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加强残疾人教育保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探讨残疾人教育保障问题实属必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残疾人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也应充分考虑他们的自由发展。我们必须正视残疾人教育,发展残疾人教育,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国残疾人教育经历了建国以来的整顿、文革的曲折发展、停滞,改革开放的重建和现在的持续健康发展。残疾人教育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残疾人受教育权得到很好的保障。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残疾人教育现状还远远滞后于普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残疾人对教育的需求,残疾人教育事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残疾人教育的师资、科研相对缺乏,经费、设施等办学条件亟待解决;国家有关发展残疾人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建设还相当薄弱,导致在实际运作中不能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本文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首先是对残疾人教育发展历程与取得成效的历史回顾。简介建国前残疾人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及其意义;接着介绍建国后至改革前残疾人教育的发展历程;最后是改革至今的发展成就。其次重点分析当前残疾人教育保障中存在问题。以排斥理论为出发点,具体从六个方面分论,如残疾人教育法律缺失、政府责任缺位、残疾人教育体系不全、教育保障非关联性等。复次论证了加强和保障残疾人教育的必要性,分别从人权的角度、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存量的角度论证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最后阐述残疾人教育保障的路径选择。针对第三部分的残疾人教育保障中的缺陷分析,通过正义理论分析,将围绕残疾人教育立法、政府在残疾人教育保障中的责任、教育资源投入与整合、残疾人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讨论如何构建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以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并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
The enhancement of the educational security for the disabled is the inner demand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t is therefore indispensable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the educational security for the disabled.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enters around people and the disabled, as part of the social community,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as regard to the free development. We must emphasize and develop their educ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inner demand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education for the disabled has gone through a series of periods, from the regulation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PRC, the twisting development and stagnation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restoration after Opening-up and Reform policy, and the continuous sound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the educational situation for the disabled has been improved to a large extent and their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well guaranteed. Due to the large population and vast territory and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culture in different regions, howe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ill can’t satisfy the educational demands of a great number of the disabled and the educational cause for them fail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objective situation i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Besides, the education is relatively lacking in teaching staff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facilities and funds. Furthermor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so few that their right to receive education can’t be protected effectively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this paper intends to look back upon the history of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ment and then concentrat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al security for the disabled. Specific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clusion theory, there appear six aspects as the lack of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responsibility defect of government, unsystematic structure of the education and the irrelevancy of the educational security. Nex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the educational security for the disabled from the angles of human righ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human resources. At last, the approach to the educational security is to be discussed with emphasis on the drawback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Finally such issues as the law-establishment,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the investment and conformit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ocially supported system for the education a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theory of justice to display the way to construct an educational security system for the disabled. In this wa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can be promoted and the goal“equality ? participation ? share”realized.
引文
[1][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美]杰里·L·马萧著,何伟文等译.官僚的正义——以社会保障中对残疾人权利主张的处理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张瑞玉译.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4][日]山口薰,金子健著.特殊教育的展望——面向21世纪[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瑞典]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挪威]阿斯布佐恩·艾德.《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M],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陈云英著.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董云虎,刘武萍.世界人权约法总览[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丁启文主编.中国残疾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0]方俊明主编.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国家教委初等教育司编,特殊教育文件、经验验选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2]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13]卢连才著.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14]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5]马洪路主编.中国残疾人社会福利[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16]马洪路主编.回归:残疾人与社会的相思[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8]朴永馨著.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宋体金主编.最新基层残联工作必备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20]吴忠民著.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郑功成著.构建和谐社会——郑功成教授演讲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3]郑功成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朱永新主编,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
    [26]陈琛.新旧义务教育法中残疾人教育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8(5).
    [27]陈久奎.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人文关怀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28]陈云凡.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评估[J],学海,2007(6).
    [29]丁启明.受教育权研究——从人权的视角透视受教育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0]方俊明,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0(1).
    [31]傅伟,论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残疾人教育公平[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 (5).
    [32]谷峪,姜凤坤.S市特殊学校状况分析——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6(6).
    [33]甘昭良.福建省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4(4).
    [34]贺能坤,张学敏.教育专款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5(10).
    [35]兰继军等.以色列发展特殊教育的经验[J],中国特殊教育,2006(2).
    [36]李迎生,孙平,张朝雄.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完善策略[J],河北学刊,2008(5).
    [37]林广华.西欧三国残疾人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发展观察,2008(3).
    [38]林嘉.论法治国家目标与社会保障法制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2).
    [39]刘敏.江苏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2008(6).
    [40]牟玉杰.丹麦特殊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6(3).
    [41]庞文.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J],中国残疾人教育,2008(12).
    [42]朴永馨.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J],中国残疾人,2004(1).
    [43]秦枫.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排斥与融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6).
    [44]孙先德.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3).
    [45]盛建国.试论残疾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消费导刊,2008(23).
    [46]田红.改革我国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之我见[J],高教研究.2007(1).
    [47]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2).
    [48]许琳,张艳妮.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9]熊琪等.特殊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7(8).
    [50]杨东平.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51]郑功成.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宏观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52]郑功成.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
    [53]郑功成.残障与发展: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01).
    [54]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5).
    [55]岑暄.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5月17日07版.
    [56]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N].人民日报,2006年6月9日16版.
    [57]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经济日报,2007年5月28日10版.
    [58]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专门协会工作简报.2006年第2期.
    [59]王湛.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N].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16日11版.
    [60]申素平.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国家的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23日第004版.
    [61]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在残疾人教育上充分体现教育公平[N],中国社会报,2008年3月12日第02版.
    [6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网站数据查询[EB/OL].http:/www.cdpf.org.cn/tjsj/ndsj/2006/indexch.htm.
    [63]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64]庞文.社会公正视域中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①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小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二号公报.
    ①联合国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①乌德亚·瓦尔格,贫困再思考:定义和衡量[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2003(1):151-160.
    ②同上
    ①唐钧,王婴.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转自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一辑.
    ②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J].社会科学研究.2002(3):106-110.
    ③[美]约翰·罗尔斯.何怀宏等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66.
    ①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2002(3).
    ①朴永馨著,特殊教育[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
    ①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商务印书馆,1948年,1201页
    ②陈云英著.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①陈云英著.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45-57.
    ②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①陈云英著.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7-82.
    ②国家教委初等教育司编,特殊教育文件、经验选编[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行政法室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立法报告书[M],华夏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298页.
    ①《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8月23日颁布实施)第一章第三条.
    ①陈琛,新旧义务教育法中残疾人教育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5期.
    ①陈琛,新旧义务教育法中残疾人教育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5期.
    ②陈琛,新旧义务教育法中残疾人教育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5期.
    ①陈久奎,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人文关怀的视角[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6期.
    ②申素平,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是国家的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8年9月23日第004版.
    ①陈云凡,我国特殊教育发展评估[J],学海,2007年6期.
    ②有宝华,当代特殊教育理念综述[J].外国教育资料,1997,27(4):46-50.
    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都未明确规定中央财政投入残疾人教育,只是规定由各级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由于部分地方财政困难,中央财政应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此不赘述,见下文)
    ①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社会统计数据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得出结论。
    ②差别原则是罗尔斯正义论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也称作最大最小原则。任何不平等的利益分配都要符合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即尽力通过某种补偿或再分配使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都处于一种平等地位的愿望。弱势群体就是罗尔斯所说的“最少受惠者”,对于他们,罗尔斯认为社会的分配不应损害他们的利益,相反要给他们以一定的补偿,以有助于改善弱势群体的地位。
    ③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社会统计数据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得出结论。
    ④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社会统计数据和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得出结论。
    ①谷峪,姜凤坤.S市特殊学校状况分析——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6期.
    ②庞文,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J],中国残疾人教育,2008年第12期.
    ①贺能坤,张学敏.教育专款投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5年10期.
    ①根据笔者个案访谈,以H市为例,该市是残疾人教育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和职业教育为一体,并没有将之单列出来办学,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个层次教育的发展。
    ①朴永馨,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J],中国残疾人,2004年第1期.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①此处以特殊教育的师生比为例,其他类别的残疾人教育暂不讨论。
    ②根据笔者个案访谈,以H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专任教师大都是经过短期培训上岗或未经过培训。
    ①方俊明,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第1期.
    ②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年第2期.
    ①孔繁华,论我国公民的物质帮助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125-130.
    ②[瑞典]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挪威]阿斯布佐恩?艾德.《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M].中国人权研究会组织翻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536.
    ③“两免一补”指免学杂费、免课本费、补生活费,在界定标准中,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群体也在其中。
    ①庞文,社会公正视域中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①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版.
    ③周林刚,社会排斥理论与残疾人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④秦枫,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排斥与融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第2款。
    ①胡锦涛,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新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4年3月10日。
    ①宋体金,最新基层残联工作必备手册[M],新华出版社,2007:162.
    ②西奥多·W·舒尔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
    ①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21—224.
    ②林嘉,论法治国家目标与社会保障法制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①陈久奎,特殊教育立法问题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6期.
    ①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84-186.
    ①熊琪等,特殊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8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版.
    ①孟浩,残疾人教育应全额纳入教育体系[N],吉林日报,2008年3月10日第002版。
    ①熊琪等,特殊学校教育经费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8期.
    ②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在残疾人教育上充分体现教育公平[N],中国社会报,2008年3月12日第002版.
    ③李阳,王以斌.重视教育成本核算,提高经费使用效益[J],教育财会研究,2006年第6期.
    ④谷峪,姜凤坤.S市特殊学校状况分析——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案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6期.
    ①丁启明,受教育权研究——从人权的视角透视受教育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②岑暄,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5月17日07版.
    ①孙先德,论健全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②秦枫,基于残疾人教育讨论:排斥与融合[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