On the other hand,represented by Xu Zhi-mo, the Crescent School advocated the manifestation ofinspiration, writing life and natural beauty, which has typical romantic color. Inwriting and translation, the Crescent School advocated working for art and life, whichmakes it have a variety of colors. From the pursuit of romantic self portrait to theclassical formal beauty, even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 adventure, different poeticsshow the essential idea of "freedom".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the tradition of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the Crescent School pursues the dream of ancient andmodern, the fus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herefore, although it debated with theLeft-wing Literature, it also promoted the modernization of new literature, making itfrom heteronomy to self-disciplin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Crescent School'sliterary concept, we can see conservativ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world visionof modern liberalism intellectuals. Although they ha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hey don’t lack of responsibility, tolerance and robust.The humanistic spirit can not be ignored because it can be used to resist materialismand scientism valu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rescent School's literary concept mainly from the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by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sociology and translationstudies, etc. and from the different level of discourse in every style. In particular to:
     Chapter One studi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rescent School. The CrescentSchool was the result of 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thought, culture and art. Firstly, enlightenment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May4th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nd equality, nationalism and patriotism.Secondly, liberalism provided it with individual freedom of thought and independentspirit paradigm. Thirdly, the new humanism provided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its newclassicism literature. Finally,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laid asolid foundation for its literature pursuit for life and art, aesthetic and enlightenment.This chapter mainly reveals that the modern appeal is the inherent power of theCrescent School's formation, and the Crescent School literature is a product ofintellectuals' modernity anxiety.
     Chapter Two studies development of the Crescent School's literary concept. Indifferent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the Crescent School had different theory andpractice, which reflects the complex ideas. In the first stage, as Tsinghua students,they pursued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national literature, which reflect strongromanticism and nationalism thought. In the second stage, they published Poetry andPlay, advocating the fus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Western literature,especially the classical poetics. In the third stage, they founded the CrescentBookstore and New Moon issue to promote "healthy" and "dignity" literature. Theydebated with the Left-wing writers, and cried for human rights and the rule of law. Inthe fourth stage, they founded Poetry and Learning to demand a return to art itself,ideological and mellow, style diversity, even modern literature. This chapter focuseson clarify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Crescent School's literary concept, and givesa redefinition of its initial stage.
     Chapter Three studies the Crescent School's basic literary conceptions. TheCrescent School hasn’t throughout and completely unified literary ideas, but hasinfluence and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view. They include: Literature reflects"universal human nature". Reason is "the highest control authority". Beauty is"beautiful soul" belongs to "beauty of body".“A poet must be a genius"."Life connects with art", etc. These views accommodate the Crescent School's the mostbasic view about literature. Even if they are conflicting, it indicates that the CrescentSchool absorbs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forming robustly rational literary thoughts atanother level.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Crescent School poetry’s discipline and freedom whichare in rebellion. The Crescent School poetr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in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etry. In order to correct defects of early vernacular poetrywhich is too lax and whose poetic flavour is insufficient.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lawpoetry and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the Crescent School poetry put forward poetrypropositions and "rational emotion" aesthetic principles, forming a new paradigm forthe vernacular poetry. But the metrical poetry advocation is not all the ideas of theCrescent School poetry. From early having a special liking for romantic poetry to lateoverflowing metrical standard and returning to the free body, even the deviation ofwriting and theory, all prove that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rescentSchool’s discipline and freedom. Only let the new poetry become "a combinationproduc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is their common and eternal goal. This chaptermainly discusses its Chinese and Western art fusion concept, new metrical poetrytheory, and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lienating the principles.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Crescent School prose in pursuit of "soul" and"freedom". On the one hand, represented by Xu Zhi-mo, Zhu Xiang and Chu An-ping,the Crescent School prose pays attention to spiritual life and nature. On the other hand,represented by Liang Shi-qiu, Hu Shi, Luo Long-ji, etc, the Crescent School prosecalls for "human nature" and "freedom", the rule of law and democracy. Among them,lyrical prose inherits the literary essays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English essays,which Embodies the ble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i culture and westerngentleman culture. Argumentative prose has inherited the pre-Qin philosophers’ prosethat is good at reasoning, which show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onfucian intellectuals,and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public intellectuals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Especially the political prose calling for "human rights" and the literary proseopposing the "class" highlights the strong idea of freedom, which adds to modernprose another color of "force and thought". This chapter discusses narrative and lyricprose which believe in life and nature, literary prose which talks freely and debateswith Lu Xun,“comment row on politics” which called for human rights and the ruleof law in turn.
     Chapter Six studies persistence and transcendence of classicalism of the CrescentSchool drama and novel. Drama is a polymerization opportunity of the CrescentSchool. For the Chinese cultural renaissance, the Crescent School launched theChinese drama movement. Going against the tide, they proposed to organize anddevelop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art. And based on the appropriate reference ofwestern drama, they put forward the modern drama "freehand theory","program" and"comprehensive art" theory. They especially advocated freehand brushwork art andpure art, advocating that new drama should aim at art and interest, and dramatistsshould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 and emotion, artistic conscience and moralconscience, which displays the classical aesthetic pursuit. Yu Shang-yuan's theory andDing Xi-lin’s drama are examples. But there are also different views in the CrescentSchool. Xu Zhi-mo and Lu Xiao-man’s aesthetic drama, Chen Chu-huai’s symbolizeddrama showed varied aesthetic pursuit. The Crescent School has no systematic theoryabout novels, but their writing achievements can not be ignored. The uniquecontribution of Shen Cong-wen and Ling Shu-hua had been obscured, or mistakenlybelieved to belong to the Beijing School literature. In fact, they first belong to theCrescent School, then the Beijing School. The Crescent School novels’ aestheticpursuit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placid, harmonious and graceful, alsoshow the classical and romantic aesthetic quality, and directly influence the BeijingSchool novels.
     Chapter Seven studies both aesthetic and practical translation poetics. As aliterary school that mainly consists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student, the CrescentSchool shows special advantage i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 considerablepart of its literature activities. Their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lso reflect theirliterary concept to a certain extent. On the one hand, they emphasized artical andclassical translation material. On the other hand, they paid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andpractical material. They reinterpreted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and supplemented the "human nature" as a literarytranslation standard. They clearly advocated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l translation andfree translation,objecting to the "hard translation" and the distorted translation, andarguing again with Lu Xun on translation theory.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theCrescent School not only provides the new heterogeneous text, but also promotes theinterac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which uncovers a kind of "world"literature view. This chapter mainly studies the Crescent School’s theory and criticism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poetics, view of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 practice,and interaction of translation and heterogeneous culture.
     The conclusion part mainly reassesses the Crescent School and its influence onthe liberalism literature. Obviously, liberalism literature pursues spontaneouslyaesthetic modernity of literature based on human nature and art standard. At the sametime, it actively participat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al system, daring tochallenge and revolt against the authoritarian politics, which shows the progress ofhistory. But it takes elite intellectuals’"reason" and "interest" as the ruler, far from thereal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ignoring the realistic demand of the social revolution, andalways in the conflict of the romantic spirit and rational principle, which alsohighlights some limitations of history. To reflect the Crescent School’s modernity andhumanism, if modernity was an unfinished enlightenment planning, the significanceof studying the Crescent School lies in providing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fornowaday modern construction. Its humanism of respecting for life, displaying humannature, advocating people, people and nature to mainta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iswidely applicable. So does the constructive identity about national and world culture.In short, the Crescent School literature whose spirit is based on liberalism works forlife and art, sets the classicism, romanticism and modernism together, and constitutesa unique scene of modern literature.
引文
①余光中:《金灿灿的秋收》,余光中编:《秋之颂》,台湾九歌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
    ②参见:1919年胡适在《每周评论》第31期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5期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
    ①秦弓:《鲁迅对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的评价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23页。
    ②任岩岩:《英国浪漫主义思潮对中国前期新月派影响分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26页。
    ③白春超:《理性与秩序:新月派的文学观及其意义》,《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第209页。
    ④程国君:《浪漫诗人的古典寻求——新月派审美观念的主要形态及其古典寻求的诗学意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51页。
    ①梁实秋:《现代文学论》,《偏见集》,正中书局1934年版,第152页。
    ②徐志摩:《“就是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赵遐秋等编:《徐志摩全集》第四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③梁实秋:《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6页。
    ④[美]J·希利斯·米勒,国荣译:《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⑤乐黛云:《中国文化如何面向世界》,《商周刊》2012年第17期,第80页。
    ①罗隆基:《致胡适》,1931年5月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页。
    ①陈山:《论新月派在新诗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1期,第130页。
    ②黄昌勇:《新月派发展轨迹新论》,《武陵学刊》(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第19页。
    ③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④陈敬之:《“新月”及其重要作家》,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⑤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1页。
    ①蓝棣之:《新月派诗选(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陈爱中:《格律与自由的恰切糅和——试论新月诗歌的语言表述》,《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16页。
    ③陈国恩:《新月派诗与婉约派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5页。
    ④程国君:《从“音乐的美”到“纯诗”——论新月诗人写的诗歌美学建构的深层理论与实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57页。
    ①可参看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童庆炳:《童庆炳谈文学观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6页。
    ③徐贲:《自由主义与知识分子》,[法]雷蒙·布东:《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周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3页。
    ①梁实秋:《新月前后》,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25页。
    ②胡适之:《追悼志摩》,《新月》第4卷第1号,1932年9月。
    ③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④[丹麦]勃兰兑斯,李宗杰译:《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5分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440页。
    ⑤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166页。
    ①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10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4页。
    ②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北京出版社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版。
    ③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第269页。
    ①梁保中:《新月社、新月派、新月没有了》,陈新编:《港台·海外谈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201页。
    ①资中筠:《用事实和逻辑考虑问题就是启蒙》,《学习博览》,2011年第11期。
    ①[德]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8页。
    ②[德]E·卡西勒:《启蒙哲学》,顾伟铭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①顾炎武:《正始》,[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十三,岳麓书社1994年版。
    ②王俊义:《晚清思想文化的启蒙者和先驱——<龚定盦全集>与<古微堂诗文集>述评》,《清史研究》,2010年第2期,第151页。
    ①梁启超:《新民说》,宋志明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5-61页。
    ②许纪霖:《重审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中华读书报》,2006年5月24日。
    ①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4页。
    ②鲁迅:《文化偏至论》,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③鲁迅:《摩罗诗力说》,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①梁实秋:《忆<新月>》,陈子善编:《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7页。
    ②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读书》,2000年第1期,第38页。
    ①[法]雷蒙·布东:《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周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8页。
    ①邓晓芒:《康德哲学诸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46页。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3页。
    ②[德]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3页。
    ③[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译:《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4-165页。
    ④[法]雷蒙·布东:《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周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4-5页。
    ⑤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275页。
    ①严复:《原强》,卢云昆编选:《严复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4页。
    ②梁启超:《新民说》,宋志明选注,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5页。
    ③宋慧昌:《孙中山自由观的历史特征》,《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第82页。
    ①[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64页。
    ①胡适:《独立评论·引言》,《独立评论》第1号,1932年5月22日。
    ①[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①郭斌龢:《梅光迪先生传略》,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
    ②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美]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80页。
    ①[美]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②《学衡》创刊号,1922年1月。
    ③[美]白璧德:《卢梭与浪漫主义》,孙宜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页。
    ①胡宗刚:《不该遗忘的胡先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②吴宓:《评歧路灯》,《大公报·文学副刊》,1928年4月23日。
    ③李思纯:《论文化》,《学衡》,1923年第22期。
    ①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9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汤用彤全集》第1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5页。
    ③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现代转型的标志与维度》,《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2期,第154页。
    ①[美]王德威:《导言》,《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栾梅健:《189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③付建舟:《近现代转型期中国文学论稿》,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3页。
    ①黄遵宪:《与朗山论诗书》,《黄遵宪集》(下卷),吴振清等编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2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5-86页。
    ①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46页。
    ②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①陈独秀:《答胡适之(1916年10月1日)》,《陈独秀文章选编》(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②周作人:《平民的文学》,陈为民编选:《周作人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235页。
    ③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④鲁迅:《文化偏至论》,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⑤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
    ①孙玉石:《序》,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①张玲霞:《清华校园文学论稿(1911—1949)》,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谢泳:《清华三才子》,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①梁实秋:《梁实秋散文》第1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232页。
    ①《大江会章程》,《大江季刊》第1卷第2期,1925年11月15日。
    ②梁实秋:《罗隆基论》,《世纪评论》第2卷第15期,1947年10月11日。
    ①《余上沅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6页。
    ①闻一多:《致梁实秋》(1925年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6页。
    ①陈独秀:《泰戈尔与东方文化》,《中国青年》第27期,1924年4月18日。
    ②阿法:《骂杀与捧杀》,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72页。
    ①郭沫若:《革命与文学》,《创造季刊》第1卷第3期,1926年5月16日。
    ②郭沫若:《泰戈尔来华之我见》,《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14日。
    ③[印度]泰戈尔著,刘安武主编:《泰戈尔全集》第22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①其他三种为:《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和《京报副刊》。
    ②参见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0版,第108-109页。
    ③徐志摩:《我为什么来办我想怎么办》,《晨报副刊》1925年10月1日。
    ①徐志摩:《志摩的欣赏》,《晨报副刊》,1925年11月11日。
    ②王一心,李伶伶:《徐志摩·新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③徐志摩:《“闲话”引出来的闲话》,何言宏编:《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0页。
    ①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0版,第128页。
    ②胡适:《新自由主义》,《晨报副刊》,1926年12月8日。
    ③胡适:《致苏雪林》(1936年12月24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9页。
    ①于赓虞:《志摩的诗》,《北平晨报·北晨学园·哀悼志摩专号》,1931年12月7日。
    ②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③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第4号,1923年6月3日。
    ④闻一多:《致信梁实秋、吴景超》(1922年9月29日),《闻一多书信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5页。
    ①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诗镌》1号,1926年4月1日。
    ②朱自清:《诗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0年版,第357页。
    ③徐志摩:《<剧刊>始业》,《晨报·剧刊》第1号,1926年6月17日。
    ①余上沅:《<剧刊>终期》,《晨报·剧刊》第15号,1926年9月23日。
    ②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书桌》,蓝棣之编选:《新月派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③参见《新月书店启事》,《申报》1927年6月27日和28日。
    ①徐志摩:《猛虎集·序》,《徐志摩全集》第1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①饶孟侃:《关于新月派》,转引自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
    ③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8页。
    ①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第1册,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出版,第7页。
    ②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08页。
    ③参见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第1卷第12期。
    ①徐志摩:《<诗刊>序语》,《诗刊》第1期,1931年1月20日。
    ①陈梦家:《<诗刊>叙语》,《诗刊》季刊第4期,1932年7月30日。
    ②陈梦家编:《<新月诗选>序》,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版。
    ③《新月》月刊第3卷第11期首页广告,《新月》第6册,上海书店1985影印版。
    ①叶公超:《我与<学文>》,《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②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周良沛编选:《徐志摩林徽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196页。
    ①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卷,江弱水、青乔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
    ②李健吾:《九十九度中》,《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页。
    ①储安平:《一年来中国出版界》,转引自王一心、李伶伶:《徐志摩·新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11页。
    ①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版,第222页。
    ①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②梁实秋:《<草儿>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③梁实秋:《读<诗底进化的还原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
    ④梁实秋:《对清华文学的建议》,《梁实秋文集》第6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⑤梁实秋:《拜伦与浪漫主义》,《梁实秋文集》第6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
    ①梁实秋:《现代文学论》,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②梁实秋:《文学讲话》,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页。
    ③梁实秋:《文学的纪律》,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④梁实秋:《文学批评辩》,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①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梁实秋全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
    ②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1页。
    ③[美]白璧德:《中国的原始主义》,《卢梭与浪漫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④梁实秋:《<论文学>序》,《梁实秋文集》第7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740页。
    ⑤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浪漫的与古典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⑥闻一多译:《渡飞矶》,闻黎明:《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页。
    ⑦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42-45页。
    ①沈从文:《小说的作者和读者》,张新颖编:《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第1册,上海书店1985影印版,第7页。
    ③《敬告读者》,《新月》月刊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①梁实秋:《文学的纪律》,《新月》第1册,上海书店1985影印版,第11-27页。
    ②梁实秋《文学批评辩》,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③梁实秋:《文艺批评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298页。
    ①梁实秋:《文学的纪律》,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②徐志摩:《<猛虎集>序》,《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4页。
    ③闻一多:《先拉飞主义》,《闻一多全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23页。
    ④梁实秋:《文学批评辩》,《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98-102页。
    ⑤蒋伯涵:《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第379页。
    ⑥梁实秋:《<论文学>序》,《梁实秋文集》第7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740页。
    ⑦梁实秋:《关于白璧德先生及其思想》,《梁实秋论文学》,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403页。
    ①梁实秋:《文学的纪律》,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②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③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①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①闻一多:《致闻家驷》,《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页。
    ②闻一多:《致梁实秋·附信》,《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③闻一多:《致父母亲》,《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
    ④闻一多:《律诗底研究》,《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⑤龙泉明:《郭沫若与闻一多: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浪漫主义》,《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第93页。
    ⑥[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序言》,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①闻一多:《泰果尔批评》,《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②闻一多:《<冬夜>评论》,《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页。
    ③闻一多:《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④徐志摩:《落叶》,《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55页。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②闻一多:《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③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①[英]彼得·琼斯编,裘小龙译:《意象派诗选》,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页。
    ②闻一多:《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页。
    ③参看:卢惠余:《闻一多诗歌艺术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1-143页。
    ①闻一多:《美国著名女诗人罗艾尔逝世》,《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页。
    ②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第4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8页。
    ③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诗镌》1号,1926年4月1日。
    ①徐志摩:《致梁实秋》(1930年12月19日),《志摩的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②徐志摩:《自剖》,《徐志摩全集》第3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179页。
    ③徐志摩:《话》,《徐志摩全集》第3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④徐志摩:《<闲话>引出来的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页。
    ①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诗镌》1号,1926年4月1日。
    ②载《新月》月刊第3卷第11期广告页,1930年。
    ③梁实秋:《文学与革命》,《新月》月刊第1卷第4期。
    ④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70页。
    ⑤梁实秋:《戏剧艺术辨正》,《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54页。
    ①陈西滢:《小戏院的试验》,《西滢闲话》,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20页。
    ②[法]戈蒂耶:《<阿贝杜斯>序言》,吴康如译,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③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郭沫若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9页。
    ①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月刊第1卷第1号,1928年3月10日。
    ②周作人:《平民的文学》,陈为民编选:《周作人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235页。
    ③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艺术与生活》,群益书社1930年版,第31-32页。
    ①徐志摩:《读雪莱诗后》,赵遐秋等编:《徐志摩全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第189页。
    ②[英]柯尔律治:《文学生涯》,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③闻一多:《泰果尔批评》,《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④唐鸿棣:《诗人闻一多的世界》,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31页。
    ⑤孙玉石:《闻一多及新月派的诗歌艺术追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5期,第40页。
    ①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新月书店1931年9月。
    ②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版,第243页。
    ①徐志摩:《艺术与人生》,《创造季刊》第2卷第1期,1923年。
    ②胡适:《论“文学”》,《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24页。 
    ③胡适:《中国诗歌中的社会意义》,转引自周明之著、雷颐译:《胡适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3页。
    ①20世纪30年代,文学史家朱自清、赵景深、陈子展等都称新月派为“格律诗派”或“西洋律体诗派”。
    ②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③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①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原载1931年1月《诗刊》创刊号。
    ②胡适:《寄志摩谈诗》,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①胡适:《谈新诗》,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201页。
    ②胡适:《逼上梁山》,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596页。
    ①俞平伯:《诗的进化的还原论》,《俞平伯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96页。
    ②胡适:《俞平伯的<冬夜>》,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页。
    ①闻一多《<冬夜>评论》,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②闻一多《<冬夜>评论》,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③闻一多《<冬夜>评论》,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④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载1920年3月《少年中国》第1卷第9期。
    ⑤胡适:《康白情的<草儿>》,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
    ①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1931年1月《诗刊》创刊号。
    ②闻一多:《致吴景超和梁实秋》,《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
    ③闻一多《<冬夜>评论》,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146页。
    ④胡适:《<尝试集>自序》,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⑤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07-516页
    ①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页。
    ②王一心、李伶伶:《徐志摩·新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③刘梦苇:《中国诗的昨今明》,载1925年12月12日《晨报副刊》。
    ④徐志摩:《杂记·坏诗,假诗,形似诗》,载1923年5月6日《努力》周刊第51期。
    ⑤朱湘:《新诗评(一):<尝试集>》,载1926年4月1日《诗镌》第1号。
    ⑥朱湘:《新诗评(二):<郭君沫若的诗>》,载1926年4月10日《晨报副刊》。
    ⑦朱湘:《新诗评(三):<草儿>》,载1926年4月15日《诗镌》第3号。
    ⑧朱湘:《北海纪游》,林呐等主编:《朱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⑨石灵:《新月诗派》,载1937年1月《文学》第8卷第1号。
    ①闻一多:《闻一多年谱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页。
    ②闻一多:《文艺与爱国》,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③闻一多:《悼玮德》,《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④闻一多:《律诗底研究》,《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①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②闻一多:《<冬夜>评论》,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③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98页。
    ①陆耀东:《闻一多新诗与中国古代诗歌的联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②闻一多:《律诗底研究》,《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③闻一多:《七子之歌》,原载《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1925年7月4日。
    ①徐志摩:《<猛虎集>序》,《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①朱湘:《诗的产生》,《朱湘散文》(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292页。
    ②沈从文:《论朱湘的诗》,《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页。
    ③鲁迅:《拿来主义》,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05页。
    ④周作人:《论小诗》,《觉悟》,1922年6月29日。
    ①徐志摩:《吸烟与文化》,谢冕主编:《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②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①徐志摩:《卡尔佛里》,《徐志摩诗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61页。
    ②徐志摩:《一条金色的光痕》,周良沛编:《徐志摩林徽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①徐志摩:《<猛虎集>序》,《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②徐志摩:《法郎士先生的牙慧》,《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③徐志摩:《近代英文文学》,《徐志摩全集补编》散文卷,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472-473页。
    ④徐志摩:《白朗宁夫人的情诗》,《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8页。
    ①徐志摩:《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②徐志摩:《再别康桥》,周良沛编:《徐志摩林徽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页。
    ③闻一多:《艺术的忠臣》,《闻一多精选集》,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①陈梦家:《梦家存诗·自序》,开明书店1935年版,第1页。
    ②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新月诗选》,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5-17页。
    ④石灵:《新月诗派》,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页。
    ①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3卷3号。
    ②宗白华:《新诗略谈》,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0页。
    ③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6页。
    ①陆志韦:《渡河·自序》,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
    ②陆志韦:《渡河·我的诗的躯壳》,亚东图书馆1923年版。
    ③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第6页。
    ①刘梦苇:《中国诗底昨今明》,《晨报副刊》,1925年12月12日第1409号。
    ②朱湘:《刘梦苇与新诗形式运动》,方仁念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
    ③闻一多:《诗歌节奏底研究》,《闻一多论新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④闻一多:《诗的音节问题》,《闻一多论新诗》,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20页。
    ⑤闻一多:《律诗底研究》,《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166页。
    ⑥朱自清:《新诗杂话·诗的形式》,《朱自清全集》(二),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97页。
    ①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诗镌》1号,1926年4月1日。
    ②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140页。
    ③徐志摩:《诗刊放假》,《晨报·诗镌》11号,1926年6月10日。
    ①饶孟侃:《新诗的音节》,《晨报·诗镌》4号,1926年4月22日。
    ②徐志摩:《诗刊放假》,《徐志摩全集》第3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③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142页。
    ①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第9页。
    ②孙大雨:《黎琊王·译序》,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③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第10页。
    ④龙清涛:《简论孙大雨的“音组”——对新诗格律史上一个重要概念的辨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1期。
    ①饶孟侃:《新诗的音节》,《晨报·诗镌》4号,1926年4月22日。
    ②胡适:《谈新诗》,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204页。
    ④孙大雨:《诗歌底格律》,《复旦学报》(人文科学),1957年第1期,第10页。
    ①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第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144页。
    ②李章斌:《有名无实的“音步”与并非格律的韵律》,台湾《清华学报》2012年第2期。
    ③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①卢惠余:《闻一多诗歌艺术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61页。
    ②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③徐志摩:《<猛虎集>序》,《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244页。
    ④参见陈梦家:《纪念志摩》,《新月》月刊第4卷第5期。徐志摩说,闻一多也评价他的《翡冷翠的一夜》比《志摩的诗》“确乎是进步了——一个绝大的进步”。
    ⑤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0年版,第354页。
    ⑥于赓虞:《志摩的诗》,《北平晨报·北晨学园·哀悼志摩专号》,1931年12月9日。
    ①周煦良:《北平情歌——新诗音律的新局面》,《文学》,1937年第2期。
    ②石灵:《新月诗派》,《文学》月刊,1937年1月1日第1期。
    ③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937年5月。
    ①何其芳:《话说新诗》,《文艺报》,1950年5月10日。
    ②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何其芳文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③何其芳:《关于现代格律诗》,《何其芳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页。
    ④卞之琳:《谈诗歌的格律问题》,《文学评论》,1959年第2期。
    ⑤程文:《从<死水>及<诗的格律>略谈闻一多实验新格律的得失》,《淮阴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
    ①朱湘:《新诗评(二):<郭君沫若的诗>》,《晨报副刊》,1926年4月10日。
    ①徐志摩:《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②徐志摩:《青年运动》,《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③《郭沫若致闻一多信》,见《闻一多全集》第三卷庚集,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74页。
    ④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⑤《通信四则》中徐志摩的信,载《创造周报》4号,1923年6月3日。
    ⑥徐志摩:《诗刊放假》,《晨报·诗镌》11号,1926年6月10日。
    ⑦天心:《随便谈谈译诗与做诗》,《晨报·诗镌》8号,1926年5月20。
    ①徐志摩:《诗刊放假》,《晨报·诗镌》11号,1926年6月10日。
    ②于赓虞:《诗之艺术》,解志熙、王文金编校:《于赓虞诗文辑存》,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7页。
    ③程千帆:《评<世纪的脸>》,《青年界》7卷2期,1935年2月。
    ④赓虞:《世纪的脸·序语》,上海北新书局1934年版。
    ①陈梦家:《<新月诗选>序》,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版。
    ②黄昌勇:《新月诗派论》,《文学评论》,1997年第3期,第81页。
    ③叶公超:《再论爱略特的诗》,《北平晨报·文艺》第13期,1937年4月5日。
    ④叶公超:《论新诗》,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3页。
    ①卞之琳:《纪念叶公超先生》,叶崇德主编:《回忆叶公超》,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②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文艺研究》1990年第1期,第82页。
    ③陈梦家:《<新月诗选>序》,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出版。
    ①方仁念:《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第306页。
    ②痖弦:《未完工的纪念碑》,《创世纪》第30期,1992年9月。
    ③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④陈梦家:《梦家存诗·自序》,时代图书公司1936年3月版。
    ①陈梦家:《<梦家存诗>自序》,上海时代图书公司1936年版。
    ①林徽因:《究竟怎么一回事》,《大公报·文艺副刊》,1936年8月30日。
    ②林徽因:《“谁爱这不息的变幻”》,周良沛编选:《徐志摩林徽因诗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①梁宗岱:《谈诗》,原载1934年11月《人间世》第15期。
    ①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版。
    ②杨振声:《与志摩的最后一别》,《新月》第4卷第1期,1932年1月。
    ①王孙选编:《风飘云逸话新月》,《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99页。
    ②朱寿桐:《以“感美感恋”心态走出名士传统——新月派散文的绅士文化特性考察》,《文学评论》1994年第1期。
    ③王统照:《纯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
    ①梁实秋:《论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页。
    ②徐志摩:《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29页。
    ③梁实秋:《论散文》,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37页。
    ④周作人:《志摩纪念》,《新月》第4卷第1号,1932年1月。
    ①梁实秋:《论志摩的散文》,《新月》第4卷第1号,1932年1月。
    ②徐志摩:《落叶》,《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③徐志摩:《我的祖母之死》,《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④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⑤钱杏春:《现代十六家小品序》,《新文学里程碑·评论卷》,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①徐志摩:《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②沈从文:《致唯刚先生》,《晨报副刊》第105期,1925年5月12日。
    ①沈从文:《鸭窠围的夜》,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②沈从文:《桃源与沅州》,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146页。
    ③沈从文:《从文自传》,《沈从文文集》第九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①沈从文:《女难》,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②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33页。
    ③储安平:《小病》,《储安平文集》(上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65页。
    ①胡适:《追悼志摩》,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72-74页。
    ②周作人:《志摩纪念》,《新月》4卷1号,1932年9月.
    ③胡适:《<四十自述>自序》,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578页。
    ①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新月》第3卷第3期。1930年5月10日。
    ②胡适:《在上海》,《新月》第3卷第7期,1930年9月10日。
    ③朱湘:《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57页。
    ①陈源:《粉刷毛厕》,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05页。
    ②胡适:《胡适致苏雪林》,《胡适来往书信选》(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39页。
    ③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①陈西滢:《创作的动机与态度》,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②陈西滢:《洋钱与艺术》,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①梁实秋:《<西滢闲话>序》,《西滢闲话》,台北文星书店出版1946年版。
    ②陈西滢:《“管闲事”》,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91-193页。
    ①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58页。
    ②梁实秋:《卢梭论女子教育》,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60页。
    ①鲁迅:《卢梭和胃口》,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36页。
    ②梁实秋:《文学批评辩》,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
    ③鲁迅:《文学和出汗》,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38页。
    ④梁实秋:《论批评的态度》,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63页。
    ①鲁迅《“硬译”与“文学阶级性”》,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47页。
    ②鲁迅《新月社批评家的任务》,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57页。
    ③梁实秋:《“资本家的走狗”》,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81页。
    ④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55-156页。
    ①梁实秋:《答鲁迅先生》,《新月》第2卷第9期,1929年11月10日。
    ②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55页。
    ③梁实秋:《关于鲁迅》,台北爱眉文艺出版社1970年版。第2页。
    ④《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日。
    ①梁实秋:《论思想统一》,《新月》第2卷第3期,1929年5月10日,第1-10页。
    ①梁实秋:《孙中山先生论自由》,《新月》第2卷第9期,1929年11月10日,第10页。
    ②梁实秋:《思想自由》,《新月》第2卷第11期,1930年1月10日。第10页。
    ③《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④《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3期,1929年5月10日。
    ⑤梁实秋:《新月月刊敬告读者》,《新月》第2卷第6、7期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⑥梁实秋:《算旧账与开新张》,《自由评论》创刊号,1935年11月。
    ①胡适:《我的歧路》,章清编:《胡适学术文集(哲学与文化)》,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61页。
    ①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第1卷第1期,1928年3月10日。
    ②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5),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①胡适:《人权与约法》,《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说明:《新月》标注日期与实际出版日期并不完全一致。这篇文章从内容即可看出写于1929年4月20日国民政府颁布保障令之后。
    ②胡适:《“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胡适文集》(2),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
    ③《编辑后言》,《新月》第2卷第1期,1929年3月10日。
    ④胡适:《小序》,《人权论集》,新月书店出版社,1930年版。
    ①罗隆基:《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15页。
    ②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7月10日。
    ④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2月10日。
    ①罗隆基:《对训政时期约法的批评》,《新月》第3卷第8期。1930年11月10日。
    ②罗隆基:《专家政治》,《新月》第2卷第2期。1929年4月10日。
    ①彭耀春:《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②徐志摩:《给新月》,《徐志摩选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①钱玄同:《寄陈独秀》,《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②钱玄同:《随感录》,《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①周作人:《论中国旧戏之应废》,《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②余上沅:《<国剧运动>序》,《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页。
    ③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①余上沅:《旧戏评价》,《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93-197页。
    ②赵太侔:《国剧》,《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0页。
    ③转引自解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第63页。
    ④赵太侔:《国剧》,《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4-16页
    ⑤参见解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1期,第66页。
    ⑥徐志摩:《剧刊始业》,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3页。
    ①俞宗杰:《旧剧之图画的鉴赏》,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04页。
    ②赵太侔:《布景》,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34-135页
    ③余上沅:《戏剧的困难》,《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26页。
    ④余上沅:《剧刊终期(二)》,《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50页。
    ⑤俞宗杰:《旧剧之图画的鉴赏》,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03页。
    ①《民众戏剧社宣言》,《戏剧》1921年第1期。
    ②赵太侔:《国剧》,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0页。
    ③余上沅:《表演》,《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51页。
    ④梁实秋:《戏剧艺术辨正》,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7页。
    ①余上沅:《现在纽约的赖因哈特》,《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99-100页。
    ②熊佛西:《中华戏剧改进社的新消息》,《晨报副镌》,1925年4月21日。
    ③余上沅:《序》,《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3页。
    ④闻一多:《戏剧的歧途》,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55-58页。
    ①梁实秋:《现代文学论》,《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②俞宗杰:《论戏剧批评》,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62页。
    ③徐志摩:《剧刊始业》,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4页。
    ④陈西滢:《小剧场试验》,《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29年版。
    ⑤梁实秋:《现代文学论》,《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页。
    ①余上沅:《序》,《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6页。
    ②余上沅:《论戏剧批评》,《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62-63页。
    ①梁实秋:《戏剧艺术辨正》,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7页。
    ①梁实秋:《戏剧艺术辨正》,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41-42页。
    ②余上沅:《序》,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3页。
    ③余上沅:《序》,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8页。
    ④余上沅:《余上沅致张嘉铸书》,余上沅编:《国剧运动》,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277页。
    ⑤梁实秋:《论中国新剧的前途》,转引自彭耀春:《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史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①梁实秋:《悼念余上沅》,《梁实秋怀人书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200页。
    ①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集》第3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②余上沅:《致欧阳予倩、洪深和汪仲贤》,《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①孙东升:《丁西林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
    ②邱慧婷在《试论丁西林独幕剧<一只马蜂>中的“微对立”模式》一文中,首次使用了该概念。详见《教育观察》2012年第1期,第188-190页。
    ③钱理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中,以此来概括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结构模式。详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①丁西林:《一只马蜂》,《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0-28页。
    ②丁西林:《亲爱的丈夫》,《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51-63页。
    ③丁西林:《压迫》,《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44-146页。
    ①丁西林:《亲爱的丈夫》,《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46页。
    ②丁西林:《酒后》,《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89页。
    ③邱慧婷:《试论丁西林独幕剧<一只马蜂>中的“微对立模式”》,《教育观察》2012年第1期,第189页。
    ①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②丁西林:《压迫·纪念刘叔和》,《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出版,第139页。
    ③孔庆升:《丁西林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页。
    ④[美]雷勤风:《从客厅到战场——论丁西林的抗战喜剧<妙峰山>》,《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1期,第126页。
    ⑤丁西林:《压迫·纪念刘叔和》,《西林独幕剧》,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出版,第138页。
    ①孔庆升:《丁西林研究资料》,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145页。
    ①陈楚淮:《骷髅的迷恋者》,《新月》(影印本)第五册第3卷第1号,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4页。
    ②田汉:《新罗曼主义及其他》,《少年中国》第1卷第12期,1920年6月15日。
    ①徐志摩:《死城》,陆小曼编:《徐志摩全集》小说集,香港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76页。
    ②参见2010年浙江师范大学黄长华的硕士论文《新月派小说研究》。
    ①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288页。
    ②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③凌燕萍、刘君卫:《沈从文是新月派吗——“沈学”文艺思想探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97页。
    ④李辉:《与巴金谈沈从文》,《新华文摘》1992年第2期。
    ①沈从文:《谈朗诵诗》,《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49页。
    ②付祥喜:《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6期,第173页。
    ③徐志摩:《志摩的欣赏》,《晨报副刊》1925年11月11日。
    ④徐志摩:《关于<市集>的声明附记》,《晨报副刊》,1925年11月16日。
    ①徐志摩:《近代英国文学》,此文由赵景深作记录,1925年被收入新文化书社出版的赵景深编《近代文学丛谈》一书。1980年收入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由蒋复璁、梁实秋主编的《徐志摩全集》第6辑中。
    ②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①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244页。
    ②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③参见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④沈从文:《阿金》,《新月》第1卷第11号,1929年1月10日。
    ⑤沈从文:《绅士的太太》,《新月》第3卷第1号,1930年3月10日。
    ①沈从文:《<湘西>题记》,《沈从文集·散文卷》,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1页。
    ②沈从文:《水云》,《沈从文别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12页。
    ③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新月》3卷2号,1930年4月10日。
    ④凌叔华:《倪云林》,《文艺月刊》2卷3号,1931年3月30日。
    ①参见戈灵的《<花之寺>》,转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贺玉波的《〈酒后〉作者凌叔华女士》,转见《中国现代女作家》,上海现代书局1932年版。
    ②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①凌叔华:《绣枕》,《现代评论》1卷15期,1925年3月21日。
    ②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③凌叔华:《酒后》,《现代评论》1卷5期,1925年1月10日。
    ④凌叔华:《<小哥儿俩>自序》,《凌叔华文存》(下),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85页。
    ①沈从文:《青色魇·青》,《沈从文文集》(第7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48页。
    ②凌叔华:《小蛤蟆》,《新月》2卷1号,1929年3月10日。
    ①苏雪林:《凌叔华的〈花之寺〉与〈女人〉》,1936年5月《新北辰》第2卷第5期。
    ②朱光潜:《论自然画与人物画——凌叔华作<小哥儿俩>序》,《天下周刊》1946年5月创刊号。
    ①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页。
    ②储安平:《自序》,《说谎者》,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1页。
    ①储安平:《世纪与义务》,《说谎者》,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第98页。
    ①沈从文:《论冰心的创作》,范伯群编:《冰心研究资料》,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②周作人:《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③沈从文:《论冯文炳》,《沈从文全集》第16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①转引自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论译书》,《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本,第66页。
    ①周作人:《陀螺·自序》,转引自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
    ②胡适:《论翻译》,《新月》第1卷11号,1929年1月10日。
    ③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页。
    ①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新月》第2卷第6、7号,1929年12月10日。
    ②胡适:《戒酒》,《新月》第1卷第7号,1928年9月10日。
    ③刘英士:《帝国主义与文化》,《新月》第2卷第2号,1929年4月10日。
    ④摩:《说“曲译”》,《新月》第2卷第2号,1929年4月10日。
    ①胡翠娥:《文学翻译与文化参与——晚晴小说翻译的文化研究》,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7,第61页。
    ②陈西滢:《论翻译》,《新月》第2卷第4号,1929年6月10日,第3-4页。
    ③胡适:《论翻译》,《新月》第1卷11号,1929年1月10日。
    ①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著作全编》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②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③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鲁迅著作全编》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④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2页。
    ⑤鲁迅:《坟·杂忆》,《鲁迅著作全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①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新月》第2卷第6、7号,1929年9月10日。
    ②徐志摩:《一个译诗的问题》,《现代评论》第2卷第38期,1925年8月29日。
    ③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1930年3月。
    ④杨晋豪:《从“翻译论战”说开去》,《社会与教育》,第2卷第22期,1931年9月。
    ⑤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回信》,《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2页。
    ①梁实秋:《翻译》,《新月》第1卷10号,1928年12月10日。
    ②梁实秋:《欧化文》,天津《益世报·文学月刊》第56期,1933年12月23日。
    ③鲁迅《论重译》,《鲁迅全集》第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5-506页。
    ④鲁迅:《摩罗诗力说》,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
    ①志摩:《白朗宁夫人的情诗》,《新月》第1卷第1号,第164页。1928年3月10日。
    ①志摩:《谒见哈代的一个下午》,《新月》第1卷第1号,第79页。1928年3月10日。
    ②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①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导言》,姜义华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化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6页。
    ②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王克非编:《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①徐志摩:《曼殊斐尔》,《小说月报》第14卷第5期。1923年5月10日。
    ②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第395页,1918年5月15日。
    ③胡适:《译者自序》,《短篇小说一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19年版。
    ①胡适:《文学进化观与戏剧改良》,杨犁编:《胡适文萃》,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②徐志摩:《看了<黑将军>以后》,《徐志摩全集》(第8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①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35页。
    ①奚永吉:《莎士比亚翻译比较美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②莎士比亚:《汉姆雷特》,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第9卷第6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③莎士比亚:《汉姆雷特》梁实秋译,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4年版,第99页。
    ④莎士比亚:《汉姆雷特》梁实秋译,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74年版,第134页。
    ①梁实秋:《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集》,台北“国立编译馆”1966年版,第152页。
    ①方平:《不存在理想的范本——文学翻译工作者的思考》,《上海文化》1995年第5期。
    ②康兆春:《翻译文本之高低语境化研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143-144页。
    ③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页。
    ①胡适:《论译书寄陈独秀》,姚鹏、范桥编:《胡适散文》第3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70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56页。
    ③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2-51页。
    ①梁锡华:《徐志摩新传》,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版,第130页。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
    ①王佐良:《霍思曼·叶芝·艾略特》,《读书》1987年第3期,第73页。
    ②朱自清:《新诗杂话·诗的形式》,《朱自清全集》(二),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97页。
    ③闻一多:《谈商籁体》,《新月》第3卷第5、6期合刊,1930年8月10日。
    ①蒙兴灿:《胡适诗歌翻译的现代性探源——以<关不住了>为例>》,《外语学刊》2011年第3期,第130页。
    ②徐志摩译:《小畑熏良“答闻一多先生”附记》,《晨报副刊》,1926年8月7日。
    ③鲁迅:《现今的新文学概观》,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页。
    ①朱寿桐、刘聪:《前言》,《梁实秋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梁实秋:《影响我的几本书》,《雅舍散文》,九歌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页。
    ①梁实秋:《译后序》,《阿拉伯与哀绿绮思的情书》,九歌出版社1988年版,第187页。
    ②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版,第15页。
    ③梁实秋:《序》,《织工马南传》,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第4页。
    ④梁实秋:《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纪念集》,国立编译馆1966年版,第2页。
    ⑤梁实秋:《人性与阶级性》,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1页。
    ①胡适:《易卜生主义》,胡明主编:《不朽——我的宗教》,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②胡适:《易卜生主义》,胡明主编:《不朽——我的宗教》,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184页。
    ③胡适:《问题与主义》,《胡适文存》(卷二),亚东图书馆1920版,第151页。
    ④胡适,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4-95页。
    ①徐志摩:《泰戈尔》,《徐志摩全集》散文丁,香港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86页。
    ②徐志摩:《致梁启超》,转引自胡适《追悼志摩》,胡明编:《胡适作品新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9页。
    ③郭沫若:《太戈尔来华之我见》,《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14日。
    ④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①施蛰存:《当代作家应该直接读外文》,《文学报》1999年10月14日。
    ①[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萧涤非等编:《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②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33页。
    ④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0页。
    ①徐志摩:《敬告读者》,方仁念:《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3页。
    ②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1卷1号,1928年3月10日。
    ①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②梁实秋:《现代文学论》,《梁实秋文集》第1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399页。
    ③焦国成:《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23页。
    ①徐志摩:《吸烟与文化》,谢冕主编:《徐志摩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1.陈楚淮.陈楚淮文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陈梦家主编.新月诗选[M].上海:新月书店.1931.
    3.陈西滢.西滢闲话[M].上海:上海书店.1982.
    4.陈子善主编.新月派文学作品专辑(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1992.
    5.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6.储安平著,张新颖编.储安平文集(上、下)[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7.储安平著,谢泳编.储安平:一条河流般的忧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8.方仁念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方令孺.方令孺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10.胡适.胡适文集(1-10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蓝棣之主编.新月派诗选(修订版)[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12.梁实秋.梁实秋文集[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
    13.梁实秋译.莎士比亚全集[M].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67-1968.
    14.林徽因.林徽因诗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15.凌叔华著,傅光明译.古韵[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16.凌叔华著,陈学勇编.凌叔华文存[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8.
    17.鲁迅著,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8.罗隆基著,谢泳编.罗隆基: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19.沈从文.沈从文文集[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
    20.孙庆升.丁西林研究资料[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21.王孙选编.新月散文十八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22.闻一多著,孙党伯、袁謇正编.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23.闻一多著、彬彬选编.闻一多散文诗歌[M].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社.2006.
    24.徐志摩、罗隆基等编.新月(全七册影印本)[M].上海:上海书店.1985.
    25.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26.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27.于赓虞著,解志熙、王文金编校.于赓虞诗文辑存[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8.余上沅.余上沅戏剧论文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
    29.朱湘.中书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30.朱湘著,陈子善编.孤高的真情:朱湘书信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1.陈漱渝主编.一个都不宽恕:鲁迅和他的论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陈敬之.“新月”及其重要作家[M].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
    4.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6.陈国恩.20世纪中国文学与中外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7.陈伯海主编.近400年中国文学思潮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
    8.陈希.中国现代诗学范畴[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9.曹元勇.通往自由之路:罗素在中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10.段怀清.白璧德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2.傅修延.济慈评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3.付建舟.近现代转型期中国文学论稿[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4.高旭东编.梁实秋与中西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5.高旭东.梁实秋在古典与浪漫之间[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
    16.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7.胡梅仙.中国现代自由主义话语之建构(1898-1937)[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8.胡宗刚.不该遗忘的胡先骕[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19.计红芳编.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经典[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20.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21.[德]康德,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评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2.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M].济南:山大教育出版社1998.
    23.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4.梁实秋.白壁德与新人文主义[M].上海:新月书店.1930.
    25.[法]雷蒙·布东,周晖译.为何知识分子不热衷自由主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26.黎照编.鲁迅/梁实秋论战实录[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
    27.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8.李文斌.泰戈尔美学思想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9.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0.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1.李岫,秦林芳.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上、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32.[美]刘禾,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3.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4.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文学论稿[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35.刘群.饭局·书局·时局——新月社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
    36.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视域与形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7.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8.卢惠余.闻一多诗歌艺术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9.鲁迅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40.[美]罗兰·斯特龙伯格,刘北成、赵国新译.西方现代思想史[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4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2.孟昭毅、李载道.中国翻译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3.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4.彭耀春.中国现代戏剧影视史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45.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6.[英]乔治·斯坦纳,庄绛传编译.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
    47.任淑坤.五四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8.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49.孙宜学编著.泰戈尔与中国[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50.孔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1.唐鸿棣.诗人闻一多的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
    52.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3.[美]王德威,宋伟杰译.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4.王克非编.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5.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6.王一心、李伶伶.徐志摩·新月社[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57.王元骧,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8.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59.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0.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61.文学武.京派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2.吴康.新文学的本质[M].长沙:岳麓书社.2005.
    63.吴笛.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4.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65.谢泳.清华三才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66.谢泳.血色闻一多[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67.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8.许祖华.五四文学思想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9.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70.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增订本)[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71.颜敏.破碎与重构:叠合的“中年写作”[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8.
    72.杨义.京派海派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3.尹康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话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4.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75.殷国明.20世纪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6.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77.俞兆平.浪漫主义在中国的四种范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78.张胜利.中国五四时期自由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9.张玲霞.清华校园文学论稿(1911—1949)[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80.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学·文学论争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81.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82.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83.张健.中国喜剧观念的现代生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4.张俊才.中国现代文学主潮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5.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86.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87.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8.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89.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90.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91.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陈世雄.程式化,还是生活化?——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不同走向[J].福建艺术,2011,2:4-14.
    2.陈山.论新月诗派在新诗发展中的历史地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1:99-130.
    3.陈先初、刘旺华.胡适与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J].求索,2008,3:208-211.
    4.陈珍.从纯粹唯美主义到积极浪漫主义的嬗变——济慈创作思想发展和美学历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5:24-26.
    5.丁晓萍.现代戏剧理论创建期的独特贡献——陈西滢的戏剧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86-93.
    6.邓年、张爱武.沈从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29-131.
    7.冯崇义.罗素访华平议[J].近代史研究,1991,4:153-179.
    8.付修海.文艺“欧化”:一个世纪性的心结[J].文艺评论,2010,2:2-10.
    9.付祥喜.新月社若干史实考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6:159-180.
    10.傅修延.济慈“三颂”新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26-236.
    11.高力克.杜威与五四新自由主义[J].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号.
    12.顾金春.“国剧运动派”的群体构成及文化心态考察[J].江苏社会科学,2010,2:166-171.
    13.黄昌勇.新月诗派论[J].文学评论,1997,3:75-86.
    14.黄立波.新月派的翻译思想探究——以《新月》期刊发表的翻译作品为例[J].外语教学,2010,3:88-91.
    15.黄且圆.植物学家和人文主义者胡先骕[J].科学文化评论,2010,2:107-124.
    16.蒋原伦.胡适《白话文学史》及其本质主义文学观[J].文艺研究,2011,12:77-82.
    17.焦国成.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2-28.
    18.康兆春.翻译文本之高低语境化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9--144.
    19.[美]雷勤风(Christopher G. Re).从客厅到战场——论丁西林的抗战喜剧《妙峰山》[J].当代作家评论,2006,1:124-131.
    20.吕莹.梁启超自由思想特征与成因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70-272.
    21.刘聪.白璧德人文主义运动与现代新儒学[J].文学评论,2009,6:112-119.
    22.刘勇,杨志.文化的民族主义、唯美主义和基督教信仰——论前期闻一多的思想构成及其特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6-26.
    23.龙清涛.简论孙大雨的“音组”——对新诗格律史上一个重要概念的辨析[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1:155-162.
    24.骆蔓.论陈楚淮对新月派戏剧文学的拓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4:76-85.
    25.罗志田.杜威对胡适的影响[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17-124.
    26.倪平.新月派的两个支柱:书店、月刊的起讫[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269-279.
    27.秦弓.鲁迅对30年代自由主义文学的评价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2:119-124.
    28.邱慧婷.试论丁西林独幕剧《一只马蜂》中的“微对立”模式[J].教育观察,2012,1:188-190.
    29.邱焕星.鲁迅1927年的“国民革命文学”否定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2:43-55.
    30.宋晓敏.自由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J].前沿,2009,1:56-59.
    31.宋惠昌.清末立宪运动:中国20世纪自由主义的肇始[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5.
    32.宋惠昌.孙中山自由观的历史特征[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81-91.
    33.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J].文艺争鸣,1992,5:9-10.
    34.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J].中国翻译,2012,1:16-23.
    35.童庆炳.中国文学理论现代转型的标志与维度[J].社会科学辑刊,2003,2:154-160.
    36.王德禄、王文涓.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自由主义文学思潮[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0-84.
    37.吴思敬.20世纪新诗理论的几个焦点问题[J].文学评论,2002,6:107-117.
    38.解玉峰.20世纪中国戏剧艺术特征研究之述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4,1:61-69.
    39.许霆、鲁德俊.十四行体在中国[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6,3:135-154.
    40.许纪霖.上半个世纪的自由主义[J].读书,2000,1:38-47.
    41.杨新刚.艺术之瓶里的希望之花——新月派戏剧美学观[J].中国文学研究,2005,4:27-30.
    42.杨迎平.论新月派的戏剧观及贵族气[J].甘肃社会科学,2009,1:144-147.
    43.俞兆平.徐志摩后期美学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倾向[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48-54.
    44.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J].文艺研究,1990,1:75-82.
    45.颜敏.惶惑·疏离·批判——近二十年知识分子形象谱系论[J].文艺争鸣,2012,12:110-115.
    46.颜敏.五四新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学术转型[J].江西社会科学,2009,4:22-27.
    47.张太原.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批评与指责——以《独立评论》为例[J].史学月刊,2002,5:68-76.
    48.赵思运.“五四”激进文化背景下的诗人陆志韦[J].江苏社会科学,2011,6:155-160.
    49.庄锡华.常态人性与梁实秋的文学思想[J].文学评论,2008,5:93-97.
    50.庄锡华.论胡适文艺思想的三大矛盾[J].江苏社会科学,2007,3:180-186.
    51.资中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今天的争论[J].民主与科学,2008,3:21-24.
    52.郑大华.论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学衡派”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113-124.
    53.周葱秀.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首次倡导——重新评价胡先骕的文学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23-29.
    54.朱寿桐.以“感美感恋”心态走出名士传统——新月派散文的绅士文化特性考察[J].文学评论,1994,1:18-28.
    1.黄长华.新月派小说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
    2.万书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的研究及其当代意义[D].兰州大学,2006.
    3.张晓平.自由主义及其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命运[D].西南师范大学,2001.
    4.姜青松.《新月》:纸上的沙龙[D].青岛大学,2007.
    5.张慧君.新月派的小说之研究[D].北京大学,2011.
    6.张红瑞.民族性视野下的新月派戏剧理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
    7.王海旋.新月派眼中的“中国问题”及提出的解决方案[D].东北师范大学,2007.
    8.胡博.对峙与互补:论新月派在新文学整体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D].山东大学,2001.
    9.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
    10.叶红.生成与走势:新月诗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1.胡明贵.自由主义思潮与新文学现代性品格[D].南京大学,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