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不断增长,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经费的迅速增加。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规范高等学校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益,进一步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建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高校财务治理体系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自身的重视。本文在分析我国高等学校实施财务治理社会背景的基础上,从委托代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治理理论发展的角度,对高等学校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逻辑阐述阐述,对高校财务治理体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在介绍国外大学财务治理实践经验和对我国高校财务治理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后,就建立和完善我国高等学校财务治理体系的相关措施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The growing demand on high-level and special talents makes China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evelop sharply and make appropriate funds expended violently. Therefore at present, for the sake of controlling finance, enhancing financial management, improving fund efficiency, accelerating interior management systems reform and setting up a corporative frame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society and higher education department gradually and widely pay attention to ameliorating financial governance of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 financial governance. Secondly, it demonstrates how to employ principal - agent theory, public accountability theory and new publ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governance the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ettle financial governance problems. Thirdly, it summarizes some financial governance experie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Subsequently, analyses its defects and the reasons for present financial governance measures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ast but not least,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of setting up financial governance systems to ameli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Chin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引文
① 杨周复,施建军. 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7 页.
    
    ① 劳凯声. 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4).
    ② 彭江. 高等学校公共治理概念的基础[J]. 高教探索,2005,(1).
    ③ 唐宁. 大学治理与大学会计改革[J]. 集美大学学报,2005,(6).
    ④ 曹光荣,黎嫦娟. 关于高校治理结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2005,(8).
    ① 李建新. 加强教育审计监督,服务并促进高校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② 张爱芳. 治理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管理[J]. 石油大学学报,2005,(8).
    ③ 翟小会. 治理理论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启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9).
    ④ 盛冰. 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
    
    ① 夏焰,贾琳琳.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及其原则[J]. 江苏大学学报, 2005,(4).
    ② 程勉中. 现代大学治理与管理制度创新[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1).
    ③ 陈鹏程. 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对接点[J]. 事业财会, 2005,(5).
    ① 耿建. 中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德模式选择[J]. 江苏高教, 2005,(3).
    ② 张爱芳. 治理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管理[J]. 石油大学学报, 2005,(8).
    ③ 张峰,周艳. 治理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9).
    ④ 宫照川. 基于治理理论重构政府和高校的关系[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11).
    ① 席酉民, 李怀祖, 郭菊娥. 我国大学治理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5,(3).
     ① [日]番嘉一郎. 新版会计学大辞典[M]. 司徒淳译.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中文第 1 版, 第 337 页.
    ② 杨时展. 国家审计的本质[J]. 当代审计, 1982,(2).
    
    ① 李建发.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 50 页.
    ② 李建发.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第 50 页.
    ③ 陈立齐, 李建发. 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 会计研究, 2003,(9).
    ④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第 7 页.
    ⑤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第 22 页.
     ①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第 30 页.
     ① 俞可平. 治理和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年版, 第 113 页.
    
    ① 转引自赵成,陈通. 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8).
    ② 林毅夫.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 经济研究, 1997,(3).
    ③ 伍中信.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纲[J]. 财务与会计导刊, 2005,(2).
    ④ 林钟高. 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与实现路径[J]. 经济管理, 2003,(3).
    
    ① 杨淑娥.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 会计研究, 2002,(12).
    ② 李心合. 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 会计研究, 2000,(10).
    ③ 陈工孟. 公司治理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第 27 页.
    
    ①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第 387 页.
    ① 陈工孟. 公司治理概论[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第 11 页.
    ② 衣龙新. 财务治理理论初探[J]. 财会通讯, 2002,(10).
    ③ 饶晓秋. 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J]. 当代财经, 2003,(5).
    ① 潘懋元, 邬大光.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 教育研究, 2001,(3).
     ① 杨周复,施建军. 高等院校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第 211 页.
     ① 袁贵仁.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教改革和发展[N]. 光明日报, 2000-02-23.
    [1]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D]. 政府工作报告,2005.
    [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D]. 人民出版社,2003.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2.
    [4] 国务院发布.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 1993.
    [5]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 杨周复、施建军等.大学财务综合评价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杨周复. 世纪之交的中国教育财务改革与发展[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1999[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9]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05[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10] 唐宁. 大学治理与大学会计改革[J]. 集美大学学报, 2005, (6).
    [11] 陈鹏程. 高等学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对接点[J]. 事业财会,2005,(5).
    [12]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与治理项目”. 刻不容缓: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J]. 辽宁教育研究,2005,(9).
    [13] 耿建. 中国高等教育公共治理德模式选择[J]. 江苏高教,2005,(3).
    [14] 张爱芳. 治理视域中的高等教育管理[J]. 石油大学学报,2005,(8).
    [15] 李建发. 政府财务报告研究[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16] [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 管理学[M]. 孙健敏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7] 陈工孟. 公司治理概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8] 张成福,党秀云. 公共管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9] [美]J·罗宾逊. 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M]. 见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第 1 期),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0] [美]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21] 俞可平. 治理和善治[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2] 赵成, 陈通. 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2005,(8).
    [23] 郎益夫, 刘希宋. 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 北方论丛, 2002,(1).
    [24] 教育部财务司.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5] 杨周复, 施建军. 高等院校资金运作与风险防范研究[M].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6] 教育部财务司. 高等教育财务法规选编[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 申素平. 高等学校法人与高等学校自主权[J]. 中国高教研究,2005, (5).
    [2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色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9] 林钟高. 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与实现路径[J]. 经济管理,2003,(3).
    [30] 衣龙新. 财务治理理论初探[J]. 财会通讯. 2002,(10).
    [31] 伍中信. 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纲[J]. 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2).
    [32] 李心合. 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 会计研究,2000,(10).
    [33] 饶晓秋. 财务治理实质是一种财权划分与制衡的财务管理体制[J]. 当代财经,2003,(5).
    [34] 宫照川. 基于治理理论重构政府和高校的关系[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1).
    [35] 彭江. 高等学校公共治理概念的基础[J]. 高教探索,2005,(1).
    [36] 翟小会. 治理理论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启示[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9).
    [37] 夏焰、贾琳琳. 高等教育治理理论及其原则[J]. 江苏大学学报,2005,(4).
    [38] 席酉民、李怀祖、郭菊娥. 我国大学治理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5,(3).
    [39] 李建新. 加强教育审计监督,服务并促进高校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40] 曹光荣、黎嫦娟. 关于高校治理结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 2005,(8).
    [41] 劳凯声. 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3,(4).
    [42] 潘懋元、邬大光. 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J]. 教育研究, 2001,(3).
    [43] 袁贵仁.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动高教改革和发展[N]. 光明日报,2000,(2).
    [44] 张少春. 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J].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5] 程勉中. 现代大学治理与管理制度创新[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1).
    [46] 林毅夫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J]. 经济研究,1997,(3).
    [47] 盛冰. 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J]. 高等教育研究,2003,(24).
    [48] 陈鹏程. 高校治理结构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对接点[J]. 事业财会,2005,(5)
    [49] 张峰,周艳. 治理理论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的社会参与[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9)
    [50] 杨时展. 国家审计的本质[J]. 当代审计,1982,(2).
    [51] 杨淑娥. 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 会计研究,2002,(12).
    [52] 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 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3] 吴敬琏.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J]. 天津社会科学,1996,(1).
    [54] 何自力. 论公司权力结构与公司治理[J]. 经济学家,1998,(3).
    [55] 楼继伟. 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6] 陈汉文. 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7] 方振邦. 战略与战略性绩效管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8] 申书海等.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59] 徐明稚. 高校财务管理应“量入为出”[J]. 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60] 周光礼. 重构高校治理结构: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