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产力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至关重要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谱系中的重大基本问题。本文运用文献学方法阐明生产力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对马克思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理论意义,进而通过辨析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契机和阶段,形成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系统理解。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来自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突破德国古典哲学思辨的历史解释模式的关键,经济学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构成因素。本文运用MEGA2的最新成果,考证了青年马克思使用生产力概念建构唯物史观的过程。生产力是作为技术和工具意义上的能力、共同活动方式本身以及个人的自主活动三种力量所生成的合力或总和。其中,共同活动方式具有两重性,它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中介。生产力对于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个核心概念的替换和导引,它实现了各个概念或术语之间特殊意义的链接和重新整合,以及经济学和哲学的汇通,唯物史观正是建立在生产力的理论定位基础上。马克思本人在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对生产力的公开阐发逐步突出了阶级斗争和革命主题,逐渐淡化了生产力的哲学涵义。马克思后期在经济学语境中使用的生产力概念演变为表征“率”或“量”的经济学概念,生产力的哲学涵义消失在经济学中,因此,本文主张回到青年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
The concep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Marxist theory. It is the major and basic issue in the genealogy of Marxist theory. This paper clarifi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its meaning to Marxist Thought itself by bibliography, and then through analysis the sta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development of Marx thought, to form a systematic comprehens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cep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origin from the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Marx’s comprehension and usage of the concep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is a key to breakthrough the model of histo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Economic factors ar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paper researched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ough young Marx’s concep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by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EGA2 . Productive forces are combined of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tools as power, mode of co-operation itself, and force as self-activity of individuals. The concep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has special significance mea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t is not only a replacement of the core concepts and guidance, which implements the various concepts or terms of speci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links and re-integration, as well as the fusion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built on the concept of productive fo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localization. During the 1848 European Revolution, Marx’s own explanation in public gradually highlighted the theme of class struggle and revolution, gradually dilute the philosophy meaning of productive forces. Late in the context of Marxist Economics, the conception of productive forces used by Marx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volution‘rate’or‘quantity’as economic concepts, the philosophy meaning lost in economics, therefore, the paper advocates back to the concept the productive forces of young Marx.
引文
①《斯大林选集》,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442页。
    ②罗森塔尔、尤金:《简明哲学辞典》,三联书店1973年,第123至124页。
    ③尼·布哈林:《过渡时期经济学》,余大章、郑异凡译,东方出版社1988年,第74页。
    ①拉宾:《〈1844年手稿〉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和哲学论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译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页。
    ②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郁振华、刘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439页。
    ③S.E.Stumpf, J.Fieser, Socrates to Sartre and Beyond: A History of Philosophy,(seventh edition)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3,P372.
    ④汤姆·博托莫尔:《马克思思想词典》,陈叔平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⑤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⑥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第500页。
    ①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至62页。
    ②路易·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Ⅰ)》,唐正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6页。
    ③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④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夲主义的覆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灭亡》,汪澄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2页。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①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②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69、62页。
    ③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④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①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2、43页。
    ②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59页。
    ③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④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⑤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⑥罗伯特·韦尔、凯·尼尔森:《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6页。
    ①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至124页。
    ②S. H. Rigby,Marxism and History: A Citical Introducti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7, P92-143.
    ③伊安·亨特:《分析的和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徐长福等译,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
    ④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05页。
    ⑤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48页。
    ①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序言第1至10页。
    ②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③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④尼·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何国贤等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3页。
    ⑤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3页。
    ①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第65至67页。
    ②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版序言”,第3至4页。
    ③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5页。
    ④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鉴传今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至90页。
    ①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第141至149页。
    ②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74页。
    
    ①广松涉:《唯物史观的原像》,邓习议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②望月清司:《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8页。
    ①莱姆克:《马克思与福柯》,陈元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7页。
    ③莱姆克等著:《马克思与福柯》,陈元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④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至183页。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中,阿隆谈到,“生产力似乎主要是一个特定社会的生产能力,这种能力与科学知识、技术机构和集体劳动组织的本身有关”。(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99页。)
    ⑤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7页。
    ①巴加图利亚:《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的形成》,沈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89页。
    ①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47页。
    ②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
    ①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页。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页。
    ③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5页。斯密使用的“劳动生产力”原文是“the productive powers of labour”,此后,productive power成为古典政治经济学语境中“生产力”概念通常用法。
    ④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6页。
    ①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的《经济学笔记》中摘录斯密的著作时写了如下评注,“十分有趣的是斯密作的循环论证。为了说明分工,他假定有交换。但是为了使交换成为可能,他就以分工、以人的活动的差异为前提。他把问题置于原始状态,因而未解决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83页。)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8页。
    ③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263页。
    ④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315页。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0页。
    ②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稅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55页。
    ③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稅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2页。
    ①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稅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3页。
    ②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四卷,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9页,脚注②。
    ③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稅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6页。
    ①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9页。
    ②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06页。
    ③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66页。
    ④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444页。
    ⑤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87页。
    ①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37页。
    ①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74页。
    ②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56页。
    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36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7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3页。
    ④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35页。
    ⑤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稅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63页。
    ⑥约·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42页。
    ⑦约·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29页。
    ①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96页。
    ②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71页。
    ③约·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61页。
    ④迈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裴达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⑤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第211页。
    ⑥约·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11页。
    ⑦约·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75页。
    ①托马斯·霍吉金斯:《通俗政治经济学》,王铁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0页。
    ②托马斯·霍吉斯金:《通俗政治经济学》,王铁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9页。
    ③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3页。
    ①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3页。
    ②托马斯·霍吉金斯:《通俗政治经济学》,王铁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5页。
    ③托马斯·霍吉金斯:《通俗政治经济学》,王铁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6页。
    ①《格雷文集》,陈太先、眭竹松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2页。
    ②《格雷文集》,陈太先、眭竹松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页。
    ③《格雷文集》,陈太先、眭竹松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36页。
    ④约翰·勃雷:《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袁贤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88页。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9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5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6页。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2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18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7页。
    
    ①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23页。
    ②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8页。
    ③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陈万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98页。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02页。
    ②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3页。
    ①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0至21页。
    ②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35页。
    ③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38页。
    ①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79页。
    ②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82至83页。
    ③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85页。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51页。
    
    ①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09页。
    ①参看拙文《私有财产的起源与外化劳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②参看拙文《私有财产的外化与交往异化》,《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3页。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2),Band I/2,Dietz Verlag Berlin,1982 . S.332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②拉宾:《〈1844年手稿〉对共产主义的经济学和哲学论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译文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④同上书,第11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至176页。此处的生产力被马克思写作“Produktionskraft”,与赫斯、恩格斯的用法一致,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Gesamtausgabe(MEGA2),Band I/2,Dietz Verlag Berlin,1982 . S.380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至1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6页。
    ③恩格斯在逗留巴黎期间的10天内就完成了他所承担的部分。篇幅不长的前三章是恩格斯写的,第四章第1、2节、第六章第2节a和第七章第2节b出自恩格斯的手笔。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3页。
    ①弗兰尼茨基:《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8页。
    ③同上书,第40页。
    ④“私有制”和“私有财产”在德语中都是“Privateigenthum”,这一词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多被译为“私有财产”,而在《神圣家族》中多被译为“私有制”。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9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页。
    ②李斯特另有一部论述生产力理论的著作,题为《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由于当时未能发表,故马克思没有读到。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1至26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63页。
    ③MEGA2第Ⅳ部门第3、4、5卷发表了《布鲁塞尔笔记》和《曼彻斯特笔记》(以下简称《布曼笔记》),目前国内尚没有译本。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0页。
    ⑤同上书,第336页。
    ①[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82页。
    ②[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8至309页。
    ③[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50页。
    ④MEGA2Ⅳ/4 S.346
    
    ①[德]莫泽斯·赫斯:《赫斯精粹》,邓习议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②[德]莫泽斯·赫斯:《赫斯精粹》,邓习议编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页。
    ①[德]图赫舍雷尔:《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843-1858)》,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页。
    ①参看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四、五章。
    ②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页。
    ③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8页。
    
    ①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25页。
    ②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4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至33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页。
    ④我认为,马克思至少否认了恩格斯的三个看法:第一、施蒂纳是“转向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唯心主义者”;第二、施蒂纳利己主义本身的片面性“转向共产主义”;第三、施蒂纳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
    ⑤英格·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的问题和结果》,柴方国译,《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第51至5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0至4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4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6页。
    ①Karl Marx Friderich Engels Werke , Band 3, Dietz Verlag Berlin,1959, S338,339.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9页。
    ⑤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2页。
    ①汉译广松版,第26页;Vorabpublikation,Bd. I/5 der MEGA2, S.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至533页。
    ①Richad. W. Miller:“Analyzing Marx:Morality,Power and Hist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172.
    ②韦尔、尼尔森:《分析马克思主义新论》,鲁克俭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1至62页。
    ③卡尔·柯尔施:《卡尔·马克思》,熊子云、翁廷真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47至149页。
    ④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⑤杜娜叶夫斯卡娅:《马克思主义和自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⑥张一兵:《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
    ①汉译广松版,第140页;Vorabpublikation,Bd. I/5 der MEGA2, S.8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②汉译广松版,第44页;Vorabpublikation,Bd. I/5 der MEGA2, S.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
    ③汉译广松版,第36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①汉译广松版,第142页;Vorabpublikation,Bd. I/5 der MEGA2, S.89、9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至5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6页。
    ①《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94页。
    ②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49页。
    ③G·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论》,岳长龄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至576页。汉译广松版,第1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5页。汉译广松版,第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汉译广松版,第44页。
    ②宗丹楠:《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资本论>读书札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3页。
    ④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6页。
    ⑤王卫国等:《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汉译广松版,第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页。汉译广松版,第8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6页。汉译广松版,第3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③汉译广松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3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67至5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2页。汉译广松版,第4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3页。
    ④Vorabpublikation,Bd. I/5 der MEGA②, S.86、87、93-97
    ⑤Vorabpublikation,Bd. I/5 der MEGA②, S.76、77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9页。
    ①汉译广松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4至5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78页。
    ④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9至5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0页。
    ①汉译广松版,第144至146页。
    ②汉译广松版,第114至115页。
    ①汉译广松版,第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至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至4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至5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35页。
    ①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上卷),余叔通、王雪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页。
    ①即《雇佣劳动与资本》。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5至7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39至7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4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9至11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5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51页。
    ①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2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30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第523至52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4至28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至5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至208页。
    ①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4页。
    ①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②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至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1-50卷,人民出版社1956-1985年。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第1、2、3、10、11、12、13、16、19、25、30、31、32、33、34、44、45、46、47卷,人民出版社1995-2008年。
    [6]马克思:《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持平校,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年。
    [9]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马克思恩格斯传》第1-3卷,刘丕坤等译,三联书店1963、1965年。
    [1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硏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12]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沈耕、毛怡红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13]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4]卡尔·柯尔施:《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阶级运动》,熊子云、翁廷真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5]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6]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7]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1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19]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20]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21]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2]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23]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2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25]埃里希·弗洛姆:《健全的社会》,欧阳谦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26]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均、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27]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修订译本),张旭东、魏文生译,三联书店2007年。
    [28]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下卷),林骧华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29]路易·阿尔都赛:《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30]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1]莫里斯·梅洛-庞蒂:《辩证法的历险》,杨大春、张尧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32]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3]鲍德里亚:《生产之镜》,仰海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34]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
    [3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6]雷蒙·阿隆:《想象的马克思主义》,姜志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
    [37]雷蒙·阿隆:《阶级斗争——工业社会新讲》,周以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38]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年。
    [39]德拉-沃尔佩:《卢梭和马克思》,赵培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40]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
    [41]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年。
    [42]莱姆克等著:《马克思与福柯》,陈元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3]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论》,段忠桥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5]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阮仁慧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年。
    [46]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段忠桥、刘磊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47]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何怀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48]汉娜·阿伦特:《马克思与西方政治思想传统》,孙传钊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0]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林骧华译,三联书店,2008年。
    [51]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5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53]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键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54]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55]亨里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56]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华夏出版社,1999年。
    [57]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尹树广等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58]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尚庆飞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59]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恬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
    [60]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岳长龄、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6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峰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62]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3]詹姆逊:《詹姆逊文集-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65]广松涉:《物象化论的构图》,彭曦、庄倩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6]城塚登:《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尚晶晶等译,求实出版社1988年。
    [67]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8]望月清司:《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的研究》,韩立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9]兹维·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王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70]格·阿·巴加图利亚、维·索·维戈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71]李博:《汉语中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2]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73]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李秋零、田薇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74]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75]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艾彦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
    [76]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3年。
    [7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
    [78]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79]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
    [80]肖恩·塞耶斯:《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冯颜利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81]乔治·莱尔因:《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姜兴宏、刘明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82]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
    [83]E·舒尔曼:《科技时代与人类未来——在哲学深层的挑战》,李小兵等译,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84]H·A·别尔嘉耶夫:《精神王国与恺撒王国》,安启念、周靖波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5]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6]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87]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88]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89]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一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90]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二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9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三卷,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92]弗朗斯瓦·魁奈:《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吴斐丹、张草纫选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9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
    [94]约·雷·麦克库洛赫:《政治经济学原理》,郭家麟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
    [95]约翰·布雷:《对劳动的迫害及其救治方案》,袁贤能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96]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下),赵荣潜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97]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商务印书馆,1997
    [9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
    [99]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陈福生,陈振骅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100]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101]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政治经济学及赋稅原理》(第一卷),郭大力等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102]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二卷),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03]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三卷),寿勉成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
    [104]彼罗·斯拉法:《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四卷),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105]格雷:《格雷文集》,陈太先、眭竹松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6]托马斯·霍吉金斯:《通俗政治经济学》,王铁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107]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08]图赫舍雷尔:《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843-1858)》,人民出版社,1981年。
    [109]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110]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
    [11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112]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7年。
    [113]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114]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54年。
    [115]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2年。
    [116]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1年。
    [117]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18]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119]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9
    [120]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
    [121]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
    [122]蒲鲁东:《什么是所有权》,孙署冰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123]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上下),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77
    [124]洛克莫尔:《历史唯物主义:哈贝马斯的重建》,孟丹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125]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张秀琴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126]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臧峰宇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7]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赵玉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8]古尔德:《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马克思社会实在理论中的个性和共同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9]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曾枝盛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130]G·A·柯亨:《自我所有、自由和平等》,李朝晖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131]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杨学功、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132]沃尔夫冈·豪格:《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朱毅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
    [133]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第3版),郑一明、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4]梅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汪澄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5]R·W·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与历史》,张伟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
    [136]史蒂文·卢克斯:《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袁聚录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三)
    [13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译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8]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9]陈学明:《西方马克思主义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0]古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41]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发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42]胡潇:《唯物史观第一原理》,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3]黄克剑:《人韵――一种对马克思的解读》,东方出版社,1996年。
    [144]蒋学模:《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5]李湛:《应用生产力经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
    [146]余文烈:《分析学派的马克思主义》,重庆出版社1993年。
    [14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8]沈真:《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49]唐正东:《斯密到马克思——经济哲学方法的历史性诠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0]王恒富:《“文化生产力”的崛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1]王慎之:《生产力理论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52]王伟光等:《唯物史观新视野》,东方出版社,1999年。
    [136]王卫国等:《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的形成》,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3]熊映梧:《生产力经济学原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154]衣俊卿等著:《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55]衣俊卿:《现代性焦虑与文化批判》,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6]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7]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158]宗丹楠:《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资本论>读书札记》,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9]邹广文:《文化哲学的当代视野》,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四)
    [160]平心:《关于生产力性质几个问题的发言》,《学术月刊》1960年第4期。
    [161]孙冶方:《什么是生产力及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的几个争论》,《经济研究》,1980年第1期。
    [162]冯景源:《马克思科学生产力概念的形成及其在唯物史观制定中的意义》,《江淮论坛》1984年第4期。
    [163]李维森:《马克思著作中生产力概念的两种含义》,《求是学刊》1985年第6期。
    [164]洪银兴:《先进社会生产力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2001年第10期。
    [165]聂锦芳:《思想的传承、决裂与重构——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前史研究》(上、下),《河北学刊》,2006年第4、5期。
    [166]巴加图利亚:《马克思恩格斯理论遗产中的“生产力”范畴》,《哲学译丛》1982年第3期。
    [167]哈贝马斯:《生产力与交往——答克吕格问》,李黎摘译,《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68]英·陶伯特:《〈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和刊印稿的问题和结果》,柴方国译,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2001年第2期。(五)
    [169]Vorabpublikation aus Band5 der Ersten Abteilung der MEGA②: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Joseph Weydemeyer, Die Deutsche Ideologie, Marx-Engels-Jahrbuch 2003, Akademie Verlag GmbH, Berlin 2004.
    [170]Joseph O’Malley, Marx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71]Allen W.Wood,Karl Marx:The Arguments of the Philosophers,by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1981.
    [172]S. H. Rigby,Marxism and History: A Citical Introduction,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7.
    [173]Anthony Giddens,Capitalism and Morden Social Theory: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Durkheim and Max Weber,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174]S.E.Stumpf,J.Fieser,Socrates to Sarttre and Beyond:A History of Philosophy,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3.
    [175]Gavin Kitching,Karl Marx and the Philosophy of Praxis,Routledge,1988.
    [176]Richard Marsden,The Nature of Capital:Marx after Foucault, Routledge,1999.
    [177]Benjamin B.Page,Marxism and Spirituality,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Bergin & Garvey,1993.
    [178]Tom Bottomore ,Interpretation of Marx, Basil Blackwell 1988.
    [179]C.Bartolovich,N.Lazarus,Marxism ,modernity,and postcolonial studi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80]George Ritzer,Douglas J.Goodman,Classial Sociological Theory(Fouth Edition),Mcgraw-Hill,New York,2004.
    [181]Michael Lowy,The Theory of Revolution in the Young Marx,Brill Leiden,2003.
    [182]Paul Wetherly,Leeds Polytechnic,Marx’s Theroy of History:the Contemporary Debate,Avebury,1989.
    [183]Michel Foucault,Remarks on Marx:Conversations with Duccio Trombadori,Semiotext(e),1991.
    [184]David Leopold, The Young Karl Marx:German Philosophy,Modern Politics,and Human Flourishi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85]Peter Osborne, How To Read Marx, W.W.Norton & Company,2006.
    [186]Edward Reiss, Marx : A Clear Guide,Pluto Press,1997.
    [187]Eric Aarons, Hayek versus Marx : And Today’s Challenges,Routledge,New York,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