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范式转型与社会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正如恩格斯所言:“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范式”概念与范式(转换)理论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库恩用范式为核心概念,描绘了一个“大异其趣”的科学发展图象,被誉为科学观的一次革命和“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基于库恩并非是从科学研究者的个体主体性,而是从科学家的群体主体性出发来研究科学家(共同体)所持的基本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念、理论取向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方法、工具等方面的革命性变化来建构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将科学的“内部研究”(“范式”的转变)和外部研究(“科学共同体”的兴衰)结合起来,因而其理论本身便赋予了社会学的性质。这一性质不仅为库恩所承认,而且随着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与发展,被科学社会学家、科学知识社会学家所倡扬。因此,范式概念与范式理论可以说融合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等学科思想,是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性和解释力的概念与理论,已被不同学科的学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加以运用,作为分析自身学科发展的理论工具。范式理论不仅对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变化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理解和解释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变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英国学者维·姆·什维尼尔拉兹曾说:“科学研究愈来愈以反省和自我意识为特征,旨在理解自身”。档案和档案工作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和社会管理的需要,作为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社会现象,隐含了社会的所有因素和成分。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人们对档案的认识、理解和对档案工作的构想、设计,都集中体现在档案学研究及其建构的理论和知识体系中。在各门学科千帆竞发的今天,如何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在学科思想互渗的基础上,建立档案社会学,增强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理解,揭示其深刻的社会因素,已成为档案学术共同体的企求。范式理论对于解释档案学的发展来说,是社会学理论进入档案学的一条途径,不仅具有适用性,而且有利于我们从群体主体性的思维出发,来探索和发现学术共同体对于档案现象的理解和档案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深化学科理论、拓展学科研究领域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自身关于档案学知识的生产,从而生产出更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性的档案学知识。本文即试图运用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库恩的范式和学术共同体视角对档案学研究及其理论的发展作一解析,研究档案学发展中的理论转变和知识体系的建构,以及这种转变与建构是如何受社会因素影响的,力求发现在档案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理论研究中学术共同体的理论和思维的转变,为档案学反思性地理解自身,认识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脉络提供理论解释,也为档案社会学的建设提供知识积累。
     本文共包括9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的问题、理论选择、主要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意义作一交待,重点说明范式理论作为科学研究的理论工具意义,即它汇聚了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的视野,是对学科发展作出解释的一种重要理论工具,以此对档案学的发展进行解释,对发展档案社会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范式理论及其社会学价值”部分,主要对库恩的范式及其范式转换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对范式理论的社会学价值进行分析、并以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关于范式的研究成果为例,说明范式理论在各社会科学学科中的运用,旨在说明范式理论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学性质,以及范式理论作为分析社会科学学科理论发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第二章“档案学的学科性质及其理论范式的建构”部分,主要阐述了档案学的学科发展、学科性质、档案学研究的双重实践性、中外档案学界关于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现状、建构档案学理论范式“基准”等问题,侧重说明并论证档案学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其研究活动具有认知实践和(科学研究的)社会实践的双重性,可以运用范式理论对其发展进行新的解释;同时在分析中外档案学界关于范式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档案学理论范式建构的基准及其范型;第三章至第六章主要对档案学理论的五种范型,即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档案知识管理理论范型和档案社会记忆理论范型等进行分析,对每一范型的形成、发展、范型共同体的结构特征、学术取向与学术特色等进行深入阐述,旨在表明每一范型都是档案学术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成员,从其对档案所秉持的不同信念或者说对档案属性的不同认识而展开的学术研究,对档案学的学科形象和专业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鉴于各范型产生的时代和对学科的影响不同,笔者认为档案史料整理理论范型、档案文件管理理论范型是档案学的传统理论范式,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是当代档案学的主流范式,而档案知识管理理论范型和档案社会记忆理论范型是档案学的前沿范式。第七章“档案学理论范式的特点”部分,主要是在综合前面各章对范型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科学领域中相关学科范式的研究,对档案学科理论范式的特点进行概括和阐述,以表达笔者对档案学科范式存在状况的思考。第八章“档案学理论范式产生及其转变的社会动因”部分,是在前文有关范式形成背景的基础上,以整体的观点对档案学科范式产生及其转变的社会动因进行概括和阐述,以反映档案学理论范式生成及其转变的社会根源。
     “如果从范式的视角梳理一下学术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粗浅地认为:(1)运用范式理论来解释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具有理论分析的可行性、解释力和学术潜力。在档案学理论中,理论范式既是多元并存的,也是转变的。档案学理论范式的转变主要表现为新范式的产生(产生新的理论取向和范型共同体)和学术共同体研究旨趣与目标的转变(也可以说是研究视野的转变)。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学术共同体体现出一定的学术倾向性,因而造成某一范型处于显性状态或主导状态,而另一些范型处于隐性状态或次要状态,从而构成了学科的主流范式与支流范式。社会变化尽管导致了学科主流范式的变化,但学科中仍存在着其他不同的支流范式。坚持多元范式而不是一元范式,看到范式转换与既有传统对档案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2)档案学理论范式与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是互动生成的。社会科学,特别是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其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都与社会实践活动有着直接的关联。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理论群体主体性与实践群体主体性存在一定的一致性。由此,将学科的理论范式看作是一种实践范式,即管理范式,是对范式理论的推延与发展。(3)范式的产生与转变都有深刻的社会动因。每一种范型的生成都有其时代背景和深刻的社会动因,传统的与现实的、国外的与国内的、理论的与实践的、思想的与技术的、理性的与非理性的等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了学术共同体思维与理论的转变,从而形成新的范型共同体和范式。理论的危机不仅在于理论自身与社会的适应性和契合性,更在于学术共同体对自身社会地位提高的期盼。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只能提供具有时代特征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图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还会不断提供关于世界的新的科学图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来,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社会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重视将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置于社会学的视野下开展研究,以探察科学知识的生产及其与其他社会建制的关系,成果卓著,思想深刻。本文虽然努力运用科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思想,但限于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还很肤浅,对于学科理论范式的特点、理论范式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关系等诸多问题虽有所注意,但理解不深,仍有待在今后继续努力学习和探索,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提高学术水平,企望为档案社会学建设有所贡献。
1. Just as what Engels has said, the theoretic al thinking of every era, thus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our times, is all results of history with quite different forms in different eras, therefore it includes varied contents. Since American scientific philosopher and historian T. S. Kuhn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paradigm and the theory of paradigm shifts in 1960s, it has kept attracting great concern from the academia. Applying paradigm as the key concept, Kuhn has described a dynamic vis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very different tastes and interests with paradigm shifts, which was praised as a revolution of the scientific view and a milestone in the academic history. However, Kuhn's research was not derived from the scientific researcher's individual entity but from subjectivity of all the scientists, to study the scientist's (community) basic faith, world outlook, values, the revolutionary character in respects such as concept, method, tool used that is changed (paradigm shifts)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 of construc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Kuhn combined inside study (paradigm shifts) with outside study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scientific community); therefore he provided his though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ology. This characteristic was not only admitted by Kuhn, but also was advocated by scientific sociologists, scientific knowledge sociologists with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with scientific sociology. So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concept of paradigm and its theory has merged discipline thoughts such as philosophy of science, scientific sociology, and science history and so on together. It is a concept and theory that has stronger forgiving nature and explaining strength, which has already been used on different levels by the scholar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It is also regarded as the theory tool which can be used to analyze one's own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e paradigm theory has directive significance of theories not only in studying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natural science but also in interpre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social science.
     2. British scholar W.M. Shewneillarz has put forward: "Scientific research features more and more self-retrospection and self consciousness, aiming at understanding one's self" . The archive and archive work are the result of social activities and need of social management, as a general and particular social phenomenon, they imply all factors and compositions of the society.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people's understanding, idea and design to the archives work are incarnated in the study of archives and the constructed theory and knowledge system. Today, different fields of science are thriving. How to use sociology theory and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he discipline thoughts oozing each other, to set up archive sociology,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hive and archives work, announce its deep social factor, have already become the seeking of academic community of archives. The paradigm theory provides sociology theory an entry to explain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It is not only applicable, but also of great help for us to explore and find academic community, gain knowledge of th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ng of the system to archive understanding and archive of phenomenon, proceeding from thinking of colony's entity. At the same time, it's helpful for deepening the discipline theory, expanding research field of discipline, understanding one's own production regarding the archive, gaining knowledge more deeply, thus it helps produce the energetic and real knowledge.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apply scientific sociology theory and metho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development of its theory from the angle of Kuhn's paradigm and academic community's. It also studies theory change and 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how these transition and construction were mad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factor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makes every effort to find out theoretical and logical shift of academic commun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knowledge system and research. It is to review understanding of the archival science, to study the inherent thread of it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nd offer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and to provide knowledge for construction of archive sociology as well.
     3. This text includes 9 parts altogether.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author mainly states the research problem, its theory choice, main concept, significance of its approach and research. The author wants to explain the significance of paradigm theory as the theory too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especially. Because paradigm theory has a comprehensive perspective of science philosophy, scientific sociology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history; and it is a kind of important theory tool to explain the discipline'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paradigm theory is significant in developing the archive sociology. In Chapter One, "the paradigm theory and sociology value" , the author mainly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Kuhn's paradigm and paradigm shifts .He analyses the sociology value of paradigm theory and regards the research results as the example about paradigm of the disciplines such as sociology,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sychology as the example. He also states paradigm theory is applied in every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 aiming at stating its sociology properties. Paradigm theory is also applicable and feasible to the analysis of the discipline theory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In Chapter Two, "the discipline properties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the constructing of theory paradigm" , the author explains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its properties, its double practicality, the current study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v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the basis of constructing archival science theory paradigm. He lays particular emphasis on explaining and proving that archival science is one social science with stronger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of archives science's activities has cognitive practice and social work (scientific research). Archives science can apply paradigm theory to the new explanation of its development. When analyzing the paradigm problem what educational circl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archives study, the writer propose his own regard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xample of archival science paradigm construction. From Chapter Three to Chapter Six, the author mainly analyses the five paradigm models of archival science. They are archive historical data rectifying theory paradigm model, files management theory paradigm model, archiv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paradigm models, arch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paradigm models and archive social memory theory paradigm models. He also explains each paradigm model's forming, development,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cademic orientation and academic special thoroughly, indicating each paradigm model is some members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author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faiths and understandings what the paradigm model regards the archive, which has a different impact on the vivid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Owning to the difference from impact on discipline and eras that paradigm model produced, the writer regards archive historical data rectifying theory paradigm models, files management theory paradigm models as the traditional theory paradigm in archival science, and he regards archive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theory paradigm models as contemporary mainstream paradigm of archival science. While he regards arch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ory paradigm model and archive social memory theory as front station of paradigm of archival science. In Chapter Seven, "archival science theory characteristic of paradigm", He synthesizes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preceding chapters have studied and combines the research of the paradigm of relevant disciplines in the domai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He summarizes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heory paradigm of the archive discipline, indicating his own consideration of the paradigm existing in the archive discipline nowadays. In Chapter Eight , " social reason that the theory paradigm of archival science produces and changes" , he summarizes and explains the social reason what the archive discipline paradigm produced and shifted on the whole, which i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evant above-mentioned paradigm background. The author tries to reflect the social origin how the theory paradigm of archival science formed and shifted.
     4. If we study the academic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radigm, we will find a lot of valuable things. By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the writer reaches a conclusion as follows. (1) The application of paradigm theory to the explan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archival science theory is characterized by feasibility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explanation and academic potentiality. In the archival science theory, the paradigm theory is pluralistic coexisted and changed. The paradigm shifts of archival science shows new production (produce new theory orientation and paradigm community). It also shows the shifts of the impetus and the goals tha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tudies (show the focus shift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the academic community embodies certain academic tendencies, which causes certain Fan in a dominant state or leading state and other fans in a recessive state or secondary state. The social change constitutes the mainstream paradigm of disciplines and the tributary Paradigm and other different discipline tributary paradigm. Adherence to pluralistic paradigm instead of single paradigm and notice of paradigm shifts with proceeding traditions is signific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2) The development is interactively generated between the theory paradigm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archive work. The subject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its object, especially applied social science has direct relation with the social activity. Whe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re is certain consistency in colony's theory entity and colony's of practice entity. Therefore, the theory paradigm of discipline was regarded as a kind of practice paradigm or manage paradigm, which will put off or develop the paradigm theory. (3) There are deep social reasons in paradigm's formulation and transitions. That is to say each formulation of Fan has their era's background and deep social causes, such as the changes of traditional and realistic, foreign and domestic,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e and technical, rational and irrational factors. These changes cause the transition of academic community thought and theory, thus form new Fan community and paradigm. The crisis of the theory not merely lies in the adaptability and agreement with of the society and theory, but lies more in the expectation to improve one's own social status of academic community.
     5. All scientific theories are the results of the times, offering the view of objective world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era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ety, people will also offer the new scientific views about the world constantly. Since 1960s and 1970s, with the rise of scientific sociology, people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scientific activity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exploring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its relation with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al system. The achievement is distinguished and the thought is deep. Though the author makes great efforts to use the theory and thought of scientific sociology in the paper, the research is still very superficial due to limitation of his own research ability and level. The author makes great efforts to quote a great deal of issues about the discipline theory's characteristic, the theory paradigm and inter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the activity of practice and the theory paradigm. The dissertation is a new research program, which is open to further study and hard exploration to give play to the imagination of sociology in the future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cademic level for contributing humble effort to archive sociology.
引文
[1]刘铁林:《档案是什么》,《兰台世界》2004年第11期。
    [1]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391页。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3]吴国盛:《<北京大学科学哲学丛书>总序》,载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1][美]小摩里斯·N.李克特著,顾昕、张小天译:《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2][英]科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译序。
    [3][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4][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论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1]http://www.xici.net.
    [2]库恩的意思是指范式贯穿全书。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集》,纪树立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0页。
    [3]转引自[日]野家启一:《库恩——范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版,第50页。
    [1][英]波兰尼:《自由的逻辑》,第49页,转引自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169页。
    [1]希尔斯:《论知识分子、权力及其他》,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2版,第206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135页。
    [3]对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更多地称为学术研究,即使在自然科学领域,也称科学研究为学术研究。英国科学社会学家约翰·齐曼在《元科学的导论》一书中使用学术科学(Academic Science)来描述科学研究活动,说明传统的科学及传统的科学观。参见[英]约翰·齐曼:《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参阅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2]Karl Raimund Popper.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London:Routledge,1935.
    [1][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斯、约翰·亨利:《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2004版,第109页。
    [2]别列尔森:《科学传播中的内容分析》,自由出版社1952年版,第18页。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0页。
    [2]斯莫尔和格里菲斯:《科学文献的结构,Ⅰ:确认和图示科学专业》,载《科学研究》杂志,1974年,卷4:第17-40页。
    [1]克兰:《无形学院》,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2]加菲尔德:《引证分析,历史——图书目录学和科学社会学》,《一个情报学家的论文集》卷1,第158页。转引自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1]夏平、萨克莱:《集体传记作为科学史研究的工具:英国的科学共同体1700—1900》,《科学史》1974年第12卷。
    [2]参考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
    [1]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页。
    [1]参阅[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瑟:《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谢中立:《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169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4]Michel Foucault:Discipline and Punish,P190.
    [1]鄂菊萍、黄可嘉:《社会学家谈档案——访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邴正通知》,《兰台内外》1997年第4期。
    [2]张佩国:《口述史、社会记忆与乡村社会研究——浅谈民事诉讼档案的解读》,《史学月刊》2004年第12期。
    [3]高放、黄顺基、潘培新主编的《社会科学学科大全》中,在“社会学”下列出了170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档案社会学”也是其中之一。该书认为档案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档案、档案工作、档案工作者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内在联系和基本规律的学科。不过该书并未指出档案社会学的学科属性。在对其他各分支社会学(衍生社会学)学科的属性表述方面也很不一致,有的直接标列为社会学分支学科,有的只是说明该分支 学科是“运用社会学理论、观点和方法,研究……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情报社会学”则称为“属于情报学的一个分支”。这种现象一方面说明社会学的拓展与渗透;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社会学主要分支学科之外各交叉学科的不成熟。不过该书将“档案社会学”归在“社会学”科目条下,我们有理由认为档案社会学是一门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参阅高放、黄顺基、潘培新主编:《社会科学学科大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版,第253页。
    [1]鄂菊萍、黄可嘉:《社会学家谈档案——访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邴正同志》,《兰台内外》1997年第4期。
    [2][加拿大]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注意社会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年第2期.
    [1]冯惠玲、安小米:《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学术特点及主要议题》,《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6期。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4][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168页。
    [1]Margaret Masterman.The Nature of a Paradigm.In Imre Lakatos,Alan Musgrave(eds).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Cambridge,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PP59-89.
    [2]聂基松、沈斐风:《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174页。
    [3]郑杭生、李霞:《关于库恩的范式——一种科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164页。
    [2][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307页。
    [1][日]野家启一:《库恩——范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1]参阅李醒民:《科学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第71-79页。
    [2]郑杭生:《当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3]H.V.Stopes-Roe,Re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Vol.XV,NO 58,August,1964,PP158-161.
    [4]D.Shapere,Re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s,The Philosophical of Review(73),July 1964,P393.
    [1]Imre Lakatos,Alan Musgrave(eds),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Cambridge.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0,P55.
    [2]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3]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1]Marie B.Hall,Re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 3,April,1953,P70.转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2]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October(Friday)25,1963,P850.
    [3]Mary Bes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Isis,Vol.54,NO.2,1963,P286.转引自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4]郑杭生:《当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1][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序言。
    [1][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9页。
    [1]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1990年版,第74页。
    [2]金吾伦:《托马斯·库恩》,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第27页。
    [1]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2页。
    [2]赵敦华:《当代英美哲学举要》,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第170页。
    [1]郑杭生:《当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1]参阅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2]Richard Rorty.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Hassocks,Sussex:Harvester Press,1982.
    [3]Barry Barnes,Interes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77.
    [4][日]村尾治一郎:《科学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1]Marie Baos Hall,Re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68,NO 3,April,1953,P701.
    [2]Richard Whitley,Social Process Scientific Development,Rowtlege & Kegan Paul,1974,P2.
    [3]Robert,Sociology of Science in Europe,King Merton & J.Gaston London am stradam,1977,PP68-69.
    [4][英]M.马尔凯:《库恩和科学社会学》,《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982年第3期,第135页。
    [5][美]R.K.默顿:《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版,编者导言第28页。
    [1]Michael Mulkay,Some Suggestions for Sociological Research,Science Studies 1,1971,P207.
    [2]Richard Whitley,Black-boxism and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Sociological Review 18,1972,PP63-64.
    [1][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40页。
    [2]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3]参见金吾伦:《托马斯·库恩》,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第27页。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美]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林闽钢:《论社会学危机的内涵:社会学中的库恩主义思潮评述》,《学海》2000年第2期。
    [1]郑戈:《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世纪中国》网站http://www.cc.org/wencui.
    [2]Mark Blaug,Economic History and History of Economic,Sussex:Wheatsheaf Books,1986.
    [3]Friedrich A.Hayek,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Studies on the Abuse of Reason(1955),Chicago,Illinois:Liberty Press,1979.
    [4]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舒炜光:《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0页。
    [2][英]波普尔:《常规科学及其危险》,转引自《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1980年第3期。
    [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版,第93页。
    [4]郭贵春:《科学实在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1]伯恩施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1]The Natural and the Human Science,In David R.Hiley,James F.Bohman and R.Shusterman(eds),The Interpretive Turn:Philosophy,Science Cultur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22.
    [2]郑杭生、李霞:《关于库恩的“范式”——一种科学哲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美]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2月,第61页。
    [4][美]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8页。
    [5][英]玛格丽特·玛斯特曼:《范式的本质》,载拉卡托斯《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本,第73-113页。
    [1]林闽钢:《论社会学危机的内涵:社会学中的库恩主义思想述评》,《学海》2000年第2期。
    [2]G.Riter,Sociology: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Boston:Allyn and Bacon,1975.
    [3]G.Ritzer,Sociological Theory,New York:Mcgraw-Hill Internation Editions,1997.PP621-650.
    [4]资料来源: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参阅郑杭生主编:《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瞻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5页。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3]许多人都认为,库恩的字面结论是心理学还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但是库恩的范式论却以心理学为基础,他使用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论证其理论观点的方式间接地表明了心理学是一门成熟科学,否则,用不成熟学科的研究结果论证的科学哲学观点难具说服力。库恩的论证方式表明了心理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中的科学地位。
    [1]D.S.Palermo,Is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Taking Place is Psychology? Science Studies,1971(1),PP135-155.
    [2]N.Warren,Is a Scientific Revolution Taking Place in Psychology-Doubts and Reservations,Science Studies,1971(1),PP407-413.
    [3]L.B.Briskman,Is a Kuhuian Analysis Applicable to Psychology? Science Studies,1972(2),PP87-97.
    [4]A.R.Buss,The Structure Psychological Revolutions,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Behavioral Science 1978(14),PP57-64.
    [5]H.H.Kendler,Evolution or Revolution? In Psychology in the 1990's North Holland,1984.
    [6]参阅叶浩生:《库恩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反响与应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9期。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1999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绪论。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2期。
    [3]陈振明:《什么是公共管理(学)》,《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2期。
    [4]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6、7期。
    [5]卢明:《公共管理范式的演变》,《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5页。
    [1]陈兆祦:《我国档案学研究概括——规模条件和成就》,《兰台世界》2000年第8期。
    [2]吴宝康《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新时期档案学与档案事业》,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1]夏鼎:《三十年来的中国考古学》,《考古》1979年第5期。
    [2]参阅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243页。
    [1]陈永生:《共识与分歧——关于档案学独立性与档案学学科属性的研究》,《山西档案》,1996年第1期。
    [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论的新规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译者序。
    [2]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转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226页。
    [1]李正风:《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转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7、101页。
    [2]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1页。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28页。
    [1]希瑟·麦克尼尔:《档案理论和实践:两种范式之间》,转引自露西安娜·杜兰蒂《技术变革对档案理论的影响》,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102页。
    [2]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3]A.穆勒:《来源原则:仍是本专业的基本原则吗?》,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 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1]简·达林:《跨越边界吗?——档案学的历史回顾》,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135页。
    [2]《科学革命的结构》由李宝恒、纪树立翻译,1980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必要的张力》由纪树立等翻译,1981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3]张国樑、潘天虹:《档案学的范型》,《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6期。
    [1]陈祖芬:《对档案学范式演进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4期。
    [2]王萍、杨爽:《运用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解析档案学发展历程》,《图书、情报、知识》2006年第3期。
    [3]丁华东:《档案学研究的主体意识与学科范式的建构》,《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2期。
    [1]丁华东:《档案管理范式的转型与社会变迁》,《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7页。
    [2]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1]舒炜光:《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2]舒炜光:《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
    [3]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页。
    [2]吴宝康:《树立为档案事业奋斗一辈子的思想——浙江省嘉兴市档案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6年10月11日),《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0页。
    [3]陈作明:《论档案》,《档案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1页。
    [1]顾颉刚:《禹贡学会的清季档案》,转引自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9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3]参见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05页。
    [2]舒炜光:《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0页。
    [3][英]巴里·巴恩斯等著:《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解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冯惠玲、安小米:《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学术特点及主要议题》,《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6期。
    [2]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3]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4][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1][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2][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页。
    [3][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页。
    [1]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85页。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2][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69页。
    [1]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2]舒炜光:《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8页。
    [1]王甫:《略论档案馆、档案学的改革创新问题》,《辽宁档案工作》1984年第3期。
    [1]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王汉章:《古董录》,《河北第一博物院画报》1933年。
    [3]参阅王永兴:《陈寅恪先生史学述略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页。
    [1]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现之学问》。
    [2]内阁大库档案损毁、拍卖的过程,参阅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虞云国:《不为乾嘉作殿军——陈垣与新史学》,《百年》1999年第5期。
    [2]辅仁大学校刊(第三卷),1931年。
    [3]参阅赵彦昌:《论陈垣先生对明清档案的历史贡献》,《兰台世界》2007年第1期。
    [1]参阅覃兆刿:《傅振伦的档案观》,《档案天地》2001年第5期。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1]《数字的变迁》(之一),《中国档案》2000年第2期。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http://www.lsdag.cn.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http://www.shac.net.cn.
    [1]国家档案局编:《曾三档案工作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25页。
    [2]谢觉哉:《我们要重视档案工作,做好档案工作——在全国档案资料工作现金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1959年6月3日。
    [3]董必武:《题赠档案工作》,1959年9月19日。
    [1]周经:《司马迁、<史记>与档案》,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2]窦晓光:《论周恩来档案学思想中的历史意识》,《档案与建设》1993年第1期。
    [3]郭沫若:《题赠档案馆》,《档案工作》1960年第3期。
    [4]木天:《和郭老诗》,中国档案1960年第5期.
    [1]陈乐道:《七律·忆和郭老题<赠档案馆>原韵》,档案与建设1996年第1期。
    [1]施宣岑:《王可风档案史料工作文集述评》,《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2期。
    [1]来新夏:《历史档案与历史研究》,《中国档案》1987年第11期。
    [1]松龄、晚风:《档案是历史研究的依据——访我国著名党史专家廖盖隆》,《北京档案》1996年第6期。
    [2]http://www.chinavalue.net.
    [3]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4]王德俊:《档案尤珍贵,炯眼识瑰宝——历史学家关于档案、档案工作的论述和实践的评介》,《档案》1986年第3期。
    [1]转引自任汉中《中国档案文化概论》,中国档案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
    [2]徐中舒:《中央历史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档案的分析》,《明清档案》专号(1934)年。
    [3]古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学整理清代档案》,《档案工作》1958年第7期。
    [1]戴逸:《谈清代书籍和史料的整理》,《光明日报》1982年2月15日第3版。
    [2]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3]古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同学整理清代档案》,《档案工作》1958年第7期。
    [4]李朋年、朱金甫:《首都学术界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档案学通讯》1978年第2期。
    [5]刘梦溪主编:《傅斯年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
    [6]胡适:《搜集史料重于修史》,《胡适演讲集》(三),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190页。
    [7]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3-76页,自序。
    [8]蔡元培:《<明清史料戊编>序》,《明清史料戊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6页。
    [1]孟森:《史与史料》,《文献特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5年。
    [2]单士元:《我在故宫七十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3]沈兼士:《文献馆整理档案报告》,《文献特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5年。
    [4]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版,第168页。
    [5]戴逸:《谈清代书籍和史料的整理》,《光明日报》1982年2月15日第3版。
    [6]《刘半农生平年表》,《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106页。
    [7]姚从吾:《档案馆与现代历史学的关系》,《文献特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5年。
    [8]《刘半农生平年表》,《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106页。
    [9]王国维:《古史新证》,载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技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10]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页。
    [1]徐中舒:《内阁档案之由来及其整理》、《明清档案论文选编》,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4页。
    [2]《刘半农生平年表》,《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5-106页。
    [3]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3-76页,自序。
    [4]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5、58页。
    [5]郑天挺:《清史研究和档案》,《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6]荣孟源:《历史档案为历史科学服务》,《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7]参阅王德俊:《档案犹珍贵,炯眼识瑰宝——历史学家关于档案、档案工作的论述和实践的评介》,《档案》1986年第3期;覃兆刿:《从一元价值观到双元价值观——近代档案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影响》,《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赵永强:《档案:历史话语的霸权、缺失与丰富》,《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加拿大]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年第2期。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册。
    [2]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70-71页。
    [1]《古史辨》第1册,第29页。
    [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册。
    [1]参阅施宣岑:《王可风档案史料工作文集评述》,《档案学研究》1990年第2期。
    [2]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70-71页。
    [3]胡华:《加强档案工作同党史研究的配合和联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科学讨论会文集》,第140页。
    [4]徐中舒:《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档案之分析》,吴晗《清华大学所藏档案的分析》,《中国近代史研究集刊》第2卷第2期。
    [5]荣孟源:《历史档案为历史科学服务》,《历史档案》1981年第1期。
    [1]李铁映:《纪念罗尔纲,学习罗尔纲》,载《光明日报》1999年7月16日。
    [1]资料来源:朱荣基:《档案史料概论》,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1]裴桐:《关于开展档案学术研究的问题》,《裴桐档案工作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2]裴桐:《谈谈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基本功》,《档案工作》1964年第4期。
    [3]裴桐:《档案人员要参加历史研究》,《裴桐档案工作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第178页。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112页。
    [2]陈兆祦:《我国档案学研究概况——规模、条件和成就》,《兰台世界》2000年第8期。
    [1]吴宝康:《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些想法》,《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3期。
    [2]朱荣基:《档案史料概论》,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前言。
    [3]张照余:《走向辉煌(之七)——档案教育事业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档案》1999年第7期。
    [1]姚锋:《试谈档案教育》,《档案学通讯》1982年增刊。
    [2]金波、丁华东等著:《新世纪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3]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关于发展和改革档案学教育的几点意见》,《档案系通讯》1986年第1期。
    [1]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7页。
    [1]《行政效率》创刊于1934年7月,其为民国政府对于行政改革和行政效率的研究主体——行政效率研究会的会刊,成为当时行政官员和学者进行行政理论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1935年11月停刊。1936年10月5日,《行政研究》创刊。
    [2]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7页。
    [3]滕固:《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初步工作》,《行政效率》1935年第9、10期档案专号。
    [4]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7页。
    [5]吴宝康:《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1]李朴生:《档案管理与整理》序。
    [2]张锐:《档案管理与整理》序。
    [3]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19页。
    [4]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页。
    [2]甘乃光:《文书档案连锁办法之试验》,《行政效率》1934年11月第10号。
    [3]殷钟麒:《中国档案管理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1958年翻印本,第4页。
    [1]参阅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1-322页。
    [1]何鲁成:《档案管理与整理》,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1]陈兆祦:《再论档案的定义——兼论文件的定义和运动周期问题》,《档案学通讯》1987年第2期。
    [1]参阅刘国能:《档案观》,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6页:谢丽荣:《曾三同志对档案事业的贡献——冯子直访谈录》,《档案与建设》2006年第6期:北京档案编辑部:《曾三同志生平》,《北京档案》2006年第8期。
    [1]朱兰兰:《陈兆祦先生的档案学思想》,《档案管理》2007年第3期。
    [2]傅荣校:《文件管理——现代档案工作的新观念》,《档案学通讯》1996年增刊。
    [3]吴宝康:《从新视角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运动规律研究》,序言。
    [1]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4页。
    [2]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陈国琛:《文书之简化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1958年翻印本,第9页。
    [4]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3-76页,自序。
    [1]张煜明、王茜的《档案定义应该以文件为属概念》《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2期。
    [2]陈兆祦:《文件能包含档案吗?——兼评<档案定义应以文件为属概念>》,《浙江档案》2007年第1期。另注:这里虽然作者提到文件定义的属概念为“记录材料”,“记录有信息的一切材料”,“信息记录”,反映了对文件的新认识,但是不能理解为本文第五章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范型,因为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范型正是抛开、扬弃了文件的局限去理解档案,树立一种新的档案观,而就笔者看来,作者对“文件”下了一番功夫的解释,正是为了巩固、维持其文件管理理论范型。
    [3]参阅谭琤培:《中国档案学热点评析》,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
    [4]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85页。
    [1]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73-76页,自序。
    [2]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4-55页。
    [3]覃兆刿:《从一元价值观到双元价值观——近代档案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影响》,《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2期。
    [1]参阅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版,第48-51页。
    [2]让—皮埃尔·瓦洛:《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上的致词》,《中国档案》1996年特刊。
    [1]参阅刘国能:《档案观》,中国档案出版杜2002年版,第46页。
    [2]吴宝康:《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1]吴宝康:《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11页。
    [2]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页。
    [3]国家档案局编:《曾三档案工作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99页。
    [1]参阅胡鸿杰:《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155页。
    [1][法]米歇尔·迪香:《档案管理中的来源原则——理论原则与实际问题》,[法]彼得·瓦尔纳:《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2][美]詹姆斯·罗兹:《档案管理和文件管理再国家信息系统中的作用的调研报告》,中国档案学会外国档案学会委员会编:《<文件与档案管理规划>报告选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298页。
    [3]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95页。
    [1]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1页。
    [1]资料来源:杨霞:《现代文件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7-338页。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2]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217页。
    [1]参阅韩玉梅、黄霄羽:《国外文件管理若干问题》,《上海档案》1994年第2期。
    [2]何嘉荪:《扩大档案概念外延是科学合理的》,《山西档案》1995年第5期。
    [1]吴宝康:《文件管理理论与文书(件)学》,《北京档案》1996年第8期。
    [2]吴宝康:《文件管理理论与文书(件)学》,《北京档案》1996年第8期。
    [3]朱玉媛:《关于档案“属概念”与档案学科定位的探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6期。
    [4]参阅周玲:《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再认识》,《档案学通讯》1999年第6期。
    [1]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128页。
    [1]参考王英玮:《“信息”一词源流考》,《中国档案》2004年第4期。
    [1]丁志民:《档案信息观》,《档案工作》1985年第1期。
    [2]吴宝康:《树立为档案工作奋斗一辈子的思想》,《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10页。
    [3]吴宝康:《档案学及其学科体系》,《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2页。
    [1]《坚持改革,扎实工作,全方发展档案馆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韩毓虎在全国档案馆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85年)
    [2]裴桐、赖世鹤:《信息化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挑战》,《档案学通讯》1985年第4期。
    [3]参阅吴宝康:《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大力开发档案资源》,《中国档案学会会员通讯》1985年第2期。
    [1]丁志民:《档案信息观》,《档案工作》1985年第1期。
    [2]吴宝康:《办好档案教育,发展档案科学》,《档案学通讯》1986年第2期。
    [3]《中国档案管理精览》,1998年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共选录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主要为1989-1996年间档案学研究论文4000余篇,计850多万字,汇编成上下二册,共3703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档案学在这一阶段研究的水平。
    [1]周晓瑛:《档案信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0页。
    [2]黄昌瑛:《近十年来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2006年第1期。
    [3]周林兴、罗辉:《1990-2002年我国档案信息论文定量统计分析》,《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1期。
    [1]有统计说世界上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影响的信息的定义约有100多种。有学者指出有些概念由于处在学科的“底层”,作为“繁衍”众多概念的母概念,若要像一般概念那样界定其内涵,反倒可能词不达意。例如“信息”这个词,当把它作为后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固有的特征之一,试图从众多角度加以认识时,其内涵丰富的程度就远远超越了人们通常定义事物的想象力,“信息是一个哲学范畴,如同哲学上的物质、运动等概念一样,是不能被定义的,只能加以描述”。信息作为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信息与能源、材料共同构成后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成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活跃力量。参见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词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3页。
    [2]任遵圣:《档案学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
    [3]刘绍华:《档案与信息的区别和联系》,《陕西档案》1988年第2期。
    [4]裴桐:《谈谈怎么样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学理论新探索》,档案出版社1987年版,第221页。
    [5]常本清:《从信息看档案和档案工作》,《全国第二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档案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1]刘绍华:《论“档案信息”的整体概念》,《浙江档案》1991年第5期。
    [2]娄德生:《开发档案信息,服务四化建设》,《全国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档案出版社1985年版,第85页。
    [3]张斌:《对档案档案信息的再认识》,《浙江档案》,1991年第12期。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7页。
    [1]冯惠玲:《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贡献力》,《档案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吴宝康:《办好档案教育,发展档案科学》,《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52页。
    [1]周毅:《从新的视角审视我国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未来》,《中国档案》2001年第2期:李明贤:《论档案管理的发展阶段》,《上海档案》2002年第6期;郑杰平:《我国档案管理方向与模式的选择》,《湖南档案》2002年第4期。
    [2]资料来源:刘能国:《档案管理上的一场革命》,《中国档案》2001年第11期。
    [1]裴桐:《谈谈怎样开发档案信息资源》,《裴桐档案工作文集》,第310-326页。
    [2]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1]王景高:《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兰台世界》2000年第8期。
    [2]何嘉荪:《编写<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思路》,《上海档案工作》1991年第6期。
    [3]何嘉荪:《档案管理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序言。
    [4]陈兆祦:《我国档案学研究概况——规模、条件和成就》,《兰台世界》2000年第8期。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1]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教育学术委员会:《近期档案教育学术研究概括和发展趋势》,《档案学研究》1989年第1期。
    [2]阴春枝:《档案高等教育如何面对21世纪》,《档案管理》1998年第4期。
    [3]吴建华:《关于档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2期。
    [4]孟世恩:《再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1期。
    [5]安小米:《欧美档案高等教育研究及其启示》,《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2期。
    [1]雨飞:《在更广阔的天地间开拓、发展、提高——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副院长赵国俊访谈录》,《北京档案》2004年第7期。
    [2]戴维民:《21世纪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文献工作研究》1999年第1期。
    [1]金波、丁华东等:《新世纪档案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1]赵淑梅:《2004年教育部高等学院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第十三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系会议在沈阳召开》,《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6期。
    [1]参阅韩宝华:《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21世纪档案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张关雄:《一部富于创新的跨世纪佳作——评韩宝华先生所著<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程>》,《档案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我们正在告别信息时代》,《北京晚报》2000年10月20日。
    [2]转引自张润彤、蓝天:《知识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
    [3]参阅邱均平等著:《知识管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1]邱均平等著:《知识管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1]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63页。
    [2]冯惠玲:《论档案整理理论的演变》,《当代中国档案学论》,档案出版社1998年。
    [3]方丽萍:《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三大战略转变》,《档案学通讯》1999年第6期。
    [4]孙繁芝:《档案事业与知识经济》,《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3期。
    [1]张斌:《企业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档案学通讯》2002年院庆增刊。
    [1]仇壮丽、李雪莲:《知识挖掘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兰台世界》2005年第7期。
    [2]李杰、谷永芬:《知识管理: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商业研究》2001年第8期。
    [1]资料来源:William E.Halal,The New Management,Berrett-Koehler Publish,1996,转引自张润彤、蓝天:《知识管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2]吴慰慈:《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管理》.《图书馆论坛》2002年第5期。
    [1]王伟光、李继祥:《知识管理:一种新的管理范式》,《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1期。
    [2][加拿大]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年第2期。
    [3]丁永奎:《档案的知识属性及其价值》,《档案学论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1-233页。
    [4]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1]任振华:《档案的知识特征初探》,《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3期。
    [2]胡小琳:《档案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从档案实体管理向知识管理的演变》,《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8期。
    [1]邱均平:《知识管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8-80页。
    [2]刘少杰:《现代社会学理论承诺与理论原则的矛盾》,《社会学研究》200年第2期。
    [1]徐鸿:《论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知识管理走向——从“后保管模式”谈起》,《档案学研究》2004年第6期。
    [2]周毅:《知识服务:档案工作部门的新目标》,《中国档案》2002年第5期。
    [3]齐虹、石慧敏:《知识服务及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实现》,《北京档案》2002年第8期。
    [1]荆云:《档案、记忆和知识——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在维也纳召开》,《云南档案》2004年第6期。
    [2]参见《档案学通讯》2002年院庆增刊。
    [1]邱均平:《知识管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334页。
    [1]参阅王德俊:《当前国际档案学界学术新动态、新观点概述(续)》,《兰台世界》1998年第12期。
    [2]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致词,载《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建档案代表团:《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及其学术动向》,http://www.gxun.edu.cn.
    [1]冯惠玲:《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
    [2]借用2004年11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北京主办的“走进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的名称
    [3]目前“社会记忆”、“历史记忆”、“集体记忆”、“公共记忆”、“城市记忆”、“乡村记忆”、“人类记忆”、“文化记忆”等等皆在不同程度和不同领域使用。对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从“概念丛”的角度来看待,它们其实都在强调记忆主体的群体性和社会性,有别于个体的认知记忆。本文以“社会记忆”作为规范的概念,对档案的社会记忆简称为“档案记忆”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建档案代表团:《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及其学术动向》http://www.gxun.edu.cn.
    [5]冯惠玲:《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序。
    [6][日]大滨彻也:《档案能再现我们的社会记忆吗?》,http://www.saac.gov.cn.
    [1][德]扬·阿斯曼:《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严建强:《关于社会记忆与人类文明的断想》,《浙江档案》1999年第1期。
    [3]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建档案代表团:《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及其学术动向》,http://www.gxun.edu.cn.
    [1]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51页。
    [2][德]扬·阿斯曼:《有文字和无文字的和社会——对记忆的记录极其发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美]阿温特·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37-239页。
    [1][美]刘易斯·科塞:《莫里斯·哈布瓦赫》,《论社会记忆》,上海人民出版2002年版,第60页。
    [2][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朱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1][德]肯德里克等:《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2][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1页。
    [3][美]刘易斯·科瑟:《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1][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导论。
    [2][美]刘易斯·科瑟:《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3]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3页。
    [1][美]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2][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3][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4][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1][德]S.肯德里克等:《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2][美]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3][美]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1]王德俊:《当前国际档案界学术新动态、新观点概述》,《兰台世界》1998年第11、12期。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谈记忆遗产保护旨在古为今用》,新华网云南频道2005年6月14日。
    [1][美]沃尔夫·坎斯特纳:《寻找记忆中的意义:对集体记忆研究一种方法论上的批评》,李宏图主编:《表象的叙述》,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63-164页。
    [2][加拿大]M.斯威夫特:《本世纪末的档案工作——回顾与展望》,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43页。
    [1][加拿大]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1]李军:《试论档案的真实价值——社会记忆》,硕士论文,藏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库。
    [1]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1][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底2期。
    [2][英]巴里·巴恩斯:《社会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读者序言。
    [3]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3][美]弗朗西斯·布劳因:《档案工作者、中介和社会记忆的创建》,《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4]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1]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页。
    [2][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1]参阅王峰、殷正坤:《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3期。
    [1]邹东涛、阙紫康:《试论中国经济学分化中的三大范式》,《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9期。
    [2][英]W.哈奇森:《经济学的革命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68页。
    [3]邱海雄、严祥军:《范式与社会学理论的整合》,《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年第3期。
    [4]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历史与教育学术委员会:《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近期发展 述要》,《档案学研究》1994年第3期。
    [1]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页。
    [2]Merton,Structural Analysis in Sociology,P.Plau(ed),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Social Structure,New York:Free Press,1975,P30.
    [1]Collen A.Capper(ed),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A Multi-Paradigm Approach,London:Routledge,1993,P67.
    [2][美]T.D.约翰逊:《社会学——多重范型的学科》,《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3]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社会记忆建构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1]胡红尘:《论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4期。
    [2]关于“主流范式”与“支流范式”的提法,笔者曾较为关注,“主流范式”现在已有不少学者提出,如邱海雄、严祥军在《范式与社会学理论的整合》一文中在分析库恩科学革命的范式转变时,提出“于是,一个新的主流‘范式'便会出现”(《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年第3期)。此外,近年来这方面的专门研究成果不断,如张网成的《实证主义——西方社会学的主流范式》(《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4期)、韩旺红的《资本市场理论:主流与新范式》(《经济经纬》2002年第2期)、陆家骝的《论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的“凯恩斯复兴”》(《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何玉静的《论西方教育管理研究的主流范式》(《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洪邮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一种经久不衰的主流范式》(《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4期)、高莉娟的《例析女性主义对主流范式的挑战》(《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张连国的《循环经济挑战传统主流经济学范式》(《生态经济》2005年第8期)、程恩富的《“马学”为体、“西学”为用:重建中国经济学主流范式》(《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张建伟的《主流范式的危机:法律经济学理论的危机与重整》(《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4期)、张帆的《创业管理的西方主流研究范式——浅谈对创业理论研究的启示》(《晋阳学刊》2006年第9期)等等,从中可以看出“主流范式”这一概念已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管理、女性主义、法律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使用。“支流范式”是笔者根据“主流范式”对应的概念而提出的。笔者曾想着力探讨档案学理论主流范式与支流范式的变换问题,但限于学术水平,未敢选择,但其学术意义巨大,有待今后关注和探索。
    [1]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2][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序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为社会科学辩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57页。
    [1]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9-140页。
    [2]冯惠玲:《走向辉煌——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中国档案》1999年第10期。
    [1]参阅徐明明:《社会科学范式初探》,《宁波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91页。
    [2]郁振华:《从诠释学的应用说起》,《社会科学报》2007年10月12日。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3页。
    [4][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1]参引自王峰、殷正坤:《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3期。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95页。
    [1]夏基松、沈裴凤:《历史主义科学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刘钢:《科学革命的结构》,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转引并参阅吕瑾:《浅析库恩范式转换的不可通约性》,《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3][美]托马斯·库恩:《<结构>之后的路》,金吾伦译,载《哲学译丛》1993年第6期。转 引自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1]赵万理:《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参阅吕瑾:《浅析库恩范式转换的不可通约性》,《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
    [3]Jing Tianji,The Problem of Relativism,Cultural and Modernity,Eliot Dentch (ed),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1,P164.
    [4]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1]李创同:《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1页。
    [2]P.Feyerabend,Farewell to Reason,Verso,1987.
    [3]转引自夏基松、沈斐凤编《西方科学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73页。
    [4]参阅:李醒民:《科学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5][美]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范岱年,纪树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
    [1]Edward A.Shils,Tradition,Chicago,Illinoi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P13.
    [1]丁志民:《档案信息观》,《档案工作》1985年第1期。
    [1][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2][美]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2页。
    [3]参阅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Randall Collins,Four Sociological Tradi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P294.
    [2]罗素认为,为了准确地把握“综合性知识”这个定义的含义,必须分析其中包含的“综合性的”、“知识”、“以经验为基础”等词语的含义。(贝特兰·阿瑟·威廉·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06页。
    [3]Dennis A.Gioia and Evelyn Pitre,Multi-paradigm Perspectives on Theory Building,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4).
    [4]罗珉著:《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41页。
    [1]参阅张宁:《文件连续体理论之比较研究》,载《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这对我们是一重要启示。
    [2]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3][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1]参阅王晓飞:《中国的四代档案学者》,《档案》1989年第4期。
    [2]胡鸿杰:《论档案学人》,《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3]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5-346页。
    [4]陈兆祦:《我国档案学研究概况——规模、条件和成就》,《兰台世界》2000年第8期。
    [5]《当代中国档案学文库》第1卷第553页。
    [1]笔者的分析不能说是简单地套用了传统的档案学史的分析,而正是对传统档案学史所未明确提出和解释的学术现象的解释,反映理论范式的潜在性,及其范式与范式共同体成员的一致性。
    [1]沈兼士:《文献馆整理档案报告》,《文献特刊》,故宫博物院文献馆1935年。
    [2]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3]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自序。
    [4]傅振伦:《公文档案管理法》,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8页。
    [5]参阅覃兆刿:《傅振伦的档案观》,《档案天地》2001年第5期。
    [1]吴宝康:《明确树立档案科学观和政策观,开创档案工作新局面》,《档案与建设》1984年第1期。
    [2]吴宝康:《档案事业的建设与档案学》,《浙江档案工作》1984年第7期。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第135页。
    [2][德]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1]李醒民:《科学发展与科学革命的内在动力》,《求索》1986年第1期。
    [2]吴宝康:《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些想法》,《档案学通讯》1996年第3期。
    [3]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2页。
    [1]《史通·史官建置》。
    [2]《史记·太史公自序》。
    [1]《校雠通义·汉志六艺》。
    [2]《校雠通义·原道第一》。
    [3]参阅曹喜琛:《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10页。
    [4]《论语·为政》。
    [5]《论语·子罕》。
    [6]《论语·为政》。
    [7]《论语·述而》。
    [8]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海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1]《释记注》,载《中国近代史学史论文选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6年版,第111页。
    [2]《史通·载言》。
    [3]《史通·杂述》。
    [4]《中国历史研究法·过去之中国史学界》。
    [5]参阅耿建军:《刘知几对史料编纂的论述》,《档案学通讯》1993年第2期。
    [1]《四库全书》卷470。
    [2]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3]《文献通考》卷193引。
    [4]参阅曹喜琛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25页。
    [1]《文史通义·报孙渊如书》。
    [2]《文史通义·诗教上》。
    [3]《文史通义·答客问中》。
    [4]《文史通义·答客问中》。
    [5]《文史通义·答客问下》。
    [6]《文史通义·答客问下》。
    [7]《文史通义·答客问中》。
    [1]林清澄:《档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档案学论集》,中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2][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3][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5页。
    [4]周雪恒:《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8页。
    [1]何家荪,潘连根:《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正确道路》,《档案学通讯》1999年第5期。
    [2]是国外档案学者看不懂中国的中文档案学著作,很少对我们档案界的学术观点提出交流与对话,还是我们的理论水平确实不如国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以后再论。
    [3]参阅刘少杰:《社会学的相对性与起点多点性》,《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94页
    [2]吴宝康:《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99页。
    [1]参阅杨安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借鉴欧美档案学理论的回顾与思考》,《档案》2003年第6期。
    [1]参阅徐玉清、王红敏:《档案与信息社会——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主报告内容综述》,《档案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赫尔曼·鲁姆叔特尔:《档案科学作为科学学科的发展》,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127页。
    [2]参阅冯惠玲:《走向辉煌——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与繁荣》,《中国档案》1999年第10期。
    [1]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
    [1]迈克尔·罗珀:《新的情报技术和档案》,载彼得·瓦尔纳《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494页。
    [1]T.托马森:《获取你的电子高速公路驾驶执照》,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240页。
    [1]刘家真谈信息时代的特别要求,2003年3月18日,载《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2期。
    [1]冯惠玲:《档案技术革命带来的理论思考》,《中国档案》1997年第1期。
    [2]窦晓光:《高新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理论的挑战与对策》,《档案学通讯》1998年第1期。
    [1]冯惠玲:《档案技术革命带来的理论思考》,《中国档案》1997年第1期。
    [1]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2]方鲁:《档案学产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4期。
    [3]John Seely Brown and Paul Duguid,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ommunity of Practice:Towards a Unified View of Working,Learning and Innov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
    [1]Karin D.Knorr-Cetina,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An Essay on the Constructivist and Contextual Nature of Science,Oxford,New York:Pergamob Press,1981.P152.
    [2]参阅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3页。
    [1]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2]参阅张梦中:《论公共行政(学)的起源与范式转变》,《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6、7期。
    [1]宗培岭:《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工作运行机制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第328-329页。
    [2]《上海市档案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年制定。
    [1]周雪恒:《古代政治与文档官吏》,《档案学通讯》1994年第3期。
    [2]窦晓光:《略论我国古代史官和档案工作的关系》,《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4期。
    [1]范敬宜:《百多个档案馆,个个是“冷宫”》,《羊城晚报》1998年6月14日。
    [2][美]弗兰克·B.埃文斯:《档案展望》,《档案学参考》1985年第1期。
    [3]李珍:《中外档案工作者社会地位比较》,《秘书之友》2007年第8期。
    [1]资料来源:吴红:《档案职业声望评价》,《山西档案》2004年第2期。
    [1]江村夫:《黄土地、高围墙》,《上海档案》1988年第5期。
    [2]《8位学者视野中的中国档案学》,《档案管理》2005年第6期。
    [3]陈永生:《档案学论衡》,中国档案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页。
    [1]参阅薛匡勇:《新世纪档案职业的走向——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综述之一》,《湖北档案》2001年第12期。
    [1]参阅徐拥军、张全海等:《档案职业纵横论》,《档案学通讯》2003年第2期。
    [2]A.穆勒:《来源原则:仍是本专业的基本原则吗?》,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3]冯惠玲:《拓展职能——“夹缝时代”档案职业的生存之策》,《21世纪社会记忆》。
    [4][加拿大]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年第2期。
    [1][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913年荷兰著名档案学家斐斯先生逝世时,当地报纸上的报道,转引自[荷兰]J.布鲁克:《从布鲁塞尔到北京》,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1]徐玉清、王红敏;《档案与信息社会——第十二届国际档案大会主报告内容综述》,《档案学研究》1992年第4期。
    [2]齐虹、石慧敏:《知识服务及其在档案管理中的实现》,《北京档案》2002年第8期。
    [3]孔繁芝:《档案事业与知识经济》,《档案学通讯》2000年第3期。
    [4][美]伦道尔·J.杰默生:《美国档案工作者及其专业认同》,《档案与建设》2001年第10期。
    1.[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季斌等译:《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德]马克斯·舍勒著,艾彦译:《知识社会学问题》,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7.[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8.[美]安德鲁·皮克林著,柯文、伊梅译:《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銛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1.[美]卡尔纳普等著,江天骥主编:《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12.[美]科恩著,鲁旭东等译:《科学中的革命》,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美]罗伯特·K.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4.[美]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美]罗伯特·K.默顿著,鲁旭东、林聚任译:《科学社会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6.[美]罗伯特·K.默顿著,鲁旭东译:《科学社会学散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7.[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乔治·瑞泽尔著,谢立中等译:《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9.[美]塔尔科特·帕森斯、尼尔·斯梅尔塞著,刘进等译:《经济与社会》,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0.[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美]托马斯·库恩著,范岱年、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美]约瑟夫·阿伽西著,邬晓燕译:《科学与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美]詹姆斯·S.科尔曼著:邓方译:《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4.[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学方法论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6.[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文军、赵勇译:《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7.[英]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等著,邢冬梅、蔡仲译:《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英]巴里·巴恩斯著,鲁旭东译:《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29.[英]柯林伍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30.[英]迈克尔·波兰尼著,王靖华译:《科学、信仰与社会》,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4年版。
    31.[英]迈克尔·马尔凯著,林聚任等译:《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32.[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艾兰·马斯格雷夫著,周寄中译:《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3.[英]伊姆雷·拉卡托斯著,兰征译:《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4.[英]约翰·齐曼著,刘珺珺等译:《元科学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5.[英]约翰·齐曼著,许立达等译:《知识的力量——科学的社会范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
    36.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傅斯年著:《史学方法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8.李创同著:《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9.李德顺著:《价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0.李醒民著:《科学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41.李正风著:《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演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刘大椿著:《科学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3.刘珺珺、赵万里著:《知识与社会行动的结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4.刘珺珺著:《科学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1990年版。
    45.罗珉著:《管理学范式理论的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舒炜光主编:《科学认识论导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7.宋林飞著:《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8.孙德忠著:《社会记忆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9.王书明、万周著:《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库恩与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后现代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0.夏甄陶著:《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赵万里著:《科学的社会建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4.郑杭生:《当代西方哲学思潮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55.郑杭生主编:《新世纪中国社会学——“十五”回顾与“十一五”瞻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6.周寄中著:《“科学—社会”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7.[德]布伦内克著:《档案系——欧洲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历史》,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油印资料1985年。
    58.[法]彼得·瓦尔纳主编,孙钢、丁志民等译:《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必读》,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
    59.[荷兰]缪勒、斐斯、福罗英著:《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档案史教研室译:《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中国人民大学内部交流资料1959年。
    60.[美]谢伦伯格著,黄坤坊等译:《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61.[英]迈克尔·库克著,朱国斌、李宪译:《档案管理》,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62.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63.国家档案局编:《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64.中国档案学会外国档案学术委员会编:《<文件与档案管理规划>报告选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
    65.曹喜琛、韩宝华编著:《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6.曹喜琛主编:《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7.陈兆祦主编:《文件论与档案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
    68.陈智为编著:《档案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9.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0.国家档案局编:《曾三档案工作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
    71.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 论》,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版。
    72.胡鸿杰著:《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黄霄羽:《魂系历史主义——西方档案学支柱理论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4.黄霄羽主编:《外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靖继朋、吴正荆主编:《信息社会学》,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6.李财富著:《中国档案学史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7.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78.刘国能著:《悟与路——实践档案工作之感悟与途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
    79.刘国能:《档案观》,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版。
    80.邱均平等著:《知识管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81.谭琤培著:《中国档案学热点评析》,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吴宝康著:《档案学理论与历史初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83.吴宝康编著:《论档案学与档案事业》,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4.吴宝康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5.武振华著:《档案馆知识管理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86.雄澄宇主笔:《信息社会4.0》,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7.严中平著:《科学研究方法十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8.杨霞编著:《现代文件管理》,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89.张润彤、兰天编著:《知识管理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0.中央档案馆编:《裴桐档案工作文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5年版。
    91.周经著:《司马迁、<史记>与档案》,档案出版社1986年版。
    92.周晓英著:《档案信息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3.周雪恒主编:《中国档案事业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4.朱荣基著:《档案史料概论》,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
    95.宗培岭主编:《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档案工作运行机制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版。
    96.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编委会编:《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7.[美]P.F.德鲁克:《管理的新范式》,《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2、3期。
    98.常春兰:《库恩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99.方卫华:《科学知识社会学评述》,《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期。
    100.冯鹏志:《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5期。
    101.葛兆光、杨念群等:《研究范式与学科意识的自觉》,《山东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02.顾昕:《科学社会学的理论传统》,《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年第4期。
    103.纪树立:《论库恩“范式”概念》,《自然辩证法通讯》1982年第3期。
    104.郏斌祥:《试论库恩的科学社会学思想》,《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年第6期。
    105.蒋新苗:《浅析库恩“范式”的方法论功能》,《湖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106.孔祥:《库恩科学社会学思想评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8年第2期。
    107.李醒民:《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内在动力》,《求索》1986年第1期。
    108.林闽钢:《论社会学危机的内涵:社会学中的库恩主义思想述评》,《学海》2000年第2期。
    109.林学俊:《试论库恩的范式及其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7年第1期。
    110.刘梁剑:《库恩范式的诠释学意蕴和默会纬度》,《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111.吕瑾:《浅析库恩范式转换的不可通约性》,《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12.罗珉:《管理学范式理论评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6期。
    113.彭金富:《库恩“范式”与科学发展》,《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9期(下)。
    114.丘海雄、严祥军:《范式与社会学理论的整合》,《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4年第3期。
    115.王峰、殷正坤:《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年第3期。
    116.王纪潮:《为库恩的“范式”申辩》,《博览群书》2006年第1期。
    117.王秀丽:《科学发展的社会学考察》,《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18.忻剑飞:《科学动力学、思想动力学、社会动力学》,《读书》1985年第8期。
    119.徐明明:《论社会科学范式的结构》,《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120.严炜:《库恩对科学社会学发展的影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21.杨成平:《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3年第4期。
    122.叶浩生:《库恩范式在心理学中的反响与应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9期。
    123.张新华:《社会学视野中的库恩理论》,《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3期。
    124.郑杭生、李霞:《关于库恩的范式——一种科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视角》,《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25.周晓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5期。
    126.陈智为:《档案社会学初步研究》,《安徽档案》1986年第5期。
    127.保自澄:《开辟档案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江海学刊》1988年第3期。
    128.赵爱国:《档案社会学论纲》,《天津档案》1990年第3期。
    129.[加拿大]特里·库克:《铭记未来——档案在建构社会记忆中的作用》,《档案学通讯》2002年第2期。
    130.[加拿大]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山西档案》,1997年第2期。
    131.陈兆祦:《我国档案学研究概况——规模、条件和成就》,《兰台世界》2000年第8期。
    132.王德俊:《档案尤珍贵,炯眼识瑰宝——历史学家关于档案、档案工作的论述和实践的评介》,《档案》1986年第3期。
    133.吴宝康:《文件管理理论与文书(件)学》,《北京档案》1996年第8期。
    134.徐玉清、王红敏:《档案与社会》,《第12届国际档案大会主报告内容综述》,《档案学研究》1992年第4期。
    135.张国樑、潘天虹:《档案学的范型》,《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6期。
    136.Peter L.Berger,Invitation to Sociology:A Humanistic Perspective,Anchor Books Doubleday & Company,Inc.1963.
    137.P.Connerton,How Societies Remember,New York:Cambridge Univ.Press,1989.
    138.M.Halbwarchs,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and Collective Mind,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ume 44,Issue 6,1939.
    139.Jan Assmann,The culture of memory:writing,remembering and political identity in early Highcultures,Mmunchen:beck,1992.
    140.B.Schwartz,Memory as a Cultural System:Abraham Lincoln in World War Ⅱ,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61(5),1996.
    141.E.Shils,Tradition,Chicago:Univ.Chicago Press,1981.
    142.Barry Schwartz,Yael Zerubavel & Bernice Barnett,The Recovery of Masada: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Sociological Ouarterly,Vol.27,No.2,1986.
    143.Hilay Jennkinson,A Manual of Archive Administration,Oxford,1992.
    144.Theodre Schellenberg,Modem Archives:Principles and Techques,Chicago,1956.
    145.Terry Cook,Archives in the Post-custodial World,Internation of Archives.
    146.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Dutch Manual.the principal paper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AⅢ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ives,Bei-Jing,1996.
    147.Maygene F.Daniels and Timothy Walch,A Modem Archives Reader:Basic Readings on Archival Theory and Practice,1984.
    148.Francis Blouin,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 in Archival Tradition:a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econ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chives:Proceedings,Paris,1989.
    149.Terry Eastwood,The Archival Fonds:from Theory to Practice,Bureau of Canadian Archivists, 1992.
    150. Michael Kook, The Direction and Role of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Proceedings of the PH.D. Forum on Archives, 2001.
    151. J.E.Her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Convergence of Profess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991(2).
    152. M.Cooper, Perspective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with Quantitative Implications: Studies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1990(2).
    153. F.W.Horton,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Inc. 1985.
    154. W.R.Synnott & W.H.Gruber,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1987.
    
    155. R.D. Conner, National Archives and the Archives of Government Agencies, Chicago, 1998.
    156. J.W.Blewetf, Archival System, Archival Institutions, History of Archives, American Archivist vol.75,Summer,1987.
    157. William E. Halal, The New Management, Berrett-Koehler Publlish,1996.
    158. Randall Jimerson, American Archival Studies: Reading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SAA, 2000.
    159. Frank Upward, Structuring the Records Continuum Part Two: Structurtion Theory and Recordkeeping, Archives and Manuscripts 25(1997).
    160. Tom Nesmith, Canadian Archival Studies and The Rediscovery of Provenance, The Scarecrow Press,Metuchen,N.J.&London,1993.
    161. Imre Lakatos, Alan Musgrave(eds), 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Cambridg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162. Mulkay Michael,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 : George Allen and Unwin,1979.
    163. Marie Baos Hall, Re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68, NO 3,April,1953.
    164. Richard Whitley, Social Proces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owtlege & Kegan Paul, 1974.
    165. Ronald N. Giere , kuhn's Legacy for North American Philosophy of Science,SSS27,1997.
    166. Richard Rorty, 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 Hassocks, Sussex: Harvester Press, 1982.
    167. Barry Barnes, Interes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7.
    168. Marie Baos Hall, Re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Vol.68, NO 3,April, 1953.
    169. Harriet Zuckerma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in N.J. Smelser(ed.),Handbook of Sociology, Beverly Hills and London: sage, 1988.
    170. GRiter, Sociology: A Multiple Paradigm Scien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75.
    171. Thomas B. Greenfield,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a Human Scienc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omas Greenfield and Peter M. Ribbins, In 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owards a Humane Science, eds, Thomas B. Greenfield and Peter M. Ribbins, London: Rowtledge, 1993.
    172. William E. Halal, The New Management, Berrett-Koehler Publish, 1996.
    173.Collen A.Capper(ed),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A Multi-Paradigm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