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连接生死之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意在解决清末至五四现代性语境中的祭悼文学及其文化转型问题。在这一问题的框定下,祭悼本身不是重点关注的对象,而是作为切入文学研究的一个手段,以此尝试挖掘出近现代文学进程中的“国殇”、“情殇”与“道殇”三个时代命题。具体表现为文学意义上的对国家的祭祀、对爱国烈士的公祭、对文化先贤的祭奠、对亡者的悼念以及在祭悼仪式的变更中所呈现出来的“个体/群体”、“古/今”、“中/西”不同的悼情体验与生命感悟。
     清末至五四落潮这一时间段,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异质文化频繁接触、对抗与交融的时期,也就形成了一个“常”与“变”、“退”与“进”、“取”与“舍”的文化交锋与转型语境,中国文学亦随之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转型新特征。因此,在文学“标新”的进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便是祭悼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格局下生成的价值功效、情感释放、生死体验与文学叙事。毕竟,祭悼是儒道礼俗中最根本的所在,在“政教”与“风化”的实施中,维系了权力/伦理/秩序系统的稳定。它连通了生与死的玄关,实现了阳间与阴间两个空间的情感沟通。不仅是一次与死者告别的仪式,给生者以情感慰藉与心理寄托,更承担着清算和规范社会伦理与秩序的责任。然而正是这一“祭悼传统”,自晚清以来遭遇了西方文化冲击与本土时局突变后发生了种种变化,形成了斑斓多姿的新景观,同时也构建了一种中西文化审视祭悼传统的对话空间。因此,如何审视“祭悼传统”的变化,进行“个体/群体”间的伦理道德、生死关照、心灵慰藉、生命体验、生活文化等诸种场域的梳理,便形成了一个复杂而灵动的祭悼文学及其文化的“再构”话题。
     如何界定祭悼文学?大体而言,它不仅包括最基本的祭文或悼文等实用文体类文章;更具文学价值的则应指涉是那些以缅怀为基本主调,蕴含“阴阳异界”的生命延续,并以语言艺术的形式反映社会生活与生死感悟,特别是呈现日常生活的祭悼文化心理审视的文学创作。其中,展示民族国家的时代内涵,揭示世风变革下个人和群体的命运,表现情爱旖旎的深层体验,以及挖掘新旧并存的文化纷争的作品,占有十分重要而醒目的位置。其所关涉的祭悼对象博杂多样,既有天地神灵等权威象征,又有血脉人伦等亲情对象;既有日月星辰等天体现象,又有山川风雨等自然景观;既有对动物植物的祭悼,又有人类物品的祭悼,既有虚妄的神灵祭悼,又有现实的人类祭悼。祭悼文学不单纯是一种文字符码化的表现,更是人精神世界与心理沉淀的折射。毫不夸张地说,在至真、至亲、至善与死亡面前,它也许会是最真实的一种真情流露与人文表征。同时,祭悼文学又不仅仅是一种特定的情感艺术表达,它同样呈现出了生死观的顿悟,弥留之际的心态,阴阳两界的爱情延续、以及儒道伦理规范的恪守等多样特征,是殉国、殉情、殉道三种时代话语的本真记录。所以,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过程中,祭悼文学及其文化转型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祭悼“应该这样”的理想建构,而这一建构事实上寄托着他们对国家强大和民族昌盛的现代化渴望,以及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内心焦虑与情感宣泄。可以说,祭悼文学以异于旧时代的时代命题与异质旋律奏响了动人的乐章。祭悼哀情不仅贯穿于整个文本当中,极力凸显出来了时代命题;同时也可以是隐藏在文本当中,构成故事叙事的情感基调与背景衬托。
     本文将会从祭悼文学传统源流及本土化文化构建、祭悼情感救赎与乡土祭悼叙事、西方祭悼观对传统的冲击与再构以及民族国家主义与话语等几个方面来阐释中国文学现代语境下的祭悼文学及其文化转型的构建过程:
     第一章对祭悼文学进行简要的溯本逐源式梳理。从对待死亡的态度开始,阐释传统的祭悼观念,并以“个体——群体”的社会心理学内容继续深化这种祭悼观念的生成,进而述说如何形成文学意义上的想象存在,这包括传统的祭悼文学模式流变与现代祭悼文学关注下的“世风”转变与“社会”的被发现。紧接着,第二章在“国殇”命题之下,揭露革命高涨中的祭悼观念如何以文学文本呈现出来以及如何体现出其特有的社会意义,同时在科学/政治的对视视角中揭示出“反祭悼”/“返祭悼”的不同取向与文学再造;对当时隆重而庄严的祭孔活动进行必要的文化考究。第三章则从“情殇”角度切入,通过具体的文本与相关祭文,分析清末至五四现代转型期间的祭悼情感体验,包含爱情乌托邦的以及五四涅槃情结等祭悼心理体验。随后,第四章站在“道殇”立场上,将研究视角延伸到五四时期,以本土/西方互为参照的对比来详细论述二者在文化/文学的层面上的彼此建构,发掘在无神论宣扬下的鬼神观与祭悼观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及传统文化式微下捐躯殒命的殉道文化人的献祭精神与信仰坚守;梳理西方知识话语影响下的作家们如何实现自我的祭悼观念书写;而祭悼文化与鲁迅文学创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则作为个案加以细致分析。
Paper is intended to solve the memorial literary and it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May Fourth. Under theframing of the issue, offering itself is not an important focus of object, but rather as amethod to cut in literary studies, to try to dig the "National martyr","Losing love"and "Tao dies" of three propos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he modern literature. Thatembodies literature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sacrifice, patriotic martyr, the culturalpast scholars' memory, patriotic martyrs' honor, as well as the appearing of"individual/group","ancient/present" and "Chinese/Western" different memory ofemotional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of life in the changing of mourn ceremony.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May Fourth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frequently contact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period. It alsoformed an exchange and transition cultural context of an "exhausting" and "change","back" and "into","take" and "residential", Chinese literature also presents a differentfrom the traditional with the new features of modern transitions. Therefore, in theprocess of "new" literature, the important content is offering culture, as well as in thecultural pattern generating value efficacy, emotional release, life experience andliterary narrative. After all, offering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of condolences andcustom,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s and religion" and "weathered", maintainingpower/ethics/order system stability. It connects the vestibule of life and death,achieves emoti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two spaces of this world and theunderworld. It not only is a farewell ceremony of the deceased, providing theemotional comfort and psychological sustenance to the living, but also is theresponsibility to clean and regulate the order of soci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y. Yetthis "offering traditional" which experienced the west culture shock and the localsituation change had occurred a variety of changes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had formed a new colorful landscape, while also had built a dialogue space for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o review the offering traditions. Therefore, how toexamine the "offering traditional" changes, and comb the various life and culture fields of "individual/group" ethics, life and death, spiritual comfort, life experiences,which formed a complex and flexible "reconstruction" topic about the offeringliterature and its culture.
     How to define offering literature? Generally speaking, it includes not only themost basic of funeral orations or mourning text, but also refers those literary valuecreations which have basic melody in memory, contains the "Yin-Yang effect" of lifeextension, and reflect social life and death feeling by the form of language and art,especially present the daily life of psychological review of offering culture. Amongthem, showing national times connotation, revealing the fate of individuals andgroups under style changes, showing the deep experience of charming love andexploring the works of cultural dispute between new and old, occupies a veryimportant and prominent position. The mourning objects that literature concerns arecomplex and diverse, those include both the symbol authority of heaven, and theblood human affection; both the celestial phenomena,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mountains and rain; both the mourning for animal or plant, and the mourning forhuman, both the mourning for false gods, and the mourning for reality of human.Offering literature is not merely a performance of character codes, but precipitation ofhuman spiritual and psychological index. It is not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in the faceof the truth, the kin, the perfection and the death, it might be the most authenticfeeling and human character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offering literary is not just aspecific emotion and art expression, it also presents divers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the concept of life and death, the deathbed mentality, the love connection both thespace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abide of Confucianism ethics. It is the authenticrecords for the "National martyr","Losing love" and "Tao dies" three propositions.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national country construction, offering literary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reflects the intellectual’s ideal construction which theoffering "should be", and this building actually pinned their desire for modernizationof the State power and national prosperity, as well as the anxiety and emotionalcatharsis facing to the Western powerful culture. It can be said that offering literaryplayed beautiful music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old era proposition. Offeringmourning not only throughout the whole text, trying to highlight the topics of the times; also can be hidden in the text, constituting the emotional tone and narrative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tory.
     Thesis will illustrat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es of offering literary and its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modern context of Chinese Literature. So it will beremarked several aspects which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offering literary and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culture, the redemption of offering emotional and the localoffering narrative, the impact and r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from western offeringconcept, as well as the nationalism discourse.
     The first chapter will comb the offering literary by the way of source-type. Beginto illustrate the traditional offering concepts from death attitude, and continue todeepening the concept of offering with the social psychology content of"individuals-groups", and then explain the literature meaning imagination, whichincludes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offering patter and the change of "public morals"and the founded of "society" under the concerns of modern offering literary. Then, thesecond chapter will be under the proposition of "National martyr", to expose theoffering concept in the revolutionary upsurge how can be appeared by the literary textand how can reflected the unique social significance. And then reveals out thedifferent orient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recycling of the "anti-offering"/"returned tooffering" in the perspective views of science/political; then makes the necessaryculture research about the grand and solemn activities of offering Confucius. Thethird chapter will be from the angle of "Losing love", and through the specific textand related funeral orations, to analysis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of offering in the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late Qing and the May Fourth period, which contains theutopia of love and the sacrifice and the complex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of MayFourth Nirvana. Subsequently,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stand on the position of "Taodies", and research perspective will be extended to May Fourth period, and in thecomparison of local/Western mutual reference to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twoconstruction of each other at the level of culture/literature, excavate the legitimacyand rationality of ghosts views and offering views under the preaching of atheism, aswell as the died human sacrifice spirit and faith under the decline of traditionalculture, and comb how the writers achieve their offering concept writing under effect of western knowledge discours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ering cultureand Lu Xun’s literature creation will be taken as a case to be careful analysis.
引文
1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第十》,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5~176页。
    2梁启超:《国史研究六篇》,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341页。
    3《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见《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田涛著,陕西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5-146页。
    1[美]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58页。
    2任达书名为《The Xin Zheng Revolution and Japan》,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Harvard University1993;中译本为《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李仲贤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该观点见中译本第215页。对于此书,国内学者多有关注。如桑兵曾著文《黄金十年与新政革命——评介<中国,1898-1912:新政革命与日本>(《燕京学报》新4期,1998年)专门做过评论;而对于任达的观点,桑兵在《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总序中引用过并进而对近代各学科的现代转型做过详细阐释。
    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一分册),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2梁启超:《国史研究六篇》,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341页。
    1耿传明:《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3页。
    2耿传明:《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65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第5页。
    2《礼记·礼运》。
    3《荀子·礼论篇》。
    1朱公振:《本国纪念日史》,世界书局1931年版,第1页。转见李俊领:《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2005级硕士学位论文,第8页,引注18。.
    2许慎:《说文解字·言部》,中华书局1985年版,卷三上,第76页。
    1刘勰:《文心雕龙·哀吊十三》,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5-246页。
    2吴曾祺:《涵芬楼文谈·文体刍言》,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第45-46页。
    1梁启超《胚胎时代》,见《新民说(1902)》,《梁启超全集》,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4页。
    2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斯大林全集》第1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第286页。
    1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三卷,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页。
    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一讲)》,见《孙中山全集》第九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8页。
    1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唐小兵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第17页。
    1转见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法]格罗特,转自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6-297页。
    2胡适:《我的信仰》见《胡适文集1》,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3朱湘《哭孙中山》,见《草莽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6页。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第315页。
    1钱穆:《孔子与心教》,见《灵魂与心·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6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7页。事实上,钱穆在此文上一篇《灵魂与心》一文中指出“灵魂”与“心“是中西两个文化观的不同所在:西方重视“灵魂”说,而中国文化重视“心性”说,这成了西方宗教与中国儒家文化的区别所在,即中西人生不朽观念(人生的意义、价值等)的区别。
    1[法]雅克·勒戈夫:《心态:一种模糊史学》,见雅克·勒戈夫、皮埃尔·诺拉主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3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10页。
    1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0-231页。
    1《论语·八佾》。
    2[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36页。
    1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燕京学报》1936年第20期,第535页中有“王者自己虽然是政治领袖,仍为群巫首”的论断;张光直:《巫觋与政治》,见《美术、神话与祭祀》第三章,郭净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中有“巫通天人,王为首巫”的论断;杨间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4页中有“国王们断绝了天人的交通,垄断了交通上帝的权力”的论断;李泽厚:《说巫史传统》,见《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补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2页中有“巫的通神人的特质日益直接理性化,成为上古君王、天子某种体制化、道德化的行为和品格”的论断。
    2钟敬文:《晚清改良派学者的民间文学见解》,见《钟敬文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8页。
    1刘勰《文心雕龙·祝盟第十》,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7页。
    2梁启超:《胚胎时代》,见《梁启超全集》第三卷,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55-556页。另外,“胚胎时代”指黄帝、夏、商、周时代。在梁启超追溯学术思想的起源时,将其上溯到黄帝子孙,从历史发展之势而言,此时代之学术思想有三端:天道、人伦和天人相与之际。而“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这使“吾国最初之文明,事事皆主实际”,使得“祭天”与“祭祖”并举,所以“言三代思想之变迁,于其事鬼神之间,最注意焉。”而且“此等思想,范围数千年,至今不衰”。
    1《礼记·祭统》
    2刘勰:《文心雕龙·哀吊》,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
    3后藤秋正:《蔡邕<童幼胡根碑铭>与哀辞》,《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礼记·祭统》
    1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第三》,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2页
    2颜之推:《文章第九》,《颜氏家训全译》(卷第四),程小铭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3刘勰:《文心雕龙·宗经第三》,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2页
    1[荷]格罗特:《中国宗教系统·葬仪》(卷一),转见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2“传教士汉文小说”指来华传教士为宣扬教义或改变中国人的观念,用汉语写作或翻译的小说。这一概念见宋莉华:《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本文亦采用这种说法。
    3上述作品可参见《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郑安德编,北京大学宗教所整理,2003年。
    4马若瑟《儒交信》,见《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第四卷、第四十五册,郑安德编,北京大学宗教所整理,2003年。
    1李佳白:《革命论》,《万国公报》第95卷,1896年12月,第5-6页。
    2此作品版本很多,文中采用版本为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题“道光十六年镌,新嘉坡坚夏书院藏板”,1936年新加坡重印本。文中对此小说各回目内容的归纳转见宋莉华:《第一部传教士中文小说的流传与影响——米怜<张远两友相论>论略》,《文学遗产》2005年第2期,以及美国学者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与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等书对此小说内容的归纳。
    1[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页。
    2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前言》,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页。
    1壮者:《扫迷帚》,见《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阿英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0页。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6页。
    2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见《强学——戊戌时论选》,郑大华,任菁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3刘鹗:《老残游记·自叙》,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1李伯元:《某宦祭烟枪文》,见《李伯元研究资料》,魏绍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36-437页。
    2李伯元:《活地狱·楔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3李伯元:《活地狱·楔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1《晚清掌门的遗嘱》,见《民国名人的遗嘱》,曾辉编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梁启超:《李鸿章年谱·李鸿章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1梁启超:《绪论·李鸿章传》,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2梁启超:《谭嗣同传》,见《谭嗣同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版,第524页。
    3刘萍君:《先祖母李闰二三事》,见《谭嗣同研究资料汇编》,政协长沙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政协浏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合编,1988年版,第99页。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摘抄)》,见《谭嗣同研究资料汇编》,政协长沙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政协浏阳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合编,1988年版,第437页。
    2邹容:《为谭嗣同遗像题诗》,见《英烈诗碑》(上编革命英烈诗碑)杜力、王家崧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3《热血志士的遗嘱》,见《民国名人的遗嘱》,曾辉编著,团结出版社2009年版,第22页。
    4宋教仁:《烈士陈星台小传》,《宋教仁集》,陈旭麓主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页。
    5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续编》(上编),中国文化服务社1946年影印本,第46页。
    1周恩来:《周恩来早期文集1912.10-1924.6》,南开大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00页。
    1鲁迅:《这个与那个》,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3页。
    2孙中山:《祭武汉死义诸烈士文》,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2页
    3[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黄人:《小说林发刊词》,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3集·第十三卷·散文集四,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梁启超全集》第四卷,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884页。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68-269页。
    1《新小说第一号题词十首》,见《新小说》,第五号,梁启超主编,1903年5月15日。
    2亚庐《哀女界》,见《女子世界》第九期。
    3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引自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1包天笑:《冥鸿》,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七》,吴组缃、端木蕻良、时萌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764页。论文中对该小说引用皆出此处,注释不一一标明。
    1郑烈:《林觉民传》,见《革命先烈先进传》,中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编辑,中华民国各界纪念国父百年诞辰筹备委员会,1965年版,第119页。
    2林觉民:《与妻书》,见《名人的遗书》,江河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210页。
    1转见倪正芳:《拜伦与中国》,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2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见《梁启超全集》,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31页。
    1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见《梁启超全集》,张品兴主编,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631页
    2马君武:《十九世纪二大文豪》,见《新民丛报》第28号,1903年3月。
    3苏曼殊:《拜伦诗选自序》,见《苏曼殊全集》第1卷,柳亚子编,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125页。
    1郑逸梅:《南社丛谈》,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7页。
    2苏曼殊:《哀希腊》,见《苏曼殊全集》第1卷,柳亚子编,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79页。
    1邹容:《革命军》,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4页。
    2邹容:《邹容集》,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
    3蕊卿:《血痕花》,《浙江潮》第四期,1903年。
    4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见《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1新:《敬告为秋女士呼冤者》,见《辛亥革命浙江史料续辑》,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浙江图书馆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2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史学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00年版,第43页。
    3转见傅国涌:《追寻失去的传统》,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4明夷女史《敬告女界同胞》,见《辛亥革命浙江史料续辑》,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浙江图书馆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1页。
    5《追悼秋瑾广征著作启》,转见吴泰昌:《文艺作品中的秋瑾》,《人民日报》1981年10月9日。
    1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326页。
    1阿英:《晚清小说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2陶成章:《浙案纪略》,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三),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15页。
    1阙名:《仇一姓不仇一族论》,见《辛亥革命前十年时间时论选集》(第3卷),张栴,王忍之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42-42页。
    2郁达夫:《私塾与学堂》,见《郁达夫文集》第3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376页。
    3郁达夫:《大风圈外》,见《郁达夫文集》第3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434页。
    4震旦女士自由花:《自由结婚》,见《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1震旦女士自由花:《自由结婚》,见《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2汉国厌世者著,冷情女史述:《洗耻记》(第五回),见《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1阿英:《晚清小说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2冯自由:《章太炎与支那亡国纪念会》,见《革命逸史》(第1集),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3见《湖北学生界》,第4、5期。
    4见《浙江潮》第2、3、5、6、8、9等期,连载,未完结。
    1刘海声:《刘光第传略》,见《富顺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富顺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9年版,第81页。
    1《迷信》,费鸿年编,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0页。
    2[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3洗震:《迷信之解剖及其效用》,《光华学报》第二年第二期,1917年3月7日。
    1《社会改良会宣言》,转见《宋教仁集》(下),陈旭麓编,中国书局1981年版,第378-379页。
    2壮者《扫迷帚》,见《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阿英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0-391页。
    1《三教大会议》,《大公报》,1912年12月19日。
    1《僧尼道与学堂之关系》,《申报》,1913年3月18日。
    2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曲礼下》,见《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标点版),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2参阅吴建华:《汤斌毀“淫祠”事件》,《清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参阅《王烈女过门守节之志盛》,《申报》,1912年6月5日。
    4周作人:《乡村与道教思想》,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0页。
    1周作人:《拆毁东岳庙》,见《周作人散文全集7》,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9-80页。
    2《翻译世界》第1~4号,1902年12月1日~1903年2月27日。参见姚存安:《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985-1919)》,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2页。
    1蔡元培:《初印妖怪学讲义(总论)》,见《蔡元培全集》(第一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45-246页。
    2蔡元培:《初印妖怪学讲义(总论)》,见《蔡元培全集》(第一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2-253页
    3上述所列文章参阅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以及张天星:《1890年前后<申报>反迷信于东与中国传统新闻观念的近现代转型》,《东南传媒》2010年第6期。
    1壮者《扫迷帚》,见《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阿英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0页。
    2阿英:《晚清小说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页。
    3嘿生:《玉佛缘》,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2集·第7卷·小说集5),吴组缃等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版,第516页。
    1《左传·隐公十一年》。
    2《国语·周语上》。
    3《韩非子·解老》。
    4《史记·太史公自序》。
    1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3页。值得一说的是,康有为不主张物品与祭文的祭天仪式,认为这是民智未开的表现,所以他强调祭天过程中的“心祭”作用。(见康有为:《康子内外篇》外六种,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5-56页。)他的这种“心祭”类似于一种虔诚的宗教信仰,但这在危难的晚清时局下显然是一种妄想,民众不可能自觉重新转变祭悼方式。所以,康有为只能继续保留传统祭天礼仪,并希望将其扩展到贫民百姓当中。
    2黎元洪:《黎都督祭天文》,见《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合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3黎元洪:《都督祭皇帝文》,见《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合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1[美]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9年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李抱宏、盛震溯译,游燮庭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页。
    2袁世凯:《祀天定为通祭令》,见《北洋军阀1912-1928第2卷》,中国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6页。
    3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7页。
    1[美]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9年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李抱宏、盛震溯译,游燮庭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页。
    2[美]芮恩施:《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1913-1919年美国驻华公使回忆录》,李抱宏、盛震溯译,游燮庭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7-28页。
    3袁世凯:《告令冬至祀天典礼》,见《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民国初年6》,戴逸、王润元主编,红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0页。
    4[德]卫札贤:《中国心灵》,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5无妄:《闲评一》,《大公报》1914年12月3号。
    1无妄:《闲评一》,《大公报》1914年12月17日。
    2孙中山:《中华革命军大元帅檄》,见《孙中山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0页。
    3陈炯明:《讨袁檄文》,见《护国文献》(下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11—812页。
    4刘晔原、郑惠坚:《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2页。
    5《礼记·祭统》
    6吴虞:《康有为“君臣之伦不可废”驳议》,见《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页。
    1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见《民报》第六号,1906年12月。
    2梁启超:《论支那宗教改革》,见《饮冰室合集》(第三册),第54页。
    3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二年丙子十九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页。
    4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五年已卯二十二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5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五年已卯二十二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6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光绪五年已卯二十二岁》,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1页。
    1谢遐龄编选:《变法以致升平——康有为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372页。
    2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祠折》,见《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戊戌变法(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34-235页。
    3谭嗣同:《上欧阳中鹄(十)》,《谭嗣同全集》(下册),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5页。
    1谭嗣同:《上欧阳中鹄(十)》,《谭嗣同全集》(下册),蔡尚思、方行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65页。
    2陈勇勤:《光绪年间关于王夫之从祀文庙的争论》,《中州学刊》1997年第1期。
    3谢俊美:《翁同群传》,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0-281页。
    1韩达(编):《1911-1949评孔纪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2《北洋军阀(1912--1928)》第二卷,章伯锋、李宗一主编,武汉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7—1378页。
    3《大总统发布尊崇孔圣令》,见《中国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4陈独秀:《复辟与尊孔》,见《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116页。
    1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稗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倡明之其道何由》,见《梁启超全集》(第九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2页。
    2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3孙中山:《在广州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的演说》,见《孙中山全集》第八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页。
    1《革命先觉者孙文意溘然长逝矣》,见《晨报》1925年3月13日。
    2祭文具体内容见《追悼列宁祭文》,转见《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合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9页。
    3孙中山:《三民主义》(1919年),见《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8页。
    4孙中山:《在沪举办茶话会上的演讲》,见《孙中山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0页。
    1段祺瑞:《临时执政段祺瑞恤令》,见《申报》(国内专电),1925年3月14日。
    2冯玉祥:《国内专电》,见《大公报》(天津)1925年3月14日。
    3《补志唐继尧请各省一致追悼孙中山先生之皓电》,见《大公报》(天津),1925年4月8日。
    1祭文具体内容见《中共中央为孙中山之死致唁中国国民党》,转见《六大以前——党的历史材料》,中共中央书记处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2页。
    2《中国共产党为孙中山之死告中国民众》,见《向导》周报,第107期,1925年3月21日。
    1《中山逝世后之各方面》,见《申报》,1925年3月17日。
    2《国内专电》,见《大公报》(天津),1925年3月13日。
    3《香山各界追悼大会详情》,见《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4月5日。
    4《香山筹建中山公园》,见《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4月1日。
    5《粤人对孙先生追悼与纪念》,见《民国日报》(上海)1925年4月12日。
    6《孙中山逝世之哀悼(二)、(三):各界之唁电》,见《申报》,1925年3月15-16日。
    7《孙中山逝世之哀悼(四):各界之唁电》,见《申报》,1925年3月17日。
    8《孙中山之身后问题》,见《申报》1925年3月16日。
    1蒋介石:《克复北平祭告总理文》,见《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曾景志编注,团结出版社2010年版,第300-303页。
    2《国府公祭总理文》,《申报》1929年6月1日。
    1《各国专使公祭总理》,《申报》1929年6月1日。
    1康有为:《请商定教案法律厘定科举文体并呈孔子改制考折》,见黄明同、吴熙钊主编:《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7页。
    2康有为:《域多利义记》,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1页。
    3康有为:《论中国宜用孔子纪年》,见《康有为遗稿——戊戌变法前后》,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2-463页。
    4陈焕章:《论废弃孔教与政局之关系》,《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五号,1913年6月。
    5康有为:《致仲远书》,见《康有为与保皇会》,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69页。
    1康有为:《康南海先生来电》,《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十号,1913年11月。
    2陈焕章:《孔教会序》,《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3年2月。
    3陈焕章:《孔教会序》,《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3年2月。
    4陈焕章:《祭天以孔子配议》,《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三号。事实上,在陈焕章这里已经将儒教的“祭天”与基督教的“祭上帝”有着相混淆的模糊存在,正因为如此,才可以更大程度地将孔子神圣化。见陈焕章:《祭天礼仪》,《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十二号,1914年1月。
    5《孔教会举行国学丁祭公呈》,《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3年9月。事实上,在陈焕章等人将这个公呈递交教育部后,并没有得到教育部的赞同,时教育部“承认个人而不承认团体”祭孔。随陈焕章以个人名义再次递交教育部,才得到教育部“准其借用国学,致敬孔子”的答复。见《教育部批》,《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3年9月。
    6陈之鼐:《孔教会发起举行国学丁祭公启》,《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七号,1913年8月。
    1张勋:《上大总统请尊崇孔教书》,《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一号,1913年2月。
    2阎锡山:《山西都督呈大总统祀孔典礼文》,《孔教会杂志》第一卷第八号,1913年9月。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页。
    2耶稣会于1535年8月由西班牙贵族罗耀拉(Iguaeio de Loyola)创办,崇尚理性与知识。因此,在早期中国传教走的是上层传教和知识传教的路线,由耶稣会会士来完成,代表人物有利玛窦、熊三拔、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等。该教会讲究传教的深层本土化,在尊重中国祭祖、祭孔等儒家礼仪活动基础上传播西方教义,将佛、道两家的庙宇活动看作是迷信、异端,而儒家的“祀孔祭祖”活动看作是非宗教性的家族宗法活动,即所谓的“礼儒易佛”或“补儒易佛”策略。但这种宽容的传教做法不仅引发了耶稣会内部人员的争论,如耶稣会士龙华民就极力反对这种做法,难以容忍中国教徒祀孔祭祖,因此也被称为“引发中国礼仪问题之争第一人”;同时,宽容传教做法也受到有着神学传教传统的其它教会如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奥斯定会等会派反对,形成了西方内部之间的不同意见。参阅《中西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第一章:《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9页。
    1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0页。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66-167页。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80、183页。
    4[葡]利玛窦、[比]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3页。
    1见戴密微《法国汉学研究史》,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1期。
    2赫尔德:《中华帝国的基督化》,见《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德]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3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4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笫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54页。
    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笫一册,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2页。
    6[德]花之安:《自西徂东·礼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97-98页。
    1[德]安保罗:《救世教成全儒教说》,《万国公报》第93册,1896年10月。
    2范祎:《论儒教与基督教之分》,《万国公报》第182册,1904年3月。
    3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49页。
    4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1[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沈保义、顾伟民、朱静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2严格来说,“乡绅”没有一个准确性的概念,本文所指“乡绅”特意在“乡”中之绅,是与中央政府相对的、在民间有功名、有名望的人的统称,在他们身上有着共同特征就是具有传统的民本思想,能够影响并决定地区民众的精神文化内容,祭孔活动便是其中一种。
    3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0页。
    4[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8页。
    1《清世录》(卷九),《世祖章皇帝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转见张分田、刘方玲:《祭孔与清初帝王道统形象之链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岑大利:《中国历代乡绅史话》,沈阳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3《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0页。
    4清朝最大的动荡应该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但这场动乱残酷的压制知识分子、破坏孔圣像、烧毁孔孟之书、摧毁孔庙,产生了很强的破坏传统体制的社会效应。所以,它并没有得到地方乡绅的支持,反而有很多乡绅组织民众(如“团练”)抵制天平天国北伐。
    1对于这一说法可参见蒋纯焦:《一个基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论文第54页)分析,在蒋纯焦的论证史料中,江苏无锡、金匮两县绅士的自传集表明,他们之中大约2/3是从事私塾职业。而且张仲礼在《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97-98页)中也详细分析了19世纪江苏江阴侯氏27位绅士的职业和收入来源,发现教学乃是绅士的主要职业和收入来源。
    2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9页。
    3周作人:《我学国文的经验》,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7-768页。
    4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9页。
    5李新、李宗一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二编(1912-1916),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34页。
    1参见罗玉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尊孔读经之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8页。
    2《四川有毁孔庙者》,《孔教会杂志》第1卷第1号,1913年2月。
    3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4[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1《防驱鬼教歌》,转见《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田涛著,陕西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页。
    1吴研人:《劫余灰》,见《中国近代小说大系》,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3页。
    2周作人:《唁辞》,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3林觉民:《与妻书》,见《遗言》,马平安等编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1对于晚明追求“性情”创作的详细介绍可参阅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本,第118-119页。
    1周作人:《读<晚明小品选注>》,见《周作人散文全集7》,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1页。
    2周作人:《再谈俳文》,见《周作人散文全集7》,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3页。
    3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1俞平伯:《重印<浮生六记>序》,见《晚清双记浮生六记老残游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2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1王蹈:《浮生六记跋》,见《浮生六记》,沈复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2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自序》,见《晚清双记浮生六记老残游记》,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1鲁迅:《伤逝》,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1鲁迅:《伤逝》,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2鲁迅:《伤逝》,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3鲁迅:《伤逝》,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4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页。
    1周作人《伤逝》,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2-313页。
    1符霖:《禽海石·第十回》,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六》,吴组缃、端木蕻良、时萌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925页。
    2符霖:《禽海石·弁言》,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小说集六》,吴组缃、端木蕻良、时萌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页。
    1吴研人:《恨海·情变》,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1冰心:《遗书》,见《冰心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2庐隐:《《归雁》,见《海滨故人·归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2页。
    1[美]罗洛梅:《爱与意志》,冯至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04页。
    1李定夷曾说,“短中取长,鄙著当推《廿年苦节记》为首。”转见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2李定夷:《廿年苦节记》,《小说新报》第二卷第一期,1916年。
    1王鲁彦:《菊英的出嫁》,见《鲁彦文集》,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80-81页。
    1李大钊:《青春》,《新青年》1916年第二卷第一号。
    1对于五四“鬼”形象的分析,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著作当属日本学者丸尾常喜的《“人”与“鬼”的纠结——鲁迅小说论析》(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秦弓译)。
    1王统照:《生与死的一行列》,见《王统照文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7页。
    2郁达夫:《达夫自选集·序》,联合图书出版社1933年版,第4页。
    1柔石《人鬼和他底妻子的故事》,见《柔石文集》,线装书局2009年版,第225页。
    1台静农:《红灯》,见《台静农代表作》,舒乙编选,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1周作人:《唁辞》,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1页。
    2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3鲁迅:《死》,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2页。
    1蒋梦麟:《新旧与调和》,见《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陈崧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
    2汪淑潜:《新旧问题》,见《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期。
    3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
    4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第七卷第一号。
    1耿光连主编:《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济南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页。
    2呤唎:《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上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9页。
    3苏全有、陈建国主编:《中国社会史专题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8页。
    4严昌洪:《民国时期丧葬礼俗的改革与演变》,《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5期。
    1周作人:《古文与写信》,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需要指出的是,周作人说的“公祭”事件是1925年北京、上海两地组织各工会、各社会团体“公祭”顾正洪烈士的追悼大会,工人、学生和各界代表共1万多人参加,会场挂满献送的挽联、挽幢、祭文等。
    2《汪穰卿笔记》卷四,转见《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田涛著,陕西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49页。
    1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2伧父《新旧思想之折衷》,《东方杂志》第16卷第9号,1919年9月。
    3章行严:《新时代之青年》,《东方杂志》第16卷第11号,1919年11月。
    4吴贯因:《改良家庭制度论》,《大中华杂志》第1卷第5期(巳)。
    1徐长统:《论迷信鬼神》,《《新青年》第三卷第四号。
    2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
    3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4周作人:《祖先崇拜》,见《周作人散文全集2》,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9页。
    1胡适《从拜神到无神》,见《胡适文集》第1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2页。
    2以上参阅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见《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1胡适:《李超传》,《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1日。
    2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页。
    3周作人:《关于三月二十八日的死者》,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96页。
    1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见《胡适文集》第2卷,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43页。
    2周作人:《回丧与买水》,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15页。
    1严复:《成章第十六》,《群学肄言》,斯宾塞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98页,脚注第五。
    2严复:《罗马生聚法典》,《孟德斯鸠法意》,第二十三卷二十一章,孟德斯鸠著,严复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67页。
    1以上引用见《革天》,《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718-719页。
    2陈榥:《续无鬼论》,连载于《浙江潮》1、2、3期。
    3朱执信:《复查光佛函》,见《朱执信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4页。
    4朱执信:《恢复秩序与创造秩序》,见《朱执信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2页。
    1朱执信:《新文化的危机》,见《朱执信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0页。
    2朱执信:《青年学生应该警戒的两件事》,见《朱执信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85页。
    3蔡元培:《再致<新青年>记者函》,见《蔡元培全集》第三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5页。
    4蔡元培:《在绍兴各界大会演说词》,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0页。
    5蔡元培:《对于送旧迎新二图之感想》,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80页。
    6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10页。
    1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见《蔡元培全集》第三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3页。
    2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34页。
    3真:《祖宗革命》,见《民声辛亥时论选》,胡伟希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4绝圣:《排孔征言》,见《民声辛亥时论选》,胡伟希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2页。
    5民:《无政府说》,见《中国无神论史》,牙含章、王友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35页。
    1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
    2陈独秀:《克林德碑》,《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
    3李大钊:《民彝与政治》,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4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79页。
    1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1页。
    2李大钊:《史观》,见《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87页。
    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876页。
    1《新世纪之革命》,《新世纪》第1期,1907年6月出版。
    2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3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2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3页。
    3梁启超:《科学万能梦》,见《欧游心影录》,《梁启超全集》第十卷,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3页。
    1张君劢:《人生观》,见《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2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见《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1丁文江:《玄学与科学》,见《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3-54页。
    2梁启超:《人生观与科学》见《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142页。
    3唐钺:《一个痴人的梦》,见《科学与人生观》,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0页。
    1陈独秀:《<科学人生观>序》,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1俞复:《答吴稚晖书》,《灵学丛志》第一卷第一期。
    2严复:《严几道先生书》,《灵学丛志》第一卷第二期。
    1《伍博士演讲通神学》,《申报》1920年11月12日。
    2陆费逵:《灵学丛志缘起》,《灵学丛志》第一卷第一期。
    3《灵学要志缘起》,《灵学要志》第一卷第一期。
    4俞复:《答吴稚晖书》,《灵学丛志》第一卷第一期。
    5《灵学要志刘序》,《灵学要志》第二卷第四期。
    6陈独秀:《有鬼论质疑》,《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7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
    1陈大齐:《辟“灵学”》,《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2刘半农:《辟<灵学丛志>》,《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31934年刘半农在内蒙古一带考察方言放音时,不幸感染“回归热病”溘然辞世。好友钱玄同含泪写下挽联,因挽联比较长,为论述需要,只选取上联:“当编辑《新青年》时,全仗带情感的笔锋,推翻那陈腐文章,昏乱思想,曾仿江阴‘四句头山歌’,创造活泼清新的《扬鞭》、《瓦釜》。回溯在文学旗下,勋绩弘多;更于世道有劲,是痛诋乩坛,严斥‘脸谱’。”参见《祭往—挽联中的近代名人》,刘磊、方玉萍著,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234页。
    4鲁迅:《随感录三十三》,《新青年》第五卷第四号。署名唐俟。
    1胡适:《不朽——我的宗教》,《新青年》第六卷第二号。
    1梁巨川:《敬告世人书》,转见《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2梁巨川:《敬告世人书》,转见《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1陈独秀:《对于梁巨川先生自杀之感想》,见《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8页。
    2周作人:《王静庵君投湖的文件》,见《周作人散文全集5》,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5页。
    1见《吴宓日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6页。
    2见《吴宓日记》,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7页。
    3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5页。
    4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转见《王国维之死》,罗继祖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5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转见《王国维之死》,罗继祖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1梁启超:《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辞》,见《追忆王国维》,陈平原、王凤编著,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84页。
    2周作人:《王静庵君之死》,见《周作人散文全集5》,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233页。
    1刘师培:《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见《中国近代文论选》,郭绍虞,罗根泽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583页。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
    3鲁迅:《死》,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2页。
    1钱穆:《孔子与心教》,见《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6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27页。
    2周作人:《乡土研究与民艺》,《我的杂学》(十四),见《周作人散文全集9》,第221-222页。
    3周作人:《乡村与道教思想》,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页。
    4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见《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1[日]丸尾长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2鲁迅作品中人物原型可参阅周作人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和《鲁迅的故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两本书。如阿Q原型是鲁迅家短工谢阿贵,狂人原型是鲁迅姨表弟阮文恒,陈士成的原型是鲁迅叔祖周子京,闰土原型是章运水,祥林嫂原型是鲁迅家邻居“单妈妈”和“宝姑娘”,孔乙己原型是鲁迅邻居“孟夫子”等,这些人都是周氏家族祭悼活动的参与者,对鲁迅的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3[日]丸尾长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4鲁迅:《“碰壁”之后》,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鲁迅:《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文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2鲁迅:《屈原及宋玉》,见《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5页。
    1鲁迅:《致陈烟桥》,《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2鲁迅:《影的告别》,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9页。
    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
    1鲁迅:《两地书·二二》,见《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1周作人:《唁辞》,见《周作人散文全集4》,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2鲁迅:《空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8页。
    3鲁迅:《淡淡的血痕中》,见《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227页。
    4胡适:《我对于丧礼的改革》,《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
    1鲁迅:《父亲的病》,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99页。
    2任佑民:《丧礼的改革》,《新青年》第七卷第五号。
    3《祖宗革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下册,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982页。
    4鲁迅:《老调子已经唱完》,见《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1页。
    1鲁迅:《娜拉走后怎样》,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0页。
    2鲁迅:《复仇》(注释1),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3鲁迅:《复仇》(其二),见《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1鲁迅:《坟·题记》,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鲁迅:《吊与贺》,见《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60页。《语丝》杂志讲究针砭时弊、放纵而谈的创作风格,这就得罪了许多“御用文人”,而鲁迅的杂文便是《语丝》的典型代表。“五色旗”是1911年至1927年中华民国所用的旗,所以“拥旗党”在当时被称为“国家主义派”,他们拥护北洋军阀,反对革命。而常燕生就是“国家主义派”的成员,曾经参加过狂飙社。1926年,北伐军节节胜利,国共合作时期的青天白日旗取代了各地军阀使用的五色旗,“国家主义派”成员发起保护五色旗的“护旗运动”,受到鲁迅等进步人士的讥评,而《吊与贺》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1鲁迅:《中国文坛上的鬼魅》,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2鲁迅:《忆韦素园君》,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3鲁迅:《忆刘半农君》,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4鲁迅:《论“人言可畏”》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
    5鲁迅:《“生降死不降”》,见《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1鲁迅《病后杂谈之余》,见《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2鲁迅:《即小见大》,见《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9页。
    3鲁迅自己曾说:“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见《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
    1张全之:《祭祀仪式:鲁迅小说的文学人类学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4期。
    1、刘勰:《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85年版。
    3、玄宗注,邢昺疏,《孝经注疏》,见《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吴曾祺:《涵芬楼文谈·文体刍言》,商务印书馆1917年版。
    5、颜之推:《颜氏家训全译》(卷第四),程小铭译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萧统:《昭明文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7、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罗根泽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8、吴讷:《文章辩体序说》,于北山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9、姚鼐:《广注古文辞类篆》,黄山书社1992年版。
    10、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岳麓书社2009年版。
    11、《十三经注疏》(标点版),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谭嗣同全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年版。
    4、《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周作人散文全集》,钟叔河编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蔡元培全集》,高叔平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7、《李大钊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朱执信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9、《闻一多全集》,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10、《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孙中山全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钱宾四先生全集》第46册,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版。
    13、《钟敬文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郁达夫文集》第3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15、《康子内外篇》外六种,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年版。
    16、《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7、《斯大林全集》第十一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二版)。
    1、《孔教会杂志》。
    2、《新青年》。
    3、《灵学杂志》。
    4、《灵学要志》。
    5、《东方杂志》。
    6、《浙江潮》(1903年)。
    7、《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8、《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
    9、《中国近代小说大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文化》(第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1、《辛亥革命前十年时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
    12、《民国民报撷珍·时风世象》,汪冰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强学——戊戌时论选》,郑大华,任菁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4、《民声——辛亥时论选》,胡伟希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新潮——民初时论选》,张骏严编选,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五四前后东西文化问题论战文选》,陈崧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17、《“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
    1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897—1916)》,陈平原、夏晓红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2、[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法]雅克·勒戈夫、皮埃尔·诺拉主编:《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郝名玮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5、[法]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6、[法]马塞尔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杨渝东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美]苏尔、诺尔编:《中国礼仪之争:西文文献一百篇(1645-1941)》,沈保义、顾伟民、朱静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9、[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伍厚恺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2、[德]舍勒:《死·永生·上帝》,孙周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14、[德]云格尔:《死论》,林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15、[德]卫札贤:《中国心灵》,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16、[日]子安宣邦:《国家与祭祀》,董炳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7、[日]广田律子:《“鬼”之来路中国的假面与祭仪》,王汝澜、安小铁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18、[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秦弓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英]李提摩太:《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李宪堂、侯林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1、[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丹宁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22、阿英:《晚清小说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9年版。
    2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4、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5、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7、耿传明:《现代性的文学进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动力与趋向考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28、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季广茂:《意识形态视域中的现代话语转型与文学观念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刘颖:《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2、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4、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黄平:《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7、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9、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黄轶:《传承与反叛: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1、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2、耿传明:《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王跃:《变迁中的心态:五四社会心理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4、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6、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海波:《佛说死亡: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张岂之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8、靳凤林:《窥视生死线——中国死亡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靳凤林:《死,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0、颜翔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51、段德智:《死亡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2、王珉:《终极关怀》,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53、郑晓江:《生死两安》,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4、孙绍先:《英雄之死与美人迟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5、詹鄞鑫:《神灵与祭祀——中国传统宗教综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6、王柏中:《神灵世界秩序的构建与仪式的象征——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7、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8、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59、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0、刘岱主编:《中国文化新论·宗教礼俗篇——敬天与亲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61、吴莉苇:《中国礼仪之争:文明的张力与权力的较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62、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刘晔原、郑惠坚:《中国古代的祭祀》,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64、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祭悼文学与丧悼文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65、王立:《永恒的眷恋——祭悼文学的主题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6、张树国:《宗教伦理与中国上古祭歌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7、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68、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郭净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9、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宋莉华:《传教士汉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71、叶潇:《自由中国:伏尔泰艾田蒲论中国礼仪之争》,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72、韩华:《民初孔教会与国教运动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73、文安主编:《晚清述闻》,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74、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75、费孝通:《中国绅士》,惠海鸣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6、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7、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增订版。
    78、赵毅衡:《符号学文学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79、牙含章、王友三主编:《中国无神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8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81、陈建宪:《神祗与英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82、傅道彬:《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3、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版。
    84、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5、李凡夫:《革命的世界观与道德观》,安徽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86、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观念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7、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8、叶潇:《自由中国:伏尔泰艾田蒲论中国礼仪之争》,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89、耿光连主编:《社会习俗变迁与近代中国》,济南出版社2009年版。
    90、刘磊、方玉萍:《祭往——挽联中的近代名人》,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
    91、陈敬、斯人编:《名人遗言》,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92、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93、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王铁仙:《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2、孔范今:《梁启超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史哲》,2000年第2期。
    3、栾梅健:《1892: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论<海上花列传>的断代价值》,《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4、钱理群:《现代文学的观念与叙述·矛盾与困惑中的写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5、朱晓进:《五四文学传统与三十年代文学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6、李杨:《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7、[日]后藤秋正:《蔡邕<童幼胡根碑铭>与哀辞》,《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第3期。
    8、张分田、刘方玲:《祭孔与清初帝王道统形象之链接》,《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6期。
    9、李申:《儒教的鬼神观念和祭祀原则》,《复旦学报》2007年第4期。
    10、李恭忠:《“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1、张天佑:《合葬:身体的乌托邦归途》,《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12、彭兆荣:《仪式谱系:文化人类学的一个视野——酒神及其祭祀仪式的发生学原理》,四川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13、韩林:《佛教与宋前叙事文学的祭悼主题》,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14、罗玉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湖南尊孔读经之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5、姚兴富:《耶儒对话与融合——<教会新报>(1868-187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论文。
    16、张菡:《清末民初悼亡文学潜流初探——中国小说近代变革研究一种》,上海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16、崔世俊:《<九歌>与巫术祭祀仪式》,青岛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17、李瑾华:《<诗经·周颂>考论——周代的祭祀仪式与诗歌关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8、龚泽军:《敦煌写本祭悼文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9、李俊领:《中国近代国家祭祀的历史考察》,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20、陈哲:《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1、夏文建:《清“忆语体”散文艺术论——兼论清“忆语体”散文对悼亡文学的开拓》,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22、王元忠:《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兰州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3、张影:《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24、张玉:《雩祭及其演剧原型探究》,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25、陈爱强:《国民痼疾与祖先崇拜──鲁迅小说一个文化学的阐释》,《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11期。
    26、陈方竞、刘中树:《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文艺研究》1999年第2期。
    27、王光东:《民间意义的发现——五四新文学的另一种传统》,《上海文学》2001年第12期。
    28、叶舒宪:《文化研究、文化对话与文学人类学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9、罗兴萍:《试论周作人研究民俗文化的立场和态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第3期。
    30、肖百容:《新文学与民族死亡文化的重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1、黄曼君、梁笑梅:《闻一多殉难的文化意义解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2、杨丽:《论五四乡土小说的死亡叙事》,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33、陈果:《论五四乡土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4、陈俐:《从曹葆华的悼诗看“新青年”眼中的郭沫若》,《郭沫若学刊》2009年第2期。
    35、康正果:《悼亡与回忆——论清代忆语体散文的叙事》,《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
    36、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清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37、张全之:《祭祀仪式:鲁迅小说的文化人类学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4期。
    38、李振峰:《鲁迅作品中的祭祀仪式原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39、毛晓平:《鲁迅与中国人的鬼神信仰》,《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