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周秦汉社会对女性特质的建构过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周秦汉社会既是中国传统礼教的形成阶段,也是女性伦理规范的逐步发展完备期,这个历史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特质之基础。本文将以两周秦汉这一较长时间段为考察范围,从社会思想与观念对现实女性建构的角度,对礼教的形成及礼教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影响现实女性等做一宏观考察,以探索这一时期思想要求与现实女性行为表现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周礼”中许多与女性相关的礼制是建立在周民族习俗和政治经验之上的,如异姓婚制、媒妁婚、嫡庶制度以及反对“牝鸡司晨”的思想等。这些形成于周民族文化之上的“周礼”,随着周部族的对外扩张和征服,进而影响了广大的“分封”地区。经过西周两百多年各部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周礼”逐步成为中原诸国贵族阶层之思想共识。但通过对西周传世典籍及出土文献的考察可知,西周女性并非处于严格的礼制要求之下,“周礼”对女性的影响力极为有限,春秋社会出现的大量女性“非礼”行为不是由于“礼崩乐坏”造成的结果,而是对西周女性行为的延续。
     “周礼”在东周时代已经成为中原诸国贵族阶层之思想共识,但对现实女性却并没有起到很好建构效果。从文献来看,“礼”对东周女性的建构结果是:“礼”成为部分贵族女性自觉遵守的规则,但大多数女性行为与礼制要求相差甚远,这表明以“礼”建构女性具有着极大的局限性,“礼”缺乏对社会的控制力与影响力。其原因在于:“周礼”对非周民族影响力有限;“周礼”本身强调的是贵族之间的等级尊卑,因此对非贵族阶层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东周社会“礼崩乐坏”造成“礼”的权威性、神圣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中断了以“礼”建构女性之进程;最重要的是“周礼”在理论建构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必然会造成以“礼”建构女性的失败。
     “周礼”到了春秋时代已经不能对社会形成有效的控制,社会亟待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来取代“礼”。战国诸子争鸣的本质就是为形成新的文化体系做准备,诸子为“礼”寻找施行依据,并发展了“礼”的实质与内容,他们之间的学术辩论促进了社会女性理论水平的提高。儒家也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进而形成了自身的女性理论。
     秦帝国在统一天下后,面临着社会秩序重建的艰巨任务,其中包括人伦秩序的重建。推行社会主流女性观的具体措施包括:在刻石中体现国家政权所希望的男女两性秩序;以《秦律》对女性行为进行约束;对不符合男权社会风俗进行整肃(迫害赘婿);开以国家名义表彰贞女之先河。这些措施突出体现了秦帝国以法立国之本质,为后世社会建构女性提供了政治实践经验。政治力量开始参与到建构女性的过程中,这与两周时代仅在思想领域强调“礼”不同,开启了社会思想建构女性的历史新阶段。
     汉初以黄老学说为政治指导思想,但黄老学说在理论方面却疏于对人伦秩序的建设。与此同时,儒家学说吸取政治教训,积极融合利于政治统治的各派学说思想,将过于理想化的先秦儒学改造成利于与政治结合的新儒学。政治形势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最终取代黄老学说,为儒家女性理论建构女性提供了政治支持。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完成了从战国儒家女性“三从”到“夫为妻纲”的理论建设。同时将儒家“女教”思想贯彻到儒家典籍经义的阐释中去。汉代“女教”思想大大加强了对女性的单方面要求,这表现在“妇无二适之义”、“七去”、“三不去”、“女子不二天”等教化被儒家强调与提倡上。刘向《列女传》、班昭《女诫》的出现标志着儒家女性思想朝通俗化、独立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列女传》将学术化的儒家女性理论具体到一个个女性榜样之上,以教化故事的形式发挥了极大的宣传功能。儒家女性思想建设方面的完备与统一,为女性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
     政治力量对社会女性建构的参与,促使汉代社会形成了上至国家、下至基层的社会教化系统:国家法律伦常化、以政府名义对贞妇进行表彰:国家官吏对儒家女性观念的倡导,及对地方女性榜样的表彰;“三老”向基层社会推行教化;社会舆论对女性行为的影响与纠正等等。这些因素使得儒家女性观对女性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汉代特别是东汉女性行为的儒家化趋势表明,儒家思想对社会女性的影响力与控制力已经大大加强。由于思想对社会整体女性的建构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汉代还处于儒家思想对女性的初步建构阶段。
The Zhou, Qin, and Han Dynasties was the formative stag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ethics, was also the feminine ethics standard gradual development complete time, this historical stage has laid found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feminin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will make a macroscopic inspection to ethical code formation and the way how the ethical code influenced realistic feminine from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perspective of women, Explores the ideas conflicting with the female behavior of deep-seated reasons.
     Many of the rituals of "Zhou Li" associated with female were established above the Zhou nationality custom and the political experience, such as the surname marriage system, the matchmaker marriage, Dishu system and "the hen crows louder than the cock" etc."Zhou Li" based on the culture of Zhou nationality, affected the majority areas along with the conquest and expansion of the Zhou tribes. After the exchange and fusion of the various tribes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more than two centuries,"Zhou Li" had gradually became the ideological consensus of aristocracy in central plain countries. We have known that the female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were not in strict rituals of state request through ancient books and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s. The influence of "Zhou Li" was limited,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discourteous" behaviors was not due to "propriety disintegration", but rather the extension of female behaviors in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result of "the ritual" on the feminine construction:"the ritual" becomes the rule which the partial aristocrat female on own initiative observes, but the majority feminine behaviors fell far away from "the ritual", this indicated that constructs the female by "the ritual" to have the enormous limitation,"the ritual" lack of the control and influence."Zhou Li" had already became the ideological consensus of aristocracy in central plain countries, but actually has not had the very good construction effect to the realistic female, The reason lied in:"Zhou Li" had weak influence to non-Zhou nationality;"propriety disintegration" led the authority and sanctity of "the ritual" to a great challenge, interrupted "the ritual" on the feminine construction; Most importantly,"Zhou Li" had the serious defect in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this definitely would lead to a failure of constructing the female by "the ritual"
     "Zhou Li" had already not been able to form the effective control to the society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t needed to a new cultural system to substitute for "the ritual". The thinkers'contend in the Warring States created a new culture system for the preparation, seek for the execution basis to "the ritual", and developed "the ritual" in substance and content. They promoted the feminine theoretical level by debate. Adapts with this, The Confucianist also developed and formed its own feminine theory under the background.
     Qin faced with the arduous task of rebuilding the social order after unifying the whole country, inclu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 relations order. Mainstream view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fic measures for women include:state power embodied in the order of men and women through the carving; constrained female behaviors by "Qin Law"; purged the social customs which did not meet the male power, and opened the precedent of commending the vestal virgin by national name. These measures had manifested the essence of ruling by law, provided the political experience for constructing the female. It indicated that political forces was participat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female, opened a new stage of constructing the female by social thought, and it was different that Western Zhou stressed "the ritual" in the realm of thought.
     The government took "Huang-Lao" doctrines as political guiding ideology in Han Dynasty, but the Taoist neglected the construction on human relations order in theory. With the same time, Confucianism absorbed positively the advantageous of theories, and transformed too idealistic pre-Qin Confucianism into the favor of Neo-Confucianism. This caused the Confucian thoughts to substitute "Huang-Lao" doctrines, and provided the political support for Confucianism of constructing the female. Emperor Wu in Han Dynasty carried out a policy of "deposed hundred, only Confucianism", this recovered and developed the Confucian thoughts. During this period, Confucianist had finished the theory construction from "the three obedience" to "husband guides wife". Meanwhile, the Confucian "female education" thoughts were put into practice with Confucianist literatures,"female education" thoughts in Han Dynasty strengthened greatly restriction on women, which is reflected in "Seven Reasons for Abandoning a Wife","a wife's three objections against being cast off',"women not to have two suitable righteousness" and so on. The appearance of "Biography of women" and "Commandments for Woman" symbolized that the Confucianist feminine thoughts developed towar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independence, especially,"Biography of women" made concrete to each one feminine example, displayed the enormous features in enlightened form. The completeness and unified of Confucianist' feminine thought provided the theory support for the social feminine construction.
     The participation of political force on feminine construction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enlightenment system from government to basic unit:national law were normalized, the chaste wives were commended by country; the initiative of government official on feminine idea and feminine example;"Sanlao" carried out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social basic unit; the influence and correction on feminine behavior by public opinions. These factors had caused enormous influence on female live.
     The Confucian trend of Female behavior in Han Dynasty, especiall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dicated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s had greatly enhanced the influence and control on social women. As the construction of thoughts to the social overall female was a long process, the Han Dynasty was still in the preliminary construction stage of Confucian thoughts on women.
引文
① 波伏瓦:《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第309页。
    ② 杜芳琴:《全球视野中的本土妇女学——中国经验:一个未完成的过程》,《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士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第6页。
    ③ 见《文化的解释》克利福特·格尔茨(美),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① 如杜芳琴《女性观念的演变》、《周礼的兴衰:两性关系模式的理性奠基》等,对周礼、法家、儒家乃至道家女性观念都进行了深入研究。陈东原、曹大为等对汉代女性贞节观念有着梢辟的论述。
    ② 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论“七出”之条》等对先秦秦汉妇女的真实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顾颉刚先生对春秋时期的烝、报婚问题,董家遵在《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中对汉代女性再嫁、守贞等问题通过史料梳理进行了全面阐释。
    ③ 曹大为:《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第142页。
    ④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王子今(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14页。
    ① 岳岭,张爱华:《近20年秦汉妇女史研究综述》,《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21页。
    ②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上海书店,1984年3月第一版(本书根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第2页
    ①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第1贞
    ① 刘咏聪:《香港近二十年中中国古代女性史学术活动》,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中国女性史研究室,2006年版,第41页。
    ② 山川丽(日),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① 详情请见张经《80年代以来的先秦妇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期。
    ② 参见《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
    ③ 杜芳琴:《研究主体对妇女史研究的影响——妇女史出版物十年回顾(1981-1991),《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19页。
    ① 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高士瑜序第2-3页。
    ① (美)林嘉琳,孙岩:《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许倬云序。
    ① 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高士瑜序,第4页。
    ① 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载《文史》第六辑,1979年版。
    ① 《孟子·万章下》
    ② 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③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7-10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6月第1版,第474页。
    ①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版,第23页。
    ②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75页。
    ①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② 《战国策·燕策》
    ③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6-457页。
    ① 《观堂集林·卷第十·殷周制度论》
    ② 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8页。
    ① 《尚书·酒诰》
    ② 《史记·殷本纪》
    ③ 《吕氏春秋·先识》
    ④ 《尚书·甘誓》
    ⑤ 《尚书·汤誓》
    ① 刘詠聰:《女性与历史》
    ① 分封制度应该不是始于周人,如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便认为:“分封诸侯在夏代就有了,相传夏王少康将其幼子曲列分封于缯,其后裔延续到商、周两朝,一直列为诸侯。”这种国家政权结构形式,从原始社会开始孕育,夏、商二代产生、形成,至西周,渐趋完备、典型。但西周初年如此大规模的分封,则非夏商时代所能及。
    ②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版,第257页。
    ③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④ 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1月版,第150页
    ① 《左传·定公四年》
    ① 王海琴:《春秋时期贵族妇女涉政问题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第51页。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前言第2页
    ② (三国·魏)何晏撰:《论语集解》,四部丛刊本。
    ① 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前言第2页
    ② 蔡锋:《从春秋战国时的婚俗变异看当时社会的进步》,《西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第29页。
    ③ 薛立芳:《政治联姻:春秋时期“淫风流行”之社会原因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5月,第 210-213页。
    ① 《国语·周语上》
    ① 《诗经集注》
    ② 《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③ 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12月版,第25页。
    ④ 佘树生:《宗法农奴制度下的周代婚姻文化》,《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第80-87页。
    ⑤ 胡静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02页。
    ① 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12月,第25页。
    ② 这里借用社会学之研究成果,社会学学者在研究社会心理时曾提出过功能主义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信仰特别是仪式加强传统的个人之间的社会纽带的方式,强调群体的社会结构通过作为基础的社会价值的仪式化或神话符号化得到加强和保持长久的方式。美国学者克利福德·格尔茨认为功能主义不足以解释社会变迁与仪式变化之间的关系,因为它无法同等探讨社会过程与文化过程;二者中不可避免地有一个被忽视或是仅仅简单地成为另一个的反映,即成为另一个的“镜像”。见《文化的解释》,克利福特·格尔茨(美),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③ 颜世安:《礼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131-132页。
    ④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① 《礼记·内则》
    ① 宋镇豪:《商代婚姻的运作礼规》,《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② 陈东原:《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4页。
    ③ 陈筱芳:《春秋婚姻礼俗与社会伦理》,巴蜀书社,2000年6月版,第36-55页
    ④ 《左传·隐公八年》
    ⑤ 《礼记·经解》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第26页。
    ① 《汉书·恩泽侯表》
    ② 陈昭容:《周代妇女在祭祀中的地位》,《妇女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8页。
    ③ 《周易》的卦象、爻辞部分形成较早,学者一般认为形成于商末周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而充满儒家伦理思想的《易传》则形成较晚,大致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反映的是春秋时代的思想。
    ① 参考辛介夫《<周易>解读》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③ 《左传·定公五年》
    ④ 《左传·庄公十四年》
    ① 《战国策·齐六·齐闵王之遇杀》
    ② 《楚辞·离骚》
    ③ 同上
    ④ 《楚辞·九歌》
    ⑤ 《左传·成公十一年》
    ⑥ 《左传·昭公二年》
    ⑦ 《左传·襄公十九年》
    ① 《左传·襄公九年》
    ② 《左传·隐公八年》
    ③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① 《左传·文公十八年》
    ① 铭文释义根据《商周古文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第160-165页
    ② 铭文断句与释读根据董珊《秦子姬簋盖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6期,第28页
    ① 《左传·襄公十五年》
    ② 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第234页。
    ① 李衡眉:《先秦史论集》,齐鲁书社,1999年版,第87页
    ②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② 当然这种历史趋势发展是极为缓慢的,从法律对出嫁女性的归属问题可以看出这一点。相关论述请看第六章第二节。
    ① 《左传·文公八年》
    ② 《左传·文公十六年》
    ③ 《韩非子·亡征》:“不为人主之孝,而慕匹夫之孝,不顾社稷之利,而听主母之令,女子用国,刑余用事者,可亡也。”
    ① 《左传·昭公八年》
    ② 《左传·文公十三年》
    ③ 此事见于《左传》、《国语》
    ④ 《韩非子·奸劫弑臣》
    ①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723页。
    ③ 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12月,第25页。
    ④ 《左传·昭公十一年》
    ⑤ 《左传·昭公十九年》
    ① 《战国策·齐六·齐闵王之遇杀》
    ② 《毛诗·氓》
    ③ 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④ 《左传·定公十四年》
    ⑤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⑥ 见《左传·宣公九年》
    ①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② 《左传·僖公三年》
    ③ 《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 《战国策》
    ①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0页。
    ②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99页。
    ③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④ 《左传·昭公元年》
    ⑤ 《左传·哀公十二年》
    ① 转引自许倬云《西周史》第150页
    ② 《史记·周本纪》
    ① 《尚书·多士》
    ② 同上
    ③ 《史记·鲁周公世家》
    ④ 牟润孙:《宋人内婚》,《注史斋从稿》,中华书局1987年3月版,第44-49页。
    ⑤ 《公羊传·僖公二十五年》
    ⑥ 《公羊传·文公八年》
    ⑦ 牟润孙:《宋人内婚》,《注史斋从稿》,中华书局1987年3月版,第45页。
    ⑧ 《太平御览·卷五四○》
    ⑨ 《史记·管晏列传》
    ① 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1.498),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② 吴凡明:《齐“巫儿”婚俗始于桓公考》,《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第199页。
    ③ 铜器铭文证明齐国贵族婚姻中长女并非不嫁:《庆叔匚》:“庆叔作朕子孟姜匜。”《孟姜匚》:“□叔作朕子孟姜匚。”
    ④ 侯强:《齐“巫儿”婚俗探析》,《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第52页。
    ⑤ 《左传·昭公十三年》
    ⑥ 顾颉刚:《由“杰”、“报”等婚姻方式看社会制度的变迁(下)》,《文史》第十五辑,第1页。
    ①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71页。
    ② 金景芳:《论礼治与法治》,《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161页。
    ③ 陈一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辩》,《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
    ④ 李启谦:《再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中国古代史论从》,1981年第3辑,福建人民出版社。
    ①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40页。
    ② 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1月版,第150页。
    ①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②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③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① 金景芳:《学易四种》,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55页。
    ②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05页。
    ① 《礼记·曾子问》
    ② 《礼记·曾子问》
    ③ 《礼记·檀弓下》
    ④ 《管子·小匡》
    ⑤ 《说苑·卷第八》
    ①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80页
    ② 《资治通鉴·卷第十一》
    ③ 伯特兰·罗素:《西洋哲学史》,台北出版社,1982年版。
    ① 杜芳琴:《周礼的兴衰:两性关系模式的理性奠基》,《阳刚与阴柔的变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7页。
    ① 李冬君:《先秦诸子论孔子与孔子的圣化》,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第7页
    ② 《管子·君臣下》
    ③ 《韩非子·八奸》
    ④ 《韩非子·八奸》
    ⑤ 《管子·七臣七君》
    ⑥ 《管子·轻重甲》
    ① 《吕氏春秋·疑似》
    ② 《吕氏春秋·直谏》
    ③ 《韩非子·十过》
    ④ 《吕氏眷秋·乐成》
    ⑤ 《吕氏春秋·直谏》
    ⑥ 《韩非子·亡征》
    ① 《管子·权修》
    ② 《管子·形势》
    ① 《管子·君臣下》
    ② 《管子·权修》
    ③ 《墨子·辞高》
    ④ 《墨子·贵义》
    ⑤ 《管子·八观》
    ⑥ 《墨子·尚贤》
    ⑦ 《商君书·画策》
    ① 《管子·立政九败》
    ② 《荀子·正论篇》
    ③ 《荀子·富国》
    ④ 《吕氏春秋·慎势》
    ⑤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12页。
    ① 《韩非了·奸劫弑臣》
    ② 《韩非子·内美人》
    ③ 《管子·君臣下》
    ④ 《韩非子·定法》
    ⑤ 《韩非子·爱臣》
    ⑥ 《吕氏春秋·慎势》
    ① 《商君书·画策》
    ② 《庄子·天道》
    ③ 《吕氏春秋·处方》
    ④ 《左传·桓公十八年》
    ⑤ 《韩非子·扬榷》
    ① 《管子·形势解》
    ② 《韩非子·六反》
    ③ 《荀子·君道篇》
    ① 《孟子·尽心章句上》
    ② 《吴越春秋》虽为一部东汉赵晔所着,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史事为主的着作,但这句“吾闻: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有受其寒”的思想在战国诸子那里已经有所论述。
    ③ 《墨子·非命》
    ① 《孟子·告子章句上》
    ② 《孟了·告子章句下》
    ③ 《孟子·告了章句下》
    ①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
    ② 《孟子·万章章句上》
    ③ 《荀子·性恶篇》
    ① 《商君书·慎法》
    ② 《商君书·开塞》
    ③ 《荀子·性恶篇》
    ④ 《荀子·富国篇》
    ⑤ 《荀子·大略篇》
    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② 《韩非子·备内》
    ③ 《韩非子·备内》
    ① 《韩非子·备内》
    ② 《韩非子·说难》
    ③ 《韩非子·十过》
    ④ 《韩非子·八奸》
    ① 《韩非子·备内》
    ② 《韩非子·亡征》
    ③ 《韩非子·备内》
    ④ 《韩非子·亡征》
    ① 《韩非子·显学》
    ② 《孟子·滕文公下》
    ③ 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第364-365页
    ④ 《墨了·非儒下》
    ⑤ 《墨子·非儒下》
    ① 《墨子·非儒下》
    ② 《庄子·骈拇》
    ① 《庄子·天道》
    ② 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页。
    ① 《庄了·渔父》
    ②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9页。
    ① 张经:《80年代以来的先秦妇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期,第6页。
    ② 钱玉趾:《“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新解——孔子没有鄙视妇女的辨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3期,第37页。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吴正中、于淮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为孔子正名》(《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③ 李泽厚:《论语今读》
    ④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第308-309页
    ① 《孔子家语》曾被认为是“伪书”,但近年来一批出土文献的问世使得人们重新审视此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墓竹简、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木犊、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以及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等出土文 献证明《孔了家语》并非“伪书”,甚至早在战国时期《孔子家语》的单篇便已经流传很广了。这段史事又见于《荀子》,其记载应该是基本可信的。
    ① 《易传·系辞下》
    ② 《易传·杂卦》
    ① 《周易·系辞上》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①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第305页。
    ①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59页。
    ① 《荀子·大略》
    ② 《吕氏春秋·情欲》
    ③ 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以上简文出自《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其顺序、编联和补字均以黄怀信先生的意见为主。
    ① 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考释·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② 饶宗颐:《竹书<诗序>小笺》,《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29页。
    ③ 李学勤:《<诗论>说<关雎>等七篇释义》,《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第91页。
    ① 陈桐生:《从战国初期儒家人性论思潮看<孔子诗论>价值》,《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74页。
    ② 李学勤:《<诗论>说<关雎>等七篇释义》,《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第93页。
    ① 《荀子·大略》
    ① 《国语·鲁语上》
    ②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③ 《管子·五辅》
    ① 《管子·权修》
    ② 《墨子·节葬》
    ③ 《管子·权修》
    ④ 《荀子·富国》
    ① 《墨子·非命》
    ② 《商君书·画策》
    ③ 《苟子·王制》
    ④ 《葡子·儒效》
    ① 《论语·八佾》
    ②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③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一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④ 彭林:《从俗到礼——中国上古文明的演进》,《寻根》1998年第5期,第27页。
    ⑤ 《论语·为政》
    ① 《韩非子·八经》
    ② 《礼记·大学》
    ③ 《礼记·大学》
    ① 《汉书·匈奴传》
    ② 《战国策·韩策》
    ③ 《史记·商君列传》
    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⑤ 详见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第十二章第五节秦国的婚制与变法的成功、王淳《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和婚俗与其政治变革的关系》、蔡锋《春秋战国礼俗的差异性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兼论秦俗是影响秦国变法彻底的原因之一》和《试论秦国的礼俗及其对统一六国的影响》,向丽《秦国残余母系刍议》。
    ① 颜世安:《关十儒学中“历史文化优先”意识的一些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174页。
    ② 《史记·秦本纪》
    ③ 《商君书·画策》
    ① 申茂盛、许卫红:《浅论秦人贞节观的强化与秦文化内容的发展》,《西北史地》1994年第4期,第42页。
    ② 《新书·过秦下》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① 寄豭:寄居的公猪。《左传·定公十四年》,因卫灵公夫人男子与宋公子朝通奸,当卫国太子路经宋国时,其国人即讽刺说:“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史记索隐》说:“豭,牡猪也。言夫淫他室,若寄豭之猪也。”
    ② 《管子·小匡》
    ① 《管子·五辅》
    ② 王绍东:《秦始皇贞节妇女观的心理探因》,《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第30-35页。
    ③ 贾丽英:《秦汉时期奸罪考论》,《河北法学》,2006年4月,第98页
    ④ 《日知录》卷13
    ① 林剑鸣,赵宏:《秦汉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第58页
    ② 《吕氏春秋·先识》
    ③ 《汉书·地理志下》
    ④ 同上
    ⑤ 《商君书·赏刑》
    ⑥ 《吕氏春秋·审分》
    ① 《论语·为政》
    ② 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
    ① 《商君书·境内》
    ② 《商君书·去强》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④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⑤ 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版。
    ①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第222-223页。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① 秦汉法律中对亲亲相隐制度的不同态度与看法,详见张松《睡虎地秦简与张家山汉简反映的秦汉亲亲相隐制度》。
    ② 张中秋:《中国封建社会奸罪述论》,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第183页。
    ① 贾丽英:《秦汉时期奸罪论考》,河北法学,2006年4月,第97页。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
    ① 《新书·卷三》
    ② 蒋非非:《秦代嫡戍、赘婿、闾左新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5月,第60页。
    ③ 晋文:《秦始皇未曾破坏母系制遗存——与张岩先生“破坏”说商榷》,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41页。
    ④ 《汉书·严助传》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 张岩:《对孟姜女传说的再认识——我国母系制遗存现象的一次大规模破坏过程》,《文艺研究》,1991年6月,第71-77页
    ③ 晋文:《秦始皇未曾破坏母系制遗存——与张岩先生“破坏”说商榷》,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0页
    ④ 蒋非非:《秦代谪戍、赘婿、闾左新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5月,第34页。
    ① 《新书·卷三》
    ②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③ 《睡虎地秦墓竹简·为吏之道》
    ① 《过秦论》
    ② 《史记·曹相国世家》
    ① 《史记·曹相国世家》
    ② 《史记·儒林传》
    ③ 《史记·外戚列传》
    ④ 《庄子·天道》:“末学者,古人有之,而非所以先也。君先而臣从,父先而子从,兄先而弟从,长先而少从,男先而女从,夫先而妇从。夫尊卑先后,天地之行也,故圣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春夏先,秋冬后,四时之序也;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
    ①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 金春峰先生认为儒家肯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文化的价值与作用,是人文主义的。而道家则是反人文主义的,社会的礼制、文化、教育、政治、道德,都是迫害人的发展及其本性的完善的,自然是最高原则。
    ③ 《经法·六分》
    ④ 《十六经·顺道》
    ⑤ 《经法·君正》
    ⑥ 《经法·论》
    ⑦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三版,第30页
    ① 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三版,第43页
    ② 《晋书·刑法志》
    ① 《史记·平准书》
    ② 《史记·平准书》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62页
    ①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三版,第93页
    ② 《新语·道基》
    ③ 《新语·伞德》
    ④ 《新书·卷十》
    ⑤ 《新书·修政语上》
    ⑥ 《论语·为政》
    ① 《汉书·董仲舒传》
    ①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
    ② 《史记·曹相国世家》
    ① 刘丁豪:《汉代官吏群体的儒学化及其对汉代社会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月,第53页。
    ② 《汉书·儒林传》
    ③ 刘丁豪:《汉代官吏群体的儒学化及其对汉代社会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月,第54贝。
    ④ 《汉书·儒林传》
    ⑤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四》
    ① 班固:《汉书·元帝纪·赞曰》
    ② 《后汉书·左雄传》
    ③ 《汉书·循吏列传》
    ④ 同上
    ⑤ 《汉书·儒林传》
    ① 熊铁基:《汉代对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光明日报》2005年7月19日第7版。
    ② 《礼记·郊特牲》
    ① 《礼记·内则》
    ② 《仪礼·士昏礼》
    ③ 《礼记·昏义》
    ④ 《礼记·经解》
    ① 《礼记·昏义》
    ② 《礼记·曲礼》
    ③ 《礼记·檀弓上》
    ④ 《礼记·曲礼》
    ⑤ 《仪礼·既夕礼》
    ⑥ 《礼记·坊记》
    ① 对“妻妾”之别,《礼记》《仪礼》之中也有记载,通过丧礼、婚礼、等级待遇等进行区分,在这里不再赘述。
    ② 《韩非子·六反》
    ① 《春秋繁露·基义》
    ② 《春秋繁露·观德》
    ③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④ 《春秋繁露·顺命》
    ⑤ 《春秋繁露·基义》
    ⑥ 《春秋繁露·顺命》
    ① 《汉书·儒林列传》
    ② 《汉书·楚元王传》
    ③ 《后汉书·章帝纪》
    ①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② 《白虎通·三纲六纪》
    ① 《白虎通·嫁娶》
    ② 《白虎通·瑞贽》
    ③ 许倬云:《从周礼中推测远古的妇女工作》,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论文集,稻乡出版社,1979年版。
    ④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
    ⑤ 《白虎通·三纲六纪》
    ⑥ 《白虎通·嫁娶》
    ① 《后汉书·列女传》
    ① 《礼记·经解》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 刘毓庆:《<从文学到经学>序》,《诗经研究从刊》第十七辑,学苑出版社,第32页。
    ② 胡念贻:《论汉代宋代的“诗经”研究及其在清代的继承和发展》,《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68页。
    ③ 《牡丹亭》
    ④ 《女诫》
    ①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② 《管子·权修》
    ① 袁长江:《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414页。
    ② 《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大部分为先秦礼制的记载,其中也有对汉人思想的记载。
    ③ 《礼记·檀弓下》
    ①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8页。
    ② 《潜夫论·断讼》
    ③ 《大戴礼记·本命》
    ① 《大戴礼记·本命》
    ② 郑慧生:《论“七出”之条》,《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第88页。
    ③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第32-33页。
    ① 对“人尽夫”思想更深入的研究与考察请参看马媛媛的硕士论文《春秋时期政治婚姻下的女性研究——处在“父权”与“夫权”夹缝中的贵族女性》
    ① 《晋书·刑法志》
    ② 班昭《女诫》
    ③ 见陈东原《妇女生活史》第三章第二节《两个女教的圣人》。
    ① 《汉书·楚元王传》
    ② 何志华、朱国藩、樊善标:《<古列女传>与先秦两汉典籍重见资料汇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尚书·尧典》
    ① 《尚书·益稷》
    ② 《吕氏春秋·音初》
    ①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② 陈丽平:《刘向<列女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246页。
    ① 《汉书·叙传上》
    ②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第188页。
    ③ 《汉书·外戚下》
    ① 《后汉书·帝纪第一0下》
    ② 《初学记》
    ③ 《文选》
    ④ 除古帝王以单个肖像来表现外,其他三十三幅历史故事画中,九幅集中在君臣关系上,十三幅表现的是为人楷模的孝子,五幅展现的是贞妇,而体现兄弟关系的只有一幅,体现朋友之情的也只有一幅。
    ⑤ 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第170页。
    ① 《礼记·学记》
    ② 同上
    ③ 《礼记·大学》
    ④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① 《春秋繁露·立元神》
    ② 《汉书·董仲舒传》
    ③ 《春秋繁露·为政者天》
    ④ 《汉书·董仲舒传》
    ⑤ 《汉书·儒林传》
    ⑥ 《汉书·平帝纪》
    ⑦ 李泽厚:《秦汉思想简议》,《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第3期,第153页。
    ① 《新书·时变》
    ② 《汉书·地理志》
    ③ 《汉书·地理志》
    ① 高敏:《汉初法律系全部继承秦律说——读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札记》,《秦汉史论丛》第6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 张家国:《关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几点研究及其他》,载《帝制时代的中国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74-293页。
    ① 《奏谳书》简187-188
    ② 王辉:《秦汉奸罪考》,《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第105页。
    ③ 《汉书·功臣表》
    ④ 《东观汉记》
    ⑤ 《汉书·王子侯表》
    ⑥ 《汉书·恩泽侯表》
    ① 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第40页
    ② 《史记·太史公自序》
    ③ 《盐铁论·刑德》
    ④ 《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
    ⑤ 《后汉书·应劭列传》
    ⑥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1月版,第160页。
    ⑦ 《汉书·循吏传》
    ① 《汉书·于定国传》
    ② 《后汉书·郭躬传》
    ③ 《后汉书·陈宠传》
    ④ 《后汉书·梁松传》
    ⑤ 《后汉书·循吏传》
    ⑥ 《后汉书·陈球传》
    ⑦ 袁长江主编:《董仲舒集·春秋决事》,学苑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414页。
    ①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1月,第167页
    ② 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例言》,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页。
    ① 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谢承《后汉书》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第7页。
    ② 《汉书·地理志下》
    ③ 《汉书·地理志下》
    ① 《风俗通义·怪神》
    ① 《后汉书·申屠蟠传》
    ①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引《博子》
    ②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引皇甫谧《高士传》
    ③ 牟发松:《汉代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第85-87页。
    ④ 《汉书·武帝纪》
    ⑤ 《汉书·文帝纪》
    ① 陈丽平:《汉王朝的政治危机和女祸观念》,《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32页
    ②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③ 牟润孙:《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注史斋从稿》,中华书局,1987年3月版,第50-79页
    ④ 《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⑤ 《后汉书·荀爽传》
    ① 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一版。
    ② 《汉书·谷永杜邺传》
    ③ 荀悦:《前汉纪·前汉孝成皇帝纪卷第二十六》
    ① 《汉书·元后传》
    ② 吴祖春:《<汉书·五行志>的礼学实质》,《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44-148页。
    ③ 刘泳聰:《汉代以灾异归咎妇人的思想》,《女性与历史——中国传统观念新探》,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台湾初版,第13-26页。
    ④ 《后汉书》虽为范晔(398-445)所著,但所引用汉人的理解甚多,所以基本也可以代表汉人的看法。其中借用灾异谴责外戚的事例众多,虽与女性相关但关系不大,因此表中就不再列入。
    ① 严公即庄公
    ① 《汉书·李寻传》
    ② 同上
    ③ 郭秋馨:(台湾)硕士论文《先秦到两汉之际女性特质的建构与事实》,“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第103 页。
    ①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②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③ 《后汉书·列女传》
    ④ 《汉书·外戚传》
    ⑤ 萧虹《班昭—力图建立传统妇女观的女史》经过研究认为:这一本书在当时所构成的影响不如她对后世的影响深刻,尤其对明清时代的妇女生活。明神宗认为这本书简要明肃,足为万世女子的模范,曾经令王相作注,和成祖徐皇后的《内训》合刻而行,至此《女诫》才真正形成较为全面性的影响。
    ①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②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③ 《玉台新咏》
    ④ 同上
    ⑤ 《后汉书·列女传》
    ⑥ 《后汉书·荀淑传》
    ① 《汉书·外戚下》
    ② 同上
    ③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① 《汉书·元后传》
    ① 《汉书·外戚传下》
    ② 《东观汉纪·卷六》》
    ③ 《后汉书·帝纪第一0》
    ① 曹大为:《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第142页。
    ② 李甲孚:《中国古代的妇女生活》,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二年版,第103页。
    ③ 聂崇岐:《女子再嫁问题之历史演变》,《中国妇女史论集》,鲍家麟主编,第128页。
    ④ 董家遵:《从汉到宋寡妇再嫁习俗考》,《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254页。
    ⑤ 董家遵:《历代节妇烈女的统计》.《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251页。
    ⑥ 高臻、韩树峰:《汉晋时期妇女的守节与再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8月,第54页。
    ① 《西汉寡妇再嫁之俗》,《清华周刊》三十七卷第九、十期合刊。
    ② 董家遵:《从汉到宋寡妇再嫁习俗考》,《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第255页。
    ③ 《太平御览·列女传》
    ④ 赵志坚:《两汉妇女的贞节问题》,《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第16页。
    ① 《后汉书·荀淑传》
    ① 《汉书·外戚下》
    ② 郭秋馨:(台湾)硕士论文《先秦两汉之际女性特质的建构与事实》,第110页。
    ① 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版,第43灭。
    ② 邱立波:《汉代复仇所见之经、律关系问题》,《史林》2005年第3期,第80-110页。
    ③ 《春秋公羊传·庄公四年》
    ① 《周礼·地官司徒》
    ② 《旧唐书·刑法志》
    ③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89页。
    ④ 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88页。
    ⑤ 《后汉书·列女传》
    ① 《后汉书·申屠蟠传》
    1、《孟子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版。
    2、《诗经译注》,周振甫译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尚书译注》,李民、王健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史记》,(西汉)司马迁著,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吕氏春秋译注》,张双棣等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6、《礼记译注》,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周易>解读》,辛介夫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论语集解》,(三国·魏)何晏撰,四部丛刊本。
    9、《国语集解》,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诗经集注》,(宋)朱熹,世界书局,1937年版。
    1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13、《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14、《春秋公羊传注疏》,(东汉)何休注,(唐)徐彦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15、《春秋毅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6、《太平御览》,(宋)李防编纂,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7、《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黎翔凤撰,中华书局,2009年版。
    18、《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清)王先慎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
    19、《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20、《资治通鉴》,(宋)司马光主编,中华书局,1956年版。
    21、《墨子闲诂》,(清)孙诒让撰,中华书局,2001年版。
    22、《商君书锥指》(新编诸子集成),蒋礼鸿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23、《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王先谦撰,中华书局,1988年版。
    24、《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注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25、《孟子译注》,杨伯峻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26、《吴越春秋辑校汇考》,周生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7、《孔子家语》,陈士珂辑,上海书店,1987年版。
    28、《新书校注》,(汉)贾谊撰,中华书局,2000年版。
    29、《晋书》,(唐)房玄龄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30、《新语校注》,(汉)陆贾撰,王利器注,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廿二史劄记校证》,(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
    32、《仪礼译注》,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33《春秋繁露义证》(新编诸子集成),苏舆撰,中华书局,1992年版。
    34、《后汉书》,(宋)范哗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
    35、《白虎通疏证》(新编诸子集成),(清)陈立撰,中华书局,1994年版。
    36、《牡丹亭》,(明)汤显祖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37、《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8、《潜夫论笺校正》,(汉)王符著,(清)汪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
    39、《大戴礼记解诂》,(清)王聘珍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40、《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41、《东观汉记校注》,刘珍等撰,中华书局,2008年版。
    42、《盐铁论校注》,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43、《风俗通义校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44、《初学记》,(唐)徐坚,中华书局,1962年版。
    45、《文选》,(南朝梁)萧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6、《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
    47、《前汉纪》,(东汉)荀悦撰,四部丛刊本。
    48、《玉台新咏笺注》,(陈)徐陵编,(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
    49、《周礼译注》,杨天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0、《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1、波伏瓦:《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2、杜芳琴:《全球视野中的本土妇女学——中国经验:一个未完成的过程》,《妇女学和妇女史的本土探索——社会性别视角和跨学科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刘咏聪:《香港近二十年中中国古代女性史学术活动》,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中国女性史研究室,2006年版。
    4、山川丽(日),高大伦,范勇译:《中国女性史》,三秦出版社,1987年版。
    5、杜芳琴:《研究主体对妇女史研究的影响——妇女史出版物十年回顾(1981—1991),《发现妇女的历史——中国妇女史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6、王子今:《古史性别研究丛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美)林嘉琳,孙岩:《性别研究与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杨天宇:《郑玄三礼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陈昭容:《周代妇女在祭祀中的地位》,《妇女与社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12、刘詠聰:《女性与历史——中国传统观念新探》,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台湾初版。
    13、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5、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版。
    16、闻一多:《诗经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版。
    17、克利福特·格尔茨(美):《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0、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21、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
    22、陈筱芳:《春秋婚姻礼俗与社会伦理》,巴蜀书社,2000年版。
    23、刘翔等编著:《商周古文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24、李衡眉:《先秦史论集》,齐鲁书社,1999年版。
    25、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陈鹏:《中国婚姻史稿》,中华书局,1990年版。
    28、牟润孙:《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版。
    29、马承源:《商周青铜器铭文选》,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30、郭沫若:《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31、金景芳:《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
    32、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金景芳:《学易四种》,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35、杜芳琴:《周礼的兴衰:两性关系模式的理性奠基》,《阳刚与阴柔的变奏》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杜芳琴:《女性观念的衍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8、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出版,2001年版。
    41、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版。
    42、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释文考释·孔子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43、黄怀信:《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解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4、饶宗颐:《竹书<诗序>小笺》,《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5、林剑鸣,赵宏:《秦汉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47、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李泽厚:《秦汉思想简议》,《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49、许倬云:《从周礼中推测远古的妇女工作》,鲍家麟《中国妇女史论集》论文集,稻乡出版社,1979年版。
    50、周积明,宋德金:《中国社会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1、刘毓庆:《<从文学到经学>序》,《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七辑,学苑出版社。
    52、袁长江:《董仲舒集》,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53、郑慧生:《论“七出”之条》,《华夏女性之谜——中国妇女研究论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
    54、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5、何志华、朱国藩、樊善标:《<古列女传>与先秦两汉典籍重见资料汇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陈丽平:《刘向<列女传>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57、高敏:《汉初法律系全部继承秦律说——读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札记》,《秦汉史论丛》第6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8、张家国:《关于张家山汉简<奏谳书>的几点研究及其他》,载《帝制时代的中国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9、于振波:《秦汉法律与社会》,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
    61、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2、牟润孙:《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版。
    63、李贞德:《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三联书店,2008年版。
    64、萧虹:《班昭—力图建立传统妇女观的女史》
    65、郭秋馨:(台湾)硕士论文《先秦到两汉之际女性特质的建构与事实》,“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
    66、李甲孚:《中国古代的妇女生活》,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版。
    67、聂崇岐:《女子再嫁问题之历史演变》,《中国妇女史论集》,鲍家麟主编,
    68、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9、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1、岳岭,张爱华:《近20年秦汉妇女史研究综述》,《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张经:《80年代以来的先秦妇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期。
    3、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六辑。
    4、曹兆兰:《金文中的女性享祭者及其社会地位》,《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王海琴:《春秋时期贵族妇女涉政问题初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6、蔡锋:《从春秋战国时的婚俗变异看当时社会的进步》,《西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7、薛立芳:《政治联姻:春秋时期“淫风流行”之社会原因新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8、佘树生:《宗法农奴制度下的周代婚姻文化》,《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
    9、胡静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0、颜世安:《礼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1、宋镇豪:《商代婚姻的运作礼规》,《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12、董珊:《秦子姬簋盖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6期。
    13、吴凡明:《齐“巫儿”婚俗始于桓公考》,《兰州学刊》,2009年第7期。
    14、侯强:《齐“巫儿”婚俗探析》,《管子学刊》2001年第2期。
    15、陈一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辩》,《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
    16、李启谦:《再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3辑,福建人民出版社。
    17、李冬君:《先秦诸子论孔子与孔子的圣化》,《南开学报》2000年第1期。
    18、张经:《80年代以来的先秦妇女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期。
    19、钱玉趾:《“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新解——孔子没有鄙视妇女的辨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20、李学勤:《<诗论>说<关雌>等七篇释义》,《齐鲁学刊》,2002年第2期。
    21、陈桐生:《从战国初期儒家人性论思潮看<孔子诗论>价值》,《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2、彭林:《从俗到礼——中国上古文明的演进》,《寻根》,1998年第5期。
    23、颜世安:《关于儒学中“历史文化优先”意识的一些思考》,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4、贾丽英:《秦汉时期奸罪考论》,《河北法学》,2006年第4期。
    25、王淳:《秦国的母系氏族残余和婚俗与其政治变革的关系》、《兰州学刊》,2008年第11期。
    26、蔡锋:《春秋战国礼俗的差异性及其对社会变革的影响:兼论秦俗是影响秦国变法彻底的原因之一》,《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
    27、蔡峰:《试论秦国的礼俗及其对统一六国的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28、张中秋:《中国封建社会奸罪述论》,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3期。
    29、蒋非非:《秦代嫡戍、赘婿、闾左新考》,《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5期。
    30、晋文:《秦始皇未曾破坏母系制遗存——与张岩先生“破坏”说商榷》,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31、王绍东:《秦始皇贞节妇女观的心理探因》,《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6期。
    32、张岩:《对孟姜女传说的再认识——我国母系制遗存现象的一次大规模破坏过程》,《文艺研究》,1991年第6期。
    33、刘丁豪:《汉代官吏群体的儒学化及其对汉代社会的影响》,《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4、熊铁基:《汉代对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光明日报》2005年7月19日第7版。
    35、胡念贻:《论汉代宋代的“诗经”研究及其在清代的继承和发展》,《文学评论》1981年第6期。
    36、王辉:《秦汉奸罪考》,《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第3期。
    37、牟发松:《汉三老:“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文史哲》2006年第6期。
    38、陈丽平:《汉王朝的政治危机和女祸观念》,《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9、曹大为:《中国历史上贞节观念的变迁》,《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40、高臻、韩树峰:《汉晋时期妇女的守节与再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8期。
    41、吴景超:《西汉寡妇再嫁之俗》,《清华周刊》三十七卷第九、十期合刊。
    42、赵志坚:《两汉妇女的贞节问题》,《历史教学》1998年第4期。
    43、邱立波:《汉代复仇所见之经、律关系问题》,《史林》2005年第3期。
    44、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