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沈诗任笔”——沈约任昉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齐梁文坛有“沈诗任笔”之称,沈约是永明声律论的重要倡导者,任防又是中古时期文笔之辨背景下公认的善撰“笔”类作品的代表作家,这是对当时文学潮流的走向起着关键作用的两个人物。本文通过任沈二人的比较研究,以期从新的视角认识齐梁文坛的创作情况,并更加深入地阐述永明声律论及文笔之辨等中古文论中的重要课题。
     共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语境,使得沈约与任昉的生平经历、思想体系及文学观念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作为文苑双峰并峙之秀,他们赢得了兰桂齐芳的炳焕盛名。但任沈二人又分守“诗”“笔”界域,凫短鹤长,各有所能。沈约善撰诗篇,与谢胱等提出以四声定韵、避八病和声为主要内容的永明声律论,并大力运用于新体五言诗的写作中,形成了“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的美学理想。任防虽无诗名,从他存世的几首五言诗来考察,总地来讲对永明声律论也有着一定的认识水平与应用能力。但任防的兴趣点并不在于此,他以学问为诗自觉的创作取向,使得其作呈现出渊雅典正的风格,与讲究声色藻采的沈诗相较体现出了“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个性差异。而通过任沈诗歌的比较,得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作为当时典范的沈诗的美学特征,从而对齐梁诗坛的主流创作方向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南朝章表诏诰等多用四六偶丽之体,而这些应用性公牍文章又大多被纳入“笔”这一文类。“笔”作为一个突出的即时性概念,是中古时期文体细化发展及散文骈俪化背景下的产物。朱一新等以为,骈文之有任沈犹如诗家之有李杜。任沈之作,讲究事义藻采。任笔多涉繁富的典故,故而其风格偏于隐秀,沈笔字句轻清,更多地体现出逸秀的面貌。他们的创作都属永明新变之体的范畴,而任笔之所以能取得更为显赫的盛名,是因为任防在其作品中融入了更多新变的因素。彼时文坛还存在一派以裴子野为代表崇尚古体的人物,他们以“尺寸古法”的方式筑成了对抗永明新体的壁垒。然以任沈为代表的新体创作,仍旧主导了整个文坛的发展趋势,这才有了以后徐陵与庾信所抵达的六朝骈文创作的高峰。
     “沈诗任笔”作为当时南北文坛公认的一个批评标准与评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南北朝中后期文学发展的重心方向以及批评格局。刘孝绰称美的“三笔六诗”,正是以“沈诗任笔”为参照体系而提出的。萧纲将沈约谢胱之诗、任昉陆倕之笔视为“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其隐含的话语背景即是希望以“沈诗任笔”这一标准来纠正文坛颓败的横流。而在北朝,济阴王元晖业曾以“含任吐沈”来称赏最富文名的本土作家温子异。魏收与邢邵,由于各自的文学喜好与创作取径,互结朋党,挑起了宗任宗沈之争。因而任沈之优劣,一度成为了北朝文坛论争的话题。
     沈约与任昉在“诗”与“笔”的领域,各自树立了时人心目中的典范。“沈诗任笔”,也在特定的时期作为批评标准与评价体系而流行。而围绕任沈二人的比较研究,正是为了更加深入地阐述作为楷式的“沈诗”与“任笔”的特征,以更好地把握当时文坛主流的审美倾向与创作趋势。
There was a popular saying of "Shen Yue's Poems and Ren Fang's Bi" in the literary circle of the Qi and Liang of Nan Dynasty.Shen Yue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ponentials of the YongMing Phonology Theory,while Ren Fang was the representative "Bi" writer under the context of the separation of "Wen" and "Bi",and both were the pivotal celebrities leading the evolution of literary tidal current.Via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Shen Yue and Ren Fang,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apprehend the status of the literary circle of Qi and Liang from a new angle,as well as elucidate the important problems of the YongMing Phonology Theory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Wen" and "Bi" much more deeply.
     Thanks to the same historical backdrop and cultural context,Shen Yue and Ren Fang shared a lot of similarities in their experience,systems of ideas and literary conception.They both won an awfully fine reputation as eponymous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world.Nevertheless,Ren and Shen keep their own domain of "poems" and "Bi" respectively,and they both had long suits and shortcomings.Shen Yue was good at poetizing.He and Xie Tiao together with someone else, brought up the YongMing Phonology Theory,which holds "choosing feet via the four tones of classical Chinese phonetics and harmonizing rhythm via avoiding the eight fault" as the primary content.They actively practiced this theory in their new five-word poems,and formed an aesthetic ideal of the cadence of fine poems just like the beautifulness of pills.Ren Fang didn't have an outstanding reputation of poetizing,but he was also zealous in writing poems.By analyzing Ren Fang's five-word poems,we can detect that he had a unambiguous cognition of the YongMing Phonology Theory.Nevertheless,this was not what Ren Fang's interested in.He deliberately created poems with literary quotations and the resulting erudite and elegant style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Shen Yue's poems which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phonology theory and flowery language,bringing on a vivid difference between "Poet's poems" and "Learner's poems".In virtue of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we could comprehen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 of Shen Yue's poems as the contemporary model much more deeply,thus having a intuitionistic knowledge of the leading composing trend of Qi and Liang's Parnassus.
     The practical writings like Zhang and Biao and Zhao and Gao of the Nan Dynasty were inclined to be written in the form of parallel prose.In the Nan Dynasty,the style of practical writing,for instance the rescripts,were mostly come under the category of "Bi"."Bi" was a prominent temporary concept in the literary realm of the Nan Dynasty,which was the outcome of the subtle development of writing styles and the widely application of the art of parallelism in the essays.Zhu Yi Xin together with someone else deemed that Shen Yue and Ren Fang's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the parallel prose is just like that of Li Bai and Du Fu in the history of poems.The articles composed by Shen Yue and Ren Fang pay much attention to literary quotations and flowery language.Ren Fang's Bi involved heavy and complicated literary quotations,thus the style was inclined to be graceful but subtil.On the other hand,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Shen Yue's Bi were clear and gentle,making the style behaved graceful and elegant.Their writings both belonged to the Yong Ming new literary form.The reason for Ren Fang's Bi gaining a much more excellence reputation is that Ren Fang appended more fresh factors in his productions.At that time, there was also another genre in the literary world which was delegated by Pei Ziye,who was characterized by supporting archaism.They antagonized the Yong Ming new literary form by following the ancients' heels.However,the new style represented by Shen Yue and Ren Fang steered the current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and paved the way for Xu Ling and Yu Xin to arrive at the culmination of parallel pose in the Six Dynasties.
     "Shen Yue's poems and Ren Fang's Bi" is an acknowledged critical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the Nan and Bei Dynasty literary world,and steered the pivot of the literary development and critical pattern of the Nan and Bei Dynasty in its middle and later phase."The third brother's Bi and the sixth brother's Pomes" brought forward by Liu Xiaochuo,which just presented itself under the frame of reference of "Shen Yue's poems and Ren Fang's Bi'.Xiao Gang deemed Xie Tiao and Shen Yue's pomes,as well as Ren Fang and Lu Chui's Bi as the best writings.The hidden context was that he expected to correct the declining trend of writing by the criterion of "Shen Yue's poems and Ren Fang's Bi".In the Bei Dynasty,the monarch of Ji Yin compared Wen Zisheng,who was the classic litterateur in the Bei Dynasty,with Shen Yue and Ren Fang.Besides,Xing Shao and Wei Shou started the dispute between following Shen Yue or Ren Fang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literary preferences and writing inclinations.They had a good many backers respectively,thus the controversy about who was better between Shen Yue and Ren Fang was much debated in the Bei Dynasty.
     Shen Yue and Ren Fang established the apotheosis in the contemporary domain of poems and Bi."Shen Yue's poems and Ren Fang's Bi" was also popular in the form of critical criter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at given period.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Ren and Shen aims to expatiate the character of "Shen Yue's poems" and "Ren Fang's Bi" as models much more deeply,thus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primary aesthetic tendency and writing current in the literary world at that time.
引文
[1][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第52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庾肩吾》,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691页.
    [3][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十五《文苑列传·温子异》,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876页.
    [4]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273页.
    [5][清]朱一新著:《无邪堂答问》卷二,[清]广雅书局原辑,徐绍檠汇编《广雅丛书》本,第52页.
    [6][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四益宦刊本,第53页.
    [7][清]孙德谦著:《四益宦骈文稿》卷下,上海大南门中华路瑞华印务局重刻云间吴氏刊本,1936年,第4页.
    [8][明]胡应麟撰:《诗薮》外编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53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九《礼志上》,第144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刘孝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480页.
    [3][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75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79页。
    [5]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第78页.
    [6]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第114页。
    [7]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第178页.
    [8]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第63页。
    [9]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第144页.
    [10][唐]王勃著:《王子安集》卷五,国学基本丛书本,长沙:商务印书馆,1930年12月,第39页。
    11[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711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2858下.
    [2][北周]庾信撰,[清]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4页.
    [3][唐]李廷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413页.按:以下引文有出自《南史》沈约本传者,不再一一出注。
    [4][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4页。
    [1][明]朱明镐撰:《史纠》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6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页492下。
    [2][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2443页.
    [3]《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083上。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179下。
    [5][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5月,第1128页.
    [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十四上《宰相世系表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3146页.
    [1][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258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页3179下.
    [3][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43-2444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八《周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575页.
    [5][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53页.
    [6][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61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59页.
    [8][宋]苏洵:《谥法》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98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3-4页.
    [9][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2452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61-2462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65页.
    [3][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卷五,第745页
    [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七十三上,第2883页。
    [5][宋]郑樵撰:《通志》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页459中-下.
    [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九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680页.
    [2][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二十七《王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748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五,第1285页.
    [4][唐]李廷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452页.以下引文有出自《南史》任昉本传者,不再一一出注.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317页.
    [6][梁]萧子曼撰:《南齐书》卷三十四,第608页.
    [7][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八,第752页.
    [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第14页.
    [9][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4218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六,第317页。
    [2]《礼记正义》卷五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633上.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441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第442-443页。
    [5][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四,第1698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三,第918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三,第919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四,第1701页。
    [2][梁]任昉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历代文话》所录《学海类编》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519页.
    [3][梁]任昉撰:《述异记》,徐乃昌辑《随盒徐氏丛书》光绪三十年刊本,第1-2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四,第1698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三,第919页.
    [6]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等主编:《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第151页.
    [1]铃木虎雄著,马导源编译:《沈约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3月,第52-53页.
    [2]伍俶著:《沈约年谱》,载《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辑刊》第一卷一册,1931年7月,第57页.
    [3][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全集·居士外集》卷十三,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6月,第455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3-714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第45页。
    [6][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二,第47页。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十二,第343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六,第86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四,第1532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五,第1546页.
    [4][唐]姚思康撰:《梁书》卷十,第192页,第193页.
    [5][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二,第49页.
    [6][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5页.
    [7][唐]姚思康撰:《梁书》卷四十,第570页.
    [1]伍俶著:《沈约年谱》,载《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辑刊》第一卷一册,第45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702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六《明帝本纪》,第91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六,第171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一,第871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七《东昏侯本纪》,第105页。
    [1]铃木虎雄著,马导源编译:《沈约年谱》,第40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六,第268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六,第274页。
    [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258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第308页。
    [2]《礼记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61上。
    [3]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89页。
    [4]载刘跃进、范子烨编:《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四,第252页,以下引文有出自《梁书》任防本传者,不再一一出注。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694页。
    [1]参见[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第4258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698页。
    [3]参见陈戍国著:《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第305页。
    [4]《宋书》、《南齐书》专列《孝义传》,《梁书》、《陈书》则有《孝行传》。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九,第679-680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第190页。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七,第657-658页。
    [8][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二,第2101页。
    [9][唐]姚思廉撰:《渠书》卷九,第177页。
    [1]《礼记正义》卷四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561中。
    [2]《仪礼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卷四十一,页1161下。
    [3][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十九,第537页。
    [4][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232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九,第144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第50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十四《礼志一》,第367-368页。
    [8][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第165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三,第432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九,第679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三,第437页。
    [4][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87年,第963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702页。
    [6]详本节第二部分《任昉永明仕宦考》。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第572页。
    [8][唐]姚恩廉撰:《梁书》卷四十,第574页。
    [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八,第835·836页。
    [10][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二,第742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第60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十五,第39页。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556下。
    [4]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九,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第1310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六,第312页。
    [6]参见《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第14页;《梁书》卷一《武常本纪上》,第16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六,第83-84页。
    [8][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十九,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第490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第77页。
    [2]《礼记正义》卷五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63上。
    [3]参见[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第1624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第40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三,第235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第43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第71页。
    [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702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第3108页。
    [2][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七十二,第1980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八,第842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三十一,第817页。
    [5]《仪礼注疏》卷三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103下。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三,第766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六,第89页。
    [1][宋]章樵注:《古文苑》卷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693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第215-216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第58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一,第2页。
    [4][宋]章樵注:《古文苑》卷九,第217页。
    [5][宋]章樵注:《古文苑》卷九,第216页。
    [6][梁]顾野王著:《大广益会玉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第96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710页。
    [8][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九,第299页。
    [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七,第990页。
    [1][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六,第4290页。
    [2]参见[北齐]魏收:《魏书》卷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165-171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一,第2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69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7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六,第802-803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九,第148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第50页。
    [2][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第4252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六,第803页。
    [4][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二十二,第595-596页。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十六,页657下。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三,第436页。
    [1]胡大雷师著:《中古文学集团》前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1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四,第1099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四,第615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九,第680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八,第663页。
    [6][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九,第1460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900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二十五,页2929下.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908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六《袁彖传》,第709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一,第401页。
    [1][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第160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十九,第382页。
    [3][宋]曾慥辑:《类说》卷五十一,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5月,第3328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一,第731页。
    [5][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八,第1195页。
    [6][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九,第1213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四,第611页。
    [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三,第436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四《庾杲之传》,第615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四,第615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三,第763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第825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一,第2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十六,第396页。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七,第529页。
    [8][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二《王俭传》,第595页。
    [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四,第772页。
    [10]《毛诗正义》卷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569上。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379页。
    [2][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43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2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694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一,第2页。
    [6][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九,第1460页。
    [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七,页2830上-下。
    [1][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十九,《四都丛刊》本第83册,第1页。
    [2][唐]姚恩康撰:《梁书》卷四十八,第665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八,第665-668页。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四,页3092上。
    [1][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169页。
    [2]郭豫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85页。
    [3]蒋维乔编著:《中国佛教史》,台北:常春树书坊,1986年8月,第55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七《蔡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2035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第2913页。
    [2]关于佛教在中土初传时期依附黄老道教行世,进而摹援名士通过格义使佛理玄学化的进程,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版)一书有较详尽的论述。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931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2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4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第934页。
    [7][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二十三《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906-907页。
    [8][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二十三《经籍志一》,第907页。
    [9][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0月,第22页。
    [1]唐燮军著:《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97页。
    [2]方立天著:《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4月,第215页。
    [3][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五,第611页。
    [4][南朝齐]谢朓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3页。
    [1]《论语注疏》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511上。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742-743页。
    [1][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五《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三》,光绪己卯仲春善成妙湛募刊,第4-5页。
    [2]方立天著:《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4月,第204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2982下-2983上。
    [4]方立天著:《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第206页。
    [1]语出萧衍《断酒肉文》。[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七,页2988上。
    [2][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78页。
    [3][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四《马廖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853页。
    [4][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七,第285页。
    [1][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七,第285页。
    [2][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八,第329页。
    [3][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十三,第501页。
    [4][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六,《高僧传合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页149中。
    [5][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六,《高僧传合集》本,页149上。
    [6][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六,《高僧传合集》本,页149中。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698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720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五,第1047-1048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三,第1232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五,第1048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九,第1370页。
    [3][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八,第1193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五,第678页。
    [5][宋]叶适著:《习学记言序目》卷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0月,第473页。
    [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第2234页。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第2072页。
    [1][宋]陈思:《书小史》卷七,清艺海楼蓝格钞本,第5页。
    [2]阮国林:《南京梁桂阳王萧融夫妇合葬墓》,载《文物》1981年第12期,第12页。按:阮国林此文原题“萧融”作“肖融”,文中梁武帝萧衍作“肖衍”,因据《梁书》改。
    [3][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623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79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75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六,第523页。
    [4]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第215页。
    [5][梁]殷芸撰,王根林校点:《殷芸小说》,《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031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四十九《胡毋辅之传》,第1379页。
    [7][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十八《贺循传》,第1830页。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一百八《慕容庞传》,第2803-2804页。
    [9][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十七《到洽传》,第403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五,第1050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一《齐宗室·始安王遥光》,第1040页。
    [3]王利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148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70-471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第445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六,第520页。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顾协传》,第445页。
    [8][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第2234页。
    [9][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7页。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7-2228页。
    [2][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8页。
    [3][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9页。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30-2231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第57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731-1732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五,第511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一,第591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一,第596-597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九,第698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2页。
    [7][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3页。
    [8][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五,第678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759下-760上。
    [2][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七,第2187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第441页。
    [4]王利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127-128页。
    [1][唐]李廷寿等撰:《南史》卷七十七,第1927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70页。
    [3]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34-137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3317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624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九,第3624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二,第2268页。
    [8][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二,第2270页。
    [9][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二《王弘传》,第1321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二,第2262页。
    [2]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319页。
    [3][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四部丛刊初编》本子部第55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3月,第22-23页。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五,第869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九,第3624页。
    [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二十六,第901页。
    [1][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后集卷七“辞章类”,《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2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页354下。
    [2][宋]徐积撰:《节孝集》卷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0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页800上。
    [3][宋]晁说之撰:《景迂生集》卷十二,《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第387册,台北:世界书局,1988年2月,页245上-下。
    [4][宋]文同撰:《丹渊集》卷十二,《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4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10月,第14页。
    [5]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附录陈寅恪《审查报告一》,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页。
    [1][宋]乐史撰:《宋本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页135下。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序》,第3624页。
    [3][宋]罗愿撰:《新安志》卷九,《宋元地方志丛书》本第1册,台北:中国地志研究会,1978年8月,页625下。
    [1]参见余荚时所著《士与中国文化》第四章《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
    [2][宋]苏淘:《谥法》卷二,《丛书集成初编》本第898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11页。
    [3][明]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西安:三泰出版社,1990年2月,页716上。
    [4][明]宋濂撰:《宋学士全集》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13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157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二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418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十五,第2874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六,第112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二,页2858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页3049下。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四,页3334上。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九,第1644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一,页3246下。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五,页3207上。
    [1][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603-604页。
    [2]《论语注疏》卷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529中。
    [3][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234页。
    [1][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988页。
    [2][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第1082页。
    [1][后晋]刘晌等撰:《旧唐书》卷四十七《经籍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2023页。
    [2]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第108页。
    [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535页。
    [4][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读书附志》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150-1151页。
    [5][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641页。
    [6]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567页。
    [1]胡道静著:《中国古代典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69-170页。
    [2][明]高儒著:《百川书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第283页。
    [2][清]钱曾撰,丁瑜点校:《读书敏求记》卷四,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6月,第147-148页。
    [1][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一百九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2738-2739页。
    [2]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67页。
    [1]王运熙、杨明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64页。
    [2]谭家健著:《六朝文章新论》,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第242页。
    [3]刘跃进著:《中古文学文献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77页.
    [4]穆克宏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34页。
    [5]朱迎平著:《古典文学与文献论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57页。
    [6][梁]任防撰,[明]陈懋仁注:《文章缘起注》,《历代文话》所录《学海类编》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519页。按:《学海类编》所收《文章缘起序》原作“凡八十四题”,今据《事林广记》本改。
    [6][宋]王得臣:《鏖史》卷中,第39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70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六,第1558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七,第1743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五,第628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八,第841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第710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第825页。
    [8][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0页。
    [9][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262上-下。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2上-下。
    [2]《尚书正义》卷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44下。
    [3]吴承学、李晓红《任昉<文章缘起>考论》,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第15页。
    [4][宋]陈元靓编:《事林广记》后集卷七“辞章类”,《续侈四库全书》本第12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页354下。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八《艺文志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5329页。
    [2][宋]郑樵撰:《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页3上。
    [3]胡道静著:《中国古代典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70页。
    [4][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七十三,第11563页。
    [5][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七十三《奸臣三·秦桧传》,第13764页。
    [6][元]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二,第12182页。
    [7][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1页。
    [8][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页3262下。
    [1][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489-491页。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2上。
    [3]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第108页。
    [4][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三,第496页。
    [1]按:根据现今通行的《文选》各版本明确标示的文体有37类,但较为普遍的观点是38体说,如骆鸿凯《文选学》以为《文学》次文之体共有38类(但具体所举文体唯37类,误脱“序”一体),于37体外增“移”一体。张仁青《骈文学》也持此说。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附录》则分为三十九类,于“序”之外,又增“难”一体。傅刚《<昭明文选>研究》也持39体说,并指出最早提出于38体外增入“难”一体的是台湾的游志诚博士。游志诚《论<文选>之难体》一文以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五臣注本即陈八郎本《文选》为依据,提出了将“难”独立为一体的观点。
    [2]关于《文心雕龙》所分的文体数各家也是异说纷呈,如王运熙、杨明所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与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均以为分三十三类,但其具体的分类名目又有所区别。
    [3]吴承学、李晓红《任昉<文章缘起>考论》,载《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第24页。
    [4]《礼记正义》卷五十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668下,页1669中。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109页。
    [2][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26页。
    [3][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73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九,第1830-1831页。
    [1][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第44页。
    [2][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四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740页。
    [3][清]王兆芳撰:《文章释》,《历代文话》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6276页。
    [4][梁]萧绎撰:《金楼子》卷四,[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第29页。
    [5][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第559页。
    [1][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第179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52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59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65页。
    [5][梁]沈约撰:《宋书》卷十,第199页。
    [6][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三,第1337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十四,第335页。
    [2][梁]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二,第372页。
    [1][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二,第360页。
    [2]范文澜撰:《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第181页。
    [3]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第175-176页。
    [4]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卷九,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第479页。
    [1]骆鸿凯著:《文选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月,第27页。
    [2]傅刚著:《<昭明文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83-184页。
    [3][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790页。
    [1][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22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一,第14页。
    [1][清]马国翰辑:《玉函山房辑佚书》卷七十五,光绪九年癸未长沙嫏嬛馆补校刊本,第11页。
    [2]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第440页。
    [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页1710下-1711上。
    [4][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下之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937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三十五,第616页。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十八,第325页。
    [7][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下之上,第815页。
    [1][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琉:《世说新语笺琉》卷下之下,第950-951页。
    [2][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下之下,第950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十五,第1463页。
    [4][宋]李畴等撰:《太平御览》卷七百零八,页3156上。
    [5][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琉:《世说新语笺琉》卷中之下,第611页。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四,第794页。
    [7][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卷中之下,第658页。
    [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六,页3734下。
    [9][宋]李畴等撰:《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六,页2770上。按《晋书·刘柳传》:“柳字叔惠。亦有名誉。
    [10]少登清官,历尚书左右仆射。时右丞傅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时人重其言。”
    [11][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七,页2563上。
    [1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九,第174页。
    [1][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七百四,页3141下。
    [2][梁]沈约撰:《宋书》卷四十一,第1290页。
    [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六,页3107下。
    [4]王增斌、田同旭著:《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1月,第78页。
    [1][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一百四十二,第1885-1886页。
    [2][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一百四十二,第1886页。
    [3]石昌渝主编:《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第415页。
    [4][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二》,第980页。
    [1][梁]任晐撰:《述异记》后序,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光绪三十年刊本。
    [2][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读书附志》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546页。
    [3][梁]任防撰:《述异记》,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光绪三十年刊本,第1-2页。
    [4][梁]任昉撰:《述异记》后序,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
    [5][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16页。
    [6][梁]任防撰:《述异记》卷下,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17页。
    [7][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17页。
    [8]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955页。
    [1][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15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68页。
    [3][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11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867页。
    [5][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3页。
    [6][唐]刘禹锡撰,《刘禹锡集》整理组点校,卞孝董校订:《刘禹锡集》卷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第548页。
    [7][梁]任昉撰:《述异记》卷上,徐乃昌辑《随盫徐氏丛书》本,第9页。
    [8][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一百四十二,第1886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1000页。
    [2][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907-908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第821-822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七《梁本纪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226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1016-1017页。
    [1][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二,第607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356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485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八,第1195页。
    [5]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第251页。
    [6]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第252页
    [7]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第367页。
    [1]陈寅恪著:《金明馆丛稿初编》,第367-368页。
    [2][宋]沈括著,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十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90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三,第243页。
    [4][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13页。
    [1]严学窘著:《广韵导读》,四川:巴蜀书社,1990年4月,第25-26页。
    [2]按:可用现今吴地方言与瞢通话的关系来类比以便于理解。
    [3][明]方以智撰:《通雅》卷五十,清光绪六年桐城方氏重刻本,第18页。
    [4][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285页。
    [1][明]宋濂撰:《宋学士全集》卷五,《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13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第140页。
    [2][清]钱大昕撰,吕友仁标校:《潜研堂集》卷十五《答问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245页。
    [3]林传甲、朱希祖、吴梅著,陈平原辑:《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6页。
    [4][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2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908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第826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897页。
    [8][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三,第764也。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八,第171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一,第595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9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九,第693页。
    [5][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第2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七,第529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三,第1524页。
    [8][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八,第1590-1591页。
    [9][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笫1624页。。
    [10][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金梁文》卷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262下。
    [1]郭绍虞著:《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第265页。
    [2]吴相洲著:《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第85页。
    [3]吴相洲著:《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第87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52页。
    [5][梁]沈约撰:《宋书》卷一百,第2465页。
    [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285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5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3页。
    [4][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页。
    [5]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133页。
    [6]俞绍初辑校:《楚安七子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87页。
    [7]逯钦立辑校:《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599页。
    [8]逯钦立辑校:《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第761页。
    [1][清]纪昀撰:《沈氏四声考》,《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25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第156页。
    [2]启功著:《诗文声律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17页。
    [3]刘跃进著:《永明文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第348页。
    [4][隋]王通著,[宋]阮逸注:《文中子中说》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页7下。
    [5][唐]卢照邻著,徐明霞点校:《卢照邻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第71页。
    [6][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第13页。
    [7][唐]皎然著,周维德校注:《诗武校注》,杭州:淅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第4页。
    [8][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887-888页。
    [1][日]遗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4页。
    [2][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页。
    [3][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512页。
    [4][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第13页。
    [5][唐]释道宣撰:《续高僧传》卷三,《高僧传合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22页。
    [6]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89页。
    [1][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八《陆厥传》,第1197页。
    [2][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015页。
    [3]张伯伟编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第112-113页。
    [4]张伯伟编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20-121页。
    [5][日]滕原佐世等撰:《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据清光绪黎庶昌校刊《古逸丛书》本影印,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6月,第25页。
    [1][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316页。
    [2][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303页。
    [3][清]杨守敬撰,张雷校点:《日本访书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208页。
    [4][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13页。
    [5][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32页。
    [1][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49-950页。
    [2][日]遍照金剐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73页。
    [3][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000页。
    [4][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008页。
    [5][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015页。
    [6][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038-1039页。
    [1]唐作藩著:《音韵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30页。
    [2][日]追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41页。
    [3][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51页。小西甚一又讲道,因为“纽”重视语头子音,以至后来把语头子音自身称为“纽”。
    [4]张伯伟编著:《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20页。
    [5][清]纪昀撰:《沈氏四声考》,第159页。
    [6][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卷二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079页。
    [7][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第645页。
    [1]曾慥辑:《类说》卷五十一,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5月,第3391-3393页。
    [2]刘氏云:“蜂腰者,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古诗云‘闻君爱我甘,窃独自雕饰'是也。”见《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第956页。又刘氏云:“鹤膝者,五言诗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即古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是也。”见《文镜秘府论·西卷·文二十八种病》第980-981页。
    [3][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第234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第485页。
    [2][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之二卷七十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页3664下。
    [3]唐作藩著:《音韵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82页。
    [4][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20页。
    [1][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32页。
    [2][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37页。
    [3][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39-940页。
    [4][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973页。
    [5][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西卷·文二十八种病》,第979页。
    [6][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西卷·文二十八种病》,第981页。
    [1][清]纪昀撰:《沈氏四声考》,第1-3页。
    [2][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第185页。
    [3][明]陆时雍撰:《古诗镜》卷二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4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页175下。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三《沈约传》,第243页。
    [2][清]杭世骏著:《道古堂全集·文集》卷十,光绪十四年(1888)钱塘汪氏振绮堂补刻乾隆本,第7-9页。
    [3]谢朓有言:“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见《南史》卷二十二《王筠传》。
    [1][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页。
    [2][清]纪昀撰:《沈氏四声考》,第1-2页。
    [3]刘跃进著:《永明文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第344-345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898页。
    [1]沈约《别范安成诗》,《文选》卷二十题下注为别范岫出任安成内史所作。《梁书·范岫传》:“永明中,魏使至,有诏妙选朝士有词辩者,接使于界首,以岫兼淮阴长史迎焉。还迁尚书左丞,母忧去官,寻起摄职。出为孛朔将军、南蛮长史、南义阳太守,未赴职,迁右军咨议参军,郡如故。除抚军司马。出为建威将军、安成内史。入为给事黄门侍郎,迁御史中丞、领前军将军、南北兖二州大中正。永元末,出为辅国将军、冠军晋安王长史,行南徐州事。”依《魏书·高祖纪下》,知从永明七年始,至永明十一年,北魏年年都遣使往南以修通和。则范岫出任安成内史,沈约作诗赠别当在永明七年之后。
    [2][唐]李商隐著,[清]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谿生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298页。
    [3][南唐]李璟、李煜撰,[宋]无名氏辑,王仲闻校订:《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第51页。
    [4][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全集》卷五十五,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6月,第382页。
    [1][宋]王安石撰:《临川先生文集》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月,第284页。
    [2][明]王世贞著:《弁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一,明万历刻本,第86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2-53页。
    [4][宋]王禹偶著:《小畜集》卷十,《四部丛刊初编》本第133册,第9页。
    [1][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页238上。
    [2][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39上。
    [1][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诗详注》附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2321页。
    [2][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35下。
    [3][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34下。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五,乾隆戊戌夏镌启秀堂刻本,第21页。
    [1][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3月,第254页。
    [2][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第27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9页。
    [4][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第43页。
    [5][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47页。
    [6][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页。
    [7][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694页。
    [8][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二,第67页。
    [9][宋]叶适撰,高时显、吴汝霖辑校:《冰心集》卷十七,《四部备要》本第502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3-4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十一,第331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4-485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第570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4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5-716页。
    [1]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1月,第22页。
    [2][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八,第632页。
    [3]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26页。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七,乾隆戊戌夏镌启秀堂刻本,第50-51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第3903页。
    [6][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七,第51页。
    [7][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七,第51页。
    [1][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935页。
    [2]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313页。
    [3]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一,第49页。
    [4][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36上。
    [5]文军注译:《白话无量寿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91页。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2973下。
    [1][睛]王通著,[宋]阮逸注:《文中子中说》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页13上。
    [2][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月,第6页。
    [3]严绍(?)编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第1406页。
    [4]王瑶着:《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第275页。
    [5][唐]魏徽,令狐德棻撰:《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090页。
    [6][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第11页。
    [7][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菴笔记》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00页。
    [1]同时,这一词也多见于典型的宫体诗中,举萧纲为例。如其《东飞伯劳歌二首》之一:“天窗绮井暧徘徊,珠帘玉匣明镜台。”《娈童诗》:“羽帐晨香满,珠帘夕漏赊。翠被含鸳色,雕床镂象牙。”《晚景纳凉诗》:“珠帘影空卷,桂户向池开。”《春闺情诗》:“珠帘向暮下,妖姿不可追。”
    [2][汉]刘歆撰,[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卷二,《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89页。
    [3]官体诗人如徐陵《玉台新咏序》:“至如东邻巧笑,来侍寝于更衣;西子微颦,得横陈于甲帐。”
    [4]费昶《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衣熏百和屑,鬓摇九枝花。”(收《玉台新咏》卷六)
    [5]谢胱《烛》:“杏梁宾未散,桂宫明欲沉。”(收《玉台新咏》卷四)
    [6]梁武帝《秋歌四首》之二:“七彩紫金柱,九华白玉梁。”(收《玉台新咏》卷十)
    [7][汉]刘歆撰,[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卷一,《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03页。
    [8]徐悱《赠内》:“网虫生锦荐,游尘掩玉床。”(收《玉台新咏》卷六)
    [9]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579页。
    [1]钱志熙著:《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页。
    [2][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卷四十一《王襃庾信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月,第744页。
    [3][梁]萧绎撰:《金楼子》卷六,[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第10页。
    [1]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206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六十二,第1122页。
    [3][汉]韩娶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第279页。
    [4]《论语注疏》卷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474上。
    [5][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2页。
    [6]陈衍著:《陈石遗集·石遗室文集》卷九,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第521页。
    [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262下。
    [8]何诗海:《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载《文学遗产》2005年第4期。
    [1]《礼记正义》卷三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522中。
    [2][梁]萧绎撰:《金楼子》卷二,[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第16页。
    [3][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九《王摛传》,第1213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王淮之传》,第1623-1624页。
    [5][唐]李廷寿等撰:《南史》卷六十《傅昭传》,第1470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文学列传·刘峻传》,第701页。
    [7][明]陆深撰:《俨山外集》卷十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85册,页93上。
    [1][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0月,第523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九,第1213页。
    [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四《虞玩之传附孔遢》,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611页。
    [4][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二十二《王俭传》,第595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三十九,第685页。
    [6][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九,第1213页。
    [7][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1000页。
    [8][明]胡应麟撰:《少室山房笔丛正集》卷三十八,第510页。
    [9][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52页。
    [10][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第4页。
    [1]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475-476页。
    [2]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946页。
    [3]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第16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908页。
    [5][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43页。
    [6][唐]李廷寿等撰:《南史》卷三十四,第881页。
    [1]钱仲联编校:《陈衍诗论合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942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232页。
    [3][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913页。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67上。
    [5][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1061页。
    [6]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16页。
    [7][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三十四,第881页。
    [8][清]刘熙载撰:《艺概》卷二《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第56页。
    [9][明]冯惟讷撰:《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8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页599下。
    [10][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之二卷八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0月,页3698下。
    [11][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1025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47上-下。
    [2]郝懿行著:《尔雅义疏》第三册,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2月,第51页。
    [3]郝懿行著:《尔雅义疏》第三册,国学基本丛书本,第41页。
    [4]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66页。
    [5][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志第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3055页。
    [6]《毛诗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500上。
    [7][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01页。
    [8][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4页。
    [9][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第43页。
    [10][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随园诗话》卷四,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年5月,第89页。
    [11][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68页。
    [1][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4页。
    [2]曹道衡著:《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487页。
    [3][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五,《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56上。
    [4]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7页。
    [5]《毛诗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70下。
    [6]《毛诗正义》卷十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594上。
    [7][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646页。
    [1]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41页。
    [2]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第50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4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604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05下-306上。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页305下。
    [3]《论语注疏》卷十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532下。
    [4]《尚书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62上。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七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872上。
    [6]《论语注疏》卷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479中。
    [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06上。
    [8][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83-84页。
    [9]《周易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90上。
    [1]《尚书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62上.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136-2137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一,第3127页。
    [4]《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316中。
    [5]《周易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78中。
    [6]王荣宝撰,陈仲夫点校:《法言义疏》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3月,第74页。
    [7][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502页。
    [8]见[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
    [9]《毛诗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396中。
    [10]陈鼓应撰:《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第174页。
    [1][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卷三,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84页。
    [2][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243-244页。
    [3]《周易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43中。
    [4]《春秋左传正义》卷三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977下。
    [5]《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327下。
    [6][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五,《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57下-258上。
    [1][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卷二八、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694页。
    [2]《礼记正义》卷四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599下。
    [3]《礼记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46上。
    [4]《仪礼注疏》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页977下。
    [5]《毛诗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页332中-页332下。
    [6][清]陈柞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五,《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58上。
    [7]《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051上。
    [8]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228页。
    [9]《毛诗正义》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73中。
    [10]《礼记正义》卷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239中。
    [1]《毛诗正义》卷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504下。
    [2][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244页。
    [3]《周易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88上。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526页。
    [5]《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033上。
    [6]《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868中-下。
    [7][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95页。
    [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312页。
    [9]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133页。
    [10][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第675页。
    [11][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299-300页。
    [1]《仪礼注疏》卷四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页1157下。
    [2][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248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2234页。
    [4]《毛诗正义》卷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40下。
    [5][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五,乾隆戊戌夏镌启秀堂刻本,第56页。按:方伯海原话“途中闻讣”前有“归时”二字,误。此诗作于天监二年任昉出为义兴太守途中,一旬之内并无归时之说。
    [6]沈约《别范安成诗》:“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及尔同衰暮,非复别离时。勿言一樽酒,明日难重持。梦中不识路,何以慰相思。”
    [1][清]王士禛撰:《分甘余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页559上。
    [2]张宗泰著,严修、章珏校正:《鲁岩所学集》卷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本第十七辑161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10月,第566-567页。
    [3][清]王士禛撰:《分甘余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70册,第563页。
    [4][清]王夫之等:《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5]蒋寅著:《王渔洋与康熙诗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39页。
    [6]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272页。
    [1]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卷五,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第285页。
    [2]《周礼注琉》卷三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841中。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2506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二十六《历书第四》,第1259-1260页。
    [5]《周易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7上。
    [6]《毛诗正义》卷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573中。
    [7][汉]郑玄注:《易纬乾凿度》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第688册,长沙: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第46-47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1888上。
    [2]《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320下。
    [3][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17页。
    [4]《周易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77下。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414下。
    [1]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272页。
    [1][宋]章樵注:《古文苑》卷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693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第223页。
    [2][宋]章樵注:《古文苑》卷九,《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693册,第223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页474页。
    [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370页。
    [5][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月,第82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30页。
    [2][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935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第3903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295上。
    [2][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第148页。
    [3][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655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六,第1306页。
    [5][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诗详注》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561页。
    [6][元]王构撰:《修辞鉴衡》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54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第10页。
    [7][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卷七,第151页。
    [1][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27页。
    [2]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672页。
    [3][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205页。
    [4]费振剐、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97页。
    [5][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140页。
    [6]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414页。
    [7]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43页。
    [8][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58页。
    [9][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八,页257下。
    [1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十五,页628上。
    [1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八,页262下。
    [1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九,页269下。
    [13][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82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七,页120下。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一,页29下。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七,页120下。
    [4]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143页。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七,页122下。
    [6]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20页。
    [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页92下。
    [8]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398页。
    [9]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398页。
    [10][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174页。
    [1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二,页184下。
    [12]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459页。
    [1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页86上。
    [1][汉]刘歆撰,[晋]葛洪集:《西京杂记》卷四。《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03页。
    [2]《毛诗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332下。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八,页125上。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八,页260下。
    [5][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183-184页。
    [6][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八,页261上。
    [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页85下。
    [8][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二,页182下。
    [9][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页84上。
    [10][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页77下。
    [1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一,页164下。
    [1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页75下。
    [1]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第481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页2034上。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十九,页268上。
    [4][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七,页121上。
    [5][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页197下-198上。
    [6][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卷五,页108上。
    [7][梁]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82页。
    [8]《毛诗正义》卷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40中。
    [9]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452页。
    [10]《礼记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231上。
    [11]《尚书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95中。
    [12]《论语注疏》卷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491上。
    [13]《周易正义》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87下-88上。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七十四,页1882上。
    [2][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补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289页。
    [3]《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页1905上。
    [4]《周易正义》卷九,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94上。
    [5]《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135下-2136上。
    [6][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321页。
    [7][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80-181页。
    [8]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182-1183页。
    [1][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72页。
    [2]《全三国文》卷四十七,页1319上。
    [3]《文选》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73上。
    [4][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楚辞补注》,第172页。
    [5]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21页。
    [6]《文选》卷二十九,页413下。
    [7][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14页。
    [8]《毛诗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88下。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十五,第2874页。
    [10]《毛诗正义》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82中。
    [1][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第73页。
    [2][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第133页。
    [3]《毛诗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页345上。
    [4][晋]张湛注:《列子》卷二,《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第21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576页。
    [6]《毛诗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70下。
    [7]《礼记正义》卷五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633下。
    [8]《周易正义》卷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82中。
    [9][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第14-15页。
    [1]《列仙传》上,《道藏》卷五,页67下。
    [2]《毛诗正义》卷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79下。
    [3]《毛诗正义》卷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21中。
    [1][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163页。
    [2][明]胡应麟撰:《诗薮》外编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第153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49-50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一,第1480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第908页。
    [2][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2页。
    [3][清]姚鼐撰:《惜抱轩笔记》卷八,嘉庆庚辰(1820)年刻,版存金陵同善堂,第4页。
    [1][宋]祝穆撰:《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三十六,中华再造善本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泰定三年庐陵武溪书院刻本影印,第13页。
    [1][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书》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304-305页。
    [1][清]陈祚明辑:《采菽堂古诗选》卷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591册,页239下。
    [2][唐]无名氏撰:《灌畦暇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62册,页486上。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4页。
    [1][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九《任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455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庾肩吾》,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691页。
    [3]王国维著:《宋元戏曲史》,上海: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1915年9月,第1页。
    [4][清]孙梅撰:《四六丛话》卷三十三,《历代文话》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4980页。
    [1][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三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709页。
    [2]参阮福撰:《文笔考》,《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623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
    [3][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续三集卷三,第1066页。
    [4][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三集卷二,第608页。
    [5][梁]萧绎撰:《金楼子》卷四,[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第29页。
    [6]王力坚著:《由山水到宫体--南朝的唯美诗风》,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第88页。
    [1][唐]赵璘撰:《因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月,第82页。
    [2]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7页。
    [3]胡怀琛《文笔辨》,载《小说世界》第十四卷第七期,第5页。
    [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873页。
    [5][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第859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052上-下。
    [2][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830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七,页1089下。
    [1][梁]沈约撰:《宋书》卷七三,第1903页。
    [2][梁]沈约撰:《宋书》卷七五,第1959页。
    [3][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九,第1627页。
    [4]参《文心雕龙·总术篇》刘勰驳颜延之语:“请夺彼矛,还攻其盾矣。何者?《易》之《文言》,岂非言文!若笔果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将以立论,未见其论立也。”
    [5][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九,第1622-1623页。
    [6][梁]刘勰着,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六,第1011页。
    [1][梁]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六,第1064页。
    [2][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七,第1233页。
    [3][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七,第1253页。
    [4][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七,第1262页。
    [5][梁]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九,第1706页。
    [6][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九,第1706页。
    [7][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十,第1924页。
    [1][梁]萧绎撰:《金楼子》卷四,[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第28-29页。
    [2][日]追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1238页。
    [3]见《梁书》卷四十一《刘潜传》:“刘潜字孝仪,秘书监孝绰弟也。幼孤与兄弟相励,勤学并工属文。孝绰常曰:‘三笔六诗。'三即孝仪,六孝威也。”
    [1][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第1830页。
    [2][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第290页。
    [3][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299页。
    [4][南朝宋]刘义庆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301页。
    [5][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323页。
    [6][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第740页。
    [1][梁]刘勰著,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四,第778页。
    [2][梁]刘勰著,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31页。
    [3][梁]刘勰薯,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62页。
    [4][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十,第1826页。
    [5][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六,第1057页。
    [6][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十,第1794页。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399-400页。
    [8][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五十四,第935页。
    [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六,第979页。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61页。
    [2]阎步克著:《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73页。
    [3][宋]徐天麟撰:《东汉会要》卷二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第390页。
    [4][梁]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30-831页。
    [5][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一,第2022页。
    [6][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四,第1505页。
    [7][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四十一,第1040页。
    [1][晋]崔豹撰:《古今注》卷上,《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第4页。
    [2]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437页。
    [3][梁]沈约撰:《宋书》卷十八,第519页。
    [4][梁]沈约撰:《宋书》卷八十四,第2153-2154页。
    [5][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八,第835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第894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五十一,第1477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二十三,第434页。
    [3]《尚书正义》卷十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84上。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一下,第85页。
    [5][宋]苏辙撰,俞宗宪点校:《龙川略志龙川别志》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4月,第73页。
    [1]《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225上。
    [2][明]方孝孺撰:《逊志斋集》卷十八,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541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四十四,页2681上。
    [4]张仁青著:《中国骈文发展史》,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327页。
    [1][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0858页。
    [1][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七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1927页。
    [2]鲁迅著:《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556页。
    [3][汉]班固撰,[唐]颇师古注:《汉书》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113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八,第2221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八,第2222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30页。
    [7][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第2283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四上《食贷志》,第1131-1133页。
    [2]鲁迅著:《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第559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卷五十六,第2526页。
    [4][梁]萧绎撰:《金楼子》卷四,[清]鲍廷博辑《知不足斋丛书》本,第29页。
    [5][梁]萧绎撰:《金楼子》卷四,第28-29页。
    [6][清]孙梅撰:《四六丛话》卷十三,《历代文话》本,第4510页。
    [7][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279页。
    [1][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十,第1794页。
    [2][梁]刘勰着,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二,第210页。
    [3][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54-862页。
    [4][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章表》卷五,第830-831页。
    [5]鲁迅著:《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本,第523页。
    [1]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第399页。
    [2][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4页。
    [3]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第326页。
    [4][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揅经室集》四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5月,第739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5页。
    [6][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七,第1228-1233页。
    [1][日]遣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1242-1243页。
    [2][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四益宦刊本,第3页。
    [1]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112页。
    [2]李士彪著:《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第232页。
    [3][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第11页。见“《礼》有之拟人必于其伦”一段。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十一,页2852上。
    [5][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页759下。
    [1][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四益宦刊本,第53页。
    [2][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乾隆戊戌夏镌启秀堂刻本,第70页。
    [3]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115页。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70页。
    [5]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康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泰兵,赵王思复得康颇,康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康颇尚可用否,康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内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日:‘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6]《礼记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346上。
    [1]《礼记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346上。
    [2]王文濡编:《南北朝文评注读本》卷一,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2月,第51页。
    [3]谭献评,李兆洛编:《骈体文钞》目录,《四部备要》本集部第565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6月,第22页。
    [1]彭兆荪辑:《南北朝文钞》,《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82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第19页。
    [2]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272页。
    [3]《孟子注疏》卷一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670上。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五,第24页。
    [5][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五,第24页。
    [1]《尚书正义》卷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74下。
    [2]朱右曾著:《逸周书集训校释》卷九,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第141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九十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938-3939页。
    [4]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115页。
    [1]《论语注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466中。
    [2][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街文集校注》卷一,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6页。
    [3][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二,第61页。
    [1]张纯一著:《晏子春秋校注》卷七,《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第193-194页。
    [2][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755页。
    [3][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59页。
    [4][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第963页。
    [1][梁]沈约撰:《宋书》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336页。
    [2][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第952页。
    [3][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1页。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八,第60页。
    [5][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60页。
    [6]骆鸿凯著:《文选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月,第558-559页。
    [7][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四益宦刊本,第38页。
    [1][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第48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七十,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872-1873页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九,页556上。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60页。
    [5][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60页。
    [6][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9页。
    [1][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9页。
    [2][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第619页。
    [3][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五,第648页。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179页。
    [1][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63页。
    [2]许楗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絮笺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8月,第85-86页。
    [3][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61页。
    [4]骆鸿凯著:《文选学》,第331页。
    [1]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114-115页。
    [2]方孝岳著:《左传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6月,第1页。
    [3]刘熙载撰:《艺概》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第2页。
    [4]方孝岳著:《左传通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6月,第2页。
    [5]张炎著,夏承焘校注:《词源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16页。
    [6]刘餗撰,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4页。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上,第2623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三十,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129上。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二,页3250上。
    [4][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8页。
    [5][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第71页。
    [1][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1836页。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十八,页2534上。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九,页2841下。
    [4][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三,第486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六,第1927页。
    [6][南朝]江淹着,[明]胡之骥注,李长路、赵威点校:《江文通集汇注》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4月,第372页。
    [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五,页3209上。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六,第268-269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四十五,第2181-2187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四十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836页。
    [4][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卷十七,第790页。
    [5][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428页。
    [6][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卷十九,《四部丛刊》本第83册,第9页。
    [1][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293页。
    [2][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页2下。
    [3][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卷上之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299页。
    [4]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第119页。
    [1][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9页。
    [2]《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326下。
    [3][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卷十七,第909页。
    [4][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第77页。
    [1]《论语注疏》卷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486中。
    [2]《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825下-1826上。
    [3][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三,第1677页。
    [4][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32页。
    [5][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月,第1155-1156页。
    [6][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七,第826页。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九,第1600页。
    [2][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第952页。
    [3]谭献评,李兆洛编:《骈体文钞》,《四部备要》本集部第565册,第15页。
    [1][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第952页。
    [2][南朝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五,第863页。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八,页538上。
    [4][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三,第230页。
    [5]《尚书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38中。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三,第231-232页。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十三《范云传》,第232页。
    [3][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七《魏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492页。
    [4]钱锺书著:《管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890页。
    [1][清]毛奇龄著:《西河文集·序九》,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12月,第363页。
    [2][明]杨慎著:《升菴全集》卷六十三《钟张二王书法不同》,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第797页。
    [3][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第889页。
    [4][唐]李商隐著,[清]冯浩笺注,蒋凡标点:《玉谿生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第6页。
    [5][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陆士衡文集校注》卷一,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第22-23页。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312下。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第908页。
    [1][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第963页。
    [2][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87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五十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第996页。
    [4][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983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一,页3248上。
    [1]《论语注疏》,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479上。
    [2][隋]虞世南编撰,[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卷一百十九,光绪富文斋刊本,第5页。
    [3]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第148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四十五,第791-792页。
    [2][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五,第32页。
    [3]郁沅、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0页。
    [4][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页2674上。
    [5]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第37-38页。
    [1][清]于光华撰:《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3页。
    [2][清]于光华撰:《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6页。
    [3][清]于光华撰:《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8页。
    [4][清]于光华撰:《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8页。
    [5][清]于光华撰:《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41页。
    [6][清]于光华撰:《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41页。
    [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二十七,页3108下。
    [8][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页3256下。
    [1][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七百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5月,页3878下。
    [2][南朝梁]刘勰著,詹镁义证:《文心雕龙义证》,第834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北齐文》卷三,页3839下。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北齐文》卷三,页3840上。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第443页。按:本节引文有出自《梁书》裴子野本传者,不再一一出注。
    [2]吴光兴著:《萧纲萧绎年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70页。
    [3]按《梁书》裴子野本传,裴卒于中大通二年,年六十二。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七十二,第3095页。
    [1][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页3262下。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第574页。按:本节引文有出自《梁书》刘之遴本传者,不再一一出注。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刘显传》,第570页。按:本节引文有出自《梁书》刘显本传者,不再一一出注。
    [1][明]李梦阳撰:《空同集》卷六十二,《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第417册,台北:世界书局,1988年2月,页574上。
    [2][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页3262上。以下所引裴子野文有出自《全梁文》者,不再一一出注。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三十七,页526上。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七十二《王吉传》,第3063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三十八,第2650下。
    [1]《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354上。
    [2]《尚书正义》卷十一,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84上。
    [3]《尚书正义》卷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23中。
    [4]《毛诗正义》卷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24上。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十六,第217上。
    [6]《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882下。
    [7]《毛诗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琉》影印本,页462下。
    [8]《毛诗正义》卷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508上。
    [9]《尚书正义》卷十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90下。
    [10]《毛诗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90中。
    [1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二,第2069页。
    [12]《毛诗正义》卷十六,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519上。
    [14]《毛诗正义》卷十五,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91中。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790页。
    [2]鲍照撰,黄节注,叶菊生校订:《鲍参军诗注》卷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第134页。
    [2][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第70页。
    [1]骆鸿凯著:《文选学》,第310-311页。
    [2]廖志强著:《六朝骈文声律探微》,台北:天工书局,1998年3月,第78页。
    [3]许楗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絮笺注》,第142页。
    [4][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第53页。
    [1][梁]刘勰著,詹镆义证:《文心雕龙义证》卷十,第1924页.
    [2][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293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二,页3250上.
    [4][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义门读书记》卷四十九,第963页.
    [5][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九,第36页.
    [6](清)于光华编次:《重订文选集评》卷十一,第71页.
    [1][清]朱一新著:《无邪堂答问》卷二,[清]广雅书局原辑徐绍棨汇编《广雅丛书》本,第52页.
    [1][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月,第290页.
    [2][唐]李延寿等撰:《南史》卷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第815页.
    [3]按:江淹32首,其中《杂体诗》30首.因江淹诗尚属旧体,此处暂不论列.
    [4][唐]姚思康撰:《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庾肩吾》,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第690页.
    [5][唐]姚恩康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0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第485页.
    [2]胡大雷师著:《中古文学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147-151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五十,第716-717页.
    [4][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五十,第714页。
    [5][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二十七,第407-408页.
    [6][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十三《王筠传》,第485页.
    [1]《梁书》卷五十《刘杳传》,第715-716页.
    [2]《梁书》卷四十《刘显传》,第714页.
    [3]谢无量著:《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6月,第25-26页.
    [4][唐]姚思康撰:《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庾肩吾》,第690-691页.
    [1][清]黄宗羲撰:《南雷文定》前集卷六,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第90页.
    [2]《礼记正义》卷二十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461上.
    [3]《尚书正义》卷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05下。
    [4]《周礼注疏》卷二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802下-803上.
    [5]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第187页。
    [6][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778页.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庾肩吾》,第691页.
    [2][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第624-625页.
    [3][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五十,第719页.
    [4][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第2页.
    [5][唐]姚思康撰:《梁书》卷四十九《文学列传·庾肩吾》,第691页.
    [6]譬斯袁绍,畏见子将:见《后汉书·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人也.少峻名节,好人伦,多所 赏识.若樊子昭、和阳士者,并显名于世,故天下言拔士者,成称许、郭.……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服岂可使许子将见.'遂以单车归家.”
    [1]同彼盗牛,遥羞王烈:见《后汉书·王烈传》:“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师事陈蹇,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
    [2][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一,第594页。
    [3][唐]姚思廉撰:《梁书》卷四十九,第691页.
    [4][唐]李廷寿等撰:《南史》卷五十,第1246页.
    [5][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页3314下。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2186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第3105-3110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一,页3314下-3315上.
    [4]《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321上.
    [5]《毛诗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62上.
    [6][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泰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六十一,页3316下.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2792-2793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页1721上。
    [3]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一文中语。见[南朝齐]谢胱著,曹融南校注集说:《谢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55页.
    [4]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第298页.
    [5][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页24上。
    [6]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第445页.
    [7]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827页.
    [8][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三十,页1221下.
    [1]俞绍初辑校:《建安七子集》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88页.
    [2]逯钦立辑校:《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27页.
    [3]《礼记正义》卷二,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1239上.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页3047下.
    [5]逯钦立辑校:《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78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十四下,第2821页;第2829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916页。
    [3][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070页.
    [1][唐]姚思康撰:《梁书》卷四十九,第690页.
    [2](唐)姚思康撰:《梁书》卷三十,第447页
    [3]逯钦立辑校:《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82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882页.
    [5]曹道衡著:《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469页.
    [6][唐]姚思康撰:《陈书》卷三十,第398页.
    [7][清]张廷玉等校勘:《御定分类字锦》卷二十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00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3月,页42上.
    [1][唐]姚思康撰:《陈书》卷二十一,第277页.
    [2][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卷一百三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第1732页.
    [3][元]祝尧撰:《古赋辩体》卷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66册,页799下.
    [4][清]程廷祚撰:《青溪集》卷三,《金陵丛书》乙集之十,第12-13页.
    [5]许楗评选,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絮笺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8月,第24页.
    [6][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279页.
    [7][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页3053下.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876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四,第2324-2325页.
    [3][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第478页.
    [4]详参王仲荤著:《魏晋南北朝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月,第510-511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十五,第1869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十五,第1877页.
    [3][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第353页。
    [4][明]杨慎著:《升菴全集》卷五十二,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3月,第609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22页.按:下文温子昇诗歌均引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1][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606-607页.
    [2][晋]张湛注:《列子》卷五,《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第61页.
    [3][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卷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第512页.
    [1][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第306页.
    [2][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第12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3965页.
    [4][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460页.
    [5][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七《魏收传》,第492页.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十五,第1875页.
    [2][唐]张蔫撰,赵守俨点校:《朝野金截》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第140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魏文》卷五十一,页3767上.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一上,第16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页345下.
    [2]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574页.
    [3][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齐文》卷三,第3842上.
    [4][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七,第492页.
    [5]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第273页。
    [1][唐]魏徴,令狐德菜撰:《睛书》卷七十六,第1729-1730页.
    [2]按:魏收生卒年取缪钺《魏收年谱》(收《读史存稿》中)之说,邢邵生卒年则依魏收而断.详见附录《沈约任昉年谱》.
    [3][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四,第495页.
    [4][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四十三,第575页.
    [5][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三,第443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64页.按:下文邢卲诗歌均引自《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不再一一出注.
    [1][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七,第489页。
    [2][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七,第495页.
    [3][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七,第489-490页。
    [4][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四,第65页.
    [5]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第273页。
    [6][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页2696下.
    [7][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三,第44页.
    [1][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第13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六,页1737上.
    [3][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第247页.
    [4][日]遗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第317页.
    [5][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八十六,页2641上.
    [6][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六,第476页.
    [7][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六,第475页.
    [8]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第272页.
    [1][唐]李延寿撰:《北史》卷四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591页.
    [2][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四,第2326页.
    [3][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百九十九,页2700上.
    [4][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卷三十七,第495页.
    [5]曹道衡著:《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第268页。
    [6]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第27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第2269页.按:下文魏收诗歌均引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不再一一出注。
    [2][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六臣注文选》,页817上.
    [3][梁]沈约撰:《宋书》卷二十九,第852页.
    [4]何清谷撰:《三辅黄图校释》卷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第130页.
    [5]逯钦立辑校:《先泰汉魏晋南北朝诗》,第1943页.
    [6]《毛诗正义》卷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325中.
    [7]《孟子注疏》卷二上,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2675下.
    [8]《毛诗正义》卷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464上.
    [1]《毛诗正义》卷十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558下.
    [2][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八十二上,第2717-2718页.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075页.
    [4][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668页.
    [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第222页.
    [2][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九五四,第4235页.
    [3][粱]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五十三,页728上.
    [4][北齐]魏收撰:《魏书》卷八十五,第1873页.
    [5][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第159页.
    [6][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四十三,第1232页.
    [7][汉]桓宽著:《盐铁论》,《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第40页.
    [8][汉]蔡邕撰:《独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页9上.
    [1][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一百四,第2325-2326页.
    [2][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三七,第492页.
    [3][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三七,第498-499页.
    [4][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齐文》卷四,页3848下.
    [1][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六十上《马融传》,第1956-1957页.
    [2]《毛诗正义》卷十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548中.
    [3]何宁撰:《淮南子集释》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614页.
    [4]《孟子注疏》卷七下,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页2721上.
    [5]《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882中.
    [6]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九,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第1271页.
    [7]《尚书正义》卷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页137中.
    [8][民国]孙德谦撰:《六朝丽指》,四益宦刊本,第22页.
    [1][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第908页.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1月。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8月。
    《抱朴子内篇校释》(王明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3月。
    《抱朴子外篇校笺》(杨明照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0月。
    《北堂书钞》((隋)虞世南编撰,(清)孔广陶校注),光绪富文斋刻本。
    《鲍参军诗注》(鲍照撰,黄节注,叶菊生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
    《百川书志》((明)高儒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
    《白屋说诗》(刘大白著)北京:中国书店,1983年6月。
    《八代诗史》(葛晓音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北朝文学史》(周建江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
    《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3月。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5月。
    《出三藏记集》((梁)释僧祜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11月。
    《初学记》((唐)徐坚等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2月。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
    《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许德楠、李如鸾、方进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
    《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5月。
    《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
    《采菽堂古诗选》((清)陈祚明撰),《续修四库全书》本。
    《重订文选集评》((清)于光华编次),乾隆戊戌夏镌启秀堂刻本。
    《陈石遗集》(陈衍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陈衍诗论合集》(钱仲联编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辞赋文体研究》(郭建勋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4月。
    《辞赋流变史》(李曰刚著),台北:文锦出版社,1987年2月。
    《陈代诗歌研究》(马海英著),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4月。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4月。
    《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3月。
    《东观汉记校注》((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1月。
    《东汉会要》((宋)徐天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6月。
    《大广益会玉篇》((梁)顾野王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7月。
    《道古堂全集》((清)杭世骏著),光绪十四年(1888)钱塘汪氏振绮堂补刻乾隆本。
    《带经堂诗话》((清)王士稹著,张宗柟纂集,戴鸿森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1月。
    《读书敏求记》((清)钱曾撰,丁瑜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6月。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刘汝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读史存稿》(缪钺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3月。
    《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萧登福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9月。
    《尔雅义疏》(郝懿行著),国学基本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2月。
    《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6月。
    《二十史朔闰表》(陈垣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7月。
    《二十四史人名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月。
    《法言义疏》(王荣宝撰,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3月。
    《分甘余话》((清)王士稹撰,张世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月。
    《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赋史》(马积高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高文强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国语集解》(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6月。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0月。
    《高僧传合集》((梁)释慧皎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广弘明集》((唐)释道宣撰),《四部丛刊初编》本。
    《古文苑》((宋)章樵注),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
    《古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3月。
    《古诗源》((清)沈德潜选),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月。
    《分甘余话》((清)王士禛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陔余丛考》((清)赵翼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12月。
    《管锥编》(钱锺书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8月。
    《古典文学与文献论集》(朱迎平著),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
    《宫体诗研究》(胡大雷师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1月。
    《宫体诗派研究》(石观海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公牍通论》(徐望之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6月。
    《公牍学史》(许同莘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6月。
    《广韵校本》(周祖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6月。
    《(广韵)四声韵字今音表》(周祖谟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
    《广韵导读》(严学窘著),四川:巴蜀书社,1990年4月。
    《古今字音对照手册》(丁声树编录,李荣参订),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10月。
    《古小说钩沉》(鲁迅辑),《鲁迅全集》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
    《汉魏古注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8年11月。
    《韩诗外传集释》((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6月。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
    《后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
    《郝氏续后汉书》((元)郝经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11月。
    《淮南子集释》(何宁撰),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0月。
    《弘明集》((梁)释僧祜撰),《四部丛刊初编》本。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撰),光绪十八年善化章经济堂重刊本。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著,殷孟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5月。
    《后村诗话》((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2月。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曹道衡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日)冈村繁著,陆晓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8月。
    《汉魏六朝文学考论》(许云和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1月。
    《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罗常培,周祖谟著),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11月。
    《汉晋学术编年》(刘汝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梅家玲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黄金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3月。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11月。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0月。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
    《郡斋读书志校证》((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
    《金楼子》((梁)萧绎撰),《知不足斋丛书》本,第65、66册。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
    《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
    《江文通集汇注》((南朝)江淹著,(明)胡之骥注,李长路、赵威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4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
    《(金楼子)研究》(钟仕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2月。
    《六朝江东士族的家学门风》(吴正岚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简明比较文学》(孙景尧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10月。
    《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5月。
    《老子注译及评介》(陈鼓应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月。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撰),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
    《六臣注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
    《六朝文絮笺注》(许裢评选,黎经诰笺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8月。
    《陆士衡文集校注》((晋)陆机著,刘运好校注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卢照邻集》((唐)卢照邻著,徐明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1月。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颐撰),《丛书集成初编》本。
    《类说》((宋)曾慥辑),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5月。
    《老学菴笔记》((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9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8月。
    《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陈引驰编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6月。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六朝文学》(吴功正、许伯卿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12月。
    《六朝文论》(廖蔚卿著),台北: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4月。
    《历代赋话校证》((清)浦铣著,何新文、路成文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马积高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4月。
    《历代文话》(王水照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六朝丽指》((民国)孙德谦撰),四益宦刊本。
    《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彭恩华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6月。
    《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
    《六朝骈文声律探微》(廖志强著),台北:天工书局,1998年3月。
    《六朝文章新论》(谭家健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
    《六朝散文比较研究》(张思齐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2月。
    《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范子烨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刘宋诗歌研究》(陈桥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兰陵萧氏与南朝文学》(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月。
    《六朝吴兴沈氏及其宗族文化探究》(唐燮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2月。
    《六朝文化概论》(许辉、李天石编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
    《六朝思想史》(孙述圻著),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年12月。
    《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陈戍国著),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鲁迅全集》(鲁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
    《墨子校注》(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月。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
    《南史》((唐)李延寿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6月。
    《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1月。
    《南北朝诗话校释》(锺仕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2月。
    《南北朝文评注读本》(王文濡撰),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12月。
    《南北朝文钞》(彭兆荪辑),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
    《南北朝文学》(骆玉明、张宗原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2月。
    《南朝诗研究》(王次澄著),台北:私立东吴大学,1984年9月。
    《南朝诗歌思潮》(詹福瑞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南朝宫体诗研究》(归青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南朝四史与南朝文学研究》(张亚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7月。
    《骈体文钞》(谭献评,李兆洛编),《四部备要》本。
    《骈文类纂》((清)王先谦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据思贤书局1902年版本缩印),1998。
    《骈文指南》(谢无量撰),上海:中华书局,1925年10月。
    《骈文史论》(姜书阁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1月。
    《骈文概论》(金柜香著),国学小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月。
    《骈文学》(张仁青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3月。
    《骈文考》(钱济鄂著),台北:洛杉矶中华诗会,新加坡木屋学社,1994年11月。
    《骈文》(尹恭弘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7月。
    《骈文与散文》(蒋伯潜、蒋祖怡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5月。
    《骈文研究与历代四六话》(莫道才著),沈阳:辽海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1月。
    《骈文通论》(莫道才著),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3月。
    《七十二家集》((明)张燮撰),《续修四库全书》本,据北京图书馆藏明末本影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2月。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切韵考》(陈澧著),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7月。
    《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编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齐梁体诗选》(胡大雷师选注),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全汉赋》(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
    《潜研堂集》((清)钱大昕撰,吕友仁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
    《清诗话》(王夫之等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1月。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
    《齐梁丽辞衡论》(陈松雄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1月。
    《齐梁诗探微》(卢清青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10月。
    《齐梁诗歌研究》(阎采平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容斋四六丛谈》(洪迈撰),《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本。
    《日本访书志》((清)杨守敬撰,张雷校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
    《日本国见在书目录》((日)滕原佐世等撰),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4年6月。
    《任氏宗谱》(任起煃所辑),上海图书馆藏民国13年木活字本。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
    《史记》((汉)司马迁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11月。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月。
    《宋书》((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隋书》((唐)魏征、令狐德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著,黄曙辉点校),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12月。
    《史通通释》((唐)刘知幾撰,(清)浦起龙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4月。
    《山海经校注》(袁珂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
    《三辅黄图校释》(何清谷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月。
    《诗品注》((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10月。
    《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
    《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等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诗式校注》((唐)皎然著,周维德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0月。
    《隋唐嘉话》((唐)刘觫撰,程毅中点校),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岁寒堂诗话校笺》(陈应鸾著),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3月。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月。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0月。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随园诗话》((清)袁枚著,王英志校点),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年5月。
    《宋本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事林广记》((宋)陈元靓编),《续修四库全书》本。
    《随盒徐氏丛书》(徐乃昌辑),光绪三十年刊本。
    《谥法》((宋)苏洵),《丛书集成初编》本。
    《书小史》((宋)陈思),清艺海楼蓝格钞本。
    《沈隐侯集》(阮元声评),明崇祯刻本。
    《沈休文诗注》(郝立权),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
    《诗文声律论稿》(启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
    《散文鉴赏艺术探微》(冯永敏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2月。
    《四萧研究--以文学为中心》(林大志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2月。
    《沈氏四声考》((清)纪昀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6月。
    《沈约研究》(林家骊师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沈约年谱》(伍俶著),载《国立中山大学文史研究所辑刊》第一卷一册,1931年7月。
    《沈约年谱》(铃木虎雄著,马导源编译),中国史学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3月。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5月。
    《沈约及其学术研究》(姚振黎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3月。
    《宋书校议》(丁福林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6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严绍璗编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王鹤鸣等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
    《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
    《通志》((宋)郑樵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
    《宋本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通雅》((明)方以智撰),清光绪六年桐城方氏重刻本。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6月。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
    《文史通义校注》((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5月。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文馆词林校证》((唐)许敬宗编,罗国威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0月。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5月。
    《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
    《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9月。
    《文心雕龙义证》((梁)刘勰著,詹镁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文心雕龙校释附征引文录》(刘永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0月。
    《文镜秘府论校注》((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7月。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附文笔眼心抄)》((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
    《文中子中说》(王通著,阮逸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
    《文章辨体序说》(吴讷著,于北山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
    《文体明辨序说》(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
    《吴均集校注》(林家骊师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文选学》(骆鸿凯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月。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11月。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4月。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钱志熙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0月。
    《魏晋南北朝文论选》(郁沅、张明高编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文体学》(李士彪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4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1月。
    《文笔考》(阮福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2月。
    《无邪堂答问》((清)朱一新撰),《广雅丛书》本。
    《文选诗研究》(胡大雷师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傅刚著),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管雄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文章例话》(周振甫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魏晋南朝江东世家大族述论》(方北辰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1月。
    《文选平点》(黄侃著,黄延祖重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5月。
    《王渔洋与康熙诗坛》(蒋寅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月。
    《新安志》((宋)罗愿),宋元地方志丛书本第1册,台北:中国地志研究会,1978年8月。
    《新书校注》((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7月。
    《西京杂记》((汉)刘歆撰,(晋)葛洪集),《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
    《习学记言序目》((宋)叶适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0月。
    《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谢宣城集校注》((南朝齐)谢胱著,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
    《萧纲萧绎年谱》(吴光兴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0月。
    《元和姓纂》((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5月。
    《诸子集成》(国学整理社辑),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12月。
    《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王利器撰),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12月。
    《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穆克宏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庾子山集注》((北周)庾信撰,(清)倪瑶注,许逸民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0月。
    《揅经室集》((清)阮元撰,邓经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5月。
    《玉函山房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光绪九年癸未长沙嫏嬛馆补校刊本。
    《义门读书记》((清)何焯著,崔高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6月。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由山水到宫体--南朝的唯美诗风》(王力坚著),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12月。
    《永明文学研究》(刘跃进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3月。
    《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吴相洲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一代辞宗:沈约传》(林家骊师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战国策笺证》((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11月。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谭其骧主编),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0月。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著,徐小蛮、顾美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左传译文》(沈玉成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2月。
    《左传通论》(方孝岳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6月。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
    《中国哲学史(修订版)》(任继愈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中国佛教史》(蒋维乔编著),台北:常春树书坊,1986年8月。
    《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5月。
    《中国礼制史·魏晋南北朝卷》(陈戍国著),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师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
    《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林传甲、朱希祖、吴梅著,陈平原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著),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6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郭豫衡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1月。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9月。
    《中古汉语研究》(王云路、方一新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
    《中古文学史料丛考》(曹道衡,沈玉成著),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7月。
    《中国骈文概论》(瞿兑之撰),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12月。
    《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5月。
    《中国骈文史》(刘麟生著),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1月。
    《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中国散文史》(陈柱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
    《中国散文史》(郭预衡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3月。
    《中国古代散文史稿》(谭家健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中国古代小说通论综解》(王增斌、田同旭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1月。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文言卷》(石昌渝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11月。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王运熙、杨明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5月。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7月。
    《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傅璇琮、蒋寅主编,刘跃进分卷主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褚斌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
    《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吴承学著),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中国古代骈文批评史稿》(奚彤云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
    《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9月。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锺陵著),淮阴: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
    《增订文心雕龙校注》(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8月。
    《钟嵘诗品研究》(张伯伟著),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钟嵘诗品笺证稿》(王叔岷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992年月。
    《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俞绍初、许逸民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8月。
    《(昭明文选)研究》(傅刚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谢寿昌等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沈起炜,徐光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曹道衡、沈玉成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8月。
    《中国古代典籍十讲》(胡道静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
    《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谢巍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1月。
    林家骊师《沈约诗歌简论》,载《殷都学刊》,1991年01期。
    林家骊师《沈约诗歌的评价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载《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林家骊师《沈约辞赋简论》,载《殷都学刊》,1995年01期。
    林家骊师《沈约与(楚辞)》,载《中州学刊》,1995年01期。
    林家骊师《沈约籍贯故里考》,载《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林家骊师《论沈约的“文章三易”说》,载《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崔富章《沈约籍贯考》,载《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黄炳辉《论永明声律说的几个问题》,载《学术月刊》19M年12期。
    聂鸿音《论永明声律说的本质和起源》,载《兰州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刘跃进《永明诗歌评议》,载《文学评论》1992年06期。
    钱志熙《(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永明文学革新--兼论沈约的发展道路》,1993年02期。
    徐青《沈约诗的韵部》,载《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丁治民师《沈约诗文用韵概况》,载《镇江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李润和《从(宋书)史论看沈约对现实的认识》,载《文史哲》,1993年03期。
    井上一之《沈约声病说新探》,载《学海》,2000年02期。
    张静文《沈约声律论新探》,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S1期。
    刘重来《沈约<宋书·范晔传>考辨》,载《文献》,1995年03期。
    陈庆元《沈约文学批评六论》,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陈庆元《一代辞宗--齐梁之际文坛领袖沈约》,载《辽宁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叶枫宇《沈约对文学审美特征的阐释》,载《福建论坛》,1998年04期。
    叶枫宇《论南朝风习对沈约艳情诗创作的影响》,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谢文学《钟嵘(诗品)与沈约考论》,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常为群《论沈约的咏物诗》,载《载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04期。
    常为群《论沈约的隐逸诗与游仙诗》,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常为群《论沈约的山水诗》,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常为群《论沈约文学活动的影响》,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刘石泉《论沈约的散文创作》,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侯云龙《沈约年谱》,载《松辽学刊》,2001年05期。
    李燕《近五十年来沈约文学思想研究评述》,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吴正岚《论沈约陆厥的声律之争与沈氏家族文化的关系》,载《福建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孙蓉蓉《刘勰与沈约考论》,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李文《论沈约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对齐梁诗歌的影响》,载《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刘中文《沈约、江淹与陶渊明》,载《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罗春兰《“宪章鲍明远”:沈约对鲍照的接受》,载《求索》,2005年01期。
    谭洁《沈约著述考略》,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04期。
    邱光华《沈约诗歌理论近百年来研究综述》,载《中国诗歌研究》,2006。
    唐燮军《诗人之外的沈约:对沈约思想与生平的文化考察》,载《文学遗产》,2006年04期。
    唐燮军《沈约(宋书)平议》,载《晋阳学刊》,2007年05期。
    胡震耀《任昉代褚蓁表和相关的(文选)旧注》,载《文献》,1999年02期。
    张顶政《任昉年谱略稿》,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S3期。
    熊清元《任昉在南齐的仕历及相关问题》,载《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朱迎平《(文章缘起)考辨》,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06期。
    吴承学,李晓红《任昉(文章缘起)考论》,载《文学遗产》,2007年04期。
    阮国林《南京梁桂阳王肖融夫妇合葬墓》,载《文物》1981年12期。
    何诗海《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载《文学遗产》2005年04期。
    胡怀琛《文笔辨》,载《小说世界》第十四卷第七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