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黄老学派的政治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学科性质上讲,政治哲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它受制于哲学核心理论的发展,其命运与哲学的命运息息相关。就中国传统哲学而言,政治哲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先秦时代,可以说百家争鸣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治国理念间的交锋。司马谈曾言:“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此语点出了诸子哲学的归宿所在。黄老之学是以道家道论为核心,融合儒、墨、名、法各家学说而形成的学术思潮。这一学派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论,以之为基础创立了独特的修身和治国理论,其政治哲学在中国政治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政治合法性问题在政治哲学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前诸子时代的政治合法性论证采取“神话叙述”方式,随着天命论的崩溃,这一方式迅速“贬值”不再为人信服。这一过程反映到政治合法性话语中就是“天命”和“德”的隐退和“天道”及“道”的滋长。通过对先秦各家理论特质的比较和对二家文献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黄老学派是这一转变的重要推动者。他们的天道观首先是一种宇宙论。在这种宇宙论中,人类社会是整体宇宙的一部分,其发展规律和宇宙的发展规律“天道”是一致的。因此,黄老学派可以通过“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方式,以对天道的推衍来论证政治的合法性,以天道为原型来建构社会政治秩序。
     在黄老之学的理论体系中,“道”与“天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二者具有的规律意上来理解,“道”包括“天道”在内,因此,法天道而治和法道而治虽有不同,但并不会出现矛盾。在此意义上,黄老学派提出“道生法”的重要命题,“法”即现实社会中的人定法,道作为“法”的渊源和根据而具有高于“法”的自然法的意味。另一方面,道又是物质性的存在,它构成万物的物质基础,且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决定事物的生死,人事的兴衰成败。在政治领域,得道者兴,失道者亡,而得道与否首在修身,身与国就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联系起来,君主的个人修养因此也具有了政治的意义。
     先秦各家都有“无为而治”的理想,而具体内容则有差异。从理想层面言,黄老之学崇尚的“无为而治”与老庄并无甚差别,但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们又作了部分改造。首先,他们引进“因”作为政治上的方法论原则,将“无为”改造成“因xx而为”,实则为因天法道,不妄加造作。其次,他们在“无为而治”的纲领下容纳了循名奉法的具体内容,用法治来充实“无为”,而循名奉法并非徒任法治而是以“复一”,以“无为”为指向的。
     黄老之学中的政治哲学在当时和后世都颇有影响,战国末期儒法二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和韩非子那里都可看到受其影响的痕迹。汉初统治者提倡黄老之学,主张清静无为,黄老学派的政治哲学在一定程度上付诸实践并收到很好的效果。汉武帝独尊儒术后,黄老学派的政治哲学的发展亦趋于停滞。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philosophy. We can say, in Pre-Qin period, the majority of contending between schools was ideas of governing. Si Matan(司马谈)has said:" Yinyang(阴阳),Confucianism(儒),Mo(墨),Ming(名),Fa(法),and Dao de(道德),all aimed for governing." This speech told us the real aim of schools in Pre-Qin period. Huang-Lao continued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Dao (道).They also constructed a peculiar theory of health maintenance and state governing on the basis.
     Political legitimacy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pre-schools era is myth-of-origin, but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theory of Destiny, this approach quickly "devaluation" and no longer convinced by people. This process reflected in the discourse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system was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tiny and "the way of heaven"(天道),De and Dao. Through comparis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theory and examination of documents, we can say Huang-Lao(黄老)Taoist was prime mover of this evolution. Their view of "the way of heaven" is at first a cosmology. In this cosmology, human society is part of the whole universe; the development of laws in human society is the same of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universe. Huang-Lao Taoism tried to derive political legitimacy from "the way of heaven", and they took it as a prototype to construct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order.
     There are both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ao" and "the way of heaven" in the Huang-Lao Taoism theoretical system. They all have the meaning of law, "Dao" includes "the way of heaven".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the way of heaven" and follow the "Dao" in most contexts have the same meaning. On the other hand, "Dao" is the existence of a material, which constitutes the material basis of all things, and has a mysterious power to decide matters of life and death, success or failure of personnel. In the political field, who obtained "Dao" will be prosperity, unjust will perish, while self-cultivation is Prerequisite to get "Dao".
     Schools in Pre-Qin era all took "inaction" as their political ideal, while the specific contents are different. As a political ideal,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action" of Huang-Lao Taoism and Lao-Zhuang(老庄)But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ideal, they have done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theory. First, they introduced "yin"(因)as a political methodology and transformed the principles of "inaction" into "do something by xx". Its essence is to follow "the way of heaven". Second, they make "inaction" as a program to accommodate the contents of the rule of law.
     Huang-Lao political philosophy has a great influence at the time and on future generations. Xunzi(荀子)and Han Fei Zi(韩非子)are two representatives of Confucianism and Fa school. In their writings we can see many traces of influence by Huang-Lao Taoism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early Han Dynasty, rulers respected and promoted Huang-Lao Daoism'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y took "inaction" as a guiding principle to political and received good results. Emperor Wu of Hani(汉武帝)only use Confucianism, the Huang-Lao School tends to stagn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引文
④宋惠昌:《政治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①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③王岩:《中外政治哲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编):《现代政治思想》,杨淮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0页。
    ①[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加]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第8页。
    ①[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编:《现代政治思想》,第68页。
    ②同上,第60页。
    ③参见Leo Straus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P60. Michigan: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①[英]A·J·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①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②葛荃:《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与重构——关于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思路》,载于王岩主编:《中外政治哲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②[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7页。
    ②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 P20.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③参见柏拉图:《泰阿泰德篇》,《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56页。
    ④参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188、189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8、59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孟子·尽心上》
    ②周桂钿:《秦汉哲学》,武汉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3页。
    ①乔治·卡特林:《政治理论是什么》,载于詹姆斯·A·古尔德等编《现代政治思想》,第50、51页。
    ①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序言,第2页。
    ②徐友渔:《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页。
    ③参见任剑涛《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参见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书店民国丛书影印1947年生活书店版,第56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第155页。
    ②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书店民国丛书影印1948年商务印书馆版,第131——138页。
    ③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页。
    ④同上,第93页。
    ⑤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40、41页。
    ②同上,第61页。
    ①荆雨:《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①任剑涛:《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同上。
    ①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冯契文集》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4页。
    ①杨国荣:《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载于《文史哲》2009年第1期。
    ①同上。
    ②任剑涛《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②王充:《论衡·自然》。
    ③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158页。
    ④同上书,第160页。
    ①张维华:《释“黄老”之称》,载于《文史哲》1981年第4期。
    ②白奚:《<黄帝四经>与百家之学》,载于《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③白奚:《学术发展史视野下的先秦黄老之学》,载于《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④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人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⑤参见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页。
    ①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②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5、6页。
    ④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14页。
    ①熊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②黄老学派的产生时间在本章第二节有详细的考辨,兹不赘述。
    ③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41页。
    ①《汉书·艺文志》
    ②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载于《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③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7、98页。
    ①傅斯年:《傅斯年“战国子家”与(史记)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4页。
    ②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页。
    ③郭沫若说:“黄老学派,汉时学者称为道家。”而他划分的道家三派即“宋鈃尹文派,田骈慎到派,环渊
    ①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3、4页。
    ①他认为:“秦汉之际的黄老学代表作,主要有《黄老帛书》、《鹖冠子》、《吕氏春秋》三书。”又将《淮南子》视为“集大成的黄老学著作”。(分别参见该书第128、195页)
    ②参见吴光:《黄老之学通论》,第99页。
    ③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第31页。
    ④参见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第216页。
    ⑤参见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9页。
    ⑥参见丁原明:《黄老学论纲》。
    ⑦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第16—19页。
    ①参见陈鼓应:《先秦道家研究的新方向——从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说起》,《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前言,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①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②《孟子·滕文公下》
    ③任继愈曾归纳历代学者考证庄子生卒年的结果为五种说法:1、生于公元前369,死于前286年(马叙伦):
    2、生于公元前355,死于前275年(吕振羽):3、生于公元前328,死于前286年(范文澜);4、生于公元前365,死于前290年(杨荣国):5、生于公元前375,死于前295年(闻一多)。(见任继愈《庄子探源》,《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①唐兰:《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的研究》,载于《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54页。
    ②同上。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第163页。
    ②参见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1页。
    ①《庄子·大宗师》
    ①《老子·第三十八章》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页。
    ②杨国荣:《哲学何为》,载于《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刘泽华、张分田:《中国古代政治学说史研究对象与方法》,见《思想的门径——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春秋末期,楚、徐、吴、越都曾称王,但并不敢僭号称天子。具体情况参见李若晖:《东周诸侯称王与中华正统观念之形成》,载于刘擎主编《权威的理由——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性观念》,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③《吕氏春秋·谨听》
    ④参见《孟子·梁惠王上》。
    ①《商子·战法》
    ②《孟子·梁惠王上》
    ③章学诚:《文史通义·原学上》,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39年,第40页。
    ④《论语·微子》
    ①《论语·宪问》
    ②《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④《论语·卫灵公》
    ⑤《韩非子·右储说下》
    ②《汉书·艺文志》
    ①同上。
    ②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第1页,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荀子·劝学》
    ④孔安国:《尚书序》,见《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简体字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1页。
    ①《论语·子路》
    ②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①《汉书·艺文志》
    ②《汉书·艺文志》
    ③《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①同上。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第317页。
    ③《吕氏春秋·审分》
    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页。
    期。王卡的考辨见该书《前言》部分第3页。
    ①《黄老帛书·十大经》
    ②《史记·陈丞相世家》
    ①参见程宇宏、陈应琴:《中国传统“治道”概念辨析——兼论中国管理哲学之可能性》,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①黎红雷:《中国传统治道研究》总序,载于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0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1页。
    ①[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6—187页。
    ①参见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9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13页。
    ③[德]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第238页。
    ①[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曹沛霖:《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③周濂:《现代政治的政治性基础》,第21、35页。
    ④[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第241页。
    ①[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第189—190页。
    ②周濂:《现代政治的合法性基础》,第41页。
    ①何晏(注),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十三经注疏简体字本,第45页。
    ①见上海书店出版社编:《<大义觉迷>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②楚王熊渠和楚武王熊通皆有此言,见《史记·楚世家》。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15页。
    ①[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4页。
    ②参见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5—94页。
    ①张光直:《中国的青铜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5、306页。
    ①转引自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①《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②《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③《左传·文公七年》
    ④《国语·晋语八》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70页。
    ①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4页。
    ②同上,第61页。
    ②《左传·昭公十八年》
    ①陈鼓应:《<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载于《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4期。
    ①此处之“稽”通“楷”,意为法式,准则。见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第19页。
    ②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7页。
    ①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第310页。
    ①《论语·颜渊》
    ①《孟子·梁惠王上》
    ①参见张政娘:《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②《国语·周语上》
    ③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第243页。
    ①《论语·为政》
    ②参见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第266页。
    ②参见荆雨:《自然与政治——帛书<黄帝四经>的政治哲学研究》,第170页。
    ③[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英]葛瑞汉:《论道者》,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相关考证参见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①《论语·季氏》
    ②《老子·第四十六章》
    ③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第424、425页。
    ①《老子·第三十八章》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2页。
    ①[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8页。
    ①《老子·第五十一章》
    ②《论语·雍也》
    ③《老子·第二十八章》
    ②《庄子·应帝王》
    ①《老子·第五十一章》
    ②《老子·第十二章》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版,第198页。
    ①张岱年:《(管子)书中的哲学范畴》,《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页。
    ③参见裘锡圭:《稷下道家精气说的研究》,载于《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①王念孙曰: “静音”当作“静意”,与得为韵。这一点历代注家均无异议,从之。参见《管子校注》相关注文。
    ①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78页。
    ②张舜徽:《管子四篇疏证》,见《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34页。
    ③《管子·内业》
    ④同上。
    ⑤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第281页。
    ⑥《管子·内业》
    ⑦同上。
    ⑧《管子·内业》
    ①《老子·第五十七章》
    ②《老子·第七十二章》
    ③龙大轩:《道与中国法律传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①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第2页。
    ②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第35页。
    ③丁原明:《黄老学论纲》,第97页。
    ①《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第104页。
    ②《老子·第三十九章》
    ③“一”即“道”的别名,可参见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第34—36页的相关考辨。
    ①参见[美]金勇义(Hyung I. Kim):《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陈国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②参见R·M· Unger:Law in modern Society, The Free Press,1976, pp.102-104.转引自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6页。
    ③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第392页。
    ②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89页。
    ①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第91页。
    ②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卷十,《王国维遗书》第二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印。
    ③《论语·学而》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第86页。
    ②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第93页。
    ③同上,第93、94页。
    ④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①《孟子·公孙丑下》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14页。
    ②[英]梅英:《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43页。
    ③[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页。
    ①[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第73页。
    ②[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等(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9页。
    ⑤同上,第32页。
    ①[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第73页。
    ②[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3页。
    ③[古希腊]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见《索福克勒斯悲剧二种》,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169页。
    ②[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第114、115页。
    ③见《中华法学大辞典》(简明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927页。
    ②[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页。
    ①《管子·内业》
    ①刘畅:《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页。
    ①[英]大卫·米勒:《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李里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
    ②参见[古希腊]柏拉图:《申辩篇》,《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55页。
    ④同上,第56页。
    ①[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①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序,第27页。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页。
    ②参见王充:《论衡·本性》。
    ③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4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4页。
    ②《孟子·告子上》
    ③《春秋繁露·深察名号》,四部丛刊初编本。
    ⑤《论语·公冶长》
    ⑥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56页。
    ②《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简体字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③朱穆:《崇厚论》,见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八。
    ④郭庆藩(辑):《庄子集释》,第334页。
    ⑤同上,第315页。
    ①《孟子·尽心上》
    ②《孟子·公孙丑上》
    ③牟宗三:《圆善论》,《牟宗三先生全集》第2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版,第7页。
    ①《老子·第三十八章》
    ②《老子·第十二章》
    ①《老子·第八十章》
    ①见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60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①此语又见于今本《六韬·文师》,而今本《六韬》出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之《太公》二百三十七篇。《汉志》将《太公》著录于道家类,可见此语确为道家言。
    ①《荀子·非相》
    ①《论语·八佾》
    ②《论语·卫灵公》
    ③《墨子·当染》
    ④[美]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滕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⑤《论语·为政》
    ①[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
    ②《论语·颜渊》
    ③汉儒毛亨认为《诗·大雅·绵》:“虞芮质蹶成,文王蹶蹶生。”一句所咏即此事,见《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简体字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93、994页。
    ①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第37页。
    ②河上公(注):《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35页。
    ③《老子·第五十一章》老子道物关系的这两个方面,在第四章中有详细论述,此处不再展开。
    ④《老子·第二十五章》
    ①《淮南子·缪称训》
    ①徐复观:《中国的治道——读陆宣公传集书后》,见陈克艰编:《中国学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①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第55页。
    ①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见其《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2页。
    ③《论语·为政》
    ②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见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①郭庆藩(辑):《庄子集释》,第151页。
    ②同上。
    ①[德]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49、350页。
    ②张舜徽:《管子四篇疏证》引郭大痴注,见《周秦道论发微》,第222页。
    ③同上。
    ①见《庄子·德充符》
    ②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第41页。
    ①同上,第158页。
    ②同上,第165页。
    ③同上,第169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94页。
    ①《孟子·滕文公下》
    ②《说苑·政理》
    ③此语又见《说苑·君道》,方括号内缺字即整理者根据《说苑·君道》补出。
    ④《孟子·离娄下》
    ①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②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148页。
    ①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9页。
    ②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④[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①《礼记·中庸》
    ②见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
    ③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2页。
    ①见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第286页。
    ②参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①荆雨:《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第116页。
    ①荆雨:《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第118页。
    ①见蒙文通:《略论黄老学》,载于《先秦诸子与理学》,第192页。
    ①见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第287页。
    ②谷斌:《黄帝四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转引自荆雨:《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第132页。)
    ③荆雨:《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第132页。
    ①[美]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滕复(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页。
    ①韩愈:《读荀》,《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卷十一,《四部丛刊》本。
    ②韩愈:《原道》,《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卷十一,《四部丛刊》本。
    ③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255页。
    ④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2页。 ③丁原明:《论荀子思想中的黄老倾向》,《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④参见赵吉惠:《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⑤此语见于《荀子·彊国》,又见于《天论》。 ①《荀子·天论》
    ②《荀子·王制》
    ③《荀子·天论》
    ④杨向奎:《荀子的思想》,《文史哲》1957年第10期。转引自廖名春(选编):《荀子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
    ①周濂:《现代政治的政当性基础》,第35页。
    ②《荀子·性恶》
    ③《荀子·禁藏》
    ④《荀子·修身》
    ⑤《荀子·议兵》
    ①《荀子·修身》
    ②《荀子·王霸》
    ③《荀子·礼论》
    ①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第96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72页。
    ③韩德民:《论荀子的礼法观》,《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④《荀子·劝学》
    ⑤参见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页。梁氏疑“分”字为“本”字之误,可备一说。
    ⑥《荀子·大略》
    ⑦《荀子·致士》
    ①丁原明:《论荀子思想中的黄老倾向》,《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②《荀子·君子》
    ③《荀子·大略》
    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①《韩非子·解老》
    ②《韩非子·主道》
    ③《韩非子·解老》
    ①《韩非子·主道》
    ①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6页。
    ②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③《韩非子·难一》
    ①《韩非子·定法》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307、308页。
    ②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③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①朱熹:《朱子语类》,第3257页。
    ②黄震:《黄氏日钞》,四库全书本,卷五六。
    ①陆德明:《经典释文》,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抱经堂本,卷一,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3页。
    ②柳宗元:《辩鹃冠子》,《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四部丛刊本,卷四。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谭嗣同:《仁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③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7页。
    ①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第43页。
    十三经注疏(简体字整理本),北京大学1999年。
    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浙江书局本。
    朱熹:周易本义,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年影印清明善堂本。
    李鼎祚:周易集解,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98年。
    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
    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
    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
    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
    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
    朱熹:四书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
    陆德明:经典释文,丛书集成初编本。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
    陆贾:新语,四部丛刊本。
    贾谊:新书,四部丛刊本。
    董仲舒:春秋繁露,四部丛刊本。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商鞅:商子,四部丛刊本。
    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
    韩非:韩非子,四部丛刊本。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梁启雄:韩子浅解,中华书局1960年。
    戴望:管子校正,清同治刊本。
    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孙诒让:墨子閒诂,中华书局2001年。
    慎到:慎子,丛书集成初编本。
    佚名:鹃冠子,丛书集成初编本。
    黄怀信:鹖冠子汇校集注,中华书局2004年。
    吕不韦:吕氏春秋,丛书集成初编本。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中国书店1985年据清华大学1935年版影印本。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
    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
    王弼:老子王弼注,清武英殿本。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年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经法,文物出版社1976年。
    陈鼓应: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余明光:黄帝四经今注今译,岳麓书社1993年。
    谷斌:黄帝四经今注今译·道德经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
    王利器:文子疏义,中华书局2000年。
    文子:文子,补守山阁丛书本。
    柳宗元: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四部丛刊本。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部丛刊本。
    黄震:《黄氏日钞》,四库全书本。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冯契:逻辑思维的辩证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3年。
    任剑涛:政治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宋惠昌等:政治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
    王连法、姚荣祥:政治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岩:政治哲学:理性反思与现实求索,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韩水法:社会正义是如何可能的:政治哲学在中国,广州出版社2000年。
    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1986年据中华书局1936年影印本。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三联书店1987年。
    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
    郭沫若:青铜时代,新文艺出版社1951年。
    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5年。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舜徽:周秦道论发微,中华书局1982年。
    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中州书画社1982年。
    罗根泽: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章学诚:文史通义,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
    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吴光:黄老之学通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丁原明:黄老学论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白奚:稷下学研究,三联书店1998年。
    胡家聪:稷下争鸣与黄老新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能铁基:秦汉新道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傅斯年:傅斯年“战国子家”与(史记》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4年。
    王岩:中外政治哲学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周桂钿:秦汉哲学,武汉出版社2006年。
    徐友渔: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书店民国丛书影印1947年生活书店版。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海书店民国丛书影印1948年商务印书馆版。
    荆雨:自然与政治之间——帛书《黄帝四经》政治哲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吕思勉:经子解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蒙文通:先秦诸子与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聂中庆:郭店楚简《老子》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
    罗根泽(编):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力:汉语史稿(中册),中华书局,1980年。
    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论考,齐鲁书社2004年。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张增田:黄老治道及其实践,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
    曹沛霖:重塑价值之维——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三联书店出版 社2002年。
    张立文(主编):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郑开: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年。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
    龙大轩:道与中国法律传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二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影印。
    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刘畅:心君同构——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一种原型范畴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徐复观:中国学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伍非百:中国古名家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民国丛书(第一编)第2册,上海书店。
    张晓芒:先秦辩学法则史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傅山:《荀子》、《淮南子》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
    廖名春(选编):荀子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
    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2008年。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柳宗元: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四部丛刊本。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吴根友:在道义论与正义论之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陈鼓应:易传与道家思想,三联书店1996年。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陈丽桂: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陈丽桂:秦汉时期的黄老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第10、22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3年。
    张光直:中国的青铜时代,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金晟焕:黄老道探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上海书店出版社编:《大义觉迷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美]詹姆斯·A·古尔德等编:现代政治思想,杨淮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英]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主编: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英]A·J·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尹大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
    [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英]葛瑞汉:论道者,张海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王远飞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上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3年。
    [美]金勇义(HyungI. Kim):中国与西方的法律观念,陈国平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年。
    [英]梅英: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李双元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
    [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等译,新星出版社2008年。
    [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法和国家的批判哲学之基础,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
    [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英]大卫·米勒:《政治哲学与幸福根基》,林里峰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美]安乐哲:主术——中国古代政治艺术之研究,滕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日]池田知久: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王启发、曹峰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Leo Strauss.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P60. Michigan: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9.
    Leo Strauss. The city and man, P20.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顾肃:试论当代政治哲学的学理基础,《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
    陈晏清、王新生: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任剑涛:从方法视角看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 3期。
    杨国荣: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文史哲》2009年第1期。
    杨国荣:哲学何为,《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任继愈:庄子探源,《哲学研究》1961年第2期。
    陈鼓应:《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4期。
    张岱年:《管子》书中的哲学范畴,《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赵吉惠: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白奚:学术发展史视野下的先秦黄老之学,《人文杂志》2005年第1期。
    白奚:《黄帝四经》与百家之学,《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
    韩德民:论荀子的礼法观,《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丁原明:论荀子思想中的黄老倾向,《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张维华:释“黄老”称名,《文史哲》1981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