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间仪俗与民族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方法对仪式、民俗已有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丰富的成果。以此为基础,并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将仪式和民俗整合为民间仪俗,即人们在生活世界中形成的仪式性民俗。整合的目的是为了以民间仪俗为切入点从而研究少数民族小说,考察其独特性。民族文学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仪俗现象,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受到了忽视。这正是本文之研究的出发点。概括而言,本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是:民间仪俗在少数民族小说作品中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为何少数民族作家们对此情有独钟?民族文学的独特性质无疑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众多的研究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本文的研究是作为此项课题的一个部分而进行的。
     以土家族当代文学作为个案,以细致的文本分析为基础,依据叙事学对文本的基本区分——故事层和话语层,本文展开了研究。具体而言,在文学作品的故事层中,本文从形象、意蕴和审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民间仪俗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在于:(1)民间仪俗能体现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仪俗成为了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2)民间仪俗中可能蕴藏着原型人物,因此,两者会同时进入到文学作品中,这为作家体现民族性以及读者理解文本提供了途径。除了人物形象,民间仪俗还与动物形象相关,在文学作品之中,动物形象往往承载着文本某一方面的意旨;意蕴往往是衡量一部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而民间仪俗能起到深化文本之意蕴的作用。仪俗可以以角色、情节背景和事件等母题形式进入文本,其功能除了提供信息和参与故事之外,其重要价值还在于以母题的形式沟通了口头文学和作家文学;民间仪俗能够体现出深刻的历史性,能体现族群的信仰,还能体现出价值冲突。价值冲突则包括集体与个体的冲突,社会变迁带来的价值错位以及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差异;在审美方面,民间仪俗能体现出民族文学的乡土美学风格,即自然美、生态美、人性美、酒神精神等等。
     在文学作品的话语层中,民间仪俗与叙述聚焦、叙述结构和空间形式等方面有紧密关联。叙述聚焦主要指叙述过程中观察、感知故事的角度。仪俗和聚焦的关系在于:仪俗的内聚焦和外聚焦,实际上往往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内部/外部视角,也可以说内部视角往往承担了对文化他者呈现本民族文化的任务;更复杂的情况是对仪俗的多重聚焦,多重聚焦可以将不同的感知距离共时组合在一起。不同的感知距离又往往意味着不同的思想感悟和情感体验,共时组合带来了多层次的复合阅读效果;叙述结构是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结构。叙述结构有许多种,在少数民族小说作品中,与仪俗相关的叙述结构类型主要有:直线式结构、场景式结构、交叉式结构、圆环式结构、焦点式结构、灰线式结构、对比式结构;空间理论以及空间叙事学已经揭示了“空间”在文学创作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巧。在少数民族作品中,空间形式具有特殊性,如平行叙述、仪俗并置、心理空间共时呈现,神性空间、心理空间、故事空间混合交织,空间作为文化的隐喻以及文本结构的空间形式等等。经由空间视角,可以发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一些特色;同时,民族文学中的空间特点又向空间叙事学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结语部分,本文考量了少数民族作家对待民间仪俗的三种主要态度:褒扬、反思和批判。“褒扬”即是在作品中,以赞赏的口吻描述民间仪俗,将民间仪俗展现得完美无缺,尽力表达作家的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反思的态度则是既有对民间仪俗的褒扬,同时又认识到了民间仪俗所代表的文化观念、思维习惯的某些不合理之处,因此,以褒扬为主,对这类不合理之处作温和的批评,作家本人则持有以本民族文化为主位的多元文化交融观;批判的态度则主要将目光放到了不合理的民间仪俗,在作品中展现这类仪俗对人性的戕害。基本上可以说,这便是少数民族作家对待民间仪俗的主要的几种态度。同时,对待民间仪俗的态度与作者对待民族文化的态度是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的。不过,不能从三种态度进而去区分少数民族作家。因为每个作家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文本中、面对不同的民间仪俗可能会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可以这么说,在整个创作轨迹中,完全持一种看法的作家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民族作家,从整体上看,上述三种态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他们的创作轨迹中。最后,本文还对民族文学理论的性质和方法作了拓展性讨论,强调了民族文学理论的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研究,这正是本文的研究思路。
There have been ample studies and research on folk rituals and folk-customs by various means an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fields of anthropology and folk-custom science, which have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Basing itself on the above studies and drawing upon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of the related fields, my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conduct integrated studies between folk rituals and folk-customs, which are termed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There have existed numerous cases of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in the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which have been neglected by previous studies, and in view of the above situation, my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approach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and explore its literary uniqueness. The problems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address and solve are as follows:What role are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playing in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Why do the ethnic writers show so much preference to them? The literary uniqueness of Chinese ethic literature is undoubtedly a very complicated subject, which entail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studies from a lot of researchers. The dissertation serves as one part of that grand project.
     The studies are conducted through detailed text analysis of literary works of Tujia ethnic minority, based on a fundamental division between the story level and discourse level in narratology.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characterization, meaning, aesthetic value are dealt with in the story level. The ritualistic customs are significant to characterization in that, on one hand, the character traits can be embodied through ritualistic customs, thereby it becomes one important way of character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archetypal characters in the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will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text together with those customs, which give clues for writers to express their ethnic spirit and for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sides human characters,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animal characters in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which often carry certain meanings or a particular theme in the literary works, and therefore the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with animal characters tend to deepen the meaning and theme in the literary works.The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may also enter the text through roles, settings and incidents and they not only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partake in story development, but, more importantly, bridge the oral literature and written literature.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hav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s well as serve as embodiment of the ethnic beliefs and conflicts in values. In terms of the aesthetic value,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can reflect the rural aesthetic taste and style, which highlights natural beauty, ecological beauty, 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Dionysian spirit and so on.
     On the discourse level of literary works,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narrative focalization,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space forms. Focaliz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stor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uals and focalization is that internal focalization and external focalization often embody the internal or external point of view of national culture. The internal focalization is employed to present the ethnic culture to the other cultures.The multiple focalization can juxtapose various feelings in various places, and therefore it achieves the effect of composite reading.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is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elements and component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narrative structures in the minority novel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s related to ritualistic folk customs are:linear structure, scene structure, cross structure, ring structure, focus structure, gray line structure, comparative and structure. As illustrated in spatial narrative theory, space is a very important narrative skill in literary works. In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space is presented in some unique forms such as parallel narration, ritual juxtaposition, mental space juxtaposition, mixing of sacred space, mental space and story spac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narrative, some unique features can be found in ethnic literature works; and meanwhile they pose new challenges to the existing spacial narrative theory.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a straightforward conclusion is made, that is, ritual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thnic writers to express their ethnic identity. Roughly speaking, there are three attitudes of ethnic writers, namely, complimentary attitude, reflective attitude and critical attitude. The works that adopt a complimentary attitude will describe folk rituals in a positive way and show the writer's pride in his ethnic culture; Those that adopt reflective attitude will describe the positive folk rituals, but meanwhile have the awareness of weaknesses and absurdness of ethnic rituals. Those that adopt a critical attitude will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the damage and hurt incurred upon human beings and humanity by backward customs in their work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wards folk rituals are corelated with their attitude to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e, but even so, we cannot distinguish the writers by their attitude, as it varies with time, text and rituals. As a matter of fact, most writers do not stick to one attitude in their works and instead, three attitudes coexist in their works. Finall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s been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lk rituals and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Finally, the dissertation also explores the literary theory and methodology concerning Chinese ethnic literature, and highlight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multidisciplinary, multi-perspective, and multi-level.
引文
①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61.
    ① 详参[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1-108.
    ② 周国平.日神和酒神:尼采的二元艺术冲动说[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① 详参[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M].刘宗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②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122.
    ① 王逸《楚辞章句》:“《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沉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详参楚辞[M].王逸 章句,洪兴祖 补注.上海:世界书局,1936:33.
    ② 朱熹《楚辞集注·卷第七》:“古者人死,则使人以其上服升屋,履危北面而号曰:‘皋!某复。’遂以其衣三招之,乃下以覆尸·。此礼所谓复。……而荆楚之俗,乃或以是施之生人,故宋玉哀闵屈原无罪放遂,恐其魂魄离散而不复远,遂因国俗,托帝命,假巫语以招之。”详参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9.
    ③ 叶舒宪.20世纪的边缘学科:文学人类学[A].见叶舒宪主编.文学人类学论从·总序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6.
    ④ 这期间相关的研究比较零星,只有王锡荣《(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等少数篇什。参见 王锡荣.《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J].吉林大学学报,1962(04):陈炳良.神话·礼仪·文学[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5.
    ⑤ [法]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M].张铭远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①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前者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四川大学,2002)基础上修订而成。
    ② 叶舒宪.仪式:文学与人类学研究共同钥匙[N].文汇读书周报,2004-10-29.
    ③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2.
    ①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78.
    ② 即传世文献、出十文献、口碑材料以及文物和图像。详参 叶舒宪.文学人美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66-372.
    ③ 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4.
    ① 该文作为了宋德胤《文艺民俗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一书代序,后收入《钟敬文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
    ① 宋德胤.文艺民俗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这,1991:20.
    ① 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前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1.
    ②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① 详参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② 详参宋德胤.文艺民俗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① 刘俐俐.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5(2)
    ① [荷兰]扬·普拉特弗特.宗教的和世俗的仪式[A].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50.
    ① [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奉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2.
    ② [法]爱弥儿·涂尔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这,1999:11.
    ③ [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37-141.
    ④ 详参[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① 彭文斌、郭建勋.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J].民族学刊,2010(02).
    ② [荷兰]扬·普拉特弗特.宗教的和世俗的仪式[A].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53.
    ③ [荷兰]扬·斯诺克:《仪式的定义》,载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10-11页。
    ④ Th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Barfield.转引自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4.
    ⑤ 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135.
    ① 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140.
    ② 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588.
    ③ 黄平、罗红光、许宝强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90;李鹏程主编.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352.
    ④ [英]威廉·汤姆斯.民俗[A].[美]阿兰·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c].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6.
    ① 简涛.德国民俗学的回顾与展望[A].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18.
    ②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22-325.
    ③ 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315.
    ④ 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241-243.
    ⑤ 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序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
    ① 人类学之父——泰勒之言可作代表:“我认为可用‘遗留’(Survival)这个术语来标示这些事实。仪式、习俗、观点等从一个初级文化阶段转移到另一个较晚的阶段,它们是初级文化阶段的生动的见证或活的文献。”详参[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5.
    ② [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概论[M].李杨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12.
    ③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④ 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⑤ [美]阿兰·邓迪斯.转引自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附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631.
    ⑥ 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3.
    ⑦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A].钟敬文民俗学论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79.西方学者方面可参阅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概论》:“民俗学者们一般认为真正的民俗其有下列五种性质:(1)它的内容是口传的:(2)它的形式是传统的:(3)它以不同形式存在:(4)通常是匿名的:(5)它有程式化的倾向。[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概论[M].李杨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9.
    ① 钟敬文主编.中国礼仪全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②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③ 详见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④ 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9.
    ⑤ 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87.
    ① 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上海文学,1994(1).
    ② 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J].文艺争鸣,1994(01).
    ③ 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J].文艺争鸣,1994(01).
    ④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63.
    ① 陈勋建、毛巧晖.20世纪“民间”概念在中国的流变[A].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3-65.
    ② 陈勤建、毛巧晖.20世纪“民间”概念在中国的流变[A].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4-62.
    ③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5.
    ① 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8,97.
    ②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8.
    ③ 早期的著述可参看 高丙中.民俗生活: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J].民俗研究,1991(3);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J].社会科学战线,1992(3);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④ 户晓辉.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闸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358.
    ① [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80-81.
    ① 丁帆.中国乡十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
    ② 参看金林.濒危语言的现状与抢救[N].南方周末,2011.05.26.
    ①亚里士多德说:“因此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必然是六个——因为悲剧艺术是一种特别芝术——(即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其中之二是摹仿的媒介,其中之一是摹仿的方式,其余三者是摹仿的对象,悲剧艺术的成分尽在于此。”[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0-31.
    ②“献诗言志”、“赋诗言志”、“教诗言志”、“作诗言志”四种说法见于朱自清先生《诗言志》。详参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开明书店,1948:148.
    ① 刘勰.文心雕龙[M].王利器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89.
    ② [波兰]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8.
    ③ [波兰]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49,286.
    ④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4.
    ⑤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8.
    ⑥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9.
    ⑦ [法]罗朗·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裕禾 译.胡经之、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473-505.
    ①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5.
    ②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5.
    ③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214.
    ④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1.
    ① [美]阿切尔·泰勒.民俗与文学研究者[A].[美]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C].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54.注:泰勒所说的另两种关系分别是:在许多文化中,民俗与文学难以区分;文学中包含着来自民俗的因索。
    ② [美]理查德·M·多尔森.转引自[美]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J].周蕙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05).
    ① [英]美尼卡·威尔逊.转引自[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6.
    ② [美]阿尔弗雷德·克罗们.转引自[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欧阳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83.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3.
    ④ 刘俐俐.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和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3(04).
    ① 刘俐俐.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和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3(04).
    ① 钟敬文.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A].钟敬文民俗学论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39.
    ② 刘俐俐.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和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3(04).
    ③ 刘俐俐.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和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3(04).
    ④ 刘俐俐.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和方法[J].天津:会科学,2003(04).
    ⑤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14.
    ①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6.
    ② [德]康德.逻辑学讲义[M].许景行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27.
    ③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36.
    ④ 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8.
    ① 吕仪.兄弟民族文学的巨大成就[J].文学评论,1959(06).
    ② 玛拉沁夫.少数民族文学新崛起的一年[A].中国文艺年鉴[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283.
    ③ 明江.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呈繁荣景象[J].文艺报,2008.11.20.
    ④ 姚新勇.萎靡的当代民族文学批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8).
    ⑤ 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7.
    ⑥ 刘俐俐.我的学术选择及反思[J].粤.海风,2011(02)
    ①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93195.国内文学理论的主要教材所持观点相差不多,只是表述上的差异,如湖南师范大学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论小说特征:(1)具有一定长度的虚构叙事;(2)人物成为描写的中心;(3)连贯完整的情节系列;(4)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详参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57160.
    ① 彭荣德、金述富编著.土家族仪式歌漫谈[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36.
    ② 田荆贵主编.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234.
    ①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585.
    ② 吕大吉、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2.
    ③ 彭荣德、金述富编著.土家族仪式歌漫谈[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58.
    ④ 参照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梯玛歌[M].长沙:岳麓书社,1989.
    ① 吕大吉、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87.
    ② 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585.
    ③ 阳盛海主编.湘西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68.
    ① 罗士松等主编.土家风情集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82.
    ② 田荆贵主编.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156-159.
    ③ 董珞.与猛虎有不解之缘的土家族[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343.
    ① 参照田荆贵主编.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89-100.
    ② 参照陈廷亮、彭南均.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
    ① 彭继宽、姚继彭主编.土家族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35.
    ② 彭继宽、姚继彭主编.土家族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36.
    ③ 龙泽瑞、向熙勤主编.土家族牛角腔民歌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80-81.
    ① 彭继宽、姚继彭主编.土家族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236-237.
    ② 以上参照彭官章.土家族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149-154.
    ① 萧洪恩.土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80-302.
    ② 彭英明主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52.
    ① 《醉乡》,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死街》,作家出版社,1989年:《娜珠》,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五台山传奇》,长江文艺出版社,1964年、《乡愁》,湖南入民出版社,1983年:《甜甜的刺莓》,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倾斜的湘西》,花城出版社,1991年:《猖鬼》,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孙健忠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② 龙长顺.孙健忠作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J].求索,1982(6).
    ③ 吴正锋.土.家族民族历史叙事与湘西神魔艺术建构——孙健忠后期小说创作研究[J].求索,2010(7).
    ④ 因为孙健忠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后,鲜有作品面世,所以本文讨论的主要是他登上文坛到90年代中后期仅五十年发表的作品,这里的“创作历程”也指的足这个时间范围。
    ⑤ 孙健忠.文学与乡土——代跋.乡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90.
    ① 吴正锋.孙健忠:十家族文人文学的奠基者[J].文学评论,2008(4).
    ① 孙健忠.思索与探求——致友人书[J].文艺研究,1983(01).
    ① 孙健忠.文学与乡十——代跋.乡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92.
    ② 孙健忠.文学与乡土——代跋.乡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95.
    ③ 孙健忠.文学与乡土——代跋.乡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96.
    ④ 孙健忠.舍巴日[J].美蓉,1986(1).
    ① 谢友祥.土家族文化寻根中的未来关怀——重读孙健忠的《舍巴日》[J].民族文学研究,2001(3)
    ①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5.
    ②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33.
    ① 孙健忠.舍巴日[A].猖鬼[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259.
    ① 孙健忠.舍巴日[A].猖鬼[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268269.
    ① 该节的部分内容曾以《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为题,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② 《撒忧的龙船河》,《中国作家》1992年第2期:《花树花树》,《人民文学》1992年第11期:《回到恩施》,《民族文学》2001年第4期:《五月飞蛾》,《山花》2002年第8期:《最后的土司》,《民族文学》2003年第5期。
    ③ 《花灯,像她那双眼睛》,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撒忧的龙船河》,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年;《五月飞蛾》,中国文联出版这,2004年;《最后的土司》,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回到恩施》,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妹娃要过河》,作家出版社,2009年:《我的西兰卡普》,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朝发苍梧》,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这,2009年;《大翔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 叶梅.妹娃要过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47.
    ② 叶梅.妹娃要过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47.
    ① 赵冬菊.从跳丧看土家族的心理特征[J].三峡文化研究,2005(00)
    ① 宋仕平.鄂西土家族跳丧习俗的文化意蕴[J].青海社会利学,2005(3).
    ②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72.
    ① 刘俐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
    ②“软传递载体”,刘俐俐教授语。在2010年11月26日南开大学文学院主办的第二届“‘美人之美’——跨学科视野中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暨第二届“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理论与实践”青年学者论坛上,刘俐俐教授作了题为《“软传递载体”与民族文学理论建设的几个范畴》的会前演讲,其中提到:“在一种大文学观的视野下,是不是有某一种东西口可以从口头的传递到文字的,可以从民间传递到作家那,可以从活态的传递到固态的。而这样的‘一种东西’就是我所说的‘软传递载体’。”概言之,“软传递载体”即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它体现在该民族的各种文化形式中,在从一种文化形态向另一种文化形态的过渡和传承中,“软传递载体”便是其中的核心要素。
    ① 张应斌.土家族土王与梯玛关系管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② 张应斌.土家族土王与梯玛关系管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① [法]马塞尔·莫斯,[法]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6.
    ② [法]马塞尔·莫斯,[法]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6.
    ① 转引自[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80.
    ② [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185.
    ③ [日]二阶堂招久.初夜权[M].汪馥泉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3335.
    ④ 王心喜.“初夜权”的俗源及其演变[J].世界文化,1998(01).
    ⑤ [日]二阶堂招久.初夜权[M].汪馥泉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143.
    ① 该节部分内容曾以《有一种爱没有理由——读吴加敏长:篇小说<花灯>》为题发表在《文艺报》(2011-07-04)。
    ② 《龙脉》,花城出版社,1989年:《大太阳》,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③ 郭小东.人类元年的现代叙述——论土家族作家田瑛的小说创作[J].民族文学研究,2004(1).
    ④ 林宋瑜.一个充满巫傩异象的小说王国——读田瑛小说集《大太阳》.南方文坛,2005(5).
    ① 彭秀军.土家族的跳花灯[J].民族论坛,1988(04)
    ② 吴加敏.不知所措——关于长篇小说《花灯》创作的感想[EB/OL].(2010-01-06)[2013-04-02] http://cq.qq.com/a/20100106/000517.htm.
    ① 吴加敏.不知所措——关于长篇小说《花灯》创作的感想[EB/OL].(2010-01-06)[2013-04-02]http://cq.qq.com/a/20100106/000517.htm.
    ① 向红.土家族作家蔡测海作品中的文化符码游移[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② 刘洋友.历史·文化·人性——评黄光耀长篇小说《土司王朝》[J].理论与创作,2011(4).
    ③ 戴宇立.民族文化家园的诗意守望——土家族作家李传锋动物小说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④ 向笔群.年轻的崛起——当代重庆少数民族文学一瞥[N].文艺报,2010-1103.
    ⑤ 冉庄,孙善齐.花满春山——重庆市直辖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态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① 该节的部分内容曾以《仪式:少数民族小说研究被忽略的视角》为题发表在《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06期。
    ②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③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6.
    ① [美]M.H.艾布拉姆斯.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M].赵毅衡 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251.
    ②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8:36.
    ① 参阅[美]理查德·鲍曼.对表演的设定[J].翟胜德 译.民族文学研究:2000(S1)
    ②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7.
    ③ [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8.
    ④ 杨利慧、安德明.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A].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01.
    ①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9.
    ②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59.
    ③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 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63.
    ④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71.
    ⑤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 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⑥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⑦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这,1998:459.
    ⑧ [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98.
    ① 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296.
    ②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3.
    ③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M].陈水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7.
    ④ Seymour Chatman.Story and Discourse.Ithaca: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78:151.
    ① [美]詹姆斯·费伦.修辞、伦理及叙述交流:抑或从故事和话语到作者、资源与读者[J].邓颖玲、刘贞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
    ② [美]詹姆斯·费伦.叙事修辞阅读的若十原则——以爱伦·坡《一桶阿蒙提拉多白葡萄酒》为例[A].唐伟胜 译.傅修延主编.叙事从刊(第一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2.
    ③ [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前言)[M].陈水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3-24.
    ④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07.
    ⑤ 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9.
    ① 鲁枳元主编.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
    ②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 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9-145.
    ③ [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欧阳敏 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08-309.
    ① 杨辉麟编著.西藏的民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147-214.
    ① 高国藩.中国巫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675.
    ② [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6-39.
    ①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A].叶舒宪编选.神话-原型批评(增汀版)·导读[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4.
    ② 叶舒宪将该书称为原型批评的“图腾”,认为“《批评的解剖》以其罕有的渊博、功力和坚实体系成为后人难以超越的东西,35年来尚没有一部后继之作(包括弗莱奉人的后期著作)能够同它相提并论。”详参叶舒宪.破译与重构:原型批评的发展趋向[A].叶舒宪编选.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17.
    ③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54.
    ④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42.
    ⑤ 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与实践[A].叶舒宪编选.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导读[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⑥ [英]布赖恩·莫里斯.宗教人类学[M].周国黎译.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249.
    ⑦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51-153.
    ⑧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50.
    ⑨ 戈阿干.天女湖畔[J].民族文学,1981(01).
    ①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编.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从·第七辑·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一)[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151-273.
    ② 参见中共丽江地委宣传部编.纳西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40-61.
    ③ 参见戈阿十.《查热丽恩》[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① 一些汉族作家以少数民族生活、文化等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之所以不具备较高的艺术价值,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少数民族的仪式、民俗以及文化等仅仅作场面化的呈现。
    ② 人类学称之为“图腾”,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弗雷泽、涂尔十、莫斯、盖内普、马林诺夫斯基、布朗、斯特劳斯、博厄斯、摩尔根……,西方较为著名的人类学家普遍对图腾研究有贞献。可参照[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③ 次仁罗布.放生羊[J].芳草,2009(4).该小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① [法]热拉尔·普兰斯.释虚构作品中的一个概念——叙述接受者[J].转引自 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② [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修订版)[M].乔国强、李孝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34.
    ① 谭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到后经典叙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
    ② 胡沛萍、次仁罗布.文学,今人驰骋——著名藏族作家次仁罗布访谈录[J].西藏文学,2011(6).
    ③ 单昕.灵魂叙事的有效捷径——读次仁罗布的《放生羊》和《阿米日嘎》[J].西藏文学,2011(1).
    ① “作者的读者”,authorial audience,指“假设的理想读者,他能完全理解作者为他建构的文奉。”详见[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 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31.
    ① 鲁枢元等主编.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5.
    ② [波兰]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84.
    ③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8.
    ④ “母题”作为一个术语并不是斯蒂·汤普森首先使用,而是出现在德国浪漫派的著作中,但作为民俗学或民间文学的理论和方法,却始于汤普森。参见户晓辉.母题(英语Motif,德语Motiv) [J]民间文化论坛,2005(01)
    ⑤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99.
    ⑥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99.
    ⑦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99.
    ①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580-593.
    ②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说,民间故事是民俗学的一个部分。但由于奉文的民间仪俗指的是民间的仪式性民俗,这里实际上论述的是民间故事与仪式的关系。
    ① 土家族结婚抬菩萨的来历[J].民间文学,1987(5)
    ②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下册)[M].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8:12511253.
    ③ 参见前文分析,伍娘将初夜当作是对神的奉献,是虔诚的宗教行为。
    ④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慨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4.
    ① 建宪.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26.
    ②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
    ③ 法]爱弥儿·涂尔十.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2
    ④ 荷兰]扬·普拉特弗特.宗教和世俗的仪式[A].哈文玲 译.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54.
    ① 见第二章“土家族民间仪俗要观”部分。
    ② 应贵.阿比什利香堂[J].民族文学,1999(5).
    ① 蒋炳钊 著.畲族史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274-278.
    ① 李芳.从一个鄂温克少年的成长到一个民族自我“重构”的文化想象——解读《七岔犄角的公鹿》的新视点[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②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目碧力戈等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66.
    ③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目碧力戈等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66.
    ①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目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69一194.
    ② 郭于华.仪式——社会生活及其变迁的文化人类学视角[A].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4.
    ③ 李岚.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388.
    ① [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生活[M].刘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4.
    ① 黄雁.胯门[A].《边疆文学》小说精选(下)[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580.
    ① 纳目碧力戈.都市里的象征舞台——在京蒙古族那达慕及其符号解释[A].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4-165.
    ② 叶梅.我的文学创作与三峡文化[J].图书情报论坛,2007(2).
    ① 傅饯余.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② 雷德和.红祖图[J].民族文学,1997(02)
    ③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这篇小说的仪式和情节有许多值得深入的地方。老族长因祖图披抢而自杀,主人公成为新族长,与弗雷泽《金枝》中的杀老仪俗颇有类似;新族长有权选择女子到王洞中幽会,以及主人公与红举在洞中的初夜,显然是初夜仪俗的现代形式:主人公与红举在飞奔的马车中的性爱,又能看出原始抢婚仪俗的痕迹。
    ① 该节的部分内容曾以《论仪俗与当代少数民族小说的审美特质》为题发表在《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① 向云驹.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审美机制[J].黑龙江民族从刊,1986(2)
    ② 朝戈金.民族文学中的审美意识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1994(2).
    ③ 范阳.民族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途径[J].学术论坛,1992(3).
    ④ 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2.
    ⑤ 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① 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上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4.
    ② 费孝通.乡十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1.
    ③ 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74.
    ④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1-11.
    ① 刘晗等.乡土美学笔谈[N].文艺报,2005-07-14.
    ② 简德彬.何谓乡土?——乡土美学引论之一[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③ 简德彬.新现代性崛起与乡土美学建构[J].文艺报,2005-05-19.
    ① 丹珠昂奔.巉岩,托着星光[J].民族文学,1986(12).
    ② 孙健忠.舍巴日[J].芙蓉,1986(1).
    ① 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1).
    ② 即《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
    ③ [英]德斯蒙德·美利斯.人类动物园[M].何道宽译.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10:69.
    ① 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0.
    ① 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2.
    ② 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21.
    ③ 叶梅.我的文学创作与三峡文化[J].图书情报论坛,2007(2)
    ① 赵德利.生命活动:文艺民俗学的新视界——文艺民俗美学初论[A].王德胜主编.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从刊1994年第二辑[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125.
    ②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 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2-13.
    ③ 周国平.日神和酒神:尼采的二元艺术冲动说[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① 傅饯余.梯玛信仰与叶梅的小说世界f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①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29133.
    ② David Herman, "Hypothetical Focalization". In Nattative 2.3,1994, p.230-253.
    ③ Manfred Jahn, " Windows of Focalization: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a Narratological concept". In Style:Vol.30, No.2, Summer 1996, p.243-251.
    ① [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姚锦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32.
    ① 鲍义志.呜咽的牛角号[J].民族文学,1986(09)
    ① 谭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7.
    ①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2.
    ② [英]戴维·洛厅.小说的艺术[M].卢丽安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58.
    ③ 叶振忠.民俗文化在现代小说中创作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④ 《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风马之耀》,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西 藏,隐秘岁月》,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扎西达娃小说选》,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扎西达娃小说集》,中华书局2011年。
    ① 《骚动的香巴拉》,作家出版社1993年。
    ② 《古海蓝经幡》,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 徐琴.西藏的魔幻现实主义——评扎西达娃及其小说创作[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④ 洪了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⑤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1999.
    ⑥ 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J].南方文坛,2004(2).
    ⑦ 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J].南方文坛,2004(2).
    ① 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9-10.
    ① [法]罗朗·巴尔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A].张裕禾 译.胡经之、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473-475.
    ②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41.
    ③ [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修订版)[M].乔国强、李孝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200.
    ④ [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83.
    ① 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奉——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94.
    ② 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32.
    ③ 王绯.魔幻与荒诞:攥在扎西达娃手心儿里的西藏[J].当代作家评论,1993(04).
    ① 热拉尔·热奈特提出的术语,指对未来事件的提前叙述,可分为“补充预叙”和“重复预叙”。详参[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3847.
    ② 这毕所说的“有血有肉”不是指真实的人物,或者依据真实原型改造,而是说读者将“我”的可信度置于其他人物之上。
    ① [俄]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M].刘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161-172.
    ②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M].陆哓禾、黄锡光 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185.
    ① 吕岩.扎西达娃的时间叙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① 杨志平论“草蛇灰线”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J].求足学刊,2008(1)
    ② 金圣叹.金圣叹全集(第一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22.
    ③ 角巴东主.《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6(1).
    ① 该节的部分内容曾以《少数民族小说研究的空间维度刍议》为题发表在《天府新论》2011年05期。
    ② [法]米歇尔·福柯.地理学问题[A].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C].台北:明文书局,2002:392.
    ①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 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59-74.
    ① [美]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A].秦林旁编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9.
    ② 和晓悔.女人是“蜜”[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118-174.
    ③ 所谓姑舅表亲婚,即舅家将女儿嫁给姑家的儿子,那么姑家也必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舅家做儿媳。姑舅表亲婚是历史上广泛存在的一种婚姻形式,在起初是一种带有血缘色彩的族外婚形式,是一种份辈之间的集体婚配。后来由对偶的形式,逐渐变成一种换婚形式,并随之出现了“舅枚”和“姑权”。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中,侗族、纳西族、苗族、独龙族、土家族等民族中都曾盛行这一婚配形式。参见古风编著.中国婚姻小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30-32.关十纳西族的姑舅表婚,可参看 王尧 主编.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白、怒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137-139.
    ① 这是纳西族殉情者所向往的理想乐园,它的性质足一个只能由爱情和青春生命所拥有的幻化世界。不是任何人在死后都可以去的理想国,只有殉情者才能去到这个地方,人们在那里可以自由地相爱,生命在那里永远年轻,不会衰老。详见杨福泉.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68-169.
    ② 即祭祀风神仪式。纳西人相信人得疾病、庄稼歉收等不如意的事情皆因得罪风神所致,因此要在寺庙举行全村性祭祀,以祈求风调雨顺。详见 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83.
    ① 该叙事诗讲述了90个牧羊小伙和70个牧羊姑娘集体殉情的悲剧故事。参见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 编.云南少数民族古籍译从·第七辑·纳西东巴古籍译注(一)[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1-150
    ② 清光绪《续云南通志》记载:“滚岩之俗多出丽江府属的夷民,原因:未婚男女,野合有索,情隆胶漆,伉俪无缘,分袂难已,即私盟合葬,各新冠服,登悬岩之颠,尽日唱酬,饱餐酒已,则雍容就死,携手结襟,同滚岩下,至粉骨碎身,肝脑涂地,固所愿也。
    ③ 刘超.纳西族的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221.
    ④ 杨福泉.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7.
    ⑤ 杨福泉.玉龙情殇:纳西族的峋情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5.
    ⑥ [俄]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M].李茂春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226.
    ⑦ Anthony Jackson. Na-Khi Religion:An analytical appraisal of the Na-Khi Ritual Texts. 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1979, p.46.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 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08.
    ② 杨福泉.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168.
    ③ 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9-210.
    ①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续)[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② 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的主题一并置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10(7).
    ⑧ 吴庆军.社会·文化·超空间——当代空间批评与文学的空间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④ David Mickelsen. Types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Narrative. In Jeffrey R. Smitten & Ann Daghistany, eds. 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p.68-69.
    ⑤ 崔海妍.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9(1)
    ① 张应斌.土家族土王与梯玛关系管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② 张应斌.土家族土王与梯玛关系管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① [英]弗雷洋.会枝[M].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16.
    ② [法]马塞尔·莫斯,[法]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9.
    ① [美]罗伯特·戴维·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M].黄春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61.
    ②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61.
    ③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M].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17.
    ① 该节的部分内容曾以《民族文学理论基本问题研究》为题发表在《沈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① 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70.
    ② 周建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文学研究中有关作家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3(3).
    ③ 樊义红.民族认同的危机与文学建构——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小说为考察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2011(5).
    ① Bhikhu Parekh.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Macmillan Press,2000, P.336.
    ② Christian Joppke, Steven Luke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P.254.
    ① 阿来、脚印.文学是我的宗教[N].文艺报,2005-06-02.
    ① “伪民俗”的定义在第一章有过辨析,本文的伪民俗指的是依据商业原则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杜撰出来的虚假的民俗仪式,它既没有生活世界之民俗形势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也没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② 刘俐俐.“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J].文艺理论研究,2010(1)
    ③ 刘俐俐.“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几个论域[J].文艺理论研究,2010(1)
    ① [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6.
    1. 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程金城.原刑批判与重释[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3. 楚辞[M].王逸章句,洪兴祖 补注.上海:世界书局,1936.
    4. 朱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5. 陈炳良.神话·礼仪·文学[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5.
    6. 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8.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9. 程金城主编.文艺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0.宋德胤.文艺民俗学[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
    1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
    1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3.王霄冰主编.仪式与信仰:当代文化人类学新视野[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4.陈国强主编.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5.张紫晨主编.中外民俗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16.吴泽霖主编.人类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17.黄平、罗红光、许宝强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8.李鹏程主编.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9.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册)[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0.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1.孟慧英.西方民俗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2.高丙中.中国人的生活世界:民俗学的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3.董晓萍.现代民俗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4.钟敬文主编.中国礼仪全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26.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27.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1999.
    28.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9.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0.户晓辉.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M].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9.
    31.丁帆.中国乡十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2.朱自清.诗言志辨[M].上海:开明书店,1948.
    33.刘勰.文心雕龙[M].王利器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4.胡经之、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5.钟敬文民俗学论集[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36.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7.中国文艺年鉴[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
    38.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9.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0.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1.彭荣德、金述富编著.土家族仪式歌漫谈[M].北京:中国L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
    42.田荆贵主编.中国土家族习俗[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43.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
    44.吕大吉、何耀华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瑶族卷、壮族卷、黎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45.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梯玛歌[M].长沙:岳麓书社,1989.
    46.阳盛海主编.湘西土家族历史文化资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
    47.罗十松等主编.土家风情集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
    48.董珞.与猛虎有不解之缘的土家族[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
    49.陈廷亮、彭南均.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50.彭继宽、姚继彭主编.土家族文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
    51.龙泽瑞、向熙勤主编.土家族牛角腔民歌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2.彭官章.士家族文化[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53.萧洪恩.士家族仪典文化哲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54.彭英明主编.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5.刘俐俐.外国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6.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57.申丹、韩加明、王丽亚.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8.傅修延主编.叙事丛刊(第一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9.申丹.叙事、文体与潜文本——重读英美经典短篇小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0.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四川卷(下册)[M].北京:中国ISBN出版中心,1998.
    61.陈建宪.神话解读——母题分析方法探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62.鲁枢元主编.文学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3.杨辉麟编著.西藏的民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
    64.高国藩.中国巫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65.叶舒宪编选.神话-原型批评(增订版)[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6.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编.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泽丛·第七辑·纳西东 巴古籍译注(一)[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67.中共丽江地委宣传部编.纳西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68.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9.谭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到后经典叙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70.蒋炳钊编著.畲族史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71.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2.李岚.信仰的再创造:人类学视野中的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73.王杰.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4.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上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7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76.禹建湘.乡土想象:现代性与文学表意的焦虑[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77.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
    78.朱立元主编.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79.覃德清.审美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0.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化散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81.王德胜主编.美学与文艺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二辑[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8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83.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84.金圣叹.金圣叹全集(第一册)[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85.夏铸九,王志弘编译.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C].台北:明文书局,2002.
    86.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87.古风编著.中国婚姻小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88.王尧主编.中华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彝、纳西、拉祜、基诺、傈僳、哈尼、白、怒族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89.杨福泉.玉龙情殇:纳西族的殉情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90.白庚胜.纳西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91.刘超.纳西族的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92.关纪新主编.20世纪中华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
    2. [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M].刘宗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 [法]格拉耐.中国古代的祭礼与歌谣[M].张铭远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 [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5. [法]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M].张举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 [美]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黄剑波、柳博赟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 [美]阿兰·邓迪斯主编.世界民俗学[C].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8.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9. [美]扬·哈罗德·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概论[M].李杨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10.[德]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1.[英]玛丽·道格拉斯.洁净与危险[M].黄剑波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3.[波兰]罗曼·英加登.论文学作品[M].张振辉泽.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14.[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5.[美]阿兰·邓迪斯.伪民俗的制造[J].周蕙英译.民间文化论坛,2004(05)
    16.[美]杰里·D.穆尔.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M].欧阳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7.[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8.[德]康德.判断力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刘继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0.[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1.[法]马塞尔·莫斯,[法]昂利·于贝尔.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M].杨渝东等译.桂林:广西师范火学出版社,2007.
    22.[日]二阶堂招久.初夜权[M].汀馥泉译.上海:北新书局,1929.
    23.[美]M.H.艾布拉姆斯.以文行事:艾布拉姆斯精选集[M].赵毅衡等泽.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24.[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5.[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白春仁、晓河泽.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6.[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7.[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8.[美]詹姆斯·费伦.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M].陈永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9.[美]詹姆斯·费伦.修辞、伦理及叙述交流:抑或从故事和¨话语到作者、资源与读者[J].邓颖玲、刘贞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
    30.[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1.[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32.[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3.[英]布赖恩·莫里斯.宗教人类学[M].周国黎译.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34.[法]列维-斯特劳斯.图腾制度[M].渠东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5.[美]杰拉德·普林斯.叙述学词典(修订版)[M].乔国强、李孝弟泽.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6.[美]詹姆斯·费伦、彼得·J·拉比诺维茨主编.当代叙事理论指南[M].申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7.[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8.[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9.[美]弗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刘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40.[英]德斯蒙德·莫利斯.人类动物园[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4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2.[以色列]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姚锦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3.[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卢丽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4.[荷兰]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5.[俄]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M].刘宁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46.[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M].陆晓禾、黄锡光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47.[美]约瑟夫·弗兰克 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C].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8.[俄]顾彼得.被遗忘的王国[M].李茂春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49.[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缨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50.[法]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1.[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M].黄龙保、周振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2.[英]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53.[美]罗伯特·戴维·萨克.社会思想中的空间观:一种地理学的视角[M].黄春芳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4.[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故事的歌手[M].尹虎彬译.北京:中华书局,2004.
    55.[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56. 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78.
    57. David Herman, "Hypothetical Focalization," Nattative,No.3,1994.
    58. Manfred Jahn, "Windows of Focalization:Deconstructing and Reconstructing a Narratological concept," Style:,Vol.30, No.2,1996.
    59. David Harvey. Spaces of Capital: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New York:Routledge, 2001.
    60. Henri Lefebvre. Rhythmanalysis:Space, Time and Everyday Lfie. Translated by Stuart Elden and Gerald Moore. New York:Continuum,2004.
    61. Henri Lefebvre. Love and Struggle:Spatial dialectics. New York:Routledge,1998.
    62. Henri Lefebvre.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volume I).Translated by John Moore. New York: Verso,1991.
    63. Anthony Jackson. Na-Khi Religion:an analytical appraisal of the Na-Khi Ritual Texts. The Hague:Mouton Publishers,1979.
    64. David Mickelsen. "Types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Narrative,"In Jeffrey R. Smitten & Ann Daghistany, eds. Spatial Form in Narrativ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65. Bhikhu Parekh. Rethinking Multiculturalism: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Theory. London:Macmillan Press,2000.
    66. Christian Joppke, Steven Lukes. Multicultural Question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 周国平.日神和酒神:尼采的二元艺术冲动说[J].云南大学学报(社社会科学版),2005(04).
    2. 王锡荣.《离骚》的浪漫手法与古代巫术[J].吉林大学学报,1962(04).
    3. 叶舒宪.仪式:文学与人类学研究共同钥匙[N].文汇读书周报,2004-10-29.
    4. 刘俐俐.民族文学与文学性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5(2)
    5. 彭文斌、郭建勋.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理论学派述论[J].民族学刊,2010(02)
    6. 陈思和.民间的浮沉——对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J].上海文学,1994(1)
    7. 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J].文艺争鸣,1994(01)
    8. 高丙中.民俗生活: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取向[J].民俗研究,1991(3)
    9. 高丙中.生活世界:民俗学的领域和学科位置[J].社会科学战线,1992(3)
    10.金林.濒危语言的现状与抢救[N].南方周末,2011-05-26.
    11.刘俐俐.历史观:中国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和方法[J].天津社会科学,2003(04)
    12.吕仪.兄弟民族文学的巨大成就[J].文学评论,1959(06).
    13.明江.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呈繁荣景象[J].文艺报,2008-11-20.
    14.姚新勇.萎靡的当代民族文学批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8)
    15.刘俐俐.我的学术选择及反思[J].粤海风,2011(02)
    16.龙长顺.孙健忠作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J].求索,1982(6).
    17.吴正锋.土家族民族历史叙事与湘西神魔艺术建构——孙健忠后期小说创作研究[J].求索,2010(7).
    18.吴正锋.孙健忠:十家族文人文学的奠基者[J].文学评论,2008(4).
    19.谢友祥.土家族文化寻根中的未来关怀——重读孙健忠的《舍巴日》[J].民族文学研究,2001(3)
    20.赵冬菊.从跳丧看土家族的心理特征[J].三峡文化研究,2005(00)
    21.宋仕平.鄂西土家族跳丧习俗的文化意蕴[J].青海社会科学,2005(3)
    22.张应斌.土家族土王与梯玛关系管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23.王心喜.“初夜权”的俗源及其演变[J].世界文化,1998(01)
    24.郭小尔.人类元年的现代叙述——论土家族作家田瑛的小说创作[J].民族文学研究,2004(1).
    25.林宋瑜.一个充满巫傩异象的小说王国——读田瑛小说集《大太阳》.南方文坛,2005(5)
    26.彭秀军.土家族的跳花灯[J].民族论坛,1988(04)
    27.吴加敏.不知所措一一关于长篇小说《花灯》创作的感想[EB/OL]. (2010-01-06) [2013-04-02] http://cq.qq.com/a/20100106/000517.htm.
    28.向红.土家族作家蔡测海作品中的文化符码游移[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29.刘泽友.历史·文化·人性——评黄光耀长篇小说《十司王朝》[J].理论与创作,2011(4)
    30.戴宇立.民族文化家园的诗意守望——土家族作家李传锋动物小说解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1.向笔群.年轻的崛起——当代重庆少数民族文学一瞥[N].文艺报,2010-11-03.
    32.冉庄,孙善齐.花满春出——重庆市直辖十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态势[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6)
    33.户晓辉.母题(英语Motif,德语Motiv)[J].民间文化论坛,2005(01).
    34.土家族结婚抬菩萨的来历[J].民间文学,1987(5)
    35.胡沛萍、次仁罗布.文学,今人驰骋——著名藏族作家仁罗布访谈录[J].西藏文学,2011(6)
    36.单听.灵魂叙事的有效捷径——读次仁罗布的《放生羊》和《阿米日嘎》[J].西藏文学,2011(1)。
    37.李芳.从一个鄂温克少年的成长到一个民族自我“重构”的文化想象——解读《七岔犄角的公鹿》的新视点[J].民族文学研究,2010(1)
    -38.叶梅,我的文学创作与三峡文化[J].图书情报论坛,2007(2).
    39.向云驹.论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特审美机制[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2)
    40.朝戈金.民族文学中的审美意识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1994(2)
    41.范阳.民族美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研究途径[J].学术论坛,1992(3).
    42.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美学研究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43.刘晗等.乡十美学笔谈[N].文艺报,2005-07-14.
    44.简德彬.何谓乡土?——乡土美!学引论之一[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5.简德彬.新现代性崛起与乡上美学建构[J].文艺报,2005-05-19.
    46.王诺.生态批评:界定与任务[J].文学评论,2009(1)
    47.叶振忠.民俗文化在现代小说中创作中的作用[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48.徐琴.西藏的魔幻现实主义——评扎西达娃及其小说创作[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49.张清华.从这个人开始——追论1985年的扎西达娃[J].南方文坛,2004(2).
    50.王绯.魔幻与荒诞:攥在扎西达娃手心儿里的西藏[J].当代作家评论,1993(04)
    51.吕岩.扎西达娃的时间叙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52.杨志平.论“草蛇灰线”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J].求是学刊,2008(1).
    53.角巴东主.《格萨尔》说唱艺人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6(1)
    54.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续)[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5.龙迪勇.试论作为空间的主题—并置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10(7).
    56.吴庆军.社会·文化·超空间——当代空间批评与文学的空间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0)
    57.崔海妍.国内空间叙事研究及其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9(1)
    58.周建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文学研究中有关作家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3(3)
    59.樊义红.民族认同的危机与文学建构——以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小说为考察中心[J].云南社会科学,2011(5)
    60.阿来、脚印.文学是我的宗教[N].文艺报,2005-06-02.
    61.刘俐俐.“美人之美”为宗旨的民族文学理论与方法的儿个论域[J].文艺理论研究,2010(1)
    1. (土家族)孙健忠.醉乡[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2. (土家族)孙健忠.死街[M].作家出版社,1989.
    3. (土家族)孙健忠.娜珠[M].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4. (土家族)孙健忠.五台出传奇[M].长江文艺出版社,1964.
    5. (土家族)孙健忠.乡愁[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6. (土家族)孙健忠.甜甜的刺莓[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7. (土家族)孙健忠.倾斜的湘西[M],花城出版社,1991.
    8. (土家族)孙健忠.猖鬼[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9. (土家族)孙健忠.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孙健忠卷[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10. (土家族)叶梅.花灯,像她那双眼睛[M].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
    11. (十家族)叶梅.撒忧的龙船河[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4.
    12. (十家族)叶梅.五月飞蛾[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13. (土家族)叶梅.最后的土司[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14. (土家族)叶梅.回到恩施[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
    15. (土家族)叶梅.妹娃要过河[M].作家出版社,2009.
    16. (土家族)叶梅.我的西兰卡普[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17. (十家族)叶梅.朝发苍梧[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
    18. (土家族)叶梅.大翔凤[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19. (纳西族)戈阿干.查热丽恩[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
    20. 《边疆文学》小说精选(下)[C].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21. (藏族)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M].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22. (藏族)扎西达娃.风马之耀[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3. (藏族)扎西达娃.西藏,隐秘岁月[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
    24. (藏族)扎西达娃.扎西达娃小说选[M].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
    25. (藏族)扎西达娃.扎西达娃小说集[M].中华书局,2011.
    26. (藏族)扎西达娃.骚动的香巴拉[M].作家出版社,1993.
    27. (藏族)扎西达娃.古海蓝经幡[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28. (纳西族)和晓梅.女人是“蜜”[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29. (苗族)沈从文.边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0. (苗族)沈从文.月下小景[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31. (苗族)沈从文.萧萧[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
    32. (满族)萧红.萧红全集(四卷)[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3. (满族)萧军.抗战时期黑土作家丛书:萧军集[M].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4. (回族)霍达.穆斯林的葬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5. (回族)张承志.黑骏马[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6. (回族)张承志.心灵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
    37. (藏族)梅卓.月亮营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1.
    38. (藏族)阿来.尘埃落定[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9. (鄂温克族)鸟热尔图.乌热尔图小说选[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40. (藏族)尼玛潘多.紫青稞[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41. (锡伯族)觉罗康林.喀拉斯湖咒[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42. (白族)景宜.谁有美丽的红指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43. (哈萨克族)朱玛拜·比拉勒.蓝雪[M].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译.鸟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
    44. (哈萨克族)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黑马归去[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6.
    45. (土家族)李传锋.退役军犬[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46. (土家族)李传锋.丛林虎啸[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47. (土家族)李传锋.动物小说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48. (满族)叶广芩.黑鱼千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49. (满族)叶广芩.老虎大福[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
    50. (回族)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51. (土家族)黄光耀.土司王朝(上、下)[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9.
    52. (土家族)田瑛.龙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
    53. (土家族)田瑛.大太阳[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54. (土家族)黄青松.坐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5. (土家族)吴加敏.花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6. (土家族)蔡测海.楚傩巴猜想[J].花城,1992(3)
    57. (土家族)孙健忠.舍巴日[J].芙蓉,1986(1)
    58. (土家族)叶梅.撒忧的龙船河[J].中国作家,1992(2)
    59. (土家族)叶梅.花树花树[J].人民文学,1992(11).
    60. (土家族)叶梅.回到恩施[J].民族文学,2001(4).
    61. (土家族)叶梅.五月飞蛾[J].山花,2002(8).
    62. (土家族)叶梅.最后的土司[J].民族文学,2003(5).
    63. (纳西族)戈阿干.天女湖畔[J].民族文学,1981(01)
    64. (藏族)次仁罗布.放生羊[J].芳草,2009(4)
    65. (藏族)次仁罗布.神授[J].民族文学,2011(1)
    66. (彝族)毕应贵.阿比什利香堂[J].民族文学,1999(5)
    67. (畲族)雷德和.红祖图[J].民族文学,1997(02)
    68. (藏族)丹珠昂奔.巉岩,托着星光[J].民族文学,1986(12)
    69. (土族)鲍义志.呜咽的牛角号[J].民族文学,1986(09)
    70. (壮族)岑献青.蝗祭[J].民族文学,199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