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政治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个国家可以视为一个系统,分析国家的政治模式,就是探究特定政治系统的内外环境、构成要素、行政效能以及发展方向。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活动无不受到本国政治模式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政治模式可以作为考察五胡时代种种变迁的杠杆,通过它,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十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
     西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自然环境不断恶化、民族压迫逐步升级三种因素叠加的情况,这种局面使得民族矛盾迅速激化,胡人起义遍布各地。在统治集团内部,权力结构失衡引发“八王之乱”,司马氏政权濒临崩溃。匈奴贵族刘渊凭借五部的强大,率先发难于并州,揭开了十六国的序幕。为了满足争霸战争的需要,汉赵政权经历了由攀附汉室到依傍冒顿的转变,政治重心也从谋求华夏认同向树立草原正统转移。继汉赵而起的后赵政权民族色彩十分浓厚,“崇胡重夷”成为基本国策,此举在凝聚部族势力方面作用明显,但也引发了冉闵时代的种族仇杀。
     以“种族文化论”的观点来看,五燕政权均出自慕容鲜卑一系。因在“八王之乱”中拥戴晋室和优抚汉人,慕容鲜卑兼并诸部,崛起于辽西。前燕建国后,慕容皝实现了权力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并将“封裕上书”作为施政纲领,这些举措为日后慕容儁称霸关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燕的政治模式给后燕、南燕、北燕提供了范示,慕容垂立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恢复前燕时代的政治格局,而南燕、北燕则因国小力弱,强邻环视,只能以保境自守的策略来延续国运。
     十六国时代的顶峰出现在前秦时期。随着整顿内政与全面汉化的实施,怀柔政策与德治主义的推行,苻坚不但统一了中国北方,还创造了五胡时代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由于盲目自信,苻坚无视国家内部的种种隐患,急于实现大一统的政治理想。淝水之战后,北方地区潜藏的危机瞬间爆发,如洪水猛兽般将前秦帝国吞噬。后秦是羌酋姚苌在消灭苻氏关中势力的基础上建立的,其政治进程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效仿前秦模式,国力日渐强盛;后期外部局势不断恶化,内部自我调节机制丧失,权力争夺加剧,国家迅速衰亡。
     西晋、两秦时期的人口流动,改变了河西地区民族分布的总体格局,塑造了五凉政权的发展轨迹。前凉、西凉是十六国时期仅有的两个汉人政权,两国都以世家大族为核心,实行拥晋策略和豪强政治。后凉是氐酋吕光依靠西征军团建立的,在君主至尊心态和权力专断思想的驱使下,吕氏推行严刑重宪的治国模式。南凉、北凉立国都以部族武装为核心,但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发展程度不同,统治集团的政治素质和文化修养存在差异,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政治模式。鲜卑秃发氏以河湟谷底为中心,实行胡汉分工;卢水胡沮渠氏利用民族仇恨立国,并制定了先东后西的扩张策略。
     虽然分裂和对峙是十六国时期的常态,但北方政权也呈现出许多共同倾向:
     从政治上看,胡汉分治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各政权大多有皇帝——各级官僚——州郡汉民(以“户”为单位)和单于——各级酋长——胡人部族(以“落”为单位)两套行政体系。前者是胡人对华夏制度的模仿,后者是部族传统的延续。政治实践中,神秘主义较为盛行,占星之术成为影响决策的关键因素和政治斗争的另类武器。
     从经济上看,尽管北方地区的商业活动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但金属货币依旧在商品交换和跨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原传统的农本思想被五胡政权普遍接受,各国不乏重农、利农之举。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了胡人社会的进步,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从文化上看,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通过吸纳汉族知识分子、学习汉族文化、接受农耕文明的方式走上汉化之路。汉化过程是逐步否定民族狭隘性,从根本上消解部族内在凝聚力的过程。北方少数民族融通过这种否定和消解,融入到华夏系统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 state can be regarded as a system, and to analyze the political model of thestate is to study the inte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elements of the constitution,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 particular politicalsystem. During the Period of Sixteen Kingdom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cultural activities of each state are all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their own politicalmodel.Therefore, the political model can be used as a lever to study varioustransitions of this period, through which we can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law of development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During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Emergence of the minority population in theNorth of China inland, deteriorating environment, national oppression and graduallyupgrade superposition of three factors, this situation makes the national contradictionsrapidly intensified, The Northern barbarian tribes launched a number of uprisings. Inthe rule groups, structural imbalances of power caused" the chaos of eight kings";Sima's regime was on the verge of collapse. The noble named Liu Yuan from theHu established a state with five tribes firstly; he opened a prelude of the SixteenKingdoms.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war, the Former Zhao regime experienced thechange, which from following the Han Dynasty to cling on Maodun. Winning thesupport of members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became less important, establishinggrasslands Orthodox was the first task. The national color of the Later Zhao is verystrong."Chong Hu Zhong Yi” had become a basic national policy. These policiesmake a good effect on uniting tribal forces, but also caused Ran Min's racial killings.
     On ethnic culture, the five Yan regimes all came from Murong Xianbei.Bysupporting the Western Jin and giveing special care to the Han, Murong Xianbeiannexated some tribal and rase up. Murong Huang complete adjustment andreorganization of the power structure, and considered "Feng Yu letter" as the policyagenda. These moves had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Murong Jun to dominate theNortheast China in the future. The Former Yan’s political pattern had been followed by the Later Yan, the Nothern and Southern Yan. Murong Chui’s goal is to restore theFormer Yan’s political pattern. Because of power small,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Yan had to rule the country by a policy of guarding the territory.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was in the Former Qin period. Asrectifying the interior and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inicization, introducing theconciliatory policy, Fu Jian not only unified the northern China, has also createdunprecedented flourishing scene of Five Hu era. Because of blind self-confidence, FuJian ignored various hidden dangers inside the country, and eagered to realize thepolitical ideal of the United Multi-ethnic Identity. After the battle of Fei River,potential crisis outbroke in the North, such as a scourge, the Fomer Qin Dynastyswallowed.The Later Qin’s political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Followthe example of the Fomer Qin Dynasty in early, growing prosperity of nationalstrength; Because of external situation continued to deteriorate in the late, loss ofinternal self-regulation mechanism and power struggle intensified, the countrydeclined rapidly.
     Population movements changed the overall pattern of national distribution inHexi region, shaped the development of five cool powers during the Western JinDynasty. The Fomer Liang and the Western Liang are only Han‘s regimes.They bothsaw aristocratic families as the core,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which supporting Jinand relying on Haoqiang.The Later Liang is to establish by Lv Guang, who relying onthe west legion, driven by extreme power and arbitrary, Lv Guang introduced severeconstitutional rule mode. The Southern Liang and the Northern Liang depended onthe powerful tribe's arm, because of the varying levels of geography and socialdevelopment, differences in culture of ruling; they took up different political models.Tufa Xianbei made the Hehuang valley as a political centre, pursueing the policy ofrace division, Lu Shui Hu Juqu Meng Xun establish the nation, bahanding on ethnichatred and introductioning expansion strategy named “first east and second west”.
     Although the split and confrontation is a normal in the Sixteen Kingdoms, butthey presented many tendencies in common:
     From a political perspective, 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options, which were a typical feature in this period. Most of them had two sets of administrative system.One is emperor-the bureaucracy at all levels–ordinary people;the other is Chanyu--tribal chiefs–tribal members. The former is the imitation of theChinese system, the later is a tribal tradition continued. In political practice,mysticism is more popular; Astrology influenced decisions and became an alternativeweapon in political struggle.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despite atrophy in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in theNorth, metal currency st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xchange of goods andcross-border trade.The traditions of agriculture-oriented thinking of the CentralPlains were generally accepted by the northern barbarian tribes. They attachedimportance to agriculture and encouraged farming. They have changes in lifestylesand production, which not only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of the northern barbariantribes, but also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integration.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minorities took to the road of Chinese farmingcivilization, by absorbing intellectuals from the Han, learing their culture, accepting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cceptan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means to negativenational narrow-mindedness gradually, and clear the internal cohesion of the tribefundamentally. By this way of negative and digestion, minorities came into theChinese system and became an inseparable part of the Chinese nation.
引文
①姜安、赵连章、刘彤主编:《政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②系统论是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动态、有机的整体,研究系统的生存环境、构成要素、整体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要素、结构和功能变动的规律。系统论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系统,宇宙是一个大自然系统,原子是一个小自然系统,国家是一个大社会系统,家庭是一个小社会系统。参见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1—92页。
    ③张荣明:《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49页。
    ①张荣明:《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53页。
    ①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①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林幹:《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
    ①林幹:《古代北方民族的同化、汉化及汉人的北方民族化》,《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李凤山:《长城带民族融合史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期;胡克森:《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②川本芳昭在《魏晋南北朝の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年;雷家骥:《慕容燕的汉化统治与适应》,《东吴历史学报》1995年第1期。
    ③张先昌:《试析苻坚实行汉化和戎民族政策的主客观因素》,《许昌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对汉族发展的影响》,《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赵跟喜《开庠序之美弘儒教之风——前秦政权的汉化教育及其历史原因》,《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丁宏武、靳婷婷《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孙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史学月刊》1980年第1期;李红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模式的探讨》,《烟台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董旭《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境内的民族融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①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历史影响》一文,《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②邓乐群:《北魏统一中原前十六国政权的汉化先声》,《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③蒋福亚《论鲜卑慕容部的封建化》,《历史论从》第一辑,齐鲁书社1983年;周亚利的《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1期;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文献》1990年第2期;《慕容廆汉化改革略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慕容鲜卑汉化过程中所保留的本族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略述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文化的深层变化》、《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年。
    ④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文史哲》1998年第1期;彭丰文:《试论十六国时期胡人正统观的嬗变》,《民族研究》2010年第6期。
    ⑤吴洪琳:《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的民族心态——以赫连勃勃为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⑥陈友冰在《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史林》2000年第4期。
    ①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1983年,第35页。
    ②洪吉亮:《洪北江诗文集》,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7页。
    ③汤勤福:《关于屠本〈十六国春秋〉真伪的若干问题》,《求是学刊》2010年第1期;赵俪生:《〈十六国春秋〉〈晋书·载记〉对读记》,《史学史研究》1988年第3期;冯君实:《屠本〈十六国春秋〉史料探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1期;李永明:《屠本〈十六国春秋〉史源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王薇《〈十六国春秋〉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3期;邱久荣:《〈十六国春秋〉之亡佚及其辑本》,《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6期;陈长琦、周群通:《〈十六国春秋〉散佚考略》,《学术研究》2005年第7期。
    ④陈勇:《〈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汉赵、后赵、前燕部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⑤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
    ①唐长孺:《魏晋南朝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
    ②白鸟库吉着、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
    ③相关研究成果不多,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文章如聂鸿音:《鲜卑语言解读述论》,《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周建奇:《释“赫连”》,《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期。
    ④吴洪琳:《“五胡”新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⑤辛迪在《段氏鲜卑起源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⑥屈直敏:《夏赫连勃勃〈国书〉考略》,《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陈琳国:《休屠、屠各和刘渊族姓》,《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陈勇《后赵揭胡为流寓河北之并州杂胡说》,《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考索》,《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十六国北朝人口再探》,《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袁祖亮:《十六国北朝人口蠡测——与王育民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再论十六国北朝时期人口的有关问题——与王育民同志商榷》,《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②史念海:《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上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2年第3期;《十六国时期各割据霸主的迁徙人口(下篇)》,《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2年第4期。
    ③李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整体升华》,《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马建春:《西晋十六国时期氐人的迁徙与分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④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⑤周伟洲:《汉赵国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南凉与西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蒋福亚:《前秦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
    ②池培善:《中世东北亚史研究——慕容王国史》,一潮阁1986年、《中世中国史研究—慕容燕与北燕史》,延世大学出版部1998年。
    ③齐陈骏、齐陈骏、陆庆丰、郭峰:《五凉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高然的《五燕史研究》,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洪涛:《三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吴洪琳:《大夏国史》,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④赵凯球《南燕史钩沉》,《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刊》1991年第4期。
    ⑤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
    ⑥谷川道雄着、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研究》,汲古害院2006年。
    ①李海叶:《慕容氏辽东政权咸康四年“王国官”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张旭华:《前燕、前秦、南燕九品中正制拾零》,《“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②姚宏杰:《君位传承与前后燕政治》,《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吕一飞:《吐谷浑西迁之原因—兼谈鲜卑社会转型时期庶长子的尴尬处境》,《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年;李海叶的:《关于慕容氏继承制度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③金成淑:《试论慕容鲜卑的形成》,《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都兴智:《试论慕容鲜卑崛起辽西》,《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④池培善:《慕容德建立南燕的前前后后》,《北朝研究》1993年第3期、《南燕与慕容德》,《文史哲》1993年第3期、《慕容超即位初期的内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⑤许涛:《后秦立国前羌族姚氏动向之探析》,《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1期。
    ①陈琳国:《论前秦政治制度与民族政策》,《华侨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张鹤泉《前秦国家民族政策的失误及其对国家统一局面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金毓黻:《慕容氏与高句丽》,《禹贡》1937年7卷1—3期;张久和:《两晋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与高句丽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从刊》2003年第3期。
    ③何宁生《论前燕的法制》,《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论后燕的法制》《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前秦法制初探》,《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④何兹全:《读史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黄烈:《关于前秦政权的民族性质及其对东晋的战争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民族融合与淝水之战》,《中国史研究》1981年4期;徐扬杰:《淝水之战的性质和前秦失败的原因》,《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1期;孙祚民:《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历史研究》1980年5期、《试论淝水之战的性质及有关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1年2期;田余庆《前秦民族关系和淝水之战的性质问题》,《中国史研究》1989年1期。
    ①Michael C. Rovers translate, The Chronicle of Fu Chien: a Case of Exemplar History, Berkeley and Los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8.孙卫国:《淝水之战:初唐史家们的虚构?——对迈克尔·罗杰斯用后现代方法解构中国官修正史个案的解构》,《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
    ②李凭:《于什门事件与魏燕战争》,收于《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段连勤:《前燕拓跋代(魏)国对高车的掠夺战争》,《西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姜维公:《北魏灭燕对海东局势的影响》,收于《北朝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杨铭:《论刘裕北伐后秦之战及其历史影响——魏晋十六国时期民族战争的个例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2期;崔一楠:《华阴之战与姚苌叛秦》,《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魏斌的《公孙五楼家族与南燕政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5年第22期。
    ①胡克森:《论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士大夫爱国意识之特征》,《贵州文史论丛》2003年第4期。
    ②彭丰文:《汉魏十六国时期河陇大族势力的崛起及其在西北边疆开发中的作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4期。
    ③薛海波:《晋末十六国北方胡族政权与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④李文才:《渤海封氏与慕容鲜卑关系试探》,《河北学刊》2007年第6期;宋艳梅《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⑤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李海叶的《慕容氏辽东政权的“侨土”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⑥李椿浩:《西晋末期王浚集团、张轨集团兴衰之比较》,《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
    ⑦冯君实:《评慕容垂》,《松辽学刊》1986年第2期;李智文:《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名将——慕容垂》,《北朝研究》1996年第1期;胡玉春《多视角审视下的赫连勃勃》,《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宋丹凝:《鲜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慕容恪》,《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2期;孙晶琪:《简论冯跋》,《松辽学刊》1996年第3期;韩国盘《苻坚论略》《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刘幼生《略论姚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①李椿浩:《试论羌族后秦之安定地区的地位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9月;侯甬坚:《十六国北朝“岭北”地名溯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期。
    ②崔向东、艾涛:《前、后秦“京兆郡”辨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沧洲:《后燕慕容垂的疆土无洛阳》,《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
    ③胡阿祥:《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之疆域及其分析》,《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④刘驰:《十六国时期的金属货币》,《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熊帝兵、惠富平:《十六国时期农业汉化问题研究》,《求索》2009年第12期;杨富:《三燕时期辽西地区的农业发展》,《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李春玲:《论十六国时期辽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北方文物》2009年第2期;池培善:《就封裕上书论前燕慕容毁时期的经济政策》,《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关于前燕慕容毁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政策—以封裕的上书为中心》,《中国古代史论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①吕春盛着《五胡政权与佛教发展的关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90年第15期;杨耀坤《苻坚、姚兴与佛教》,《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牟钟鉴的《鸠摩罗什与姚兴》,《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②张荣明、崔一楠:《谶谣与两晋南北朝政治》,《理论学刊》2011年第8期;崔一楠:《占星术与两晋南北朝政治》,《求索》2011年第5期。
    ①房玄龄等:《晋书·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4页。后文所引《晋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②《晋书·江统传》,第1533页。
    ①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3册《三国西晋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41—42页。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7《汉纪》59,中华书局2009年,第2146页。后文所引《资治通鉴》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③《晋书·北狄匈奴传》,第2548页。
    ④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6页。
    ①《晋书·北狄匈奴传》,第2549页。
    ②《晋书·江统传》,第1534页。
    ①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17页。
    ②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1页。
    ③参见管东贵:《汉代处理羌族的办法的检讨》附《汉代羌事件年表》,《食货》1972年第6期,第9—24页。
    ④参见马建春:《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西晋十六国卷》,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⑤米文平:《鲜卑石室的发现与初步研究》,《文物》1981年第2期,第4—7页。干志耿、孙秀仁:《关于鲜卑早期历史及其考古遗存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第15—22页。也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参见李志敏:《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魏发祥地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对李志敏一文的结论,曹永年先生并不赞同,见《关于拓跋鲜卑的发祥地问题——与李志敏先生商榷》,《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
    ①姚大力:《论拓跋鲜卑部的早期历史——读〈魏书·序纪〉》,《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27页。
    ②周伟洲:《南凉与西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③《晋书·秃发乌孤载记》,第3141页。
    ④《晋书·傅玄传》,第1322页。
    ⑤鲜卑民族意识之强烈、文化之坚韧在墓葬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从三燕李廆墓、安阳孝民屯墓、朝阳袁台子墓、北燕冯素弗墓以及北魏平城时期的墓葬来看,汉族特征极少,这与十六国时期关中匈奴、氐、羌等族墓葬几乎完全袭用汉族制式形成了较大反差。参见韦正:《关中十六国墓葬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2007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安阳孝民屯晋墓发掘报告》,《考古》1983年第6期;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廆墓清理简报》,《文物》1995年第6期;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
    ⑥唐长孺先生在《魏晋杂胡考》中称“晋人称羯常常泛指杂胡”。并引《晋书·张寔传》:“帝将降于刘曜,下诏于寔曰:‘……羯贼刘曜,僭称大号。’”《文选》卷37刘越石《劝进表》李善注引王隐《晋书·怀帝纪》:“羯贼刘曜破洛,皇帝崩于平阳。”另据《太平御览》卷512《宗亲部》2“伯叔”条引臧荣绪《晋书》曰:“刘曜逼长安,凉州刺史张寔叔父、西海太守肃请为先锋击曜,曰:‘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肃受晋宠。割符列位。羯逆滔天,朝廷倾覆,晏安方裔,难至不奋,何以为人臣?’”。刘渊一族本是屠各,以上薯条去称之为羯,据此唐长孺先生认为“杂胡皆可称羯”。晋武帝元康四年(294年)“匈奴郝散”起兵于上党,杏城郝氏乃卢水大姓,唐先生认为郝散“应为上党杂胡,亦即羯胡”。《南齐书·魏虏传》云:“初,佛狸讨羯胡于长安,杀道人且尽。”这里是的羯胡是指卢水胡盖吴。
    ⑦《晋书·石勒载记》言石勒以张敬为先锋,攻靳准“据襄陵北原,羌羯降者四万余落。”稍后,石勒又进攻平阳小城,“巴帅及诸羌羯降者十余万落,徙之司州诸县”。《晋书·刘曜载记》云:光初三年(320年)“长水校尉尹车谋反,潜结巴酋徐库彭,曜乃诛车……尽杀库彭等。尸诸街巷之中十日,乃投之于水。于是巴氐尽叛,推巴归善王句渠知为主,四山羌、氐、巴、羯应之者三十余万”。羯与氐、羌、巴人并举,可见他们的族属判然有别。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第403页。
    ②《晋书·石勒载记》,第2736页。
    ③魏征等:《隋书·西域列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50页。后文所引《隋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④《隋书·礼仪志》,第149页。
    ⑤《晋书·王恂传》中曾言太原诸部以匈奴人为田客,多者数千,但田客的社会地位绝非奴隶可比。
    ②《晋书·北狄匈奴传》,第2549页。
    ③张家诚:《中国气候总论》,气象出版社1991年,第316页。
    ④张敏:《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32页。
    ⑤《晋书·五行志》载,武帝泰始七年(271年)五月闰月旱。八年(272年)五月,旱。九年(273年),自正月旱,至于六月……十年四月(274年),旱。咸宁二年(276)五月旱……至六月,乃澍雨。太康二年(281年)旱,自去冬旱至此春。三年(282年)四月旱。五年(283年)六月,旱。六年(284年)三月,青、梁、幽、冀郡国旱。六月,济阴、武陵旱,伤麦。七年(285年)夏,郡国十三大旱。八年(286年)四月,冀州旱。九年(287年)夏,郡国三十三旱,扶风、始平、京兆、安定旱,伤麦。十年(288年)二月,旱。太熙元年(290年)二月,旱。惠帝元康(291年)七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疾疫,关中饥,米斛万钱……其九月,郡国五旱。永宁元年(301年),自夏及秋,青、徐、幽、并四州旱。十二月,又郡国十二旱。怀帝永嘉三年(309年)五月,大旱,襄平县梁水淡池竭,河、洛、江、汉皆可涉。五年(311年),自去冬旱至此春。
    ①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年第4期,第381页。
    ②曾国安:《灾害保障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8页。
    ③徐光启在《农政全书·荒政》中称:“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或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水旱也。”
    ④郑云飞:《中国历史上的蝗灾分析》,《中国农史》1990年第4期,第37页。
    ⑤《晋书·五行志》,第971页。
    ⑥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3页。
    ⑦《晋书·王弥传》,第2610页。
    ①《晋书·阮种传》,第1445页。
    ②范晔:《后汉书·邓禹传附子训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609页。后文所引《后汉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③《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第2133页、2138页。
    ①《晋书·赵王伦传》称“元康初,迁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伦刑赏失中,氐羌反叛”。所谓“刑赏失中”,即傅畅《晋诸公赞》中所说的“伦诛羌大酋数十人”。参见《文选》卷20潘岳《关中诗》李善注。
    ②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第721页。
    ③《晋书·李特载记》曰:“秦并天下,以为黔中郡,薄赋敛之,口岁出钱四十。巴人呼赋为賨,因谓之賨人焉。”曹操克汉中后,迁賨人于略阳,故“北土复号之为巴氐”。称賨人为巴氐,是因其与氐人杂居,因此才得名。
    ④张昌是天师道信徒,改姓李是为了应谶。据《老君音诵诫经》云:“世间诈伪,攻错经道,霍乱愚民,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反逆者众,称名李弘,岁岁有之。”“李弘”据说是太上老君转世后用的化名。魏晋时期信奉天师道者大有人在,张昌此举意在借用宗教来渲染自己的神秘性。丘沈改名刘尼则说明灭晋兴汉在当时还有相当的号召力。
    ⑤《晋书·张昌传》,第2614页。
    ①《晋书·江统传》,第1532页。
    ②《晋书·四夷传·北狄传附匈奴传》,第2549页。
    ③《晋书·江统传》,第1532页。
    ①李宪堂:《大一统秩序下的华夷之辨、天朝想象与海禁政策》,《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第42页。
    ②李宪堂:《大一统秩序下的华夷之辨、天朝想象与海禁政策》,《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第47页。
    ③景有泉、李春祥:《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原因研究述要》,《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5期。
    ④《晋书·汝南王亮传》,1590页。
    ⑤《晋书·地理志》,第415页。
    ①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124页。
    ②张鹤泉:《西晋永嘉、建兴年间都督诸州军事制度探讨》,《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第22—27页。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第130页。
    ④《晋书·汝南王亮传》,第1590页。
    ⑤李德裕:《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4页。
    ⑥《晋书·武悼杨皇后传》云:“初,武帝欲为太子取卫瓘女,元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元后固请,荀顗、荀勖并称充女之贤,乃定婚。”
    ①《晋书·贾充传》载,贾充曾上疏极力反对伐吴,晋武帝阅表后大为不快,下诏曰:“君不行,吾便自出。”又据《晋书·武悼杨皇后传》,录贾南风与给使张泓合谋,使得司马炎考察太子一事无果而终。
    ②《晋书·杨骏传》,第1177页。
    ③汝南王司马亮暂时并未上任,仍然留在京城。
    ④《晋书·汝南王亮传》,第1592页。
    ①《汉书·南匈奴传》载:“单于羌渠,光和二年立。中平四年……灵帝诏发南匈奴兵,配幽州牧刘虞讨之(前中山太守张纯)。单于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单于发兵无已,五年,右部酰落与休着各胡、白马铜等十余万人反,攻杀单于。单于羌渠立十年,子右贤王于扶罗立。持至尸逐侯单于于扶罗,中平五年立。国人杀其父者遂畔。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而于扶罗诣阙自讼。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单于将数千骑与白波贼合兵寇河内诸郡。时民皆保聚,钞掠无利,而兵遂挫伤。复欲归国,国人不受,乃止河东。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一年而死,南庭遂虚其位,以老王行国事。单于于扶罗立七年死,弟呼厨泉立。单于呼厨泉,兴平二年立。以兄被逐,不得归国,数为鲜卑所钞。”
    ②谷川道雄着、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页。内田吟风认为:在东汉末年,南单于对匈奴的统治消亡,南匈奴同时就丧失了以往对中原王朝所具有的独立性。此事态是从两方面发生的,一是南匈奴自身的纷争所引起的内部崩溃。二是中原王朝所采取的来自外部的破坏作用。参见《北アジア史研究——匈奴篇》,东京同朋社1975年,第68页。
    ①陈寿:《三国志·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47页。后文所引《三国志》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②《后汉书·南匈奴传》,第2799页。
    ③《资治通鉴》卷75《魏纪》7,第2391页。
    ④《三国志·鲜卑乌丸东夷传》,第831页。
    ⑤参见冈崎文夫:《魏晋南朝北朝通史》,东京平凡社1989年,第135页。
    ⑥萧统:《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第621页。
    ⑦《三国志·邓艾传》,第776页。
    ①《资治通鉴》注“离国弱寇”一句后注:“离国者,离匈奴刘豹之国为二也。”
    ②《晋书·胡奋传》有“匈奴中部帅刘猛叛,使骁骑路蕃讨之”一语,可见刘猛曾任帅于中部。
    ③《晋书·北狄附匈奴传》曾云“单于猛叛,屯孔邪城”,《通典》、《太平寰宇记》皆同此说。吕思勉先生推测“盖猛时自称单于”。见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23页。
    ④祝总斌:《评晋武帝的民族政策》,收入《中国古代史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34—137页。
    ⑤陈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10页。
    ⑥《晋书·江统传》,第1534页。
    ①《晋书·刘元海载记》,第2648页。
    ②唐长孺先生经过详细的考辩,证明刘渊一系“本非南匈奴之族”,而是出自单于统治下的屠各部。《载记》所述诸刘世系“有出于伪托之嫌”。参见唐长孺:《魏晋杂胡考》,《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第401页。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还有姚薇元、林干、马长寿、王仲荦诸先生。刘勇也对这一问题作过论证,见《去卑监国的败局与刘猛世系的伪造》,《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③《晋书·刘元海载记》,第2648页。
    ②《资治通鉴》卷87《晋纪》9,第2742页。
    ③《晋书·刘元海载记》,第2646页。
    ④《资治通鉴》卷85《晋纪》7,第2698页。
    ①《春秋左传正义》云:“秋,公至自晋,欲求成于楚而叛晋。季文字曰:‘不可。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臣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晋人杜预注“非吾族也”为“与鲁异姓”。马戎先生认为“与鲁异姓”应理解为楚国的王室与鲁国的王室不属于同一个姓氏集团,并由此得出结论:直至晋朝,人们对“非吾族”的理解还是指“异姓”群体,并不是其它的“民族”或“族群”。参见乔健、李沛良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通过孔恂、杨珧所要表达的意思来看,马戎先生的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晋时“非吾族”确有“民族”或“族群”的意义。
    ③英国人类学家古立佛的在研究非洲部族结构时注意到,他们家族的发展、融合和分裂,多由特别记得一些祖先及忘记一些祖先(有些祖先出于何部落已无从可知)来达成,他称为“结构性失忆”。参见P. H.Gulliver, the Family Herds: A Study of Two Pastoral Tribes in East Africa, the Jie and Turkana. 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LTD,1955.
    ①在汉晋时期,中原人认为许多边缘地区的人群都是华夏“英雄祖先”的后裔,《史记》以至正史中常出现一种模式化的历史叙事:一个“英雄”自华夏之域远走边陲而成为此地域人群的开化者与英雄祖先。台湾学者王明珂将此称之为“英雄徙边记”叙事。参见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兄弟民族》,中华书局2009年,第15页。Paul Ricoeur,“The narrative function”, in Hermeneutics and Human Scienc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p274. Gananath Obeyesekere, The Apotheosis of Captain Cook: EuropeanMythmaking in the Pacific,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22, p8—11.
    ②《晋书·石勒载记》,第2746页。
    ③《晋书·慕容儁载记》,第2834页。
    ①《晋书·姚苌载记》,第2967页。
    ②参见罗新:《十六国北朝的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第52页。
    ③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前赵录》6,齐鲁书社1998年,第45页。后文所引《十六国春秋辑补》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④《晋书·刘曜载记》,第2685页。
    ⑤陈勇:《汉国匈奴、氐人联盟的解体——以刘乂案为中心》,《历史研究》2008年第4期。
    ①所谓“草原正统”并非是将中原的正统观念生搬硬套给胡人,草原王朝依然有构建自身合法性的需要,在他们解读前代历史及其本部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观念就会显现出来。参见胡鸿:《草原“正统观念”与历史记忆——以北族记忆中的匈奴为例》,《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第66页。
    ②《旧唐书·回纥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196页。
    ③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译:《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中华书局2006年,第56页。
    ④《后汉书·南匈奴列传》,第2940页。
    ⑤《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第831页。
    ①Thomas Barfield, the Perilous Frontiers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221BC to AD1757. Cambridge, Mass.:Basil Blackwell1992. p8, p37, p41.
    ②《晋书·石勒载记》,第2707页。
    ③《魏书·羯胡石勒传》,第2047页。
    ④王青:《石赵政权与西域文化》,《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92页。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08页。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第413页。
    ③姚薇元先生认为月支即月氏,本居敦煌、祁连间,为匈奴老上单于(公元前174—161年)所破,远遁西域(今中亚Sogdiana附近)。余众保南山,与汉错局。汉安定郡有月氏道(当今甘肃镇原县东北),即月氏降人所置,可知月氏归汉之早。参见《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405页。
    ④乌丸和匈奴中也有张姓,《晋书·石勒载记》中有乌丸首领张伏利度;《太平御览》卷744《叙艺》引《后赵录》云:“张材伎乌谭部人也,善棊博、蹴鞠、 鸡诸伎。”《晋书·北狄匈奴传》称乌谭为入塞匈奴十九种之一。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11页。
    ②《资治通鉴》卷87《晋纪》9,第2758页。
    ③《晋书·石勒载记》,第2716页。
    ④《资治通鉴》卷87《晋纪》9,第2769页。
    ①参见陈勇:《后赵羯胡为流寓河北之并州杂胡说》,《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66页。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08页。
    ①《晋书·艺术·佛图澄传》,第2487页。
    ②《晋书·舆服志》,第771页。
    ③王青:《石赵政权与西域文化》,《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93页。
    ④《晋书·东海王越传》,第1626页。
    ①(1)石生:《晋书斠注》卷104引敦煌石室本《晋纪》,将石生列为汉人,又据《太平御览》卷326《兵部》57引《二石伪事》云:“刘曜躬领将士二十七万众大举征勒,勒养子生为卫将军,领三千人镇洛。”(2)石瞻:《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载记》云:“父瞻,字弘武,本姓冉,名良,魏郡内黄人也。其先汉黎阳骑都督,累世牙门。勒破陈午,获瞻,时年十二,命季龙子之。”(3)石聪:《晋书·孔愉传附从子坦传》载:“(孔坦致书于石聪时称)将军出自名族,诞育洪胄。遭世多故,国倾家覆,生离亲属,假养异类。”(4)石堪:《十六国春秋》卷20《后赵录》10云:“石堪本田氏子,数有战功,勒养以为子,冒姓石氏。”(5)郭敬:《晋书·石勒载记》云:“攻乞活李恽于上白,斩之,将坑其降卒,见郭敬而识之……勒下马执其手,泣曰:‘今日相遇,岂非天邪。’赐衣服车马,署敬上将军,悉免降者以配之。”
    ②《晋书·石勒载记》,第2752页。又据同卷,石弘曾“受经于杜嘏,诵律于续咸”,又师于张跃,《十六国春秋》卷22《后赵录》12载:“张跃……学敏才达,雅善清谈。勒伟其仪辨,拜世子卫军长史。敕世子弘曰:‘张长史人之表范,汝其师之。’”
    ①《资治通鉴》卷95《晋纪》17,第2983页。
    ②《资治通鉴》卷95《晋纪》17,第2986页。
    ③《晋书·蔡谟传》,第2036页。
    ④《晋书·石勒载记附子弘载记》,第2754页。
    ①姚薇元先生认为后赵诸“张”乃“羌渠”之谐音,参见《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1962年,第386页。
    ②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17《后赵录》7,第137页。
    ③《资治通鉴》卷96《晋纪》18,第3014页。
    ④《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86页。
    ⑤《晋书·姚弋仲载记》,第2960页。
    ①《晋书·苻洪载记》,第2868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78页。
    ③即葛慈所谓的“既定资赋”,主要包括血缘、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参见Geertz, Clifford, The IntegrativeRevolution: 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 The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edited by Clifford Geertz, New York: Free Press.1963,105—57.Edward Shils,“Primordial, Personal, Sacred and Civil T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8.1957,130—145;Charles Keyes,“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 Ethnic Change, edited by Charles Keyes F.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4—30.
    ①《晋书·刘元海载记》载,(宣)师事乐安孙炎,沈精积思,不舍昼夜,好《毛诗》、《左氏传》。炎每叹之曰:“宣若遇汉武,当逾于金日磾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闾盖数年。每读《汉书》,至《萧何》、《邓禹传》,未曾不反复咏之,曰:“大丈夫若遭二祖,终不令二公独擅美于前矣。”
    ②《晋书·刘聪载记》载,(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③《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88页。
    ①《晋书·姚弋仲载记》,第2960页。
    ②参见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59页。
    ③《晋书·段匹磾传》,第1710页。
    ④参见陈建文:《先秦至两汉胡人意象的形成与变迁》,台湾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90—300页。角田文卫:《古代北方系文物の研究》,东京新时代社1971年,第69页。东京国立博物馆编:《大草原の骑马民族》,东京国立博物馆1997年,第45—50页。东京国立博物馆编:《シルクロードの遗宝》,日本经济新闻社1985年,第38页。
    ⑤班固:《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3834页。后文所引《汉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①《晋书·江统传》,第1532页。
    ①《晋书·刘聪载记》,第2669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云:“勒白王将杀之,王曰:‘快牛为犊子时,多能破车,汝当小忍之。’”
    ①《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64页。
    ①《资治通鉴》96卷《晋纪》18,第3042页。
    ②张荣明:《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第53页。
    ①《资治通鉴》卷97《晋纪》19,第3063页。
    ①《资治通鉴》卷87《晋纪》9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条,胡注曰:“三王谓安昌王盛、安邑王钦、西阳王璇也。或曰:三王谓齐王裕、鲁王隆、北海王乂。”另据同书永嘉四年七月壬午条及《晋书刘·元海载记》,刘钦、刘璇不在三王之中,因此当以胡注“或曰”中所言为是。
    ①《晋书·刘元海载记》,第2653页。
    ②《晋书·石勒载记》称石勒本以秦王石宏为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单于。但从石虎“谓勒即位之后,大单于必在己,而更以授其子弘”之言来看,石勒已改变初衷将大单于之位授与石弘。同时,从石虎发动政变“幽弘及程氏并宏”一事来看,似可推测石弘、石宏似为一母所生。
    ③《资治通鉴》卷94《晋纪》16,第2975页。
    ①《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61页。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51页。
    ②《资治通鉴》卷95《晋纪》17东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条云:“赵太子邃素骁勇,赵王虎爱之,常谓群臣曰:‘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残减,故使朕得至此;如朕有杀阿铁理否?’”
    ③《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67页。
    ④《资治通鉴》卷96《晋纪》18,第3040页。
    ⑤《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76页。
    ①《资治通鉴》卷98《晋纪》20,第3081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85页。
    ③《资治通鉴》卷98《晋纪》20,第3084页。
    ①《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子鉴载记》,第2791页。
    ②《资治通鉴》卷98《晋纪》20,第3100页。
    ③《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子鉴载记》,第2793页。
    ④《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载记》,第2794页。
    ⑤《晋书·儒林·韦謏传》,第2361页。
    ①《魏书·冯跋传》称其“小名乞直伐”,“既家昌黎,遂同夷俗”。此外,从冯素弗墓的出土器物及形制来看,也保留了很强的鲜卑风格。参见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73年第
    3期。
    ②马长寿:《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③《通典·州郡典》卷八柳城郡条云:“汉徒河县之青山在郡城东百九十里。棘城即颛顼之墟,在郡城东南百七十里。”《太平寰宇记》柳城县条云:“徒何城,汉县,有废墟,在今郡东北,有山曰青山。棘城即颛顼之墟也,在郡东南一百七十里。”日本学者箭内亘也持此看法,参见白鸟库吉:《满洲历史地理》第一卷,第247—262页。《清一统志》卷43、《历代通鉴辑览》卷30皆认为徒何在今锦州境内,棘城在今义县。
    ①参见金毓黻:《东北通史》上编第40页,转引自《乌桓与鲜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
    ②《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3页。
    ③《三国志·乌桓鲜卑传》,第2986页。
    ④《周书·文帝纪》,第1页。
    ⑤《资治通鉴》卷91《晋纪》13,第2910页。《晋书·慕容廆载记》中“段末柸”又作“段末波”。
    ⑥《资治通鉴》卷95《晋纪》19,第2993页。
    ①《资治通鉴》卷96《晋纪》18,第3018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载记》,第2793页。
    ③《资治通鉴》卷96《晋纪》18,第3039页。
    ①《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
    ②《资治通鉴》卷95《晋纪》17,第3005页。
    ②《资治通鉴》卷99《晋纪》21载:“及闻垂至,(坚)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当与卿共定天下,告成岱宗然后还卿本邦,世封幽州,使卿去国不失为子之孝,归朕不失事君之忠’。”
    ③《晋书·苻坚载记》云:“王猛伐洛,引全为参军。猛乃令人诡传垂语于全曰:‘吾已东还,汝可为计也。’全信之,乃奔 。猛表全叛状,垂惧而东奔,及蓝田,为追骑所获。坚引见东堂,慰勉之曰:‘卿家国失和,委身投朕。贤子志不忘本,犹怀首丘。《书》不云乎父父子子,无相及也。卿何为过惧而狼狈若斯也!’”
    ①《资治通鉴》卷106《晋纪》28,第3340页。
    ①谭其骧先生考证七郡为“荣阳一也;顿丘二也;阳平之南境前燕分置贵乡郡,三也;魏郡之南境后赵分立黎阳郡,四也;陈留五也;济阴六也;濮阳之西半后赵分立东燕郡,七也。惟晋惠帝分陈留为济阳,石虎又立建兴郡于济阳之句阳,则不只七郡,盖中间曾经并省也(建兴即济阳故地)。初建国时,东有高平、泰山,自刘牢之击走翟韩,当复为晋土。钊亡后二年,燕慕容农略青、充、康丘(故淮阳之东半)、高平、泰山诸郡始自晋入燕。又汲郡、河内、介黎、滑、荣、洛之间,翟氏数寇荣、洛,其地实所经行,故得陈兵于石门、洛口、怀县,则二郡殆亦曾为魏有。”参见《长水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5页。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920页。
    ②《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4页。
    ③《资治通鉴》卷81《晋纪》3,第2590页。
    ④《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5页。
    ①《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
    ①《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
    ②《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18页。
    ①《资治通鉴》卷96《晋纪》18,第3043页。
    ②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中华书局2007年,第339页。
    ①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97页。
    ②《资治通鉴》卷96《晋纪》18,第3037页。
    ③《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
    ①仇鹿鸣:《侨郡改置与前燕政权中的胡汉关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4期,第99页。
    ②《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3页。
    ①《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2页。
    ②《晋书·慕容垂载记》,第3082页。
    ①《晋书·慕容暐载记》,第2863页。
    ②参见顾祖禹着,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3,中华书局1955年,第130页。
    ③《资治通鉴》卷108《晋纪》30,第3421页。
    ④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中华书局2005年,第112页。
    ⑤《资治通鉴》卷107《晋纪》29载:“刘显地广兵强,雄于北方。会其兄弟乖争,魏长史张兖言于魏王珪曰:‘显志在并吞,今不乘其内溃而取之,必为后患。然吾不能独克,请与燕共攻之。’珪从之,复遣安同乞师于燕。”“魏王珪会燕赵王麟于意辛山,击贺兰、纥突邻、纥奚三部,破之。”“贺染干谋杀其兄讷,讷知之,举兵相攻。魏王珪告于燕,请为乡导以讨之。二月,甲戌,燕主垂遣赵王麟将兵击讷,镇北将军兰汗帅龙城之兵击染干。”
    ①魏收:《魏书·太祖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1页。后文所引《魏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②《资治通鉴》卷107《晋纪》29,第3385页。
    ①《资治通鉴》卷107《晋纪》29,第3400页。
    ②《魏书·王建传》,第709页。
    ③《魏书·秦王翰传附秦王觚传》,第374页。
    ④《魏书·张衮传》,第613页。
    ①《资治通鉴》卷108《晋纪》30,第3423页。
    ②《水经注》卷13《漯水注》云:“按《燕书》,建兴十年,慕容宝自西河还,军败于参合,死者六万人。”
    ③《晋书·冯跋载记》,第3128页。
    ④《晋书·冯跋载记》,第3129页
    ①《晋书·冯跋载记附冯素弗载记》,第3134页。
    ②参见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第20—29页。
    ③《资治通鉴》卷116《晋纪》38,第3647页。
    ④史载万陵杀解律的原因是害怕远行,张金龙考证当出于冯跋授意,从事后万陵并未受到任何处罚的情形来看,此论较为合理。参见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第24页。
    ①李凭:《于什门事件与魏燕之争》,《“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第23—27页。
    ②《晋书·慕容德载记》,第3168页。
    ①《资治通鉴》卷111《晋纪》33,第3495页。
    ②关于慕容德的即位时间,《通鉴》、《晋书·慕容德载记》并系于东晋隆安四年(400年),但《慕容德载记》校勘记三考证曰:“安帝纪,德即帝位在隆安三年,御览一二六引南燕录言德建平元年岁在己亥,盖即隆安三年也。下超传云‘二世,凡十一年,以义熙六年灭’,上推至隆安三年,正合十一年之数。此‘四年’盖‘三年’之误。”
    ③《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
    ④《晋书·慕容儁载记》,第2842页。
    ①范晔:《宋书·鲜卑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1页。后文所引《宋书》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②《三国志·乌桓传》引王沈《魏书》称乌丸:“常推募勇健能理决斗讼侵犯者为达人”又云:“其言语习俗与乌丸同”。可见,鲜卑部的首领最初是由勇武强健的人来担任,檀石槐就是典型例证。檀石槐之后,鲜卑出现了“诸大人遂世相袭”的情况,推举被世袭取代。但这种制度并不稳定,轲比能就是被推举出来的。
    ③据《通鉴》所在,吐谷浑卒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享年72岁。慕容涉归卒于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那时吐谷浑已经37岁。《前燕录》称慕容廆卒年65,在位49年,则在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登基时只有16岁。
    ①《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6页。
    ②《晋书·慕容皝载记附慕容翰载记》,第2827页。
    ①《晋书·慕容垂载记》,第2972页。
    ②《晋书·慕容宝载记》,第3094页。
    ④《晋书·慕容暐载记》,第2855页。
    ①《晋书·慕容熙载记》,第3107页。
    ②《晋书·慕容超载记》,第3186页。
    ①《晋书·苻洪载记》,第2867页。
    ②《魏书·临渭氐苻健传附父洪传》,第2073页。
    ①《晋书·苻洪载记》,第2867页。
    ②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中华书局2007年,第235页。
    ③《晋书·姚弋仲载记》,第2959页。
    ①《晋书·姚弋仲载记》,第2959页。
    ②《资治通鉴》卷93《晋纪》15,第2989页。
    ③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486页。
    ④《晋书·姚苌载记》中称其为“太原薛瓒”。《太平御览》卷249《职官部》47引《后秦记》云:“姚襄遣参军薛瓒使桓温,温以胡戏瓒。瓒曰:‘在北曰狐,居南曰狢,和所问也。’”可见薛瓒是胡人,而桓温以胡戏之,或因其外貌与汉人有别,氐、羌在体貌特征上与汉人区别不大,而羯、匈奴、鲜卑则高鼻多须。在《晋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籍中羯胡、匈奴未见有薛姓者,而在鲜卑中却频繁出现,如《晋书·姚兴载记》提到的“鲜卑薛勃”,以及北魏时期的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①参见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48页。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883页。
    ④《晋书·苻坚载记附苻融载记》,第2934页。
    ①《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载记》,第2795页。
    ②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50页。
    ③《晋书·苻洪载记》,第2934页。
    ④《晋书·苻健载记》,第2870页。
    ⑤《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70页。
    ①参见周伟洲:《甘肃张家川出土北魏〈王真保墓志〉试析》,《四川大学学报》1978年第3期,第79—82页;马明达:《北魏王真保墓志考略》,《甘肃社会科学》1979年第3期,第64—69页;秦明智、任步云:《甘肃张家川发现大赵神平二年墓》,《文物》1975年第6期,第85—88页。
    ②李祖桓:《仇池国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4—20页。胡小鹏:《仇池氐族杨氏政权浅探》,《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88页。
    ③《资治通鉴》卷99《晋纪》21,第3126页。
    ④据《资治通鉴》卷99《晋纪》21载,晋穆帝永和七年(352年)“襄与秦兵战,败亡三万余户”;同年六月颍水之战,姚襄“弃辎重”而逃。
    ⑤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姚襄屯历阳,“以燕、秦方强,未有北伐之志,乃夹淮广兴屯田,训厉将士。”同年十二月其进入盱眙时,“招掠流民,众至七万”。永和十一年(355年)姚襄占领许昌,次年桓温在洛阳大败姚襄,迫使其北奔平阳,前秦并州刺史尹赤纳之,姚襄进占襄陵。
    ⑥《晋书·苻生载记》,第2878页。
    ⑦《初学记》卷8《州郡部》“芹川芮水条”引《水经注》曰:“宜禄县北有芹川。”
    ①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页。
    ②(1)羌、卢水胡:《晋书·惠帝纪》云:“(元康六年)匈奴郝散弟元度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攻北地。”又据《晋书·石勒载记》云:“(延熙元年)长安陈良夫奔于黑羌,招诱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扰北地、冯翊,与石斌相持。石韬等率骑掎句大之后,与斌夹击,败之。句大奔于马兰山。郭敖等悬军追北,为羌所败,死者十七八。”(2)鲜卑:《晋书·石勒载记附子弘载记》云:“石生镇关中,石朗镇洛阳,皆起兵于二镇。”石虎攻长安时,“生遣将军郭权率鲜卑涉璝部众二万为前锋距之……鲜卑密通于季龙,背生而击之。”(3)支胡:支胡是月氏胡的简称,西汉时一部分月氏人入居安定,《汉书·地理志》称安定有月氏道。《晋书·惠帝纪》云:“平阳人刘芒荡自称汉后,诳诱羌戎,僭帝号于马兰山。支胡五斗叟、郝索聚众数千为乱,屯新丰,与芒荡合党。”
    ③《晋书·苻洪载记》,第2867页。
    ①《晋书·苻健载记》,第2869页。
    ③《晋书·苻坚载记》,第2919页。
    ①《晋书·苻健载记》,第2870页。
    ③参见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90年。卷1华州华山郡华阴县、雍州京兆郡蓝田县条。
    ④胡三省注“华泽”为“华阴之泽”,在华阴县西。参见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第177页。
    ⑤《资治通鉴》卷105《晋纪》27,第3309页。
    ①《魏书·徒何慕容廆传附从孙永传》,第2064页。
    ②《晋书·苻健载记》,第2920页。
    ①《晋书·姚苌载记》,第2920页。
    ②李昉:《太平御览》卷123《偏覇部》7,中华书局1960年,第2409页。后文所引《太平御览》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③《资治通鉴》卷105《晋纪》27,第3327页。
    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中华书局1980年,第385页。
    ①《资治通鉴》卷99《晋纪》21,第3120页。
    ②《资治通鉴》卷100《晋纪》22,第3161页。
    ③《晋书·苻坚载记》,第2885页。
    ④同上,第2899页。
    ⑤《资治通鉴》卷101《晋纪》23,第3197页。
    ①《资治通鉴》卷100《晋纪》22云:“王猛日亲幸用事,宗亲勋旧多疾之。特进姑臧侯樊世,本氐豪,佐秦主健定关中,谓猛曰:‘吾辈耕之,君食之邪?’猛曰:‘非徒使君耕之,又将使君炊之’。世大怒曰:‘要当悬汝头于长安城门,不然,吾不处世!’猛以白坚,坚曰:‘必杀此老氐,然后百寮可肃。’会世入言事,与猛争论于坚前,世欲起击猛。坚怒,斩之。于是羣臣见猛皆屏息。”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887页。
    ③同上,第2891页。
    ④《十六国春秋辑补》卷31《前秦录》4云:“甘露元年……(苻坚)遣使巡察四方及戎夷种落,州郡有高年孤寡,不能自存,长史刑罚失中、为百姓所苦,清修疾恶、劝课农桑、有便于俗,笃学至孝、义烈力田者,皆令具条以闻。”《资治通鉴》卷103《晋纪》25载:“(晋废帝太和五年)以燕常山太守申绍为散骑侍郎,使与散骑侍郎京兆韦儒俱为绣衣使者,循行关东州郡,观省风俗,劝课农桑,振恤穷困,收葬死亡,旌显节行,燕政有不便于民者,皆变除之。”《晋书·苻坚载记》云:“(建元十一年)使巡行四方,观风俗,问政道,明黜陟,恤孤独不能自存者。”
    ①田余庆:《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73页。
    ②《晋书·慕容垂载记》,第3078页。
    ①《晋书·苻坚载记》,第2891页。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896页。
    ①《晋书·苻坚载记》,第2920页。
    ③《资治通鉴》卷101《晋纪》23,第3208页。苻幼谋反后,苻坚曾有意征苻柳等诣长安,“今止不征”即是对此事而言。
    ①据《晋书·苻坚载记》云:“坚兄法子东海公阳与王猛子散骑侍郎皮谋反,事泄,坚问反状,阳曰:‘《礼》云,父母之仇,不同天地。臣父哀公(苻法),死不以罪,齐襄复九世之仇,而况臣也。’皮曰:‘臣父丞相有佐命之勋,而臣不免贫餧,所以图富也。’坚流涕谓阳曰:‘哀公之薨,事不在朕,卿宁不知之。’让皮曰:‘丞相临终,托卿以十具牛为田,不闻为卿求位。知子莫若父,何斯言之征也。’皆赦不诛,徙阳于高昌,皮于朔方之北。”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927页。
    ①《晋书·苻坚载记》,第2913页。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21页。
    ②《晋书·姚弋仲载记》,第2961页。
    ③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①《晋书·姚襄载记》,第2963页。
    ②《晋书·姚苌载记》,第2965页。
    ①《十六国春秋辑补》卷50《后秦录》2,第383页。
    ②《晋书·姚兴载记附尹纬载记》,第3004页。
    ③参见《元和郡县志》卷2京兆府兴平县条。
    ④《晋书·姚苌载记》,第2966页。
    ⑥《晋书·石勒载记》,第2755页。
    ①《资治通鉴》卷104《晋纪》26,第3295页。
    ②《资治通鉴》卷105《晋纪》27,第3329页。
    ③《晋书·姚苌载记》,第2970页。
    ④岭北的位置,《资治通鉴》卷105《晋纪》27胡注曰:“岭北,谓九嵕之北,凡新平、北地、安定皆是也。”九嵕山的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北山之南,关中平原北缘。
    ⑤《晋书·姚苌载记》,第2968页。
    ①《晋书·姚兴载记》,第2979页。
    ②《晋书·姚苌载记》,第2971页。
    ③《晋书·姚兴载记》,第2979页。
    ⑤《资治通鉴》卷114《晋纪》36,第3590页。
    ①《晋书·姚苌载记》,第2974页。
    ②《资治通鉴》卷107《晋纪》29,第3389页。
    ③参见李椿浩:《试论羌族后秦之安定地区的地位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3期,第18页。
    ①《晋书·苻坚载记》,第2895页。
    ②《晋书·苻登附徐嵩载记》,第2956页。
    ①《晋书·苻坚载记》,第2949页。
    ①《晋书·慕容垂载记》,第3080页。
    ②《晋书·姚苌载记》,第3018页。
    ①《资治通鉴》卷103《晋纪》25,第3262页。
    ②“郑碑”、“立界碑”均见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0,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3页。《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2册,分别题作“邓艾祠堂碑”和“张产碑”,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王昶《金石萃编》卷25则把“立界碑”题作“广武将军□产碑”。
    ③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④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68页。
    ⑤《后汉书·西羌传》,第2869页。
    ①《宋书·沮渠蒙逊传》,第2412页。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903页。
    ①《晋书·苻坚载记》,第2913页。
    ②《资治通鉴》卷104《晋纪》26,第3280页。
    ③《晋书·慕容垂载记》云:“垂请入邺城拜庙,丕不许。乃潜服而入,亭吏禁之,垂怒,斩吏烧亭而去。”
    ①《资治通鉴》卷106《晋纪》28,第3341页。
    ①《资治通鉴》卷104《晋纪》26,第3305页。
    ①《晋书·挚虞传》,第1427页。
    ②《晋书·张轨传》,第2229页。
    ③《晋书·张轨传》载:“轨以时方多难,阴图据河西,筮之,遇《泰》之《观》,乃投策喜曰:‘霸者兆也。’于是求为凉州。”同传又云:“(张越)从陇西内史迁梁州刺史。越志在凉州,遂托病归河西,阴图代轨”
    ①王明珂:《游牧者的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②参见《汉书·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第2972—2992页。
    ③Robert. B Ekvall,“Peace and War among the Tibetan Nomad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ume66,1964,pp1120—1148.
    ④秃发树机能能的势力主要集中于秦州陇西与凉州交界的几郡,凉州的腹地河西地区基本安定。参见祝总斌:《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①《三国志·张既传》云:“(魏文帝黄初二年)凉州卢水胡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既至金城,欲渡河,诸将守以为兵少道险,未可深入……贼七千余骑逆拒军于鹯阴口,既扬声军由鹯阴,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既已据武威……大破之,斩首获生以万数。”
    ②参见白须净真:《在地豪族·名族社会——1—4世纪の河西》,《敦煌の历史》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57-64页。
    ③《晋书冯跋载记》称其“小字乞直伐”。冯素弗的墓葬虽含有一定汉族因素,但其鲜卑化特点依然十分鲜明。参见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文物》1984年第6期。
    ④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页。
    ⑤《资治通鉴》卷104《晋纪》26,第3282页。
    ⑥《资治通鉴》卷104《晋纪》26云:“先为天锡筑第于长安,至则居之。以天锡晋兴太守陇西彭和正为黄门侍郎、治中从事,武兴苏膺、敦煌太守张烈为尚书郎,西平太守金城赵凝为金城太守,高昌杨干为高昌太守,余皆随才擢叙。梁熙清俭爱民河右安之,以天锡武威太守敦煌索泮为别驾,宋皓为主簿。”
    ①《资治通鉴》卷112《晋纪》,第3534页。
    ②《晋书·秃发傉檀载记》,第3149页。
    ③《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63页。
    ①荣新江:《吐鲁番新出〈前秦建元二十年籍〉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第13页。
    ②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晋十六国北朝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15—16页。
    ③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63页。
    ①《晋书·地理志》载:“张天锡又别置临松郡。”而《太平寰宇记》卷152《陇右道》3云:“临松山一名青松山,一名马蹄山,又云丹岭山。在县南一百二十八里,《十六国春秋》:‘晋元嘉元年(应为永嘉)张掖临松山有石如张掖字,后掖字渐灭,而张字分明。’又有文曰:‘初祚天下四方安万年。’后魏太和中置临松郡故城,在此山下。”《隋书地理志》、《通典》卷174《州郡》4都从《太平寰宇记》之说,实不确,应以《晋书·地理志》为是。
    ①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5年,第66页。
    ②《资治通鉴》卷111《晋纪》33胡注云:“乙弗亦鲜卑种,居西海。”《魏书·吐谷浑传附乙弗勿敌传》又载:“吐谷浑北有乙弗勿敌国,俗风与吐谷浑同。”《资治通鉴》卷108《晋纪》30云:“秃发乌孤击乙弗、折掘等诸部,皆破降之,筑廉川堡以都之。”胡注曰:“乙弗、折掘二部皆在秃发氏之西。廉川在湟中。”
    ①《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7《前凉录》1,第482页。
    ②《晋书·张轨传》,第1159页。
    ③《晋书·张轨传》载:“(张轨)闻秦王入关,乃驰檄关中曰:‘主上遘危,迁幸非所,普天分崩,率土丧气。秦王天挺圣德,神武应期。世祖之孙,王今为长。凡我晋人,食土之类,龟筮克从,幽明同款。宜简令夺奉登皇位。’”
    ④《十六国春秋辑补》卷67《前凉录》1云:“初,汉末金城人阳成远杀太守以叛,郡人冯忠赴尸号哭,呕血而死。张掖人吴咏为护羌校尉马贤所辟,后为太尉庞参掾,参、贤相诬,罪应死,各引咏为证,咏计理无两直,遂自刎而死。”
    ⑤晋惠帝永兴二年(305年)六月,东羌校尉韩稚杀秦州刺史张辅,张轨听从少府司马杨胤的建议,遣中督护泛瑗率众二万讨之,并至书于韩稚曰:“今天纲纷挠,牧守宜戮力勤王。适得雍州檄,云卿称兵内侮,吾董任一方,义在伐叛,武旅三万,骆驿继发,伐木之感,心岂可言!古之行师,全国为上,卿若单马军门者,当与卿共平世难也。”韩稚得书而降。《晋书·张轨传》将此事记于“永嘉初”,《资治通鉴》卷86《晋纪》8及《晋书·惠帝纪》均为永兴二年,似《张轨传》中“永嘉”为“永兴”之误。
    ⑥《晋书·张轨传》,第2226页。
    ⑦《晋书·张寔传》,第2228页。
    ⑧《晋书·张寔传》载:“及帝将降于刘曜,下诏于寔曰:‘天步厄运,祸降晋室,京师倾陷,先帝晏驾贼庭……君世笃忠亮,勋隆西夏,四海具瞻,朕所凭赖。今进君大都督、凉州牧、侍中、司空,承制行事。琅邪王宗室亲贤,远在江表。今朝廷播越,社稷倒悬,朕以诏王,时摄大位。君其挟赞琅邪,共济难运。若不忘主,宗庙有赖。’”
    ①罗新《十六国时期中国北方的民族形势与社会整合》,北京大学博士毕业论文1995年,第61页。
    ②《晋书·张茂传》,第2233页。
    ③《晋书·张骏传》,第2234页。
    ①《晋书·张祚传》,第2247页。
    ②《资治通鉴》卷86《晋纪》8,第2736页。《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将此事记于永嘉五年(311),现以《通鉴》为准。
    ①《资治通鉴》卷100《晋纪》22,第3129页。
    ②敦煌宋氏在张玄靓一朝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治通鉴》卷101《晋纪》23载:“凉骠骑大将军宋混疾甚,弦玄靓及其祖母马氏往省之,曰:“将军万一不幸,寡妇孤儿将何所托!欲以林宗继将军,可乎?”混曰;“臣子林宗幼弱,不堪大任。殿下倘未弃臣门,臣弟澄政事愈于臣,但恐其儒缓,机事不称耳。殿下策励而使之,可也。”……玄靓以澄为领军将军,辅政。”
    ①《晋书·凉武昭王传》,第2259页。
    ①《晋书·吕光载记》,第3054页。
    ②《史记·大宛列传》,第3160页。
    ③《太平御览》卷895《兽部》7,中华书局2011年,第1058页。
    ①《晋书·秃发傉檀载记》,第3150页。
    ②《晋书·吕光载记》,第3063页。
    ③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45页。
    ④《晋书·儒林·崔游传》,第2352页。
    ⑤《资治通鉴》卷106《晋纪》,第3362页。
    ①《晋书·吕光载记》,第3056页。
    ②《资治通鉴》卷107《晋纪》,第3389页。
    ③《晋书·吕光载记》,第3056页。
    ④《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第3189页。
    ①《资治通鉴》卷110《晋纪》32载:“左司马赵振曰:‘杨轨新败,吕氏方强,洪池以北,未可冀也,洪池,岭名,在凉州姑臧之南。唐凉州有洪池府。岭南五郡,庶几可取。岭南,谓洪池岭南也。五郡,谓广武、西平、乐都、浇河、湟河也。几,居希翻。大王若无开拓之志,振不敢言;若欲经营四方,此机不可失也。使羌得西平,华、夷震动,非我之利也。’乌孤喜曰:‘吾亦欲乘时立功,安能坐守穷谷乎!’”
    ②《资治通鉴》卷111《晋纪》33,第3492页。
    ①《晋书·秃发乌孤载记》,第3143页。
    ①《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第3145页。
    ③《资治通鉴》卷116《晋纪》38,第3360页。
    ④参见关尾史郎:《南凉政权(三九七——四一四)と徙民政策》,《史学杂志》1980年第89编1号。
    ①《资治通鉴》卷112《晋纪》胡注曰:“凉泽卽禹贡之猪野泽也,在武威县东,亦曰休屠泽。”
    ②参见周伟洲:《南凉与西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第373页。
    ①齐陈骏、陆庆丰、郭峰:《五凉史略》,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9页。
    ②《甘州府志》卷4《古迹》“黑水”条云:“黑水有二源,南源出祁连山,北源出野马川,西南流会于临松山南,又西北经临松山……《汉书·地理志》曰羌谷水,《晋志》卢水胡是也。”
    ③《宋书·氐胡传》,第2412页。
    ④《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第3189页。
    ①《资治通鉴》卷112《晋纪》34,第3534页。
    ①《晋书·沮渠蒙逊载记》,第3199页。
    ②《晋书·张祚传》,第2247页。
    ①《晋书·张轨传》,第2223页。
    ③《十六国春秋辑补》卷92《西凉录》1,第629页。
    ①《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58页。
    ①《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65页。
    ①参见荣新江、李肖、孟宪实:《新获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华书局2008年,第54—61页。
    ①叶昌炽撰、柯昌泗评:《语石、语石异同评》,中华书局1994年,第364页。
    ①《晋书·刘聪载记》,第2665页。
    ②《晋书·刘曜载记》,第2698页。
    ③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分治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97页。
    ①参见侯旭东:《北魏境内胡族政策初探——从〈大代持节豳州刺史山公寺碑〉说起》,《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72页。町田隆吉:《前秦政权の护军について——“五胡”时代にぉけゐ诸种族支配の一例》,东京国书刊行会1982年,第175页。
    ②《后汉书·西羌传》2689页。
    ③《宋书·沮渠蒙逊传》2412页。
    ①《晋书·慕容暐载记》,第2852页。
    ②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09年,第229页。
    ③《晋书·慕容宝载记》,第3093页。
    ④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7页。
    ⑤《魏书·慕容暐传》载:“(慕容)冲为坚将窦冲所破,弃其步众,率鲜卑骑八千奔于泓军。”另据《晋书·慕容宝载记》云:“(慕容)宝闻魏有内难,乃尽众出距,步卒十二万,骑三万七千,次于曲阳柏肆。”
    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①此段记载中,太师似为百官之首,但《资治通鉴》卷89《晋纪》11愍帝建兴二年(314)条则言:“聪置丞相等七公”,显然以丞相为七公之首。而且两书中,丞相刘粲(太子)都排在太师刘景之前。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在太傅之上,太傅在三公之上。刘聪所设七公应与汉制稍有不同,丞相才是最高的职官。
    ②周伟洲:《汉赵国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①《资治通鉴》卷97《晋纪》19,第2871页。《晋书·石勒载记》中详列24郡之名,共29万户。
    ②《资治通鉴》卷91《晋纪》13,第2875页。
    ③万斯同:《伪赵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中华书局1998年,第6页。
    ④《十六国春秋辑补》卷15《后赵录》1,第83页。
    ①《晋书·张轨传》,第2234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附冉闵载记》,第2794页。
    ③《晋书·慕容超载记》,第3181页。
    ④《资治通鉴》卷115《晋纪》37,第3626页。
    ⑤《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68页。
    ①《晋书·秃发傉檀载记》,第3152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75页。
    ③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035页。
    ④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第673页。
    ⑤《魏书·清河王怿传》,第591页。
    ⑥《史记·天官书》,第1295页。
    ①《晋书·天文志》,第300页。
    ②参见崔一楠:《占星术与两晋南北朝政治》,《求索》2011年第5期,第241页。
    ③《汉书·天文志》云:“二年春,荧惑守心。二月乙丑,丞相翟方进欲塞灾异,自杀。”
    ④石虎欲伐慕容皝时,赵揽曾固谏曰:“燕地岁星所守,行师无功,必受其祸。”石虎怒而鞭之,罢其太史令之职,黜为肥如县长。不久,石虎惨败于棘城,思赵揽先前之言,于是召其复为太史令。
    ⑤《资治通鉴》卷96《晋级》18载,咸康六年(340)初,成汉李闳为晋所获,后逃奔于赵。汉主李寿致书石虎请求送归李闳,书中称虎为“赵王石君”。石虎不悦,付外议之。中书监王波曰:“今李闳以死自誓曰:‘苟得归骨于蜀,当纠帅宗族,混同王化。’若其信也,则不烦一旅,坐定梁、益;若有前却,不过失一亡命之人,于赵何损!李寿既僭大号,今以制诏与之,彼必酬返,不若复为书与之。”会挹娄国献楛矢石砮于赵,波因请以遗汉,曰:“使其知我能服远方也。”虎从之,遣李闳归,厚为之礼。闳至成都,寿下诏曰:“羯使来庭,贡其楛矢。”虎闻之,怒,黜王波,以白衣领职。
    ①《晋书·苻生载记》,第2873页。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9年,第548页。
    ④席泽宗:《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文物》1974年第2期,第38页。
    ⑤《晋书·天文志》,第323页。
    ②《晋书·天文志》,第318页。
    ③库利考夫斯基:《天文爱好者手册》,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413页。
    ①全汉升:《中古自然经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0本,中华书局1987年,第82—174页。
    ②参见朱和平:《试论魏晋南北朝商业的特征》,《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9期。
    ③《晋书·刘聪载记》,第2669页。
    ④刘驰:《十六国时期的金属货币》,《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8页。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38页。
    ②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上海博物馆藏钱币——魏晋隋唐钱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第39页。
    ③《晋书·石勒载记》,第2748页。
    ④《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48页。
    ⑤刘驰:《十六国时期的金属货币》,《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5页。
    ①参见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财政干部培训中心汉、后赵墓发掘简报》,《文博》1997年第6期;刘卫鹏:《咸阳出土后赵“丰货”钱》,《陕西金融》1996年第5期;黎大祥:《甘肃武威出土“凉造新泉”》,《中国钱币》1988年第2期;唐德军:《四川成都出土三国两晋时期钱币》,《西安金融》2005年第7期;黎大祥、张河生:《十六国时期的货币探讨》,《甘肃金融》2002年第S2期;刘和惠:《江苏丹徒东晋窖藏铜钱》,《考古》1978年第2期。
    ②刘驰:《十六国时期的金属货币》,《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6页。
    ③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水经注校正》,中华书局2007年,第114页。
    ④《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40页。
    ⑤《太平御览》卷645《刑法部》11,第1092页。
    ⑥谢高文:《咸阳前秦墓葬新出土的五铢、延圜钱》,《陕西金融》2000年第5期。
    ⑦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咸阳市文林小区前秦朱氏家族墓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4期。
    ①大钱直径2.05—2.20厘米,重2克;中钱直径1.80—2.00厘米,重1.3—2.0克;小钱直径1.10—1.07厘米,重1.10—1.25克。篆书,直读,正、背面均有内外郭。参见张忠山:《中国丝绸之路货币》,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②黎大祥、张河生:《十六国时期的货币探讨》,《甘肃金融》2002年第S2期,第107页。
    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北区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60年第6期;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9—10页。同墓中有一件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文书,由此可断定为前秦墓葬。
    ④戴春阳、张珑:《敦煌祁家湾——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46—170页。
    ⑤甘肃省敦煌县博物馆:《敦煌佛爷庙湾五凉时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⑥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176页。
    ①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地区博物馆文物队、朝阳县文化馆:《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
    ②辛发、鲁宝林、吴鹏:《锦州前燕李廆墓清理简报》,《文物》1995年第6期,第44页。
    ③陈大为、李宇峰:《辽宁朝阳后燕崔遹墓的发掘》,《考古》1982年第3期,第272页。
    ④“大夏真兴”直径2.35厘米,重3.03克。刘喜海先生再整理《古泉汇考》时曾着录此钱,但持怀疑态度,李佐贤亦同其说,但方若、罗振玉并不认同刘、李之说。参见刘驰《十六国时期的金属货币》,《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113页。
    ⑤2001年陕西咸阳平陵十六国墓葬出土130多枚铜钱,发掘报告认定此墓为前秦或后秦时期,但具体时间无法确定,因此还不能证实后秦时期有钱币流通。参见咸阳文物考古所:《咸阳平陵十六国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8期。
    ①熊帝兵、惠富平:《十六国时期农业汉化问题研究》,《求索》2009年第12期,第216页。
    ②《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781页。
    ③《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8页。
    ④《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1页。
    ⑤《资治通鉴》卷99《晋纪》21,第3136页。
    ⑥《晋书·石勒载记》,第2738页。
    ⑦《晋书·苻坚载记》,第2885页。
    ①《晋书·石虎载记》,第2770页。
    ②《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2页。
    ③前赵大司农为卜豫,后赵大司农曹莫,后秦姚兴任窦温为大司农,南凉大司农为成公绪。
    ④《晋书·冯跋载记》,第3130页。
    ⑤《晋书·苻坚载记》,第2899页。
    ⑥《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5页。
    ①柳洪亮:《十六国时期高昌郡水利考》,《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第46页。
    ②《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③李庆发:《朝阳袁台子东晋壁画墓》,《文物》1984年第6期,第37页。
    ④陈大为:《朝阳县沟门子晋壁画墓》,《辽海文物学刊》1990年第2期,第44页。
    ⑤鲁才全:《汉唐之间的牛耕和犁耙耱耧》,《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6期,第23页。
    ⑥《资治通鉴》卷91《晋纪》13,第2879页。
    ①《晋书·石勒载记》,第2751页。
    ②《晋书·慕容廆载记》,第2806页。
    ③《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628页。
    ④《晋书·苻坚载记》,第2888页。
    ⑤《晋书·姚兴载记》,第2979页。
    ⑥《晋书·冯跋载记》,第3123页。
    ①《晋书·秃发利鹿孤载记》,第3146页。
    ②《晋书·秃发傉檀载记》,第3151页。
    ③吕春盛:《五胡政权与佛教发展的关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90年第15期,第161页。
    ④金成淑:《慕容鲜卑的佛教文化》,《文史哲》2005年第2期,第105页。
    ⑤《晋书·慕容皝载记》,第2825页。
    ①《十六国春秋辑补》卷26《前燕录》4,第202页。
    ②金维诺:《中国石窟天水麦积山》,文物出版1998年,第167页。
    ③参见中村元等着,余万居译:《中国佛教发展史(中)》,台北天华出版社1984年,第867页。
    ④《高僧传·释道安传》,中华书局1987年,第117页。后文所引《高僧传》原文均出自此版本。
    ⑤《高僧传·鸠摩罗什传》,第35页。
    ⑥《高僧传·昙摩难提传》,第23页。
    ⑦《高僧传·涉公传》,第263页。
    ①参见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81页。
    ②《晋书·姚兴载记》,第2990页。
    ③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商务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④《晋书·艺术·鸠摩罗什传》云:“罗什之在凉州积年,吕光父子既不弘道,故蕴其深解,无所宣化。”任继愈先生认为吕光及其后继者并不信奉佛教,也不鼓励鸠摩罗什从事传教译经,而只是把他当作能占卜吉凶、预言福祸的方士。参见《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64—266页。
    ①《高僧传·昙无谶传》,第53页。
    ②参见石田德行:《北凉イム教ーとくに沮渠蒙逊とイム教についてー》,《社会文化史学》第3号1968年,第14—20页。
    ①《晋书·石季龙载记》,第2487页。
    ②《晋书·苻坚载记》,第2924页。
    ③田村实造:《中国史上の民族移动期》第五章《五胡时代の佛教ーとくに五胡族の君主と西域渡来僧との关系》,东京创文社1985年,第146页。
    ①参见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第39—46页。
    ②《晋书·刘曜载记》,第2693页。
    ③《资治通鉴》卷97《晋纪》19,第3063页。
    ④《资治通鉴》卷97《晋纪》19,第3079页
    ⑤《晋书·苻坚载记》,第2917页。
    ①谷川道雄着、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7—14页。
    ②参见阎步克:《波峰与波谷》,中华书局2009年,第202页。
    ③固原博物馆:《固原历史文物》,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13—114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2][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7][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8][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0][隋]虞世南撰、[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11][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2][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3][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4][唐]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5][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6][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7][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8][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9][唐]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2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1][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22][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3][唐]陆龟蒙:《小名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24][唐]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5][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6][五代]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7][宋]欧阳修:《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29][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0][宋]李昉:《太平御览》,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
    [31][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2][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33][宋]李昉:《太平广记》,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5年。
    [34][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35][宋]郑樵:《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36][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7][清]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38][唐]刘知几:《史通》,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
    [39][清]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0][清]陈毅:《魏书官氏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41][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42]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上海:三联书店,1955年。
    [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5]唐长孺:《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7]周一良:《周一良自选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8]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2]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3]马长寿:《北狄与匈奴》,上海:三联书店,1962年。
    [14]马长寿:《乌桓与鲜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马长寿:《氐与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7]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8]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9]缪钺:《读史存稿》,上海:三联书店,1963年。
    [20]张泽咸,朱大渭:《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1]朱大渭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2]朱大渭:《六朝史论续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年。
    [23]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4]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25]周伟洲:《吐谷浑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周伟洲:《敕勒与柔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7]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
    [29]周伟洲:《汉赵国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周伟洲:《南凉与西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32]张博泉、苏金源、董玉瑛:《东北历代疆域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33]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年。
    [34]张博泉主编:《东北古代民族·考古与疆域》,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
    [35]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36]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37]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8]罗新:《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0]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1]何兹全:《读史集》,上侮: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42]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三联书店,1982年。
    [43]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4]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两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5]谷霁光:《伏兵制度考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46]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7]王重民:《敦煌遗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8]韩国盘:《魏晋南北朝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49]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50]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
    [51]江应梁:《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52]王锦厚:《东北古代交通》,沈阳:沈阳出版社,1990年。
    [53]林旅芝:《鲜卑史》,香港:波文书局,1973年。
    [54]徐杰舜:《中国民族史新编》,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55]林斡:《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新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56]林斡:《东胡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57]蒋福亚:《前秦史》,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3年。
    [58]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59]米文平:《鲜卑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
    [60]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61]吕宗力主编:《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年。
    [62]汪征鲁:《魏晋南北朝选官体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63]陈戌国:《魏晋南北朝礼制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64]梁满仓:《魏晋南北朝习俗史》,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
    [65]齐陈骏、陆庆夫、郭峰:《五凉史略》,银川: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66]陈玉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
    [67]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
    [68]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9]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兵制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1998年。
    [70]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71]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编:《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72]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73]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74]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75]陈寅恪撰、万绳南整理:《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
    [76]徐兴祥:《中国古代民族思想与羁糜政策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
    [77]袁祖亮:《中国古代边疆民族人口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78]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79]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80]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论丛》,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81]马大正主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2]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燕文物精粹》,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83]肖爱民:《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两翼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84]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85]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86]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7]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88]邓奕琦:《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89]李卿:《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90]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91]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92]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9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94]彭丰文:《两晋时期国家认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95]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西晋十六国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96]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7]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98]陈琳国:《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99]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100]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1]胡阿祥:《六朝疆域与六朝政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2]林校生:《“八王之乱”丛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3]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4]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06]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07]田余庆:《拓跋史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年。
    [108]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9]李凭:《北朝研究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0]孙危:《鲜卑考古学文化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1]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112]刘勇:《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13]顾奎相主编:《东北古代民族研究论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4]严耕望:《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5]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6]张敏:《生态史学视野下的十六国北魏兴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17]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8]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赵利生:《民族社会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20]关凯:《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1]王剑峰:《多维视野中的族群冲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122]王铭铭:《人生史与人类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123]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4][日]白鸟库吉撰、方壮猷译:《东胡民族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
    [125][日]东亚研究所编:《异民族统治中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126][日]东亚研究所编:《异民族统治中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127][日]内田吟风:《北アジア史研究——鲜卑柔然突厥篇》,名古屋:同朋社,1975年。
    [128][日]池田温撰、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9][日]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の民族问题》,东京:汲古书院,1998年。
    [130][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中国史上の民族大移动》,东京:东方书店,2002年。
    [131][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东京:汲古书院,2006年。
    [132][韩]池培善:《中世东北亚史研究——慕容王国史》,首尔:一潮阁,1986年。
    [133][韩]朴汉济:《中国中世胡汉体制研究》,首尔:一潮阁,1988年。
    [134][美]朱学渊:《中国北方诸族的源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谭其骤:《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1934年第15期。
    [2]李旭:《五胡时代华夷同化的三个阶段》,《食货》1935年第10期。
    [3]冯家升:《述东胡系之民族》,《禹贡》1935年第8期。
    [4]冯家升:《慕容氏建国始末》,《禹贡》1935年第11期。
    [5]谷雾光:《东胡氏姓研究》,《南开政治经济学报》1937年第2期。
    [6]金毓黻:《慕容氏与高句丽》,《禹贡》1937年第1、2、3期。
    [7]王尹同:《五胡通考》,《中国文化研究汇刊》1943年第3期。
    [8]杨宪益:《须卜即鲜卑说》,《中国杂志》1947年第1期。
    [9]刘尧庭:《鲜卑大人的继承制度》,《新史学通讯》1953,年第12期。
    [10]袁宸:《慕容燕与拓跋魏时期之军封》,《大陆杂志》1953年第6、7、8期。
    [11]洪晴玉:《关于冬寿墓的发现和研究》,《考古》1959年第1期。
    [12]黄惠贤:《试论中国三至六世纪坞营组织的性质》,《武汉大学学报》1960年5、6期。
    [13]黄烈:《五胡汉化与五胡政权的关系》,《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14]安志敏:《关于内蒙古扎来诺尔古墓群的族属问题》,《文物》1964年第5期。
    [15]吕名中:《试论汉魏西晋时期北方民族的内迁》,《历史研究》1965年第6期。
    [16]吴荣曾:《和林格尔壁画墓中反映的东汉社会生活》,《文物》1974年第1期。
    [17]宿白:《东北、内蒙古地区的鲜卑遗迹》,《文物》1977年第5期。
    [18]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拓跋鲜卑——北魏遗迹》,《文物》1977年第11期。
    [19]冯君实:《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1期。
    [20]冯君实:《十六国官制初探》,《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21]冯君实:《评慕容垂》,《松辽学刊》1986年第2期。
    [22]冯君实:《屠本〈十六国春秋〉史料探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1期。
    [23]程应耀:《四世纪初至五世纪末中国北方坞壁略论》,《上海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
    [24]蒋福亚:《十六国时期的民族斗争及其实质》,《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25]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文史知识》1999年第12期。
    [26]蒋福亚:《魏晋南北朝北方的农业耕作方式》,《首都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27]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的租佃关系》,《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8]童超:《关于五胡内迁的几个问题》,《山西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
    [29]童超:《魏晋南北朝军事领导体制的历史特点》,《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30]李逸友:《略论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中的乌桓和鲜卑》,《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31]孙钺:《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融合》,《史学月刊》1980年第1期。
    [32]李志敏:《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魏发祥地问题》,《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1期。
    [33]管东贵:《汉代处理羌族的办法的检讨》,《食货》1972年第6期。
    [34]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的坞壁》,《历史研究》1980年第6期。
    [35]林斡:《鲜卑族与柔然族》,《历史教学》1980年第12期。
    [36]高诗敏:《黄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大融合》,《历史教学》1981年第1期。
    [37]高光晶:《两晋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
    [38]曹熙:《鲜卑南迁前的社会经济形态探讨》,《求是学刊》1981年第3期。
    [39]邱敏:《慕容皝迁都龙城年代考异》,《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40]程纪中:《河北正定县出土前燕元玺四年刻字墓砖》,《文物》1981年第3期。
    [41]荣孟源:《元玺四年刻字墓砖质疑》,《文物》1981年第1l期。
    [42]罗宏曾:《魏晋时期北方各族的迁徙与融合》,《历史教学》1981年第12期。
    [43]胡顺利:《关于乌桓和鲜卑的“髡头”》,《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
    [44]米文平:《鲜卑源流及其族名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45]孙进己:《鲜卑源流考》,《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第3期。
    [46]孙进己、孙海:《鲜卑考古学文化》,《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年第2期。
    [47]陈连开:《鲜卑山考》,《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
    [48]何兹全:《十六国对期的兵制》,《燕园论学集:汤用彤先生九十诞辰纪念》1984年。
    [49]何兹全:《十六国时期的懦学和五德终始思想》,《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1990年。
    [50]邱久荣:《鲜卑段部世系考略》,《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51]邱久荣:《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第3期。
    [52]邱久荣:《单于杂考》,《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53]邱久荣:《〈十六国春秋〉之亡佚及其辑本》,《中央民院学报》1992年第6期。
    [54]邱久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55]黄烈:《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几个理论何题》,《历史研究》1985年第3期。
    [56]黄烈:《略谈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文史知识》1986年第11期。
    [57]屈直敏:《夏赫连勃勃〈国书〉考略》,《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58]胡玉春:《多视角审视下的赫连勃勃》,《内蒙古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59]舒朋:《魏晋南北朝史零扎(五则)》,《北京师院学报》1985年第2期。
    [60]舒朋:《魏晋南北朝史零扎续(四则)》,《北京师院学报》1991年第2期。
    [61]孙仲汇:《五胡考释》,《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1期。
    [62]黄佩瑾:《魏晋南北朝的农奴制人身依附关系》,《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63]严耀中:《魏晋南北朝的“役”与“力”》,《上海师大学报》1985年第3期。
    [64]谷方:《佛教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封建政治》,《中州学刊》1985年第5期。
    [65]牟发松:《十六国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军镇化》,《晋阳学刊》1985年第6期。
    [66]简修炜:《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佃客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1987年第3期。
    [67]许辉:《评东晋的北伐》,《江海学刊》1986年第1期。
    [68]卢开万:《北魏政府徙民的形式与内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86年第8期。
    [69]李柏龄:《鲜卑段辽自保之密云山考》,《北方文物》1986年第1期。
    [70]朱大渭:《魏晋南北朝政界名人成才年龄结构剖析》,《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1991年。
    [71]朱大渭:《儒家民族观与十六国北朝民族融合及其影》,《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72]赵凯球:《南燕史钩沉》,《中州学刊》1986年第2期。
    [73]王希恩:《五胡政权中汉族士大夫的作用及历史地位》,《兰州学刊》1986年第3期。
    [74]王希恩:《宇文部族属浅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75]王希恩:《宇文部史迹勾勒》,《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
    [76]王希恩:《白部考述》,《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77]赵国印:《魏晋和北朝时期的幽州蓟城》,《文博》1986年第4期。
    [78]张荣明:《秦帝国政治模式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9]张荣明、崔一楠:《谶谣与两晋南北朝政治》,《理论学刊》2011年第8期。
    [80]崔一楠:《占星术与两晋南北朝政治》,《求索》2011年第5期。
    [81]崔一楠:《占星术对十六国北朝军事的影响》,《船山学刊》2011年第2期。
    [82]赵俪生:《〈十六国春秋〉〈晋书·载记〉对读记》,《史学史研究》1986年第3期。
    [83]赵俪生:《从宏观角度看鲜卑族在中世纪史上的作用》,《文史哲》1986年第3期。
    [84]黄盛璋:《杂胡官印考》,《西北史地》1986年第4期。
    [85]白翠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的迁徙与融合》,《中央民院学报》1987年第1期。
    [86]白翠琴:《论十六国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中国民族关系史论集》1988年。
    [87]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2期。
    [88]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考察》,《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
    [89]王育民:《十六国北朝人口再探:答袁祖亮同志》,《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90]郑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郑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91]张小舟:《北方地区魏晋十六国墓葬的分区与分期》,《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92]刘中澄:《关于朝阳袁台子晋墓壁画的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87年第1期。
    [93]陈芳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东北地区》,《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94]张国庆:《慕容毁迁都龙城的前因及目》,《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95]段连勤:《前燕拓跋代(魏)国对高车的掠夺战争》,《西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96]张云:《段部鲜卑历史初探》,《东北地方史研究》1988年第1期。
    [97]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与民族融合》,《河北学刊》1988第4期。
    [98]张先昌:《苻坚灭燕后对关东六州的经营》,《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99]张先昌:《前秦重用慕容鲜卑王公贵族评析》,《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100]靳润成:《十六国国号与地域的关系》,《历史教学》1988年第5期。
    [101]周士龙:《论北魏前期对各族降附者的政策》,《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
    [102]夏日新:《两晋之际的流民迁徙与流民集团》,《争鸣》1989年第2期。
    [103]夏日新:《永嘉乱后北方民户的大流徙》,《社会科学》1989年第6期。
    [104]李方:《前秦符坚的中国观与民族观》,《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105]车传鼎:《五胡十六国外族政权之掠户及各族之流移》,《文史学报》1989年第19期。
    [106]高敏:《试论两晋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07]高敏:《略论邺城的历史地位与封建割据时代的关系》,《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
    [108]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l期。
    [109]刘希为:《六朝时期南北战争的轨迹与反思》,《江海学刊》1989年第4期。
    [110]朱泓:《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北方文物》1994年第2期。
    [111]朱泓:《朝阳魏晋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2期。
    [112]郑小容:《慕容鲜卑汉化问题初探》,《文献》1990年第2期。
    [113]郑小容:《慕容鲜卑名称详释》,《北朝研究》1992年第2期。
    [114]郑小容:《慕容傀汉化改革略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15]许涛:《后秦立国前羌族姚氏动向之探析》,《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第1期。
    [116]周伟洲:《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第3期。
    [117]周伟洲:《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西北历史研究》1986年。
    [118]周伟洲:《十六国官制研究》,《文史》2002年第l期。
    [119]叶其峰:《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护军、中护军及护军印》,《文物》1990年第1期。
    [120]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要论》,《河北学刊》1990年第1期。
    [121]牛润珍、杜英:《十六国史官制度述论》,《齐鲁学刊》I998年第4期。
    [122]梁满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礼制度化》,《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23]马欣、张习武:《十六国军制初探》,《天津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
    [124]旷天伟:《十六国时期胡族军队的给养》,《江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25]旷天伟:《论十六国时期少数部族政权的兵役》,《历史研究》1991年第6期。
    [126]旷天伟:《十六国时期汉人服兵役之研究》,《北朝研究》1996年第3期。
    [127]刘幼生:《论十六国胡族政权中的汉族士族》,《晋阳学刊》1990年第3期。
    [128]葛生华:《试论魏晋南北朝及隋唐的监察制度》,《兰州学刊》1990年第5期。
    [129]张久和、傅宁:《东胡系各族发式考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130]孙机:《步摇、步摇冠与摇叶饰片》,《文物》1991年第11期。
    [131]田立坤:《三燕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
    [132]田立坤、李智:《朝阳发现的三燕文化遗存及相关问题》,《文物》1994年第11期。
    [133]田立坤、张克举:《前燕的甲骑具装》,《文物》1997年第1l期。
    [134]田立坤:《袁台子壁画墓的再认识》,《文物》2002年第9期。
    [135]赵诺:《试论把水战前前秦内部政治势力之变动》,《历史教学》2006年第9期。
    [136]陶克涛.:《论嘎仙洞刻石》,《民族研究》1991年第6期。
    [137]曹文柱:《两晋之际流民问题综合考察》,《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38]邱永明:《略论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之得失》,《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139]董旭:《十六国北朝时期河北境内的民族融合》,《河北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140]陈琳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吏的考课》,《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141]张旭华:《略论两晋时期的司徒府典选》,《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142]林汀水:《辽东湾海岸线的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期。
    [143]刘汉东:《十六国及北朝兵户的考察》,《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
    [144]刘汉东:《十六国北朝奴婢身份地位特点探论》,《北朝研究》1996年第1期。
    [145]黄佩瑾:《魏晋南北朝民族关系的发展》,《魏晋南北朝史论文集》1991年。
    [146]周积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文化冲突》,《中南民院学报》1991年第3期。
    [147]马志冰:《十六国时代坞堡壁垒组织的社会职能》,《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
    [148]郭丽萍:《北方少数民族统治与桓温北伐》,《山西大学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
    [149]薛瑞泽:《试论魏晋南北朝的婚姻法规》,《北朝研究》1992年第2期。
    [150]薛瑞泽:《简论魏晋南北朝的赐婚》,《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51]施光明:《东晋北伐三论》,《历史教学问题》1992年第3期。
    [152]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观初探》,《民族研究》1993年第5期。
    [153]刘驰:《十六国宫营手工业机构初探》,《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154]尹辰:《魏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成因及其后果》,《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55]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156]邓奕琦:《五胡十六国对封建法律文化的借鉴与继承》,《北朝研究》1993年第3期。
    [157]许永杰:《鲜卑遗存的考古学考察》,《北方文物》1993年第4期。
    [158]李德山:《试论鲜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2期。
    [159]张博泉:《嘎仙洞刻石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1期。
    [160]张辉:《论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的崛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61]张承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交往》,《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3期。
    [162]张承宗、孙立:《魏晋南北朝婚俗初探》,《浙江学刊》1995年第6期。
    [163]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苏大学报》2000年第3期。
    [164]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教育》,《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165]张承宗、朱慈恩:《论北魏前期的“新民”》,《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
    [166]陈勇:《汉赵国胡与屠各分治考》,《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67]王青:《石赵政权与西域文化》,《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168]张金龙:《北燕政治史四题》,《南都学坛》1997年第4期。
    [169]张金龙:《十六国五燕禁卫武官制度考》,《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
    [170]卢贵子:《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问题之管见》,《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2期。
    [171]周建江:《关于〈阿干之歌〉的若干问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172]邢友德:《十六国时期的民族关系》,《北朝研究》1995年第3期。
    [173]刘琳:《明清几种〈十六国春秋〉之研究》,《北朝研究》1995年第4期。
    [174]卢开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和孝廉考试》,《武大学报》1995年第5期。
    [175]乌廷玉:《两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的特征》,《史学集刊》1995年第1期。
    [176]王晓卫:《十六国时期中原夷汉人口比例》,《历史教学》1995年第7期。
    [177]高生记:《佛教与十六国社会》,《山西师大学报》1995年第4期。
    [178]罗新:《五燕政权下的华北士族》,《国学研究》1997年第4期。
    [179]罗新:《十六国北朝五德历运问题》,《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180]罗新:《论拓跋鲜卑之得名》,《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181]雷家骥:《慕容燕的汉化统治与适应》,《东吴历史学报》1995年第1期。
    [182]朱和平:《试论十六国时期的商业及其特征》,《许昌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183]董高:《三燕佛教略考》,《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第1期。
    [184]李军:《魏晋南北朝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85]韩树峰:《河东裴氏南迁述论》,《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86]李智文:《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名将——慕容垂》,《北朝研究》1996年第1期。
    [187]孙晶琪:《简论冯跋》,《松辽学刊》1996年第3期。
    [188]袁刚:《参合破之役》,《北朝研究》1996年第3期。
    [189]袁刚:《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的军事化》,《地方行政管理》1997年第9期。
    [190]李红艳:《从信都冯氏看北方民族融合》,《北朝研究》1996年第3期。
    [191]李红艳:《魏晋黄河流域民族关系辨析》,《北朝研究》1998年第1期。
    [192]李红艳:《十六国北朝时期草原文化与山东文化的冲突与合和》,《北朝研究》2000年。
    [193]张维训:《魏晋南北朝“三五取丁”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94]张天来:《魏晋南北朝儒学、家学与家族观念》,《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
    [195]韩异:《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大学报》1997年第2期。
    [196]伍晓晴:《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河北学刊》1997年第2期。
    [197]吴宏岐:《“护军”制起始时间考辨》,《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4期。
    [198]刘国石:《东晋十六国南北大分裂的原因》,《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99]刘国石:《鲜卑慕容氏与赵魏士族》,《吉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200]王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薄葬习俗及其原因分析》,《江海学刊》1998年第5期。
    [201]陈文英:《魏晋南北朝最高统治者的“倡佛”》,《天中学刊》1997年第6期。
    [202]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其趋向》,《浙大学报》1997年第6期。
    [203]于云瀚:《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
    [204]黎虎:《汉唐外交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其特点》,《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
    [205]黎虎:《魏晋南北朝鸿护寺及其外交管理职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206]黎虎:《魏晋南非朝时期都督的外交管理职能》,《齐鲁学刊》1998年第5期。
    [207]黎虎、[韩]金成淑:《慕容鲜卑音乐论略》,《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208]张鹤泉:《西晋永嘉、建兴年间都督诸州军事制度探讨》,《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209]田梅英:《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壁的类型及内部机制》,《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第6期。
    [210]杨保隆:《高句骊族源与高句骊人流向》,《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
    [211]秦永洲:《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文史哲》1998年第1期。
    [212]王明辉:《辽河流域古代居民的种系构成及相关问题》,《华夏考古》1999年第2期。
    [213]王素香:《浅谈十六国政权统治的主要特点》,《锦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14]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安徽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215]赵云旗:《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租佃制的确立和发展》,《北朝研究》1999年。
    [216]陈英:《魏晋南北朝私学的历史地位》,《北朝研究》1999年。
    [217]汪波:《魏晋南北朝并州地区少数民族初探》,《北朝研究》2000年。
    [218]陈金凤:《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间地带略论》,《江汉论坛》2000年第3期。
    [219]任怀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寺院地主经济》,《烟台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220]柳洪亮:《十六国时期高昌郡水利考》,《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
    [221]熊帝兵、惠富平:《十六国时期农业汉化问题研究》,《求索》2009年第12期。
    [222]姚宏杰:《参合阪之役前燕魏关系略论》,《淮阴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23]姚宏杰:《君位传承与前燕、后燕政治》,《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224]罗惠仙:《鲜卑族群婚制考述》,《青岛大学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225]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D辑)》1998年第4期。
    [226]陈琳国:《西晋内迁杂胡与杂胡化趋势》,《学术月刊》2007年第10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