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古村落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保护古村落,就是保存中国农业社会的文明史,保住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古村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其建筑、物质形态,更重要的是保护其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落是以村民共同的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从村落选址、建筑选点、村落布局、建筑结构、营造选材、环境氛围等方面都蕴含着世代居民的智慧与实践。古村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一个功能复合的多文化空间。古村落承载着生产文化、生活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递着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文化的历时性、共时性的统一,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的集合体,也是生产、生活节律活动的承载地。古村落,既是一个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体,也是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层单位,是一个文化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本文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古村落(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阐释肇兴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新的视角。
     目前在古村落的保护中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不够的状况,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对其产生传承展演的文化空间——古村落同样存在不足。本文以文化空间的理论阐释和认识肇兴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古侗寨相依相存的关系。一方面将肇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古侗寨的文化生境中去研究,另一方面,也把古侗寨的保护与保护其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新的路径。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理论为指南,以肇兴侗寨为个案进一步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体系,结合国内外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切实可行的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模式与措施。
     全文分五章。第一章概述了理论基础、研究缘由,界定了研究对象。
     第二章论述了古村落文化生态,简述了村落自然生态环境,村落选址到文化生态空间布局,并总结了肇兴侗寨村落文化生态的主要特
     第三章论述了古村落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认为生产生活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载体;节日节庆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民间信仰是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灵动基因。
     第四章将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置于其文化空间内进行解释分析,认为古村落的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只有对古村落的所有“文化空间”进行完整地、整体地施以保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至流于形式。文化空间中的任何文化的缺损、破坏、湮灭,都是对文化空间的严重损伤。因此,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必须是整体性保护,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统一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第五章提出了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原则。认为古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整体,古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展演以及传承的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村落承载历史、立足现实、连接未来的灵魂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离开了古村落,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村落,没有了活态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就如历史遗迹,没有了生气,没有了生命的灵动。由此,整体性保护,成为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整个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佳选择。具体研究中首先对肇兴侗寨非遗的现实境遇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指明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中需要厘清几对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处理好几对关系的基础上,需要保护和营造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和传承的环境: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二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发展、展演的文化空间,保护作为传承主体的“师’与民,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传承环境:三是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尊重民众的话语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
Ancient villag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ancient village is to keep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Chinese nations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s well as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material form of the ancient village, more importantly to protect thei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cient village.
     Ancient villages are interrelated cultural space of village-based collective activities and, are "the produ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From the village site, the choice of site construction, village layout, building structure, atmospher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nvironment contains the wisdom of generations.
     Ancient villages, small but perfectly formed, is a complex multi-functional cultural space. Ancient village bearing the production culture, living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but also convey the history, local culture and ethnic culture, is a unity of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culture. It is a collection of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e, but also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activities.
     Ancient villages, is an integrated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also the most basic uni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this paper, by the theory of cultural ecology re-examin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ancient village (Zhaoxing Dong Village),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ancient Dong Village, expect to find a new way of protect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ultural space, explain the interdependence relationships of ancient Dong Village and i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n the one hand must be protecting the ancient villages, on the other hand tak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 ancient villages. So, we must be taking integrated protection principles to protect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cient villages.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utlines the theory, origins of study, and defining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ancient villages; briefly describe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village sit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village and summarized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Dong Villag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The production life is the generated carrier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ong Village; the festival is an important integrated medi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ong Village; folk belief is a spiritual gen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Dong Village.
     The forth chapter taking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Dong Village placed within its cultural space, and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The tangible or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integral and indivisible part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ancient village we must protect the overall cultural spaces.
     The fifth chapter proposes the integrated protection of principl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scusses the ancient villages are the growing, developing and transmission pla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 the soul of the ancient village bearing history, based on reality, connecting the future. So, the integrated principles are the best choice of the Safeguarding. For that, firstly we need to analyse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clarify a few of the relationship: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haracter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ancient village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people and transmission subject. Create and protect some environments:First,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econd is to protect cultural space, to protect people as the main transmission, create the heritage environment to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an b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ird is in the modernization process, to respect people's cultural choice, to protect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引文
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03页.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47页.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32页
    4潘鲁生.《走进民艺呼吁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美术研究》,2003年,第2期:第54页.
    5《闽南文化生态区的保护》.《福建日报》,2007年,6月26日:第5版.
    9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第12页.
    10埃蒙德·木卡拉.《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概要》,《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11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12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9页.
    13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第78页.
    14方李莉.《全球化北景中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6年,第3期:第13页.
    17小岛璎礼.《民俗学之存在意义——从村落社会发展起来的一门构想性科学》.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39-355页.
    18邓敏文.《侗族通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页.
    19侗族风情网网http://www.dongzu8.com/?action-viewthread-tid-20213,下载时间2007年2月5日.
    20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邓敏文序第2页.
    21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00页.
    ①参考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0-12页.
    29杨国仁、吴定国主编.《侗族祖先哪里来》 贵阳:提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31邓敏文.《侗族通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4页.
    32徐刚.《米熹风水观:对一种文化现象的解构》.《国故论坛》http://www.sf108.com/bbs/viewthread.php?tid-112822,下载时间2008年8月12日
    33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第125页
    34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35邓敏文.《侗族通览》.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6页
    36李俐.《侗族村寨与文化》.《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5期:第32页.
    37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65页.
    38古开弼.《我国历代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民间规约及其文化传承》,中国社科院《哲学社会科学网》http://www.cass.net.cn/file/2007013186738.html,下载时间2008年7月2日.
    39陈江.《略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12页
    41邢利.《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绪论第2页
    42朱炳祥编著.《社会人类学》(第2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前言.
    43周星.《把民族民间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张庆善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44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46页.
    48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52刘芝风.《中国铜族民俗与稻作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9页.
    53邢莉.《中国少数民族节日》.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序言.
    54吴定国、邓敏文.《侗族大歌拾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4-15页.
    57 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0123页
    58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59韩秉方.《论民间信仰的和谐因素》.中国宗教网,http://www.mzb.com.cn/html/node/207603 1.htm.下载时间2011年8月21日
    60邢莉.《前言》.邢莉、林继富等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61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48页.
    62刘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邢莉、林继富等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63高长江.《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3期:第116页
    64信息中心.《民间信仰:少数民族文化价仇的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宗教网,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8719-1.htm,下载时间2008年8月21日
    66参孝吴诗池、魏露苓.《浅淡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涌》.《农业考古》.2005年.第一期:第25页.
    67百度百科——斗牛节.http://baike.baidu.com/view/1207456.htm,下载时间2010年年7月12日
    68《贵州侗族概况》.《多彩贵州印象网》, http://culture.yxgz.cn/nation/2007/0409/265444.html,下载时间2008年7月22日
    69乔治·桑塔亚纳.《宗教中的理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3页
    70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47-48页.
    71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7页
    7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艺术出版社,2006年.第126页.
    73向云驹.《再论文化空间》.《中国民俗学网》,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 /weh/index.php?News ID-6452,下载时间2010年7月2日
    74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第78页
    75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25页
    76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26页
    7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文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3页.
    78刘锡诚.《论古村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4页.
    79周星.《把民族民间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张庆善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第144页.
    80郑上有.《河水渐渐干枯的鱼》.陶立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81王锦强.《中国古村落家底盘点记录工作迫在眉睫》.《中国民俗学网》,下载时间2008年7月22日
    82周星.《把民族民间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张庆善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休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83樊祖荫.《侗族大歌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的独特地位》.《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2期:第3页
    84严昌洪.《侗寨鼓楼的起源与功用新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39页
    85黄才贵.《侗寨鼓楼研究》.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96黄才贵.《侗寨鼓楼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3页.
    87 王胜先.《侗族文化与习俗》.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76页.
    88杨旭昉.《风雨桥:侗族人的脊梁》.《民族论坛》,2010年,第8期:第15页.
    89阙跃平.《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风雨桥》:[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第34页.
    91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141-142页.
    92杨国仁、吴定国编.《侗族礼俗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25页.
    93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96页
    94余达忠.《侗族鼓楼文化的层面分析》.《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3期:第44-48页.
    95冯祖贻、朱俊明等.《侗族文化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6页.
    96百度百科——侗戏http://baike.baidu.com/view/457906.htm,下载时间2008年7月22日.
    97邓敏文.《侗族通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
    98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54页
    99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100 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47页
    101张人位、邓敏文等.《侗族文学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56页
    102邓敏文.《侗放通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8页.
    103邓敏文.《侗族通览》.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91页.
    104黄小明.《侗族文化“哆耶”的变迁》.《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3期:第117页
    105方晓慧.《侗戏传统导表演艺术及其发展趋势》.《民族艺术》,1991年,03期:第101页
    106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107吴杏仁.《侗族建筑:文化意蕴的解读》.http://www.cdudo.com/ziyuanl/uploadfile /0804/200858145102.asp,下载时间2009年3月22日
    108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世界民族》,2010年,第1期:第33页.
    109罗康降.《文化多样性与水资源储养—以侗族传统稻鸭鱼生计为例》.《人与生物圈通讯》,2009年,第1期:第73页.
    110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112王宏刚.《偏远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机制研究》.陶立璠主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113黄麟雏.《再论系统的整体性》.《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年,01期:第2页.
    114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第5-8页
    115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序,
    116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真性与整体性原则辨析》.《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第28页
    118韦伯(德).《韦伯文集》.韩水法译,北京:中国广博电视主板社,2000年.第130页.
    119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290页.
    120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92页
    121克里福德·格尔兹(美).《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124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125刘魁立.《培育根基,守护灵魂》.《中国民族》,2003年,第3期:第8页.
    126覃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词黄》.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683页.
    127李军.《“活”的文化与“死”的遗产》.《艺术世界》,2004年,第8期:第25页.
    128陈兴贵.《人类学整体观视野下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18页.
    129杨旭昉.《风雨桥:侗族人的脊梁》.《民族论坛》,2010年,第8期:第16-17页
    130王家骏.《鼓楼:侗寨人居的凝聚中心》.《资源与人居环境》,2006年,第3期:第53-56页.
    13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02期.第104页.
    132郝朴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学术探索》,2008年,第3期:第126页.
    133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第80页
    134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1期:第36页.
    135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5页.
    136赵艳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理念》.《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6期:第51页.
    137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文化遗产》,2008年,1期:第128页.
    138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文化遗产》,2008年,1期:第131页.
    139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3页
    140黎平县人民政府.《做好侗族文化生态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张旭主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汇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168页.
    141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第21-22页.
    142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中央民族大学报》,2006年,第8期:第76-81页
    143邢莉.《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89-95页
    [1]白庚胜.《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中国民族》,2006年,第5期.
    [2]蔡凌.《视野与方法——文化圈背景下的侗族传统村落及建筑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陈虹.《试谈文化空间的概念与内涵》.《文物世界》,2006年,第1期.
    [4]陈兴贵.《人类学整体观视野下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5]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6]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8]方李莉.《全球化背景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考察所引发的思考》.《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
    [9]方晓慧.《侗戏传统导表演艺术及其发展趋势》.《民族艺术》,1991年,03期.
    [10]飞龙.《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6期.
    [11]福田亚细男译者周星.《村落领域论》.中国民俗学网,2008年.
    [12]郝朴宁.《非物质文化形态的社会承载形式》.《学术探索》,2008年,第03期.
    [13]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今日民族》,2005年,第01期.
    [14]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01期.
    [15]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06期.
    [16]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02期.
    [17]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8]金涛、张小林、金飚.《中国传统农村聚落营造思想浅析》.《人文地理》,2002年,第05期.
    [19]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中国社会学网/xcyj乡村研究/t20050321_5420.htm.
    [20]梁太鹏.《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社会改造——关于贵州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的思考》.《中国博物馆》,1999年,第01期.
    [21]刘沛林.《论中国古代的村落规划思想》.《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1期.
    [22]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4期.
    [23]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07期.
    [24]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5]刘铁梁.《村落——民俗传承的生活空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26]刘铁梁.《村落生活与文化体系中的乡民艺术》.《民族艺术》,2006年,第1期.
    [27]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01期.
    [28]刘锡诚.《论古村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29]刘朝晖.《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研究:基于文化空间的分析视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0]龙初凡.《论侗族大歌生态》.贵州民族文化网,2008年04月27日http://www.gzmzwhw.cn/CulturePalace/ContentB.jspe?sp=S402 8e4861983ded901198df7211c002f&sp=Sroot.
    [31]罗德启.《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建筑学报》2004年,第06期.
    [32]马晓京.《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01期.
    [33]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4]潘年英.《全球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以贵州从江县的实践为例》.《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
    [35]彭金山.《关于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36]彭岚嘉.《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新华文摘》,2002年,第01期.
    [37]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8]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39]乔晓光.《关于农耕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07期.
    [40]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第02期.
    [41]宋蜀华.《人类学研究与中国民族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04期.
    [42]孙家正.《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做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艺研究》,2005年,第10期.
    [43]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04期.
    [44]覃德清.《多重力量制衡中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民间文化》,2005年,第01期.
    [45]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46]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5期.
    [47]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建筑学报》,2000年,第11期.
    [48]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06期.
    [49]王宪昭.《黎平侗乡:侗族口头文化传承的活态博物馆》.《国际博物馆》2010年,第1期.
    [50]魏美仙.《文化生态: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一个视角》.《学术探索》,2002年,第04期.
    [51]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以高迁古村落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52]吴文科.《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53]无名.《侗族建筑:文化空间的聚合与叙事》.《中国西部》,2005年,2月.
    [54]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中国民俗学网,2010年,2月.
    [55]向柏松.《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55]向云驹.《论“文化空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6]向云驹.《再论文化空间》.中国民俗学网,2010年,01月.
    [57]邢莉.《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58]邢莉.《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59]徐赣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60]薛群慧、董建新.《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学术探索》,2001年,第07期.
    [61]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62]杨庭硕、龙先琼.《生态维护之文化剖析》.《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63]尹晓华.《论“民间艺人”的保护与传承——也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东南文化》,2006年,第3期.
    [64]曾祥委.《神圣与凡俗:传统村落的文化空间及其现代启示》.《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3期.
    [65]张士闪.《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以小章竹马活动为例》《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
    [66]张松.《文化生态的区域性保护策略探讨》.《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67]张晓萍、李鑫.《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学术探索》,2010年,第6期.
    [68]张晓松.《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及其研究》.《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0l期.
    [69]赵杨.《近年来我国民族文化资源保护问题研究综述》.《巾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0]郑土有.《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2期.
    [71]周星.《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05期.
    [72]资华筠.《面对新世纪的文化生态保护》.《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2期.
    [73]高丙中、李立.《用民族志方法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的村落关于写文化的对话》.《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74]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11期.
    [75]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1]白庚胜.《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2]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3]崔海洋.《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4]邓敏文.《侗族通览》.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5]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6]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
    [7]冯骥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8]冯淑华.《传统村落文化生态空间演化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9]冯祖贻,朱俊明等.《侗族文化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1]高占祥.《论村落文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3]何耀华.《建立民族文化保护村的理论与实践》.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
    [14]黄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15]黎平县志编纂委员会.《黎平县志》.四川:巴蜀书社,1989年.
    [16]李丰楙、刘苑如.《空间、地域与文化:中国文化空间的书写与阐释》.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学哲所,2002年.
    [17]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
    [18]廖君湘.《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民族出版社,2009年.
    [19]林惠祥.《文化人类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20]刘锋、龙耀宏.《侗族:贵州黎平县九龙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22]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刘芝凤.《中国侗族民俗与稻作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4]龙耀宏、龙宇晓.《侗族大歌琵琶歌》.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25]陆中午、吴炳升.《侗族文化遗产集成·第三集(上中下)》.民族出版社,2006年
    [26]潘鲁生.《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年.
    [27]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28]乔晓光.《活态文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9]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释义及实用指南》.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30]色音.《文化遗产与文化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1]石干成.《走进肇兴》.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32]石开忠.《侗族款组织及变迁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术文库)》.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
    [33]王胜先.《侗族历史文化习俗》.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34]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学苑艺术出版社,2006年
    [35]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36]吴浩.《中国侗族村寨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37]吴定国.《简明侗族知识读本》.黎平县县情教育丛书,2001年.
    [38]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9]谢彬如.《文化艺术生态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
    [40]谢继昌、李亦园.《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中的生态研究》.台湾:食货出版社,1980年.
    [41]徐嵩龄、张晓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2]杨国仁.《侗族礼俗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43]杨永明、吴珂全、杨方舟.《中国侗族鼓楼》.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
    [44]杨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侗族大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45]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46]余未人.《走近鼓楼/侗族南部社区文化口述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47]朱晓明.《历史环境生机-古村落的世界》.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年.
    [48]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9]邹启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50]唐纳德·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郭凡、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51]约翰·韦恩斯.《展望整合的文化生态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52]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53]凯·米尔顿.《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5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http://www.folkcn.org,2003年04月28日.
    [5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aris,2003,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ntangible-heritage/.
    [56]欧舒卡·R.《环境保护与文化传统》(An ethnoecological comparative study in communities of the Asia and Oceania region). In Springer-Verlag. Tokyo,2003年.
    [57]罗伯特·M·内汀.《文化生态学》.Illinois:Waveland press,1986年.
    [58]罗伯特·F·墨菲.《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59]朱利安·斯图尔德《Theory of Culture Change: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1995年.
    [1]刘锡诚.《关于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邢莉、林继富等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编委会.《侗族百年实录(上下册)》.北京:中央文史出版社,2000年.
    [3]王宏刚.《偏远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动力机制研究》.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4]邢莉.《前言》.邢莉、林继富等编《民间信仰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5]黎平县人民政府.《做好侗族文化生态保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张旭主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汇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
    [6]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
    [7]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侗族社会历史调查27》.北京:中国民族出版社,2009年.
    [8]周星.《把民族民间的文化和艺术遗产保护在基层社区》.张庆善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9]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朱晓明.《古村落保护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1年.
    [2]蔡凌.《侗族聚居区的传统村落与建筑研究究》:[博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4年.
    [3]阙跃平.《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风雨桥》:[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