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周家口镇社会经济转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唯物主义史观为指导,借鉴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某些研究方法,以史实为根据,考察近代以来周家口镇的社会经济转型,以期对当前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某些有益的提示。
     第一部分介绍了周家口镇经济发展所依托的生态环境,从外部条件方面说明了周家口镇经济发展可能性;依据清中期的碑刻、相关方志及档案分析说明了明清时期周家口镇的商业地位及商业规模。
     第二部分论述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周家口镇的经济逐步向近代化转型。首先,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手工业中确立,产生了一些近代的手工业工厂。其次,周家口镇内的商品流通、商品结构、商业经营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使其商业也逐渐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向。再次,近代金融业、交通业和邮电业兴起和发展使周家口镇呈现出新的局面。
     第三部分论述了在经济近代化的带动下,周家口镇的社会管理、教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也逐步向近代化转型。
     第四部分从生态环境恶化和新兴产业的局限来说明周家口镇社会转型的迟滞。
     第五部分从多方面分析了周家口镇社会经济转型的制约性因素。
This article is under the instruction of materialism,draws on some sociologic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methods and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evidence.Inspecting the socio-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Zhoujiakou Towm in modern times will provide some useful enlightenment for the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socio-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oujiakou Town must rely on .From the external condition aspect, it esplain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Zhoujiakou Town.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inscriptions and the relevant local records and files of the Middle Qing Dynasty shows the Zhoujiakou Town's commerical status and scal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mmodity economy,Zhoujiakou Towm wa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into morden economy.First,the productive relations of capicalism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thus giving birth to some modernized handicraft factories.Next,the changs of commodity circulations,commodity structures and the ways of business operations also caused its trade to gradually take on the tendency to modernizatiom.Then,the emer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financial industry,transportation industy and postal service caused the Zhoujiakou Towm to take on a new look.
     The third part introduces under the leadship of economic modernation,the social management,education culture and social life of Zhoujiakou Town were gradually turning into modernain.
     The fouth part explains the hysteresis quality of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of Zhoujiakou Town,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limitation of emergent industries.
     The fifth part analyzes the conditionality factors of the soci-economic transformtion of Zhoujiakou Town on many aspects.
引文
① 樊树志:《市镇与乡村的城市化》,《学术月刊》1987 年第 1 期;《江南市镇的市场机制——吴江个案再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 年第 2 期;方行:《清代前期农村市场的发展》,《历史研究》,1987 年第 6 期;陈学文:《明清时期湖州府市镇经济的发展》,《浙江学刊》,1989 年第 4 期;邓亦兵:《清代前期的市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 年 3 期;王兴亚:《对明清时期北方五省商业镇市之研究》,《许昌师专学报》,2000 年第 1 期。
    ① 全汉升:《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食货》,1934 年第 1 卷第 2 期。
    ② 加藤繁:《清代村镇的定期市》,《食货》,1937 年第 1 期。
    ③ 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历史研究》,2001 年第 5 期。
    ① 龚关:《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数量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 年第 3 期;《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比较分析—与江南华南等地的比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 年第 3 期;《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集期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 年第 3 期。
    ② 邓亦兵:《清代的朱仙镇和周家口》,《中州学刊》,1988 年第 2 期。
    ③ 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
    ④ 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1期;《清代河南的北舞渡镇——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清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清代河南赊旗镇的商业——基于山陕会馆碑刻资料的考察》,《历史研究》,2004 年第 2 期;《清代河南朱仙镇的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个案考察》,《史学月刊》,2005 年第 6 期。
    ① 王兴亚:《清代河南集市的发展》,《南都学刊》,1996 年第 1 期;《清代河南集市贸易及其作用》,《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 年第 2 期);《对明清时期北方五省商业镇市之研究》,《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 1 期;王兴亚,马怀云:《明清河南庙会研究(一)》,《天中学刊》,1995 年第 1 期;《明清河南庙会研究(二)》,《天中学刊》,1995 年第 2 期。
    ② 邓玉娜:《清代河南集镇的空间分布——基于距县里程方面的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 年第1 期;《清代河南集镇的发展特征》,《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 年第 4 期;《清代河南集镇的集期》,《清史研究》,2005 年第 3 期;《清代河南的城镇化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 年第 3 期。
    ③ 丛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④ 李纪轩:《略论清代河南村镇的定期集市》,《中州学刊》,1996 年第 4 期;徐浩:《清代华北的农村市场》,《学习与探索》,1999 年第 4 期;王丽杰:《论明清时期的河南市镇》,《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 6 期;田冰:《试论明清时期河南城镇发展的特点》,《中州学刊》,2006 年第 1 期。
    ⑤ 蒋正华:《略论明清河南集镇与江南市镇之异同》,《中州学刊》,1994 年第 3 期;王玉茹:《近代江南市镇和华北市镇的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3 年第 6 期。
    ⑥ 邓亦兵:《清代的朱仙镇和周家口》,《中州学刊》,1988 年第 2 期;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彭学宝:《明清周家口城镇经济初探》,《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0 年第 3 期;马义龙:《周家口兴衰与历史地理之缘》,《中州今古》,1998年第 5 期;王飞:《明清时期贾鲁河对豫东经济影响的考察——以周家口为例》,《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3 期。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页。
    ② 周建山、樊庆旭:《周口市历史的考古学观察》,《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第 1 期。
    ③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增刻本。
    ④ 程潞主编:《上海市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0 页。
    ①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很难找到明清时期关于豫东地区的气候、土壤、地貌等方面研究资料,而明清时期距现在不过数百年的时间,这在历史地理学中只是一段较短的时间,其自然地理方面的变化应该不会很大,因此,在此节中笔者引用了现代的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出自于:王文楷、毛继周、陈代光等编:《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李润田主编:《河南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7 年版;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6 页。
    ③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7 页。
    
    ①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55 页。
    ② 道光《淮宁县志》,卷六《风土·物产》,道光六年(1826 年)刻本。
    ③ 道光《太康县志》,卷三《物产》,道光八年(1828 年)刻本。
    ④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物产》,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①(民国)林传甲纂《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北京:武学书馆 1920 年版,第 147 页。
    ②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68 页。
    ③ 道光《太康县志》,卷三《物产》,道光八年(1828 年)刻本。
    ④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19 页。
    ⑤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11 页。
    ⑥ 民国《淮阳县志》,卷二《地舆上·山水》,民国五年(1916 年)刻本。
     ①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194 页。
     ①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增刻本。
    ① (明)黄汴著:《天下水陆路程》,杨正泰校注本,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卷五《淮安由南河至汴城水路》,第 148-149 页。
    ②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23 页、24 页。
    ③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44 页。
    ④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44 页、45 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 页。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 页。
    ③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增刻本。
    ④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12 页。
    ① 顺治《商水县志》,卷二《地舆志》,顺治十六年(1659 年)刻本。
    ②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增刻本。
    ③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④ 马义龙:《周家口兴衰历史与地理之缘》,《中州今古》,1998 年第 5 期。
    ⑤ 河南四大名镇是指:朱仙镇、周家口镇、道口镇、赊旗镇。
    ⑥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18 页;陈州府,雍正年间由直隶州升府,府治在淮阳,周家口隶属于淮阳。
    ⑦ 顺治《商水县志》,卷二《地舆志》,顺治十六年(1659 年)刻本。
    ①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增刻本。
    ② 道光《淮宁县志》,卷二《沿革志》,道光六年(1826)刻本。
    ③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12—713 页。
    ④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45 页。
    ⑤《淮宁县舆地图说》,《河南官报》,1906 年,第 170 期。
    ⑥ 这几块碑刻分别是:山陕会馆(北寨)嘉庆七年《创建春秋阁各行商抽分毫厘碑记》,道光二年《山陕会馆春秋阁院创修牌坊两廊看楼客庭工作等房铺砌甬道院落布施抽积银钱记》,道光十八年《重修关帝庙记》、《重修关帝庙岁积厘金记》和安徽会馆道光十六年《江南会馆重修庙序》等碑。
    ① 乾隆《陈州府志》,卷四,乾隆十一年(1746 年)刻本。
    ② 转引自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 1 期。
    ③《河南巡抚胡宝瑔为报三月以前商贩络绎运粮出境情形奏折》,《历史档案》,1990 年第 4 期。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599—600 页。
    ② 彭大海:《周口庙宇“拾零”》,《周口文史资料》,第五辑,第 96—107 页。
    ③ 道光十八年:《重修关帝庙发积厘金记》,现藏于周口市博物馆。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 页。
    ② 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1期。
    ③ 许檀:《明清时期开封的商业》,《中国史研究》,2006 年第 1 期。
    ④ 民国《商水县志》,卷一,插图,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①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23—24 页。
    ①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浙江学刊》,2004 年第 5 期。
    ②《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河南官报》,1906 年,第 11—13 期。
    ③《实业》,《东方杂志》,1906 年,第三卷第六期,第 135 页。
    ④《实业》,《东方杂志》,1906 年,第三卷第六期,第 135 页。
    ⑤《要件——商部乙巳年纪事简明表》,(天津)《大公报》,1906 年 2 月 7 日,第六版。
     ①《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河南官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第 11—13 期。
    
    ①《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代收》,《河南官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第 13 期。
    ②《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河南官报》,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第 13 期。
    ③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64 页。
    ① 东亚同文会馆:《支那省别全志·河南志》,1918 年版,第 307 页、725 页。
    ②《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2 页、25 页。
    ③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6 页。
    ④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0 页。
    ⑤ (民国)吴世勋:《河南》,上海:中华书局 1927 年版,第 201、202 页。
    ① 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② 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9 页。
    ③《中国之羊毛与牧羊业—河南省之羊毛》,(天津)《大公报》,1918 年 9 月 30 日,第三版。
    ④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92 页。
    ⑤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92 页。
    ⑥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92—293 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92 页、241 页、245页。
    ②《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8 页。
    ③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 页、28 页、30 页。
    ④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06 页。
    ⑤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粮油贸易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5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38、239 页。
    ②《中国之羊毛与牧羊业—河南省之羊毛》,(天津)《大公报》,1918 年 9 月 30 日,第三版。
    ①《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4 页。
    ② 吴慧:《会馆、公所、行会:清代商人组织演变述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 年第 3 期。
    ③ 王兴亚:《清代河南的商业会馆》,《中州学刊》,1997 年第 6 期。
    ④《商务局委员试办商会章程》,《河南官报》,1905 年第 8 期。
    ⑤ 王天奖主编:《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上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32 页。
    ① 丁进军:《清末各省设立商会史料》,《历史档案》,1996 年第 2 期。
    ②《商务局委员试办商会章程》、《劝办商务分会及商会分所便宜章程》,《河南官报》,1905 年第 8 期,1906年第 138 期 、139 期。
    ③ 徐鼎新:《商会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上海经济研究》,1999 年第 1 期。
    ④《旧社会周口商会及商业管理情况》,《周口文史资料》,第七辑,第 141 页。
    ⑤ 郑泽清:《同业公会:忧愁河上的“金桥”》,《上海档案》,2001 年第 3 期。
    ⑥《淮阳县周口镇各同业公会成立之经过》,《河南政治月刊》,1936 年第二卷第五期。
    ⑦《实业部核准备案之各县同业公会一览表》,《河南建设概况》,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第 47—48 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74 页。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88—299 页。
    ① 丛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1 页。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5 页。
    ③ (美)罗威廉著江溶 鲁西奇译彭雨新 鲁西奇较:《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00 页。
    ④《银钱业五十年之回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3 页。
     ① 李明伟著:《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1897—192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4 页。
     ①《河南币制与汇兑事业》,(上海)《申报》,1919 年 9 月 18 日,第二版。
    ①《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31 页。
    ② 王幼侨著:《河南方與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24 页。
    ①(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36 页。
    ②《周襄铁路》,(上海)《申报》1917 年 2 月 4 日,第二版。
    ③《周襄铁路开办详情》,(天津)《大公报》,1917 年 6 月 4 日,第二版。
    ④《记最近各国所得中国之权利》,(上海)《民国日报》,1917 年 7 月 29 日,第六版。
    ⑤ 乾隆《商水县志》,卷一《舆地志》,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增刻本。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28 页。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03 页。
    ③ 河南省政府建设厅编:《河南建设概况》,1933 年版,第 4 页。
    ④ 河南省政府建设厅编:《河南建设概况》,1933 年版,第 4 页。
    ⑤《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6 页。
    ⑥《河南省长途汽车营业部各线上车下车人数及行李运进运出件数统计表》,《河南建设概况》,1932 年版,第 109 页、111 页、112 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26 页。
    ②《河南省长途电话杆线架设概况统计表》,《民国时期河南省统计资料》,1986 年版,第 480 页。
    ① 道光《淮宁县志》,卷二《沿革志》,道光六年(1826 年)刻本。
    ② 民国《淮阳县志》,卷六《兵防》,民国五年(1916 年)刻本。
    ③《淮宁县课治表》,《河南官报》,1905 年第 49 期。
    ④《巡警局稽查车辆规则》,《河南官报》,1907 年第 210 期。
    ⑤《巡警局抽收车捐章程》,《河南官报》,1907 年底 206 期。
    ① 李灵淑:《周家口行政机构及警察局的演变》,《周口文史资料》,第九辑,第 162 页。
    ②《河南警察概况》,《内政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 年版,第 150 页。
    ③《商务局委员试办商会章程》,《河南官报》,1905 年第 8 期。
    ④《旧社会周口商会及商业管理情况》,《周口文史资料》,1990 年,第七辑,第 141 页。
    ⑤《商部颁发各商会理结讼案格式扎》,《河南官报》,1906 年第 170 期。
    ⑥《旧社会周口商会及商业管理情况》,《周口文史资料》,1990 年,第七辑,第 141 页。
    ⑦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① 增广兴、王全营编著:《北伐战争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55 页。
    ② 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 2000 年版,第 549 页。
    ③ 民国《淮阳县志》,卷六《兵防》,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6 年版。
    ④ 增广兴、王全营编著:《北伐战争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58 页。
    ⑤ 民国《商水县志》,卷二十四《杂事志·善举》,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①《周口现状—本省社会调查之九》,《河南政治月刊》,1932 年,第二卷第八期。
     ① 马毅堂:《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周口教育》,《周口文史资料》,第三辑,第 17—19 页。
    
    ①《由地狱到天堂——记周口蛋厂老工人座谈厂史》,《河南日报》,1963 年 10 月 8 日,第二版。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62 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614 页。
    ②《河南普通医院调查表》,《河南省政府年刊》(上册),1931 年,第 110 页。
    ①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风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19 页。
    ③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19 页。
    ④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21 页。
    ⑤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岁时琐事》,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⑥《周口竹枝词》,《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19 页。
    ⑦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89 页。
    ① 施坚雅著:《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 页。
    ② 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 年第 1 期。
    ③ 蒋兆成:《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乡镇经济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 年第 1 期。
    ④ 刘世永、解学东主编:《河南近代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82 页。
    ⑤《河南各县社会调查——淮阳》,《河南统计月报》,1935 年第一卷第四期。
    ⑥ 刘世永、解学东主编:《河南近代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19 页。
    ①《各县社会调查——项城》,《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一期。
    ② 民国《西华县续志》,卷七《建设志》,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铅印本。
    ③《各县社会调查——太康》,《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四期。
    ④《各县社会调查——商水》,《河南统计月报》,1937 年,第三卷第六期。
    ⑤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风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⑥ 民国《太康县志》,卷三《政务志·农业》,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铅印本。
    ⑦《各县社会调查——淮阳》,《河南统计月报》,1935 年,第一卷第四期。
    ①《各县社会调查——项城》,《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一期。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78 页。
    ③《豫东水灾之惨状》,(上海)《申报》,1922 年 3 月 20 日,第二、三版。
    ④《各县社会调查——淮阳》,《河南统计月报》,1935 年,第一卷第四期。
    ⑤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14 页。
    
    ① 光绪《扶沟县志》,卷十《风土》,光绪十九年(1893 年)刻本。
    ②《各县社会调查——太康》,《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四期。
    ③《各县社会调查——项城》,《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一期。
    ④ 民国《商水县志》,卷二十四,《杂事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⑤《各县社会调查——淮阳》,《河南统计月报》,1935 年,第一卷第四期。
    ⑥《开封商业衰败之原因》,(上海)《申报》,1923 年 3 月 13 日,第二版。
    ⑦《豫省之天灾人祸》,(北京)《晨报》,1927 年 5 月 19 日,第五版。
    ⑧《各县社会调查——沈丘》,《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五期。
    ⑨ 民国《淮阳县志》,卷八《大事记》,台北:成文出版社 1968 年版。
    
    ①《豫东匪军虐民记》,(上海)《申报》1923 年 6 月 15 日,第二版。
    ② 民国《太康县志》,卷三《政务志·兵戎》,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铅印本。
    ③《如何恢复河南农村经济》,《河南政治月刊》,1936 年,第二卷第七期。
    ④ 民国《西华县续志》,卷六《财政》,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铅印本。
    ⑤《视察日记——三月十日》,《河南政治月刊》,1936 年,第 6 卷第 6 期。
    ⑥《视察日记——三月十四日》,《河南政治月刊》,1936 年,第 6 卷第 6 期。
    ①《太康县劝办实业表》,《河南官报》,1907 年,第 208 期。
    ②《各县劝办实业表》,《河南官报》,1907 年,第 206、208、209、210 期。
    ③《各县社会调查——太康》,《河南统计月报》,1936 年,第二卷第四期。
    ④《各县社会调查》,《河南统计月报》,1935 年第一卷第四期,1936 年第二卷第一、四、五、七期,1937年第三卷第四、六期。
    ⑤《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8 页。
    ①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五四前后的河南社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86 页。
    ②《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河南官报》,1906 年第 11 期。
    ③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北京:三联书店 1957 年版,第 440 页。
    ④《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河南官报》,1906 年第 11 期。
    ⑤《河南周家口启新机器榨油有限公司集股章程》,《河南官报》,1906 年第 11 期。
    ⑥《豫省实业界之危机》,(上海)《民国日报》,1923 年 1 月 27 日,第六版。
    ⑦《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0 页。
    ①《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
    ②《河南土产之新调查》,(上海)《申报》,1919 年 8 月 17 日,第七版。
    ③《中国蛋业研究》,《商业月报》,1935 年,第十五卷第五期。
    ④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6 页。
    ⑤《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18 页。
    ⑥《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5 页。
    ⑦《蛋之国际贸易与农村合作》,《中国实业杂志》,1935 年第一卷第十一期。
    ⑧《中国蛋业研究》,《商业月报》,1935 年,第十五卷第五期。
    ⑨《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18 页。
    
    ①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第 23 页。
    ②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44 页。
    ③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31 页。
    ④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31 页。
    ⑤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36—37 页。
    ①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44 页。
    ② 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③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36 页。
    ④ (民国)林传甲纂:《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北京:武学书馆 1920 年版,第 142 页。
    ⑤ (民国)林传甲纂:《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北京:武学书馆 1920 年版,第 294 页。
    ⑥《周家口商业金融调查记》,《江苏实业月志》,1922 年第 41 期,第 24 页。
    ⑦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 1925 年版,第 45 页。
    ⑧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粮油贸易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5 页。
    
    ①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铁路交通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6 页。
    ②《河南历代水旱灾统计表》,《河南史志资料》,1984 年,第七辑,第 116 页。
    ①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 页。
    ②《周家口兵变纪闻》,(上海)《申报》,1913 年 3 月 2 日,第六版。
    ③《河南周家口之匪劫》,(天津)《大公报》,1925 年 1 月 9 日,第五版。
    ④《周家口大劫后之乞赈》,(天津)《大公报》,1926 年 12 月 1 日,第三版。
    ⑤ 增广兴、王全营编著:《北伐战争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65 页。
    ⑥ 李名远、马毅堂:《周口历次匪劫记》,《周口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第 168 页。
    ① 周双喜:《建国前河南的重点粮油市场》,《河南史志资料》,第七辑,第 84 页。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726 页。
    ③ 王天奖等编:《辛亥革命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书版社 1 981 年版,第 181 页。
    ④ 王天奖等编:《辛亥革命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书版社 1981 年版,第 180 页。
    ⑤《民国日报》(汉口),1927 年 6 月 10 日,转引自增广兴、王全营编著:《北伐战争在河南》,郑州:河南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68 页。
    
    ①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乡风述略》,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②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风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③ 民国《淮阳县志》,卷六《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 1976 年版。
    ④ 民国《商水县志》,卷二十《人物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① 民国《商水县志》,卷五《地理志·乡风述略》,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②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3 页。
    ③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 页。
    1. 开封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译室编:《河南政治月刊》。
    2. 河南地方史志编委编:《河南史志资料》。
    3. 南京江苏实业月志编辑部编:《江苏实业月志》。
    4. 开封河南省政府秘书处编:《河南统计月报》。
    5. 上海市商会商业日报社编:《商业月报》。
    6. 中州今古编辑部编:《中州今古》。
    7. 南京中国实业杂志社编:《中国实业杂志》。
    8. 河南地方志编辑部编:《河南地方志征文资料选》。
    9. 河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南文史资料》。
    1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周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周口文史资料》。
    11. 内政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内政年鉴》,1936 年。
    12. 河南省政府建设厅编:《河南建设概况》,1933 年、1936 年。
    13. 河南省统计学会等编:《民国时期河南省统计资料》,1986 年版。
    14.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文海出版社 1966 年版。
    15. (民国)吴世勋:《河南》,上海:中华书局 1927 年版。
    16. 王天奖、邓亦兵编:《辛亥革命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17. 曾广兴、王全营编著:《北伐战争在河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18.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河南辛亥革命史事长编》(上、下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
    19.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编:《五四前后的河南社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
    20. 《大公报》(天津)。
    21. 《申报》(上海)。
    22. 《东方杂志》。
    23. 《晨报》。
    24. 《民国日报》(上海)。
    25. 《晨钟》。
    26. 《河南官报》。
    27. 《豫报》。
    1. 徐家璘、宋景平修,杨凌阁等纂:《商水县志》,民国七年(1918 年)刻本。
    2. (清)永铭修,赵任之、吴纯夫纂:《淮宁县志》,道光六年(1826 年)刻本。
    3. 郑康候修,朱撰卿纂:《淮阳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6 年版。
    4. 凌甲烺、吕应南修,张嘉谋纂:《西华县续志》,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铅印本。
    5. 严绪均修,朱撰卿纂:《淮阳县志》,民国五年(1916 年)刻本。
    6. (清)熊灿修,张文楷纂:《扶沟县志》,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达成书院刻本。
    7. 东亚同文书院编:《支那省别全志·河南志》,1918 年版。
    8. 杜鸿宾、刘盼遂纂:《太康县志》,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铅印本。
    9. (清)高惺修,郭天锡纂:《商水县志》,清顺治十六年(1659 年)刻本。
    10. (清)张崇朴等修,郭熙纂:《商水县志》,清乾隆十二年(1747 年)增刻本。
    11. (清)吴溶、冯亦宿修,于大猷纂:《淮宁县志》,清乾隆十九年(1754 年)刻本。
    12. (清)崔应阶修,姚之琅纂:《陈州府志》,清乾隆十一年(1746)刻本。
    13. 周口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周口市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
    14. 河南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河南省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1991 年版。
    15. (民国)白眉初纂修:《河南省志》,泰州:新华书店古籍部传抄本 1925 年版。
    16. (民国)林传甲纂:《大中华河南省地理志》,北京:武学书馆 1920 年版。
    17. 王幼侨著:《河南方舆人文志略》,北京:西北书局 1932 年版。
    1. 陈国庆主编:《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2. 李明伟著:《清末明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
    3. 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4. 刘世永,解学东主编:《河南近代经济》,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5. 施坚雅著:《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6. 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 1 辑,北京:三联书店 1957 年版。
    7. 张耀辉等著:《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年版。
    8. 王文楷、毛继周、陈代光等编:《河南地理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年版。
    9. 李润田主编:《河南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7 年版。
    10. 程潞主编:《上海市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8 年版。
    11.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 1 卷(1800—1949),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年版。
    12.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年版。
    13. 丛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14. (明)黄汴著:《天下水陆路程》,杨正泰校注本,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15. 罗·威廉著:《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16. 李绍强、徐建青著:《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明清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17. (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2000 年版。
    18. 张静如、卞杏英主编:《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19. 张圣城主编:《河南航运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 年版。
    20. 任放著:《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1. 程民生著:《河南经济简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2.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 19 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
    1. 许檀:《清代河南的商业重镇周口——明清时期河南商业城镇的个案考察》,《中国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2. 邓亦兵:《清代的朱仙镇和周家口》,《中州学刊》,1988 年第 2 期。
    3. 周建山、樊庆旭:《周口市历史的考古学观察》,《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 1 期。
    4. 吴慧:《会馆、公所、行会:清代商人组织演变述要》,《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 年第 3 期。
    5. 王兴亚:《清代河南的商业会馆》,《中州学刊》,1997 年第 6 期。
    6. 丁进军:《清末各省设立商会史料》,《历史档案》,1996 年第 2 期。
    7. 徐鼎新:《商会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上海经济研究》,1999 年第 1 期。
    8. 郑泽清:《同业公会:忧愁河上的“金桥”》,《上海档案》,2001 年第 3 期。
    9. 方行:《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 年第 1 期。
    10. 蒋兆成:《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乡镇经济试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 年第 1 期。
    11. 《河南巡抚胡宝瑔为报三月以前商贩络绎运粮出境情形折》,《历史档案》,1990 年第 4 期。
    12. 马义龙:《周家口兴衰历史与地理之缘》,《中州今古》,1998 年第 5 期。
    13. 许檀:《明清时期开封的商业》,《中国史研究》,2006 年第 1 期。
    14. 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浙江学刊》,200 年第 5 期。
    15. 单强:《近代江南乡镇市场研究》,《近代史研究》,1998 年第 6 期。
    16. 任放:《近代市镇研究的方法论》,《清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3 期。
    17. 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 年第 4 期。
    18. 朱和平:《朱仙镇衰落原因与复兴途径试探》,《许昌师专学报》,2000 年第 1 期。
    19. 谢庐明:《赣南的农村墟市与近代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1 年第 1 期。
    20. 宾长初:《近代中国镇集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 年第 5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