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孙中山的监察权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孙中山在治疗“腐败”恶疾上,开出了作为“五权宪法”之一的监察权“药方”。此“药方”是孙中山取“中医”与“西医”二家之长,为根治“腐败”恶疾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构想,也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一个典范,更是他对权力监督理论创造与制度建设的一大发展。“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绩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这句话比较全面地说出了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来源,即五权中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来自于西方的三权分立学说与实践,而监察、考试两权则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思想与实践。中国传统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西方也不例外。若将二者中的糟粕混合在一起,只能更糟;反之,若将荟萃二者中的精华则无疑是对中国也是对人类一大贡献。孙中山慧眼独具,他选择了后者。
     中国目前的政体并不是完全一种分权的政体,所以也就没有宪政意义上的三权或者五权分立的监察权。中国现行的监察权只是属于行政权的一种,它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以及在保证官员的廉洁性方面,也确实发挥了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期,其弊端已经暴露出来,它未能有效遏制行政权力的扩张,腐败现象在普遍蔓延。
     虽然孙中山五权宪法中的监察权思想和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不足,但是这并不妨碍对它的研究,也不妨碍它对现行监察体系的借鉴意义。对于现行的监察体系,笔者只借用孙中山当年的一句话总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In treating "corrupt" horrible diseases,SunZhongshan did a "prescription" as supervisory authority. This "prescription" is taken by sun yat-sen from the good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 by the idea of a landmark of "corrupt",also an example of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foreign things serve”,and a large development to create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for more than its hold socialist, has following my country inherent thinker, a touch of the rules that the theory of Europe, our performance by himself alone." This sentence tells quite comprehensively the sun yat-sen, the source of five-power constitution,as the five rights legisl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jurisdiction from western powers separation of the three powers doctrine and practice, and supervision, examination two rights are from ancient Chinese tradition idea and practice. Chinese traditional has both cream and dregs, and so as the west. If the two are mixed together, there will be only worse;conversely, if will assemble the essence of both in China is undoubtedly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human. Sun yat-sen had a good taste and he chose the latter.
     China's current regime isn't entirely a decentralized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refore, there is no constitutional sense five-power division of powers or supervisory authority. China's current supervisory authority is just a kind of executive power, It also did play a role in maintaining social order and civil rights and LianJieXing aspects in guarantee officials. But it is undeniable that in the present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s drawbacks has been exposed, it has failed to effectively curb the expansion of executive power, corruption in common spread.
     Although the five-power constitution supervision system and ideology of the right to has big or small shortcomings in practice, it has nothing to do to research it,and also has nothing to do to interfere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the current supervisory system,I only have one word from Sun Yat-sen: The revolution has not yet succeeded, comrade still need to take efforts.
引文
1班固:《汉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2范晔:《后汉书》,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3魏征:《隋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4《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
    5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6于波:《浅议我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行政论坛》,2001年第5期。
    11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求实》2002年第3期。
    12《说文解字》。
    13《礼记·王制》孔颖达疏。
    14丹尼斯·朗著:《权力论》,陆震伦、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15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版,第154页。
    16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17聂世军:《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动力分析机制》,《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2期。
    18叶士奇:《草木子》。
    19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23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24埃尔斯特(美)、斯莱格斯塔德(挪)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页。
    25沃尔特.E.莫菲:《宪法、宪政与民主》,信春鹰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26《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8页。
    
    27《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2页。
    28《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3页。
    
    29《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95页。
    30《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3页。
    31《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53页。
    32《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4页。
    33克劳斯·冯·柏伊姆:(德)著:《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34页。
    
    34洛克(英)著:《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5页。
    35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3页。
    36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69页。
    37孟德斯鸠(法)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6页。
    38《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1页。
    39《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2页。
    40《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5页。
    41孟德斯鸠(法)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07页。
    42《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5页。
    
    43《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9页。
    44《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0页。
    45《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0页。
    46《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1页。
    47引自周生春、朱丹:《论台湾监察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载《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1、班固:《汉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范晔:《后汉书》,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
    3、魏征:《隋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4、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丹尼斯?朗著:《权力论》,陆震伦、郑明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版。
    7、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8、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张千帆著:《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0、埃尔斯特(美)、斯莱格斯塔德(挪)编:《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沃尔特.E.莫菲:《宪法、宪政与民主》,信春鹰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4、克劳斯?冯?柏伊姆:(德)著:《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5、洛克(英)著:《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8、周继中著:《中国行政监察》,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9、《通典》卷二十四《职官六》。
    20、《说文解字》。
    21、《礼记?王制》孔颖达疏。
    22、叶士奇:《草木子》。
    23、《韩非子?有度》。
    24、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牛彤著:《孙中山宪政思想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于波:《浅议我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行政论坛》,2001年第5期。
    2、彭学宝:《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利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
    3、汤建华、宋晓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借鉴意义》,《求实》2002年第3期。
    4、聂世军:《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动力分析机制》,《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2期。
    5、引自周生春、朱丹:《论台湾监察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载《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6、王祖志:《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研究新见》,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7、周生春、朱丹:《论台湾监察院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浙江大学学报》1994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