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税收和谐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由于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出现了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的现象;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由于以前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与短缺、环境严重污染,以及经济发展遭遇“瓶颈”的现象;当今国际局势小范围内的冲突与动荡,大国间的“绿色”商贸战日趋激烈,国际政治、经济扑朔迷离,所有这些都需要各国强有力经济的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正处在这样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2月19日《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同时强调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也就是说利用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职能,可以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达到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由此观之,优化税收制度、增强税收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事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税收和谐论》正是在这个大时势中定位、思考和研究的结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税收和谐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税收收入数与经济发展的直接指标的协和程度来分,税收和谐可分为宏观税收和谐与微观税收和谐;根据税收普遍联系的特性,税收和谐可分为税收内在和谐与税收外在和谐;根据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税收作用与反作用的着力点,税收和谐可分为税收的社会和谐、税收的自然环境和谐与税收文化和谐。
     税收和谐不仅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公平竞争、资源的高效配置,而且还是促进制度和谐、社会和谐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全文分为三部分共六章。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选题的目的、相关概念的厘定,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其理论综述,由第一章、第二章构成;第二部分为主干部分,该部分系统、详尽地研究税收和谐三个主要内容,即税收的社会和谐、税收的自然环境和谐、税收文化和谐,包括第三章至第五章;第三部分为结尾部分,为第六章,主要是进一步明确提升税收和谐的相关问题和举措。
     第一章,导论。该章简要地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以及研究前提、方法,研究逻辑与内容结构,并列出本篇论文的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税收和谐基本理论。该章对税收和谐的文献作了一简单回顾和述评,叙述中西方“和谐”概念的起源与发展,及中西方税收和谐概念所指称的不同内容,系统地介绍我国关于税收和谐的理论研究成果;该章界定“税收和谐”与“和谐税收”这组概念的内涵及其联系与区别,还多视角、多个层面地去剖析税收和谐的内涵及其分类,并确定文章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该章诠释了税收的原则与税收和谐内涵在本质上的一致性,以及和谐能力较高的税收所具有的协和功能。
     第三章,税收的社会和谐。该章考察税收对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上的谐和性,从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视角来考察这三者在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三者收入合理分配的途径;企业和企业的税收和谐与企业和企业间的税负公平情况紧密相关,品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严重地破坏了企业间平等竞争的和谐关系,所以两税合并、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是增进企业间税收和谐的有效途径;该章描述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对财政收入有限的贡献、对个人收入的“逆调节”,以及它坠入了“罗宾税”的反面,并找出我国个人所得税诸多“和谐乏力”的原因,借鉴国外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理论和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举措,以提升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协和能力。
     第四章,税收的自然环境和谐,即税收在推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中具有的效能。人们从“科学的双刃剑”、从“公地的悲剧”中开始反醒,回头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思考应该怎么去对待资源、环境等公共产品。该章概述国际国内社会正在回归的理性发展观,人们在保护自然环境的众多行为模式中,最后认定环境税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最优选择;系统介绍西方国家环境税的成长与现状,并详细地探析了西方国家环境税具体设置,及其开征环境税后的可喜成果;城市化、工业化使我国环境不堪负重、经济发展面临瓶颈,因此我国应借鉴西方的经验,正确定位环境税,并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税税收体系。
     第五章,税收文化和谐。该章以一个真实的案例说明了什么是文化、什么是税收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与影响的关系;该章通过对比中西主流文化、中西税收文化在治税思想、税收立法、征税思想、纳税思想以及用税思想上的差异,说明税收文化对提升税收和谐的重要促进作用;并以“依法治税”与“依德治税”为引领,从税收物质文化、税收行为文化和税收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去研究我国税收文化的现状、提出创新我国税收文化的手段和方法,以提升我国税收文化和谐。
     第六章,税收和谐相关问题的分析。谐和能力较强的税收能发挥良好协和作用,有力地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信息不对称、税收政策时滞,以及税收调控绩效的不可控性会加大提升税收和谐的难度,而且提升税收和谐有多种依赖性,如制度依赖、技术依赖、其它环境依赖等等;所以增强税收谐和能力必须明确以下问题:我国税收和谐的特征、功能,评价标准,以及提升税收和谐应遵循的原则、策略和途径等等,但最重要的是明确推进税收和谐的指导思想;本章还从税制结构优化、税负结构优化、税收征管优化来阐明促进税收和谐的纲领性举措。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上,本文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稍微突破了前人,存在些许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创新:
     1.首次明确界定了“和谐税收”与“税收和谐”这组概念的内涵。我国理论界、实务界已提出和使用了“和谐税收”与“税收和谐”这组概念,但至今为止,这组概念的内涵还没有被阐释或没有被明确地阐释。本文认为“和谐税收”是指税收发展所处的协调、均衡、有序的状态,它是关于税收的一种制度设计、理念体系,更是指导税收建设的行为规范;“税收和谐”是指税收发挥协和能力,使税收自身体制内各组成要素之间,或使税收与它所作用的客体之间,或使税收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协和一致的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
     2.首次辨析了“和谐税收”与“税收和谐”的辩证关系。针对学术界和实务界将“和谐税收”和“税收和谐”相提并论、混为一谈的现象,本文明确地界定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第一,和谐税收是税收和谐运动的结果,和谐税收是税收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将来自自身的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内外矛盾或冲突进行协和统一,并妥贴地予以处理,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和谐状态,即和谐税收;第二,和谐税收是指引着税收和谐发展的目标,即税收和谐是在和谐税收这个制度设计、理念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指引下动态地向前发展演进的。第三,税收和谐是一个绝对的运动的过程,而和谐税收是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税收和谐的不断演进,促使和谐税收的“和谐程度”不停地攀升;和谐税收指引着税收和谐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税收和谐其运动属性又制约着和谐税收的状态,他们互为条件、互为结果,共同向前发展演进。
     3.构架出税收和谐研究的理论框架。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于税收和谐问题的研究大都是集中对税收的某一个点、某一个侧面进行的研究,而且又主要集中在操作和实践层面,尚欠理论深度。本文以两条线索对税收和谐进行了比较全面、比较具体的研究:第一条明线是从不同的视角对税收和谐进行分类,再对其中一类(税收和谐包括税收的社会和谐、税收的自然和谐、税收文化和谐)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和阐述,清晰地探析出税收在这三个和谐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税制、提升税收和谐的方法;第二条暗线是优化税收体制,促进它在推进立税人、征税人、纳税人、用税人和谐的协和作用。明暗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为促进税收更好地发挥协和作用,对税收体制的革新进行了比较全面、细致和系统的探索。
     4.对税收和谐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国内对税收和谐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但对税收和谐概念的界定及其系统论述,在现有文献中极为鲜见。本文不仅从不同视角对税收和谐进行了分类,并定义和阐述各子类的概念和内容,还比较全面地对税收和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如我国税收和谐是什么,我国税收和谐的特征是什么,它地功能是什么,评价税收和谐的标准是什么,提升税收和谐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策略选择是什么,提升税收和谐的最佳途径是什么,以及提升税收和谐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从不同角度比较比较全面、比较系统地回答和描述了我国税收和谐是什么样子的,又怎样去提升我国税收和谐。所以,本文对税收和谐的研究是比较系统的、比较集成的、比较圆满的。
     5.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方法。相对于目前税收和谐研究的主流方法而言,本文对税收和谐的研究抛开了就税收论和谐的狭隘基点,采取多视角的研究方法,结合运用了哲学、历史学、法学、宗教学、环境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力图从跨学科视角,考察税收和谐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作用,并从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领域里,找寻新的思路、理念、行动设计方案来提升税收和谐。
     6.来自实践的一些闪光点。笔者对在税务一线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如税法翻译、税务机构设置、简易征收等问题),并形成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这无疑查缺补漏地思考了纯理论工作者看不到的实践现象和纯实践工作者想不到的理论盲点,因而彰显了本文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 the assignment ways of many kind causes the polarization of rich and poor in China, and caus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gradually expanding;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dvancement. The former extensive development pattern, has caused the resources seriously wasted and short, caused the environment seriously polluted, and even caused“bottlenecked”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whether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could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balance, which not only determines that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ld continue or not, but also determines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there are conflicts and turmoils within the small scope in th current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green”business war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tense between the nations,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s getting complicated, so all countries must have strong economy to support itself to face the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isely put forward and expounded“build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at the right time.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pointed out: what We want to build is that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of democracy and rule of law, fairness and justice, integrity, fraternity, vitality, stability, order and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he stressed that the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income would be rationally adjusted, and the income not even distrbuted among regions and among the people would be gradually controled by tax reform. In another wor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to reform the tax system and to enhance tax harmony. The dissertation of“study on tax harmony”is exact a research result based on the situation and the time.
     The tax harmony may have the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transforming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ubjective world, by the function and reaction of tax, the tax harmony may be divided into the tax’s social harmony, the tax’s natural harmony and the tax culture harmony, which is what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elaborates.
     The high harmony of tax is not only a guarantee to the fair competition and a guarantee to the highly effective disposition of esources, but also is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full text divides into three parts made up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constitutes of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 second chapte; The second part includs the third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and the fifth chapter; The third part is the sixth chapter.
     Chapter 1, Introduction. It is a brief statement of the background, the questions raised, the focus, and the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It also gives a brief statement ab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the purpose of the topic, the research logic and the content structure, and the paper’s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y.
     Chapter II,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ax harmony. In this part,the tax harmony concept is analyzed from multi-angle view. In this part, th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about those related researches done home and abroad, and some brief commentary is exrpessed about those related researches.
     Chapter III,Ttax social harmony. This chapter studys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individuals, and the macro-and micro-tax is used as a scale of the appropriate taxation principles to judg harmony of incom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three. The tax harmony among the enterprises is manifested in the tax burden among them, because the different taxpayer status and those versial tax preferential items seriously destroyed the equal competition among the enterprises, therefore two kinds of tax systems (i.e income tax systems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being combined, standardizing the tax preferential policies would be better to resolve the disparity between enterprises tax;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has limited contribution in regulating personal income, and personal income tax in China. is identified“weak harmony”, so it better to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theory and advanced experience of personal income tax to perfect personal income tax in China, and to improve social harmony of the Personal Income Tax.
     Chapter IV, Tax natural harmony. It is the use of tax that promotes the harmony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nature. Because of the scientific double-edged sword, on the proces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ur natural environment encounters the serious destruction,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meets the bottleneck of resources short, so that people look back to re-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nature. The western nation make many beneficial attempt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has designed the environment tax successfully. Our country also faces the important issue of protection environment, and to continu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social,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learn the experience from the Western country to design the environment tax which must conform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condition.
     Chapter V, Tax culture harmony. This chapter illustrats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of the tax culture. This chapter contrasts the difference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by a real example, and points out the difference of tax cultures between Chinese and the Western in tax governing, in tax legislating, in tax money using, in tax paying and so on. This chapter also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ax culture of our country, from those aspects of tax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tax behavior culture and of the tax energetic culture, to finds the method of innovating tax culture of our country to enhances tax culture harmony of our country.
     Chapter VI,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tax harmony. The highly harmonious tax system can function welly, but it was not an easy matter to improve the tax harmony, because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the tax policy time lag,moreover some correlation dependence,for eaxmple: the system dependence, the technical dependence, other environment dependence and so on. So those issue must be made clearly, like the characteristic, the function, the standard, the strategy and the way, the principle of the tax harmony of our country. At last some measure we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ax harmony.
     In summing up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may be a little breakthrough in several areas, and there may be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novations:
     1. Illustrat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harmonious tax”and of the“tax harmony”at some length.
     2. Discriminat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cept of the“tax harmony”and of the“harmonious tax”.
     3.Skeletoning a systemly studying framework about tax harmony. In this paper, a more comprehensive, more specific study on tax harmony has been conduct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4.The issues related to tax harmony have been comprehensively and clearly elaborated. The standard and the direction, the characteristic, the function, the appraisal of tax harmony, the strategy, the measure to improvement, and guiding ideology which improving tax harmony should follow have been clearly explanated.
     5. Research technique of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perspective.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tax harmony beyond narrow research domain of tax, and adopts multi-perspective research methods combin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philosophy, history, law, religion,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s. This dissertation pursues the new mentality, the idea, and the motion proposal to improve tax harmony from th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for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nomy, of the politics, and of the culture domain.
     6. Some flashing sparks coming from practice. The author coming from working front, thought over those problems which existed in tax affairs work and figured out some solution and countermeasure to those actual problems, which actually fill the blank without doubt, that the practice phenomenon has been leaked by those pure theory workers, and that the theory scotoma could not be thought by those working clerks. This dissertation clearly possesses some feasibilities to solve those practical problems.
引文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集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14页。
    1国家环保总局:“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人民日报》,2006年8月5日(2)。
    2自2002年起,达沃斯经济论坛每年都发布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129位。
    1潘岳,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环境报》,2006-7-11(4)。
    1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16-17页。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39-40页。
    
    1于爱化:《古希腊和先秦和谐观之比较》,《天津商学院学报》,1996年2月。
    2贾华强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66页。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41页。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41页。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党史出版社,2005年2月,第1版,第5页。
    1贾华强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4月,第67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41-42页。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4月,第31-35页。
    2席酉民,和谐理论与战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1李海莲,《税收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39-44页。
    1杜金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38页。
    1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第17页。
    1王国清,《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12页。
    1周全林、王乔,我国政府征税规模的公平合理性分析,《税务研究》,2006年第1期。
    1朱纪华,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分析及其优化对策选择,学位论文,编号:100040412078,第13页。
    2彭高旺、李时,我国税收负担:现状与优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第2006年,第2期。
    1朱纪华,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分析及其优化对策选择,学位论文,编号:100040412078,第16页。
    1以上的数据都来自从不同年份的统计年鉴,或根据统计年鉴的数字自己计算得出。
    1贾敬全,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及科率设计的理论分析,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
    1 OECD in Figures on the Member Countries,2000 to 2005 Edition。
    1陈卫东,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个人所得税发挥再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涉外税务,2004年,第5期。
    1陈卫东,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个人所得税发挥再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涉外税务,2004,5。
    1注:以上三个图表和一些数据说明来自“陈卫东,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个人所得税发挥再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涉外税务,2004年,第5期”。
    1韦忠娟,试析中日个人所得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2胥晓莺、彭晓芸,12万报税之惑:纳税的钱都去了哪?南都周刊,http://view.news.qq.com/a/20070402/000004_7.htm。
    1康琪雪,山东网通人均月缴住房公积金6389元,]2007年7月30日,http://www.ben.com.cn/nd/200707/t20070730_324003.htm。
    1胥晓莺、彭晓芸,12万报税之惑:纳税的钱都去了哪?南都周刊,http://view.news.qq.com/a/20070402/000004_7.htm。
    1郭连成.俄罗斯税制改革评析,世界经济,2001年,第9期。
    1李扬,财政补贴就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 - 02– 19。
    1 Http:/www.underthesun..cc/Classics/Shelley。
    
    1计金标,生态税收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第25页。
    2武亚军、宣晓军,环境税经济理论及对中国的应用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版2002年,第8页。
    3彭德元,我国环境税制构建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四川大学,编号:2006186816,2006年5月。
    1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3页。
    1孙敏,我国开征环境税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性,涉外税务,2001年,第4期。
    1安体富、龚辉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税收政策,涉外税务,1999年,第12期。
    2 D.W. Pearce and R.K. Turner,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8。
    1 Bovenberg, A.L, and Van Derplog, Consequence of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for Unem -ployment and Welfare,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12:13 7- 1 50。
    2 Pearce, D .W, 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Global Warming, Economic Journal, 1991,101:9 38-948。
    3 Bosello, E, Carraro and M .Galeotli ,The doubled ividend issue: modelings trategies and emprical findings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1,6(1):9-46。
    1重新界定进步组织,《经济学家有关气候变迁的意见书》,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1997年。
    2戴维·鲁德曼:“环境税制转移在增加”收入莱斯特·布郞等人的《重要象征(2000)》,纽约,诺顿公司,2000年,第139-139页。
    3同上;有关第二轮税制转移和芬兰的情况,引自欧洲环境署:《环境税:归一化进程的新发展》,环境问题报告,第18号,哥本哈根,2000年11月;有关德国的资料引自德意志联邦环境部:“生态税改革的环境效应”,取自网站,2002年1月。
    1有关美国环保局“绿色动力伙伴”的信息,见诸www.epa.gov/greenpower。
    1欧洲环境署,美国对氯氟有机物征税的资料,引自伊丽莎白·库克:《美国对臭握拳层的保护:成功的因素》,华盛顿,世界资源研究所,1996年;加拿大维多利亚市对垃圾征税资料,见戴维·鲁德曼:“环境税在铺开”,见于莱斯特·布郎等人的《重要征象(1996)》纽约,诺顿公司,1996年,第114-115页。
    2汤姆·迈尔斯,“伦敦开车人率先交付英国的交通拥堵税”,路透社,2002年2月28日;兰迪·肯迪尼:“车辆消失之日”,《纽约时报杂志》,2003年4月20日,第42-45页。
    3汤姆·迈尔斯,汤姆·迈尔斯,“伦敦开车人率先交付英国的交通拥堵税”,路透社,2002年2月28日;兰迪·肯迪尼:“车辆消失之日”,《纽约时报杂志》,2003年4月20日,第42-45页。
    1穆红莉,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税收政策,经济论坛,2003年,第8期。
    1王金南等主编,中国与OECD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
    1武亚军,《环境税经济理论及对中国的应用分析》,经济科技出版社,2002年,第140-157页。
    2彼得·兰尼、卡尔·施莱盖米契,“德国的生态税改革”,为筹建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属“改革能源价格、改善人类环境”工作站的宣传材料,捷克,普鲁霍尼斯,2000年6月14-16日。
    1邓洁化、杜放,利用生态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区经济,2005年,第12期。
    1乐晓棠,环境污染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 2003年,第317页。
    1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 2003年,第306页。
    1王京星,环境税收制度的价值定位及改革方向,2005年,10月,第7卷,第5期。
    1候作前,经济全球化、WTO规则与中国环境税之构建,政法论丛,2003年,第2期。
    2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EB ]. http: / /www. confucius2000. com /poetry/kechixufazhan. htm.
    1李丽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光明日报, 2006年4月3日,第八版。
    1许文惠等,《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3页。
    1李岩,关于构建中国税收文化的若干问题,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第19页。
    1 [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P166-169页。
    1实例来自于“曹钦白,美国地方税收立法公投的启示,《中国税务》2006年,第5期。”
    1 http://www.cnlicai.net/story/2258476.html《俞光远解读个税听证会决策始末》
    2 http://doc.esnai.com/showdoc.asp?DocID=12898&uchecked《个人所得税听证会与我国税收产法程序的完善》
    1李炜光,现代税收的宪政之维,财政研究,2004年,第5期
    2刘剑文主编,财税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3张松著,税法学概论,中国税务出版社, 1998年版。
    
    1 (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2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1布兰德:宏观经济学,美国,英林崖城,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97年,第234-235页。
    1陈光,多方博弈:两法合并缓行,新京报,2005年2月1日。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138页。
    2金鑫、刘志诚、王绍飞,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会,1991年,第2-3页,
    1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1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57页。
    2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1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1陶继侃、张志超,当代西方国家税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1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0-61页。
    1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21页。
    2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1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81页。
    1张娣芳,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税制设计的借鉴意义,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丁正智、韩晓琴,税制优化战略选择:构建双型税制结构,税务与经济,2005年,第4期。
    
    1安体富、王海勇,新一轮税制改革:性质、理论与政策,税务研究,2004年第5~6期。
    2祝遵宏,新一轮税制改革应实行结构性减税,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第1期。
    3张全胜,清费立税及其方略,经济体制改革,2003年,第5期。
    [1](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美)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3](美)布兰德:《宏观经济学》,美国,英林崖城,普伦蒂斯·霍尔公司,1997年。
    [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
    [5](美)戴维·鲁德曼:“环境税制转移在增加”收入莱斯特·布郞等人的《重要象征(2000)》,纽约,诺顿公司,2000年。
    [6](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
    [7](英)B.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
    [8](英)玛丽·雪莱:《弗兰肯斯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9] (美)莱斯特·R·布朗:《B模式》,东方出版社,2003年。
    [10]重新界定进步组织:《经济学家有关气候变迁的意见书》,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1997年。
    [11](美)丽莎白·库克:《美国对臭握拳层的保护:成功的因素》,华盛顿,世界资源研究所,1996年。
    [12](英)汤姆·迈尔斯:“伦敦开车人率先交付英国的交通拥堵税”,《路透社》,2002-02-28。
    [13](美)兰迪·肯迪尼:“车辆消失之日”,《纽约时报杂志》,2003-04-20。
    [1]D·W·Pearce and R·K·Turner: Economic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8。
    [2]Bovenberg·A·L, and Van Derplog: Consequence of Environmental Tax Reform for Unem -ployment and Welfare,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1998,12:13 7- 1 50。
    [3]Pearce·D·W: The Role of Carbon Taxes in Adjusting, Global Warming, Economic Journal, 1991,101:9 38-948。
    [4]Bosello·E·Carraro and M·Galeotli:The doubled ividend issue: modelings trategies and emprical findings ,Environmental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1,6(1):9-46。
    [5] Friedland.N,Maital.s and Rutenberg.A:“A Simulation study of Income Tax Evasion”,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10。
    [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集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4]王国清主编:《税收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国清:《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6]王国清、马骁、程谦主编:《财政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王国清、叶子荣:《社会主义税收若干问题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王国清:《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9]刘蓉:《税式支出的经济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尹音频、文英:《税收管理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乐后圣:《和谐社会构建论》,中国人口出版社,2005年版。
    [12]席酉民:《和谐理论与战略》,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版。
    [13]杜金铭:《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贾华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5]刘剑文主编:《财税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16]张松:《税法学概论》,中国税务出版社1998年版。
    [17]王绍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18]王金南主编:《中国与OECD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武亚军:《环境税经济理论及对中国的应用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版,2002年版。
    [20]沈满洪:《环境经济手段研究》,中国环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李扬:《财政补贴就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22]金鑫、刘志诚、王绍飞:《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会,1991年版。
    [23]岳树民:《中国税制优化的理论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陶继侃、张志超:《当代西方国家税收》,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25]卢现祥:《西方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版。
    [26]杨金田:《环境痛苦的新发展:中国与OECD比较》,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计金标:《生态税收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版。
    [28]李海莲:《税收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许文惠:《行政决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吕忠梅:《超越与保守—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环境法创新》,法律出版社, 2003年版。
    [30]梁朋:《税收流失之经济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王国清:“事权、财权、财力的界定及相互关系”,《财政科学》,2000(4)。
    [33]王国清:“WTO、西部大开发与税制调整”,《财政科学》,2001(S1)。
    [33]王国清:“论税收制度建设的外延性与内涵性”,《经济学家》,2003(3)。
    [34]马骁:“构建和谐税收关系的价值基础”,《财政科学》,2007年(12)。
    [35]马骁:“我国财政支出制度的缺陷及修正”,《财政科学》,2004(4)。
    [36]刘蓉:“纳税人权利保护与我国税收司法改革”,《税学研究》,2007(1)。
    [37]刘蓉:“税收优惠政策的经济效应与优化思路”,《税学研究》,2005(11)。
    [38]刘蓉:“新一轮税制改革展望及评析”,《广东商学院报》,2005(3)。
    [39]刘蓉:“转轨时期税收征纳行为的博弈模型与对策分析”,《税务与经济》,2005(2)。
    [40]刘蓉:“税收征管对税收制度的制约与协调”,《税务研究》,2003(6)。
    [41]尹音频:“中性税收”范畴集的再造与理论推想”,《涉外税务》,2007(12)。
    [42]尹音频:“提升中国企业所得税制竞争力的探讨”,《涉外税务》,2007(1)。
    [43]尹音频:“环境保护税的国际趋势与思考”,《四川财政》,1999(3)。
    [44]朱明熙:“优化税制必先优化政府”,《经济学家》,2004(2)。
    [45]朱明熙:“个人所得税的调节作用何以失效”,《经济学家》,2002(1)。
    [46]朱明熙:“个人所得税为什么在我国难以起到调节作用”,《涉外税务》, 2001(10)。
    [47]周小林:“分税制的立宪选择”,《四川财政》2003(11)。
    [48]周小林:“对税收与政府收费的比较分析”,《四川财政》,2001(7)。
    [49]郭连成:“俄罗斯税制改革评析”,《世界经济》, 2001(9)。
    [50]刘怡、刘长勇:“中国传统文化与纳税人意识”,《北京大学学报》,2006(3)。
    [51]谢旭人:“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税务》,2005(6)。
    [52]王逸:“比格·纳瑞的税收文化观及启示”,《涉外税务》,2004(1)。
    [53]于爱化:“古希腊和先秦和谐观之比较”,《天津商学院学报》,1996(2)。
    [54]周全林、王乔:“我国政府征税规模的公平合理性分析”,《税务研究》,2006(1)。
    [55]彭高旺、李时:“我国税收负担:现状与优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2)。
    [56]贾敬全:“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定位及科率设计的理论分析”,《宿州学院学报》, 2005 (6)。
    [57]陈卫东:“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个人所得税发挥再分配功能的改革思路”,《涉外税务》,2004(5)。
    [58]韦忠娟:“试析中日个人所得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9)。
    [59]郭连成:“俄罗斯税制改革评析”,《世界经济》,2001(9)。
    [60]穆红莉:“经合组织国家的环境税收政策”,《经济论坛》,2003(8)。
    [61]候作前:“经济全球化、WTO规则与中国环境税之构建”,《政法论丛》,2003(2)。
    [62]乐晓棠:“环境污染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4(1)。
    [63]曹钦白:“美国地方税收立法公投的启示”,《中国税务》,2006(5)。
    [64]李炜光:“现代税收的宪政之维”,《财政研究》,2004(5)。
    [65]李岩:“关于构建中国税收文化的若干问题”,《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0 (2)。
    [66]张娣芳:“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税制设计的借鉴意义”,《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5(3)。
    [67]丁正智、韩晓琴:“税制优化战略选择:构建双型税制结构”,《税务与经济》,2005(4 )。
    [68]王京星:“环境税收制度的价值定位及改革方向”,《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5)。
    [69]孙敏:“我国开征环境税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性”,《涉外税务》,2001(4)。
    [70]安体富、龚辉文:“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税收政策”,《涉外税务》,1999(12)。
    [71]程红霞、高敏华、林粤江:“城市土地资源系统和谐性研究”,《干旱地区资源与环境》,2007(2)。
    [72]邓洁化、杜放:“利用生态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特区经济》,2005(12)。
    [73]樊丽明:“世界税收发展趋势与我国税制建设”,《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6)。
    [74]王银枝:“我国税制结构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构想”,《学习论坛》,2006(12)。
    [75]安体富、王海勇:“新一轮税制改革:性质、理论与政策”,《税务研究》,2004 ( 5~6)。
    [76]祝遵宏:“新一轮税制改革应实行结构性减税”,《经济体制改革》,2005(1)。
    [77]吕耀怀、汤冬娜:“公共选择理论的理性人假设评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
    [78]丁煌:“公共选择理论的政策失败论及其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00(3)。
    [79]刘丽君:“我国税收发展战略规划及其构建”,《财政与税务》,2007(5)。
    [80]刘丽君:“防范税务稽查行政不作为与行政负作为的理论思考”,《财会月刊》,2007(4)。
    [81]刘丽君:“谈企业增值税纳税人身份筹划”,《财会月刊》,2007(5)。
    [82]刘丽君:“论税务稽查行政不作为与税收流失”,《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7(1)。
    [83]刘丽君:“浅析缘于征税主体的税收流失”,《天府新论》,2007(2)。
    [84]刘丽君:“公共选择理论与税务稽查”,《西华大学学报》,2006(增刊)。
    [85]朱纪华:《我国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分析及其优化对策选择》,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编号:100040412078,2007。
    [86]彭德元:《我国环境税制构建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四川大学,编号:2006186816,2006。
    [87]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 - 02– 19(1)。
    [88]李丽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光明日报》, 2006-04-03(8)。
    [89]国家环保总局:“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人民日报》,2006-08-05(2)。
    [90]陈光,“多方博弈,两法合并缓行”,《新京报》,2005-02-01。
    [91]《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2005年)。
    [92]《中国税务统计年鉴》(1998年-2005年)。
    [1]OECD :http://www.oece.org
    [2]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3]光明网:http://www.gmw.cn
    [4]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
    [5]中国税务信息网:http://www.chinesetax.net
    [6]国家环境保护网:http://www.zhb.gov.cn
    [7] http://www.cnlicai.net/story/2258476.html《俞光远解读个税听证会决策始末》。
    [8] http://doc.esnai.com/showdoc.asp?DocID=12898&uchecked《个人所得税听证会与我[9]国税收产法程序的完善》。
    [9]www.epa.gov/greenpower中“绿色动力伙伴”的信息。
    [10]www.bmu.de/English/topics/oekosteuer/oekosteuer-environment.php有关德国的资料引自德意志联邦环境部:“生态税改革的环境效应”, 2000年11月。
    [11]www.epa.gov/greenpower欧洲环境署:美国对氯氟有机物征税的资料,引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委员会、欧洲环境署:《环境类税项库》,2003年5月13日。
    [12]www.bmu.de/English/topics/oekosteuer/oekosteuer-environment.php“生态税改革的环境效应”, 2002年1月。
    [13]http://view.news.qq.com/a/20070402/000004_7.htm胥晓莺、彭晓芸:12万报税之惑:纳税的钱都去了哪?南都周刊,2007年4月2日。
    [14]http://www.ben.com.cn/nd/200707/t20070730_324003.htm.康琪雪:山东网通人均月缴住房公积金6389元,2007年7月30日。
    [15] http: / /www. confucius2000com /poetry/kechixufazhan. Htm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
    [16] http://www.unclefed.com/Tax-News/2004/nr04-95.html IRS Strategic Plan Focuses on Service,Compliance, Modernization。
    [17] http://www.irs.gov/pub/irs-utl/strategic_plan_05-09.pdf IRS Strategic Plan。
    [18]OECD in Figures on the Member Countries,2000 to 2005 Editi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