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财政资源配置制度视野里的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仅是我党建设农村、发展农村,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具体措施,而且是实现国家整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就如何建设新农村的制度安排,多数官员和学者都赞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但在中国国情下,如果不对政府主导作出准确界定,不仅会造成政府越位与错位的诸多不良后果,而且会使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虚位缺位,从而使新农村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笔者选择这个主题的理由之一就是试图通过厘清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作用,还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其基本假设是,合理有效的财政资源配置制度,不仅可以规范政府的行为,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而且可以提升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其主体作用,最终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成为受益主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成为决策主体和行动主体。
     基于对人的社会发展主体的基本理解,笔者首先回顾了主体理论的一般观点,得出如下基本结论:中国古代先哲和统治者都十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核心是民本思想。她首先要求统治者必须亲民、爱民,尊重和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尤其是维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其次要求广大人民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尊崇统治者的意愿,尽量做到公民的仁和忠。“仁、义、礼、智、信”被当成了人的基本伦理。
     西方社会也认同人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体,但强调的是:第一,有思维和有理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特征;第二,人本身具有多样性,且不同人的思想和意识是有差别的;第三,不同人群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存在差异性和对抗性,政府的政策因此要尽量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第四,不同的人群在社会和权力博弈中表现出一种常态,实现动态的平衡是政府政策的重要目标。
     马克思主义主体思想首先将人看作是具体的、客观的、现实社会中的人,强调要从具体的、现实的、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具体内容,核心是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倡导的主体观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充分吸取了西方主体思想的精华,又把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置于核心地位,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基础上的发展主体观。其核心是: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发展必须做到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本目标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阐明了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不利于发挥广大农民主体性的诸多问题和具体表现,认为必须努力建构一种新的新农村建设主体观。这种主体观的核心是要让广大村民成为决策的主体,行动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这意味着:第一,广大农民必须有真正的权利自主支配自己的资源,自主进行决策;第二,广大农民必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行动主体,能动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中去;第三,广大农民必须公平地从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实惠。由此可以说,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构建需要在“民有权、民担责、民泽福”几个方面得到具体体现。
     为了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笔者从制度需求与供给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需求响应型制度变迁的观点。其逻辑前提是:任何制度变迁或新制度安排都既需要考虑社会发展对新制度的需求,更需要考虑其供给所受到的制约因素,要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这种处于均衡状态的制度安排也因此具有了需求响应特性。其变迁主体是国家,但国家必须尊重民意,路径不是绝对的从上到下或者自下而上;变迁的动因是为了得到在现存制度下所得不到的利益,但不完全是经济利益,还包括了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而其核心是基本权利的平等实现和基本需求的公平满足。
     基于需求响应型制度变迁的基本观点,笔者认为:只有建构一种农民需求响应型的财政资源配置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广大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这种配置制度是由资源的来源、整合、输出等环节构成的一整套规范,涉及供给决策、出资主体建构、需求表达、组织运行和监督完善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财政资源的动员与配置和有效使用两个环节。动员与配置环节充分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基本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手段是公共产品均等化、公共财政和财政资源向农业和农村倾斜;有效使用环节充分体现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基本原则是社区主导、需求满足和效率优先,基本手段是需求响应、社区组织建设和能力提升。其核心是以广大农民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建立起能够回应人民需求的、各层级政府权责对等但又重心向下的财政资源配置机制,从而使新农村建设真正成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以上理论构想不仅有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支持,而且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许多改革实践也支持了笔者的观点。从宏观层面看,在倡导建立公共财政的同时,已经尝试“民办公助”、“以奖代补”、“一事一议”等新型财政分配体制。从微观层面看,许多地方也开始了在城乡一体化思路上的新农村建设实践。笔者引用的云南省开远市就是一个典型。尽管该市财政资源并不富裕,但不仅能够使财政资源向农村倾斜,而且在财政资源的使用上让广大农民“当主人、唱主角、做主体”,通过财政资源“以奖代补”和村民自治制度的“一事一议”的有机结合,在坚持“整市推进、全面突破”和同一项目“一次性”到位的原则基础上,让所有村庄有平等的机会参与项目实施。这不仅有效利用了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而且撬动了广大农民的资源和其它社会资源,使广大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突显。
     有鉴于需求响应型制度变迁思路和国内外的宝贵经验,笔者认为,首要任务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使财政支农资金在总量上持续快速增长,以切实增加新农村建设的财政资源投入来源。首先是按照《农业法》及中央有关政策的要求,使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切实快于经常性预算收入的增长速度。其次要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的收入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比例。再次是借助国家乡镇体制改革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减少财政支农支出中用于农林水等农口事业单位的支出比例,使更多的财政支农资金能够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在此基础上,要把构建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权对等的财政资源配置机制作为中心工作。核心是根据新农村建设所产出的公共产品的属性,将农村公共产品分为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等类型。在此基础上明确各自的出资主体: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供给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供给主要由包括省级政府在内的地方财政负担;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供给则主要由社区组织自己承担。在此基础上建立社区响应机制和需求显真机制,一方面克服集体非理性的公共选择困境,另一方面通过制订合理的成本分摊机制,培育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
The idea of the New Socialist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ountryside, which was proposed at the fifth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2005, does not offer very important approaches through whic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an construct and develop rural areas; resolve issues related to farmers' capacity building, agriculture growth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provides key strategies to realize national integration,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economically more advanced society, as well as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Regarding to the concrete approach for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any governmental officials and scholars consider the saying "government orientation, villagers' position as subjects,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s action principles. However,'government orienta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has, does not only result in many negative influences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s failing to assume its proper role, but also results in grass-root farmers losing their position, followed by "the government busy in construction and the farmers with nothing to do but watching". This implies that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losing its specified and appropriated direction. One of the reasons I have chosen this topic is to make clear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to return farmers to their position as subjects. The assumption is that rational and effective fiscal resource allocation approach may not only regulate government's behavior and motivate its orientation role to the full, but also promotes farmers' position as subject and take their role as subject, finally to formulate a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different stakeholders.
     Moreover, within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the farmers' position and roles as subject is located in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place. The reasons are that theoretically farmers as majority of Chinese citizen must become the subjec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 the reality, the goal of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to benefit rural people and let them become the primary beneficiaries. The theoretical base is that society consists of people and people are social entities, therefore people must be the subject of any social development. People as the subje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re conscious and dynamic stakeholders. This is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 of people as the subje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two viewpoints:one is that 'people' is a kind of social group distinguished by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layers, and other social properties; the second is that 'people' as the subjec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re not only practitioners and actors, but also primary beneficiaries. Based upon this 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highlights some key elements of people as subject related to different thinking as follows.
     Great Chinese thinkers and rulers of the past all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position and role as subject. At the center was an ideology that took'the people' as its found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was to be close to the people, to love them as citizens, 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people's benefit, especially their basic right to survive. At the same time, it asked of the people that they put the country's welfare first, that they obey the ruler's willpower, and that they be benevolent and loyal citizens.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civilization, wisdom and trust" were the basic moral standards for all people.
     People as subject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Western society emphasizes the following points:in the first place, consciousness and rationality ar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ing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other animals; secondly, among human beings there is diversity and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and consciousness; thirdly, there are differences and antagonisms between various social groups regarding power and benefits, so that government policy must protect the rights and benefit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fourthly, the interplay regarding power and benefit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tends to be a formal situation, hence keeping a dynamic balance among these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s in issuing and implementing government policy.
     Marxism's thinking regarding people as subject in social development considers human beings as concrete, objective and practical rather than abstract and natural. It asks us to use a concrete, practical and real approach to analyze and understand human beings as subject in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ust rely on and serve human beings. It is necessary to respect human beings' position as subject, to activate people's subject role, and to foster peopl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 all soci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s taken the essence of western social thought (for example, in emphasizing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human beings), while putting Marxist thinking at the centre (for example, in emphasizing people'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o do this, it t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foundation, and formulates new thinking with regard to the subject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is people-oriented development thinking enhancing the role of the subject in social development. Its core is:(1) the human being is the subject in social development, (2) social development must rely on and serve human development, and (3) comprehensive human development is the basic and key objective, which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social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we build new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 This new thinking will be based up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discussed above, as well as upon observations on farmers' practical roles i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itiative. At the heart of this new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is to allow farmers to become the main body for decision-making, action and benefit sharing. It implies that:(1) farmers must possess real rights to control their own resources, to make decisions by and for themselves; (2) farmers must become the action subject for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program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and (3) farmers must receive the benefit from the construction programs, equally and fairly distributed. In sum, new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supporting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must cover at least three major aspects:farmers have rights to own their resources and to make decisions; they should tak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citizens; they should receive most of the benefit divided among them equally and fairly.
     In order to fully take farmers' roles as subject to support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the author proposes a demand-responsiv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mode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stitutional supply and demand. Its premise is that an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r arrangement must not only consider demand, but also needs to consider key constraints from the supply side, to achieve an equilibrium point. The demand-responsive feature at this equilibrium point may characterize the institution. In the Chinese context, the instigator of innovation is government; however, the government must respect the people's willingness. The relationship is neither top-down nor bottom-up. The key reason for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to pursue benefit that the cur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may not be producing. The benefit may include political rights, social position, and economic profit. The fundamental issue is the equal realization of basic rights and the fair satisfaction of basic needs.
     Based upon the crucial concept of demand-responsiv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new institution for fiscal resource allocation reflecting farmers' demand responses and full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farmers' roles in supporting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This institution would consist of components related to resource inputs, integration, and outputs, as well as a set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covering supply decision-making; resource mobilization; demand express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mple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This new institution for fiscal resource allocation consists of two parts. One is resource mob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taking on a leading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other is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aking on a subject role of farmers. The principles of the first ar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ory and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e major approaches might be the equalization of public goods, a public fiscal system, and priority allocation of fiscal resources to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rural areas. Principles for the latter would be community-driven, basic needs'satisfaction, with priority given to efficiency; the approaches would be demand-responsive,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capacity building. The central concern for the latter is to take farmers'basic needs as the most important orientation, to build a kind of fiscal resource allocation institution responsive to farmers' needs, implying equality between rights to control fiscal resources and responsibility among different layers of governmen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t would also need to allocate more resources to local government, especially at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level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utlined above not only receives theoretical support fro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tc., it is also supported by many reform practices currently taking place in China also support the author's viewpoint.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public fiscal system, while many places are practicing new approaches improving current fiscal system-such as government-implemented programs with support from the people; local community-invested programs with fiscal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giving prizes instead of allowances, etc. At the local level, many local governments are pursuing new practices to promote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itiative by introducing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pproach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Kaiyuan municipal government, Yunnan Province, is a typical case that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is not rich in terms of fiscal revenue, however it not only prioritizes fiscal allocation to rural areas, it is also trying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allocation of fiscal resources to allow the major farmers to act as hosts, to take a leading role, and to become subjects who control and utilize fiscal resources. The primary intention is to put farmers' development rights to the fore.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link the fiscal allocation policy of "giving prizes instead of allowances" to the villagers' self-governance policy embodied in "One Villagers' Affair Decided by One Villagers' Negotiation". It hopes to allow all villages to have equal rights to apply and implement the same program or project, taking a voluntary participation approach. This approach not only mobilizes farmers' enthusiasm and participation, it also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from both government and local communities. More important, it promotes farmers' ownership over programs and project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emand-responsiv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practic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urgent imperative is to implement national policy fully so that fiscal inputs for the rural area may increase faster, possibly contributing to the growth of fiscal investment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First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gricultural Law and other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ies, it is necessary to keep the growth rate of fiscal investment in rural areas faster than the growth of total fiscal revenue and to formulate feasible policies to ensure that a suitable proportion of monies from land auction profits, land appropriation taxes, and so on, is really used for rural construction. Secondly, policies should explore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budgets of local governments by strengthening township administrative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new fiscal allocation institution reflecting equal financial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among different layers of government. The key is to divide rural public goods into different categories-such as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s, technique-intensive products, and labor-intensive ones-by consid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goods produced from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then to determine clear buyers for each category.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ake the lead for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s with support from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county and township) take the lead for technique-intensive products; and that local communities and villagers take the lead for labor-intensive products. Based upon this arran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new fiscal system, which may downstream resources to local government b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s of the Kaiyuan municipal government. It is important to conduct detailed studies to understand villagers' needs, and to build demand-responsive mechanisms that reflect farmers' needs.
引文
付建明: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李昌平: 《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马克思: 《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63页
    ②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③[英]莱昂内尔·罗宾斯著,朱泱译;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4页。
    ④[英]莱昂内尔·罗宾斯著,朱泱译;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0页。
    ①[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总翻译和校译: 《经济学在(上册)》(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②[英]J·哈维著,沈志彦、周一方译: 《现代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③[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著,黄险峰、张帆译: 《经济学(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④[英]约翰·伊特韦尔等: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第2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14页。
    ⑤[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总翻译和校译:《经济学(上册)》(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⑥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①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②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③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思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④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⑤屈炳祥: 《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载《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⑥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⑦马克思: 《马克思致路·库格曼1868年7月11日》,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0页。
    ①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4页。
    ②孙蜂: 《<资本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核心方法论原则探讨》, 《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③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④恩格斯: 《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4页。
    ⑤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页。
    ⑥屈炳祥: 《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载《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⑦王云中: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①陈庆德: 《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②江德兴、陈良斌: 《重返马克思的制度领域——论马克思制度分析的一般框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1期。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④江德兴、陈良斌: 《重返马克思的制度领域——论马克思制度分析的一般框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1期。
    ①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美]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页。
    ③[美]Thorstein B. Veblen:The Place of Science in Civilization, New York 1919,见Terence W. Hutchison:《新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埃瑞克G. 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译: 《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④[美]约翰R.康茫斯著,于树生译: 《制度经济学(中译本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7页。
    ⑤[美]舒尔茨: 《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⑥[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226页。
    ⑦[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 《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⑧[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 D菲尼(David Feeny), H皮希特(Hartmut Picht)主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4~135页。
    ①林毅夫: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5页、第377~378页。
    ②陈庆德: 《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2~58页。
    ③彭新万: 《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研究(1949-2007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①樊纲: 《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②[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参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22页。
    ①李嘉明主编: 《财政与税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②[英]约翰·伊特韦尔(John Eatwell)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32页。
    ①李强、姜爱林、任志儒:《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成效、基本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农业现代化研究》第27卷第6期。
    ①常城: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载《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12期。
    ②郑新立:《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载《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③官爱兰、全辉: 《韩国经验借鉴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构建》,载《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④林毅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载《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第4期。
    ⑤林毅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载《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第4期。
    ①张晓山: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10期。
    ②张晓山: 《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载《前线》,2007年第4期。
    ③姜长云: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载《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6期。
    ④林毅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载《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第4期。
    ⑤林毅夫: 《新农村建设应从村容整洁入手》,中华科技网(http://www.kjchina.cn/article/cjdt/200603/508.html)2006年3月19日。
    ⑥贺雪峰: 《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⑦温铁军: 《如何建设新农村》,载《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
    ⑧叶敬忠: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300页。
    ①纳麒: 《坚持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开远发展论坛·新农村建设篇”上的演讲》,参见陈米杰、李存贵主编,黄小军执行主编: 《开远发展论坛·新农村建设篇》,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②胡德锌: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姜作培、费凡:《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②欧阳斌: 《“政府主导”在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载《时代主人》,2008年第5期。
    ③程建平: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用探析》,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1期。
    ④参见胡德锌: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姜作培、费凡: 《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欧阳斌: 《“政府主导”在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载《时代主人》,2008年第5期。
    ⑤陈义平:《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6日。
    ⑥姜作培、费 凡:《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⑦杨为林: 《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载《理论学习》,2008年第4期。
    ⑧柯炳生: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职能的思考》,载《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⑨刘吉双、郭翔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研究》,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①杨泽娟: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博弈——以江西网形村为例》,载《求实》,2008年第12期。
    ②姜作培、费凡:《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③李昌平: 《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④杨泽娟: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博弈——以江西网形村为例》,载《求实》,2008年第12期。
    ⑤刘吉双、郭翔宇:《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研究》,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⑥参见温锐、陈胜祥:《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杨泽娟:《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博弈——以江西网形村为例》,载《求实》,2008年第12期。
    ⑦参见温锐、陈胜祥: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肖茂盛:《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湖北英山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载《南方农村》,2007年第1期;杨泽娟:《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博弈——以江西网形村为例》,载《求实》,2008年第12期;刘春春:《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分析——基于江西农村的个案研究》,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①李昌平: 《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0页。
    ②郑宝华:《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③[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总翻译和校译):《经济学(下册)》(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9页。
    ①《新华词典》编篡组编: 《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06-1107页。
    ②参见百度百科:法律关系主体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12426.htm.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版,2005年,第1780页。
    ④许征帆主编: 《马克思主义辞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09~3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 《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4页。
    ③[德]黑格尔,贺麟、王玖兴译: 《精神现象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5页。
    ④马克思: 《经济学手稿(1857~1858)》,见《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8页。
    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即《巴黎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7页。
    ⑥熊琼芬: 《参与性与法学》,见云南参与性发展协会(编): 《参与性:拓展与深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黄达强、孙国华: 《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0页。
    ②黄达强、孙国华: 《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页。
    ③洪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张祖训: 《以人为本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②老子:《老子·第四十九章》,见管曙光、于桂华主编:《诸子集成(第一册)》,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页。
    ③孔子: 《尚书·五子之歌》,见姜建设注说: 《尚书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8页。
    ④管仲:《管子·五辅》,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⑤管仲:《管子·霸言》,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
    ⑥管仲:《管子·霸言》,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04页。
    ⑦管仲:《管子·霸言》,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07页。
    ⑧管仲:《管子·牧民》,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⑨管仲:《管子·权修》,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4页。
    ⑩管仲:《管子·小匡》,见(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 《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①司马迁: 《史记:管晏列传》,见《墨香齐藏书卷四十四:史记(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页。
    ②孔子: 《论语·宪问》,见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3页。
    ③孔子:《礼记·祭义》,见杨天宇撰: 《礼记译注(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23-624页。
    ④孔子: 《礼记·礼运》,见杨天宇撰: 《礼记译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77页。
    ⑤孔子: 《孝经·圣治章》,见卢付林注校: 《中华国粹经典文库——忠经·孝经》,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版,第71页。
    ⑥荀子: 《荀子·哀公》,见管曙光、于桂华主编: 《诸子集成(第一册)》,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⑦孟子: 《孟子·尽心下》,见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7页。
    ⑧孟子: 《孟子·离娄上》,见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0页。
    ⑨孟子: 《孟子·公孙丑下》,见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1页。
    ⑩孟子: 《孟子·梁惠王下》,见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16页。
    11孔子: 《礼记·礼运》,见杨天宇撰: 《礼记译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①贾谊:《新书·大政上》,见吴云、李春台校注:《贾谊集校注(增订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68-269页。
    ②刘向: 《说苑·建本》,见程翔译注: 《说苑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③刘向: 《说苑·建本》,见程翔译注: 《说苑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④[唐]吴兢编著: 《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25页。
    ⑤[唐]吴兢编著:《贞观政要·君道》,见骈宇骞、齐立洁、李欣译注:《贞观政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页。
    ⑥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67页。
    ⑦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原君》,见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 《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16页。
    ②参见陈长勇编著: 《哲学·种源》(西方卷),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亦可参见屈万山主编,王乾都等撰:《赫拉克利特著作列篇》评注,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④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1页。
    ①参见[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译本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页。
    ②全增嘏: 《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11页。
    ①1469年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属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交界阶段的学者,1498年出任共和国政务院高级官员,主要执行对法、西的外交任务。他是一个把政治哲学的内在肮脏性显化的哲学家,人们耳熟能背的便是《君王论》。
    ②英国政治学家、哲学家,1588年4月5日生于威尔特郡一个牧师家庭,1608年牛津大学毕业。1610年随其学生多次出访欧陆,结识伽利略、P.伽桑迪等思想家。1637年回国担任过F.培根的秘书,深受其思想影响。是政治思想史上继马基雅维利之后的又一个重量级人物,他们一同被视为西方近代政治思想的创始人。从1640到1651年,霍布斯完成了一系列政治哲学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利维坦》。
    ①“福特主义”是被用来指亨利·福特这个美国汽车制造商在20世纪所带动并使之风行的重要生产体系。这种类型的生产体系,不只是考虑如何将经济的有效性发挥到临界点,它甚至对文化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福特主义体制的特征是:大规模的工厂与投资;铁面无情的机械化生产线,劳动过程与“科学管理”上刻板重复的程序。参见:[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John Fiske,李彬译注: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易家详等译: 《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0页。
    ①[瑞典]缪尔达尔著,谭力文、张卫东译: 《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页。
    ②[美]托达罗著,印金强、赵荣美译: 《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50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旺晓寿等译: 《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注释。
    ④[英]亚当·库珀、杰西卡·库珀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79页。
    ①Coralie Byant and Louise White. "Managing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M].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1982, p44.
    ② Julius Nyerere. "Freedom and Development"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p2~3.
    ③转引自陈少秋编著: 《中心镇发展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④[印]阿玛蒂亚·森著,任颐、于真译: 《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⑤转引自云南参与性发展协会著: 《参与性:拓展与深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发展的文化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②郑宝华、张兰英主编: 《中国农村反贫困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内源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①周长城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 《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②参见孙久文主编: 《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293页。
    ①武天林: 《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郭海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5期。
    ①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③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
    ④余永跃、陈曙光: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载《光明日报》,2006年6月26日,第9版。
    ⑤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 《得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32页。
    ⑦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①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①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①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193页。
    ②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201页。
    ①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207页。
    ②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13页。
    ③郭海军: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5期。
    ①郭海军: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5期。
    ①宋惠昌、何建华主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①郑宝华:“第三章案例研究方法”,载中国西南森林资源冲突管理案例研究项目组编著的《冲突与冲突管理——中国西南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的新思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①赵德文:“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见郑宝华主编: 《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06-2007)——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38页。
    ①王天义: 《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新文章》,载《学习月刊》,2006年第4期。
    ①王铁:《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探析》,载《中州学刊》,2008年9月第5期(总第167期)。
    ②即通路、通水、通气、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改厕、改厨、改圈舍、改校舍、改卫生所;建公共活动场所、建集中垃圾处理站;提高农民收入,详见马晓河: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主报告)》,载《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0期(总第2010期)。
    ③陈祖英、杜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供求分析》,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④赵俊臣、乔召旗:《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保障问题》,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 《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⑤王敏、潘勇辉: 《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5期。
    ⑥夏凌燕、邹帆: 《关于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相关性的几点认识》,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增刊。
    ①卢晓芸、王红: 《从微观主体的资金需求看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政策机制设计》,载《甘肃金融》,2007年第10期。
    ②陈祖英、杜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供求分析》,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③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11月8日),见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3页。
    ①何振国: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及其实现》,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②何振国: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及其实现》,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①张胜国: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功能性障碍及解决建议》,载《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年第01期。
    ②陈祖英、杜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供求分析》,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③王铁: 《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缺口之设想》,载《前沿论坛》,2008年第19期。
    ④赵俊臣、乔召旗: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保障问题》,见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 《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167页。
    ①[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D.·弗里德曼著,胡骑、席学媛、安强译,《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17页。
    ②又称作“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厍兹涅茨1955年提出的关于收入分配状况随经济 发展过程而变化的曲线,是发展经济学一个重要概念。它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形状。详见刘荣添、叶民强:《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各省份面板数据(1978-2004年)的实证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6期。
    ①Arthur Okun. 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M]. Copyright:Brookings,1975.
    ②[美]阿瑟·奥肯著,王奔洲等译: 《平等与效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③[美]阿瑟·奥肯著,王奔洲等译: 《平等与效率》,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86页。
    ④于遨洋: 《论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载《理论界》,2006年第12期。
    ①[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 《经济学》(第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②[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吴良健译:《自由、市场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142页。
    ③刘宛晨、杜彦瑾: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载《求索》,2006年第6期。
    ①刘国光: 《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载《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8期。
    ②秦晖: 《“郎咸平旋风”——由“案例”而“问题”而“主义”》,天涯社区网,http: //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14300.shtml
    ③程立显: 《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03期。
    ④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11月8日),见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江泽民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0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303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 《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页。
    ⑥参见谢赤,袁凌主编: 《管理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4页。
    ①庞元正、丁冬红主编: 《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124页。
    ①1949年,全国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89.4%,1978年仍为82.1%,2008年下降到54.3%。
    ①宋振远、董振国: 《莫让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变“官”赏点》,载《山西农业》,2007年04期。
    ①张雨生: 《新农村建设别变调》,载《学习月刊》,2007年第07期。
    ①宋振远、董振国:《莫让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变“官”赏点》,载《山西农业》,2007年04期。
    ①睢党臣: 《基于公平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研究》,载《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8期。
    ②许经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2008年5月出版。
    ①贾康、赵全厚执笔:《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路径与脉络》,载《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2期(总第2202期)。
    ②贾康、赵全厚执笔:《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路径与脉络》,载《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2期(总第2202期)
    ③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①曾莉: 《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障碍与对策》,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②魏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制度原因分析》,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8期。
    ①王国敏: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②王国敏: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①[美]戴维·菲尼: 《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7页。
    ②[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0页。
    ③[美]戴维·菲尼: 《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4页。
    ④ Ruttan, Vernon W. and Yujiro Hayami:"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20, no.5 (December), p.203~223,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1页。
    ⑤ North, Douglass 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Norton,1981,见V.奥斯特罗姆、戴维·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32页。
    ①著名学者林毅夫先生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就认为: “有两种类型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见《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
    ②杨德才编著: 《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300页。
    ③ Frohlick, Norman, and Joe A. Oppenheimer:"The Carrot and The Stick:Optimal Program Mixes for Entrepreneurial Political Leaders", Public Choice,19(Fall 1974). P43~61见林毅夫: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页。
    ④Mill, John Stuart, "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with Some of their Applications to Social Philosophy",1848, Clifton. N. J. and A. M. Kelly (1973 reprint edition).见《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⑤林毅夫: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4页。
    ①林毅夫: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② Rural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and Social Funds Thematic Groups, the World Bank:"Rural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Toolkits for Multisector Projects", Improved December 2004, the World Bank, http://www-wds.worldbank.org/servlet/WDSContentServer/WDSP/IB/2005/07/29/000012009 20050729090303/Rendered /PDF/331630rev0PAPER0ENGLISH0rwsslpub.pdf
    ①Katz, Travis and Jennifer Sara:"Making Rural Water Supply Sustainable:Recommendations from a Global Study' Washington, D. C.:UNDP-World Bank Water and Sanitation Program,1998.
    ①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页。
    ②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参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7页。
    ③[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44页。
    ①杨德才编著: 《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7页。
    ②张曙光: 《论制度均衡和制度改革》,参见盛洪主编: 《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0页。
    ③[美]道格拉斯·诺思: 《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参见陈敬山编: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①杨德才编著: 《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②[美]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见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52页。
    ①全国财政收支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 《新中国6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620页;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来源于王铁: 《开源弄潮——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问题探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①全国财政收支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编的《新中国6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第620页;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来源于王铁《开源弄潮——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问题探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43-44页。
    ②王铁:《开源弄潮——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问题探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8页。
    ①2010年实际为8579.7亿元,比预测数低了10.3亿元,误差为0.12%。
    ①2001~2009年数据来源于《南方周末》2011年1月13日B9版;2010年数据来源于2010年国家统计公报。
    ②[美]罗纳德·J·奥克森著,万鹏飞译:《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①贾康:《我国财税改革的进展情况、经验、问题和深化改革的建议(二)》,载《审计与理财》,2009年第9期。
    ①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②项继权: 《外国农村基层建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9页。
    ③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②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③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②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②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韩]朴振焕著,潘伟光、[韩]郑靖吉、魏蔚译:《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7页。
    ②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5卷第2期。
    ①王充: 《论衡·书解篇》,见黄晖撰: 《论衡校释(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2006年第4次印刷),第1160页。
    ①郑宝华:《资源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下参与式方法的应用——来自青海省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观察与思考》(内部研究报告),2002年,第2页、第8页。
    ①纳麒、段琦慧: 《论农村、农业、农民的“四性与四化“——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理论构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纳麒、段琦慧: 《论农村、农业、农民的“四性与四化“——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理论构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潘逸阳: 《农民主体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0~91页。
    ②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①刘翠霄: 《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孙立平: 《关注我国的弱势群体》,载《教师博览》,2002年第11期。
    ②王名、刘国翰、何建宇: 《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页。
    ①张晓军: 《加强农技协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见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第四届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论文集》(内部印刷),2009年,第1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 陈庆德: 《资源配置与制度变迁:人类学视野中的多民族经济共生形态》,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陈长勇编著: 《哲学·种源》(西方卷),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年版。
    5.陈少秋编著: 《中心镇发展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程恩富、胡乐明: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7.程翔译注: 《说苑译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樊纲: 《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 国家统计局编: 《新中国6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版。
    10.管曙光、于桂华主编: 《诸子集成》,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
    11.(春秋)管仲撰,吴文涛、张善良编著:《管子》,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12.韩庆祥、张洪春: 《论以人为本——从物到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贺雪峰:《乡村的前途——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4.洪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
    15.黄达强、孙国华:《社会主义民主:跨世纪的沉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黄亚钧、郁义鸿主编: 《微观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贾高建: 《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发展战略——建构一种逻辑体系的研究纲要》,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版。
    18.姜建设注说: 《尚书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李昌平: 《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0.李嘉明主编: 《财政与税收》,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卢付林注校: 《中华国粹经典文库——忠经·孝经》,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版。
    2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墨香齐藏书卷四十四:史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4.潘逸阳: 《农民主体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庞元正、丁冬红主编: 《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彭新万: 《我国“三农”制度变迁中的政府作用研究(1949~2007年)》,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7.骈宇骞、齐立洁、李欣译注: 《贞观政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28.全增嘏: 《西方哲学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9.孙久文主编: 《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0.盛洪主编: 《现代制度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2.石磊: 《“三农问题”的终结:韩国经验与“三农问题”探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孙中山: 《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34.宋惠昌、何建华主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5.王充: 《论衡·书解篇》,见黄晖撰: 《论衡校释(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2006年第4次印刷)。
    36.王名、刘国翰、何建宇: 《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37.王铁: 《开源弄潮——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问题探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年版。
    38.武天林: 《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吴云、李春台校注: 《贾谊集校注(增订版)》,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40.吴振坤主编:《市场经济词典》,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41.谢赤、袁凌主编:《管理学概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项继权: 《外国农村基层建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新华词典》编篡组编: 《新华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4.许征帆主编: 《马克思主义辞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5.杨德才编著: 《新制度经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杨天宇撰: 《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7.叶敬忠: 《农民视角的新农村建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8.尹保云: 《韩国为什么成功?》,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49.云南参与性发展协会(编): 《参与性:拓展与深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张祖训: 《以人为本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
    51.郑宝华、赵鸭桥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农村发展》,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年版。
    52.郑宝华主编:《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03-2004年)》,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3.郑宝华、张兰英主编:《中国农村反贫困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54.郑宝华主编:《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04-2005年)——乡村民主建设走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郑宝华主笔:《云南农村发展的底层透视——固定调查农户基线调查资料分析报告》,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年版。
    56.郑宝华等:《走内源发展之路的叽拉》,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57.郑宝华主编: 《云南农村发展报告(2006-2007)——以民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8.郑宝华主编:《环境健康新农村——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语境下的环境、健康与贫困研讨会论文集》,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59.郑宝华主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60.郑宝华主编:《红土地上的印记——云南农村改革开放三十年纪实与思考》,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 《江泽民文选(第一~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 《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6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5.中国西南森林资源冲突管理案例研究项目组编著的《冲突与冲突管理——中国西南森林资源冲突管理的新思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6.周长城等: 《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7.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 [印]阿玛蒂亚·森著,任颐、于真译:《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美]阿瑟·奥肯著,王奔洲等译:《平等与效率(第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 [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 [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著,高鸿业总翻译和校译:《经济学》(第12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6.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著,萧琛主译: 《经济学》(第1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
    7.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等译: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 [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参见陈敬山编:《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 [英]J·哈维著,沈志彦、周一方译:《现代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0.[德]黑格尔,贺麟、王玖兴译: 《精神现象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1.[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英]莱昂内尔·罗宾斯著,朱泱译: 《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内源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 《发展的文化方面: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Pari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1995年版。
    15.[美]罗纳德·J·奥克森著,万鹏飞译: 《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著,胡骑、席学媛、安强译, 《自由选择——个人声明》,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9.[瑞典]缪尔达尔著,谭力文、张卫东译: 《亚洲的戏剧——对一些国家贫困问题的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0.[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上海远东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旺晓寿等译: 《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著,王之佳、柯金良等译: 《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3.[美]舒尔茨: 《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见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4.[美]托达罗著,印金强、赵荣美译: 《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
    25.[美]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6.[英]亚当·库珀、杰西卡·库珀主编:《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7.[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8.[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John Fiske,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29.[美]约翰R.康茫斯著,于树生译: 《制度经济学(中译本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30.[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31.[英]约翰·伊特韦尔等: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卡尔·E·沃尔什著,黄险峰、张帆译:《经济学(上册)》(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易家详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3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D菲尼(David Feeny)、H.皮希特(Hartmut Picht)主编,王诚等译: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5.[美]詹姆斯·M·布坎南著、吴良健译: 《自由、市场和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3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3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4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 [澳]安戈、陈佩华: 《中国:组合主义及东亚模式》,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1期。
    2.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载《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3. 陈义平: 《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载《光明日报》,2005年12月6日。
    4.陈祖英、杜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供求分析》,载《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5.程建平:《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作用探析》,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1期。
    6.程立显: 《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载《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03期。
    7.程又中、陈伟东: 《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6年。
    8.董立彬: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载《农业经济》,2008年第8期。
    9.付建明: 《中国现代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官爱兰、全辉: 《韩国经验借鉴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构建》,载《农业考古》2008年第6期。
    11.郭海军:《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论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载《当代思潮》,2004年第5期。
    12.韩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题》,载《体制改革》,2006年第3期。
    13.何山青: 《公平与效率视域下的“三农问题”探讨》,载《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9卷第7期。
    14.何振国: 《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及其实现》,载《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8期。
    15.胡德锌:《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载《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
    16.胡锦涛: 《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见《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6日第2版。
    17.黄建荣、莫光辉:《农民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维度》,载《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7期。
    18.贾康:《我国财税改革的进展情况、经验、问题和深化改革的建议(二)》,载《审计与理财》,2009年第9期。
    19.贾康、赵全厚执笔:《中国财政改革30年的路径与脉络》,载《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2期(总第2202期)。
    20.姜长云: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载《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6期。
    21.江德兴、陈良斌: 《重返马克思的制度领域——论马克思制度分析的一般框架》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卷第1期。
    22.姜作培、费凡: 《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载《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23.柯炳生: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职能的思考》,载《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第6期。
    24.林毅夫: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载《党政干部文摘》,2006年第4期。
    25.刘春春: 《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分析——基于江西农村的个案研究》,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26.刘国光: 《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载《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8期。
    27.刘吉双、郭翔宇: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地位与政府主导作用的关系研究》,载《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28.刘荣添、叶民强: 《中国城乡收入差异的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基于各省份面板数据(1978-2004年)的实证分析》,载《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6期。
    29.刘宛晨、杜彦瑾: 《新制度经济学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载《求索》,2006年第6期。
    30.刘义强: 《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基于一项全国农村公共产品需求问卷调查的分析》,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6年。
    31.卢晓芸、王红: 《从微观主体的资金需求看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政策机制设计》,载《甘肃金融》,2007年第10期。
    32.马晓河: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主报告)》,载《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0期(总第2010期)。
    33.纳麒、段琦慧: 《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四性四化——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理论构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2卷第5期。
    34.欧阳斌: 《“政府主导”在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载《时代主 人》,2008年第5期。
    35.屈炳祥: 《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载《经济评论》,1999年第4期。
    36.睢党臣:《基于公平性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研究》,载《经济问题探索》,2008年第8期。
    37.宋振远、董振国:《莫让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变“官”赏点》,载《山西农业》,2007年04期。
    38.孙蜂:《<资本论>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核心方法论原则探讨》,载《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39.孙立平: 《关注我国的弱势群体》,载《教师博览》,2002年第11期。
    40.王国敏: 《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一个非均衡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41.王敏、潘勇辉:《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纯收入关系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5期。
    42.王天义: 《做好新农村建设的新文章》,载《学习月刊》,2006年第4期。
    43.王铁: 《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探析》,载《中州学刊》,2008年9月第5期(总第167期)。
    44.王云中: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9期。
    45.魏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制度原因分析》,载《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18期。
    46.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载《人民日报》2007年2月27日,第02版。
    47.温锐、陈胜祥: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互动——以江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为例》,载《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48.温铁军: 《如何建设新农村》,载《北方经济》,2005年第12期。
    49.夏凌燕、邹帆: 《关于农业投资与农民收入相关性的几点认识》,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增刊。。
    50.肖茂盛: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湖北英山县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载《南方农村》,2007年第1期。
    51.许经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3期。
    52.徐勇: 《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53.杨为林: 《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载《理论学习》,2008年第4期。
    54.杨泽娟: 《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博弈——以江西网形村为例》,载《求实》,2008年第12期。
    55.于遨洋: 《论正确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载《理论界》,2006年第12期。
    56.余永跃、陈曙光: 《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解读》,载《光明日报》,2006年6月26日,第9版。
    57.曾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障碍与对策》,载《农业经济》,2007年第11期。
    58.张胜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资源配置存在的功能性障碍及解决建议》,载《农业发展与金融》,2007年第01期。
    59.张晓山: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10期。
    60.张晓山:《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载《前线》,2007年第4期。
    61.张雨生: 《新农村建设别变调》,载《学习月刊》,2007年第07期。
    62.郑宝华:《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63.郑宝华:《云南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选择》,载《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64.郑宝华:《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载《社会主义论坛》,2009年第4期;
    65.郑传贵:《社会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兼论韩国“新村运动”提高社会资本的实践与思考》,载《学术交流》,2006年第11期。
    6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见《人民日报》,1956年6月24日第5版。
    1. Arthur Okun. "Equality and Efficiency:The Big Trade-off"[M]. Copyright:Brookings, 1975.
    2. Coralie Byant and Louise White. "Managing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M]. Boulder, Colorado:Westview Press, Copyright 1982.
    3. Katz, Travis and Jennifer Sara. "Making Rural Water Supply Sustainable: Recommendations from a Global Study" [M]. Washington, D. C.:UNDP-World Bank Water and Sanitation Program,1998.
    4. Simon S. Kuznets.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 Vol.45.No.1, March,1955.
    5. Julius Nyerere. "Freedom and Development" [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pyright 1973..
    6. Rural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and Social Funds Thematic Groups, the World Bank. "Rural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Toolkits for Multisector Projects ", Improved December 2004, the World Bank, http://www-wds.worldbank.org/ servlet/WDSContentServer/WDSP/IB/2005/07/29/000012009 20050729090303/Render ed/PDF/331630rev0PAPER0ENGLISH0rwss1pub.pdf.
    7. Robert H. Frank. "A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in J. J. Mansbridge ed., 《Beyond Self-Interest》 [M]. Chicago and La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Whang In-Joung. "the Saemaul Undong in Korea:An Approach to Integrated Rural Development".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Twenty Fifth Anniversary World Conference on "The Emerging Global Village", Baltimore, USA, July 1982.
    1. 胡锦涛: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26/content_3138887.htm。
    2. 胡锦涛: 《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中国新闻网http://news.qq.com/a/20060126/001589.htm。
    3.李丽纯: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与对策思路》,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三农中国网》,http://www.snzg.cn/article/show.php?itemid-4690/page-1.html。
    4.林毅夫: 《新农村建设应从村容整洁入手》, 中华科技网http//www.kjchina.cn/article/cjdt/200603/508.html)。
    5. 秦晖:《“郎咸平旋风”——由“案例”而“问题”而“主义”》,天涯社区网,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114300.shtml。
    6.孙立平: 《行政主导型二元结构》, 中国网,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mingong/348133.htm)
    7.王明朝: 《城市化:农民工边缘性贫困的路径与治理分析》,载《天益支农网》,http://www.zhinong.cn/data/detail.php?id=6130。
    8.温家宝: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南方网》,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0-03/15/content_10077362.htm.
    9.赵修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南方网》http://www.southcn.com/nflr/llwz1/zj112/200704090590.htm。
    10.中国国家统计局:《新中国60年:城乡居民收入和储蓄存款余额成倍增长》,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9-10/30/content_18802253.htm。
    1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见新华网:2008年10月19日发布的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10/19/content_10218932.htm
    1.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编: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第四届云南省科学技术论坛论文集》(内部印刷),2009年。
    2. 郑宝华: 《资源供给与需求共同作用下参与式方法的应用——来自青海省参与式村级扶贫规划的观察与思考》(内部研究报告),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