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湖梦寻:17世纪杭州士人的社会网络与文化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7世纪,是中国近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晚明以降,江浙等地区市镇经济的繁荣,使得中国学界产生了数十年的“资本主义萌芽”论争,至今余波未已;明末东林党以至黄宗羲等人对君权的批判也引发了民主因素等近代性的讨论。不过,对明末清初文化的变动,大多数研究者偏重于晚明或者盛清文化的探讨,只是把明末清初文化作为两者的过渡或附属。其实,明清更替时期的文化,尤其是士人生活,呈现出一番独特面貌。
     在研究方法上,士人研究大多强调社会结构(主要是阶级与等级)和宏观历史结合的视角,本文则利用地域史和社会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来考察明清交替时期的士人群体。社会网络的方法,主要是从横向的角度观察不同的社会关系与个体以及社会各系统间的互动,从其入手来探究明清易代之际社会与文化,可以避免孤立地看待不同群体(如官员、文人、僧侣等)在文化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深入把握地方社会的内在变化,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摆脱以往结构化的认识。
     杭州自晚唐以渐开始崛起,五代时钱氏立国和后来宋室的南兴,更确立其东南第一大都会的地位;在元明时代虽有所衰落,仍是可与南京、苏州并立的区域中心都市。相应地,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举人才的繁盛,也使其成为人文之渊薮。笔者从社会网络的视角,指出17世纪杭州存在着时文会社、放生会等组织,且其经历了从小筑社、读书社以至登楼社50余年的变迁,最终加入了跨地域的复社以及十郡大社。同时,通过对《尺牍初征》、《今世说》等书分析,我们还发现明清之际的士人网络是一个以声名为中心,伴随着物质赞助、讯息交流以及文化互动的社会关系集合体。
     杭州士人及其社会网络具有地域性,这一网络实现了杭州地区士人内部各阶层之间、文化和商业之间、世俗与宗教之间以及性别之间的良好互动,也使得社会中的声望、财富和信息等社会资本一定意义上被不同人群所获取。作为个体的士人,可与杭州地方官、名士的交往,从而能够融入杭州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另一方面,该网络也具有跨地域性,杭州的地方官员、流寓士人等群体的存在,使杭州能够和其他地区进行信息、声望等方面的交换,从而有利于士人的游历活动。
     杭州士人社会网络,又建立于该阶层(或群体)日常生活中,一定的社会交往之上。通过分析日常生活情境下的士人社会交往,我们就能够认清社会网络构建的社会背景。就士人生活而言,社会交往与他们所属的社会分层(流品)、生活空间(工作、家庭生活、余暇等)和交游活动(定交、拜谒、通信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言之,社会分层关涉到不同地位士人间的相互关系,生活空间则包括了士人的治生、家庭生活经营、闲暇生活和日常生活的节奏等内容,至于交游活动则是士人积极实现自我与社会互动必经之路。另一方面,社会网络依赖于一定的空间而运行,同时又对之有所塑造。杭州自唐宋以来因山水而名闻天下,西湖及其周边作为一个特殊的自然人文空间,必然和该地的士人网络有着复杂而又多样的互动,其中我们专门探讨了晚明杭州的湖山重建工程和士人风雅行为的关联。
     在士人日常生活中,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秩序之外,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杭州也出现了“士农工商”四民之外的边缘群体,其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隐士和名姝(包括闺秀和妓女等)。此两者,前者秉持出世的态度试图与现实社会有所切割,后者则是中国传统社会男女性别关系下的特殊产物。在明末清初,他们是当地社会网络重要部分,西溪景观的开发以及杭州才女文化的发达即为其活动的产物。
     最后,由于地理和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明清时代的文化疆界(分野)相较前代更为显著,地域意识得以凸现(如会馆的兴建、郡邑文集丛书的刊刻等),那么,从全国来看,各地相互间的竞争与整合在所难免,杭州士人网络亦需应对这一局面。在此过程中,引人注意的是跨地域人员流动的作用:一方面,徽州士人通过商籍逐渐融入杭州的社会网络;另一方面,杭州士人在游历京师(北京)生活中,和当地的文坛元老多有来往,并通过其所主导的社会网络获得了相当的声誉。此外,我们还考察了杭州士人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从侧面认识到国家文化传统的构建过程。
The17th century is a period of vital importance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when there appeared prosperous commercial economy in areas of Zhejiang andJiangsu around which a great controversy on "preliminary capitalism" came intodebate several decades ago and is still seen presently, and when the Donglindangschool and Huang Zongxi launched their criticism of the royal power and began adiscussion of such modernistic features as democracy. But for the big change betweencultur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most scholars put emphasis upon the epoches ofLate Ming and the Mid-Qing yet regard the joining period between the two dynastiesas a transmission or a subordination. But actually the cultural circle in this joiningperiod is very active and productive, especially those intellectuals, who showed greatuniqueness and a different distinction.
     In the research method, such intellectuals stressed a combination of socialstructure, mainly class and social layer, and a view of macro history. The paper is tostudy the intellectual group via an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history and social network.The method of social network is to look at the social relation and interactions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al systems by a lateral view, by which we can studyculture in this period, avoiding an isolated view of the roles and positions of differentsocial groups, such as officials, intellectuals and monks, removing the structuralistknowledge in the past and recognizing the internal changes of the region.
     Regional feature is quite obvious in dynasties of Ming and Qing, which is shownin recent researches in folkmanship, regional literature and regional economy.Hangzhou developed since Late Tang period, and after Wuyue founded by QianHouse in the Wudai Period and the Song Regime in the south, it became the biggestmetropolitan in southeast China. Though it saw decline in Yuan dynasty, still itremained a regional center like Nanjing and Suzhou. The widespread education andaggregation of intellectuals had been its source for prosperity. Different from perviousresearches, the paper is to use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to study theconstruction of intellectual groups in Hangzhou and observe the 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ocial network by examples of Li Yu and Wang Zhuo.
     Intellectuals and social network in Hanzhou are obviously regional which realize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layers inside the intellectual group, culture andcommerce, non-religious and religious and genders and through which such socialresources as social status, wealth and inform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different groups.Individual intellectual can be involved in Hangzhou and get reward bycommunicating with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powerful people. On the other hand, suchnetwork is trans-area, Hangzhou can change information and prestige with otherregions by transferring officials, traveling intellectuals and migrating population.
     Social networks of Hangzhou intellectuals are based upon the daily life of suchgroups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We can identify the background of such network byanalysing the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ir daily life situations. For intellectuals, there is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layer they belong to, life space(work, family life and leisure) and friend activities (making friends, visiting andletter-writing) where social layer concerns with intellectuals interacting each other ofdifferent status and life space with their life attitude, family operation, and rhythm oftheir leisure and daily life whereas interaction is an inevitable way of self-realizationand social involve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operation of social network isdependent on certain spaces, and contribute to its formation the other around.Hangzhou is famous for in scenery since Tang dynasty. As a special humane space,the West lak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is in close and rapid interaction with the localintellectual social network.
     There appeared some marginal groups beyond intellectuals, peasants,hand-workers and businessmen, notably hermits and famous women (versatile girlsand prostitutes) beyond the ritual order of "family and country integration" in thedaily life of intellectual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its commerce, theformer wanting to set them apart from the actual society while the latter is the productof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exes who both were important part of thisnetwork and influencial.
     Las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ultural domains is more clear in Ming and Qingdynasties and the regional ideas are getting apparent (building folkman clubs, compiling local literatures and so on) due to the functions of geographical andhumane factors. But there is competition and reorganization of cultures from differentregions, which Hangzhou intellectual network has to cope with where the movingpopulation calls foe attention. Intellectuals from local Hangzhou and other regions,Hanzhou intellectuals and the local ones all need time and effort to adjust themselves.So tidying out such history is of great value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struction ofmainstream national culture in China.
引文
①具有代表性著作有:李孝悌所著《恋恋红尘——中国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及其主编的《中国的城市生活》(新星出版社,2006年);张春树、骆雪伦著《明清时代之社会经济巨变与新文化——李渔时代的社会与文化及其现代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等。
    ②相关研究可参考李孝悌的《恋恋红尘》和《中国的城市生活》(参见上注),巫仁恕的《品味奢华》(中华书局,2008年)、王标的《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袁枚及其交游网络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梅尔清的《清初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安东篱的《说扬州》(中华书局,2007年)等。
    ①具体研究并不少,兹举数例:(美)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杜桂萍:《清初杂剧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等。
    ③关于士人超越性,可参考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①这一思路,在台湾地区学者王鸿泰的博士论文《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台湾大学文学院历史研究所,1997年)中得到很好地阐释和论述。
    ②有关研究可参考: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等。
    ③这些问题在若干论著中已经有所探究,如史景迁的《曹寅和康熙》(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杨念群的《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和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三联书店,2010年)等书。
    ①前揭《恋恋红尘·代序》,第5页。
    ②可参考《中国寓言大辞典》、《中国文学大辞典》、《中国历史人物辞典》等工具书相关条目。
    ①山根幸夫主编:《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0、732、856、860、873页。
    ①《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下册,第721、733、873页。
    ②《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下册,第741、736、863、742、874、737页。
    ③具体介绍可参考《韩国学者吴金成教授新著两种介绍》,中国社会史学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社会史研究通讯》第10期,2007年。
    ①为避免繁琐,这些著作的具体出版状况,请参阅本文的参考文献;更为详细的研究状况,请参阅马钊主编:《1971-2006年美国清史论著目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李孝悌所主持研究计划的详情,请参阅前揭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序》,以及氏撰《明清的社会生活与城市文化》(《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一文。
    ③台湾地区的研究详情,请阅周惠民主编:《1945-2005年台湾地区清史论著目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文中所列著作出版状况,可参考本文的参考文献。
    ①对于这一研究转变,可参考何平:《20世纪80年代中国史学发展若干趋势》,《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1期。
    ①研究详情可参考张涛:《20世纪中国古代文人社团研究史论》,《深圳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史五一:《明清会社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8年第2期等。
    ②见前引《20世纪中国古代文人社团研究史论》。
    ①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序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明季党社考序章》,第3页。
    ③相关研究有:朱子彦《论复社与晚明科举》,《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王恩俊《复社与明末清初江南地区衿绅势力的盛衰》,《辽宁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等。
    ④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⑤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等。
    ①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王鸿泰:《浮游群落》,收入《都市繁华》,中华书局2010年版;吴琛瑜:《清代中叶江南下层士人的社会文化交往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③陈桥驿:《历史时期西湖的发展和变迁》,《中原地理研究》,1985年第2期。
    ④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第301—304页;许敏:《试析明代后期江南商贾及其子弟的文人化现象——从方用彬谈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王振忠:《从〈应星日记〉看晚明清初的徽州乡土社会》,《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①常建华:《盛清吴中士人生活写照》,收入《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1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①可参考肖冬平等:《社会网络研究的理论模式综述》,《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2期等
    ②可参考前引王标、梅尔清的著作。
    ①常建华先生近来对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关系的论述相当精彩,见《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①关于杭州在唐宋时代的崛起,本段主要参考了周祝伟所著《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有关论著请参考: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中国文化大学出版,1982年),周峰主编《杭州历史丛编》中的《吴越首府杭州》和《南宋京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等。
    ③周峰主编:《元明清名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39页;张秀民:《中国印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87页。
    ④《中国印刷史》,第364页。
    ①顾志兴:《浙江藏书史》,杭州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10。
    ③厉鹗:《东城杂记》卷下郎仁宝,收入《杭州运河文献》,杭州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④余新忠、惠清楼:《清前期浙西杭州、湖州府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三个层次》,《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第1期,2001年3月。
    ①可参考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8-129页。
    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第10页。该书所论的会社范围稍显宽泛,乡约、民间救济、经济合作和武装等结社活动更适用于探讨地方社会基层组织,而非士绅。士绅虽然在宋以后的地方社会影响较大,但难以成为支配力量,地方政府、宗族、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作用更大。因此,将士人结社限定于其阶层内部(可扩展至参加过科举的广泛人群)较为合适,且主要集中于耆老、学术、文艺等方面。
    ①可参考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第530-533页。另外,何宗美在《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第18-22页)中将明代会社分为四个时期,主要标准是会社的发展规模和影响,相比之下,郭先生的划分更能把握明代会社变迁的历史本质,故采用郭说。
    ②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2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87页。
    ③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版,第26-27页;《明代杭州西湖的诗社》,《续编》第93-105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④参见何宗美,《西湖八社考论》,《续编》,第116页。
    ⑤朱彭:《西湖遗事诗》,《武林掌故丛编》第22集,第12-13页;张瀚:《武林怡老会序》,《武林怡老会诗集》,武林掌故丛编第7辑,第1-2页。
    ①郭绍虞:《明代文人集团》,第565-566页;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第436—437页。
    ②朱倓:《明季社党研究》,商务印书馆1945年版;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郭氏著作见前揭《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
    ①何宗美先生著作颇多,有《明末清初文人结社》正续编、《公安派结社考论》、《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等。
    ②李新在《杭州小筑社考》(《暨南学报》2008年第5期)一文中利用四库禁毁书丛刊等文献中的相关文集令人信服地对小筑社的成立时间、社名由来、社团成员和社事活动进行了新的考证,全面修正了朱倓先生的既有说法。
    ③《明季社党研究》,第208页。必须指出的是,晚明杭州会社远不止小筑、读书、登楼三社,但在地位和影响上以三者为最。
    ④《青来阁初集》卷9,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0册,第549页。
    ①董应举:《崇相集》卷16《杨兆开小传》,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3册,第73页。
    ②冯梦祯:《快雪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4册,第236页。
    ③钱谦益:《初学集》卷51《南京国子监祭酒冯公墓志铭》。
    ④《快雪堂集》,第165册第78页;此处引文中的云居指的是是杭州城内寺庙云居寺。
    ⑤《青来阁初集》卷1《闻松录序》。
    ①《快雪堂集》,第72页。
    ②《青来阁初集》卷1,第546页。
    ①钱谦益:《牧斋有学集》第45卷,第445—446页,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莲须阁集》卷18。
    ③方应祥:《青来阁二集》卷8,第519—520页,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78册,北京出版社。
    ④《青来阁初集》卷9,第692页。
    ⑤《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第2章,第135页。
    ①《青来阁二集》卷9,第538页。
    ②汪孟鋗辑:《龙井见闻录》卷4,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24册,第653页。
    ①《青来阁二集》卷8,第520页。
    ②相关研究请参考戴继诚:《紫柏大师与冯梦祯》(《唐都学刊》2006年7月);荒木见悟:《近世中国佛教的曙光》,台北慧明文化公司2001年版;蔡淑芳:《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动》,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2004年硕士论文。
    ③有关记载见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收入《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8页。
    ④《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动》第1章,第16—18页。
    ①《北门长寿庵放生池记》,《莲池大师全集》,第3390页;《虞德园先生集》文集卷9《云栖莲池祖师传》,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3册,第293页。
    ②《莲池大师全集》,第4941—4943页;夫马进:《善会善堂的开端》,收入《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7—418页,又见氏著《中国善会善堂史》,第129页。
    ③《上方善会约》和《重修上方寺凿放生池记》,收入《莲池大师全集》,第3384—3386页、第4941—4943页。
    ④卜正民在《为权力祈祷》中认为,袾宏在16世纪80年代成功组织了杭州居士会社,并举上方善社(会)为例,而且说该社致力于放生活动(该书,第104页)。但他未言明史料来源,可能是借鉴了于君方(Chun-fangYu)的袾宏研究(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ColumbiaUniversity Press,1981)。
    ⑤夫马进看法,见前揭氏著《中国善会善堂史》;于君方的观点,转引自卜正民前揭书,第105页。
    ①《虞德园先生集》诗集卷2;《南屏净慈寺志》卷8著述。
    ②《万历乙未1595正月十五日莲池大师受缁自请诣南屏弘演圆觉,三月四日圆满恭送还山,成五言排律四十韵,用元和体》,见《南屏净慈寺志》卷8。
    ③《莲池大师全集》,第5147-5148页。
    ①《武林梵志》卷8宰官护持。
    ②放生社成员包括了冯梦祯、邵重生、虞淳熙、虞淳贞、朱大复(长春)、徐桂、屠隆、陆振奇、郑之惠、葛寅亮、释袾宏等10余人,何氏前揭书第112—113页;陈宝良:《中国社与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50—351页。
    ③释大壑:《南屏净慈寺志》卷6檀护。
    ①《快雪堂集》卷56至卷62,第164册第771页,第165册第4、24、29、34—35、47—52、70—75、79—88页。
    ②吴本泰:《武林梵志》卷3理安禅寺,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③《中国社与会》,第351页。
    ④《南屏净慈寺志》卷1形胜“三潭放生池”。
    ①黄汝亨:《寓林集》卷8,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2册。
    ②《明代文人集团》,收入《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第598页;前引李新《杭州小筑社考》、李柯《李流芳论考》(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9年)等都将《月会约》作为小筑社活动的依据。
    ③陈宝良:《中国社与会》,第351页。
    ④严武顺等:《月会约》,武林掌故丛编第10集。
    ①见参考前揭文《月会约》。
    ③朱彭:《西湖遗事诗》,第15面。
    ④闻启祥:《重订启》,收入前引《月会约》;祝诚:《谭元春年表》,《镇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
    ⑤黄宗羲:《南雷文定》后集卷4,续修四库全书,第1397册。
    ①虞淳熙:《虞德园先生集》,四库禁毁第43册,第127-128页。
    ②《寓林集》卷28《与方孟旋》。
    ③三严、闻子将、邹氏兄弟皆受到袾宏的影响,事迹可见于黎遂求《莲须阁集》卷18《严印持先生诗集序》,钱谦益《初学集》第54卷《闻子将墓志铭》、第37卷《邹孟阳六十序》等。近人朱倓先生认为,黄宗羲关于小筑社多属佛教信徒的说法未免夸大,本文考述后认为黄氏的说法是可信的,而且杭州士人与当时云栖袾宏为核心之一的佛教复兴运动关系颇深,自然很少有人能脱离这一时代风尚。
    ①唐时:《如来香》卷14《武林西湖湖心寺净业放生疏》。
    ②请参阅《明季杭州读书社考》,收入《明季社党研究》,第231页。
    ③何宗美考得文社有二:芝云社(潘之恒,字景升,歙人)“读书武林,武林之才士,闻景升名,招入其社,以文学行谊相切劘,社在湖社之南,若有石曰芝云,因以名社”,社友10人,史料依据是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26《芝云社稿序》;攻玉堂社,乾隆《杭州府志》卷144潘陈忠,“与葛征奇、张次仲诸人结攻玉堂社…天启二年成进士”,前揭何氏书第137页。又考得禅社二:钱立结社,据《西湖志》卷21名贤钱立传;竹阁社,吴之龙(字雪门,从葛寅亮讲学湖南)“归隐西湖,结竹阁社,西方词人,无不归之”(见《西湖志》吴之龙传),前揭何氏书第114页。
    ④叶鉁:《明纪编遗》卷3门户杂录;查阅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所附录《东林党关系者一览》后,可发现杭州被列入东林者仅数人,可见东林党对杭州精英的影响并不大。
    ①黄宗羲:《南雷文定前后三四集》南雷文定四集卷之三《查逸远墓志铭》。
    ②黄炳垕:《黄宗羲年谱》,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1—30页。
    ①朱倓:《明季社党研究》,商务印书馆1945年铅印本。
    ②计东:《改亭诗文集》卷10,续修四库全书,集部1408册,第196页。
    ③《明季社党研究》,第213—216、234页。
    ①《明季杭州登楼社考》,收入《明季社党研究》,第234页。
    ②萧士纬:《春浮园集》卷上。
    ③陆圻兄弟、张佑民,见《明季社党研究》,第235页;丁文策,见《两浙輶轩録补遗》卷2;徐世臣,见毛奇龄:《洞宗二十九世传法五云俍亭挺禅师塔志铭》,《西河集》卷109第205页,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2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④参见朱保炯等《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转引自何龄修先生《陆圻及其在清初地遭遇和抗争》,《清史论丛》2007年号。
    ⑤陶氏所著《今是堂集》卷4有《秋日偕门人俞汝钦、陆梦鹤游弁山白雀寺》等诗。
    ①査继佐:《东山国语》浙语五陈函辉、陈潜夫。
    ②见何龄修前揭文,第204页。
    ③朱氏前揭书《明季杭州读书社考》,第230页。
    ①郎净:《卓人月年谱》,《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4期。
    ②陆世仪《复社纪略》卷1记载,宋凤翔曾中乡试解元,其详细事迹需要另作考证。
    ③毛奇龄:《西河集》卷109,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21册,第205页。
    ④王晫:《今世说》卷3、卷5,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75册,第503页、第518—519页。
    ①《西河集》卷113《柴征君墓状》。
    ②《西河集》卷105《陆三先生墓志铭》。
    ③《鲒埼亭集》卷12《应潜斋先生神道碑》。
    ①顾景星:《白茅堂集》卷33。
    ②蒋逸雪:《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18—21页。
    ③《张溥年谱》,第23页。
    ①吴骞:《尖阳丛笔》卷7,续修四库全书,第501页。
    ②吴伟业:《复社纪事》,收入《东林始末》,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158页。
    ③柴德赓:《明季留都防乱诸人事迹考上》,《史学从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5页。
    ①陈子龙自撰《年谱》崇祯十四年辛巳附录,引《白榆集小传》,转引自何宗美前揭书,第217页。
    ②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21陆圻,第666页。
    ③吴光编:《刘宗周全集》第6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01页;《刘子全书》,道光四年重刊刊本;全祖望:《沈甸华先生墓碣铭》,《鲒埼亭集》卷13。
    ④可参考《黄石斋先生文集》卷9中有关大滌书院的记述。
    ①杜登春:《社事始末》,《丛书集成新编》,第26册,台湾新丰文出版公司,第461—462页。
    ②《社事始末》,第463页。
    ③《西河集》卷98。
    ①吴庆坻:《蕉廊脞录》卷3。
    ②冯景:《解舂集文钞》卷11,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54—155页。
    ③关于杭州的经济发展,可参考陈学文著《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群言出版社,1993年)和蒋兆成著《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等书;杭州会社问题可参考,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及《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中华书局,2006年)和谷辉之的博士论文《西陵词派研究》(杭州大学1997年)等。
    ④可参考: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
    ①李渔:《征尺牍启》,《尺牍初征》,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53册,第502页。
    ②李渔:《凡例五条》,《尺牍初征》,第503页。
    ③沈新林:《李渔《尺牍初征》述略》,《文教资料》,1994年第3期。
    ④单锦珩:《李渔杭州交游考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黄强:《李渔移家金陵考》,《李渔全集》第20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15页。
    ⑤黄容等:《尺牍兰言》,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5册,第165页。
    ①《尺牍初征》,第503页。
    ②周亮工:《尺牍新钞选例》,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1辑第6种,上海杂志公司1935年版,第3页。
    ①《尺牍初征》,第503页。
    ②黄强:《李渔《古今史略》、《尺牍初征》与《一家言》述考》,《文献》1988年第2期。
    ①孟森:《海宁陈家》,《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86页。
    ②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3“山人蜚語”条,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73页。
    ③吴书荫:《曲品校注》卷上“陈与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4—99页;按:《钦定续文献通考》卷152、160、162、187、194、197、198著录了陈氏的各类著作。
    ④潘承玉:《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章第8页。
    ①雍正《浙江通志》卷17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4册,第13、15页。
    ②陆世仪:《复社纪略》卷1,续修四库全书,第438册第488页;朱倓:《明季杭州登楼社考》,《明季社党研究》,商务印书馆1945年铅印本,第234—259页。
    ③《复社纪略》卷1,第489页;《两浙輶轩续録》补遗卷1,续四库第1687册第262页,民国《杭州府志》卷145,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华中199号,第2753页。
    ④《明季杭州登楼社考》,《明季社党研究》,第234—259页。
    ⑤朱倓:《明季杭州读书社考》,《明季社党研究》,第208页;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版,第177页—183页。
    ①胡玉莲:《陆云龙生平考述》,《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3期。近年相关论著颇多:顾克勇:《书坊主作家陆云龙兄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雷庆锐:《晚明文人思想探析——型世言评点与陆云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井玉贵:《陆人龙、陆云龙小说创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②《陆云龙生平考述》,《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3期;雷庆锐:《晚明文人思想探析——型世言评点与陆云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章第10页。
    ③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93集部46总集类存目3,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65页;《四库全书总目》卷134子部44杂家类存目11,同书,第1138页。
    ①雍正《浙江通志》卷200,四库全书,第524册第411页;《两浙輶軒续录》卷51,《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87册第130页。
    ②嘉庆《重修大清一統志》卷89,影印四部丛刊续编本第4册,常州府第18面;《布水台集》,四库未收书辑刊本,第5辑第30册。
    ③钱仲联等:《中国文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版,第1208页;方志恩:《明代词僧释正岩生平事迹系年》,《东方人文学志》(台湾),第2卷第3期;何广棪:《明季词僧释正岩及其豁堂老人诗余》,《中国俗文化研究》第4辑,巴蜀书社2007年版。
    ①相关著作可参考: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尺牍初征》,第664页;《妇人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59页。
    ③《妇人集》,商务印书馆,第30—31页;《全浙诗话》卷52国朝,续修四库全书第1703册,第732页。
    ④民国《杭州府志》卷94,中国方志丛书,第1829—1830页。
    ⑤雍正《浙江通志》卷121,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第522册第235、246页。
    ①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1,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②民国《杭州府志》卷108第2108页,卷140第2671页;《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5商籍2,续修四库全书,第841册第563页。
    ③李渔:《与卫澹足侍御》,《尺牍初征》,第674—675页。
    ①单锦珩:《李渔交游考》,《李渔全集》第19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②单锦珩:《李渔杭州交游考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③徐保卫:《杭州的“寇警”与南京的“妖氛”——再论李渔的“游荡江湖”“打秋风”》,《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刘庆:《李渔交游浅论》,《戏剧艺术》2002年第4期。
    ④《尺牍初征》,第674—677页。
    ①袁于令:《娜如山房说尤》,转引自《李渔全集》第19卷,第310页。
    ②孙治:《孙宇台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8册,第722页。
    ③李渔:《李渔全集》第1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73—152页。
    ①单锦珩:《李渔交游考》,《李渔全集》第19卷,浙江古籍1991年版。
    ②黄强:《李渔《古今史略》、《尺牍初征》与《一家言》述考》,《文献》1988年第2期,第55—56页。
    ③陈荣富:《浙江佛教史》,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527—530页;高彦颐:《闺塾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④卜正民:《为权力祈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1页。
    ①李渔:《笠翁一家言诗词集》,《李渔全集》第1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版,第385页。
    ①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第123页;艾尔曼也认为,清朝建立后,江南士人开始进行反省,并从道德修养转向实证研究,而且在晚明党争后学术生涯比其仕宦更受人欢迎,见氏著《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和社会变化面面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1页)。
    ①可参考:陈大康《王晫和他的今世说》(《明清小说研究》,1994年第1期),欧阳俊《王晫和他的小品》(《文史知识》,2001年第8期),陈文新《今世说与王晫心态》(《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1期);另外也有学位论文对此有所探究:沈鸣鸣《王晫及其今世说研究》(苏州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冷银花《清代“世说体”小说研究》(暨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等。
    ①欧阳俊:《王晫和他的小品》,《文史知识》2001年第8期。
    ②王晫:《霞举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4册,第67页。
    ①《霞举堂集》,第67—70页。
    ②《霞举堂集》,第36—37页。
    ③《清代“世说体”小说研究》,第5—9页。
    ①王晫:《今世说凡例》,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3页。
    ②《今世说》,第4页。
    ③《今世说》,第7、12页。
    ④《今世说》,第12—13页。
    ⑤《今世说》,第13页。
    ①《今世说》,第9页。
    ②《今世说》,第7—9页。
    ③见前揭文《今世说与王晫心态》、《王晫和他的今世说》。
    ①《今世说》,第5、14页。
    ②来新夏:《王晫的自我炒作》,《光明日报》,2003年7月22日。
    ③见前揭文《今世说与王晫心态》。
    ①此处统计数字和表格均源于:沈鸣鸣的硕士论文《王晫及其今世说研究》,苏州大学2001年。
    ①査慎行:《人海记》卷下“西泠社事”。
    ②吴庆坻:《蕉廊脞录》卷3。需要注意的是“西湖八社”是明嘉靖时期祝时泰等人所创,吴氏此处说法可能有误,待考。
    ①李桂芹:《〈千秋雅调〉与清初江南隐逸风气》,《南昌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②柴绍炳:《柴省轩先生文钞》卷7,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10册,第287页。
    ①毛奇龄:《西河集》卷38《冯氏壎箎集》。
    ②毛奇龄:《西河集》卷39《田子相诗赋合集序》。
    ③毛奇龄:《西河集》卷39《田子相诗赋合集序》,卷43《苏子传胥山诗序》。
    ①许旭龄:《世经堂初集》卷19、卷20。
    ①《校刻先君子六十寿言序》,第24页。
    ②王晫:《行役日记》,收入《霞举堂集》,第231—232页。
    ②《行役日记》,第229—231页。
    ②《行役日记》,233页。
    ③《行役日记》,第234—236页。
    ④譬如梅尔清在《清初的扬州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第2章对以王士祯为中心的文学和社会网络活动有着详细论述,而卜正民(Timothy Brook)对这些内容的评价就是“精英的赞助活动”。
    ⑤《行役日记》,第229、233页。
    ①《行役日记》,第235页。
    ②《行役日记》,第238页。
    ③见前揭文《王晫和他的今世说》。
    ④《行役日记》,第236页。
    ①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第11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杜家骥:《中国古代人际交往礼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类似的研究还有王炜民的《中国古代礼俗》(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林永匡等《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等。
    ②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①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第1章,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清人社会生活》,第10页。
    ③冯梦祯:《快雪堂集》卷58,四库存目丛书第165册,第36—37页。
    ①吴仁安:《清代江南社会生活与风俗民情浅说》,《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②范祖述:《杭俗遗风时序类于庙祈梦》,西湖文献集成第19册,杭州出版社2004版,第51页。
    ③可参考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1—579页。
    ④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1页;又可参考郭培贵《明代选举志考论》(中华书局2006年版)、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版)等书。
    ⑤《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485页。
    ①周清原:《崇祀理学名儒柴省轩先生传》,收入《柴省轩文钞》,四库存目丛书第210册,第118页。
    ②刘晓东:《世俗人生:儒家经典生活的窘境与晚明社会角色的转化》,《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487页。
    ③《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176-182页;关于进士数量和江南的关系可参考:范金民《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龚延明、邱进春《明代登科进士总数考》,《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毛晓阳、金甦《清代文进士总数考订》,《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等。
    ④《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10-11页。
    ⑤钱茂伟:《遗民史家——谈迁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297页。
    ②刘晓东:《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史学月刊》2007年第8期。
    ③孙治:《孙宇台集》卷40《安隐寺同诸子效栢梁体》,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49册;《柴省轩文钞》,第120页。
    ④《孙宇台集》卷32《哀吴威卿》,第126页;王嗣槐:《桂山堂文选》卷1《叶星期文序》,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27册,第89-90页。
    ⑤王晫:《尺牍偶存》下《答潘俨思进士》,收入《霞举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4册,第192-193页。
    ①周榆华:《晚明文人以文治生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7—36页。
    ②可参考《晚明文人以文治生研究》中第3章《社会上的诗文消费需求》、第5章《以文治生的途径》。
    ③吕友者:《明末清初杭州书画鉴赏家往事》,《收藏》,2011年5月总第221期。
    ④万木春:《味水轩里的闲居者:万历末年嘉兴的书画世界》,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①譬如杜登春在《社事始末》里谈到有士人靠选编社稿维持生计。
    ②《尺牍偶存》卷上,《答蔡九霞》,第181页。
    ③《尺牍偶存》卷下,第183—184页。
    ④《尺牍偶存》卷上,第181页。
    ⑤《尺牍偶存》卷下,《与吴枚吉》,第188页。
    ①《尺牍偶存》卷下,《与沈去矜》,第196页。
    ②可参考夫马进:《晚明杭州的城市改革和民变》,《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第2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刘晓东在《论明代士人的“异业治生”》也指出异业治生加强了士人和其他社会群体的联系,巫仁恕在《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章第2节也分析了知识分子在明清民变中都作用,可以借鉴。
    ③关于士商关系请参考前揭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士商间的交往,参见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等。
    ④见《皇明遗民传》卷4,收入范金民《明遗民录汇辑》,转引自《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第115页。
    ⑤《激变良民》,第50页;又可参考陈宝良:《中国流氓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可参考:牛建强《明代山人群体的生成所投射出的社会意义》(《史学月刊》1994年第2期),赵轶峰《山人与晚明社会》(《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1期),方志远《“山人”与晚明政局》(《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金文京《晚明山人俞安期的活动》,收入《都市繁华》,中华书局2010年版;论著有张德建《明代山人文学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见方氏前揭论文《“山人”与晚明政局》。
    ③高濂在其《遵生八笺》中数次提到“山人”一词,如在《花竹五谱》中说,“聊述诸谱切要并种花杂说,录为山人园圃日考”,又在《饮馔服食笺》中说“烹炙生灵,椒馨珍味,自有大官之厨,为天人之供,非我山人所宜”。我们基本可以认定其是万历中期的杭州山人。
    ④《明代山人文学研究》,第62—63页。
    ①研究概况可参考吴金成《明末清初江南的城市发展和无赖》(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5年)尾注⑤。关于该问题国内研究者以陈宝良先生为其中代表,氏著《中国流氓史》、《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均有相当篇幅涉及到明清时代的无赖问题。
    ②见前揭论文《明末清初江南的城市发展和无赖》。
    ③可参看《中国流氓史》,第224—227页;《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第396—412页。
    ④万历《杭州府志》卷19风俗,第1365、1367—1369页,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①《尺牍偶存》卷上,第178页;《快说续纪》,第241页。
    ②可参看李中清、张国刚的家庭史研究总结,见张国刚《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的两篇序言(三联书店2004年版);具体著可参考王玉波《中国古代的家》(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郭松义《伦理与生活——清代的婚姻关系》(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姜涛《历史与人口——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王跃生《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和余新忠《中国家庭史(明清时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等,这些研究大都以社会经济史的方式研究家庭,对个体家庭具体情境的探讨较为缺乏。
    ③《中国家庭史》(明清时期),第339页。
    ①万历《杭州府志》,第1366—1367页。
    ②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页。
    ③保罗圣安杰洛:《帝国晚期的苏州城市社会》,见《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第100—101页。
    ④《晚明文人以文治生研究》,第110—120页。
    ⑤李东琪:《巴余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8册,第222页。
    ①包东波:《中国历代名人家训荟萃》,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第242—243页。
    ②《中国历代名人家训荟萃》,第288、290页
    ①《中国历代名人家训荟萃》,第279—280、283页。
    ②姚舜牧《约言》说,“凡燕会期于成礼,切不可搬演戏剧,诲盗启淫,皆由于此,慎防之守之”,同上书,第248页;加拿大学者卜正民曾引用广东缪氏族谱来说明当时一些人对城市骄奢游惰的反对,见《纵欲的困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76—177页。其实同样的观点“异世乡居,悉有定业。子孙不许移家,住省城三年后,不知有农桑;十年后,不知有宗族”,早就出现于庞尚鹏(1524—1580)《庞氏家训》(收入《中国历代名人家训荟萃》,第230页)中,缪氏的看法很可能来源于此。
    ③可参见上文所引诸人家训,又海宁许汝霖(1640—1720)《德星堂家订》(收入《中国历代名人家训荟萃》,第355—359页)应能反映杭州的情况。
    ④朱倩如:《明人的居家生活》,明史研究丛刊,台北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版。
    ⑤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上卷,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249页。
    ①《遵生八笺》,第268—269页。
    ②《高子书斋说》,同上书,第270—272页。
    ①《遵生八笺》,第273、276页。
    ②《遵生八笺》,第284—285页。
    ③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还有关于文房器具、书画、古董、琴、茶等的书斋生活有关事宜的详尽陈述,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①《南牕文略》卷3,编入《霞举堂集》,第27—28页。
    ②《文鱼记》,同上书,第32页。
    ③《松溪主人传》,同上书,第36页。
    ④可参考汪利平博士论文:Paradise for Sale:Urban Space and Tourism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Hangzhou,1589—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1997.pp50—58;另外巫仁恕的《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章也从旅游消费的方面分析了士人生活和身份间的关系。
    ①《古今图书集成》第3册《目录》第17卷,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本。
    ①《古今图书集成》第3册《目录》第17卷。
    ②《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17—619页。
    ③从《古今图书集成交谊典》第70卷盟誓部(第336册)可以看到这一意义上的转变,该卷举孙一元为例“相与盟于社”,而张居正和高拱则是所谓“香火盟”。
    ④《池上楼诗集序》,《元旦诗序》,《赠燕中徐子序》,,皆收入李式玉《巴余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8册,第170—171页。
    ①《巴余集》,第172页。
    ②《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17页。
    ③《尺牍偶存》上,第178页。
    ④《与姜亶贻》,《尺牍偶存》上,第180页。
    ⑤《禽言》,编入《霞举堂集》,第246页。
    ⑥《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17—618页。
    ①《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18页。
    ②《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19页。
    ③《明代社会生活史》,第613、620页。
    ④《耳新》卷5,收入《玉麈新谭》,浙江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94页。
    ⑤《尺牍偶存》卷下,第189页。
    ⑥《遵生八笺》,第312页。
    ①《寄赵雝客明府》,《尺牍偶存》卷下,第190页。
    ②王晫:《纪黄九烟先生语二则》,《墙东杂钞》第4册,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本(一函四册)。
    ③《耳新》卷1,第177页。
    ④《今世说》卷6。
    ⑤《与蒋大鸿》,《尺牍偶存》,第166页。
    ①《与方文虎》,《尺牍偶存》,第188页。
    ②《与韩起符》,《尺牍偶存》,第174页。
    ③《与胡循蜚使君》,《尺牍偶存》,第176-177页,《与卓有枚》,《尺牍偶存》,第178页。
    ④《与友》,《尺牍偶存》,第200页。
    ⑤《尺牍偶存》上,第166页。
    ①晚明的旅游活动之研究,可参考巫仁恕的《品味奢华》第4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69—203页。
    ②聂心汤:万历《钱塘县志凡例》,武林掌故丛编,第16集。
    ①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1《西湖总叙》,武林掌故丛编,第20集。
    ②万历《钱塘县志外纪》,第37-38面。
    ①万历《钱塘县志》,第38面。
    ②万历《钱塘县志》,第39面。
    ③万历《钱塘县志》,第38面;释大壑:《南屏净慈寺志》卷1形胜。
    ①《南屏净慈寺志》卷9僧制。
    ②《南屏净慈寺志》卷1形胜。
    ①参见汪利平博士论文:Paradise for Sale:Urban Space and Tourism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Hangzhou,1589—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1997,pp37-41。
    ②万历《钱塘县志外纪》。
    ③汪汝谦:《西湖韵事重修水仙王庙记》,武林掌故丛编,第1集。
    ④《南屏百咏》,武林掌故丛编第2集。
    ⑤徐逢吉:《清波小志》,武林掌故丛编,第4集。
    ①《西湖韵事》,第10—11面;黄汝亨:《寓林集》卷10《浮梅槛记》。
    ②李渔:《西湖盗鱼人自塞盗源纪略》,《笠翁文集》卷2,《李渔全集》第1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8页。
    ①美国汉学家萧邦奇在《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一书中分析了宋代以后九百年内湘湖从初创到守成、衰落以至消亡的过程,尤其强调了垦湖派和护湖派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一定意义上表明着文化传统和现实利益的冲突。对于西湖而言,这种威胁其生存的文化、利益间的矛盾同样存在。
    ②请参考汪利平博士论文:Paradise for Sale:Urban Space and Tourism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Hangzhou,1589—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1997,pp62-68。
    ③万历《钱塘县志外纪》,第37面。
    ①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71—73页。
    ②前揭《西湖游览志》总目,武林掌故丛编本。
    ③万历《钱塘县志纪胜》。
    ④张岱:《西湖梦寻》卷4。
    ②《古代杭州小说研究》,第62—66页。
    ①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集成历代西湖文选专辑》,第14册,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229页。
    ②《历代西湖文选专辑》,第223页。
    ①《杭俗遗风》序二第5页,西湖文献集成第19册;“南柴北米、东菜西鱼”只是一说,另有“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说法,参见陈学文《明代杭州的夜市》,《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②万历《钱塘县志》,第21B、30B面。
    ③《西湖梦寻》卷1。
    ④《杭俗遗风驰名类》,第139页。
    ①《西湖韵事重修水仙王庙记》,武林掌故丛编第1集。
    ②雍正《浙江通志》卷254;加拿大学者卜正民在《为权力祈祷》一书就注意到了晚明出现过寺志修撰高潮。
    ①《南屏净慈寺志》序二,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杭州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②此处版本请参照中国基本古籍库,杭州佛教文献丛刊的标点本删去了此页。
    ③万历《钱塘县志凡例》。
    ④《云栖法汇》,华宇出版社,第5206—5208页。
    ①《西湖小史》,武林掌故丛编,第15集。
    ②引自前揭《西湖韵事》所附《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
    ①关于隐士可参考: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何鸣《遁世与逍遥——中国隐逸简史》第2章第7节,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另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也值得一读。关于女性可阅览: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王书奴《中国娼妓史》,三联书店1988年版;常建华《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中华书局2006年版;对于士妓交往可借鉴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第3章第2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②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37、卷60。
    ③汪孟鋗:《龙井见闻录》卷4乡寓人物。
    ④据今人王庆考证,“西溪”之名最早出现于唐代,南宋《方舆胜览》、《咸淳临安志》、《梦梁录》等文献均有记载。西溪河网港衩繁多,历史上各时期对其指称不一,较难作准确的界定。广义的西溪包括西溪和河渚(今紫金港),狭义的西溪和河渚则分属两地——西溪在南,河渚在北(可参考清人孙之騄的《南漳子》),本节此处取其广义。
    ①梁诗正等:《西湖志纂》卷10。
    ②《湖壖杂记》“西溪皋亭河渚”条,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7页。
    ③民国《杭州府志》卷23。
    ④孙之騄:《南漳子》卷上,武林掌故丛编第6集。
    ⑤《南漳子》卷下。
    ⑥康熙《钱塘县志》,国家图书馆藏本。
    ⑦吴本泰:《西溪梵隐志·纪胜》。
    ①民国《杭州府志》,卷6市镇。
    ①关于西溪文化和景观的研究,可参考:王庆《西溪家族的研究》(该文系杭州研究院课题,2011年11月25日发布于《余杭史志》网站)及《西溪洪氏文化遗存》(2008年6月7日发布于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王夏斐《西溪文化犹如一幅“清明上河图”》(《杭州日报》,2008年4月7日);吕洪年《紫金港风情》(《杭州通讯》,2007年第12期)等。
    ①《西溪梵隐志》,第9—10页。
    ②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卷18。
    ③吴伟业:《梅村家藏稿》卷35。
    ①《今世说》卷6。
    ②张祖望:《张秦亭诗集》卷7、卷9。
    ③胡介:《旅堂诗文集》文集。
    ④蒋炯编:《狷庵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珍本年谱丛刊,第77册,第342—344页。
    ①万历《钱塘县志》第1363,1365—1366页。
    ②陆圻:《新妇谱》,《丛书集成续编》第62册,新文丰出版公司,第41页。
    ③康熙《钱塘县志》卷7风俗。
    ①陈维崧撰、冒褒注:《妇人谱》,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第23—25页。
    ②可参考孙康宜:《明清文人的经典论和女性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①朱彭:《西湖遗事诗》,武林掌故丛编第22集,第16—17面。
    ②相关研究可参考:胡小林:《清代初年的蕉园诗社》,《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2期;范晨晓:《“蕉园诗社”的先导之一黄字鸿考论》,《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8期;吴晶:《蕉园诗社考论》,《浙江学刊》2010年第5期等。
    ③《西湖遗事诗》,第33—34面。
    ④《西湖遗事诗》,第31—32面。
    ①康熙《钱塘县志》卷7风俗,第8面。
    ②《玉麈新谭》卷5,《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第196页。
    ①汪汝谦:《绮咏》,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192册,第807—808页。
    ②《绮咏》,第824页。
    ③《绮咏》,第808、812、813、817页。
    ④《西湖遗事诗》,第18—19面。
    ①《绮咏》,第809页。
    ②董其昌:《容台集》别集卷4。
    ③卓发之:《漉篱集》卷10《花隐编序》。
    ④《玉台画史》卷5名妓,《明画录》卷5名媛。
    ①周铭:《林下词选》卷9。
    ②《西湖遗事诗》,第17面。
    ③《历代画史汇传》卷68。
    ④《绮咏》,第820页。
    ①李渔:《风筝误》,《李渔全集》第4卷,第119页。
    ②《风筝误》,第120页。
    ③李渔:《凰求凤》,《李渔全集》第4卷,第427页。
    ①《凰求凤》,第429—430页。
    ②《凰求凤》,第430页。
    ③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23教坊。
    ①请参考前揭文《清代初年的蕉园诗社》。
    ①相关著作很多,如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王恩涌等《中国文化地理》(科学出版社2008年);王会昌《中国文化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著作对中国的文化区域划分并不相同。
    ②可参考周祝伟:《7—10世纪杭州的崛起与钱塘江地区结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②陈善:万历《杭州府志》卷66,第4175页。
    ③聂心汤:万历《钱塘县志》中《纪献寓贤》第34面。
    ①马如龙等:康熙《杭州府志》卷32《寓贤》;裘琏等:康熙《钱塘县志》卷25。
    ①龚嘉儁等:民国《杭州府志》卷169寓贤一。
    ①曹永宪:《明代徽州盐商的移居和商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1期;又可参考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58—63页。
    ②延丰等:《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4商籍。
    ③可参考:李斐婓《叶永盛与徽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汪庆元《徽商与两浙崇文书院》(《江淮论坛》1988年第3期),刘希伟《清代科举考试中的“商籍”问题》(《清史研究》2010年第3期),唐丽丽、周晓光《徽商与明清两浙的商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许敏《明代商人户籍问题初探》(《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试论清代前期铺商户籍问题——兼论清代“商籍”》(《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另外,宋长琨的博士论文《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对徽州士人和杭州商籍的关系也有详细论述。
    ④可参考《明神宗实录》卷350—卷35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①详情可见叶永盛:《浙鹾纪事》,武林掌故丛编第15集。
    ②《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5商籍二。
    ③朱筠:《钱塘吴氏家传》,《湖海文传》卷63。
    ④《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3职官三“叶永盛”;民国《杭州府志》卷109“叶永盛”。
    ⑤《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4商籍一。
    ①素尔讷:《学政全书》卷62商籍学额。
    ②《清文献通考》卷69学校考。
    ③《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5商籍二。
    ④《崇文书院图说》、《紫阳书院图说》,收入《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图说。
    ①《重修两浙盐法志》卷24商籍一。
    ②康熙《崇阳紫文会录》首卷《崇文会录序》,转引自前揭论文《徽商与两浙崇文书院》。
    ③《歙事闲谈进士表》,转引自汪庆元《徽商与两浙崇文书院》。
    ④可参考前揭《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第97—100页。
    ①《东华续录》乾隆90,收入王先谦、朱寿朋编《东华录东华续录》第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②民国《杭州府志》卷169寓贤一。
    ③雍正《浙江通志》卷17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4册,第11页;《敕修两浙盐法志》卷15,第1777页、第1794页。
    ①这一观点借鉴了王振忠在《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的精彩论述。
    ②万历《杭州府志》,第1369—1370页。
    ③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5《明故都督江公墓碑铭》。
    ①朱筠:《钱塘吴氏家传》,《湖海文传》卷63。
    ②王晫:《今世说》卷6。
    ③《敕修两浙盐法志》,第1798页。
    ①雍正《浙江通志》卷178,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4册,第13页。
    ②《敕修两浙盐法志》,第1804页。
    ③《今世说》卷7,《今世说》卷1。
    ④许承尧:《歙事闲谈》,黄山书社2001年,第1038页;《敕修两浙盐法志》,第1801页。
    ⑤孙治:《孙宇台集》卷15。
    ①沈起:《査东山年谱》,收入《査继佐年谱査慎行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第17—18页。
    ②关于清前期京师士人的生活状况,可参考:吴建雍《清前期京师宣南士乡》(《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魏泉《康熙年间的“宣南”士人交游》(《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论著有方彪:《北京的士大夫》,京华出版社2000年版等。
    ①杜登春:《社事始末》,《丛书集成新编》第26册,新文丰出版公司,第458页。
    ②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页。
    ①《社事始末》,第462页。
    ②戴璐:《藤阴杂记》卷9《北城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页;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05页。
    ③可参考严迪昌:《金台风雅总诗人——龚鼎孳论》,《语文知识》2008年第1期。
    ①《藤阴杂记》卷9,第107页;王崇简:《青箱堂集》,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03册。
    ②《清诗纪事初编》卷5,第605页。
    ③谢正光、佘汝丰:《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④《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第30、46页。
    ①《社事始末》,第463—464页。
    ②《清诗纪事初编》,第580、611、662页。
    ①叶梦珠:《阅世编》,收入《中华野史》(清朝卷一),泰山出版社2000年,第798、808页。
    ②吴长元:《宸垣识略》卷10,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84、186、187、197页。
    ③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60页。
    ④《天咫偶闻》,第199页。
    ⑤严迪昌:《清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5—133页。
    ①施维翰、赵士麟等:康熙《浙江通志》卷31,第67面。
    ②蒋逸雪:《张溥年谱》,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25页。
    ③《张溥年谱》,第18页。
    ①可参考:李静《关于清初“燕台七子”的几个问题》,《现代语文》2008年第1期。
    ②宋琬:《安雅堂文集》卷1;魏宪:《百名家诗选》卷38严曾榘。
    ③雍正《浙江通志》卷178。
    ④关于陈氏行迹可参考:马大勇《清初金台诗群研究》(苏州大学2001年博士论文)第98—101页;陈斌:《陈祚明交游及〈采菽堂古诗选〉编选意图考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陈祚明:《稽留山人集》,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33册,第552、566页。
    ②《稽留山人集》,第481、511、608页。
    ③《稽留山人集》,第457页。
    ④《稽留山人集》,第507、517—518、608页。
    ①雍正《浙江通志》卷178。
    ②《稽留山人集》,第616页。
    ③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15,收入《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中华书局1984年版。
    ④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181,中华书局1965年,第1641页。
    ①冯溥:《佳山堂诗集》,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215册,第111—112页。
    ②王嗣槐:《桂山堂文选》卷6,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27册,第377页。
    ③《桂山堂文选》,第56页。
    ④《桂山堂文选》,第414—415、610—611页。
    ①《万柳堂修禊(xi)诗序》,《桂山堂文选》卷1,第68—70页。
    ②可参考龚鹏程:《晚明思潮》,商务印书馆2005年;蒋寅:《清初诗学的地域格局与历史进程》,《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等。
    ①钱谦益的研究,可参考裴世俊:《四海宗盟五十年:钱谦益传》,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陈宇舟:《清初“国朝六家”诗学研究》,苏州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第43—45页。
    ③可参考李孝悌:《士大夫的逸乐——王士祯在扬州(1660—1665)》,收入《恋恋红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伊丕聪:《王渔洋先生年谱》,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④蒋寅:《王渔洋与康熙诗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⑤《王渔洋先生年谱》,第71—78页。
    ①《王渔洋先生年谱》,第106—108页。
    ②王嗣槐曾受冯溥之命对王士祯倡导的宋诗风进行批评,参见张立敏论文《冯溥与康熙京师诗坛》第4章(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博士论文)。
    ①相关研究可参考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②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③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前言》,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8-9页。
    ④万明:《晚明社会变迁研究之反思与前瞻》,李焯然主编《明清研究:现状的探讨与方法的反思》,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6年,第104—105页。
    ①《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序》,第1页。
    ②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①详细状况请参考:常建华先生所撰《旧领域与新视野: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447—477页。
    ②请参考牛建强:《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博士论文。
    ③可参阅罗艳春:《卜正民〈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书评,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7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32一433页。
    ①前揭《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序》,第10页。
    ②《晚明清初思想十论序》,第10—11页。
    ③商传:《明代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第24—30页,详细的谈论可阅该书第3章《多层文化特征》。
    ①张德建:《明代山人文学研究绪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①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11页。
    ③《私人领域的变形》,第214页。
    ①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序,《私人生活史》第1卷,海口:三环出版社、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6—8页。
    ①菲利普阿利埃斯:《导言》,《私人生活史》第3卷,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①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9—73页。
    ③相关研究可参考:巫仁恕《激变良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等书。
    ①蒋寅:《清初诗学的地域格局和历史进程》,《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
    ①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92页。
    ②《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第202、204—205页。
    ①《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第192—193页。
    ②《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第198—199页。
    ③钱林:《文献徵存录》卷1。
    ①《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第200页。
    ①《从理学到朴学》,第9页。
    [1](明)陈善:万历《杭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
    [2](清)马如龙等:康熙《杭州府志》,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
    [3](民国)龚嘉儁等:民国《杭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
    [4](清)王国安等:康熙《浙江通志》,日本京都大学藏本,日本京都大学电子图书馆电子版本。
    [5](清)李卫等:雍正《浙江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24册。
    [6](明)聂心汤:万历《钱塘县志》,武林掌故丛编,第16集。
    [7](清)裘琏等:康熙《钱塘县志》,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
    [8](清)崔懋、严濂曾等:康熙《新城县志》,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
    [9](明)沈朝宣:嘉靖《仁和县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194册。
    [10](清)赵世安等:康熙《仁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书店,2000年。
    [11](清)张思齐等:康熙《余杭县志》,《余杭历史文化研究丛书·历史文献》,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1年。
    [12](清)许三礼等:康熙《海宁县志》,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
    [13](清)钱晋锡:康熙《富阳县志》,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
    [14](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武林掌故丛编,第20集。
    [15](清)李卫等:《西湖志》,西湖文献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16](清)翟灏等:《湖山便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7]周峰:《元明清名城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18](清)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
    [19](清)吴长元:《宸垣识略》,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20](清)戴璐:《藤阴杂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21](清)丁丙:《武林坊巷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2]洪焕春:《浙江地方志考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23](明)沈应文、张元芳:万历《顺天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08册。
    [24](民国)缪荃孙等:光绪《顺天府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
    [2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27]钟毓龙编著、钟肇恒增补:《说杭州》,收入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集成》第11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28](清)梁诗正等:《西湖志纂》,西湖文献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29](清)悔堂老人:《越中杂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30](明)胡宗宪等:嘉靖《浙江通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
    [31](清)汪晋徵等:康熙《休宁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
    [1](明)冯梦祯:《快雪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64册。
    [2](明)汪道昆:《太函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46—1348册。
    [3](明)田艺蘅:《香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54册。
    [4](明)屠隆:《白榆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59册。
    [5](明)屠隆:《由拳集》、《栖真馆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60册。
    [6](明)朱长春:《朱太复文集朱太复乙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61—1362册。
    [7](明)陶望龄:《歇菴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65册。
    [8](明)董其昌:《容台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2册。
    [9](明)谭元春:《新刻谭友夏合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85册。
    [10](明)方应祥:《青来阁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0册。
    [11](明)方应祥:《青来阁二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78册。
    [12](明)董应举:《崇相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3册。
    [13](明)虞淳熙:《虞德园先生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3册。
    [14](明)黄汝亨:《寓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2—43册。
    [15](明)卓发之:《漉篱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07册。
    [16](明)陶奭龄《赐曲园今是堂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80册。
    [17](明)黎遂球:《莲须阁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83册。
    [18](明)张世伟:《张异度先生自广斋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62册。
    [19](清)吴伟业:《梅村家藏稿》,续修四库全书,第1396册。
    [20](清)金堡:《徧行堂集》、《徧行堂续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127—128册。
    [21](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89—1390册。
    [22](清)钱谦益:《牧斋有学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91册。
    [23](清)柳是:《河东君尺牍湖上草我闻室賸稿》,续修四库全书,第1391册。
    [24](清)黄宗羲:《南雷文定前后三四集》集部,续修四库全书,第1397册。
    [25](清)龚鼎孳:《定山堂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17册。
    [26](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7](清)吴本泰:《吴吏部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84册。
    [28](清)陆圻:《威凤堂文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7辑第20册。
    [29](清)李式玉:《申酉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8册。
    [30](清)孙治:《孙宇台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48—149册。
    [31](清)释道忞:《布水台集》,四库未收书辑刊,第5辑第30册。
    [32](清)李渔:《尺牍初征》,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153册。
    [33](清)周亮工:《尺牍新钞》,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1辑第6种,上海:上海杂志公司,1935年。
    [34](清)黄容、王维翰:《尺牍兰言》,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35册。
    [35](清)王端淑:《名媛诗纬丛编》,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北京:商务印书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6](清)王士禛:《感旧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74册。
    [37](明)郑元勋:《媚幽阁文娱初集二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172册。
    [38](清)田茂遇、乔钵:《燕台文选初集》,四库禁毁书丛刊,集122册。
    [39](民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0](清)李渔:《李渔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41](清)徐灿:《徐灿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年。
    [42](清)钱谦益:《牧斋杂著》,钱仲联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3](清)徐士俊:《雁楼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7册。
    [44](清)魏禧:《魏叔子文集》,胡守仁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45](清)王晫:《霞举堂集》,清代诗文集汇编,第144册。
    [46](清)王晫:《墙东杂钞》(一函四册),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本。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明)高濂:《遵生八笺》,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3](明)王士性:《广志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清)王晫:《今世说》,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75册。
    [5](清)汪孟鋗:《龙井见闻录》,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24册。
    [6](清)吴庆坻:《蕉廊脞录》,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清)郑仲夔:《玉麈新谭》,《明史资料丛刊》,第3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年。
    [8](清)陆世仪:《复社纪略》,续修四库全书,第438册。
    [9](清)査继佐:《东山国语》,台湾文献丛刊,台北: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10](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1](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2](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13](清)徐釚:《本事诗》,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94册。
    [14](清)阮元:《两浙輶轩录》,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83—1684册。
    [15](清)阮元、杨秉初:《两浙輶轩录补遗》,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684册。
    [16](清)陶元藻:《全浙诗话》,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703册。
    [17]杨钟羲:《雪桥诗话》,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
    [18]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19]杨钟羲:《雪桥诗话三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
    [20]杨钟羲:《雪桥诗话余集》,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
    [21](清)陈田:《明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2]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23]钱仲联:《清诗纪事》,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24]张宏生:《全清词顺康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4]吴藕汀:《药窗诗话》,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5](明)文震亨著、陈直校注:《长物志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26](清)周亮工:《书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7](清)吴山嘉:《复社姓氏传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
    [28](清)李延昰:《南吴旧话录》,瓜蒂庵明清掌故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9](清)张潮:《幽梦影》,王峰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0](明)朱元亮、张梦征:《青楼韵语》,上海:同永印局,1914年。
    [31](清)査慎行:《人海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9年。
    [32](清)吴骞:《尖阳丛笔》,续修四库全书,第1139册。
    [33](民国)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4]顾希佳选注:《西湖竹枝词》,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
    [1](清)朱彭:《西湖遗事诗》,《武林掌故丛编》,光绪九年丁氏嘉惠堂刊本,第22集。
    [2](清)丁丙:《武林往哲遗著》,扬州: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11年。
    [3](清)吴颢、吴振棫:《国朝杭郡诗辑》、《国朝杭郡诗续辑》,扬州:广陵书社影印本。
    [4]王国平主编:《西湖文献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5]王国平主编:《杭州运河丛书杭州运河文献》,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
    [6](明)吴之鲸:《武林梵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
    [7](清)吴本泰:《西溪梵隐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
    [8](明)释大壑:《南屏净慈寺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
    [9]白化文等主编:《中国佛寺志丛刊》,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10]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11](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影印本。
    [12](清)陆次云:《湖壖杂记》,《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年。
    [13](清)杜登春:《社事始末》,《丛书集成新编》第2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4]周骏富编:《清代传记丛刊》,台北:明文书局,1986年。
    [15](清)陆圻:《新妇谱》,《丛书集成续编》第6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
    [16](清)陈维崧撰、冒褒注:《妇人谱》,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7](清)张潮等:《昭代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8](清)王晫、张潮:《檀几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清)陈文述编:《兰因集》,收入《丛书集成续编》第38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
    [20]车吉心、王育济编:《中华野史》(全16卷),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
    [1](法)雅克·勒高夫等编:《新史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2](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3](日)松田义幸、中田裕久:《生活文化的社会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年。
    [4](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5](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英)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7]杨念群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常建华:《社会生活的历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9](德)马克斯韦伯:《非正当系的支配:城市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12](英)安东尼吉登斯:《批判的社会学导论》,郭忠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1](明)云栖袾宏:《云栖法汇》,台北:华宇出版社。
    [2](清)李卫等:《敕修两浙盐法志》,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
    [3](清)延丰等:《重修两浙盐法志》,续修四库全书,第841册。
    [4]孙静庵:《明遗民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5](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沈弘、罗伊休厄尔:《天城记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
    [8]蒋寅:《王渔洋事迹征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9]包东波:《中国历代名人家训荟萃》,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10]钱仲联等:《中国文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11]谢国桢:《增订晚明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万有文库第1集,上海:商务印书馆。
    [13]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增订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
    [14]王云五主编:《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5](日)山根幸夫主编:《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6](日)砺波護、岸本美绪等:《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17](日)今关寿麿:《宋元明清儒学年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18]谢正光:《明遗民传记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9]杨正泰校注:《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客商一览醒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明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21]王先谦、朱寿朋编《东华录东华续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2]李焯然主编:《明清研究:现状的探讨与方法的反思》,香港: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6年。
    [23]段启明、汪龙麟:《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清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24]吴震:《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1522-1602》,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25]王凯符编:《八股文概说》,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1年。
    [26]胡传海编:《尺牍10讲》,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27]刘晓伟:《杭州老街巷地图》,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
    [28]杨忠、李灵年编:《清人别集总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29](明)洪思等:《黄道周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30](清)黄炳垕:《黄宗羲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1]蒋逸雪:《张溥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32]章培恒:《洪昇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3]谷辉之:《毛先舒年谱》,《历史文献》第3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年。
    [34]谷辉之:《毛先舒年谱(续)》,《历史文献》第4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年。
    [35]单锦珩:《李渔年谱》、《李渔交游考》,《李渔全集》第19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36]阙维民:《杭州城池暨西湖历史图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37]来新夏:《清人笔记随录》,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8]明学主编:《莲池大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朱倓:《明季社党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年。
    [2]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3]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5]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结社研究续编》,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8]何宗美:《文人结社与明代文学的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9]周扬波:《宋代士绅结社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10]陈学文:《明清时期杭嘉湖市镇史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
    [11]蒋兆成:《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
    [12]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13]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张仲谋:《清代文化与浙派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6]严迪昌:《清诗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17]严迪昌:《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18]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王书奴:《中国娼妓史》,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20]柴德赓:《史学从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1]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年。
    [23]常建华:《清代的国家与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常建华:《婚姻内外的古代女性》,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5]余新忠:《中国家庭史(明清时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26]陈宝良:《中国流氓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7]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8]陈宝良:《明代儒学生员与地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0]李孝悌:《恋恋红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31]巫仁恕:《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2]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会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3]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4]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杨念群:《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
    [36]顾克勇:《书坊主作家陆云龙兄弟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7]潘承玉:《清初诗坛:卓尔堪与遗民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7]周榆华:《晚明文人以文治生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38]万木春:《味水轩里的闲居者》,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39]张德建:《明代山人文学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钱茂伟:《遗民史家——谈迁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李丹:《顺康之际广陵词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42]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43]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都市繁华——一千五百年来的东亚城市生活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44]陈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会与社会生活》,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45]欧阳光:《宋元诗社研究丛稿》,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46]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态及文学个案》,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47]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
    [48]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49]何宗美:《公安派结社考论》,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50]赵毅:《明清史抉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
    [51]白谦慎:《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
    [52]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53]龚鹏程:《晚明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4]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55]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56]陈弱水:《唐代文士与中国思想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7]陈弱水:《隐蔽的光景:唐代的妇女文化与家庭生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8]张宏生编:《明清文学与性别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59]熊月之、熊秉真编:《明清以来江南社会与文化论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60]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61]方彪:《北京的士大夫》,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62]谢正光:《清初诗文与士人交游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刘晓东:《明代士人生存状态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
    [64]刘晓东:《明代的塾师与基层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65]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66]赵素文:《祁彪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67]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68]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9]朱鸿林:《明人著作与生平发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张毕来:《红楼佛影:清初士大夫禅悦之风与〈红楼梦〉的关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71]叶树声、余敏辉:《明清江南私人刻书史略》,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72]王卫平:《吴文化与江南社会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年。
    [73]顾鸣塘:《〈儒林外史〉与江南士绅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74]宋若云:《逡巡于雅俗之间:明末清初拟话本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5]孙书磊:《明末清初戏剧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76]李润强:《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77]何明星:《著述与宗族——清人文集编科方式的社会学考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78]阚红柳:《清初私家修史研究:以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79]闵丰:《清初清词选本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何龄修:《陆圻及其在清初的遭遇和抗争》,《清史论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2](日)滨岛敦俊:《明代中后期江南士大夫的乡居和城居》,收入《江南与中外交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谢明阳:《云间诗派的形成》,《台大文史哲学报》第66期,2007年5月。
    [4]谷辉之:《西陵词派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5]张慧禾:《古代杭州小说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6]王鸿泰:《流动与互动:由明清间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测公众场域的开展》,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1997年。
    [7]单锦珩:《李渔杭州交游考略》,《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8]朱倩如:《明人的居家生活》,明史研究丛刊,台北:台北乐学书局有限公司,2003年。
    [9]陈冠至:《明清江南士人的抄书生活》,台北:《国家图书馆馆刊》,2009年。
    [10]吴建国等:《汪然明与晚明才姝交游考论》,《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1]宋清秀:《十七世纪江南才女文学交游网络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2]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3]蒋寅:《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文学遗产》,2004年第1期。
    [14]蒋寅:《闺秀诗话十二种叙录》,《文献》,2004年第3期。
    [15]蒋寅:《古典诗歌中的吏隐》,《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6]蒋寅:《清初诗坛对明代诗学的反思》,《文学遗产》2006年第2期。
    [17]蒋寅:《清诗话的写作方式及社会功能》,《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18]蒋寅:《清初诗学的地域格局与历史进程》,《文史知识》,2007年第10期。
    [19]蒋寅:《遗民与贰臣:易代之际士人的生存方式或文化抉择——以明清之际为中心》,2011年第9期。
    [20]汪利平:《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1](日)井上进:《复社姓氏校录附复社纪略》,《东方学报》,京都大学,1993年3月。
    [22]徐泓:《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中央研究院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抽印本,1989年。
    [23]常建华:《旧领域与新视野:从风俗论看明清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12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
    [24]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1期。
    [25]常建华:《日常生活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关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
    [26]牛建强:《明代中后期社会变迁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1992年博士论文。
    [27]祝诚:《谭元春年表》,《镇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
    [28]许敏:《论晚明商人侨寓、定居化趋向与社会变迁》,《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
    [29]许敏:《试析明代后期江南商贾及其子弟的文人化现象——从方用彬谈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30]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1](美)孙康宜:《明清文人的经典论和女性观》,《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2]李圣华:《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9月。
    [33]胡晓真:《声色西湖——声音与杭州文学景味的创造》,《中国文化》,2007年秋季号。
    [34]胡晓真:《离乱杭州:战争记忆与杭州记事文学》,《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2010年3月。
    [35]陈学文:《明代杭州的夜市》,《浙江学刊》,2007年第2期。
    [36]王鸿泰:《明清社会关系的流动与互动》,《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37]李孝悌:《明清的社会生活与城市文化》,《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38]王振忠:《从〈应星日记〉看晚明清初的徽州乡土社会》,《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39]欧阳俊:《王晫和他的小品》,《文史知识》,2001年第8期。
    [40]李新:《杭州小筑社考》,《暨南学报》2008年第5期。
    [41]李桂芹:《〈千秋雅调〉与清初江南隐逸风气》,《南昌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Frederic Wakeman, Jr. And Carolyn Grant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
    [2]Jonathan D.Spence and John E.Wills,Jr(eds).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3]Chun-fang Yu.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4]Craig Clunas.Superfluous things: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Polity Press,1991.
    [5]Liping Wang(Ph.D).Paradise for Sale:Urban Space and Tourism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of Hangzhou,1589—1937,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1997.
    [6]Timothy Brook.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RoutledgeCurzon,2005.
    [7](日)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8](日)荒木见悟:《近世中国佛教的曙光》,台北:慧明文化,2001年。
    [9](日)大木康:《明末江南の出版文化》,东京:研文出版,2004年。
    [10](日)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1](日)小野和子:《明末清初の社会と文化》,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6年。
    [12](日)岸本美绪:《明清交替と江南社会:17世紀中国の秩序問題》,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
    [13](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14](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15](美)施坚雅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6](美)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美)艾尔曼:《从理学到朴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8](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美)曼素恩:《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加拿大)卜正民:《纵乐的困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21](加拿大)卜正民:《为权力祈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22](美)林达约翰逊编:《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3](美)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4](美)史景迁:《曹寅与康熙》,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年。
    [25](美)梅尔清:《清初的扬州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美)周绍明:《书籍的社会史:中华帝国晚期的书籍与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7](法)菲利普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第1卷),海口:三环出版社,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
    [28](法)菲利普阿利埃斯、乔治杜比:《私人生活史》(第3卷),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年。
    [29](澳)安东篱:《说扬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0](日)松浦章:《清代内河水运史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31](日)滨下武志:《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2](日)岸本美绪:《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变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