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朝选官制度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南朝的选官制度处于两汉察举制向隋唐科举制发展的关键阶段,其形态十分丰富,存在多种等量齐观的选官类型。相对地,必然会对文人入仕及其文学活动产生相当程度的影响。本论文的宗旨,即在于探讨南朝选官制度与南朝文学之关系,企图在职官制度的视野上,提供一个观察南朝文学的角度。
     本论文南朝年限起自刘宋,迄于陈亡(420—589)。讨论对象则以此一百七十余年间曾经入仕的文人为主。全文主体部分共分七章,并附文人入仕类型表:
     引言:说明论文选题的原由、相关的研究情况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选官制度下,文人入仕类型的划分及事实依据。
     第二章:九品中正制对文人阶层的划分、文人心理状态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察举和学校入仕制度与南朝文风的演变关系:即探讨科举制萌芽时期与文学的关系。
     第四章:州郡府属佐入仕制度与南朝文学的关系,主要就文学集团及山水诗与乐府诗的区域性特征等方面进行讨论。换言之就是,这一入仕途径在容纳更多数量的文人的同时也扩大文人的活动范围,扩展了“文学边界”(借用梅新林语)。在文学意义之外,还具有对区域文化意义的考察。
     以上四章可视为第一个部分,即从选官制度的视角对文学进行分析,突出的是“起家入仕”与文学。
     第五章:待诏制度及对南朝文学发展的影响:通过考察待诏制度的发展演变,发现这一制度对南朝文学与文化的繁荣进步做出过一定的贡献。
     第六章:尚书省、中书省官员的选任与南朝文学之关系:主要就尚书郎、尚书主客郎、中书郎、中书舍人的选用而言,解释南朝公文骈体化的原因,以及南北朝文学交流等问题。
     第七章:秘书省、著作省官员的选任与南朝文学之关系:探讨两省的实际运行情况,及其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以上三章,以南朝中央官署的任官情况与文学的关系研究为中心,重点偏向“任用制度”与文学,可视为本文的第二个部分。最后,结论,总结前文。
The selection system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is during the key period from "Cha ju" system in the Han Dynasty to "Ke ju" system in the Sui Dynasty and the Tang Dynasty, so it has many kinds of selection forms. Consequently, it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literati and their literature activity.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election system and the literature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and try to provide a new visual angle of literature activity on the base of the official position system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investigated period is from the Liu-Song Dynasty to the Chen Dynasty (420-589), and the principal part is mainly the literati who have been officials during more than 170 years. I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as follows:
     Prefac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reason, related studies, and investigation methods of the dissertation.
     Chapter 1: The different kinds of literati to be officials and the supporting evidences.
     Chapter 2: The influence of "Jiu pin zhong zheng zhi" system on the division of the literati level, the literati psychology, and the literature activity.
     Chapter 3: The evolvement of "Cha ju" system, examination system and literature style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i.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ud of "Ke ju" system and literature.
     Chapter 4: The rel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selection system and the literature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mainly including the literature group, landscape poems and "Yue fu" poems.
     The above four chapters can be seen as one part, i.e. the literature is investigated from the view of the selection system, and the emphasis is on "the first official position" and literature.
     Chapter 5: The influence of "Waiting-for appointment" system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system has active effect on development of the literature.
     Chapter 6: The relation between official appointment of "Shang shu Sheng", "Zhong shu sheng" and literature. It is mainly about the selection of "Shang shu lang", "Shang shu zhu ke lang", "Zhong shu lang", "Zhong shu she ren", the reason why the official document is apt to "Pian wen",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The above three chapters is seen as the second part. It is about the appointmen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iterature, mainly emphasized on the "Appointment system" and literature. Finally, results and remaining results, a conclusion of the dissertation.
引文
[1]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引言》,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5页。
    [2]《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3138页。
    [1]参见阎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9年版。
    [2]《汉书》卷八八《儒林传》,3620页。
    [1]《文献通考》卷二十八《选举一》“举上”条。
    [2]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124页。
    [3]罗新本:《两晋南朝入仕道路研究(一)——直接入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两晋南朝的秀才、孝廉察举》,《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4]参见张旭华著:《九品中正制略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151-156页。
    [1]汪征鲁著:《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第四章《入仕状况之量化分析与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常林传》案,660页。
    [2]参祝总斌:《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收入《材不材斋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260页。
    [3]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版,124页。
    [1]陈琳国:《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2]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151页。
    [3]胡宝国:《九品中正制杂考》,《文史》总第三十六辑,1992年8月。
    [1]张旭华著:《九品中正制略论稿》,155-156页。
    [2]《晋书》卷四八《段灼传》,1347页。
    [3]《晋书》卷四五《刘毅传》,1273-1274页。
    [4]《晋书》卷三六《卫瓘传》,1058页。
    [1]祝总斌:《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收入《材不材斋文集》下编,261页。
    [2]《文选》卷二一《左泰冲咏史八首》之二,296页。
    [3]《晋书》卷五五《张载传》,1518页。
    [4]《晋书》卷九二《文苑·王沈传》,2382页。
    [5]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从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124页。
    [6]出自尚书左丞江奥《刑法议》:“符伍虽比屋邻居,至于士庶之际,实自天隔,舍藏之罪,无以相关。”《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1318页。
    [7]“士、庶”之辨参汪征鲁著:《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64-68页。又王葆玹先生曾对士、庶含义的发展演变,士族、庶族对立格局形成的时间两方面做过详细论述,参《正始玄学》,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37-44页。
    [1]梅新林称为“家族型的文人群体”,见《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567页。
    [2]《南史》卷七一《儒林·顾越传》,1752页。
    [3]《梁书》卷三○《裴子野传》,442页。
    [4]《北齐书》卷叫五《文苑·颜之推传》,617页。
    [5]《南史》卷七二《文学·贾希镜传》,1776页。
    [6]《梁书》卷四八《儒林·贺玚传》,672页。
    [7]《梁书》卷四○《司马褧传》,567页。
    [8]《陈书》卷三四《文学·杜之伟传》,454页。
    [9]《南史》卷七二《文学·祖冲之传》,1774页。
    [10]《梁书》卷三三《王筠传》,486-487页。
    11 据王青师考证王琰属晋阳王氏,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75-178页。
    [1]曾道衡:《论王琰和他的〈冥祥记〉》,《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27页。
    [2]王青师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185-186页。
    [3]《南齐书》卷四十三《谢(?)传》,726页。
    [4]详参程章灿:《论士族宗亲伦理对六朝文学题材的影响》,收入《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参莫山洪:《论汉魏六朝审美意识的转变与骈文的形成、兴盛》,《柳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609页。
    [1]《晋书》卷九二《文苑·王沈传》,2381-2383页。
    [2]陆侃如先生认为左思作《咏史》八首大约在270至280年的十年中,即左思入京之后到东吴灭亡之前。见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之《元康诗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284页。
    [1]参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第二编第五章《左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宋书》卷九二《陆徽传》,2267页。
    [1]苏瑞隆对鲍照的性格何精彩的分析,参看《鲍照诗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祝总斌先生认为刘裕出身为低级士族,见《刘裕门第考》,《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3]参王运熙:《吴声、西曲中的扬州》,收入《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唐长孺:《南朝寒人的兴起》,收入《魏晋南北史论丛续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2]刘淑芬:《三至六世纪浙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收入陈国栋、罗彤华主编:《经济脉动》,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3]韩国磐著:《南朝经济试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170页。
    [4]唐长儒:《南朝的屯、邸、别墅及山泽占领》,收入《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宋书》卷二《武帝纪中》,28页。
    [2][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建康实录》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476页。
    [3]《南齐书》卷七《东昏侯纪》,46页。
    [4]《通典》卷十四《选举二》,78页下。
    [5]《后汉书》卷六《顺帝纪》载,阳嘉元年(132)冬十一月辛卯,“初令郡国举孝廉,限年四十以上,诸生通章句,文吏能笺奏,乃得应选;其有茂才异行,若颜渊、子奇,不拘年齿。”所举的对象有诸生、文吏等,诸生应是未入仕者,文吏则显然属于入仕者。
    [6]汪征鲁著:《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27-30页。
    [7]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240页。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266页。
    [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四,王韶之《赠潘综吴逵举孝廉诗》,1187页。
    [1]《梁书》卷五三《良吏·孙谦传》,774页。
    [2][宋]刘敞撰:《南北朝杂记》,学海类编道光、景道光本。
    [3]《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丘巨源传》,859页。
    [1]转引自[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沣:《谢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1991年版,249页。
    [2]一说为檀超,陈庆元以为非,见《谢脁诗歌系年》,《文史》第二十一辑,204页。
    [3]参傅璇琮著:《唐代科学与文学》第五章《明经》,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版。
    [4][清]赵翼撰:《陔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597页。
    [1]《汉书》卷六《武帝纪》,198页
    [2]《宋书》卷四○《百官志下》,1257页。
    [3]黄留珠著:《秦汉仕进制度》,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61-162页。
    [4]王接举秀才一事详见《晋书》卷五一《王接传》,1435页。
    [5]《南齐书》卷三六《谢超宗传》,635页。
    [6][隋]虞世南撰:《北堂书钞》卷七九引《晋令》,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325页。
    [7]按汉时已有对策之法。“所谓对策,指封建皇帝为特举人才,亲自命题于简策上,由应诏儒生当场应对,陈述对时政的看法。这是一种比较高层次的考试方法。对策的对象大多是参加贤良文学科特举的儒生,此种特举经常在灾异之后或改制之时举行,封建皇帝急于招纳人才以解决当时的社会危机,所以需要通过这种对策,当面听取儒生献计献策。在对策前,一般先由皇帝下诏由公卿等举贤良文学之上,应征之人于公车官署等待皇帝下达命题的简策,以便当场应对。”“对策内容大都有关治国方略和解决时弊的具体方案等等。”见苏俊良著:《汉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145-146页。南朝秀才对策以皇帝身份发问,当是沿承汉制。
    [1]《北齐书》卷四四《儒林·马敬德传》,590页。
    [2]《梁书》卷三○《顾协传》,445页。
    [3]《梁书》卷三六《孔休源传》,519页。
    [4]《梁书》卷四九《文学·何逊传》,693页。
    [1]《通典》卷一六《选举四·杂议论上》,91页上。
    [1]《宋书》卷三《武帝纪下》,56页。
    [2]参曹道衡:《黄淮流域和中古学术文化》,《文史哲》2004年第3期。
    [3]王青师认为文化以语言为基本要素,而东晋以来士人不作吴语,唯对寒人则作吴语,则说明对吴越文化的歧视。参陈寅恪:《东晋南朝之吴语》,载《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宋书》卷五《文帝纪》,94页。
    [2]《宋书》卷六《孝武帝纪》,128页。
    [3]《宋书》卷五五《臧焘徐广傅降传》,1553页。
    [4]按《通典·礼典》、《册府元龟》并作“二百二十人”。
    [5]《南齐书》卷九《礼志上》,144页。
    [6]《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序》,1730页。《梁书·儒林传序》略同。
    [1]《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序》,1730页。
    [2]《宋书》卷九三《隐逸·周续之传》,2281页。
    [3]《宋书》卷九三《隐逸·雷次宗传》,2293页。
    [4]按《宋书》卷六六《何尚之传》作“十五年”。
    [5]《南史》卷二《宋本纪中·文帝纪》,45-46页。
    [6]《宋书》卷九三《隐逸·沈道虔传》,2292页。
    [7]《南史》卷七六《隐逸·吴苞传》,1888页。
    [8]《梁书》卷五一《处士·何点附何胤传》,738页。
    [9]《宋书》卷五《文帝纪》,89页。
    [10]《宋书》卷一○○《自序》,2451页。
    11《宋书》卷九二《良吏·杜慧度传》,2265页。
    [1]《宋书》卷八○《孝武十四王·豫章王子尚传》,2059页。
    [2]《南齐书》卷五三《良政·虞愿传》,916页。
    [3]《南齐书》卷三九《刘瓛传》,677页。
    [4]《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408页。
    [5]《南齐书》卷三七《刘悛传》,651页。
    [6]《梁书》卷二二《太祖五王安成康王秀传》,343页。
    [7]《宋书》卷五三《隐逸·雷次宗传》,2293-2294页。
    [1]《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序》,1730页。
    [1]《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724页。
    [2]《梁书》卷三《武帝纪下》,96页。
    [1][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剳记校证》卷一五《南朝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314-315页。
    [2]《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2709页。
    [3]同上。
    [1][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74-75页。
    [2]见张涤华著:《类书流别》(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233-235页。
    [1]《汉书》卷八八《儒林传》,3618页。按汉时参加射策的考试,似乎还有地方察举选送的人员,但仍以太学生为主。见苏俊良著:《汉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148页。
    [2]《后汉书》卷六《顺帝纪》,260页。
    [3][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从》卷三九《华阳博议下》,台北:世界书局1980年版,523页。
    [1][唐]徐坚等著:《初学记》卷二○《政理部·荐举》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278-279页。
    [1]《南史》卷七一《儒林传序》,1730页。
    [2]《南齐书》卷二二《豫章文献王传》,408页。
    [3]阎步克对此有详细的分析,参《察举制度变迁史稿》,204页。
    [1]《梁书》卷二《武帝纪中》,49页。
    [2]严植之于天监七年(508)“卒馆”,贺玚于天监九年(509)“卒于馆”,明山宾,自天监十五年(516)以后,也不再兼任五经博士,沈峻普通年间补西省学士,也不会主持学馆的事了,见各自本传。
    [1]参汪征鲁著:《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374页。
    [2]汉代首创此制。见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种——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十一章《籍贯限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748页。
    [4]罗研、李膺事迹并见《南史》卷五五《邓元起传》。关于李膺生平及《益州记》,可参唐建《李膺〈益州记〉佚文考辨》,载《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1]汪征鲁著:《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382页。
    [2]有关汉魏晋“参军”问题,可参见张军:《汉魏晋参军一职考论》,载张金龙主编,王炜民、张军副主编:《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丛》,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602-615页。
    [3]《南齐书》卷一六《百官志》,313-314页。
    [1]《隋书》卷二六《百官上》,741-742页。
    [2]有关中古时期的文学集团问题,可参阅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3]此一时期的文学还包括学术。唐翼明对“文学”含义的演变作过论述,参唐翼明著:《清谈与文会——魏晋南北朝时代学术与文学传播的新方式》,收入《魏晋文学与玄学——唐翼明学术论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关于邺下集团具体的文学活动,参见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44-51页。
    [5]《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24页。
    [6]按:胡大雷以为“略如后世的教官,或文学侍从”,相当于教官的说法基本正确,但相当于“文学侍从”,似有不妥,遍检史书并无“文学侍从”这一官职,而史书中所使用的“文学侍从”,其含义就是御用文人,与教官之意相去甚远。见胡著:《中古文学集团》,39页。
    [1]《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283页。
    [2]《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601页。
    [3]《三国志》卷一二《魏书·邢颙传》,383页。
    [4]《三国志》卷二八《魏书·毋丘俭传》,761页。
    [5]《晋书》卷四四《郑袤传》,1249页。
    [6][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二○九引汪僧虔《名书录》,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1598页。
    [7]《晋书》卷三七《宗室·安平献王孚传》,1081页。
    [8]《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599页。
    [9]《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601页。
    [10]《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劭传》注引《魏略》,621页。
    11 《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廙传》,614页。
    12 《三国志》卷九《魏书·夏侯尚传》,293页。
    [1]《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注引,603页。
    [2]《晋书》卷二四《职官志》:“王置师、友、文学各一人”,743页。
    [3]《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管辂传》,818页。
    [4]五官将曹丕被称为“将军”,见《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朱建平传》,809页。
    [1]《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748页。
    [2]《宋书》卷五一《刘义庆传》,1477页。
    [3]《宋书》卷七二《刘景素传》,1861页。
    [4]《宋书》卷六一《庐陵孝献王义真传》,1635页。
    [5]《宋书》卷九九《二凶·始兴王刘浚传》,2436页。
    [6]按竟陵王萧子良之西邸在建康城的西边,鸡笼山下,今南京鸡鸣寺所在地。
    [7]《南齐书》卷四七《谢朓传》,825页。
    [8]参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相关部分,及林童照统计整理的《集团分子简表》,见《六朝人才观念与文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139页。
    [1]《宋书》卷三《武帝纪下》,57页。
    [2]文学集团的活动内容,可分别参见胡大雷著:《中古文学集团》,唐春生:《宗王出镇与南朝文化》,载《贵州文史从刊》2004年第4期。此不累述。
    [3]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种——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382-386页。
    [1]万绳楠著:《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29-30页。
    [2]按军府未必全随长官转移,但按当时通例,州府将佐皆随州将而转移,否则州将以为耻。见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种——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134-135页。
    [3]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第八篇《晋代人口的流动及其影响(附坞)》,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128页。
    [4]严耕望著:《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种——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382-386页。
    [1]《宋书》卷四○《百官志下》,1257页。
    [2]梅新林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上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8页。
    [1]http://www.zdic.net/cd/ci/1/ZdicE4ZdicB8Zdic80302934.htm
    [1]王国璎著:《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131页。
    [2]林文月著:《山水与古典》,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252页。
    [3]参工青师:《齐梁山水诗创作的新特点》,原刊《烟台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收入《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4]关于南朝边塞诗王文进先生多有精彩论述,制度上的讨论见《州府双轨制对南朝文学的影响——以荆雍地带为主的观察》,收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主编:《文学与社会》,台北:台湾书局有限公司1990年出版。
    [5]韩宁:《南北朝时期乐府鼓吹曲辞的文人化进程》,吴相洲主编《乐府学》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219-210页。
    [6]见戴伟华整理的“唐诗创作地点总表”,《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47页。
    [1]王文进:《荆雍地带与南朝诗歌关系之研究》,国立台湾大学1987年博士论文,林文月教授指导。此处引用仅据其论文摘要,全文未见。
    [2]以下萧纲、萧绎的行年事迹均据吴光兴著:《萧纲萧绎年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并见《梁书》卷四《简文帝本纪》。
    [4]《金楼子·自序》。
    [5]《梁书》卷五《元帝本纪》,135页。
    [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一一,3010页。
    [2]《梁书》卷四八《儒林·贺玚附贺革传》,673页。
    [3]《金楼子·立言》。
    [4]参周勋初:《梁代文论三派述要》,《中华文史论从》第五辑,1964年。后收入《文史探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与湘东王书》,《梁书》卷四九《文学·庾於陵附庾肩吾传》,691页。
    [1]本章内容曾以《魏晋南北朝的待诏制度及对学术文化的影响》发表在《东南文化》2007年第6期,此处略加改动,主要观点不变。
    [2]曾资生:《汉唐贮才的制度和精神》,《新东方》,1944年第9卷第2期。
    [3]杨鸿年著:《汉魏制度从考》“待诏”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陶新华:《汉代的“待诏”补论》,《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日]杉本宪司著:《关于汉代的待诏》,社会科学论文集(大阪府立大学),1973年5月第4卷5期,此文未见,转自黄留珠著《秦汉仕进制度》附录,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孔令纪等主编:《中国历代官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白钢主编,孟祥才著:《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相关部分均有论及。
    [4]《汉书》卷九三《佞幸·董贤传》,3735页。
    [5]《汉书》卷六四《吾丘寿王传》,2794页。
    [6]《后汉书》卷六○《蔡邕传》,1992页。
    [7]《汉书》卷六四《王褒传》,2821页。
    [8]《汉书》卷五八《儒林·韩婴传》,3614页。
    [9][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944页。
    [10]《汉书》卷九六《西域传》,3913页。
    11 《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738页。
    12 《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2720页。
    [1]《汉书》卷三六《刘向附刘歆传》,1967页。
    [2]同上卷五八《公孙弘传》,2617页。
    [3]同上卷六六《蔡义传》,2898页。
    [4]同上卷七五《翼奉传》,3167页。
    [5]同上卷六四《王褒传》,2829页。
    [6]同上卷八七《扬雄传》,3522-3583页。
    [7]同上卷八八《儒林传》,3618页。
    [8]同上卷五九《张汤传》如淳注,2657页。
    [9]同上卷三○《艺文志》,1744页。
    [10]同上卷八七下《扬雄传》,3583页。
    11 同上卷五一《枚皋传》,2366页。
    [1]杨鸿年著:《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26页。
    [2]同上。
    [1]《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820页。
    [2]《梁书》卷三三《张率传》,475页。
    [3]《隋书》卷三二《经籍志序》,907页。
    [1]《北齐书》卷四五《文苑·颜之推传》注,624页。
    [2]《隋书》卷三五《经籍志》,1084页。
    [3]《北齐书》卷四三《许惇传》,575页。
    [4]周建江著:《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117页。
    [5]《梁书》卷四九《文学上·丘迟传》,1753页。
    [6]《梁书》卷三三《张率传》,475页。
    [7]《梁书》卷四九《文学上·到沆传》,686页。
    [1]《梁书》卷三三《张率传》,475页。
    [2]同上,478页。
    [3]《梁书》卷二七《到洽传》,404页。
    [1]以上两段引文分别见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373、370页。
    [1]《后汉书·百官志》,3577页。
    [2]《太平御览》卷二一五《职官十三·总叙尚书郎》引《魏武集·选举令》,1028页。
    [3]《通典》卷二二《职官四·历代郎官》,133页。
    [4]《南史》卷十八《萧琛传》,同时参看《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
    [5]《太平御览》卷二一五《职官十三·总叙尚书郎》引《魏名臣奏·甄毅奏》,1028页。
    [6]《通典》卷二二《职官四·历代郎官》,133页。
    [7]《宋书》卷五九《江智渊传》,1609页。
    [8]《通典》卷二二《职官四·历代郎官》引《汉官仪》,134页。
    [9]“若郎不能为文书,当御令史”。见《太平御览·职官十三》引《魏武集·选举令》,1028页。
    [10]《梁书》卷三七《谢举、何敬容传》姚察语,534页。
    [1]《宋书》卷六一《武三王·江夏文献王义恭传》,1644页。
    [2]《晋书》卷三九《荀勖传》,1157页。
    [1]祝总斌著:《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217页。
    [2]《通典》卷二四《职官典四·仆射》,131页。
    [1]参见《南齐书》卷五六《悻臣传·吕文显传》、《南史》卷二一《王弘附王融传》。
    [2]参祝总斌著:《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之《西汉的中书》,324页。
    [3]《唐六典》卷十《秘书监》注,296页。
    [4]《宋书》卷四○《百官志下》,1246页。
    [5]《唐六典》卷十《秘书监》注,297页。
    [1]《晋书》卷三九《荀勖传》,1154页。
    [2]《晋书》卷六○《缪播传》,1637页。
    [3]《晋书》卷三六《张华传》,1070页。
    [4]《艺文类聚·职官四》引《王珉别传》。
    [5]按祝总斌将士族分为高级士族,即一流士族,和低级士族,即一般士族。而寒族则不在此范围内,其政治地位和儒学文化修养不及低级士族。低级士族,亦有自谦称“寒士”的,如朱异。
    [6]《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723页。
    [7]《梁书》卷三三《王筠传》,485页。
    [8]《梁书》卷五○《文学·陆云公传》,724页。
    [9]《初学记》卷十一《职官上·中书舍人》,276页。
    [10]以上各见《梁书》本传。
    [1]以上论述主要参考祝总斌著:《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361页。
    [2]以上分别见《梁书》卷三○《裴子野传》、《顾协传》。
    [3]《陈书》卷一九《虞荔传》,256页。《南史》同。
    [4]《南史》卷七七《恩倖·陆验、徐麟传》,1936页。
    [5]据《南史》卷十九至卷二四,王、谢二族在南朝只有一个谢微(一作征),“位兼中书舍人”。而谢微这一支官位一直较差。
    [6]《南史》卷六二《朱异传》,1516页;卷六○《徐勉传》,1479页。
    [1]《宋书》卷六二《王微传》,1668页。
    [2]《南史》卷五七《范云附范缜传》,1422页。
    [1][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释:《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265-267页。
    [1]关于中书省的外交职能,黎虎先生又有专文,见《南北朝中书省的外交管理职能》,《安徽史学》1999年第3期。
    [2]《梁书》卷三十《裴子野传》,443页。
    [1]《梁书》卷二一《王份附王锡传》,326页。
    [2]《梁书》卷三八《朱异传》,537页。
    [3]《梁书》卷五三《良吏·范述曾传》,769页。
    [4]《梁书》卷四一《萧介传》,587页。
    [5]《梁书》卷四七《孝行·刘霁传》,657页。
    [6]《梁书》卷四八《儒林·孔子袪传》,680页。
    [7]《陈书》卷二九《蔡微传》,392页。
    [8]《南齐书》卷四七《王融传》,821页。
    [9]《北史》卷三六《薛辩附薛道衡传》,1337页。
    [1]《梁书》卷三四《张缅附张缵传》,493页。
    [2]《通典》卷二六《职官八·秘书郎》,155页。
    [3]《唐六典》卷十《秘书省·秘书郎》注,301页。
    [4]《宋书》卷四○《百官志下》,1246页。
    [5]《晋书》卷二四《职官志》,735页。
    [6]同上。
    [7]同上。
    [8]《宋书》卷四○《百官志下》,1246页。
    [9]《唐六典》卷十《秘书省·著作郎》注引《晋令》,301页。
    [10]《太平御览》卷二三四《职官·著作郎》引陶氏《职官要录》。
    11 《唐六典·著作郎》作“专掌史注”,据《晋志》改,301页。
    12 《唐六典》卷十《秘书省·著作郎》注,301页。
    [1]按《宋书》卷四○《百官志》下及《通典》卷二十六《职官·著作佐郎》对此制度均记作“佐著作郎”,唯《晋书》卷二四《职官志》作“著作郎”。《世说新语·赏誉》第139条记:“谢胡儿作著作郎,尝作王堪传”,余嘉锡笺疏亦引《晋书》,是矣。《通典》沿《宋书》之说,误。
    [2]《唐六典》卷十《秘书省·著作佐郎》注引《宋百官春秋》。
    [3]《唐六典》卷十《秘书省·著作佐郎》注引《晋令》及晋孝武诏:又孝武诏中“著作佐郎”似为“佐著作”郎之抄讹。
    [4]《通典》卷二六《职官八·著作佐郎》。
    [5]《通典》卷二六《职官八·著作佐郎》载梁初,周捨、裴子野均以他官兼领著作佐郎。
    [6]《唐六典》卷十《秘书省·著作佐郎》注。
    [7]《通典》卷二六《职官八·著作佐郎》自注引《阎篡集》。
    [8]此从《通典》,《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称:“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其意似稍长。
    [9]刘湘兰:《两晋史官制度与杂传的兴盛》,《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0]牛润珍:《释“上车不落则著作”》,《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1 《陈书》卷二○《到仲举传》,267页。
    [1]参本文附录“南朝秘书省、著作省的史官选任及运行机制”。
    [2]《宋书》卷五五《徐广传》,1548页。
    [3]《宋书》卷六○《荀伯子传》,1627页。
    [4]《梁书》卷二五《周捨传》,375页。
    [5]《南齐书》卷五二《文学·王逡之传》,902页。
    [6]《梁书》卷四一《刘孺附刘遵传》,593页。
    [7]《陈书》卷一二《徐度附徐敬成传》,190页。
    [8]《梁书》卷一三《沈约传》,233页。
    [9]《陈书》卷一九《虞荔传》,256页。
    [10]《陈书》卷三四《文学·许亨传》,458页。
    11 《陈书》卷三○《陆琼传》,396页。
    [1]《陈书》卷三○《顾野王传》,399页。
    [2]同上,卷三四《文学·杜之伟传》,454页。
    [3]《梁书》卷三三《刘孝绰附刘凉传》,484页。
    [4]《陈书》卷三○《傅縡传》,400页。
    [5]《隋书》卷五八《许善心传》,1424页。
    [6]《陈书》卷三四《文学·张正见传》,469页。
    [7]同上,卷三四《文学·阮卓传》,471页。
    [8]同上,卷二七《江溢传》,4页。
    [9]同上,卷三四《文学·杜之伟传》,455页。
    [1]《晋书》卷七二《郭璞传》,1901页。
    [2][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叙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180页。
    [3]胡宝国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71页。
    [4]相关论述如,郝润华:《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载《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李少雍:《略论六朝正史的文学特色》,《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胡宝国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之《文重于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张亚军著:《南朝四史与南朝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7年游千慧的硕士论文:《学术交涉与六朝史学》第四章《史学与文学的互动》,实际写的就是文学对史学的影响,张蓓蓓教授指导。等等。
    [1]台静农著:《中国文学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版,175页。
    [2]杨承祖认为“赞贤诗”为“咏史诗”的亚型。参杨承祖《从<五君咏>论赞贤诗组》,收入《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31页。
    [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学著作的几个问题》,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87页。
    [1]见[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版。关于此组诗写作时间的意见众说纷纭,笔者综合考察后认为作于秘书监一说较为合理。
    [2]张政烺:《讲史与咏史诗》,收入《张政烺文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3]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上海分会编:《民间文艺集刊》第一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转引自萧涤非著:《萧涤非说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38页。
    [4]《汉书》卷三○《艺文志》,1744页。
    [1][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2125页。
    [2]《四库提要辩证》卷一七《子部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1016页。
    [3]余嘉锡著:《余嘉锡文史论集》,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259页。
    [4][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十《杂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274页。
    [5]鲁迅著:《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版,278页。
    [1]《晋书》卷八二《干宝传》,2150页。
    [2]《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五八,1792页。
    [3]参康韵梅:《汉魏六朝志怪小说的叙事动机》,载《廖蔚卿教授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里仁书局2003年版。
    [4]《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己部·二酉缀遗中》,486页。
    [5]熊明:《从汉魏六朝杂传到唐人传奇——关于庸人传奇渊源的再思考》,载《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5期。
    [1]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1963年第5卷2期。
    [2]胡宝国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158页。
    [3]刘湘兰:《两晋史官制度与杂传的兴盛》,《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仇鹿鸣:《略谈魏晋的杂传》,《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43页。
    [2]关于刘劭《人物志》,汤用彤先生《读<人物志>》有精彩的论述,见《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3]关于南朝的九品中正制,可参阅张旭华:《南朝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收入《九品中制略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稿·礼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20页。
    [1]安作璋、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绪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版。
    [2]参田余庆著:《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
    [3]参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收入《周一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东晋、宋、齐,皆置秘书寺,梁,称省。秘书省(寺)是国家级图书馆,主要成员有秘书监,负责对古籍妥善收集保管,“考校古今”(《唐六典》卷十《秘书省》注),整理古籍;秘书丞,秘书郎,职掌是保管文籍,校阅脱误。著作省,主要成员有著作郎,佐著作郎,专“掌国史”撰写(《宋书》卷四○《百官志下》)。然而因为著作省虽“后别自省,而犹隶秘书”(《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且任职人员多有兼领两省之职者。
    [2][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卷三《勉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145页。
    [3]《梁书》卷三四《张缅附张缵传》,493页。
    [4][唐]杜佑撰:《通典》卷二十六《职官·秘书郎》,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735页。
    [5][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十《秘书省·秘书郎》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297页。
    [6]《晋书》卷四八《阎缵传》,1350页。
    [1]限于篇幅,除特殊案例需注明外,其他考证过程本文皆不详述。
    [3]《隋书》卷三五《经籍志》,1077页。
    [1]《南齐书》卷三八《萧赤斧附萧颖胄传》,672页。
    [2]《陈书》卷三四《蔡凝传》,470页。
    [3]《陈书》卷二七《姚察传》,348页。
    [4]《陈书》卷三四《文学·杜之伟传》,455页。
    [1]牛润珍:《徐陵引姚察为史佐不在永定初——读<陈书·姚察传>札记》,《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时代》,载《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史官建置》:“著作郎一人,谓之大著作,专掌史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311页。张承宗先生认为“大著作”出现于南朝后期,见《南朝史官制度述论》,《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宋书》卷六四《何承天传》,1704页。
    [5]《南史》卷七七《恩悻·徐爰传》,1918页。
    [6]《隋书》卷三三《经籍志》,955页。
    [7]《南齐书》卷四三《江敩传》记江恁为“著作郎”;《南史》卷三六《江夷传》及《宋书》卷七一《江湛传》,均记恁为“著作佐郎”。
    [1]《南史》卷三四《周朗附周颙传》,894页。
    [2]《梁书》卷三《沈约传》,243页。
    [3]《南齐书》卷五二《王逡之传》,902页。
    [4]《南史》卷六九《虞荔传》,1679页。
    [5]《南史》卷六○《傅昭传》,1469页。
    [6]《梁书》卷三○《裴子野传》,443页。
    [7]《南史》卷五九《王僧孺传》,1461页。
    [8]《南史》卷六○《许懋传》,1487页。
    [9]《南史》卷六二《贺玚附贺革传》,1508页。
    [10]《南史》卷四九《刘怀珍附刘杳传》,1224页。
    11《梁书》卷五○《陆云公传》,724页。
    [1]《梁书》卷二一《王泰传》,323页。
    [2]牛润珍:《释“上车不落则著作”》,《史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
    [3][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十,《秘书省》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296页。
    [4]《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1772页。
    [5]《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683、685页。
    [1]《南史》卷五九《江淹传》,1451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1839页。
    [3]《南齐书》卷二三《王俭传》,433页。
    [4]余嘉锡以为王延之恐是王述之,见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轻诋第二十六》第21条,笺疏[二]嘉锡案,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842页。
    [5]《南齐书》卷四八《袁彖传》,834页。
    [1]《梁书》卷二一《王泰传》,324页。
    [2]《梁书》卷二七《殷钧传》,407页。
    [1]《南史》卷七七《恩悻·徐爰传》,1918页。
    [2]《南史》卷二四《王镇之附王思远传》,661页。
    [3]《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丘灵鞠传》,890页。
    [4]《梁书》卷二五《周捨传》,376页。
    [5]《梁书》卷四九《文学上·周兴嗣传》,698页。
    [6]白钢主编,黄惠贤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13页。
    [7]《南齐书》卷三九《陆澄传》,681页。
    [8]《宋书》卷十三《律历志下》,286页。
    [9]《梁书》卷四九《文学上·到沆传》,686页。
    [1]《南史》卷七二《吴均传》,1781页。
    [2]参本文第五章“待诏制度与南朝文学”。
    [3]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过去中国之史学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1页。
    1.[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史记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 汉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2年版
    3.[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 三国志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2年版
    4.[南朝·宋]鲍照著,钱仲联注 鲍参军集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 后汉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65年版
    6.[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整理 世说新语笺疏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南朝·宋]谢灵运著,顾绍柏校注 谢灵运集校注 台北:里仁书局2004年版
    8.[南朝·宋]谢灵运著,黄节注 谢康乐诗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9.[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 谢宣城集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0.[南朝·梁]何逊著,刘畅注;[南朝·陈]阴铿著,刘国珺注 何逊集注、阴铿集注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南朝·梁]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李长路,赵威点校 江文通集汇注 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2.[南朝·梁]梁武帝萧绎撰 金楼子(影印本)台北:世界书局1975年版
    13.[南朝·梁]刘勰著,范文澜注 文心雕龙注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4.[南朝·梁]刘勰著,黄侃撰 文心雕龙札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5.[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释 文心雕龙注释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6.[南朝·梁]沈约撰 宋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17.[南朝·梁]释僧佑撰 弘明集(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8.[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 文选 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胡氏刻本
    19.[南朝·梁]萧子显撰 南齐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
    20.[南朝·梁]殷芸编撰,周楞伽辑注 殷芸小说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1.[北齐]魏收撰 魏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2.[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23.[隋]虞世南撰 北堂书钞(影印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4.[唐]杜佑撰 通典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5.[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26.[唐]李百药撰 北齐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
    27.[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 唐六典 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8.[唐]李延寿撰 南史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
    29.[唐]李延寿撰 北史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版
    30.[唐]刘知几撰,浦起龙释 史通通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1.[唐]魏征、令孤德棻撰 隋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
    32.[唐]徐坚等辑 初学记 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3.[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 建康实录 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34.[唐]姚思廉撰 梁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3年版
    35.[唐]姚思廉撰 陈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2年版
    36.[后晋]刘昫等撰 旧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
    37.[宋]郭茂倩编 乐府诗集 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8.[宋]李防等编 太平广记 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39.[宋]李防等编 太平御览 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40.[宋]刘敞撰 南北朝杂记 学海类编道光本、景道光本
    41.[宋]欧阳修,宋祁撰 新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版
    4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 资治通鉴 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43.[宋]孙逢吉撰 职官分纪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44.[宋]张敦颐撰 六朝事迹编类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
    45.[元]马端临撰 文献通考 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6.[明]张溥著,殷孟伦注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7.[明]胡应麟著 少室山房笔丛 台北:世界书局1980年版
    48.[清]黄本骥编 历代职官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9.[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 经学历史 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50.[清]李慈铭撰 越缦堂读史札记全编(影印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51.[清]李兆洛选辑 骈体文钞 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
    52.[清]钱大昕撰 廿二史考异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3.[清]万斯同撰 补历代史表·晋、宋、齐、梁、陈将相大臣年表 四库全书本第402册
    54.[清]王鸣盛著 十七史商榷 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版
    55.[清]严可均辑校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56.[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 廿二史剳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57.[清]赵翼撰 陔余丛考 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58.[清]朱铭盘撰 南朝宋会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9.[清]朱铭盘撰 南朝齐会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0.[清]朱铭盘撰 南朝梁会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1.[清]朱铭盘撰 南朝陈会要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2.安作璋、熊铁基著 秦汉官制史稿 济南:齐鲁书礼2007年第2版
    63.白钢主编,黄惠贤著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魏晋南北朝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4.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65.曹道衡、刘跃进著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曹道衡、沈玉成编著 南北朝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67.曹道衡、沈玉成编撰 中图文学家大辞典·先秦魏晋南北朝卷 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68.曹道衡、沈玉成著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69.曹道衡著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70.曹道衡著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71.曹道衡著 中古文史从稿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2.曹道衡著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 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73.陈长琦著 两晋南朝政治史稿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4.陈飞主编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陈国栋、罗彤华主编 经济脉动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76.陈茂同著 中国历代职官沿革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7.陈茂同著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8.陈桥生著 刘宋诗歌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9.陈顺智著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陈寅恪著 金明馆丛稿初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1.陈寅恪著 金明馆丛稿二编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2.陈寅恪著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83.陈寅恪撰 寒柳堂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4.陈正祥著 中国文化地理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85.陈仲安著 汉唐职官制度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86.程树德著 九朝律考 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87.程舜英编著 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史资料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8.程章灿著 世族与六朝文学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9.戴伟华著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90.丁福林著 鲍照年谱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1.丁福林著 东晋南朝谢氏文学集团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2.范文澜著 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93.冯尔康主编 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 开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4.傅璇琮著 唐代科举与文学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版
    95.葛剑雄主编 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6.龚延明著 中国古代职官科举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97.郭绍虞著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8.郭预衡著 中国散文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9.洪禹平著 千古诗魂:谢灵运研究专集 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版
    100.胡阿祥著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胡阿祥著 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02.胡宝国著 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3.胡大雷著 中古文学集团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4.胡国瑞著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105.胡舒云著 九品官人法考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6.黄惠贤、陈锋主编 中国俸禄制度史(修订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黄宽重、刘增贵主编 家族与社会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08.黄留珠著 秦汉仕进制度 兰州: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09.黄永林著 民间文化与荆楚民间文学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0.孔令纪等主编 中国历代官制 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版
    111.黎虎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112.黎虎著 汉唐外交制度史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3.李德辉著 唐代文馆制度及其与政治和文学之关系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14.李国钧、王炳照总主编 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5.李剑国著 唐前志怪小说集释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16.李剑国著 唐前志怪小说史(修订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7.李士彪著 魏晋南北朝文体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18.李祥年著 汉魏六朝传记文学史稿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19.李雁著 谢灵运研究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0.梁启超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21.廖蔚卿教授八十寿庆编辑委员会编 廖蔚卿教授八十寿庆论文集 台北:里仁书局2003年版
    122.林童照著 六朝人才观念与文学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123.林文月著 山水与古典 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24.刘麟生著 中国骈文史 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125.刘文忠著 鲍照和庾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26.刘叶秋编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27.刘跃进、范子晔编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8.刘跃进著 中古文学文献学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29.刘跃进著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30.刘跃进著 玉台新咏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31.刘运好校点 陆士衡文集校注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132.鲁迅著 中国小说史略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133.陆侃如、冯沅君著 中国诗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34.陆侃如著 中古文学系年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135.逯钦立辑校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36.逯钦立著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7.逯耀东著 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38.吕慧鹃等编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139.吕思勉著 两晋南北朝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40.罗运环主编 中国地域文化大系·荆楚文化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41.罗宗强著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
    142.毛汉光著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143.毛汉光著 两晋南北朝士族政治之研究 台湾中国学术奖助委员会1966年版
    144.毛礼锐、沈灌群主编 中国教育通史(第二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45.梅新林著 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6.闵庚尧著 中国公文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7.缪钺著 读史存稿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148.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集(魏晋南北朝文学国际研计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出版社1997年版
    149.牛润珍著 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0.阮忠著 中古诗人群体及其诗风演化 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版
    151.宋昌武著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史稿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152.宋红著 天地一客:谢灵运传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3.苏俊良著 汉朝典章制度 长春:古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154.苏瑞隆著 鲍照诗文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55.孙尚勇著 乐府文学文献研究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6.孙以昭、陶新民主编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7.台静农著 中国文学史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版
    158.谭家健著 六朝文章新论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版
    159.谭其骧主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 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160.汤用彤著 魏晋玄学论稿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61.唐长孺著 魏晋南北史论拾遗 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62.唐长孺著 山居存稿 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163.唐长孺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
    164.唐长孺撰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165.唐翼明著 魏晋清谈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6.唐翼明著 魏晋文学与玄学——唐翼明学术论文集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67.田余庆著 东晋门阀政治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版
    168.万绳楠整理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版
    169.万绳楠著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
    170.汪清著 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1.汪征鲁著 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2.王葆弦著 正始玄学 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版
    173.王炳照、徐勇主编 中国科举制度研究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4.王超著 中国历代中央官制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5.王国维著 王国维论学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76.王国璎著 中国山水诗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77.王健文主编 政治与权力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78.王青师著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9.王青师著 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 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180.王青师著 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1.王青师著 先唐神话、宗教与文学论考 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82.王威海著 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183.王瑶著 中古文学史论集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84.王瑶著 中古文学史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85.王伊同著 五朝门第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86.王永平著 中古上人迁移与文化交流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87.王永平著 六朝江东士族之家风家学研究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188.王育民著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89.王运熙、杨明著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90.王运熙著 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91.王运熙著 中古文论要义十讲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2.王运熙著 中古文论管窥(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93.王钟陵著 中国中古诗歌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4.王仲荦著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0年版
    195.王重民著 敦煌古籍叙录 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96.卫文选著 中国历代官制简表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97.吴光兴著 萧纲萧绎年谱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98.吴夏平著 唐代中央文馆制度与文学研究 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199.吴相洲主编 乐府学(第一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200.吴云编著 20世纪中古文学研究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01.吴云主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202.吴云主编 建安七子集校注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03.萧兵著 楚辞文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4.萧涤非著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5.熊德基著 六朝史考实 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206.熊礼汇著 先唐散文艺术论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207.徐公持编著 魏晋文学史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8.许辉、李天石编著 六朝文化概论 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版
    209.许树安著 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0.杨筠如著 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211.严耕望著 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212.严耕望撰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种: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13.严耕望撰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种:秦汉地方行政制度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14.阎步克著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 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215.阎步克著 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216.阎步克著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7.阎步克著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18.阎采平著 齐梁诗歌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19.杨承彬撰 秦汉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
    220.杨光辉著 汉唐封爵制度 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221.杨鸿年著 汉魏制度丛考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2.杨吉仁编著 三国两晋学校教育与选士制度 台北:正中书局1970年第2版
    223.杨树潘著 中国文官制度史 台北: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224.杨学为总主编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25.殷雪征著 鲍照研究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226.余冠英等著 古代文学研究集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227.余嘉锡著 余嘉锡文史论集 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版
    228.余嘉锡著 四库提要辩证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29.余时英著 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30.俞绍初辑校 建安七子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31.袁行霈、侯忠义编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32.曾大兴著 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 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33.詹福瑞著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4.张涤华著 类书流别(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35.张金龙主编,王炜民、张军副主编 黎虎教授古稀纪念中国古代史论从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236.张锦高,袁朝主编 荆楚文化的现代价值 武汉:崇文书局2005年版
    237.张晋潘、邱远猷编写 科举制度史话 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238.张新科著 唐前史传文学研究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39.张旭华著 九品中正制略论稿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40.张正明著 楚文化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1.赵超编著 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42.赵福海主编 文选学:选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4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编 魏晋隋唐史论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244.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编 文学与社会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1990年版
    245.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中华学术论文集 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46.钟涛著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247.钟忧民著 谢灵运论稿 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版
    248.周道济著 汉唐宰相制度 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版
    249.周建江著 北朝文学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0.周一良著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251.周一良著 周一良学术论著自选集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52.周一良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53.周一良著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4.周振鹤主著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5.朱大渭等著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修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6.朱维铮编 周予同经学论著选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57.祝总斌著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58.祝总斌著 材不材斋文集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259.张政烺著 张政烺文史论集 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264.曹道衡 黄淮流域和中古学术文化 文史哲 2004年第3期
    265.曾道衡 南朝政局与“吴声歌”、“西曲歌”的兴盛 社会科学战线 1988年第2期
    266.陈长琦 魏晋南朝的资品和官品 历史研究 1990年第6期
    267.陈长琦 魏晋南朝世族对国家权力中心的作用方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1年第3期
    268.陈琳国 两晋九品中正制与选官制度 历史研究 1987年第3期
    269.仇鹿鸣 略淡魏晋的杂传 史学史研究 2006年第1期
    270.郝润华 论六朝时期史学与文学的关系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271.何诗海 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 文学遗产 2005年第4期
    272.胡宝国 九品中正制杂考 文史(总第三十六辑)1992年8月
    273.黎虎 南北朝中书省的外交管理职能 安徽史学 1999年第3期
    274.刘湘兰 两晋史官制度与杂传的兴盛 史学史研究 2005年第2期
    275.刘跃进 永明文人集团述论 浙江学刊 1992年6期
    276.卢开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 武汉大学学报 1995年第5期
    277.毛汉光 从中正评品与官职之关系论魏晋南朝之社会架构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6本第4分
    278.毛汉光 中国中古贤能观念之研究——任官标准之商榷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8本第3分
    279.莫山洪 论汉魏六朝审美意识的转变与骈文的形成、兴盛 柳州师专学报 1997年6月第2期
    280.牛润珍 释“上车不落则著作” 史学史研究 2001年第3明
    281.牛润珍 徐陵引姚察为史佐不在永定初——读《陈书·姚察传》札记 史学史研究 2007年第2期
    260.[美]艾森斯塔得(Eiscnstadt.S.N.)著,阎步克译 帝国的政治体系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61.[日]清水凯夫著,韩基国译 六朝文学论文集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62.[英]阿尔布罗著,阎步克译 官僚制 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263.[英]格雷厄姆·沃拉斯著,朱曾汶译 政治中的人性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82.钱穆 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 新亚学报 1963年第5卷2期
    283.钱汝平 魏晋南北朝的类书编撰 图书馆杂志 2006年第7期
    284.唐春生 宗王出镇与南朝文化 贵州文史丛刊 2004年第4期
    285.唐建 李膺《益州记》佚文考辨 中华文化论坛 2005年第3期
    286.陶新华 汉代的“待诏”补论 社会科学战线 2005年第6期
    287.王铿 论南朝宋齐时期的寒人典掌机要 北京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
    288.王立群 先唐学士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七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
    289.魏世民 南北朝时期三部小说成书年代考证 青海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
    290.熊明 从汉魏六朝杂传到唐人传奇——关于唐人传奇渊源的再思考 社会科学辑刊 2005年第5期
    291.许结 制度下的赋学视域——论赋体文学古今演变的一条线索 南京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292.杨光辉 官品、封爵与门阀制度 杭州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
    293.曾资生 汉唐贮才的制度和精神 新东方 1944年第9卷第2期
    294.张承宗 南朝史官制度述论 扬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
    295.张旭华 萧梁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考述 史学月刊 1994年第6期
    296.祝总斌 刘裕门第考 北京大学学报 1985年第3期
    297.李琼英 魏晋南北朝寒人仕进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2002年博士论文 蒋福亚、许福谦教授指导
    298.王文进 荆雍地带与南朝诗歌关系之研究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1987年博士论文 林文月教授指导
    299.游千慧 学术交涉与六朝史学 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2007年硕士论文 张蓓蓓教授指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