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战国秦汉法家诸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家从时间上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法家,按地域产生又分为齐法家(东方法家)和晋秦法家(西方法家)。晋秦法家是法家的主体,其主要代表商鞅、韩非的思想在历史上影响最大。
     法家的历史命运,从多个方面来看,都具有两重性。她与秦的命运紧密相连,因秦而荣,亦因秦而损;作为一个政治学派,她曾在战国中、后期取得巨大成功,但其多位代表人物的个人命运却以悲剧告终;与儒家等相比,法家早早就退出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前台,但她却一直在政治、法律领域潜在地发挥隐性的作用。
     法家之所以在先秦不入显学,首先与法家自身崇尚功利、讲求实用的学派特点息息相关;其次,韩非本人不屑与儒、墨同伍的孤傲心理,也是法家远离显学的原因之一。
     韩非集法家之大成建立起来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理论体系,是以法为核心的,术和势在该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是法理论实施的凭借条件和辅助手段。从篇幅上看,《韩非子》论述法治的笔墨比术治要多;从历史文化遗产的角度去考察,商韩之法的理论价值和历史价值比申韩之术要高。历来学者之所以多言申韩之术而少提商韩之法,一是出于对商鞅的偏见;二是由于韩非对权术的研究较深(对申子之术作了尽情发挥);三是由于韩非与商鞅在法治理论的落脚点存在差异。
     儒法合流滥觞于先秦,荀子是礼法结合、王霸一体理论的奠基者。阳儒阴法始于西汉,其历史前提是,统治阶级上层不再公开亮出法家的旗帜,法家学说在政治舞台上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儒家成为统治阶级上层的新宠,其学说经一番改造后摇身变为意识形态和统治思想的主流。汉代儒法合流主要体现在思想学术层面(儒家、儒学的法家化)和法制层面(法律的儒学化和儒学的法典化)。汉儒批法是对法家只讲暴力、不讲怀柔之统治思想、政策的矫正而不是对法家文化的全盘否定,随着反秦反法运动的掀起,法家乃“由阳转阴”。阳儒阴法的内涵可从儒受宠,法被贬;儒是表,法是里;治世用儒,乱世用法等方面去理解。阳儒阴法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则可从儒学官学地位的确立、“霸王道杂之”政治文化模式的形成、法家“以法为本”和“重农抑商”等思想观念对封建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等方面去探讨。
     当前,对法家的研究虽然取得不少成果,有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儒家、道家等热门学派的研究相比,则尚显“冷清”,与今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发展似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协作,加大投入,以群体之力,共同构建“商韩之学”,是一项有着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程。
Legalist School has experienced its early stage, middle stage and terminal stage. It is also known as Qi and Jin Qin according to geographical areas where they generated. Jin Qin is the majority with Shang Yang and Han Feizi as its main representatives.
     Viewing from many aspects, we can see the history of Legalist School has its dualism. It ties itself closely with Qin Dynasty. As a political school, it has onc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second half of Warring States, though many of its famous legists ended up with tragedies. Compare with Confucian School, Legalist School has withdrawn from historical stage long before, but it has always had a recessive effect on politics and legislation.
     The reasons why Legalist School is isolated from those distinguished schools are decided by its character which upholds practicality. Besides, Han Feizi himself thinks it scorn to be grouped together with Confucian School and Mohist School.
     The ideology of Han Feizi is based on Legalist School's achievements which is therefore its chore. The other two parts (Skills and Circumstances) are only the supporting parts. In "Han Feizi", words concerning Law are more than those concerning Skills. And the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values of Shang and Han's Law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Skill. But in Legalist School, Shang and Han's Skill has been mentioned more frequently. One reason is because of their bias towards Shang Yang, another reason is Han Feizi has made a deeper research on "Authority". Besides,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bases used by Han Feizi and Shang Yang towards Law is the third reason.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appears in Pro-Qin and Xun Zi is the founder. In Western Han, the dominators do not uphold Legalist School's ideology openly any longer. Instead, Confucianism becomes popular and is adapted to be the mainstream of ideology. In Han Dynasty, the combination of Confucian School and Legalist School is mainly reflected on academic and law aspects. The criticism towards Legalist School is only a kind of rectification, not a total negation. Actually, Legalist School is thereafter used recessively, especially when the society is not stable.
     Up to now, although researches on Legalist School have made fruitful achievements, it still appears "cold" comparing to the researches made on Confucian School and Dao School. This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legislation. Therefor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has both historical and current significance.
引文
1 《史记·商君列传》。
    2 《史记·太史公自序》。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页。
    2《史记·太史公自序》。
    3参看郑良树:《韩非子知见书目·序》,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页。
    1《欧阳文忠全集》卷一百二十四,《崇文总目叙释·法家类》(《四部备要》本)。
    2《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第七卷,《韩非论》(《四部丛刊》本)。
    3《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第五十七卷,《论商君》(《四部丛刊》本)。
    4参看章太炎:《读管子书后》和《诸子学略说》二文,《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
    5参看沈家本:《寄簃文存二编》卷上,《法学盛衰说》(全文载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至361页)。
    1参看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十二篇第二章。
    2参看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
    3参看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海书店1984版,第三章。
    4参看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五编第二、第四章。
    5参看郭沫若:《十批判书》中的《前期法家的批判》和《韩非子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参看李海生:《法相尊严——近现代的先秦法家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五章。
    7参看李海生:《法相尊严——近现代的先秦法家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六章。
    1 详见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249至250页。
    1 《史记·太史公自序》。
    2刘邵:《人物志》卷上第三,《流业》(《四部丛刊》本)。
    3学界多作前期法家(管、子、李直至商、慎、申均划入其列)和后期法家(韩、李)之分,亦有早期法家和后期法家之说。笔者认为,根据其产生、发展状态的演进,按早期(萌芽期)、中期(成长期)、后期(成熟期)的划分更为科学,故“独树一帜”。
    4高亨《商君书注译·商君书作者考》曰:“今本《商君书》即自汉以来相传之本”,齐鲁书社1974年版。
    1参看吕思勉:《读商君书》,《光华大学半月刊》1935年第四卷第4期。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22页。
    3最早对《商君书》的真伪提出质疑的应是宋代黄震的《黄氏日抄》卷五五,《读诸子一》:“《商子》者,公孙商鞅之书也。……其文烦碎不可以句……或疑鞅为法吏之有才者,其书不应烦乱若此,真伪殆未可知也。”
    4高亨:《商君书注译·商君书作者考》。
    5参看:罗根泽《诸子考索·商君书探源》,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商君书·壹言》。
    2《礼记·曲礼上》。
    3《商君书·农战》。
    1 贾谊:《过秦论》。
    2 “疾”,急也,引申为努力(据高亨《商君书注译》)。
    3 《管子·君臣上》。
    4 《商君书·君臣》。
    1 “臣主”当作“人主”。参看张觉:《商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注释②。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版,第137页。
    3《商君书·更法》。
    4关于“上世”、“中世”、“下世”具体如何断代,《商君书》原书并未明确指出,笔者主要依据《开塞》篇并参考《更法》、《画策》等篇而作此划分。
    1 《商君书·更法》。
    2 《商君书·开塞》。
    3 《商君书·更法》。
    4 《商君书·修权》。
    5 《商君书·壹言》。
    6 《商君书·开塞》。
    7 《商君书·算地》。
    8 《商君书·慎法》。
    9 《商君书·君臣》。
    10 《商君书·赏刑》。
    11 《商君书·弱民》。
    1 《商君书·修权》。
    2 《商君书·修权》。
    3 《商君书·修权》。
    4 《商君书·开塞》。
    5 《商君书·说民》。
    6 《商君书·画策》。
    7 《商君书·修权》。
    8 《商君书·说民》。
    9 《商君书·画策》。
    10 《商君书·禁使》。
    11 《史记·商君列传》。
    12 《史记·商君列传》注引。
    13 《商君书·算地》。
    14 《商君书·算地》。
    1 《商君书·君臣》。
    2 《商君书·画策》。
    3 参看《管子·禁藏》。
    4 《商君书·错法》。
    5 《韩非子·和氏》。
    6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7 《韩非子·定法》。
    1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页。
    2对此也有不同说法,如清代《四库全书·子部·法家类·韩子·提要》认为《韩子》是韩非弟子所编;1992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非子全译》的作者张觉则认为《韩子》是秦灭韩后至李斯被杀前由秦国御史编定的。
    3参看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24页。
    4参看陈奇猷、张觉:《韩非子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78至79页。
    1 《韩非子·饰邪》。
    1 《韩非子·扬权》。
    2 《韩非子·主道》。
    3 《韩非子·饰邪》。
    4 《韩非子·扬权》。
    1 王先谦:“《韩非子集解》序”(见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2 陈深:《韩子迂评序》,明万历六年门无子撰《韩子迂评》。
    3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第七卷,《韩非论》(《四部丛刊》本)。
    4 杨雄:《扬子法言·问道》。
    5 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97页。
    1 《商君书·算地》。
    2 《韩非子·备内》。
    1 《韩非子·显学》。
    2 《韩非子·五蠹》。
    3 《韩非子·显学》。
    4 《韩非子·五蠹》。
    5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08页。
    6张分田:《秦始皇传》,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7《韩非子·心度》。
    1 《韩非子·饰邪》。
    2 《韩非子·五蠹》。
    3 《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史记·秦始皇本纪》。
    5 《盐铁论·刑德》。
    6 《史记·秦始皇本纪》。
    7 《汉书·刑法志》。
    8 《韩非子·扬权》。
    9 《韩非子·扬权》。
    10 《史记·秦始皇本纪》。
    11 《汉书·董仲舒传》。
    1 《盐铁论·非鞅》。
    2 也有人倒因为果,认为“与其说法家学派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消失,倒不如说秦王朝成了法家思想的殉葬品。”(见苏南:《法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17页)
    3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4 《韩非子·奸劫弑臣》。
    5 《韩非子·显学》。
    6 《商君书·开塞》。
    7 《商君书·开塞》。
    8 《商君书·赏刑》。
    9 《韩非子·五蠹》。
    10 《韩非子·六反》。
    1 《盐铁论·非鞅》。
    2 《韩非子·和氏》。
    3 《盐铁论·非鞅》。
    4 《韩非子·心度》。
    5 《韩非子·主道》。
    6 《韩非子·说疑》。
    7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七,《九流绪论上》。
    8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 《史记·秦始皇本纪》。
    2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39页。
    3 《商君书·君臣》。
    4 《韩非子·诡使》。
    5 《宋史·王安石列传》。
    6 《宋史·王安石列传》。
    7 《张文忠公全集·书牍六·答宪长周友山言弭盗非全在不欲》(《四部备要》本)。
    1 徐祥民:《秦后法家及其发展变迁》,载《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1 《史记·太史公自序》。
    2 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 方苞:《读周官》,《方望溪先生全集》卷一。
    2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 《史记·张仪列传》。
    4 李贽:《焚书》卷五,《读史·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1 《吕氏春秋·当染》。
    2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 《吕氏春秋·安死》曰:“故反以相非,反以相是。其所非方其所是也,其所是方其所非也。是非未定,而喜怒斗争,反为用矣。”
    4 《庄子·天下》。
    5 《庄子·齐物论》。
    1参看《史记·太史公自序》。
    2所谓“九家”,即儒、墨、名、法、道、阴阳、纵横、杂、农,参看《汉书·艺文志》。
    3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4关于《解老》、《喻老》是否为韩非所作,古今有几种观点,一认为是韩非所作,持此看法的有明代门无子、近现代章炳麟、当代陈奇猷等;二认为不是韩非所作,持此看法的有近现代容肇祖、陈启天等人;三认为真伪参半,其典型代表是郭沫若,他别出心裁地认为《喻老》可能是韩非自作,而《解老》则非韩非手笔。
    5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 以上所引分别见《老子》第28章、2章、67章、41章、45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本文所引《老子》原文皆由此本。
    2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56页。对此,范著的说明是,主张刚强有力的韩非,并不采取老子柔弱无为的宗旨。
    3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 《管子·心术下》。
    2 《韩非子·显学》。
    1 《汉书·艺文志》。
    2 《韩非子·显学》。
    1 参看《汉书·武帝纪》。
    2 《淮南子·泰族》。
    3 《淮南子·览冥》。
    4 《汉书·董仲舒传》。
    5杨雄:《杨子法言·问道》。
    6葛洪:《抱朴子·外篇》卷十四《用刑》。
    7 《晋书·庾亮传》。
    1 《晋书·阮籍传》。
    2 《北史·苏绰传》。
    3 《欧阳文忠全集》卷一百二十四,《崇文总目叙释·法家类》(《四部备要》本)。
    4 《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
    5 《陈亮集》卷十一,《策·子房贾生孔明魏征何以学异端》。
    6何犿:《校韩子序》,元至元三年何犿校本。
    7赵用贤:《韩子凡例》,明万历十年赵用贤刻本。
    8陈深:《韩子迂评序》,明万历六年门无子撰《韩子迂评》。
    9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玄宗》。
    10《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11《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12《汉书·东方朔传》。
    13《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第七卷,《韩非论》(《四部丛刊》本)。
    14戴震:《戴东原集》卷九《与某书》(《四部丛刊》本)。
    1 《史记·李斯列传》。
    2 《史记·李斯列传》。
    3 《韩非子·难三》。
    4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5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6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 裴骃:《史记集解》。
    2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经法·道法》。
    3 《申子·大体》,载《群书治要》卷三十六。
    4 《申子·君臣》,载《群书治要》卷三十六。
    1 《老子》第20章。
    2 《老子》第36章。
    3 《老子》第24章。
    4参看曹大林:《中国传统文化探源——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1至282页。
    5《申子·佚文》,载《艺文类聚》卷五十四。
    6《申子·佚文》,载《艺文类聚》卷五十四。
    1 《韩非子·定法》。
    2 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3 《韩非子·定法》。
    4 《韩非子·难三》。
    5 《韩非子·八经》。
    1 《韩非子·说疑》。
    2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3 《韩非子·难三》。
    4 《韩非子·八经》。
    5 《韩非子·八经》。
    6 《申子·大体》,载《群书治要》卷三十六。
    7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六四页。
    1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7页指出:“管仲学派……和与鲁文化有渊源关系的孟荀学派即儒家学派以及产生于三晋的商韩学派即法家学派有着明显的不同,”明确提出了商韩学派的概念。苏南的《法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0年3月版)第66页评论齐法家派别的代表人物慎到曰:“慎到……属于齐法家的派别。所以他的思想形成了不同于商韩之学的自己的特色,”更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商韩之学的概念。
    2 《商君书·定分》。
    3 《韩非子·心度》。
    4 《韩非子·五蠹》。
    5参看王邦雄:《韩非子的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版,第五章第三节。
    6沈家本:《寄簃文存二编》卷上《法学盛衰说》(全文载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至361页)。
    7 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61页。
    1 《申子·佚文》,载《艺文类聚》五十四。
    2 郭沫若:《十批判书·前期法家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3 陈奇猷、张觉:《韩非子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86、第95页。
    1 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69页。
    2 孙实明:《韩非思想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页。
    3杜守素:《先秦诸子思想》,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77页。
    4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37页。
    5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39页。
    6施觉怀著:《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7汝信:“韩非评传”,载《中国哲学史研究》1981年第1期。
    8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3页。
    9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22页。
    10[日]小野泽精一:全译汉文大系《韩非子》上卷,集英社1975年版。
    11施觉怀著:《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1 《韩非子·难三》。
    2 《韩非子·难三》。
    3 《韩非子·说疑》。
    4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5 《韩非子·定法》。
    6 《韩非子·难一》。
    7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8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9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0 《韩非子·难三》。
    11 《韩非子·八说》。
    12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3 《韩非子·八说》。
    14 《韩非子·人主》。
    15 《韩非子·心度》。
    1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2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3 《韩非子·主道》。
    4 《韩非子·定法》。
    5 《韩非子·八经》。
    6 《韩非子·主道》。
    1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3页。
    2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卷下,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391页。
    4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6、第86页。
    5《管子·任法》。
    6 《文子·上义》。
    7 《商君书·定分》。
    8 《商君书·开塞》。
    9 《商君书·靳令》。
    10 《商君书·修权》。
    11 《商君书·修权》。
    12 《商君书·修权》。
    1 《商君书·君臣》。
    2 《管子·重令》。
    3 《韩非子·制分》。
    4 《管子·任法》。
    5 《管子·明法解》。
    6 《韩非子·问辩》。
    7 《韩非子·难势》。
    8 《韩非子·五蠹》。
    9 《韩非子·用人》。
    1 对于这一点,即便是极力推崇法治的商鞅,也不是完全没有认识,他在重法的同时,也曾提到术和势的作用:“凡知道者,势、数(术)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商君书·禁使》)
    2 《商君书·君臣》。
    3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31页。
    4 《韩非子·心度》。
    5 《韩非子·饰邪》。
    6 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1 《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史记·商君列传》。
    3 刘向:《新序·善谋》。
    4 《盐铁论·非鞅》。
    5 《资治通鉴·周纪二》。
    6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第五十七卷,《论商君》(《四部丛刊》本)。
    1 沈家本:《寄簃文存二编》卷上,《法学盛衰说》(全文载李贵连:《沈家本传》,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59至361页)。
    2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3[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3页。
    4[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84页。
    5 《汉书·晁错传》。
    6 《淮南子·主术训》。
    1 《韩非子·主道》。
    2 《韩非子·二柄》。
    3 《韩非子·二柄》。
    4 《韩非子·南面》。
    5 《韩非子·二柄》。
    6 《韩非子·二柄》。
    7 《韩非子·二柄》。
    8 《韩非子·八经》。
    1 《韩非子·二柄》。
    2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 《韩非子·有度》。
    4 《韩非子·奸劫弑臣》。
    5 《韩非子·内储说上》。
    6 《韩非子·八说》。
    7 《韩非子·难一》。
    8 《韩非子·用人》。
    9 《韩非子·有度》。
    1 《韩非子·难三》。
    2 《韩非子·扬权》。
    3 《韩非子·守道》。
    4 《韩非子·八说》。
    5 《韩非子·心度》。
    6 《韩非子·说疑》。
    7 《韩非子·二柄》。
    8 《韩非子·难三》。
    9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0 《韩非子·六反》。
    11 《韩非子·用人》。
    12 《韩非子·八说》。
    1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2 赵用贤:《韩非子书序》,明万历十年赵用贤刻本。
    3 周孔教:《重刻<韩非子>序》,明万历周教孔刻本。
    4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太史公论六家要指述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页。
    1 《韩非子·五蠹》。
    2 《管子·牧民》。
    1 《管子·五辅》。
    2 孔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足见其重德轻力。法家“任其力,不任其德”(《商君书·错法》)的观点与儒家可谓针锋相对。
    3 《管子·版法》。
    4 《管子·权修》。
    5 《管子·任法》。
    6 《汉书·贾谊传》。
    7 参看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60至365页。
    8 《商君书·定分》。
    9 《商君书·君臣》。
    10 《论语·子路》。
    1 《孟子·离娄上》。
    2 《荀子·成相》。
    3 《荀子·性恶》。
    4 《慎子·威德》。
    5 《商君书·壹言》。
    6 《论语·宪问》。
    7 《商君书·修权》。
    8 《商君书·说民》。
    9 《商君书·更法》。
    10 《商君书·更法》。
    11 《商君书·更法》。
    12 《商君书·开塞》。
    1 《礼记·乐记》。
    2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 《荀子·王制》。
    4 《韩非子·十过》。
    5 《韩非子·十过》。
    6 《韩非子·亡征》。
    7 《韩非子·亡征》。
    8 均见《老子》第38章。
    9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82页。
    1 曹大林:《中国传统文化探源——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2 《管子·问》。
    3 《管子·兵法》。
    4 《孟子·公孙丑上》。
    5 《孟子·梁惠王上》。
    6 《孟子·梁惠王上》。
    7 《礼记·乡饮酒义篇》。
    8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9 《汉书·地理志下》。
    10 《论语·宪问》。
    1 《论语·宪问》。
    2 《论语·宪问》。
    3 《史记·孔子世家》。
    4 《孟子·告子上》。
    5 《孟子·告子上》。
    6 《孟子·尽心上》。
    7 《孟子·离娄上》。
    8 《孟子·公孙丑上》。
    1 《论语·宪问》。
    2 《论语·季氏》。
    3 《史记·孔子世家》。
    4 《孙子兵法·用间》。
    5 《孟子·尽心下》。
    6 《孟子·告子下》。
    7 《孟子·告子下》。
    1 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
    2 《荀子·性恶》。
    1 《荀子·正名》。
    2 《荀子·性恶》。
    3 《荀子·性恶》。
    4 《荀子·荣辱》。
    5 《荀子·儒效》。
    6 《荀子·礼论》。
    7 《荀子·礼论》。
    8 《荀子·礼论。
    9 《荀子·大略》。
    10 《荀子·修身》。
    11 《荀子·大略》。
    12 《荀子·大略》。
    13 《荀子·性恶》。
    14 《荀子·君道》。
    15 《荀子·修身》。
    1 《荀子·礼论》。
    2 《荀子·礼论》。
    3 《荀子·礼论》。
    4 《荀子·富国》。
    5 《荀子·君道》。
    6 《荀子·修身》。
    7 《荀子·王霸》。
    8 《荀子·成相》。
    9 《荀子·强国》;《荀子·天论》:《荀子·大略》。
    10 《荀子·性恶》。
    11 《荀子·富国》。
    12 《荀子·劝学》。
    13 《荀子·君道》。
    14 《荀子·修身》。
    15 《荀子·礼论》。
    16 《荀子·礼论》。
    1 《荀子·强国》。
    2 《荀子·王制》。
    3 《荀子·王霸》。
    4 《荀子·王制》。
    5 《荀子·王制》。
    6 《荀子·王制》。
    7 《荀子·王霸》。
    8 《荀子·王制》。
    1 《荀子·王霸》。
    2 《荀子·性恶》。
    3 《荀子·性恶》。
    4 《荀子·成相》。
    5 《荀子·君道》。
    6 《荀子·王制》。
    7 《韩非子·显学》。
    8 《荀子·王霸》。
    9 《荀子·王霸》。
    1 《荀子·王霸》。
    2 刘向:《说苑》卷七。
    3 参看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俞荣根:《儒家思想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63至364页。
    4 《荀子·王制》。
    5 《汉书·元帝纪》。
    6 《荀子·强国》。
    7 《荀子·强国》。
    8 《荀子·君道》。
    9 《史记·秦本纪》。
    1 《荀子·儒效》。
    2 《荀子·儒效》。
    3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一八至一九页。
    4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5 《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6 《新语·辅政》。
    7 《新语·无为》。
    8 《新语·辅政》。
    1 《新语·无为》。
    2 《史记·秦始皇本纪》。
    3 《汉书·董仲舒传》。
    4 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台湾大安出版社1991年版,第226页。
    5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6 《史记·六国年表》。
    7 《盐铁论·非鞅》。
    8 顾炎武:《日知录·会稽山刻石》。
    9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10 钱钟书:《管锥篇》第一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61页。
    11 陈奇猷、张觉:《韩非子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329页。
    1 《汉书·武帝纪》。
    2 《汉书·董仲舒传》。
    3 《淮南子·泰族》。
    4 《淮南子·览冥》。
    5 《汉书·董仲舒传》。
    6 《汉书·叙传》。
    1 《汉书·食货志》。
    2 《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
    3 《汉书·杨胡朱梅云传》。
    1 《史记·太史公自序》。
    2 《史记·太史公自序》。
    3 杨雄:《剧秦美新论》,见《文选》卷四八。
    1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改写后以新书名《慧通韩非子》于2007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载《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
    5 载《文史哲》1977年第4期。
    6 载《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7 载《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
    8 钟肇鹏:《董仲舒的儒法合流的政治思想》,载《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
    9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再版说明”,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黄留珠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3 北江和渭河又分别是珠江和黄河的支流,此处不赘。
    4 《韩非子·显学》。
    5 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1 《韩非子·六反》。
    2 《韩非子·六反》。
    3 《论语·颜渊》。
    4 《韩非子·忠孝》。
    5 《史记·太史公自序》。
    6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7、第248页。
    7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页。
    1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
    2 《黄氏日钞》卷五六,《读诸子二》。
    3 《经学通论》四,“论董子之学最醇微言大义存于董子之书不必惊为非常异义”。
    4 载《历史研究》1977年第3期。
    5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页。
    6 自宋代程大昌在《春秋繁露书后》提出《春秋繁露》“非董氏本书”以来,后人均不敢大胆肯定该书之真,《四库全书提要》对此也首鼠两端,言“今观其文,虽未必全出于仲舒,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也。”当代学者徐复观先生对《春秋繁露》作了专题研究,在这一问题上的结论是:“今日所能看到的《春秋繁露》,只有残缺,并无杂伪。”(详见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至195页)笔者从其说。
    1 《春秋繁露·顺命》。
    2 《春秋繁露·奉本》。
    3 《春秋繁露·洞察名号》。
    4 《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5 《春秋繁露·阴阳义》。
    6 《春秋繁露·基义》。
    7 《汉书·董仲舒传》。
    8 《春秋繁露·四时之副》。
    9 《汉书·艺文志》著录。
    10 《汉书·艺文志》。
    11 《吕氏春秋·孟春纪》。
    1 《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观》。
    2 《春秋繁露·保位权》。
    3 《韩非子·杨权》。
    4 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
    5 《春秋繁露·保位权》。
    6 《春秋繁露·考功名》。
    7 《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8 《春秋繁露·保位权》。
    9 《春秋繁露·立元神》。
    10 《春秋繁露·离合根》。
    11 《春秋繁露·保位权》。
    12 《韩非子·难三》。
    13 《韩非子·二柄》。
    14 《韩非子·主道》。
    1 《春秋繁露·威德所生》。
    2 《春秋繁露·考功名》。
    3 《韩非子·八经》。
    4 参看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03至406页。
    5 《汉书·董仲舒传》。
    6 《汉书·贾谊传》。
    7 《论语·颜渊》。
    8 《孟子·滕文公上》。
    9 《论语·八佾》。
    1 《孟子·离娄下》。
    2 《春秋繁露·基义》。
    3 《韩非子·忠孝》。
    4 《汉书·贾谊传》。
    5 《管子·明法》。
    6 《韩非子·人主》。
    7 《论衡·谢短》。
    8 参看汪汉卿主编:《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
    9 杨鹤泉:《董仲舒的法律思想》,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
    10 《南齐书·崔祖思传》。
    1 《晋书·刑法志》。
    2 《晋书·刑法志》。
    3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6页。
    1 《鬼谷子·谋篇》。
    2 《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十大经·姓争》。
    3 《汉书·董仲舒传》。
    4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第五十七卷《论商君》(《四部丛刊》本)。
    5 《史记·高祖本纪》。
    6 《史记·高祖本纪》。
    7 《韩非子·五蠹》。
    1 《韩非子·忠孝》。
    2 参看《韩非子·八经》。
    3 《韩非子·难势》。
    4 《韩非子·难势》将势分为“自然之势”和“人设之势”:“势必于自然,则无为言于势矣。吾所为言势者,言人之所设也。”
    5 《韩非子·定法》。
    6 《韩非子·定法》。
    7 申波:《论法家思想在汉代的隐性化》,载《江淮论坛》2005年第2期。
    8 《汉书·刑法志》。
    9 《朱子语类》卷一三五,《历代第二》。
    10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
    11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1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6页。
    2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3页。
    3 张纯、王晓波:《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版,第二四九页。
    4 《盐铁论·非鞅》。
    1 《汉书·元帝纪》。
    2 《史记·酷吏列传》。
    3 《史记·儒林列传》。
    4 《汉书·刑法志》。
    5 《史记·汲郑列传》。
    6 《后汉书·陈宠传》。
    7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十四《用刑》。
    8 《韩非子·显学》。
    1 《荀子·君子》。
    2 《后汉书·崔寔传》。
    3 荀悦:《前汉孝元皇帝纪》卷二十三。
    4 《晋书·王猛载记》。
    5 《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1 《论语·述而》。
    2 《庄子·天下》。
    3 《论语·为政》。
    4 《论语·为政》。
    5 《论语·为政》。
    6 《论语·颜渊》。
    7 《孟子·离娄下》。
    1 《孟子·尽心上》。
    2 《礼记·大学》。
    3 《管子·心术下》。
    4 《韩非子·说疑》。
    5 《韩非子·五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6 《史记·平准书》。
    7 《三国志·魏书·卫觊传》。
    8 《四库全书总目》卷八十二,《史部·政书类二·法令之属》。
    1 《慎子逸文》(见《文选·内史表》注)。
    2 《慎子逸文》(见《艺文类聚》卷五十四、《御览》卷六百三十八)。
    3 《韩非子·扬权》。
    4 参看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第五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2版。
    5 参看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第三章,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2版。
    1 《管子·任法》。
    2 《论衡·程材》。
    3 《汉书·刑法志》。
    4 《汉书·宣帝纪》。
    5 《汉书·萧望之传》。
    6 《汉书·宣帝纪》赞。
    7 《汉书·元帝纪》。
    8 《论衡·程材》
    9 《论衡·程材》
    10 《论衡·程材》
    11 《汉书·晁错传》。
    12 《盐铁论·大论》。
    13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14 《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1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 《晋书·王猛载记》。
    3 《宋史·包拯传》。
    4 《王安石:《周公》,《王安石全集》卷六十四,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 《明史·张居正传》。
    6 谈迁:《国榷》卷七十二。
    7 《国语·晋语》。
    8 《史记·货殖列传》。
    9 《史记·苏秦列传》。
    10 《史记·货殖列传》。
    11 马克思:《资本主义生产以前各形态》(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3页。
    1 《商君书·农战》。
    2 《商君书·去强》。
    3 《商君书·壹言》。
    4 《商君书·垦令》。
    5 《史记·商君列传》。
    6 《商君书·弱民》。
    7 《商君书·去强》。
    8 《荀子·君道》。
    9 《韩非子·五蠹》。
    10 《韩非子·五蠢》。
    11 《读通鉴论》卷一四,《孝武帝四》。
    12 《后汉书·桓谭传》。
    13 《后汉书·桓谭传》。
    14 《汉书·食货志》。
    1 《晋书·武帝纪》。
    2 《晋书·齐献王攸传》。
    3 《宋书·袁湛传附单豹传》。
    4 《南史·循吏郭祖深传》。
    5 《隋书·炀帝纪》。
    6 《文献通考》卷二○《市籴考一》。
    7 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七,雍正五年五月初四日。
    8 参看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
    1 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十九。
    《诸子集成》
    《四部备要》
    《四部丛刊》
    《四库全书备要》
    姜玉山、吕庆业主编:《中国法家文化名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黎翔风:《管子校注》(全三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上、下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辛志风、蒋玉斌:《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重排版。
    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年版。
    王贞珉:《盐铁论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新1版。
    韦政通:《中国哲学思想批判》,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版。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韩星:《儒法整合——先秦政治文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全三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熊铁基:《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英]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中华书局1985年版。
    杜守素:《先秦诸子思想》,三联书店1950年版。
    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版。
    郑良树:《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增订本,齐鲁书社2006年版。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1948年初版本重新排印。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刘毓璜:《先秦诸子初探》,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曹大林:《中国传统文化探源——先秦儒墨法道比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讲稿》,台湾《文哲所中国文哲专刊》之二,1992年版;中华书局2007年版)
    熊铁基、马良怀、刘韶军:《中国老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谭家健:《墨子研究》,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律史》,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武树臣:《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杨鹤泉:《董仲舒的法律思想》,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
    高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王锦民:《古学经子——十一朝学术史新证·法家源流考》,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
    卫东海:《中国法家》,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曾振宇:《前期法家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武树臣、李力:《法家思想与法家精神》,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修订版。
    苏南:《法家文化面面观》,齐鲁书社2000年版。
    戴东雄:《从法实证主义观点论中国法家思想》,三文印书馆1973年版。
    黄公伟:《法家哲学体系指归》,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侯家驹:《先秦法家统制经济思想》,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王晓波:《先秦法家思想史论》,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版。
    李增:《先秦法家哲学思想——先秦法家法理、政治、哲学》,台北国立编译馆2001年版。
    徐祥民:《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收入李鸣主编:《青蓝集:张晋藩先生指导的法学博士论文萃编》,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张有智:《先秦三晋地区的社会与法家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杨玲:《中和与绝对的抗衡——先秦法家思想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林聪舜:《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版。
    李海生:《法相尊严——近现代的先秦法家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韩东育:《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中华书局2003年版。
    陈启天:《商鞅评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郑良树:《商鞅及其学派》,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郑良树:《商鞅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汤勤福:《商子答客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丁毅华:《商鞅传》,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周钟灵、施孝适、许惟贤主编:《韩非子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版。
    曹谦:《韩非法治论》,中华书局1948年版。
    周勋初:《韩非子札记》,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
    陈奇猷、张觉:《韩非子导读》,巴蜀书社1990年版。
    孙实明:《韩非思想新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王宏斌:《中国帝王术——<韩非子>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谷方:《韩非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纯、王晓波:《韩非思想的历史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据台北1983年版影印。
    蒋重跃:《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伟:《韩非子答客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施觉怀:《韩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