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福建庙学的历史地理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庙学将孔庙与学校合而为一,承担了祭祀、教学职能。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和方法对宋代福建庙学展开研究,有助于丰富福建教育史、历史地理学等研究内容,而且对当今教育发展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在文献考证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注重宏观考察与微观实证、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宋代福建庙学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背景、历史变迁、地理分布、空间格局及运作实态等方面展开研究。
     宏观来看,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境内多山地少平原、雨量充沛和水文资源丰富及由上述地理条件孕育的五大区域等自然地理环境,尊孔崇文的国策取向、兴学运动、闽学和刻书业的发达等人文地理环境,以及孔庙流变、由家庙嬗变为庙学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宋代福建庙学发展与变迁的背景。
     从庙学发展的时序看,宋代福建庙学大致经历恢复、普及、低落、高涨、迟滞五个阶段,呈现出庙学发展起伏相间、地域不均衡及南北宋之交发展稳定等特征。研究表明,上述特征的形成源于执政者重视庙学、庙学与书院互为消长等因素。
     从地理分布角度看,宋代福建庙学地域扩展由点及面,于两宋分别形成明显的等级分布差异,呈现出分布架构不同、地域分布不均衡等特征。研究表明,上述特征的形成与福建地理环境、经济地域性、人口数量等因素息息相关。
     从空间格局角度看,宋代福建庙学选址主要集中于州县治所东与东南两个方位,这与风水学说、环境静谧与否、实际需求直接相关。庙学景观构成主要包括以大成殿为主的祭祀建筑、以明伦堂为主的教学建筑,以及其他附属性建筑。建筑布局包括前庙后学、左学右庙、左庙右学、中庙旁学、庙或学独存、庙学分异等形式,其调整受到风水思想、曲阜孔庙与京都庙学建筑布局等因素影响。
     从运作实态角度看,宋代福建庙学由教学与祭祀两个方面构成。前者包括学官与教师的职责、数量及设置,学生入学资格与学额,教学内容与方法,日常考核与升学考试,学田来源、数量、经营及其他经费筹集等内容;后者包括主祀、配享、从祀构成的祭祀对象,释奠礼、释菜礼、乡饮酒礼等祭祀礼制,以及学祭合一。
A Confucian Temple&School is one construction consisting of one confucian temple and one school in terms of its double functions—performing a memorial service and a teaching duty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of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 (960A.D.—1279A.D.) in the perspective and through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helps to richen the contents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Fujian and historical geography as a discipline, and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of China and furthermore to the tapping and utilizing of the current Chinese cultural resources in terms of the immediat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ed documental and field researches and with an emphasis of macroscopic investigation and micro empirical stud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both qualitative description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a study is made in the dissertation of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 in terms of the following main aspects—their development background, their historical changes,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their spatial layout and their real operations.
     The following three groups of factors together constitute their development background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the local physic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in Fujian, i.e. with three sides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and one side facing seas, with mostly hilly areas and a few plains, and with abundant rainfalls and water resources, thus all these physical features forming five regional geographical belts; the anthrop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re, that is, the state policy of respecting Confucius and valuing his cultural education, the movements of establishing schools, the developed science of the Fujian area, and the flourishing block-printing industry; and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confucian temple, namely,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from home temple to Confucian Temple&School.
     From the viewpoint of diachronic development,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 roughly experiences the following five stages of recuperation, popularization, downturn, boom and delay, in company with such three features of development as intermittent ups or downs, and regional imbalance and relatively steady development at the turn of the Song Dynasty from the early period (960A.D.—1127A.D.) to the late one (1127A.D.—1279A.D.).The potential underlying causes of which are also shown in the paper—the ruler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 and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 and the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at that time.
     From the viewpoint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 extends itself from points to a surface, in company with the following features existing in the early and late Song Dynasties lik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distribu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distinct structures of distribution,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imbalance, all the occurrence of which are proved in the dissertation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such factors in the Fujian area—it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ts regional economy and its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spatial layout,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s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 is explored in the dissertation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first, the two dominant choices of their sites, i.e. being mainly oriented towards the east and the southeast of the political center of Fujian directly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geomancy (fengshui), tranquil environments, and real immediate needs; second,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 landscap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ther constructors and the following two kinds of space—one constituting memorial space (including one main hall of a confucian temple and its accessory buildings) and the other actually functioning as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pace (one lecture hall and its accessory buildings included); third, their architectural forms, including three standard forms of layout—a formal temple plus a latter school, a right temple and a left school, and a left temple and a right school and also including three special forms of layout—a temple in the middle in comply with a school, a sole temple or school, and a temple and a school established as separate; and fourth,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mainly involving geomancy (fengshui), and the actual layouts of the confucian temple in the city of Qufu and architectural layout of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 in the capitals of the two Song Dynasti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ir real operations,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 in Fujian in Song Dynasty mainly perform such two functions—an instructing part and a memorial one. As for their instructing function, it mainly covers four aspects: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s—the duties, number and positions of the learning officials and lecturers or masters; the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the admission qualifications and required tasks of the disciples or students; the management of teaching—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daily assessment of students and entrance examinations for a higher grade or school; and the last, the management of the school logistics—the source of fields for learning, number, their management and other methods of funds raising. As for the memorial function, it mainly involves three kinds of memorial targets—main worships, sharing worships and accompanying worship, three kinds of memorial contents or rites—releasing dishes and drinks to former sages and masters in the Confucian Temple&School (shidianli), worshiping without any sacrifice (shicaili) and drinking in township (xiangyinjiuli), and performing one two-folded function of memorizing and teaching plus learning.
引文
[1]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第46页。
    [1] 笔者不揣浅陋尝试以历史地理学视角撰写两文:《福建现存学庙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载《四川文物》2012年第1期),《宋代福建庙学的时空分布》(载《教育评论》2012年第1期)。
    [2] 隗瀛涛:《孔学孔庙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3] 高文,范小平:《中国孔庙》,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年。
    [4] 骆承烈:《孔子家族全书》第五卷《文物古迹》,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
    [1] 曲英杰:《孔庙史话》,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2] 张晓旭:《中国孔庙研究专辑》,《南方文物》2002年第4期专辑。
    [3] 骆承烈:《孔子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
    [4] 陈传平:《世界孔庙》第一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5] 范小平:《中国孔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
    [6] 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7] 黄进兴:《圣贤与圣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9]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曲阜孔庙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10] 陈传平:《中国世界遗产丛书》之《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11] 孔祥林:《孔庙孔林孔府》,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
    [12] 孔德平:《曲阜孔庙祭祀通解》,北京:现代出版社,2006年。
    [13] 孔德平:《曲阜孔庙孔林孔府》,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14] 韩秀林:《孔府孔庙孔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
    [15] 许儒慧:《云南文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16] 杨丰:《建水文庙研究资料汇编》,云南建水文庙管理处等编印,2002年。
    [17] 柯治国:《建水文庙:开启滇南文明的圣殿》,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18] 吴福林:《夫子庙史话》,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
    [1] 邹律姿:《湖南文庙与书院:儒家文化的载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2]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文庙》,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3] 张亚祥:《江南文庙》,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杜正贤:《杭州文庙》,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
    [5] 李永康,高彦:《北京孔庙国子监史话》,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年。
    [6] 因学术成果综述列“福建庙学”一目,故此处统计未列与福建孔庙有关的成果。
    [7] 胡炜:《云南明清文庙建筑实例探析》,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8] 陈洁:《神圣与世俗共筑的多神世界——从孔庙、城隍庙、本主庙看云南儒学的特征》,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9] 李轶夫:《韩城文庙建筑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0] 魏星:《广东孔庙建筑文化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11] 徐斌:《曲阜孔庙的建筑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2] 朱茹:《宋代江西孔庙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13] 柳雯:《中国文庙文化遗产价值及利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4] 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5] 刘袖瑕:《甘肃省孔庙遗存状况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6] 石伟:《济南府学文庙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探析》,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7] 马丽雅:《“三孔”(孔庙、孔府、孔林)景观的审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8] 孙成:《曲阜孔庙景观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9] 田增志:《文化传承中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中国庙学教育之文化阐释与概念拓展》,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1] 廖华生:《官府、士绅与庙学的修建:明清时期婺源庙学的个案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
    [2] 廖国强:《文庙与儒家文化——以昆明地区文庙为例》,《思想战线》2008年第3期。
    [3] 黄新宪:《台湾庙学探讨》,《教育科学》2009年第5期。
    [4] 李鸿渊:《孔庙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5] 沈旸:《地方孔庙的普及与覆盖:宋·辽·金·元》,《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
    [6] 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7] 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8]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9] 喻本伐,熊贤君:《中国教育发展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
    [11] 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 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 周愚文:《中国教育史纲》,台北:正中书局,2001年。
    [14] 高时良:《中国古代教育史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5] 王建军:《中国教育史新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 曲铁华:《中国教育发展史纲》,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3]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张传燧:《中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 赵厚勰,陈竞蓉:《中国教育史教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
    [6]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
    [7] 李弘祺:《宋代教育散论》,台北:东升出版事业公司,1980。
    [8] 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9] 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
    [11] 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
    [12] 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 苗春德,赵国权:《南宋教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4] 韩凤山:《唐宋官学制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 张春生:《两宋官学政策研究》,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 刘畅:《宋代官学经费制度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3] 吕旭峰:《宋代河南地方官学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4] 崔丽君:《宋代江西教育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5] 杨杰:《两宋江西的官学、书院与科举》,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6] 徐开艳:《北宋学校升级制度的兴衰》,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7] 黄书光:《宋代地方官学考析》,《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986年第2期。
    [8] 金仁经:《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主要特点及失败教训》,《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9] 郭宝林:《宋代的州县学》,《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0] 郭宝林《北宋州学学生》,《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
    [11] 黄书光:《宋代地方官学发达的原因和意义》,《浙江学刊》1989年第4期。
    [12] 胡青:《宋代江西地方官学考略》,《江西教育科研》1991年第2期。
    [13] 袁征:《宋代学校教育的变化与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孔子研究》1992年第1期。
    [14] 李蔚,辛俊玲:《略论宋代官学的特点和历史作用》,《烟台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15] 马泓波:《宋代陕西官学考述》,《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6] 顾宏义,王守琴:《两宋州县学官及其任用考核制度》,《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7] 韩凤山:《唐宋官学师德建设的举措》,《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8] 孙显军:《宋元时期江苏官学教育考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9] 石涛:《北宋的官立地方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6期。
    [20] 喻本伐:《学田制:中国古代办学经费的恒定渠道》,《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
    [21] 丁建军,金之易:《宋代教育发达原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2] 郭九灵:《宋代县学述论》,《岱宗学刊》2008年第1期。
    [23] 马泓波,王晓斌:《宋代陕西官学的特点及其原因分析》,《理论导刊》2011年第2期。
    [24] 雷家宏:《宋元荆楚地区的官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 陈支平,曾荣华:《儒家文化现代透视:安溪文庙始建千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儒风同仰: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年。
    [3]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泉州府文庙碑文录》,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4]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文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
    [5] 何丙仲:《厦门碑志汇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6]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
    [7] 邱季端:《福建古代历史文化博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8] 福建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所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六辑,未刊本,1991年。
    [9]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2004年。
    [10]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11] 上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12] 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教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13]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 刘昭南:《闽南文庙建筑文化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 黄新宪:《闽台的庙学规制探略》,《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
    [3] 林丛华:《闽台文庙建筑形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 林振礼:《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 黄新宪:《福建庙学探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6] 何振良:《略论孔庙与闽台文化交流》,《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 宋国强,刘鹏志,朱桂通:《莆田黄石文庙的启示与思考》,《莆田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 史念海:《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第1页。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96页。
    [2] 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6、28页。
    [3] [日]牧野修二:《论元代庙学书院的规模》,赵刚译,《齐齐哈尔师范学院》1988年第4期,第75页。
    [4] 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3、4页。
    [5] 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23页。
    [1] 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53-254页。
    [2] 欧阳周:《中国元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9页。
    [3]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86页。
    [4] 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39、242页。
    [5] 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0-152页。
    [6] 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1] 刘景纯:《城镇景观与文化: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文化的地理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50页。
    [2] 李洁:《宋代福建路书院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24-29页。
    [31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第50页。
    [4]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第59-62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九《起太宗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428页。
    [2] 宋时,军和州属平级机构,州由文官管理,军有武将管理,军的占地范围不大,多设在军事要地,兴化军设置是为了镇压林居裔余部,邵武军设置是因其地处闽北重镇,南唐大将卢绛曾企图在此建立割据政权(参阅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0页)。宋代,府不多设,设之或因其地处水陆要冲,工商繁盛,或因其位于军事重地,形势险要。建州虽具备上述因素,然而具体而微,尚不足以为此设府。建宁府之设在于宋孝宗为皇子时封为建王,建州也就是孝宗的潜邸所在(参阅朱维斡:《福建史稿》上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15页)。
    [1] 见Jules Michelet,Histories France,1869年版的序言,转引自[英]H.C.达比:《论地理与历史的关系》,姜道章译,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十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44页。
    [2] 叶哲铭:《区域研究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意义》,《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68页。
    [3] [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14页。
    [4] 唐晓峰:《文化与过程——美国历史地理学特色一瞥》,唐晓峰:《人文地理学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337页。
    [1] [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85页。
    [2] 陈文涛:《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福州:福州远东印书局,1929年,第1页。
    [3]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1页。
    [1] 汪征鲁:《福建史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 竺可桢:《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第98-99页。
    [3] [清]怀荫布,黄任,郭庚武:《泉州府志》卷七十三《祥异》,泉州学署藏版。
    [4] [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三十四《祥异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5] [清]胡启植,王椿,任本仁等:《仙游县志》卷五十二《祥异》,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6] [清]潘拱辰,黄鉴:《康熙松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17页。
    [7]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一《祥异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5137页。
    [8]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一《祥异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5139页。
    [9]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八十一《祥异》,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289页。
    [1]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标点本,第1901页。
    [2]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3]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一《祥异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5136页
    [4]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一《祥异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5136页。
    [5] [清]傅尔泰,陶元藻:《延平府志》卷四十四《灾祥》,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6] [清]徐景熹,鲁曾煜,施廷枢:《乾隆福州府志》卷七十四《祥异》,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427页。
    [7] [清]傅尔泰,陶元藻:《延平府志》卷四十四《灾祥》,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8] [清]徐景熹,鲁曾煜,施廷枢:《乾隆福州府志》卷七十四《祥异》,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426页。
    [9]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二百七十一《祥异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5137页。
    [10]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二百十十一《祥异一》,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分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5138页。
    [11] [元]脱脱等:《宋史》卷六十六《五行志四》,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976页。
    [1] 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第104-105页。
    [1]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一百二十三《宋宦绩》,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2251-2252页。
    [2]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6页。
    [3] [汉]班固:《汉书》卷六十四上《严助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标点本,第1901页。
    [1] [宋]杨时:《杨龟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与执政》,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影印本,第941页。
    [2]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1] [清]工旭:《金石萃编》卷一百二五《大宋重修究州文宣王庙碑铭》,《石刻史料新编》第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2312页。
    [2]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8页。
    [3]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十一《宋纪十一》,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年点校本,第146页。
    [4]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太宗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第35页。
    [5] [宋]蔡襄:《蔡襄全集》卷十八《国论要目·任材》,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第432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起太祖乾德四年正月盎是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第178页。
    [2]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2416页。
    [3] 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216页。
    [4] 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4页。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一《起太神宗熙宁四年三月盡月》,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第5372页。
    [2] [宋]葛勝仲:《丹阳集》卷一《乞以学书上御府并藏辟雍札子》,四库全书本。
    [1] [元]脱脱等:《宋史》卷八十九《地理志五》,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1485页。
    [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册》卷一《地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7页。
    [3] [明]王应山:《闽大记》卷三《表一·建置》,福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校注本,第33页。
    [4] 谭其骧:《论<方舆胜览>的流传与评价问题》,《中华文化论丛》第三十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8页。
    [1] 潘叔明:《闽学及其文化意义》,《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第139页。
    [2] [宋]罗从彦:《罗豫章集》之《原序》,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3] 孟宪承,陈学恂,张瑞璠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352页。
    [4]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历代名家小品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校注本,第164页。
    [1] 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0页。
    [2]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一《建宁府》,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181页。
    [3] 林拓:《福建刻书业与区域文化格局关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53页。
    [4] 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教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55页。
    [5] [清]杨澜:《临汀汇考》卷四《物产》,光绪四年(1878)刻本。
    [1]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注释本,第396页。
    [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学校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404页。
    [3] [南梁]沈约:《宋书》卷十四《志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366页。
    [4] [南梁]沈约:《宋书》卷六《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116页。
    [5] [唐]许嵩:《建康实录》卷九《晋中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3页。
    [6] 黄进兴:《圣贤与圣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1] [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三《礼十三》,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校点本,第786页。
    [2] [后晋]刘晌等:《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标点本,1995年,第3151页。
    [3]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一百十七《祭先圣先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第28页。
    [4] 沈旸:《地方孔庙的普及与覆盖:宋·辽·金·元》,《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第55页。
    [5] [元]脱脱等:《辽史》卷七十二《宗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1209页。
    [6] [清]张金吾:《金文最》卷六十五《创建文庙学校碑(张億)》,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34页。
    [7] [元]脱脱等:《金史》卷一百五《列传第四十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点校本,第1363页。
    [8] [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三十三《艺文第十二·碑》,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影印本,第784页。
    [9] [明]吕元善:《圣门志》卷一上《圣贤表传》,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8页。
    [10] 范小平:《中国孔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19页。
    [2] 孔庙——鸟瞰图,http://www.qufy.gov.cn/show.asp?id=839.
    [1] 骆承烈:《孔子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第164页。
    [1] 杨贤江:《杨贤江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13-414页。
    [2] [汉]班固:《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注本,第359页。
    [3] 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2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页。
    [2] 俞启定,施克灿:《先秦秦汉(远古至公元220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3] [先秦]孟轲:《孟子》之《滕文公上》,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注译本,第84页。
    [4] [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卷六十九《治国平天下之要》,北京:京华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594页。
    [5] 吕思勉:《吕思勉说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54页。
    [6]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二《魏书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第78页。
    [1] [南梁]沈约:《宋书》卷十四《志第四》,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新校本,第364-365页。
    [2] [南梁]沈约:《宋书》卷十四《志第四》,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新校本,第365页。
    [3]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第49页。
    [4] [清]潘相:《曲阜县志》卷二十一《通编》,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5] [清]秦蕙田:《五礼通考》一百十七《祭先圣先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第28页。
    [6] [唐]杜佑:《通典》卷五十三《吉礼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第1471页。
    [7] [清]孙继汾:《阙里文献考》卷十四《祀典第三之一》,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245页。
    [8] [西晋]陈寿:《三国志》卷四《魏书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第119-121页。
    [9]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十九《志第九》,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第599页。
    [1] [清]潘相:《曲阜县志》卷四《图考》,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2] [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五《褒崇先圣先师已下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点校本,第742页。
    [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十五《礼乐五》,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新注本,第373页。
    [4]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76页。
    [5] [清]孔继汾纂:《阙里文献考》卷三十三《艺文第十二之二》,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784页。
    [6] 杨慎初:《湖南传统建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84页。
    [7]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42页。
    [1] [明]黄怿,旺璃,林有年:《安溪县志》卷四《学校类》,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3年。
    [1] [宋]张守:《毗陵集》卷六《谢除知福州到任表》,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2页。
    [2]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31 John W. Chafee, "The Thorny Gates of Learning in Sung China: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p.136.
    [4] 王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1] [清]朱景星,郑祖庚:《闽县乡土志》《政绩录一·水利》,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校注本,第14页。
    [2]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一百二十一《六朝宦绩》,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2223页。
    [3] [明]周华:《游洋志》卷四《儒林传志》,2000年点校本,第72页。
    [4]黄政:《福建宋代教育史话》,福建省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六辑,未刊本,1991年,第18页。
    [5] [唐]魏徵等:《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1706页。
    [6] [唐]魏徵等:《隋书》卷三十一《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第879页。。
    [1] 徐晓望:《论隋唐五代福建的开发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第133页。
    [2]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三十三《僧寺》,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512页。
    [3]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f4]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卷七十五《杂志上》,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794页。
    [5]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页。
    [1]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二《建置志·福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782页。
    [2] [唐]独孤及:《毗陵集》卷九《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四库全书本。
    [3]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274页;[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二《建置志·福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06页;[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5页。
    [4]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三《建置志·泉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38页:[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4页;[明]阳思谦,黄凤翔,林学曾等:《万历重修泉州府志》,中国史学丛书第三编第四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371页。
    [5] 仙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游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第824页。
    [6] [宋]黄岩孙:《仙溪志》卷一《学校》,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第8274页。
    [7] 马淮光,梁伯荫,罗克涵:《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48页。
    [8]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五《建置志·延平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75页。
    [9] 该著认为福建始建于唐的庙学共有5所,即沙县、莆田、同安、长乐、福州。(参阅王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6页)
    [10]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286页。
    [1]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51页。
    [2] [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学校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3] [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卷十五《学校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点校本,第442页。
    [4] 王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6页。
    [1] 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家教育链》,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40-41页。
    [2]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诸县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111页。
    [3]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二十六《科名》,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313页。
    [4] [美]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7页。
    [1] [美]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21-425页。
    [2] 林拓:《福建县级政区建置的地域分异及其整合过程——兼论自然区与行政区的关系》,《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第3期,第37页。
    [3] 五个阶段的划分以始建庙学数量多寡为标准,理由有二:一是各地庙学历经多次重建、改建、扩建或迁建,当然这与官员及士人重视密不可分,但主要还是取决于长期风吹雨浸或水患火灾所致庙学毁坏、坍塌与否,体现了庙学发展的客观性及常态化,不宜以此作为衡量庙学发展阶段的指标:二是庙学兴建与否是地方官学发展的重要反映,而且一县仅有一所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稳定性,由此观之,庙学始建数量体现了地方官学的发展程度。所以,此处撇开庙学重建、改建、扩建或迁建次数仅以庙学始建数量为判断依据。
    [4] [清]张琦,邹山,蔡登龙:《康熙建宁府志》卷九《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05页。
    [5] [明]阳思谦,黄凤翔,林学曾等:《万历重修泉州府志》卷五《规制志下》,中国史学丛书第三编第四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371页。
    [6] 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7]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1页。
    [8] 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达教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57页。
    [9] [元]脱脱等:《宋史》卷六《真宗本纪一》,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77页。
    [10] [清]毕沅:《山左金石志》卷十五《敕修文宣王庙牒碑》,《石刻史料新编》第1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14583页。
    [1] [元]脱脱等:《宋史》卷七《真宗本纪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89页。
    [2] [元]脱脱等:《宋史》卷七《真宗本纪二》,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93页。
    [3] [明]林有年:《安溪县志》卷四《学校类》,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影印本。
    [4]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六《建置志·汀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95页。
    [5]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从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7页。
    [6]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二《建置志·福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05页。
    [7]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诸县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112页。
    [8]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431页。
    [9] 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217页。
    [1] 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7页。
    [2] [宋]郑獬:《郧溪集》卷十五《安州重修学记》,四库全书本。
    [3]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之《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02页。
    [4]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5] [清]傅尔泰,陶元藻:《延平府志》卷十《学校》,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九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67页。
    [6]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6页。
    [7]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49页。
    [8]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二《建置志·福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00页。
    [9]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二《建置志·福州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01页。
    [10] [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四《建置志·建宁府》,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第860页。
    [11]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46页。
    [1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44页。
    [1] [明]黄仕祯:《将乐县志》卷三《建置志二》,福建文史丛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点校本,第62页;[清]李永锡,礼思鹏,徐观海:《乾隆将乐县志》卷十三《庙学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619页。
    [2] 将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将乐县志》卷二十七《教育》,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726页。
    [3] [明]殷之辂,朱梅,俞有益等:《万历福宁州志》卷三《建制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53页。
    [4] [清]沈定均,吴联熏,魏森林等:《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14页。
    [5]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114页。
    [6] 宝元十一年即皇祐元年(1049)。
    [7] 詹宣猷,蔡振坚等:《建瓯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24页。
    [8]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九《漳州龙岩县学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764页
    [9]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114页。
    [10]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112页
    [11] [明]刘天授,李恺,林魁:《龙溪县志》卷六《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5年影印本。
    [1]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92页。
    [2] 詹宣献,蔡振坚等:《建瓯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30页。
    [3]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432页。
    [4] 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0页。
    [5] 詹宣猷,蔡振坚等:《建瓯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28页。
    [6] [清]徐景熹,鲁曾煜,施廷枢:《乾隆福州府志》卷十一《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79页。
    [7] [清]曾曰瑛,黄惠,李绂等:《汀州府志》卷十二《学校》,中国方志丛书·第七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81页。
    [8] [清]徐景熹,鲁曾煜,施廷枢:《乾隆福州府志》卷十一《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73页。
    [1]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113页。
    [2] [明]阳思谦,黄凤翔,林学曾等:《万历重修泉州府志》卷五《规制志下》,中国史学丛书第三编第四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377页。
    [3]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3页。
    [4] [清]曾曰瑛,黄惠,李绂等:《汀州府志》卷十二《学校》,中国方志丛书·第七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80页。
    [s] [清]鲁鼎梅,王必昌:《德化县志》卷七《学校志》,福建省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部发行),1987年点校本,第190页。
    [6]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六十六《学校》,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342页。
    [7] [清]曾曰瑛,黄惠,李绂等:《汀州府志》卷十二《学校》,中国方志丛书·第七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83页。
    [8] [清]方鼎,朱升元:《晋江县志》卷四《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第八十二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89页。
    [1] [清]王琛,徐兆丰,张景祁等:《光绪重纂邵武府志》卷十二《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0,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03页。
    [2] [明]周华:《游洋志》卷二《儒学志》,2000年点校本,第30页。
    [3] [清]沈定均,吴联熏,魏森林等:《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16页。
    [4]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283页。
    [5]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0页。
    [6] [清]曾曰瑛,黄惠,李绂等:《汀州府志》卷十二《学校》,中国方志丛书·第七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84页。
    [7]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42页。
    [8] [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七《汀州府》,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1185页。
    [9]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1] [明]陆以载,陈世理:《福安县志》卷二《营建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131页。
    [2] 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第45页。
    [3]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从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50页。
    [4][清]王琛,徐兆丰,张景祁等:《光绪重纂邵武府志》卷十二《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0,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208页;[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六十六《学校》,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336页。
    [5]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6] [宋]陈渊:《默堂集》卷二十《邵武军光泽县学记》,四库全书本。
    [7] [清]陈汝咸,林登虎,林绍祖等:《光绪漳浦县志》卷九《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82页;[清]沈定均,吴联熏,魏森林等:《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16页;[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六十六《学校》,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307页;[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从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33页。
    [8] 漳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漳浦县志》卷二十九《教育》,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861页。
    [1]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8页。
    [2]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六十六《学校》,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328页。
    [3] 刘超然:《崇安县新志》卷十二《政治三》,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二三八号,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第259页。
    [4] [清]张琦,邹山,蔡登龙:《康熙建宁府志》卷九《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03页。
    [5] [明]冯继科等:《建阳县志》卷五《学校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6]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4页。
    [1]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2188页。
    [2] 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3] 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第220页。
    [1]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卷九《高邮军兴化县重建县学记》,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4页。
    [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册》卷三十六《秩官》,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058页。
    [3]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册》卷三十七《秩官》,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086页。
    [4]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3页。
    [5] 陈雯怡:《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与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第3-4页。
    [6] [美]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139页。
    [7] [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三《白鹿洞书院讲义》,国学基本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71页。
    [1] 刘海峰:《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105页。
    [2] 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第42、58页。
    [3] 李娟:《宋代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
    [4]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诸县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112页。
    [5] 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四《教育科学文化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2页。
    [6] 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98页。
    [1] [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85页。
    [2] 黄义军:《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眼睛》,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3] 文中3副图的分期,即“北宋初期、中期、末期”,是以北宋始建庙学的数量多寡以及各朝所占年代两个指标来划分,以期与第二章所述的太祖至真宗朝、仁宗朝、英宗至钦宗朝相对应,使前后行文更具一致性和条理性。严格来说,这种划分并非十分科学,因为从庙学发展来看,笔者侧重强调了始建庙学而对于改扩建的庙学关注不够;从各朝所占年代来看,三个分期的时间段划分值得商榷。不过,作为一种比较方法,此种分期仍然具有参考价值,是研究地域变迁的一个重要角度。
    [1]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7页。
    [2]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宋]陈渊:《默堂集》卷十一《福州锁试谢解》,四库全书本。
    [2]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1] [宋]王应麟:《玉海》卷十五《地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295页。
    [2]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0页。
    [1] [明]殷之辂,朱梅,俞有益等:《万历福宁州志》卷七《食货志》,口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从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第104页。
    [2]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7页。
    [3] 所谓网格求积法,即采用透明方格网纸覆盖在测量地图上,先数出图形内完整方格数,然后将不够整格的部分用目测的方法折合成整格数,两者相加乘以每格所代表的面积,即得到地图面积。然后根据地图比例尺进行换算。
    [4] 袁震:《宋代户口》,《历史研究》1957年第3期,第36页。
    [5]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7页。
    [6] 刘锡涛:《宋代福建人才地理分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113页。
    [7]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8]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2453页。
    [1] 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第129页。
    [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32-33页。
    [1]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林拓:《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第94页。
    [2] [宋]蔡襄:《蔡襄全集》卷十七《乞相度开修城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第419页。
    [3]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四十《岁时》,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640页。
    [1]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二《泉州南郭二首》,四部丛刊本。
    [2] [宋]蔡襄:《蔡襄全集》卷二十六《兴化军仙游县登第记序》,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第572页。
    [3] [宋]汪应辰:《文定集》卷二十一《志铭》,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64-265页。
    [4] 南宋前后两个分期以南宋始建庙学的数量多寡以及各朝所占年代两个指标来划分,以期与第二章所述的高宗朝、孝宗至端宗朝相对应,使前后行文更具一致性和条理性。严格来说,这种划分并非十分科学,因为从庙学发展来看,笔者侧重强调了始建庙学而对于改扩建的庙学关注不够;从各朝所占年代来看,两个分期的时间段划分值得商榷。不过,作为一种比较方法,此种分期仍然具有参考价值,是研究地域变迁的一个重要角度。
    [1]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0页。
    [1]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页。
    [1]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1]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40页。
    [2]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六十一册《食货六九》,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6365页:[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一《户口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117页。
    [3] 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三卷宋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7页。
    [1]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年,第67-68页。
    [1] [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86页。
    [1] [宋]方勺:《泊宅编》卷三,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第15页。
    [2] 林汀水:《福建政区建置的过程及其特点》,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十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26页。
    [3]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册》卷三《地理》,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67页。
    [4]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货志下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3060页。
    [5] 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6] [宋]杨时:《杨龟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二《与执政》,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影印本,第941页。
    [1] 傅崇兰,白晨曦,曹文明:《中国城市发展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5页。
    [2] 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3] [清]顾祖舆:《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九《浙江一》,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校本,第4114-4115页。
    [4]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十九《诸寨土军》,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211页。
    [5]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十二《沙州田》,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139页。
    [1]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11页。
    [2] [美]德怀特·希尔德·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宋海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451-469页。
    [3]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十《福州劝农文》,万有书库第二集七百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校对本,第716页。
    [4] [宋]徐应龙:《东涧集》卷十三《代劝农文》,四库全书本。
    [5] [宋]廖刚:《高峰文集》卷三《漳州到任谢表》,四库全书本。
    [6] 吴松弟:《宋代福建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及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86页。
    [7] [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七《赵忠定公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第3243页。
    [1]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五十七《邵武府》,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165页。
    [2]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十五《奏乞拨平江百万仓米赈粜福建四州状》,万有书库第二集七百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校对本,第260页。
    [3] [宋]辛弃疾:《辛弃疾全集》之《稼轩文存》,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点校本,第374页。
    [4]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八十五《拾遗》,福建地方志从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989页。
    [5] 此类成果包括吴松弟《宋代福建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及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彭友良《宋代福建商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载《福建论坛》1988年第1期),彭友良《两宋时代福建集市贸易的发展与城镇的兴起》(载《福建学刊》1988年第4期)等。
    [6]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三,唐宋史料笔记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第30页。
    [7] [明]谢肇淛:《五杂组》卷三《地部一》,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从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校订本,第89页。
    [8] 唐文基:《福建古代经济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21页。
    [1] 唐文基:《福建古代经济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26页。
    [2] 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第229页。
    [1] 其时,共辖五州,人口数分别为:福州34084户,泉州23806户,建州22770户,汀州4680户,漳州5306户。(参阅[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标点本,1995年,第989-991页)
    [2] 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2页。
    [3]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三《跋吕仁甫诸公帖》,,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935页。
    [4]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百三十《泉州》,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第981页。
    [5]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00页。
    [6]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五《版籍》,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7] [宋]祝穆:《方舆胜览》卷十二《泉州》,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从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第214页。
    [1] [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卷五十七《风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第1161页。
    [2] [美]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220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六《起哲宗元祐二年十月盡七月》,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第9889页。
    [4] [美]马润朝:《宋代的商业与城市》,马德程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页。
    [5] 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64页。
    [6]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百《劝农文》,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4626页。
    [7] [宋]叶适:《叶适集》卷十《漳浦县圣祖殿记》,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点校本,第179页。
    [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98页。
    [2] 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1] 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33页。
    [2] 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页。
    [3] [美]H·J德伯里:《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王民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55页。
    [1] 庙学或多或少经历重建、改建,部分地方庙学景观选址更改也在情理之中,此类庙学选址以更改之后的方位为统计标准。
    [1] [清]熊学源,李宾中:《增城县志》卷五《学校》,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二六一号,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第400页。
    [1] 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54-155页。
    [2] 苏基朗:《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李润强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87页。
    [3] [汉]刘熙:《释名》卷五《释宫室》,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84页。
    [4] 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50页。
    [5] 杨柳:《风水思想与各地山水城市营建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122页。
    [6]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术数类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第922页。
    [1]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之《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03页;[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从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37页。
    [2] [明]冯继科等:《建阳县志》卷五《学校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L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3] [明]李文衮,田顼:《尤溪县志》卷二《建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影印本。
    [4]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5]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42页。
    [6]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从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34页。
    [1]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34页。
    [2] [明]周华:《游洋志》卷二《儒学志》,2000年点校本,第30页。
    [3]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之《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04页。
    [4] [明]莫尚简,张岳:《惠安县志》卷九《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影印本。
    [5]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之《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02页。
    [1] 高明士:《中国教育史》,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第79页。
    [2] [宋]黄岩孙:《仙溪志》卷一《学校》,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第8274贝。
    [1]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卷十四《学校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307-308页。
    [2] 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78页。
    [3]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4] 笔者认为,两庑之设并非宋代福建庙学的常态。具体论述见后文。
    [1]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卷十四《学校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336页。
    [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18页。
    [3] [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卷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1]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十二《汀州重修学》,四部丛刊本。
    [1] 张晓旭:《孔庙的建筑文化和匾额文化》,《南方文物》2002年第4期,第44页。
    [1]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至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31、42页。
    [1]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十九《建宁府重建明伦堂》,四部丛刊集本。
    [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至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45页。
    [3]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五《政和县修学记》,万有书库第二集七百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校对本,第444页。
    [4]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律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38页。
    [5] [明]夏玉麟,汪佃,谢纯:《建宁府志》卷十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6]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之《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02页。
    [1]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93页。
    [2] [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卷十五《学校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点校本,第443页。
    [3]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诸县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第112-113页。
    [4] [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学校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5]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福州州学经史阁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814页。
    [6] [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八《起徽宗大观二年正月盡三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点校本,第949页。
    [7]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至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21、51页。
    [1]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漳州教授厅壁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695页。
    [2]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五《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42、45页。
    [3] [宋]陈元晋:《渔墅类稿》卷五《广州州学序贤亭记》,四库全书本。
    [4] [明]陈能,郑庆云,辛绍佐:《延平府志》卷十九《南剑州儒学射圃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影印本。
    [5] [宋]张栻:《南轩集》卷十一《建宁府学游胡二公祠堂记》,四库全书本。
    [6]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建宁府崇安县学二公祠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708页。
    [1] [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卷十五《学校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点校本,第442页。
    [1] 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3页。
    [2] [宋]叶适:《叶适集》卷十一《长溪修学记》,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点校本,第185186页。
    [1] [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学校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2] 詹宣猷,蔡振坚等:《建瓯县志》卷九《学校》,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124页。
    [3] [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之《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103页。
    [4]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学校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411页。
    [5] [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学校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1] [清]方鼎:《晋江县志》卷四《学校志》,中国方志丛书·第八十二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第89页。
    [2] [宋]熊禾:《熊勿轩集》卷三《晋江县学记》,福州正谊书院藏本。
    [3] [明]夏玉麟,汪佃,谢纯:《建宁府志》卷十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4] [清]沈定均,吴联熏,魏森林等:《光绪漳州府志》卷七《学校》,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第116页。
    [5] [明]夏玉麟,汪佃,谢纯:《建宁府志》卷十七《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6] [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卷九《学校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本。
    [7]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卷十四《学校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第307页。
    [1] 林振礼:《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50-51页。
    [2] 张亚祥,刘磊:《孔庙和学宫的建筑制度》,《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4期,第25页。
    [1]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志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2661页。
    [1]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七《职官志七》,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2664-2665页。
    [2] 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10页。
    [1]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年校注本,第95页;[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籍溪先生胡公行状》,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4503页:[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六十七《人物》,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第826页。
    [2]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三《记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382页。
    [1] 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19-220页。
    [2] 王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3]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更同安县学四斋名》,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了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565页
    [4]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第2189页。
    [1]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204页。
    [2]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六《学校七》,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432页。
    [3]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九十四《起神宗元丰元年十一月盡其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7167-7168页。
    [4]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89页。
    [5]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89-2190页。
    [6]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七《起仁宗嘉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八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4501页。
    [7]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十九《起哲宗元祐四年六月盡其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10366页。
    [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七《起仁宗嘉祐三年正月盡是年八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4516页。
    [1]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六十五《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2621-2622页。
    [2] 张品端:《朱熹与闽南文化》,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泉州市委员会:《闽南文化研究》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533页。
    [3]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诸县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校注本,2003年,第112页。
    [4] 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8-230页。
    [5]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4243页。
    [1]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89页。
    [2] 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五十七《政事十·学校》,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590页。
    [3] 王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4] [清]黄宗义:《宋元学案》卷八十四《存斋晦静息庵学案》,沈善洪:《黄宗义全集》第六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2年,第345页。
    [5]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举业》,唐宋史料笔记从刊,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第52页。
    [6]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91页。
    [7]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校注本,2003年,第95页。
    [1]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92页。
    [2]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99页。
    [3] 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五十七《政事十·学校》,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592页。
    [1]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二十七《学制类》,四库全书本。
    [2]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七《起仁宗庆历四年三月盡其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95年,第3564页。
    [3]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五十四册《崇儒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2191页。
    [4]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2451页。
    [5]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2451页。
    [1] [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五《起徽宗崇宁四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第834页。
    [2]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第143页。
    [3] 郭宝林:《北宋州县学生》,《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第90页。
    [4] [清]冯登府:《闽中金石志》卷六《古田县庙学记》,《石刻史料新编》第1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第12726页。
    [1] [清]黄宗义:《宋元学案》卷九十八《荆公新学略》,沈善洪:《黄宗义全集》第六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92年,第794页。
    [2]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二十九《道学传三》,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9977页。
    [3]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五《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2421页。
    [4]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七《籍溪先生胡公行状》,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4504页。
    [5]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福州州学经史阁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3813页。
    [1] 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0页。
    [2] 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73页。
    [3]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二十六《州县学》,苑委别藏38.南京:古籍出版影印本,1988年,第3921页。
    [4]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举业》,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第52页。
    [5] [宋]赵升:《朝野类要》卷二《举业》,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第52页。
    [1] [宋]周行己:《周行己集》卷一《上皇帝书二》,温州文献丛书,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校笺本,2002年,第9页。
    [2] 为尽可能保障考试公平,通过考试之后糊掉考生姓名(即弥封)、请人重新将考生试卷抄写(即脊录)、主考官确定后即住到页院切断与外界联系(即锁院)等方式避免考试作弊。
    [3] [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二十六《州县学》,苑委别藏3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第3916页。
    [4] 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53页。
    [5] [明]陶安:《陶学士集》卷十五《送马师鲁印》,四库全书本。
    [1]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九《起真宗乾兴元年七月盡是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第2303页。
    [2]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校注本,2000年,第92页。
    [3][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起徽宗崇宁元年七月盎是年十二月》,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第705页。
    [4][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建宁府崇安县学田记》,朱杰人,严佐夕.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3772页。
    [5][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二十六《建安县学田记》。万有书库第一集七百种,上海:商务印书馆校对本,1937年,第460页。
    [6] [明]黄怿,旺璃,林有年:《安溪县志》卷七《复赡学田记》,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3年。
    [7]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七十三《食货志上一》,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2807页。
    [1] [宋]李媾:《直江李先生文集》卷二十三《邵武军学置庄田记》,四部丛刊本。
    [2] [明]陈能,郑庆云,辛绍佐:《延平府志》卷十九《州学新田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1年。
    [3]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4243页。
    [4] [清]周学曾:《晋江县志》卷十四《学校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点校本,1990年,第351页。
    [1] 石有纪,张琴,陈元璋:《民国莆田县志(一)》卷十一《学校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本,2000年,第416页。
    [2]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十二《赡学田》,福州:海风出版社校注本,2000年,第135页。
    [3] [清]徐松;《宋会要辑稿》第一百六十二册《崇儒七十》,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57年,第6381页。
    [1]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十二《赡学田》,福州:海风出版社校注本,2000年,第134页。
    [2] [明]郑庆云,辛绍佐:《延平府志》卷十九《南剑州重建州学记》,嘉靖四年(1525)刻本。
    [3] [宋]李弥逊:《筠谿集》卷二十二《福州连江县新学记》,四库全书本。
    [4]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九《诸县庙学》,福州:海风出版社校注本,2000年,第113页。
    [5] [宋]楼钥:《攻媿集》卷五十四《建宁府紫芝书院记》,四库全书本。
    [6]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福州州学经史阁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3812页。
    [7] [明]莫尚简,张岳:《惠安县志》卷九《学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本,1963年。
    [1] [宋]徐鹿卿:《清正存稿》卷五《重建六斋记》,四库全书本。
    [2] 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泉州府文庙碑文录》,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4页。
    [3]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三《学校四》,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411页。
    [4] [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卷四十四《学校》,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修订本,2006年,第1页。
    [1] 朱维铮:《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4-225页。
    [2] [清]牛树海:《文庙通考》卷一,同治十一年(1872)浙江书局校刊本。
    [3]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92页。
    [4]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1713页。
    [5]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1714-1718页。
    [1]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之《论语集注》卷六《先进第十一》,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第123页。
    [1] [宋]朱熹:《州县释奠至圣文宣王仪》,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31页。
    [2] 如认为“南宋咸淳三年(1267)至清末,孔庙大成殿内以颜回、曾参、孔伋、孟轲四人为配享,称‘四配’。 颜回、孔伋坐东面西配祀。曾参、孟轲左西面东配祀。”(参阅张晓旭:《孔庙里的人文景观》,《南方文物》2002年第4期,第56页)
    [1]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四配配享封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点校本,1998年,368-369页。
    [2]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利、信仰与正当性》,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54-260页。
    [3]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1718页。
    [4] [宋]朱熹:《州县释奠至圣文宣王仪》,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点校本,2002年,第32-35页。
    [1] 李申:《中国儒教史》下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2页。
    [2]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校注本,2003年,第92页。
    [3] [宋]黄岩孙:《仙溪志》卷一《学校》,宋元方志从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年,第8274页。
    [4] [宋]梁克家:《三山志》卷八《庙学》,北京:方志出版社校注本,2003年,第92页。
    [1] 周愚文:《宋代的学礼》,高明士:《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2]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0年,第1717页。
    [3]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礼志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1823-1826页。
    [4] [宋]工应麟:《玉海》卷一百十三《学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2083页。
    [5]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1717页。
    [6] [宋]沈作宾,施宿:《嘉泰会稽志》卷一《学校》,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第6726页。
    [7] 周愚文:《宋代的学礼》,高明士:《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4页。
    [1] [宋]张守:《毗陵集》卷十一《福州州学释奠记》,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61页。
    [2] 佚名:《宋大诏令集》卷一百五十六《政事九·褒崇先圣》,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第584页。
    [3] 周愚文:《宋代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第179页。
    [4] [明]李默:《紫阳文公先生年谱》卷一,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111页。
    [5] 佚名:《爱日斋丛钞》卷一,四库全书本。
    [6]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礼志八》,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1717页。
    [1] 佚名:《爱日斋丛钞》卷一,四库全书本。
    [2] [唐]独孤及:《毗陵集》卷九《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四库全书本。
    [3] [明]陈能,郑庆云,辛绍佐:《延平府志》卷十九《南剑州重建州学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影印本。
    [4]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建宁府崇安县学二公祠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3708页。
    [5] [宋J李媾:《直江李先生文集》卷十三《教道第三》,四部丛刊本。
    [6] 申万里:《宋元乡饮酒礼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第31页。
    [1] [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百一十九《宋故尚书左仆射赠少保叶公行状》,四库全书本。
    [2]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二《知南康军石君墓志铭》,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第4243页。
    [3] [元]脱脱等:《宋史》卷四百二十四《列传·洪天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第9900页。
    [4] 教育大辞典编撰委员会:《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页。
    [5] 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6] [唐]独孤及:《毗陵集》卷九《福州都督府新学碑铭》,四部丛刊本。
    [7] 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9页。
    [8] 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利、信仰与正当性》,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72页。
    [1] 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第144页。
    [2] [清]庞钟璐:《文庙祀典考》卷一《祀典纪盛》,台北:礼乐学会,1977年,第11页。
    [3]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第225页。
    [4] 赵敦华:《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第26页。
    [1] 顾准:《顾准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204页。
    [2] 邱季端:《福建古代历史文化博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3页。
    [3] 乔卫平:《宋辽金元(公元960-1368年)》,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7-128页。
    [1] [叨]宋濂等:《元史》卷八十一《选举志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标点本,第1249页。
    [2] 钱蓉:《清代学田来源试析》,《清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64页。
    [3] [清]庞钟璐:《文庙祀典考》卷一《祀典纪盛》,台北:礼乐学会,1977年,第11页。
    [4]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第225页。
    [1] 于亚娟,田志馥:《福建现存学庙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四川文物》2012年第1期,第90-91页。
    1.[先秦]孟轲:《孟子》,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注译本。
    2.[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注本。
    3.[汉]刘熙:《释名》,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
    4.[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5.[北齐]魏收:《魏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标点本。
    6.[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注释本。
    7.[南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8.[唐]独孤及:《毗陵集》,四库全书本。
    9.[唐]魏徵寿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10.[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11.[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12.[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1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标点本。
    14.[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新注本。
    16.[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17.[宋]黄岩孙:《仙溪志》,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18.[宋]梁克家:《三山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
    19.[宋]胡太初,赵与沐:《临汀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
    20.[宋]欧阳忞:《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校注本。
    21.[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
    22.[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影印本。
    23.[宋]王溥:《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点校本。
    24.[宋]吕祖谦:《宋文鉴》,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点校本。
    2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
    26.[宋]祝穆:《方舆胜览》,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点校本。
    27.[宋]赵升:《朝野类要》,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点校本。
    28.[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苑委别藏38,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29.[宋]王应麟:《玉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30.[宋]沈作宾,施宿:《嘉泰会稽志》,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本。
    31.[宋]方勺:《泊宅编》,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32.[宋]蔡襄:《蔡襄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
    33.[宋]郑獬:《郧溪集》,四库全书本。
    34.[宋]陈渊:《默堂集》,四库全书本。
    35.[宋]徐应龙:《东涧集》,四库全书本。
    36.[宋]廖刚:《高峰文集》,四库全书本。
    37.[宋]葛腾仲:《丹阳集》,四库全书本。
    38.[宋]叶适:《叶适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点校本。
    39.[宋]熊禾:《熊勿轩集》,福州正谊书院藏版。
    40.[宋]胡寅:《崇正辩斐然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点校本。
    41.[宋]汪应辰:《文定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42.[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43.[宋]杨时:《杨龟山先生全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影印本。
    44.[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45.[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万有书库第二集七百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校对本。
    46.[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唐宋史料笔记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47.[宋]李俊甫:《莆阳比事》,[清]阮元:《宛委别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48.[宋]辛弃疾:《辛弃疾全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4年点校本。
    49.[宋]范仲淹:《《范文正公文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0.[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历代名家小品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校注本。
    51.[宋]罗从彦:《罗豫章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2.[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53.[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全集》,国学基本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54.[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四库全书本。
    55.[宋]李媾:《直江李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56.[宋]周行己:《周行己集》,温州文献丛书,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年校笺本。
    57.[宋]李弥逊:《筠谿集》,四库全书本。
    58.[宋]楼钥:《攻娩集》,四库全书本。
    59.[宋]徐鹿卿:《清正存稿》,四库全书本。
    60.[宋]张守:《毗陵集》,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62.[宋]陈元晋:《渔墅类稿》,四库全书本。
    63.[宋]张栻:《南轩集》,四库全书本。
    64.[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
    65.[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66.[元]脱脱等:《金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点校本。
    6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68.[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四库全书本。
    69.[元]刘壎:《水云村集》,四库全书本。
    70.[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点校本。
    71.[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校订本。
    72.[明]薛瑄:《薛敬轩先生文集》,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73.[明]殷之辂,朱梅,俞有益等:《万历福宁州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4.[明]陆以载,陈世理:《福安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5.[明]潘颐龙,林嫌:《万历福州府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6.[明]苏民望,萧时中,赖万玛:《永安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7.[明]魏时应,张榜,田居中等:《建阳县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78.[明]陈能,郑庆云,辛绍佐:《延平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1年影印本。
    79.[明]李文衮,田顼:《尤溪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2年影印本。
    80.[明]黄怿,旺瑀,林有年:《安溪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影印本。
    81.[明]邢址,陈让:《邵武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82.[明]夏玉麟,汪佃,谢纯:《建宁府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83.[明]莫尚简,张岳:《惠安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3年影印本。
    84.[明]冯继科,朱凌:《建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85.[明]刘天授,李恺,林魁:《龙溪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5年影印本。
    86.[明]冯继科等:《建阳县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64年影印本。
    87.[明]阳思谦,黄凤翔,林学曾等:《万历重修泉州府志》,中国史学丛书第三编第四辑,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影印本。
    88.[明]周华:《游洋志》,2000年点校本。
    89.[明]黄仲昭:《八闽通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修订本。
    90.[明]李贤等:《大明一统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91.[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点校本。
    92.[明]何乔远:《闽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
    93.[明]王应山:《闽大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校注本。
    94.[明]王应山:《闽都记》,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校注本。
    95.[明]丘浚:《大学衍义补》,北京:京华出版社,1994年校点本。
    96.[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97.[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影印本。
    98.[明]陶安:《陶学士集》,四库全书本。
    99.[明]宋濂等:《元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标点本。
    100.[明]吕元善:《圣门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01.[明]黄仕祯:《将乐县志》,福建文史丛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点校本。
    102.[清]周学曾:《晋江县志》,福建地方志丛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点校本。
    103.[清]黄以周等:《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点校本。
    104.[清]陈寿祺,孙尔准,韩克均等:《福建通志》,中国省志汇编之九,台北:华文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影印本。
    105.[清]朱硅,李拔:《福宁州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七十四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06.[清]方鼎,朱升元:《晋江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八十二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年影印本。
    107.[清]曾曰瑛,黄惠,李绂等:《汀州府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七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08.[清]傅尔泰,陶元藻:《延平府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九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09.[清]傅尔泰,陶元藻:《延平府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110.[清]徐景熹,鲁曾煜,施廷枢:《乾隆福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1.[清]张琦,邹山,蔡登龙:《康熙建宁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2.[清]翁天祜,吕渭英,翁昭泰:《光绪续修浦城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3.[清]潘拱辰,黄鉴:《康熙松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4.[清]王琛,徐兆丰,张景祁等:《光绪重纂邵武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0,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5.[清]曹衔达,盛朝辅,高澍然:《道光重纂光泽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6.[清]卢建其,张君宾,胡家琪:《乾隆宁德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7.[清]毕九皋,王锡卣,周坊等:《康熙寿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8.[清]徐承禧,黄锦灿,张景祁:《光绪福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19.[清]王夏声,范正辂,林汪远:《康熙德化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0.[清]庄成,沈锺,李畴:《乾隆安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1.[清]沈定均,吴联熏,魏森林等:《光绪漳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2.[清]陈汝咸,林登虎,林绍祖等:《光绪漳浦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3.[清]卢绅,蔡世钹,林得震:《道光漳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4,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4.[清]刘旷,钟胪声,赵良生:《康熙武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5.[清]裘树荣,吴九叙,刘元晖:《雍正永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6.[清]孙义,陈树兰,刘承美:《道光永安县续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7.[清]李永锡,礼思鹏,徐观海:《乾隆将乐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28.[清]鲁鼎梅,王必昌:《德化县志》,福建省德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内部发行),1987年点校本。
    129.[清]朱景星,郑祖庚:《闽县乡土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校注本。
    130.[清]朱景星,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福州:海风出版社,2001年校注本。
    131.[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本。
    13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133.[清]周亮工:《闽小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134.[清]汪大经,王恒,廖必琦等:《兴化府莆田县志》,光绪五年(1879)重刻版。
    135.[清]张金吾:《金文最》,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36.[清]顾祖舆:《读史方舆纪要》,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点校本。
    137.[清]孙继汾:《阙里文献考》,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138.[清]怀荫布,黄任,郭庚武:《泉州府志》,泉州学署藏版。
    139.[清]杨澜:《临汀汇考》,光绪四年(1878)刻本。
    140.[清]胡启植,王椿,任本仁等:《仙游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
    141.[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年点校本。
    142.[清]牛树海:《文庙通考》,同治十一年(1872)浙江书局校刊本。
    143.[清]潘相:《曲阜县志》,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144.[清]庞钟璐:《文庙祀典考》,台北:礼乐学会,1977年。
    145.[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影印本。
    146.[清]熊学源,李宾中:《增城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二六一号,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
    147.[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本。
    148.福建通志局:《福建通纪》,台北:台湾大通书局,1968年影印本。
    149.林学增,吴锡璜:《民国同安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4,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0.詹宣猷,何振坚,何履详等:《民国建瓯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1.赵模,胡子明,姚有则等:《民国建阳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2.钱鸿文,黄体震,李熙等:《民国政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3.秦振夫,陈天雄,朱书田等:《重修邵武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0,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4.徐宪,高登鲤,高登艇等:《民国顺昌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5.罗汝泽,游学诚,郭荦等:《民国霞浦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3,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6.卢兴邦,梁伯荫,马传经等:《民国尤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7.陈朝宗,王光张,田鹤等:《民国大田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8.钱江,范毓桂,吴海清等:《民国建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59.曹刚,高时驾,丘景雍:《民国连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0.吴佐宸,余良骏,陈元璋等:《民国古田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5,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1.石有纪,张琴,陈元璋:《民国莆田县志(一)》,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2.杨宗彩,刘训瑺:《闽清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3.董秉清,金章,王绍沂:《永泰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1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4.孟昭涵,李驹:《民国长乐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1,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5.方清芳,王光张,朱朝亨等:《民国德化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27,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6.马(?)鸣,陈丕显,杜翰生等:《民国龙岩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7.柏麟书,马一麐,张汉等:《民国上杭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8.徐元龙,项际科,张超南等:《民国永定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6,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69.王维梁,刘孜治,叶大增等:《民国明溪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70.汤永年,刘正平,林善庆等:《民国清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71.黎彩彰,黎景曾,黄宗宪:《民国宁化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8,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72.马淮光,梁伯荫,罗克涵:《沙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73.陈石,万心权,郑丰稔:《泰宁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福建府县志辑39,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174.詹宣猷,蔡振坚等:《建瓯县志》,中国方志丛书·第九十五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75.刘超然,郑丰稔:《崇安县新志》,中国方志丛书·华南地方·第二三八号,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
    176.陈文涛:《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福州:福州远东印书局,1929年。
    177.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
    178.泉州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地名学会研究会:《泉州方舆辑要》,1985年。
    179.王懋竑:《宋朱子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年。
    180.沈善洪:《黄宗义全集》第六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点校本。
    181.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
    1.程方平:《辽金元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
    2.陈景盛:《福建历代人口论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3.陈振:《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陈笃彬,苏黎明:《泉州古代教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
    5.陈雯怡:《由官学到书院:从制度与理念的互动看宋代教育的演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
    6.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12年。
    7.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8.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9.范小平:《中国孔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
    10.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泉州市委员会:《闽南文化研究》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
    11.干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高明士:《中国教育制度史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9年。
    15.高明士:《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6.高明士:《中国教育史》,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
    17.高明士:《东亚传统教育与学礼学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和教育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9.高文,范小平:《中国孔庙》,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年
    20.顾宏义:《教育政策与宋代两浙教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1.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22.顾准:《顾准文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
    23.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24.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25.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26.黄进兴:《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7.黄进兴:《圣贤与圣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黄义军:《宋代青白瓷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29.刘岱:《中国文化新论经济篇:民生的开拓》,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影印本,1992年。
    30.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31.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32.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
    33.吴必虎,刘筱娟:《中国景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4.刘景纯:《城镇景观与文化: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文化的地理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5.李旭旦:《人文地理学概说》,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年。
    36.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4年。
    37.李申:《中国儒教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39.李娟:《宋代程朱理学的官学地位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0.林拓:《文化的地理过程分析——福建文化的地域性考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41.林国平,邱季端:《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
    42.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3.鲁西奇:《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中华书局,2011年。
    44.苗枫林:《孔子文化大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0年。
    45.苗春德:《宋代教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46.毛礼锐,沈灌群:《中国教育通史》第三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47.欧阳周:《中国元代教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48.邱季端:《福建古代历史文化博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4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0.申万里:《元代教育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51.唐文基:《福建古代经济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
    52.唐晓峰:《人文地理学随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53.隗瀛涛:《孔学孔庙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54.汪征鲁:《福建史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55.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56.王豫生:《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
    57.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四卷《辽宋金元时期》,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58.吴松弟:《中国人口史》第三卷《辽宋金元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9.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60.吴宏岐:《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61.伍振鬻:《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62.谢水顺,李珽:《福建古代刻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63.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三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64.袁征:《宋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历史性转折》,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65.杨贤江:《杨贤江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66.杨荣春:《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
    67.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8.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四《教育科学文化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69.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70.周愚文:《宋代的州县学》,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年。
    71.周愚文:《中国教育史纲》,台北:正中书局,2001年。
    72.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
    73.邹律姿:《湖南文庙与书院:儒家文化的载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74.朱瑞熙:《宋代社会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75.朱维斡:《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76.张其凡:《宋代史》上册,澳门: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77.张邦炜:《宋代政治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78.张亚祥:《江南文庙》,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79.庄为玑:《福建历史地理》,福建省地图编纂委员会油印初稿本,1963年。
    1.陈支平,曾荣华:《儒家文化现代透视:安溪文庙始建千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孔德平,彭庆涛:《中国孔庙保护协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3.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7年。
    4.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儒风同仰:首届闽台孔庙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年。
    5.王培伦,黄展岳:《冶城历史与福州城市考古论文选》,福州:海风出版社,1999年。
    6.竺可桢:《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
    7.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8.张晓旭:《中国孔庙研究专辑》,《南方文物》2002年第4期专辑。
    9.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十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历史地理》第十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教育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2.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地理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年。
    3.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文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年。
    4.漳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漳浦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5.建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宁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
    6.顺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顺昌县志》,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
    7.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建置志》,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
    8.泉州市教育志编纂委员会:《泉州市教育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
    9.仙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仙游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年。
    10.福建省龙海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海县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11.将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将乐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1. Lee, Thomas H. C., Government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 in Sung China.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1985.
    2. John. W. Chaffee, The Thorny Gates If Learning in Sung China:A Social History of Examina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3. Wacton, Linda A,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9.
    4.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苏基朗:《刺桐梦华录:近世前期闽南的市场经济(946-1368)》,李润强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6.[美]德怀特·希尔德·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宋海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7.[美]马润朝:《宋代的商业与城市》,马德程译,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5年
    8.[美]大卫·哈维:《地理学中的解释》,高泳源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9.[美]H·J·德伯里:《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王民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美]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11.[美]施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2.[美]余英时:《中国文化史通释》,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13.[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北京:科学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4.[英]阿兰·R.H.贝克:《地理学与历史学——跨越楚河汉界》,阙维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5.[德]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
    16.[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1.林从华:《闽台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渊源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2.韩凤山:《唐宋官学制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3.杨柳:《风水思想与各地山水城市营建研究》,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4.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5.李洁:《宋代福建路书院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6.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北京林业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7.田增志:《文化传承中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中国庙学教育之文化阐释与概念拓展》,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8.刘昭南:《闽南文庙建筑文化研究》,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0年。
    1.袁震:《宋代户口》,《历史研究》1957年第3期。
    2.穆朝庆:《北宋时期的科举改革》,《史学月刊》1982年第5期。
    3.谭其骧:《论<方舆胜览>的流传与评价问题》,《中华文化论丛》第三十二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4.吴松弟:《宋代福建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及其与地理条件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5.彭友良:《宋代福建商业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福建论坛》1988年第1期。
    6.郭宝林:《北宋的州县学》,《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7.郭宝林:《北宋州县学生》,《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
    8.[日]牧野修二:《论元代庙学书院的规模》,赵刚译,《齐齐哈尔师范学院》1988年第4期。
    9.彭友良:《两宋时代福建集市贸易的发展与城镇的兴起》,《福建学刊》1988年第4期。
    10.黄书光:《宋代地方官学发达的原因和意义》,《浙江学刊》1989年第4期。
    11.陈衍德,张天兴:《宋代福建各地农业经济的区域特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12.郑学檬,陈衍德:《略论唐宋时期自然环境的变化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13.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14.史念海:《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3期。
    15.钱蓉:《清代学田来源试析》,《清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6.赵敦华:《超越后现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可能性》,《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
    17.刘海峰:《论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18.叶哲铭:《区域研究在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意义》,《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9.葛剑雄:《时间和空间之间的求索》,《开放时代》1999年第5期。
    20.黄新宪:《闽台的庙学规制探略》,《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
    21.刘海峰:《在教育与历史之间》,《教育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2.林拓:《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演变及其机制》,《人文地理》2001年第3期。
    23.林拓:《两宋时期福建文化地域格局的多元发展态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
    24.林拓:《福建刻书业与区域文化格局关系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5.张亚祥,刘磊:《孔庙和学宫的建筑制度》,《古建园林技术》2001年第4期。
    26.毛曦:《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7.陈保银:《北宋城市、镇市、草市与集市的商业活动》,《成大历史学报》第二十六号,2002年6月。
    28.徐晓望:《论隋唐五代福建的开发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
    29.林从华,邱宏,林兆武等:《探析福建汀州府文庙建筑文化特征》,《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0.刘锡涛:《宋代福建人才地理分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31.申万里:《元代庙学考辨》,《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32.申万里:《宋元乡饮酒礼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2期。
    33.喻本伐:《学田制:中国古代办学经费的恒定渠道》,《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
    34.林振礼:《宋代泉州府学、石笋变迁管窥》,《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5.潘叔明:《闽学及其文化意义》,《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
    36.骆承烈:《儒家文化的精神家园——孔庙》,《孔子研究》2007年第2期。
    37.郭九灵:《宋代县学述论》,《岱宗学刊》2008年第1期。
    38.黄新宪:《福建庙学探讨》,《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9.何振良:《略论孔庙与闽台文化交流》,《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40.李鸿渊:《孔庙泮池之文化寓意探析》,《学术探索》2010年第2期。
    41.沈肠:《地方孔庙的普及与覆盖:宋·辽·金·元》,《南方建筑》2011年第4期。
    42.于亚娟,田志馥:《福建现存学庙地域分布及成因分析》,《四川文物》2012年第1期。
    1.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福建教育史志编写办公室福建省教育科学所史志研究室:《福建省教育史志资料集》第六辑,未刊本,1991年。
    3.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历史地图集》,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
    4.骆承烈:《孔子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
    5.孟宪承,陈学恂,张瑞璠等:《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6.马镛:《中国古代教育文献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7.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泉州府文庙碑文录》,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9年。
    8.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宋·辽·金时期》,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10.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年。
    11.尹德新:《历代教育笔记资料·宋辽金部分》,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
    12.佚名:《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