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强公共性到弱公共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媒体评论的公共性是衡量媒介公正和社会公正的重要标准。但纵观我国媒体评论的实践史和学术研究史,媒体评论的公共性话语还是一个待建构的问题。本文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论,在公众舆论与媒体评论的关系探讨中试图建构媒体评论公共性话语。该建构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理论建构。通过对公共性意义系统和哈贝马斯公共性理论的梳理,总结出公共性的基本判断维度,并以之为视角研究媒体评论话语实践结构和结构要素的公共性。其结论是媒体评论话语实践的公共性与公众舆论的公共性一致,即以公众为主体,以公共领域为空间,以协商辩论为形式,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的公共性。具体到媒体评论话语实践的各个维度,这种公共性又可以表现为主体的公众精神,客体的公共问题属性,文本的公开、公正、公平,以及媒介的公共传播。
     第二,历时建构。我国媒体评论话语实践类型可以分为文人论政类型、党报评论类型、都市报评论类型和网络评论类型四类。本文运用哈贝马斯的强弱公共性理论对文人论政与网络评论的公共性进行研究。文人论政是近代公共知识分子运用现代媒介生产公共舆论的过程,代表了一种具有启蒙性和较强规范性的强公共性。网络评论话语实践则表现为弱公共性,即在网络特殊的媒介性支持中,意见主体和意见交往网络扩大化,意见交流公开化、自由化、互动化,意见有效性显著提高,从而成为最接近哈贝马斯弱公共性的话语实践类型。其次,本文从哈贝马斯批判的公共性和操纵的公共性理论出发对党报评论和都市报评论公共性进行研究。党报评论话语实践以党性为首要属性,不以公共性实践为宗旨,但由于政党利益对公众利益的兼顾性,在局部领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都市报评论制造了当下的评论繁荣,这种以市民社会和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评论实践,其公共性表现出复杂性和多面性,一方面针对各类公共问题发表公共性意见,但另一方面公共性又受到政治权力与商业利益的控制,表现出不彻底性、甚至是虚假性。
The public nature of media critics is the important criteria against which the media justice and social justice are measured. But considering the practice and academic histories of our media critics, we see the public discourse of the media critics is a problem to be constructed.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is logical point, employs the publicity theory by Habermas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opinions and media critics so as to attempt to construct the public discourse of media critics. The construc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theory construction. Through inquiring the public meaning system and the public theory by Habermas, the basic judgment dimension of the public nature is summarized.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practice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elements of the media critic discourse is studied. 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publicity of the media critic discourse practice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the public opinions-the publicity with the public as its subject, the public domain as its space, a consensus as its goal and in the form of negotiation and debates. In detail, as for various dimensions of the media critic discoursive practice, this publicity is specifically characterized by public texts, the public spirits of justice, fairness and commonality, the objective public problematic and the media's public transmission features.
     Secondly, diachronic construction. The media critic discoursive practice falls into four categories:scholars' political commentary type, party organ's commentary type, city papers' commentary and network's commentary type. This paper employs the strong and weak publicity theory by Habermas to study the publicity of the scholar's political commentary and network commentary. The scholar's political commentary is the process during which modern public intellectuals use modern media to spread public opinions, which represents the strong publicity with enlightenment and relative high normativity. The network's commentary discoursive practice has week publicity. That is, in the special support of network, the opinion body and the opinion communicating network expand, the opinion exchanges become public, free, and interactiv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pinions increases greatly, thereby the network's commentary discoursive practice becoming a type that is mostly close to Habermas's publicity. What's mor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ritical publicity theory by Habermas and the controlling publicity theory and studies the publicity of the party organ's commentary and the city paper's commentary. The party organ's commentary discoursive practice is primarily featured by party spirit without aiming at publicity practice. However, as a result of balanced consideration of both party interest and public interest, the former has certain publicity in partial fields. The rising city paper's commentary in the late 1990s creates nowadays' flourishing commentary. Based on the citizen society and the market economy, the commentary practice possesses complex and multidimensional publicity-on one hand, it offers public opinions on various public problems;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ublicity is controlled by political power and commercial interest, which shows lack of thoroughness and even falsity.
引文
[1][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4页。
    [2][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4页。
    [3][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4页。
    [4][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9]卞崇道、林美茂,《公共哲学,作为一种崭新学问的视野》,载于[日]佐佐木毅、[韩]金泰(?)主编,卞崇道、王青、刁榴译,《21世纪公共哲学的展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10][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11]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第3页。
    [12]陶东风,《公共议题的谈论权谁也不能垄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a348be0100bjd1.html.
    [13]参阅[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顾振凯等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21]丁法章著,《新闻评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2]丁法章著,《新闻评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23]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秦珪、胡文龙主编,《新闻评论写作自学辅导》,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4]于宁、李德民著,《怎样写新闻评论》,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25]参阅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0页。
    [26]丁法章著,《新闻评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27]丁法章著,《新闻评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28]范荣康著,《新闻评论学》,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29]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30]胡文龙、秦珪、涂光晋著,《新闻评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31]程世寿、胡思勇著,《当代新闻评论写作》,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32]丁法章著,《新闻评论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33]赵振宇著,《现代新闻评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34]马少华著,《新闻评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5]杨新敏著,《新闻评论学》,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0页。
    [36]赵振宇著,《现代新闻评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37]丁法章著,《新闻评论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38]赵振宇,张强,《时评的复兴与公共领域的建构》,《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5期,第18-19页。
    [39]马少华著,《新闻评论》,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40]赵振宇,《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关于新闻评论的三点理性思考》,《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第96-101页。
    [41]翁玉莲,《报刊新闻评论话语的功能语法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2]Critical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on:The Use of Reason in argumeng,fourth edition,Allyn and Bacon,2002.
    [43][美]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44][美]詹姆斯·博曼著,黄相怀译,《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45]"It must not be confused with the expressive operation by which can individual formulates an idea,a desire,an image;nor with the rational activity that may operate in a system of inference;nor with the'competence'of a speaking subject when he constructs grammatical sentences;it is a body of anonymous. historical rules.always determined in the time and space that have defined a given period, and for a given social, economic,geographical,or linguistic area,the conditions of operation of the enunciative function",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 P64.
    [47]帕深思(T.Parsons),莫顿R.Merton)著,《现代社学结构功能论选读》,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第14页。
    [48][美]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49]参阅[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页。
    [50][瑞士]皮亚杰著,《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页。
    [51]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主编,风笑天等译,《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Ⅱ页。
    [52]转引自[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56]请参阅《简明应用哲学辞典》,王连法,黄长军主编,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753页。
    [57]对于这种情况,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特别作了研究。他认为在德语中用"Offentlich"表示“公”或“公共”,用"Offentlichkeit"表示“公共性”。哈贝马斯特别说明在德国“公”和“公共”与“公共性”区分开来的具体历史时期是在18世纪,德语中开始出现一个名词"Offentlichkeit",即“公共性”,这个词是从较早的形容词"Offentlich"演变而来的,意思和法语中的publicite"和英语中的"publicity"大体相同,但直到18世纪末"Offentlichkeit"还不通用。具体请参阅[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58][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刘霞、张璋等译,《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页。
    [59]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60]侯赞福主编,《古汉语字典》,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61][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2年版,第49页。《常用汉字字源手册》里同这个解释。参考王平,臧克和等编,《常用汉字字源手册》,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58贝。
    [62][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63]周法高《金文诂林》,转引自陈弱水,《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64]谭安奎编,《公共性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65][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66][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67][德]哈贝马斯著,曹卫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68][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翻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69]何勤华,段啸虎主编,丘汉平著,朱俊勘校,《罗马法》,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70]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71]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72]参阅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4-105页。
    [73]我国学者对“公共性”使用的具体类型和涵义也作出研究,例如郭湛、王维国认为“公共性”的内涵应有“(1)共在性、共处性、共和性;(2)公有性、公用性、公利性;(3)共通性、共谋性、共识性;(4)公意性、公义性、公理性;(5)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具体请参阅郭湛主编,王维国,郑广秋副主编,《社会公共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74]《美国百科全书》“公正”词条,转引自程立显著,《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75]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76]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77]这点从对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的翻译上就可以看出,在德文《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公共领域和公共性使用的都是同一个词,这个词语是"Offentlichkeit".面有些学者则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翻译成《公众层面的结构性转换》、《公众舆论的结构变化》前者见[英]威廉姆·奥斯维特著,沈亚生译,《当代世界前沿思想家哈贝马斯》,第4页;后者见[德]霍尔斯特著,章国锋译,《哈贝马斯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16页。
    [78][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2页。
    [79][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80][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8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82][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8页。
    [83]刘建明在《基础舆论学》中将public opinion"翻译成“公众意见”。李普曼的名著《public opinion》被翻译成《公众舆论》。曹卫东将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的"public opinion"翻译成为“公众舆论”。程世寿在《公共舆论学》中使用了“公共舆论”一词,并认为“公共舆论”等同“公众舆论”。
    [84][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85][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5页。
    [86]邵志择著,《新闻学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87][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88][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页。
    [89]参阅[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1页。
    [90]参阅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4页。
    [91][德]霍尔斯特(Horster,Detlef)著,章国锋译,《哈贝马斯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1页。
    [92]欧力同著,《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9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初版序言》第(?)页。
    [94]本处思考受到邵春霞,彭勃文章的启发,具体见《论公共领域概念的包容性》,《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30-135页。
    [95]参阅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7-89页。
    [96]参阅唐小兵的博士论文《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19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中心的考察》,2009年4月,第1-2页。
    [97]参阅邵春霞,彭勃,《谁的“公共领域”?——概念运用的困惑与修正》,《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第46-51页。
    [98]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选自邓正来,(英)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页。
    [99]哈贝马斯研究的公共领域类型还包括有限的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reglementierte),大家庭式的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groβfamiliale),古希腊的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hellenische),人为的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hergestellte),替补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tsersatz),平民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plebekische),选举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plebiszitare),政治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politische),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Offentlichkeit,politisch fungierende).
    [100][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10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02][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10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104]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参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105][美]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100]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1页。
    [107]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108]也有见将labor、 work、 action翻译成劳动、制作和实践,而在阿伦特的行文中,实践(praxis)和行动(action)常常是交替使用的。
    [109][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110][英]安德鲁·埃德加著,杨礼银,朱松峰译,《哈贝马斯:关键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页。
    [11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12][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11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15]陈力丹著,《舆论——感觉周围的精神世界》,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16]哈贝马斯,《语式伦理解释》,第97页。转引自章国锋著,《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117][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118]鄢烈山,《二十一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采写编》,2003年第6期。
    [119][美]罗·庞德著,沈宗灵、董世忠译,《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0-41页。
    [120]许纪霖著,《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21]陈来,《儒家思想传统与公共知识分子——兼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专业性》,转引自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122][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123]张太原著,《(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124]此处论述请参阅杜秀,《新闻评论的时代视角——2004、2005年“新华时评”调查分析》,《中国记者》,2006年第4期,第14-15页。
    [125]崔运武编著,《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26]此处内容参阅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六章《论社会公约》,详见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页。
    [127]此处内容参阅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三卷第一章《政府总论》,详见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9页。
    [128]李幼蒸著,《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61页。
    [129]discourse:1.noun. a long and seriour speech or piece of writing on a particular subject; serious spoken or written discussion of a particular subject.2.verb.to talk for a long time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参阅《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第386页。
    [13l][美]乔治·J·E·格雷西亚著,汪信砚、李志译,《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132]康澄,《文本——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核心概念》,《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第4期,第42页。
    [133][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34]参阅[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135]参阅汤玉奇,陈继新,曾辉尧编著,《社会公正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136]参阅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6页。
    [137]参阅张奚若著,《社约论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
    [138]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科伦理学》,《亚里士多德》第8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5页。
    [139][美]罗尔斯著,《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版,第216页。
    [140]王泽应,《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公平》,《哲学动态》,1988年第7期,第22页。陶万辉,《公平观与公平的概念界定》,《哲学研究》,1996年第4期,弟26贝。
    [141][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顾振凯等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42]林大椿著,《新闻评论学》,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
    [14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144]川崎修著,《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2002年版,第301页。
    [145]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146][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47]参阅[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148][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149][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150]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5页。
    [151][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林猛等译,《变动中的民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2]强世功,《法律移植、公共领域与合法性》,2003,http://www.51lw.com/article/law/3278.htm.
    [153]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8页。
    [154]而按照媒介生态学的观点,这种说法也能成立,即一个相对完整的媒介生态系统应该包括公共媒介、商业媒介和官方媒介。这三种媒介在传播功能上分别倾向于公共传播、大众传播和政治传播。
    [155][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顾振凯等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156][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顾振凯等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57]沈丽莉,《14名婴儿同患“肾结石”——患儿来自我省不同地区农村但却在食用某一品牌奶粉》,《兰州晨报》,2008年9月9日,A12。
    [158]简光洲,《甘肃14名婴儿疑喝“三鹿”奶粉致肾病》,《东方早报》,2008年9月11日。
    159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yjgl/2005-08/07/content_21048.htm
    [160]Rosenthal Uriel and Charles Michael T Coping with Crisis:The Management of Disarsters,Riots and Terrorism, Springfield:Charles C.Thomas,1989.
    [161]参阅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163]刘敏,《以公共卫生危机看待结石奶粉事件》,《长江商报》,2008年9月12日。
    [164]范大中,《请公布致婴儿肾结石的奶粉是什么品牌》,《大河报》,2008年9月11日。
    [165]李晓亮,《奶粉致婴儿肾结石一切信息皆应公开》,《重庆时报》,2008年9月11 日。
    [166]五岳散人,《结石婴儿奶粉事件为何没有政府预警》,东北网,2008年9月11日。
    [167]童大焕,《政府应尽快查明公开结石婴儿事件真相》,浙江在线,2008年9月11日。
    [168]于德清,《结石婴儿,有一些疾病是穷人的专利》,《上海商报》,2008年9月12日。
    [169]笑蜀,《从整体上保护所有孩子》,《珠江晚报》,2008年9月15日。
    [170]陈冰,《婴儿肾结石事件必须环环问责层层追究》,《新京报》,2008年9月12日。
    [171]窦含章,《应立即暂时查封冻结三鹿资产》,新华网,2008年9月12日
    [172]于德清,《食品安全危机后警惕公权肆意扩张》,《上海商报》,2008年9月17日。
    [173]许斌,《要以斩马谡之心应对三鹿奶粉事件》,《羊城晚报》2008年9月12日。
    [174]毕晓哲,《政府彻查结石奶粉是公平正义的要求》,新华网,2008年9月13日。
    [175]苏振华,《公共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天然基因》,《新京报》,2008年9月18 日。
    [176]邓聿文,《食品免检不是要免掉政府监管责任》,《东方早报》,2008年9月19日。
    [177]晓宇,《穿过奶粉的迷茫法治的手》,《潇湘晨报》,2008年9月25日
    [178]毕舸,《重塑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伦理》,《燕赵都市报》,2008年9月20日。
    [179]李昌平,《我国食品和农产品安全问题出路何在》,《东方早报》,2008年9月28日。
    [180]张季鸾,《本社同人的声明》,《季鸾文存(下)》,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125页。
    [181]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182]请参阅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4页。
    [183]曾建雄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184]曾建雄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185]曾建雄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186]曾建雄认为中国文人论政更确切的开端是1858年以后香港3家中文报纸《中外新报》、《近事编录》、《华字日报》的问世,这些报纸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聘请中国人主持笔政,这标志着近代中国文人正式登上报坛。详见曾建雄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1996年版,第25页。
    [187]唐小兵,《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19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中心的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4月完成。
    [188]参阅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二卷第三章《公意是否可能错误》,第四章《论主体权力的界限》,第四卷第一章《论公意是不可摧毁的》,[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28页,第86-87页。
    [189]张育仁著,《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190]张育仁著,《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2页。
    [191][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2页。
    [192][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页。
    [193][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2页。
    [194][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2页。
    [195]转引自赵君豪著,《中国近代之报业》,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1页。
    [196]陈来,《儒家思想传统与公共知识分子——兼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性与专业性》,参阅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2003年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12页。
    [197]《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参阅[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33页。
    [198][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32页。
    [199]语出《论语·泰伯》,参阅[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79页。
    [200]语出《论语·泰伯》,参阅[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77页。
    [201][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33页。
    [202]语出《论语·宪问》,参阅[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139页。
    [203]语出《论语·卫灵公》,参阅[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162页。
    [204]语出《孟子·梁惠王章句下》,参阅[宋]朱熹,《四书集注之二:孟子》,西安:三秦出版社,第26页。范忠淹也说“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5]语出《孟子·万章章句上》。[宋]朱熹,《四书集注之二:孟子》,西安:三秦出版社,第158页。
    [206]语出《论语·季氏》,参阅[宋]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168页。
    [207]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208]傅国涌认为文人论政的上限应从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算起,下限则是1948年12月储安平的《观察》被国民党查封,参阅《“文人论政”一个已中断的传统》,《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5期,第52页。
    [209]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10]余英时著,《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见《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台北: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49页。
    [211]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96页。
    [212][清]王韬著,《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171页。
    [213]王韬为报章撰写言论可以追溯到1857年在上海创刊的以《遐迩贯珍》为范本的《六合丛谈》,王韬参加了该报的编辑工作,并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反用强说》。1864年,王韬担任《近事编录》主编,到19世纪70年代初,言论已经成为该报重要的体裁。
    [214]涂光晋,《从“济天下”到“持论公正”——从史学视角考察中国新闻评论的精神传承》,《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第33页。
    [215]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9页。
    [216](清)王韬著,《论日报渐行于中土》,《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171页。
    [217](清)王韬著,《论日报渐行于中士》,《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第172页。
    [218]王韬,《上方照轩军门书》,《韬园尺牍续钞》,转引自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31页。
    [219]语出汪穰卿同县徐珂所作《汪君穰卿家传》,原文出自汪康年著,《江穰卿笔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220]廖梅著,《江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02页。
    [221]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4页。
    [222]语出汪穰卿同县徐珂所作《汪君穰卿家传》,原文出自汪康年著,《汪穰卿笔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页。
    [223]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6页。
    [224]汪康年,《论粤督限制报馆》,《汪穰卿遗著》卷二。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6页。
    [225]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0页。
    [226]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309页。
    [227]汪康年著,《汪穰卿笔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227页。
    [228]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229]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1页。
    [230]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86页。
    [231]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4页。
    [232]赵贯东,《我国新闻评论研究鸟瞰》,《新闻研究资料》第43期,第104-105页。
    [233]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01页。
    [234]何炳然,《辛亥革命前(大公报)的评论探究》,《新闻研究资料》,第51页。
    [235]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季鸾文存(上)》,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30页。
    [236]张季鸾,《本报复刊十年纪念之辞》,《季鸾文存(上)》,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203页。
    [237]张季鸾,《无我与无私》,《季鸾文存(下)》,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附录,第19页。
    [238]张季鸾,《无我与无私》,《季鸾文存(下)》,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附录,第19页。
    [239]胡适,《“努力会”简章》,《胡适全集》卷21,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248页。
    [240]胡适,《独立评论引言》,《独立评论》第1号。
    [241]胡适,《独立评论的四周年》,《独立评论》第201号。
    [242]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独立评论》第46号。
    [243]胡适,《祝白话晚报》,胡适文存第二集,上海亚东出版。
    [244]哓虹,《特殊的中国式“公共领域”》,《文汇读书周报》,2008年9月27日。
    [245]李良荣著,《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6月,第20页。
    [246]马少华著,《新闻评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247]陈子展著,《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48]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249]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59页。
    [250]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77页。
    [251]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61页。
    [252]张季鸾,《今后之大公报》,《季鸾文存(上)》,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190页。
    [253]张季鸾,《大公报一万号纪念辞》,《季鸾文存(上)》,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30页。
    [254]许纪霖,《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公共领域》,《光明日报》,2003年1月21日。
    [255][宋]朱熹著,《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出版,第195页。
    [256]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4页
    [257]张季鸾,《无我与无私》,《季鸾文存(下)》,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125页。
    [258]张季鸾,《本社同人的声明》,《季鸾文存(下)》,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第125页。
    [259]《引言》,《独立评论》第1号(1932年5月22日),第2页。
    [260]《独立评论》的一份帐目清单清楚地记载了这种捐款的过程。丁文江,20元;竹尧生,30元;胡适,30元;陈衡哲,20元;傅孟真,20元;顾湛然,40元;周寄梅,1933年3月交一次50元;Gen Grozier,300)元一次.吴景超.1933年捐30元:仟叔永,30元:吴陶民,30元:张奚若,25元;蒋廷敷,20元;周眉生,20元。此外一切从简,只请了一个职员负责发行事务,其他事物多以朋友帮忙,如校对文字工作由当时在胡适家里工作的章希吕来负责。
    [261]陈绍敏主编,《易经》,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62]李茂政著,《传播学通论》,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51页。
    [263]1931年1月提出“用党报方式加强党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要求各级党部根据党报的社论来指导工作。见《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第76页。
    [264]请参阅[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
    [265]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66]蔡和森著,《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第33页。
    [267]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268]邵华泽著,《新闻评论概要》,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69]丁法章著,《新闻评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270]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271]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272]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2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6页。
    [274]《斗争》第38期,1933年12月20日。
    [275] Carl·J· Fredrick & Zbigniew Brzeziski, 《Totalitarian Dictatorship and Autocracy》, Cambridge,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276]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第3页。
    [277]许耀桐,刘昌雄著,《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78]邵华泽著,《新闻评论概要》,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9-10页。
    [279]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280][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页。
    [281]都市报作为独立报种的断言出自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文章《一支生龙活虎的方面军——(都市报现象研究>序》,载于《都市报现象研究》,中国记协国内部/华西都市报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282]何雪峰,《公民写作时代与中国时评》,《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选(第一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83]冯雪梅,《公民表达的困境》,《青年记者》,2009年第19期,第1页。
    [284]新京报,《建设公民读本》2008-5-10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sdzk/2008/05-10/011@082018.htm
    [285]庄向阳,《席文举:都市报使中国成为报纸大国》,《晶报》,2008年11月6日。
    [286]阮观荣,席文举主编,中国记协国内部华西都市报编,《研究读者市场,提高办报艺术》,《都市报现象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87]李明,《都市报“主流化”的现实动因及其困境》,《青年记者》,2006年第4期,第66-67页。
    [288]庄向阳,《席文举:都市报使中国成为报纸大国》,《晶报》,2008年11月6日。
    [289]鲍海波,《当代都市报伪主流化倾向分析》,《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第16页。
    [290]李鹏、陈翔,《从“市民生活报”到“新市民生活报”——华西都市报市场定位调整的实践与思考》,《新闻记者》,2004年第9期,第24-26页。
    [291]《年度词典·2002》,《南方都市报·八年》,2004年12月31日《南方都市报》第80版。
    [292]程益中,《过去是不存在的,只有未来——(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程益中答问录》,2002,转引自张志安博士论文。
    [29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294][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295]引自张志安对《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的访谈,2005年8月10,广州,见张志安博士论文第39页。
    [296]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35页。
    [297]新京报,《建设公民读本》2008-5-10http://www.thebeiiingnews.com/news/sdzk/2008/05-10/011@082018.htm
    [298]东方源著,《报业风云:南方都市报经营实录》,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299]引自张志安对《南方都市报》总编辑王春芙的访谈,2005年8月10,广州,见张志安博士论文第39页。
    [300]赵金,《才子李方——专访<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主编李方》,《青年记者》,2004年第1期,第16页。
    [301]赵金,《才子李方——专访(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主编李方》,《青年记者》,2004年第1期,第16页。
    [302]李海华,《时评,一个报纸走向成熟的标志》,《南方都市报·八年》,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303]该段话转引自2007年12月31日马少华的新闻评论教学平台博客,原话出自《新周刊》的文章《时评三人谈》http://msh01.blog.sohu.com/75152069.html
    [304]参见田国磊,《探讨当今时评“公民写作写手化”的出路》,人民网,2008年4月25日。http://www.china001.com/show_hdr.php?xname=PPDDMV0 & dname=25DQA41 & xpos=54
    [305]参见征服新高山,《丑陋的中国时评圈》,人民网,2004年6月19日。http://www1.peopledaily.com.cn/GB/guandian/1036/2583199.html
    [306]参见江南雨,《并不丑陋的中国时评人》,人民网,2004年6月22日。http://peopledaily.com.cn/GB/guandian/1036/2588416.html
    [307]王立纲,《时评的是与不是》,《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第5-6页。
    [308]王安濮,《时评的人大和法制情结》,《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第12页。
    [309]田德政,《关于开发“时评软件”的构想》,《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第12页。
    [310]宋志标,《时评何以成“时骚”?》,《青年记者》,2004年第8期,第7页。
    [311]张金岭,《时评往哪里走?》,《青年记者》,2004年第9期,第26-27页。
    [312]蒋晨明,《只有媒体的清醒才能改变时评的丑陋》,《青年记者》,2004年第9期,第20页。
    [313]潘多拉,《时评泛滥背后的秘密》,《青年记者》,2004年第9期,第19页。
    [314]叶匡政,《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半月选读》,2009年第3期,第75页。
    [315]李海华主编,《热言时代·第二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16]李文凯,《重要的是形成风格——(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中国记者》,2005年第4期,第59页。
    [317]冯雪梅,《公民表达的困境》,《青年记者》,2009年7月上,第1页。
    [318]孙玮著,《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319]徐贲著,《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320]参见约翰·费斯克著,王晓珏、宋伟杰译,《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321][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322]陆高峰,《钉子户报道中过度亢奋的传媒》,《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29日。
    [323]f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324]徐桂权、王锦东,《关系视角下的媒介、言论与权力网络——对时评作者的社会观察之观察》,《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第55页。
    [325][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页。
    [326][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327]马少华著,《新闻评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328]王振亚、李舒著,《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329]李方观点是受马少华之请为其评论教程所撰写的,详见马少华著,《新闻评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330]李方观点是受马少华之请为其评论教程所撰写的,详见马少华著,《新闻评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1页。
    [331]参阅杜骏飞关于网络新闻的理解,《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332]关于此处观点请参阅[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页。
    [333][美]谢尔·霍兹著,吴白雪,杨楠译,《网上公共关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334][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6页。
    [335][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页。
    [336][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7页。
    [337]子曰,《谁为一个公民的非正常死亡负责》,《南方都市报》,2003年4月25日。
    [338]欧阳斌,《凤凰周刊》:互联网冲击中国社会生态,http://www.xici.net/b355208/d19813932.htm.
    [339]欧阳斌:《凤凰周刊》:互联网冲击中国社会生态http://www.xici.net/b355208/d19813932.htm.
    [34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41][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6页。
    [342][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343][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44][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345] [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346][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页。
    [1][英]安德鲁·埃德加著,杨礼银、朱松峰译,《哈贝马斯:关键概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2]蔡英文著,《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曹小荣著,《实践论哲学导引》,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4]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5]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6]程世寿著,《公共舆论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7][日]川崎修著,斯日译,《阿伦特——公共性的复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南非]登特里维斯主编,王英津译,《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9]邓正来、(英)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10][荷]冯·戴伊克著,《话语心理社会》,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3年。
    [11][法]福柯,《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2]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
    [13]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4]郭树勇著,《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年。
    [15]郭湛主编,《社会公共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6][德]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17][德]哈贝马斯著,洪佩郁等译,《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论功能主义理性批判》,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
    [18][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9][德]哈贝马斯著,童世骏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20][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4年。
    [2l][美]汉娜·阿伦特著,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2][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3][德]黑格尔著,范扬译,《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24]胡文龙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德]霍尔斯特(Horster, Detlef)著,章国锋译,《哈贝马斯传》,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26]江宜桦著,《自由民主的理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27][美]康拉德·芬克著,柳珊、顾振凯等译,《冲击力:新闻评论写作教程》,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28][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著,蔡文美译,《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
    [29]赖光临著,《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30]李佃来著,《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31]李海华主编,《热言时代·第二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年。
    [32]李金铨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3]李良荣著,《中国报纸文体发展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34]李茂政著,《传播学通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
    [35]李幼蒸著,《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6]林大椿著,《新闻评论学》,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
    [37]刘学义著,《话语权转移:转型时期媒体言论话语权实践的社会路径分析》,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38][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9][美]迈克尔·埃默里等著,展江等译,《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
    [40][美]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41]欧力同著,《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
    [42][瑞士]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43][瑞士]皮亚杰著,倪连生译,《结构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44][美]乔姆斯基著,《宣传与公共意识——乔姆斯基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45][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著,张成福译,《公共行政的精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6][美]乔治·J·E·格雷西亚著,汪信砚、李志译,《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7]秦德君著,《公共生活的地平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8]秦亚青主编,《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49]孙玮,《现代中国的大众书写——都市报的生成、发展与转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孙旭培著,《当代中国新闻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1]谭安奎编,《公共性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52]汤玉奇、陈继新、曾辉尧编著,《社会公正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
    [53][荷]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54]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5]王维国著,《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理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56][清]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7][英]威廉姆·奥斯维特著,沈亚生译,《当代世界前沿思想家哈贝马斯》,哈尔滨市: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58][美]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59]吴廷俊著,《新记大公报史稿》,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
    [60]肖前、李淮春、杨耕主编,《实践唯物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61]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62]许纪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6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4]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5][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66][美]约翰·罗尔斯著,姚大志译,《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67][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编,《罗尔斯读本》,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68][英]约翰·基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69]曾建雄著,《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70][美]詹姆斯·博曼著,黄相怀译,《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7l][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著,陈家刚译,《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72]詹世友著,《公义与公器:正义论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3]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74]赵振宇著,《现代新闻评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75]章国锋著,《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76]张洪忠著,《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7]张季鸾著,《季鸾文存》,天津大公报1947年版影印。
    [78]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79]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1938-1989)》,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8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1]桂俊松,《论都市报崛起及对中国报业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6月。
    [2]黄旦,《“耳目”与“喉舌”的历史性转换:中国百年新闻思想主潮论》,复旦大学新闻理论博士论文,1998年5月。
    [3]唐小兵,《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以19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为中心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4月。
    [4]王卫明,《论新时期中共党报的定位与功能》,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7月。
    [5]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南方都市报)个案研究(1995-2005)》,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1]曹现强,《公共性的现代回归:从统治到治理——对治理理论的一点思考》,《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2]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第3期。
    [3]陈堂发,《论传媒政策的“公共性”》,《新闻大学》,2005年第3期。
    [4]傅国涌,《“文人论政”:一个已中断的传统》,《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5期。
    [5]郭湛、王维国,《公共性论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6]韩璞庚、陈平,《罗尔斯“公共理性”理念及其启示》,《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7]何志武、杨怡,《正方VS反方:搭建公共意见的平台》,《新闻战线》,2007年第1 1期。
    [8]贺碧霄、孙玉峰,《从公共性到主体间性——一种对网络媒介传播的探讨》,《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9]贾英健,《历史向世界历史的公共性转变——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变革的实质及其公共性旨趣》,《长白学刊》,2007年第4期。
    [10]今田高俊、朱伟珏,《拓展新的公共性空间》,《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11]李国娟,《论“公共领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理论探讨》,2006年第2期。
    [12]李良荣,《公共利益是中国传媒业立足之本》,上海:《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
    [13]李文凯,《重要的是形成风格——<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中国记者》,2005年第4期。
    [14]廖申白,《交往生活的公共性转变:两个世纪的主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5]刘建成,《哈贝马斯的公共性概念探析——从批判到整合》,《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8期。
    [16]刘森林、杨向荣,《公共生活与理性》,《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17]刘晓红,《重新理解哈贝玛斯对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关系的论述》,《现代传播》,2002年第5期。
    [18]刘学义,《报纸新闻评论的转型》,《新闻大学》,2004年第4期。
    [19]马凌,《“多数的暴政”与“舆论的宗教”——托克维尔的公众舆论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0]马少华,《新闻评论的伦理责任和伦理问题》,《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3期。
    [21]马少华,《早期的“时评”——论我国近代新闻评论发生发展的形式规律》,《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5期。
    [22]闵定庆,《公共舆论与现代性的展开——《宽容与理性:<东方杂志>的公共舆论研究(1904-1932)品读》,《中国出版》,2007年第3期。
    [23]芮必峰,《新闻学研究的不同视域》,《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24]邵春霞、彭勃,《论公共领域概念的包容性》,《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25]邵春霞、彭勃,《谁的“公共领域”?——概念运用的困惑与修正》,上海:《新闻大学》,2007年第2期。
    [26]沈湘平,《论公共性的四个典型层面》,《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27]石长顺、向培凤,《公共电视与公共领域的建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 报)》,2006年第5期。
    [28]石义彬、张卓者,《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重建》,《现代传播》》,2005年第3期。
    [29]孙旭培、刘洁,《传媒与司法统一于社会公正——论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2期。
    [30]陶东风,《大众传播与新公共性的建构》,《文艺争鸣》,1999年第2期。
    [31]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中国记者》,2004年第12期。
    [32]涂光晋,《从“济天下”到“持论公正”——从史学视角考察中国新闻评论的精神传承》,《现代传播》,2006年第1期。
    [33]汪晖、许燕,《“去政治化的政治”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汪晖教授访谈》,《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4]王俊华,《走向完善的公共性社会:后SARS时期对公共性危机的理论反思》,《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35]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
    [36]徐桂权、王锦东,《关系视角下的媒介、言论与权力网络——对时评作者的社会观察之观察》,《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1期。
    [37]鄢烈山,《二十一世纪的“新乐府”——我的“时评”观》,《采写编》,2003年第6期。
    [38]杨东东,《公共性观念的价值——哈贝马斯公共性思想的功能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39]殷晓蓉,《话语分析:如何为媒介社会语言实践提供说明?——兼评(话语与社会变迁>的传播学意义》,《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0]于春燕,《新闻舆论监督与社会公平正义》,《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41]袁祖社,《实践的“公共理性”观及其“公共性”的文化-价值追求——马克思新哲学观的精神实质及其人文意蕴》,《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2期。
    [42]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43]袁祖社,《“公共哲学”与当代中国的公共性社会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44]晏辉,《论公共性的原始发生》,《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45]袁祖社,《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本位”特质与民众“公共精神”的缺失——立足于现代普遍主义的公共性社会信念的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6]詹世友,《公共领域·公共利益·公共性》,《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47]赵振宇,《一项需要普及和提高的公民素质——关于新闻评论的三点理性思考》,《新闻大学》,2007年第4期。
    [48]张福平,《公共空间:大众传媒的必然选择》,《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9]张金海、李小曼,《传媒公共性与公共性传媒——兼论传媒结构的合理建构》,《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0]张曙光,《走向“公共性”的文化价值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51]张晓溪,《公共领域的异化:哈贝马斯视域中的“公共性”危机》,《学术交流》2006年第12期。
    [52]张小元,《大众传播:观念的变迁——哈贝马斯传播思想的贡献与局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3]周国文,《公共性与公民伦理——兼论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的公民伦理思想》,《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1]Edited by Axel Honneth and Hans Joas, Translated by Jeremy Gaines and Doris L.Jones, Communicative Action Essays on Jurgen Habermas'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ccs,1991.
    [2]Bryan Denham.Public Opinion.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Columbia:Summer 1999. Vol.54, Iss.2; pg.88.
    [3]Bryan Denham. The Public Opinion Process:How the People Speak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Columbia:Winter 1998. Vol.52, Iss. 4; pg.88.
    [4]David Edwards and David Cromwell, Guardians of Power:The Myth of the Liberal Media,Pluto Press,London,2006.
    [5]Jurgen Habermas,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welve Lectures,Polity Press,Cambridge,1985.
    [6]Jurgen Habermas,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Beacon Press,Boston,1984.
    [7]Jurgen Habermas, 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ume 2 Lifeworld and System:A Critique of Functionalist Reason, Beacon Press,Boston,1987.
    [8]Karon R Speckman.Reading Public Opinion:How Political Actors View the Democratic Proces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Columbia: Spring 1999. Vol.54, Iss.1; pg.100.
    [9]Michel Foucault, The Archeology of Knowledge,Tavistock Publications Limited,1972.
    [10]Thomas Hobbes,Edited by Richard Tuck and Michael Silverthorne, On the Citizen, Harvard University and Jesus College, Cambridge,1998.
    [11]Raphael Salkie,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Routledge,London,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